教育科研的功能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教育科研的功能,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近年来,教育科研越来越成为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提高中小学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但如何把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做得扎实到位,却是近年来区域教育科研所面临的难点问题。下面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对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功能定位和服务模式做简要的分析。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功能定位
根据研究可以看出,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主要功能体现在服务功能、引领功能,其中引领功能是通过服务功能来落实的。
1. 服务功能
第一,以提供数据分析的结果性建议或对新的教育现象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指导等方式,为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决策服务。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所自身肩负着以新的视角和新的理念发现新的教育现象,并对这些教育现象进行理论分析和理念指导的功能,同时也肩负着采集教育数据样本,对一些热点教育问题和教育现象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结果性建议的功能,这些功能,是教育行政决策的前提。比如海淀区教科所每年就小学六年间学生的成绩进行采样分析,为小学的减负和升学等方面的教育改革提供非常有效的建议,依据这样的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的相应改革也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校长领导力分析报告、中小学领导干部听评课分析等,都成为教育行政部门进行相应改革的有利依据。
第二,以学校自身需求为内容或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广为目的,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这种服务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自下而上是指学校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研究什么,培训的内容全部来自于被培训者即一线管理者的需求,这让行动更为理性,在行动中加入研究。培训内容从日常工作内容入手,切入点小而具体。比如,开学初学校需要做计划,就以“如何做计划”为培训内容;临近期末,学校要做总结,就以“如何做总结”为培训内容;学期中,学校需要组织各类大型活动,就以“如何做活动策划”为培训内容,及时满足学校和干部的需求。自上而下是指培训者在确定培训内容后,要给予科学规范的系统培训,突出专业性。研究直接指向行动,学校的行动是在研究指导下的行动。
2. 引领功能
第一,把国家的教育方针、大力弘扬和倡导的重要内容,作为研究内容,引领学校践行落实。认真学习和研究党和国家出台的重要教育文件,捕捉教育改革信息,确立研究题目和方向,率领学校开展研究。如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据这样的精神,海淀区启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项目,带领70多所实验学校开展研究,目的是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传统美德、丰富学生精神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等内容在中小学开展、落实。
第二,引进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进行本土化的改进和研究。欧美等国有一些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具体实操方法,可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将之引入中国,带领学校开展实践性的探索和研究。如“中英项目”是海淀区与英国剑桥公司合作开展的一个项目,这一项目引进英国的学校发展评估标准,通过海淀区的实验学校自行制订学校发展计划、进行实施和评估,是使学校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发展,增强学校凝聚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学校领导力的项目。这个项目运用英国学校制订计划、自我评估的方式指导实验学校进行尝试,通过这个项目,让学校了解如何做自评,明白学校自评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自己了解学校的发展现状,而不能靠外部来了解自己,让学校掌握证据收集的一些办法,体会“真实”的重要性。这样的方法,不仅把国外一些先进的做法引入国内,也使这些做法有了本土化的改造,让它能为我所用,生根发芽。此外,还与瑞典、中国香港变异教学研究专家与教师开展海淀区变异教学课题的研究,这一项目,通过同课异构、研讨会、课题培训等形式,开展课题研究,使变异教学的理论在海淀区得以实践、推广和发展。
第三,对中小学教育中薄弱和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科研的方式,进行有效的研究、改进和推广。比如网络的普及在现代是有目共睹的,开展网上英语学习,以社区化的系统框架搭建英语学习的平台,原来是区域英语学习上的空白,海淀区2013年完成“海e社区”学习平台总体结构和基本功能开发,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带领13所项目试验校,完成包含话题学习、课业学习、课外阅读、名师讲堂、娱乐学习以及生活学习6个一级模块,30个二级模块 ,覆盖文字、语音、歌曲、视频等多媒体资源,集合排序、选择、填空、跟读、情景对话等丰富体验方式。这种实体性的科研成果,是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学习力、教育力的一种完美体现。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服务模式探索
引领功能是通过服务来落实的,下面就中小学教育科研所的服务模式进行归纳和梳理。
1. 群体课题研究的服务模式
群体课题是在一定时期内,多所学校围绕一个共同关注的核心问题开展合作研究的课题组织形式。这类课题一般会由区域教科所的专职科研人员做组织者和牵头人,由区域内多所不同类别、不同学段的学校参与组成,研究的内容多聚焦于教育热点问题或课题学校在当时、当地面临的具有共性的关键问题而开展。群体课题的选题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引领性课题,一种是落实性课题。
第一,引领性课题。中小学教育教学中会经常出现新困难、新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常常与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相一致。引领性课题一般就是针对这类问题而设立的,这类课题对学校的科研发展有一种导向作用,也会为一些科研基础较好,致力于科研的学校提供自我挑战、自我发展的平台。这类课题的设立,建议参与度要广,覆盖面要大,而且应该覆盖到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程度的学校。这类课题,重在先进理念的传播、意识的培养、途径的探索。
参与此类课题研究和培训的学校较多,但每次学校参与培训的人员不多,一般为1~2名。实验学校多,具体参与的人员少,会带来一些现实问题,比如,无法保证参与人员的长久性和稳定性,人员变动较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中小学中参与课题研究的人员多为一线教师,而教师的岗位每年都会有变化,比如有的教师调动或升职,特别是涉及班主任队伍的课题研究,有的教师由于不再担任班主任,就会脱离与班主任课题相关的研究,造成之前的研究很难延续和落实。此外,学校的主要领导对课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也影响课题研究理念的推广和落实。
第二,落实性课题。这类课题是针对教师实际工作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内容而设立的,也有根据学校的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设立的。这类群体课题,建议培训的学校少,培训人员不少。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需要每所学校有一个团队参与培训与课题研究,保证所要传达的理念和方法被团队中绝大多数人接受和掌握,以利于推广和落实。如果参与的团队是学校的领导班子,就更能保证培训不会流于形式,培训的内容不会流失了。
2. 群体课题研究的培训模式
群体课题研究多采取集中培训与跟踪培训相结合的培训形式。集中培训多由项目的负责人从理论层面进行系统讲解,再结合学校的情况,进行集中点评和指导。
集中培训的特点是:第一,培训的内容很系统。比如“如何策划大型活动”会从策划的要素:目的、主题、立意、布局、结构、流程等方面做系统的辅导。第二,注意形式的变化。集中培训密度高,时间集中,注意形式的变化,提高培训效率。
跟踪培训的特点:第一,实行专家负责制。聘请6位离退休专家,对学校进行一对一跟踪指导。这类专家社会性事务少,认真负责,不浮躁,心平气和,指导及时,落实到位。第二,参与学校日常工作。结合“伴飞项目”坚持参加领导班子每周工作例会,了解学校的具体工作。阶段性的重点工作,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第三,校园走访计划。项目组互相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
3. 个人立项课题集中管理的服务模式
海淀区针对不同人群,设立不同类型的课题,如校长委托、特级教师、年级课题、教师课题等,针对这类课题,区域教育科研所提供的是指导与管理服务。指导指统一对个人立项的课题进行“如何选题、如何撰写研究报告、如何进行课题的开题论证和课题研究的方法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并对个人立项的课题开题报告、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等内容,由科研员做具体的指导和修改的一种服务。
同时,区教科所又出台《海淀区课题管理手册》《海淀区学校教科室人员工作职责》《海淀区课题联系人制度》等管理文件,设立课题管理平台,对这些课题进行统一的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规范管理。
4. 专家指导模式
专家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为所内专家,二为所外专家。所内专家,是指导区域教科所科研员的主力和基础。培养自己的专家队伍,是区域教科所的生命线。因为这批专家,既不同于学校教师,又不同于高校的专家,他们既了解中小学的现状问题,又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是指导学校科研不可替代的力量。
定期举办科研方法讲座、培训等形式的集中学习,发挥所内专家的作用。还可借助区域教育网络、互联网、微信、飞信、信箱等信息技术,开辟多渠道的交流通道,充分利用所内专家资源为全区学校和教师答疑解惑。
所外专家,一般来自国内外高校、社会科研院所和公司科研团队等,所外专家与所内专家相比,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因此,可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构建“所外专家库”。根据区域课题研究的不同内容、不同阶段,灵活更新和组建所外专家的指导机制。所外专家一般理论功底扎实、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对提高区域科研的水平功不可没。一般在课题立项、研究过程中和研究成果的整理阶段聘请所外专家进行课题立意、选题、研究步骤、研究方法、技术线路以及进行问题的归因诊断和评估反馈等方面的指导。
所外专家指导多数采用专题讲座、集中座谈等方式进行,也可以针对某一课题,长期聘请某一专家进行跟踪指导。所外专家指导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其可能对区域内的情况在短期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有困难,所以要扬长避短,要善于借助专家的科研规范、理论功底,将其转化为具体行动,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5. 交流展示平台的搭建
区域教育科所不是一个所的“单打独斗”,它是区域中小学教科研的凝聚核心、领导核心、专家核心。其主要方式就是带领学校团队进行合作研究,教科所以构建中小学科研管理体系,强调知识的积累、转化传播、交流共享、创造开发和应用评价,为广大学校彼此交流与分享各自的科研经验、研究成果等搭建平台,围绕课题研究流程管理为中心,辅之以科研队伍和科研机构的建设,营造研究氛围是区域教科所一项主要的服务功能。
交流平台的形式是多样的,如现场会交流、研讨会交流、读书交流等方式,还有网络方式的交流,特别是搭建网络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平台一方面传递区域科研的要求和信息,另一方面支持中小学从事科研的教师把研究的相关资料和成果上传,这样的平台可以集储存、处理、检索和交流为一体,既是区域科研资源库,又是区域科研管理库,有利于区域科研管理机构对区域中小学科研内容和科研方向的整体管理和把握。海淀区的中小学教师研修网和海淀区科研管理网,在一定程度上都起到这种作用。
现场会是集中宣传某一课题学校经验的一种会议形式,这种展示交流形式,是在课题理念的引领下,学校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总结提升学校的一些适合广泛推广的模式和途径,进行集中展示和宣传的方式。比如“高中人生规划课程实践研究”课题,就不同课题学校的研究情况,分阶段地在不同学校进行了“研究性学习模式的人生规划教育现场会”“学科渗透模式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现场会”“活动课程模式开展人生规划教育现场会”等,意在固化这些模式,进行展示和推广,以达到落实和推进区域人生规划教育活动的目的。
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的教科研经验总结交流会,是区域教科研阶段性的总结科研成果、交流科研经验、奖励科研骨干、总结区域阶段性教科研工作、展望下阶段工作所举办的大会,这样的大会是区域科研成果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展示平台。
定期编印不同研究项目或教科研刊物,是区域教科所能够提供的另一个重要的研究交流平台。它是学校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校际间、教师间、教师与专家、家长间的交流渠道。
总之,区域中小学教科所的功能和服务模式应该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一个过程,要通过这个过程的丰富和完善,逐步构建起区域的科研文化,以文化的力量确保区域教育科研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幼儿 公民道德 教育 功能 可行性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思维、人格的形成初期,对其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具有极为重要的培养和塑成作用。公民道德教育不仅对公民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更是集体行为实践的规范与标准、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石与精神引导。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国家的良性发展、民族的精神健全、以及未来国际竞争所需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拟对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实施路径及应注意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求请教于同行。
一、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原则。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对象是幼儿,需要教育者根据幼儿的思维、语言、环境等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施以讲解、示范、鼓励等措施,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集体学习效应,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互相比赛,提高其道德行为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应是建立教育和培养幼儿理解、识别、并自觉执行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体系,使幼儿能够习得正确的、适量的基本公民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帮助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入社会、获得健康的心理与智力成长。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定位应建立在幼儿自身特点与社会适应性、及国家整体发展趋势所需的基础上。应注重使幼儿能够正确识别和理解正确的道德标准要求,通过示范、激励等方式帮助其塑成和加强对正确道德行为的有效执行。应注意适当根据社会发展与实际表现,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正确地看待社会中不道德的行为方式,与时俱进地帮助幼儿树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评价与行为标准。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在实施中应以适应幼儿心理及生理特征、符合社会基本要求与实际生活需要为基本原则。一定要采取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和影响方式,一定要使幼儿在不断温习和实践中得到鼓励和锻炼,养成终生受用的道德思维意识与行为习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与家长意见一致、相互配合、积极互动,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信息提供、教育引导,使幼儿在自然、长期、完整的道德教育培养环境中养成终生受益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方法与经验。
在设计幼儿公民道德教育时,首先要明确教育对象的特点、习惯、喜好、基本心理状况;基本教学条件、教育环境及社会影响因素;所要传授给幼儿的道德意识的内容。“以正面教育为主, 让幼儿认识到遵从社会主流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及生活规则,就会得到人们的表扬与欣赏,并要以此树立正面典型及榜样,靠榜样的强烈示范作用来激发幼儿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意识。” 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首先对幼儿教师进行关于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专项培训,使教师较好地掌握了对幼儿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所遵循的理论、要求、方法等基础知识,并请相关教育专家与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带头人通过仔细讲解、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了正确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实施能力和技巧。
在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幼儿的接受反映,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一定要注意不同幼儿之间在思维、意识上都是有着不同的差异,所以一定要注意方法、因材施教。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理念与策略方式。教师也要注意收集社会上刚发生的道德或不道德案例,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可以给予一定的讲解或纠错,使幼儿的道德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和强化。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始终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摆脱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灵活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在不脱离真实生活的成长环境中不断得到适当的社会信息与前进鼓励。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成果应当由教师、家长及社区共同给予评价。应当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和加强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进展。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专门建立了与家长沟通制度,通过教师向幼儿家长宣讲、提示、讲授幼儿功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使广大家长树立起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公民道德水平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热情。不仅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欢迎和好评,也为幼儿园赢得了积极的社会美誉效应。
三、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总结与分析。
在丰富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使幼儿习得正确的基本道德意识。如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帮助他人、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爱护环境和小动物、知错就改、勤奋自勉、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2、使幼儿在持续性引导与训练中,养成道德意识与行为的良好习惯。
3、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环境和谐。
4、帮助幼儿在不断的思维、语言、行为锻炼中,获得心理
及身体素质地更好提升。增强幼儿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为进一步文化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智力与能力基础。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后,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共同引导和见证了孩子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良好表现与不断提高,可以说,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使幼儿、家庭、社会及教育机构都获得了丰厚的积极意义。
四、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要点分析与前景展望。
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教育与培养过程,应当提高全社会意识、发动全社会力量、贯穿幼儿成长的终生。幼儿阶段只是公民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幼儿自身、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传承与国家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意义。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科技新传播手段日益先进、社会道德模范典型人物不断涌现的今天,对幼儿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更是提供了崭新的方式方法与时代要求。所以幼儿公民道德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接收新形势下的新信息、新技术、新特点、新形式,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及其家庭真正理解与习得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的道德方面认知能力,从而帮助幼儿从小养成收益终生的良好思维与行为习惯。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期工作中,逐步认识到: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与家长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为依托,按照国家与社会对下一代的基本道德要求,采用灵活使用、因材施教的积极形式,才能正确实现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预期目标与基本要求。
公民道德是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在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各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对社会、国家未来所蕴含的积极影响。所以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应当立足于社会发展新形势、教育方法论与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基础,抓住中国文化建设大潮的良好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成果经验。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愿与同行共勉,共同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建屏,幼儿道德建设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实验;教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0-0245-02
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为引领,克服传统教育方法的种种弊端,着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技能与化学能力,形成综合的化学素养,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高中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理论应用于科学实验的重要渠道,对培养学生综合的化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知识与技能的重要手段
高中化学课程中,有很多需要记忆和背诵的知识。这些化学理论知识一般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背诵的难度非常大。如化学元素的颜色、状态以及和其他元素的化学反应过程,这些知识如果只是一味地靠理论讲解,靠学生的记忆与背诵,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的。随着化学知识的记忆量和记忆难度的增加,学生们学习起来会感到非常吃力,即使记住了相关的知识,也可能短时间内遗忘。化学实验作为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化学实验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元素的特性和化学反应过程,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让学生的知识记忆更深刻。同时,在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经过自己的动手和观察,提高了动手能力,进而提升了化学操作技能,促进了化学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化学实验中让学生学习与理解化学知识,提高自己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而且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适应了当代社会对学生化学操作能力的要求。
二、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标准下的化学实验过程是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是对传统化学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化学学习过程不再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忆过程,而是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的过程。化学实验教学的最大特点是让学生参与到实践的过程中来,转变了化学学习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以探究者的身份参与到科学实验中来,既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与学习兴趣,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化学实验中有很多问题都是来源于社会生活的,例如厨房中的油、盐、醋,卫生间中的洗涤用品,人们日常用的化妆品等都是化学实验的研究对象,再如现代社会发展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能源短缺问题等,都在化学中有所涉及。通过化学实验,同学们可以认识到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培养在生活中学习化学的意识,更深入地理解化学知识并为我所用,明确化学知识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功能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靠“体验”这一方法来实现,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知、情、意、行”综合发展的过程。学生体验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化学实验,通过化学学习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自己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此外,学生化学实验的过程也是一个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的过程,这个过程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的理念,能够使学生对周围的化学用品和化学物质感兴趣,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
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源自于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猜想、预测和假设。很多理论的提出与发明都是源自于猜想,在猜想的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主动学习意识。猜想与假设的过程是学生提高自己发散思维的过程,同时也是提高自己创新能力的过程。具体化学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制定一套探究性化学实验教学计划。根据化学实验目标和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和药品,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在此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鼓励和引导的作用。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根据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的实验效果来评价与修正自己的化学实验方案,对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实验器材作出正确的安排,根据化学实验过程的需要制定自己的实验计划与实验步骤,提高他们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适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去,对他们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例如,很多同学在非关键性的问题上纠缠,很多同学的化学实验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因此。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实验过程进行检查和指导,促进学生实验过程的顺利进行,得出自己的研究结论。
在这种类型的探究性实验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研究方案与研究过程,独立思考得出独到的见解,促进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验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语:化学实验的过程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操作中的过程,能够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与探究意识,深入理解相关化学知识,产生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尹习洲.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反思[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22).
篇4
>> 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走进图书馆的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云计算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2.0背景下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2.0建设的可行性研究 论军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图书馆对外开放的可行性研究 高校图书馆与档案馆融合服务的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可行性研究 图书馆为在校生开设文献检索课的可行性研究 有关图书馆引入智能机器人的可行性研究 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可行性研究 义务教育学校承办少儿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 情感教育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中国环境教育立法的可行性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人文教育职能的作用与发挥途径 保定市图书馆为领导机关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可行性研究报告 图书馆自动化可行性及其系统功能探析 论高校图书馆教育功能的发挥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尝试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在图书馆的可行性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陈思和.让人文教育走进日常生活[J].世界教育信息,2005(11):49-51.
[3]曹兴戈.回到“健康的教育”[J].现代教育论丛,2009(6):2-5.
[4]伍育琦,陈国生,向阳.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07(3).
[5]金慧峰.国外职业教育中的创新教育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7(2):174-175.
[6]王晓东,许宪国.论高职教育中人文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之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07(3):23-24.
[7]孙启存.探索图书馆里的思想:讲述图书馆的重要作用[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9:1-2.
[8]初红霞,朱丽娜.先生对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卓越贡献[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4,24(3):85-86.
[9]赵达雄.先生与中国图书馆建设[J].图书馆杂志,2000(12):48-54.
篇5
论文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语文” 素质教育
论文摘要:《大学语文》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等。
前言
《大学语文》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文化修养的主要课程之一,这是由于该门课程的丰富内容和人文色彩特别显著所决定的。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他们的人文精神,为他们学好专业课和未来的知识创新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大学语文学习,使学生在原有的文学、文化素质有一个新的提高,并努力促成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职业素质的提高及理想人格的建立,使之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的有力保证。
因此,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首先,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其次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再次是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等等。
一、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
当前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缺失,已经是普遍的社会问题。高职院校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技能专业人才的摇篮,高职教育如果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价值观,显然是不能培养出对社会有用的合格人才的,因此可以说,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是高职语文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1.重视学生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生源素质往往低于普通高校,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文化修养较差,人文素质不高,审美能力低下等突出问题。加上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高职生存在着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甚至有很多学生上进心不强,无事生非,课堂捣乱已成家常便饭,课后作业不是抄袭就是不做,而自我感觉却很好;好多同学几乎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对学习完全失去兴趣。因此,高职院系迫切地需要进行素质教育,引导学生树立理想、明确目的、增强信心、刻苦学习、关注社会、爱国爱家、关爱他人已经刻不容缓。
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挖掘教材,以阅读教学及口语交际训练为依托,教师要注重挖掘教学内容中的人文内涵,每节课都要明确并落实德育目标,以真实的情感感染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以榜样的力量教育学生,使学生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树立高尚的情操,以高昂的情绪去面对生活和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以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可见,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2.重视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
语文教育中担起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这是一个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语文教学中以文学感染力和情感冲击力,有着得天独厚的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条件。从古代的屈原、司马迁、李白等,到近现代的鲁迅、郭沫若、等伟大的文学家,不仅自身就是爱国主义的典范,而且他们留下的作品也无不饱含着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的挚爱之情。在分析体现爱国主义的作品时,教师应注意拓展知识,引入更多的作品,让学生从历史、从现实去认识爱国主义对国家、对自己的重要性。
二、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是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理念,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突破口。语文教学以其丰富的创新内涵承担着对学生创新品质培养的重任。大学语文通过情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来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营造一种创新氛围,使大学生走向就业岗位真正具有创新的能力。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课堂教学创新中进行的。语文课堂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激发思维的主动性。教师要避免将大量时间花在课文的内容分析上,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为学生提供个体学生获得终身受用的语文基础性学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必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大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多向性,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多加鼓励,增强学生创新的信心。激励能使学生产生积极情绪,它是促进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不可或缺的手段。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要是创新型的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的人才,给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趋科学合理,对人才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尤为突出。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不仅是专业技能上,其企业文化、团队精神需要较高基本文化素养的人才,甚至连会不会用普通话作自我介绍也成为他们面试的第一关。高职院校应立足于服务社会,突出办学特色,在重视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爱岗敬业、文化修养、职业道德、心理健康、与人交际等诸多人文精神与行为的培训。而大学语文课程的选文都注重思想启迪、文学修养、审美情趣、写作借鉴等综合效应,文学作品的丰富的想象性、情感性、思辨性、发散思维性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同时它还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和高尚人格的有力手段和最佳途径。通过范文讲解、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成为人的稳定的内在品质。因此,大学语文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共建大学生文化氛围的基础课程。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语文课程有着其它专业技能课程无法匹及的优势,也就有着其不容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结语
在高职语文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有着内在的联系性。高职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才能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蒋新红.立体构建高职语文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22
篇6
关键词:可雇佣能力;职业成功;市场竞争力;职业满意度
可雇佣能力源于英文“Imployability”,也有学者译为“可雇佣性”。英国学者 Beveridge最早于1909年提出可雇佣能力的目的在于区分人们是否具有劳动能力,特别用来判断失业人士是否有被雇佣的可能性,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加拿大和美国等各国政府机构开始在公共政策中运用可雇佣能力,进入21世纪后,研究者从实证的角度探讨可雇佣能力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
学者Claudia和Beatrice(2006)通过文献研究,得出了职业成就是可雇佣能力的结果变量,并且以职业期望(Occupational Expertise)、预期与最优化(Anticipation and Optimization)、个体的灵活性(Personal Flexibility)、合作精神(Corporate Sense)和平衡(Balance)等作为可雇佣能力结构维度,将这五个维度作为自变量,同时以职业成就为因变量,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可雇佣能力对职业成绩有显著的影响。Fugate和Kinicki等人(2008)从员工适应组织变化的角度进一步对可雇佣能力的结果变量进行了分析,提出可雇佣能力在工作和职业生涯中表现为主动适应性,对不同职业发展阶段的职业目标有着重要影响。
目前国内有些学者对可雇佣能力的内涵、结构、影响因素等前因变量展开了的理论研究,然而对可雇佣能力的实证研究基本是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可雇佣性或者可雇佣能力的结果变量的实证研究尚少见,对于雇员的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关系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因此本论文基于职业发展的视角,拟将职场中的雇员作为研究对象,以职业成功作为可雇佣能力的结果变量进行研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 研究理论及假设的提出
职业发展(Career Development)是个体在一生中与职业相关的一系列的经历和持续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经历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问题、主题和任务的生涯阶段。职业生涯发展过程其实也是雇员的各种能力、心理状态和工作价值观不断成长与成熟的过程,对成长与成熟的追求是职业目标,同时也是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
可雇佣能力的维度和测量的研究在国外起步比较早,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福盖特(Fugate)等人于2004年提出的可雇佣能力聚合理论模型,认为可雇佣能力表现为个体工作方面的适应性,本质上是一种心理结构,并形成了个体适应性(Personal Adaptability,PA)、职业认同(Career Identity,CI)、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HC)和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SC)的构成维度。
关于职业生涯成功的概念,理论界基本认同的观点是London和Stumpf于1982年提出的定义,即“职业生涯成功是个体在其职业经历中累积起来的与工作相关的积极成果或心理成就感,前者如金钱、权力、声誉和地位,后者如自我实现感等”。从这个定义出发,学者们提出了衡量职业生涯成功的标准有主客观标准或者内外标准,如施恩(1992)认为职业生涯的定义既包括客观部分,例如工作职位、工作职责、工作活动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决策,也包括对工作相关事件的主观知觉,如个人的态度、需要、价值观和期望等。随着无边界职业生涯时代的来临,Eby(2003)提出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综合评价职业成功,包括个人的职业满意度(Career Satisfaction)、可感知的组织内竞争力(Perceived Marketability Within one's Organization)以及可感知到的组织外竞争力(Perceived Marketability in the External Market Place)。该标准将竞争力指标取代传统的薪资和提升,既强调了主观成功标准的作用,又将主观与客观的因素结合起来,消减了传统标准的弊端,体现了人员在组织间流动的特点,比较符合时展的特征,因而成为职业成功的新标准。
为了研究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本文将可雇佣能力的四个观测变量个体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作为前因变量,将职业成功的测量维度职业满意度、组织内竞争力和组织外竞争力分别作为结果变量,由此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二、 研究设计及过程
1. 研究模型构想。关于职业成功的界定和可操作化的评价标准,学者们的探索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将职业满意度、组织内竞争力和组织外竞争力作为衡量职业成功的标准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关于职业成功的前因变量是目前学术界普通关注的重要研究领域,为了进一步探析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本论文提出如图1所示的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关系模型。
图1所示反映了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来说,可雇佣能力水平高低由个体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共同决定,在职业发展的不同时期,雇员的职业满意度与个体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必定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个体可感知的职业成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结果,而职业成功也不是固定的标准,而是随着职业目标而动态表现为职业满意度、组织内竞争力和组织外竞争力三个衡量指标,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可雇佣能力与组织内外的职业竞争力也密切相关。
2. 研究问卷设计。根据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模型来看,需要对可雇佣能力及职业成功的构成维度进行测量。
(1)可雇佣能力问卷的设计。对于可雇佣能力的问卷设计,包含个体适应性、职业认同、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四个维度的测量。
①个体的适应性:Mcardle(2007)认为个体适应性包含主动性人格,Herr(1992)认为个体的职业适应性应该包含计划性、职业探索行为、信息搜集、职业决策以及现实取向。初始问卷根据文献查阅的情况设计了十个问题,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删掉了几个相关性比较低的题项,最后形成了包含自我评价、开放性、自主性的发挥、自我控制、环境控制以及人际压力应对等六个题项的个体适应性量表。
②职业认同:Mcardle(2007)在研究失业人员的可雇佣能力的时候,参考了Stumf等人开发的角色意识量表和Kossek等开发的职业自我效能量表,本研究在期量表的基础上设计了10个题项,经过预测试后形成职业归属感、职业成长前景、职业忠诚度、职业认可、职业价值观和职业自尊感六个指标。
③人力资本:本研究借鉴了郭文臣(2011)关于人力资本测量的量表,设计了10项针对人力资本进行自我评价的题项,经过预测试后最终形成了教育投资评价、工作绩效、职业流动、自我价值评价和培训评价五个指标。
④社会资本:王忠军(2006)在已有的社会资本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包含社会资本(网络规模、网络差异、社会资源)和动员的社会资本(亲属关系支持、朋友关系支持、相识关系支持)的23个题项,经过检验其信度达到0.9以上,本研究参考其量表设计了10个题项的初始问卷,经过预测之后保留了网络规模、社交收益、网络结构、社会资源、社交价值和社会信息六个指标。
(2)职业成功问卷的设计。Eby等(2003)提出的关于职业成功的主客观综合的评价标准得到国内外学者的一致推崇,本研究支持Eby等人的观点。并对职业满意度、组织内竞争力和组织外竞争力分别编制问卷进行调查。
职业满意度反映的是个人对实现职业目标的进展的满意程度,这种满意是个人从整个职业生涯的角度看待目前的工作经历所获取成果的一种主观感受。Greenhuas 等(1990)就将职业满意度定义为个体对自身职业生涯结果的主观评价,反映了员工对职业进步、发展和所取得的成果的心理意义上的感受和评价。龙立荣(2002)对Greenhuas 等编制的单维度结构问卷进行了修订,并对其质量进行了检验,形成了包含5个测量项目的职业满意度问卷。
职业竞争力需要双方或多方在在职业领域,通过角逐和比较才能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因此是一种相对指标,会随着比较对象的不同而出现高低和强弱结果符合无边界职业生涯的流动性和动态变化的特征。Eby等编制的问卷将职业竞争力分为可感知的组织内竞争力和可感知的组织外竞争力两个维度,组织内竞争力表示个体在现有工作单位内部市场感知到的竞争能力的大小,组织外竞争力表示个体在现有工作单位外部劳动力市场中感知到的竞争能力的大小。每个维度又分别包含三个项目,共形成六个项目的问卷。
3.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合计371份。所涉及的行业分布为教育、计算机、网络、金融、生物、咨询、房地产等行业。本次调查对象中男性问卷179份,占问卷的48.25%,女性问卷192份,占总问卷的51.75%,性别结构基本合理。本次调查对象的学历结构分按照从低到高为“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及以上”五个区间,其中硕士研究生和本科学历学历所占比例最多,分别达到41.78%和36.66%。
三、 研究结果的实证分析
根据回收的调查对象对评价指标的自评结果,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转换统计,分别得到可雇佣能力和职业成功及其维度的数据集,根据观测到的数据情况,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表1所示的分析结果。
四、 结果讨论
本文从职业发展的角度提出可雇佣能力是动态发展的概念,其内涵也会随着职业生涯的发展而包含就业能力、胜任能力和职业能力三个范畴。那么顺着职业发展的理论思路来看,可雇佣能力的结果变量也许会与职业生涯成功有一定的联系,正是基于这样的思路,重点探析了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在研究中,将职业成功作为可雇佣能力的结果变量来进行探析。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实证研究情况,本研究在设计量表的过程中,直接参考了信效度比较高的测量量表。可雇佣能力采用了福盖特(Fugate)的聚合模型,职业成功的测量采用了Eby等人的观点,通过观测职业满意度、组织内外职业竞争力来测量职业成功。在实证分析的过程中,利用了SPSS21.0和AMOS20.0两个软件,通过描述性分析、相(下转第36页)关分析和模型拟合的方式对假设进行了验证,通过研究初步验证了理论模型和相关假设。本研究从职业发展的视角对可雇佣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职业成功是可雇佣能力发展的结果变量并利用相关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可雇佣能力理论与职业发展理论的发展及其两者的交叉应用做出探索性的研究。
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和理论模型虽然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得到了很好的支持,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第一,本实证研究获得的随机抽样数据,虽然完全满足能够支持理论模型和假设,但是缺乏分组进行研究的条件,后期将需要进一步加大数据的样本分类研究;第二,考虑到基于职业发展视角来研究可雇佣能力与职业成功的关系,对于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国际上通用的标准基本是按照年龄来进行的划分,那么对于进入职场的雇员来说,有没有其他的分类标准呢?本研究尝试按照工作年限来划分职业发展阶段,后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猜想并完善职业发展理论;第三,如果职业成功是可雇佣能力的结果变量的假设成立的话,那么可雇佣能力开发的目标和实现途径是否可以围绕职业成功来进行研究呢?这也是未来研究中需要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Beveridge, William Henry. Unemployment A problem of industry London, Longmans, Green and Co,1909.
2. 郭文臣.知识型员工可就业能力对职业成功的作用机制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1.
3. 施恩E·H.仇海清译.职业的有效管理.三联出版社,1992.
4. 龙立荣.职业生涯管理的结构及其关系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 袁庆红,王双龙,张田.雇员职业生涯发展中职业成长的驱动作用研究——基于MBA学员深度访谈与自传资料的案例分析,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6):142-152.
6. London,M,and Stumpf,S A.Managing caree- rs.Reading,MA:Addison Wesley,1982.
基金项目: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号:122 400440133)。
篇7
关键词:结构力学;创新能力;课程改革
0引言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高校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其实质就是要求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出“基本功扎实,上手快,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就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从专业基础课到专业课中自始自终贯穿对人才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重点培养。而结构力学作为土木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地位。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的目标,要从传统的“会解题”,转变为会“解决问题”,要从传统的力学知识的掌握,提升为创新能力和工程能力的培养。因此,有必要对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力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践环节设置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真正提高学生力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1对结构力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研究
(1)教学内容及讲授例题与工程实践紧密贴合。传统结构力学教学通过学习力学理论、讲解例题来达到知识的掌握,对例题的选择与工程实践结合不够紧密,学生学会了解题,却很难提高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结合土木工程各类典型结构合理选择各章例题,力求最大程度贴近工程实际,将工程实际问题作为教学例题进行分析讲解和讨论,如运用力学原理分析工程事故、对工程结构进行优化设计等等。由注重单一解题能力的培养向提高力学素养转变,同时,与工程实践的结合也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也奠定了更有利的基础。
(2)由单一的课堂讲授向多元化教学模式的转化研究。以前的结构力学授课多采用课堂讲授为主,整个课堂由老师唱“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效果不好。而真正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不能只由老师来唱“独角戏”,也要由学生来“唱一唱”。知识听懂了,还转化不成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经过思考、总结和提高,才能一步步转化为能力。因此,需引入多元化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应加强课堂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总结,通过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升能力。比如,在结构的内力计算相关章节,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减小杆件的弯矩,如何调整连续梁的内力,如何减小超静定结构的温度应力等等。既激发了学生对力学学习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还可以采取学生讲课、学生做分析报告等形式。
(3)结合工程实际合理确定各章节课后作业。作业是课堂授课的必要补充,只有切实认真地完成课后作业,才能真正将力学理论应用于解决问题。为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选择非常重要。课后作业应贴近工程实践,更重要的是,要由单一注重定量计算向提高学生运用力学知识对比、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方面进行改革。传统的力学作业注重解题能力,题解出来了,问题就结束了,只解决了“会解题”的问题,而要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要注重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学生灵活掌握知识,学会活学活用。比如学生学习了位移的计算,课后作业可根据工程实践进行结构的位移计算,并要求分析哪些因素可影响位移值,若位移值不满足要求,可采取哪些办法等等。引导学生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比会解题更重要,只有经过思考经过总结,知识才能更快地转化为能力,这也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基石。
2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
为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尝试选择土木工程的专业课老师担任结构力学课程的授课工作。缺乏工程实践经验的力学老师,很难将力学知识与工程实践问题结合起来,而土木工程的专业课老师一般均具有较高的力学素养,不仅能够胜任结构力学课程的教学,同时又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及工程实践经验,很容易将专业知识融入于力学教学中,对培养学生利用力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也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3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环节改革
习题做的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因此,一定要鼓励学生多接触工程实践,在实践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国家、省市及院系组织了很多力学竞赛及结构设计大赛,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应积极鼓励和组织学生参与这些竞赛。实践证明,对于在校学生来说,参与工程实践的机会很少,而结构设计大赛、力学竞赛等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结构力学的教学中增加这类实践环节,不仅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更能在动手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传统的手算到手算与算结合的改革研究
手算对学生培养清晰的力学思维有很大帮助,然而对于较复杂的力学问题,手算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出现错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工程实践中多采用电算,为很好地与工程实践接轨,在大学教育中应注意手算与电算相结合。手算有助于对解题方法和步骤的理解,在力学的学习中不可或缺。然而大量而繁琐的计算大可采用电算,且可运用电算来进行结构的对比分析等,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5结语
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要求我们真正把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结构力学的教学和实践中,及时考察改革效果并不断进行改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土木工程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小丽陈静等.《结构力学》课程教学状况分析及改革研究.[J].中国科教信息,2012年06期
[2] 王伟等. 基于多元教学模式的结构力学课程改革与实践.[J]. 中国轻工教育,2012年03期.
[3] 方祥位等. 结构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3年04期.
篇8
关键词: 职业能力 供需差异 会计 教学改革
在目前的国内高校,每年培养出来的会计专业的学生多达50万人,会计专业是一个热门专业,招生量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培养,只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而没有对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这使得毕业生的数量很多,但是其专业素质往往不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要对本科的会计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出能够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一、会计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研究
(一)对职业知识的需求
会计师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自己的工作,这是会计师发展的必要前提,职业知识需求是开机时执业能力需求的最重要的部分,是会计师进行工作的基础。一个会计师需要掌握的职业知识包括财务及相关知识、会计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等,还要掌握计算机信息知识,这样能够帮助会计师更加轻松地完成工作,其可以通过财务软件分析处理一些财务工作[1]。
(二)对职业技能的需求
一个会计师发展的最基础的保障就是需要具备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会计师开展工作的方法和进行学习的方法,职业技能包括会计师的思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思想问题能力,使得会计人员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对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和处理,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能使会计人员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创造价值。另外,会计师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样能使其很好地与人进行协调工作,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使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2]。
(三)对职业价值观的需求
职业价值观是会计师胜任工作的最基本的素质,是其工作行为能力的体现。职业价值观是会计师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的,职业价值观主要包括会计师的职业道德、遵守法律法规和敬业精神[3]。职业价值观能够反映出会计从业人员的社会适应性,能够规范其职业行为,当会计人员放弃自己的职业价值观而一味追寻利益时,其职业价值观就不存在了。
二、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
(一)结合市场的人才需求进行改革
各高校在进行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的时候,要根据市场的人才需求变化和会计人才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及职业能力制定改革措施。先制定培养目标,对于不同阶段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的培养目标,如大一大二的学生,应该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强其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使其能更好地与人协调工作,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意识[4]。对于大三大四的学生,应该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整合,然后将其梳理成专业的知识框架,在对学生进行课堂知识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将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相结合,加强学生各项专业技能的培养。
(二)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优化课程改革
对本科课程设置要体现层次性和递进性,并根据会计市场的需求设置特色的课程,根据会计专业的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增强学生的思想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交往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在进行教学改革的时候可以根据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所提出的会计教学改革课程模式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改革后的课程体系需要包括通识教育科目、会计科目和工商管理科目这三个部分。
(三)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都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这样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差。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需要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如增加学生分析问题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课前让学生准备资料,课上让学生分享学习资料,课下开展各种事件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技能。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经济化的加快,我国会计环境越来越复杂,会计工作在企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本科的会计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培养出能够满足用人单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首先对会计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研究,然后对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希望能够促进高校本科会计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李芸达,陈国平,范丽红,费金华.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会计技能教学改革与创新[J].会计研究,2015,02:87-92+94.
[2]李明娟.基于职业能力供需差异的会计本科教学改革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170-172.
[3]杨政,殷俊明,宋雅琴.会计人才能力需求与本科会计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的调查分析[J].会计研究,2012,01:25-35+97.
篇9
表现
中小学教育科研在推进素质教育、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进教育教学工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应当起到先导、引领和服务作用。然而,从总体上看,教学科研的这些功能和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第一,教育科研对素质教育的助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小学教师对素质教育的研究总体上层次较低,水平不高;二是中小学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对提高自身素质的系统研究。这使得教育科研对实施素质教育提供的智力支持非常有限,教育科研在实施素质教育中的先导作用也就发挥不出来。
第二,教育科研对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教育科研应当为一线教师实施新课程教学提供有效指导;但在实践中,教育科研对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比如,“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才能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这一理念在不同学科中又该如何体现?这需要教师通过科研的方式,研究如何解读课程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等一系列的教学基本问题。但是,当前中小学有关课程改革的课题,不是题目太大、笼统抽象,就是缺乏学科特点和针对性,不能有效解决新课程教学中客观存在的教学矛盾和问题。
第三,教育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改进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教育科研的宗旨是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但真正倾情教育科研、用心研究教育问题的学校和教师并不多。一方面,许多学校对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科研成为装点学校门面的“花瓶”;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参与科研带有浓厚的功利色彩,把科研简单地看作是晋级评优的工具,忽视了科研对自身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这就使得科研和教学之间存在比较严重的“两张皮”现象:科研是科研,教学是教学。这样的科研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没有太大的影响和作用。
第四,教育科研对师生发展的促进作用没有充分彰显出来。教育科研在本质上具有求真、求善的功能。但许多教师对参与科研缺乏足够的热情,他们虽然具有“埋头拉车”的黄牛精神,却缺少“抬头看路”的反思意识,常常是“两眼一睁、忙到点灯”,缺少智慧工作的职业境界和成就感。在这种情况下,科研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限,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则更小。
第五,教育科研对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独特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教育科研始终是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的,学校要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就要倚重于教育科研,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和办学优势,形成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牌。但许多学校只把科研当作一种摆设,既不通过科研的途径去深入挖掘学校的潜在资源和办学优势,也不通过科研的渠道去系统地思考学校发展的未来。因此,尽管许多学校课题甚多,却始终未能找到实现学校特色发展的路径。
第六,教育科研对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出来。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既是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科研的价值和生命力之所在。然而,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每年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可谓成千上万,围绕各类课题撰写的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更是不计其数,但真正属于创新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验并不多,能转化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就更少,这是我国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悲哀。
原因
一是认识问题。受认识水平的限制和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教育科研的理解和认识存在许多误区,产生了无用论、万能论、应付论、神秘论、花瓶论、包装论等诸多怪论。这些怪论要么彻底否认教育科研的作用,要么无限夸大教育科研的作用;要么完全被动应付,要么太过重视以至作假;要么把教育科研当负担或娱乐,要么把教育科研当作追逐名利的跳板和方式。这些错误认识,既忽略了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又忽视了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条件,反映了当前中小学教育科研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浮躁风气和学术腐败,严重偏离了教育科研的基本价值取向,不仅产生了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而且产生了为科研而科研的现象。
二是能力问题。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最基本的要求有两条:一要有问题,二要懂方法。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受自身知识结构的限制,缺少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不熟悉教育科研的程序、方法,这使得他们参与教育科研遭遇知识和方法的“瓶颈”。同时,还有许多教师对参与教育科研缺乏信心和热情,认为搞科研是专业机构或专家的事情,自己充其量是个“教书匠”,搞科研搞不出什么名堂,从而直接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科研的关注和投入。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教研员都是“半路出家”,他们的理论素养和实际研究能力也非常有限,其对科研的实际指导能力还比较欠缺,这也严重影响了教育科研的实际成效。
三是管理问题。当前中小学科研管理存在诸多问题。首先,作为科研管理起始环节的立项管理,存在把关不严、指导不力、立项失范等基本问题;其次,作为科研管理关键环节的过程管理,存在过程缺失、跟踪不力、监管失度等主要问题;再者,作为科研管理保障环节的组织管理,存在科研制度不健全、人员更换频繁、引导教师不够、科研规划不准、经费投入不足、成果缺乏转化、“包工头”现象日趋严重等实际问题。可见,管理问题是导致教育科研成效低下的最重要原因,并体现在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之中。
四是评价问题。评价具有明确的导向功能。如何评价课题设计、进行结题鉴定、评选研究成果等,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科研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会直接影响到科研的实际成效。目前,教育科研在评价方面至少存在三个问题:一是立项认定存在把关不严、管理不善、指导不力等基本问题;二是结题鉴定存在指导不力、检测粗糙、结题走过场、结题方式欠妥等不良现象;三是成果认定存在重认定轻导向、重形式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重“厚度”轻“深度”、重人缘、轻实效等错误倾向。
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端正态度。转变观念是提高科研成效的基本前提。我们要坚持“唱响一个主题,实现两个转变,达到三个结合”的科研指导思想。“一个主题”即教育科研要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两个转变”即由重理论向重理论指导下的实践转变,由重结果向既重结果更重过程转变;“三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科研与课程改革相结合,教育科研与日常教研教学相结合。在转变观念的同时,还须端正科研态度。我们既要关注立项课题的研究,更要关注日常教育教学生活的常态研究,把科研当成一种教育生活,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发现问题,从学生那里获取研究动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积极实践,有效推广,教育科研的成效终会得到体现。
第二,准确定位,正确导向。准确定位是搞好教育科研的重要条件。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定位不是指向新规律的发现、新理论的生成,而是获得“如何做”的实践技能,以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形成教育、教学、研究、学习合一的职业生活方式。为此,我们应倡导求实、求真、求新、求善的科研价值取向。正确的科研价值取向是教育科研的内在要求,也是教育科研的生命力所在。
第三,找准问题,科学选题。只有找准有意义的问题,才能形成有价值的课题。如何找准有意义问题呢?问题必须是自己的、确实存在的、目前尚不知道答案且有重大科研价值和教改意义的。找准问题只是科学选题的第一步。要做到科学选题,必须注意课题研究要贴近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要小、切口要小、步子要小,课题研究能够真正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选题有一定新意。
第四,确立标准,完善评价。衡量教育科研成效,应当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把能否解决实际问题,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实际问题,能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在多大程度上改进教育教学实践,能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这种发展作为衡量教师教育科研的最终标准”,引导教师把“改进工作”和“提高自我”作为参与科研的现实追求目标。
第五,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加强科研规划,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方向性保证。基层科研规划包括两个层次:一是依据学校的工作现状,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二是根据区域教育发展需求,拟定指向区域教育重点和难点的重大课题,进行招标研究,并给予经费支持和技术指导。强化科研管理,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根本保障。从管理角度讲,学校既要从组织领导、人员经费、制度措施等各方面为科研工作提供保障,又要加强对学校科研工作的过程监控,从立项申请到中期检查、再到结题评审都必须全程跟踪和指导。
第六,加强培训,优化策略。加强科研培训,是提高科研成效的核心环节。在教师培训的思路、内容、方式与层次上,都要与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同时,应注重研究策略的优化,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策略在本质上是校本研究与行动研究,研究应立足本校实际情况,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
第七,改进方式,改善文风。在优化研究策略的同时,我们还应倡导科研方式的多元化。众所周知,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中最常见、最规范的一种形式。而根据中小学教师的科研基础和教学实际,采用课堂观察、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经验总结、教学后记、教育BLOG 等更为灵活有效的形式,往往更能取得良好的研究成效。而文风也是影响科研成效的一个客观因素,提高科研成效,我们应倡导朴实的文风。
第八,甄别成果,积极推广。衡量科研成效大小,关键要看对教育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只有那些能够改善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研成果,才应该受到肯定和表彰,才需要进行推而广之。如果研究成果仅仅局限于结集论文、获得奖项,而不能够推广成一种经验和有效做法,那么这种研究应该说是失败的,没有实际价值。”因此,我们要善于甄别科研成果,尤其要注重科研对实践的改进和指导功能。当教育科研确实取得较大成效后,应当在一定范围内积极推广。
篇10
一、开展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成绩
(一)进一步完善教育科研组织机构。
桦甸市教育局重视教育科研的组织建设,随着教育行政领导的变化,及时调整了教育科学研究领导小组和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全市各级各类学校都成立了科研室,并配备专职科研主任,有效地承担起了本校教育科研的领导、管理及指导工作,为全市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组织保障。
(二)建立健全教育科研工作制度。
随着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修改完善了《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条例》、《桦甸市教育科研课题及成果管理办法》、《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量化评价标准》、《桦甸市教育科研档案管理制度》等,从而确保了教育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
(三)形成了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队伍。
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须建立一支懂理论、能实践、会研究、善总结的高素质教育科研队伍。目前,全市共有教育科研专职人员8人,职称、学科、年龄结构合理,从基层学校业务领导、骨干教师中聘请兼职研究人员45人,教育学会发展团体会员3000余人。这样一支专兼群三结合的研究队伍,有效地承担起了全市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对桦甸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四)广大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断高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科研意识不断增强,他们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育现象,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育教学情境中,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实践中。“十一五”期间,有18项省级课题,25项市级课题,186项县级课题立项,比上个五年计划增加了21%,课题在村完小以上学校和骨干教师群体中的覆盖率为100%。此外,实验教师还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教育科研论文、经验总结、编写校本教材,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独辟蹊径强化课题的管理与指导。
一项课题能否善始善终,并达到预期研究成果,重在过程管理。为此,桦甸市教育科研所在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课题管理与指导模式。即“四会一课”模式。通过教育科研工作会、课题阶段成果交流会、科研主任调度会、课题鉴定观摩会和课题优质课评选等活动,适时掌握每项课题的运行情况,及时改进课题研究中的问题,相互交流,集思广益,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课题研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在课题指导过程中采取了责任包保制。根据每位研究人员的学科特长,分题到人,各司其责。并采取“同类分组调研,定点跟踪指导”的方式,深入基层学校,深入课堂跟踪指导。通过“两听一看”,即:听汇报(课题主持人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听课题课(研究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看资料(研究过程材料的积累及管理情况)。与课题组人员互动交流,充分发挥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达到了“以研促教,以研导学,学研结合,教学相长”的良好效果。
(六)成功地开展了“课题研究课”评优活动。
为了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多样的课题研究活动,教育科研部门每年都组织一次课题课评优,教师从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中选择课例,采取“说课―讲课―展示”的方式,评出教育科研课题优质课,为教师搭建课题研究活动的平台,促进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七)开创了教育科研培训和课题鉴定验收新模式。
在总结以往教育科研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为使培训收到最佳效果,将培训对象由原来的学校领导转为课题研究者,培训方式由原来的大型集中转为深入学校面对面互动,由原来的研究人员单项灌输转为教师提出问题按需解答,还不定期的聘请省市教学研究、教育科研专家讲学,消除了广大教师对教育科研的畏难情绪,帮助教师找到了适合自己工作实际的研究方法,从而使更多的教师了解教育科研,走进教育科研,使培训工作更具针对性,推动了全市课题研究扎实有效的开展。
此外,还创设了“三位一体”的课题鉴定验收模式,即:把鉴定验收、科研培训、成果推广三项工作一并完成。主要让教育科研兼职研究员,学校科研主任,同类课题负责人,相邻学校的实验教师列席鉴定会,亲历课题鉴定验收全过程,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经验,了解驾驭科研程序,规范和提升自己的课题研究工作,发挥优质课题的辐射示范作用。
(八)坚持“双写”教育,进一步打造桦甸教育特色。
“双写”是桦甸市教育局为解决小学生写字、写文存在的问题,全面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在“十五”期间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96年通过省规划部门验收。成果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推广。通过培训教师,编写教材,课程设置,校外教育以及举办一年一次的全市中小学“金城之秋”书法竞赛活动,全方位,立体化的大力推进了该项工作的开展,使小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得到有效矫正,写字质量大面积提高。学生阅读积累量大大增加,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双写”特色已然形成。
(九)加强校本科研,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
“十一五”期间,全市校本研究已有一定规模,一大批校本科研实验校都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学校从教育研究的角度,认真总结和分析本校的现状,深入挖掘学校的各种潜在资源,扬长避短,在创建学校特色、学科特色 、教师特色、学生特长等方面进行了艰苦的探索。
苏密沟中心校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创新工作思路,规划了“以促进师生共同发展为宗旨,以学校核心课题创特色,以科研小课题促课改”的整体工作思路,针对教育教学中教师在落实课标理念,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存在着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的普遍现象,确定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特色,具有操作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的综合性学校课题。开展了大型的“发现问题-主题学习 -课例研讨”为流程的研修活动和小型的课题主题论坛活动。在整体上形成了校长宏观调控,科研室为主导,骨干教师为主体,全体教师参与的课题研究网路,达到了以点代面,以骨干带动全体,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小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采取抓典型带动群体,以校级课题提升市级课题的策略,层层推进,以课题的深入研究,促进课改的深入实施。注重过程性评价,建立三检一评制度。在制度管理的同时,注重人文性的内驱力调动,调动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师专业素质。
临江小学在校本研究中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为载体,诠释了“注入人文精神,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孩子;分层教学,为孩子全面和谐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充分发挥劳动课特有的技能培养,在劳动课上教他们学习编织、学习烹饪、学习手工制作,孩子们各个跃跃欲试,自己动手,在课堂上多次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手艺,品尝自己包的饺子、自己做的饭菜,真正实现了课堂人性化,教学人性化,为孩子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创建了广阔的空间。
永吉小学的校本科研让教师在备课中,改进教学行为,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在课例研讨中,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对话交流中,学会反思、学会合作、学会研讨;在竞比活动中,点燃激情,促进成长,获取成效。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不断地丰厚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为教师专业化发展塔建了良好的平台。
新华小学《整体推进校本科研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临江小学《夯实校本研究追求育人特色》、苏密沟中心校《立足校本在创新中发展 研修实践在探索中提升》、第六中学《以科研为先导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等经验成果在吉林地区校本科研工程现场会上进行了交流。
(十)教育科研成果斐然。
由于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专兼群相结合的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辛勤耕耘。五年来,取得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截止2010年底,全市有100余项课题通过各级相应部门的鉴定验收,其中省级课题15项,市级课题22项,其余是县级课题。
市教育局《关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进修学校《推进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的研究》、第一中学《研究型教师培养的研究》、第四中学《校本教材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常山中心校《弘扬传统文化创办特色学校的研究》等课题,都从教育改革与发展重点、热点问题着手,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突出的研究成果,被省市、专家赞誉为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几年来,桦甸市重视发挥教育科研的服务功能,做好科研成果的推广转化工作,先后召开课题成果推广现场会或鉴定观摩推广会50余次,使一大批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教育的现实效能,为教育行政部门或基层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大大提高了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在地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1800多篇,在各级会议交流或获奖论文搭4500余篇,参编教材或学材料50余种,开发校本教材70余册。先后50 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40人被评为省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1人聘为省教科院兼职研究员,2人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专家,教育科研所连续四年被评为吉林市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2009、2010先后被吉林省教育科学院评为“吉林省基础教育校本科研先进单位”,2011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十一五”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回顾“十一五”桦甸市教育科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在有些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
(一)有些学校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担心搞教育科研会影响教学质量,这种错误认识,阻碍了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
(二)从全市范围看教育科研工作发展还不平衡。
有些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的质量和成效都存在一定差距,课题研究缺少创新,成果平平,效果不明显。
(三)有些学校或教师一定程度存在功利思想。
有些学校为了名誉或迎接检查,教师为了晋职升级个人利益做课题,不是从发展教育科研事业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着想。有的立项时满腔热情,积极性很高,中间过程却疏于管理和研究,结题时东拼西凑草草收场,还有的课题半途而废,不了了之。
(四)课题管理不够规范。
由于有些上级非教育科研部门滥派课题,迎合了一部分学校和个人图虚荣、满足个人利益的思想,致使一些旁门左道的课题充斥其中,损害了教育科研的严肃性和科学性,也给教育科研及管理工作造成了混乱。
教育科研如何在今后工作中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再上新台阶,其对策是:
(一)进一步强化各级领导对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视。
各级领导应认真学习中央及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科研工作的决定》,明确自己对教育科研工作负有的领导责任,切实地把教育科研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努力为学校和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提供各方面的有利条件。
(二)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队伍建设,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水平。
努力采取措施提高专兼群教育科研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使教育科研真正发挥服务功能和先导作用。
(三)进一步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管理力度,争创优异成绩。
加强科研工作管理,特别是加强对课题的管理与指导,同时瞄准更高目标,更新的领域选题研究,争取更多更优秀的科研成果。
- 上一篇:交通安全美篇范例
- 下一篇: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