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3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数字启蒙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数字启蒙教育

篇1

[关键词]幼儿 肢体语言 英语学习

肢体语言,又称态势语言,指通过手势、眼神、走动、表情等方式来达到传递信息的一种方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柏拉研究表明:语言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有声语言+55%的肢体语言。由此可见,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使用肢体语言,不仅使语言变得生动有趣,而且还有了非常直观的视觉感受。而0~6岁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在幼儿阶段通过肢体语言进行英语启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肢体认知角度,对幼儿进行具体的英语启蒙教育呢?以下是本人的几点认识和见解,供大家探讨。

一、通过动作表情对幼儿进行英语启蒙教育

首先,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通过动作为英语学习增添一丝亮色和活力。例如,学单词hop,jump,skip时,通过动作把三个单词表现出来,不用多加解释,只要做单脚跳的动作,孩子们就会说出:hop hop hop,做双脚跳的动作,得到他们的快速响应:jump jump jump,做向前跳的动作,孩子们会大声地喊:skip skip skip。通过这种动作达到相互交流、表现,使幼儿在直观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认知,有利于幼儿的学习与掌握。

其次,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实践中,手势语言对于增强启蒙教育效果不可低估。手势语言能以各种不同形态的造型,通过描摹事物的复杂状态,向幼儿传递我们潜在的心声,从而显露出我们心灵深处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运用手势语言进行英语启蒙教育。例如,我们可以用手心向上表示“stand up”,向下表示“sit down”等等。

此外,我们的眼睛也可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例如,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有意识的让门敞开着,然后向眼睛望望门,对幼儿启发说“Please close the door.”幼儿明白后,走过去把门关上,我们再肯定地点点头,“Thank you.”得到了这样的赞许,孩子心里会乐滋滋的。以这个过程中,一个眼神不仅让孩子读懂了我们的意思,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句子“Please close the door.”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的目光不仅可以沟通我们与幼儿之间的心灵,达到情感的双向交流,而且有助于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因此平时应把目光放在幼儿身上,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和心理状态,相应地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样就能收到很好的启蒙教育效果。

最后,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蕴含丰富信息的面孔常常是幼儿关注的目标,我们的面部表情直接对幼儿产生心理影响。因此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微笑中露热情、严肃中显慈祥,告诉孩子们“We are happy.”给幼儿以轻松自如,在这样的气氛下,我们传递的信息就易于被孩子们接受和理解,就能更好地实现启蒙教育目标。

二、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激发幼儿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幼儿有效的英语学习是在认知发展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还受到情感动机的影响。那么在启蒙教育中如何把幼儿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出来,将幼儿主动获取英语信息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呢?我们发现除了要使用各种各样的教学辅助手段,进行丰富有趣的活动情境创设外,更需要我们用灿烂的笑容、热情的语调、高昂的情绪、丰富的肢体语言自始至终的感染每个幼儿,这样可以使他们做出积极的回应。此外,我们可以将儿歌、歌曲、对话、单词等,通过配上形象、夸张、生动、有趣的动作,将这些静态的英语知识转化成为幼儿可以更容易理解的动作语言、身体语言、表情语言等动态语言,从而达到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互动氛围中学习语言的目的。比如,在幼儿学习英语数字1-10时,我们可以选择那首琅琅上口的歌曲《数字早操》:One和Two起来点点头,Three和Four起来晃晃脑,Five踢踢腿,Six弯弯腰,Seven、Eight蹦蹦跳,Nine和Ten总爱睡懒觉。这样枯燥的单词学习变的更加形象生动了,还进一步加深了幼儿的印象。幼儿在边唱边跳的过程很快记住了这十个英语单词。之后,再请幼儿仔细聆听CD,让幼儿边听边随着CD的节奏进行肢体律动。

三、用肢体语言去进行纠错

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由于他们是在不熟悉的语言环境中学习与汉语完全不同的第二种语言,因此,在这个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错,特别是刚开始学时的发音问题。由于英语发音动作复杂、发音部位隐蔽,具有不便于观察与模仿的特点,再就是英语中的语音大多数均为汉语语音中没有的音,且发音方法和习惯与汉语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就很容易造成幼儿发音错误。例如,孩子们常常会将英语中的部分短元音一概发作长元音,还有就是将所有的闭音节发成开音节。如:将[buk]发作[bu:ka]。还有的幼儿会把frog(青蛙)说成flo-ger,把tree(树)说成tee等等,当出现这些情况时,我们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进行纠错,例如,轻轻的抚摸他(她)的头,告诉他(她)“Have a try again?”(再试一次);我们还可以蹲下身体,让幼儿看清楚我们发音时的嘴形说:“Look at my mouth.”或者用手指着嘴巴说“Say it with me.”(请跟我一起说)。通过这样用各种体态语言把我们心中宽容的态度表达出来,用这种方式接纳幼儿的错误,同时也给予幼儿支持和鼓励,使幼儿们在错误中获得经验,从而为下一步的成功做准备。帮助幼儿树立信心并鼓励幼儿大胆的开口说英语,积极肯定幼儿的成绩。

通过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在幼儿英语启蒙教育中,我们通过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的动作,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使幼儿感受到爱和支持、信任。因此,在今后的幼儿启蒙教育中,我们应进一步去研究肢体语言,利用一切机会,有效运用体态语言,增强启蒙教育效果,千万不要吝啬运用微笑和肢体语言向幼儿发出积极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孙国强,张立.对幼儿英语启蒙教育的研究与分析[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陈雅,赵志坚.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12).

[3]李林.对体育语言在幼儿英语教育中的效果研究[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8,(34).

篇2

关键词:幼儿启蒙教育;融媒体;出版

一、引言

幼儿的启蒙读物,特别是幼儿启蒙教育的融媒体出版,需要根据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特点,把幼儿的学习需求与融媒体出版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幼儿通过这些读物丰富自己的知识,从而围绕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推动幼儿启蒙教育的融媒体发展。近年来,国家对于一些重点领域的融媒体出版也投入了相关资源,出版人也有着其重要的社会使命,必须要把幼儿启蒙教育的出版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推动,才能够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储备军。在信息化的推动之下,特别是科学技术让出版业不再停留在纸张上,而是能够跨越屏幕,在日常的生活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如何让幼儿的启蒙教育在融媒体出版时代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需要充分地考虑从媒体发展的实际状况,深入探索幼儿启蒙读物的教育出版与融媒体之间的结合路径,最终实现幼儿启蒙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融媒体与出版的结合特点

融媒体不只是单一的媒体,而是把传统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不同的媒体充分运用起来,采取深度整合的方式,在内容与宣传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融会贯通,推动新型媒体的诞生与发展。在融媒体的背景之下,如何进行利益的分配和宣传资源的互动协调,从本质上转变了原有单一媒体宣传和影响的范围,把所有媒体能够影响的力量充分结合在一起。融媒体和出版业在本质上看是有互相联系的特征,因为出版就是把原有的各项资源整合在一起,在相关内容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特征,也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融媒体的理念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下,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的出版业,优质的内容输出和传播的渠道深入融合,实际上已经在渠道和内容上形成了整合的趋向,在技术上面和渠道上面也深刻地影响了传统的出版业,对于读者而言也是带来了一些全新的感受。幼儿启蒙教育读物在出版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传统出版业印制各种绘本和图书影响幼儿。在启蒙教育背景之下,融媒体理念实际上不只是打破了传统幼儿只通过书籍阅读的方式获取知识,而是拓宽幼儿获取知识的渠道,因此,在新的理念之下,融媒体和出版业的充分结合,也正是幼儿启蒙教育全面发展的趋向。幼儿启蒙教育的出版和融媒体资源的结合,需要侧重于书籍与其他媒体的融合,这是需要在不同的教育资源和媒体资源的基础上,让书籍的内容能够丰富和多元化地展现出来,这也是基于幼儿核心素养培养之下的融媒体幼儿启蒙教育出版的思路。

三、运用融媒体的思维对幼儿启蒙教育出版的考量

幼儿启蒙教育在出版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鲜明的定位,其特定的阅读群体也就是幼儿,同时,幼儿的启蒙教育又有与时俱进的特征,必须根据时代对幼儿启蒙教育的需求而发生变化。因此,在幼儿启蒙教育的出版过程中,要充分地对传统出版业所积累下来的经验进行总结,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融媒体思维进行创造。幼儿启蒙教育本质是启迪幼儿智慧,围绕幼儿五大领域的核心素养培养,注重幼儿全面发展,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幼儿启蒙教育读物的出版,在融媒体时代下,就必须考虑到这种教育工作的本质,才能够更好地运用融媒体思维进行引领和教学。同时,在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下,技术转变了幼儿阅读的方式,幼儿不再仅仅阅读传统的纸质书籍,而是要通过各种不同的媒体渠道,特别是一些信息化的渠道进行阅读和思考,这是随着幼儿阅读方式的改变,进一步满足幼儿成长需求的必然趋向。越来越丰富的技术手段,对于幼儿启蒙教育内容的演绎和诠释,也是目前需要运用融媒体思维进行创造的必然需求,时代催生着一些新的表达方式,而融媒体的出现更多的赋予了幼儿启蒙教育新的价值和意义。幼儿通过融媒体的渠道接触启蒙教育的内容,将有助于幼儿进一步思考和探索新的领域,是能够进一步塑造、形成幼儿新话语方式的传播途径,对此运用融媒体思维对原有幼儿启蒙教育资源进行融合,必须注重内容与技术的融合,以及在推广方面的融合。

(一)在内容上,幼儿启蒙教育需要在融媒体思维的背景下加强融合

融媒体思维强调在优质内容输出的过程中,必须注重融合的特质,也就是在选择不同的主题以及在策划的阶段,要对资源进行综合式的关注,这样才能避免幼儿启蒙教育在融媒体思维下内容输出过于单一。比如一些电视综艺节目,特别是文化类的综艺节目,催生了一些新的阅读风潮,像《中国诗词大会》就推动了诗词歌赋文学阅读的热潮,这也意味着在融媒体的思维下,因为题材上面与不同的媒体之间的接触,从而带动了幼儿启蒙教育出版的发展。出版者在考虑幼儿启蒙教育的出版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如何调动幼儿的阅读兴趣,特别是以幼儿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让幼儿能够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在建立起融媒体时代下不同的幼儿启蒙教育品牌。因此,融媒体思维下的出版者必须用开放的眼光对内容进行整合,特别是从媒体的角度和受众的角度多元化调动各种媒体手段,这样才能够在展现不同的教育知识内容时呈现出创造力。在融媒体的出版过程中,出版者可以与电视媒体相结合,或者是通过网络视频采集一些相关的素材,把幼儿启蒙教育的主题打造成为具有现象性的文化专题,并且把这些节目的内容回归到出版中,这样能够让出版出来的读物更具有综合性,同时,又能够有一定的深度,强化幼儿阅读对于知识的覆盖程度。幼儿启蒙教育的读物不能够是教条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能够把与幼儿核心素养相关的教育知识内容转化成为潜移默化的资源,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得到良好体验,并且把这些知识融入点点滴滴的生活方式中,因此,新的内容融合之后,更能够培养和引导幼儿读者,也就能够形成一种传媒与出版之间相结合的模式。

(二)在融媒体的思维下,幼儿启蒙教育的出版

形式应该更加丰富多样性融媒体的出版形式,实际上与多媒体电子读物之间有密切联系,但是融媒体与新媒体有着本质不同,其更强调幼儿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对于知识的互动以及幼儿互相之间的共享。因此,从媒体推动幼儿启蒙教育的转化,特别是把多媒体数字化读物图文并茂的特征进行融合,同时,在数据的来源和分享上又具有融合性的特征。幼儿启蒙教育的读物本身是一种化繁为简的知识介绍读物,其更多是侧重于幼儿对纷繁复杂社会现象的入门认知,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影响,更是对幼儿核心素养的引领与熏陶。因此,出版者在考虑运用融媒体思维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幼儿在阅读过程里面是否能够获得愉悦的阅读感受,这种阅读体验极为宝贵,是让幼儿持续对知识有渴求,让幼儿的求知欲望不断延续的基础。幼儿启蒙教育的知识与文化不仅仅是出版物上固定的知识内容,而是应该具有鲜活的生活特征,因此,在这类读物融入融媒体的思维下,就应该进一步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逐步养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种对于价值观的传播和知识的引导,是基于融媒体技术下的幼儿读物改良,也是一种新型的幼儿启蒙教育方式,更需要体现出人性化的特征,也需要通过更加多元化的形式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教育内容。

(三)融媒体推动幼儿启蒙教育的技术改革与融合

在融媒体的信息化和多元化手段的改革下,幼儿启蒙教育也会产生一些新的技术变革,通过各种信息化的技术来丰富更新幼儿教育和启蒙引导的展现方式。通过这些多元化技术手段的融合与创新,不断地创造出幼儿教育文化产品的一些新的体验与新的需求,让幼儿文化和启蒙教育变得更加有趣,也更加富有感情。比如通过人工智能的融合,让幼儿启蒙教育的阅读材料更加智能化,可以通过游戏与知识相结合的功能,为每一个不同兴趣爱好的幼儿提供一些个性化内容,这样也能够强化幼儿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让幼儿启蒙教育发挥出积极作用。又比如通过AR或VR技术,让幼儿日常生活中相对接触比较少的场景可以通过这种仿真技术进行呈现,从而让幼儿增加不同的体验。在这些融媒体的技术之下,可视化或者可感知的文化作品,往往比纯粹的纸质出版物更能够引起幼儿的兴趣,这对于幼儿而言也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同时,又能够形成立体化的幼儿启蒙教育的方式,对幼儿而言也有非常大的积极影响。身临其境是融媒体思维下一个重要的技术发展目标,通过这种思维的交流和强化,能够让幼儿通过启蒙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和有趣,鼓励幼儿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感受到不同的生命体验,从而逐步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是基于融媒体信息技术下对幼儿全面发展的促进机制。比如幼儿阅读与交通规则相关的一些启蒙读物时,可以让其体验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规则,如果直接让幼儿在车水马龙的道路上面体验,又可能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通过模拟仿真技术,就能够以更加立体的方式,让幼儿体验不同的交通状况,了解交通规则,从而让幼儿能够深刻体会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因此,通过真实场景的还原,能够让幼儿有深刻的体验和感悟,把幼儿的启蒙教育与多媒体技术互相融合,并且以多种不同方式进行展现,结合幼儿不同的互动体验,能够让幼儿启蒙教育起到积极的效应,真正让幼儿启蒙教育读物发挥出生动、鲜活的效果。

篇3

一、探寻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实施路径

(一)不断开发科教创新区科学教育资源。调查幼儿园所依附的高教区中可利用的人才、环境、物质等方面的科学教育资源,科学、合理、有计划地加以挖掘和利用,从而丰富本园的探究性科学游戏活动的题材和内容,为本园的科学启蒙教育服务,以培养幼儿热爱科学的情趣,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视野。与服务外包职业学院数字媒体系、苏州工业园区国际科技园、独墅湖图书馆顺利牵手挂牌,建设翰林科学教育实践基地,扩展园本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的范围。

(二)精心打造幼儿园科学教育特色环境。挖掘园内一切可以为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利用的有利条件,抓住重点、突出特色,营造适合幼儿园科学启蒙教育的物质环境和心理氛围。探索环境因素与幼儿主动探索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幼儿园公共环境、专业活动室、活动教室为载体,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包括具体的选材、设计、呈现方式及布置等,以最大限度吸引幼儿积极参与自主探究的游戏活动。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性游戏。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有关精神为指导,着重研究幼儿探究性游戏活动的目标确定、内容选择和游戏形式,逐步研究具体可实施的科学启蒙教育策略,以激发幼儿对探究性科学游戏活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逐步开拓以集体教学活动、科学区角、科技大空间专业活动室多元化科学游戏活动形式。

二、落实幼儿科学启蒙教育师资培训

(一)教师发展中心系列培训。全园教师参加课题研究,结合教师发展中心计划,进行相关的系列培训活动。如:新教师对课题方案的解读学习、专家科学教育的专题讲座、公益科技讲座、翰林讲坛之科技大空间的环境创设及管理、班级科学区域创设、观摩区社会领域组展示活动、科技大空间自制材料分享、科学探究性游戏策略研讨、身边的科学---魔术分享等。组织教师外出参观西题迪斯儿童科技营、西交利物浦大学科技展参观、科教创新区图书馆流动科技馆,通过系列培训,多通道多途径地提高教师科学活动的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专题科学教育论坛活动。开展科学教育论坛活动,通过子课题组长介绍课题开展的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教师纷纷以课题组成员的身份参与到论坛发言中。子课题一的成员分别从资源地走访我们该准备什么,如何在各种资源中挖掘出适合幼儿的资源并加以利用两个方面畅谈自己的想法;子课题二的成员则是从幼儿园的大环境、科发室环境、班级科学区角的创设展开了讨论;子课题三的成员将自己在实际带班中实施科学探究性游戏的经验、感悟与大家分享。活动中,老师们畅所欲言,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受益匪浅。

三、丰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活动内容

(一)教师活动

1、开展小专题研讨及汇报活动。全园十八个班级均参与小专题研究,通过收集资料、实践研究、小组讨论、集中反思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各年龄段一课三研、同题异教活动。每月一课三研、同题开课的活动由原先单一的集体教育活动而拓展为涵盖专室活动、科学区游戏兼而有之的多元形式。既丰富了活动的形式,又积累了一定活动的带教经验。

3、科学教育专题讲座活动。与美国知名科学教育机构“西提迪斯”合作,开展少儿科技专题讲座活动,让幼儿走进形式多样的科学活动从而更加积极参与科学探索,并在科学活动中发展创造性和想象力,培养独立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活动

1、翰林科技节活动。学年以翰林幼儿园科技节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多元化科学游戏活动形式。各年龄段开展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大中小班分别以利于幼儿动手动脑的亲子科技玩具、科技环保拼贴画、科技小报的形式揭开了热烈的科技节帷幕,有游戏、有魔术,丰富而有内涵,闭幕式上展现了一年以来的科学精品资源课,幼儿在科技节中有收获,有成长。

2、科学探究性游戏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各年龄段科学活动,重点在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科技大空间专室活动、班级科学区角活动中进行。内容选择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现有水平,重点突出实践性、操作性。

篇4

【关键词】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幼儿数学启蒙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认知倾向,属个性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其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或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在平常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幼儿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包括数、量、形、时、空等几方面)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三、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因此,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如教幼儿学习分类,我请幼儿为故事中的大象和老虎分饼干,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认真听清楚分类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了要求,才能当好饲养员。幼儿在担任饲养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再如,在复习认识数字1~5,并学习用点子表示数量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担任故事中的主角,请他们去公园看花。看到了漂亮的花,学着用点子表示花朵的数量。再让幼儿看了点子猜猜有几朵花开了。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在参观公园的情境中,不仅听了故事,而且,

积极地参与了故事,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四、幼儿担任的角色有操作机会

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我在设计故事情节时,尽量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前面的例子:给老虎、狮子分饼干;参观公园看花等也是如此。再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还是请幼儿担任饲养员,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小动物喂水果。在喂水果的过程中,幼儿很轻松地学会了对应比较多少。

五、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的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篇5

【关键词】幼儿 数学启蒙 教育

幼儿数学启蒙中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引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一种认知倾向,属个性特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兴趣可以激发儿童的求知欲,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兴趣,使其能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呢?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幼儿数学启蒙教育决不能单纯教知识,而必须寓教于乐,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或活动中渗透粗浅的数学知识,让幼儿在感知知识时或得满足感。只有当幼儿对某一学习产生了浓厚兴趣后,他们才会全神贯注地参加进去,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接受知识。在平常与孩子的接触中,我发现幼儿都很喜欢听故事。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我尝试采用了以下一些教学方法。

一、幼儿园数学教育含义

幼儿园数学教育是通过直观教具,使幼儿从具体材料和游戏活动中进行抽象,由外部的感知活动内化为内部的思维活动,并用语言促进思维,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数学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幼儿数学教育是指幼儿在教师或成人的指导下(直接指导或间接影响),通过他们自身的活动,对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以及空间关系(包括数、量、形、时、空等几方面)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并主动探索的过程,是幼儿发展思维能力的过程。

二、把要教授的知识编成小故事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通过故事教学,能增长幼儿知识,发展智力。孩子都爱听故事,尤其是在听故事的同时,如果老师边讲边出示故事中的事物,那幼儿的兴趣就更浓了。因此,我常把教学内容编成简短的小故事,让幼儿以听故事的形式来学习。如教幼儿学习认识“1”和“2”时,我编了这样的故事:“今天小兔到小二班作客,他带来了很多礼物,准备送给小朋友。是什么礼物呢?边讲边出示实物:一张纸,一本书,一盒蜡笔,一盒彩泥。这些都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呢?”通过这样的演示,幼儿很容易地认识了“1”。认识“2”时,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教师以小兔的口吻、小兔的角色进行教学,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但是,同样的角色和内容,不适宜于编成教学内容相仿的小故事。例如,在认识“3”和“4”时,如果再以小兔到小二班作客这样的故事出现,那幼儿一定不会再有兴趣了。此时,我把小兔这一角色改为布娃娃,以布娃娃过生日为题材,布娃娃买了许多东西来请客人们吃,买了哪些东西呢?教师出示水果,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水果,从而认识了“3”。接着,又出示糖果,再数一数,从而认识了“4”,最后,布娃娃和小朋友一起玩游戏,请小朋友按要求取相应的雪花片,做相应的动作等等,从而进一步认识了“3”和“4”。在这种宽松氛围下,幼儿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这种方法也符合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的记忆特点。

三、请幼儿担任故事中某个角色

幼儿不仅爱听故事,而且更喜欢参与到故事中去。因此,在设计某些教学活动时,我会请幼儿担任故事中的角色,激励幼儿更加认真地听故事,参与故事。如教幼儿学习分类,我请幼儿为故事中的大象和老虎分饼干,激发了幼儿的责任心,促使他们认真听清楚分类的要求。因为只有听清了要求,才能当好饲养员。幼儿在担任饲养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学会了分类。再如,在复习认识数字1~5,并学习用点子表示数量的活动中,我让幼儿担任故事中的主角,请他们去公园看花。看到了漂亮的花,学着用点子表示花朵的数量。再让幼儿看了点子猜猜有几朵花开了。通过这种方法,幼儿在参观公园的情境中,不仅听了故事,而且,

积极地参与了故事,学到了相应的数学知识。

四、幼儿担任的角色有操作机会

心理学上说:当无意记忆的材料成为活动对象时,记忆的效果就会提高。因此在活动中应多为幼儿提供操作机会,让幼儿尽可能的多动手操作。我在设计故事情节时,尽量为幼儿提供这样的机会。如前面的例子:给老虎、狮子分饼干;参观公园看花等也是如此。再如教幼儿学习对应比较多少时,我还是请幼儿担任饲养员,按照一定的要求给小动物喂水果。在喂水果的过程中,幼儿很轻松地学会了对应比较多少。

五、帮助故事中的角色

每次的数学活动,教师都会对幼儿提出一些要求,久而久之,幼儿对教师的要求会没有兴趣,懒得理会,如何使幼儿乐意地按要求去做呢?我在编故事时,常会把一些数学操作要求变成故事中的角色求助小朋友的事情。故事中的角色往往是幼儿喜欢的,他们会乐意地去帮助故事中的角色,这样一来,就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学习交替排序时,我就以布娃娃爱吃排好队的饼干为由,要求幼儿发放饼干,圆饼干交替排好队,幼儿为了让布娃娃乐意吃自己的饼干,就会很认真地按要求去做。这时,教师出示布娃娃,拿着布娃娃来到幼儿中间,排好队以布娃娃的口吻表扬幼儿,如此一来,小朋友特别的高兴,排饼干也更起劲了。

篇6

争当小生命的真心关爱者

教育对社会发展,人类发展,儿童成长都至关重要。无论是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初等教育,还是幼儿教育,面对的都是人。当然,生命体存在的幼儿,稚嫩、脆弱、需要成人,更需要成才,需要国家的培育,特别需要我们教师的关怀、理解、呵护、培育、教诲。这种关怀和理解表现在教师对生命的敬畏、珍惜和挚爱,对生命早期智慧的敏感、惊喜和支持,对生命规律和生命潜力的认识、理解和尊重。教师要深刻地懂得生命的完整性,懂得快乐童年对于生命发展的积极意义。无知的小儿童是祖国的花朵,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那脆弱的肢体和稚嫩的心灵非常需要我们呵护,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小生命更需要我们无微不至地关怀,

甘当幼儿宽容的教育者

在文化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任何一个民族再也不可能无视其他文化形态的存在,也不可能不从“他者”的文化语境去看待和反思自身的文化精神。显然,我们对自身文化的了解和理解是对他人文化的一种包容。因此,在整个多元文化的现实中,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在教学实施中应该塑造一种宽容的精神,富有宽容的思想境界,做一位名副其实的宽容教育者。

宽容是不可多得的美德,也是一种崇尚的优秀品德。宽容意味着对多样性的尊重、接受和赞赏。这种多样性包括文化的多样性,人之为人的方式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宽容就是要承认并尊重这种多样性和差异性,就是区别间的和谐与和善,因而在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人群之中更需要宽容,才会使人们相处和睦、和谐。宽容是使不同特征的人和睦相处的惟一途径,也是由知识、公开性、沟通、思想良心和信念自由培育起来的对多样性、多元化的尊重、接受和赞赏。在经济全球化、科学现代化的今天,多元的文化需要宽容,世界的和平与共荣更需要宽容。

我们培育儿童从启蒙教育就应该灌输一种宽容思想,培养一种宽容精神,时时处处应以谅解、宽容的精神来教育儿童,并使他们充分意识到将来他们也应该以宽容的姿态对待社会、对待人民并奉献于人类。所以我们教师本身应带头宽容对待一切,更应该宽容善待儿童,促进对儿童个体差异的尊重,对儿童独特而奇异的精神世界的应格外尊重,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儿童的平等对待与热情款待。

篇7

一、科学实验要简单易操作,让幼儿易获成功体验

科学教育活动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幼儿对一些科学现象充满强烈地探究欲望,但是他们却不知如何探究,胆怯却又充满好奇,那么这一阶段就是科学实验的初期,教师组织幼儿做科学实验时,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点,可以选取那些操作简单、现象有趣的实验让幼儿探究。

传统的磁铁、声音、弹性、转动等都是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和现象,与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幼儿来说,具有直观的经验。在具体探究过程中更能充分让幼儿体验到操作的简易,寻求知识的快乐。比如在执教大班《有趣的声音》教学活动时,先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引发幼儿的兴趣,接着让幼儿操作、实验物体碰撞产生声音,这些都是小眼睛能具体感知到,小手都能做到的内容。那耳朵听到声音又是什么原理呢?于是在幼儿探寻声音产生的过程中,老师演示了小盒子上蒙上气球皮,小纸屑跳舞的实验,模拟耳膜被振动后就能听到声音的现象,孩子们完全被吸引,探究的欲望非常强烈。进行实验时,这些操作环节简单,现象明显,对每个幼儿来说,都没有失败的体验,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得到老师、同伴的积极评价,这样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探究兴趣,更初步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对于操作实验活动也就更喜欢了。

二、逐层提供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提高

由于遗传及后天教育的不同,每个幼儿的理解水平、动手能力均不尽相同。因此,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比如在准备材料时,要注意提供层次不同的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在实验的过程中都能找到成功的喜悦,多种能力都有提高。如大班科学教育活动《塑料容器上的秘密数字》,幼儿通过反复查找、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找到塑料容器上的数字,参与活动的幼儿都有收获。在此基础上有些幼儿却发现回收标记中的数字不同,将探究过程提上了更高的层次,能力强的幼儿通过猜想、知识储备,寻求答案,破解数字的秘密;能力弱些的幼儿则在与同伴、老师的交流、帮助过程中,了解了这些数字的真实意义。逐层提高这种方法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发现能力、交流交往能力,更激发了幼儿的提问能力、解疑释疑能力。不同的幼儿在经过努力后都体验到了成功,达到了“跳一跳够得着”、“吃好还能吃饱”的目标,避免了等待现象。每位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活动中都能体验到成功感。由榜样激励引导能力稍弱的幼儿进行有点难度的实验,在探索过程中又会收到另外的探究效果,大大调动了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积极性。

三、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3 ―6岁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比较差,他们对自己的评价绝大多数来源于成人和同伴的评价。因此,教师对幼儿的鼓励与赞扬对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在老师的积极评价中能找到探究的兴奋点和操作的兴趣。因此在组织科学活动时,教师不仅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更应是发现者,特别注意发现幼儿的亮点、闪光点,随时给予鼓励。如中班科学教育活动《好听的声音》,教师带领幼儿在寻找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的环节中,有些幼儿能力较差,总怀疑自己的耳朵,这时候老师对他说:“再听一听,老师相信你。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用一些肢体语言或信任的目光或鼓励的话语,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及人文氛围,幼儿在无压力但有动力的环境中积极探究,昀后他们成功了,眼光中闪现出成功的喜悦,老师与之共享。师生间的评价、生生间的评价,通过多种不同的评价,幼儿会得到不同的信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总结与反思,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多次成功,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

在科学活动中探索实践取得成功,使幼儿对自己不再怀疑,认为自己是能干的,有挑战难度的能力与信心,逐渐地培养了幼儿较强的自信心,这种自信不仅体现在科学活动中,还迁移到其他的活动中,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挑战困难,能迎难而上。比如在组织活动时,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导入,孩子们迟疑,忐忑,在老师亲切、平和的激励引导中慢慢地融入,终于放开自己,然后围绕科学活动课题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小肚皮也有弹性吗?小动物听到声音也和我们人类一样吗?老师你的方法是你自己想的吗?等问题,幼儿的表达欲望比较强烈,质疑的能力得到大大的提高。这种以幼儿为中心,民主、活泼的课堂情境对培养幼儿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多么地难能可贵,为幼儿今后的成长埋下了自信的伏笔。

篇8

一、在教学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原则

幼儿园的幼儿一般是3~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的思维方式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模式为主。因此,教师就应该结合数学这门课的学科特点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根据周围的现实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让幼儿在具体的学习、游戏的过程中,不断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

二、教师要做幼儿知识的传授者和创新思想的培育者

1.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和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新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幼儿创造一种富有启发性的、活泼的、轻松的教学气氛,更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创新的教学方法,来及时捕捉和发现幼儿的兴趣点和新思维,并且不断地对这些兴趣点和新思维进行鼓励和培养。

2.教学活动中应不断启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应不断启发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并及时地鼓励幼儿积极地进行探索,让他们得到成功的喜悦和教师对他们的赞美。这样会很好地鼓励幼儿不断地去发现和探讨,这些创新性思维就会不断地得到开发。

三、教师应及时抓住和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不断学习的动力。幼儿的思维以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为主,教师应把抽象的数学教学主动地变成形象的、具体的教学,让幼儿从被动地学习变成主动地学习知识。

1.不断创造情境教学的模式,在情境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的、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幼儿学习数学的时候,要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同时还要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水平,创设情境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幼儿在好奇、有趣的教学情境中,不断地激发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主动地融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开发和拓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进行质疑,不断启发幼儿的求异思维

幼儿在不断的成长过程中,慢慢地对世界有了更新的认识。那么,教师应该鼓励幼儿多对身边的事情进行质疑,并且在数学的学习中也应该大胆地进行质疑。教师可以告诉幼儿,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有大的质疑就会有大的进步,有小的质疑就会有小的进步。同样,在数学的学习中,也应该进行大胆的质疑,发展幼儿的求异思维。

3.巧妙利用创新思维的提问方式,让幼儿进行积极的思考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善于利用各种提问的方法,来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让幼儿多思考问题,多动脑筋,把枯燥的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思考的兴趣,有了这样的兴趣之后,让幼儿在不断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开拓和发展新思维。

四、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方法和途径

1.课堂上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愉快的、轻松的教学环境,让幼儿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可以大胆地进行创新和探索。面对幼儿的创新和探索,教师应该及时地进行鼓励,并且不断地给幼儿解决疑难问题,及时点拨他们的思维模式,让他们在不断的成功和失败之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此来保护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2.在教学中穿插游戏,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幼儿爱玩、爱游戏、爱看动画片等形象的东西。所以,教师应该根据这一特点设置各种各样的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学习到知识。在游戏的环节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幼儿求胜的心理,来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联想和想象。在数学的教学中,渗透游戏环节,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幼儿的创新思维

篇9

一、创造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一)联系实际生活丰富幼儿的语言及词汇量

幼儿学习语言,都要与周围的社会现象紧密相连,并通过感官来获得周围的有些知识,进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而认知范围的扩大,又丰富了幼儿的语言。

(二)创设多种形式的语言环境

只有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才能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词汇,获得练习的机会,从而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1.多看

教育孩子多看图书,多关注生活中的事物。

2.多听

培养幼儿有意的倾听,是发展幼儿表达能力的先决条件。

3.多说

在日常生活中,利用一切时机,与幼儿进行交谈,使他们无拘无束,有话愿意讲出来。

(三)鼓励阅读中的操作,为幼儿主体性发展提供可能

1.排图活动

教师为幼儿提供一套打乱顺序的图片,鼓励幼儿在看懂每幅图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内在的逻辑规律、自己的理解分析,将图片按序排列。

2.图片制作活动

让幼儿尝试做小画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说的事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或从废弃图书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图片,幼儿口述后,请教师或父母帮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钉成一本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

二、维护幼儿良好的阅读心态,丰富阅读环境

让幼儿处在安静、明亮、优美的环境里专心阅读,并常带幼儿到阅览室看书,感受和模仿成人的阅读方式;在班级中开设图书角,让幼儿随时阅读。添置构图新颖、颜色鲜艳、趣味性强的图书,每周保证一定时间轮流供幼儿自由选择阅读,定期进行读物更换。教室里的桌椅门窗、活动区的物品、自然角的植物、动物,我们把文字卡片悬挂或张贴于材料物品上,使幼儿一一对应,墙面上及阅读角把阅读活动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字及在生活中的常见文字,也制成卡片图文对照。关注孩子感兴趣的新闻,剪辑下来,粘贴在孩子方便看到的地方,提醒幼儿利用休息时间去看看。发展幼儿阅读能力,并促进幼儿社会发展,扩大知识面。

在班级中定期开展小舞台交流活动,共同协商制作表演道具。给幼儿创设宽松、愉快、和谐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培养自主意识,享受个性自由的快乐。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将图画符号转化为语言符号的能力并发展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帮助幼儿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一)学习按页码顺序看书

由于幼儿已认识1~10的阿拉伯数字,因此,先教他们按页码顺序翻阅图书,使他们掌握看书方法并养成习惯。

(二)学习按从左向右、自上而下的顺序看书

(三)提高幼儿的理解力

指导幼儿学会观看每幅图画上的人物、动物现象,理解前后画面的联系。

(四)创设利用各种环境

他们创设和利用各种环境,为幼儿提供各种条件,让幼儿将已获得的阅读经验运用于新的情境之中

篇10

关键词:幼儿园;小班教学;音乐游戏教学

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不同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经历的教学环境不同,所以在教育教学经验方向存在一定的差别。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认识,提出音乐游戏教学方式促进教学成效提升的见解。

1.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的必要性

在小班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不仅与音乐和舞蹈相互融合,还与知识和活动及身体的协调等方面有着较大的关系。在整游戏中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和锻炼,促进其形成健康而又向上的人格。幼儿园小班内的幼儿大都在4岁左右,且进入幼儿园的时间最短,教师不能像对待大班和中班幼儿那样,应采取音乐游戏引导幼儿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音乐游戏主要是幼儿教师将具有较强律动性的儿歌播放出来,引导幼儿在儿歌的带动下简单地进行游戏活动和学习。游戏是一种快速引导幼儿进入课堂状态的重要方式,在小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1]。

2.关于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中采用音乐游戏教学方式的几点经验

一是在幼儿园小班实施音乐游戏教学时,首先就应具有一定游戏的规则。在小班幼儿学习中,加强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通过游戏掌握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只是一种游戏,其必定需要一定的规则,与非音乐游戏相同。在音乐游戏中,其规则主要是按照音乐节拍实施,否则就会导致其成为背景音乐,最终导致其失去应有的意义。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教学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小班幼儿所熟悉和喜欢的音乐进行游戏,若幼儿不熟悉游戏中所采取的音乐,那么首先应引导幼儿进行欣赏和简单的学唱,待其在熟悉歌曲之后进行游戏活动。所采用的游戏规则应越简单越好,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掌握这些规则,并在设计中做到循序渐进,从而促进音乐游戏教学成效的提升。二是尽可能将音乐游戏与歌曲个舞蹈及知识的学习进行有机结合。因为在幼儿学习中,不仅有音乐的欣赏,还有唱歌和跳舞及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多元化的发展。教师在教学时应确保所选音乐具有较强的节奏性,但是歌词内容应尽可能地简洁,教师同时应配备一定的动作,才能更好地加深小班幼儿对其的理解[2]。三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音乐和舞蹈艺术的学习,小班幼儿若采取课堂进行音乐和舞蹈的教学则显然是不现实的,这主要是由于其自律性较差,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因此教师不能生硬地要求学生学习这些东西,而应采取音乐游戏的方式加强对其的教学,在音乐游戏中加强幼儿对其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在游戏和娱乐中促进其在玩中乐和乐中学。四是利用音乐游戏加强知识的学习。在注重上述应用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利用音乐游戏引导幼儿加强有关知识的学习。一般而言,大班幼儿可以采取音乐游戏进行诗词学习,但是小班幼儿应以数字学习作为重点进行游戏教学。例如引导幼儿形成一定的数学意识,可以引导幼儿做《找朋友》的音乐游戏,一边唱《找朋友》,一边丢手绢,在这一游戏过程中就可以引导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学生,这样在音乐游戏中就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此外,还能促进幼儿身体的锻炼,提高幼儿的协调能力,在这一游戏中,幼儿还能随着游戏的进行而拍手和点头及摆手和摇头等,从而促进其对知识的学习。五是在音乐游戏中缩小幼儿与教师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在情感方面的距离,在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能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双方的距离,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参与到音乐游戏之中,最终促进幼儿对学习的热爱。例如以音乐游戏“小火车”为例,教师可以播放儿歌《小火车》,教师作为火车头,后面的幼儿一个接一个抓住前面幼儿的衣襟,根据音乐的节奏在教室内行进。为了让游戏更加有趣,教师可以在教室内提前做好情境设置,如小桥、拱形的隧道门等,提高幼儿的参与度,最大限度地促进教学成效的提升[3]。

3.结语

在小班幼儿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分析,紧密结合当代幼儿的特点,加强专业技术的学习,采取诸多音乐游戏等方式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应采取多元化的方式加强小班幼儿教学,从而更好地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快乐地渡过幼儿学习时段,成为幼儿的启蒙导师,并为此而不懈努力。

作者:江吉平 单位:高邮市送桥镇郭集幼儿园

参考文献:

[1]余娓生.充分发挥幼儿在角色游戏中的主动性[J].就业与保障,2012,Z1: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