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的特色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院校的特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0 前言
体育竞赛是一种以运动项目或某些身体活动为内容,按一定规则要求进行的个人或集体的体力、技术和心理的相互较量的过程,在体育过程中,它既是一种组织形式,也是一种方法,运动的目的在于激励或检查学生体育学习锻炼的质量水平,培养竞争意识和创造精神,推动学校体育活动持久开展。体育竞赛包括很多,如篮球比赛、足球比赛、运动会等,下面我将结合我们学校来具体说明一下。
1 适当的竞争方法,特色体育竞赛可以使学校学生成绩的大幅度提高
1.1 体育竞赛在学校的发展有着促进班级凝聚力的作用
我们学校在本学期举行了学生的排球比赛,通过比赛,使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素质水平得到了提高,培养了学生勇敢机智、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热爱集体、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及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品德,陶冶其文明礼貌、光明磊落、奋发向上、勇于竞争及不卑不亢的情操,通过排球比赛也可以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往,加深友情,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在排球比赛中胜利可以提高班风,增加班级的凝聚力。
1.2 针对弊端来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比赛中也发现不少的问题,学生喜欢排球比赛,可以利用空间展示自己的技术。由于学校班级很多,举行一次排球赛需要的时间和精力很多,这样会影响学校的正常管理,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弊端来刺激比赛,每当举行大型的排球比赛时候,只选取全班学习成绩总分排在前十五的班级参加比赛,而其他学习成绩总分排在后面的班级则没有权利参加比赛,这样可以督促后进班级的学生更加努力学习,而学习成绩好的班级会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结果,从而学校的总体学习将会大幅度的提高,学校毕业的学生也会更加优秀,毕业生将会被社会认可,学校才有机会打出自己的品牌。增加升援。
2 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是发展学校特色体育的前提
2.1 开展体育竞赛必不可少
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的开展有利于体育教师素质的提高,提高学校教师的总体综合素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2.2 体育教师的职责所在
学校教育是实现教育方针的重要过程.作为体育教师,主要担负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和组织者,任何一项体育竞赛都要经过深思熟滤和精心的安排,体育教师按照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要求,遵循体育教学大纲、教材,以及根据不同对象的具体情况,科学地、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把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健身有道,强体有术,并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愿望,教会学生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锻炼的习惯,通过活动,可以发现一些在教学方面的弊端,从而改进方法,提高教学水平,进一步完善体育教学,提高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和素质,培养体育教师不断学习、不断钻研的精神。
2.3 体育竞赛可以和师生互动
体育竞赛不仅仅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也可以面向学校教师,例如师生足球赛,师生篮球赛,师生排球比赛等活动,体育教师向学校老师和学生讲解比赛规则制度,讲解比赛的进攻和防守等方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了其他任课老师知识面,通过比赛,使学生和老师的身体得到了锻炼,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友谊,减少了学生和老师的带沟,促进了学生对学校的信任,相信学校是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地方。
3 学校特色体育的发展建议
3.1 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合作,从基层或退役的运动员中定点、定向培养专业体育教师,首先解决在基层缺乏体育教师的问题,同时又能解决一部分退役运动员的出路问题。
3.2 每年暑期培训现有的体育教师,提高专业水平。让基层体育教师认识到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作用。
3.3 体育教研室和教育部处合作,根据不同的时期阶段制定新生及老生体育课的内容及教材。并且报告省教务部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一年或两年暑期进行一次全省的卫生系统的专项体育项目。
4 大型的体育竞赛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4.1 组织大型运动会的益处
运动会是一种较大规模的体育比赛形式,是由若干运动项目组成并在同一时间内进行的比赛。其特点是项目多,规模大,参加人数多,组织工作比较复杂,它有助于全面检查学校田径运动的开展情况,进一步推动田径运动的普及与提高。
4.2 本校的特点
我们学校由于学校的场地和器材有限,所以我校的体育成绩一直都没有很好的得到提高,在每年的春季运动会上,学校的体育成绩一直都不高。所以学校领导在体育方面进行了大力的支持和重视,购买了许多体育器材,同时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竞赛,对于任何体育竞赛项目获奖的学生都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奖励,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通过体育竞赛,身体得到充分的锻炼。
4.3 发展中的特色体育
在每两年的省卫生院校排球比赛中,我们学校的女子排球成绩一向都是冠军的位置。这大大展示了我校把女子排球作为特色体育项目进行发展。这和我校校领导和体育教师的重视程度分不开的。
5 结束语
发展特色体育是和学校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是推动学校发展的有利杠杆, 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针对我校女生较多的情况下,身体对抗性的运动无法大力展开,所以排球项目非常适合我校的特点。特色体育的存在可以培养学生长期的体育兴趣,符合学校体育的“终身体育”目的。
【参考文献】
[1]林取用.要重视学校体育中的竞技地位与作用[J].福建体育科技,1990(Z1).
篇2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36-0028-01
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表现在职业院校的吸引力,只有提升职业院校的吸引力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影响职业院校吸引力的因素有很多,如政策、经费等外在因素,但就内在因素而言,缺乏特色是一个重要原因,如不少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雷同、培养目标趋同、教学计划相似,这样的培养方式就很难形成特色。
俗话说得好:“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特色是一个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就学校而言,特色是学校整体办学思想或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的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是学校积极进取的个性表现,也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特征。生物学界有一个著名的“生态位”理论,认为生态群落中的每个物种都有一个相对位置即生态位,一个物种只有处于最适合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在长期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实践也证明:一所职业院校的特色是其受家长及行业、企业欢迎的关键要素。只有学校有特色,教学才能有特点,学生才能有特长,学校办学才能有质量。
很多管理者都知道特色的重要性,有的花重金聘请专家凝练,有的花巨资邀请媒体打造,但这样的特色碎片化口号多、功利化行为多、化倾向多,为特色而特色,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徒有虚名。其实,特色的形成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精心培植。
特色重在遵循规律。在办学实践中,拍脑袋开办专业、照搬人才培养指导方案等现象比比皆是,让学生停课参加技能大赛、创新大赛训练,为企业需要让学生随意实习等现象也到处都有。这种追逐外在效应的做法已脱离对教育的坚守,不是特色。世上没有两所学校的特色是完全相同的,但体现特色的要素又是相同的,其共性在于必须遵守育人的规律:市场规律规范了办什么专业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规律规范了对师资、设备等办学条件的具体要求,学生身心成长规律规范了用什么方法来培养人。特色要基于学校课程体系的再造和课堂教学创新,要围绕育人目标整体设置校企合作的课程体系,给课程改革拓宽空间、建设平台,要建构学校自主的课堂教学模式,给教师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
特色需要学校文化的引领。每所学校都有其发展的历史轨迹及所处的社区背景,不可复制。学校特色自然与学校文化密不可分,学校文化引领学校特色,学校特色又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学校特色以学校文化为依托就有了基础和内蕴,就体现出一定的高度和品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学校特色就是创建文化上有自身特点的学校,因为学校文化表现为学校整体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方式,由学校内部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观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
篇3
关键词:体育教学;高职院校;职业特色;教学改革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3.207
0 前言
近年来,高职院校体育教育已经迈开了改革的步伐,但仍然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着欠缺。如何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不仅关系到学生在校园期间的成长,更对学生日后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是教育改革需要着力探索之处。
1 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早已迈开步伐,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包括教材体系的构建、课程内容的丰富以及教学器材及资源的增加等,这些都将高职院校体育改革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但美中不足之处却恰好是职业特色的不突出。当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仍然停留在以基础体育教学为主的阶段,能够关注到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健康以及审美需求等方面的发展,但是与职业教育的融合程度反而不足,这就导致体育教学始终停留在基础学科地位,并且与学生的整体教育相分离,不能以实践支援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诸多困惑[1]。
在具体方面,则有一些相应的方向上的不足。首先体现在教材体系上,高职院校所采用的体育教材,仍然与普通高效的教材相一致,具有普及性却缺乏特别性,不能突出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特色。在教学体系构建上,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已经逐渐开设基础课程、选修课程以及专项课程等完整的教学体系,但对于学生的课程选择没有明确的指导,使学生除了兴趣使然外没有其它选择参考;在教学评价中,高职体育教学仍然采用最终的考核评价法,未关注到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在“一刀切”的评价模式下只能看到分数,却不能发现自己的优势及不足[2]。
2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体现职业特色
2.1 构建新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体系
当前职业院校选用教材与普通高等院校相同,内容主要为体育学科基础内容,并不能体现出职业院校特色,这种状况在短期内很难得到根本上的转变,因此高职院校在教学组织中要加强自身教学体系建设,形成与职业院校相适应的体育教学理念。在教学目标上,除了体育教学应当承担的学生身心健康维护,还要承担起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除了教材中一些基本内容的保留,还要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探索与专业相适应的教学内容,包括所学专业的对某些身体素质的要求,体育精神与专业素质相适应之处,并进行有效开发,使体育教学中突出职业特色。在教学评价体系中,从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以及课堂学习效果、技能性评价等综合进行评价,打破传统上以单纯的某次考试作为评价的唯一依据[3]。
2.2 体育教学改革注重以人为本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强调职业特色,需要教学中更加关注到学生,关注到学生的发展。因为职业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将体育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也许体育教学与学生相伴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的影响却是无限的。体育素养、体育精神,以及在教学中探索出的体育对职业的影响,都将在不自觉中伴随学生整个职业生涯,而这种精神的养成是一段内化的过程,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培养。在传统体育教学中,由于体育学科对身体素质,包括体能与协调性等方面的关注,反而忽视了对学生个体特征的关注。在未来体育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到学生心理的发展变化,使体育教学不局限于外化的体育技能的训练――并将这一点毫无质疑的传递给学生。
2.3 设置一些专业课程
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课程设置,形成层级教学体系。通常情况下,体育教学已经包括基础课、选修课等,可以将这些课程内容更为细化,分化出一些专项课。专项课是指从某项体育项目,或者是某种体育课应当承担的素养入手,为学生提供专门的课程。在内容种类上,除了专门的篮球、排球、乒乓球等课程设置,还应该逐渐扩展领域,增加一些如网球、体育舞蹈等非常规项目,这些项目的融入,不仅是给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发展的机会,丰富体育教学,更在于能够扩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选择与自己未来职业相适应的体育科目。例如在舞蹈专业对形体以及美感要求较高,还有一些服务业对于形象气质等要求,就可以选择体育舞蹈。一些与商业相关密切的专业学生,就可以选择网球等运动。在学生选择专项课程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提示学生哪些课程能够对未来的职业有所帮助,但这种指导并不是强制,否则专项课与选修课就失去了本来的价值。
2.4 增强体育教师职业特色的传递
体育教学改革向着职业化方向发展,突出职业特色,不仅要对教学体系加以完善,更要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实现。现有职业院校体育教师多数都是专业体育院校或师范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的学生,具备较高的体育专业知识,并且了解新课改的动态,但缺乏足够的专业知识的融合的经验。职业院校要想突出体育教学的职业性,就要帮助教师进行这方面的转变,在思想上认可并主动探索体育教学与职业素养融合的路径。定期的教学培训,是实现体育教师转变的重要方式。加之增强职业院校凝聚力,引导各学科教师向着实现“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的培养”方向努力,形成职业院校特有的氛围。
3 结论
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融合职业素养,这是职业院校体育发展的方向,需要从院校及教学工作者入手进行转变,进而在实践中探索与完善职业素养渗入体育教学的实践。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的,职业教育各学科的发展,除了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素养外,也要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房庆华.基于职业体能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11,10(01):67―69.
[2]刘琼,杜雪玲.高等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以北京市高等职业院校为例[J].中国学校教育(高等教育),2014,17(11):36-39.
篇4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等职业 校园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Specialty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I Yuejiao
(Guangxi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Machinery and Electricity, Nanning, Guangxi 530007)
Abstract Vocational school culture and corporate culture integration and docking, not only enrich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 but also reflect the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campus professional culture. How vocational colleges rely on "industry,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the corporate culture and effective integration into th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how to learn from excellent corporate culture, cultivate high-skilled professionals, students achieve "zero distance" to provide adequate employment occupational culture prepar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higher vocational;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党的十指出:“着力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向新型工业化产业道路迈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不断加速,对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培养面向社会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基本定位,提高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产业化人才质量和内涵建设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正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内涵建设的核心力量。校企合作过程中,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两种分属不同的亚文化融合必然产生碰撞,高职院校如何依托“产业、行业和企业”,有效地将企业文化融合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如何借鉴优秀企业文化,培育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提供充分的职业文化准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1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差异
1.1 校园文化的内涵、特性及功能
1.1.1 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是指高职师生在长期认识和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并积淀而形成的,是高职师生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是办学理念、治学水平、校园环境、教学科研水平、学风、校风、校训、学生道德品质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等方面。物质文化是前提和载体,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制度文化是规范和保障。
1.1.2 校园文化的特性
高职校园文化从一般意义理解是融入更多的职业属性的大学校园文化。高职不同于专门从事研究型的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质性和功能。高职校园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除了有高校校园文化的共性外,也具备其自身的特质性和功能。
第一,专业应用性。高职院校培养的是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定位可以清楚地映射到校园文化活动大多是围绕专业所开展的,除了培养“人格”发展外,还要培养成专业应用性的职业人才。
第二,职业定位性。职业性是高职教育自身独具的需要充分彰显和突出的特性。这个特性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具有独特的职业性。高职学生除了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能力外,还要提前进行职业定位和职业评估,强化自身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技能训练,才能更好地规划职业理想、实现职业目标,完善职业道德。高职院校通过举办具有职业针对性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不仅在寓文化于教、寓文化于学的氛围中陶冶思想情操和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也得到了培养和训练。
第三,行业的指向性。高等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行“2+1”或“2.5+0.5”的模式,1或0.5的教学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成为适应行业企业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建设性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依托行业办学是高职培养人才的必然要求,是高职发展的趋势。高职校园文化不可避免地渗透着浓厚的行业、企业文化理念和行为特征。高职学生由于提前定位了自己的职业而明确了其职业的行业指向性。学生便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吸取行业文化的精髓,自觉培养行业职业文化意识。
1.1.3 校园文化的功能
文化是立校之基,育人之本。学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文化也是育人的文化,目的是进行教学、科研、育人和社会服务,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其承载着:第一,从物质层面上体现为教育教学和科研的硬件设施上,遵守教育教学规律;第二,从精神层面上体现办学理念、教育理念、校风学风等方面,遵循培养目标、行业特点和区域需求等方面,主要在教学互动、学生互动的教学兼融环节中表现出来的人际交流和思想碰撞而具有的鲜明教育性;第三,从制度层面主要体现在培育人才、规范教学秩序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计划上,遵守学生成长成才规律。
1.2 企业文化的内涵及功能
1.2.1 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了达到经营成功的目的,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遵循市场规律所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的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发展战略的综合体现,是企业员工普通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思维方式、行业准则、团体意识、企业形象、工作作风、员工的责任感等。
1.2.2 企业文化的功能
企业是以高效率地生产高质量的产品,盈取更大的利润为目的的,包括企业文化产品也是以有形产品作载体。其承载着:第一,从物质层面上体现为生产产品所需要的厂房、车间、设备等硬件设施上,其以满足生产工艺流程为前提;第二,从精神层面上体现为为员工争取更大的福利待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团队合作精神和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其核心是围绕敬业、忠诚、利益,主要表现为激励、奖惩;第三,从制度层面主要体现在遵循产品形成规律、成本核算规律和劳动价值规律上,其核心是保质求利。
由此可见,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存在诸多的差异,无论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还是从制度文化上都有着各自的不同点,校园文化培养的是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的人才,彰显的是活泼、个性,而企业文化造就的是敬业、忠诚、利益的员工,彰显的是严谨、规范、一致。因此,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不可替代。
2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现实意义
2.1 校企文化融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教育价值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应用人才的综合体现。国家对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决定了高职院校绝大部分毕业生要到企业就业,高职院校推行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场所将从学校延伸到企业,到生产厂房、车间进行实习实训或顶岗实习。学生面临的是需要迅速融入到企业文化氛围中,而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文凭和技能证书,还需要基本素质、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行“校企融合”,主动面向行业,融入企业,让学生学习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才能更好地了解企业,适应企业和热爱企业。
2.2 校企文化融合是办学特色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是强校之源,兴校之水。没有特色的高职院校犹如一潭死水,止步不前,将难以长久生存。特色不仅是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实力,也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魅力。高职的办学特色不仅表现在专业特色、教学特色、课程特色、管理特色等方面,还应表现在校园文化特色方面。高职教育的建设者们只有站在高等职业长足发展和名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打造特色和品牌文化,才能让特色校园文化在特色高职院校中保驾护航;高职院校只有在文化建设上实行真正意义的校企结合,按照教育的办法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具有文化特色氛围的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吸纳企业文化的精髓和元素,“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方能百花齐放,彰显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突出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2.3 校企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和提升的需要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多元化因素的影响,通过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对接,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当今激烈竞争社会中企业竞争的现实性,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哲理、企业精神及企业素养,尤其是感受到在“优胜劣汰”的经营理念中的竞争与进取的意识与精神,感受到掌握专业知识,掌握一技之长在企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巨大作用,从而激发自身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高职院校通过吸收不同类型的企业优秀文化,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理念、行为准则等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作用。企业可通过校园文化让学生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从而更好地建设、提升企业文化,实现校企文化建设的“双赢”。
2.4 校企文化融合是培养毕业生“零距离”就业的需要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毕业生逐年增长,面对“僧多粥少”的就业趋势,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普通存在着学生初次就业率很高,但是频繁跳糟现象屡见不鲜,这说明学生缺乏对现代企业运营管理能力和基本素质,缺乏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提前将企业文化融入课堂、融入教学、融入实践,学生要提前融入企业文化中,亲身体会,掌握现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法,自觉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规范自身的行为准则,从而缩短就业的磨合期,最终成为现代企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快速、平稳地完成从“学生”到“企业人”的角色过渡,实现“零距离”就业。
2.5 校企文化融合是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的需要
职业素养是一种养成教育,它是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在职业过程中对社会职业了解和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品质,它包括职业认知、职业能力、职业兴趣、职业道德等。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除了依靠学校的知识的技能学习外,还要经过职业实践和企业文化的陶治,才能得以良好的养成。高职院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必然要求高职在文化建设上注重企业文化参与,注重将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要求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文化需求的毕业生。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教育必须融入优秀企业文化,使学生亲临其镜,感受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带来的魅力,不断地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最大限度地消除或缩短在实际工作中的磨合期和适应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3 高等职业院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3.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融入优秀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打造品牌校园文化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融入优秀企业核心价值理念的校园文化是打造品牌的最佳点。一方面,党的十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因此,高等职业校园文化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教育主线,尤其是在校企文化融合与对接趋势日益显著的情况下,师生共同树立信仰,确立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继承和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才能抵御各种思潮的冲击。另一方面,要引入优秀企业核心价值理念,高职院校要借鉴和吸纳优秀企业之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等观念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品牌意识、质量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的核心理念中去,使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企业文化理念相互交融、相互影响。高职校园文化只有充分地吸纳企业文化的优质因子和特色元素,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丰富和发展校园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专业技能人才,才能打造特色的品牌校园文化。
3.2 提高文化实力和竞争力,邀请企业参与,共建特色校园文化
党的十指出:“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高职院校作为高素质文化人才培养的摇篮,只有不断提高校园文化的实力和竞争力,才能更好地推动校园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才能快速地培育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文化产业人。但是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的积极参与和鼎力支持。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只有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校园文化建设专题报告会,邀请企业知名人士或杰出代表为校园文化建设出谋策划,献计献策,为高职培养高素质文化人才营造良好的特色校园文化环境,才能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更快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3.3 提升职业素养,融企业文化入课堂与实践,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职业素养是一种养成教育,它始终贯穿于高职教育,高职的教育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育,因此,高职校园文化教育,应重视与企业进行职业素养文化对接的教育。只有融企业文化入课堂与实践,深入学习和研究优秀企业文化,不断地提升职业素养,才能实现校企文化的深度融合,才能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1)成立专门学习和研究部门。高职院校实施校企合作是职业发展的趋势,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是符合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实际,高职院校通过成立专门的学习和研究与企业文化对接的部门,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文化建设和调研工作,学校或系部定期或不定期地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学习感受企业文化底蕴,教师在课堂中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企业要求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在课堂上感受企业文化的熏陶,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的训练,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
(2)改进课程内容设置与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校企文化对接和融合的重要环节。企业需要的是能适应行业的专业人才。只有将企业优秀文化理念渗透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等教学的各个领域中,使学生的课程学习、毕业设计活动更贴近企业和市场,才能让学生了解到企业文化的理论知识和精髓,才能使学生学会适应、融合文化的各种方法,既为企业挑选优秀毕业生创造机会,又为毕业生尽早了解企业,做好充分就业的心理准备。教学方法上也可以运用项目驱动教学法,融入企业管理理念,让学生模拟企业生产、管理等实际运营模式完成项目,在模拟中鼓励发扬团队合作、互助精神,教师有意识地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融入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企业文化的教育。
(3)加强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准职业”人。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邀请企业管理层知名人士到校开展校企文化的教育活动,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或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学校参与教育教学、实训管理等工作;校园内的实训场所布置中,按照真实的企业环境、企业文化进行布局,利用仿真职业文化的影响,使学生受到企业文化的浸染,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同时将实习实训基地延伸到企业,定期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顶岗实习,让学生成为“准职业”人, 此外,学生在校内实习过程中,作为企业的“未来员工”,完全按照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运营模式进行实践操作,学生在接受特色文化教育的同时领悟到了企业的严格管理,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与有机结合,营造全新的校园文化育人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校企文化的融合,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3.4 创新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实施全方位“校企结合”的特色校园文化
党的十指出:“文化引领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文化一旦停滞僵化,就必然走向消亡。”校园文化建设也一样。校园文化建设主要围绕专业性、职业性、实践性、竞争性,积极引进企业创新文化,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样化的特色校园文化格局,通过各类活动为载体支撑全方位的“校企结合”,不断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1)通过运用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理念、创新科技成果融入到各类校园文化的专业技能竞赛和科技活动中。举办科技成果展示会,通过开展企业区域调查或组织学生亲临企业参观,了解科技发展的态势和现实创新的需求,通过开展仿真企业员工比赛竞技的校园竞技比赛,将成果给予展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
(2)校企联谊合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校企双方可以通过联谊合办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来实现校企文化融合。如邀请优秀的师生参加企业的技能大赛;邀请企业人员参加学校举办的艺术文化节和专业技能竞赛等,将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的课外活动中。高职院校通过校企文化对接,将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核心内容进行转移,由原来传统的社团文化、素质汇报演出、科技文化艺术节转移到具有企业文化渗透的素质拓展训练、模拟面试职场、职业生涯规划、订单式学生成果汇报演出等具有社会化、企业化的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创新校企联谊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了解、接受和认同企业文化,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科技意识等企业文化充分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
总之,校园文化必须把引入企业文化作为一项常规内容来建设,不能只搞一阵风,过眼烟云,而是要常抓不懈。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是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区别,它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也体现出了高等职业院校特有的特色校园职业文化。
参考文献
[1] 本书编写组.学习党的十报告学习辅导百问[M].学习出版社,2012(11).
[2] 郭伟才.浅谈职业院校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技术开发,2010.29(15).
[3] 彭才根,郭永生.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机制与策略的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篇5
关键词:职业特色;高职;校园文化
基于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和训练学生职业技能的过程中开展具有某种行业典型精神特质的教育所形成的校园文化。笔者拟以大庆技师学院石油特色“企业家精神教育”的职业特色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探讨职业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及方法,旨在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对学生进行优秀的企业文化熏陶、企业岗位标准达标训练、创业就业教育等,培育学生创业、创新、奉献、诚信和担当等企业的优秀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培养学生的职业兴趣和良好的职业素质。
1 企业家进校园
实施“双师”工程,邀请企业家进校园,并聘为“石油讲坛”讲师和大学生校外职业发展导师。企业家通过自身的创业经历、管理经验和行业资源等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品质培养、创业意识和就业观念引导。邀请社会和企业专家和行业能手定期举办各类专业讲座、培训及报告会,营造高职教育文化氛围。聘请企业家担任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建立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度,通过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制度聘请社会知名人士和企业职业经理人担任学生校外职业发展导师,在学生了解优秀企业文化、学习企业精神、专业学习、顶岗实习、就业创业方面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2 企业文化进校园
学庆石油优秀企业创业史,利用教学楼走廊的墙壁宣传顶级企业的发展和文化,使学生进入教学楼就能通过图文展示了解顶级企业的创业史和企业核心文化,营造浓郁的企业文化。另外,可通过校企合作,结合学生的兴趣,由学生自行设计并参与管理的专业文化馆,收藏各种与专业有关的资源。
学习创业榜样创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也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了解企业家的创业经历,可帮助学生真实感受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1)学习顶尖企业家的成功之道。(2)学习校内创业自强之星。为激励学生创业,可挖掘在校大学生创业明星,为广大学生树立创业榜样,学校精心打造了“石油创业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每年从在校大学生中挖掘创业典范,宣传报道学生的创业事迹,弘扬创新创业精神,评选活动在学生中产生了积极的正面影响,榜样作用得到彰显。
3 企业进校园
通过“两办两建”,引导企业进校园,架构校企合作育人桥梁。“两办、两建”即办企业人才班、办校园招聘会,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办企业人才班高职院校积极与企业联手开展订单培养,企业参与“人才班”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确定、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环节的设计衔接、毕业指导,并承担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实现产学深度融合。
办校园招聘会通过办校园招聘会,将企业、人才市场引进校园。招聘会期间,企业开展宣讲、聘活动,毕业生进场应聘,非毕业生担任助聘员,并要求非毕业生到现场观摩,通过看企业简介、招聘条件和旁听企业主管与应聘人员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企业理念,了解企业用人标准,通过人才市场鲜活的就业教育,转变自己的就业观念、端正就业心态、明确学习目的、规划学业、规划职业生涯、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大庆技师学院建有“校中厂”,“校中厂”又可称作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 既能为高职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又能实际生产产品出效益,学生在“校中厂”可以直接参与“ 经营”,高职院校通过“引企入校”和“引企入教”等形式,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校中厂”,学生通过“校中厂”的实践锻炼,专业实践能力和企业经营能力将得到更大的提高,企业家的精神也能得到历练。
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应有载体并且要科学规划、统一组织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临时起意、缺乏章法,要有长期的规划和短期的计划。高职院校应根据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通过系统的载体和职业文化品牌,打造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成立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由学院领导担任组长,协调学院各部门力量开展职业特色文化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有序、常态和可持续发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校企合作,开门办活动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不能关门办活动,要“走出去”,更要“请进来”,通过校企合作,加强校企文化活动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企业通过开展校内活动可宣传企业品牌、招揽优秀人才,学校也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真正深入的校企合作,为高职院校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参考文献]
[1]陈彬.论以服务为精神内核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篇6
关键词:企业高职;特色建设;定位;文化与制度;队伍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18-02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从追求规模发展到追求内涵与质量的重要阶段。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招生生源下降、普通高校面临向技术技能转型改革的多重压力下,高职院校、尤其是企业所属的高职院校,如何开展特色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学校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高职院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母庸置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强内涵建设、培育品牌特色是使高职院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目前,高职学校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取得了重大成绩,但不少相关研究表明,校企合作中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问题普遍存在。呼吁政府给予更多的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支持教育,这固然非常重要,不可缺失。但是,学校在融入企业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更主动地关心企业的利益,能否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多地思考我能为企业做些什么?我为企业做了什么?只有建立互利共赢的长效机制,才是校企合作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因为,企业不同于政府,企业以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另一方面,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较多情况下高职院校处于弱势的一方,学校资源是否使他们有能力更多地考虑企业的利益?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的利益,政府需要重视,学校也要主动思考。
二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重职前教育、轻职后培训的现象。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高职院校要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但这远未得到落实。不管是政府主办的学校还是其它学校,都把学历教育看作是高职学校的主业,制度措施、管理考核是刚性指标,培训最多只能算“辅业”。这是教育历史发展的必然现象,一方面,建国几十年的积累,不少学校在学历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教学过程也比较稳定,较容易办出成效;另一方面,职后培训涉及的教育对象、培训组织形式与学历教育有很大不同,且对培训资源的要求更高,使得高职学校自然不自然地把学历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就单次培训活动而言,它可能是没有体系、缺乏系统、单就某个知识点或某项操作技能开展的;考察一个成功的培训中心,把同一专业(工种)的培训项目集合起来,它是一个体系完整、目标清晰的系统。把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构建企业员工全职业生涯的培训体系,需要有更多的研究和教学实践。遗憾的是,这些在高职教育研究中几乎是缺位的。
三是服务意识。传统的观念,服务似乎是第三产业的“专利”。应当看到,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第一、二产业也在强调“服务”。有的地方将高职院校划分为“教育服务型”高校,这个提法是否科学值得商榷。但这种划分更加突出了高职院校的服务职能,对于推动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不少学校、不少教育工作者,念念不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沦为”服务者,似乎地位下降了,不适应、不承认。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定位要转变,教育培训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强调服务,就是要站在学生、学员、企业的角度思考问题。有了自觉服务意识,教育培训的活动中心就会主动倾向于学生、学员、企业这一边。只有把服务意识转化为行动细节,我们才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与企业同行,校企合作才有生命力,强调服务本质上是为了自身发展。
四是不少大型企业纷纷举办了自已的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有各种职能,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它说明学校培养的人才、或者学校提供的培训服务与企业需要还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企业要自己干。高职教育强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我们该为谁服务?我们的服务质量如何?我们的上帝是谁?是高职院校必须首先思考、反复思考的问题。
上述问题,对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质量和效果产生影响,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二、企业所属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几点思考
企业所属的高职院校,本来是校企融为一体的,从理论上讲开展校企合作比政府举办的学校具有更加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但是,这些学校一方面在职前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等方面要受到母体企业的限制,另一方面服务企业的培训能力明显不足,不能满足企业员工培训需求。要使学校成为企业满意的企业大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如果说,在校企合作、特色创建的过程中,学校如何自觉地关注企业的利益、如何克服重职前、轻职后的传统观念,如何实现由育人者到服务者的转变是高职学校必须思考的问题的话。那么,把学校办成真正的企业大学则是企业所属高职院校特色建设的首要任务。
1.准确定位、形成共识是特色建设的前提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在企业所属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学校必须认清形势、明确自己优势、劣势,找准自己的位置。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我们首先应该为谁服务的问题,才能把握学校发展的主动权,保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
准确定位,必须扬弃与变化了的现实不适应的习惯思维和惯性思维。学校必须明白,你首先是企业的一员,要主动作为,首要任务当然是服务企业。学校的发展战略必须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学校的特色建设,当然离不开服务企业的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特色建设,这可能是企业所属高职院校区别于其它高职院校的基本特征,也是特色建设之源。电网企业明确要求学校把工作重点由职前教育转向职后培训、并保留适度的职前教育规模,这是实现“一强三优”现代企业战略的重要举措,同时也与高职院校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并重的职能要求一致。学校的特色建设,首先必须在服务企业上做出特色,先在企业员工培训服务上做出特色。离开服务企业的特色建设,对于企业所属高职院校而言,可能如同空中楼阁,失去了根基。如果学校能象成功的企业大学那样,真正成为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工具,学校在企业中就有了地位。如果企业真正满意了学校的服务,认识了职前教育对于推动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价值,企业乐意以支持职前教育的形式承担企业的社会责任,学校的职前教育就有了存在和发展的空间。
有学校曾提出职前教育向精特优发展、职后培训向实大强推进,这是一个比较理性的提法。为什么一些企业要自己组织新员工培训?它说明职前教育并不能满足企业员工上岗需求,职前教育质量提高还有很大空间。毫无疑问,培训真正做实、做强、做大了,职前教育做精、做特、做优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2.制度与文化建设是特色建设的灵魂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优秀的文化是其生生不息、耐以生存的强大动力,是民族之魂,是走向未来的精神支柱。一个企业、一个单位也是如此。制度与文化是有相互作用的,一方面,顶层设计者的文化底蕴对于制度设计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制度直接影响人们思维方式与行为指向,又对文化的发展与演进产生推动作用。学校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否能得到传承、并能适应新的环境积极向上、有所创新,这固然与社会大环境有关,学校领导者的文化理念、办学思路也会产生重要的作用。学校的管理制度创新、运行机制创新应与其发展战略相适应,必须由强有力的领导来推动。例如,绩效考核中的KPI指标,应直接将职工的活动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目标联系起来,对员工的活动指向、工作态度产生直接影响。有的学校中存在的“受习惯思维影响,不太愿意接受变化”、“教师参与培训能力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虽然不是学校主流,但也反映了学校定位还不够清晰、制度与机制创新不足的问题。
教育部推动的学校章程建设是学校文化与制度的顶层设计,可以作为完善制度建设与谋划特色建设的切入点与着力点,作为动员广大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学校改革与发展、分析学校面临的现实和条件,对学校功能与作用进行合理定位,凝练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良好契机。如果通过章程建设能形成基本一致的价值取向、相互认同的文化理念、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特别是在“我是谁?”,“我首先该为谁服务?”上形成共识,规划出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使章程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愿景、治校与制度建设的总纲,为学校特色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3.队伍建设是特色建设的关键
学校的办学实力,一是文化软实力,一是学校的办学资源。课程体系、实训环境固然重要,但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更是不可替代、是起决定作用的办学资源。提高教师的素质,是学校特色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有人说,教师适应不了培训工作,要从职前教师向职后培训教师转型,这种说法是不太确切的。专业教师不能担任培训工作,说明他本身就是不太合格的高职教师。做不了培训你怎么能培养零距离就业的毕业生?这是高职教育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正是高职走内涵发展道路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不能胜任培训工作,是能力不足,更是观念问题。长期以来,高职学校中普遍不同程度存在重职前教育、轻职后培训;重学校教学、轻现场实践的倾向,服务意识淡漠,是导致教师实践能力不高的主要原因。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成为学校开展培训教学和服务社会的短板、也是高职学校特色建设的短板。高校要有大楼,更需要有大师,高职学校就是要有技术技能大师。如果拥有一批具有行业、企业特色的专家、技能大师,这所学校就不会没有特色。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首先要创新制度建设。要有技能大师,必须要有产生大师的土壤,文化与制度建设是关键。长期以来,学校的制度建设是以实现职前教育为导向的,包括分配制度、人才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等。例如,教师工作量管理办法,对相对稳定的职前教育是比较有效的,但有的学校对工作量的计算过于精细,实际上导致了少数教师一切向课时看的不良倾向,不利于教学改革与创新,更不适应于提升培训能力建设。有的学校试行“项目制”改革,取得较好效果。通过制度创新来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是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基本保证。既要有促进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激励机制,也要有相应的约束机制。如果过于强调稳定,可能会是“温水煮青蛙”。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教师要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若教师以“育人者”自居,讲服务不适应,搞调研走形式,下现场难深入,提高实践能力就难以落到实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如果转变了观念,通过制度、政策、措施的激励,围绕学校发展战略,校内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就会有积极主动的作为。教师就会积极投身现场实践、项目建设实践、培训教学实践,自觉、主动、虚心向生产一线人员学习、向被教育者学习,实践能力就会迅速得到显著提高。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有可操作的规划。要根据特色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合理制定教师建设规划。要结合教师个人实际,把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学校的发展战略统一起来,明确职业生涯发展目标。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指导、有落实、有检查、分阶段实施,循序渐进地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给教师搭建良好的平台。现场实践、课程建设、实训资源建设都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良好平台。学校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争取和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到生产一线参加设备安装、调试、检修工作;参与企业标准、作业指导书、技术方案的制定工作,推动教师在生产一线迅速成长。
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要全校通力合作。教师提高实践能力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企业。学校管理部门与后勤部门也要转变观念、既要执行管理职能,更要增强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为教师提供服务,为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服务条件开绿灯。让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提升业务素质和教学、培训服务工作上。
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还要加强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与服务水平。要加强职前职后教育研究人员队伍建设,积极参与企业员工培训与人力资源开发的研究,提高服务企业的层级,提高学校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支撑作用。
4.扬长避短是特色建设的必然选择
特色建设不是面面俱到,“全面发展”就没有特色。要充分分析学校职前、职后教育的优势、特色与不足,分析企业核心需求与学校培训能力的差距。例如,对应于企业的核心技术与主要岗位,学校的培训资源与企业培训需求的差距在哪里?只有通过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分析,才能合理确定特色建设的方向与目标。先在建设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强、企业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做出成绩,总结经验,巩固和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并逐步在核心资源建设上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错位发展、办出特色,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现有的各种评价标准有时似乎与强调特色创新之间存在冲突。如对一个单位、一个人、一门课程,甚至一堂几十分钟的课,其评价标准百分之百的统一、全面、完整、完美,可谓滴水不漏,每项的分值分配精细,极具“可操作性”。然而,当选手学会力求用评委“听得懂”的内容和程式参与比赛时;当评委有时囿于“规则”而不得不对某个有“缺项”者忍痛割爱时,是否意识到“十全十美”的规则会也妨碍特色的产生呢?!
三、结束语
本文提出了目前高职院校特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只有转变观念,克服重职前教育、轻职后培训的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站在企业角度思考问题,校企合作、特色建设才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篇7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Discussion on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Quality in Local Normal Colleges
NING Bo
(Muda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Mudanjiang, Heilongjiang 157012)
AbstractTo adjust their own training goal, realize scienti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on quality of local normal schools should stress and take primary education and rural education as a break, in order to enhance thecompetition with key normal university and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make contribution to local cultural education, particularly in rural area.
Key wordslocal normal university;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quality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将“集中发挥学校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作为工作重点。“集中优势、核心竞争、质量立校、特色办学”的共识成为地方高师院校的办学理念。这种办学特色必须是本校区别于其他院校的标志性和典型性特征,是本校发展的历史与现状结合的能动实现,能够反映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学术水平和发展特色。其中地方高师院校生存壮大的理性选择就是针对地方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进步提供特色化服务,在与地方的合作和共建中取得双赢的局面。
1 地方高师院校发展的窘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大难题,政府在政策和资源上向地方院校倾斜,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然而,当前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教育发展中面临着极其尴尬的处境。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发展定位。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在精品师范和地方性综合大学的发展道路之间做出选择。同时,师范教育的开放性和社会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以及与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历史差距使得地方高师院校在生源、师资和就业等问题上经受着严峻考验。而盲目增设非师专业,扩大招生必将为学校带来更加难堪的处境,将面临着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和课程设置的落后,导致就业困境以及学校竞争力的进一步下降。这种状况在一些地方高师院校中已经凸显出来,使其发展处于举步维艰。
地方高校作为教学研究型的地方院校,由于其特定的办学层次和类型,以及其发展的历史积淀,其发展总是徘徊于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的教育价值体系和实践体系之间。进则无力与部属名牌高校抗衡,进行学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退则难以与高职高专竞争,进行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进退维谷的生存境况,使地方高校的发展普遍面临两大压力:一是学术地位的纵向比较,不能跻身于高水平大学之列;二是服务地方的横向关联,难以超越职业教育而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地方高校该如何把握自身的办学方略,实现科学地可持续发展,是其在未来专业发展和服务竞争中必须认真思考和对待的新课题和新任务。
2 地方高师院校改革和发展的思路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对重点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的双重竞争,必须明确学校的发展定位,寻找符合本校实际的特色发展之路,解决办学层次、培养目标、专业结构、办学特色和服务群体等诸多问题。基于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原则,地方高师院校必须将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学院自身专业特色相结合,将服务地方经济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培养具有特色的专业人才。
推进教育区域性均衡发展是教育公平的客观诉求。从教育发展的实际来看,通过规模化的教育投入和国家的优惠招生政策,地方院校的硬件均衡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以此为契机,通过特色学校建设,走内涵强校式的发展之路,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已经成为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新课题。特色院校是地方高师院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独特品质的积淀,特色就是其发展的优势竞争力,就是发展的动力,就是其精神的精华。而这种特色应具有鲜明的特点,即“人无我有”这种不可替代的、不容争辩的地位和特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独特性,决定了地方高师院校只能集中精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培养出特色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自身的学科优势和人才培养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在发挥学科优势的同事,还应该承担起为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和科技服务支持的重任,学科设置过程中应了解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了解急需解决的问题,本着“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的思路,为地方经济发展、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动力。同时还可以结合地区的特点和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着重培养教育基本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宽广、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多维、立体的办学支持体系。逐步提高培养层次,开展研究生学历教育,尤其是大力培养教育学硕士和教育硕士。
地方高师由于长期从事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工作,在如何培养学生的师范生基本技能方面与综合性大学相比有着明显的特色和优势。在学校的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珍视、突出这种特色和优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等教育应该“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同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师院校经过多年师范教育的发展,初中、高中教育中的教学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高,但人员编制呈现饱和的趋势,且在与部属、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竞争中不占优势,所以地方高等师范教育应该调整自己的培养目标,将小学教育、农村教育和社区教育作为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提升竞争力,为地方的文化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地方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整体教育水平提高的基础和起点,同时师资队伍建设中存在许多有待提高的诸多问题。地方高师院校作为地方小学教师的培养培训中心,在新形势下理应承担起相应的历史责任,发挥传统优势,拓展新的办学功能,培训一批“种子”教师,使他们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开发教师培训优质资源,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和方法,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地方高师院校面向基础教育,服务基础教育,以满足小学教育事业发展对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地方高师教育应该面向老少边穷地区,努力办好普通师范本科教育,加快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利契机和自身在服务于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形成的特殊有利地位,争取获得政府教育部门的支持,实行定向招生培养和志愿服务相结合,保证办学思想、专业与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顾及教学途径、教学方法等方面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形成独具特色的农村教师培养新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问题,为地方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突显自身的办学优势。
地方高师院校还应该将办学和服务的视角投向社区。社区是居民生活、交往和经常活动的区域,也可以成为学生实践和服务社会的平台。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社区工作和实践,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特色,培养整个社区的人文素质,甚至直接将学术成果直接转化成社区的产值。地方高师院校可以充用利用社区资源辅助教学,并为社区的规划、发展和社区教育工作提供人力资源,建立一种合作关系。
同时,社区文化和科技资源经过高师院校开发和利用而成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和支持力量,有利于高师范院校教学、科研、实践等多项工作的开展,增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社区工作能够拓展学生自我锻炼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自觉地创新与重构,扩充课程概念,突破教科书的限制。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综合化、人文化和生活化。同时,学生通过走进社区,提前走进社会,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提高自身素养和就业能力。在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中,提高资源开发意识与开发能力。高师院校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社区合作开展研究,科学、合理地利用社区中各类文化、体育、教育、卫生、娱乐场所,充分利用社区运行的经济实体,达到资源共享。合理有效地发掘和运用社区教育是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需要正视并以积极的态度去研究的一个崭新的课题。
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当前地方高师院校的特色办学之路尚存在诸多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需要引起注意。首先,特色之路其实质是一种对办学行为、办学模式的优化,这种优化的过程可能发端于学校的某一传统、特色改革,它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中需要师生完成对此特色文化的认同、实践、放大、增值,因此这是一个历史的、能动的、复杂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把握特色的实质,进行深入研究和理性思考,避免认识上的功利化和片面性,操作过程中应该克服形式、片面、浮躁的思想。其次,地方高师院校特色办学之路的探索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切忌盲目和趋同。
地方高师院校只有从自身传统和特色出发,集中整合核心和优势专业,立足行业发展,与地方政府、部门、社区联合,实现产、学、研一体化,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教育水平提升服务的办学理念,才能摆脱自身困境,实现地方与高校发展的双赢。
牡丹江师范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编号RY200915
参考文献
[1]邹树梁.实施特色发展战略,转变地方高校发展方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0.13(1).
[2]杨德山.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路径探析[J].中国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7.
篇8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教性、职业性和地方性的特点,把学校的校园文化定位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校园文化。它既不是中职学校文化的升级版,也不是普通大学文化的缩微版;在层次上它是大学的校园文化,在类型上它是与普通高等教育互为补充的职业教育校园文化;在主旨上它是以培养的学生服务于企业和区域发展为终极目标的校园文化。其建设目标是构建大学文化、企业文化和区域文化“三源融合”的院校文化,既应该有其鲜明的职业导向特色、地方产业文化特色,更不能脱离高等教育文化的内涵和共性,必须始终高扬大学精神。传承大学文化,是高职教育具有高教性的应有之义;吸收企业文化,是高职教育强调职业性的使命所系;发扬区域文化,是高职教育服务区域的宗旨使然。
实 践
学校在建校之初就确立了“立足港城、服务社会、产学结合、争创一流”的办学理念,实施“三位合一、三方联动”(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动”,产学合作贯穿于“合作教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的全过程)的办学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使命。为完成这一使命,学校将“以文化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在“三源融合”的校园文化定位下,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系统工程加以涵育,在实践中,坚持以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为基础,做到物质与环境文化建设、制度与行为文化建设、精神与理念文化建设并重。对学生的培养,既重职业技能实践、又重人文科学知识,既推崇工程技术研究、又融合最新的社会职业需求。在学校内除了有许多企业的实训车间、生产流水线和工作室之外,还专门辟出一个校区,建成开放式的“数字科技园”,引进与学校专业相关的各类企业100多家,在校园内办公、研发、生产,教师学生参与其中,真正做到产、学、研一体化,更把丰富多姿的企业文化吸引入校,共建校园文化,强化了校园文化的实践育人、职业育人功能。创设学校文化一条街,建设非遗文化“工作坊”和中外传统文化工作室,强化校园文化的人文与教育功能。
以文化之基化人。结合高职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薄弱,学校位于河姆渡文化、浙东文化与院士文化的汇聚地等因素,强化“和而不同”的校风,倡导学生先做人,再做事、做学问,在做人、做事、做学问中坚守和而不同、百花齐放的信念。从学校借资办学的创业史、敢为人先的创新史、争创国家示范的办学史中,凝聚师生智慧,凝炼提出“创业、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创业意涵团结创业,以人为本,借智借资,忠诚敬业;创新意涵联动创新,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创优意涵示范创优,科学发展,做实做强,彰显特色。确定“勤、信、实”为校训,教育师生天道酬勤、勤奋求知、勤俭建校、勤勉育人,教育学生诚信为本、坚定信念、恪守信用、维护信誉,要善于实干,注重实效。
以人文教育环境和课程体系化人。一方面,学校立足区域,融通高等教育性与职业教育性,构建起与企业生产对接的校园物质文化、融合企业与学校特色的制度文化,以及以“和”为核心的校园精神文化,全方位、立体化地搭建起隐性人文教育环境。学校从学生的视角考虑文化建设,首先考虑了为谁建的问题,把学生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受体。如“办法总比困难多”、“找对方法、走对路子”、“忠诚敬业有办法”、“做事做到人人需要你”,等等。学校还建设了宁波名人文化园以弘扬宁波帮文化,校园的雕塑、景观注重呈现校友成才语录、传统文化熏陶,努力营造以学生为主要受体的校园文化。另一方面,学校努力构建“大人文”、“大思政”、“大体育”的三大育人体系,各专业皆将人文情怀、文化素养、社会责任等培养渗透入专业课程教学之中或各类活动之中,并通过公共教学部构建起覆盖全校学生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对学生的传统文化熏陶。
成 效
形成成功素质教育文化品牌。针对高职新生心理落差大、自卑感强、学习目标不明确的特点,学校引入成功学理念,在新生入学之初开设“成功大学――素质拓展训练营”系列课程,培养学生自信、有能力、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格品质。使学生在这种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变得阳光自信,个性和潜能得到激发,综合素质得到提升。2007年,“成功大学――素质拓展训练营”获浙江省首批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称号。还创设了“宁职有约”校园访谈节目, 2008年,“让历史告诉未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名片工程’”获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称号。
打造感恩文化品牌。学校建立起一种帮助贫困生的助学基金――“思源基金”,出钱帮助贫困学生,但并不强制学生归还,当学生毕业工作后有能力主动偿还这些借款时,学校将之看成是学生“反哺”基金,贡献爱心。由此,一个普通的助学基金,渐渐演变成一门自强自立、助学帮困、诚实守信、感恩社会、传递爱心的课程,成为在省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慈善品牌,也形成了学校的“思源文化”、感恩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教书育人典型案例”。
树立创业文化品牌。学校划出专门场地引导学生创业,邀请企业家和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到“创业大讲堂”给在校生“现身说法”,开设创业指导课程,从一间小店面的“创业街”到入驻数字科技园的正式注册公司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培育孵化”。目前,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已成为宁波市首批大学生创业园和首批市级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创新创业成为学生的追求。
培育团队文化品牌。学校通过多种途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开展有专业教师指导的“班集体特色项目建设”、“工作坊(室)”、“科技兴趣小组”等各类活动,既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和钻研,又体现了动态的职业素养要求。2012年,“班集体特色项目建设”获宁波市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称号,一班一特色的班级文化在传承中形成。
篇9
关键词: 地方戏曲 培养目标 常规课程
目前除了全国九大专业音乐学院以外,绝大多数的省、市、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都相继成立了音乐学院(系),并且在“音乐教育”专业的基础上开设了“音乐表演”专业,招收大量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然而,在音乐表演专业队伍逐年壮大的趋势下,其就业前景却不容乐观。大部分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表演专业学生在专业水平上与专业音乐学院的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在就业中缺乏竞争力。从近三年对江浙沪高师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单位的调研来看,近90%的毕业生无法进入专业团体工作,多数毕业生由于长期找不到合适自己的专业工作,改行者居多。而在家待业以家教为生的毕业生人数在逐年增加,到琴行或培训中心代课更成为一种就业或增加收入的方式。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由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表演专业在教学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①照搬专业音乐学院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②人才培养模式单一,教学目标模糊;③培养的人才其专业特点趋于格式化。
综合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地方高师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应依据于当地社会和人才市场的需求入手,要制定出符合当地社会需求、符合学校办学能力与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正确树立人才观、服从市场需要的基础上,形成自身的“特色”或“品牌”专业。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设置专业课程时不要忽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而将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中的“本土戏曲文化”纳入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教育体系,是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一、本土戏曲资源引入地方高师音表专业课程设置的意义
我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除京剧之外还约有300多种地方戏曲。作为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地方戏曲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风习俗和当地的传统音乐特点。传统戏曲音乐也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课程的一个主要内容之一。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专业引入本土戏曲资源,无论从地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事业发展需求的角度,还是从生源的本土化程度,对本土文化挖掘、传承、保护与研究以及人才培养方面都负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不仅可以建构适应本地区的地方课程,为本校的教学研究带来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还可以促进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解决传统课程设置与学校特色课程的无缝对接。
更为重要的是,本土戏曲资源的引入向学生传递了艺术源于生活的理念,也为部分有志于传承传统艺术的学生指出了方向,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二、本土戏曲资源引入地方高师音乐表演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举措
针对地方戏曲的生存现状和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的现实,在理论上,将地方戏曲引入地方高师音乐教育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更有着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需求。然而,地方戏曲有其自身存在的特点,而高师音乐教育又有其固有的模式。在将地方戏曲引入高师音乐教育课堂的探索中,需要学校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各方面体现出开放的姿态,要勇于创新、勇于实践。
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在经过十年的调研、筹备、试点之后,目前探索出相对适合本校实际的音乐表演专业特色课程设置方案,并将这些特色课程切实编入“人才培养方案”中。
学校之所以将音乐表演专业学生作为教学试点对象,是因为该类学生有表演方向的系统的课程设置,比较符合戏曲的表现特性,而且该类学生身处师范院校,其有别于其他专业院校表演系的学生,具备了演员与教师双重身份的培养条件。
1.戏曲特色课程进入常规教学。
绍兴文理学院坐落于著名的戏曲之乡、全国性第二大剧种——越剧的发源地绍兴。绍兴有着丰富的戏曲资源,大量的优秀作品需要传承和发展。作为绍兴唯一的综合性本科大学,学校在弘扬地方文化,培养应用型高级音乐专门人才方面责无旁贷。为适应绍兴文化强市建设的需要,更多更好地培养高素质的音乐表演人才,音乐学院结合自身办学实际,在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别设置了地方戏曲的特色课程,将地方戏曲课程编入常规教学中。
绍兴文理学院音乐学院为音乐表演专业开设的课程分为三类: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在这三类课程中都加入了戏曲课程,例如:
①在专业基础课(必修)中开设了:《基础唱腔》,该课程主要是教授绍兴本地最著名的越剧唱段。开课学期为第3个学期,每周2个课时,一学期共32个课时。这门课程是音乐表演全系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旨在“让每一位学生都会演唱地方戏曲唱段”。这门课程是所有戏曲特色课程的基础,因为只有会唱了,才能真正了解一门戏曲。
②在专业限选课中,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开设了:
声乐方向:《戏曲曲艺名作与赏析》、《舞台表演》。开课学期为第4个学期,每周各2个课时,一学期各32课时。这两门课程是针对声乐表演方向学生进一步提升地方戏曲演唱表演水平的。较系统地学习戏曲(主要是越剧)的唱段与舞台呈现。
器乐方向:《乐队排练》,开课学期为第2学期到第7个学期,每周4个课时,一学期共64个课时。这门课程是针对民乐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在排练中将加入戏曲音乐练习,熟悉戏曲丝弦曲牌与乐队演奏方式,体会地方戏曲乐队的风格特点。
③在专业任选课中开设了:《绍兴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绍兴地方戏曲》。开课学期分别为第1学期和第2学期,每周各2个课时,一学期分别为32个课时。这两门课旨在提高学生的戏曲理论水平。
除以上课程设置之外,人才培养方案中又增添了11个学分的实践环节。要求学生在大学四年中必须亲身参与3周的“专业汇报”和8周的“艺术实践”。在这些实践环节中有部分是学生自主选择的,有部分是学院要求必须进行的实践,并且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戏曲课程将期末考试与艺术实践相结合,一台汇报演出就是当年的考试形式。这样设置是将“课内教学——课外艺术实践——课业考试”形成一个整体,切实做到将地方戏曲素养作为专业技能素养之一。
2.编写“地方戏曲”课程教材。
教材是地方戏曲引入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的依据。没有实用、有针对性和高水平的教材,教学活动就容易流于随意和流于形式。因此,编写“地方戏曲”课程教材是当务之急。
学校组织具有使命感和热爱民族音乐的、优秀的高校老师,联合地方戏曲专业院团的老师对地方戏曲进行加工、整理、再创造,共同编写教材。同时,将部分实验成果充分应用到教学中,将鲜活的地方戏曲元素,变成学生学习、表演、研究的重要内容,将丰厚的地方戏曲文化资源转化成良性循环的教育必备资源,实现教学、创编和表演三位一体的教学实践体系。因校制宜编写“地方戏曲”课程教材,是奠定地方戏曲引入高师音乐表演课程的基础。
3.构建素质良好的教学与研究梯队。
目前,学校推行地方戏曲教学的“瓶颈”在于合格的师资队伍。由于传统的高等音乐教育课程设置等原因,目前大部分的高师音乐教师的知识结构中缺乏地方戏曲的相关专业知识。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地方戏曲进入地方高师音教课程,首先是要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中培养和挖掘具有一定地方戏曲专业素养的师资。因此,高师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戏曲知识和表演技能的专业化训练。
在目前地方戏曲师资紧缺甚至是匮乏的情况下,学院不断采取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挖掘在编音乐教师中有过戏曲学习经历的教师进行再深造学习。其次,聘请专业戏曲院团的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创编老师作为学院的客座教授,定期为学生授课指导。
三、结语
将本土戏曲资源引入地方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表演专业,是地方高师音乐专业教学的一种尝试。这本身就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需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这无论是对地方戏曲的保护还是完善地方高师音乐表演课程设置,立足本土音乐文化,促进区域性高师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也为高师音乐教育开拓特色化办学的道路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杨碧华.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弘扬传统音乐的设想[J].中国音乐,1996(1).
[2]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1).
篇10
职业院校旅游专业是我国旅游业的人力资源库,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发展为社会培育了一大批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然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市场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旅游者逐步成熟,旅游需求个性化和多样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旅游者对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跟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各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缺乏特色,专业特色建设存在许多不近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软、硬”件跟不上时展步伐
课程是学生的“粮食”,好的课程设置不但能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根据学习状况补充给学生所需要的能量。而目前我国多数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不仅缺乏特色,还仍延用“大而泛、泛而烂;理论旧、实践浅”的课程体系[1]。由于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存在理论性课程过多、无重点,应用型课程过少而又缺乏特色,使得学生学理论不全面,学技术不精湛,结果是学生不能学以至用,在从业竞争中没有优势,甚至被非专业学生所淘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纵观我国职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设备普遍落后,不少管理者的观念还存在问题,认为旅游服务简单容易,不需要现代的技术装备,很多院校的旅游专业教学还延用传统的黑板、粉笔、教科书、挂图等,现代传播媒体如幻灯、投影、广播、录音、电视、录像、光盘、电子计算机等及其相应的组合系统,如语音实验室、多媒体电教室、电子阅览室、微格教室、多媒体电脑机房等等没有得到普及。教学方法创新缓慢,改革措施滞后,“软、硬”件跟不上时展步伐,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虽然近些年国家财政对职业院校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不少资金,但杯水车薪,用在旅游专业的投入少之又少,常常会被其它“急需”项目挤占。许多院校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实训室规模小,设施落后,有的有场地无设施,有的有设施无场地,学生不能摆脱听实验、讲实操的尴尬局面,理论与实践一头重一头轻的处境,难以满足学教学和社会需要[2]。
(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
师资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因素,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力量单薄,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相同年龄段的教师过于集中,没有形成合理的年龄梯度、高级职称比例平均偏低,其主要问题是:一是非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主要承担公共课和基础课,也有些在短期培训后转教专业课程;二是旅游专业毕业的教师,主要承担部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是本校毕业后留校任教的老师。这些教师中,大部分专业理论知识欠缺,专业技能也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同时,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没有得到创新和提升。面对信息产业的速猛发展,院校在教学中缺乏现代化管理手段。虽然,一些院校开始购买或自行研制旅游、酒店教学管理软件,但推进步伐缓慢。由于教学管理软件程序复杂,技术要求高,而且各个院校的需求又不完全相同。购买的软件往往不能充分突出其针对性,而自行研制的教学管理系统,停留在简单的管理之中,缺乏实用性和推广性。缺乏现代化教学管理手段,制约着教学管理质量的提升,也制约着院校专业特色的建设。
(三)人才培养定位模糊,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
职业院校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往往是追求大而全,职业面过于宽泛,虽然为就业方向提供了多项选择,但人力培养缺乏明确定位,没有对市场需求做较好预判,盲目跟风和无序竞争,使得人才培养陷入困境。从近些年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区域情况看,有90%的学生选择本省城市就业,7%的学生选择临省城市就业,3%的学生选择较远省城市就业[3]。因此,院校不重视地域特色,不根据地域特色进行人才定位培养,就成为造成旅游人才逊色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大、中、小旅游企业人才需求方向不一样,较大企业需要管理类人才,中等企业喜欢有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小企业缺乏技能型人才。院校没有根据学生自身特长和爱好实行拓展培养。缺乏对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面对旅行社、酒店、景区及不同的旅游企业,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重点培养,使企业缺人才,学生难就业的现象得不到有效解决。同时,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的现象。2013-2014年,有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网上多项调查,有79%的职业生求职没有清晰、具体的职业发展规划,33%的求职者简历投递石沉大海却不知原因,重视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者不足21%。不知如何规划职业生涯的求职者占81%,理想模糊的求职者占43%,模仿其他同学就业方向、发展思路的求职者占11%,有大致想法却难以付诸实践的求职者占37%,明确表示自己有清晰、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计划且正在实施中的求职者仅占25%。这些数据,反映了院校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不够,使学生缺乏职业目标,面对就业压力,一片迷茫,找不到发展方向。旅游专业的专业出口对应旅游业,对旅游服务谁都可以说了解,但在这个行业如何发展,很多人心中没底,很迷茫困惑。
二、旅游专业特色建设的两个方向
物色是生存之基,特色建设是职业院校追求发展的最佳途径。旅游的本质在于求新求异,旅游服务讲究个性化服务,旅游个性化服务呼唤旅游专业特色,旅游专业建设要注重专业自身特色的形成,把教学中的亮点和经典部分,作为专业特色的重点部分来建设。瞄准市场产业设置特色专业,抓住岗位需求开设特色课程,以特色建设为办学思路,推进专业特色建设向纵深方向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要把握住以下两个方向。
(一)特色专业,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
随着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未来的人才培养更需要倾向专业化的方向,职业院校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腿根,就必须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全力为企业量身打造人才,并走属于自己的“内驱式”与“外延式”相结合的专业特色道路。摆脱传统课程设置的束缚,将生存因素和发展因素双重并举,明确教学目标、确定人才定位,避免专业设置过多,突出专业特色的精而细,由“以校设课”转向“以人设课”和“以企设课”,从教学规划、课程制定上全面体现专业特色,突出旅游领域专业特色,培养人才在知识水准、能力层面、综合素质方面都能达到,甚至超过旅游行业及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旅游专业特色建设要顺应时代潮流,要以市场发展为导向、企业需求为依托,要创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4]。以专业特色为方向,重点培养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紧缺的经营型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专业人才,在研究国内外旅游发展政策、旅游信息数据、旅游产业开发等基础上,勤思考、善洞察,捕捉旅游发展趋势和脉点,为企业输送专业特色人才,走在培养人才队伍的前列,实现专业特色的跨越发展。
(二)特色培养,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
特色培养,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旅游专业特色学习和锻炼,使学生获得选择、创造职业的综合实力,这就需要院校在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特色培养。一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复杂环境下具备求职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就业之后具有适应工作岗位、实现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能力。院校要紧跟时展步伐,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好高骛远,要结合实际,通过“双元化”、“渗透式”、“工读交替型”等人才培养模式,以特色培养为轴心,向“双向参与、双向互动、双向促进、双向发展”方面辐射,形成旅游专业特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5]。如“双元化”将企业与实践为主导,开设与企业关系密切的专业技能实习课;“渗透式”以院校专业特色为中心,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寻找学生自愿接受的企业单位,与企业单位达成学生工作任务、职责、时间、薪酬等协议,开展实践培训,实践培训结束后,及时总结,做到纠偏扶正;“工读交替型”以院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为方向,根据学生状况,展开交替式人才培养,让学生学会两条腿走路,实现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的。
三、旅游专业特色建设实施方法
旅游的特点和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注定职业院校旅游专业不能关门办学,更不能重走传统的老路,要拓宽办学视野,多渠道搜集外界旅游相关信息,把握国家政策,抓住发展机遇,不断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学科布局,优化课程结构,在旅游专业特色建设上,要集全校力量和智慧,全方位、多角度改善育人环境,搭建新的人才培养平台,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法如下:
(一)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区域旅游服务对象为特色
旅游职业院校要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挖掘和寻找区域领域中的潜在资源,从历史、地理、文化、环境等方面出发,研究探讨旅游与经济的契合点,把握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信息,将服务区域旅游做为旅游人才培养的目标。充分发挥区域旅游资源优势,依据区域丰富的特色,重点探索新型旅游人才培养模式,要积极主动开展市场调研,根据行业反馈意见及建议,及时调整不科学、不适应旅游人才发展的问题,建立与企业和旅游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人才培养体系,采取“2+1”或“3+1”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要与区域需求实现“无缝”对接,教学内容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突出旅游专业教学特色,对理论和实践进行区分,把实践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建设以应用型为特征的理论教学体系及以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6]。要注意运用现代企业对员工教育中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一致的内容,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相衔接,在工作岗位上磨砺意志、展现自我,在真实社会环境中形成责任意识[7]。专业建设要明确教学目标,以培养区域旅游服务对象为特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好“2+1”或“3+1”教学的拓展工作,让旅游企业感受到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让学生认识到加强技能实践在就业和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要体现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起到导向、激励、评价作用,以准确、具体、全面、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学通过与区域历史文化、地方传统特色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培养区域旅游服务人才的效率。
(二)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
旅游职业院校在开设《旅游文化》、《饭店管理原理》、《导游业务》、《餐饮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等精品课的同时,还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加强特色课程体系建设。开设一些更贴近旅游专业的特色课程。如开设《形体训练》、《医疗急救》等课。由于旅游业有别于其它行业,需要内外气质兼备的优秀人才,在重视业务技能的同时,还比较重视外在形象和外在气质的完美。鉴于此,院校要改革体育课教学,加强形体美的审美教育课程,增加美育及艺术修养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规范坐立行走姿态,提升学生的外在素养[8]。同时,职业院校要不惜重金,重点投入,将实践技能课与综合技能训练课紧密结合,突出“仿真训练”、“定项训练”效果,在体现实用性和操作性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订制强化课程,让学生走上实习岗位前,助其“热身”。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将实践技能课、综合技能训练课列入重点课程项目,并作为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毕业考核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发展旅游教育,职业院校要根据旅游专业特色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要结合专业特点,采取宽泛基础、灵活板块的基本思路,淡化学科性课程体系,强化职业型教学结构。建立符合院校实际的旅游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对必修、选修、任选课做适当调整,必修课需要完成公共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教学重点放在选修和任选课上,选修课必须在旅游工作岗位细化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岗位所需的知识、技术,以模块化的形式精细设课,重在培养和拓展学生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和潜能,充分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9]。任选课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集中拓展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发展和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与时俱进,完善特色专业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