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4-02 06:21: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口语学习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口语学习材料

篇1

关键词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 知识内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1.029

Tourism Spoken English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Research

GUO Aixia

Abstract In the Tourism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change tourism spoken English knowledge into students' spoken ability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developing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the English language. From within the knowledge of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ourism promotion of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English within the students 'knowledge of the strategies, and improve students' ability to use tourism English , the develop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overall quality.

Key words tourism spoken English; knowledge internalization; strategy

0 引言

英语教学中,教师们一直纠结于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困惑。发展能力自然是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不可否认,传授知识却是发展能力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旅游英语口语的教学更是体现知识和能力的协同发展,两者并不矛盾。旅游英语口语的知识内化研究就是要研究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设计旅游英语口语课堂, 达到发展学生能力的教学目标。

1 知识内化的教育理论综述

法国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迪尔凯姆最早提出内化这个理论,其含义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社会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植于个体意识之内。法国著名心理学家让内也对内化问题进行研究,指出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接受成人强加于他们的各种社会行为而被内化。前苏联维烈鲁学派,如维果斯基就赋予内化概念新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高级心理机能最初都是作为外部的人际交往形式表现出来的,后来由于内化的结果而转化为个体的心理过程,即内化是由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知识的本源既不是从客体发生,也不是从主体发生,而是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发生的。知识的发生过程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而不断建构的过程。

知识内化导向的基本内涵,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认知同化论中指出: 知识内化是学习者通过一系列智力活动,将具有潜在意义的外部新知与其认知结构中的相关旧知建立实质性的联系,把新知同化后纳入认知结构,进而转化为已有观念,扩建认知结构的过程。知识内化成学生素质是内化的完整过程。也就是说,知识内化是学生把教材中的新知识经过他们的学习认知活动,接受成其内部的知识, 也就是教材新知识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中的原有知识建立内在联系,形成其新的认知结构,即实现知识结构向认知结构的转化。因此,教学中适当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积极参与这个过程,使他们在经历感性理性、已知未知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内化新知,发展智能。

2 学生知识内化的条件

知识内化是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建立内在联系,从而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学生知识内化是一个主体内在性活动过程,是学生自发的内在的演变过程, 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新知识的学习材料本身必须要有逻辑意义。这里的逻辑意义是指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相符,也就是说,学习材料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以内的。旅游英语口语教师在新的学习材料的选取上要以学生可理解接受的内容为前提, 为学生创建可理解接受的知识内容,才具有实施教学的可行性。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知识内化的客观条件。

(2)有足够充分的基础知识。有逻辑意义的学习材料是学生知识内化的客观条件,但是知识内化发生的内部条件也不可或缺, 即学生原有的知识中需要具备一定的新知识的基础知识。具备了新知识的基础知识是实现知识内化的内部条件。

(3)有主动加工的学习活动。具备了知识内化的客观条件和内部条件,更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内在学习加工活动,来促成知识内化的发生。主动加工的学习活动是指发生在学生主体的新旧知识的相互交融,相互贯通,激活旧知识,吸收新知识,从而又使两者构建成更大的知识结构体系,更大的知识结构体系又为知识内化的发生提供了保障。主动加工的学习活动是知识内化的决定性条件。

3 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特点

(1)实践性强。旅游英语口语课的实践性较强, 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旅游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因此, 教学过程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的过程, 更是其实践所学英语口语知识, 应用于旅游交际的过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旅游英语口语课堂应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课堂充分实践课堂所学知识。教师则要创造语言实践的环境和活动,实现学生旅游英语口语知识的内化。(2)专业性强。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是专业性强。它既是口语交际用语,又不同于一般的日常口语交际, 它有旅游的特色,是在国外旅游中涉及的交际用语。包括出行交际用语,住宿交际用语,饮食和购物交际用语等。因此,其语言有自身的特殊性。(3)综合性强。旅游英语口语的最后一个,也是较重要的特点,即综合性。它既是涉及语音,词汇,句法的英语知识综合应用,又涉及到文化习俗等非语言的特性。因此,课堂的设计既要使学生的知识实现内化,更要让学生对异域文化习俗方面有认同感。

4旅游英语口语知识内化的策略

4.1 向学生提供有序化、整合化的旅游英语口语知识体系

学习材料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知识内化的客观条件。通常旅游英语的教学内容包含如下板块:(1)旅行中的常用社交用语;(2)空中旅行用语;(3)旅行中的出行;(4)旅行中的住宿; (5)旅行中的饮食;(6)旅行中的购物等内容。每一个板块章节的内容都是有序化、整合化的知识体系。教师的任务便是有序整合每个章节的内容以及每堂课的内容, 使每个章节和每堂课的内容的呈现方式易于学生达成知识内化的学习目的。教材的知识结构设计合理与否,课堂的知识呈现有序与否,成为学生能否有效实现知识内化的重要条件。因此,旅游英语口语教学的一项首要任务是整合有序地呈现旅游英语的口语知识。

4.2 构建学生的旅游英语口语基础知识结构

知识内化的实现,以定量的基础知识为内部条件,即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才能具备知识内化的内部条件。旅游英语口语的旅游交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内容的特殊性。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原有知识结构,学生基本的词汇结构,学生熟练掌握的句式结构,其次,教师课堂具体教学内容也以学生熟悉的词汇和句式展开,便于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设计最佳知识结构序列,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搭建起旅游英语口语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结构,才能为学生逐步实现新知识的内化打下基础。

4.3 注重学习过程促进知识内化

4.3.1 课堂结构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旅游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课堂结构设计应以学生探索和实践知识为主。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活动,教师可为学生的预习活动提供方案和要求,使学生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地去实践课前的学习活动,实现课前自主探索学习的目标。课堂展示环节,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头脑风暴,学生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和收获,教师可适当补充和纠正,也可以对知识进行提炼和深化,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更上一层楼。先课前预习,后课堂展示,最后学习效果评价。检测环节也是知识的应用环节,在这个环节可以实现所学知识的初步内化。预习―展示―反馈三部曲的课堂模式有利于学生知识内化的实现。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的充分发挥,也是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挖掘学生内在学习潜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4.3.2 合作学习实现学生的互动性

旅游英语口语的课堂特点,是要通过合作学习实现学生的互动性。合作学习,既不是老师的传授知识为主导,也不是学生个体独立展开的学习活动, 而是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活动,小组之间的互动为主要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组织形式。在预习,课堂展示和反馈这三部曲中,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交叉交错的学习小组,充分激发学生外部学习环境刺激产生的新鲜感和神秘感,从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旅游英语口语的教学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和实践,有利于学生的旅游英语口语能力的发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将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4.3.3 拓展知识实践实现学生知识的应用性

拓展知识的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用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培养能力,达到知识能力的升华。英语角的组织,口语比赛,演讲比赛,英语话剧表演,英文歌曲比赛,英语文化知识讲座等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是学生实现知识内化的有效方式。因此,课外实践活动是学生知识应用实践的操练,也是旅游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效果的重要补充。

5 思考

学生知识内化过程的实现是学生主体与知识结构,知识呈现,课堂教学模式等外部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师的媒介作用至关重要。作为旅游英语口语教师,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结构,整合有序地呈现新知识, 改进并不断丰富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开拓新的实践活动,注重学习过程促进知识内化,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提升,进而实现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参考文献

[1] 李琳莉.大学英语知识内化的有效途径.中国商界,2010(12).

[2] 丁玲玲.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内化机制研究.教育探索,2012(7).

[3] 张翠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知识内化机制研究.科教导刊,2014(19).

篇2

关键词:语言学习中心;英语口语;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4-0286-02

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从中学到大学,以教师为主体、模式单一的程式化英语应试教育,使得 “哑巴英语” 成为中国大学生的通病。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质量全面实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通知》(教高厅[2006]4号)和《关于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3号)等文件精神,我国高校掀起了新一轮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浪潮。许多高校相继建立了语言学习中心,采用“大班课堂授课+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渠道的英语自主学习环境。那么,在语言学习中心的平台上,大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的现状如何?怎样根据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采取相应的学习策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口语水平?这都是大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英语口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许多教师和学者有这样一个共识: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不仅使他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者学会如何学习要比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更重要。所谓自主学习(self-access learning),就是学生要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掌握自我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材料、评估学习进程和结果等一系列的技能,教师在这个学习模式中主要起辅导和促进的作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语言学者Henri Holec (1981)就提出,外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两个:一是帮助学生获取语言和交际技能,二是帮助他们获得自主,即学会如何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中自我观念和情感因素的重要性,教师应注重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尊重并重视学习者,把学习看作学生实现自我的一种形式,在决策过程中给予学习者一定的权力和自由。同时,教师营造并保持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帮助学习者学习。

英语口语的实践性很强,需要学习者参与大量的语言实践。同时,英语口语学习中语感非常重要,而培养语感,最根本的就是要创造一个外语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沉浸在这个环境中,在英语的大海里“游泳”。 语言学家S.Krashen(1983)的语言习得理论中的重要一点就是区分了习得(acquisition)和学得(learning)。该理论认为,外语学习中习得比学得更重要,大量的有意义的输入是外语学习成功的重要因素。大量输入、自然习得成为外语学习的重要原则和规律。语言的学习和掌握需要学习者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地加深理解,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我们认为,在口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学习者只有通过自主学习,从不同的渠道与途径,获取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和真实的语境,保证有意义的信息的输入量,才能从根本上真正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

二、学习中心平台下的口语自主学习现状

语言学习中心是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材料,模拟真实的语言情境,实施并促进语言综合自主学习的场所。语言学习中心革新了教学手段,改变了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为英语口语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了了解语言学习中心平台下大学生口语自主学习的现状,我们于2010年6月份对武汉地区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6所高校的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的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800份,回收的有效问卷781份,回收率为97.6%。调查内容涉及英语水平认知、口语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中心平台的应用等方面。

(一)英语水平的自我认知

调查发现,只有4.5%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自己的英语综合水平 “优秀”,16.9%的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良好”,38.8%的认为自己英语水平“一般”,而认为自己英语水平“较差”和“很差”的则分别达到了27%和12.8%。在英语各种具体应用能力上,46.7%的被调查者认为最需要提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是“口语”,其次是“听力”,所占比例为29.7%,写作和阅读分别占14.7%和9.2%。如图1所示。这说明,口语和听力已经成为制约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提升的主要“短板”。

(二)英语口语学习的主要动机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意愿。其中,意愿“很强”的占16.3%,“比较强”的占37.5%,而意愿“很弱”的只占3.2%。但是,调查同时发现,大学生对英语口语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完全没有兴趣”的占10.9%,“兴趣较小”的占25.2%,“兴趣很强”和“比较强”的分别只占7.9%和20%。这说明,虽然大学生提升自身英语口语水平的愿望迫切,但对学习英语口语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目的过于功利,自主学习的动机主要源于考试和就业的压力。

(三)英语口语的学习方法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在经常使用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当中,排前三位的分别是“课堂与教师互动”、“观看英语电影与视频”和“参加校外口语培训班”,所占比例分别为31.1%、21.5%和15.2%。而“课外小组讨论”和“人―机对话软件练习”所占比例分别只占10.4%和3.1%。如图2所示。这说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尚未适应自主学习的环境,在口语学习方法上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一些可以通过语言学习中心平台实现的自主学习方法,如课外小组讨论、人―机对话软件练习等口语学习方法还未得到推广普及。

(四)语言学习中心平台的应用

虽然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建立了语言学习中心,供学生进行英语视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语言学习与训练。但许多大学生并未真正熟悉和适应这种新型的自主学习平台。调查发现,课后去学习中心次数“很多”的学生占12.3%,“比较多”的占18.3%,“比较少”的占26.3%,“很少”的占14.9%。对语言学习中心功能“很熟悉”的占12.5%,“不太熟悉”的占25%,“不熟悉”的占11.3%。认为语言学习中心口语学习“帮助很大”的只占3%,“有一点帮助”的占34%,“没有帮助”的高达45%。这说明,大学生英语口语学习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律性都还不够,对语言学习中心的功能还不是很熟悉,语言学习中心的部分功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基于学习中心的口语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提高英语口语水平的主要途径,语言学习中心为大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语言学习中心在大学生口语学习中尚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虽然造成此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最关键的仍然是大学生未能掌握恰当的口语自主学习策略。为提高学习效率,在语言学习中心进行英语口语自主学习,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强化时间管理

自主学习并不等同于自由学习,它是学习者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分配时间所进行的有规律、有计划的学习模式。大学生基于学习中心开展口语自主学习,应该强化对时间的管理,主要是:(1)了解语言学习中心不同功能区域(尤其是多媒体电脑区、视听区、讨论室、语音聊天室等)开放的时间规律以及提供的服务项目,以此作为自己安排业余口语训练时间的依据;(2)根据自己业余时间的安排,制订目标明确、切实可行、便于评估的口语学习计划;(3)协调自己口语学习与其他学习项目之间的时间冲突,统筹兼顾并妥善安排好自己学习与业余生活。

(二)熟悉语言学习中心的功能

调查发现,许多大学生对本校语言学习中心的功能并不熟悉,部分大学生甚至将语言学习中心等同于网吧和电脑机房,这使得语言学习中心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基于学习中心开展口语自主学习,大学生应该做到:(1)主动了解语言学习中心的规划构成及学习功能,例如,绝大多数语言学习中心专门设置的讨论区可以用来组织英语口语“小组讨论”,但是平常却绝少有学生愿意加以利用,这主要源于大家对讨论区的作用不够了解。(2)主动熟悉语言学习中心多媒体电脑里面的学习材料。语言的运用体现的是一种综合能力,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互为关联,不能绝然分开。许多大学生为了练习口语而忽视对听力学习材料的利用,使得很多很好的语料资源被浪费。只有熟悉,才能用好,不同的学习材料对口语学习会有不同的帮助。

(三)持续进行评估与改进

要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必须掌握大量的日常用语,并且持之以恒地对各种不同语境下的对话主题加以刻苦练习。但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不同的大学生对不同的语言情境熟悉程度并不一样,这就需要通过评估检验机制,了解自己对各种话题的口语熟练程度,以便进行有针对性地改进训练。评估的办法可以参考大学英语四、六级口语考试形式,邀请英语教师随机抽取样题从内容、准确度、流利度三个方面对自己的口语水平进行评估。条件允许的大学生也可以参加TSE(Test of Spoken English,即英语口语测试),以全面了解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便于采取恰当的方式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参考文献:

[1] 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 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3,(6).

[3] 柴绍明,何高大.论语言学习中心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 现代教育技术,2006,(4).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法 学习小组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负责控制课堂的教学进程,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很难被激发。合作学习法的引入增强了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和基本方法

合作学习又被称作合作教学,是指学生之间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相互合作完成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合作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小组成员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形成互助合作的关系,小组的总成绩是合作学习的评价标准和奖励依据。

合作学习有五种基本方法。一是学生小组成绩分工法,该方法是在授课前依据性别、成绩等内容将学生分成若干异质小组,各学习小组根据授课内容开展合作学习,学习结束后每位学生参加所学内容的个人测试并取得个人成绩,通过学生学习前后个人成绩的进退情况对小组成绩进行加减分,以小组的最终得分进行相应的奖惩。二是小组游戏竞赛法,该方法是将学生分为若干异质小组进行授课,各学习小组每周与自己学习成绩相当的小组进行竞赛为自己小组赢得分数,竞赛结果将成为下次调整竞赛对手的依据,成绩优异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竞赛双方实力相当为他们取得成功提供了均等的机会。三是切块拼接法,这一方法是将已被分割成若干部分的相同学习材料分配给各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各自认领不同部分的学习材料,将各小组认领相同部分学习材料的学生重新组合开展合作学习,学习结束后回到原来学习组就自己已学习的部分进行讲述让其他学员学习,该方法更有利于加强学习小组之间的学习互动。四是共学模式,该方法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协商完成指定作业,老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并给予小组成员相应的奖惩,共学模式的关键在于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了解学习小组内部组员的学习活动情况。五是小组调查法,该方法是选择一个课题并将课题分成若干部分分配给学习小组的成员,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设计开展课题研究,各成员对自己负责部分开展研究并形成小组报告,最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向全班同学交流介绍本组的课题研究成果。

二、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1.初中英语听写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英语听力是英语交际的基础,传统英语听力教学是由教师反复播放听力材料,学生根据听力材料完成习题,老师核对作答内容的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形式内容枯燥乏味很难激发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学习兴趣,而合作学习法有效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合作学习听力教学中,学生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每人根据自己听到的材料内容记录关键信息,然后互相交换意见,讨论整理出最终答案,各学习小组将自己小组得到的最终答案进行交流,由老师公布答案并进行点评。

2.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给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其不同于其他教学内容,口语教学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言语交流,合作学习法可以灵活的变换学习小组分组方式,使学生不断的变换交流搭档,从而调动全班同学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到口语交流学习中来。在练习过程中,各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组织方式,多样的话题选择和丰富的练习方式给学生带来一种新鲜感,为了取得自己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每位学员也更愿意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

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英语阅读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要了解阅读材料的相关背景知识,还要求他们能根据材料大意了解作者的态度、分析材料语句的细节。合作学习法可以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与他人的交流探讨中了解学习小组其他成员的观点。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切块拼接法开展学习,将同样的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分到每个小组成员手中,负责相同段落的学生重新组合开展研讨,学习结束后回到自己学习小组分享所学内容,老师负责解答反馈的问题。

4.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英文写作是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写作课程较为封闭,几乎没有任何的交流合作。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对写作话题进行讨论,小组成员各自进行独立写作,完成的稿件进行交叉修改。在文章互相传阅和修改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输入和使用语言的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高,提升写作能力和改错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三、结束语

合作学习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英语成绩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加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为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提升了班级的凝聚力,形成了和谐的班级学习氛围。合作学习法改变了传统以教师为核心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切实发挥好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让学生正在掌握了学习的自和主动权,在人才培养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

篇4

效果。

关键词:复述;释义;职高生;口语训练

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英语教学的主旨虽然不在于应对高考,但同样受到会考、考级等因素制约。许多职高学生阅读能力不错,解题能力高;而当他们需要与别人用英语交流时,就会出现许多表达障碍。在关于职高毕业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薄弱,是制约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得到发展提升的一大不利因素。为了提高职高学生的口语水平,一线教师做了大量尝试,希望能够让学生摆脱“在校天天学英语,出校不会讲英语”这一怪圈,但在实际操作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仍限于朗读,背诵等传统方式。

一、职高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英语教学以语法、词汇教学为主,课堂上教师说个不停,学生听得费劲,课后教师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只能机械性训练。因此中国的高中生可以在英语笔试中获得较高分数,但在实际运用上,能力往往逊色很多。十几年前英语教育界就一直提倡去除哑巴英语,但十几年来效果甚微。

从语义学的范畴来看,传统的英语口语教学,都是将英语的词句挂靠到母语结构上,英语学量受到母语系统的干扰,屏蔽了英语语音系统化正常运行,无法生成英语特有的音素组合。大量单调重复的记忆操作,将英语片段知识散乱地悬挂在母语结构上,造成的后果是:学生掌握不少英语语言知识,但如一盘散沙,无法建构开放性的语言生成系统,结果多年学习毫无突破。(徐火辉,《中国人学英语自学方法教程》)学生所学的英语大部分都是中国式的英语,很大程度上不符合英语口语的习惯用法。对于很多职高学生来说,他们的初中英语基础本来就差,打个比方,他们其实就相当于襁褓中的婴儿。因为婴儿刚出生的时候没有任何的语言能力,他们无力理解成人对他们发出的语言信息,更无法通过自己的口腔活动做出有效回应,但是,他们具有学习任何语言的潜力。人类的大脑先是具备了学习语言的能力,然后才是适应某一种特定的语言。职高学生也是如此,他们的语言潜能亟待发掘,无非就是有没有用对方法。

二、复述和释义在英语口语训练中的作用

(一)复述和释义的概念

所谓复述,就是以自己的言语重复材料,用以巩固记忆的心理操作过程。通过复述,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和组织,有助于向长时记忆转移,具有较强的主动性。释义就是用重新组织的语言对原来的语言材料进行解释或者简化,使之变得更易于理解。从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方法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用的都是巧劲,并非对学习材料的简单重复,其中还加入了很多创造性元素。语言是通过表示思想而间接表示客观事物的,客观事物经过大脑的加工后,形成一种概念和思想,再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整个过程能够从各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复述和释义的作用

通常意义的课文背诵只是一种简单教学。我们知道,语言不是被教会的,而是被学会的。对于十几岁的职高生来说,语言学习理论冗多繁杂,让人难以理解和记忆,就算勉强掌握了也不那么好使用。因此绝大部分职高学生离开学校时,带着满腹的知识点,然而一用英语口语交流就会卡壳。抛却简单的背诵朗读,复述和释义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非常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可以不拘泥于一些特别的遣词,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达正确的意思,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句子或者段落,可以做出深入浅出的解释。这是一个有别于传统的练习方法,实践证明,其效果大大优于传统背诵方法。通过复述和释义,教师能够对学生开展多种不同的训练,提高他们各个方面的能力。

具体而言,复述和释义在职高学生英语口语训练中具有如下积极作用:

1.加强记忆

人的记忆模式非常高级,相当于一台高级计算机,它处理信息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深化记忆的过程。无数个信息汇聚脑中,被不断打乱,重组,再打乱。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已经把一些知识点细分,重新进行计算。每次计算都会留下痕迹,这些痕迹就是被强化了的记忆。大脑也有一个积极活跃的功能,可以对各种痕迹进行解释,因此可以发现这些痕迹是有效的。

2.激励情感

语言是一种发声系统,既能表达意义又能表达情感。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我们注意到,每次学生在朗读或背诵那些对他们而言无所触动的课文时,没有正确的断句,没有语音语调高低起伏,也没有正确的气息停顿。这说明朗读或者背诵只是一个表象,学生的大脑并未全部接受这些信息。既然如此,这些学习材料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就是一连串毫无意义的废话,他们费力读出来的也只是连续不断的令人难以忍受的噪音。此时如果继续读下去,学生的内心烦躁不堪,必定会产生情绪障碍。虽然重复训练是学习的必经之路,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过于频繁的重复训练无法唤起积极情绪体验,单调重复很容易令大脑产生饱和现象,造成大脑加工效率骤降,难以引发深入的发展。与之相反的是,只要学习行为能够产生一点点愉快情绪和主动积极的感受,那么大脑不但不会出现饱和现象,反而会去主动追求体验感,这点特别有利于巩固学习行为。

3.巩固语法和句式结构

篇5

【关键词】 提升 低年级学生 口语交际能力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081-01

引言:在学习生活中,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可以增进交流,而且有助于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学实践证明,要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要从低年级段开始抓起,同时在口语交际训练中,真正发挥学生的参与性、能动性,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采用有效方法使学生想说、愿说、爱说、会说、能说,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水平。

一、凭借语文教材,加强口语交际训练

利用课程,结合教材,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众所周知,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十分丰富的语言因素,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有说完整句子的训练、有看图说话训练等。教师可以通过课文内容中的一些故事,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低年级学生比较活泼,因此教师要释放天性,营造讨论环境,给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要重视朗读的重要意义。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一些精品课文、优秀诗文让学生朗读背诵,使学生达到朗读成诵的程度,必要时,还可以抽查朗读、背诵情况。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就会慢慢养成一种良好的朗读习惯,其口语交际能力也会随之慢慢提高。

二、创设交际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创设教学情境,导入生活场景,也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情景创设的基本特点就是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富有生动性与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自身要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加入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伙伴,努力营构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轻装上阵,敢于表达并乐于表达。例如,可以利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唤起他们浓厚的说话兴趣,让他们兴致勃勃地交流自己的见解。学生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多在课堂上,受时间和空间条件制约,有时无法创设情境。但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可以将教师无法描述、学生没看过的东西或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兴趣,对口语交际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往往会对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动物故事等表现出极大兴趣。因为孩子是最善于模仿和创造的,老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扮演一定角色,体验语言,诱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教学《小兔运南瓜》,笔者分别让学生戴上小兔、兔妈妈、小熊、南瓜的头饰,把它们之间发生的故事,通过动作、神态、语言表演出来。很好地在表演中训练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组织各种户外活动,强化口语交际训练

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要想得到真正培养,还必须依赖于各种实践活动。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我们不妨把无意识的这些活动变为有意识的实践,借此来强化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低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因此教师要离教于乐,带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通过学生的课外活动,包括亲近大自然以及参观博物馆等,鼓励学生将自己观察到的景色、见闻表述出来,并与同学相互交流。户外活动的形式可以营造一种轻松的环境,学生没有学习负担,而且可以开拓眼界,对于口语表达交流更积极。

四、重视激励性教学评价,增强口语交际兴趣

新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口语交际的评价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即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过程中,除了重视运用多种手段,运行多种形势的口语交际活动之外,与之相配套的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机制的建立也同样重要。教师应主要采用随堂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最终呈现方式应多采用表现性动词和描绘性语言,重点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情境,体现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以表扬为主,让学生更有信心进行交流表达,对于口语交际能力欠佳的学生,教师要多加鼓励,并帮助他们不断融入到大家畅所欲言的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举行小规模的演讲比赛,针对一个话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无论内容的多少都予以表扬。同时,学生自评和互评也是比较重要的,在评价交际活动时,教师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必要时还应该让学生家长参与评价活动,建立和完善科学有效的口语交际评价体系。总之,小学语文的口语交际教学时一个长期、循环渐进的过程,通过建立这种机极的评级机制,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有兴趣来进行口语交际,增强低年级学生的自信感。

结语:口语交际能力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口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艰苦的努力,一蹴而就是不能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从事语文工作的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应该根据《大纲》要求抓好小学生说话训练的标准,紧扣教材内容,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持之以恒,艰苦努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的实用人才。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秀碧.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4.5

篇6

关键词 模因论 语言模因 英语口语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Application of Memetics in College Oral English Teaching

Abstract Memetics is a new theory of an evolutionary point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law of cultural evolution, it fit with the language development of very high, it is widely used in linguistic research. English teaching is a branch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how to use the language memes revelation guide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 question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main points of the language meme, and tried college spoke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al issues are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Key words memetics; language meme; oral English

学习英语最终目的自然是希望掌握外语,特别是能用英语进行交流。教育部于2004年年初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由于历史遗留的应试倾向、师资良莠不齐等原因,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十分普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拟从模因论的角度分析英语口语教学,期望借助语言模因理论找到更有效的设计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道路。

1 模因论的定义与基本原理

模因论(memetics)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模因(meme)这个术语在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它指文化领域内人与人之间相互模仿、散播开来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传下来。模因(meme)用了与基因(gene)相近的发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导致相似”的意思,故模因指文化基因。将meme译成“模因”,是有意让人们联想语言是一些模仿现象,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基因是通过遗传而繁衍的,但模因却通过模仿而传播,是文化的基本单位。模因靠复制而生存。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现,在它被复制或被重复传播之前,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传播、仿制才具有模因性。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传播,它就可以称为模因了。模因像病毒那样感染和传播,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不断变化着形态,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性质或相同的模式。我们肉眼看不到病毒如何传染,但我们注意到它可能走的路径和可能导致的症状。模因也是那样,我们无法指出模因是些什么,但当我们看到某种现象出现并得到传播时,我们能够认出那是模因作用所导致。模因论使我们认识到语言本来就是一种模因,模因的复制和传播经历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的过程。语言作为一种模因之所以能够流传,与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传播是分不开的。

2 语言模因与口语教学的关联

Dawkins说过,模因是存储于人脑中的信息单位;模因自我复制的途径是从一个人的大脑复制到另一个人的大脑;从人的大脑复制到书本,又从书本传播到人的大脑。模因靠复制、传播而生存,语言是它的载体之一。模因有利于语言的发展,而模因本身也靠语言得以自我复制和传播。从模因论的角度看,语言作为模因揭示了话语流传和语言传播的规律。语言模因从三个方面体现:教育和知识传授、语言本身的运用和通过信息的交际和交流。语言的复制、模仿和传播基本上通过这三个过程完成了。

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初次接触某种语言素材的时候,不管是英语单词、短语还是句子,都是先从教师传授开始。学生从老师那里复制了这些素材,进行操练,最后才能应用于实际交流。在英语教学中,最困难的不是教会学生如何发音、如何造句,而是怎样把所学的这些词汇随意串成句子自然地运用。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普遍的特点是读写强而听说弱。这当中固然有很多种复杂的原因,但从模因论角度看,主要是复制过度而传播不足所导致。教师和学生都较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接受,由于应试教育,各种听说读写操练也强调知识点的运用。相对而言,落实到信息传播交流的口语交际方面,却总是被忽略。即使到了大学,设置口语课,但也由于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模式,致使口语课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仍旧低效。

提高口语课效率,实现语言信息的交际和交流,可借助模因论的基本观点,适当创设课堂情景。同时,根据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规律,需了解语言的背诵教学可以为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提供坚实的基础,应大力提倡。模仿对语言学习的积极意义,但模仿、复制不是百分百的“克隆”,而是通过传播交流才能形成新的模因集合。因此,大学口语教学的前提是个体需要具备一些语言模因保存,在保存内容的基础上以不同形式向不同个体传播;另一些个体的模因则根据相同的形式放进不同的内容扩展,最终才能形成口语教学的教授、模仿、巩固、活用的有效过程。

3 模因论在大学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3.1 语言模因复制的准备阶段——口语材料的准备

口语素材的输入为语言模因的复制提供基础。具体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外语老师有必要突出学习材料的重要性,引起学生对语言模因的充分注意。口语材料如果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那么就能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分配口语任务,介绍相关图书、影视作品、网址链接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下一节课的相关学习内容。以任务型教学的形式让学生自行收集相关语言素材,这对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大有脾益。同时,学生的提前准备工作也能让他们对所要掌握的语言背景了解更深刻,为正式的语言模因复制提供了预热条件。以一次关于餐厅用餐为主题的口语课为例,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余时间用英语向同宿舍同学介绍自己家乡的特色菜,并讨论自己最喜欢吃的菜肴。教师的课前准备可以搜集大量餐厅用餐的英语对话,总结常用的菜单词汇,并事先制成几份英文菜单。英文菜单的制作,也是课堂语境创造的一部分。可以按照中西餐常用菜单词汇,制成中餐菜单和西餐菜单,如此一来,除了可以衔接学生的课前准备,也可以为正式的课堂讨论提供材料。

3.2 语言模因复制及同化阶段——课堂情景设置

语言中的模因就是在教育和知识传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教师通过创设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自然的情景中学到单词、语句以及它们所表达的信息,这些信息储存在大脑中实现了语言模因的复制功能。在给学生准备语言素材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同时注意材料的吸引力和连贯性。可鼓励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熟记常用习语和句型。教师可通过展示丰富多彩音像资料(从不同的光盘、VCD、DVD等剪辑汇编)来创设某种与主题相关的情景,结合学生自主收集的语言材料,提出具体的话题。教师针对话题总结出实用、常用的巨型与词汇,加深学生对语言素材的印象。或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听到一段语音、视频材料后进行概括和归纳,口语教学中利用这些听说训练材料能较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对于语言模因的同化也非常有利。

因为影响模因同化的因素主要是模因的显著性、新颖性、简洁性、连贯性,所以在以上提到的餐厅用餐英语情景教学中,教师在呈现语言材料之后,可将这些素材总结为烹调方式Cooking Method、调味品Condiments、汤类Soup、主食Staple food、西餐主食Western Food、主菜Entrees、中餐主菜Chinese Dishes、甜点Dessert、饮料DRINKS等几大词汇。此外,可以总结一些点餐、结单等有用的句型。例如餐前询问意见的用语“What’re your lunch plans?”、“I suggest we (should) go to a Chinese restaurant for a change.(我建议到中国餐馆去换换口味。)”点餐咨询用语“What’s on the menu today? Do you know?”询问收费的“How do you charge kids?”以及作为waiter角色的点餐用语“Here is the menu. May I take your order, sir?”建议用餐句型“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wine with your dinner?”以及结账时候用的句型“Here is the bill. Please sign it.”等。

3.3 语言模因的传播——情境模拟、表达阶段

通过交际和交流而形成的语言模因指根据语境即兴而发,后来得到广泛复制和流传的信息。在情景教学中,通过前面语言复制和同化两个过程的预热,学生变得敢于开口发言,可用已掌握的语言进行讨论,学习如何在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观点。从模因论角度来看,信息的交际和交流是最高级的模因传播形式。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学生需要有足够的材料积累,才能有话可说,同时,学生需要对所讨论话题感兴趣,才能产生共鸣。创设情境模拟教学可以同时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前期准备工作以及教师的材料展示、主题引导使学生熟记了大量经典的与主题相关的词汇、句式,已经有了足够的材料积累。例如上述的用餐英语,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的资料还不够熟练的情况下,可以让他们根据个人水平的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展示方式,对话、角色模拟都可以。只要有助于语言模因的建立,最后达到交流表达目的的手段,都可以灵活运用到口语课中。当学生在没有很大障碍的情况下可以用英语交谈的时候,可以采取辩论的形式,通过不同观点的辩解,可以锻炼他们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到用餐英语这节口语设计课中,可以提出“Which restaurant do you prefer, Chinese dishes restaurant or western food restaurant? Why?”进行讨论。

4 总结

语言模因理论阐释了复制、同化和传播过程如何有效地记忆并形成个体独特的语言模因。模因传播规律表明学生需要通过背诵和模仿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过程中,背诵基本词汇句型是基本的步骤,教师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有效引导学生熟记这些语言素材。我们知道,成功模因的复制是有选择性的,同时遗忘规律也告诉我们,在认知材料转化为长时记忆之前,必然经历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要适时复习口语学习材料,反复复制的过程必然强化语言模因的形成,并最终有利于口语的自如流畅。

参考文献

[1] 葛树慧.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情境教学有效性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1.

[2] 王晏,万成宾.模因论视角下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科教文汇,2009.10.

[3] 赵春红.语境构建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7.

篇7

一、家校联系,共同促进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也是非常重要的。凡是家长比较重视的,孩子的接受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就好,反之就差。我校是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大多来源于因征地农转居的农民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孩子的学习普遍不够重视,而家长懂英语的却很少,学生缺乏说英语的语言环境。那么,究竟如何紧密联系家长,共同促进孩子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呢?我采取了以下措施:首先,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陈述了英语的重要性,明确了要家长配合的事情。其次,举办家长讲座,请专家给家长讲授“如何培养孩子”的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家长对孩子的学习逐渐重视起来,大多数家长通过增加必要的学习设备、找英语基础较好的亲友辅导、让孩子参加外教培训班等支持孩子学习,千方百计满足孩子英语口语交际的需要,教师和家长齐心合力,为孩子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二、多用鼓励,建立自信

鼓励是学生建立信心的基石。农村学校学生见识比较少,胆子小,羞于开口说英语。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我在努力营造师生友好、平等关系和宽松、和谐氛围的的基础上,特别注意积极性评价:一是对勇于开流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二是对口语表达不够正确甚至很差的,采取先表扬其大胆开口的精神、在婉转矫正的策略,让不敢开口的学生迈出第一步,进而形成一种学习的自然常态;三是做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有心人,哪怕只是一点点,也要进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一句“You are great!”、“You are clever!”、“Good ideas”,一个眼神,一次赞美,一次亲切的抚摸,都会增加学生的自信,让学生由害羞变为敢说,由小声说于变为大声说,进而交流自如,形成风气,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三、巧用戏剧,激发交际

英语戏剧作为英语教学的一种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仅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展了空间,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由“让我说”变为“我要说”,在主动参与中提高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主要做法:

1.选取“有趣”戏剧,激发兴趣。对好玩的事情,孩子们总是乐此不疲。有趣的“drama”活动会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表演《小狮子找食物》中,孩子们把各种可爱的动物表演得活灵活现。孩子们在表演中积极思维,积极对话,从而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寓“说”于“戏”,突破口语难点。在“drama”活动中,教师应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及难点,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精心设计对话让孩子进行表演,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攻克难点。

3.自编自演,提高能力。学生喜欢表演,这是他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在“drama”活动中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把语言材料编成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参与。剧本的改编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者由学生自己独立来完成,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材外的剧本。同学们在编戏剧的过程中,反复练习台词,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随着学生参与活动的人数的增加,学生的整体口语水平也就得到了提高。

4.组织英语短剧的编排、表演比赛,让学生在一个个近似真实的情景里,扮演各种角色,用英语进行交际,并邀请老师和学生的家长一起来观摩,让学生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充分展示学习成果,体验能听懂、会说英语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发他们“说”英语的欲望。

四、利用活动,促进交际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我们农村小学缺乏英语口语交流和运用的环境,虽然大多数学生书本知识掌握良好,能熟练背诵课文,但真正地用英语进行口语交际,就显得拘束、害怕,结结巴巴的。为了给学生创设丰富多彩、形式活泼的口语交际环境,我们教研组因地制宜,开展了以下活动:

1.学唱英语歌曲,选用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浅显易懂、节奏感强的歌曲给孩子欣赏学唱,不仅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而且使学生在学唱歌曲的同时提高口语水平,通过纯正的英文歌曲矫正发音。

2.利用课前五分钟开辟“英语小喇叭”,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平台,让学生轮流汇报在家准备的材料,然后由其他学生自由提问,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篇8

1 巧设情景,激发交际兴趣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应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口语交际课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是训练要在口语交际的情景中进行。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应精心创设符合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把学生带入了情景,激发了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再相机引导借东西时要记清楚借什么东西、借多少,还要注意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等。这样,学生在教师设置的情景中踊跃发言,口语交际训练十分成功。

2 依据教材,进行有序训练

利用教材训练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是行之有效的办法。小学语文教材中语言因素十分丰富,为我们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较广泛的内容和多种形式,如说完整句子的训练、看图说话训练等;同时,各册教材在阅读课文及基础训练题中,也都有编排人物对话交际的训练内容。为此,我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低年级编排的口语交际实践,配有图画,“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体现该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也可借助图画,鼓励他们想象、创新。如教《我该怎么办》一课,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小男孩遇到了什么事?他该怎么办?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最后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假如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该怎么办,鼓励他们大胆想象、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并把想出的办法说给同学们听。

在口语交际课中进行听听说说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培养他们敏锐的反应能力和快捷的思维判断能力。如《保护有益动物》一课,可引导学生将思路引向生活,启迪他们回忆哪些小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和自己是怎样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当某个同学自述时,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还可提出问题。学生在这种双方互动的交流中,锻炼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良好的听说态度。

3 提升方法,运用各种训练

3.1 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的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如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样子”的要求,教师把一只真正的活泼可爱的小白兔呈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个个眼前一亮,随着老师的相机点拨,纷纷举手发言,气氛非常热烈。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 口语 模因论

1、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背景及现状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和国际间贸易竞争的日益激烈,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英语口语的表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教育部也将大学英语列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4)中明确提出,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可以说,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是社会之所需,时代之所趋。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观念普遍较为陈旧,只重视听力和笔试能力的培养以及四、六级考试注重听、读和写,对口语几乎不做要求到质量许多学生在考试指挥棒作用下忽略了口语的训练。在课程设置上,除了极少数高校外,大部分基本上只设置了精读课和听说课。大学英语教学在传统的英语精读课上,大多数教师只注重课文的整体理解和语言点的讲解,并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很少有机会练习口语。而在听说课堂上,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一般只注重对学生的听力训练,却忽视了学生的口语表达。在班级容量上,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课堂都是大班制授课,在教学实践有限学生数量众多的情况下,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所使用的教材的编写缺乏调理也没有长远的目标,不仅不利于口语教学,还成为了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一种束缚。虽说近些年来,大量的口语书籍出现市场上,但大部分缺乏系统性而且商业目的明显。尽管一些书籍涉及的话题较广,编写也较为规范。但从总体上讲,大学英语口语教材还是有限的、支离破碎的。有的教材偏理论化,其内容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有的话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思想联系不大,有的话题太过简单或太难,学生感觉说起来没意思或说不出来。

2、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言习得首先要经过一个模仿的过程,其次自然过渡到创新发挥阶段。模因是新达尔文主义者提出的观点,用来解释人类文化进化的规律特点。与基因相似,模因通过模仿而进行复制和传播的。布莱克摩尔在其THE MEME MAchine一书中指明,模因的生命周期包括了四个阶段,即同化、记忆、表达以及传输。英语口语的学习过程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从这一点来看语言的学习过程与模因的生命周期不谋而合。因此,模因论对于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同化。在模因的第一个阶段我们可以得知凡是能够感染新的个体的,并且也能够进入其记忆的都可以看成是成功的模因。但是模因的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这会影响到同化的质量。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模仿就是模因对其的同化。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在选择各种学习材料时,必须要选择那些与学生专业知识紧密相连、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相连,而且要易于被复制和传播的材料。不仅如此,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采用高效的同化方法,用来保证学生在语言学习第一阶段的知识输入的高质量。其次,在成功复制语言模因后,记忆的作用就更加突出了。模因被记忆的时间越长,其传播的范围也就越广。学生对于语言知识材料的记忆质量也极大影响着他们以后语言学习过程。记忆时间长,知识自然就掌握的牢固,并且为以后语言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这个阶段可以融入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比如背诵。在口语教学中一定要把握模因与人类记忆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通过背诵的方式积累一定数量的基本语言材料。传统教学中对短语、句型以及语篇的背诵就是帮助学生积累英语口语表达材料的好方法。再次,模因对于英语口语教学的积极作用还可以从模因生命周期的第三个阶段体现出来。在经过了同化、记忆两个阶段后,需要释放模因与其他个体进行交流时,就到了模因生命周期的第三阶段―表达。从记忆中把模因释放出来并让其他个体获知模因的内容的最佳方式无疑就是语言了。语言模因可以分为基因型和表现型两种模因传播方式。所以要积极地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注重灵活。以基因型模因为依据,对于属于基础知识的固定搭配、习语以及现成的句型,可以让学生多记多背诵,在此过程中进行语音语调的细致模仿和巩固。同时,也要以表现型模因为依据,引导学生加强对语言使用的创造性和自由度,不断提高其语言学习过程中举一反三的能力,为学习语言最终的交流目的做好铺垫。最后,模因的表达需要有稳定性极强的有形的载体或媒介,这样可以防止表达时的信息缺失和变形。这就是模因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传输。此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也起着积极地指导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要重视模因的传输性,并且给予模因稳定的载体媒介。比如可以根据英语口语所联系的不同专业方向来建立具体的语言模因快,让学生学习语言进行传输变得更加高效、更加有针对性。还可以把这些语言模因快制作成为教学软件等媒介帮助模因的有效传播。

3、结语

大学英语口语的教学就是模仿与创新的结合,而模因存在的本身也是模仿与创新的统一。模因论必然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起到重大的指导作用,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思路。利用模因论的生命特性结合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相信我国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质量无疑会得到极大地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冰.谈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J].辽宁高职学报,2006,1.

[2]钱秀荣.浅谈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3]陈蓓.高职高专英语口语教学探究[J].职业圈,2007.

篇10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事实上,师生关系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什么教学过程的优化,什么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如何促进学生三维发展,统统都是一纸空文。

在课堂上,师生、生生交往互动中的沟通与对话,要求教师的不仅有教学策略和方法的改变,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引导着和促进者;从高高在上的指挥者转换为朋友,知心者和可敬可爱的父母;同时还要求教师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个性不断地自我完善,需要有民主精神,平等 、宽容的态度,不离不弃,真挚的爱心和悦纳的情怀。只有建立了和谐的师生互动关系,教学才可能顺利进行。

二、理解学生,适当的赞扬和鼓励学生是培养学生有胆识,有自信,有进取心的有效良药

当学生在承受失败的时候,他们渴望得到成功,最希望得到理解和鼓励。得到鼓励,他们便会奋进,反之则是自暴自弃,放任自己。我在口语交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常遇到这样的学生:怕发言,尤其是要求独立表达自己意愿时,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头埋得低低的,深怕被老师指名发言。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两种原因:一是不会;再是胆怯。遇到这两种情况,教师绝不能操之过急,要让学生实践,给学生鼓励。记得在一新接班级的口语交际课上,为了摸清全体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情况,我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每一个学生都要上讲台发一次言。结果,能发言的大多数学生就一两句话。不能发言的学生中,大部分低着头,一脸憋得通红,喘着粗气,更有甚者连眼泪都急出来了。至此,为了改变现状,我从两方面入手:

在教学上,把分组交流后,再推荐说得好的同学上讲台汇报的教学过程,调整为分组交流,注意倾听他人发言,评出说得好的,并能复述他(她)的内容。这样降低难度,给大多数学生创造上讲台发言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胆量;

具体操作时,如若学生一人在讲台上发言有困难的,可邀请自己信任的同学上讲台给自己壮胆。

此时,教师要相机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便是说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有了第一次尝试以后就会逐渐进步。

经过一年的努力,连那个哭鼻子的孩子,轮到他发言时也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了,只是底气还不够足,说话的声音还不够洪亮罢了。但我相信,在老师的呵护下这些孩子将会茁壮成长。

三、精心创设交际情境

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新大纲在口语训练上提出这样的要求 : “要在课内外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这是口语交际训练的一条重要途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是在具体情境的实践中培养出来的,没有具体的情境,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注意力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主要优势,创设多种多样的情境,引起学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热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口语交际。

实物创设情境。小学生智能发展尚处于低级阶段,他们观察事物往往比较粗略,正像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完全不会观察,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眼睛不用来看,耳朵不用来听。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他们学会看、听、感觉。”因此,在教低年级小学生说话时,要教会他们观察。直观形象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

语言描绘情境。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

电教创设情境。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语言对学生口语发展影响不可低估。要让学生从小学会理解、分析、判断这些媒体传播的信息、选择和利用合适的信息源,逐步培养学生的陈述、说明、辩论的能力,培养人际和谐交流的态度。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十分感兴趣。

根据口语交际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捕捉说话的内容,还有利于他们现场发挥,使他们表达更逼真、更生动。

学生表演创设情境。“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对于那些内容有趣、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的儿童文学作品,如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低年级学生往往表现出极大兴趣,如果让学生充当故事中的主人公,创设故事情境,更能诱发他们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