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环保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2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绿色环保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取之于树还之于树
随着世界各界对环保的日益重视,“绿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当今世界环境日趋恶劣的现状使得环保问题再度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中国明确提出了“2020年前减排40%-45%”的宏伟目标;2010年格莱美大奖颁奖典礼中,众多明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不约而同地提及自己对环保的态度和看法,呼吁世人更为注重环保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地响应绿化主题,玫琳凯(中国)目前将公司发展重点逐渐转移到环保工作当中,通过自身不断寻求各种方案来维护环境。记者获悉,如今玫琳凯公司已推出产品环保袋,减少白色塑料袋的使用,同时还积极组织公司员工为植树基金筹集善款。
在谈及公司2010年发展部署时,玫琳凯大中华区总裁麦予甫一再强调公司将继续坚持绿化环保行动,麦予甫进一步向记者诠释道:“公司如今将加大植树行为的力度,希望以自身的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环保。”在麦予甫看来,要将绿化理念带给社会大众,最为直接的方式就是通过亲身实践来体现玫琳凯公司对环保的重视,而这一具体行动,当属种植树苗。
“玫琳凯公司一直以来都很重视植树行为。自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公司已在众多沙漠化严重的城市区域进行过植树行动。另外在杭州亚太生产中心以及杭州所在的经济技术开发区我们也种植了大量树木。我们生产的化妆品使用了很多纸质的包装,这些都是从自然中获取而来,我们也希望通过植树造林来回报自然。今年我们还将有更多的植树造林计划。”麦予甫语气肯定地说到。
玫琳凯公司近年来一直都在筹集善款,用来购买树苗以种植在中国干旱地区,起到维护环境的作用。记者获悉,如今玫琳凯已经在中国干旱地区植树5万余株,种植面积达到420亩。而玫琳凯公司的目标则是希望在未来几年不断通过这种方式,用自身的力量带动更多的公司经销商以及消费者提高环保意识。
打造绿色环保物流
除了大力发展植树行为外,为了更好地响应履行环保责任,玫琳凯公司还特地在日前正式启用了位于广州、北京两地的全新绿色区域物流配送中心,通过采用更为先进的照明以及恒温功能,来减少中心的电能使用量。仅此两项每年就可预计节电超过50万度。
记者在采访玫琳凯公司时获悉,此次启用的两个配送中心分别位于广州保税物流园和北京空港物流园内,两大配送中心除了分别拥有3000平方米的超大占地面积以及先进的配送器材外,在外观建筑风格上也响应了国际主题,整体风格充满了“绿色”这一元素。而令人关注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节能以进行环保措施,公司特在照明设计等细节方面做了大幅度的改动。新配送中心摒弃了以往那种传统型的照电设备,充分利用先进的建筑材料,使中心能充分利用自然光,另外还辅以节能环保的日光灯管以备不时之需,这两者的互补利用,使配送中心大幅度地降低了电能的使用量,仅照明一项每年就可较普通建筑节电32万度。
除此以外,新配送中心更是在屋顶上通过铺放高反射率材料,以及在外墙则使用ALC吸热墙面板的方式,使配送中心能够在无需安装空调的情况下也能保持室内恒定温度,而这一措施不仅使得玫琳凯中国在配置上显得先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每年又可节电18万度。加之照明项目所节省的电量数,玫琳凯公司每年都预计比普通建筑省电达50万度,以自己的亲身实践来体现了“环保节能”并不只是公司简单的一句口号而已。
“玫琳凯公司的目标是建立符合环保要求的新型绿色物流体系。”玫琳凯中国物流总监朱光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解释道,“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通过采取先进建筑材料以降低公司建筑的电量需求外,公司还计划从今年起以新型保温材料逐步替代目前所使用的装有空调的货车,以进一步减少在运输环节的排放。”
玫琳凯公司对环保意识的重视,早在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就在行业传播开来。玫琳凯公司百合家族首席江南曾向记者说,“公司一直将环保作为企业必须履行的循环使用,最开始在产品包装上使用的是一般的塑料袋,而如今在确保产品质量及外观的前提下,公司已经推出绿色的环保袋,另外还在不断地采用更加轻便及可重复使用的绿色包装。”而以江南为代表的玫琳凯众多首席眼里,公司这种做法无疑是值得提倡的,在他们看来,环保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时尚,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而其实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
绿色环保大势所趋
如今“绿色环保”这一理念已渐成各行业发展看重的因素,而众多直销企业也不例外。玫琳凯的“绿色物流”、安利推出的“绿色环保产品”、嘉康利的“绿动中国”……种种迹象表明了各大直销公司已意识到绿色的重要性,纷纷加强了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不少企业还将这一理念植入公司发展规划当中,以自身实际行动来响应这一历史发展趋势。
玫琳凯率先推出的“绿色物流”无疑在行业掀起了一股节能环保之风。而安利、嘉康利等公司所推出的绿色产品更是应用新理念来体现出其产品的卓越性。记者采访了一位长久以来致力于绿色环保行业的资深观察人士李先生,他向记者指出,节能环保是各行业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直销行业作为其中一部分,自然也不例外。特别是由于直销企业对概念倡导的一贯强调,如今众多资深直销企业已经将发展观念转移至这个前沿领域之上,而其他直销企业要想同样获得成功,必须要顺应这一趋势,应尽早布局,加快绿色环保方面的技术研发,以便于在未来的绿色直销市场中谋得一席之地。
篇2
什么样的建筑物才是美的?
《创新时代》:你曾提出过建筑物“非哲学理性的瑕疵”的说法,你怎样理解建筑物的概念?所谓建筑物“非哲学理性的瑕疵”体现在哪些方面?
绳:建筑物通称为建筑,属于重大资产范畴,一般是指供人居住、工作、学习、生产、交通、经营、娱乐、储藏物品以及进行各种社会活动的工程建设品。建筑物作为一种社会综合体,一定反映了时代、地域、当时的技术、经济水平及当时政治活动等一系列特征。
建筑物在社会存在和历史遗存中,除遵循一定的哲学内涵外,还因其体现、强化哲学思想,从而起到引领、巩固哲学内涵的作用。尤为一提的是,建筑物也体现出了某些“非哲学理性的瑕疵”。众所周知,建筑物是最具属地特点的,它与当地的气候、建筑材料、水文地质条件、人文情况、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常常可以看到某些开发商对外宣称他建造了一座堪称为欧洲古典建筑风格的小区,我认为此种说法是以荒唐作为卖点的,即所谓建筑物的“非哲学理性的瑕疵”。在现实生活中,某些开发商不顾建筑物的地域属性,单纯地将其作为商业卖点的行为,将造成错误引导消费取向的影响。
此外,由于建筑物是一个必然留存于建筑史年轮中的产品,因此它也是一种高价值、长寿命、影响巨大、有生命的且带有人文观念的产品。
《创新时代》:一座好的建筑物应有哪些方面的基本体现?行业应怎样深刻解读建筑美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绳:“好”的内涵包括功能、美学、安全、健康、环保、低耗等诸多内容。一座好的建筑物首先必须是绿色的,此外,它还应具备人文的灵魂、时代的特点及受科技支撑和引领的特质。
一个建筑作品为了新潮的外表,在投资、功能、节能、健康、环保及绿色等方面代价过高,那它就难免给人造成得大于失的印象。虽然中国在渐渐富足,且国内很多城区都有能力建造富有现代气息的大型建筑,但却往往忽略了对建筑物基本功能的全面考评。比如说,如果人们认为造一座玻璃幕墙的房子是美的,但若在地点、气候不同时建造会非常费能,那么这种美就是不值得提倡的。反之,建筑的“美”不一定是高代价的,当建筑的“美”与科技、节能、环保产生矛盾之时,应及时调整美学方向,用科技引领、支撑美学观念。具体来说,就是在合乎当地气候及地域属性的前提下,将尺度合理、比例恰当、色彩选择等符合人类先进理想观念的“美”作为建筑美学的出发点。
针对现实中建筑师将美学位置提高而忽略建筑物的基本功能,最终导致本末倒置的后果,我认为建筑师的高明应体现在将各种矛盾因素合理统一的能力上,而不应随意说“非此不可”,如此只能暴露建筑师自身的无能。
《创新时代》:从美学理解上,如何更好地理解建筑设计的合作方式?
绳:中国建筑产业的发展与世界建筑产业发展的背景相似。世界建筑产业发展的历史长达8000年,可以说从人类钻出洞穴之时就开始了。伟大的历史留下了诸如希腊神庙、凡尔赛宫、罗浮宫、兵马俑、紫禁城、颐和园及四合院等诸多辉煌的遗存,但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建筑设备专业所涉及的系统引入建筑物的历史只有约80年的时间,因此在中国,人们对目前“幼稚”的建筑设备行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我们称那些辉煌的建筑遗存为“空壳”,除了“空壳”之外,我们更要对那些建筑物的生命系统给予高度的重视与支持。
如今,随着人类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活动的日益丰富多彩,人们对建筑物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在美学理解上,应符合先进的哲学理念和反映最新的科技成果。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这种技术因素甚至可以作为建筑审美取舍和评判的缘由。当然,美学概念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诸多科学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成型,但目前我国的建筑美学概念尚处于初级阶段。
《创新时代》:从你担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的从业经历来看,你认为建筑师在建筑设计团队中充当着怎样的角色?
绳:从我过去担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的工作经历来看,我非常了解建筑师的状况和苦衷。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发展体制,决定了建筑业是业主、官员和技术人员共同营造的一种产品,而中国则突出表现为对设计师和其创作的作品的尊重不够,官员的强势和业主的主动要求分量偏大等特点,因此建筑师往往承载着争标、创新、业主爱好、领导意图、比对手要“高明”等诸多方面的重负,而建筑师应着力强调的节能、环保、健康等因素则被放在了微不足道的位置。此外,在中国高速发展的建设阶段,已逐渐把创造性劳动贬低为生产型劳动。在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里,建筑设计的团队好比“一条龙“,即建筑专业为“龙头”,其他专业常被比作“龙身”或“龙尾”。可以认为,掌握最主要决定权的业主、城市主管领导和有一定权力的评标专家是否能用建筑技术因素引领建筑美学发展走向的水平是建筑设计团队能否发挥创作水平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建筑师、结构师、设备师等是并联在一起工作的,这种体制也促使了中国建筑师身份逐渐向艺术家转变的趋势。即中国建筑师学会了艺术家和外国建筑设计师的法权和牛气,但却并未学会外国建筑师学习、掌握各种专业知识并独立作出判断的能力。现实地说,目前中国更能按照规范操作、相对了解节能工作细节并可提出具体解决方案的恰恰是暖通专业工作人员。因此,我鼓励暖通工程师在设计过程中更主动、更大胆地与建筑师沟通,支持建筑师把方案做好做细,最大程度地追求建筑物节能减排和健康的效果。同时,我希望建筑师能清楚认识到目前自身的薄弱和欠缺,从而虚心学习,加倍努力。总之,我建议设计院在接到设计任务时,建筑师不要急于规划及实施方案,而应首先听取官员的指导、业主的要求及来自建筑、设备、结构负责人的想法和建议后再统一构思出一套合理可行的方案。
绿色建筑全寿命期是节能的重要因素
《创新时代》:“绿色建筑”无疑是当下建筑行业中最热的概念之一,请问你是如何理解此概念的?
绳:绿色建筑指的是环保、节能且全寿命期长的建筑,包括绿色交通、绿色照明等诸多领域。首先,此类建筑对于全寿命期应是最节能且寿命较长的,之所以强调此点,是因为目前很多建筑物在经过很短的寿命后就被去掉了,此类建筑就不能称其为绿色建筑;此外,在整个生命过程中消耗了很多能量的建筑也不能称其为绿色建筑。
在这里,我主张建筑物的“全寿命期”的提法。“全寿命期”概念与“全寿命周期”概念存在深层次的区别:生命周期是中国文化宗教的一种轮回,而建筑物的材料取自地球,经过人类加工做成了建筑物,其在进行使用和能耗后,最终变成了废品作为遗存处理,但此时的建筑物已不能轮回至自然界的原始状态,因此我主张建筑物的“全寿命期”概念。
《创新时代》: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范围内,绿色建筑的普及率高吗?
绳:在人们日常生活的范围内,目前我国绿色建筑的普及率很低。绿色建筑概念涵盖了科学、技术、理念、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市场经济时代诸多利益的驱使下,我国推行绿色建筑理念更加困难,国家一方面要宣扬绿色建筑的理念,且做出了国际承诺,但另一方面却推崇建设500米超高层建筑。这种矛盾共同造成了绿色建筑在我国难以普及。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分析,这是一种客观存在,那就是虽然我们提出了绿色建筑的概念,但另一方面我们却仍旧会建造出更多非绿色的建筑。
很高兴得知我的老师—吴良镛先生创立的“人居环境学”在世界领域内被广泛认同,并在国内被授予了“最高科技奖”的殊荣,我认为这是社会对我们建筑业界人士的最大褒奖。
《创新时代》:在节能环保、节能减排已成为共识的当下,城市建设行业应从哪些方面更好地推动城市化建设进程?
绳:中国作为当今世界建设量最大、建设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全世界对节能减排、绿色环保重要性取得共识之后,更要站在更高的理念、经济和科技起点上推进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重庆、武汉、天津、沈阳、大连、青岛等大城市兴建了上千幢超高层建筑,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建筑高度也在不断地被争相刷新。摩天城市的天际线变化速度之快,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
如今的“标识性超高层建筑”实质上追求的是一种心态,甚至是一种不高明的美学和现代化的成就感。我对“几百层超高建筑才更节能环保”的新学说不敢苟同,这种新学说在最近十几年中也没有实施的基础。希望今后我们的城市化发展中少一点这样的“现代化”。
《创新时代》:分布式能源在建筑中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