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22 16:10: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英语学习材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英语学习材料

篇1

[关键词] 大学英语; 自主学习中心; 学习材料; 运行模式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25-03

0 引言

随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资料、自主规划学习进程的更高层次的学习需求,语言自主学习中心——SAC(Self-access Center)在各高校相继建立起来。SAC作为一种促进语言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重要实践形式,是基于终生学习和自主学习理念,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为基础,使学习者能够根据各自学习目标来自由选择学习活动,并且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1]。同时,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建立,旨在为不同外语水平的学习者提供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模式、固定的语言学习场所, 帮助他们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2]。

1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最基础组成部分,有着自己的特殊性, 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学习材料,它不仅是为了提升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同时能够满足不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能够迎合学习者迥异的学习风格,能够使学习者在各自明确的学习目标的指引下独立、积极地掌控整个学习进程并随时进行反思和自我评估,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如今大多数学习者之所以自主学习意识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习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从何学起或者没有学习任务的驱动,笔者希望能够通过自主学习中心材料建设的相关方法和运行模式,使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灵活运用学习策略,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从而最终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

2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运行中面临的问题

通过研究有关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相关文献,结合对本校自主学习中心的观察研究以及对学习者进行访谈发现:学习者普遍认为根据自己的学习计划和需求自主选择学习材料比课堂上学习规定的课本知识更能激发起对他们语言学习的兴趣;自主学习者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相应的上机学习任务;学习材料内容丰富,学习活动种类多样,起到对课堂学习进行巩固、强化和补充的作用;练习材料附有相应答案和相关反馈信息,便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然而,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语言自主学习材料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相关学习材料不便查找;(2)学习者在学习中心进行不同于传统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的适应性不够;(3)部分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不到位,导致其学习主动性不强,甚至觉得在中心所进行的学习意义不大;(4)学习中心部分学习材料选择不合理,实用性不强,导致资源利用率低甚至浪费的问题。究其原因,除了中心学习引导系统不够完善以及学习者自主学习意识不明确之外,更重要的还是由于中心学习材料配置不够合理,不能满足语言学习者基本的学习需求。因此,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建设成为自主学习中心建设中一个亟待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3 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构建

语言自主学习材料的质量是激发学习者自主学习动机的主要因素。Gardner & Miller[3]认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在很大程度上会间接影响到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最终形成,一个成功运作的语言学习系统必须符合页面友好、操作便捷、运行稳定的基本要求,若缺乏全面高效、明确归类的学习材料将不利于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优质的学习材料是满足语言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不仅会将语言学习与学习需求联系起来,而且能使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互相融合,有助于学习者语言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因此,优质的学习材料不仅要目标明确,而且必须为学习者提供有意义的语言输入和灵活恰当的学习指导,为学习者的全面学习提供一个系统的模式[4]。在选择、建设自主语言学习材料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以下各个方面,见图1。

3.1 学习者的语言水平

早在20世纪80年代,Sheerin[1]就已提出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有可供自由选择的学习方式;有适时的学习反馈;有数目相当的各个语言水平和语言技能方面的练习。学习者的语言水平是决定材料难易程度的首要因素,鉴于目前国内在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生源地以及语言受教育程度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在选取学习材料之前,有必要通过对学习者进行一定的语言能力测试来了解学习者的语言水平,从而根据学习者的可接受程度,综合考虑材料设定的范围和难度,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

3.2 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学习需求,即学习者学习外语的动机是什么?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哪里?最想提高何种语言技能?需求分析是自主学习中心课程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学习者和教师识别不同个体的特殊需求,同时也具备评估学习材料和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始终为满足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求和既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语言学习需求分析一般通过需求分析调查问卷并结合半结构式访谈等方式对学习者进行调查,从而根据其学习兴趣和主观诉求,来合理确定自主学习中心学习材料的取材、材料设置的重、难点以及学习任务的设计。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学习者可以了解自己的语言能力、学习需求、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方式,其学习主体地位和自我评估能力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和提升。

3.3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

学习材料的权威性,即学习材料的来源是否得到检验,能否得到学习者认可。Rowberry[5]提出发展高效语言学习材料的注意事项:(1)选择材料开发者的重要性,材料设计者和选材者要有相应的经验与知识积累,最好为该领域权威人士;(2)如何有效应对材料面向不同学习者时所出现的各种状况(如:采用一些试行材料,并告知教师和学习者这些材料需要在使用中进行不断考查和完善)。

学习材料是否具有普适性,是激发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使其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重要因素。SAC学习材料构成主要有以下四类材料:已出版发行的材料,且以书籍类材料为主;原版材料-即从权威报刊、网站等获取的直接的语言学习材料;本校教师根据学生情况以及现有资源专门制作的材料;以及由学生提供的相关材料。其中,真实原版语言材料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一种真实的语言使用环境,帮助他们熟悉目标语言,使其在今后的交流与使用中能够自由切换,灵活应用所学语言知识[6]。同时,真实语言材料的适用性和实用性更强,能让学习者感觉贴近生活,更容易激起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和兴趣。

3.4 学习材料的适用性

材料适用性,即学习材料自主引导性能如何?能否被学习者有效利用?有无学习进度指导模式?学习者是语言学习的主体,是中心语言学习材料的最终使用者。鉴于学习者需要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监控学习进度并检验学习效果,有必要为其提供一个较为具体、清晰的自主学习中心语言学习模式,即:学习材料的运行模式,作为其学习的导航。Oxford & Shearin[7]的研究表明:学习目标、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动机的强弱会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明确的、特别的、具有挑战性的短期学习目标有助于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力,最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在实施自主学习培养计划过程中,有必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方法,使其自觉将最初为自己所设定的“我想要提高英语水平”这样一个长期的、固定的目标,转变为一个更加具体、更加明确的学习目标。其中由Toogood & Pemberton[8]创建的的自主学习中心运行模式 (Focus Transfer Review General,简称FTRG,见图2)最能够实现这一目标。

FTRG模式为语言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较为直观、具体的中心材料运行模式。它将整个英语学习划分为三个层次——“一般练习”、“迁移练习”和“集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此模式指导下能够更加合理、清晰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把握学习动态,增强学习信心与动力,从而乐学、善学,逐渐形成一套自己的自学风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此模式也反映出语言学习最重要的是:“一般练习”,即:学习者必须要增加语言使用频率、拓展语言运用范围。

然而,我国自主学习中心设置起步较晚,运行时间有限,多数学习者反映:自主学习意识不够强烈、自我管理和监控能力欠缺,笔者认为在现有的自主学习中心推行FTRG模式不仅对材料的引导系统,而且对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提出了较高要求,这就要求教师给予相关学习方法、方式的引导,并定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评估来帮助检验学习者的学习成效。以期在有效利用学习材料来提高学习者各方面语言水平的同时,也能引导学习者监控其学习进程,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思维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3.5 中心人员配置

除以上所述之外,中心有无专门的材料建设者和维护者,有无指导学习活动的相关人员,也是自主学习材料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9]。这里主要指创建和管理学习材料的人,他们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他们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心的各种设施及学习资源的同时,也能够通过了解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来完善中心学习资源建设。语言学习材料的设置并不是线性的、静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实施的条件、教学目标导向、学习者语言水平、学习者个体需求等都会发生变化,这时就有必要对学习材料进行间歇性地、持续性地更新。

语言学习者作为自主学习中心的主体,也要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心材料建设中来,在此过程中逐渐提升对中心学习系统的熟悉度和学习兴趣,培养其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和反思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高校语言自主学习中心的质量和效率。

4 结束语

建立语言自主学习中心主要是为了在训练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技能的提高。故其材料的建设要围绕这个目的展开,既要着力培养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交际能力,更要有效引导学习者选择、利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逐渐使其成为真正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自主学习者。以上材料构建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虑语言学习者的基本特征,将学习材料与建设者和使用者紧密联系起来。

SAC学习材料运行模式将每一个学习者都看作是具有不同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的个体,培养学习者积极、独立地掌控自己的学习进程,最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现今大多数自主学习中心硬件配套设施虽较为完备,但实质学习内容比较欠缺,而且大多数院校也主要是将其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并非真正意义的自主学习中心。一些SACs过于专注于为学习者提供数量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先进技术支撑,却忽视了应该如何为学习者筛选合适的学习资源,提供恰当的学习指导,帮助他们管理、规划自己的学习进程,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效,引导他们成为真正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Sheerin S.Self-access[J].Language Teaching,1991,(3):143-157.

[2]华维芬.关于建立英语自主学习中心的调查报告[J].外语界,2003,(6):43-48.

[3]Gardner D,Miller L.Establishing Self-Access:From Theory to Practic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4]李颖.自主“选择”的视角与SACs的软资源建设[J].中国外语,2011,(6):11-17.

[5]Rowberry J.Developing In-House Materials for the Self-Access Learning Centre,in R. de Silva (ed.) Working Papers in Language Education[J].Makuhari:KUIS,2004:213-225.

[6]Navarro M,Brady I.Promoting Learner Autonomy in Self-Access Centres:The Key Role of Mterial[J].ELIA,2003,(4), 69-86.

[7]Oxford R,Shearin J.Language Learning Motivation:Expanding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J].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94,(78):12-28.

篇2

 

材料化学主要介绍金属、陶瓷、高分子及复合材料的结构、性能、加工、设计及用途,其专业英语与日常英语截然不同[1],句子以长难句为主,这对学生阅读专业文献造成很大困扰。本文举例解析长难句的句型结构,并结合材料化学专业知识进行句子翻译技巧的归纳总结,为材料化学专业英语的教和学提供帮助。

 

1.翻译技巧

 

为了专业问题表述的严密性和准确性,材料化学专业英语中的句子多为带有修饰成分的长句,即句中多有定语、状语、补语等从句;再者,为了专业问题表述的客观性和专业性,句子多用被动语态,又有若干特定句型,这些就导致专业英语句子翻译困难[2-4]。专业英语的翻译要求“信、达、雅”:信—准确,即译文要不偏离、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符合学科的发展规律;达—通顺明白,指句子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不拘泥于原文形式;雅—专业得体,指译文选词要专业得体,简明优雅。实际翻译科技英语句子时,首先要断句准确,即找到句子的主干(主、谓、宾)和枝叶(定、状、补),再根据句型(如It-that句型、被动句型、省略句型等)和特定词汇,结合上下文和专业知识才能准确翻译句子。因此,专业英语的翻译是对语法、特殊句型、特定词汇和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

 

2.长难句解析

 

2.1带有特征词汇的句子

 

周丽云[4,5]归纳了表达无机、有机化学经典反应的句子中常带有的一些特征词汇,通过这些词汇可以辨识反应类型并准确翻译句义。表明特定反应类型的词有:decompose或decomposition (分解),disproportionate或disproportionation (歧化),neutralize或neutralization (中和),oxidize或oxidation (氧化),reduce或reduction (还原),ionize或dissociate (电离),hydrolyze或hydrolysis (水解),electrolyze或electrolysis (电解),substitution或substitute或replacement或displacement (取代),addition (加成),elimination (消除),polymerize或polymerization (聚合),catalysis (催化)等反应,未表明反应类型的词有:react (反应),form (形成)。例如:In addition polymerization,the starting material is a monomer in a solution,emulsion,vapor,or even in bulk,and the polymer resulting from the polymerization has the same repeating unit as the starting monomer.[2]画线部分为句子主干,表明该句讲单体和聚合物;in addition polymerization为状语,表明反应类型为加聚;in a solution,emulsion,vapor,or even in bulk也为状语,表明单体反应的场所;resulting from polymerization作为polymer的定语,表明聚合物由聚合得到;the same repeating unit as the starting monomer作为宾语,重点是the same ... as短语的辨识。结合专业知识,该句可译为:在加聚反应中,原料是在溶液、乳液、气相或本体中的单体,而聚合所得聚合物具有与单体组成相同的重复单元。

 

描述材料性能及性能变化的句子一般也带有特征词汇。描述力学性能相关的词汇有:strong (强),weak (弱),stiff (硬),soft (软),brittle (脆),tough (韧),ductile(易延展的)或ductility(延展性),strengthen(强化),fracture(断裂),plastic deformation (塑性形变),elastic deformation (弹性形变),creep (蠕变),failure (失效),recovery (回复),fatigue (疲劳),yield strength(屈服强度)等,描述材料其他性能的特征词汇有:corrosion(腐蚀),degradation(退化),electrical(电的,电学的),thermal(热的,热学的),magnetic(磁性的,磁学的),optical(光学的)等。例如:Polymers are less stiff,less strong and less tough than most metals,so the new component requires careful redesign.[2](与大部分金属相比,高分子的硬度、强度和韧性都要差一些,因此,新的组分需要仔细地再设计。) 又如:This method(Powder metallurgy)is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metals having low ductility,since only small plastic deformation of the powder particles need occur.[2]画线部分为句子主干,having low ductility为metals的修饰定语,sinc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全句可译为:这种方法(粉末冶金术)特别适合延展性小的金属,因为粉末颗粒只需发生小的塑性变形。又如:Corrosion in simple terms occurs in metals because most metals are not in natural state until they return to the ore form in which we found them.[2]画线部分为主句,句中in simple terms(简单地说)是副词短语,翻译时作为插入语前置,because引导原因状语从句,整句可译为:简言之,金属腐蚀的发生是因为大部分金属的存在形式都不是天然状态,直到它们发生腐蚀回到它们被发现时的矿石形式。

 

2.2特殊句型

 

(1)It-that句型

 

It-that句型的形式为“It is/was ... that ...”,句子可能为强调句,也可能it为形式主语,that后面的部分为真正的主语。若去掉It is/was...that句子仍然成立,则为强调句;若it为形式主语的句子,则一般真正的主语都很长,将that后面的句子成分提前作为主语可使句子成立。例如:It is not until relatively recent times that scientists came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tructural elements of materials and their properties.[2]该句型实为it is not until...that句型,主要用于强调时间状语,译为“直到……才……”,全句译为:直到近代,科学家才开始理解材料的结构元素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又如: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properties of a material could be altered by heat treatments and by the addition of other substances.[2]此句中it为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that引导的主语从句,该句可译为:人们发现,材料的性质可以通过热处理和添加其他物质而改变。It is said (reported,learned ...) that ...皆为此结构,常译为“据说(据报道,据悉……)”。

 

(2)被动句

 

由于科技英语中经常需要描述客观事实,在行为或结果的施事者不明确或不能给出时,可用被动句表达,此外,有时为了强调也用被动句。例如:All the elements have been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electron configuration in the periodic table.[2]此句用被动语态是为了强调客观规律性,可译为: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按照电子构型分类。又如:Many an applied scientist or engineer,whether mechanical,civil,chemical,or electrical,will at one time or another be exposed to a design problem involving materials.[2]画线部分为句子主句,whether ... or部分为scientist or engineer的定语,at one time or another为时间状语,involving materials为problem的定语,全句译为:许多应用型科学家或工程师,无论是机械方面的、民用方面的、化学方面的还是电学方面的,他们都曾经面临材料的设计问题。虽然是被动句,但考虑汉语表达通顺的要求,译成汉语并不一定用被动句。

 

(3)省略句

 

为了句子简明扼要、避免重复、突出新信息并使上下文紧密连接,可将句子中的某个单词、短语甚至某个句子成分(从句、谓语或主语等)省略。例如:Impurity point defects are found in solid solution,of which there are two types: substitutional and interstitial.[2]此句为了避免重复,在substitutional和interstitial后都省略了solid solution,而翻译时为准确起见,应译出省略内容,即固溶体中杂质点缺陷有两类:置换固溶体和间隙固溶体。再如:The increments of A and B do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be the same,nor does their spacing.[2]这是描述两种不同单体A和B共聚形成共聚物的结构,其中nor does their spacing就是省略句,完整的应为“their spacing does not necessarily have to be the same,either.”,全句可译为:单体A和B的增长不必相同,它们的间距也不必相同,即单体A和B的增长可以有规律也可以无规律,它们之间的距离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篇3

关键词 评测体系 素质教育 传统考核体系

已故科学泰斗钱学森,曾提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在我国,教育的导向主要是记、背标准答案,学生缺乏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精神,是现有教育体系在培养杰出人才时遇到的困境。究其根本,是因为国内传统教育并未将学生作为主体,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为了解决类似问题,国内高校教学经过不断的改革探索,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从总的实际效果来看,并不令人乐观,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是教育体系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考试与测评。

1 传统考核体系存在的不足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原来的“精英化”大学教育现在变得“大众化”,而“素质教育”则被提得越来越频繁。大学教育囿于专业知识教育的定势,单向度、程式化教育状态依然严重,致使大学生难以形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尤其是现在国内高等教育中的考试体系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素质教育的发展。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考试作为大学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指挥着“教”与“学”。西方一些学者针对发达国家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进行研究①发现,学生会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来应对不同的考试模式。因此为了能够培养出“金字塔”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对现有的课程考核体系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调整。国内高校传统考核方式是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1 作弊现象严重

尽管各个高校很重视作为检验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考试”,也颁布了各种条例,严惩敢于作弊的学生,但是,作弊现象在高校还是屡禁不止,且有越演越烈之势。作为“象牙塔”的高等学府,如今居然沦落到如此地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研究表明,有考试作弊行为的学生比例高达90%。②③

1.2 学生死记硬背,知识运用能力差,与素质教育相违背

为了将学生培养成基础牢固的金字塔人才,国内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一般都会比较多,一般有十几二十门(包括选修课程),相对基础课程,这些课程专业性更强,对于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更高,但是在基础课程中,如物理、化学和高等数学等课程一般采用的闭卷考试考核内容除了部分是知识综合运用能力,更多的则是对定理和公式的记忆,那么寄希望于学生在这些专业课程能够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是不现实的。从而造成了考试前一到两周的时间内,学生开始“背多分”,最后的考试成绩分数高只能说明学生的记忆力好,很有可能学生考完后对于该门课程完全不理解,尤其是比较抽象性的课程,如“材料科学基础”、“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该现象尤其明显。

1.3 不能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

对于很多课程如果仅仅采用卷面考试是很难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如“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希望理论学习后通过实验能够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工具来模拟某些工程控制或者解释物理化学现象。如果仅仅考虑卷面成绩,是不可能正确评价学生对于该门课程的真实掌握程度和相关的能力。

2 考核体系不足的原因

2.1 教育体制的不连续性

众所周知,我国小学、初中、高中的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应试教育,考试成绩是主要且唯一的评价方式;但是到了大学,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一般老师主要的教学方式采用的是启发式教育模式,这样的转变对于已经习惯了十多年应试教育体系模式的学生是非常不适应的,自律性不够的学生就会作弊,分数高的学生也有可能“高分低能”。

2.2 国内高校现有考核体系的不足

国内高等院校的考核特点主要有:考试内容记忆性的比重较大;考试模式单一,一般都是闭卷考试;同时期末考试的成绩占最后总成绩的比重大。这种考核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是鼓励学生“死读书”、“读死书”、片面追求卷面成绩而忽视实际能力的培养。不能评价学生在学习中的创新性是否得到培养,更没有办法刺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一般是出勤率和平时作业。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足时,出勤率高也有可能是“人在教室,心在校外”,平时作业也可以抄袭得到,因此不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掌握程度和综合素质。

3 解决办法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应该摆脱传统考试的“笔试、闭卷”单一模式,转而向多元化、应用化的方向发展。

3.1 考试形式的多样化

目前考前一周学生开始复习,背书等现象十分普遍。但是素质教育应该是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应将时间完全浪费在死记硬背上。学者吴建华④曾在考试中采用分段式的考试形式,即前30分钟闭卷,主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后90分钟为开卷考试,考核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证明,分段式考核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2 学生自主出题

刘素一⑤在考试改革中提出过让学生出题和答案。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让学生主动学习,了解课程的重难点,同时对于整门课程的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学生出题要考虑到题目的章节分布以及难度程度,对自己的题目进行解答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的归纳总结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提高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的思考

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程,具有多元性、变化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作为一门从上个世纪70年展起来的学科,实际上是一门物理、化学、数学等多门科学的交叉学科,对于学生的理科基础要求较高,相对于其他课程而言,理论性较强,概念多且抽象,且该门课程理论更新程度快,这些对于学生掌握该门课程而言,增加了难度,造成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积极,上课也很难和教师形成互动。笔者在2004年至2008年教学期间采用传统的考核方式,学生到了期末不是“背多分”就是做“准备”,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本就没办法提高。

新的考核方式改革势在必行,而新的考核方式应该兼顾学生对知识的记忆,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核。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既掌握知识,又能应用知识,达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笔者采用了以下的做法来提高教学质量:

4.1 成绩评定的多元化

不能仅仅依靠期末考试的成绩来评定学生的能力,应该增加平时成绩的权重。以笔者教授的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的课程为例,平时成绩占到30%,如有必要,还可以增加。平时成绩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平时的阶段性小论文或者知识总结汇报;其次是实验成绩。平时的阶段性小论文或者知识汇报不仅仅要将所查阅的资料进行讲解,同时还要回答其他学生或者老师对其报告或者论文中的问题,根据汇报内容和回答情况来综合评定;实验成绩是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独立演示至少一个实验内容,保证其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平时成绩的分数评定要比平时作业和出勤率要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主观能动性。通过这种考核方式,学生感觉自身的动手能力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4.2 考题的应用化

期末考试的题目应该在知识运用能力上有所加强,而在基础知识和概念上比例应该相应调整。比如笔者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考试中,知识运用能力的比例至少在30%以上,这样至少避免了学生“背多分”,死读书的现象,学生只有在真正掌握了相关知识和实践才能保证考试成绩,考试内容从抽象理论化向实际应用化转变。结果表明:考试成绩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5 小结

篇4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英语学习 记忆策略

现代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指能直接陈述的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也叫描述性知识,通常以命题或图示来表征。例如“hotel意为酒店”和“酒店是顾客用餐和住宿的建筑物”,这两句话都是陈述性知识。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procedural knowledge),也叫操作性知识,是指个体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规则和步骤,只能用具体作业形式来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将‘We hold the ceremory next year.’修改成合适的时态”就是一个典型的对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最早提出这种分类的是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J.R.Anderson)、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梅耶(R.E.Mayer)和加涅(R.M.Gagne)。但列位对于另一类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定义和归属却颇具争议。现代高等教育心理学整合了各派观点,将策略性知识解释为学习者用以支配自己心智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即如何学习、记忆或解决问题并进行自我监控的一般方法。在此,笔者暂且将其理解为有关学习方法的知识。

遗憾的是,在教学中教育者可能会特别重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的教学,而忽视策略性知识的教学,导致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效率低下。这是由于人们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狭隘理解造成的,而并非重视知识教学而产生的问题。因此,“只重视教授知识,不重视教授学习方法”的观点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提法。方法策略也是一种知识,而且是一种重要的知识,必须有意识地去构建它。

就英语学习而言,它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作为一门语言学科,从学字母的发音开始,到单词的拼读、拼写,短语的意义、用法,句型的运用以及语法的规则等,每一步都与记忆密切相关。可以说,离开了记忆,将无法学习英语,可见记忆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提高学生在学英语中的记忆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首要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很有必要对学生进行运用学习策略的训练,以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和运用学习策略,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本文就从认知策略的角度出发,探讨英语学习的几种记忆策略。

一、复述策略

所谓复述策略,是指运用内部言语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维持注意于学习材料并将其保持在短时记忆之中。由于大脑的短时记忆系统贮存保持在较短时间(一分钟左右)内的信息,短时记忆的容量非常有限。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例如人名、地名或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记住。通常采用的复述策略有以下几种: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标、不需要经过努力的识记。这种识记是有条件的。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或生动鲜明的材料,就容易随意识记。在学习中,要尽量运用这些条件,如选择和学生的实践应用密切相关的教学材料、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以及采用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等。有意识记则是指有意识地用心识记。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学习材料的基础上,用自己已掌握的语言来复述所学的课文,这样有助于学生将新学的语言知识和自己已有的知识相结合并加以综合运用。实践证明,复述能力强的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愈强。

2.有计划地“复现”和试图回忆

学生对新掌握的语言材料遗忘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缺少必要的多次“复现”,即重复再现。要让学生有计划地经常复现语言材料即英语口语,才能引导学生克服遗忘现象。在课堂教学中,当新口语句型或单词等语言材料被学生接受并进行一定操练之后,教师要在后继的课堂教学中经常联系予以再现,让学生进行复习性操练,提高其复现率,使之得到巩固和深刻记忆。当然,“复现”的方法应该多种多样,既可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自然“复现”,也可有计划地强制重现,做到每日重现(复习)一次,每周重现(复习)一次,甚至每月重现一次,或每单元重现一次。俄国大文学家托尔斯泰说过“我每天做两种操,一是早操,一是记忆力操,每天早上背书和外语单词,以检查和培养自己的记忆力”。每天的“记忆力操”实际上就是反复“复现”。教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反复“复现”,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英语记忆力。试图回忆策略即读背结合方法,这一方法通常用于记忆短语和课文。学生在复习时,仅仅将学习材料一遍又一遍地读,并不能达到有效地记忆,而如果将要复习的短语或课文先读一读,然后尽量试图背一背,再读一遍,再看背得对不对,这样重复几次之后,所要记忆的内容就会较清晰、准确地记住了。

3.排除相互干扰

干扰说认为,由于记忆材料相互之间的干扰,产生了相互抑制现象,使人们不能提取所需材料而导致遗忘。它最明显的证据是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指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安德华德发现,在学习字表以前有过大量练习的人,24小时以后,只记住所学会的字表的25%;以前没有这种练习的人,能记住同一字表的70%。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德国学者穆勒和皮尔札克(Muller & Pilzecker)于1900年首先发现倒摄抑制。他们发现,被试在识记无意义音节之后休息6分钟,可以回忆起56%的音节;如在间隔时间内从事其他活动,只能回忆起26%。这启示我们,在清晨起床后以及在睡觉前识记或回忆单词有利于单词的识记与保持。我国学生每天清晨安排的诵读英语、语文这一传统做法就符合这一原理。另外,研究还表明,倒摄抑制受前后两种学习材料的类似程度、难度、时间安排以及识记的巩固程度等条件所制约。在记忆英语知识后所安排的学习材料应与之尽量不同、难度不能过大、尽量有间隔时间、并尽可能提高先前词汇记忆的巩固程度。

4.整记与分记相结合

在记忆较长的课文段落时,常可采用这一方法,将要记的课文根据内容划分为几个部分或段落,先分段记,再整体合起来完整记,然后合起来整篇识记。对于篇幅短小或内在联系紧密的材料,适合采用整体识记,即整篇阅读,直到记牢为止。

5.多种感官参与变换学习形式

有心理学家证明,人一般能记住自己阅读的10%,自己听到的20%,自己看到的30%,自己看到和听到的50%,交谈时自己所说的70%。这一结果表明,多种感官的参与和多样化复习形式的选择能有效地增强记忆。在英语学习中要引导学生充分调动眼、耳、口、脑、手等多种器官,做到边看(图、书等)、边听(录音)、边跟着读,同时用脑记、用手写,这样进行多功能的练习之后使学生对所学的材料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此外,要注意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去练习相同的复习内容以避免语言学习中反复练习产生的厌倦感,如复习英语单词和短语时就可采用朗读法、读背法、抄写法、默写法、看中文写英语、看英文说中文、结合句子内容记单词、运用单词进行造句练习、同学间相互抽问等多种复习方式,对于阅读文章则可以采取回答指定问题、列提纲、标注主题句、缩写、与人讨论或向别人讲解等,以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

二、简单加工策略

简单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接触的材料进行一定程度的加工,并赋予一定的意义。例如英语词汇中的缩简、编歌诀和语音联想等学习策略都属于此类。一般而言,简单加工多用于语言初学者。在此,本文不作更多探讨。以下谈谈更复杂的一种加工策略。

三、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寻求字面意义背后的深层意义,并将所学的新知识与头脑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策略,因此是一种理解记忆的策略,将精细加工策略和复述重复等策略配合运用,可使记忆能力得以显著提高。

1.做笔记

做笔记是阅读、听讲和复习时常用的一种精细加工策略。有些教师只顾讲授,而不去顾及学生记不记,该记哪些内容,如何记法。有的老师一边讲一边提示学生该把哪些内容记下来,但不关心学生来不来得及记。实际上指导学生做书面笔记是英语教师学习策略指导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增强记忆效果、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对此作详细的科学的指导。首先,笔者主张将英语课堂笔记尽可能记在课本上。一是方便(便于记、便于看、便于复习),二是快捷(原文的题目、词句不必抄写,只需要该记的记在旁边即可),三是清晰(和原文对照一目了然)。常见的英语做笔记种类有:

(1)注音标(Phonetics),标重音(Stress)。每单元的英语课文都有不少生词、一词多音和容易读错的英语单词,某些英语单词作名词和动词的发音不同,如?record(n.)和re?cord(vt.)。将英语音标和重音记在被注的单词上边,并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重视所注的音标和重读音节,这样,一旦课文读熟,那些单词的正确读音也就熟记在心了。

(2)释义(Paraphrase)。英语中有不少生词、多义词、短语、习惯语和难句需要用简单的英语或汉语来解释。如:quarrel――争吵(to argue or disagree angrily with someone);forture――财富(great wealth)。在课文学习过程中,注释的重点是一些较难的名词、短语和重点句型,而不必每个句子都解释。注释文字书写位置的原则是“就近”,即尽可能记在被解释的单词旁边,以便在阅读课文时被注视,也可记录在词汇表中该单词的后面。

(3)划重点(Language Points)和提要(Guideline)。标注英语课文中的关键句,科普文、议论文中表明作者中心论点的句子。语法和练习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也该划出来,以便引起重视,同时方便有重点地记忆。

(4)分析难点(Comprehension)。学生阅读英语课文,不断会遇到一些难点,经过教师的讲解,或与同学一起讨论有些可能当场已经完全理解,有的还似懂非懂。不管怎样,边听边记下析难的文字,既有利于课后消化,又有利于复习回顾。

(5)补缺(Replenishment)。英语词汇表和一些参考书中对某些单词和词组的解释不够全面,有些只讲了名词的意思,而未说明作动词、形容词等时的意义。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查词典或告诉他们别的用法,并让他们记录下来。比如学习了名词success(成功),应该让他们记下形容词successful、副词successfully和动词succeed。这是扩充词汇量、使词汇记忆更全面的重要方法。

记笔记只完成了做笔记的第一步,课后要及时梳理笔记,增减内容,还应根据笔记组织复习,使知识系统化,以此巩固记忆。

2.提问

学生的注意是学习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采取提问的方式来促使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注意,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何时提问及怎样提问则是至关重要的。至于怎样提问,则需遵循提问要服务于阅读目的的原则,如教学目标是记住特定的信息,那么机械记忆之类的问题可能更适合,如果教学目标是运用知识的能力,则意义性、理解性的问题更好,有时先提出具体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提出一些综合性问题。总之,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依据教学目的精心设计,挑选问题,而且要求学生理解提问对于学习的积极作用,并逐渐学会能自己提问和回答,学会更有效地学习。

3.针对情景记忆的情景表象记忆

情景记忆接收和储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这类信息的记忆效果一般较好,是因为它跟特定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心境等线索相联系。因而在英语学习中,例如记忆某一话题的有用表达方式时可以将它们放到特定的场景中进行记忆。教师要做的就是帮助提供这样的场景,而不是灌输这些表达方式。

总之,通过以上的探讨,我们把以上各种记忆策略科要归纳为以下十要点:背诵是记忆的根本;重复是记忆的窍门;理解是记忆的基础;提问是记忆的益友;联想是记忆的捷径;讨论是记忆的伙伴;趣味是记忆的媒介;应用是记忆的动力;简化是记忆的助手;笔记是记忆的仓库。只要合理地使用这些策略,必将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效果和效率。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心理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8.

篇5

【关键词】 个性化推荐 移动学习 混合式推荐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然而,大班教学的现状却始终未能改变。在大班条件下,有限的课堂时间使教师只能讲授语言知识,而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料和运用英语的机会,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移动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契机。利用移动设备,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上获取大量的学习资源。然而,网上海量的资源却容易造成“网络迷航”和注意力分散现象。在这种情势下,个性化推荐技术应运而生。

一、个性化学习理论

个性化学习是指学习者可以自主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确定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的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是在多元智能理论和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多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习者之间个体差异巨大,因此,教师应了解并尊重个体间的差异。元认知理论认为每个学习者都有独特的认知风格和认知方式,因此,教师应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满足不同的认知需求。个性化学习具有学习资源的多维性、学习价值追求的多重性、学习风格的独特性、学习过程的终身性和学习方式的自主性、合作性与探究性特征[1]。

二、个性化推荐

个性化推荐是指利用用户以往的选择或相似性关系发掘用户潜在的兴趣对象,通过过滤信息为用户提供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产品。个性化推荐系统通常由3部分组成:用户行为记录模块、用户偏好模块和推荐算法模块。推荐算法主要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协同过滤推荐、基于网络结构的推荐、基于知识的推荐、混合推荐等。

三、移动英语学习平台设计

设计移动英语学习平台是为了满足学习者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因此首先要分析用户的特点和用户的偏好以及用户间的相似关系。其次要对学习资源进行分析,包括资源的类型、特征、属性等。在此基础上利用混合式推荐,为学习者提供需要的学习材料。

3.1 平台总体结构

个性化移动英语学习平台主要由服务器和移动终端两部分组成。服务器端包括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用于存储用户信息和学习资源,Web服务器用于上传资源和修改数据库。移动终端是指接入互联网,可以向Web服务器提出学习请求或接收资源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个性化移动英语学习平台架构分为三层:数据层、业务层和表现层。具体如下图所示:

数据层采集、存储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和学习行为信息以及学习资源信息,并通过预加工为业务层提供信息。业务层是整个平台最核心的一层,通过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对数据层传递来的信息进行过滤、分析、加工、建模以建立用户偏好模型。应用层接受用户偏好模型,并为学习者推荐个性化的学习内容。

3.2用户偏好模块

要建立用户偏好模型首先要采集和整理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基本信息和学习行为信息。基本信息是指用户在注册时填写的个人信息,学习行为信息是通过用户的各种学习行为采集的信息,如点击、浏览、搜索、下载、收藏、分享、评价等行为数据。服务器端对用户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建模。对于新用户基本信息的简单处理可采用决策树算法。该算法不需要了解用户背景知识,只需要对用户进行分类就可以初步预测用户对学习材料的态度。例如,儿童可能对英语儿歌感兴趣,高中生可能对语法知识感兴趣。利用决策树进行数据分类首先需用一组训练数据集来训练分类器,然后用已建好的分类器对真实用户数据进行分类。在对用户基本信息简单处理后,通过对用户的学习行为数据的分析,来建立用户偏好模型。具体方法是用关键词和相应的权值来表示偏好,对关键词权值的计算有多种方法,其中TF-IDF(词频-逆文档频率)算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3. 3学习资源分析模块

听、说、读、写、译是英语基本技能,其中说、写属于输出性技能,听、读属于输入性技能,译则是各种技能实现的基础。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推荐,主要是推荐输入性的语言材料,即听力材料和阅读材料,同时为了提高写作能力,教师也可为学生提供作文的范文。在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和作文范文前,教师首先要了解材料中词汇的难度。词汇的难度取决于词汇的长度、音节数和使用频率。Chin-Ming Chen总结了词汇难度公式[2]:

bj =( Lj×0.7+Pj×0.3) ×Gj

其中, bj表示第j个词汇的难度, Lj表示第j个词汇的长度系数, Pj表示第j个词汇的音节长度系数, Gj表示根据词频确定的第j个词汇的难度系数。

词汇的难度对文章难度有影响,文章的类别、主题对文章的难度也有影响。最常用的文本表示方法是向量空间模型。在向量空间模型中,每个特征项对分类有不同的贡献,因此需要进行权重计算。为了使用户描述文件和学习资源描述文件的表达方式一致,对学习资源文件也采用TF-IDF算法来计算。

同样,在向学生推荐写作范文时,也需要了解文档的相似度,也可采用TF-IDF算法来进行相似度判断[3]。为学习者提供听力材料的过程较为复杂,由于计算机不具备人脑的智能,因此难以分析音、视频材料的难度和主题。因此需要教师为听力材料标注难度、主题、类型等,系统在结合用户学习需求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听力材料。

3.4个性化推荐模块

由于移动终端数据存储、处理能力有限,因此本平台的个性化推荐模块在服务器端实现。推荐算法选择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该算法对用户和学习资料分别建立配置文件,通过分析用户浏览的内容,建立用户的配置文件,通过比较用户与学习资料的相似度,向用户推荐与其最匹配的学习资料。基于内容的推荐可以处理冷启动问题,而且本平台的学习资料多为文本资料,多媒体资料经过标识,已便于计算机识别和处理,因此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更为适用。

本文将个性化推荐技术应用于移动英语学习中。通过对学习者基本信息和学习行为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建立用户偏好模型,通过对学习资料的分析建立学习资料模型,运用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将用户信息与学习资料信息相匹配,并将最匹配的材料发送至用户的移动设备上。本平台节约了学习者大量的资料搜索和选择时间,缓解了“网络迷航”状况,提高了英语学习效率。

参 考 文 献

[1]李广,姜英杰.个性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与特征分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3):152

篇6

石油技术人员中参加过各类英语培训班的人不在少数,但大多数与石油口语交流所要求的水平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社会中尚无石油专业技术口语培训,通常是技术人员参加了许多普通英语培训,却仍不能从事石油技术交流。而培训结束之后,如果没有应用的机会来加以巩固,培训的效果就会逐渐减弱。

二、石油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1.兴趣培养

(1)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选择学习材料作为石油技术人员,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习习惯选择一套自己相关专业的英语学习材料。一方面,阅读本专业的材料更容易理解,阅读效率更高,利于兴趣保持。另一方面,学习专业英语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和扩展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过程。在阅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之后,还可以通过网络等手段找一些最新的技术材料进行阅读。(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当今的网络世界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英语学习材料。借助于搜索引擎,自学者可以找到各种各样感兴趣的材料。不仅有基础英语方面的,石油英语材料也非常丰富。另外,电子版的学习材料加上在线词典,就可以实现高效的无纸化阅读。还有网络收音机也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英语自学途径。目前网上有许多英文广播公司,像英国的BBC(英国广播公司)、美国的NPR(NationalPublicRadio)等可以提供地道英语“听”的练习。再或者访问翻译论坛或翻译类网站也是不错的选择。

2.词汇积累

(1)积累系统的专业词汇量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要达到较高水平的英语应用能力,必须有相应足够的词汇量作为支撑。但作为石油技术人员来讲,主要精力是从事自己的专业研究,很难在无限的英语词汇记忆上投入较大精力。因此,词汇积累的主要方向应首选自己从事的专业词汇。专业词汇量的积累要系统,因为石油项目或技术专题内容本身是系统和完整的。尤其是随着中国对海外油气市场的不断拓展,海外勘探、开发及工程服务项目越来越多,零星的词汇无法满足技术交流或翻译的要求。建议精读一本自己专业的英文版专著,专业版的英文教材一般内容较全面,涉及的词汇完整系统。(2)积累词汇时要义音兼顾在石油英语口语自学过程中,积累词汇时要“义音兼顾”。在查字典时,一定要养成看音标的习惯,在阅读材料上标注生词时,不仅要标注词义,还要标注音标或某些音节的发音以及轻/重音位置,并严格按音标朗读出来。此外,词汇的积累,不能仅限于可用的词典,还应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

3.听说能力自学

(1)准确掌握音标在没有良好语音环境的情况下,掌握单词发音的主要手段是音标。作为成年人来说,学习英语音标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模仿正确发音。有选择地利用一些有声教材,最好是发音纯正的外教主讲的教学录像(录音)。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网站的“Grammar,Vocabulary&Pronunciation”。二是有意识地纠正错误发音。首先要重新修正一下自己的发音;其次,正确掌握了音标以后,要改掉“望文生音”的习惯,拿不准的读音一定要查词典核实一下。(2)听力注意力侧重于语音在听力过程中,人的思维优先以母语形式出现,对于一些抽象的问题更是如此。因此,听力训练时,要把主要注意力从语义转移到语音上来。包括单词的发音(每个音素、音节的正确读音,以及重读与非重读音节、声调、单词间的连续)以及韵律性特征(语调、语气等)。将注意力侧重于语音,免除了由于听不懂而带来的心理急躁,利于提高兴趣和持之以恒。(3)朗读在朗读过程中,大脑获得的语音记忆通过嘴巴变成自己的声音,再经由耳朵传至大脑,就可判断对记忆的语音模仿的好坏。朗读可以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期的时候,可以逐句模仿,然后全篇朗读。对每个单词的发音、单词的连续、语调的模仿要认真仔细。后期则要朗读专业英语材料。目前,尚未见到石油英语的听力材料。自学者可在基础英语朗读的基础上,找一些自己专业的材料来朗读。在朗读专业材料时,要尽量快速反应出语义。

4.笔译训练

作为石油科技人员,在英语口语学习过程中,应有意识地进行笔译训练,尤其是进行汉译英笔译训练。在笔译训练过程中遇到任何疑点都不要轻易放过,翻译完成后务必请人校对。同时,记录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生疏词汇,以便日后查询。

三、结语

篇7

【关键词】英语学习;电影配音;口语;听力

英语热在中国已持续了数十年,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在每个大学都得到了相应的重视。然而,一些高校的学生仍觉得英语学习有障碍,学习效果不尽人意。如何选择有效的方法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颇具探讨意义。本文将从传统英语学习下大学生听说现状、英文电影配音练习和测试、优势以及实际操作注意事项等几个方面展开粗浅的论述。

一、传统英语学习下,大学生听说现状

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将听说割裂开,不易于提升学生的学生听说能力。笔者对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随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只有25%同学对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表示比较满意,而高达7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他们认为传统学习形式较单一、过程枯燥且难坚持,学习材料难度大。资料显示,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的确存在着难开口、开口错、语音不准、语调不正等诸多共性问题,而其又成为学生的听力弱的原因之一。传统的学习资料以文字形式呈现,学生对于其涉及相关领域的背景知识了解不深,而且其教材使用数年,更新速度较慢,对英语听说提升帮助有限。目前,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有待提高,英语学习的氛围也不够浓厚,听说水平并不理想。

二、英文电影配音练习和测试

那么,电影配音练习对听说学习是否更为有效?我们做了以下测试。

研究对象: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英语专业二年级口语成绩相近的学生

测试软件:My English Tutor( My ET) 内容:自我介绍1(软件自带),为无字幕跟读材料 测试过程:将研究对象分为配音组(A组)与非配音组(B组),每组8人,A配音组进行为期3个月的配音训练,B组为传统学习,每月组织两次听说测试。

测试目的:证明英文电影配音练习对英语学习具有正相关的作用。

测试结果:以下是两组中初始水平相当的两名同学于2013年9月10日、9月25日、10月9日测试的结果。

据图表可得,A组成员在三次测试中,在语音、语调、流利度和音量上都有明显的进步,尤其以发音和流利度的提升最为明显。而B组的同学在这三次的测试中,语音、语调、流利度和音量四个方面几乎没有任何变化。由此,我们初步得出,英文电影配音对英语口语的提升作用比传统学习方法更有效。为进一步证明这个结论,配音组与非配音组成员再进行了一个月的口语测试。以下为测试结果:

随着配音练习的不断进行,A组和B组的同学在语音、语调和流利度上逐渐地拉开了距离。A组在测试中的音量变化幅度较小,其音量控制更为稳定。从曲线的运行态势看,配音组的同学的口语明显提高,语调的进步最为突出,其次是语音和流利度。由测试结果得知,电影配音训练的提升率为11.1%,而传统学习的英语口语提升率仅为2.23%。访谈中了解到A组的同学在电影配音练习中养成了语言环境的感知能力,掌握了语音、语调和语气的模仿能力,其表达更为流利口语表达自然。非配音组同学对测试的语言环境不敏感,跟读中模仿能力较弱,导致口语表达不如配音组准确。

三、英文电影配音练习的优势

电影是生活的写照,是了解不同群体生活和文化的间接渠道。英文电影配音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文化背景,熟悉相应的语言环境,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水平。结合问卷调查、对测试对象采访以及软件测试结果,英文电影配音练习的优点总结如下:

1.文化背景的了解更加深刻

电影配音是根据生活场景而设定,其内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人际交往规则。我们与配音组成员和非配音组成员分别进行交谈,发现配音组对电影中西方礼仪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理解要更为深刻。英文电影配音练习提供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增进学生们对西方社会文化的了解,操作形式简单,充满趣味性,相比枯燥的传统学习方法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

2.听力理解能力提高

声像结合电影弥补了传统音频为主的听力材料的不足。听力中所涉及的专业词汇,学生可以通过视频画面信息进行推测,迅速地抓住每句话的重点,把握每个意群,准确理解听力内容。同时,其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学习积极性得到显著提高,学习效果更为明显。软件测试的结果也证明,配音组跟读句子的准确度高于非配音组。

3.语音、语调和语速的进步明显

从英文电影的视频画面上,配音组的学生可以深情并茂地去模仿,通过观察电影演员的嘴型,纠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在受试者中,配音组 的口语提升速度明显快于非配音组。配音组通过模仿纠正自己原先的语调语速,培养良好的语感。从测试结果显示,由此可见,与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相比,英文电影配音的形式学习英语不仅能够培养良好语感,还有利于丰富日常的口语词汇,提高交流能力,了解西方文化背景,拓宽知识面,感知语言应用环境,锻炼学生敏锐的观察本领,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实际的操作注意事项

1.电影配音片段的选取

问卷调查和访谈资料显示电影配音的片段选取应该以迪斯尼动画片为主,这些电影内容贴近生活、富有趣味性和文化内涵,适合作为英语学习资源。此外,这些电影专业词汇相对较少,语速较慢,语句较短,配音难度小,可操作性更强。在配音过程中,配音组的部分成员存在盲目模仿,语气和音量掌握不到位等问题。因此,英文电影配音练习需要有老师进行系统性地专业指导。

2.电影配音时间的安排

电影配音练习收效甚好,但不宜琥珀太长的时间。因为电影有娱乐性,如果配音时间过长,同学们关注的重点容易转移到情节上,变成了看电影,而忽视配音中对语音语调和语气的把握,与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初衷相悖。同时,配音练习容易产生疲倦,配音的趣味性会降低。电影配音控制在一周2次,片段长度5~10分钟,练习时长30~45分钟较合适。

五、结束语

目前,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较弱,传统学习材料枯燥,难度大,其学习效果不理想,而英文电影配音练习操作简单、趣味性强、听说结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弥补了传统学习在这方面的不足。本研究证实了英文电影配音对英语学习的正相关作用。我们应该鼓励开设电影配音、电影对话场景模拟演练课程,举办电影配音大赛等形式丰富的电影配音练习来促进大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曹晨.英语配音在教学中的应用.[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

[2]段淳淳.英文电影配音与口语教学简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

[3]葛岩峰.英语电影课程介绍.[J]小学教学研究(教学版),2010

[4]鞠海浩,刘德永.运用原版电影进行英语口语教学的尝试.[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

[5]康丽颖.电影课确实大有可为.[N]中国教育报,2002

[6]李异飞.论英文电影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

[7]刘花,张娟.浅谈英文原版电影对英语口语的提高作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

[8]麻哲.电影对白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J]科教文汇,2010

作者简介:

林樟嫔(1993~),女,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2012级本科生。

篇8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概述

行为导向教学法,也称实践导向教学法或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学生的活动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起源于德国的双元制教学,强调学生全面、积极的参与,在课堂上由师生共同决定要完成的行为活动,并以此引导教学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活动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德国职业教育中发展起来,并在德国的一些州开展了倡导行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于1996年开始全面推广。随后至今,由于行为导向教学法对于培养人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方面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所以日益被世界各国教育界的专家所推崇。

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也应积极引进行为导向教学法,以使学生在英语实践中掌握必备的英语语言技能,同时在实践活动中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比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确实有其自身的优势:

首先是教学目标的变化。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学生行为的积极改变,从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开始,将学生的学习与其自身发展密切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其综合能力和素养。也就是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绝对是“主角”,他们通过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展示自己的风格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活动能力,不断把知识内化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

其次是教学过程的变化。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接受共性知识。而行为导向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以团队为最基本的形式进行英语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英语知识。也就是说,学生要参与到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具体到英语学习资料的收集、学习计划的制订、学习方案的选择、学习目标的实施、学习效果的反馈以及学习成果的考核评价,乃至学生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整个过程。当然,在团队学习中不可抹杀学生的个性,尤其要注重学生自信心和自尊心的培养,强调在团队学习的同时使每个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再次是教师地位的变化。行为导向教学法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英语教学活动中,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主持人、指导者、咨询师。教师的任务就是要突破传统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英语课堂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学习、大胆创新,进而帮助学生提升其英语综合能力。

二、基于行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基于行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流程,由“学习任务”、“学习指导”、“成果展示”、“综合评价”等方面组成,具体阐释如下。

1.布置学习任务书。

在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中,大学英语教师制订的任务书本质上是学生的学习方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着引领作用,其结构包括主标题、学习材料和学习过程等。教师应根据英语课程的特点及技能构成,打破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将课程划分为由若干行为任务组成的结构模块,以师生共同完成任务的方式组织教学。任务书中的英语学习材料可由教师准备也可由学生主动收集,理论性学习材料建议由教师准备,以保证知识的准确性;感性的案例材料可由学生收集,这样可使资料丰富多彩,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2.学习指导。

重点是将学生引入到学习中来并给其很好的指导。教师应特别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帮助学生建立超强自信,二是要设置趣味课堂。帮助学生建立超强自信是最为关键的。许多学生不愿意开口说英语,不是因为别扭,而是他们没有自信,没有自信可以把那个自己完全陌生的语言说出口。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建立学生超强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没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没有什么是自己学不好的,他们都是无与伦比的天之骄子。然而学生对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堂早已厌烦了,教师应努力设置一个趣味课堂,譬如让学生把自己设想成任意一个时代的英美国家的人,去模仿他的发音,揣摩他的想法,允许学生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不加限制,这便是一个趣味课堂。另如:虚拟一场文化节,虚拟一次化妆舞会,虚拟一次狂欢节……学生们对什么感兴趣就虚拟什么样的英语文化节。总之要打造引人入胜的英语教学,吸引学生的热切关注。让他们对英语课堂流连忘返。

3.展示成果。

展示成果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加以实现,例如,营造全英文对话环境,让学生们交流英语学习中的点滴收获,也可以交流生活中的某件新鲜事,重在与大家分享。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家不仅可以交流学习成果,而且也是在交流思想、增进友谊,进而建立起彼此信任的融洽关系。或者让学生英语进行自由表演,发表英语演说等等。还要设立竞争机制,激活大家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良性竞争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必要时可发给奖品,当然是以精神奖励为主,有老师签名的奖状就是学生感兴趣的,因为荣誉永远对人类有着吸引力。

4.综合评价。

评价主体可以是多元的,例如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负责人评价、服务对象评价等等。要由片面看重学业成绩、着重考察学习结果转变为全面进行质性评价、重点考察学习过程,譬如教师可扮演一个初来中国又对汉语很不精通的外国人,在街头或是别的什么场所晕头转向,需要学生用英语提供各种帮助,这时学生可以开始他的街头指路爱心行动,也可以充当临时翻译或导游、导购,这对于考核评价和英语学习本身都是有益的,不啻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无论从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方面,还是从增强其英语学习兴趣、自信心以及社会责任感等诸多方面来说,都比用纸笔作答更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丽琴.创新高校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J].考试周刊,2011(3).

篇9

【关键词】在线教育;幼儿;英语学习

随着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英语作为“世界普通话”的地位越来越巩固,我国几乎所有学生都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而且呈现出学习者越来越低龄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语言研究者、教育者、家庭和学习者都在探索提高英语学习效率的问题。研究和实践表明,儿童,尤其是幼儿,学习语言的方式与成人不同,有其特点。

一、幼儿语言学习的特点

幼儿在语言学习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幼儿对语言刺激的敏感程度相比其他阶段强得多,并能积极做出反应;幼儿习得外语的方式接近母语,略去了两种语言在头脑中的转换程序;幼儿好奇心和模仿力强,有利于用外语思维和表达。研究二语习得的专家认为,幼儿在习得外语时,要经历四个阶段:一是语言沉默期。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认为[1],幼儿在学习母语时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沉默期,在这个阶段,幼儿专注于“听”。父母以及周围其他人不断地进行语言输入,等输入积累一年左右,幼儿即开始语言输出,即开始学习说话。幼儿在习得外语时,也经历一个类似的阶段,即“语言沉默期”。二是语法干扰期。度过“语言沉默期”,幼儿进入语言输出阶段,即开始主动运用语言,用简单的字词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在这个阶段,孩子会在表达方面出现各种问题和错误。如中国幼儿在初学说话时,“你”“我”不分,幼儿在二语习得中,也会出现类似的问题。语法干扰期是每个人掌握语言的必经阶段,是儿童掌握语法规则,建立语感的必然方式。三是提高期。提高期是语言学习者在能熟练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自如表达的基础上的提升。儿童需要继续学习,学习内容包括英语思维、他国文化、专业英语等,这些对孩子成年后以英语为工具,从事相关工作或参与职场竞争至关重要。所以这一阶段要鼓励孩子进行探索式学习,将英语学习纵深化。四是上升期。语言习得有个特点,初学阶段进步明显,然后上升趋势变得缓慢,进步不明显。语言学习者、家长和老师都要了解这一阶段的特点,放下焦虑和担心,共同制定并坚持学习计划,并向前推进。另外,在坚持的同时帮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循序渐进英文水平会继续提高。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瓶颈期后会出现一个大的跨越,实现无障碍表达。这个过程是大量的语言输入、大量的积累、厚积薄发的结果。

二、在线英语学习平台特点

目前我国针对少年儿童教育的在线机构和平台呈百花齐放态势,成为面对面教学的有益补充。如51Talk,VIPKID,Da…Da英语,兰迪少儿英语等在线机构拥有大量英语为母语的外教,弥补了少儿英语学习中接触纯正英语机会少的不足。这类在线平台主要提供一对一纯外教教学,主要采用沉浸式教学,让儿童完全处于英语环境,教师利用教材、教学辅助设施和材料,以及教师的肢体语言等多种语言学习支持,让儿童完全沉浸于英语环境,有利于培养儿童的英语思维和英语学习能力。这类机构根据中国儿童的学习特点,自己编制教材,设置教学流程。另外,还有综合类在线学习平台,这类平台的特点是提供的资源更丰富,有免费共享的资源,也有付费较为系统的课程供选择。一些针对少儿群体的在线平台如斑马英语,专门为非英语母语的中国幼儿设计制定,学习内容为绘本为载体,配以国外的阅读分级体系,结合“绘本+智能APP+群服务+真人辅导”的学习模式,视听说多感官结合,帮助家长进行孩子的英语启蒙教育。这些APP根据儿童特征设计,自动识别发音,即便孩子发音有停顿、口吃不停、音量不均,也能准确识别;系统会给予鼓励性评分,鼓励孩子大胆开口。这对性格较内向,不愿面对真人读英语的孩子尤其有益,能帮助孩子增强语言自信;又如,被学校教师和家长广泛认可的少儿趣配音,纳入了国内30多个版本、万余本教材的视频资源和口语配套练习,被很多学校用作指定课后训练英语口语的资源。此外,它还提供海量国外电影、英文动漫、绘本儿歌等,让幼儿对英语产生兴趣,作为入门用;儿童可以模仿音频,并配音,系统用AI打分,纠音,评分。

三、在线二语习得的优势

第一,线上学习利用新兴技术平台,可以为幼儿学习者提供多种形式的语音线索和语音输入,例如,学生可以点击单词或图标获取单词或某一实物的英语发音,解决学习者的拼读困难,降低学习者对教师或其他帮助者的依赖。教师在一对一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无汉语注解的学习材料,有利于学生将更多认知资源和能力用于语言的解码和识别。第二,在线一对一教学相比班课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密度更大的语音信息交互和输入。教师在课堂上全程只关注一个学生的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场表现获得及时反馈,判断学生是否理解了学习内容,是否能正确发音,是否需要重复或纠正。对于学生正确的响应也可以给出及时的鼓励,时刻帮助学生维持注意力和自信心。教师能给学生足够的支持,也可以帮助降低课堂上学生对汉语的依赖。第三,以英语为母语的外教有利于实施沉浸式教学[2],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开始就百分百地进行英语摄入和输出,能帮助儿童快速熟悉和适应英语,建立对英语学习的自信。第四,在线平台为幼儿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材料。如适合学习者年龄和接受能力的影片、动画、音乐,乃至闯关游戏等,同时可以以配音、模仿等方式进行互动,让学习者在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中进行语言习得。

四、幼儿在线英语习得建议

在线教育为幼儿英语学习提供了新选择和新机会,但幼儿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和判断力,同时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惑,所以,在平台、资料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教师和家长责任重大。

(一)精心选择适合幼儿的学习平台和资料在线平台提供的课程年龄针对性明显,教师和家长要充分了解幼儿学习者个性化特点,选择符合幼儿接受水平和兴趣点的在线课程。好的课程能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有充分的参与和互动机会,能发挥智力优势,获得自信。另外,优秀的在线课程能提供科学的、符合幼儿认知发展的课时安排。幼儿要学好一门外语,仅靠有限的在线课是远远不够的,家庭需要和课堂进行科学有效的衔接,因此,选择能承接课上学习和课下巩固,难度适中的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针对初学英语,处于“沉默期”的儿童,老师和家长等教育者要精心选择“磨耳朵”的英语资料,要给孩子提供全英文环境,让孩子沉浸于英语世界,感受英语语音语调。其他资料要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选择轻松活泼,趣味性强,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

篇10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初中英语学困生原因分析

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由于受外部环境和自身因素等影响,学生对待学业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困生现象往往随之出现,影响学生学习的原因主要分为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

通常外因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学校环境等。内因则指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动机、兴趣和情绪等。学困生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但是主要还是内因起决定作用。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策略及态度也是导致学困的主要原因。学习兴趣则是导致学习能力欠缺的直接原因。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提高教学的前提。对学习有兴趣能让学生集中精力积极思考,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尝试较色扮演、会话、任务设计等方式进行。教师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除了掌握语音交流外,让学生通过语音了解背后文化的意义。除了培养兴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创造活动让学困生参与其中,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

2、培养学困生有效学习的能力

(1)帮我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困生有效学习能力与策略,要提高学困生的认知策略、调控策略和交际策略。认知策略即培养学困生的认知策略,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自然的运用,最终提高听力水平;调控策略,关键指的是教师帮助学生指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针对目标的实现,不断进行自我检测和调整;交际策略,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转化,一是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交际策略,加强学困生外语交际能力的训练。通常,教师通过模拟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教授学生克服此类困难的办法。二是教师要接受含糊语音现象的存在。为了避免学生们开口时的焦虑,在口语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影响意思的表达情况外,教师要避免中途纠正行为;资料策略: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利用教材中配套的CD、多媒体课件等学习。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资源设施,尤其是图书馆、多媒体教室、录音机等设施。订购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文报纸来提高学习兴趣;情感策略:英语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要充分考虑中学生的情感需求,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要以感情为寄托,引起学生的共鸣。并通过和学生交朋友、聊天等形式,减少学困生对老师的抵触心里,提高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2)指导学习策略训练

通过对学习策略教学的理解,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步骤指导学习策略训练。

一是调查与研究阶段。选择适合当前学困生的学习策略。通过问卷和交谈的形式,摸清学生实际语音水平及学习策略水平,针对不同类型的学困生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与策略。

二是实际操作阶段。通过对策略的示范、运用和反思,指导学生正确的运用学习策略。策略的示范,学生选择学习材料后,教师可以针对性的进行策略详解,使学生了解策略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从而提高自身运用策略的能力;策略的运用,教师可以通过选择多元化的学习材料来巩固学习,通过对学习策略的不断理解和运用,不断的进行强化,最终能够熟练的运用。

三是总结阶段。首先,在策略的运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对策略运用的有效性、关键环节以及运用学习策略过程中所需的条件等进行反思,通过反思促进策略的迁移。其次,建立策略训练评价体系,在策略的运用过程中,通过建立策略训练的评价系统,及时矫正错误的使用方法,对策略的效果进行评估,让学生看到学习策略的有效性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将外部指导转化成内容需要。最后是对策略训练进行总结,通过将学困生策略训练后的成绩与训练前成绩进行比较,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学习策略的作用,总结出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策略与训练的模式,总结学习策略训练中的成败,为进一步的训练奠定良好的基础。

(3)帮助学困生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根据不同学困生学困原因及学困程度,通过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的选择,推荐适合学困生实际的学习方法,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指定好的学习计划,加强课前预习及课后的联系巩固,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记忆单词、背诵课文等。

3、增强学困生自我评价效能与自信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来看,师生关系是否融洽是教育成败的前提。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心理的相容,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在班级里形成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最终乐意接受并主动的学习英语。

设定适合的学习策略及评价方法

因材施教同样适用英语教学,传统的英语标准化教学模式,并不能满足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因此,教师要遵循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设定适合的学习方法及评价目标。在评价方法上,要鼓励和肯定学生的进步,让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从而达到肯定教育的目的。

帮助学困生建立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中学生心理成熟度较低,遇到挫折容易产生焦虑的心里。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帮助学困生建立乐观的生活和学习态度,发掘学生的长处,建立学生的自信。

结论

英语学习是非常复杂的过程,学生受外部环境影响及自身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策略的影响,都是导致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因此,教师要从内外因两个方面进行转化。初中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跳出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及方法,在实践中摸索适合学生特征的有效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还要不断的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实现教学灵活多样化。最后,通过培养学困生有效的学习策略和自我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实现学困生的转换。

参考文献

[1]赖新元.这样做在学生中最后威信[M].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