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通信市场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0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据通信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据通信市场

篇1

关键词:数据通信;系统集成;市场开发

1、系统集成

所谓系统集成(SI,System Integration),就是通过结构化的综合布线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各个分离的设备(如个人电脑、服务器、打印机等)、功能和信息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一和协调的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系统集成应采用功能集成、智能拼接集成、综合布线集成、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等多种集成技术。系统集成实现的关键在于解决系统之间的相互连接和相互操作性的问题,它是一个多厂商、多协议和面向各种应用的综合体系结构。这需要解决各类设备、子系统间的接口、协议、系统平台、应用软件等与子系统、建筑环境、施工配合、组织管理和人员配备相关的一切面向集成的问题。

2、数据通信业务的发展离不开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作为一个独立的技术服务领域,目前尚无严格的界定,它起源于80年代,初期的系统集成不过是在解决多厂商产品整合的基础上,为开放系统提供能够与专用系统全面抗衡的软件解决方案,随着市场的变化,技术的发展,系统集成行业逐步分化,一些企业成为国外产品的进口商或分销商,技术附加值越来越低;另一些企业转化为系统工程承包商,更深入地介入应用系统的开发;还有一部分企业则把在系统集成过程中积累的软件产品化,向独立软件商发展。

数据及多媒体通信业务发展的工具和载体是网络,而网络与其它常见的产品相比,具有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1)全程全网。中国电信的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是覆盖全国的网络,为每个客户提供服务,需要网上多个部门的协同作业密切配合才能完成。

(2)系列性。数据网包括CHINAPAC、CHINAFRN、CHINADDN、CHINANET等不同网络,以满足用户的各种不同需求。

(3)复杂性。专业性强,需根据用户不同需求,进行深层次的专业服务以接入不同的公用网。

(4)增值性。公用网络是一个公众平台,可以开发生成众多应用系统和增值业务。

由于数据网络具有的以上特点,因此在国外发达国家中,90%以上的用户是通过系统集成商的集成服务,应用了通信网络平台。系统集成商根据用户对软、硬件设备的需求和对通信网络的理解,给用户规划建设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先进网络系统,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因此,在国外,网络运营商一般认为用户都掌握在系统集成商手中,哪家运营公司与系统集成商的关系密切,则意味着拥有更多的用户,就掌握着市场竞争的主动权。

3、我国系统集成市场特点

根据系统集成企业目前的状况来看,系统集成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区域市场不均衡

中国的信息化发展中,北京及沿海各中心城市占据主导地位。因此中国的系统集成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系统集成企业的发展也围绕着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华南地区、以上海和南京为中心的华东地区展开,因此这些区域的信息化普及程度和行业应用程度要远高于其他区域。

(2)市场行业化

每个行业都有一定的特殊性,随着市场的不断成熟,客户对于系统集成方案的行业特征越来越关注,希望系统集成商能够提供针对本行业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3)综合的专业化要求高

客户对系统集成企业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系统集成商能够提供售前咨询、方案规划、软件开发、实施部署、售后维护和专业培训的整体解决方案。在某些行业中,如房地产、城市建设、军工、农产品流通等行业,对系统集成业务的要求更高。这些行业要求的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不仅要包含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的集成,还要包括智能建筑,弱电和安防的系统集成。并且要通过系统集成使系统达到性能均匀、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高、扩展性强、可维护并具有一定的投资回报率。

(4)客户对集成商的要求提升

系统集成项目要求的企业具有很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客户在选择系统集成商时进行全方位的考量,不仅包括企业的实力,企业规模、各方面相关资质认证、同类案例,还包括项目管理、质量管理、团队素质、售后服务等各方面综合能力。

(5)信息技术更新快

系统集成企业是一个技术更新飞快的行业,随着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层出不穷。

4、数据系统集成市场开发

长期以来,集成渠道一直是一个与分销渠道平行发展的行业,集成项目更多的属“关系型直销”,但是集成市场的扩大和分销渠道利润的滑落,分销商们也开始介入系统集成领域。除了独立的集成公司之外,方案分销和增值分销的口号也成为他们分销业务的方向。甚至厂商也在试图通过系统集成业务直接做单。IBM集团下的IGS是全球最大的服务提供商,其在中国的业务发展迅猛;在新HP四大业务集团中的支持与系统服务部门,集成服务也是重要的一块;联想更是一方面借助“IT one for one”覆盖中小企业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收购汉普涉足高端的咨询服务,系统集成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4.1行业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成为集成商的两种选择

一方面行业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对集成商专业化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集成商更多地专注于自己的优势行业,深入研究行业规律与现状。2002年初,亚信购并邦讯,从而扩大业务规模,提高电信市场占有率,就是其进一步专注电信系统集成市场的例证。

另一方面,许多集成商在优势行业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拓展相关行业,实现跨行业运作。凭借原有软件开发能力、市场推广经验、服务体系在其它行业市场共享,做到企业资源的最大增值。

现在,大的集成商如神州数码、长天等基本上都有自己专注的行业,然后发展几个相关行业。这时候行业之间开发资源的共享、成熟方案的复制就成为可能。一旦能够成功复制到相关行业,就将实现在核心行业长期积累起来的软件开放能力、市场推广经验、服务体系的共享,做到公司资源、发展空间和利润的最大增值。

4.2行业市场的专业化与多元化成为集成商今后发展的两个方向。

集成方式向多业务基于Internet的架构转变在网络化与信息化的今天,系统集成也改变了过去架构简单、功能单一的特征,转向了多业务的基于Internet架构的集成方式。

像金融行业,集成已不再是一个新技术或某些新产品的应用,而是如何很好地将金融行业的特征(业务特点、管理模式等)与IT行业中的相关技术和概念进行结合,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的能量去推动企业网络化的发展。未来几年,金融业更加专注于企业网络应用的新业务。而电信业,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从规模竞争转入服务和效益竞争,这样的竞争环境使运营商关注的焦点汇聚在决策管理体系、以市场为中心的快速响应服务体系上,以及市场细分和差异服务、应变能力和新业务的开发能力上。显然,集成商为这两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将是多样的和全面的。

结语

在数据通信系统集成市场中,中国电信一方面为公用数据及多媒体通信网做好网络技术支持工作;另一方面,大力开展全国性的各行业网络接入工作,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提高网络应用系统的产品化速度和规模,进一步加快我国信息化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薛兴华.数据通信系统集成市场亟待开发[J].产品与市场,2000,1.

篇2

【关键词】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新技术

导言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如今的社会环境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智能移动设备的普及十分全面,人民对于通信网络运输的需求以及需求量都在不断增加,对于数据的传输质量以及效率上要求也日益增高。

一、移动通信技术的现状

传统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利用信号发射基站来制造出如同蜂窝状的分格区域,将移动通信的范围变成多个区块,当用户移动时,移动终端将自动对基站发出的信号进行跟踪,从区块到区块的移动中自动更换,以此做到移动信号不中断。在第二代的移动通信技术当中使用到了WLAN以及无线本地网络,WLAN能做到在较小区域内提供低移动性的数据通信服务,数据传输速度可以达到600kbit/s~900kbit/s,最快甚至可以达到20Mbid/s,但是缺陷在于范围的限制,一般多用于大型写字楼或是企业单位建筑物内,其网络结构由分布控制网络以及中心控制网络组成。而目前的移动通信技术业务中,最受到重视便是无线应用,提供给用户像网络手游、移动购票应用、网上银行、电子邮件、移动股票教育应用、移动交通信息、移动电子商务以及移动网络购物等各式各样的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互联网已然十分普及,用户以及通信市场的需求量和要求日益增加,推动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最为重要的工作。

二、移动通信传输工程的特点

2.1移动设备越发轻便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随着电子技术的大力发展,智能移动设备为了满足用户的需求,日益提高了传输技术产品的性能,现在的移动设备产品越发的轻便且智能,这也催生了许多的特定传输技术产品的研究出产,光纤信号发射器这类产品也出现了外形越做越小而精致的形势,外观设计上也主要以简约轻便为主。这类设计不但节约成本且减少了能源的无辜耗损。这对于传输技术产品是相当大的革新,同时显示出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速度已十分快捷。

2.2传输设备功能多样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用户对于移动通信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这样一来便催生了产品的功能多样化以及传输多种数据的能力。传输技术在目前已然十分的发达,大部分问题早已解决,传输多种数据的能力早已屡见不鲜,甚至更加高端的产品也已经面世,现代传输技术已经足以面对很多难题。而传输技术的完善也使得传输技术设备在传输多个数据时毫不费力,功能的多样化便由此而来,一个移动终端能够同时传输多个数据信息且保持高速。这种能力保障了移动终端设备的功能多样且效率极高,同时多种分散的传输线路由于这类技术的整合利用,数据传输的成本被压低,传输效率显著提高。

三、移动通信传输工程技术分析

3.1EPON技术

EPON主要利用固定的光纤系统来传输语言和数据。由于EPON运用的是单纤波分复用技术,其只需要使用一台OLT机器以及一根主光纤线,便可以运行。EPON利用光分路器将信号传输给多个ONU,ONU接收到信号后再自行分配。EPON不仅仅可以传输TDM,在IP数据的传输上应用也十分广泛。其使用的是电信等级的网络管理系统,采用IEEESO23以太网的格式进行传输故障,其传输质量有着极好的保障。

3.2GPON技术

GPON技术则是一种无源光综合传输新技术,带宽相对较宽,覆盖范围也更大。该技术能做到在承载ATM信元以及GEM帧的同时,确保业务的传输性能不受到影响。

四、结语

随着当今社会的电子科技的发达普及,民众的生活也便捷了许多,同时对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要求也日益增高,对于移动通信的质量以及数据传输的效率都十分重视,现在的移动通信设备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和大众的生活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所以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大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质量息息相关。目前,我国很多的移动通信公司已经推出了4G网络技术,并开始普及,相信4G移动网络技术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占据移动通信市场,成为核心技术。

参考文献

[1]刘杨.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与新技术[J].通讯世界,2014,10:15-17.

[2]王鹤,王闯.移动通信传输工程设计与新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6,19:80.

篇3

电信市场细分策略研究 

电信业合作竞争研究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基于期权博弈的四川省3G项目投资决策分析 

中移动存续企业改革模式探索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电信企业竞争力分析——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个案分析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 

论中国电信服务业规制改革 

天津移动通信公司营销战略及集团客户定制化服务研究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山东省通信公司互联网发展战略研究 

基于数据仓库的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河北省电信网间互联互通监测系统研究 

中国联通增值业务竞争环境分析及对策研究 

电信企业员工e-Learning培训模式研究 

安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比较 

我国电信业的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辽宁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中国网通大庆分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选择 

基于流程再造的某电信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中国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 

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维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电信业全球化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电信业的启示 

吉林省移动通信公司GPRS业务推广方案探讨 

吉林市电信公司宽带业务市场拓展分析 

小灵通长春地区销售渠道研究 

郴州移动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创建研究 

青海省数据通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论西安大唐电信公司ERP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作用 

中国移动品牌管理研究与探讨 

西安吉尔通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研究 

经营分析系统理论探讨及其在移动通信公司的应用研究 

国内外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中国网通南方公司在新时期的竞争战略研究 

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 

移动通信业营销渠道整合与优化探析 

 

 

江苏电信对分公司绩效管理的优化研究 

广东中小短信服务供应商产品发展战略 

中国第三代移动牌照的发放 

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研究 

试建固定电话成本测算模型 

江苏联通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河南通信网运管理战略思考 

论中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河南网通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问题研究 

我国电信行业客户流失管理的建模、分析及应用研究 

阳光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系统研究 

电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中国移动网上教育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 

C电信公司CRM研究 

Geert Hofstede理论框架下电信行业企业文化测度的实证研究 

四川移动组织再造研究 

B公司运营商渠道变革研究 

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现状及对策的研究 

重庆移动公司应用客户关系管理(CRM)实例研究 

TCL移动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研究 

中国电信业管制制度的选择 

彩信业务发展模式研究 

重庆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 

玉门油田酒泉基地通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论中国电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政府改革对政府管制网络型公共事业的影响——论电信竞争 

平衡记分卡在海南移动的应用实施 

电信建设项目投资评价分析研究 

吉林省通信公司大客户满意度分析 

吉林省通信公司公众电话市场细分研究 

吉林省电信传输局激励机制的设计与实施 

中国电信产业SCP分析及中国联通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3G”市场研究 

客户关系驱动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以电信行业为例 

吉林移动通信公司3G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吉林省电信公司传输网络发展研究 

基于神经网络的客户离网预警管理研究 

项目管理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研究 

基于创新客户服务理念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ORACLE ER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通讯企业的应用 

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电信改革 

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电信服务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铁通长沙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顾客价值管理理论在黑龙江移动呼叫中心的应用研究 

长沙电信产品经理负责制实施研究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湖南电信公司组织变革与员工心态特征研究 

计费方式和绑定周期在电信运营商的运用 

中国联通发展战略浅析 

湖北电信发展战略研究 

电信大客户个性化营销方案研究 

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以小灵通案例研究中国制度企业家行为模式 

成本控制和信用控制在AK通信公司中项目上的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渠道体系分析与对策研究 

 

吉林省通信公司运营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建设方案

客户关系管理及其在电信企业中的应用 

吉林省网通声讯业务市场拓展策略研究 

长春市通信分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通信企业营收稽核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平衡计分卡在长春市电信分公司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吉林网通企业信息化发展规划实施与策略 

影响移动通信消费者转换服务商意愿的因素及转换附加行为研究 

 

武钢通信公司职工持股研究 

移动通信行业技术进步战略研究——中国联通CDMA业务实证分析

江苏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深圳电信大客户营销战略研究 

中国网通湖北分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SC移动公司营销渠道再建设研究 

呼叫中心客户满意度的研究 

十堰电信员工离职倾向实证研究 

四川移动公司信息化战略研究 

公司资源和首动优势:基于中国电信设备行业FDI的实证分析 

广东电信3G发展战略研究 

新兴电信运营商渠道建设与管理研究 

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管理模型与方法研究 

我国电信行业竞争环境的研究 

全面预算管理在XX电信企业的应用研究 

完善曲江县电信分公司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研究 

电信企业员工职业承诺状况实证研究 

广东省电信实业集团公司员工离职问题的研究 

电信研究院知识管理研究 

培训需求分析四角度模型在广州移动的应用、反思与改进 

 

 

韩国网络电话进入中国的营销战略研究 

广东电信3G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政府管制对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影响研究 

解析山东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及现实意义 

电信企业提高网络运行效率研究 

关于激励性股票期权制度的探讨 

大连通信公司小灵通顾客价值研究 

虚拟通信网络运营的若干问题研究 

从品牌和服务角度分析中国联通的竞争力 

虚拟长话运营业务的设计与推广 

德州移动客户服务满意度研究

广东有线视讯宽带网市场发展战略研究 

神州电信移动视频电话业务商业模式设计及策略分析 

北京移动3G业务营销策略研究—如何应用市场细分方法制定有效营销策略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 

战略成本观念在电信企业的应用

中国移动的营销渠道策略分析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企业竞争策略和政府管制的研究

中国联通投资价值评估 

广东电信实业集团通信营销服务网络的战略研究 

 

 

电信经营分析与平衡计分卡应用 

W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离网研究 

宽带视讯业务发展趋势分析 

北京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营销渠道研究 

肇庆电信增值业务发展研究 

多媒体彩信增值业务的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放松管制对我国电信市场影响的研究 

中国电信XX市分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的规划研究 

四川移动基础信息数据库项目的实施及其应用 

锻造凉山移动的核心竞争力—凉山移动竞争战略研究 

中国电信PHS发展研究 

电信网间结算价格的成本评估分析 

中国联通公司导入CRM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本地电信的管制与竞争 

天津联通移动通信发展战略研究与实施 

大连移动通信公司客户价值的财务分析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选择 

S电信公司业务退出战略研究 

电信CRM中的数据挖掘 

省域通信网可靠性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在电信领域经营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陕西移动通信公司客户价值评价及提升方法研究 

中国电信企业市场营销管理创新研究 

电信运营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移动通信行业顾客满意度评价及应用研究 

中国电信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关系分析 

市场主导战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商务智能在电信企业的应用研究 

电信基础设施的退废评测与投资 

移动通信投资收益的实证分析 

四川农村移动通信市场投资问题研究 

电信业客户忠诚度及其对策研究 

电信市场客户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电信业务支撑系统软件开发的需求管理 

广西电信发展战略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南宁市宽带市场的营销战略初探 

项目管理在通信网络工程中的应用 

广西电信网络营销策略研究 

移动通信网络中基于动态位置区的移动性管理策略研究 

中国铁通成都分公司渠道体系分析及建设 

电信运营企业的增值服务营销模式探讨 

 

 

广西电信运营组织问题研究 

电信接入网建设项目时间管理研究 

联通公司客户维系研究 

关于构建学习型电信企业问题的探讨 

广西电信市场细分标准的探讨及对营销的启示

GXL电信公司营销战略分析 

科学的薪酬激励机制探析 

关于柳州电信实施营销再造的研究 

电信企业执行力问题研究 

二十一世纪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战略研究 

基于主渠道的河池电信市场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广西电信3G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吉林网通小灵通产品营销策略研究 

关系营销理论在吉林联通CDMA业务中的应用研究

广西区电信有限公司网上营业厅实施探讨

项目管理在电信计费帐务系统项目中的应用 

中国电信企业文化研究 

项目管理在《桂林市2002-2003年黄页电话号簿》出版中的应用 

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国联通重庆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广西电信整体薪酬制度发展研究 

中国铁通成都分公司的发展战略分析 

3G技术环境下我国电信运营商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商产业链角色定位问题研究

中国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电信成本管理研究

电信专业学位论文题目(二)

 

新、马电信业的开放及其借鉴 

竞争态势下厦门电信人力资源管理对策研究 

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垄断与竞争的制度成因 

某省农村电话成本测算与分析研究 

某国信通信有限公司新时期的战略分析和战略选择研究 

世纪交替:某电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案例》:我国电信服务市场政府管制策略 

《案例》:某市电信局组织变革探讨——基于竞争优势的组织变革 

《案例》:迈向网络化社会、创造企业新优势——某电信电子商务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移动通信某市公司——创造新的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电信——长话业务竞争策略 

《案例》:电信发展战略——电信开放与加入WTO的战略研究 

《案例》:高负债率——某市通信公司的问题及治理 

《案例》:调动企业资源,创造服务优势——某市电信大客户服务分析 

《案例》:××电信特种业务分局—“二次创业”的战略重组与战略实施 

《案例》:IP电话——投资机会与策略 

《案例》:163电子邮局点燃人才危机的导火线——探讨某市电信的人才激励策略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政策研究 

某市电信局奖酬机制研究 

管制或竞争——中国电信产业管制问题的政策分析 

联通寻呼黑某分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的研究 

BPR在联通某分公司市话项目的运用 

信息时代移动通信企业的发展和应采取的对策 

网站企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案例》:某通信公司——因应形势变化的战略思考 

《案例》:某移动通信有限责任公司——致力实现中国的移动通信梦 

《案例》:某电信培训中心——制定市场化战略,迎接市场挑战 

中国电信互联网增值业务公司化运作策略研究 

中国联通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网络经济下湖南电信企业经营策略研究 

传统电信企业人事管理制度创新方案及案例分析 

某省电信经营战略研究 

我国加入WTO对电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互联网门户网站未来经营战略 

IP电话业务发展前景及电信因应对策分析 

中国电信某市分公司竟争战略的研究 

从发事达公司的经历探讨互联网在我国的发展 

基于模糊逻辑系统的组合预测方法及应用 

某省电信传统固定电话长途业务研究 

中国电信程控新业务促销策略研究 

中国移动公司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市场营销和服务策略 

某市电信宽带网发展战略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对外开放与发展研究 

ISP市场竞争与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 

《案例》:讯华公司——困境中的战略思考 

《案例》:中国电信某公司——市场与投资分析 

《案例》:三星传呼——衰退期的战略思考 

《案例》:新意网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公司的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市电信网管维护中心——重构电信网络运行的管理体制 

《案例》:某省电信公司——加强战略成本管理、迎接市场挑战 

《案例》:某通信发展有限公司——宽带增值业务的发展 

《案例》:某电信公司——电信服务满意度分析与对策 

《案例》:某电信公司——发展无线市话业务,拓展移动通信市场 

《案例》:佛某移动通信公司——居安思危发展战略思考 

《案例》:某电信局——宽带业务拓展策略 

《案例》:某电信管理信息系统 

《案例》:把握机会,合作致胜——日本多科莫公司成功推广无线上网业务的研究 

《案例》:S移动通信公司及其网络部——从官商向优质服务提供转变 

《案例》:BS电信有限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战略研究 

zb电信宽带城域网方案设计与实施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究 

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营销策略研究 

入世与中国电信服务业发展策略研究 

论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的竞争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和网络股定价分析 

竟争、管制——中国电信业市场研究 

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CRM在S市移动运营公司大客户关系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电信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兼论中国电信产业国际化战略 

SX移动通信公司移动数据业务发展研究 

论国内门户网站的发展战略 

中国通信制造业的风险分析 

中国电信的大客户关系管理 

电信服务的技术经济分析 

新时期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CM公司网络营销策略分析及调整方案 

加入WTO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移动市场竞争与技术服务质量评估方法的研究 

.电信发展战略研究—某电信发展与职工教育问题探索 

电信公司竞争战略与营销策略研究 

关于某移动通信公司创建移动服务营销的系统研究 

某省长途电信线路局薪酬制度的分析和改革设想 

某电信CS战略研究 

《案例》:招商船务公司与G通信发展公司——重塑企业文化问题的探讨 

《案例》:中国网络通信有限公司SZ分公司——成长与发展中的竟合 

《案例》:某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案例》:某市银线通信工程有限公司——实施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水平 

《案例》:某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案例》:某电信公司 ——在市场开放过程中的客户保持策略 

《案例》:某电信公司 ——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 

《案例》:某省电信公司——建立科学的业务成本核算体系 

《案例》:某电信公司——完善培训体系,适应企业战略重点的调整 

《案例》:电信某公司——公话业务营销策略 

《案例》:博大互联网公司——战略方向的选择 

《案例》:某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基于提升服务质量的营销渠道战略 

《案例》:T电信公司——业务流程重组 

《案例》:W局通信导航维护处——业务流程重组 

《案例》:SIM移动电话公司——市场营销管理问题探讨 

《案例》:M电信局——小灵通无线市话业务营销策略 

《案例》:GTE制造公司——变革中的市场营销 

竞争性 电信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 

《案例》:A通信(中国)有限公司的战略改造——面对市场变化的企业战略改造 

本地电信业务计费账务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 

竞争性电信市场的营销战略研究 

CRM管理及其在电信企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某市电信客户关系管理问题研究 

中国电信改革的机理分析 

电信服务业及中国国际竞争策略分析 

中国铁路通信产业实证研究 

区域数据通信市场分析及营销策略研究 

现代电信企业的战略管理 

CC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H省电信公司互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产业融合与政府规制改革——以电信产业为例 

德州联通CDMA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电信改革与重庆电信公司发展战略 

电信普遍服务问题之研究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电信企业宽带应用服务运营模式研究 

甘肃电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甘肃省C网三期扩容项目分析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以浙江省移动通信企业为例 

关于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广东电信公司控制会计系统分析及应用 

湖南电信“小灵通”市场营销探讨 

某省电信公司市场营销战略研究 

某移动通信公司经营战略研究 

入世后某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发展对策研究 

某省移动通信公司移动电话运营市场竞争分析 

从规制与竞争理论看中国电信业的改革 

我国电信价格管制问题研究 

河南电信传输网的发展策略 

中国电信运营商经营策略探讨 

某市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 

中国移动电话市场发展对策研究 

某市电信局计费帐务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 

我国电信运营业市场结构及产业政策研究 

从搜狐网站的成长看中国门户网站的发展战略 

 

关于西藏自治区电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性思考 

CC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股票期权方案设计 

四川电信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研究 

 

联通竞争组织管理的研究 

某省数字集群通信发展研究 

某市电信探讨如何提高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电信业的客户关系管理 

某省数据通信业务营销策略初探 

电信市场的政府管制模式与实践研究 

某电信公司数据专业人员管理现状及对策 

某省联通CDMA的市场营销策略分析与研究 

某电信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及战略研究 

移动通信企业经营分析系统的构建与管理研究 

关于电信基础设施有效利用的若干研究 

某市本地电话网络改造建议 

某省联通CDMA网络竞争策略分析 

湖南省电信公司数据通信的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服务营销的渠道模式研究 

沪州电信业务流程再造研究 

竞争背景下湖南电信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研究 

兰州电信无线市话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某国有电信运营企业资本预算管理研究 

入世后我国电信运营企业的激励机制研究 

 

 

试论中国联通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数据挖掘在通信行业CRM中的应用研究 

四川电信投资项目后评价管理模式研究 

四川省电信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移动公司移动数据市场的营销策略 

四川移动以价值为核心的投资管理研究 

苏州联通CSM用户满意度调查研究 

苏州联通顾客满意度测量工具编制研究 

太月通信商的发展战略 

通信产品营销战略的研究 

通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网络产业的规制改革与竞争——以中国电信业为例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心理契约与人力资源管理:网通案例分析 

移动通信企业构建服务营销战略体系研究 

移动通讯市场分析及江苏移动通讯公司战略选择 

岳阳移动通信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指挥通信系统智能支撑平台设计与应用 

中国电信企业经营者评价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中国电信业的有效竞争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战略分析与选择 

中国联通CDMA营销战略研究 

中国联通合肥分公司移动通信营销渠道管理与创新 

中国联通四川分公司数据通信主干网的规划与建设 

中国通信产业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中国移动X公司大客户服务质量研究 

重庆网通信息港市场竞争策略 

淄博市通信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研究 

淄博通信分公司创建学习型企业研究 

淄博通信公司激励机制的研究 

电信业的竞争和中国电信业对外投资 

成都电信公司成本管理效率分析及改进研究 

成都市电信分公司业务发展的分析和研究 

电信产业的价格管制研究及其实证性应用 

电信市场细分策略研究 

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的研究及应用——中国电信产业竞争力分析 

电信业重组后运营商的营销战略研究 

论中国电信市场的无效竞争 

四川电信业务创新战略研究 

四川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竞争战略探讨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客户维系策略研究 

通信小企业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通信价值链的调整——通信增值业务运营商的生存与发展 

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中小型宽带网运营商发展战略研究 

江苏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四川省移动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电信公司组织变革与员工心态特征研究 

长沙电信产品经理负责制实施研究 

铁通长沙公司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国际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下的中国电信改革 

电信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电信服务业的政府规制研究 

中国联通长沙分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顾客价值管理理论在黑龙江移动呼叫中心的应用研究 

四川移动通信公司技术服务质量的评价研究 

四川省无线市话营销调研 

ORACLE ERP实施方法论及其在通讯企业的应用 

基于创新客户服务理念的客户服务体系建设 

计费方式和绑定周期在电信运营商的运用 

项目管理在新兴电信运营商的应用研究 

基于信息技术进步的中国电信企业创新 

中国电信产业SCP分析及中国联通发展对策研究 

电信建设项目投资评价分析研究 

客户关系驱动因素研究及实证分析——以电信行业为例 

论中国电信行业企业文化建设 

黑龙江移动通信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重庆联通公司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研究 

虚拟电信运营模式的研究 

连云港电信公司的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电信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公司短消息市场分析和前景预测 

中国移动网上教育系统建设及其关键成功因素分析 

中国联通竞争战略研究 

试建固定电话成本测算模型 

论中国电信产业有效竞争 

我国电信行业客户流失管理的建模、分析及应用研究 

河南网通宽带业务市场营销策略问题研究 

电信增值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研究 

河南通信网运管理战略思考 

中国第三代移动牌照的发放 

移动通信业营销渠道整合与优化探析 

广东中小短信服务供应商产品发展战略 

江苏电信对分公司绩效管理的优化研究 

中国网通南方公司在新时期的竞争战略研究 

对我国电信业改革的理论探讨 

大唐电信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与实施 

中国移动品牌管理研究与探讨 

陕西省电信公司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GZ电信公司信息化现状及建设研究 

吉林网通公司竞争力的价值链评析及战略选择 

西安大唐电信有限公司研发系统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 

论西安大唐电信公司ERP项目对企业战略规划的支持作用 

西安吉尔通信公司人力资源管理诊断研究 

经营分析系统理论探讨及其在移动通信公司的应用研究 

我国移动通信企业客户维系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株洲无线市话“小灵通”市场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 

中国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融资模式的战略选择 

中国网通大庆分公司成本管理研究 

电信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方法研究 

辽宁通信公司竞争战略研究 

辽宁移动IP电话市场预测分析 

松下通信公司供应链合作伙伴的评价与选择研究 

我国电信业的政府规制改革研究 

安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比较 

基于流程再造的某电信公司组织结构优化设计 

电信企业员工e-Learning培训模式研究 

中国电信运营企业战略分析与选择 

基于数据仓库的电信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顾客满意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优化研究 

客户关系管理在电信行业的应用研究 

电信改革与重庆电信公司发展战略 

重庆网通信息港市场竞争策略 

产业融合与政府规制改革——以电信产业为例 

电信企业核心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 

通信网间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中国移动X公司大客户服务质量研究 

甘肃电信公司财务内部控制研究 

电信普遍服务问题之研究 

西安电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研究 

兰州电信无线市话业务发展策略研究 

中国通信行业上市公司并购分析 

竞争背景下湖南电信营销渠道的建设与管理 

湖南电信“小灵通”市场营销探讨 

岳阳移动通信公司市场竞争策略研究 

电信企业宽带应用服务运营模式研究 

长沙电信公司无线市话业务拓展及策略研究 

湖南省电信公司数据通信的发展战略研究 

湖南移动通信公司服务营销的渠道模式研究 

 

H省电信公司互联网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篇4

关键词:数据通信无线网络技术新兴领域

一、无线网络概述

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通常用于无线网络的设备包括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手持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移动电话、笔式计算机和寻呼机。无线技术用于多种实际用途。例如,手机用户可以使用移动电话查看电子邮件。使用便携式计算机的旅客可以通过安装在机场、火车站和其他公共场所的基站连接到Internet。在家中,用户可以连接桌面设备来同步数据和发送文件。

二、无线网络的标准

为了解决各种无线网络设备互连的问题,美国电机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推出了IEEE802.11无线协议标注。目前802.11主要有802.11b、802.11a、802.11g三个标准。最开始推出的是802,11b,它的传输速度为lIMB/s,最大距离室外300米,室内约50米。因为它的连接速度比较低,随后推出了802.11a标准,它的连接速度可达54MB/s。但由于两者不互相兼容,致使一些早已购买802.11b标准的无线网络设备在新的802,11a网络中不能用,所以IEEE又正式推出了完全兼容802.11b标准且与802.11a速率上兼容的802.11g标准,这样通过802.11g,原有的802.11b和802.11a两种标准的设备就可以在同一网络中使用。IEEE802.11g同802.11b一样,也工作在2.4GHz频段内,比现在通用的802.11b速度要快出5倍,并且与802,11完全兼容,在选购设备时建议弄清是否支持该协议标准。选择适合自己的,802.11g标准现在已经开始普及。

三、无线网络类型

(一)无线广域网(WWAN)。无限广域网技术可使用户通过远程公用网络或专用网络建立无线网络连接。通过使用由无线服务提供商负责维护的若干天线基站或卫星系统,这些连接可以覆盖广大的地理区域,例如若干城市或者国家(地区)。目前的WWAN技术被称为第二代(2G)系统。2G系统主要包括移动通信全球系统(GSM)、蜂窝式数字分组数据(CDPD)和码分多址(CDMA)。现在正努力从2G网络向第三代(3G)技术过渡。一些2G网络限制了漫游功能并且相互不兼容;而第三代(3G)技术将执行全球标准,并提供全球漫游功能。ITU正积极促进3G全球标准的指定。

(二)无线局域网(WLAN)。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使用户在本地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公司或校园的大楼里,或在某个公共场所,如机场)。WLAN可用于临时办公室或其他无法大范围布线的场所,或者用于增强现有的LAN,使用户可以在不同时间、在办公楼的不同地方工作。WLAN以两种不同方式运行。在基础结构WLAN中,无线站(具有无线电网卡或外置调制解调器的设备)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后者在无线站与现有网络中枢之间起桥梁作用。在点对点(临时)WLAN中,有限区域(例如会议室)内的几个用户可以在不需要访问网络资源时建立临时网络,而无需使用接入点。

(三)无线个人网(WPAN)。无线个人网技术使用户能够为个人操作空间(POS)设备(如PDA、移动电话和笔记本电脑等)创建临时无线通讯。POS指的是以个人为中心,最大距离为10米的一个空间范围。目前,两个主要的胛AN技术是“Bluetooth”和红外线。“Bluetooth”是一种电缆替代技术,可以在30英尺以内使用无线电波传送数据。Bluetooth数据可以穿过墙壁、口袋和公文包进行传输。“Bluetooth专门利益组(SIG)”推动着“Bluetooth”技术的发展,于1999年了Bluetooth版本1.0规范。作为替代方案,要近距离(一米以内)连接设备,用户还可以创建红外链接。

为了规范无线个人网技术的发展,IEEE已为无线个人网成立了802.15工作组。该工作组正在发展基于Bluetooth版本1.0规范的WPAN标准。该标准草案的主要目标是低复杂性、低能耗、交互性强并且能与802.11网络共存。

无线个人网和无线局域网并不一样。无线个人网是以个人为中心来使用的无线个人区域网,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低功率、小范围、低速度和低价格的电缆替代技术。但无线局域网却是同时为许多用户服务的无线网络,它是一个大功率、中等范围、高速率的局域网。

最早使用的WPAN是1994年爱立信公司推出的蓝牙系统,其标准是[EEE802.15.1[w-BLUE]。蓝牙的数据率为720kb/s,通信范围在10米左右。为了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无线个人网还定义了另外两种低速WPAN和高速WPAN。

(四)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城域网技术使用户可以在城区的多个场所之间创建无线连接(例如,在一个城市或大学校园的多个办公楼之间),而不必花费高昂的费用铺设光缆、铜质电缆和租用线路。此外,当有线网络的主要租赁线路不能使用时,WWAN还可以作备用网络使用。WWAN使用无线电波或红外光波传送数据。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的宽带无线接入网络的需求量正日益增长。尽管目前正在使用各种不同技术,例如多路多点分布服务(MMDS)和本地多点分布服务(LMDS),但负责制定宽带无线访问标准的IEEE802.16工作组仍在开发规范以便实现这些技术的标准化。

无线城域网服务范围可覆盖一个城市的部分区域,通信的距离变化较大(远的可达50公里),因此接收到的信号功率和信噪比等也会有很大的差别。这就要求有多种的调制方法。因此工作在毫米波段的802.16必须有不同的物理层。802.16的基站可能需要多个定向天线,各指向对应的接收点。由于天气条件(雨、雪、雹、雾等)对毫米波的传输的影响较大,因此与室内工作的无线局域网相比较时,802.16对差错的处理也更为重要。

篇5

安利是一家善于通过减少中间环节压缩成本、增加利润空间的企业。为了减少信息传递的中间环节,提升工作协同和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安利(中国)开始逐步采用一种统一通信解决方案,取代传统PBX,计划在全国30多个城市的分公司、180多家店铺、工厂生产线部署IP电话约4000台, 成为国内第一家全部采用统一通信的直销和零售公司。

“安利(中国)的店铺很多,沟通非常频繁,统一通信平台大大提升了总部和各个店铺以及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协作,总部的决定可以以最快的速度下达各个店铺。”安利(中国)的项目经理介绍说,“而且IP电话的电话会议、员工目录系统查询、随时接收发送语音邮件等功能提升了员工之间的协作性。一部电话统一了所有的沟通方式。”

从安利打电话到180多家店铺所在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再需要付长途费用:所有的语音呼叫先通过安利企业网络“零成本”地与目标城市连接,然后再通过该城市的IP电话网关实现本地呼叫。也就是说,安利公司之内的沟通全部可以在一张网上完成,只需通过“企业网络”和“本地IP网关通话”这两个环节。这一切都已经成为现实。

融合之旅冰释

安利只是目前众多实施统一通信解决方案的企业之一。

“统一通信”最早由思科在2000年提出,不过这个概念沉寂很多年,从2006年开始,统一通信这块市场越来越热闹,传统软件巨头和通信大腕开始大力推进各种通信与IT的融合产品。尽管产品纷繁复杂,但关键词无外乎那么几个,将语音、视频、即时通讯、电子邮件等融合一体。借用比尔盖茨在《统一沟通革命》文中的表述:统一沟通就是让你只有一个身份。

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拥有多个不同身份,比如电子邮件、即时通信、手机号码和办公电话,为了参加一个语音视频会议,还必须拥有一个语音会议的代码,而统一通信的含义就是让这些身份合而为一。

由于政策、监管、技术上的壁垒,广电网、电信网和IT网的融合之路在短期内难以破冰。但是IP通信却带来了通信行业的一场革命和重新洗牌。2005年初,曾经不可一世的美国电话巨头AT&T以区区16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卖掉。一个月后,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公司微波通信(MCI)以53亿美元的价格被收购。这两大长途电话公司先后退出历史舞台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遭受了VOIP所带来的摧毁性打击。IT与电信融合之后,通信业的发展脉络已非常清晰,从“传统电话”到“语音+数据”,到“语音+数据+视频”,再到“语音+数据+视频+无线”。统一通信不是一个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种慢慢累积、且不断发展的过程。

战争一触即发

IT网和电信网融合潜在的商机,推动着众多厂商蜂拥而至。调查显示,全球已有超过64%的企业开始引进IP电话。从2001年开始传统PBX以每年12%的速度在下降而IP PBX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传统的PBX设备供应商已停止纯PBX技术的研发或已向IP PBX技术迁移。

通信网与IT网的融合,经过多年的磨合,终于到来,不畅的沟通和共享就要冰释……

有调查显示,到2010年,全球融合通信服务与设备市场有望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据赛迪顾问统计,去年全球统一通信市场今年的增幅达到8%,之后两年中增长率更是会增加到15%和30%。视频电话、企业协作软件、IPTV、移动内容服务、网络游戏与在线音乐等下一代IP应用,将带动全球统一通信服务与设备市场快速发展。

毫无疑问,新的统一通信市场将会吸引全球电信公司们大展拳脚。这一市场正在引发传统软件巨头与通信设备大腕的斗争日益升级。

2006年4月,微软宣布与北电结成创新通信联盟,以加快语音、视频和数据通信向融合通信的业务驱动转型。9月开始,两家公司还在14个城市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展示统一通信活动。2007年1月10日,北电与国内最大的网络分销商神州数码签约,销售其统一通信产品。

2006年3月,思科在全球市场上正式统一通信平台,经过4个多月的本地化工作,这一解决方案于7月在中国市场正式露面。2006年10月24日,思科面向全球高调了视频杀手级应用网真(Telepresence),统一通信的触角从传统的网络设备、数据业务延伸至话音、视频。

2006年11月20日, AVAYA宣布,推出新的智能通信解决方案系列,实现无地点限制和工具限制的通信模式,并将通信应用嵌入企业的业务流程。

2006年11月6日,微软CEO史蒂夫・鲍尔默表示,微软将在2007年初推出具备IP语音通话功能与视频会议功能的软件。11月30日,微软正式面向统一通信市场的Exchange 2007、Office 2007和Outlook 2007等软件,用户可以跟Outlook上的联系人语音、视频通话。微软的通信功能深深植根于其桌面及服务器操作系统、Outlook、Windows Messenger、Windows Mobile软件以及中。

2007年3月14日,微软准备实现半年前许下的诺言,用8亿美元收购了私人控股的语音识别技术厂商Tellme Networks。收购这家公司后,微软将在语音识别和语音与资料的交叉转换方面掌握更高的技术。

2007年3月22日,思科以32亿美元现金的收购网络会议软件厂商WebEx,该公司可以让其200多万注册用户举行网络会议,并通过网络分享信息。3月27日,思科高调展示其统一通信产品。同天,与神州数码在北京成立“UC(统一通信)体验中心”,准备在各大城市陆续建成14座这样的中心。

思科老板钱伯斯在之后的一次媒体见面上,公开宣称思科在统一通信的技术上要领先微软至少3年,软件巨头与通信大腕之间的火药味似乎越来越浓。

思科的主要业务是路由器等硬件设备,而微软是软件上的巨无霸,微软将从PC桌面应用端自上而下地猛攻通信领域,势如破竹。而思科则是从通信的硬件端自下而上地发起冲击,积蓄力量。微软联盟通信行业厂商,不断地收购在专于语音、视频等商业模式的软件公司,而思科则是收购硬件设备商,联合软件厂商。由于各自优势不同,双方采取的策略自然也就不同。

业内人士分析,统一通信是一个成长迅速的市场,产业的融合大势谁也无法阻挡。在这样的背景下,虽然目前而言,这两个一直关系密切的伙伴还将保持合作。但从长期来看,它们之间的竞争将不断加剧,最终将在桌面和服务器端展开全面竞争。

篇6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在XX年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向您──为淄博电信改革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节日的祝贺!

XX年,面对提前一年将淄博市高标准建成电话市的辉煌成绩和日益激烈的通信市场竞争形以及电信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淄博电信鼓足干劲、全力拼搏,抓能力、讲服务、巧经营,终岁时节,一年辛勤地耕耘终于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全市固定电话超过百万,pc机上网用户突破20万。

XX年,淄博电信固定电话网、高速互联网、本地智能网建设都取得了重大进展,程控电话十期扩容和宽带ip城域网的优化、扩容工程也都以其出色的成果呈现给了全市人民。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全市程控电话总容量已达130万门,电话用户总数超过了百万户,全市电话主线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2.31部,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个百分点;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5000兆,并提供千兆到区、百兆到楼、十兆到户的高质量宽带信息服务,有效地解决了“装机难”和上网速率慢的“瓶颈”问题,前不久,无线市话“小灵通”网络在我市投入使用,为淄博市信息化建设又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XX年,在通信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全市电信员工与时俱进,在“真诚服务,沟通未来”企业精神的引领下,坚守“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的诺言,继续推进“客户满意工程”,不断提升了服务水平。XX年,淄博电信全网运行情况良好,网络接通率达到96.39%,列全省首位。电话和数据通信装、移、修时限大幅度压缩,电信客户满意度达80.75分,被评为全市消费者满意单位,塑造了主体电信企业的一流服务品牌形象。

通信建设与经营服务红红火火,精神文明建设卓有成效:一大批单位和集体分别获得了“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省级文明单位”、“市级文明单位”、“消费者满意单位”等荣誉称号,市公司还被评为“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电信员工奋力拼搏的结晶。

XX年是我国入世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淄博电信全面参与电信业重组整合、企业内部改革迈出更大步伐的关键一年。XX年,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xx总书记关于“xxxx”的重要思想,以党的xx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抓住中国入世的历史机遇和电信业重组的契机,本着“创新、发展、优化、提高”的工作方针,振奋精神,扎实工作,直面挑战,开拓进取,继续高举“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旗,全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淄博市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同志们,我们已经踏上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征程。展望明天,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和压力同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增强时代的紧迫感和历史的责任感,进一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与时俱进,创新发展,为建设具有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一流电信企业而做出新的努力!

“每逢佳节倍思亲”,当我们即将步入又一个春天的时候,我们特别思念工作在各个岗位上的员工同志们。风雨同舟的历程使我们凝聚在淄博电信这面鲜艳的旗帜下,改革的浪潮使淄博电信人更加热爱自己的企业,热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方热土,感谢您在过去的一年里为淄博电信做出的贡献,预祝您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祝您及您的家人马年吉祥、阖家幸福、新春愉快!

篇7

关键词:IP软交换;通讯网络;设计;应用

软交换技术与分组交换数据网不断成熟,行业管理者均希望高效利用网络资源,摆脱以往单一网络和服务的困境,产生新增长突破,对市场挑战争,在竞争市场中某得立足之地。考虑到这种情况及市场所需,基于软交换技术的通讯网络设计及应用,满足当前复杂环境所需,符合标准融合网络具有的稳定性、高效性及先进行,这是本次研究的重心[1]。

一、软交换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软交换由美国最先提出。软交换技术的可靠性能高,设备限制少、管理要求低,受到世界范围内的普遍认可。经过长期研究,我国软交换技术的研究取得突破,促进了软交换技术的发展。软交换基本技术为数据通信,集合了数据、图像、传真等,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平台,基于以往GSMTDM 交换网络,采用移动软交换设备,其中,软交换为核心技术的应用,获得世界范围内设备供应商和运营商的重视。

围绕软交换网络具有下述几方面的显著优势:首先,使网络构架体系面向外界,使以往交换机功能模块更具体,生成的网络部件是相互分开的,用户考虑自身所需,相应选择各功能产品,形成网络,省去了多余成本花销;其次,具有显著的灵活性,以往网络业务连接了呼叫控制,用户在使用网络过程中需要熟悉承载业务的网络形式及终端类型,软交换网络让二者分离开来,让业务和网络相互独立;再次,IP不断进步,最终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必将汇集在IP网络身上,这是发展所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科学合理配置资源。以往电路交换讲多种业务集合在自身,如交换矩阵、呼叫控制、业务提供,在同一个平台上开展业务,而软交换技术和许多实体通过多种方式,展开通信合作,变成了开放型的多协议实体,集合了多种网络优点,如设备容量集中化、承载、传送单一化、接入手段多样化。尽管软交换技术自身优势比较明显,而当前软交换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未形成健全的标准,面临着网络安全风险。

二、以IP软交换为依托的通讯网络设计及应用

一份调查数据反馈,2007我国通信市场的规模为31.5亿元人民币,而前一年我国通信市场的规模为16.2亿元,提高了市场增长幅度,达到了94%的增长幅度。专家经过分析得出,在后续5年内,国内统一通信市场将会继续增长,达到46.40%的复合增长率。通讯行业的运营模式具有特殊性,要求的业务也具有特定性,注重语音需求,设计时就要表现出这一点。信息功能与通信功能维护了通讯行业的发展,当信息通信系统产生故障时,负面影响将是巨大的,设计中才有良好的技术,维护系统的可靠和安全,促使通信系统正常运转。

通讯网络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获得经济效益,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减少不必要的运营成本。通讯网络设计以用户所需为出发点,充分结合用户所需,下面是一部分设计方案,如,无线系统设计方案、有线系统设计方案、语音系统设计方案,将管理系统中的数据抑或信息传输至网络中,形成个性化人机界面,使用户明确获得的服务,使用更为方便。语音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三部分,分别为呼叫控制、楼层交换机、终端电话。语音系统吸收了传统优点,丰富了功能,支持管理系统中有很多接口,3个语音处理服务器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集群,即便有一个系统出现问题,也不会影响正常的通话,借助另外一个系统接管,使系统具备了良好的可用性。有线系统包含IP语音网络、宽带网络,是2个相互独立的部分。在以往经验的基础上,使用了双核心冗余系统,尽管1台核心设备有故障出现,但不影响正常业务的进行,将业务专业至另一台核心设备,实现无缝切换。

如,固网中使用的软交换技术,以往电信网络围绕程控交换机,以软交换技术固网系统为基础,采用分层机机构,使分组和PSTN相互结合,为使网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双上联形式,与分层交换机相互连接,接入层以千兆光纤实现了双连接,确保了通话质量,使用户享受到各类新业务。一部分抑或全部IP电话、语音网关等当网络抑或系统处在正常状态下,纳入主服务器注册中。当网络抑或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各IP电话与设备转转移到另外一个待用设备上;每一个服务器处在服务器群集中,相互间可以呼叫控制及同步数据库,如果IP电话转移服务器抑或出现服务器切换时,不会引起系统终端,以至在超过2个备份服务器终端时,不影响已经构建起来的通话[2]。

三、结语

经济社会发展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用户要求较高的通信网络需求,以往电路交换滞后,人们越来越要求较高质量的通信。需要通信系统工作者不断更新技术,配置资源,保障通信网络的可靠,维护其安全,迎合用户所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字:WCDMA 无线网络规划 流程

一、引言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能提供多种类型、高质量多媒体业务,是目前移动通信发展的主要方向。各通信运营商要想在移动通信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一个切实可行、科学合理的网络规划是必不可少的。

二、WCDMA系统结构简介

从系统结构和功能上看,WCDMA系统主要由用户终端设备(UE)、无线接入网(UTRAN)以及核心网(CN)三部分构成,此外核心网还可以与外部网络通信,以提供更丰富的业务,如许多基于因特网的业务。

1.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主要包括基带处理单元、射频单元、协议栈模块及应用层软件模块,其物理实体包括移动设备和UMTS用户识别模块两部分。

2.无线接入网

无线接入网连接移动用户设备和核心网,实现无线接入和无线资源管理。由于采用了UMTS的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技术,所以又称为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络。

3.核心网

核心网负责处理WCDMA系统内语音呼叫、数据会话,以及与外部网络的交换和路由。

三、WCDMA系统无线网络规划的关键点

1.小区呼吸效应

如果假定移动台的发射功率固定,那么可以认为改变基站接收功率相当于改变了移动台与基站间的路径损耗,这也就意味着基站覆盖的有效范围―小区大小是随着小区中激活的用户数N、用户数据速率Rb、激活因子v在不断变化的。这种变化就被称为“小区呼吸”,这也是CDMA系统特有的特点。

2.WCDMA网络规划中的软容量和软覆盖

W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系统,由上面的小区呼吸效应也知道在进行网络规划的时候,容量和覆盖的规划要联合起来考虑。这主要是由于小区的负荷会对小区允许的最大传播损耗产生影响,也就是对覆盖产生影响,同时小区负荷又是小区容量的决定因素。当负荷较小时,WCDMA系统是上行链路覆盖受限;当负荷比较大时,下行链路容量受限。因此,在网络规划时,覆盖和容量的规划对于上、下行链路是不同的。

3.导频功率分配

在WCDMA系统中,公共导频信道(CPICH)信号强度与系统性能有很大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一是导频信号的大小确定了小区的服务区域,每个移动台通过导频信号决定自己的服务小区;二是基站根据导频信号大小的比较决定哪个小区可以进入激活集内进行软切换;三是移动台使用导频信号获得系统消息和进行信道估计。分配过多的导频信号功率将会减少用于业务信道的功率。

当导频信号功率过大时,此小区所能接纳的移动台数量必然会超出此小区业务信号强度所能服务的移动台数量;相反,如果导频信号功率分配过小的话,导频信号服务的小区范围必然会减小,所能接纳的移动台数量必然小于此小区业务信号强度所能服务的移动台数量。

四、WCDMA无线网络规划的内容

1.市场调查、业务及用户数的分析预测

结合当地人口、国民经济情况、消费水平等因素对服务区业务量和用户数进行分析与预测,确定用户分布、话务模型、初期和中远期容量。

2.确定建网目标

明确网络建设中分区域、分阶段的覆盖目标、容量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建立准确的业务模型,例如决定在各类型的地区实现何种业务的连续覆盖等,以获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3.根据覆盖规划和容量规划综合取定基站数量

覆盖规划用到传播预测模型,这是确定系统的工作参数如:基站、移动台天线高度、增益、发射功率、接收灵敏度等的重要数据,由于无线传播环境千差万别,不同城市和地区应选用合适的传播预测模型,根据CW(连续波)测试校准的传播预测模型,计算出保证业务下的理论小区半径;容量规划即是根据容量目标和业务模型中的参数确定满足需求的基站数量。

4.确定站址

按照计算所得基站数量,实地现场勘察并经过模拟仿真确定适合网络规划要求的基站位置。

5.频点选择及频段干扰预测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存在多址干扰,即内部干扰,对系统容量起到限制作用。因此,在确定网络所选频点之前,一定要预测干扰情况,从设计方法上尽可能消除干扰的影响。

6.系统兼容

代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制式选择时应考虑能与原有的蜂窝系统相兼容的问题,所选的标准应兼容现有TDMA数字蜂窝通信系统,同时,还要预测发展中的体制标准和未来的蜂窝通信系统的开发、研制和市场趋势,使系统相互兼容。

五、WCDMA 网络容量与覆盖规划的具体实施

1. 网络覆盖规划

WCDMA网的覆盖规划主要是借助于链路预算对网络的覆盖能力分析。链路预算是对一条通信链路中的各种损耗和增益的核算。

1.1前向链路预算

对于前向链路而言,基站所能忍受的最大路径损耗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L1=基站最大发射功率+基站发射天线增益-基站馈线损耗+移动台天线增益-人体损耗-衰落余量-穿透损耗+软切换增益-干扰余量

1.2反向链路预算

对于反向链路而言,基站所能忍受的最大路径损耗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

L2=移动台发射功率+移动台天线增益-人体损耗-基站馈线损耗+基站接收天线增益+软切换增益-穿透损耗-衰落余量-功控余量-干扰余量-基站接收灵敏度

2.网络容量规划

网络的容量规划必须同时满足业务容量和覆盖目标这两方面的要求。

2.1话务分布

话务量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在城市的市中心又形成一个较为集中的话务密集区,在这样的区域内,一般还存在局部的更高的话务热点,而郊县的话务量较低。建网初期可以根据现有GSM网话务分布对覆盖区域进行分类,分布估算出每类区域的3G业务量需求。

2.2话务预测

话务预测可以有以下两种:一是根据当地经济、人口等因素预测用户分布;二是依据现有系统的用户分布。话务密度预测的方法可以利用小区规划软件,借助于数字地图,将预测的总话务量输入计算机,小区规划软件就根据现有话务分布情况,生成话务分布图。

3.基站小区容量计算

WCDMA是个干扰受限的系统,它的容量是“软容量”,数据通信占用的是辅助信道,计算数据通信要占用多少无线空中资源,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在一定的业务模型下,将数据速率要求转换成爱尔兰需求,然后沿用传统话音的计算方法求出信道需求。

计算流程如下:

第一,估算出小区的覆盖面积,将基站小区的覆盖面积乘以相应的话务密度,得到该小区目前需满足的话务量。

第二,根据话务量和指定呼损指标查爱尔兰B表,得出该基站小区所需的语音信道数。

第三,3G系统有个重要特点是软切换,所以我们在计算信道板时要考虑切换因子。基站语音信道数乘以切换因子就等到基站所需承载的信道数,再加上公用信道数,得到总信道数,最后除以每块信道板提供的信道数就可以等出信道板数了。

第四,如果估算出来的信道数超过一个基站的最大配置,则需要增加新的基站。

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3G网络在服务社会,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们要进行不断的技术探索和加强管理,以实现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臧爱军.3G网络的核心技术与建设运营探讨[J].煤炭技术,2010(03)

篇9

要想使上述构想成为现实,就必须打破常规的铁路通信网的接入方式,采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有线和无线通信的传输和接入方式,实现铁路通信网的升级,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发挥铁路通信网在国民经济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一、铁路接入网技术的现状

由于铁路列车具有高速运动的特点,因而无线(移动通信)接入网在铁路通信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当然,固定位置的车站(场)、单位以及各种固定设施之间的通信方式,首选方案仍是采用SDH光同步数字传输设备进行组建,同时应考虑采用ATM交换以及网络IP通信等先进技术来构成通信主干网及光纤用户接入网。比如采用“双纤单向环”接入方式,其不仅具有高速、安全、传输质量高、价格合理等光纤通信特有的优点,而且还具有路由迂回、设备备用等特点,从而具备自愈合功能,并使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高。另外,采用远端用户单元(RSU)和数字环路载波(DLC)设备,组网更灵活、方便。组网的过程中要把投资与效益综合统筹来考虑,使系统不仅满足现在乃至几年内铁路通信的需求,而且还能够为出行的旅客及地面用户提供先进的电信业务,并且还需具备便于扩容的功能。

按照通信网被分为主干网,局域网和接入网等三部分的构思来看,铁路通信网也可以通过上述划分方法进行。就铁路的通信网来看,接入网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包括有线接入网和无线接入网两大部分。铁路有线接入网的情况与电信的接入通信网相似,铁道部将在未来的1~2年内建成可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铁路互联网,它是由铁路部门依托于基础铁路电信网,组织建设的可以支持众多信息服务的、具有多媒体通信能力的全国范围的计算机网络,铁道部将有可能成为我国第六个面向大众的计算机信息互联网络单位,为铁路通信走向市场做准备。关于有线接入这里不再叙述,下面主要讨论铁路的无线接入网,为此首先回顾一下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1.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

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由模拟到数字,由频分多址到频分+时分多址,再到码分多址(CDMA)的发展过程,并即将向宽带化、智能化和个人化的方向发展。移动通信系统大体可分为二代,第一代是以模拟技术为主,频分多址,工作在400~800MHz频段。由于模拟系统存在频谱利用率低、容量小、设备复杂、抗干扰性能差、保密性不强、价位高、业务面窄等固有缺点,不能满足通信市场急速发展的需要,因此诞生了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数字化、时分多址方式等全数字化技术,克服了第一代移动通信的缺点,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的移动通信数模兼容,以数字系统为主。随着用户对信息接入量的需求呈指数的增长,电信工作者们着手建立最新一代的移动通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具有全球化、智能化、个人化和综合化的特点,工作在2000MHz波段,采用宽带的CDMA技术,涵盖地面系统和卫星系统,包括海陆空三维服务面,集成话音、数据、视像、ISDN和多媒体多种业务。这一系统以多种空中接口和接入方式,可向高速和慢速移动用户提供服务。

2.铁路无线接入网现状

铁路通信网是为旅客和铁路公务、应急抢险、行车维修等人员提供及时可靠的通信,以提高服务等级和运输效率。保证列车的安全,达到高效运营而建立的,它是一种集列车公务通信和区间移动作业通信为一体的列车移动通信系统。但是铁路结构自身的特点,决定了该系统与公用移动通信网和区域性的专业移动通信网的差别,它是一种属于线面结合、以线为主的链状网。

铁路通信的无线接入部分目前仅有的是400MHz的无线列调系统,它完成车站值班员与进入其管辖区段的列车车长以及列车司机之间的通话联系。当列车即将进站或即将出站时,这些通话才进行,否则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则在列车运行于区间时,通话一般不进行,这主要是从节约频率资源,减少同频干扰的角度出发的。但是,随着铁路现代化改造进程的迅速推进,从前单一的无线列调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铁路无线通信的需要,这样就迫切需要建设一套适合于铁路现代化运营指挥需要的先进的无线通信系统。这一系统应该采用小区制,并完成大三角功能。也就是说,系统必须可以实现调度中心与车站值班员之间、车站值班员与列车司机之间、列车司机与调度中心之间的通话功能,必须可以实现线路管理区间的公务移动通信功能,同时还必须能够实现调度中心与列车司机室之间实时的双向数据通信功能。基于这一想法,构成铁路无线通信接入网的方式可以采用现有的无线通信方式的集群通信方式、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移动通信方式、CDMA移动通信方式。

集群通信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用移动通信系统,是通信与微处理机技术、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它集交换、控制、通信于一体,通过无线拨号的方式把一组信道自动最优地动态分配给系统内部用户,最大限度地利用系统资源和频率资源,降低系统内呼损,提高服务质量。由于它具有群呼、组呼、强插、强拆等功能,特别适合于调度指挥以及应急、抢险等场合,并较好地解决了通信频率合理分配的问题,因而倍受专业运营管理部门的青睐,被确定为现行铁路移动通信方式的首选类型。但是这一系统还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包括采用动态的频率分配,没有考虑与周围公用网的有效融合问题,没有先进的路由合理选择功能,并且在建立通路和自动过网时存在信息丢失现象,保密性不强,容易受干扰等,这些缺点对于话音通信的影响不大,但是会对列车与调度指挥中心之间的实时双向数据通信造成较大的误码,因而对于要求较高数据通信误码率的场合并不适合。

即将动工的秦沈客运专线的移动通信系统主要包括400MHz的无线列调系统和800MHz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考虑到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在越区切换过程中会存在信息的损伤,因此将数据通信部分交由无线列调系统来完成,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仅进行区间通信(如大三角功能的话音通信,公务通信以及应急抢险通信等),并留有调度电话进入的余地和接入公用通信网的功能。这一系统也是我国铁路以集群通信的方式为无线接入系统的第一例,是我国铁路通信史上的一个重大变革。

二、铁路无线接入网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社会信息化的进展,不仅要求铁路通信网具有更强的保障铁路安全运营的通信功能,以适应高速列车通信的需求,而且要以铁道部的全程全网的优势全力发展电信增值服务及经营与中国电信业务范围一样的电信业务,参与同中国电信的竞争,使旅客和网络覆盖区的广大用户方便地享受信息的服务。比如随时随地的提供铁路客货运输资讯信息、订购火车票等服务,在列车就能享受语音、传真、数据、视频、移动通信及Internet等服务。不过,铁路现有的通信网络设施庞大而落后,这是目前该网络发展的最大障碍。

80年代开发应用的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具有信道利用率高、组网灵活等优点,能够确保旅客通话的高质量和优先等级,可供列车公务人员进行业务通信,也可利用调度功能组成临时的应急通信和收容沿线的移动作业通信,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的铁路通信的需要,秦沈客运专线就是采用这一系统来实现铁路移动通信的功能。但从更高的通信目标来说,比如为了实现列车的实时定位、追踪,让列车上和列车下的公务人员都能够随时随地获得整个路况信息,实现列车运行、调度等自动控制,能够为广大旅客提供除语音服务外,还能提供传真、数据、视频、移动通信及Internet等服务,还有向铁路沿线的居民提供电信业务,随着这些业务的出现,原有的通信系统就不能满足要求,应该应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对铁路通信网进行改造,建立新的、必要的移动通信系统,比如微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或者是第三代的移动通信系统。当然,建造铁路通信网,应根据铁路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有线和无线接入系统。

考虑到未来铁路发展对通信的需求,认为在通信系统寿命期内,运输会出现明显的增加,作为用户联络手段的通信系统,在规划其指标构成时,必须计算一定的弹性需求。此外还要考虑通信系统的容量扩充性问题,选择便于扩容的通信方式。从系统高可靠性的要求出发,还必须与别的系统(如微波/租用线路等)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此提供必要的备份。

在欧洲,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决策,最初确定的是两种系统,一个是GSM,另一个是TETRA(泛欧集群无线通信)。后来由于GSM的技术日趋成熟,使用范围迅速扩大,造价逐渐下降,并且又由于在用户迅速扩展的情况下,集群移动通信解决方案所存在的问题日趋突出。鉴于此,欧洲的铁路移动通信系统最后定位于GSM的方式,并将铁路移动通信所具有的特色(群呼、组呼、优先级别、强插、强拆等功能)加进去,构成GSMR(用于铁路的全球移动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

铁路通信网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向着与公用网相融合的方向,并达到与公用网的统一。从而使得用户无比是在运行中的列车上,还是在铁路网的覆盖区域均能够通过铁路通信网进行如同办公室一样方便的信息交流,如进行电话联络,宽带的数据通信和图像传输,接入Internet等。而要满足这一要求,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已经远远不够,GSM(R)和现行的CDMA技术也不能达到这一要求。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惟有第三代的CDMA技术才可能担当起这一重任。因此,铁路通信网的无线接入部分今后的发展方向也必须是朝着第三代CDMA的方向。当然,并不是说第三代的CDMA技术就可以直接用来完成未来的铁路无线接入系统的功能,如同GSMR一样,必须将铁路通信所必备的功能(如群呼、组呼、优先级别、强插、强拆等功能)融入这一技术之中,形成具有铁路通信特有要求的公用无线通信接入网。

篇10

关键词:移动通信;3G;发展;展望

伴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快速发展,用户对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希望享受更为丰富和高速的通信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运营商发展速度趋于缓和而竞争越加激烈,为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发展数据业务来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业务类型,需要3G的支持。同时由于第二代移动通信无线频率资源日趋紧张,已不能满足长期的通信需求发展需要。

一、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小、质量差、交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Phase2+,目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Phase1及Phase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用移动网络增强逻辑),SO(支持最佳路由)、立即计费,GSM900/1800双频段工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音编解码技术,使得话音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高近一倍。在GSMPhase2+阶段中,采用更密集的频率复用、多复用、多重复用结构技术,引入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足的缺陷;自适应语音编码(AMR)技术的应用,极大提高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入,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而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用户规模和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频率资源己接近枯竭,语音质量不能达到用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无法在真正意义上满足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主要是话音和中低速数据,码率为384kb/s(局域网可达2Mb/s),因而可传送比目前GSM(第二代移动通信)更高码率的信息。随着多媒体业务的发展,2Mb/s的码率将越来越不能满足用户各种新的宽带业务的需要,因此国际上已开始研究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一步目标是10Mb/s以上。我们国内则尚未启动。因此需尽早开始研究其关键技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有:宽带多媒体移动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频段、多址方法、无线接入技术、软件无线电的硬件和软件、多载波调制和OFDM技术、自适应天线阵、高效信道编码技术(如Turbo码)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2000,是正在全力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支持话音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高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如WCDMA的传输速率在用户静止时最大为2Mbps,在用户高速移动时最大支持144Kbps,所占频带宽度5MHz左右。但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通信标准共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分支,共同组成一个IMT2000家庭,成员间存在相互兼容的问题,因此已有的移动通信系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人通信和全球通信;再者,3G的频谱利用率还比较低,不能充分地利用宝贵的频谱资源;第三,3G支持的速率还不够高,如单载波只支持最大2Mbps的业务,等等。这些不足点远远不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发展的需要,因此寻求一种既能解决现有问题,又能适应未来移动通信的需求的新技术(即新一代移动信:nextgenerationmobilecommunication)是必要的。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基本特点:(1)全球统一频段,统一标准,全球无缝覆盖和漫游。(2)频谱利用率高。(3)在144kbps(最好能在384kbps)能达到全覆盖和全移动性,还能提供最高速率达2Mbps的多媒体业务。(4)支持高质量话音、分组多媒体业务和多用户速率通信。(5)有按需分配带宽和根据不同业务设置不同服务等级的能力。(6)适应多用户环境,包括室内、室外、快速移动和卫星环境。(7)安全保密性能优良。(8)便于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平滑过渡。(9)可与各种移动通信系统融合,包括蜂窝、无绳电话和卫星移动通信等。(10)终端(手机)结构简单,便于携带,价格较低。

三、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

4G系统中有两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无线通信全球覆盖;二是提供无缝的高质量无线业务。目前正在构思中的4G通信具有以下特征:(1)网络频谱更宽。要想使4G通信达到100Mbps的传输速率,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网络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信道将占有100MHz的频谱,相当于W-CDMA3G网络的20倍;(2)通信速度更快。人们研究4G通信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终端访问Internet的速率,因此,4G通信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它有更快的无线传输速率。据专家估计,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传输速率速率可以达到10M~20Mbps,最高可以达到100Mbps;(3)通信更加灵活。从严格意义上说,4G手机的功能已不能简单划归“电话机”的范畴,因为语音数据的传输只是4G移动电话的功能之一而已。而且4G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终端;(4)智能性更高。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手机可以实现许多目前还难以想象的功能;(5)兼容性更平滑。要使4G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收,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较为容易地过渡到4G通信。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4G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3G平稳过渡等特点。

总之,随着新问题、新要求的不断出现,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将会相应地调整、完善和进一步发展。纵观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规律和第四代通信技术的优点,我们相信,不远的将来,人们将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可以自由自在地利用移动网络获取和传递信息。从而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将会发生更深刻的变化。

参考文献:

胡可刚,王树勋,刘立宏.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J].吉林大学学报,200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