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监管体制范文

时间:2023-06-07 16:51: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行业监管体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行业监管体制

篇1

安然事件后,CPA行业监管问题成为会计审计界的热点问题之一。从监管实务看,美国颁布萨班斯法案,成立公众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PublicCompanyAccountingOversightBoard,PCAOB),对CPA行业实行独立监管;英国革新监管框架,完善自律监管体制;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简称IFAC)决定建立一个公众利益监管委员会,监管其审计与职业道德准则制定情况;我国财政部从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以下简称中注协)手中收回行政监管权,进一步明确财政部的行政监管职责和中注协的行业自律监管职责。从监管理论研究看,国内外学者用博弈论、市场失灵和政府管制等理论分析CPA行业存在的问题,对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和独立监管体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不少有价值的观点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在众多建议中,不少学者对英美原有的CPA行业自律监管体制持否定态度。英美自律监管体制是否一无是处,其体制变迁对我国有何启示?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

自1853年英国爱丁堡会计师协会成立至今,注册会计师(简称CPA)行业监管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在这150多年间,行业监管部门为CPA行业制定规范,创建方法,提供服务和支持,对违规CPA进行惩戒与处罚,从而为促进CPA行业健康发展、维持资本市场稳定乃至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英国最初的行业监管体制是纯粹的行业自律,经过150多年的发展,英国CPA行业监管体制的核心虽然还是行业自律,但与最初的行业自律相比,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已形成行业自律监管、独立监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体制。美国的CPA行业自律监管对世界各国CPA行业监管的发展影响最大,在120年的发展历程中,它由最初的纯行业自律,经过期间的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的不断摩擦,发展到现在的独立监管、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体制。英美CPA行业监管体制的变迁,在早期主要是诱致性变迁,后期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交替进行。

一、英美CPA行业监管体制的变迁过程

英美CPA行业监管体制都是由最初的行业自律,经过法律规范、政府的适度监管,成立独立监管机构,发展到现在的自律监管、政府监管和独立监管相结合的混合体制。笔者将两国CPA行业监管体制的变迁过程归纳如下表所示。

二、英美CPA行业监管体制变迁动因分析

(一)监管目标引致

英国2003年后实行的是行业自律监管为主、独立监管与政府监管为辅的混合监管体制;美国萨班斯法案后实行的是独立监管为主、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为辅的混合监管体制。

英美CPA行业监管体制是随着CPA行业监管目标的变化而变迁的。

1.在监管目标只有一个,即保护CPA行业整体利益时,CPA行业实行的是纯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尽管提高执业质量、维护行业声誉会给公众带来好处,但从当时的监管目标本身来看,只是为了行业的生存和发展。

2.在监管目标演变为保护行业利益和维护公众利益并重时,CPA行业实行的是自律监管为主、政府适度行政监管为辅的体制。

3.在监管目标发展到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主,保护行业利益为辅时,CPA行业监管开始引入独立监管体制。以美国为例,20世纪30年代前,CPA行业监管的目标只是为了维护CPA及事务所的垄断地位,确保执业CPA的利益,行业监管是自发性的自律行为;30年代后,虽然《1933年证券法》和《1934年证券交易法》赋予了SEC监管CPA行业的权力,且SEC也是出于维护公众利益而实施监管的,但直到70年代,SEC还只是对自律监管组织进行适度监管,并不介入CPA行业日常监管,监管主体是AICPA及州注册会计师协会,监管目标仍然主要是为了维护CPA行业利益,这一阶段的监管体制是政府少量介入的行业自律监管体制;70年代后,AICPA为了避免政府过度介入CPA行业监管,而自行改革行业自律监管体制,设立POB并推行同业互查,在社会公众的呼声和政府的压力下,行业自律监管的目标发展为行业利益与社会公众利益并重,这一阶段的监管体制是政府适度监管下的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安然事件后,维护公众利益成为CPA行业监管的主要目标,行业监管体制演变为现在的独立监管为主,自律监管和政府监管为辅的体制。

(二)监管主体引致

CPA制度确立之初,人们普遍认为CPA行业监管是职业团体内部的事,所以监管主体只有行业自律组织,监管体制也只能是行业自律监管;当CPA对证券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逐渐增大时,单纯靠市场机制监管CPA行业会造成市场失灵,政府开始介入CPA行业,并进行适度监管。此时的监管主体包括行业自律组织和政府,从而CPA行业监管体制就演变为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的体制;而当CPA审计舞弊案时有发生且对证券市场影响较大、很多公众对CPA行业信誉提出质疑时,政府就会加大监管力度,或建立独立的监管机构,以避免行业或政府的不独立。此时的监管主体有行业自律组织、政府部门和独立监管机构,其监管体制也就是英美现行的独立监管、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相结合的体制。

但我国监管体制的变迁与监管主体的变化几乎没有必然联系。1980年我国恢复CPA制度之初,行业监管主体只有政府部门实行政府监管体制;之后政府决定成立CPA行业自律组织,并由自律组织代为履行政府职能,监管主体是行业自律组织,实行的却是政府监管为主的体制;现在的监管主体包括行业自律组织和多个政府部门,实行的是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相结合的体制。其监管体制变迁是政府行政命令引致,与监管主体变化无关。

三、英国CPA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一)英国CPA行业自律监管体制的主要贡献

1.作为行业自律监管的发源地,为各国CPA行业监管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

2.为行业自律监管体制树立了典范。美国的自律监管体制坍塌,英国不仅没出大问题,行业自律监管反而更加稳固,这本身就值得世界各国借鉴学习。

3.“分而治之”有其自身的优越性,它可以通过自律监管组织之间的竞争促进CPA行业的发展。

4.能够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应是英国监管体制的另一大优势。从职业团体的分散管理,到团结合作,再到加强政府监管、实施统一透明的外部监管,说明这个行业监管最古老的国家不仅没有固步自封,而且在不断寻求改进和完善策略。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在取得实质性进步的同时,也使CPA行业的公信度大大提高,自律监管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5.与美国重在帮助教育的同业互查相比而言,英国的联合惩戒和独立惩戒措施更为严厉,监管力度更大,效果也更好。另外,对CPA个人及对事务所合伙人的经济处罚,比对事务所的处罚更重,也是英国的CPA行业监管效率更好的原因之一。

(二)英国CPA业务自律监管体制的不足之处

与其他国家的CPA行业监管体制相比,英国最大的特色是多个CPA职业组织共同实施对CPA行业的自律监管,即“分而治之”。前已述及“分而治之”的优越性,但也有其不足之处。笔者认为“分而治之”的主要缺点是:

1.ICAEW、ICAS、ICAI和ACCA这四个被英国贸工部认可的CPA管理职业团体都设有注册委员会、惩戒委员会和申诉委员会等,负责各自的考试、注册管理、规则制定和行业监管等工作,其准入条件、执业标准和监管力度必然会有区别,从而会使监管质量和会员的执业质量有差异。长期以来,六大职业团体在投诉和惩戒制度上各自为政,职业团体在投诉和惩戒程序上存在较多的差别。2.不同的职业团体间虽有合作,但更多的是竞争,在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同样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三)英国CPA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带给我国的启示

1.CPA职业团体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由于CPA的利益与社会公众不尽一致,社会公众理应要求加强对CPA的监管。而CPA职业团体出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同时迫于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压力,必然会规范CPA执业行为,监管CPA提高审计质量,维护行业信誉,从这点来看,CPA职业团体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又是一致的。

2.政府对CPA行业的适度监管是非常必要的,但政府的监管应是宏观管理与指导,而不应介入CPA行业的日常细节管理。

3.条件允许时,可成立独立的监管部门,以弥补行业自律监管的独立性不足和政府监管的官僚性缺陷等问题。

四、美国CPA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变迁对我国的启示

(一)美国CPA行业自律性监管体制的优点

AICPA作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会计职业组织,其行业自律监管为CPA行业监管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主要表现为:

1.为CPA执业制定了最系统完整的审计准则体系。

2.成立公众监督委员会(POB),设立证券市场业务部(SECPS),对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CPA审计业务分别管理,创新了行业监管体制。

3.同业互查制度是较为有效的自律监管方法。

4.在安然事件前,POB的监管被多数人认为是有效和值得推广的。

(二)美国行业自律监管体制的缺陷

1.POB受经费等诸多因素限制,并不能独立发挥监督作用。POB的经费来源是通过AICPA下属的SECPS从所监管的会计师事务所筹集。因为缺乏财务上的独立性,POB不可能完全独立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所发挥的监督作用极其有限。AICPA和原“五大”对POB的支持不够,也是POB不能发挥应有监管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2.美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近几年与SEC的关系过于紧张,AICPA利用其影响削弱了SEC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督作用。3.同业互查被认为是“相互挠痒的组织”,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4.美国的自律监管重在帮助教育,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措施不力,其处罚形式只限于会员权力范围内,一般只是强制后续教育和暂停会员资格,最严厉的措施也就是取消会员资格,但这并不会对被处罚人的执业产生实质影响。

(二)美国行业自律监管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1.AICPA的很多监管理念和方法是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的,不能因为安然事件就否定美国的行业自律监管。

2.注册会计师协会应正确处理好公众利益与行业利益的关系,AICPA因法律没有授权其监管地位,使其过分地强调了维护行业利益,最后将自己陷入CPA行业的代言人角色,这是值得中注协吸取的教训。

3.从SEC与AICPA长期存在的矛盾中可以得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监管的密切配合是CPA行业监管发展的方向。

4.同业互查虽然不具有强制性,但它是美国CPA行业自律监管的最有效方法,为美国CPA行业监管作出了巨大贡献。虽然每次同业互查都被评为“优秀”的安达信,仍没有逃脱解体的命运,但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同业互查,类似安然事件的审计失败案早已发生。同业互查自身有待逐步完善,如互查方式、互查责任等需要改进。但同业互查为CPA行业自律监管方法指明了方向,我国CPA行业的执业质量检查应大胆借鉴。

对于安然事件后美国实行的独立监管体制,众说纷纭,评价不一。笔者认为其运行效果有待于实践检验,现在对其评价为时尚早。

篇2

一、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监管是由行政机构制定并执行的直接干预市场配置机制和间接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供需决策的一般规则或特殊行为。主要包括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两方面的内容。

从世界上看,政府监管首先起自交通运输行业,交通运输也始终是各国政府监管的主要领域之一。这是由交通运输的性质所决定的。交通运输具有较强的自然垄断性、网络性、外部性会导致市场失灵,由此决定了政府实施监管的必要性;尤其是交通安全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对交通运输的行业监管,这也是世界各国政府的通行做法。

有效实施政府监管,需要解决“谁来监管、监管什么、怎样监管、如何监督监管者”等问题。由此,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1)监管模式。目前世界上存在三种模式:一是彼此独立。行业监管部门与行业管理部门分设。二是合为一体。由行业管理机构同时行使行业监管职能。三是相对独立。在行业主管部门下设相对独立的监管机构。(2)监管内容。各国的交通运输监管内容大多包括,一是准入监管,是对市场主体从进入到退出的全过程监管,包括投资准入、运营准入、市场退出等。二是价格监管,是建立合理的运价形成机制的基础。市场经济下运输价格应实行监管定价,即以合理的计价成本为基础、按监管定价方法(模型)确定运输价格,包括运输企业客货运输价格、运输企业间的线路使用费等。三是互连互通监管,这是市场经济下保证路网完整性的主要手段,其核心是确保各市场主体之间必须无歧视开放路网,实现公平、公正地互连互通。四是普遍服务监管。五是社会性监管,重点是行业安全监管、对与运输有关的卫生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监管和对运输企业履行普遍服务义务实施监管。(3)监管方式。在不同监管理念的影响下,监管方式包括保护性监管和激励性监管两种方式。主要体现在价格监管上,分别以美国的收益率监管定价方法和英国的价格上限监管定价方法为代表。(4)监管的监督制衡机制。与市场失灵一样,监管同样会存在监管失灵问题,主要包括“监管过度”和“监管不足”两种。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谁来监管监管者,即谁来审核监管机构的监管规章,从而限制其自由裁量权的滥用。需要设计一种制度对于必要的或必须的监管进行判别。

二、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现状

目前,我国履行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职能的部门包括交通部、民航局、铁道部等行业主管部门和国家发改委等综合管理部门。在准入监管方面,国家发改委是投资准入的主管部门,行业部门则负责对运营准入、退出的监管;在价格监管方面,国家发改委作为物价主管部门负责价格监管及成本监管,同时授权行业部门对部分服务价格实施监管;在互联互通监管方面,各行业部门各自对不同运输方式内部的互联互通实施监管;在安全监管方面,各行业部门对不同运输方式各自实施日常的安全监管。

国家交通运输部是我国公路、水运行业的行业监管部门。铁道部是我国铁路行业监管部门。中国民用航空局是我国民航业的行业监管部门。国家邮政局是我国邮政行业的监管部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监管机构缺乏独立

监管机构的理想模式是保持相对独立性以避免监管侵占或监管收买,又要便于得到行业管理对监管政策实施中所需的支持,同时避免与行业管理政策相互制肘。但是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监管的独立性低,影响了行业监管职能的履行。在市场监管方面,行业监管机构与行业管理机构合二为一,行业监管职能与行业管理交织在一起。在安全监管方面,受铁路政企合一体制影响,铁路行业安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合二为一,制度上无法保证铁路行业监管的公正性,造成安全监管主体缺失,没有外部监管,难以克服企业自律性管理固有的制度缺陷。

2、市场监管职能分散

从国外经验来看,监管职能的统一是市场监管高效的前提条件。从我国情况来看,交通运输行业监管职能是分散和低效的。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市场监管职能分散在交通运输部、铁道部、民航局、邮政局①,即使在各行业部门也是按具体内容分散在不同司局,没有形成统一的市场监管体系,不仅不同运输方式难以按照统一的原则进行监管,而且也难以对单一运输市场形成监管合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监管效率,不利于促进建立综合运输体系。

3、市场监管手段缺失

监管是对企业微观活动的直接干涉,需要有科学合理的监管规则、方法、程序和专业化的监管人员。目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政府管理以行业管理为主,对市场监管规则、方法、程序缺乏研究,监管过程不透明,也缺少专业化的监管人员。尤其在价格监管方面,《价格法》明确规定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应当依据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社会平均成本等因素。目前,我国客货运输普遍存在成本规则缺失、信息不透明等问题,政府制定价格缺乏合理的依据。

4、监管缺乏评估监督机制

建立交通运输监管评估和监督机制,是纠正监管失灵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运输业政府监管尚未形成明确的影响评价理念,对政府监管影响评价的对象、内容和方法的理解还缺乏清晰、明确、统一的认识,尚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监管影响评价制度体系,难以做到对交通运输监管体系的持续性改进,也难以及时纠正监管失灵现状。

三、国内外经验启示

(一)有效监管是促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各发达国家通过建立和完善交通运输监管体制,较好地弥补了交通运输市场的缺陷,实现了纠正市场失灵的目标,既促进了运输市场竞争、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促进了运输产品供给,为用户提供了更多选择,提高了选择效率,最终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也较好地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

(二)正确处理好行业监管与行业管理的关系

在监管体系的模式选择上,美国、英国等国家最初都强调监管机构独立性而设置了独立的铁路监管机构,但由于在实践中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目前都转为行业管理与专业监管相结合的体制。从国内看,目前电力行业设置了独立性很强的监管机构,而电信、民航、邮政等行业监管职能都分散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各内设机构,在实践中这两种模式都存在问题,前者过于强调监管独立而难以与行业管理职能协同配合,后者由于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而容易出现监管职能弱化等问题。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性监管与社会性监管的关系

各国根据交通运输发展阶段,不断优化调整监管结构。一方面,逐步放松经济性监管,实行经济性监管的综合化,通过放宽准入、赋予运输企业更多的定价权等自主经营权和统一市场监管政策,促进了市场竞争和交通运输网的互联互通,为其展开市场化运作提供更大的空间,也为通过市场方式实现综合运输提供了市场和制度基础。另一方面,不断加强安全等社会性监管,实行专业化监管,有效防止了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等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危害。

四、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改革建议

(一)思路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方向。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我国在十二五期间将“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改革应当:从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出发,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统筹行业管理与行业监管,实行与行业管理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协同的监管模式;整合监管职能,推进市场监管综合化、安全监管专业化;优化监管结构,逐步放松准入、运价监管,强化互联互通、普遍服务义务、安全监管;探索建立激励性监管制度和对监管的评价机制;加强监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公正透明的监管方法、程序。在此基础上,构建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依法独立、公正高效的交通运输监管体系,为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完善交通运输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二)调整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机构

交通运输行业监管机构的设置应综合考虑几个因素:一是从体制环境看,目前我国仍然处于体制转轨时期,交通领域的大部制改革正在推进,综合运输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完善,行业管理与专业监管职能相互交织,关系紧密。二是从监管本身看,监管的独立性越强,所需要的条件越多,特别是需要建立与行政管理部门间的横向沟通机制,需要更多的监管资源储备,需要建立对监管机构的监督制衡机制等。借鉴美国等国家交通运输监管先进经验,建立交通运输监管机构的基本思路:一是采用相对独立的监管模式。在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部门下设相对独立的经济性监管部门和社会性监管机构,只负责政策的执行而不负责政策制定;但同时要建立与行业管理的协同机制,更好地实现监管目标。二是整合监管职能。设立综合性的市场监管机构,统一负责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的运价、市场准入、互联互通、履行普遍义务行为等方面实施综合性监管;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分别设立安全监管机构,分别对铁路、公路、水运、民航、邮政行业标准、安全等方面实施监管。三是着重加强监管机构能力建设。由于交通运输具有高度的技术复杂性,在确定主体准入资格、协调价格控制机制运行、监督复杂的交易活动、保护消费者权益等方面,都需要监管机构有一支包括经济学家、律师、会计师、财务分析师等组成的稳定的专家队伍,以更好地克服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信息不对称。四是按照公正透明的原则,制订监管规则、内容和程序。监管规则要体现对参与市场交易的不同运输方式的各种市场主体公平对待的原则,要充分考虑投资者、消费者、被监管企业的利益和国家的社会目标,以公正的原则协调可能的利益冲突。五是建立监管评估监督机制。通过立法建立相关的制度对监管者实施监督,以保证监管者不滥用权力和不断改进监管工作。

(三)优化交通运输行业监管内容与方式

1、价格监管

对价格进行监管并不是为了指定一个“市场价格”,而是创造一种诱发高效和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在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采取市场导向的干预手段。运输价格监管的总体思路:一是逐步缩小政府定价范围,适当扩大运输企业尤其是铁路企业的定价权。在竞争较为充分的客货运输领域,放松运价管制,逐步过渡到市场定价。二是加强垄断环节的运价监管,制定适用于政府监管定价的成本核算规则和监审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监管定价形成和调整机制。三是加强成本监审。四是制订不同运输方式统一的定价原则,形成合理的比价关系,一方面促进运输市场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引导运输用户合理使用交通运输方式。

2、准入监管

包括投资准入、运营准入和退出监管。准入监管是经济性监管中十分有效的监管手段,需要注重发挥好其综合效用。一是把好运输市场主体的进入关,既要确保由合格市场主体提供运输服务,促进运输市场的良性发展;又要防止运输市场壁垒过高,阻碍了有关市场主体提供综合运输服务。二是把好退出关,既要将不合格市场主体清理出运输市场,又要防止因有关市场主体拒绝提供运输服务而影响社会公共利益。

3、互联互通监管

互联互通监管的核心是确保各市场主体之间必须无歧视开放路网,其主要思路是:一是通过以完善准入监管为依托,完善运营许可管理,促进运输大市场的形成;二是重点加强对运输市场上既有垄断企业的监管,积极消除市场壁垒;三是加强对交通线路接轨、运营接入和路网使用费的监管,鼓励新投资者进入铁路市场。

4、普遍服务义务监管

基本运输服务(包括基本邮政服务)都属于国家需要保障的普遍服务,是有关企业需要履行的义务。一方面,需要加强对运输企业提供基本服务质量和数量的监管,确保社会公众得到保质保量的普遍服务。另一方面,可采取激励性监管政策,引导和促进相关企业不断降低运输成本,从而提高财政保障普遍服务资金的使用效率。

5、安全监管

在交通运输领域,安全居于核心地位,是交通运输行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核心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运输安全的责任主体,政府是运输安全的监管主体。保障运输安全,必须充分发挥两个主体的作用。多年来,交通运输行业已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但政府监管体系尚不完善,需要加快建立或完善:一是补充和加强不同运输方式安全监管的力量,提高监管能力;二是积极推动铁路政企分开,推动公路、水运、民航、邮政安全监管与其他职能的分离,建立健全运输安全外部监管机制;三是创新监管措施,注重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相结合,利用现代先进技术丰富监管手段,重点在常态化监管、监督管理结果运用、监管工作机制等方面下工夫,实现安全许可审查、持续性监管并重,合规性监管、风险预控性监管并举,静态管理、动态监控并用,以及定期专项全面检查向重点突出、针对性强的常态化实时监管转变。

注:

①虽然民航局、邮政局隶属于交通部,但在职能上至今没有进行整合。

篇3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全面引进了西方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管理会计在工业企业当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银行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却还相对落后,对管理会计的研究略显不足,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国内金融业务逐步向外资放开,银行竞争进一步加剧,外部监管更加严格,商业银行必须从资金、装备、人才、技术、营业网点布局、业务品种等方面提高竞争能力,银行业也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传统的粗放型的银行财务管理模式不再适应。银行所面临的一个非常实际且具有战略性的选择就是应用管理会计,通过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银行的成本核算、盈利分析、业绩评价、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等,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建立业绩一流的银行。

一、管理会计在我国商业银行应用的现状

近年来,许多银行都在探索性地实施管理会计,已收到了一些成效。但是,由于管理会计的复杂性,加上国内市场环境以及银行组织架构、管理模式与国外先进银行都有很大不同,所以,银行业管理会计体系的建设还相对落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部门设置不合理

目前,各国有商业银行的机构和部门设置在很大程度上仍沿用了计划经济下的设置方式,基本上属于直线职能制的组织体系。纵向上组织结构层次多,按省、市、县、区等设置分支机构,实行分块管理,基本不考虑环境、资源及客户情况,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主要仍是一种行政隶属关系,经济利益制约的特征不明显;横向上,同一级别的内部职能部门多,部门职能的内涵和外延一直缺乏明确的界定,责任往往难以分清,产品和客户数据难以获得,内部转移价格计算的盈利也只能作分析之用,结果不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所接受,更难以作为考核所用,这些都给管理会计实施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二)没有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成本主体缺位

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核算基础较为薄弱,成本项目普遍在200个左右,且绝大多数为间接费用。在成本核算过程中, 长期以来都是以机构作为核算对象,分产品、分部门、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的成本核算体系尚处于起步阶段,建立在成本核算体系之上的预算管理体系难以搭建。成本主体缺位,从而无法计量各成本主体完整的投入产出状况和创利能力,成本预算和控制乏力,成本的粗放核算决定了成本意识淡薄,成本主体的缺位造成事前缺少准确的预算,事中缺乏有效的监控,事后则无法对机构、部门、产品和客户的成本开支情况进行正确的量化评价。

(三)商业银行的产品缺乏准确的定价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如何进行定价管理,成为目前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在我国现行金融体制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和调整主要金融产品价格,如存贷款利率、金融服务收费标准等,各商业银行作为产品既定价格的接受者,缺乏产品定价自。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各商业银行将面临自行确定存贷款利率的问题――即产品定价。然而,银行内部各个单位和部门之间发生的转移行为,并不象真正的市场行为一样有一个客观的交易市场存在,这就导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相当主观,有时甚至不合理。对银行来说,内部转移价格的确定主要涉及内部资金转移调拨定价和间接费用的分配两大问题。虽然银行经营管理理论提供了完备的产品定价模型,但在实践操作中,定价模型中的资金成本、费用成本、风险成本等关键要素难以确定。

(四)分部门、分产品的业绩评价机制难以推行

兼顾公平与效率的业绩评价机制以及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是商业银行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于作为资源配置、业绩评价的重要杠杆和工具的内部资金转移价格多年来一直存在着多极定价的问题,在期限结构和价格传递上不能有效地将存贷款市场、货币市场和内部资金市场对接,无法将利差收入在资产负债产品之间进行有效的分割,分部门、分产品的业绩评价机制难以推行,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激励机制尽管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仍然保留了许多平均主义因素。

(五)数据质量差,建立管理会计需要的信息系统基础工作薄弱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管理信息收集分散化,管理信息利用和反馈滞后。由于数据处理手段的欠缺和人为因素的影响,会计业务信息自上而下产生的机制仍未形成,银行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充分性和完整性,银行各类信息数据分别存在于不同的系统或不同的部门中,造成业务信息分散,数出多门,统计口径不一致,不能满足信息共享和集中管理的要求。

二、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管理经验,建立价值创造型的银行管理会计体系

国外银行在经营管理上比较成熟,有完善的管理会计体系和专司其职的管理会计部门,组织架构实行扁平化的事业部制;业务按公司业务、私人业务、资金业务等进行管理;事业部内部按产品线和营销线进行运作。银行设有专门的管理会计职能部门,负责银行客户、产品的收入、成本、效益核算和分析工作,使管理层能及时掌握哪些产品、哪些条线以及哪些客户能够为银行带来收益,收益多少;哪些产品、条线是亏损的,亏损的程度有多高,在此基础上,管理层可以科学地作出有关核心产品或业务扩张、维持、收缩或退出的决策。国外银行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成本核算体系和严格的成本预算和控制制度。以矩阵式管理架构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保证了银行各级机构、条线、产品、客户成本核算的相对真实性,在这个体系下,上层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可以合理评价交叉销售行为,可以对每个经营机构、每个产品种类、每个管理条线、以至每个客户进行成本核算、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西方商业银行会计业务处理的集约化程度也比较高,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超大型计算机和商业智能技术来处理跨空间、跨部门、跨产品的数据集成问题,在业务电子化集中处理的基础上,应用计算机技术开展成本核算、控制和管理,使上级管理者对机构、部门、产品的成本和收益情况能够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反馈,提高了银行运作的效率,降低了风险。

我国银行为了创建有价值的管理会计体系,提高银行的效益,可以借鉴上述经验,根据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在银行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引导内部资源向价值大的机构、产品和部门倾斜,建立业绩导向型的绩效评价机制。

(一)推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

推行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在预测与决策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目标和内容对银行未来的资产负债规模、营业收入、经营成本等有关方面以计划的形式具体地、系统地反映出来,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根据管理控制服务的需要形成总预算下的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等,以便有效地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银行的全部经营活动,实现银行的既定经营目标。

为了保证预算的顺利进行,提高编制工作效率,预算的具体执行部门要参与预算的编制,一般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编制方法,最后经过汇总、平衡,将批准后的经营目标层层分解,作为正式执行计划下达给执行部门。

(二)实行业绩挂钩的利益分配内部控制体系

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运用管理会计的方法进行差异分析与控制。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对差异进行分析,引导内部资源向价值创造能力强的区域和产品倾斜,同时还要引导内部费用资源向创造价值资源大的机构、部门和个人倾斜,以期银行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

(三)建立价值创造型的业绩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在竞争全球化、顾客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的社会竞争中,银行之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对优质顾客的竞争。银行管理会计必须以“什么是顾客认为有价值的”作为起点,银行管理的目标也应更多地表现在为顾客创造价值与价值的差异化上。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就是将银行的财务目标和顾客、员工的满意度联系在一起,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流程、学习和成长等四个方面全面评价经营业绩的战略实施系统。在考核中要突破传统的单一财务业绩考核,将业绩的评价与企业战略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并将业绩评价的结果和人员奖金的分配、福利待遇挂钩,兑现奖惩措施,促进银行长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最终实现银行的战略管理目标。

三、商业银行实施价值型管理会计的基础性工作

构建价值创造型的银行管理会计体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一过程除了受资金、技术的限制外,更受到银行管理基础性工作的影响,因此,价值创造型的银行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一些基础工作。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管理现状,参考管理会计在国外银行的运用,我们应做好以下基础工作:

(一)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实现由一维到多维的会计核算

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是预算管理体系的基础,也是对部门、产品、客户、货币的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成本核算体系的建立要与管理体制相适应。商业银行可以根据经营管理的特点和自身的管理要求,借鉴工商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建立起自己的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成本核算体系。

在建立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的基础上,由于电子计算机在银行业的普遍应用,会计核算的分类标准可以多元化,可以按照部门分类,按照产品分类,按照客户分类,按照货币分类等等。实现从一维到多维的会计核算,实现同源数据下的按多种分类标准进行的银行会计核算。

(二)建立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管理机制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普遍采用按机构的会计核算以及业绩评价和考核模式,难以实现按部门、产品、客户的盈利分析和考核评价。我们必须在成本和风险分摊的基础上建立起银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的业绩评价体系。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的管理机制,是这一业绩评价体系应用的基础。

(三)加强银行数据信息质量管理,建立统一的银行信息管理部门

要建立完善的银行管理会计系统,不仅需要数据仓库作技术上的支持,而且还需要改进银行数据信息质量,才能使管理会计系统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更好地为银行服务。目前各商业银行有必要改变传统的按部门、分专业“自下而上”层层上报汇总、编制各种会计信息报表的模式,代之以自上而下的会计信息集中形成机制。为了实施成本管理会计,一方面需要抽取现有核心业务系统、风险管理系统等系统的交易数据,有的数据要进行整合,没有的数据要进行补充,无法获得的数据要争取今后予以改善;另一方面需要将现有各系统不符合要求的数据进行转换加工,将每一笔交易、每一个产品从发生到结束的现金流全部模拟出来,以获得高质量的运用成本管理会计所必需的数据。

(四)改革组织机构,调整管理模式,进行业务流程再造

篇4

2003年美国的《执行》、《执行力》在中国的学术界、企业界刮起一轮旋风,聚焦了企业管理者的目光。近十年时间中,企业执行力生长环境在这轮旋风影响下已发生了变化:

①兴起执行力学术讨论热潮,各抒己见的企业执行力文章、著作大量发表和出版,为企业管理者提供了针对企业执行力“辨症施治”的理论基础。

②各种类型、各具特色的执行力培训班的开展,将执行力理论、知识在企业各级管理者之间进行了推广和普及,达到对企业执行力的共识。

③中国高校毕业生从2003年的220万人上升至2012年680万人,十年间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4800多万大学生,提升了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

④在信息技术、办公自动化、资源信息化、生产设施设备现代化的条件下,学习和交流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不仅为执行力的推进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也为各企业执行力的提升提供了便利的“取经”渠道。

企业执行力的基点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新生代员工文化素质与企业要求的执行力不相配仍然造成决策落实走样,效果对比计划的差强人意,制度形同虚设等执行力“肌无力”现象的存在。

企业执行力与管理者的期望值差异偏大,主要原因已不再是管理者、员工不懂或对执行力重要性缺乏认识或缺少执行技能;相反管理者对此非常重视,投入不少精力打造企业执行力,却因将客观因素设置成了主要矛盾,过于寄托、依赖外在机会而收效不大。其实立足内部根本矛盾,把解决问题的思路调整到企业执行力的基本单元,认识到员工心态才是员工执行力支配因素,注意和改善与员工相关的一些工作细节,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1 发挥管理者自身执行力先行作用

企业执行力是团队执行力,是企业每一成员肩负的职责。其中身兼企业各项管理规定的制定者、执行者、责任者多重身份的管理者的言行,影响和决定着员工的言行。所以企业执行力不强,不能一味地把责任推卸给员工,应考评管理者“言教不如身教”典范作用。

1.1 在制定企业决策、计划、规则时,应结合企业执行力具体情况加以权衡,把企业上下完成目标的行为水平作为重要参数,重点推敲决策、计划、规则等的可执行性;其次企业决策、计划等应针对该时期的主要矛盾,不分轻重缓急、面面俱到,会造成工作头绪过多,无暇顾及而以形式应付,也会变相削弱执行力;再次应明确自己在每一次执行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能只当“叫喊鼓手”。

1.2 企业执行力不是只以管理者的意愿为转移,特别是在一些政策多变,或大多数靠“书面材料”来评定一些事物,或干的好不如说的好,说的好不如写的漂亮等环境中,员工已习惯于你说你的,我做我的,说与做是两回事的不良风气,管理者的执行力成了员工衡量制度、工作目标是否要“斗硬”的风向标。因此发挥身体力行的“领导作风”是扭转目前员工对上司“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常规认识的最有效措施;其次明确“对人不对事”无疑是自损的执行力最大败笔,把实事求是、“法治”强化、落实到管理行为中。再次把执行力作为管理者的职业素养来考核,根除管理者眼高手低,只要求员工勤奋、敬业、奉献,把自己独立于出执行人外而造成与员工的脱离,或只是发号施令,依赖于员工来执行,用“服从”代替执行,只会陷入上下级互相埋怨的执行力危机怪圈。[2]

1.3 管理者还必须承担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自己和下属的执行行为的监督、控制工作。在一些管理者依赖个人的人际关系推行政令,“变通”成为处事哲学的企业环境中,帅之以正、不徇私情、按章办事、互不推诿、承担责任无疑是执行力的推动器,当敢于“向我开炮”时,榜样威力作用才能渗透在企业各环节。

2 确保制度可执行性

企业管理制度即是执行行为的规范、标准、方案,更是自发的、持续的、有效的自动解决冲突的执行机制,在不断更新、完善中的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任一条制度制定、执行都不是儿戏,必须遵循科学严谨、相互协调、与时俱进等原则并发挥其执行功效:

2.1 规范企业良性动态。企业制度内容不能在“补漏洞”、约束个别和少数员工违规等惩罚条款上徘徊,当负面、消极性内容占企业制度主要部份时,员工内心沉重而失望,产生不被企业认同、信任的认识,自然形成就低要求自己心态,放弃进取行为,企业会陷入停止发展甚至倒退境地之中,所以正确认识、发挥制度能变约束行为为自觉行为的功能,向积极的,有利于企业方向规范。

2.2 调节矛盾冲突。有的企业在制定各项制度时,为贯彻与时俱进,在淡化权变理论情况下,引用最时新的管理理念、理论,很少顾及与企业文化的冲突,新制度与原制度的相容,部门与部门制度的交叉,多站在能取而代之的利益角度,衍生一些不必要的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企业、企业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增加企业制度执行难度,也让员工无所适从地在制度矛盾中寻找空间。

2.3 降低运行成本。为保证制度有机体系,发挥制度之间在运行过程中的自行约束、改进、促进功能的作用;制度制定、修改时必须以求真务实为出发点,着重理清制度间内在逻辑联系,如这部分内容缺失,制度体系则由一堆零碎、繁琐条款堆砌而成,只满足量的要求,缺乏内在的机制,制度要发挥日常对执行行为的监督作用,且费时费力,成本过高,制度就会形同虚设。

2.4 有效发挥凝聚力功效。目前大多数制度执行、贯彻都采用会议形式,这种以点带面的、简单可行的布置下达指令的方式,只为管理者提供了执行的方便,却埋下了诸多的问题隐患:单向一边倒的沟通,让员工的众多想法和异议得不到解决,只好在执行过程中去释解或释放,导致两方意愿的背离,管理者对员工执行力失控。

3 形成良好执行力的氛围

企业员工执行的心态能力是企业执行力的结症关键所在,是影响员工执行力内隐因素,也是管理中最为棘手问题。如大多数员工工作行为停留在执行力的临界下限:交得了差,不受制度处罚界限内;许多时候站在自己的角度留了一手,不全力完成任由事态发展,最后以种种借口推辞、交差等。此类现象不是员工心态不成熟造成的欠缺或不足,而是权衡自我利益后的行为能力压制。

3.1 要把员工个人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从管理者角度谋求部门或企业的整体利益的得失,追求和强调“大河有水小河满”推理;而大多数员工加盟企业并在企业中工作,是以谋取自身利益和解决自身物质生活需要为目的的,看重的是个人利益,自然认同“小河有水大河满”道理。其实这两种提法是一种互为因果、相互相生的逻辑关系,是同一性质问题的两个角度。激励政策的对象是广大的员工,所以激励政策应逆向于“大河有水小河满”思路,改变以往从上到下或从大到小习惯方式,换位地从员工角度出发,顾及员工的心态,先考虑员工个人利益再推至企业利益,或突显员工个人利益,处理好员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的“前后、数字”关系,员工满意后的工作行为才能带来企业满意的执行力。

3.2 公平公正是激励政策执行的关键

企业激励政策必须体现激励的公平、公正原则,但众观大多数企业激励现状,激励政策在制定初时都能很好遵循了这一原则,但在执行时却有失偏颇。

如企业员工对自己的收入是非常敏感的,不仅关注绝对收入,甚至关心相对收入。员工首先是在小环境中横向、纵向进行比较,这种心理平衡是建立在公平公正基础上的;然后再在大环境中横向、纵向比较,这时的平衡是建立在激励尺度的标准是否公平公正。如不能达到此两种平衡,会出现心理紧张、不安,为消除心理不适的紧张状态,会采取抵触或与企业执行力相违背的行为措施。同时企业员工心里都有一杆称,用自己与周围同事做砣,称量着企业各种激励政策最后落实的激励对象,一旦有失员工心目中公平公正水准,激励政策则会催生抑制、苦闷、愤怒情绪。

激励本质是通过对员工动机的激发,使其自觉自愿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3],调动的是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非本末倒置的激发员工工作怨气。所以激励的关键不在于方式和手段的新颖和对员工的刺激性,而在于激励过程始终对公平公正的维护。

3.3 警惕负强化成为企业激励政策主要手段

篇5

教育教学本质上是人的一种认识与实践活动,该活动存在着认识主体(教师和学生)、认识客体(认识对象)和认识方法手段等因素。教育活动中的认识与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主体。正确认识两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即师生关系)是揭示学校教育教学规律的要义之一。

历史上,人们很早就对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展开过讨论。19世纪初,赫尔巴特在《普通教育学》一书中构建了“教师中心论”(Teacher-centered theory)的理论,即主张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因为教师被赋予了社会责任、承担了教化职责,他们代表社会来确定培养目标,传播主流价值观,选择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20世纪初,杜威在扬弃卢梭的“自然与自由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儿童(学生)中心论”(Paidocentricism)思想。杜威将前人关于儿童中心的思想理论化、系统化,认为儿童的发展是一种自然过程,教育应该以儿童的自然发展需要及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在于了解儿童的兴趣和需要,了解什么样的活动有助于儿童的良好发展,并据此编制学校课程、设计教学教法;教师要抛弃向导和指挥者的角色,担当看守和助理者的责任。

引起我国教育理论界对教育主体展开讨论的一种观点是“三角关系”论。早在“”刚刚结束、教育教学开始走向正规的1979年,于光远先生在《教育研究》上撰文谈“关于教育科学体系问题”时说道:“同一般的认识过程不同,在教育过程中是这样一个三角关系:教育者、被教育者、客观环境在发生相互作用。教育者是第一主体,他在整个过程中完全是主动的因素。受教育者,从认识论上说,他当然是一个主体,但是他又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对象。”随后,顾明远先生发表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一文,引起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争议。

主流教育学理论认为,学校里的师生关系是“双主体”关系,即“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其基本依据是:教师“闻道在先”“术有专攻”,肩负社会责任,扮演“传道者”和“解惑者”的角色。但在实践中,要么导致“权威式”的教师主导,要么导致“放任式”的学生主体,这个“度”很难把握。教师主导是根据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思想提出的经典师生关系。这种权威式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跟随老师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但这种师生关系对学生人格的发展有影响,权威式师生关系下的学生依赖性强、听话顺从、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导致思维方式单一,缺乏创造力。

二、何为“主体间性”

一直以来,关于教育中师生关系的理论学说此起彼伏,各家各派众说纷纭。《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认为,“师生关系”(Teacher-student Relation)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早期研究教育教学中师生关系的美国学者维拉德・W・沃勒(Willard Walter Waller,1899C1945)在他的《教学社会学》(Sociology of Teaching ,1932)中提出了“师生互动理论”(Theories of Teacher-pupil Interaction)。此后,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师生关系的美国著名学者内德・弗兰德斯(Ned Flanders)采用课堂行为观察的方法,发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10种不同的交谈行为,教师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马克思认为,主客体关系是以主体间的交往为中介的,主体性不仅表现在“他们对自然界的一定关系”中,也表现为“劳动主体相互间的一定关系”中。换句话说,马克思认为人的主体性还包括不同的主体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为变革某一客体而进行的相互交往的特性。由此,笔者认为这种主客体间的关系更符合一个特殊名词的意义――“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这个词的最早提出者拉康认为,“主体”是由其自身存在结构中的“他性”来规定的,这种主体中的“他性”就是主体间性。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往,构成了“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也是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间性”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福柯认为,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相互平等、相互理解和融合、双向互动、主动对话的交往特点和关系,是不同主体间的共识,是不同主体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另一个现象学大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 )认为,在现实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分为工具和交往,人与自然(客体)的作用主要是一种工具,是“主―客”关系;人与人的相互作用是一种交往行为,是主体间性关系。

“主体间性”的提出给现代性的“主体性”以致命打击。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西方主体性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转向。最后,在福柯主体性理论、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影响下,形成了一种新的哲学理论――主体间性理论(The Theory of Intersubjectivity)。

从教育学角度来看,主体间性是指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是师生关系、师师关系、生生关系,包括主体间在认知、价值、意义、语言、交往、实践等方面的理解性、共同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所以,也有专家认为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与学生是“复合主体”的关系,指出“在复合主体的内部又呈现出互为主客体和条件的复杂关系”。

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间性”师生关系

在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由于培养目标、教学任务、内容方法、学业水平考核与评定等方面都与普通学校存在着巨大差异,师生在认知、价值、意义、交往、实践等方面与传统的普通教育或精英教育迥然不同。职业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沟通、分享,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仅仅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媒介与抓手。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学活动应体现出师生之间的理解性、交互性和平等性,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应该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从主体间性的视角来看,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呈现出不同的视角。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同

职业教育是以培养、训练“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指向,普通教育是以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目标的。如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对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除了通常的思想、品德、体育等目标外,普通高中在最具分量的知识能力方面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具有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而在2009年教育部的《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教职成〔2009〕号)中,关于中等职业学校总体培养目标的表述是: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教师与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即不同:在以传授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以升学为主要目的的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他们因为“闻道在先”“术有专攻”,所以必须居于决定性的、支配性的地位;在以职业能力和就业技能训练为主的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传授、引导学生掌握的知识是“实践知识”,即必须经过一个人亲身体验,深深地打上个体烙印的知识,训练、磨合的能力是职业技能、满足岗位(群)需要的技能,“教学相长”的特征十分明显。所以,教师与学生是互为主体、互帮互助、切磋琢磨、教学相长的关系。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不同

尽管普通学校政策上规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升学”与“就业”双重资格的人才,但在具体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上,却明确指向升学。如教育部2002年4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在“教学目的”一节中规定,高中语文教学目标是“应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其教学任务是“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反观中职学校的语文课程设置,其教学目标是“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教学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重视语言的积累和感悟,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提高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简言之,普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是“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促进职业生涯的发展”。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决定了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乃至师生关系的不同。

(三)教学内容和学业水平考核与评定的方式不同

以英语教学为例,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2000)规定的英语教学考核与评价目的是:

教学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促进英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评价要有益于树立和巩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并形成继续进步的动力。

考核与评价方式是: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等多种方式,既关注结果,又关注过程。考试是终结性评价的主要手段和形式。

评价的表现形式应采用等级或分数评定和宽松、开放式的描述性评定相结合。

考核与评价内容是:

包括听力测试、笔试和口试。应减少单纯语法知识题并适当降低语法试题难度;要注重交际,突出语篇,增加具有语境的应用型试题;可适当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的比例。

教育部于2009年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规定,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考核与评价目的是:

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效的评价,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反馈信息,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评价要注重诊断与指导功能,突出激励作用。

考核与评价方式是:

坚持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可采用作业、测验、课内外活动等形式。终结性评价可采用听力测试、口试和笔试等形式,也可采用真实性任务。

考核与评价内容是:

考核要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注重考查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兼顾策略、情感和学习态度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应在考核中分别占相应的比例。

篇6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建设

作者简介:赵智祎(1993-),女,辽宁葫芦岛人,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社会的生产力已经得到了大规模的发展,各方劳动力的分工协作体系也已经日益明确。并且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目前已经形成的行业间、企业间的关联性网络。使社会生产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推动了国家的发展前进,特别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更关系着企业自身的运营,以及与其它各行业与企业之间的稳定发展关系。

一、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意义和要求

实施企业行政管理的新体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能够使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受市场经济体制的直接影响,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局势日益激烈,如果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不随着市场形势做出更新与调整,就必然无法与市场环境相适应。实施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能够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企业在面对各种复杂的市场竞争时,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与改革,能够使企业在核心管理水平上明显提升。进而为企业的市场发展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支持,从而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此外行政管理新体制还是企业对未来发展进行有效把控的重要手段,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企业在处理各种发展问题时科学性更强,进而能够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事业的不断深入和落实。新的行政管理体制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是实施新体制建设时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第一,要求对行政组织部门进行合理化设计。第二,要求建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第三,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职责划分方案。

二、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的建设策略

1.加强新体制的建设力度

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要想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就必然要明确新体制的建设任务,并且从这些任务依次入手加大逐一加大建设力度,这样就能够使新体制建设的成效尽快实现。首先,应当明确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最基本任务,即建立起优化合理的行政管理制度。这是各项行政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所以也是加强新体制建设力度中的首要任务。其次,根据新体制的改革需求将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加大监督力度,进而获得更加优秀的落实效果。最后,在对新体制中的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完善,在行政管理工作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实现人员的精简与合理的职责安排。

2.加强新体制管理手段的改革

行政管理新体制必然要求从管理手段上进行大力改革,面对传统行政管理中的方法陈旧、手段单一的问题,应当建立起能够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管理手段。并且通过有效的改革创新使管理手段的可应用性更强,这样才能为新体制的建设提供有效动力。一方面,现代化的管理理念能够使行政管理新体制中的各种管理手段及方法效率更高,所以采用现代管理手段来处理行政管理中的部分任务是行政管理新体制的必然需求。另一方面,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管理工作效率,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各种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技术支持,信息的储存与管理,多媒体的传播形式,都为现代企业行政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支持。

3.实施行政管理职责体系的创新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各企业中的影响不断扩大,新行政管理体制已经无法运用传统的职责分配体系支撑。因此,在建设行政管理新体制的工作中,以新的管理职责分配方案为前提,是提高新体制实施效果的必要条件。行政管理职责体系的创新,首先应当在职能分配上进行调整,建立起创新的职能分配框架。以当前企业的运营特点为依据,对各种岗位进行职能划分。其次建立创新的责任体系划分,根据经过调整的职能分配方案,建立起相应的责任体系,使各项行政管理事务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行政管理的职责体系有效落实。

4.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

企业行政管理职责划分固然能够为企业各项行政管理新体制中的管理任务有效落实提供必要支持,然而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行政管理新体制中的各项管理制度无法达到最佳的实施效果。所以,在进行管理制度、管理方法、职责体系创新的同时,还应当建立起与之知识的激励机制,以推进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的不断加强落实,进而获得更好的建设成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应当以管理制度与职责体系为基础,从物质上与精神上两个方面实施合理的人员或部门激励。激励手段以薪酬增加为主,使企业对外的市场竞争力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还应当从福利制度上加以完善。

三、结束语

我国企业受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发展形势与任务。作为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行政管理,也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生了显著的改变。企业内部的行政管理是最基础的管理任务,只有从行政管理上进行有效优化,建立起能够与市场经济适应的新体制,才能实现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那金儒.现代企业行政管理体制分析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09:66-68.

[2]邱捷.国有企业行政管理新体制的构建[J].现代商业,2014,20:187-188.

篇7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在银行风险管理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现状,对如何完善和 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 

 随着我国 金融 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挑战。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适应《巴赛尔协议》新框架的需要。我国处于 经济 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银行融资仍将是 企业 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将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从全局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引发货币危机、股市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下面笔者仅就如何构建商行内部信用风险管理评估体系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仅供交流和探讨。 

 

 一、信用风险评级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地位 

 

 所谓信用风险的评级就是对一定的借款方的情况进行评估,并对由于借款方发生违约造成损失的可能性进行估计。而所谓的内部则是与一般的专业评级机构的评级加以区分,银行的内部信用评级是由银行内部人员完成的,并且这种评级的结果是不对外公布的。在当今的银行特别是大型银行或是跨国银行的风险管理中,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体系正占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对于一个有着数以万计的借款客户的银行来说,内部评级对于银行的风险信用管理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只有建立了系统的内部评级体系,才能对数量庞大的不同的借款人之间的信用风险进行比对。大多数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许多重要方面都会利用到评级结果,如放贷的决策指导、资产组合监管、贷款损失准备以及资本金的分析、贷款收益和定价的决定以及资产组合数量模型的数据输入等等。 

 对于具体的内部评级体系的设计,不同的银行之间可能有着较大的差异,如等级的划分、不同的等级之间所代表的风险度、评级的指标以及评级结果的评价等等。对于一个银行来说,当它设计本行的内部评级体系时,必须要考虑的因素有:不同评级指标的权重、评级的成本、评级的效率与信息的收集、评级结果的前后一致性、评级人员的激励、银行的业务范围以及评级结果的使用等等。 

 

 二、我国商业银行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信用分析和评估技术仍处于传统的比率分析阶段。银行机构主要使用 计算 贷款风险度的方法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信用风险的分析仍然是以单一投资项目、贷款和证券为主,衍生工具、表外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尚属空白,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用风险衡量采用专家制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衡量大多采用专家制度。但专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引起重视。如专门信用分析人员不足、实施效果很不稳定、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剧等。 

 (二)信用风险评估中定量分析不够。从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尽管已经使用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但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以企业信用评级为例,从评级要素的设计看,多侧重财务指标分析(总分值达三十分以上),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忽视了企业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如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预期状况仅占1分,这样得出的评级结果更多反映的是企业过去和现在的信用状况,而未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质量。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进行一次,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再从国内银行对贷款的风险度测量方法看,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贷款风险度涉及因素的选择和风险系数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贷款风险度是否受到或仅受到企业信用等级、贷款方式的影响,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

(一)开发内部评级法。我国目前缺乏外部信用评级机构,而要 发展 本国的外部信用评级机构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因此需从现在起就着手开发内部评级法。目前,信用模型尚不成熟,普遍适用的内部评级标准尚未建立,各家银行的内部评级系统差异较大,因此,监管当局将难以对各家银行的内部评级结果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比较。此外,内部评级法还包含了许多主观判断因素。这有可能导致银行监管当局和银行之间在某些风险资产的评估当中产生不同意见。 

(二)加强银行内部信用评级的立法,确立信用评级工作的 法律 地位。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评估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及其它信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使信用评级行为与评级结果得到有效的法律规范,实现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 科学 性、权威性。 

(三)建立健全科学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银行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应坚持“三结合”:一是国际标准与我国国情相结合;二是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三是传统研究方法与 现代 先进评级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统一评估体系和标准,实现评估科学化,提高评级质量。 

(四)积极培育评级市场。市场 经济 需要信用评级,而其规范和发展关键在于政府引导、培育和完善。一方面通过类似贷款证的规定来推动评级需求的增加,另一方面鼓励跨地区的评级。提高评级机构素质和评级质量,引导、培育和完善信用评级市场。 

 (五)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确保数据资料的真实性。因为信用评级主要根据的是公开披露的信息资料,评级对象能否适应外部环境和发挥内在优势最终都集中在公司的财务状况上,因此财务因素分析在评级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而我国目前资本市场上,伪造、编造 会计 凭证、会计账簿和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表现象非常严重,必然会影响评级事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必须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在制度上保证 企业 不得不将真实的数字告知银行,并由此获得一个没有水分的信用级别。另外,银行评级人员也要提高识别真假数据的基本功,要培养自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能力,提高评级水平。 

 (六)信用评级是一个即重视理论,也重视经验的工作,评级业务即需要科学的评级理论的指导,同时也需要评级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商业银行有关部门应在稳定队伍中逐步提高评级人员的素质,如经济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员工持股计划和期权制度,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信用评级人员的积极性。 

 总之,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已于今年开始正式实施,与1988 年的老巴塞尔协议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在最低资本要求中引入了资产风险的因素,从而大幅度地提升了银行资产的风险敏感度,特别是两种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之一的银行内部评级法( irb) ,对于各国的银行来说都是一大挑战。我国商业银行只有根据本国实际,建立先进、科学、有效的信用风险内部评级体系,切实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才能与国际行业通行标准接轨,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篇8

关键词:营改增 建筑企业 税负 成本管理

一、“营改增”改革背景概述

“营改增”是当前全国的热点问题,涉及到此次改革的大部分企业对营改增不知如何应对。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迅猛,我国为了与国际经济接轨并能更好的融入到国际经济大环境中,自2012年开始逐步推行营改增试点改革,至2016年5月份金融业、建筑业、不动产业和生活服务业也已纳入营改增范畴,自此我国进入了全面推行营改增的时代,这将对建筑企业产生意义非凡的影响。从根本上讲,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完善税务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使企业能够减轻税负,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而对于建筑企业而言,现阶段营改增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营改增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企业重复征税的问题,并通过进项抵扣的方式减轻企业税负,并促进供给侧市场环境优化;另一方面,由于建筑企业现阶段所处的市场环境规范程度不佳,涉足的上游环节企业多存在经济规模小、财务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建筑企业增值税发票难以取得,进项抵扣难以实现,从而出现企业税负不降反的升的局面。但这些都只是暂时性的,从长远角度看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企业的税负最终会下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不过这个过程会需要一些时间。本文将对建筑企业营改增中所面临的几个方面的问题作出分析,并希望对建筑企业优化税收筹划、完善财务管理等方面提出有参考价值的观点与建议。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影响的思考

(一)对建筑企业税负的影响

建筑行业全面实行营改增后,其涉及到的流转税税率由营业税时期的3%,转变为现阶段增值税税制下的11%,这看似简单数字变化的背后,带来的却是推动整个建筑行业旧有经营模式的变革。营改增的根本目的是企业减负,所以企业在营改增初期的税负应达到持平或降低才能实现改革的初衷。而目前我们看到的实际情况却并不乐观,建筑企业由于处在整个产业链靠近源头的位置,所以供给市场混乱,进项税取得困难,人工费、原材料、加工费等存在无法抵扣的情况是造成建筑行业营改增后税负难以下降甚至上升的重要原因。

建筑企业在不考虑附加税的情况下,改革前应纳营业税为应税收入的3%,而增值税税制下为应税收入/(1+11%)*11%-可抵扣的进项税。假设,企业在增值税下要实现进项税与销项税的平衡,就需要取得约经营收入10%的进项税额,而要实现与3%营业税时期持平的税负标准,就需要取得经营收入7%的进项税才可实现。显然,以目前的市场状况来看,建筑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将遇到很大的阻力。市场的转型升级是一个漫长而系统的过程,建筑企业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积极的经营理念正确认识改革所带来的影响。

(二)人工成本的处理

人工费是建筑行业成本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例可达项目总成本的30%―40%,如此高的结构比重使其成为增值税抵扣项目中的重中之重。但是,目前国内建筑行业劳动力市场的无序化、不规范的现状,使这部分成本实现抵扣变得非常困难。目前,建筑企业劳务人员主要有两大来源:一种是临时的农民工,现阶段这部分成本对于建筑企业而言是一定无法抵扣的;另一种是劳务公司提供的劳务。由于一些劳务公司从自身利益出发会考虑将税款转嫁给用工的建筑企业,企业不但要正常支付费用,同时还要额外承担这部分的税款,这就使建筑企业在人工成本的抵扣上失去了意义。

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虽然有不规范的经营行为存在,但通过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仍然是建筑企业获得可抵扣人工成本的主要渠道。目前根据劳务公司的资质,可取得3%、6%、11%等不同税率的进项税发票,所以建筑企业在采取通过劳务公司获取劳务的方法时,一定要择优选取资质手续规范、经营管理正规的劳务公司。规避那些出具发票带有盈利目的的企业,以免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承担不必要的法律责任。

(三)合同制定与管理

建筑企业想要获得营改增的红利,就要对原材料供应商、投标环节、材料采购等进行监管和梳理。营改增对于一些企业来说是福音,而对于另一些企业来说可能是灾难。所谓带来灾难的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是对于发票管理不到位,应得的发票没有得到;二是这些企业没能把营改增当成自身谈判的资本,没有将营改增的理念纳入到合同制定中来,从而造成一系列财务与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建筑企业应该在合同中明确涉及发票的相关条款。合同中发票的细节问题很容被建筑企业忽视,但实际上,企业应该把发票管理当成重要问题来对待。合同中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盈利预期确定价格,并以此为依据计算税金,最终组成合同金额,并在合同中做到价税分离。然后双方在洽谈中应把涉及增值税发票的问题在合同中详细列示,如:发票类型,开发票的具体时间,以及发票丢失后相关责任方如何解决等等。

其次,要在合同中控制甲供材的约定。由于甲供材的管理模式通常是以建设方的名头开具,建筑企业无法用以抵扣,而该部分的抵扣税率又较高(一般为17%)。所以,在签订合同时应规避甲供材,或减少甲供材的比例。

这里给出两方面的建议以供参考。一方面,施工企业应与建设单位协商不采用甲供材的管理模式或改为甲控材的管理模式,所涉及的材料均由施工企业自行采购或在建设单位指定的种类、品牌范围内进项采购,从而使施工企业获得可抵扣进项。另一方面,可以采用委托采购的形式,委托建设单位进行采购并付款,同时建设、施工以及供应三方签订协议,将发票开予施工单位以用于进项抵扣。在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核算时,该部分采购金额将以施工单位销项形式开具给建设方,从而实现购进17%税率与结算13%税率的进销项抵扣差。

根据税务部门的相关规定,现阶段涉及甲供材的建筑企业可以采用3%征收率的简易征收模式。虽然简易征收模式下企业无法进行进项抵扣,但这对于一些管理模式还没有及时适应的企业而言,可以保证其税负维持在以往营业税的水平,帮助企业平稳度过营改增前期的过渡阶段。所以在合同协商时,建筑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有利的合同条款,以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利益。

(四)成本意识与内控管理

建筑企业应加强培养相关业务部门人员的成本意识,经营活动中应尽量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发票,规范采购流程,强化成本管理,避免因过分为取得增值税进项税发票而使供货方将税负转价给自己,反而造成自身的税负增加。要知道,在销项税与进项税税率差较大的行业中,过分取得进项税并不利于企业的税收筹划。

建筑企业要适应营改增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就必须要强化企业内部管控,改善经营模式。建筑企业要按照当下的市场环境来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增强企业内控力度,尽量断绝挂靠,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建筑企业实施“营改增”是一项非常庞杂的体系工程,这项变革涉及到企业的各个方面工作,需要企业的专门负责人提前策划,全方位考虑,积极乐观的面对,将营改增对企业各方面的影响控制到最低,为企业创造利润提供保障。

(五)财务制度的完善

营改增税制改革是政府从深化改革的整体布属出发做出的重要决策,其主旨之一是促进产业和消费的转型升级,深化供给策结构性改革。营改增的相关政策提高了对建筑行业要求的标准,促进了不规范的或规模较小的相关企业转型升级甚至退出市场,从长远角度看对市场环境以及整个建筑行业产业链条都具有良性的市场洗牌效应。

因此,营改增在建筑行业的推行也为建筑企业的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在核算上也带来了新的变化,对财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企业要适应营改增后新的市场环境,就必须要重视财务系统的建设,强化财务制度在企业管理体系中的认知度和地位的重要性。

首先,营改增之后企业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制度,充分利用现在的互联网技术,使得财务人员的核算及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准确。其次,提高企业财务负责人的管理能力,熟悉营改增的相关政策,对政策的走向要敏感,能帮助企业及时做出合理的调整。同时还要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职能,做好各个部门衔接工作,减少由于企业内部原因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营改增”已经在建筑行业开始全面推开,这一政策的实施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影响是深远的。虽然在改革的初期仍然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相关的政策还有待完善。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策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市场环境的不断优化,相信从长远角度出发,营改增将会实现企业减负增效的目的,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

参考文献:

[1]王祖斌.营改增政策下施工企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08)

篇9

关键词 安全 体系 认识

一、前言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定了一个组织在运行过程中,应明确承诺对职业健康与安全政策、法规的贯彻实施承担义务,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职业安全健康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职责、制度、程序、过程和资源。它要求把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检查、监控等活动,集中、归纳、分解和转化为相应的文件化的目标、程序和作业文件。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化体系表达了一种对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是科学的、可行的、有效的,且与企业的其他活动及整体管理是相容的。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特征

(一)系统性和整体性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要求建立从方针、手册、程序、作业文件到工作记录,层次分明、相互联系的文件系统。形成了以目标、方针为前提,危害辩识、危险评价与危害控制措施为核心,管理方案、实施与运行为重点,绩效测量与监测、内审、管理评审为保障的管理体系,避免了管理行为的随意性。

(二)法规性和权威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是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和保证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的行为准则,体系文件遵循相关标准以及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就成为指导组织一切安全与健康管理活动的行为规范和实施审核的重要依据。

(三)先进性和持续改进性

职业安全健康体系是国际通用的安全管理标准,在危险评价方面采用了定性、定量的方法,在危害控制上遵循了相关的法律、法规,绩效的测量与监测也使用了相应的仪器、设备,提高了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对方针、目标的定期评审及管理评审,不断对方针、目标进行修正,纠正体系运行中的不符合项,从而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

(四)预防性和全过程性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将事后补救变成事前预防。通过危害辩识、危险评价与危害控制计划及实施,达到事前控制危险的目的,提高本质安全度。体系运行包括全员、全场所、全过程,从管理、技术等方面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危险因素,PDCA全覆盖。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一)领导决策

只有在最高管理者认识到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必要性的基础上,组织才有可能开展这方面的工作。最高管理者应当对改善职业安全健康行为的资源投入作出承诺。

(二)成立工作组

当最高管理者决定建立OSHMS后,首先要从组织上给予落实和保证。工作组的主要任务是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三)人员培训

在开展工作之前,应接受OSHMS标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同时,组织体系运行需要的内审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培训。

(四)初始状态评审

评审组应对组织过去和现在的职业安全健康信息、状态进行收集、调查与分析,识别和获取现有的适用于组织的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进行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五)体系策划与设计

依据初始状态评审的结论,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制定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确定组织机构和职责,筹划各种运行程序、明确各项程序的主控部门等。

(六)体系文件编制

OSHMS具有文件化管理的特征。编制文件是组织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保证其有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工作,也是组织达到预定目标、评价与改进体系,实现持续改进和风险控制必不可少的依据和见证。

(七)体系试运行

试运行的目的是在实践中检验体系的充分性、适用性和有效性。应努力发挥体系本身的各项功能,及时发现问题,找出问题的根源,纠正不符合,完善体系。

(八)内部审核

体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运行,应开展内部审核,以检验OSHMS是否符合职业安全健康标准要求的条件。

(九)管理评审

此环节应在完成内部审核不合格项的整改后进行。依据管理评审的结论,可对是否需要调整、修改体系作出决定,并对是否具备接受第三方认证的条件作出评估与决策。

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推行意义

(一)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隐患,保障职工安全健康

建立实施OSHMS,对组织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和安全事故风险进行有效辨识、评价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组织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改善作业条件,预防发生职业病和安全事故。

(二)增强组织的凝聚力,提高经济效益

建立和保持一套系统化、程序化的科学管理体系,使组织能有效控制和降低风险,持续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增强组织内部凝聚力,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益。

(三)改善组织内外关系,提高组织声誉

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但可以满足员工自我保护的需求,而且能够满足政府对安全工作的要求。这有利于组织优化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有利于组织开展工作和长远发展。

(四)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需对全体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并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改善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提高组织人员的安全意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建立和保持管理体系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辨识不充分

第一,在辨识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时,有时可能会遗漏非常规活动。例如,设备维修、调试、违反操作规程、操作者过度疲劳等都会导致事故发生。。第二,相关方活动容易被遗漏。对外来人员活动产生的危害关注比较薄弱。标准要求只要是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活动均要进行识别。。第三,对事故预想不充分。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往往对未发生过的事故预想不充分,缺少辨识和评价。与标准要求的“主动”辨识不符。

(二)简单模仿

第一,文件不适用。作业文件照搬程序文件,管理方案未与单位实际情况相结合等,使文件失去了对具体工作的指导作用。。第二,实施方式未与单位实际情况结合。内审员与普通员工的培训内容一致,未考虑培训目的和受众需求,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三)重形式,轻实效

第一,标准条款理解不透,致使在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问题分析不透彻,思路不清晰。第二,文件的制定与实施“两张皮”,文件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差,执行困难。

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过程可以看出,OSHMS对于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和生产能力,有效改善组织的职业安全和健康,提高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水平,有极大的效果和积极的意义。而这些进步又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全成本,最终表现为组织经济效益的增长,不但使组织的综合素质得到体现,社会形象获得提升,还增强了组织的竞争力,对组织的长远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为航天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要求[S]. 20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S].2011.

[3] 刘宗斌.国际认证标准管理体系文件简约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柴建设,吕淑然.安全生产法规与安全生产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篇10

[论文关键词]家族企业 职业化管理 家族化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迅速发展壮大,许多家族企业已进入成长和成熟期,进行职业化管理,成为众多家族企业面临的问题。实践证明,家族企业职业化管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许多企业甚至又走回头路,强化了家族制管理。因此,笔者试图对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条件作一粗浅探讨。

一、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前提

家族企业是一个在竞争性市场上谋求生存的经营实体,家族利益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盈利为前提。因此,家族企业只有在对家族化管理和职业化管理进行权衡之后,认为职业化管理的净收益大于家族化管理的净收益,即职业化管理有助于降低企业内部生产要素所有者之间分工合作所需的交易成本,有助于对企业核心生产要素——企业家提供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家族企业才会实行职业化管理。也就是说,家族化管理与职业化管理并无优劣之分,而是一种管理方式的运行收益大于运行成本时,这种管理方式就是适宜的。

二、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条件

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条件包括家族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

(一)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内部条件

1.企业的规模大小

表1中隐藏着这样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即采用哪一种管理模式受制于企业的规模状况。在规模小时,进行家族化管理的成本较低,运行收益较大;而此时采用职业化管理运行成本极高,或者是低效、无效。随着企业规模的发展壮大,家族化管理的优势逐渐失去,职业化管理的优势逐渐显现。

由于不同制度环境和不同成长阶段下企业所需要调动的生产要素的特征不同,因而企业既定规模边界和组织程度下的制度选择也应不同。也就是说。家族企业的职业化管理具有动态的特征,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2.企业的生命周期

企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家族化管理适合于创业阶段的企业,它具有很多优势(见表1),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到了成长、成熟期就会出现人力资本“瓶颈”和社会资本“瓶颈”。此时就应逐渐由“法治”代替“人治”,引入职业经理人,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

3.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家族企业主如果能够深刻认识到家族管理的合理性和阻碍性,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摆脱家族情节的缠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勇于探索将现代企业制度与家族文化有效融合的制度,进行自我否定和自我超越,那么,当家族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进入一定生命周期时,就可以家族资本来有效地融合社会资本,逐步完成从家族化管理向职业化管理的变革。

(二)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外部条件

1.市场体制的完善程度

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离不开要素市场。首先,要有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既可以为家族企业提供信号显示,又可以有效地约束经理人的行为,使家族企业节约信息成本、监督成本,实现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承认经理人无形资产的价值,完善经理人人才信息库。建立经理人人才的市场工资制度,建立公正有效的仲裁机构,切实保证家族企业所有者和经理人的合法权益。其次,要有一个发达的资本市场。提倡公平信贷,建立企业融资担保基金,开放市场的准入程度,降低家族企业融资的难度,为家族企业上市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家族企业社会化。

2.法律、法规的建设

具有完善的私有产权法律保护制度、商业机密保护制度、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职业操守制度,是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必要保证。家族企业财产权和收益权的保护,是家族企业产权存在、发展和完善的基础。建立比较公正和可以预见的司法体系,使企业形成稳定的预期,减少交易成本;保护产权免受盗窃、暴力和其他掠夺性为之害,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非法侵占和破坏私有财产。针对部分大型家族企业的上市需求,制定和规范有关的法律和法规,推动家族企业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实现股权多元化。

3.社会信任水平

家族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对信任资源的需求是不同的。在创业初期,亲情信任迅速地将家庭和家族资本集成起来,当企业到了成长期,家族企业的成长得到泛家族信任的支持;随后由于泛家族信任的内部矛盾,一部分家族企业的融资能力下降,另一部分家族企业继续扩展信任广度。企业得到制度信任的强有力支持,对各种社会资本的融合能力大大提高,企业形态也将演变成家族临界控股的大型(上市)公司或公众上市公司,职业经理获得经营控制权。因此,要进行职业化管理,就必须得到信任制度的支持。

4.行业特点

如果企业的行业较为集中或较为单一,对本行业非常熟悉,就可以采用家族式管理。但是如果企业所处的行业分散,并且呈现出多元化和专业化,就应考虑采用职业化管理。此外,企业科技含量的高低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如果企业处在一些技术已经标准化,产品差异性不强、资产主要以有形资产为主的劳动密集型行业里,家族式管理就可以发挥优势。但如果企业的科技含量高,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弹性较大,员工的努力程度很难检测,许多工作需要发挥人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就应采用职业化管理方式,以调动知识员工的积极性。

(三)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内外部条件之间的关系

1. 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内部条件之间的联系

根据伊查克-艾迪思的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经历各个生命周期的过程就是其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当企业处于初创期时,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管理深度、制度、授权,主要依靠家族成员进行管理;进入成长期、成熟期,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只是依靠家族成员,远远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因而逐步开始泛家族管理,直至实行职业化管理。在这一过程中,管理日益深化,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越来越高。

2.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

职业经理人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必须有信任机制和法律机制的支持。职业经理人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壮大的根本。职业经理人良好的职业道德,一方面取决于自身的修养水平,另一方面取决于他对失信成本的权衡。如果失信后法律予以制裁,而且制裁大于失信所得,或者职业经理人失信之后,会影响其今后的职业生涯,那么,他就会选择遵守职业道德。这就是法律机制和信任机制发挥作用。同样,资本市场也是如此,如果在信贷等金融活动中,交易双方不讲究信用,市场就难以正常运转,因而也需要法律机制和信任机制的约束。随着要素市场的日益完善,法律机制和信任机制也要随之发展和完善。

3.我国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内部和外部条件之间的联系

通常企业对外界环境是不可控制的,企业只能适应外部环境,而不能改变外部环境。家族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努力只能在外部大环境的范围内起作用。也就是说,企业进行职业化管理的内部条件受到外部条件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