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8: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前言
自然灾害作为破坏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人类文明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针对文化遗产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威胁,应及早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为文化遗产预防性保护提供决策框架[1],从而降低灾害对文化遗产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最终达到保护文化遗产的目的。自然灾害风险是由自然灾害系统自身演化而来,因此其导致的损失具有不确定性[2]。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自然灾害风险管理就是利用一些管理手段为文化遗产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对自然灾害风险进行管理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灾害的发生并减少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3]。目前,普遍接受的风险管理过程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评价)、风险管理(处理)等[4]。随着社会实践和人类认识的发展变化,风险管理理念亦在不断更新。
2.伊朗巴姆(Bam)古城自然灾害风险管理
2.1巴姆(Bam)古城概况
伊朗巴姆古城作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是现存最古老的土坯结构建筑群,其独特的建筑材料、形式与整体的建筑风格协调统一,再加上工匠们独特的建筑技艺,使巴姆古城成为沙漠中一块精美的翡翠(图1)。
2.2巴姆(Bam)古城的遗产价值
巴姆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及技术价值。其历史价值体现在2000多年里为人们展示的持续性历史文明;文化价值体现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使之成为重要的交通中心和商业中心;艺术价值体现在巴姆古城典型的伊斯兰建筑风格;技术价值体现在其建筑都是由伊朗大沙漠特有的红土建造而成,彰显了独特的建筑技艺。巴姆古城作为地域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依托其丰富的遗产价值成为重要的世界文化遗产。
2.3应对地震灾害的风险管理策略
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3级地震,这不但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害,同时也摧毁了巴姆一半以上的历史建筑,古城受到严重破坏。2.3.1地震灾情评估通过航拍和利用GIS等技术手段对巴姆的建筑、道路等受灾图像与震前的图像进行对比,对灾后受损情况进行分类,12063座建筑的受灾情况大致可以分为4个等级:有1597座属于轻度受损;3815座属于废墟旁的建筑;700座部分倒塌;还有4951座完全倒塌[5]。2.3.2地震灾后规划在巴姆地震发生后,当地政府在危机期间立即采取行动进行响应,并制定短期计划,同时也有许多国际组织与国家进行援助。具体措施如:在地震后建立传统建筑材料的实验室;清除城内的废墟、瓦砾和垃圾等;用钢筋支撑摇摇欲坠的建、构筑物;为游客建立参观通道,实现游客与文化遗产之间的互动等等[6](图2)。2.3.3灾后重建灾后重建需要一个长期的、综合的规划,在重建过程中最重要的决策之一是指派建筑师对巴姆城城市综合规划和设计做出评估和分析。在重建过程中,伊朗政府决定在原址上重建古城风貌,保留地方建筑风格。政府认为,在原址上重建巴姆历史景观可以得到国际上的认同感和支持;其次,也会增加当地居民的文化归属感,留下深刻的记忆,增强人与文化遗产的认同联系。同时,伊朗政府积极加强与社区的合作,鼓励公众参与到重建的规划和工程实施过程中,以此增强公众对于巴姆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加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在灾后的响应意识,同时充分利用人民群众的知识和技能。2.3.4巴姆古城灾害风险管理在恢复重建的过程中,伊朗政府将地震减缓措施纳入到发展规划中,制定了新的《伊朗地震风险削弱战略》[7],战略包括公共政策和公众意识,公共政策旨在改进地震灾害管理质量,使用先进的防震减灾技术及方法;公众意识旨在让公众了解地震知识,文化遗产相关知识,提高知识储备水平,增加公众对地震和文化遗产的敏感性和认知程度,从而采取积极的行动[8]。
3.自然灾害风险管理策略
3.1文化遗产风险识别
对于文化遗产的评估,应对当地的文化遗产进行统计分类和价值评估,比如文化遗产普查,弄清楚文化遗产的类别、数量等基础信息,明确文化遗产所处的地质地貌、气候等自然地理环境,明确对文化遗产存在威胁的主要自然灾害,并利用信息技术获取遗产具体坐标及相关图纸信息,做好完整的资料备份,进而对文化遗产的价值进行评估、分级,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文化遗产受到的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以及在灾害发生后优先抢救的最重要的文化遗产。另外,文化遗产普查的结果应该及时更新,以保证数据的准确以及抢救工作的实施。
3.2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对于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首先要了解到文化遗产之前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历史资料,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范围、等级、频率以及易受到损害的文化遗产类别等,这样就可以对易受到损坏的文化遗产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应对之后可能遇到的自然灾害的威胁。根据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预测以及对文化遗产易受到损害的部分采取技术措施进行重点的防御,也许是对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
3.3自然灾害防灾对策
应对自然灾害的预防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公众的意识方面,对公众进行防灾教育,加强公众的防灾意识;二是日常管理方面,完善文化遗产的防范监督工作和日常管理,加强基础性保护;三是完善自然灾害预警机制。
3.4灾后应急响
应灾后响应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它包括灾后立即对文化遗产的受灾情况进行统计;对受灾不严重的文化遗产进行紧急的抢救措施和支持保护;清理场地的废墟;借助国际救援和国际经验等。
3.5灾后修复重建
灾后修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政府制定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规划。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要将自然灾害的风险管理纳入到城市整体的发展规划中,同时保留文化遗产的原有特征。另外,在灾后重建中要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让其参与到重建的各个环节,既可以振奋公众的精神,使其不会沉浸在灾害的悲伤中,也可以加强公众对于文化遗产的了解和归属感。
4.总结
篇2
关键词:应急管理;县级政府;对策
中图分类号:D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2—0062—04
我国地域辽阔,但同时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多种风险并存的大国。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其他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频繁发生的重、特大自然灾害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社会财产损失,也对国家和政府的威信,甚至对县域、城镇乃至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外部损害”。然而,自然灾害的影响大多是在一个市(含所辖县、区)的范围内,特别是山洪泥石流等突发自然灾害,常常是从若干个县域开始蔓延,这就意味着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面临着最直接的考验。作为灾害应对的第一道门槛,县级政府应急管理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发现突发事件苗头、预防发生、首先应对、防止衍生新危机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灾害应急处置的重要职责,它的应急反应是有效遏制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实践中,县级政府的灾害应急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升县级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本文以探究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短板”为目的,以兰州大学公共应急信息管理研究团队研究发现的县级政府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对中的薄弱环节为依据,结合县级政府灾害应急处置和舟曲实地调研的数据资料,分析了作为应急工作第一线的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存在的“短板”,并根据甘肃省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探讨了将其修复的途径。
一、县级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作用
现代应急管理是由美国发起的,多集中在政府管理部门,应用性很强。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美国危机与紧急情况管理手册》(Handbook of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认为,应急管理可以分解为减缓(mitigation)、准备(preparation)、响应(response)和恢复(recovery)四个阶段。因此,应急能力是减缓、准备、响应和恢复四种能力的复合。在我国的各个行政层级中,应急程序均被形式化为四大基本过程:预防与准备、预警与监测、救援与处置、恢复与重建。
在应急管理过程中,县级政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应急基础准备和资源保障。应急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水平及抗灾能力、应急组织机构的完善程度、应急预案及应急法律法规的完善程度等构成了应急基础准备的核心内容。信息通讯、物资装备、人力资源和财务经费等方面的保障是县级政府应急所必备的资源保障。充分的应急基础准备和资源保障是有效应急的前提。
(2)监测与预警。指利用灾害应急信息网络对各种可能存在的灾害进行监测、预报,向公众及时、快速预警信息,并结合人口、自然和社会经济背景数据库对灾害可能影响的地区和人口数量等损失情况做出分析和评估。
(3)应急教育与培训。指通过面向公众的应急知识教育、应急技能培训及预案演练来加强备灾能力。
(4)应急救援与协调。应急救援涉及救援装备与设备等硬件设施、救援队伍、救援技术与智力支持、救援物资的紧急生产及调用等,指挥协调指的是地方政府主要官员等协调主体如何指挥、控制和协调应急响应与恢复行动。
(5)善后处理。指为了恢复正常的状态和秩序所进行的各种善后处置活动,包括灾民转移安置、次生隐患排查、基础设施恢复、对受灾损失的评估与赔偿、恢复重建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等。
(6)与周边市县的协调联动。主要包括是否掌握周边市县应急资源信息,能否调用周边市县应急资源,是否建立与周边市县应急协作机制等内容。良好的与周边市县的应急协作,不仅会因就近援助加快响应速度,而且也会因资源共享降低应急成本。
二、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短板”分析
在县级政府作用框架的基础上,笔者选取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典型实例“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处置”进行分析。
“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涉及2个乡镇,15个行政村,其中包括两个重灾社区,受灾人口达4.7万。舟曲县级政府在灾害应急救援与善后处理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这次应急处置之后,兰州大学公共应急信息管理研究团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邀请甘肃省应急办公室专家根据甘肃省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现状及对应的县级政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了实地调查问卷,并辅以深度访谈,对舟曲县政府在此次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全面而综合的评价与研究。
在评估问卷设计过程中,由于考虑到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对评估高效性的基础作用,以及可操作性强的评估方法对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直接影响,研究团队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设置的原则和指标选取的方法,结合政府应急管理的相关特点,采用处理这类综合评价问题有效模型的层次分析法(AHP)来确定指标权重,对县级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进行了构建。评估指标体系以应急基础与保障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应急教育与培训能力、应急救援与协调能力、善后处理能力及虚拟应急能力6项能力构成要素作为一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按照科学、系统、简易的原则把一级指标细化为29个二级指标,并根据二级指标量化的难易程度把二级指标以问题的形式转换成表格,设计成39个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实地走访了舟曲县政府办公室、民政局、财政局、教育局、林业局、发改委、经贸委、交通局、统计局、人民武装部、公安局、团委、人事局、水利水电局等部门,选择了具体参与应急管理各项工作及各个环节的主要部门作为评价主体,以部门工作人员自评打分、调研团队研究员面对面辅导调查对象填写调查问卷(以免调查对象对一些问题的理解有误而影响问卷的填写质量)的形式获取基础数据。为保证数据获取的科学性,在问卷调查过程中还采取了随机抽样的方法。调研过程共发放问卷93份,回收问卷93份,剔除部分数据缺省的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问卷77份。
在调研结束后的评估分析过程中,团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评价中涉及的大量复杂模糊现象和模糊概念进行定量化处理,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法对调研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估。研究得出,舟曲县政府在应对泥石流灾害的过程中有待改善的五个方面是风险评估与预防、危机预警、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应急培训与演练。
(一)风险评估与预防缺失
危机预防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对各种潜在的危机风险随时进行评估,这是实施减灾措施的第一步。风险评估是整个风险管理的重要构成步骤和关键环节,科学、全面的风险评估为有效进行风险管理和风险处置提供了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县级政府在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首先要进行风险评估。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舟曲是甘南藏族自治州最偏远的国扶少数民族贫困县、“5.12”地震重灾区,也是滑坡、泥石流、地震三大地质灾害高发区。受自身财力(舟曲县每年的财政支出大约2亿元,县内却没有大型企业及产业链,财政收入严重偏低)和应急管理水平的限制,舟曲县还没有把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中,更没有设立专项资金对当地自然灾害进行风险评估。
(二)危机预警机制不健全
危机预警工作符合危机管理中的应对危机“关口前移”的思想。做好危机预警工作,把危机消灭在萌芽状态,能够达到“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目的,实现从源头上消灭、治理危机,从而“化危为机”,最大程度地降低危机所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在舟曲调研中笔者发现,舟曲县人民政府于2010年5月23日接到关于批转《舟曲县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的通知,于2010年8月2日《舟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预防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这两个文件都强调要做好各类突发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8.8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无疑揭示了基层政府对应急预案的贯彻执行并没有到位,从调研中了解到“几个预警点都是此次泥石流发生后才紧急修建的”事实可见,舟曲县的危机预警机制还极不健全。
(三)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在进行城乡规划时,应当符合预防、处置特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需要,统筹安排有关应急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应急避难场所。
通过调研笔者发现,舟曲县的县城规划极不合理:县城本身的选址就处于泥石流爆发口,导致泥石流突发后人们“无处可逃”,随着人口的增加,县城规模的不断扩大占据了很多泥石流的通道,导致泥石流突发后形成堰塞湖,大量积水进入城区淹没三分之二县城。另外,落后的交通建设未能形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极大地限制了救援过程中救援物资的运输和人员的疏散;县城楼群密集,建筑普遍是“贴面楼”、“握手楼”、“半边楼”、“悬空楼”,所有的房子像多米诺骨牌,一旦发生意外,居民根本没有逃生的通道。
(四)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不完善
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县级政府进行灾害预防、开展救援和应急管理所配置的设施和资源的总称。合理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县级政府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实现城市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从实地调研看,一方面,舟曲县应急公共服务设施本身的应急能力比较薄弱。例如,舟曲县虽然有交通网络,但是通往县城的路线只有一条,当这条道路中断之后,舟曲就成了孤岛,救援难以及时进行;另一方面,应急避难所的建设规划很不到位:应急避难所的修建之地适合于地震避难,但这也正是泥石流的汇集之地。另外,由于各种原因,舟曲县几乎没有应急物资储备。人民武装部某工作人员在访谈中描述道,在泥石流发生后,由于缺少救援工具,甚至连木棍都找不到,他们只能用手挖掘,来作为最直接也是当时唯一的救援工具,这严重地影响了应急救援的开展与实施。
(五)应急培训与演练缺乏
应急培训与演练是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它能够极大地减少突发性灾难所造成的人员和财产损失。另外,培训和演练的内容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议题。县级政府一定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适合本地区灾害种类的应急培训与演练,以期将伤亡降到最低程度。
在调研中笔者了解到,虽然舟曲县政府的各项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都很完善,但遗憾的是各项预案都未进行(除了人民武装部组织过演练外)或很少进行过演练。自汶川地震后,县政府、学校等才开始开展防震知识宣讲和应急知识教育,但仅限于此,并未开展过关于泥石流的任何演练与公众教育。当泥石流发生后,相当一部分人把警车的报警声误认为地震来临的信号。信息理解的失误使他们跑到了地震避难所,结果由于地势低洼,汇集的泥石流吞没了大量生命。
三、修复“短板”的对策建议
基于以上县级政府在特大自然灾害应对中存在的“短板”,结合我国县级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的现状,笔者提出如下对策。
(一)建立风险评估与预防机制
1.风险评估。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区遭受不同强度特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及对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风险评估在于识别风险。风险识别(hazard iden,tification)和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涉及三个层面,即风险识别:确认一个区域的风险,并且评估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脆弱性评估:通过评估风险、人员和财产之间的关系来评估危机事件可能会引起的潜在伤亡和危险;风险分析:对在特定时空范围内造成的伤害、损失进行定量分析。预防灾害发生,减少灾害风险,灾前投资是一项长期工程,其重要性甚至比灾后救援应对更高。
目前,各级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理念普遍倾向于“重救轻防”,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心往往偏重于灾后如何应对。这就缺失了灾害风险评估这一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把本应该能够通过灾害预防措施消减或彻底消除的“风险”演化成了真正的“危机”。
2.风险预防。尽管客观上特大自然灾害难以避免,但它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却与人为干预有一定关系。在受潜在灾害威胁的地区,如果灾前预防措施得当,往往能够大幅度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地震频发的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这个东亚岛国地震灾害不断,但完备的全社会防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把地震灾害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影响降低到了最低。
作为县级政府,由于不同地区受到的特大自然灾害威胁程度各不相同,而同一类型的自然灾害在固定地区频繁发生的现象也不多见,像日本那样针对某一种频发的自然灾害建立起一套独立完善的防灾体系,存在着成本——效率的问题。笔者认为,县级政府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特大自然灾害进行风险预防。
首先,制定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必须具有前瞻性的眼光,制定系统的特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针对特大自然灾害的性质、特点和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具体规定预警与预防机制、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处置程序、应急保障措施以及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
其次,配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是安全稳定工作的最后关口,是与灾害斗争的最后防线。200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的意见》([2009]59号),提出要以公安消防部队为主体,建设政府综合应急救援队伍,这无疑为加快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能够对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指挥系统等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部门应急联动,是灾害发生后投入救援的“前锋”,提高了救援的专业性和及时有效性。
再者,合理设立应急避难点。县级政府在对特大自然灾害进行风险预防时,应该有针对性地设立应急避难点,不同的应急避难点对应不同的灾害。结合舟曲经验笔者了解到,舟曲灾害前的应急避难场所很紧缺或几乎没有被明确指出过,这导致许多群众采取跟地震防御措施相同或相近的风险预防措施而丧命。
(二)健全危机预警机制
特大自然灾害危机预警是指已经形成或将要形成特大自然灾害事件时,利用决策判定系统,通过快速传播系统预先发出警告,告诫人们采取必要措施以预防灾害的发生与蔓延。虽然,预警系统的建立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但预警、防卫的开支比毫无防备状态下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要小得多。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奥斯本认为,一个有预见性的政府应该采用预防而不是治疗的管理模式,政府不应该被动的接受突发事件带给社会的巨大损失,而是应该把工作重点转移到预警预防上”。
以同为加勒比海国家的海地和古巴为例,2004年9月,热带飓风“珍妮”席卷海地,由于没有预警系统和疏于防范,造成多人死亡。但同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在热带风暴袭击时却能轻松避险,这其中帮助古巴免于风暴肆虐的主要手段就是预警。尽管古巴的预警系统也很简单,只有国家预报中心、媒体和防灾演习三重保障,这至少说明,面对自然灾害,只要有预警系统,哪怕是最简单、最原始的,也能挽救众多生命,减少经济损失。
在灾害预警监测方面,我国习惯性地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命令的方式,缺少主动科学的防范策略和灾害监控、预警措施,导致灾害应急始终处于被动局面。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下的体制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三)合理布局城市规划与基础设施建设
1.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管理实施。城市在规划建设阶段就应该避开地震带或者河流河谷等灾害易发地区。
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但城市规划还缺少前瞻性的眼光和现代意识。城市分区不合理、城市配套不齐备、城市功能不完善等,都是现阶段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为、此,县级政府必须发挥在城市规划中的主导作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用前瞻性的眼光积极调整战略,平衡减灾与发展的需要制定规划,切实履行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的神圣职责。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城市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城市发展的关键环节。通信保障能力(保障信息通畅、命令能够上传下达)、交通运输保障能力(保障应急物资和应急人员能够到达灾区)、电和油等能源保障能力(是保障通信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运作的基础)以及避难系统保障能力(保障灾区公众免受次生灾害威胁)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应急救援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部分。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应根据规划和部署,不断完善公路路网结构和交通运输,铁路、航空网络布局,消除路网建设制约因素。加强水利、通讯、地下管网、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紧急避险平台、消防和人防设施、紧急医疗救护设施等,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四)完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
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是城市安全、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它包括灾前监测、预警及预报设施,灾中应急指挥系统、救助设施,灾后援建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等。完备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能够减少城市风险,为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提供物质保障。
现阶段,县级政府在应对特大自然灾害时常常存在应急设施陈旧老化、技术滞后、整体水平不高,应急资源配置不系统、缺乏前瞻性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应急资源配置往往习惯于以传统的思维定式来简单应对,没有针对当前极端气候变化的新情况和应急管理的新要求作出必要的变化和调整。如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雨雪冰冻天气导致部分城市交通濒于瘫痪、供电系统大幅度损坏、供水管网大范围冻裂等,都是由于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不完善所造成的恶劣影响。
鉴于此,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必须完善应急设施与资源配置。通过加大应急设施投入,逐渐提高应急设施的整体水平,通过认真分析灾害的形成规律和发展特点,对各类应急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五)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
应急培训与演练是针对灾害发生的种类,通过应急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使公众了解基本的应急知识和应急技能的过程。培训可以提高相关应急管理人员的应急业务水平和增进公众的应急知识储备;演练可以促进专业与非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部门、机构之间的协调性以及应急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应急管理能力。
为有效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县级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根据本地区频发灾害种类,有针对性地对公众设置应急培训内容,开展应急演练模拟。另外,县级政府应当强制各级学校把应急知识的宣传与教育纳入教学范围,由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指导和监督,以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以此一线贯之,彻底改善“政府应急能力建设相当重视,全民危机教育几乎被忽视”的问题。
四、结语
篇3
【关键词】农业气象 灾害 影响评估 发展趋势
一、国内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现状
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造成的破坏和影响主要是依据农业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对其进行评价的,我国的学者通过多种控制条件、实验和对气象灾害数据的统计分析,逐渐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气象灾害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各种农业气象灾害评价的数学模型,使我国的气象灾害逐渐由定性评价向定量评级进行转变。其中,主要的研究对象包含洪涝、干旱、台风、暴雨、寒潮等农业气象灾害。目前,我国国内外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内容主要有灾害风险区划及管理、人类社会经济损失和作物产量损失等,评估的模型主要有灾害风险评估、作物模型评估和综合模型评估。
1.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
灾害风险分析最早起源于国外,分析领域主要集中在重大自然灾害和经济领域,而对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分析相对较少,起步较晚,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主要是通过灾害影响评估的风险化、数量化技术和方法,构建风险评估的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含了气象灾害的风险分析,后期的跟踪与评价,灾后的评估以及应对的措施等等。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是一项综合性的、多因子的评估分析工作,主要涉及对气象灾害的危害性、危险程度,对灾害的预测、承载体系的承受能力以及降低灾害措施的分析等方面。
2.农业作物模型评估
目前,在国际上的农业作物模型评估类型比较多,例如澳大利亚的APSIM模型、美国的DSSAT模型、荷兰de W it学派的系列模型等,而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是CCSODS模型。该模型主要面向国内的农田管理者以及农业管理者,具有通用性和机理性的特点,经实践证明,在气象灾害评估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能够提供作物的优化栽培体系。
3.综合模型评估
综合模型评估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灾害的覆盖面积、灾害的强度、农作物对灾害的敏感度、农作物的防御能力以及当地在某一时间段所拥有的生产力水平等,在此基础上构建气象灾害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通过模糊数学方法、回归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灰色聚类分析和BP神经网络等方法的选择与利用,建立农业气象灾害的综合评估模型,以此实现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目前,我国的很多专家和学者都根据当地气象灾害和农业发展的实际,对综合评估模型进行创新和发展,确定了科学的评估手段和方法。在该模型中,农业气象灾害定量评估主要依据对农作物受灾后产量的损失评估,农业部门主要是计算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和绝收面积对粮食的损失。
二、国内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的发展趋势
1.农业气象灾害评估中将加强作物模型的应用
农业作物模型主要是对农作物的生理过程和土壤、气象等一系列影响因素进行数值模拟,把农作物的成长过程进行模拟再现,对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做定量的描述,这对于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基于作物模型的特殊作用,在我国的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系统中将会得到广泛应用。从作物模型的发展来看,将依据简单、精准、大众化为基本准则,研究方向将有专业的上层研究转向基层的广大生产用户。农业评估模型也将结合数学模型融合专家知识模型,最终建立成综合系统的评估专家系统,实现作物模拟的专业化和可视化。
2.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随着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都将被引入到农业气象灾害的风险评估体系中,并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首先,通过农业灾害相关机理的研究,对于承灾体的易损伤性、致灾因子的不稳定性以及区域防灾能力的脆弱性将得到深入分析和研究。其次,因为不同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不同类型的气象灾害,而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不同的风险因素的影响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对不同的风险模型评估和风险指标体系的看法也是千差万别,这就导致风险评估结果的不统一,所以,通过不断构设标准统一的风险评估体系,在未来的风险评估指标和风险评估模型的标准方面会得到进一步的统一和规范。
3.农业气象风险综合评估技术将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农业气象灾害是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的,然而在对农业受灾损失进行定量评估时,一般都比较看重给农业带来的经济方面的损失,对于生态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损失关注力度不够。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将朝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风险综合评估技术也将出现多元化。对于气象灾害的影响,除了灾害性天气之外,植被地标状况、区域地形结构等也成为气象灾害的影响因素。综合来看,农业气象灾害评估将发展成为地面监测与3S技术相融合的一体化的灾害评估系统,对农业气象灾害进行全面评估。
三、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的现状分析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可以看出,我国要不断加强对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与相关作物模型的分析研究,切实提高农业生态环境的气象保障能力,使作为我国基础性产业的农业能够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为我国这个人口大国提供可靠的保证,这也是我国能够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的先决条件。只有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的评估,才能为农业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常彦军,董津瑞.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现状和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6).
[2] 余卫东,张弘,刘伟昌.我国农业气象灾害评估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03).
篇4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经济影响;综述
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的紧急事件。非常规突发事件是指前兆不充分,具有明显的复杂性、潜在次生衍生危害性和破坏严重性,采用常规管理方式难以有效应对的突发事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逐年提高,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异常重要。
一、国外研究现状
发达国家在灾害研究开始较早且处领先地位。如美国、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自然灾害进行研究。Brannen(1954)对1953年德克萨斯经历的大灾难进行了研究;Kunreuther和Fiore(1966)、Hirshleifer(1966)研究了灾害与发展的关系;Nelson 和Winter(1964)、Kunreuther(1968)、Dacy和Kunreuther(1969)的评估模型都具有开创性作用。Kates(1971)、Tierney(2001)运用调整跨学科综合研究的分析框架,强调不同风险类别的判别、理解决策过程和社会脆弱性;Cole(1994)运用社会核算矩阵模型估计出灾害对区域经济的生产、家庭、政府、企业等方面的综合影响;Rose、 Benavides、Chang、Szczesniak和Lim(1997)说明了投入—产出模型在综合工程模拟与调查数据方面反映灾害条件方面的有效性,包含空间特征的线性规划模型解释了通过市场或者行政手段进行资源分配可以达到效用最大化; Cohen和Noll(1981)解释了政府参与设立减缓措施标准的基本原理;Cornell和Tagaras(1986)开发了联合可能性模型,分析大坝修建失败的相互依赖性;Berke,Kartez和Wenger(1993)探讨了在灾难以后一段时期内可持续发展的条件;Authony Fish、David Fullerton、Nile Hatch和Peter Reinet(1995)利用东海湾市政设施区(EBMUD)旧金山水利系统的模拟模型得出大型的城市储水区应对干旱的方法;Lester Lave和Tunde Valvanyos(1998)认为风险收益分析可以有效地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加以运用;Kleindorfer和Kunreuther(1999)对完善建筑法规以及相应的风险基础保险政策的经济影响做了经验分析;SungbinCho、Peter、Gordon、James、Richardson、Shinozuka和Sthphanie(2001)阐述了基础设施状况、交通网络与双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相结合能够更精确的测度灾害影响;George Horwich(2002)认为神户大地震后日本迅速恢复的主要因素包括相对较少的死亡人数,转移城镇人力资源的能力和交割导向的市场反应。Johannesburg(2012)提出了全新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方法。西方学者对自然灾害影响的评估模型如表1-1所示。
西方国家政府已经认识到突发事件管理的重要性。如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是联邦应急管理的核心协调机构,通过减缓、预备、响应和恢复重建等一系列应急程序协调各部门、机构减少各种突发事件对经济、社会的破坏。英国内阁2001年在内阁办公室设立了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以协调各个部门的紧急应变工作。秘书处还负责确定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改善各级政府、各公共和私营部门,以及志愿者的应对能力。日本政府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管理体制,政府在首相官邸建立了全国“危机管理中心”,并针对国家安全、社会治安和自然灾害等不同危机类型建立了不同的危机管理机制。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社科基金委员会网站统计。
二、国内研究现状
在学术层面上,我国初期研究着重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灾害预测、防治、控制和善后过程中的规律性。包括处理灾害经济问题的基本原理,治理灾害及变害为利措施的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提高除灾、治灾和救灾经济效果的评价方法,不同区域的最优决策体系等。近年来,灾害影响评估显现了向定量以及模型分析方向发展的趋势,但主要以单灾种的直接经济损失研究为主,而作为国民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自然资源与环境损失却往往被忽视。如刘芳芳等(2005)分析了灾害评估的系统组成和灾害评估的基本过程,从性质分类上总结了灾害评估的内容和方法。黄崇福教授(2006)介绍了自然灾害风险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包括致灾因子分析、承灾体研究、损失风险评估等主要内容。高庆华等(2007)分析了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基本模式和方法、自然灾害评估指标体系和标准,并对中国地震、地质、洪涝、气象等重大自然灾害分类评估。赵悦(2007)把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价技术与模糊聚类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地质灾害评估中。武汉工业学院(湖北省)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的学者也较早涉足灾害经济损失评估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杜为公(2011)对防灾减灾征用补偿、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方法进行了尝试性研究。我国重视对突发事件影响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相关项目共28项,另有重大专项课题和招标课题。如表1-2所示。
在实践层面上,由于重大的自然灾害不断出现,如1998年特大洪水、2003年SARS事件、2004年禽流感事件、2008年冰雪灾害、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频繁发生的矿难等,使灾害评估、防灾政策的研究更具实践性。我国灾害研究与管理部门已建立了用于单灾种研究的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开始关注应急监测与评估研究及相应技术,如水利部、科学院的实时洪水监测系统及水灾风险评估系统,中国科学院与国家气象局的台风、暴雨、洪涝灾害信息及减灾系统,中国科学院、国家教委所属有关科研、教学部门的应急气象卫星对小区域自然灾害进行应急评估的技术系统等。我国在灾害预测、工程减灾、灾害管理及灾害立法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同时开展了自然灾害形成综合机制研究和综合预报,以及综合减灾的理论方法研究。
三、研究现状评述
国外研究存在的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涉及的评估因子及数据的采集与测算与我国国情有很大差别。国内的研究多是研究经济损失,而对基于自然、经济和社会因素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影响预评估方法研究较少。
参考文献:
[1]张政宏,陈曦.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问题研究[J].价值工程,2010,3.
[2]张显东,梅广清.西方灾害经济学研究的历史回顾[J].灾害学,1998年第4期.
篇5
[关键字]地质灾害 地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2-276-2
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研究的意义
①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是制定防灾救灾和具体安排防灾减灾措施的基础,是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安排灾后救援和分派救援物资的依据;②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灾害种类繁多,进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对国民经济发展布局的调整具有参考价值,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③研究建立一套科学的灾害评估指标体系、标准和模式,有利于防灾减灾和灾后重建的科学化,给政府和各级救灾部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正确决策和规划提供科技支持,有利于政府和人民正确认识灾害、了解灾情、提高灾害意识,从而推动社会减灾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 方法和技术路线
2.1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体系研究
本研究首先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阅读和总结,分析地质灾害风险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分析地质灾害风险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不足;探讨基于GIS技术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重点研究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体系,从灾害评估体系的建立、量化,危险性评估建模、易损性分析,到风险评估建模方法,为本次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的研发
基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理论,建立以C#语言和基于AicEngine为开发平台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示范系统,开发利用RS技术获取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所需数据、基于GIS技术获取和管理数据的模块,从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制图的流程出发,进行空间数据处理、灾区孕灾环境专题信息提取、地质灾害时空分布专题信息提取和风险评估建模的模块开发,构建以多源数据为核心的灾害风险快速评估应用示范系统。
2.3 示范应用研究
以"4.14",玉树地震为例,对其诱发的地质灾害进行灾害风险评估示范研究,主要包括:
(1)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研究的资料包括:地震灾区的遥感数据 (TM/ETM+、SPOT、IKONOS、P6,航空影像数据), SRTMDEM数据,1:25万水系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貌图集(1:100万)》的地貌数据,《中国地质图1:200万》的地质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降雨数据以及基础地理数据等。
(2)危险性评估指标提取与量化。包括灾区环境地质条件分析,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提取与量化。评估时,综合考虑灾区地震、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发育环境等因子,建立玉树震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模型、评估指标体系等。
(3)风险评估。地质灾害风险(Risk)可以表达为危险性(Hazard)和易损性(Vulnerability)乘积。因此,风险评估分三步进行,首先是危险性评价,确定可能发生灾害的概率,其次是易损性分析,进行承灾体的识别与易损性评估,最后进行风险评估。
3 地理信息系统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简称 GIS)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疑为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技术支撑。由澳大利亚专家在Caims地区利用GIS技术对滑坡风险进行评估,把斜坡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风险评价作为一体进行风险区划研究,并讨论了滑坡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性三个定量指标的确定方法,得出风险等于危险性、易损性和受灾对象的乘积。这一成果代表了滑坡灾害及风险区划制图技术应用的国际最新水平和发展方向。自80年代以来,GIS技术在区域地质灾害评估预测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基本形成了基于GIS技术和"多因素综合预测法"进行滑坡危险性分区的研究理念,在方法论上,经历了从定性到定量模型,再发展到非线性学科相结合的过程,提出了各种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研究的数学模型,诸如:多元回归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神经网路、支持向量机等方法对滑坡产生的危险性进行了有益的研究。
基于GIS技术进行的地质灾害区划研究与地质灾害的研究是分不开的。国外对地质灾害区划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中期,如:60年代末,美国专家在加里福利亚州,利用"滑坡敏感性预测方法"对该行政区的斜坡进行危险性分区研究(殷坤龙等,2000)。
我国将GIS应用到地质灾害评价的工作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将GIS技术全面引入滑坡区域评价〔沈芳等, 1999;许强等,2000;黄润秋等,2001),使得GIS技术在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方面得到推广应用。以GIS软件为技术平台,运用统计分析法、信息量法、因子叠加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判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法等数学方法进行地质灾害的危险性、易损性和风险评价已成为地质灾害区划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在基于Gls的地质灾害区划研究中,选取一定的指标,如灾害密度、灾害强度等进行地质灾害区划研究,或选取地质灾害相关的基础条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值、层次分析法、专家评判结合GIS的空间叠置分析技术,即逆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朱照宇,2001;张春山等,2003;王轶等,2004)。
篇6
关键词:暴雨洪涝;ArcGIS;江苏省;风险评估;样条插值法;
中图分类号: TU9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22-5380-05
1 概述
暴雨评估标准是指空中降落到地面的水量每日达到和超过50mm的降雨量。2003年 6月12日入梅后,江苏境内主要发生4次降雨过程,12个暴雨日,且降雨强度大、范围广。全省累计平面降雨量为403毫米,均超过历史最高水位,造成了不可估量是损失,故广大学者认为进行暴雨洪涝评估刻不容缓,具有重要意义[1-2]。
目前研究风险评估的方法很多,近些年研究方法有:何[3]基于 GIS 的新疆降水空间插值方法析。袁湘玲[4]利用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的雷电灾害进行了风险区划,形成了黑龙江省雷电灾害区划,其区划的最小单元是市。其中大多数致灾因子都是基于几十年的降雨量对或者降雨频次对区域进行风险评估,但是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影响的因素以及可变因素太多,再加上利用克里金插值法[5-6]进行处理造成一定的误差。
所以本文利用1957-2007年期间的日降雨量,选取2003年6月12日至2003年7月21日一次特大洪涝作为研究内容。在致灾因子数据处理方面借助ArcGIS9.3中的样条函数插值中的张力样条空间插值法,将总降雨量、日均降雨量、每日最大降雨量的点量数据插值转化为栅格数据再结合灾害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ArcGIS空间处理方法、加权综合评价法,以县为单位,公里为栅格进行评估。基于该方法进行研究有助于江苏省开展防灾减灾的工作,从而降低由洪涝带来的损失。
2 数据研究方法
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总是有关的 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比较适合于具有分层交错评价指标的目标系统,而且目标值又难于定量描述的决策问题。其用法是构造判断矩阵,求出其最大特征值。及其所对应的特征向量W,归一化后,即为某一层次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相关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权值。对于每一个成对比较阵计算最大特征根及对应特征向量,利用一致性指标(CI)、随机一致性指标(RI)和一致性比率(CR)做一致性检验。若CR
2.2 数据规范化方法
2.3 加权综合评价法
3 暴雨洪涝风险评估
3.1 暴雨洪涝风险评估模型建立
3.2 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
3.3 承灾因子易损性评估
3.4 孕灾因子敏感性评估
江苏地处江淮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江苏省的平原面积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主要有苏南平原、苏中江淮平原、苏北黄淮平原组成。江苏地形地势低平,河湖较多,平原、水面所占比例较大,成为江苏一大地理特点。该文选取两个考虑因子作为敏感性评估,一个是坡度图(C7) ,另一个是河流分布图(C8) 。步骤1.在ArcGIS9.3的环境中提取坡度并按自然等级重分类。河流按缓冲的距离来形成缓冲区,离河流越近的地方危险系数越高给予赋值。其中坡度分级1°-7°每隔0.6分别赋予1到10,河网缓冲1km、2km、3km、4km、5km,分别赋予1到5。步骤2.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C7、C8的权重分别为0.667、0.333。步骤3.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得到孕灾因子敏感性评估图。从图3可以看出孕灾因子敏感性等级比较高的地区是江苏的北部,因为首先整个江苏地势平坦,东北部靠海而且河网十分密集尤其是盐城、连云港一带,其次是宿迁、徐州一带。敏感性等级比较低的是江苏的南部,因为南部河网的分布不是特别密集,敏感性等级由北至南逐次减少。
3.5 抗灾因子安全性评估
抗灾因子安全性评估主要选取以下的指标:财政收入(C9) 、园林绿化面积(C10) 、市政投资(C11) 这三者。三者的综合情况反映了一个地区的面对灾害的抗灾能力,以及当地政府面对灾害抗灾救灾的灵活程度。
步骤1.利用最大最小规范法去除上述三个变量的纲量。步骤2.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C9、C10、C11三者的权重分别为:0.2385、0.1365、0.6250。步骤3.最后利用加权综合评价法并利用ArcGIS中的自然间断分级得到江苏省地区的抗灾因子安全性评估图。从图4可看出,等级分1到5级,级数越高代表越安全,江苏省的抗灾能力比较强的地区集中在苏南,主要是因为苏南经济比较发达尤其是苏州、无锡、常州、南京,而且政府在抗灾方面的措施做的比较完善,苏中地区扬州、泰州、南通经济实力稍微弱于苏南地区
故此抗灾能力稍微减弱,由上图可看出抗灾能力由南至北逐渐减弱。
3.6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是基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因子易损性、孕灾因子敏感性、以及抗灾因子安全性四者的一个综合评估,主要利用下述公式:
[FDRI =(WH*VH)( WE*VE) (WS*VS)[WR*(10-VR)] (11)]式中FDRI代表综合评估值,WH 、WE 、WS 、WR 分别代表上述四者的权重由表2可知,分别为0.4092、0.1451、0.3345、0.1112,VH、VE、VS、VR代表其规范化后加权叠加的值,权重见表1。由此可得最终的暴雨洪涝灾害最后的风险评估图。由图5可知,最后将暴雨洪涝风险灾害评估图进行划分,受灾情况严重的地区是南京与苏北一带,尤其是宿迁、淮安、扬州、泰州、南京、连云港、盐城、镇江等地为重,其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地处洪泽湖及淮河下游地区以及长江下游地区,发生暴雨洪涝风险比较高。将上述情况与本次洪涝灾害相比对,发现情况较为吻合,表明此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的反应出整个江苏省的暴雨洪涝风险评估状态。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通过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易损性及抗灾因子安全性4个评价因子,对江苏省暴雨洪涝灾害的风险进行评估与区划做了初步规划。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江苏省暴雨洪涝风险区域差别较大,这主要是由于省内的地形地状、气候河流、财力物力、人口密度以及农业耕地面积比重等特点决定的。2) 从致灾因子来看,暴雨强度最大的地区在宿迁市、盐城市、淮安市、扬州市、南京市这些下河地区和沿江大部分地区以及滁河、秦淮河附近的地区,东南地区相对减缓。3) 从承灾因子来看,其中易损区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尤其是苏州、南京、常州、无锡、镇江一带,越往北易损性越低。4) 从孕灾因子来看,风险较高的主要集中在盐城、连云港一带,其次是宿迁、徐州一带。5) 从抗灾因子来看,抗灾能力较低的地区主要是在苏北地区,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一带。将上述4个评价因子按公式(11) 能到到最终的风险评估图。
参考文献:
[1] Shi P J,Juan D U,Meng-xin J I,et al.Urban Risk Assessment Research of Major Natural Disasters in China[J].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2006,21(2):170-176.
[2] Zhang Hui,Zhang Jiquan,Han Junshan.GIS- based assessm ent and zoning of flood /waterlogging disaster risk:a case study on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Liaohe River[J].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2006,14(6):141-146.
[3] He Yan,Fu Deping,Zhao Zhimin, et al.Analysis of spatial interpolation methods to precipitation based on GIS in Xinjiang[J].Research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i-on.2008,15(6):35-37.
[4] Yuan Xiangling,Ji Hua,Cheng Lin.Risk zoning of regional lightning disaster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model[J]. Torrential Rain and Disasters.2010,29(3):279-283.
篇7
1.1风险评估原则
1)在评估时应当对评估对象充分了解,评估标准也要与其适用的范围符合。也就是说,在风险评估时,我们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对象采取适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处理。
2)评估的方式与标准一定要根据现实情况不断更新,科技与产品的发展极为迅速,如果采用落后的评估方式与评估标准,会使得结果不如人意。特别是雷电电磁脉冲(LEMP)的危害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时,通信、电子和网络等行业的发展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提出了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3)在评估是一定要对评估结构与评估标准进行仔细的斟酌与探讨,因为这是影响风险评估的两个重要因素。
4)在评估雷电灾害风险时,应当注重评估风险,而不是注重其来源。雷电灾害的来源比较难评估,不如评估损失实用。也要注意不要重复计算,或者在计算时有所遗漏。
5)对于不同的评估主体来说,风险评估往往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所以标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应当重点对评估主体的风险进行评估。
1.2雷电风险评估方法
在评估雷电灾害时,如果评估方式运用不恰当,会对风险评估的每个环节造成影响,最终使结果与实际发生偏差。因此,在评估前应当对系统有一个完整的了解,然后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风险评估。我们可以将风险评估的方式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定量风险评估,定性风险评估,还有综合风险评估。IEC62305评估程序便是以定量风险评估为基础方法的程序,这个程序会针对评估对象的所有潜在风险因子进行分析,计算出准确的风险分量,然后对比我们可以承受的风险值,在精确比对后来确认评估对象是否需要实行雷电防护,如若其需要保护,程序也会计算出其需要的雷电保护等级。防雷工程对于建筑施工是极为重要的,现代化的建筑设施应当重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在工程设计和施工前期就应当做好防雷工程设计。这样可以将过去针对建筑物的全面雷电保护方式彻底淘汰,对建筑物采取雷电保护的设计与建造,将薄弱部分保护,让雷电防护更加完善实用,是精细化雷电保护的主要目的。
2地理与气候
日喀则江孜县,位于自治区南部,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地势南北高,中西部低,距拉萨南约230公里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公里处,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全县总面积3800平方公里,年楚河两岸为峡谷地带,最高海拔为7191米,江孜县境内有年楚河经过,年楚河由日喀则地区康马涅如藏布江和江孜龙马河汇聚而成,流经康马等4县后汇入雅鲁藏布江。从地理上看很重要,和拉萨、日喀则形成三足鼎立,是通往亚东、印度大吉岭的交通枢纽,从气候上看,属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江孜县干湿季节分明,夏季雨水充沛集中,温暖湿润,冬季干冷,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无霜期短。年日照时数3189.8小时,年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水量291.1毫米,年平均气温4.7℃,雨热同季,光温配合好,便于种植。自然灾害主要有雷暴、干旱、山洪、风、霜、冰雹等。据全国雷暴日统计表可知,年平均雷暴日78.8[天/年]属于强雷暴区。由于此县每年都会发生因雷击而造成人员伤亡、火灾、停电、信息系统毁坏等事故,严重威胁着江孜县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防雷减灾安全工作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
3现场勘测
3.1建筑物概况
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行政楼始建于2000年,建筑面积184平方米,大楼长24米,宽8米,高10米,分上中下三层,是混凝土结构,行政楼的东面为农田,南北是民房和商铺且都是二层左右,西面为马路,大楼在旷野中成孤立的,僵住屋里面均有办公区,计算机中心,档案馆,一楼两边为计算中心和档案馆,机房地板为油布,内设20几台电脑,电话线与电力线均无安装SPD,电力线有空气开关,机房无屏蔽措施,档案馆无消防工具,人流量少,内部有电力线和电话线同样没有安装SPD,二、三楼为办公区相对人员较多,办公所配有的电脑没有特定的防护措施,行政楼入口处与草坪下雨天无久停留人员,前面种种不足情况已经严重威胁到工作人员的安全和财产损失,为了用最少资金达到最好的效果将雷击损失降到合理范围因此做了此次风险评估,县行政楼是县政府综合管理全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主管县政府日常政务工作,实施行政指挥、监督,公共服务和综合协调的职能部门,是整个县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因此建立政府楼,并对它进行雷击防护是很有必要的。
3.2建筑物内部装置
建筑物防雷装置情况:
3.2.1防直击雷装置
建筑物设计有完善的防直击雷装置,并利用建筑物框架结构柱筋做引下线,接地电阻小于等于4.0Ω
3.2.2电源线路布置
供电系统为:TN-C-S,电源线缆设计由300米外变压器架空接入楼内。
3.2.3信号线路布置
信号线设计200米埋地进入,所有进入机房的信号线在入户处没有安装信号避雷器。
4结论
篇8
关键词 暴雨内涝;农业用地;危险性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
中图分类号 P3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2-0019-03
危险性评价是目前国际减灾和灾害风险研究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是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的前提[1-2]。暴雨内涝灾害一直是造成农业损失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围地区,投入成本高,地位显著,进行有效的灾害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农业造成的损失是当前防灾减灾部门的难题[3-4]。该研究不仅可以完善危险性评估的方法与案例,也可以为极端降雨灾害事件的损失评估提供依据,从而为政府防灾减灾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依据。
目前,灾害风险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灾害的自然属性,即危险性评价[5-6]。危险性评价主要是衡量致灾因子对承灾体的致险强度[7],是灾害风险评价的第一步,一般用灾害发生的强度和频率来表示。危险性评价方法主要有3类:一是以历史灾害频率分析为主的单因子评估法;二是综合历史灾害强度、频率和孕灾环境的多指标评价法[5,8-11];三是结合灾害情景模拟的评价法。其中,对于单因子评价法和多指标评价法来说, 前者方法过于简单,忽视了灾害发生的强度。后者不能明确灾害强度和频率之间的关系[5]。二者都不能准确反映灾害的致险程度[5]。近年来,随着GIS技术的发展,情景模拟方法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方法是以一定历史灾害数据为基础,假定灾害事件的多个关键影响因素有可能发生的前提下,基于成因机制构造出未来的灾害情景,从而用来评估灾害的不同致灾可能性和相应的灾害可能活动强度[5,12]。对于暴雨内涝灾害而言,根据其特点和研究区状况,农业用地受影响较大。该文基于情景模拟,对浦东新区各镇的农业用地进行危险性评价,探讨浦东新区农业用地在暴雨内涝灾害中的危险性空间分布规律[5],为建立规范、合理、科学的灾害管理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数据来源及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上海浦东新区地处上海市东大门,位于东海之滨,地处黄浦江下游和长江入海口南侧,全区面积569 km2,是上海市受海洋气候影响最大的区域。近些年来,浦东新区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已成为一个基本具备现代产业结构的新城区。同时,现代农业在浦东新区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了其面临灾害的高风险性和灾害评估与预防的重要性[13]。统计显示,浦东新区是夏季暴雨内涝灾害多发地区,加之农业用地排水设施不健全,是上海暴雨内涝的重灾区,随着极端降雨灾害发生频度的上升,浦东新区每年因暴雨内涝造成的损失严重。浦东新区农业用地分布图如图1所示。
1.2 研究数据来源
该研究的土地利用数据来自2006年3月上海市航空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浦东新区土地利用数据[14];DEM数据来源于2005年上海市等高线数据,等高线间距为0.5 m;1968—2009年42年最大日降雨量数据和排水能力分布图均由浦东新区防汛办提供;SCS径流模型中用到的参数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15]。
1.3 研究方法
1.3.1 P-III模拟不同重现期的最大降雨量。暴雨内涝的致灾因子为降雨,而极端强降雨虽然发生的频率低,但是损失严重,不同重现期的最大降雨量数据是目前防灾减灾策略制定的前提。该文利用拟合暴雨频率结果较好的P-III型概率曲线[16],根据近42年浦东新区的年最大日降雨量数据,得到浦东新区不同重现期的最大降雨量数据。其概率密度函数和保证率函数分别如下:
f(x)=■(x-x0)■exp[-β(x-x0)]α>0,x≥x0(1)
α=4cs2 (2)
β=2σcs(3)
x0=m(■)(4)
式中,参数x0为随机变量x所能取的最小值;α为形状参数;β为尺度参数;Γ(α)是α的伽玛函数;m为数学期望,σ为均方差;cs为偏态系数,cv为变差系数。利用spss统计工具计算,并通过拟合优度检验,在显著性水平a=0.05,自由度为1时,查表得χ20.05=3.84,通过计算χ2=1.645,χ2
1.3.2 暴雨内涝模型。研究参考已有的暴雨内涝模型[17],结合ArcGIS的三维分析和空间分析模块,利用城市地形模型、城市降雨和径流模型、城市排水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获得6种重现期下的最大径流量、淹没深度等数据。
利用ArcGIS将浦东新区0.5 m×0.5 m等高线数据转换成30 m×30 m的DEM数据,并根据专家咨询和实际考察,需要对洼地进行预处理[18]。对生成的DEM数据低于3.0 m以下的区域进行洼地填充,最后得到修正后的DEM。地表的产汇流的计算采用经过修正的、适合上海地区的SCS水文模型[5,19],利用研究区的经验径流参数、已经计算的降雨量数据以及城市的排水能力进行计算,根据浦东新区2009年排水能力分布图,计算径流量和排水能力之差,最终得到不同重现期下的实际径流量。其中排水能力值是假设日最大降雨量持续时间为2 h,且排水设施没有达到排水限制的情形,实际净流量的计算公式为:
W=■(Qi-V)×S(5)
式中,W为研究区总径流量;Qi表示第i个栅格单元的径流量;V表示排水能力;S表示栅格单元面积(30 m×30 m);n表示栅格单元个数。
1.3.3 危险性指数。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暴雨内涝灾害的危险程度,采用危险性指数来衡量其危险性的大小[19]。危险性指数越高,内涝灾害的危险性就越大。该文的危险性指数是指通过构造模型来计算被淹农业用地。首先,根据实际调查以及承灾体实际受到的影响,将积水深度划分为4个等级:I级:水深在0.1 m以下,基本无积涝;II级:水深在0.1~0.2 m,轻度积涝,田地有积水,但对作物以及蔬菜的影响不大;III级:淹没深度在0.2~0.4 m,中度积涝,作物、蔬菜以及花卉等大部分被淹没,损失严重;IV级:田地积水在0.4 m以上,重度涝灾,作物等基本全部被淹没,损失非常严重,田间蔬菜、花卉大棚也会严重进水,居民家庭也受到严重影响。由于各种危险性级别对区域整体农业用地危险性的贡献不同,给I~IV级的危险性级别分别赋予危险性系数为20、40、60、80,相同水深淹没农业用地的危险性系数相同。最终,该情景各区域的危险性指数即为该区不同危险级别的农业用地在浦东新区该危险级别中所占比例的累计求和,用公式计算过程如下:
特定情景下各镇不同危险级别的淹没农业用地占浦东新区该危险级别淹没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
fi(uj)=gi(uj)/ci (i=1,2,…,m;j=1,2,…,n) (6)
其中,gi(uj)代表各镇每种危险级别的被淹没农业用地面积;m代表危险性级别;n代表各个镇,ci=Σ■■gi(uj)。Wi代表I~IV 级的危险系数20、40、60、80,那么,区域农业用地的内涝危险指数即为:
Hj=Σ■■fi(uj)×Wi(7)
用上述公式,将各镇农业用地危险性指数求和,得浦东新区各镇危险性大小(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暴雨内涝淹没分析
根据计算得出的暴雨内涝总径流量,结合城市地形模型,根据径流量与淹没体积相等的原理,采用GIS中的“等体积法”,凡是高程低于淹没高程的栅格都计入淹没区,得到6种重现期(T)分别为20、50、100、200、500、1 000年的最大淹没深度(表1),利用GIS中的栅格计算,用浦东新区DEM与不同重现期的淹没水深栅格图进行栅格相减,得到不同情景下的浦东新区暴雨内涝农业用地的淹没深度分布图(图2)。
可以看出,在6个暴雨重现期的淹没深度图中,从50年一遇开始,淹没深度的范围急剧增加,淹没深度最大的地区是在孙桥镇,这些地区是低地势,排水能力相对较差的地区,而高桥镇、机场镇以及三林镇、北蔡镇等由于地势高,淹没范围很小。
2.2 危险性分析
针对6种淹没情景,利用GIS统计分析工具统计浦东新区各镇每种危险性级别被淹农业用地面积, 根据公式(6)求出浦东新区各镇该危险性级别所占全部被淹该危险性级别农业用地面积的比例。最后利用公式(7)计算得出浦东新区各镇的危险性指数如表2所示。
评价结果显示,在6种情景下,张江镇危险性指数值最小,这与张江是浦东新区最新发展的高科技园区,农业用地较少,经济发达,政府部门的防灾减灾策略实施完善,并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完善的排水条件有很大关系;20年一遇的情景中,孙桥镇、北蔡镇、机场镇和川沙镇的危险性指数很高,50年一遇的情景中,曹路镇、机场镇、合庆镇和川沙镇的危险性指数很高,100年一遇的情景中孙桥镇、机场镇和川沙镇的危险性高,200年一遇的情景中,孙桥镇、高桥镇的危险性高,500年一遇的情境下孙桥镇和川沙镇的危险性高,1 000年一遇的情境下,曹路镇、机场镇、合庆镇和川沙镇的危险性指数最大,区域的高程情况、农业用地的集中分布、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是主要的原因。其中孙桥镇、曹路镇、机场镇和川沙镇的危险性一直处于较高的危险性水平,与模拟结果对比,说明承灾体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区域危险性大小。
3 结论
危险性评价作为灾害风险评价的基础,是关系未来灾害学发展的前提,其可靠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风险评价的科学性。该文基于情景模拟,借助GIS空间分析工具,针对农业用地,对浦东新区主要的发展农业的14个镇暴雨内涝的危险性评价做初步尝试。结果表明,在6种不同情景下,各个镇的危险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危险性指数高值分布在孙桥镇、曹路镇、机场镇和川沙镇,低值分布在张江镇、高桥镇和花木镇。该评价结果可以为浦东新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4 参考文献
[1] 石勇,许世远,石纯,等.洪水灾害脆弱性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9,28(1):41-46.
[2] 殷杰,尹占娥,王军,等.基于GIS的城市社区暴雨内涝灾害风险评估[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9,25(6):92-95.
[3] 许世远,王军,石纯,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研究[J].地理学报,2006,61(2):127-138.
[4] 石勇.灾害情景下城市脆弱性评估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5] 孙阿丽,石纯,石勇.基于情系模拟的暴雨内涝危险性评价——以黄
(下转第24页)
(上接第21页)
浦区为例[J].地理科学,2010(3):465-468.
[6] 孙绍骋.灾害评估研究内容与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2001(2):122-130.
[7] 史培军.三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3):1-9.
[8] 楚敬龙,杜加强,滕彦国,等.基于GIS的重庆市万州区滑坡灾害危险性评价[J].地质通报,2008,27(11):1875-1881.
[9] 唐川,朱大奎.基于GIS技术的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J].地理科学,2002,22(3):300-304.
[10] 闫满存,王光谦.基于GIS的澜沧江下游区滑坡灾害危险性分析[J].地理科学,2007,27(3):365-370.
[11] 胡蓓蓓,姜衍祥,周俊,等.天津市滨海地区地面沉降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地理科学,2008,28(5):693-697.
[12]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13] 石勇,石纯,孙蕾,等.沿海城市自然灾害脆弱性评价研究——以上海浦东新区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4):24-27.
[14] 暴丽杰.基于情景的上海浦东暴雨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9.
[15] 景垠娜.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以上海浦东新区暴雨洪涝灾害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16] 林两位,王丽萍.用Pearson-III概率分布推算重现期年最大日雨量[J].气象科技,2005,4(33):314-317.
[17] 尹占娥,许世远,殷杰,等.基于小尺度的城市暴雨内涝灾害情景模拟与风险评估[J].地理学报,2010(5):553-562.
篇9
关键词: 荔枝; 极端气候; 产量; 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S66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穴2011?雪06-1093-06
Risk assessment of extreme climate on the yield of litchi in Fujian Province
CHEN Jia-jin, LI Li-chun, WANG Jia-yi,LIN Jing,YANG Kai, XU Zong-huan, MA Zhi-guo*
(Fujian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 Fuzhou,Fujian 350001 China)
Abstract: Taken the potential hazard of the meteorological events, vulnerability of the hazard-affected body and disaster coping capability as assessment indicators, extreme climate risk on the yield of Litchi in Fujian was assessed by risk assessment model constructed by various indicators, based on meteorological data, Litchi plant area and yield, and other socio-economic data in Litchi growing region in Fujian over years. The indicator weight of the assessment model was integrative determined by AHP method, expert grading method and entropy-weight coefficient metho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risk of extreme climate in most growing regions south of Changle on the Litchi yield were lighter; risk in Pinghe, Nanjing and Huaan of Zhangzhou, Yongchun, Anxi of Quanzhou, inland of Putian and Xianyou, montain areas of Minqing, Minhou, Luoyuan and Fuzhou, Fuding, Fu'an, Ningde were above severe; risk in high latitude areas were severity; risk in the other regions was moderate.
Key words: Litchi; Extreme climate; Yield; Risk assessment
福建是中国荔枝的第三大产区,种植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福建省漳州市还被国家林业局正式命名的“中国荔枝之乡”。福建荔枝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在荔枝生长发育过程中,常遭受极端气候的影响,冻害、暖冬、连阴雨、干旱、台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均会对荔枝产量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荔枝生产中存在不合理种植以及低产的风险问题。因此,我们拟对影响荔枝生长发育和产量的致灾因子危险性、荔枝脆弱性以及种植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作出分析,综合评估极端气候对福建荔枝产量影响的风险大小和范围,以期为荔枝优化布局和防灾减灾提供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气象资料选用福建省荔枝种植区各县1971―2008年气温、降水、风速的日观测数据;荔枝种植面积、产量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料选用1992―2008年统计数据,数据来源于历年《福建农村经济统计年鉴》。
1.2 方法
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法” 评估极端气候对福建荔枝产量影响的风险。
1.2.1 构建指标体系 根据前人对荔枝的研究成果,结合走访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林智明、谢金凤、郑銮坚,漳州市农业局的郭建辉、纪旺盛,漳州市天宝国有林场的黄开成,厦门同安区农业局的林美媛,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的李文,漳州市气象局的杨志强、林俩法,漳州市热带作物气象试验站的曾瑞涛,厦门同安区气象局的张翊,漳州平和县气象局的林连城等荔枝方面的高级专家及生产调查,从致灾因子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以及应灾能力3个方面构建极端气候对荔枝产量影响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1)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通过对影响荔枝产量的致灾因子危险性分析[1-9],确定出影响荔枝产量的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指标,即以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开花至成熟期日最大平均风速、花芽分化期日极端最低气温、秋梢抽生期连旱时间、开花期连阴雨时间5个致灾因子在不同强度下的历年平均发生频率分别作为越冬期冻害、开花至成熟期风害、花芽分化期暖害、秋梢抽生期旱害和开花期湿害的危险性评估指标,以考虑不同强度灾害对荔枝产量影响的风险大小。
(2)荔枝脆弱性指标。荔枝承险体的脆弱性从荔枝在面对极端气候造成危险时所表现出的物理暴露性、应对灾害打击固有的敏感性来考量[10]。对于荔枝这个承险体而言,各县荔枝种植面积占全省总种植面积可以反映荔枝的物理暴露性,种植面积越大,其所承受的灾害风险越大;而欠年的减产情况可一定程度综合反映荔枝自身的敏感性,采用荔枝单产量的欠年平均减产率、欠年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10%)发生概率3个指标来综合反映极端气候对荔枝产量影响的综合敏感性。
(3)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指标。对于荔枝来说,防止或减轻极端气候对荔枝产量的影响,在基础防灾减灾能力方面,主要还是对防御气象灾害的资金投入;而在工程抗灾方面,主要是为了防风害而建立的防护林工程,防干旱而建立的水利灌溉工程。因此,结合考虑数据的来源,选用防护林面积占耕地面积比、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农民人均纯收入3个指标作为荔枝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评估指标。
1.2.2 确定指标权重 综合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熵权系数法来确定风险评估指标权重。以县为最小评估单元,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通过16位果树专家对荔枝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打分,构建出各指标的判断矩阵,应用“和积法”求出各指标所对应的权值向量,并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得出各评估指标的主观权重ωi[11]。
再利用熵权系数法确定风险评估指标的客观权重αi,即按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逐级构建荔枝风险评估的特征矩阵,然后对各指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第i个评价指标下第j个待评价对象评价指标特征值,即每个指标出现的概率Pij,最后得出各个评价指标的熵和熵权[12]。
最后为了全面反映评价指标的重要性,考虑决策者的经验判断能力,将决策者对各指标给出的主观权重ωi与客观权重αi相结合,由公式(1)确定出各指标的综合权重σi。
风险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见表1~4。
1.2.3 风险评估指数的计算 在确定各风险指标的权重后,根据公式(2)逐级计算各个评价对象的风险评估指数λj。
1.2.4 构建评估模型 将计算得出的致灾因子危险性、荔枝脆弱性、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风险的构成因子权重进行加权,得出各风险指数评估模型(表5)。表5中,Ifi、Iwi、Ihi、Idi、Iri分别代表冻害、风害、暖害、干旱和连阴雨致灾因子的风险评估指数;Ipr、Irr、Ivi、Icp分别代表荔枝种植面积占全省总种植面积比、欠年平均减产率、欠年减产率变异系数和减产率(≤-10%)发生概率的评估指数,Isr、Iir、Ife 分别代表防护林面积占耕地面积比、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评估指数,Ih、Iv、Ic、I分别代表致灾因子危险性、荔枝脆弱性、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风险的评估指数。
1.2.5 划分风险等级 采用自然断点法这一种不等值分级方法来分级,即通过荔枝种植范围内所有风险评估指标的风险指数值与平均值之差的原则来寻找特征点,结合对实地风险大小调查的情况,按各风险指标归一化指数划分风险等级。
1.2.6 制作风险区划图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将多指标的致险程度用栅格化图层来表示致险程度指标的地域分布,并按风险评估模型将各个图层叠加,从而得到综合灾害风险区划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分级
根据5个致灾因子不同强度对荔枝产量影响的程度,将越冬期极端最低气温、开花至成熟期日最大平均风速、秋梢抽生期连旱时间3个致灾因子危险性指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严重四级;而由于福建荔枝生产发育过程中未存在严重暖害和严重湿害情况,只将花芽分化期日极端最低气温、开花期连阴雨天数2个指标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具体分级标准见表6。
2.2 评估单元综合风险指数分析
根据表7荔枝种植区评估单元的各风险指标归一化评估指数分析,致灾因子危险性归一化指数介于0.03~1,其中指数大于0.5的有福鼎、东山、福安和闽清,指数介于0.1~0.5的县市有霞浦、连江、罗源、永春、南靖和华安,其余县市指数在0.1以下。荔枝脆弱性归一化指数介于0.19~1,其中指数小于0.3的有福安、福清、闽侯、南安、安溪、永春和漳州市辖区,指数大于0.75的有漳浦、诏安和平和,其余种植区指数在0.3~0.75。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归一化指数介于0.16~1,其中指数小于0.35的有福安、罗源和晋江;指数大于0.65的有福州大部分县市(除罗源、连江和闽清外),泉州市的南安、永春,漳州市的龙海、漳浦、长泰和华安,宁德市的霞浦县;其余种植区指数介于0.35~0.65。
从荔枝种植区评估单元各指标综合风险归一化指数分布来看,指数介于0.01~1,其中指数大于0.5的有福安、福鼎、闽清和东山,指数介于0.1~0.5的县市有霞浦、连江、罗源、永春、南靖和华安,其余县市在0.1以下,以漳州市辖区为最小。
2.3 风险等级划分标准
根据各评估单元计算得出的风险指标评估指数,应用自然断点法与实地风险调查综合分析,得出各风险指标的具体等级划分标准。限于篇幅,表8仅列出各致灾因子、致灾危险性、荔枝脆弱性、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和综合风险的等级划分标准,除花芽分化期暖害、开花期湿害、荔枝脆弱性、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4个指标未设严重(或特高)级别外,其余风险指标均设4级标准。
2.4 综合风险评估
从荔枝种植区综合风险区划图上可以看出(图版),长乐以南沿海县市大部分种植区(除东山县外)极端气候对荔枝产量影响的风险较轻。重度风险以上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漳州市的平和、南靖、华安,泉州市的永春、安溪,莆田和仙游的内陆地区,福州市的闽清、闽侯、罗源及市辖区的山区,宁德市的福鼎、福安、宁德辖区及福安的山区,其中海拔高的山区有严重风险。其余种植区属中度风险。
从风险构成来看,长乐以南沿海县市大部分种植区(除东山县外)的致灾因子危险性较低,同时防灾减灾能力也较强,虽然脆弱性也比较大,但由于影响权重较小,故使这个种植区的风险总体偏轻;而东山岛因为存在严重风害致使致灾危险性高,导致风险严重,内陆海拔较高的山区主要是因为存在重度以上冻害危险性,同时防灾减灾能力也较弱,会出现重度以上风险;其余种植区致灾因子危险性、承险体脆弱性和防灾减灾能力属中等,其综合风险属中度。
3 讨 论
风险评估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其关键技术是风险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中,本文选择12个风险3级评估指标,能较为充分表达致灾因子危险性、荔枝脆弱性和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的情况,当然还有一些好的评估指标,如在反映种植区防灾减灾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考虑防冻害能力,但由于缺乏防冻时消耗的农资、材料、财力、人力等数据来源,无法入选到指标体系当中。
在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估法”进行风险评估时,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很多,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熵权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主、客观权重的融合,能较好地反映各个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当然还可以通过各种不同的主、客观权重计算方法的组合,评估出风险大小,以评估结果是否符合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权重计算方法。
基于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以及采用的多指标综合评估法,评估极端气候对福建省荔枝产量影响的风险大小与分布区域结果,结合实地考察应用,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为福建各地进行荔枝规划布局和防灾减灾提供参考。(本文图版见插6)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OU Liang-xi. Production technology for pollution-free Litchi[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2002: 29-30.
欧良喜. 荔枝无公害生产技术[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9-30.
[2] CHEN Shang-mo, HUANG Shou-bo, WEN Fu-guang. Meteorology of Fruit[M]. Beijing: Meteorology Press, 1988: 430-439.
陈尚谟,黄寿波,温福光.果树气象学[M]. 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 430-439.
[3] ZHI Shi-qun, ZHOU Shi-huai, ZHANG Yu. Analysis and divisions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litchi production in Guangdong[J]. Chinese Journal of Agrometeorology, 2002, 23(1): 21-24.
植石群,周世怀,张羽. 广东省荔枝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和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2002 ,23(1): 21-24.
[4] GAO Su-hua, LIN Ri-nuan, HUANG Zeng-ming. The effects of winter temperature and freezing damage on the litchi yield in Guangdong[J].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ical Science, 2003, 14(4): 496-498.
高素华,林日暖,黄增明. 广东冬季气温、冻害对荔枝产量的影响[J]. 应用气象学报, 2003, 14(4): 496-498.
[5] LI Yan-lan,SU Zhi,TU Fang-xu. The Effects of climatic factors on yields of lichee and longan in Guangxi[J]. Journal of Guangxi Academy of Sciences, 2002, 18(3): 136-140.
李艳兰,苏志,涂方旭. 若干气候因素对广西荔枝龙眼产量的影响[J].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2, 18(3): 136-140.
[6] GAO Su-hua,HUANG Zeng-ming. Thermal index in lichee bud differentiation period and its impact on yield[J]. Meteorology, 2004, 30(3): 17-21.
高素华,黄增明. 荔枝花芽分化期的冷暖气候指标及对产量的影响[J]. 气象, 2004, 30(3): 17-21.
[7] CAI Wen-hua, ZHANG Hui, XU Zong-huan,CHEN Hui,LIN Liang-fa,TAN Zong-kun. Primary research on index of litchi freeze injury[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8, 24(9): 353 -356.
蔡文华,张辉,徐宗焕,陈惠,林俩法,谭宗琨.荔枝树冻害指标初探[J].中国农学通报, 2008, 24(9): 353-356.
[8] PANG Ting-yi. Frostbite low temperature index and selection of planting environment escaping cold for fruiters such as litchi[J]. Journal of Guanxi meteorology, 2000, 21(1): 12-14.
庞庭颐.荔枝等果树的霜冻低温指标与避寒种植环境的选择[J].广西气象, 2000, 21(1): 12-14.
[9] DU Peng, LI Shi-kui, WEN Fu-guang,ZHOU Shi-huai. Agrometedrologicai hazard risk analysis of four main fruit trees in Zhujiang delta of South China[J]. Quarterly Journal of Applied Meteorology, 1995, 6(Suppl.): 26-32.
杜鹏,李世奎,温福光,周世怀.珠江三角洲主要热带果树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分析[J]. 应用气象学报,1995,6(增刊): 26-32.
[10] GE Quan-sheng, ZOU Ming, ZHENG Jing-yun. Integrated assessment of natural disaster risks in China[M].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8: 102-232.
葛全胜,邹铭,郑景云.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估初步研究[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8: 102-232.
[11] XU Jian-hua. Mathematical methods in contemporary geography[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224-250.
徐建华. 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24-250.
篇10
(一)加强防灾减灾气象服务
全力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机制建设。建立多灾种综合、多部门联动、多环节应对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加强重大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为政府防灾减灾决策提供依据。加强气象灾害普查和评估,编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
建立和完善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指挥系统。整合全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项目,建立完善《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实现全市自然灾害监测设备、资料信息和预警信息通道的共享,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综合能力和水平。
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系统。加快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建立气象灾害防御应急救援队伍。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建成广覆盖的农村气象预警信息网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管理系统,建立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和应急预案动态管理平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认证。建立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影响评估系统。构建有效联动的农村气象灾害防御系统,逐步理顺管理机制,完善人工增雨防雹系统,落实完善乡镇气象工作站职责,编制农村气象灾害风险规划。
建立应急气象服务系统。强化气象应急及保障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级气象应急指挥中心和市、县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建立灾害性天气实景监测系统和气象灾害数据库,依托《市自然灾害监测预警指挥系统》,强化信息共享、部门联动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联合预警以及预警信息的快速,提高预警及应急响应能力;建设移动应急保障服务平台,满足对重大气象灾害、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社会活动等的气象应急保障服务需求。
(二)强化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建立完善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体系和工作平台。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气候资源,大力开发和推广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开展太阳能等资源详查和应用评估,为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提供气象科技支撑。加强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建立城乡规划、重大工程建设的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制度和气候可行性论证制度。推进城乡规划、重大区域性经济开发、重大工程、农业结构调整等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象服务工作。
(三)加强为农气象服务
健全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全面完成乡镇自动气象站建设,发展覆盖乡镇的精细化、网格化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业务,推进农村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认证,深化新农村建设气象服务,完善气象信息手段,提高农村气象服务信息接收能力。
不断完善农业气象预报情报系统,建立农业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加强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开展花椒、核桃、油橄榄、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产量与品质预报。加强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农业气候区划细化工作,特别是细网格的特色农业气候资源区划。加强农业生产气象咨询服务和农业气象科技知识普及。
加强农业生产领域的气象防灾减灾服务。加强影响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与影响评估。开展异常天气气候条件下粮食产量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估业务。加强重大农林病虫害发生发展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服务。制定农业气象灾害预警标准和灾情调查规范。重点围绕构建特色农业“四产区、五基地、多片带”发展格局做好工作。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建设。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技术系统,建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决策指挥和效果评估系统,提高作业的科学水平和效益。开展人工影响天气基地建设,积极实施以农业抗旱、森林防火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推进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常态化。
(四)做好公众气象服务
建设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做好气象实况监测、常规气象要素预报、各类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建设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开展公众气象服务需求与满意度调查和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业务。
建设市、县气象科普宣传业务平台。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和空间气象事件信息及气象新闻,传播和普及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等科学知识。加强针对公众需求的气象科技和气象灾害防御知识普及工作。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和水平,提高公众的防灾自救能力。
(五)强化专业气象服务
建设完善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系统和平台。建立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积极开展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气象服务,做好城市电力、热力、供水、油气线路和管道沿线的天气预报预警等服务。
做好城市气象服务。建立和完善城市突发气象灾害各类应急预案,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开展城市气象环境评价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开展城市居民生活气象评价服务。
做好交通气象服务。初步建立服务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行业的交通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重点做好新建铁路和新建高速公路气象服务。做好新建飞机场气象服务。
做好旅游气象服务。建设旅游景区气象观测系统,开展旅游景区特殊气象景观和旅游气象指数预报;建立旅游安全气象预报预警体系,加强旅游景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
做好卫生气象服务。开展人类疾病发生、流行的气象条件分析和预报服务,开展人体健康指数预报。
做好山洪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开展流域面雨量分析和预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开展流域及局地山洪气象监测预警服务。
强化重大活动、重大工程项目等专项气象服务。不断总结重大活动气象服务经验、技术方法、业务流程以及组织方式。围绕各级政府发展战略、规划等,开展重大工程项目气象保障服务。针对防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大活动保障等需求,开展雷电预报预警服务。
二、加强预报预测体系建设,提高天气气候精细化预报预测能力
(一)进一步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发展
加强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工作。建立和完善基于上级部门和欧洲气象中心数值预报产品的天气气候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开展短期和中期天气预报业务,开展预报技术总结、产品检验业务。建立中短期灾害性天气的集合预报释用业务。订正上级部门下发的指导产品,制作7天精细到乡镇的气象要素预报产品。
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建立适应本市灾害天气特征的物理量指标体系。建立雷电、冰雹、暴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警业务系统和低温冷冻害、高温、干旱等预报预测业务系统。
进一步优化市、县二级天气业务流程。发展精细化气象要素短期预报业务,逐步建立无缝隙预报业务体系。完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和技术,提高预报预警时效。发展基于动力和统计释用的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技术。短期预报业务注重提高定量降水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程度,做好灾害性天气种类、强度和落区预报。中期预报业务,注重发展常规气象要素以及灾害性天气中期概率预报技术方法。
建立分类预报产品检验业务。改进完善各类预报产品的客观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检验评分系统。改进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检验业务,建立并完善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中期天气预报和延伸期天气趋势预报的检验业务。
加强山洪地质灾害防治精细化气象预报工作。开展山洪地质灾害精细化降水预报技术和短时强降水概念模型及阈值指标研究。建立山洪地质灾害短期潜势预报系统、短时强降水临近监测报警系统及山洪地质灾害短时临近预警系统。
加强专业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建立、改进及优化城市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人体舒适度等城市环境气象精细化预报业务系统。建立服务于公路、铁路等交通行业的交通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卫生医疗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和旅游气象预报业务系统。完善森林、草原火险等级气象预报业务系统。
(二)进一步推进现代气候业务发展
依托省级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建立和完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制作月、季、年短期气候预测产品。开展干旱定量化评估业务。完善延伸期—月气候预测业务,制作月内精细化天气过程预测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测和服务产品。加强季节—年度预测业务,制作市县级预测产品和针对地方需求的精细化预测产品。发展定量化气候影响评估评价技术,建立完善气候影响评价业务平台。
三、加强综合观测体系和信息与技术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气象现代化发展支撑能力
(一)提高综合观测能力
完善和优化地面气象观测网业务布局。全面实现地面观测自动化,加强观测数据稀疏区观测能力,显著增强灾害性天气的监测能力。完善区域天气观测网建设,加快乡镇自动站建设,实现全市195个乡镇全部覆盖。在暴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加密布点建设自动气象站。对已建4要素以下自动站升级改造为4要素或以上。
加强高空气象观测业务。在武都建设一部风廓线雷达。
优化调整农业气象观测业务布局。保证粮、油等大宗农作物的气象服务观测和牧业气象观测,稳步开展当地服务需求明显的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等气象观测。加强农业气象自动化观测能力建设,改善农业气象观测条件,实现全市土壤水分观测自动化。逐步建设农田(林、牧)小气候观测系统,开展农田(林、牧)实景观测试验示范,完善农业气象灾害调查和农业气象遥感观测业务。
加强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在气象灾害多发区及重点地区铁路、公路(次等级公路)重点路段建设交通气象观测网。建设全市雷电监测网,在主要林区建设森林防火监测网,逐步建设城市环境气象监测网。
做好台站探测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的执法和宣传力度,积极争取将气象探测环境和设施保护纳入政府目标考核范围,完成全部台站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争取纳入当地城镇建设总体规划。改善不符合规范要求的台站气象探测环境。
(二)增强信息与技术保障能力
建立市县级技术装备保障体系。建设全市气象装备保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引进开发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运行监控系统。制定市级业务设备储备件目录,建设市县级气象监测系统仪器设备备件库。建设气象观测数据质量控制系统。建立市级移动气象计量检定标校系统,增强观测系统稳定运行能力。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网络系统。重点加强地面高速宽带网络、3G无线网等应急网络建设和应用,加快推进气象通信网络的升级换代,提升气象数据存储、传输分发和网络安全控制能力,确保气象信息和相关灾害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
加强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完善气象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气象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数据存储管理与服务等实时业务应急备份系统,增强气象信息系统安全备份能力。
四、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提高气象事业持续发展支撑能力
(一)加强重点领域的关键技术研发
集中力量开展提高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预报预测能力、综合气象观测能力的攻关和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在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气象灾害风险评估、精细化天气预报、气象观测资料分析应用及数据共享、农业气象等应用气象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等领域取得新突破。
(二)优化气象科技创新体制和机制
建立科研与业务双向交流制度。健全科技成果考核评价机制,建立从科研开发到成果转化各环节的紧密合作机制。优化开放合作与交流机制,加强与科研业务机构、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鼓励不同性质岗位人员相互兼职、轮岗和挂职等人员交流。
(三)加强气象人才支撑体系建设
加大气象教育培训力度。按照提高气象队伍整体素质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全体气象从业人员的培训活动,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和技能拓展、提高的教育培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快高层次气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和选拔学科带头人和气象技术能手,提升全市气象科技人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继续推行干部轮岗和上挂下派交流,不断提高基层台站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好水平。
五、加强基层气象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按照“高起点,高规划,高标准”的要求,以“立足实际,着眼发展,突出特色”为原则,对未达到业务用房标准的台站优先建设。对现有布局不合理的业务用房进行改造和扩建。对改造价值不大的业务用房拆除重建。对水、暖、电等不符合要求的台站进行彻底整改。形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环境优美,工作舒适的新台站。满足基层台站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