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8: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危机阶段的主要特征

篇1

世界资本主义自2008年开始爆发全球性金融一经济危机,至今没有完全复苏。要说明这次危机的原因和性质,必须首先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特别是在20世纪的最后二三十年,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尤为巨大,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第一,经济的信息化。信息技术是在电讯技术、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到20世纪70年代后,以微电子技术、个人电脑和网络为标志,推动了整个经济的信息化。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商品和劳务的生产方式,使更多的物质产品的生产实现了自动化,大大加快了商品的流转过程,而且使劳务的远程即时利用成为可能,极大地扩展了生产要素的配置空间。信息技术还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交流、交易、教育、娱乐等各个方面。第二,经济的服务业化。这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平均已达到68%,美、法等国甚至超过70%。服务业已取代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部门。正是这一特征,使许多西方学者认为现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第三,经济的虚拟化。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币、证券、外汇、金融衍生品等非实物的虚拟资产急剧膨胀,其增长速度大大高于GDP的增长率,虚拟资产的交易额与实际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额相比已大得不成比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仅国际汇兑市场每天的交易额就高达14000亿美元,而与之相对应的实际的国际贸易只占5%-8%。虚拟经济在资产存量和交易数量方面都已大大超过了实体经济。第四,经济的全球化。虽然经济全球化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一种长期和固有的现象,但这一过程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发生了重要变化,不但商品和资本的国际流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货币与信息的国际流动得到空前的发展。世界经济正在商品、生产要素、资本、货币、信息的全面跨国流动基础上联成一体。

然而,在这些直观和表面的特征后面,还可以观察到资本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变化。这包括以下几个重要方面。第一,在资本形态上,资本的社会化达到空前高度。这种高度的社会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明。一方面,是资本的终极所有权的高度分散化。在股份制发展和股票持有人日益增多的基础上,20世纪后期年金基金和共同基金的扩大更加分散了资本的终极持有,而法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则进一步提高了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但另一方面,高度分散化和社会化的资本却是集中在少数大公司和大金融机构手中由其支配,结果是强化了掌握着资本直接所有权的能动的资产阶级管理阶层的资本权力。第二,在资本结构上,金融业资本相对于非金融业资本占有主要地位。在今天的资本主义世界,银行资本、证券资本、风险资本、投机资本等金融业资本不仅对于实体经济中资本的运转和积累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影响,而且对于一国甚至世界经济的稳定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业资本相对独立的过度膨胀大大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稳定性。第三,在资本占有剩余的方式上,资本通过实体经济创造剩余相对于资本通过非实体经济再分配剩余的重要性在下降。大量资本在虚拟经济领域的逐利活动实际上是再分配和占有实体经济中已创造的物质财富,这构成了过剩资本积累的新方式,也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腐朽性的一面。在资本家看来:“生产过程只是为了赚钱而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只是为了赚钱而必须干的倒霉事。因此,一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家,都周期地患一种狂想病,企图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赚到钱。”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种周期性的狂想病,已演变为现代资产阶级的一种经常性的病态。第四,在资本的实现条件上,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外部市场相对于其内部市场的重要性在上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的迅速积累和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效需求的相对饱和,在20世纪70年代后已形成了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和积累过剩。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已越来越难以在其内部充分实现,而不得不更加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现实的和潜在的市场。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从未达到现在这样高的程度。

以上的特点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在20世纪90年代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对这个新阶段,左派学者有各种不同的概括,如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新自由主义资本主义阶段等等。我倾向于把当代资本主义称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划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发展阶段,应以和资本结构变化相联系的资本主义制度结构演变的主导特征为标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作为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正是突出了这个阶段资本主义经济的主导性的制度特征。它意味着:当代资本主义依然具有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因为作为垄断资本的巨型企业在资本主义的主导产业中仍然占有支配地位,尽管在一般部门中资本的竞争性有所加强;当代资本主义的垄断资本又具有全球化的特征,它们已经在生产要素空前自由国际流动的基础上进行全球化的资源配置,并通过跨国投资与并购来争夺、瓜分和控制主导产业的世界市场;当代资本主义的垄断资本更具有金融化的特征,不仅金融业资本及其交易已发展到在资本总量中占有压倒优势,而且非金融企业也大量从事金融交易,金融业和非金融业的垄断资本已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中起支配作用的资本力量和获取高额金融利润的主体。因此可以说,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已不同于19世纪末期以前的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或20世纪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一般垄断资本主义,或二次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前的国家调节的垄断资本主义,而是进入到一个新的金融化全球化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从以上关于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演变和当代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主要特征的简要论述中,可以初步得出几点基本判断。第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经济在资本积累内在矛盾的推动下,会不断地发生演变。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具体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不断得到调整。这表明,资本主义还具有适应生产社会化而不断调整自身的能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也还将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第二,尽管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面貌与古典资本主义已经完全不同,但资本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并没有变。资本主义生产仍然以资本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追逐利润仍然是资本主义经营的根本目的,资本之间仍然存在着竞争关系。只要资产阶级还掌握着政治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就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制度的资本主义性质。第三,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演变既然没有改变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性质,当然也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内在矛盾。现实的和潜在的各种深刻矛盾通过变化了的经济条件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仍然困扰着现代资本主义经济,并进一步加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腐朽性和不稳定性。这种腐朽性和不稳定性的最新最严重的表现,就是当前这场全球性金融一经济危机。

此次全球性金融一经济危机的特殊性

这场世界金融一经济危机的特殊性究竟在哪里,应该如何概括?我倾向于以下观点:这场发端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危机不同于传统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危机,而是一场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这或许可以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全球化条件下经济危机的新的表现形式。

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周期和危机基本上是工业主导型的,是由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部门中的投资波动所直接支配的。在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发展过程中,金融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周期上升阶段较低的利率、充裕的货币供给、急剧的信用扩张和渐趋狂热的证券市场,适应了并大大促进了由利润上升预期所驱动的工业投资高涨;而危机时期的高利率、货币紧缺、信用断裂和股市暴跌,则成为引致和大大加剧工业生产及投资下降的推动力量。然而尽管如此,在工业主导型的经济周期和危机过程中,货币信用关系的剧烈波动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仍是派生的现象,原动力还是来自工业部门。

此次经济危机则有所不同。美、英等资本主义国家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经济虚拟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大资本日益依靠金融业的过度发展和“创新”来驱动实体经济的投资和消费。如果说90年代美国IT金融狂热与泡沫对推动当时的超长周期起了巨大作用,但在相当程度上还有实体经济中信息技术设备投资的实际支撑;那么在世纪交替时期IT泡沫破裂以后,美国大资本就更加依靠金融因素来刺激消费与投资,以保持经济的表面繁荣,攫取大量金融利润与实际利润。其中,住房抵押贷款特别是次级住房抵押贷款起了关键作用,这反映了居民住房的金融化,美联储从2000年到2004年连续多次降息(联邦基金利率从年均6.24%一直降到1.35%),也配合并推动了房屋抵押贷款的扩张。结果,房地产金融的狂热不仅刺激了住宅投资和固定资本投资的迅速增长,日益上涨的房价、股价则借助财富效应扩大了居民以债务为基础的个人消费,并带动了来自全球的巨大的商品进口与供给。可见,这一轮周期的驱动力显然不是植根于工业部门,而是首先来自金融领域。而以房地产泡沫破灭和次贷危机为基础的金融危机的爆发,也必然导致美国和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觉得用“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来概括这场全球性危机的总的特征或特殊性是合适的。

由此还可进一步探讨此次引发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的类型。关于金融危机的一般性界定,金德尔伯格曾引用戈德史密斯的定义:“所有金融指标或某一组金融指标――包括短期利率、资产(股票、不动产和土地)价格、商业清偿能力等指标都产生了不同寻常的、短暂的急剧恶化,以及金融机构倒闭。”由此可以把金融资产价格急剧下降和金融机构大规模破产看作金融危机的基本表现。但金融危机的具体类型可能有所不同。就其与实际经济危机的关系,学术界通常将其区分为独立(于经济危机)的金融危机和(与经济危机)共生的金融危机两种基本类型。这种区分对于认识金融危机的具体性质无疑很重要。但我认为,共生性金融危机似乎还可以进一步分为两类:派生性金融危机和先导性金融危机。派生性金融危机主要与工业主导型经济危机相适应,它们是由工业危机支配和派生出来的;先导性金融危机主要与金融主导型经济危机相适应,它们虽然离不开实体经济中的矛盾这个基础,但对实体经济中矛盾的加剧和危机的爆发起着更为先导性的作用。这里的“先导性”,主要不是从时间序列的意义上说的,而是从逻辑关系的意义上说的。如果这个观点能够成立,那么这场开始于20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似乎就可以界定为先导性金融危机。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在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条件下,经济危机已经日益转变为金融危机形式,工商业危机很少或不再发生了。我一向不同意这种看法。但在新的条件下,危机的形式的确有变化,独立的金融危机确实更为频繁,经济危机也可能具有更强烈的金融色彩。

此次金融一经济危机的根本性质

此次全球性经济危机是不是一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在学术界也存在着不同看法。有些学者认为,这次危机爆发前,美国的制造业规模一直在相对缩小,生产并未超过需求,而个人消费却极其兴旺,并不存在生产过剩问题。所以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与往常不同,它不在实体经济领域而在金融系统。

对这种相当流行的观点我也不太认同。我的基本认识是,尽管这场世界经济危机中金融因素起了主导性或先导性的作用,但它的深层基础仍在实体经济领域,根本原因仍在于实体经济中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这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分析,即经济全球化虚拟化的经济背景,经济全球化虚拟化条件下美国特殊的资本积累模式,以及美国实体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深刻矛盾。

首先,看经济虚拟化全球化的大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一个经济上的“黄金时代”,在大约20多年时间里实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空前的高速积累和经济增长,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能力迅速扩大,数量空前的制造业产品被提供给世界市场。其结果便是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和市场容量的相对不足,导致全球性生产能力过剩与资本过剩,最终不能不使资本利润被挤压。这种现象从1965年开始显现,到70年代更为加剧。面对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的严重生产能力过剩和利润率下降,资本开始寻求两条出路。一条出路是,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投资转向劳动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是亚洲和拉丁美洲某些具有一定基础并实行外向型经济的国家或地区。这促进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资本积累和逐渐兴起。但这种发展只会使全球制造业生产能力进一步扩大,全球性积累过剩与生产过剩的基本形势在总体上并未缓和。资本选择的第二条出路,就是向金融部门转移。当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利润率低下时,资本会自然涌向金融部门,通过对虚拟资产的全球性经营来获取高额利润。资本向金融部门转移并进行全球性经营的强烈冲动,得到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发达国家强大的政治响应和政策支持。美、英等国的宏观政策开始发生巨大转变,从凯恩斯式的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转向经济自由主义,实行私有化、自由化和放松管制,并以此来拯救深陷“滞胀”困境的国内经济。这正是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全球化的深刻的经济根源。早在1987年,斯威齐和马格多夫就已经敏锐地指出经济金融化与生产能力过剩之间的基本联系。法国左翼学者沙奈也指出:

“金融全球化是15年来私人资本(产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加强自身地位的运动与政府原有的越来越行不通的政策之间矛盾冲突的结果,这一切发生在‘黄金时代’结束的大背景之下。虽然金融全球化早在6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但是脱离……者所描述的世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典矛盾(这一矛盾从1950年到1974年衰退以前长期受到抑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重新出现,就不能理解金融全球化这一现象。逐渐积累起来的大量资本,作为借贷资本力图以金融的方式增值,也只能从投资于生产的资本日益增长的增值困难(统计数字清楚地说明了这种情况)中得到解释。”这种观点,已成为西方多数左翼学者的共识。

其次,考察当今以金融化全球化为特征的美国资本积累模式。在上述大背景下,美国力推金融化全球化趋势以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资本积累模式。其特征是:第一,在将一般制造业转移到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同时,通过金融资本的积累和经营来刺激消费需求,以拉动投资和大规模商品进口,维持美国和世界经济一定程度的增长,并从中获取高额金融利润与工业利润。第二,一般制造业向国外转移,不仅在国外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在国内也加剧了对工人阶级的压力而有利于压低实际工资;同时通过大量进口廉价工业品而保持了国内较低的通货膨胀率。第三,对于国内制造业萎缩和大量进口工业品所造成的巨额国际收支逆差和财政赤字,借助美元不受黄金约束的准国际储备货币的特殊霸权地位,通过发行美元纸币来支付,再依靠大量出售国库券向国外借入美元来平衡收支。长时期的美元贬值趋势则使美国可以在实际上赖掉一部分债务。这就在美国“形成了新自由主义时期一种新型的经济结构,一方面是实业生产大规模地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造成国内生产疲软,居民消费充当了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另一方面是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和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吸引着国际资本的流入,助长了金融市场的膨胀”。美国借助这种新型积累模式,实际上占有和利用了全球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原材料资源乃至资本资源,从中攫取高额利润。不可否认,经济金融化全球化的发展,确实帮助美国走出了“滞胀”困境,在80年代中期开始了利润率回升,并在90年代实现了所谓“新经济”繁荣,进入新世纪后也维持了一定的经济增长。然而问题在于,美国的新型积累模式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与消费的深层矛盾,反而加剧了全球性的生产过剩和积累过剩。这种生产过剩从此次危机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工业生产与实体经济曾经发生的全面下降中已反映出来。美国左翼学者布伦纳是主张这种论点的突出代表。他特别批评了那种认为此次危机是一场典型的“明斯基危机”、金融投机泡沫破裂在危机中起了核心作用的观点,强调指出“这是一场马克思式的危机”,虽然为了理解当下的危机“你还必须证明实体经济的虚弱和金融崩溃之间的联系”。

第三,再看美国实体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深刻矛盾。实际上,近几十年来美国国内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是很深的。这从美国实际GDP增长与雇员实际工资增长的对比中可一目了然。1972年到1995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了96%;雇员的平均每小时实际收入却下降了16%,平均每周实际收入下降了22%。1995年至2007年,美国实际GDP增长了43%;雇员的平均每小时实际收入仅提高了10%,平均每周实际收入仅提高了9%。事实上,2007年美国雇员实际每小时平均收入仍比1972年低7%,实际每周平均收入仍比1972年低15%;尽管同期美国实际GDP已增长到280%,将近两倍。这还仅仅是根据官方的平均数据,考虑到近几十年收入不平等的迅速加剧,消费倾向更高的普通雇员其收入下降程度必然更大,实际的有效需求不足会严重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美国从上世纪80年代后能保持经济正常增长,1991年和2001年的两次衰退似乎也不严重,甚至出现个人消费十分兴旺的现象呢?这除了工人家庭不得不提高劳动力参加率(主要是妇女)和延长劳动时间(如做兼职工作)以增加收入外,原因正在于美国经济的金融化和全球化。其中,通过金融运作扩展债务经济,对于推动消费需求的表面繁荣起了关键性的作用。随着金融化的发展,大企业日益依靠资本市场筹措资本,商业银行作为企业信用中介的功能下降,便转而将个人收入作为利润源泉,大力推行个人收入的金融化,首先是住房的金融化,包括对那些工人阶级中较贫穷的一部分人发放次级房屋抵押贷款。政府的低利率政策和金融业的证券化发展则大大助长了个人收入的金融化趋势,形成日趋膨胀的房地产泡沫。这种金融膨胀不但刺激了居民的住房消费,还通过房屋价格的不断上涨,使居民可以依靠房屋市场价格超过房屋按揭金额的净值来申请贷款用于消费或投资。房地产价格上升与证券市场价格上升一样,它所形成的财富效应使居民敢于大规模举债以扩大个人消费。所以与金融化相伴而行的,必然是居民储蓄率的下降和债务的急剧增长。这种现象早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的所谓“新经济”繁荣时期已经出现,在当时股市异常飙升的刺激下,储蓄率从1992年的8.7%狂落到2000年第一季度的0.3%;同时家庭借贷则急剧上升,在1993-1999年期间家庭债务占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高达94.2%。2001年信息技术泡沫破灭以后,房地产泡沫开始膨胀,债务消费的狂热再起。美国个人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从2002年的2.4%下降到2007年的0.4%。在2000-2007年的短短8年中,非农业不动产抵押贷款债务余额猛增116%,其中1-4口之家的房屋抵押贷款债务占到3/4以上;同时期消费信贷债务余额也增长了47%。而这8年间,实际GDP的增长不过区区的17%;雇员平均每周实际收入的增长更只有微不足道的2.1%。

所以实际情况是,美国通过金融化全球化所推动的债务扩张,刺激了表面旺盛的个人消费支出,进而带动了商品进口和国内供给的增长。由于美国的经济规模和进口规模十分巨大,结果必然加剧美国乃至全球性的生产过剩,使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更趋尖锐化。由金融债务驱动的消费过度掩盖了实际的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在金融化全球化条件下,看美国的生产过剩不能仅看其国内的工业产出,还应该包括巨额的产品进口;同样,看美国的需求不足也不能仅看由债务支撑的个人消费支出。这种缺乏实际收入增长作后盾而单纯由金融泡沫刺激起来的债务消费是极端虚弱的,一旦金融泡沫破灭,债务消费锐减,供给与需求的尖锐矛盾立即显现,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的爆发便成为不可避免的了。

篇2

时至2012年的春天,欧洲债务危机依旧愁云惨淡,全球经济复苏的失速更使愁绪四处蔓延,唯有美国经济不断呈现出凌寒独自开的相对强势。

IMF于1月24日公布了《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最新预测数字显示,2011年末至2012年初美国经济出现的相对强势特征,有望延续并贯穿2012年全年,进而形成2012年“金融风险局部性高企,全球经济普遍性放缓,美国经济周期性领跑”的整体趋势和经济格局。根据IMF的最新预测,2012年美国经济有望实现1.8%的增长,虽然仅略高于2011年的1.7%,但却是全球范围内极少数呈现出增长率上升趋势的经济体。受债务危机造成的风险上升,金融动荡,贸易萎缩,内需不振等因素影响,2012年全球经济整体以及主要区域大多呈现增长率下降的颓势。2012年增长预估值与2011年增长率的比较,显示出美国经济趋势方向上的“相对强势”;而2012年增长预估值前后两个版本的比较,则显示出美国经济于债务危机升级背景中的“相对稳定性和相对优势”。较之2011年9月的前一次报告,在2012年1月公布的最新报告中,IMF基于2011年第四季度国际金融风险积聚并爆发的最新情况,下调了绝大部分经济体的增长预期。2012年,全球、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经济的增长估值均较此前预期下调了0.7个百分点,而对美国经济的增长预期却未发生任何调整。但是,2012年美国经济的相对强势却很难长期维持。周期性领跑是美国经济周期领先于全球周期的客观表现,是周期错位的“阶段性结果”,而一旦全球经济随后进入复苏力度增强的上升周期,周期错位带来的美国经济相对强势将逐步减弱以致最终消失,全球经济多元化的功效则将带来新的发展格局。根据IMF的预测,2013年,美国经济有望增长2.2%,虽然继续呈现出复苏动力增强的趋势,但增幅恐将弱于滞后进入U形周期拐点的全球经济。2013年,全球、发达市场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有望实现3.9%、1.9%和5.9%的经济增长,较2012年增长预估值上升0.6、0.7和0.5个百分点,均高于美国经济周期0.4个百分点的提升幅度。

分析可知,2012年之后,美国经济的强势将减弱,其原因有四:一是经济强势将不可避免地引致美元阶段性强势,进而引致更大的贸易逆差,削弱贸易引擎在复苏阶段对经济的助力;二是全球经济周期紧跟美国经济周期进入上升阶段后,多元化的力量将冲抵美国的投资吸引力;三是无论2012年美国大选的结果如何,进一步降低失业率依旧是美国十分困难的任务,美国消费增长的物质基础依旧不稳固,长期看,消费信心的维系和消费偏好的回归也将取决于就业市场的持续表现;四是美国房市一直在触底,却从未真正有效反弹,次贷危机源头市场依旧扑朔迷离,不确定性始终没有消退。

对于欧美经济而言,“新常态”并非魔咒,而是经济发展的规律使然。事实上,不仅是欧美经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尤其是加入WTO十年的高增长之后,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尤其是经历2008年危机后三年的财政货币再扩张之后,经由2011年的酝酿,自2012年开始也将迎来“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大致含义包括以下内容:一是GDP增长率和M2增长率是经济与金融的两个最关键数据,这两个数据都将面临下降和增长中枢回落。中国经济将从加入WTO之后十年的GDP平均增速10.5%、M2年均增长率18.2%,回落到GDP增长8%左右,M2年均增长12%甚至更低水平。“十二•五”规划下调经济增长目标至7%,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2012年GDP增长目标近八年来首次调至7.5%,标志着中国政府已经明确了这一“新常态”。二是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规模与水平将迎来台阶式下降。比较优势所支撑的加工贸易仍将持续为中国贡献贸易顺差,但自2009年一般贸易出现20亿美元净逆差之后,2010年、2011年一般贸易已经各实现贸易逆差460亿美元、876亿美元。2012年前两个月即已经实现逆差373亿美元。一般贸易逆差的持续累积,将拉低中国贸易顺差规模。不仅如此,随着高达1.6万亿美元FDI存量余额在中国所获得收益的渐次汇出,收益项下的净逆差将持续拉低中国经常账户的总顺差水平。三是人民币汇率将从过去10年的单边持续升值和升值预期,转为进入弹性调整阶段。经常账户总水平及比例的下降,是人民币汇率逻辑性变化的基础原因。美元汇率是否走2002~2008年的贬值周期,则是人民币升值是否会出现转折变化的外因。四是外汇占款总规模将从过去年度2万亿元、3万亿元的高增长,回归到年度约1万亿元的水平,这将改变中国货币供应增长机制,并拉低M2增长中枢。2011年第四季度,中国国际收支出现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净逆差,中国未来经常项目总顺差水平的降低,以及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的改变,是外汇占款总流入规模将出现台阶式下降的原因。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非常明显,就是经济增速放缓。

中国经济迎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也是经济发展规律的作用,有其内在和外在的深刻原因。从内因讲,最重要的是经济发展的质量,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以及社会分配的公平性需要大幅度提升。从外因看,最重要的是世界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经济必然会受到影响,与其被动被影响,不如主动适应应对为好。显然,这些都需要放缓增长率,予以调整是为可行。至本世纪20年代初,中国经济总量将接近15万亿美元,且会一路赶超美国。对于世界其它国家来说,中国7.5%的经济增速,实际上就相当于美国实现大约4%的经济增长率。当前中国每11.5周所创造的经济规模就相当一个希腊经济。就此看来,GDP增长放缓并不会阻碍改革,而是实现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要实现速度有所趋缓但更均衡,更具可持续性,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也需要坚持改革。

篇3

【关键词】当前 世界经济形势 金融危机 分析

当今的世界经济体系在现代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已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进程。世界经济已经从以前的单独发展逐渐演变成为现在的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一体化是指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以世界市场形成为标志,使世界经济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加快了各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而且大大的的优化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促进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为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诸多机遇。然而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欧洲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没有消除,日本“安倍经济学”负面效应突出等发达国家的的经济政策风险,给世界经济前景带来诸多潜在的风险。

一、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的概况

(一)发达国家及组织的经济特点分析

(1)美国的经济特点分析。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它的经济影响着全球的经济形势,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下面就美国经济的当前形势进行分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它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的第一张,使世界金融市场产生了剧烈的动荡。由于美国的金融风波在全球迅速发展,使得英国、德国、日本、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组织纷纷向银行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挽救本国的金融银行系统,使其受到的损失尽可能的减到最低。为了减少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正在制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的结构框架,主要内容有:让金融机构持有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美国国债相关证券自然到期,并脱离其资产负债表;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出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充分运用其他金融手段,例如允许银行将存款长时间放置美联储;对超额银行准备金支付利息;通过逆回购协议来稳定利率。美国政府希望通过这个政策可以使经济复苏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大众失业率有所降低,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

(2)欧洲的经济特点分析。世界上可以与美国经济体系抗衡的经济体系并不多,欧盟就是其中一个。在欧洲,加入欧元区的国家一共有17个,但是这17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国家间的贫富差距太大,这就使得发展水平不同的国家使用同一种货币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2009年爆发的欧元危机影响持续深化。去年,欧元区的低收入国家希腊为了减少和高收入国家的收入差距,不惜向欧盟总部借债,不受约束的大量支出,为本国民众争取较高的收入水平和发展机遇。在这期间,虽然希腊民众的工资上涨速度飞快,但是其消费入不敷出,使得国家经济经常处于赤字状态,从而令全国陷入债务危机,由于无法按时还清向欧盟的贷款,希腊也就无法继续借贷,使得国内银行没有资金可供民众消费,国内一度民怨沸腾。欧元区统一货币的本意是使得各个国家平等发展,逐步减小收入差距,但是出现了事与愿违的情况,不仅没有减小这种差距,反而使得差距进一步扩大。

(3)日本的经济特点分析。当前,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日本国内经济也随着出现了一些问题,但经过一系列的政策调整,有了缓和的迹象。但尽管在短期内,安倍政府的货币宽松政策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作用,但从宏观方向看,经济结构、人口老龄化以及高额的公共债务已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主要绊脚石;从微观方向来看,民众消费税上调、企业间的国际竞争力下降以及海外市场的快速发展,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内的经济发展。

安倍政府提出的经济学主要是指预先创造通货膨胀现象,当消费者预期察觉日本物价要上涨时,对于一些本来要买的商品,就会尽快的去购买,因而积极的带动消费及投资,进而扭转日本长年消费与投资极度低迷的状况。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安倍经济学”正在制造更大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两个方面:消费税上调将使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国内物价上涨;日元汇率贬值,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而且,“安倍经济学”从实施以来,日本国内的国民储蓄率不断下降,企业固定投资增速出现疲软态势,这些现象都可能导致日本经济的进一步恶化。

(二)新兴经济体的经济特点

虽然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受到的影响尤为严重。但是在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呈现负增长的同时,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组织的经济增长势头稳定,实现了稳步发展,这些国家和组织就被称为新兴经济体系。世界主要的新兴经济体系包括中国、印度和东盟等。

(1)中国的经济特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且这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日渐提升,无论是从经济,人口,还是从科技,军事来说,都是当之无愧的大国。国外的经济学家们也肯定了中国经济在全球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经济一直在飞速发展着,从过去的贫穷国家成为当今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中国的经济在全球中有着重要的平衡作用。这几年,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继续保持经济的宏观发展。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逐渐由中高速增长转变。关于增速放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不仅仅是数量的增长,所以,增速放缓是必然的事;成本要素水平明显提高。由于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持续上涨,而且国家对于环境的保护力度大大加强,使得企业生产成本大幅度增加,所以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市场需求不足。国内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现象在某些方面已经凸显出来,消费市场停滞不前,出口需求也有所减少,所以消费市场的萎缩也是导致经济增速放缓的原因之一。

(2)印度的经济特点。虽然印度的经济形势目前呈现一种疲软的态势,但是由于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向世界发出维持巩固宏观经济的决心。并且积极的设立内阁投资委员会、对一些拖延已久的项目进行重新协商、通过网上拍卖应收款项为中小企业提供自由资本和低利率的贷款,这些措施会大大提升印度的投资潜力,继而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高回报的金融产品有可能阻止印度储蓄水平下滑,从而尽可能降低这一轮经济危机对印度的影响。

二、针对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提出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与美国的经济贸易

虽然美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受到不小的影响,但是美国的强国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中的话语权仍有重要的地位。国际石油、黄金、粮食等交易仍然以美元为单位。这次的金融危机虽然使得美元贬值,世界性的通货膨胀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但是奥巴马政府提出的经济对策可以有效的阻止经济增速的负增长。美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有能力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到那时候,世界经济就有可能走出低迷的态势。

(二)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交流

当今的世界经济贸易呈现多元一体化的趋势,要想在全球化的经济中稳定发展,就要联合各方力量,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在国际贸易中,除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主导的世界经济全球化外, 各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也充满了机遇和挑战。加强欧盟、东盟、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协定,强化南南合作、南北合作间的交流等,对建立全球的经济一体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三)加强人民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提出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及政府债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都极大动摇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而唯一可以与之抗衡的就是欧元,但是欧元区也陷入了债务危机而自顾不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系之一,正好可以借助这个机会扩大实行人民币互换的范围,进一步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从而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中的地位。

篇4

[关键词] 银行走出去 战略选择 战略实施 路径演变

当前,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阶段性进展,现代化公司治理架构基本建成,资本实力得到加强,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已经成为许多中资银行的战略目标和实际行动。特别近两年来,中资银行加快了淘金海外的战略步伐,全球性战略布局初现雏形。比如,工行继收购了印尼的HALIM银行后,又成功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从而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分支机构总数达110家、并与120个国家和地区的1322家银行建立了行关系的全球化金融网络服务平台。同时,中国银行将“走出去”与综合经营战略相结合,通过在香港的子公司整体收购了新加坡飞机租赁公司作为参与国际金融租赁业务的平台;建设银行收购美国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后,实现了港澳市场的跳跃式发展;国家开发银行也成功入股巴克莱银行,近日招商银行又整体收购了香港永隆银行。可以说,中资银行大举出征海外,已经成为国际金融舞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应该看到,日益开放的国际金融市场在带来机遇的同时,其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给商业银行特别是缺乏国际化经验的中资银行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金融国际化的浪潮,商业银行如何才能成功地“走出去”呢?本文认为,科学的战略制定、合理的战略实施以及正确的发展路径选择,是“走出去”的三大核心要点。

一、境外扩张的战略选择

银行国际化的发展可以分成至少三个阶段:跨国银行、区域银行和全球银行。随着每一阶段的跨越,银行国际化的程度不断提高,而且在业务实施和组织模式上都有不同的战略导向。为实现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总体上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战略: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和混合型战略。

1.稳定型战略

稳定型战略是在银行的内外部环境约束下,银行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银行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稳定型战略从本质上追求的是在过去经营状况基础上的稳定,它具有如下特征:

(1)银行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经营目标;

(2)银行在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的比例递增;

(3)很少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战略包括持续地向同类型的客户提供同样的产品和服务,维持市场份额,并保持组织一贯的国际化比例。

从以上特征可以看出,稳定型战略主要依据于前期战略。它坚持前期战略对产品和市场领域的选择,并以前期战略所达到的目标作为本期希望达到的目标。因而,实行稳定型战略的前提条件是银行过去的战略是成功的。在外部环境的相对稳定、银行内部实力比较强大的情况下,稳定型战略是银行的优势选择。

2.增长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是一种使银行在现有的战略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战略。增长型战略的主要特征为:

(1)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增长;

(2)取得大大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水平;

(3)采用别具一格战略同竞争者抗衡;

(4)鼓励创新。

增长型战略是一种最流行、使用最多的战略。在增长型战略的使用中,银行必须分析战略规划期内宏观经济景气度和产业经济状况,必须符合政府管制机构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约束,必须有能力获得充分的资源来满足增长型战略的要求,同时还要分析银行的文化取向和包容能力。增长型战略意味着银行将提高组织的经营层次,如更高的绩效、更多的雇员、更大的市场份额、更广泛的产品线等。增长可以通过直接扩张、合并同类银行或多元化经营的方式实现。

3.紧缩型战略

所谓紧缩型战略是指银行从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且偏离战略起点较大的一种经营战略。紧缩型战略有以下特征:

(1)利润和市场占有率有较为明显的下降;

(2)伴随着大量员工的裁减;

(3)紧缩型战略具有短期性。

采取紧缩型战略的银行应是出于各种不同动机的综合权衡。一般来说,有三类紧缩型战略比较典型:适应性紧缩战略、失败性紧缩战略和调整性紧缩战略。适应性紧缩战略是银行为了适应外界环境而采取的一种战略;失败性紧缩战略则是指由于银行经营失误造成银行竞争地位虚弱、经营状况恶化,只有采用紧缩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保存银行实力;调整性紧缩战略的动机则既不是经济衰退,也不是经营失败,而是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使有限的资源分配到更有效的使用场合。

紧缩型战略意味着减小经营规模或者是多元化经营的范围。在过去20年,如何管理衰退成为管理领域最活跃的问题之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咄咄逼人的外国竞争、制度失调、合并和兼并,以及重大的技术突破都是明显的原因。

4.混合型战略

稳定型战略、增长型战略和紧缩型战略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混合起来使用。混合型战略的特点是:(1)一般是较大型的银行或银行采用较多;(2)混合型战略并不具备确定的变化方面。

不同的银行适用于不同的战略选择。而对银行的决策者而言,必须明确识别这些战略方案的特征和适用性,审时度势,才能挑选出最适合本银行发展的战略,作出正确的战略选择。

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银行“走出去”是分阶段发展、多动机推动的战略行为。从战略实施的角度出发,商业银行“走出去”的行为可以分成四个阶段:进入、扩张、巩固以及再造。进入阶段,银行面临至少面临两种战略选择:在新市场开展新业务以及在新市场开展已有的业务。业务类型的选择,需要根据东道国金融需求的状况和银行业竞争的强度进行抉择。一般来说,新进入的国际化银行往往具有产品创新的优势,因此其通常利用新的产品开拓出新的细分市场,以获得差异化竞争的盈利点。而银行的境外扩张也存在两种选择:多元化或专一化;这是许多银行面临的战略选择,需要根据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来决定是业务的多元化还是细分市场的专一化。巩固指银行对现状发展基本满意,并且也缺乏进一步大幅度增长的能力,所以采取均衡增长的模式,逐步调整国际化步伐。再造往往是危机发生后银行不得不采取的应对行为。再造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调整,通过裁员、机构重组等措施,对出现的危机进行化解;二是调整和退出,即在调整的基础上剥离部分包袱业务,使银行能轻装上阵;三是退出,即完全退出国际市场,将重心转向国内市场,以图日后的东山再起(如下表所示)。

三、“走出去”的路径演变及国际经验

战略决定行为。银行“走出去”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共同决定了银行国际化发展的行为路径。我们大体上可以划分五种类型的“走出去”路径:加速型国际化、温和型国际化、疯狂型国际化、收缩型国际化和稳重型国际化。并以此考察了世界上最大的数家银行近20年间银行国际化历程,发现以上归纳的路径类型的确存在 。

1.加速型国际化的特征

银行最初在主要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建立分支机构开展国际化业务,然后通过大型的外资银行的收购来实现国际化的扩张,最后银行进行重组再造,以巩固大型外资收购并增加它们的盈利能力。加速型国际化一般在开始时国际化步伐比较平缓,在某个时期进行并购重组后,将大幅度提高国际化程度。

2.温和型国际化的特征

温和型国际化战略的银行,把国际化当成整个银行组织的支柱性活动。它们首先在主要的外国经济和金融中心建立分支机构和开展银行业务;收购以及开展其它国际银行业务,是对其它银行的国际化活动的反应,尤其是针对加速型战略的银行;最后,进行重组和再造以巩固现有的业务,并提高盈利能力。温和型国际化的国际化步伐比较平稳,随时间其TNI不断增长,且短期内存在加速增长。该类型行为属于典型的国际化战略跟随者行为。

3.疯狂型国际化的特征

国际化业务的迅速增加,往往是为了支撑或者提高银行的相对地位。因为银行不能直接控制国际业务的大量增加,以及金融危机的不断持续。最后,国际化业务不得不收缩以筹集资本;银行管理层(在监管压力下)重新将业务重心放在国内银行市场。疯狂型国际化一般在短期内大幅度的增加和减少国际化业务,减少的原因主要是金融危机。

4.紧缩型国际化的特征

经历外国的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后,银行重新评估对外业务,并将业务重心从国际业务转移到国内业务。对外业务被剥离以筹集资本,国内银行业务获得极大扩展。国际化程度大大降低。

5.稳重型国际化的特征

已经具有很高国际化程度的银行,在最初阶段就明确的致力于国际业务,它们通常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搭建国际业务。因此,其国际化程度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总体来看,该类型银行对突发事件具有很强的免疫能力,即使面对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银行也能通过业务调整或风险管理技能,最大幅度的降低危机的负面影响,而保持国际业务的正常进行。而且,银行的国际化程度变动的幅度一般不大,这说明银行对国外业务的投资一直保持稳定,并且具有平衡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经营活动的优秀能力和技术。

资料来源:Slager (2005)以及各银行的各期年报及公开资料整理。

四、对中资银行“走出去”的启示

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银行的国际化也成为银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中国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中国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竞争的外在压力和实现全球化的内在要求。但中国银行业在制度环境、人员素质、资金技术实力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著名银行相比差距甚远,因此,我国银行的国际化经营不能一蹴而就,而应该是一个不懈努力的渐进过程。

风险永远与机遇并存。国际金融市场高度的波动性、联动性要求海外投资经验并不丰富的中资银行必须通盘考虑各种风险,不能不计代价,盲目投资。尤其是在当前次贷危机风高浪急的时候,境外淘金决策必须慎之又慎。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当前相当一段时期内,中资银行业“走出去”的进程还处于“萌芽”状态,在总体上应该以稳重中求增长的战略为主导战略,即稳重型战略和增长型战略相结合的混和战略;在国际化路径策略上采取温和型国际化的路径,逐步进行区域扩张、加大内部组织调整力度、改善银行宏观监控体系,以更加坚实和稳重的步伐“走出去”。

参考文献:

[1]Walter, I. (1999). Financial services strategies in the Euro-zone. Topics in corporate finance, (1), 1-38

[2]Walter, I., and Gray, H. P. (1983). Protectionism and international banking.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7, 597-609

[3]Slager (2005). Banking cross boarder, ERIM working paper

篇5

关键词:经济周期 货币政策 经营管理 宏观调控 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200-02

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或商业周期,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增长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与收缩。在一般情况下,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总是包括四个阶段,即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

一、由盛转衰到由衰转盛的经济周期

在经济复苏阶段,舒缓的货币政策起了作用,GDP增长率加速,并处于潜能之上。然而通胀率继续下降,因为空置的生产力还未耗尽,周期性的生产能力也变得强劲。企业盈利大幅上升,债券的收益率处于低位,但由于央行仍保持货币宽松政策,所以这个阶段是股权投资者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买股票是最佳选择;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生产能力增长减慢,开始面临产能约束,同时,通胀抬头。怎样缓解以上情况呢?中央银行通过加息以求将经济拉回到可持续的增长路径上来,此时的GDP增长仍坚定地处于潜能之上,收益率曲线上行并变得平缓,这时的债券表现却非常糟糕,股票的投资回报率取决于强劲的利润增长与估值评级不断下降的权衡比较。在这个阶段,大宗商品是最佳选择。在经济衰退阶段,经济增长停滞。超额的生产能力和下跌的大宗商品价格驱使通胀率更低,企业盈利微弱并且实际收益率下降,这时,中央银行削减短期利率以刺激经济恢复到可持续增长路径,进而导致收益率曲线急剧下行。在这个阶段,购买债券是最佳选择。在经济萧条阶段,GDP的增长率降到潜能之下,但通货膨胀却继续上升。经济学家指出:通常这种情况部分原因归于石油危机。因为产量下滑,好多企业为了保持盈利而提高产品的价格,导致工人工资与价格螺旋上涨。这样,只有通过失业率的大幅上升才能打破僵局,只有等通胀过了顶峰,央行才能有所作为。这就限制了债券市场的回暖步伐。企业的盈利恶化,股票表现非常糟糕,这个阶段,现金是最好的选择。

通常,经济周期的认定源于朴素的市场经验。人们把经济上升阶段称为繁荣,最高点称为顶峰。随后,顶峰也是经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经济进入下降阶段――衰退。衰退严重则经济进入萧条,衰退的最低点称为谷底,而这时也是经济由衰转盛的另一个转折点。能找到由盛转衰到由衰转盛的这两个“关键点”确实是一道让经济学家们着迷的研究课题。

二、防物价过快上涨,促经济平稳增长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一国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货币调控措施。通过控制货币供给等各项措施来影响市场上的资金流动进而起到经济信号,起平稳经济波动的作用。2010年底我国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代持续了两年之久的适度宽松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使用由此进入到一个相对频繁的时期。在经济周期衰退萧条阶段释放货币,采用扩张的经济政策;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采用收缩措施,让货币条件回归常态。这是我国央行一贯调控思路,也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逆经济周期调控的主要特征。较过去宽松的货币环境而言,当前稳定的货币环境对于稳定物价总水平,促进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相关部门一系列平抑物价措施作用下,2010年下半年以来形成的通胀压力已有所遏制,但种种迹象表明,至今物价上涨过快的压力并没有明显缓解。所以,稳定物价仍是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货币学派大师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其实就是货币现象。在我国现阶段,物价上涨的背后确实有比较明显的货币因素。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殷剑锋的观察,近年来我国物价走势与经济周期、货币供应增减之间,存在着相当直接的关联。往往在货币供应出现快速增长后,物价走势亦会跟着抬头向上,期间二者时滞大约相差半年至一年。

目前,根据经济周期变化我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已经见到成效,但现阶段的任何松懈只会造成信贷快速反弹,进而造成通胀反弹的风险。总理2011年4月13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指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要处理好总量与结构的关系,抑制通货膨胀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系,综合运用好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汇率等多种价格和数量工具,消除通货膨胀的货币因素,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经济实体的支持。因为,货币既可以表现为经济危机的诱发因素,也可以成为促进危机后经济复苏和经济稳定发展的积极力量。

那么,作为宏观调控重要手段的货币政策与经济周期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认为:经济是不稳定的,必须采取反周期的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来稳定经济。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在2009年一季度触底后快速上升,进入复苏阶段。但新一轮经济周期随之展开。这个时期,稳健的货币政策抑制了经济周期的波动性。合理的货币政策通过对通胀的控制缓解了经济波动性,货币政策又通过控制通货膨胀减少了经济的波动性。而且,货币政策又引起了信贷波动性,信贷波动性的趋势减缓了经济周期带来的物价波动性。因为,信贷波动率通常会领先GDP波动率。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经济周期的活动变化是根据GDP的增长或下降而变化的,当GDP的增长数字处于正数时,即显示该地区处于经济扩张阶段;反之,如果处于负数,即表示该地区的经济进入衰退期了。

既然国家货币政策是根据经济周期的活动变化来进行宏观调控的,那么,作为金融机构的主体――银行业就要根据国家货币政策的不断调控来改变自己的经营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银行业经营管理策略

作为银行,怎样制定自己的经营管理策略呢?笔者认为:银行业应跟踪调查金融市场的经济活动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特别要关注“高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环境下,宽松的流动性格局所造成的过高的杠杆率和金融工具的期限错配。银行业应开发更多的调控手段,加强与其它金融监管的协调,从而弥补将利率作为单一政策的不足。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评估整体活动情况。宏观调控更加关注资产价格,并引入相应的逆周期机制,抑制金融投机。当一般物价稳定而资产大幅上升时,加息会加大产出缺口,此时,可启用更有针对性的调控资产部门的手段,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降低杠杆率。只有这样的政策组合,才能在经济周期的变化中依据国家货币政策搞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

1.根据经济周期波动调整经营管理。业内同行都清楚,经济周期性是客观存在的,只有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合理利用规律才能有效促进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创新与发展。笔者在长期做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中深深感到:经济周期与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关系可以概括两个方面,一是当经济运行呈繁荣时期,企业的投资需求增长,社会资金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银行相对放松信贷准入条件,信贷投放速度加快,持续的信贷增长会导致信贷膨胀,从而引发通货膨胀产生的经济泡沫。二是当经济运行开始转向衰退趋势时,银行的贷款投放速度也开始放缓,此时,企业的经营收益减少,向银行再融资出现困难。银行应该这样调整自己的经营管理:(1)在经济繁荣时期加快贷款周转速度,提高收益率。银行领导应加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研究和预测,根据央行货币政策和各个季节的实体经济要求,自觉控制信贷总量,谨慎安排信贷计划,以保持信贷适度均衡增长。同时,通过盘活存量,做大流量来加快贷款周转进度,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银行还可以通过与一些有过剩资金,但贷款创造能力不强的银行联手合作,进行贷款转让,将有限的贷款资源进行盘活。(2)在经济衰退时期,银行可通过深入研究利率结构调整对存款品种和期限结构的影响,采取措施调整负债结构,以降低负债成本。例如,可以通过存款结构调整降低人民币存款平均成本,还可以抓住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力契机大量吸收低利率的保险公司活期存款,力争在利率整体上升时期保持较低的存款付息水平。(3)银行业还应紧密监测各行业的企业效益走势,及时转移资金,以优化资产的行业分布结构,规避行业系统性风险。

2.加强金融品牌建设,提高银行竞争能力。金融品牌建设是银行挑战竞争的利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日益深入,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的逐步加大,外资银行纷至沓来涌入国内,他们凭借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管理与雄厚的资金实力,对国内银行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我国银行业竞争更为激烈。所以,只有建立强势品牌,才能增强银行市场竞争能力,有效维护原有的市场份额。才能增强银行拓展能力,不断扩展市场空间的渗透力。

品牌具有挑战性、价值性、内涵的丰富性及经营的长期性。品牌经营是通过品牌实力的积累,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从而建立顾客忠诚度形成的品牌优势,再经过品牌优势的维持和强化,最终实现创立名牌,高层次的品牌经营可以不断充实银行核心竞争力。做好金融品牌建设不仅有利于巩固现有的客户关系,还有助于在潜在客户人群中树立更加积极进取的形象。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金融品牌建设:(1)明确品牌定位,实施金融品牌差异化定位策略。品牌定位就是针对目前市场而确定建立一个独特的品牌形象,并对品牌进行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传播。其焦点目标是掌握顾客的心理感受,其途径是对品牌整体形象的设计,其实质是依据品牌的某种特征设计产品属性并传播品牌形象。银行要立足自身能力和经营目标,积极面对市场、分析市场、研究市场、融入市场和应对市场,实施金融品牌差异化定位策略,吸引特殊顾客群体形成品牌忠诚、创造品牌的核心价值,这是品牌营销与建设策略的精髓。(2)做好金融品牌的营销,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品牌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就是市场营销。这就需要银行业利用广告、传媒进行多层次、多方面、多方位的宣传,让顾客了解、掌握金融产品与服务的功能、特性及利益所在,让他们认识、认知、认可,同时激发他们购买全新产品和享受消费服务的欲望和热情。还可以通过举办金融产品会、展示会等公益活动达到与社会公众沟通的目的,以提升金融产品形象。(3)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提高产品形象。由于银行是一个为大众服务的企业,它主要是通过提供存款、汇款及理财等各种服务来扩大业务量,收取利息和手续费增加收入的,因此,银行要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多款式、认真、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产品售后服务,以提高品牌市场影响力。

3.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也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公司治理是一种制度安排,是在契约制度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机制,充分调动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性,对各种利益主体形成有效的约束,以达到共发展的目标。笔者担任支行行长期间,深深感到:目前,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低效的根本原因就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存在“一股独大”的问题。我国股份制银行的股权结构主要是法人股、法人股股东,而行使权利的只能是法人的代表,这些代表本身并不拥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权,也不是公司的最终受益人;银行治理结构缺少有效制衡,监事会的监察流于形式,难以发挥监督作用。鉴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必须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这样才能使银行的经营管理不断发展创新。怎样搞好这项工作呢?首先,银行要建立规范的董事会制度,加强董事会的经营管理和监督作用,一是要完善董事会职能,二是要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银行可以按照巴塞尔委员会的要求,建立由董事会组成的专业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审计委员会、风险委员会。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其次,进一步完善银行内部的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突出激励的导向和动力功能,使董事会下设的薪酬委员会真正起到激励和约束作用。然后,借鉴国外公司的先进管理模式,解决“内部人控制”问题。与我国“内部人控制”为主要特征的银行公司治理模式相比,英、美公司的公司治理管理模式具有高度的透明度、清晰的责任制和活跃的资本市场等特点。笔者建议,我国银行也可以借鉴他们的经营管理模式,从根本上完善股份制银行法人治理结构,从而形成有一定刚性的约束与激励机制。

参考文献:

1.顾铭德.中国经济周期嬗变与货币政策选择.银行家,2011(1)

2.张鑫.加强金融品牌建设提高银行实力.经济师,2010(5)

3.令人抓狂的“经济周期”.中国青年报,2011.2.16

篇6

金价预计分成三个阶段

王瑞雷透露,目前,国际现货黄金大幅波动仍然是其主要特征,但预计波动幅度会有所减少。他表示,预计2009年世界黄金价格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维持购买力阶段,黄金会相对于原油和铜价保持较高的比率;第二个阶段为抗跌阶段,具体表现为区间震荡走势,随着国债收益率的提高投资人风险偏好进一步上升,基金经理会挑选一些快于经济复苏的产业进行投资,黄金仍会起到盾牌的作用;第三阶段黄金价格会相对于众多货币表现出升值,具体市场有可能表现出黄金价格与美元指数走出比翼双飞行情,打破与欧元正关联性和美元负关联性预期。预计2009年黄金商品属性会进一步弱化,金融属性会进一步得到提升。王瑞雷表示,黄金价格运行会进一步贴近经济周期的运行。

王瑞雷表示,预计2009年现货黄金价格均价会较2008年均价有15%的提升。预计2009年现货黄金高点会较2008年有30%幅度的提升。低点在每盎司750美元左右,最坏的结果我们预计应不会低于2008年的低点680美元/盎司,因全球最大的十大矿业公司生产成本正逼近或高于600美元/盎司。预计2009年现货黄金价格均价在1000美元/盎司附近,高点在1350美元/盎司附近,低点在750美元/盎司附近。而摩根士丹利、美林、花旗、摩根大通等机构也报告,看多2009年的黄金价格,花旗甚至认为2009年金价能冲上每盎司2000美元。

2009年依然供不应求

在实物黄金方面,有专家表示,黄金消费市场在2008年成倍增长。各大金商、黄金商场的销售状况显示,投资型金条等的销量去年较前年增长近50%。今年到目前为止,北京菜百黄金销售额已经达到19亿,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亿多。其中,金条的销售增长了40%~50%。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在前期的信息显示,世界黄金在2008年底需求为2599吨;供应方面,2008年底为止为2492吨。需求已经超越供应,并且需求与供应之间的缺口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而王瑞雷表示,预计黄金的需求将从亚洲向美国和欧洲国家转移,黄金需求将从传统的珠宝首饰为主的需求向投资避险需求转移。因此珠宝首饰需求预计在2009年会略有下降,但预计下降的百分比不会太大。投资性需求可能在2009年上半年出现一定幅度的井喷,特别是金条和金币以及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黄金实物持有量会出现明显的增幅。

一到止损价位应马上平仓

王瑞雷表示,中国由于受经济危机和衰退的风险较小,因此2009年黄金与中国股票的搭配将是较为成功的选择。由于个股蕴藏着非系统化的风险因素,因此建议投资者可精选基金并搭配黄金资产的组合。

对于黄金期赁投资者来说,黄金期货合约交易只需10%左右交易额的定金作为投资成本,具有较高的杠杆。对于黄金期货的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设立一个止损点,一到止损价位马上平仓。投资者要在涉足黄金期货之前对其风险收益和交易流程都要有非常清晰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风险承受力。

饰品金作为投资品种不适宜

对于实物黄金,西汉志黄金投资研究中心分析师张晶表示,一般的饰品金买入及卖出价的差额较大,视作投资并不适宜,金条及金币由于不涉及其他成本,是实金投资的最佳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持有黄金并不会产生利息收益。另外普通投资性金币和普通投资性金条,对于一些资金比较充裕,但风险偏好度比较低的稳健型投资者来说,适当购买一些投资性的金条和金币是一种较好的投资选择。

投资者在购买实物黄金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该品种的品质、定价体系和回购渠道的流畅性等因素。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购买的是实物金条金币,投资者要保证金条的外观、包装材料和金条本身不受损坏,并保留购买的单据和证明。

链接

2008年黄金市场十大新闻

1、国内黄金市场新闻:中国黄金产量超过南非,跃居垒球第一。2008年,老牌产金大国南非、澳大利亚、美国产量继续下降,中国、俄罗斯、秘鲁等国正在崛起。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突破280吨,南非黄金产量考虑到电力危机的加重将进一步萎缩到250吨附近。

2、最能影响黄金价格波动的传闻:中国等高外汇储备国家将增加黄金储备份额,IMF考虑抛售黄金。虽然事后如上新闻都没有得到官方证实,但2009年各国央行、各地组织或增持黄金储备或降低黄金储备的新闻仍将贯穿始终。

3、黄金与关联市场比率:黄金原油比率超过20倍,换言之,1盎司黄金可兑换超过20桶的原油,黄金价格首次超过铂金价格。无论是原油还是铂金工业需求都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受垒球经济衰退的冲击非常之大,而黄金的工业需求仅占13%左右的份额,加上黄金相对于信用资产的整体升值,因此导致了20倍的原油比率和一度贵过铂金的价格。

4、黄金投资性需求超过1200吨,其中垒球最大4只黄金ETF(交易所交易基金)基金手持920吨黄金,如此巨大的黄金投资类需求都在暗示人们对信用货币信心的渐失;当美国鹰洋金币、加拿大枫叶金币纷纷脱销时刻,当从澳大利亚到伦敦到美国的4大黄金ETF持有量接近1000吨规模后,我们有理由对2009年数据有更好的期盼。

5、中国黄金市场事件:上海期货交易所正式挂牌黄金期货,上海黄金交易所开放个人实物黄金买卖,香港期货交易所推出黄金期货。标志着中国黄金市场从传统的黄金消费模式转变到金融投资、交易范畴,也让国内黄金市场更好的接轨国际黄金市场。

6、黄金衍格首次超过1000美元/盎司大关,2008年价格波动幅度达到34.1%,其中9月17日,雷曼兄弟的破产更是单日推升黄金价格上扬超过10%。历史性的事件加上突发性的事件铸就了黄金相对辉煌的2008年。

7、数据显示,去年全球黄金的交易额高达20.2万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白银的交易金额为2.6万亿美元,增长39%。2008年LBMA(伦敦金银市场协会)前3季度清算量同比增加20.59%,COMEX黄金期货前10个月交易量较去年全年增加34.75%。而在中国黄金市场上,交易量增长更为突出。最新数字显示,上海黄金交易所前11个月共成交黄金3991.67吨。较去年全年增加118.35%。旺盛的交投突出黄金在商品贸易领域和金融交易领域所受到的重视。

8、2008年黄金成为最抗跌的品种:同期金融资产和商品资产纷纷以大跌告终。曾经有人预言21世纪将创造黄金的新纪元,能8年连续提供正收益本身就是足以让人兴奋的新闻,特别是对于急速变奏的2008,跟随商品走过了7年时间,2008让人嗅到了黄金的金融气息。

篇7

关键字:货币战;资本;贸易政策;人民币国际化;国际储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F821.6;F822

2013年1月,日本政府和央行发表联合声明称将从2014年开始实施每月定期购入资产的“无限期”货币宽松措施,并将通货膨胀目标从1%提升至2%,导致日元明显贬值。而2月的G20峰会虽针对全球货币战争爆发的担忧发表了“坚决抵制竞争性货币贬值,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的联合公报,但并未明确声讨日本干预汇市,IMF总裁拉加德甚至还对日本的宽松货币政策表示支持,这一情形使得日元进一步贬值。自2012年9月以来,日元累计贬值已近20%。总体上,目前出现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全球货币竞相贬值的典型货币战的可能性较小,但在发达经济体相继推出量化宽松的新背景下,货币战争呈现出新特点,虽不会出现“明修栈道”式的大规模货币战,但新型货币战正以“暗渡陈仓”的形式悄然展开。

一、新型货币战的内涵与特征

传统货币战是指世界主要贸易国家竞争性贬值本币,以获得相对优势的贸易条件,从而达到推动本国经济增长、维持出口导向战略、缓解就业压力等目的。最为典型的传统货币战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为应对国内经济危机,美国、英国、法国等大国相继出台竞争性贬值的措施,爆发了大规模的全球汇率战(如表1所示)。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英国、欧盟、日本等国先后采取不同手段对其汇率进行干预(如表2所示)。此后,由于欧债危机的爆发,汇率干预愈发明显。由于美欧日等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上造成了多国货币出现明显升值,货币战呈现新的特点。值得注意的是,新型货币战表现为有升有贬、以贬为主、带有技巧性的贬值,从而相关的矛盾表现较为分散且不集中,而实际上有关国家面临的压力很大。新型货币战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一)目的隐蔽性

与此前采取以邻为壑手段的典型货币战不同,新型货币战各政策推出的目的均声称与促进国内经济密切相关,而真正目的却是通过货币贬值来增加出口。这主要由于世界最发达国家已先后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彼此已无理由相互声讨与指责。在这种情势下,国际约束日渐匮乏,各国均默认以促进经济的“明确目标”采取措施以达到货币贬值的“真正目的”。

(二)参与普遍性

各国虽未明确以汇率为政策目标,但政策的最终效果确是货币贬值,而一国货币主动贬值对其出口的利好就是对其他被动升值国家出口的侵蚀。因此,发达国家(如美、欧、日等国)为促进出口增加,其它国家如澳大利亚、瑞士、韩国等为抵御出口减少,或将参与本次量化宽松风潮(如表2所示)。

(三)措施多样性

各国由于国情差异,量化宽松政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欧洲央行的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采取冲销式的购买措施,其目的在于防止债务违约、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美联储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措施途径虽各不相同,但目的始终是推动实体经济复苏;日本央行掀起新一轮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从防御转为攻击,靠主动性贬值来推动经济复苏。

综观美国四轮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阶段,美元贬值过程大致有半年的时滞,前期甚至会处于反向升值时期。近期日元跌幅有所放缓。未来英国很可能继续启动量化宽松政策,英镑汇率面临贬值。与此同时,强势澳元和加元由于本国的通货膨胀高企而只能采取防守措施, 新西兰开始设置汇率上限,人民币升值幅度明显(见图1)。结合上述特征及现状可以看出,新型货币战的全面爆发已然成为可能。

二、新型货币战将对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发达国家的量化宽松政策短期内对相关国家及全球经济有一定积极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负的外溢效应。未来其波及范围将更深更广,政策措施及实施效果会越发复杂难测,最终将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重大影响。

(一)资本流动总量及方向发生明显变化

量化宽松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国际间资本流动增加,同时,资本流动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后,其货币出现不同程度的贬值,国际资金不同程度从这些国家流出,转向有货币升值预期的新兴市场国家。比如每轮量化宽松后,新兴亚洲股票基金资金流入均呈现不断增加态势(见图2),“热钱”不断流入使得一国货币供给量难以有效控制,从而影响政策等相关方面。

(二)影响转型改革和货币政策独立性

理论上,各国政府通常不采取货币对外贬值作为周期性刺激措施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效果不明显,而目前全球发达国家“东施效颦”的采用量化宽松来打压汇率,经济刺激效果实则不佳,且大大推迟了各国真正亟须的转型改革。此外,资本流入也会给新兴经济体带来通货膨胀压力,为削弱这一不良影响,受影响国会采取与既定政策相背离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如被迫提高利率等,这实际上影响了各国货币政策目标和工具的独立性。

(三)贸易进出口格局将发生变化

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结果是一国货币币值发生变化,各国间的竞争性产品会由于相对国币值的变化而发生结构性改变,从而改变一国的进出口成本及总额,最终影响各国贸易进出口格局及经济水平。例如,我国出口总额一般在量化宽松政策推出后出现下降趋势(见图3);而对于与日本贸易相似度程度较高和人工成本差最小的韩国、台湾、新加坡,当前日元的持续贬值最易对其贸易结构造成冲击。

篇8

关键词:内外经济 中国经济 经济发展 发展失衡

前言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已不可避免,虽然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但经济发展中的内外经济失衡,却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如不及时进行调整,必然对我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导致我国陷入经济危机之中。想要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必须正确认识内外经济失衡,分析失衡原因,对内外经济结构做出优化,以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成因分析

虽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但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现状来看,不得不承认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内外经济失衡问题。中国内部经济失衡表现为:投资过热、消费不足、贫富差异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外部经济失衡表现为:进出口不平衡、进出口收支不平衡、国际贸易不平衡等。想要治理内外经济失衡,必须探寻造成内外经济失衡的原因。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中国内外经济失衡的成因:

(一)内部经济失衡成因

中国经济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消费不足、投资过热。消费的大小和收入有着直接关系,通过对我国资金流量表可以看出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严重失衡,居民收入普遍低下,城乡贫富差异明显,收入分配仍停留在生活自足阶段。另一方面,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配分现状来看,企业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上涨三个百分点,再分配中上升四个百分点。而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却下降了五个百分点,再分配降低了七个百分点,国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加大制约了消费增长,这也是造成国内消费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消费率的下降直接造成了内部经济失衡问题的发生。除了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外,我国劳动者报酬的降低也是造成国内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劳动者报酬下降主要是由企业支付劳动报酬下降所引起,报酬的降低也制约了消费率增长。

(二)外国经济失衡成因

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全球化,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产品加工地和区域产业分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造成了中国外部经济失衡。第三次产业革命后,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不难看出,现今美国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最强大,是高新技术聚集地,已基本完成产业调整,经济已迈向知识经济阶段。由于中国经济发展滞后,融入世界经济较晚,技术相对落后产业结构调整缓慢,在世界经济中只能发挥自身劳动力成本低优势,这使中国成为了国际产业链中的主要加工国,产品加工后则多出口发达国家,这造成了中国产业结构不协调,导致中国外部经济失衡。

二、实现中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对策

通过前文分析不难看出,造成内外经济失衡的原因具有一定复杂性,想要短期内改变中国经济发展格局很难实现。为了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发展,实现从根本上治理中国内外经济失衡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国民收入分配制度,增强城乡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需求,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减少预防性储蓄,加强宏观调控力度,保持内外经济平衡发展。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实现我国经济内外均衡的对策: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导致我国产业不合理,出现外部经济失衡与我国经济发展中过于追求增长速度有直接关系,虽然在这过程中我国经济确实实现了高速增长,却也造成了内外经济失衡问题的发生。想要真正解决当前我国内外经济失衡问题,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环境,将出口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为协调经济模式,改变我国加工国家的定位,加强与其他国家多层面合作,促进我国经济走向知识经济阶段。

(二)扩大消费需求,调整国民收入分配

消费、投资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只有二者协调发展,才能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增长。有消费需求才有投资,有投资经济才能流动,人们消费能力才会提高。因此,治理内外经济失衡的着力点应放在扩大消费需求上。另一方面,我国应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保障工人平均工资的实现,目前我国百分之八十二的工人达不到平均工资标准,收入无法保障自然无消费能力,保障居民收入是促进消费的有效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势在必行。另外,我国应尽快调整民国收入分配制度,通过国民收入的调整,改变消费不足现状,从而逐步实现我国内外经济均衡。

篇9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汽车产业;战略

[中图分类号]F72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9-0130-02

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一场百年不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经济进入衰退期。金融危机席卷了欧美和日本的金融市场,对经济的破坏性不断蔓延,最终演变成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且此轮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诸多制造业、服务业等实体经济领域。

在金融危机周期里,全球汽车产业经历了罕见的巨大冲击,我国汽车产业也受到一定影响。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汽车产业仍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随着全球经济的好转,我国汽车产业必将重新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因此,深入研究危机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 后危机时代的主要特征

后危机时代(post-financial-crisis era)是指危机缓和后,出现的一种较为平稳的状态。但是这种状态是相对而言的,由于固有的危机并没有或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世界经济仍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它是一种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状态。自2008年9月下旬开始,世界各国政府通力合作,采取了规模和力度空前的金融救援和经济刺激政策。在这些措施作用下,国际金融市场趋稳,世界经济总体有所好转,全球经济开始显示出脆弱的复苏,人们开始使用“后危机时代”来表述当前的世界经济,后危机时代的主要特征有:

(1)经济发展重归实体经济,低碳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金融永远是和风险相联系的,过度依赖金融,必然会有风险,经济也存在很大的脆弱性。在这次危机中,制造业也受到了冲击,但受冲击最大的是金融业和高端服务业。现在各国开始认识到,要积极保持和发展实体经济,才是经济的基础。因此,更多的资本将会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特别是低碳经济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自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以来,当今世界已处于新能源、新产业、新生活方式革命的前夜。以发展新能源和鼓励科技创新为重要特征的低碳经济,不仅符合当前油价高涨、气候变暖等问题对节能和新能源技术的迫切要求,还将产生一轮强大的生产需求,成为经济复苏和重塑竞争力的主攻方向。

(2)世界的储蓄消费结构会发生重大变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的负债消费,而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标志着美国的负债消费模式已不可持续。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打击,美国家庭资产严重缩水,再加上失业率提高,收入锐减,美国人的消费率在下降,储蓄率在提高。其他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也会提高储蓄,减少消费。因此,总需求的萎缩将是一个显著特征,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总需求引擎将有所减速。由于需求萎缩导致世界消费市场萎缩,市场会变得更狭窄,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除了要继续做好外部市场以外,如何做好国内市场,是很多中国企业转型需要面对的。

(3)新兴市场将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在危机之前新兴市场国家本身就占到了世界经济的40%左右,危机之后,发达国家虽然开始走出衰退,但大多数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仍将可能乏力。相对来说,新兴市场国家受危机的冲击比较小,发展势头强劲。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7%,2010年中国GDP同比增长10.3%,印度经济2009年增长7.2%,2010年印度有望达到9%,2010年预计拉美国家GDP增长5%左右,危机之后新兴市场国家要占到世界GDP的50%以上。以中国为代表的金砖国家在国际经济市场上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对于中国企业来说,需要更多地关注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市场。

2 后危机时代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挑战

在危机的冲击下,世界汽车工业整体表现低迷,但我国的汽车产业经受住了考验并获得了良好的发展。然而,在后危机时代,我国汽车产业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产业集中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从2008年我国汽车企业市场份额和生产规模看,我国汽车企业的集中度还不高,小而分散的竞争格局并没有改变。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五大集团产量之和仅占全国的61.7%。2009年,五大汽车生产企业(集团)共销售汽车966.0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71%,同比提高9个百分点,汽车产业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是还远低于美国、德国90%以上的产业集中度。2008年世界前十家汽车企业,中国汽车大企业竟没有一家能够入围。2009年世界前十家汽车企业,亚洲占六席,中国只有上汽一家挤入前十。相对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使资源使用过于分散,阻碍我国超大型汽车集团的形成。在后危机时代,产业集中度低,不利于我国汽车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2)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在未来发展中,谁拥有技术谁就会占领市场制高点。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一向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短板,然而一个强大的汽车产业必须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一系列自主品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比较重视引进产品,没有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收上下工夫,缺乏产品研发的实践,所以形不成产品研发的整体力量。据统计,在2009年销售的近900万辆乘用车中,自主品牌仅占比44%,合资企业生产的外国品牌占比近56%。而在利润最高的中高端轿车领域,仍是跨国汽车公司的天下。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轿车仅占整个轿车市场销量的30%,中高档轿车自主品牌就更少了。就目前我国汽车产业的实际情况看,由于缺乏核心技术,除了轿车产品技术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以外,商用车产品技术水平与欧、美、日相比同样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这对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尤其是出口竞争力提出了严峻挑战。

(3)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始终落后于整车。零部件企业普遍规模较小、配套层次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我们国家有多少零部件企业到现在谁也说不清楚,零部件生产过度分散。大部分企业依赖整车发展,缺乏竞争力。由于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专业化程度比较低,没有形成经济规模以及长期以来严重的投资不足,造成产品开发能力薄弱,与正在形成的国际汽车产业零部件全球采购的趋势不相称。如果长期如此,零部件产业将成为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瓶颈。

(4)汽车出口面临较大压力。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使得我国的汽车贸易也受到了巨大冲击,中国近年来一直高速增长的汽车进出口市场从2008年年底开始增速明显放缓。2009年,国际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总体表现低迷,

国内汽车出口受到更为严重的阻碍,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整理的由海关总署提供的汽车商品进出口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汽车商品出口总额368.12亿美元,同比下降25.98%,其中整车出口更是表现低迷。尽管整车出口在2010年呈明显恢复性增长,共出口56.62万辆,同比增长53.17%,但总量仍低于2008年和2007年,要达到百万目标,还需要不断努力。德国、日本等汽车产量的40%以上用于出口,而中国国产汽车市场主要在国内,出口比例2009年只有5%。

(5)能源和气候挑战。我国原油资源缺乏,进口依存度不断提高,当前汽车每年消耗掉国产85%左右的汽油和23%左右的柴油。这个比例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增长还在不断的增长。对国际原油的依赖将制约我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另外,随着我国汽车使用量的快速增长,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日益增多,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发展低碳经济,研发新能源技术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3 后危机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对策思考

(1)调整产业组织,提高产业集中度。目前业内普遍认为,金融危机后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将有所变化,我国要想成为汽车强国,迅速形成一家或几家世界级规模的大集团是必要条件。《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也明确提出,积极推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因此,要尽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集团,形成规模优势。在汽车行业里,规模优势的作用体现的特别重要,在对国外的贸易中,拥有巨大规模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也将得到巨大的优势。加快我国的企业重组,组建国际一流的大集团,对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意义。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自主品牌。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发展自主品牌,这是今后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和战略。自主创新是提高汽车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汽车行业必须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行业和企业发展的一个主线。重点就是要形成和提高产品的研发和科技创新能力,要大力的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要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创新的道路。

(3)提高零部件产业整体实力。首先,要继续扩大零部件产业的整体规模,使之与整车规模相适应,以满足整车产能进一步提升的要求。同时,进一步完善一级、二级、三级供货商机制,提高零部件配套水平。其次,调整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鼓励大型零部件企业继续扩大规模,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低成本扩张,在全球范围内吸纳优质资本,形成世界级规模的零部件企业集团;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不但在空间上形成产业集聚,更要在软环境建设上形成资金、人才、技术、产品等多个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兼并重组、优胜劣汰、广泛合作和良性竞争,形成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潜质的中小型配套企业。最后,加强零部件企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篇10

关键词: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亚洲货币金融危机;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作者简介:张毅来(1977-),男,云南昆明人,日本中央大学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国际金融研究。

中图分类号:F8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128-04 收稿日期:2007-03-13

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将金融危机的责任归结于发生危机的国家或地区本身,比如提出这些国家的经济、金融、产业等领域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宏观经济状态本身存在着隐患,或者认为这些国家过于仓促地实行了金融自由化,这些内在因素导致了危机的发生。导致这些危机的原因除了发生危机的国家内在的各不相同的因素之外,更主要的还与其外在的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存在着的巨大缺陷息息相关。

一、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变迁

从19世纪开始至20世纪前期为止在世界占有主流地位的国际货币体系是所谓的“金本位制”。各国通过规定各自本币对黄金的比价而实现相互间的可兑换性。在金本位制时代,各国的货币问关系具有下列特征:①本币与外币通过金比价进行自由兑换,各国不存在管理汇市的问题,货币的价值体系清晰明了;②固定汇率制;③黄金是最终的国际结算手段。但在金本位体制下,各国的基础货币发行量与黄金储备量挂钩,由此货币发行受到黄金产量的物理约束,具有了长期的货币紧缩效果,当经济陷入不景气阶段,这种紧缩的货币制度会导致经济的持续恶化。这种物理限制也被认为成为了1929年世界迟迟不能有效解决经济大恐慌的原因之一,因此世界主要各国纷纷开始脱离金本位制,实行“管理货币制度”,也就是说国家能根据经济的实际需要,自由控制货币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国际实力和影响力空前高涨,美国利用这个时机,在1944年7月主导构建了优先确保美国和先进国家利益的“开放自由”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布雷顿森林”体系。它确立了新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以及自由贸易体系,并组建了推动这一体系运转的三个国际经济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以及关贸总协定(GATT,现WTO)。这个体系就是现代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基础,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被美国主导,优先维护美国及其先进国家利益。在这一个体系中确立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我们称之为“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它主要规定:以美元作为世界的基础货币,美元以外的各国货币价格都以美元比价来衡量,以美元比价进行货币间等价决算(可有细微波动)。同时确定美元与黄金比价,保证美元与黄金的自由兑换,规定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由此确保美元本身的价值稳定,进而确保国际各货币的价值体系稳定。这样就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固定汇率制度,确立了美元的国际基础货币的地位和“美元本位制”的基础。

在这个体系下的国际结算流程如下:①美国以外的国家:国际收支赤字持续扩大本币贬值本国货币管理当局介入汇市,卖美元稳定本币汇价本国的美元外汇储备减少,赤字通过美元结算。②美国:国际收支赤字持续扩大美元贬值其他国际收支黑字国的货币当局购入美元购入美元国家的美元外汇储备增加美元外汇储备持有国要求美国以黄金兑换自己持有的美元美国的黄金储备量减少,赤字通过黄金结算。

由此可见美国在这一体系下享有了不用干预和管理美元汇价的特权。但这一体系也存在着其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被称为“特里芬悖论”。由于美国有义务通过黄金进行自己的国际收支赤字结算,因此这一体系下的美国国际收支赤字仍然受到美国黄金储备量的制约,如果美国国际收支赤字过大超过其黄金储备量,一旦各国纷纷要求将持有的美元兑换成黄金,那么美国的黄金储备就会耗尽,最终导致美元价值破产,严重威胁到整个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稳定。但相反如果美国过度压制其国际收支赤字,又有可能造成不足以为世界提供足够的美元清偿能力的问题。最终这一内在矛盾导致了“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瓦解。

美国由于长期累积巨额国际收支赤字,造成国际对美元信用的普遍怀疑,各债权国开始要求兑换黄金,导致体系内的矛盾激化,由于美国的巨额国际收支赤字已经远远超出了美国的黄金储备量,美国的黄金储备面临着枯竭的危险。为了阻止黄金的流失,1971年8月,美国尼克松政府单方面宣布停止美元对黄金的自由兑换,史称“尼克松休克”(Nixonshock)。这一行动事实上意味着美国单方面宣布自己不履行对外债务。这一事件标志着“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的瓦解(日富腾,2003),国际通货体系进入了当前的“美元本位制”时代。尽管“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已经瓦解,但是其确立的美元的国际基轴货币地位仍然没有动摇,美元仍然发挥着国际基础货币的职能(国际结算职能、外汇媒介职能和资产的国际转移职能),各国仍然需要用美元来进行国际结算,美元仍然是各国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所以尽管美元放弃了黄金兑换义务,但各国仍然不能放弃美元,结果美元代替黄金成为了国际最终的清偿手段,这就造成了美国可以不顾其国际收支赤字的不断膨胀而滥发美元,造成了严重过剩的美元货币资本,使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张,这就是“美元本位制”的主要特征。

在这个“美元本位制”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存在一系列的重大内在缺陷,正是这些缺陷导致了近年来频发的严重的国际货币金融危机,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看看究竟是哪些缺陷。

二、美元本位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内在的重大缺陷

1、美国的货币金融霸权

美国在这一体系中能够将经济政策的目标集中到国内,长期实行相当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从而长期保证美国国内的经济景气局面。但也由此产生了美国长期的消费热潮,进口不断增加,再加上美国散漫的财政政策共同导致了美国长期的经常性收支的恶化,但对此美国根本不用担心无法进行国际结算,因为美元就是最终的国际结算手段,美国只需要印刷美元钞票就能进行国际结算,从而使美国能够长期轻易地支配外国的商品和劳务,这就是美国货币金融霸权的主要体现。当然这种构造应该也是有所限度的,目前支撑着这一体系的,就是拥有大量经常性收支黑字的亚洲各国。进入20世纪90年代,亚洲地区的对外贸易的快速扩大创造了巨额美元外汇储备,而这些外汇储备中的相当部分,亚洲各国通过购买美国的短期国债等方式使其又还流回了美国,由此造成了美国的巨额资本收支黑字,支撑了美国的经常性收支赤字,使得美元霸权体系得以维持。但尽管如此,美国仍然改变不了其巨额的“尽债务国”身份,于是这就形成了一个匪夷所思的现象,这就是债权国拥有的债权竟然要以债务国的货币计价,并

最终以债务国的货币进行清偿,这种债权国与债务国的“非正常”格局进一步显示了美国的货币金融霸权。同时由于美国多年累积的巨额经常性收支赤字造成了美元的过剩滥发,进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过剩货币金融资本构造的基础,不断膨胀的国际货币金融资本,为世界越来越猛烈的金融投机活动提供了充足的“弹药”。

2、美元过剩导致了一些国家中央银行和民间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

由于美元仍然是很多国家主要的外汇储备货币,特别是亚洲国家很多都大量储备美元,美元无节制的滥发将会不断增加这些国家中央银行在介入汇市的同时压制国内通货膨胀的难度,在一些国内债券市场并不健全的国家将造成其中央银行信用的过度膨胀引起过度通货膨胀。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自由化,各国国内民间银行也能从国际直接融资再转而对内提供贷款,由此,国际间的过剩货币金融资本也就能够直接导致各国民间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造成或者扩大经济泡沫,这也成为了导致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3、自由浮动汇率制存在的巨大风险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的世界固定汇率制崩溃以来,自由浮动汇率制成为了主流。从理论上说,自由浮动汇率制能够自动调节国际收支平衡,但是现实完全相反,最为典型的就是自由浮动汇率制实行30多年来,美日的国际收支严重不平衡,世界经济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状态。事实证明,自由浮动汇率制的“自由调节国际收支”的好处没有得到体现,而汇率波乱不稳定的坏处倒是一览无遗。为了规避不断扩大的汇率风险,于是产生了各种本意是用来规避外汇风险的金融衍生工具,但这些金融衍生工具同时也被大量用于投机活动,并最终形成了对冲交易(规避交易的各种金融风险)、套汇交易(无风险的利用各种金融差价获利)和投机交易(根据自己的预测,主动承担风险,追求各种金融利益)的三种交易形态。这些交易都只能使个体实现一定程度的风险规避或盈利,但由于风险的不断转嫁结果造成风险的连锁扩大,更加强化了世界货币金融体系的整体风险,局部发生的货币金融危机很容易扩大成为区域乃至国际危机。

4、“赌场资本主义”的诞生

随着国际间过剩货币金融资本的不断成熟壮大,它们开始要求摆脱国内市场的束缚和开拓国际市场,由于它们仍然感到在资本流动、市场准入等方面受到限制,于是就开始要求世界各国实行全面“自由化”,以获取一个更加宽松和自由发展的条件便于其能够展开世界范围内的寻利活动。为此它们大力推动能最大程度维护垄断金融资本利益(当然也有产业垄断资本利益)的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全世界传播,并以其为理论根据参与指导了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空前拓展了国际货币金融市场的广度和自由度。这个环境同上述三个缺陷的共同作用下,国际间产生了空前规模的货币金融投机活动,这就是“赌场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但这些国际的货币金融投机活动往往只是所得的再分配而已,由于其本身并不直接参与实际生产活动,并不能提高实际生产力,并不能增大可用来分配的那块“蛋糕”,所以仅仅是个“零和游戏”。这种“零和游戏”的国际化结果是世界的金融财富越来越集中到拥有庞大货币资本和高超货币金融投机技法的美国为首的先进国家,同时频繁诱发国际货币金融危机,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最为典型的就是1997年的亚洲货币金融危机。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看看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三、亚洲货币金融危机的发生机制

“资本收支危机”是发展中国家(比如南美洲国家)的传统的货币金融危机形态,也就是对“经常项目收支危机”而言的。所谓“经常项目收支危机”是指:由于危机国的宏观国民经济状态太差,也就是说具有财政赤字巨大、通货膨胀严重、国际竞争力太弱、国内储蓄过低、经常项目收支赤字过大等问题,结果导致外资逃逸和外汇枯竭,最终形成的货币金融危机。而“资本收支危机”发生的原因则与上述原因不同。

首先在1997年爆发危机前夜的亚洲各国的宏观经济状况都基本良好,各国都保持较快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率较低,比各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平均水平有所回落,财政赤字基本均衡甚至有结余,国内储蓄率也相当高,平均在35%左右。这些良好宏观经济条件与“经常项目收支危机”诱因完全不同。当然由于发生危机的各亚洲国家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存在超过国内储蓄额的旺盛国内投资,并存在旺盛的国内消费,这些因素导致经常性收支存在赤字,但因为亚洲各国的宏观经济状态良好,因此国际金融资本普遍看好亚洲的发展,纷纷涌入亚洲,造成各国的资本收支存在较大顺差,所以这种经常收支赤字是“可持续的赤字”,或者说“良性赤字”。但是,如果这些涌入亚洲的国际资本突然逆转大流出的话,就必将造成大混乱,而这个资本的大逆流在1997年终于发生了。下面我们就来具体分析此资本大逆流造成的危机发生机制。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发生危机的亚洲国家根据美国极力倡导的“新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先后全面开放了本国的货币金融市场,全面开放了资本账户,实现了“金融自由化”。在此环境下,由于当时亚洲各国的宏观经济状态良好,国际资本普遍看好亚洲市场,再加上当时亚洲很多国家都实行对美元的“盯住”汇率制,对美元不存在汇率风险,同时各国利率又都高于美国,因此大量外国的短期资本(主要是美国)纷纷涌入亚洲寻求获利机会,在此潮流中,大量外国银行给各国当地银行提供了巨额的1年满期的美元短期贷款,如此一来通过各国民间银行的信用过度扩张,造成和扩大了各国经济泡沫,进而刺激了过剩的国内消费,导致了其进口额猛增,造成了各国经常收支赤字的持续扩大,也就是说大量的短期资本流入造成的资本收支顺差不断支撑并且助长了各国经常收支的赤字。但问题是经济泡沫不会无限膨胀,总有崩溃的一天,而从1996年末开始各国的泡沫经济就进入了自然调整期,泰国的房地产泡沫开始降温,房价下跌,企业利润率开始恶化,并且导致对房地产市场大量融资的当地银行发生一定程度的不良债权。因为当地银行的资金大量依靠外国银行提供的满期1年以内的短期美元贷款,也就是说当地银行通过向外国银行短期借贷美元资金,然后再向国内提供本币的长期融资,当地银行则赚取中间利率差价,但是由于经济泡沫开始崩溃,当地银行开始产生不良债权,资产结构开始恶化,外国银行看到这些情况就开始纷纷削减甚至停止对当地银行的贷款。这直接造成该国资本收支顺差开始减少。

就在此时,各国的这些经济变化没有逃过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眼睛。投机资本认为如此下去这些国家恐难以继续维持现有外汇比价,于是投机的机会来了。国际投机资本纷纷开始利用各国已经自由化的金融市场,利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全面抛售这些国家的货币买入美元。对此,各国货币当局进行了殊死抵抗,试图用美元外汇储备购入本币,以稳定汇

价,但是各国外汇储备额与国际大量的投机金融资本相比是非常有限的,不久储备枯竭,导致了各国不得不放弃“盯住美元”汇率制,接受本币暴跌的严重后果,形成货币危机。

而大量背负外国银行短期美元债务的当地银行由于本币暴跌导致债务爆增。为何如此?这是因为当地银行以美元借人海外资金,而对内以本币提供融资,所以回收的是本币,而本币下跌,原有本币融资即便能够回收,换成美元时也已经不值那么多了,这就造成了银行债务爆增,当地银行纷纷资不抵债面临破产,形成银行危机,也就是金融危机。如果当地银行对内也以美元提供融资,可不可以避免这种困境呢?不行。因为接受融资的大多数当地企业生产所获利润回报仍然是本币,因此本币暴跌会造成企业的债务爆增,企业就面临资不抵债,必导致银行不良债权爆增,结果也同样会造成金融危机。这种当地银行以外币(美元)举外债满足国内本币融资的形态被称之为“货币失调”,这种失调是导致亚洲货币危机之后,又进一步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还存在一个“失调”也是导致危机深化的主要原因,这就是“满期失讽”。外国银行贷给当地银行的是1年内满期的短期负债,而外国银行看到当地银行的经营恶化,就会停止继续新增贷款,并回收债权,这就造成恶性循环。

外国银行提供的大量国际短期资本发生逆流所造成的该国资本收支黑字收缩乃至赤字,同国际货币投机活动造成的该国外汇储备消耗过程交错重叠,互相促进,互相强化,将加速该国货币暴跌,使货币危机更为严重。

由于当地银行通过不断地举短期外债提供国内长期贷款,存在满期的时差矛盾,一旦短期外资停止供给,并回收债权,将造成当地银行资金链断裂,丧失还债能力(没有美元了,而当地银行拥有的长期债权短期内不能收回),于是当地银行纷纷陷入流动性危机,更加恶化了金融危机,而这种“短借长贷”产生的满期时差矛盾就被称为“满期失调”。

由于亚洲各国当地银行纷纷陷入危机,不得不剧烈收缩银行信用并处理不良债权,结果造成企业经营更加困难而压缩投资,大量裁员,甚至纷纷倒闭破产,这样就更恶化了泡沫经济崩溃后国内经济的萧条局面,形成经济危机。

正是通过以上的一系列的恶性循环,最终酿成了当时亚洲各国严重的货币危机,进而发展成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四、亚洲货币金融危机与当前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深刻关系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亚洲危机发生机制中的几个重要环节:①规模巨大的国际货币金融资本的存在和它们的流动;②危机国家过急的资本金融市场的自由化;③各国的“盯住美元”汇率制的风险性;④大量国际投机资本的投机活动。而这四个环节都与当前的“美元本位制”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的内在缺陷密切相关。

首先由于美元霸权的存在和其国际基轴货币的地位,使美元能够长期无节制滥发从而造成大量过剩的美元货币资本,进而又造成了世界货币资本的过剩,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当今世界过剩的金融资本和货币金融投机资本。由于资本的“寻利”这个基本性格决定了不断壮大的国际货币金融资本必然要求在包括亚洲在内的世界范围内尽可能寻找获利机会的行动越来越强烈,其通过各种方式推动了各国的“金融自由化”,正是在此环境下,使大量的国际资本对亚洲各国当地银行的大量短期贷款和国际投机资本对各国货币的投机成为可能。大量短期海外美元贷款过度扩张了各国当地银行的信用,制造或扩大了各国经济泡沫,为危机埋下了隐患。同时由于在以自由浮动汇率制为主流的国际货币关系中,局部的“盯住美元”汇率制显得非常不稳定,大量的国际投机资本利用自由浮动汇率制下产生的各种金融衍生工具成功地发动了大规模的对亚洲各国货币的投机活动,最终使大量国际短期货币金融资本的流向发生大逆转。由此可见,这一系列国际货币金融体制内在的缺陷与亚洲货币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机制环环相扣,密切相关。在认识了这些内在联系后,我们怎样来改革和应对呢?

首先瓦解“美元本位制”中的美元霸权尤为重要。对此欧洲通过区域经济和货币金融的整合,一举瓦解了美元在欧洲地区的霸权,提高了欧洲地区规模经济效益,增加了欧洲地区抗击国际货币金融投机的安全系数,这一成功经验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当然亚洲地区的情况与欧洲很不一样,不可能完全照搬欧洲的做法,但通过集结亚洲地区各国的整体力量共同创造一个更为安全高效公正的亚洲地区货币金融体系,应该是我们解决目前问题的主要方向。

第二,提高各国国内市场内需和促进亚洲市场整合。

美国长期累积了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纯债务国,而支撑这一结构的恰恰是来自亚洲各国的巨额资本收支黑字,因此瓦解美元特权首先就是应该设法逐步减少从亚洲流向美国的巨额资本。但为何实现高速经济发展的亚洲各国将自己的外汇资金还流美国呢?究其根源,还是由于各国本身经济发展仍然相当程度上依靠美国市场消费的这个经济发展构造决定的。因此亚洲地区的国家有必要适时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重视提高各自国内的市场内需和促进亚洲区域市场的整合,以逐步降低对美国市场消费的依赖。

第三,改革汇率制度并强化亚洲区域内的汇率合作。

实践证明,在“美元本位制”体系中,“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很容易被投机,因此改革汇率制度就很重要。类似欧洲那样的区域货币整合当然是比较好的方式,但是这对目前亚洲地区而言不可能立刻实现,因此对于亚洲国家来讲只能循序渐进,通过长期的区域汇率合作争取在未来能够整合亚洲区域的货币。而在过渡时期,主要有这样一些改革方案:BBC,亚洲汇率机制,亚洲日元区。作者认为当前阶段参考BBC方案,采取以“一揽子货币”为基础的管理浮动汇率制对于当前亚洲的很多国家而言较为现实和合理,这一制度有利于稳定各国的“有效汇率”,有利于出口主导发展模式的亚洲各国的对外出口,有利于各国逐步降低美元的外汇储备,有利于促进亚洲区域的进一步货币金融合作,有利于促进亚洲区域的市场整合。

第四,构建亚洲区域内的共同债券市场。目前亚洲地区积累的丰富的货币资本通过购买美国短期国债等方式大量回流美国,支撑了美国的货币霸权,因此亚洲各国应该设法逐步斩断这一资金流。通过构建亚洲地区的共同债券市场将亚洲地区丰富的货币资本留在本地区内实现循环,以亚洲的资本来开发亚洲。

第五,构建亚洲区域的“最后贷款人”体系。

在亚洲货币金融危机期间,IMF对各国附加各种苛刻条件的流动性援助和缓慢的对应速度遭到了广泛的批判。正如前世界银行副总裁斯蒂格利茨所批评的那样,IMF事实上是被代表美国华尔街垄断金融集团利益的少数精英所主导的国际机构,IMF更多的是在维护美国的金融利益,其结果导致更加恶化了亚洲危机。因此在亚洲地区构建一个能够替代IMF充当本地区货币危机来临时的“最后贷款人”角色的区域性体系就显得很重要。而东亚地区目前已经拥有超过2万亿美元规模的外汇储备,已经具备了构筑这一体系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