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乡村振兴的思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建设 农村 成人教育
“三农问题”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被引起高度的重视。“三农”的发展状况关系到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农村的进步促进中国整个社会的进步、农业的现代化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农民的发展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然而提高农村成人教育水平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促进“三农”的稳定健康发展。
一、高度重视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一)农村成人教育是提升农民素质的必然要求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因此农民文化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高低。而我国农村农民受教育水平较低,农民的各方面素质水平偏低。据调查统计:2008年我国文盲、半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高达31.45%,而中专及中专以上的文化程度仅占4.34%。这触目惊心的比例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称,客观上制约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水平。因此重视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提高村民基本素质、努力把农民培养成为文化高、技术精、懂经营的现代化农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
(二)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向城镇转型的内在要求
目前,我国由以农业生产为主转向以工业生产为主,城乡结构与就业结构也随之改变,据人口普查显示:农民在第二、三产业从业的人员分别占58%和52%,表明了农民是我国产业工人的主要组成部分。加上城乡结构的改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农民更快的适应社会环境的转变、更好的接受社会角色的转换、自觉的承担其社会所赋予的责任给农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三)农村成人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但农村地区人口多、地域广、经济落后,同时受到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缓慢。因此要使农村经济迅速增长则需引人大量的科学技术。据研究表明:农民教育水平的增加将提高农业GDP及增加农民到工业产业工作的机会。所以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成人教育是必要的。因为通过教育可以把人与科技相结合,使科技不断的转换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生产力。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挑战
(一)如何正确处理好强势与弱势
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极为强势,但目前农村成人教育的办学条件还不能胜任该项工作。据调查,近几年我国农民的数量每年都在增长,虽然近些年我国的教育经费有所增加,但是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仍比较少,这极大的影响了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规模。据《中国统计年鉴》记载我国的农民培训机构有所下降,导致在教育培训力度上呈现出弱势的发展趋势,与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相冲突,这不仅影响农民的转移及农村的发展,还影响到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及国家现代化的发展。
(二)如何正确选择好离农和服农
长期以来人们都普遍认为农村的成人教育内容应符合农村发展的实际,传授应面向农村丰富、实际的乡土文化,意在丰富农民的农业生产技术。农村成人教育应以本土化为教育目标,而并非是一味的追求离农化、城市化。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了城市化的比率,使农村的土地逐渐减少,此时农村劳动力的道路选择面临这极大的挑战。因此如果农村的成人教育一味的坚持本土化,只传授传统的农业技能,那么教育的切实可行性、长期有效性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农民的意愿都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三)如何正确权衡好传统和现代
由于农民生存于落后封闭的环境,再加上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小农”已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根深蒂固,使他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生活生产方式,导致了他们对新知识技术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加上现有的农村成人教育并不符合农村的实际生产,没有重视农民观念转变、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等素质的培养,使教育并未取到真正的价值。因此处理好成人教育教学中现代与传统的关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一)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以全面发展为基础
对于农村教育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是在农村的教育,因此在农村教育过程中既要包括农民务农知识的教育,还包括城市中可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教育,其次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帮助农民致富,还要重视农民道德素质、人文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外农村成人教育不仅要服务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服务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开办各种培训机构帮助农民健康发展。例如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机构、农村实用知识培训机构等。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因此农村成人教育也应该是全面的。
(二)加强统筹教育资源,完善教育体系制度
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进新农村的建设,既要担负起新型农民培养的重任,又要发挥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作用。因此要抓好成人教育的办学,以科学发展观为基础,做好统筹规划,使农村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其次成人教育机构因发挥独特的办学特色及丰富资源的作用,加强教育办学模式和教育方式的多样化,不断的完善教育体制,真正发挥成人教育的优势和作用。
(三)重视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
一方面,要重视室外教学而不是仅局限于课内口头讲述,例如可以根据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派专业的人员到现场进行示范指导,让农民边实践边学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实践教学,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实践能力。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农民学习的积极性并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四)建立健全的教育保障制度和管理机制
篇2
大家好!
根据安排,下面我就这次培训学习的感受和体会作如下发言,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是谈感受,7月的**相聚既是缘分又是幸运。N天前,我们**名学员带着组织上的嘱托,暂时离开工作单位,满怀热情,共同来到**大学“充电加油”。今天是7月N号,此时此刻,我们这些来自不同单位、不同系统、不同岗位、不同年龄的**名学员内心里,都有着同样的感受——有缘千里来相会,同样的感叹——幸福时光的脚步总是显得那么的匆忙。开班典礼上,***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委**书记**亲自到会,与我们全体学员面对面。他既讲意义,又提要求,更教方法,使我明确了这期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培训班的重大意义,把握了目标要求,更感受到了组织的关心和爱护,县委下大力气抓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培训,被选中,这是我的荣誉和自豪。
二是谈体会,7月**培训既是真加知识又是增添人格魅力。每个人都珍惜此次前往**学习的机会,静心学习、深入思考、遵守纪律。没有人用学习“装点门面”,也没有人行为举止不当,而是自愿学、比勤学、赛真学、求深学、讲善学。课上,大家专心听,用心记;课下,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每一天,都将自己的所有精力投入到了这次求知的历程。应该说,这一期**名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培训班以良好的精神风貌,严格的组织纪律,规范有序的团队表现,赢得了组织部领导和各位老师们的肯定。至此,我感到精神振奋、信心倍增。特别是***委员用他图文并茂方式讲授的《**经济社会的现状与展望——兼论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书记、教授深情讲授的《关于党建基层治理的思考》,***副所长、副教授用他特有的授课方式讲授的《乡村旅游与乡村建设》等,强化了我认知能力,提升了我的个人素养,提高了我待人接物能力,将会在我今后的工作岗位提高人格魅力,增强影响力。
篇3
论文摘 要:乡村度假 旅游 产品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发展势头却比较迅猛,逐渐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宠儿。目前国内关于乡村度假旅游的开发研究还比较缺乏。在对发展乡村度假旅游意义探讨的基础上,分析 总结 了目前国内外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发展动向,探讨了这类产品的 市场 需求及特征。最后在分析乡村度假旅游产品要素的基础上,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1 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概述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 农村 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 经济 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度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度假、波兰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匈牙利乡村 文化 旅游度假等,都是乡村度假发展的典范。
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比较晚,萌芽于20 世纪50年代。当时为了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度假现象和产品则出现的更晚,2001年前后,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中老年退休人员到乡村进行短期度假行为,可以视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开端。而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也渐次出现。如乡村度假中心、乡村度假庄园、乡村度假公寓、乡村分时度假等。
2 乡村度假旅游的意义
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正受到热捧和支持。作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乡村度假旅游更是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与 财政 支持。因为乡村度假旅游不仅能够缓解乡村地区的衰落问题,包括乡村居民收入、就业、 公共 服务、 教育 、社区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移民潮(由乡村向城市迁徒);而且也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诸如自然的生态 环境 、原生性乡村文化、淳朴的社区氛围、与世隔绝的谧静体验、远离工作压力的生活方式等等;以及伴生而来的 社会 、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与提升。在这种意义上,度假旅游乃至乡村旅游被公众和政府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发展。它们也因此被认为是乡村发展的“万能剂”。
在我国,基于政府的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 社会主义 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乡村旅游也被提升到了上述高度,乡村度假旅游虽然是新生事物,也被有关专家学者提升到了解决 农业 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国内外专家的论述来看,乡村度假旅游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乡村度假旅游者在乡村地域内消费所带来的区域直接经济增长、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或接受雇佣而形成的直接经济收入以及受产业溢出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而形成的区域间接经济拉动。
(2) 社会文化 发展。包括乡村 人口 的回流、公共服务的改善与提升、地方居民素质的保持与提升、地方传统手工艺和特色技能的保护和复兴、地方民风民俗的保护与再现以及由于社会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新兴社会文化现象等等。
(3)环境保护与改善。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持,地方政府和居民将自发形成环境保护观念以及环境改善的动力,虽然有时这种动力会给原生乡村环境带来反作用。
然而,乡村度假旅游所带来的既得利益和研究者们的过分夸大,使得地方政府或开发商往往忽视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特性而盲目发展,也会给乡村旅游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如加剧乡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乡村原生环境的建设性破坏等等。所以,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仅要关注乡村度假旅游带来的利益,也要分析可能带来的不利,从而扬长避短,使得综合效益最优化。
3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类型
3.1 国内乡村度假产品类型
虽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1)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
庄园式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指依托乡村特色庄园来开展旅游度假活动,它往往位于城乡结合部,邻近风景区或乡村景区,具有良好的 交通 条件和交通网络;庄园与乡村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服务设施也相对齐全;其档次也较高。这种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以北京为常见,如北京密云红酒庄园、白领庄园、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大苑村休闲度假村等。
(2)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是指结合分时度假房产来开展度假旅游活动的产品方式,在产权上,旅游者拥有部分产权,在经营上,由开发商或运营商进行经营 管理 。考虑到房产的特性,这类度假产品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或交通条件较好的乡村,且具有良好的服务设施,且空间上与周边环境或乡村、设施相融合,其档次为中高档。这种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以海南为常见,如海南天来泉、中南森海湾、海口新世界、博鳌分时度假等。
(3)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是指在乡村范围内建设度假公寓,旅游运营商通过出售或出租的形式向旅游者提供度假产品的旅游方式。它一般位于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淳朴的偏远乡村,从而在空间上与城市生活具有一定的隔绝性。其服务设施相对简单,档次偏中低。这种度假产品以杭州地区为常见,如杭州山沟沟、千岛湖家外家、临安天目云溪、红灯笼乡村家园等。
3.2 国外乡村度假产品借鉴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在游客旅游需求的基础上,由观光农园等其他乡村旅游产品扩展和延伸而来,如德国的“度假农庄”、意大利的“绿色度假”、日本的“度假农业园”、法国的“乡村度假庄园”、澳大利亚的“休闲牧场”等。
(1)法国。早在1855年,法国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区农村度假。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休闲度假,乡村农业休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每年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2)意大利。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截止1996年初,意大利全国20个 行政 大区,已全部开展了乡村度假旅游活动,为“绿色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农庄已达7500个,尤以托斯卡那地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到20万人以上。
(3)德国。德国的乡村 旅游 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形式是休闲度假型的“度假农庄”和“市民农园”。“度假农庄”主要是吸引游客前往农场度假,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住在农家,使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游客对象多是全家旅游和夫妻旅游,60%的游客一次停留在“度假农庄”一周左右,有一半的游客每年有2-3次的度假农庄游。
(4)美国。早在1941年,美国 农业 旅游开始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的经营。到197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观光度假,仅在美国东部就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较多的专门用于观光旅游的牧场。
3.3 乡村度假产品发展新动向
随着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目前旅游 市场 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①新的产品形态。如成都郊县的郫县鹿苑会所,就是一种以“博物馆+住宿”类型的新形态。
②新的组织形式。如海南博鳌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一种以俱乐部制的乡村度假新组织形式。
③新的度假主题。如宁夏玉泉葡萄庄园,突破传统休闲度假主题,以葡萄酒为主题,集生产、研发、旅游、 教育 为一体的乡村度假庄园。此类新的度假主题还有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
4 基于市场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4.1 乡村度假旅游市场研究
当前,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业迅猛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乡村度假旅游也因其物美价廉的产品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乡村度假成为了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产业。以法国为例,1998年,2/3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近几年,法国乡村每年接待的200万(其中1/4 是外国游客)国内外游客中,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由职业者。这些游客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 统计 ,近7年来在度假中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72%,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在英国,约90%的农场都提供旅游住宿服务,25%的度假是在乡村度过的;在意大利,乡村度假经营被作为乡村农民生计的补充甚至是主要来源,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和度假经营的企业。在美国的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1/3农产品来自度假客的直接购买。
近年来,我国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呈逐年增长态势。2000~2002年
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北京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就是由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 旅游 有限公司独资开发的乡村度假产品。
“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旅游开发商能够全面控制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全过程,有利于实现既定开发经营目标。其缺点是容易产生产品与周边乡村人文 环境 的隔离,甚至导致村民对乡村度假区的敌视态度。
4.3.2 “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牵头,农户(或村集体)以资产入股方式参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建设,并实施 市场 化运作方式来经营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一般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杭州瑞天公司旗下的千岛湖金竹半岛“家外家”生态养生度假公寓项目。
“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能让农户(或村集体)参与开发过程,从而直接受益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经营。其缺点是加大了 管理 难度和管理 成本 ,且开发商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容易产生利益 经济 纠纷。
4.3.3 “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和农户(或地方政府)合作入股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建设完成后的度假单位委托旅游运营商经营管理。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海南中南森海湾是由中南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由上海传世经纪公司运营管理的乡村度假项目。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专业化合作方式形成开发合力。缺点在于层级较多,管理与利益上的纠纷也相应加大。
5 结论和展望
基于国外的发展轨迹和国内的发展实际,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我国乡村度假的发展曲线,对我国旅游休闲度假市场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了乡村度假旅游大有发展潜力。基于此,我国未来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类型、组织方式和产品主题多样化、复合化的产品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国斐.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5,(12):95-98.
[2]a. fleischer and a. pizam,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tourism management, 1997, 18 (6): 367-372.
篇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语文课程要满足多样化和选择性的需要,必须增强课程资源意识。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应积极利用和开发”。农村社会虽然缺少城市社会中设备齐全的各种展馆,但也有自己独特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在语文教学中如能利用这些资源,学生会感到异常亲切,会大大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不仅提升了语文素养,而且陶冶了情操。那么,如何在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开发乡土文化资源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品读乡土佳作,激发学习兴趣
溧水县位居百里秦淮之源头。溧水自唐代以来雅称为中山。因此,清代形成的溧水八景也被称之为“中山八景”。它们是:琛岭神灯、芝山石燕、观峰耸翠、金井涌泉、龙潭烟雨、洞壁琴音、东庐叠遄、臼湖渔歌等。溧水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资源,可谓人文荟萃。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大诗人李白到溧水一带漫游。此时的李白,因得罪李林甫和外戚杨国忠等权贵,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人生正经历着大失意。然而,丹阳湖的美丽风光浸润了他这颗失意的诗心。他提笔即景,一首关于丹阳湖的美丽诗篇便成之于胸中,出之于笔端,传之于后世。这首诗大气而不失细腻,豪放而又清丽缠绵,的确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湖与元气连,风波浩难止。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
龟游莲叶上,鸟入芦花里。
棹轻舟,歌声逐流水。
家乡的石臼湖竟然与大诗人李白有关,学生惊喜之余,反复吟咏,学生张龙强抑制不住激动,写下了这样一段赏析文字:一个天朗气清,艳阳高照的日子,李白乘扁舟一叶,载酒行吟于湖上。当西天布满了落日的余晖,美丽的丹阳湖水天相接,朦胧间,他仿佛置身于人间天上为一体的奇妙境界。商旅的归帆、渔妇的歌声,让他看到了也感到了劳动的美好和收获的愉快。他想起了自己曾有的抱负,宦海的沉浮,一切是那么虚无缥缈,相比之下,眼前如诗如画的美景是那么真实可爱。
我们溧水的无想寺早在南朝时就颇有名气,在吟咏无想山的诗篇中,最为有名的则是北宋大词人周邦彦的《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也正是因为周邦彦的这首词,无想山和无想寺的名声才更为大噪。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鸟鸢自乐,小桥外,新绿溅溅。凭栏久,黄芦苦竹,疑泛九江船。
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
这首词上阙非常形象地写出了无想山初夏景色的优美,对实境的描绘刻画入微,山下的卑湿,引起对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怀念,身世相同,深有感慨,从而引发了下阙的思想感情,抒发了漂泊的悲哀。自称为“江南倦客”,曲折地传出了作者流宦他乡的苦楚,他自比暂寄修椽的燕子,又想借酒忘愁而苦于不能,但终于只能以醉眠求得内心短暂的安宁。这首词的特点是蕴藉含蓄,词人的内心活动也都隐约不露,特别是“憔悴江南倦客”是作者自况的真实写照。学生读到此词,如获至宝,工整摘抄之后,吟咏成诵,课后饭余,时而来上几句,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当学习的内容一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那学习效果是非常显著的。
溧水山水风光无限,学生徜徉其间,探寻名人古迹,吟咏文人墨客们留下的诗文,兴致极高。学生归来以游记的形式写成随笔,颇有文采,流露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一方面大大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溧水的历史,进而让学生更热爱溧水,振兴溧水。
二、收集民俗传说,传承传统文明
寒暑假期间,笔者要求学生利用假期闲暇时间,多方收集家乡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开学后交上来的收集材料非常丰富,涉及范围广,且多篇有人文思考的深度。比如某学生的《蒸团子》,详细介绍了团子的制作过程,又将过年的热闹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结尾有浓郁的人文气息,表达出他对家乡的一份挚爱之情。另有同学:“嗅一嗅,今年的年味似乎特别香:混杂着煮咸货香,油炸豆腐果香,团子香,还有花香,雨后春泥香,众香齐集,聚出了浓浓的年味”,等等众多对传统的描述和热爱将铭刻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新桥河小白龙救母,不忍离去,频频回望,有了新桥河九九十八湾的传说。赵氏寡妇捐赠出全部家产,建成蒲塘桥;狮子山上贪婪和尚……每一个传说背后,都表达出家乡人对美善的褒扬和对丑恶的贬抑。学生们在课堂上互相交流讨论,挖掘传说背后质朴的传统美德和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和追求。最底层的也是最质朴的,学生们深深地为此而感动,很多的学生不再像以前那样对民间传说不屑一顾了,反而去收集更多的民间传说和民俗风情。
三、记录乡村生活,感受纯朴乡情
亲情是人生永恒的话题,而农村学子的亲情因生活的艰难而更显纯朴和珍贵。结合写作教学,让学生记录真切的亲情,记录美好的乡村生活,很多生活细节令人难忘,引起共鸣:在村口张望儿子放假归来母亲的背影,突然回家发现饭桌上只有一碗老腌菜……每读到这些,无不勾出记忆,令人热泪盈眶。
纯朴的乡情也令人神往:春天碧绿茶园里的欢声笑语,秋收时节村人的相互帮助,农闲时一日三餐总爱端着饭碗聚在巷口;邻居的热情,村人的善良,乡村的生活总以美好的形式出现在学生的作文中。
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在语文学科中进行渗透,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亲近,感受自然风光的秀美,更要用心灵去亲近理解家乡人文精神的美好。与自然对话、与名胜古迹对话、与农村现状对话,在对话思考中,扩大自己的视野和见识,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全面提升农村学生的语文素养。
篇5
合的方法,对四川省南充市的乡村教师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发现乡村教师的现状面临着许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地位低,待遇低,结构性短缺,素质有待提升,后续性学习困难,教学环境简陋等等。要想改变乡村教师的社会现实问题,需从政府、教育、社会等多方面进行考虑。
关键词:乡村教师 问题 对策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26
一、导言
在城乡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在这个知识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教育被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的成败关系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存亡,而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基础教育无疑成了影响教育素质众多因素中最关键的一个。乡村教师,作为教师群体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状态影响着其工作和教育效果,进而影响着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乡村教育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
乡村教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发展关乎农村发展的未来。我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盼望。乡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教师担负着培养教育农村下一代的重担,只有农村教育发展得好,农村发展的空间才会更大。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调查法以及实地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展开对南充市乡村教师现状的调查分析。其中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和文献调查法,结合调查对乡村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再结合视频《山村夫妻教师》,以纪录片的形式展现出乡村教师的真实情况,反映出乡村教师的尴尬境遇,更有利于研究的深入开展,使得调查结果更具有真实性与客观性。
四、乡村教师现状调查分析及其解决的
对策
(一)调查结果分析
第一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可靠性分析,算的a信度值为0.724,通常认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7―0.8之间,表示量表有些项目需要修订,所以我对问卷进行了改进。第二次发放改进后的问卷共300份,回收问卷277,有效问卷为254份,回收率92.3%,有效率84.6%。第二次调查结果的信度值为0.821,通常认为,如果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表示量表的信度可以接受。所以此问卷具有可信度,调查问卷见附录一。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Cronbachs Alpha\&项数\&.724\&.731\&20\&]
可靠性统计量
[Cronbach’s Alpha\&Cronbachs Alpha\&项数\&.821\&.829\&20\&]
基础教育的深度改革,乡村教师这个群体也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乡村教师的基本现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和基础。如何改善我国乡村教师的现状,成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本研究以南充市300名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文献调查以及实地研究对乡村教师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二)问卷内容及分析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调查的结果,发现乡村教师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
1.乡村教师的地位较低
从图1中看出,59.8%的南充市乡村教师认为政府对他们有一点关心,31.9%的认为政府对他们漠不关心,只有21%的乡村教师认为政府很关心他们。从教师的角度可以明显感觉到国家相关政策的实行结果,虽然国家针对乡村教师颁布了许多法令,但实行的却不是那么彻底,有许多的农村地区并没有感受到政府的关心。
您认为政府关心教师吗?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很关心\&21\&8.3\&8.3\&8\& 一点关心\&152\&59.8\&59.8\&68.1\& 漠不关心\&81\&31.9\&31.9\&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1
2.乡村教师待遇偏低
从图2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72%的教师的工资在1700―3000元之间,低于1700元的有16.1%,只有11.8%的教师是高于3000元的。较低的工资,给教师带来了很重的生活压力,有时微薄的工资甚至难以支撑起整个家庭,纪录片《山村夫妻教师》里的两位教师的工资加起来一年只有七八千,他们的女儿现在在读大学,高中时期一个月的生活费是800元,虽然女儿什么也没有说,但周建波老师说挺对不起女儿的……
你目前的工资是多少?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低于1700\&41\&16.1\&16.1\&16.1\& 1700-3000\&183\&72\&72\&88.1\& 高于3000\&30\&11.8\&11.8\&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2
3.乡村教师结构性短缺
从图3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63%的教师都是教2门课程,18.1的教1门课程,甚至还有18.9%的教师教3门课程,繁重的教学任务给教师带来许多压力,而且跨学科教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有不便之处,教师结构性短缺的问题急需得到解决。
你教几门课程?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1门\&46\&18.1\&18.1\&18.1\& 2门\&160\&63\&63\&81.1\& 3门\&48\&18.9\&18.9\&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3
4.乡村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乡村教师队伍的学历起点普遍偏低,合格教师数量不多,多数是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这样的现状难以适应现代化建设。由于教师资源的缺乏,代课层层拔高很多,使教师整体水平难以保证。他们又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缺乏接受系统学习的机会,这也就导致在提高中小学生教育质量遇到障碍。
5.乡村教师的后续性学习
从图4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乡村教师在时间资金缺乏,少有机会外出学习。然而就算在不多的外出培训过程中,教师的收获也不是很大。“专家们根本不了解我们教师的实际情况,培训的内容跟我们的现实相差好远,这样的培训跟听天书差不多,他们讲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各不相干!”这句话说出了大多数参加过外出学习教师的心声。
学校会组织一些教师培训吗?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很多次\&21\&8.3\&8.3\&8.3\& 几次\&63\&24.8\&24.8\&33.1\& 没有\&170\&66.9\&66.9\&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4
6.乡村教师教学环境简陋
从图5问卷结果中分析得知,有近四分之三的乡村教师反应,学校没有重铸的教学设施,甚至有些还没有充足的教学参考教材;过半的乡村教师也反映在教学中遇到困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并且学校的体育、美术、音乐都缺乏相应的工具,这些都严重阻碍了乡村教师的教学工作。
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
[\&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 很关心\&21\&9.4\&9.4\&9.4\& 不好\&181\&71.3\&71.3\&80.7\& 一般\&52\&20.5\&20.5\&100.0\& 合计\&254\&100.0\&100.0\&\&]
图5
(三)改善乡村教师现状的对策
了解了乡村教师的现状,如何改善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经过长久的时间,它需要国家、社会、学校、教师自身等多个方面共同配合与努力。每一项政策制度的实施,都必须因地制宜,就我们研究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1.建立乡村教师学习的专项资金制度。乡村教师的薪资待遇的问题,是制约乡村教育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教师待遇的切实提高从根本上看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针对当前乡村教育问题,政府应该树立新的教育观,切实解决乡村教育科技事业落后问题,通过建立乡村教育经费,乡村教育继续教育等政策,使教师能长期在乡村快乐地生活和发展,同时也要通过立法,规定各级政府将教师学习的经费纳入财政经常性支出渠道。
2.建立乡村学习资源中心和实施校本培训,保障教师的学习资源。为保证乡村教育资源匮乏和乡村教师继续学习发展,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根据当地情况,积极采取措施,为教师提供更加丰富开放的教育资源使其可长期从事教育科技事业。
3.建立持续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学校管理者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重建自主的教师学习文化,让教师根据时代、学生变化和教育内容的变化,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持续学习。
4.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改革,
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独立思考空间,不仅仅单纯是教师讲,学生做,而是让学生相互自己有更多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性格爱好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使课堂成为学生教师共同的课堂。
5.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改变单一的卷面考试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平时成绩的考核。
五、结语
我国乡村教育科技事业发展还是相对比较不足的,农村教师岗位的吸引力还是很弱,然而随着国家对教学科技事业改革的深化,国家也越来越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视,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大力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解决农村教师队伍问题,我国没有少花工夫,包括推出免费师范生政策、实行农村的特岗教师计划等等。我们应努力充分认识到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剖析国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情况,加强教育法的建设和有力的监督机构,因地制宜地采取积极措施,彻底解决乡村教育不足和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弱的问题及乡村教师边缘化问题,有关部门要做到一项政策实施要因地制宜,在实施前进行调查,了解接受者需求,实施过程中若出现意外效果,应该及时修正创设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从根本上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使乡村教育科技事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周中华.乡村教师边缘地位的形成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4.
[2]肖丽琴.教学改革中乡村教师的教学文化冲突问题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董春英.乡村教师的教育信念[D].渤海大学,2014.
[4]周玉丽.生态学视阈下乡村教师师生存境遇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5]张素琪.乡村教师学习机会状况及保障体系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2.
[6]高小强,王成军.多元文化视野下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J].继续教育研究,2009(12):108-111.
[7]张玉林.关于当代中国乡村教师的边缘化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105-107.
[8]张济洲.历史人类学视野下乡村教师的社会功能重释[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82-84,89.
基金项目:本研究是西华师范大学教改项目青年教师专项教育电视节目编导创新型实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XMQN1301)阶段性成果。
附录:
关于乡村教师调查研究
尊敬的老师: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填写此份问卷。本次调查旨在了解乡村教师在教学现状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您宝贵的意见与建议将成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教师群体教学工作等情况的参考资料。我们会对您的回答予以保密。为了保证问卷统计的有效性和分析准确性,我们衷心地希望您能完整准确地填写本问卷,谢谢您!
西华师范大学
2014年4月
1、您从事教师职业多久了?
A.5年内 B.5―15年 C.15年以上
2、您目前的工资是多少?
A.低于1700 B.1700―3000 C.高于3000
3、您认为教师的福利好吗?
A.很好 B.很不好 C.一般
4、您教几门课程?
A.1门 B.2门 C.3门
5、满足正常的学校的任课老师足够吗?(师资力量足够吗?)
A.不够 B.够 C.有多余
6、您需要跨学科教学生吗?
A.需要 B.不需要 C.其他
7、您一年里外出学习的次数是多少?
A.0 B.1 C.2
8、学校会组织一些教师培训吗?
A.很多 B.不多 C.一般
9、您所在学校的教学资源充足?
A.很多 B.不多 C.一般
10、学校的教学环境怎么样
A.好 B.不好 C.一般
11、您认为政府关心教师吗?
A.很关心 B.一点关心 C.漠不关心
12、您觉得乡村教师职业在农村还受人尊敬吗?
篇6
关键词:乡村度假产品;开发要素;开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4-0077-03
1 乡村度假旅游发展概述
自19世纪70年代以来,乡村旅游在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开展,对推动经济出现不景气的农村地区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虽然乡村度假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新兴事物,然而它却以极快的速度在各国发展起来。特别是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度假已具有相当的规模,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和发展潜力。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度假、波兰乡村生态旅游度假、匈牙利乡村文化旅游度假等,都是乡村度假发展的典范。
我国乡村旅游出现得比较晚,萌芽于20 世纪50年代。当时为了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度假现象和产品则出现的更晚,2001年前后,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中老年退休人员到乡村进行短期度假行为,可以视为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开端。而随着乡村旅游的深入发展,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也渐次出现。如乡村度假中心、乡村度假庄园、乡村度假公寓、乡村分时度假等。
2 乡村度假旅游的意义
在许多国家,乡村旅游正受到热捧和支持。作为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乡村度假旅游更是受到政府直接或间接的政策与财政支持。因为乡村度假旅游不仅能够缓解乡村地区的衰落问题,包括乡村居民收入、就业、公共服务、教育、社区发展以及由此产生的移民潮(由乡村向城市迁徒);而且也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不一样的体验,诸如自然的生态环境、原生性乡村文化、淳朴的社区氛围、与世隔绝的谧静体验、远离工作压力的生活方式等等;以及伴生而来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交流与提升。在这种意义上,度假旅游乃至乡村旅游被公众和政府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振兴乡村经济、促进乡村发展。它们也因此被认为是乡村发展的“万能剂”。
在我国,基于政府的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背景,乡村旅游也被提升到了上述高度,乡村度假旅游虽然是新生事物,也被有关专家学者提升到了解决农业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国内外专家的论述来看,乡村度假旅游的作用与意义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区域经济增长。表现为乡村度假旅游者在乡村地域内消费所带来的区域直接经济增长、当地居民提供服务或接受雇佣而形成的直接经济收入以及受产业溢出效应和经济乘数效应而形成的区域间接经济拉动。
(2)社会文化发展。包括乡村人口的回流、公共服务的改善与提升、地方居民素质的保持与提升、地方传统手工艺和特色技能的保护和复兴、地方民风民俗的保护与再现以及由于社会文化交流所带来的新兴社会文化现象等等。
(3)环境保护与改善。出于自身利益的保持,地方政府和居民将自发形成环境保护观念以及环境改善的动力,虽然有时这种动力会给原生乡村环境带来反作用。
然而,乡村度假旅游所带来的既得利益和研究者们的过分夸大,使得地方政府或开发商往往忽视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特性而盲目发展,也会给乡村旅游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危害,如加剧乡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引起乡村原生环境的建设性破坏等等。所以,对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仅要关注乡村度假旅游带来的利益,也要分析可能带来的不利,从而扬长避短,使得综合效益最优化。
3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类型
3.1 国内乡村度假产品类型
虽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在我国出现时间较短,但发展迅速。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乡村度假旅游产品主要呈现以下几种类型。
(1)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
庄园式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指依托乡村特色庄园来开展旅游度假活动,它往往位于城乡结合部,邻近风景区或乡村景区,具有良好的交通条件和交通网络;庄园与乡村具有空间上的相对独立性,服务设施也相对齐全;其档次也较高。这种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以北京为常见,如北京密云红酒庄园、白领庄园、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大苑村休闲度假村等。
(2)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是指结合分时度假房产来开展度假旅游活动的产品方式,在产权上,旅游者拥有部分产权,在经营上,由开发商或运营商进行经营管理。考虑到房产的特性,这类度假产品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或交通条件较好的乡村,且具有良好的服务设施,且空间上与周边环境或乡村、设施相融合,其档次为中高档。这种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以海南为常见,如海南天来泉、中南森海湾、海口新世界、博鳌分时度假等。
(3)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是指在乡村范围内建设度假公寓,旅游运营商通过出售或出租的形式向旅游者提供度假产品的旅游方式。它一般位于生态环境优良、人居环境淳朴的偏远乡村,从而在空间上与城市生活具有一定的隔绝性。其服务设施相对简单,档次偏中低。这种度假产品以杭州地区为常见,如杭州山沟沟、千岛湖家外家、临安天目云溪、红灯笼乡村家园等。
3.2 国外乡村度假产品借鉴
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最喜欢的旅游方式是度假。其乡村度假旅游产品是在游客旅游需求的基础上,由观光农园等其他乡村旅游产品扩展和延伸而来,如德国的“度假农庄”、意大利的“绿色度假”、日本的“度假农业园”、法国的“乡村度假庄园”、澳大利亚的“休闲牧场”等。
(1)法国。早在1855年,法国有一位名叫欧贝尔的国家参议员带领一群贵族来到巴黎郊区农村度假。目前,法国有1.6万户农家建立了家庭旅馆,推出农庄旅游,全国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休闲度假,乡村农业休闲旅游每年接待游客200万,每年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入,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四分之一。
(2)意大利。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截止1996年初,意大利全国20个行政大区,已全部开展了乡村度假旅游活动,为“绿色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农庄已达7500个,尤以托斯卡那地区更为突出,每年接待的国内外游客达到20万人以上。
(3)德国。德国的乡村旅游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形式是休闲度假型的“度假农庄”和“市民农园”。“度假农庄”主要是吸引游客前往农场度假,并与农场主人一起生活,住在农家,使游客在观光度假之余,亦能尽情欣赏田园风光,体验农家生活,亲身参与农场生产活动。游客对象多是全家旅游和夫妻旅游,60%的游客一次停留在“度假农庄”一周左右,有一半的游客每年有2-3次的度假农庄游。
(4)美国。早在1941年,美国农业旅游开始发展,其中最主要的是“度假农庄”及观光牧场的经营。到1977年,美国有1800万人前往乡村、农场观光度假,仅在美国东部就有1500个观光农场,在西部还有为数较多的专门用于观光旅游的牧场。
3.3 乡村度假产品发展新动向
随着乡村度假旅游的发展,目前旅游市场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动向。
①新的产品形态。如成都郊县的郫县鹿苑会所,就是一种以“博物馆+住宿”类型的新形态。
②新的组织形式。如海南博鳌高尔夫乡村俱乐部,是一种以俱乐部制的乡村度假新组织形式。
③新的度假主题。如宁夏玉泉葡萄庄园,突破传统休闲度假主题,以葡萄酒为主题,集生产、研发、旅游、教育为一体的乡村度假庄园。此类新的度假主题还有香料庄园、草莓庄园和西瓜庄园等。
4 基于市场的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
4.1 乡村度假旅游市场研究
当前,度假旅游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旅游业迅猛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乡村度假旅游也因其物美价廉的产品特性而受到越来越多旅游者的青睐,乡村度假成为了仅次于海滨度假的第二大度假产业。以法国为例,1998年,2/3的法国人选择了国内度假,其中33%的游人选择了乡村度假,仅次于海滨度假的比例(44%)。近几年,法国乡村每年接待的200万(其中1/4 是外国游客)国内外游客中,50%是中高级雇员或自由职业者。这些游客非常稳定。据法国小旅店联合会统计,近7年来在度假中一直采用乡村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44%,主要采用这种度假方式的度假者占72%,更有15%的度假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在英国,约90%的农场都提供旅游住宿服务,25%的度假是在乡村度过的;在意大利,乡村度假经营被作为乡村农民生计的补充甚至是主要来源,2002年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和度假经营的企业。在美国的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乡村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1/3农产品来自度假客的直接购买。
近年来,我国以休闲度假为目的的旅游呈逐年增长态势。2000~2002年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表明,我国公民以休闲度假为目的旅游年递增分别为16.8%、17.7%和19.1%。根据邵和程玉申对国外度假旅游双轨现象的研究,及王莹对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我国的乡村度假旅游是以短期度假的市场需求为主,大部分旅游者度假逗留时间小于3晚。
根据国外乡村度假旅游发展经验和国内目前乡村度假市场需求调研分析表明,我国乡村度假旅游的消费需求和市场逐步形成,其开发时机日渐成熟。同时,我国城市数目众多,其中城市人口超过百万以上的达到34个,百万以下的大型城市和中等城市超过200个,这将形成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巨大的客源市场。
4.2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要素
黄远林认为:“乡村度假是指在乡村地区、以特有的乡村文化和生态环境为基础开展的休闲度假活动。”因此,在产品开发上,既要注重一般度假产品的共同要素,如舒适的设施、全面的服务等,更要突出特色要素――“乡村性”。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开发要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4.2.1 原生的乡村环境
乡村度假旅游有别于其他度假形式的核心特征在于其“乡村性”,具体而言就是原生的乡村环境。因此,具有乡村特征的环境是发展乡村度假旅游的先决条件。优美的田园风光,浓郁的乡村风情,原生的自然环境,这既是开发乡村度假的旅游背景,也是构建乡村度假活动的主体资源――环境的自然性、原生性和优美度是乡村度假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之一。
“乡村性”在于原生性,它包括原生的自然环境和原真的人文环境,是基于未被大规模开发而保持的自然状态。当然,这种原生性乡村环境并非指一切都按原始状态保存下来,如脏、乱、差的乡村环境,都是需要按照旅游环境要求加以整治改善的。
4.2.2 舒适的旅游设施
乡村度假旅游设施是一个相对宽泛的内容,根据前文所述,不同的乡村度假产品类型具有不同的旅游设施标准,如庄园式的标准相对较高,且设施内容要求全面,公寓式的标准较低,设施内容甚至与乡村社区实行共享。黄燕玲和黄震方对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旅游的调查显示:舒适性是偏好休闲度假的居民外出度假考虑的重点。不管什么标准、什么档次的乡村度假产品,都必须遵循“舒适性”的原则。
4.2.3 周全的旅游服务
如果说原生的乡村环境和舒适的旅游设施构成了乡村度假产品的“硬基础”,那么旅游服务则构成了其“软环境”。考虑到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不同类型和档次,我们认为乡村度假旅游服务的最基本要求在于“周全”,即乡村度假旅游服务的提供应该是全面的,这个要求也与一般的度假产品相适用。至于有些学者所提到的个性化乡村度假旅游服务,我们认为是基于周全性基础上的提升阶段,对应着中高档乡村度假旅游产品。
4.2.4 多样的文化娱乐
文化娱乐同样构成了“软环境”的一环,这也是使游客滞留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其重要性不亚于乡村环境,而且内含的“地方特色文化”及“特色乡村休闲娱乐”也体现了“乡村性”的特征。乡村度假产品的文化娱乐活动,除了地方特色文娱外,还可以结合一般度假产品的文娱内容,其前提是与乡村环境及“乡村性”相谐调和统一;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地资源进行文娱创新,通过多样性的文化娱乐活动吸引和滞留乡村度假旅游者。
4.3 开发模式
4.3.1 “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以独立法人方式全资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在开发和经营上,开发商与村民(或村集体)之间相对独立,村民(或村集体)往往不能在乡村度假开发经营中获得直接经济收益。
庄园式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北京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村就是由金色四季田园休闲度假旅游有限公司独资开发的乡村度假产品。
“旅游开发商”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旅游开发商能够全面控制旅游开发和经营的全过程,有利于实现既定开发经营目标。其缺点是容易产生产品与周边乡村人文环境的隔离,甚至导致村民对乡村度假区的敌视态度。
4.3.2 “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牵头,农户(或村集体)以资产入股方式参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建设,并实施市场化运作方式来经营乡村度假产品。
公寓式乡村度假产品一般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杭州瑞天公司旗下的千岛湖金竹半岛“家外家”生态养生度假公寓项目。
“旅游开发商+农户(或村集体)”开发模式的优点在于能让农户(或村集体)参与开发过程,从而直接受益于乡村度假产品的开发经营。其缺点是加大了管理难度和管理成本,且开发商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容易产生利益经济纠纷。
4.3.3 “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
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旅游开发商+旅游运营商+农户(或地方政府)”开发模式是指旅游开发商和农户(或地方政府)合作入股开发乡村度假产品,建设完成后的度假单位委托旅游运营商经营管理。
分时型乡村度假产品往往采用这种开发模式,如海南中南森海湾是由中南集团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发,由上海传世经纪公司运营管理的乡村度假项目。
这一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整合多方资源,通过专业化合作方式形成开发合力。缺点在于层级较多,管理与利益上的纠纷也相应加大。
5 结论和展望
基于国外的发展轨迹和国内的发展实际,我们可以清楚地描绘出我国乡村度假的发展曲线,对我国旅游休闲度假市场的研究也进一步表明了乡村度假旅游大有发展潜力。基于此,我国未来乡村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也将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类型、组织方式和产品主题多样化、复合化的产品开发模式。
参考文献
[1]沈国斐. 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探讨[J].生态经济,2005,(12):95-98.
[2]A. Fleischer and A. Pizam,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Tourism Management, 1997, 18 (6): 367-372.
[3]C. M. Hall and J. Jenkins, The policy dimensions of rural tourism and recreation. In: R. Butler, C.M. Hall and J. Jenkins, Editors, Tourism and recreation in rural areas, Wiley, Chichester,1998: 19-42.
[4]刁宗广.关于开发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的思考[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6,27(6):39-42.
[5]Richard Sharpley. Rural tourism and the challenge of tourism diversification: the case of Cyprus. Tourism Management, 2002, 23(3):233-244.
[6]蔡建雄,郭焕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J].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7).
[7]王兵. 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38-42.
[8]David J A. Douglas, The restructuring of local government in rural regions: A rural development perspective[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5, (21):231-246.
[9]邵,程玉申.国外度假旅游的双轨现象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旅游学刊,2006,21(3):93-96.
[10]王莹. 杭州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调查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6,21(6):44-48.
篇7
关键词:乡镇档案;制约因素;消除对策
乡镇作为我国基层政权组织,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体,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乡镇档案作为乡镇党委、政府、人大主席团、社会团体(以下简称“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其工作、业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乡镇工作的重要依据和反映,有非常重要的保存利用价值,做好乡镇档案工作意义重大。
1制约乡镇档案工作的因素分析
多年来,开栅镇档案工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为镇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进入新时代,制约乡镇档案工作的因素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乡镇档案工作的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消除。1.1制约因素一:思想认识不足。乡镇作为一级政府,工作千头万绪,承担着扶贫、计生、民政、综治、经济建设、安全生产、环保等重要职责使命。虽然乡镇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并未纳入硬任务、硬指标范畴,导致乡镇档案工作普遍存在受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先进档案管理意识,档案管理所需经费投入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乡镇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1.2制约因素二:资料收集不完整。乡镇作为一级政府,承担的职能多,每年需要纳入归档范畴的档案资料涵盖了工程建设档案及土地登记、社保、婚姻、林改、计生、普查、村务公开、换届选举等各个领域,且档案形式多种多样,有纸质档案、照片档案、会计档案、电子文档,等等。数量庞杂、类型多样,乡镇档案工作普遍存在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成为影响乡镇档案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1.3制约因素三:管理队伍力量弱。开栅镇现有在职人员62人,其中,公务员32人,事业人员30人,设党镇综合办公室、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行政审批办公室、综合执法办公室等5个党政机构,以及综合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和退役军人服务站3个事业单位。乡镇档案工作由党政综合办公室具体负责,从事档案工作人员还兼任办文办会等其他工作。乡镇档案工作人员普遍存在非档案专业人员担任,专业素能不强、档案从业人员数量少,既懂档案学专业理论知识,也熟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缺乏等问题。1.4制约因素四:基础条件较差。乡镇档案数量大、类型多样,需要相应的软硬件基础条件。但从乡镇档案工作的现状来看,由于经费投入有限,普遍存在缺少专门档案室,缺少密集架、消磁柜等配套设施等问题。已经归档的档案未及时进行数字化、信息化采集,整体管理水平较低。可见,基础设施条件薄弱成为制约乡镇档案工作的又一重要因素。
2解决乡镇档案工作制约因素之策
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将在资政、存史、惠民、育人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存在的制约因素,应立足乡镇档案工作现状,在乡镇档案工作中综合施策,逐一解决。2.1突出“一个”思想,从整体上考虑和推进乡镇档案工作。改革开放,尤其是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乡镇建档范围和领域日益拓展。包括乡镇机关、事业单位,以及集镇建设、土地管理、脱贫攻坚、婚姻登记、乡镇企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因此,新时代做好乡镇档案工作,应树立大档案思想,突出乡镇档案工作整体理念,通盘考虑和推进。为此,应根据《档案法》《保密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法律法规,强化乡镇档案工作组织领导,成立涵盖各个领域的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将档案工作纳入乡镇工作重要议事日程,与其他工作一道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制定乡镇档案工作近期、中期、远期发展规划,做好乡镇档案工作组织、制度、业务、队伍等顶层设计,统一工作标准、工作制度,注重不同行业、领域档案工作的内在联系,做到通盘考虑、兼顾特点。2.2发挥“两大”职能,同步做好档案管理和档案行政管理两个方面工作。《档案法》《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明确规定乡镇档案管理部门承担着档案管理与档案行政管理两大职能。我们既要重视档案管理职能的发挥,也要兼顾档案行政管理工作职能,二者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一方面,注重乡镇档案收集、鉴定、整理、保管、检索、编研、利用、统计等工作;另一方面,要突出乡镇档案工作行政管理职能,加强档案工作检查、指导,通过制定年初工作计划、年终档案检查,以及召开专题会议等形式,推动乡镇档案工作全面开展。注重乡镇档案工作经验提炼、总结、推广,完善档案管理工作规章制度的制定,提升乡镇档案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水平。2.3抓好“三个”层面,统筹推进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村档案工作。根据《乡镇档案工作试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总体而言,乡镇档案工作主要包括乡镇机关档案、乡镇所属企事业单位档案和行政村档案三个层面,不同层面的档案工作内容及管理要求不尽相同,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2.3.1应重点抓好乡镇机关档案管理工作。三个层面中,乡镇机关档案管理是核心和龙头。可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由乡镇党政办或档案室负责统一集中管理。必要时,可设立乡镇档案室分室,具体负责专业部门的档案管理。根据相关规定,以及乡镇档案工作发展态势来看,乡镇机关档案管理工作朝着综合档案管理趋势发展,不仅要做好本级机关档案的管理,也要做好各所属单位甚至是指导行政村档案工作。如根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落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做好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再如根据《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抓好扶贫档案管理。2.3.2突出抓好乡镇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重点应按照企事业档案管理相关专门性、通用性规定,如《企业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指南》等,做好乡镇所属企事业单位档案业务工作。重点要做好乡镇企事业单位档案全宗划分及归属流向等项工作。2.3.3扎实抓好村级档案工作。应根据《村级档案管理办法》,按照简便易行、集中管理和统一领导的原则,指定专人负责村级档案收集、管理。突出做好村级文书类、村务管理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管理类、基建项目类、设施设备类、会计类、照片类等档案管理工作。2.4确保“四个到位”,确保档案工作落实。乡镇档案工作事务杂、周期长,除了上述三个方面,还应突出抓好“四个到位”。2.4.1领导到位。无论是乡镇机关档案、所属企事业单位档案,还是行政村级档案,均需要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落实具体责任,加强组织统筹。2.4.2管理到位。领导是前提,管理是关键,乡镇机关档案管理部门应主动与各部门、乡镇企事业单位和行政村对接,强化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做好乡镇档案归档业务管理。2.4.3措施到位。乡镇档案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需要在人财物等方面给予支持和保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安排档案管理所需经费,优化档案人员配置,加大基础设施和档案管理设备软件采购配备力度,明晰档案管理责任,大力推动乡镇档案规范化,提高数字化管理水平。2.4.4服务到位。档案的价值在于利用。应立足乡镇经济建设、基层管理等工作实际,以及室(馆)藏档案资源,注重档案编研,为档案查询、检索、复制、利用提供各种便利,确保服务到位。
参考文献:
[1]刘轶群.关于做好乡镇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兰台内外,2020(22):22—24.
[2]张召尊.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乡镇档案工作[J].档案天地,2019(9):39—41.
[3]杨智.乡镇档案管理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J].浙江档案,2018年(11):56—57.
[4]田素萍.乡镇档案管理新特点及对策探究[J].档案时空,2018(4):30—31.
[5]甘宏.关于乡镇档案工作的思考[J].档案,2016(1):59—60.
篇8
关键词:县域文化资源;保护;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2
一、关于县域文化
“县域文化”是指在县的行政区划内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它是以县城文化为中心、以城镇文化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背景的文化综合体,是对一个地域的发展理念的文化显现.具有提升该地民众精神气质、激励该地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功能。县域文化是文化事业的各具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文化事业在特定区域内的延伸。我国有2000多个县和县级市,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90%,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县域文化的研究对于振兴地方经济、实现我国文化强国战略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县域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1.县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以保护,不可缺失
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数千年积累至今的文化瑰宝理应被珍视,这是炎黄子孙的根基,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无数的直流汇聚成海,无数小区域、小范围的文化汇聚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文化共同体。在经济、科技等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极大的冲击与考验,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文化的传承应在特殊历史时期引起各界的高度重视。如果一个民族失掉文化,那这个民族注定不会有未来。县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在不同地域的特色表达,对县域文化资源的保护同样应被广为重视。而由于县级行政区划对当地文化资源收集、整理、传承、创新的意识普遍较差,所以县域文化往往是文化资源保护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个体,我们应更加重视县域文化的保护,将县域文化发扬光大。
2.只有有效保护县域文化资源,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传承并合理开发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的根本,如果没有文化资源,文化产业自然也不复存在。我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量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目前对县域文化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的保护体系还没有受到重视,只有在实践中有效地保护县域文化资源,才能在此基础上对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让文化产业与更多的产业相关联,让更多的人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文化,继而参与到对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中去,才能稳固住文化的根,并使其枝繁叶茂。
3.保护县域文化资源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2002年,“县域经济”一词被写入十六大报告,标志着我国从国家战略层面开始使用这一概念。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以地域文化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逐渐被各地所重视。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比重占GDP的2.75%,到“十二五”末要实现占GDP的5%的目标。在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带动势头已经显现,县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文化资源是产生文化产业经济效益的原动力,县域文化资源是文化资源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保护县域文化资源,就是保护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也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
4.保护县域文化资源有利于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
在2003年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十七大报告指出“要重视城乡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这说明在关注城乡经济协同建设的同时,国家也关注城乡文化的协调发展。保护县域文化资源,发展县域文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强县域地区综合实力,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改善城乡二元格局,增强城市与乡村资源、文化、生态上的互补与共生,促进城镇化建设。
三、县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将县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县域文化资源是宝贵的财富和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要在保护县域文化资源的同时,将其转化为生产力,使其大放异彩,形成县域文化产业力量,树立县域文化品牌。县域文化产业是指在一个县级区域范围内,县域经济与区域文化耦合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产业的总和。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脱离简单的继承与推广,进而谋求可持续的良好发展模式。随着县域文化资源被关注、整合及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将不断被加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提高县域人民生活水平,鼓励更多的人投身文化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县域文化资源由精神到物质的承载与涵养,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2.在县域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寻求成熟的商业模式,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市场化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也必须投入市场,经受市场规律的考验,否则无法获得持续的生命力。只有突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贸易壁垒,建立成熟的经营模式,才能为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大部分县域地区经济发展较城市地区落后,产业意识薄弱,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处于先天的劣势。在推动县域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当地政府要引导企业和个人对县域文化资源进行保护,在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寻求成熟的商业模式,提高知识产权意识,维护权益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县域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促进文化消费供需关系对称,消除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
文化消费作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短板,制约了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制约了产业链循环发展的运营机制。与传统的生活日用品消费不同,文化消费需要涵养、激发和带动。首先要将消费者置于市场主体的位置,从市场的角度探讨消费者的文化需求,以文化消费的需求来引领文化产业的发展。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可以带动广大乡村地区人民关注文化资源,投身文化经济,刺激文化需求,全面促进文化消费的供需关系对称,实现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解决文化产业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问题,消除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障碍。
4.培育县域特色文化项目,以特色谋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非均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常态和规律,县域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要着眼全局,统筹考虑,在保护县域文化资源的同时,应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核心资源进行比对,培育具有县域自我特色的文化项目,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要义在于以特色求生存。地方政府应鼓励县域文化产业将发展方向重点放在“人无我有”上,对散落民间的优秀文化遗产进行收集、整理、用现代的营销理念重新包装,迎合市场需求,打造特色,发挥优势,着力打响一两个文化品牌,蓄力跟进一批特色文化项目,以特色谋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5.以文化产业发展塑造县域形象,提高区域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输送原动力
文化是地域内涵的深层次表述,在全球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和地区都在积极探索如何以良好而鲜明的区域形象“包装”自己,以期吸引更多的生产要素,提高区域竞争力,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具有现实经济价值,地域“原生态遗产”的特质决定了其还具有不可估量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而这些正是城市形象的载体。县域文化产业资源应被加以深入研究和利用,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核心推动力,进而增强城市凝聚效应,为发展地方经济服务。
参考文献:
[1]丛坤,侯儒.关于县域文化战略发展的理论思考――以提出“建设边疆文化大省”目标的黑龙江为例[J].学习与探索,2013,10.
[2]王彦林,姚和霞,曹万鹏.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方式的确定与培育[J].学术交流,2014,1(1).
[3]胡郑丽.文化资源的保护理论探析[J].金田,2013(3).
[4]杨吉华.县域文化产业发展瓶颈及其破解[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0,9:16(3).
[5]张利.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中国文化产业问题浅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4,25.
作者简介:
篇9
关键词:群众;文化建设加强;诚信教育;策略
一、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诚信教育的背景
(一)互联网时代需要诚信支持
互联网技术革命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社会正在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根据调查统计,传统的平均每人每天8小时的工作量,现在智能化办公只需耗时不到3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一天所有的工作量。智能化办公的社会工作效率比传统工作效率提高了60%左右。互联网智慧办公、互联网社会事务管理、互联网电子警察、互联网精准定位导航、互联网交际、互联网社会生活缴费等等,各种社会管理活动都为互联网一站式智能化服务体系所代替[1]。构建互联网智能社会更加需要社会各职能部门、社会组织、社会成员以及各行各业综合诚信系数指标的支持。如果没有最基本的网络诚信支持,互联网诈骗、互联网谣言以及互联网黄、赌、毒等就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灾害,构建互联网智能化社会将要会因为失信于民而被大打折扣,甚至是毁灭性打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群众诚信承诺更加显得弥足珍贵。
(二)互联网经济建设需要诚信支撑
互联网经济越来越走向人类所有经济活动的核心位置。互联网购物改变了人们传统的购物模式,以前人们需要到商品实体店左挑右选,还要讨价还价,这样就会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现在只需登录电商平台选好自己喜欢的物品和能够承受的商品价格,只需几分钟就可以搞定,然后就坐等快递上门服务了。互联网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传统农业的农耕方式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并且是“靠天吃饭”;而今互联网农业只需坐在电脑控制室里,精准操作、精准管理水肥温度、规范运营,同时水产养殖、家畜养殖、智慧种植、农产品流通管理、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可以利用互联网智能技术来实现精准操作和科学控制。
(三)人际交流频繁需要更高的诚信
随着交通工具的智能化、快捷化以及智能导航系统的普及化应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日益频繁,然而有效的社会交际活动必须得到社会诚信、个人诚信系统的支持。互联网社会化普及速度加快,促进了人类社会化分工、社会交往、经济活动、政治建设、文体运动等,各个行业、各领域的交叉互动、沟通频繁、密切交往、互助合作,这就需要人们各自以更高标准的诚信来维护、保证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智能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家庭幸福需要建立在诚信之上
家庭成员之间的信任,特别是夫妻之间的信任。诚信是幸福家庭建设的基石。和睦的邻里关系也是促成幸福家庭的一个重要外因。据中央文明办一局、中国文明网联合推出“家庭盛开幸福花”全国文明家庭短视频展播消息,住在浙江省松阳县古市镇二村的李菊妹一家,家庭成员5人。李菊妹一家秉承“守信为本、诚实做人”家训,赢得了邻里的赞赏和信任。结婚25年来,李菊妹和丈夫周跃军同甘共苦、感情和睦;李菊妹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对公婆尊敬有加。女儿周李倩也秉承了父母诚信、孝顺、节俭的美德,从不攀比,非常孝顺长辈。李菊妹从事体彩销售工作,因诚实守信受到赞誉。李菊妹也获得了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殊荣,也为其打造经营了一个幸福家庭。
二、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诚信教育的内容
(一)群众文明礼貌教育
文明礼貌是人类为维护正常社会生活而必须共同遵守的一种道德规范,是在长期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形成,并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的形式固定下来,以供后人们继承学习,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2]。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就是要教育群众能够继承发扬人类文明进步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优良风俗、良好习惯、优秀传统,并能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它为新时代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加积极、更加有效的文化智慧和智力支持。群众文化活动也是开展群众道德规范教育的好平台,教育群众努力提高道德觉悟,不断深化道德认知,在人际交往中锤炼道德情感,在生活实践中锻炼道德意志,在日常行为中养成道德信念,在克服困难中培养道德品质;教育群众在公共关系交往中应该遵守社会公德,在工作岗位中要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
(二)群众遵纪守法教育
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就是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自觉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和法治国家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法律是道德防线失控以后的最后一道硬防线,教育群众人人学法、人人懂法、人人守法、人人讲法,做一个具有较高法治素养的好公民。只有人人守法,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国家才能繁荣稳定,民族才能兴旺发达,人民才能安居乐业。自觉守法,做一个文明进步的好群众。法律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守法是每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文明素养,广大群众要积极学习法律知识,带头守护法律尊严,依法说话办事,自己不违犯法律之外还要敢于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三)群众行为规范教育
1.加强群众卫生习惯教育,群众文化建设中定期开展群众性卫生教育活动,就是教育群众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讲究个人卫生,保证身体健康有活力;爱护公共场所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2.加强群众安全习惯教育。教育群众学习安全生产、工作和生活的基本常识,学会规避风险和遇险自救能力,既要树立预防传统安全风险的意识,又要锻炼应对非传统安全风险的能力;不仅能够保护自身安全,关键时刻还能挺身而出保护身边群众的安全。
三、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诚信教育的意义
(一)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诚信
《中庸》里有句话,“唯天下至诚,方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孔子说,民无信不立。墨子说,言不信者行不果[3]。由此可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既倡导通过一系列诚信制度的推行,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施政理想,又倡导通过个人诚实守信品德的提升,来实现个人修心、养性、为人处世和待人接物方面的修养。因此,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诚信教育,是继承发扬古人诚信智慧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必然要求。通过中华传统诚信教育,让广大群众在求真务实基础上能够信守诺言,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民族,万众一心,形成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那么国家崛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能如期实现。
(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需要诚信
信用既是金融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命。没有信誉可言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杂乱无章的,奸商垄断市场,商品质量没有保障,遍地是假冒伪劣产品,消费者苦不堪言,投资者望而却步,商品供给链与消费系统断裂。这样的市场一旦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就会形成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市场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信守承诺,视信誉为生命,而且愈要发展就要愈加重视商业信用系统的建设和提高,才能达到信誉赢天下的商业理想。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各级文化部门、文化工作者必须要以市场经济为中心,确实做好群众诚实守信方面的思想道德建设,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筑牢信誉的根基。
(三)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诚信
诚实劳动、信守承诺、真诚待人既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践行的基本道德规范。民无信而不立,诚信是为人之本。一个信守诺言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才能在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因此,学习进步、事业有成、生活幸福是社会对一个诚信之人最好的回报;只有信守承诺,真诚待人接物,你的人生才会有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工作者要把104诚信思想道德教育与文化强国战略结合,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要学会诚信做人、诚信待人、诚信做事、诚信创业、才会实现诚信兴家强国,才会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需要诚信
诚信观是人们关于诚信的认识、情感、意志、行为等综合因素的认知综合,它属于思想意识范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诚信国家,必须引导公民诚信的导向、激励评价功能,逐步建立“守信受益,失信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公民树立科学正确的诚信观。人人讲诚信,才能打造和谐社会。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文化工作者必须要通过实例给群众反复阐明这个道理。
四、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加强诚信教育的策略
(一)建立并完善群众诚信承诺定期宣传制度利用群众文化建设平台,广泛开展“诚信宣传月”“宣传周”活动,也可以利用社区微信圈、QQ群以及其他网络客户端,定期宣传诚信政策、诚信好人好事等等,不仅可以举办以诚信为主题的群众性摄影展、书画比赛、演讲大赛、剪纸大比武等,还可以利用群众流动影剧院公演诚信主题性电影、地方戏曲、歌舞剧,采用多种手段激活各种各样的群众文化艺术形式,借用丰富生动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把新时代新的诚信思想、诚信观念、诚信意识、诚信规则,宣传到千家万户,让“讲诚信、重承诺”成为广大群众自觉遵守的一种行为习惯。
(二)树立群众诚信学习榜样,践行榜样学习示范制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乡村文化服务中心要经常组织群众集中收看全国性诚实守信先进人物评选节目和颁奖现场直播,利用全国性诚实守信典型人物的鲜活事迹来教育辖区群众,激发他们诚实守信的意识,激活他们诚实守信的美德,激励他们向全国诚实守信先进学习、看齐的热情[4]。同时,乡村文化中心还可以与宣传部、工商局、文明办、商务局、食品药品管理局、市容局等部门协商联合,举办本地一年一度“诚实守信企业”“诚实守信个人”“诚实守信单位”评选活动,把群众广泛认可、具有一定感召力的单位或个人打造成本地诚实守信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并号召广大群众以他们为榜样和典型,开展学先进、做先进、赶先进的学习热潮。
(三)建立群众诚信承诺档案管理系统
群众文化部门在加大诚实守信宣传教育工作力度的同时,要会同有关部门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充分借鉴金融部门个人征信档案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开发创建包括金融信贷、社会事务管理、执法引导、诚信用人、政务咨询等;具有综合风险防控功能的群众诚信承诺档案管理系统,可供全国各行各业信息平台共享,为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社会事务管理服务、金融信贷评估、经济服务等;提供全面准确的诚信信息参考,这样就会有效预防各种人为风险的发生,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诚信保障,为群众幸福生活建设提供坚实的诚信基础。
(四)建立群众诚信承诺用人评价制度
在群众诚信承诺档案管理系统的基础上,文化部门还可以进一步组织科研攻关队伍,为夯实诚信制度建设制定出台《群众诚信承诺用人评价制度》,为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人员聘用、职称晋升、评先选优、岗位提拔等选人用人提供客观、真实、可靠的诚信信息咨询。通过诚信制度系统化建设,在全社会树立无论何时何地,只有诚实守信的人才会被认可、被尊敬、被重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建立群众诚信承诺奖惩管理制度
群众文化部门结合法治国家建设,继续深挖制度潜力,充分利用制度的硬约束和正面激励作用,建立健全《群众诚信承诺奖罚管理制度》,对诚实守信的人要给予惠民政策,在就业聘用、公共服务等方面进行优惠和照顾;对于严重失信的人要列入“黑名单”进行公开曝光,让其接受舆论监督、批评,并取消其一切优惠待遇,让失信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较为沉痛的代价;对于悔过自新的失信者,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给他们改正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武蕾.“接地气”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J].农电管理,2014(7).
[2]张现平.开展活动不走过场转变作风注重成效———邯郸盐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纪实[J].中国盐业,2015(5).
[3]李军.加强大学毕业生诚信教育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0).
篇10
关键词: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制度设计;社区发展
Abstract:The current our country ancient village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traveling development has many problems.The historical protection is based on the cultural heritage traveling and the travel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system protection, is a new topic.The traditional culture tolerant, the respect and the revival are the ancient village traveling history protection premise and the background.The ancient village traveling must explore and consummat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which the localization company operation and the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imultaneously, pursues the ancient village traveling and the traveling “the village” and the adaptation, the inhabitant participates in aspects and so on traveling and host and visitor benignity interaction multi-dimensional dynamic original real.
Key words:ancient villages;cultural heritage tourism districts;historic conservation;system design;communit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2-67(6)
1 古村落概念界定
古村落是指建村历史长久,保留近代以前所营造的相对完整的村落形态格局、相对完好的特色民居、相对传统的生活方式、至今仍为村民居住生活的村庄聚落(可延伸至古镇),如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楼、苗族村寨、江苏甪直古镇等,特别是各级历史文化古村镇的社区型文化遗产地,如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我国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福建土楼、丽江古城、平遥古城等,日本的白川乡和五屹山历史村座,以及日益成为旅游热点的北京爨底下村、江南周庄古镇、藏羌碉楼与村寨、黔东南苗族侗族村寨等文化遗产旅游地。
古村落是一个群体、社区、宗族、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智慧结晶,是一个集乡土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民间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宗族、耕读等文化内涵于一体的人居空间。古村落保护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牵涉到古村落保护的紧迫性、时代意义、保护思路与理念以及规划与措施,包括保护古村落物质文化遗产,即古民居、村落选址原续性、建筑环境和布局的和谐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文化传统的延续性。
我国在古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经验尚显欠缺,任重而道远。基于此种现状,本文将古村落作为一个完整的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复合因素的动态与发展的有机体系去研究,运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方法,提出古村落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可行性政策策略[1],针对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效应、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社区发展、社区增权、社区参与、主客关系、旅游原真性等基本课题展开论证。
本文主要运用旅游学、城市规划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和人文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和知识展开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定量分析法等。
2 理论阐述
2.1 古村落旅游地
古村落是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独特文脉特征且延续至今的村落,是存在于中尺度地理空间上的一种特殊景观,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民居、事象、艺术、环境、生产以及一种抽象的文化内涵、风格、古韵氛围等组成的综合景观体。古村落既包括村落起源、形态布局、民居建筑、工艺构件等实体文物型文化遗产,又包括民风民俗、传统技艺、节日庆典、生活方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村落是文化遗产体系中的一种重要类型,是人类智慧和自然环境的结晶,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是一笔亟待保护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最具核心竞争力的旅游资源,随着旅游产业纵深发展和旅游活动高品位化趋势加强,文化遗产旅游已成为旅游消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古村落也需要进行经济建设,以保持社会、经济和文化的持续发展,利用古村落的文化价值科学发展旅游,既能保护文化遗产资源,又能给古村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古村落旅游既是一种民族或民俗文化的遗产旅游,亦是一种民族或民俗社区旅游。古村落既有珍稀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双遗产的综合体;它既是传统社区的历史文化遗存形态,也是作为现代社会一部分的人居村落社区。
因此,对作为现代农村社区的古村落进行保护,对古村落文化遗产进行整体性和活态保护,既须保护文物古迹不受破坏,更须尊重原住民的生活意愿、符合其生存利益,保持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稳定性和历史文化环境,但最终还是必须落实到处于城乡统筹基本制度支撑下的古村落自我成长可持续发展的社区发展上。而制度因素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旅游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文化遗产资源管理体制和保护利用制度取决于社会制度和环境,以制度因素为研究角度和切入点,有利于深入认识和探讨文化遗产保护的学术研究和实践课题[2]。因此,在旅游开发背景下,古村落旅游资源原真性的保持机制与古村落旅游资源本体的可持续性、古村落社会资本的运行机制,应是今后国内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点。
2.2 历史保护
现代意义的保护观念与实践,其实是一种诠释历史建筑在当今时代意义与价值的独特方式。由于对历史的无知而造成的保护性破坏,原真性(authenticity)成为近年来历史保护的关键概念[3],这表明保护的进程已需在理念和实践上向更深层目标迈进。历史保护(historic conservation)是为减缓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衰败速度,对保护项目及其环境所进行的科学细致的调查、勘测、鉴定、登录、修缮和改善等动态性管理活动,更是一种观念和方法[4]。历史保护学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5],它包括,对于古村落旅游地的历史保护,对具有浓郁地方民俗特色的文化遗产、历史传统、社会环境、居民网络、生活方式、价值体系和信仰的弘扬与复兴,以及城乡统筹下古村落社区发展,使文化遗产旅游地得到可持续发展。
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是基于文化遗产旅游及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性系统保护,是一项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课题。本文跨越学科界限,通过借鉴并整合社会学、人类学、城市规划学等学科理论,力图以其解释力显示对理论、政策和实践的特定价值,构建多学科多层次的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历史保护体系和策略。
2.3 社区发展
社区在狭义上是指农村相对独立的自然树落和城市内有一定人口规模限定的地缘性生活共同体。社区发展(community development)是政府、居民和相关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塑造居民社区认同与归属感、培育社区参与、互助与自治的过程[6],是一种有计划的社区动态变化过程,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超越于1991年民政部首倡并逐步试点的由政府推动侧重于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社区建设”,社区发展不仅要帮助居民争取当前要求,更重要的是居民自我成长与发展[7],前者是指社区经历了特殊变故后的重建,或是弥补某些不足的过程,后者则是针对城乡现代化的分离性冷漠化现状,通过增加社会资本,提倡人文关怀和人际联络的社会整合方略。社区发展应符合解决问题、由上而下、全体参与、相互合作、物质与精神发展并重等原则[8],它更强调运用民间组织增强居民社区意识、社区体系内外相关单位协同整合等方面。
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视野下的社区发展更应延伸至乡村社区。社区发展应围绕城乡区位功能,现有资源配置合理性、适度性的要求,破除与之相关的制度障碍。如果说政府对社区自治的帮助扶持是治表,推动社区发展则是治本,在超社区范围内形成有广泛利益基础相对紧密的功能性联系,进而从内生要求上而非外在强化上提升社区意识,改变社区自治和民主监督受表层化局限的封闭性状态。
推进城乡统筹,促进乡村社区发展,必须改革现有社区建设体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后发型农村社区发展需要内源发展与外部干预相互整合与协调,不仅需要培养和激发社区居民的需求和发展欲望,同时要形成社区互助合作的机制,通过制度性诱导、政策保障和资金扶助,推动农村社区全面综合发展。本文认为,古村落历史保护的目标在于推动其从衰落走向物质形态、经济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振兴,营造具有历史感的亲和社区,这一目标可通过古村落内外各种资源共同推动的社区发展达成。
3 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制度设计
3.1 传统文化的宽容、尊重与复兴
文化自鄙是古村落文化遗产消亡的根本原因,而文化自毁是对更为致命的因素,培养文化自珍意识是保护的最有效途径。在古村落保护过程中,让文化拥有者认识到自身文化价值,克服自鄙心理,树立文化自珍意识,防止自毁现象发生[9],尤为急迫。徽州古村落旅游开发的实质,既是中国古文化的开发,也是原住民文化传存的开发。因此,对传统文化的宽容、尊重与复兴成为古村落历史保护的前提条件要素和人文生态环境。
要建立起古村落居民自发保护的机制,激发和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通过宣传和教育传授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帮助居民克服对古村落文化的“自鄙”心理,使其自发朴素的行为变为一种自觉、有意识、科学的保护行动。这种传统文化的重新建构,是一种动态的真实,是传统文化在吸纳现代文明基础上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创新。
探索古民居村落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充分尊重地方传统文化和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保持传统建筑文脉的延续, 充分发挥设计师与当地居民的参与作用, 使传统建筑遗产在保护中发展, 在发展中进一步得到保护。我们既不必“严防死守”,更不可“另起炉灶”,应科学有序“疏导”历史文化遗产的河流,使古老文明与现代社会融汇共进。当代人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而非被动的接受者[10],文化遗产以历史为资源,以当代社会为基础,可望“创造未来文化遗产”[11]。
在创造新传统主义与乡村重建方面,日本处在世界前列。当代日本国内旅游的怀旧与新传统主义,持续增强日本文化遗产旅游的全球吸引力。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基石是伦理道德,它影响了我们几千年的生活和价值取向。要想复兴传统文化就必须从传统伦理道德做起,就必须将传统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潜移默化到每一个中国人心里去。在居民和游客的调查问卷中,“如何看待村庄建造讲究风水”,绝大多数选择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可适当利用”(游客100%;居民97.3%),表达了对文化传统的宽容态度。
为促进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黄山地区有必要推进黄山市徽文化发展战略,设立徽州文化院,建立徽州文化发展基金,宣扬与传播徽文化,同时,让徽文化走进黄山市中小学生课堂,将古村落相关历史文化知识,传统文化礼仪等,编成中小学补充读本,让广大青少年接受古村落传统文化熏陶,从小树立遗产保护意识。特别是在西递明经书院和周边乡村中小学开展徽文化教育,让孩子们习得传统礼仪,了解传统民俗,学习传统技艺。邀请民俗专家在社区、学校举办徽州民俗讲座,搜集整理和设计恢复已经消失或濒临灭绝的传统民俗。
3.2 城乡统筹与社区发展架构
城乡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全面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城乡一体化准确反映城市和乡村的内在联系, 有利于在城乡联系层面上推进城市化进程, 有利于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 使之成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新思维和推动力[12]。新农村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目标和新模式,城乡一体化的战略重点应放到新农村建设上。
从社区发展的角度来理解,并不是所有的古村落都宜于把旅游业作为社区发展的主业,而应通过社区自主能力的培植,结合科研机构和学术专家的规划,政府构建社区旅游整合的平台, 将社区发展与旅游发展相融合,形成社区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13]。
从根本上说,农村社区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通过社区建设赋权于民,培育社区居民的自立、互助、合作精神,增强农村社区自我整合和发展的能力[14]。如皖南古村落的査济村古建筑群保护协会非盈利的乡村民间组织,缺乏制度扶植和资金支持,在行政管理和商业经济的双重围攻下而陷入尴尬和消亡的境地。
3.3 本土化公司运营与社区参与管理机制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均衡是推动旅游目的地及相关社区制度变迁的重要动力。在社区共生系统中,社区各个利益主体对社区旅游参与程度不同,旅游社区的发展模式也会不同,其发展模式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社区集体、社区居民、开发商、地方政府以及中介组织的参与程度。
西递、宏村分别采用以村镇为主体和公司租赁经营为主体的两种模式进行旅游开发。宏村旅游管理公司在景区开发、营销和服务水平上的优势无可置疑,但在社区发展、居民致富方面考虑欠佳,与社区沟通比较欠缺,由此引发的居民与政府、开发商、旅游者的矛盾冲突以及居民遗产保护积极性受挫等,已对旅游地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西递村镇经营在就业、提供商机、旅游分红等方面向本村居民倾斜,居民得到较多实惠,因而旅游参与度较大,但在集聚发展资金、管理水平、营销宣传方面存在弱势,缺乏发展后劲。从长远来看,西递目前经营模式和经营状况很难保证社区旅游参与度再提高,因此合适的制度安排是提高社区旅游参与水平的根本保障[15]。作为可持续旅游的一种实现形式,社区参与旅游的成败与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协同程度和行为的协作方式密切相关。贵州天龙屯堡“政府+旅游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在全国颇具典型性[16],西递和宏村可资借鉴。
在我国,旅游社区居民自治型社区参与模式起步较晚,但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例如,一些乡村旅游社区成立了居民全员参与或自愿参与的集体性旅游股份公司,集体和个人都在公司占有股份,统一旅游业的经营活动,这种发展模式有效防止“飞地化”现象和社区居民边缘化,充分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积极性。但原住民的生活形态怎样最大限度保存下来,成为古村落保护的两难问题:没有了原住民,古村落失去了人的历史;有了原住民,其现代化的生活要求又可能破坏古村落的风貌。乌镇以其所宣称的“保护最彻底,功能最完备,环境最优美,管理最科学”,采取“先整体搬迁,后规划返迁”[17],然而,这一“乌镇模式”让居民成了临时工与雇员,何以再“脱胎转世”为世代生息的原住民?令人深思。
关注社区居民的文化感知和保护态度,关注旅游发展利益分配,强调社区参与旅游规划与决策过程,提高居民主体地位,强化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关注社区民生问题,提升居民地方认同感[18],是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可试验“政府主导+社区主体+企业经营+第三方力量介入+法制规范”的社区旅游发展模式[19],以完善古村落文化遗产旅游地本土化公司运营与社区参与等管理机制。
4 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制度保障
4.1 整合型历史保护管理措施
在保护理念、方法和手段上,古村落旅游地须由过去文物考古和建筑修复,演进为多学科共同参与的综合行为,进而具有多学科、综合性和多样化的特点,使保护从建筑师、规划师和文物保护者单方面参与行为转化为更广泛的社会调查和民众参与。同时,要建立有效的历史保护工作学术和职业的动态网络和合作机制,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和体系,获得来自居民、企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相关团体的反馈信息,从而构筑并落实多学科全方位、延续性并具备内在协调管理机制的文化旅游地历史保护研究与实施体系。
4.2 社区发展式历史保护体系架构
在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宏观架构层面,本文提出为古村落历史保护和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在挖掘和提升古村落及其旅游发展动力的同时,需要借助社会资本的“增权”和制度体系的支撑,在新农村建设和社区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图1)
在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内在机制构建方面,本文提出在城乡统筹和社区治理双轮驱动下,推动古村落居民参与旅游,通过社区发展、本土化公司运营和文化原真性保护等途径达成古村落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既定目标(图2)。
4.3 古村落及其旅游的原真性追求
首先,这种原真性表现在古村落及其旅游地的“乡村性”和生活化。“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依托。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94)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在乡村开展的旅游,田园风味(即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中心和独特的卖点。而作为文化遗产地的古村落就是农村,“乡村性”理所当然而又不可忽略是其特性之一。
立足于原真性保护,在城市化过程中古村落古镇应保护和延续农业社会聚落特征,比如,“小桥流水人家”是江南古镇的聚居模式,也可构成新城镇的“江南基因”,保护古镇水乡文化的原真性,营造和谐的整体人文生态系统体验[20]。古村落的农业、乡村与居民保障了乡村性,西递炊烟鸡鸣是古村落社区的生活写真;西递难断的血脉亲情是村庄的社交与关联,是古村落延续的命脉。但西递村的树林和田野里的水泥路则破坏了这种原真的古“乡村性”。有研究者指出西递街巷路面上有马粪,“卫生需要改善”,笔者在调研中发现,马匹作为生产生活的交通工具,与古村落原真性的居民场景不可分割,完全可融入古村落的旅游项目和乡村风景,只是在管理力度上要予以加强。
永久居民的存在是乡村性旅游的必要条件。居民活动是古村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护建筑形式、改善居民物质生活条件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维持人们的传统交往模式、保护地方建筑文化, 复兴已衰落的社区交往空间,使之恢复生机。
应规避文化旅游地传统文化的过度涵化与过速变迁而导致的消极影响,如象丽江古城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居住活动正被功利庸俗的商业和旅游活动所取代而蜕变为“游客的古城”的负面后果应避免[21],更不宜提倡居心叵测迁出古城古村居民实施“空城计”。
其次,这种原真性表现在古村落居民与旅游者之间的真实互动性上。笔者在同村民交流互动过程中发现,多数人表现出亲切的待客态度,允许拍照合影,并主动要求把照片寄回以示保存。保护古村落文化生态系统的原生形态,要用尽可能接近文化精髓的生活样式为旅游者构建观赏、参与和体验文化事象的原真性或“舞台真实”。
古村落旅游的体验性程度一方面决定于旅游者的心理,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旅游地原真性的文化氛围。最具文化体验性的旅游活动,表现形式应尽量采取“原生态”式,使旅游者在游览过程中融入现实旅游目的地的社区生活,在与当地居民交流、沟通和互动过程中获得原真性体验。在西递,笔者注意到游客在古村落的祠堂里登上花轿、在古民居坐上太师椅、在池塘边同居民一道洗菜等,并拍照留念,获取片刻的亲身体验与享受。
5 结语
围绕古村落旅游地的保护与开发,探讨在传统复兴和新农村建设等大的社会背景下,古村落所面对的社区发展趋势与方向,借鉴其他学科理论和实践,尝试建立古村落旅游地历史保护的综合研究体系框架和制度设计构想。
参考文献:
[1] 陈麦池,黄成林.古村落型文化遗产旅游地历史保护体系、原则与策略[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43-51.
[2] 王京.关于日本文化遗产保护制度的几个问题——以民俗及民俗学的关联为中心[J].文化遗产,2012,(1):94-104.
[3] 卢永毅.历史保护与原真性的困惑[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7(5):24-29.
[4] 张松.历史城市保护学导论——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一种整体性方法[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9-15.
[5] 张松.从历史保护教育看当今的热点话题——青年学子的认识与观点[M]//《理想空间》编辑部.城市遗产研究与保护.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122-128.
[6]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5.
[7] Thomas,D. N..The Making of Community Work[M].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83:138.
[8] 于显洋.社区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06-311.
[9] 郑土有.“自鄙”、“自珍”与“自毁”——关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7,(2):135—137.
[10] Graburn,Nelson.当今日本的过去——当代日本国内旅游的怀旧与新传统主义[M]// Nelson Graburn.人类学与旅游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5-162.
[11] 魏小安,王洁平.创造未来文化遗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24-125.
[12] 杜受祜.城乡一体化:统筹是关键、协调发展是目标——对成都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思考[J].农村经济,2005,(12):3-6.
[13] 余向洋.古村落社区旅游的另一种思路——借鉴台湾社区营造经验[J].黄山学院学报,2005,7(5):42-44.
[14] 许远旺.规划性变迁:机制与限度——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130.
[15] 杨效忠,张捷,唐文跃,等.古村落社区旅游参与度及影响因素——西递、宏村、南屏比较研究[J].地理科学,2008,28(3)::445-451.
[16] 陈志永,李乐京,梁涛.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模式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8,(7):106-114.
[17] 陈向宏.乌镇保护之谜[N].成都日报,2005-4-30.
[18] 卢松.历史文化村落居民对旅游影响的感知与态度模式研究[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164-177.
[19] 孙九霞.旅游人类学的社区旅游与社区参与[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