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鼠防治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灭鼠防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灭鼠防治方案

篇1

一、基本情况

医院总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共计五层,配备干粉、灭火器20只,室内消火栓每楼层三个,各楼层有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二、组织机构: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1、灭火组:

组长:

组员:医院消防队、各科室义务消防队

2、通信联络组:

组长:

组员:医院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

3、疏散引导组:

组长:

组员:医院全体医务人员、后勤服务人员

4、安全防护组:

组长:

组员:医院保卫科全体人员

5、救护组:

组长:

组员: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

三、报警程序和接警处置程序

1、任何科室(人员)发现火灾应立即向医院保卫科消防值班室和“119”公安消防队报警。

2、报警时要沉着冷静,应向消防队“119”接警人员讲清楚以下几个内容:

(1)报警人的姓名、联系电话;

(2)失火的准确地理位置;

(3)说明失火的情况,如起火时间、燃烧特征、火势大小、有无被困人员、有无重要物品、失火周围有何重要建筑、行车路线等等;

(4)耐心回答“119”接警人员的询问;

(5)派专人到有明显标志路口迎接消防车;

3、保卫科接到报警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1)组织义务消防队赶赴现场,并及时通知事故发生部位的人员或电工切断着火部位的电源;

(2)通知相关人员迅速集结,按本预案的程序和措施组织疏散和扑救,并立即向有关领导报告;

(3)门卫值班人员在火灾事故期间,严格控制出入车辆和人员。

四、应急疏散组织程序和措施

疏散引导组在发生火灾时,先疏散被火势围困的人员,其次在进行火势周围的物资疏散,同时要注意疏散人员自己的安全,疏散后的物资要放在不影响消防车通道和利于火灾抢救的安全地点,物资的放置点要留有1至2名人员看守,防止疏散后有物资形成新的火点。

1、在疏散时,要先疏散容易起火物资和贵重物资。

2、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人员的指挥进行疏散工作。

五、扑救初期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1、灭火组在接到火警后,应迅速赶往失火地点,听从总指挥的统一指挥实施灭火。在总指挥未到达的情况下,就近利用消防水源和灭火器材迅速扑救火灾,防止火势蔓延;

2、灭火组人员到达火灾现场时,如发现有人员被火势围困,应先救人,后救火,如发现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受到火势威胁时,应迅速组织人员将易燃易爆物品转移到安全地点。

3、如起火物为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应在确定无爆炸危险的情况下,用干粉灭火器、沙子等物品进行扑救,用水将周围的可燃物品淋湿,但严禁用水扑救化学药品或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火灾;如不能确定有无爆炸危险的,应在安全地点做好准备,等待消防部门的指挥人员的调令和火灾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的命令。

4、在公安消防队到达火场后,应听从公安消防部门指挥人员的指挥,配合灭火工作。

六、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1、通信联络组

(1)通信联络组接到火警后,立即通知医院领导有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及各小组成员到达火灾现场;

(2)根据总指挥的指令,将破拆、停电、供水、车辆调配等灭火指令传达到火灾现场的各小组;

(3)将火场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保障火灾现场与外界的信息畅通和寻求相邻单位支援的联络工作。

2、安全防护组

(1)安全防护组接到火警后,应首先控制车辆和无关人员进入院内,同时迅速通知有关人员清理火灾区周围停放的车辆;

(2)派一名人员到路口引导消防车和消防队员快速进入火灾现场;

(3)火灾扑灭后,要全面检查现场,消灭遗留火种,并派人保护好火灾现场,等待公安消防部门的监督检查,协助对火场进行现场调查。

3、救护组

救护组接到通知后,要迅速组织医护人员准备好抢救器械、药品等,做好抢救准备工作,旦有人受伤紧急实施抢救。

篇2

(一)防治任务

根据年农区鼠害发生趋势,全县开展春季农田统一灭鼠20万亩,农舍统一灭鼠2万户。

(二)防治目标

农田灭鼠效果达到85%以上,春季农田鼠密度控制在3%以下,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农舍鼠密度控制在2%以下。平均每亩挽回粮食产量30公斤以上,预计挽回粮食产量600万公斤,新增效益600万元。

二、实施步骤与方法

(一)防治区域

按照县政府对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的整体部署,今年确定的灭鼠重点区域为粮食主产区和鼠害重发区,具体在全县15个乡镇、聚鑫经济开发区实施。防治田块以玉米、大豆等旱田作物为主。

(二)防治措施

通过采用以大面积统一投放安全、高效杀鼠剂为主,以生物、物理、生态控制为辅的农区鼠害综合治理技术,大力推广毒饵站灭鼠技术,实现农区鼠害的有效控制。

(三)实施办法

农区统一灭鼠工作由农业局负责组织实施。负责制定全县农区灭鼠实施方案,与有关乡镇政府签订农区灭鼠任务责任书;负责培训技术师资骨干;有关乡镇农业站负责本乡镇投药的培训,由农业局统一提供灭鼠药剂,组织对农区灭鼠工作的督导、检查和验收。

(四)工作进度安排

1落实任务、签订合同、明确责任、组织灭鼠技术培训。

2各乡镇组织鼠情监测,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各乡镇选配投药人员,进行灭鼠技术培训。

3组织灭鼠药剂的统一供应,组织投药队伍开展春季农区统一灭鼠行动,统一投放毒饵。

4组织检查验收。

三、组织领导

为了加强对农区灭鼠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农区统一灭鼠工作领导小组和农区统一灭鼠技术指导小组。

篇3

【关键词】鼠密度;灭鼠措施;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3-02

老鼠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储存宿主,人类接触老鼠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或者食用饮用被老鼠的排泄物和分泌物污染的食物和水,或被鼠体表寄生虫(螨、跳蚤、蜱、虱子)叮咬后均可导致人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而发病。因此,加强灭鼠工作,降低鼠密度是控制出血热疫情的首选措施。组织开展大面积突击性灭鼠活动,可以降低鼠类密度,可以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质量,有效防控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及其他由鼠类传播的疾病[1],从而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胶南市近几年农村鼠害侵袭程度较高,为探索长期控制农村鼠害的可行方法,探讨切实有效地综合干预灭鼠措施,课题组结合全市集中灭鼠活动,在农村选取了5个镇的10个村,进行综合灭鼠措施效果评价。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从农村地区选取5个镇的10个村,每个镇2个村,分别分到对照组和实验组,这两个村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理念,居民生活以及工作方式基本相同。

1.2鼠密度监测方法

采用夹夜法[2],统一选用中型钢板夹(12cm*6.5cm),以花生米为诱饵,每5米布夹一只,每次监测每个村布夹400只,野外和居民区各200只,晚放晨收,专人记录布夹总数、捕鼠总数和无效夹数。

1.3灭鼠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灭鼠方式,灭鼠药品为0.005%溴敌隆粮食颗粒毒饵,室内投药时将鼠药投在橱柜下、床下、暖气包、天花板及下水道内,每15平方米的标准房间投3-4堆,每堆15-20克。投放毒饵后最少保留15天以上,投药后第5天检查毒饵取食情况,补足被取食毒饵,补投毒饵原则:少吃少补,多吃多补,吃光加倍。野外毒饵的投放时,村周边300米范围内均要投药,按照棋盘式方法投药,即每5米一堆,每10米一行,每堆5-6克,场院、三大堆、坟地、堤堰、排水沟渠以及河流、生产道路为重点灭鼠场所,投药量加倍。

实验组除按照前述方法投放0.005%溴敌隆粮食颗粒毒饵外,根据项目组制定的《农村集中综合灭鼠技术方案》,成立综合灭鼠干预队,由市疾控中心10人,镇卫生院2人,实验组乡村医生1人,及实验组村民5人组成。在投放之前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处理以及做好粮食的防鼠存贮等工作,同时发放和张贴《给居民的一封信》灭鼠事宜告知书,在开展过程中保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及时督导检查,保证投饵的覆盖率、到位率和饱和率。

1.4 效果评价方法

在灭鼠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村庄的居民区和野外进行鼠密度监测,计算出鼠密度,灭鼠效果=(灭前鼠密度-灭后鼠密度)/灭前鼠密度× 100%。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灭鼠前后野外鼠密度

实验组灭鼠前野外平均鼠密度为19.53%,灭鼠后野外平均鼠密度3.85%;对照组灭鼠前野外鼠密度19.04%,灭鼠后野外平均鼠密度15.71%,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得出,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2.2灭鼠前后居民区鼠密度

实验组灭鼠前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为6.34%,灭鼠后居民区平均鼠密度1.18%;对照组灭鼠前居民区鼠密度6.26%,灭鼠后居民区平均鼠密度4.69%,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得出,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2.3灭鼠效果

实验组野外灭鼠效果为80.29%,居民区灭鼠效果为81.39%,灭鼠效果满意;对照组野外灭鼠效果为17.49%,居民区灭鼠效果为25.08%,灭鼠效果不满意。(见表1)

3 讨论

我国近年来不断开展超声波驱鼠、以生态防制为主的综合灭鼠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本次研究课题组针对前期单纯灭鼠效果不显著,鼠密度在很短时间内回复到正常水平的状况,制定了《农村集中综合灭鼠技术方案》,成立了综合灭鼠干预队,在实验组除投放0.005%溴敌隆粮食颗粒毒饵外,还采取了系列综合灭鼠措施。分析发现,实验组野外平均鼠密度下降了80.29%,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下降了81.39%,而对照组野外平均鼠密度下降了17.49%,居民区平均鼠密度下降了25.08%,综合措施灭鼠效果较单纯药物灭鼠效果显著,与张震中,王芬等人研究提出的综合防制可以取得比单纯药物更好效果的结论一致[3,4]。提示在农村地区开展灭鼠工作,需要完善灭鼠方案,逐级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培训,充分调动灭鼠人员积极性。采取在投放药物之前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垃圾处理以及做好粮食的防鼠存贮等工作,同时发放和张贴《给居民的一封信》灭鼠事宜告知书,在开展过程中保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成立综合灭鼠干预队,进行指导检查,保证投饵的覆盖率、到位率和饱和率等综合灭鼠措施,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袁群,王志强,康殿民,等.山东省肾综合征出血热综合干预措施效果评价[J].预防医学论坛,2007,13(4):293-295.

[2] 消毒杀虫灭鼠手册编写组.消毒杀虫灭鼠手册[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226-229.

[3] 张震中,张玉铭,何全胜,等.以生态学方法为主对城镇居民区家鼠的综合防制研究[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4,5:27-29.

[4] 王芬,朱长才,黄建友,等.城市社区综合灭鼠措施效果评价[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6,17(1):28-29.

作者简介:

张振堂(1972-),主管医师,主要从事疾病控制和管理工作。

篇4

关键词:农区灭鼠;效果;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S4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12-0104-1

鼠害是一种生物灾害,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推广先进农业增产技术的力度,采取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农区统一灭鼠技术”实施补贴。回顾我县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已经取得了理想防治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具体主抓了以下几个主要关键环节。

1 开展宣传培训

1.1 领导分工负责

农区统一灭鼠工作一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每年都由县政府组织召开《全县农区统一灭鼠工作会议》,各乡镇政府主要领导参加,县、乡镇、村各级组织层层签订农区统一灭鼠责任书,保证灭鼠工作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真正实现鼠口夺粮的目标。

1.2 加大培训力度

农技推广站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把灭鼠技术制成幻灯片向广大农民朋友宣传讲解。指导农户开展农区统一灭鼠工作,每年培训农民达到万人以上。

1.3 印发技术资料

为了扩大普及面,每年由县农业总站统一印发灭鼠宣传材料5000余份,通过农业科技示范户辐射到所有村屯,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2 建立岗位责任

全县成立灭鼠工作组织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灭鼠技术环节统一按照“伊通县农区统一灭鼠技术方案”执行。做到责任明确,分工具体,任务落实,确保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安全有效顺利实施。

3 搞好统一灭鼠

全县农区统一灭鼠工作始终执行“五统一”的原则。即统一组织、统一技术、统一供药、统一配制毒饵、统一投放的原则。灭鼠药剂为0.005%溴敌隆毒饵。由天津市天庆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3.1 农区

投药全部采用一次性饱和投饵法。采取多吃多补,少吃少补,不吃不补的方法。稻田:按自然田块,沿田埂投一圈,每隔3m左右为1个投饵点,每点投饵10g。旱田:以5m×10m间距进行等距投饵,每堆10-20g,每hm2投饵3kg。投药后一周将田间剩余饵料全部收回,由村、屯安排指定人员统一管理。

3.2 农舍

统一采用毒饵站投药法。每个农户放置2个毒饵站。每个毒饵站放毒饵50-80g,放置房前屋后、仓房等老鼠经常出没的地方。晚放晨收,避免小孩玩耍出现不安全隐患。

3.3 投药时间

各乡镇根据当地农时季节具体安排。全县分春秋两季进行灭鼠,春季在5月上旬、秋季在9月上旬进行。

4 效果调查分析

4.1 分布区域

全县农区统一灭鼠面积每年40万亩。分布15个乡镇。

4.2 效果调查

篇5

【论文摘要】通过史店乡退耕还林鼢鼠危害情况的调查,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草以来,鼢鼠危害最为严重 ,鼢鼠危害面积达到34598.6亩,由此采取了以下措施防治:一是预防措施,二是生物防治,三是物理防治,四是人工防治,五是化学防治。

1.史店乡基本概况

史店乡位于海原县城中南部,距县城7.5公里,中部干旱带,隶属中卫市海原县管辖。东、北以贾塘乡为毗邻;南以马万山顶;西以海城镇为界。全乡总土地面积22.1万亩。共管辖7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退耕还林(草)34598.6亩 ,涉及40个自然村。

2.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规模及取得成效

2.1自2001年实施退耕还林(草)以来,我乡在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史店乡广大职工通过不懈的努力,累计完成退耕还林(草)任务34598.6亩,绿色通道816.4亩,据报道,截止2004年项目点已实施退耕还林工程34598.6亩,并筛选出了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树种,树种以沙棘、山毛桃、榆树、山杏、棘柳、柠条等数种,年累计投资470万元。

2.2通过项目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的植被覆盖率达到75%以上,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生态效益,以及增加木材储备、提高生存环境质量、带动社会就业、改善投资环境等经济社会效益方面。

3.项目点鼠害危害现状及造成损失

3.1鼠害危害现状

根据我县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点鼠害监测情况,2008年鼢鼠发生面积13.8万亩,其中严重危害地段约占项目点所有退耕还林(草)地的50%左右,每亩有鼢鼠疙瘩180个,(数高的可达320个)平均有鼢鼠疙瘩达到260个,树苗受害率达到100%,枯死率达到70%以上,中度危害地段,鼢鼠疙瘩每亩也在260个左右。

3.2鼢鼠发生所造成的损失

(1)鼢鼠会造成草地退化。

鼢鼠在地下4-16cm之间活动,许多植物的根系基本上也集中在这一地层中,植物根系被破坏,如此多的疙瘩已经破坏了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使土壤无法正常保持水分,使植物无法正常生长,从而加速了草地退化。

(2)给当地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鼢鼠的持续危害,致使项目点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建设成效难以巩固,经济损失巨大。一、草地生产力在鼢鼠的破坏下在逐渐下降,牧草供应量已无法满足家畜的需要,家畜出栏率明显下降;二、被鼢鼠啃食的林木无法正常速度生长,达不到国家要实现的退耕还林还草验收标准。从而不但给当地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国家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总体实施造成了威胁。

4.鼢鼠的生物学习性及防治原则对策

4.1鼢鼠的生物学习性

鼢鼠又名地羊,当地群众俗称“瞎瞎”。主要分布在碾子沟、方庄、油坊院、芦子沟、及其周边的包庄、三留洼、史店、米湾、前川等行政村。春天时,鼢鼠便沿着植物的根系深度不断地挖掘洞通,把洞通所及之处的树苗幼根咬断,导致大片的植物枯死。鼢鼠的食性不但随季节不同而有区别,食量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同时还与活动的位置相关。例如,4-5月间,每天食量平均为250多克,又每天每只鼢鼠平均涌起的新土包3堆;9月间,每天食量平均为390克,其每日推出新土丘120多个,这说明鼢鼠在秋季不但吃的更多,而且活动也更加频繁。主要危害树种有山杏、沙棘等。

4.2防治原则与对策

4.2.1防治原则

(1) 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治,持续控制,防控结合的原则。宣传普及鼠害防治基本知识,提高群众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防控结合,控制鼠情危害与蔓延。

(2) 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预防和控制工作实行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

(3) 坚持快速反应,紧急处置,控灾减灾的原则。建立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强化人力、财力储备,增强快速应急处理能力。一旦出现新情况,快速反应,及时准确的处理。

(4) 坚持依法防治,职责明确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对预防、鼠情报告、控制和扑灭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及分级控制。对不同等级危害情况,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领导体系和工作方案。

(5)坚持依靠科技,综合防治的原则。依靠专家和科技攻关,进一步加快生物防治、驱避剂等研究和应用步伐,开展无公害防治,从化学防治为主向生物防治为主转变。

4.2.2鼢鼠治理对策

(1) 预防措施

选择多个树种实行针阔混交、乔灌混交;加密鼠害厌食树种;造林前结合整地进行深翻;采用多效抗旱驱鼠剂对造林苗木进行蘸根。加密林木抚育,通过伐除鼠害木,树下深翻、除草、挖掘防鼠阻隔沟等措施,破坏鼢鼠洞道,降低其危害程度。

(2) 生物防治

一是实行封山禁牧,架设招鹰架,保护,招引天敌;二是推广使用鼠类不育剂。

(3) 物理防治

采取在重点地段投放碎玻璃片,树木根部埋死鼠或施放动物皮毛、烟油水、烟油子等办法驱鼠。

(4) 人工防治

采取发动群众和组建专业灭鼠队的办法,各村至少建一个专业捕鼠队,每个专业捕鼠队人员在30-40人,在防治区利用弓箭进行人工捕打。

(5) 化学防治

采用点种毒豆、施用生物毒素、灭鼠弹灭杀、磷化铝熏蒸、投放溴敌隆和杀鼠醚等化学药剂进行灭鼠。

5.小结

5.1实施退耕还林(草)后,由于当地重点强调了林木的成活率,落实了退耕还林(草)的苗木费和补偿费,却忽视了包括管护在内的病虫害防治的费用,致使鼢鼠危害日渐加剧。

篇6

【主题词】天然草原;鼠害;虫害;调研;防治

为响应“下基层到一线办实事转作风”活动和巴彦淖尔市农牧业局2013年专题调研课题安排,笔者对2013年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鼠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进行了调研。

1 调研时间、地点、方式、内容

2013年4~11月,在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磴口县4个牧区旗县进行调研。调研采取走访、实地查看、参与鼠虫害调查和防治等多种形式,广泛了解鼠虫害发生、防治情况,所采取的措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等。

2 调研结果

2.1 鼠害的发生与防治情况

2.1.1 发生情况

2013年春季,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鼠害为害面积185333hm2,其中乌拉特前旗5333hm2,为害区域主要集中在白彦花镇查干哈达嘎查和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阿日齐、白彦花、巴音温都尔、西羊场4个嘎查,平均有效洞口数达380个/hm2,害鼠种类以长爪沙鼠为主;乌拉特中旗80000hm2,为害区主要集中在巴音乌兰苏木图克木嘎查、东达乌素嘎查退牧还草项目区,以及新忽热苏木希热嘎查、乌兰朝鲁嘎查和海流图镇呼日木图嘎查等地,平均有效洞口数为210个/hm2,害鼠种类以长爪沙鼠为主;乌拉特后旗53333hm2,为害区域主要集中在获各琦苏木前达门嘎查和满都拉嘎查、潮格温都尔镇西尼乌素嘎查、巴音前达门苏木的巴音满都呼嘎查、阿布日勒图嘎查、巴音呼热嘎查和巴音查干嘎查,平均有效洞口数为331个/hm2,害鼠种类以大沙鼠、子午沙鼠为主;磴口县46667hm2,为害区域主要集中在沙金套海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巴音毛道嘎查、那仁宝力格嘎查、巴音博日格嘎查、温都尔毛道嘎查和巴彦高勒镇沙拉毛道,平均有效洞口数为270个/hm2,害鼠种类以子午沙鼠为主。严重为害面积52667hm2,其中乌拉特前旗2000hm2,最高有效洞口数达610个/hm2;乌拉特中旗80000hm2,最高有效洞口数为420个/hm2,乌拉特后旗13333hm2,最高有效洞口数为543个/hm2,磴口县17333hm2,最高有效洞口数为410个/hm2。

2.1.2 防治情况

根据鼠害预测预报情况,市草原站制定了《巴彦淖尔市2013年天然草原鼠害防治方案》,旗县也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市、旗两级草原站积极行动,组织科技人员及时开展防治工作。全市鼠害防治面积25000hm2(其中生物药品防治19667hm2、招鹰灭鼠3333hm2,化学药品防治2000hm2),投放毒饵18.7t,投入劳力510人/d、技术人员83人/次、防治器械182台套,车辆119辆/次,生物防治比例达92%,达到农业部的“十二五期间鼠害生物防治比例达到80%以上”的目标。经调查,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

2.2 虫害发生防治情况

2.2.1 发生情况

巴彦淖尔市2013年的天然草原虫害与往年相比,不论为害面积或为害程度都有所降低。全市虫害为害面积183333hm2、严重为害面积81667hm2,虫害种类为蝗虫、春尺蠖、叶甲,为害涉及3个旗、16个苏木镇、31个嘎查(村委)、6004户牧民、20547人、40.045万头、只牲畜。其中蝗虫为害面积为144000hm2,严重为害面积为54667hm2,共涉及3个旗、12个苏木镇、23个嘎查(村委)、4454户牧民、15146口人、29.895万头、只牲畜;春尺蠖为害面积为36000hm2,严重为害面积达26333hm2,主要发生在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白彦花镇、沙德盖镇,乌拉特中旗巴音乌兰苏木;叶甲为害面积为3333hm2,严重为害面积为667hm2,主要发生在乌拉特中旗温更镇。

2.2.2 防治情况

灾情发生后,自治区草原站、市委、市政府和市农牧业局高度重视,先后派专家调研和现场指导,市草原站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各地积极采取紧急应对措施,多渠道筹措资金,采用飞机作业与地面机械作业、人工作业相结合以及化学、生物药品防治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治。市旗两级植保技术人员深入草原虫害防治工作第一线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使重灾区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将损失降到了最低。

全市共防治草原虫害59527hm2(其中飞机防治56940hm2、人工防治720hm2、机械防治1867hm2),用药32.485t(其中生物药品12.52t、化学药品19.965t),投入劳力574人/d、技术人员141人/d、飞机486架/次,大型喷雾器14台套、背负式喷雾器220台套,车辆222辆/次。其中生物防治23007hm2,生物防治比例达到38.6%,飞机防治比例达95.7%。经调查,灭效均达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2.3 采取的主要措施

2.3.1 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义务

根据近年来鼠虫害发生面积大、为害较重的态势,本着“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从市级到旗县级都成立了草原鼠虫害防治领导小组,遵循“应急管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切实落实防控责任,按照组织指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物资准备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服务到位和督查指导到位“六个到位”的要求,及时准备,统一组织落实防治计划、编制实施方案、组织协调鼠虫害防治工作,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规范管理、完善措施,为草原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保障。

2.3.2 加强体系建设,强化测报能力

预测预报是鼠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是指导防治工作的科学依据和影响防治决策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在自治区的支持下,市草原站及乌拉特前旗、中旗和磴口县已建成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乌拉特后旗今年也列入了建设单位,且正在建设中。目前,我市已有农牧民测报员62名,设立了加强测报员培训班,并以6667hm2为1个监测区,以确保监测数据的连续性、代表性和长期性。充分依托“自治区-盟市级-旗县级-农牧民测报员”四级测报网, 利用3S技术与地面监测相结合,加强了监测工作,提高了测报能力。

2.3.3 加强调查工作、强化预测预报

根据内草发〔2013〕5号《关于认真做好2013年草原生物灾害监测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鼠害、虫卵调查方案,4个牧区旗县春季从3月2日至4月25日陆续开展了鼠虫害调查工作,在全市15个苏木镇共设鼠害路线调查样方85个、虫害调查样点70个;从9月25至11月13日在全市4个牧区旗县的16个苏木镇开展路线调查与样地调查相结合的调查工作,共设鼠害调查样方95个、虫害调查样点100个,根据调查结果做出预测预报,并以报告和数据库的形式上报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2013年鼠虫害的发生面积与春季的预测预报面积基本吻合。

2.3.4 完善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能力

目前我市已建成机械化防治作业队,拥有大型喷雾器8台、拖拉机5台、简易机场4处、中小型喷雾器数台,各旗县因地制宜地采用“运-5”、“蜜蜂-3”、“蜜蜂-4”、“澳大利亚动力三角冀912”、“美国安塔瑞斯582”等飞机与“巴西杰克多AJ-401”等大中型喷雾机械开展防治工作。2013年的鼠虫害防治共出动飞机165架次、大型喷雾机械30台套,中小型喷雾器386台套,圆满完成了防治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3.5 加大生防力度、推进综合防治

按照农业部和自治区草原站2013年的工作安排,以及“十二五”期间“鼠害生物防治比例提高到80%以上,虫害生物防治比例提高到60%,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的要求,巴彦淖尔市草原站坚持“防灾与环保并重” 的原则,在草原鼠虫害防治中启用生物防治。在乌拉特后旗加大招鹰灭鼠力度,扩大灭鼠范围,新建招鹰架20个,累计建立150个;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磴口县的鼠害防治中均利用C型肉毒素防治。鼠害生物药品防治19667hm2、招鹰灭鼠3333hm2,生物防治比例达到92%。在虫害防治中,利用苦参碱、阿维菌素等生物药品与化学药品相结合进行防治,生物药品防治面积达23007hm2,生物防治比例达到38.6%。同时,与“退牧还草”“草原围栏”“牧草飞播”等项目结合,综合防治草原鼠虫害,使防治工作取得实效。

2.3.6 严格值班制度,保障信息畅通

充分认识草原鼠虫害监测和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增强防治工作的责任感,严格执行值班报告和督查制度。按照自治区草原工作站的要求,从5月28日开始启动24h值班和3d一报制度,市站及各旗县有专人值班,实行领导负责制,一般情况3d报告1次,重大灾情随时上报,值班期内严禁脱岗漏岗。鼠虫害防治期间,每周上报1次防治进度和鼠虫情动态,以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截至目前,已累计上报鼠虫情动态16期,保证了上报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有利于信息畅通,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2.3.7 做好药品储备,保证防治效果

每年在鼠虫防治结束后,市草原站就根据秋冬调查预测情况储备灭鼠、灭虫药品。2013年的灭鼠药品除自治区下拨30t以外,旗县还自行采购了部分药品,如储备灭虫药品4.5%高效氯氢菊酯7t、1.3%苦参碱8t、防护服200套、防治用机械检修8台,以为防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防治期间,根据防治进度计算每天的防治面积和用药量,及时提供准确数据,保证防治用药的充分供给。

鼠虫防治区域由专人负责进行灭效调查,通过走访和样方调查,对防治前和防治后的鼠虫害密度、中毒死亡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查遗补漏。根据防效监测,灭效均达到90%以上。

2.3.8 加强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

在鼠虫防治期间,由专人负责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及时广泛的报道鼠虫害发生情况、防治进展情况以及防治期间总结出的好做法、好经验,先后在CCTV13《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蝗虫防治情况,在内蒙古电视台《晚间报道》及市级各类媒体上报道了虫害防治相关内容,以期通过广泛宣传来提高国家对鼠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及人民的认可和社会的支持,从而使此项工作常抓不懈,进而达到预期效果。

2.4 存在的问题

通过连续几年的防治,草原鼠虫害在一些区域得到了有效遏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草原退化现象依然存在,害鼠、害虫适生环境没有明显改变,鼠虫害再度暴发的隐患还没能从根本上消除,防治工作仍面临着一些问题。

2.4.1 防治比例低

受资金投入不足、地方财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近几年鼠虫害防治表现为发生面积大、防治面积小,“年年防治,年年发生”的局面未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十二五”期间,国家对天然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非常重视,加大了投入力度,仅对巴彦淖尔市就下拨了1000多万元经费,但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鼠虫害累计为害面积仍有2107000hm2,严重危害面积达931400hm2,防治比例占为害面积的22.9%、严重危害面积的51.9%,这势必对防治成果的巩固和防治面积的扩大产生严重制约。

2.4.2 监测与防控体系不健全,缺乏草原鼠虫害防治的长效机制

在监测体系方面,虽然在市站和4个牧区旗县陆续建成了草原鼠虫害监测预警体系,但基层人员少且知识结构不平衡、技术力量不足、设施简陋、缺乏必要的工作条件、测报手段落后、科技含量不高、监测范围大、劳动强度高,加之缺乏必要的经费,严重影响了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率。虽然培训牧民做兼职测报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但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在全市4个牧区旗县境内广泛推广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防控体系方面,长期以来只强调救灾,但在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备的配备上投入很少,没有应急防治的物资储备和储备库,已不适应当前草原防灾减灾工作的需要。

2.4.3 缺乏对害鼠、害虫及防治方法的研究

随着环境、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变化,近两年沙葱萤叶甲等一些新的草原害虫相继出现,已在一些地区造成严重危害。草原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成灾机制也发生了改变,但新的防治机制尚未形成,给防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2013年,巴彦淖尔市天然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采取措施得当、防治效果明显。但从总体上看,其发生面积大、防治面积小,对鼠虫害防治效果的持续巩固不利,鼠虫害防治也只是停留在救灾、应急防治上,与此项工作常态化还有一定距离。此外,中央和自治区下达的防治补助资金对大面积的防治工作也只是杯水车薪。

3.2 建议

3.2.1 加强本级财政投入力度

地方财政投入部分资金,加强鼠虫害防治工作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机械设备配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加强防治队伍建设、科技人员及农牧民测报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技能;解决农牧民测报员的经费问题,使此项工作更加科学化、常态化,使“草原绿起来、牧民富起来”的目标得以实现。

3.2.2 加强防治新方法、新技术的研究

加大对草原虫鼠害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成灾机制以及防治新方法、新技术的科研支持力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与各大学合作代培、深造一些科技人员,加强其对此项技能的掌握,使此项工作得心应手。

篇7

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的决定》精神,坚持“条包块管,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做法和“打早、打少、打小”的原则,全面宣传发动,广泛、深入、持久的开展除“四害”活动,巩固除“四害”成果,不断降低“四害”密度,使其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控制和减少病媒生物传染病的发病率,保证师生身体健康,提高师生生活环境质量。

二、主要措施

坚持以环境防治为主,化学、物理方法为辅的综合措施,做到防与灭相结合,突击杀与长期巩固相结合。

1、广泛宣传发动。消灭四害、讲究卫生是防止传染病爆发、流行,保护师生身体健康的主要内容。学校要加强对除“四害”工作的领导,切实开展工作。大力宣传“四害”的危害及除“四害”的意义和方法,人人动手,个个参加,经常开展校园环境卫生大扫除,大力清除校园内“四害”孳生地和孳生物,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除“四害”活动。

2、切实加强组织建设。学校健全和完善除“四害”组织机构,明确专人负责,建立工作小组,切实做到工作有计划、活动有步骤、年终有总结,将工作落到实处,

3、大力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各校要全面清除“四害”孳生地孳生物,彻底清除积存的垃圾、室内外的存水容器、坑洼积水、废品等蚊蝇孳生栖息场所,垃圾箱(房)做到日产日清,严格控制“四害”孳生场所。

三、时间部暑:

1.9月上旬成立学校除四害领导小组和除四害专业队伍,加强对除四害工作的领导,使除四害工作事事有人做,处处有人管。

2.10月——11月进行动员和培训阶段,对全校各区域进行规划,落实专人,一定到底,签订责任书,对药品种类,施药规定,施药场所,用药计算,除杀后处理,数据收集,资料汇集等工作做详细部署,确保除四害工作善始善终,资料专帐齐全。

3.3月下旬,环境集中整治,开展突击性清理活动,彻底清除积存垃圾,卫生死角,彻底清除四害孳生场所。

4.4月上旬——6月上旬,采取集中投药清杀,并做好数据采集统计工作,为下阶段巩固期做好资料准备。

5.5月下旬,自查补杀阶段。根据除四害标准对消杀场所进行检测四害密度,如超标准,放假前进行集中补杀。

6.6月下旬第二次集中投药,消杀阶段,迎接开学。

7.7月中旬进行自查补杀。

8.8月份为考核总结阶段,根据统一要求按除四害标准,对各部门进行考核验收,准备好书面总结材料,随时接受区考核组的考核,以优异成绩迎接区检查组的检查认可。

四、组织领导:

1.成立除四害专项领导小组,制定除四害工作方案,并将除四害工作任务分解,分部门落实,并组织实施。

2.成立各部门除四害工作小组,组织消杀技术方案和工作方案,包括环境整治,药物投放,除蝇、除蟑、防鼠、防蚊设施的修复与设置工作。

五、加强防制措施确保除害工作取得实效

1、灭蚊:今年消杀继续采用喷雾机药物消杀方法。对为保证消杀药物的安全有效药品由刘卫芳统一向区爱卫会采购。消杀范围:学校及周边。时间:学生放学之后。

2、灭鼠工作:灭鼠活动统一组织、在统一时间内统一投药。为安全起鉴药品由校总务处统一采购国家允许使用的溴敌隆和氯敌鼠抗凝血类药。对于投药后发现的死鼠就地掩埋或焚烧。明确灭鼠的要求与标准:

在全校范围内清除内外环境杂物、堆放物。总务处安排专人应将垃圾日产日清,从而断绝老鼠的食源水源。垃圾池等场所是灭鼠的难点重点。因此要加大投药、预防力度。投药时要加强防护措施防止污染环境及药物中毒。

3、灭蝇工作

灭蝇工作是我校除四害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将加大宣传力度发动师生共同参与。真抓实干将任务落实到人头。灭蚊蝇工作的要求和标准要控制好坑塘、积水容器。办公室里人手一拍,见蝇就打等。处理好积水问题。保证蚊蝇不超标。

4、灭蟑螂工作

今年的灭蟑螂工作将继续同卫生防疫监督部门合作进行。重点是学校食堂等部门,采取自行投药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法。

六、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安排扎扎实实地做好这项工作,把除害防病工作提高到师生身体健康、提高生产力的高度。

2、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各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制。把任务落到实处。按照责任分工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地完成了今年的除四害工作。

3、深入发动、广泛宣传、全校参与。校爱卫会深入发动群众、大造声势。营造良好的除害氛围,大打一场除害歼灭战。

篇8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指导思想为指导,树立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创建十佳卫生社区的工作目标,坚持“社区组织领导,辖区单位负责,落实小区管理,发动群众参与,实行检查督导”的原则,做好宣传发动,加强社区"除四害"工作,统一发表春、秋两季灭鼠和灭蟑的制作标准和毒饵的投放时间,确保除“四害”工作成效,做好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

二、工作目标

为把社区建设成环境优美、市容整洁、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的文明社区,确保省、市对我社区“除四害”工作验收一举达标,大力开展春、秋季节性的宣传,普及灭蟑、灭鼠的知识,统一培训,科学用药,确保各项防治措施的正确实施和药物的正确投放,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之内。

三、工作步骤

根据潍坊市爱卫办的任务要求,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为宣传活动阶段。召开社区居委会,传达潍坊爱卫会关于开展“除四害”活动的精神,组织领导班子,召开社区各责任单位分管创建工作负责人,专干和小区负责人动(社区党建工作计划)员大会,传达精神,布置工作。

第二阶段:筹措经费、投放药物

各项经费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单位必须按照分配的任务,做好各项药物的投放到位,有出租门面的单位对门店要包负责,各小区负责人负责落实分发和投放。

第三阶段:查漏补缺,认真整改

按照国家对灭鼠和灭蟑的达标要求,彻底进行卫生清扫,排解难点,治理死角,督导各责任单位认真落实责任状和条款,对企业改制院落、开发小区、居民小区和经营门店进行督查落实,按照“国标”要求社区进行模拟检查,认真整理资料,做好迎接上级检查和考核验收工作,确保验收迎检达标。

四、工作措施

1、组织健全班子:社区成立与党总支书记李建民同志为组长,文学玉为副组长,肖向聪、宁冬梅、胡亚丽、陈望元、吴吉云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宁冬梅为专干,各小区负责人为本小区“除四害”工作专干。

篇9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领导

目前正值春季,是各种传染病易发生和流行时期,加上去冬气候反常,出现暖冬现象,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与繁殖,更容易引起传染病的流行。对此,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领导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克服麻痹思想,充分认识当前抓紧抓好爱国卫生防病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组织领导,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准确掌握工作动态,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指挥全区爱国卫生防病工作,并采取明察暗访方式检查全区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不力的要在全区通报批评,对存在严重问题的要追究有关领导和人员责任。

二、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将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搞好爱国卫生防病工作要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力,通力协作,促进落实。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发挥属地化管理作用,全面动员辖区社会力量,整治环境,预防疾病,组织监督检查辖区各项救灾防病措施落实情况。

各部门要按照各自工作职能认真做好工作。城建部门要组织清理城区破损的户外大型广告、牌匾,维修城区市政设施,搞好主要路街清扫保洁,保持市容市貌;同时指导农村乡镇(涉农街道)整治镇容村貌。

农业部门要做好农村人畜粪便和各种废弃物的处理以及畜禽疫病防治、冻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搞好农村灭鼠和农村自来水厂日常卫生管理,防止农村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疾病和水源性疫病的传播。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要加强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监管,对城区主要干道工地围挡、工棚、脚手架、大型广告牌匾、公共设施进行全面检查;组织清理影响道路交通、易发生次生灾害的工地围挡、广告牌匾和无主牌匾,保证市容环境卫生安全有效。

交通部门要组织清理城区公路界内和农村公路沿线的垃圾污物和影响观瞻的乱堆乱放,保证管辖区域交通畅通。

工商部门要组织城乡各经营单位加强对城乡集贸市场的监督指导工作,严防腐败变质的食品流入市场;严格落实卫生责任制,保持市场整洁。

环保部门要加强城乡环境保护和监测。

公安部门要全力配合各乡镇、街道和有关部门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教育部门要修建城乡学校卫生设施,为学生安排健康教育课。

区委宣传部和区内各类媒体要大力宣传卫生知识,增强群众的防病意识。

卫生部门要协助区政府组织实施已经制定的各项救灾防病预案和技术方案,组织卫生监督人员全面开展所负责的各项卫生监督,搞好城区灭鼠工作。

财政部门要将爱国卫生防病工作经费列入计划。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协调有关单位强化食品卫生监督,防止食源性疫病传播和食物中毒的发生。

总工会、妇联和团区委要组织各自所联系的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活动。

其他各部门和各类单位也要积极参与城乡爱国卫生运动,搞好本单位卫生,并按照所在街道、乡镇的统一安排,参加爱国卫生公益活动。

三、认真组织,突出重点,确保爱国卫生运动收到实效

1.灭鼠为重点,控制“四害”(鼠、蚊、蝇、蟑螂)密度。城乡要做到日常防治与突击消杀相结合,环境整治和药物消杀相结合,统一组织,统一要求,以居住环境和公共场所为重点,开展群众性的除害防病活动。当前除害工作重点是开展春季灭鼠,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等鼠传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农村各乡镇(涉农街道)和城区各街道要分别在农业和卫生部门的指导下,组织辖区单位、村屯和社区,发动城乡群众,落实灭鼠措施,清除卫生死角和鼠类栖息场所;抓好重点区域和场所的防鼠设施建设,科学规范安全有效投放鼠药。同时适时开展蚊、蝇、蟑螂杀灭活动,城乡要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在5月份组建消杀队伍,先培训、后上岗,科学组织实施消杀。特别是城区各街道和城建部门要分别组织社区和园林、环卫、施工开发单位对城区垃圾场、袋装化垃圾存放点、公厕、下水道、公园、绿化带、行道树和各类工地适时定期喷洒消杀药物,以保证这些重点区域“四害”密度控制在较低水平。

篇10

[关键词] 志丹 苹果幼园 管理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6-0051-01

为积极探索山地有机苹果幼园科学管理模式,扎实开展“苹果综合管理提升年”活动,推动全县苹果产业提质增效,特提出本技术方案,以此探索苹果幼园管理新模式。

一、指导思想

紧盯建设山地有机苹果示范县总体目标,结合苹果幼树管理技术路线和“前促后控”措施,实行果豆科学间套与“绿色防控”多措并举,积极探索苹果幼园管理新模式,推动幼园管理走科学化、规范化发展的路子。

二、目标任务

以杏河镇清涧湾村至孟洼村沿线为中心,涉及13个行政村、6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200亩,其中寺洼、李渠、张渠、白元、杨台、中庄等6个村为核心区块,建成集豆科作物间套肥田、绿色防控于一体的万亩山地有机苹果幼园管理良性互促发展模式示范带。

三、技术措施

1.强化幼树管理,确保技术到位

幼树管理以“促进生长、快速成型、尽早挂果”为目的,按照“一年栽植保成活,二年抹光扶中干,三年促长拉水平,四年刻切促成花,五年疏花结好果”的技术路线,实现早成型、早挂果。要注重以下四个环节。

1.1幼树保护。果苗定植到生长全过程尽量避免无谓的机械创伤。新建园必须埋土防寒防抽干,树干基部埋土不低于40厘米,树梢沿树行方向压倒,全树压土埋实;1-2年幼树,冬剪后处理伤口全树缠膜;3-5年幼树及时涂药处理剪锯口,主干缠膜越冬。

1.2地膜覆盖。秋建园翌年春放苗后或春建园定植后,要浇透水并立即在树盘覆盖1.5米见方地膜;1-5年生幼树,土壤封冻前覆盖黑色地膜,以达到提温保墒、灭除杂草、促进生长的目的;大龄树提倡树盘覆草和种植绿肥。

1.3增施肥料。在施足定植肥的基础上,3月份土壤解冻后以液态形式追施优质复合肥,按照1年生幼树0.15公斤/株,2年生以上幼树每年按0.15公斤/株递增。9月中旬至10月中旬,1年生幼树在树冠处挖环状沟深施有机肥20公斤/株,2年生以上幼树每年按10公斤/株递增。6月份以后禁止追施氮肥,防止旺长。

1.4修剪拉枝。1-2年生幼树疏除主干上距地面80厘米以下的枝条,即光干修剪;3年生幼树注意选留永久性主枝,主枝延长头在饱满芽处短截,疏除中心干上过密枝、轮生枝、重叠枝,均匀甩放其它大小一致枝条;4-5年生幼树修剪重点转移培养主枝,促成结果枝,促发花芽。

2.实行果豆套种,把好“五个关口”

苹果幼园间套低杆粮油、瓜菜、薯类等作物,既可肥田养地,又能增加单位面积收益,还能促进果园管理。实施果豆套种必须把好“五个关口”。

2.1严把优良品种关。示范园带既是果豆套种生产田,又是优良品种繁殖地,统一种植“中黄13”大豆优良品种。该品种为全县大豆生产繁殖用种,示范带内不允许有其它品种大豆混杂种植。

2.2严把物资投入关。实行配方施肥,按亩施农家肥不低于1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碳酸氢铵30公斤,在播种前将肥料混合深翻入土,细整田面,达到耕作层土壤绵软,上虚下实。

2.3严把播种质量关。播前将种子暴晒2-3天,以提高种子活力,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病菌,条件允许可以钼肥拌种。4月底前为最佳适播期,必须在果树行左右各留足1米营养带,采取沟垄条播。播种时施放毒饵,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后不宜用力整压播种沟。

2.4严把合理密植关。按行距40厘米、株距20厘米密度播种,保证实播面积每亩留苗8000株以上,实现单产150公斤以上。

2.5严把田间管理关。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苗、定苗,在始花期每亩施尿素5-10公斤,生长期适时中耕除草、防治虫害,成熟后抢时收获。

3.开展绿色防控,搞好统防统治

3.1加强病虫鼠害预测预报。根据病虫鼠害发生规律,在核心示范区设立3-5个测报点,及时病虫鼠害信息。

3.2培养一支果园灭鼠队伍。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灭鼠能手,在4-6月和8-10月两个鼠害高峰期进行全面灭鼠,把果园鼠害控制在防治指标以下。

3.3突出重点开展防控示范。在每个核心区块建设1个百亩绿色防控示范点,通过挂杀虫灯、性诱芯、诱虫带、黄板以及释放扑食螨等生物、物理防治措施控制病虫危害。同时要重点防控果树腐烂病、白粉病、早期落叶病和大青叶蝉、蚜虫、金龟子、卷叶蛾、象鼻虫等病虫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