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报表有何作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报表有何作用

篇1

关键词:财务报表 分析 方法 财务指标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1-120-01

一、财务报表分析概念及报表种类

1.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是根据医院的财务报表对医院整体的经营活动、财务状况等情况,运用一定的财务分析方法对医院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等作出判断和评价,客观评价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医院的发展得到促进。

2.根据《医院会计制度》规定,财务报表由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医疗收支明细表、药品收支明细表、基金变动情况表等组成。

二、财务分析的方法

财务分析的方法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

1.趋势分析法。它是帮助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前景,揭示单位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前后变化及其原因,其数据是绝对值也可以是百分比数值。

2.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各经济指标的比率,来查找差异的一种方法,它计算出来的数据是个相对数。

3.比较分析法。是把医院的实际数和预算数进行对比,说明医院财务信息的数量关系和数量差异。它可以是本院本期财务数与上期财务数对比,也可以是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对比。

这三种方法都可以对医院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但比率分析法相对于其他两种方法来说更加直观,因此也是财务报表分析中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三、医院财务报表分析指标

医院财务分析指标是分析医院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财务报表分析指标的目的和角度不同设置的指标体系也不同,该体系的构建在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的同时,应保证分析工作的客观性有效性。笔者根据分析的内容总结出以下几项指标:

1.能力变现指标。它反映医院近期现金流的状况,是评价医院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包括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该指标反映医院的短期偿还债务能力大小,流动资金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偿债力就增强,一般说来流动比率在200%左右即可。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库存物资-药品)/流动负债。该公式把库存物资和药品剔除出去,是因为这两项的变现速度较慢,去除后的结果更能真实反映出医院短期的偿债能力,其比率在100%就行。

2.资产管理指标。它是管理资产效率的财务指标,考查有效经济资源的利用,主要有药品周转率和应收医疗周转率。

(1)药品周转率。药品周转率=药品销售成本/平均药品库存成本。在流动资产中,药品的比重较大,它的周转率反映着存货的周转速度,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变现速度就越快,同理该指标越高则医院的资金流动性越强,占用资金水平越低,财务风险就越小。

(2)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应收医疗款周转率=(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平均应收医疗款。这一指标反映了应收款在一定时期内变现的平均次数,因为应收款占用了医院的大量资金,如果缩短收帐的期限,坏帐损失就会减少,所以加快应收账款周转率对医院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3.获利能力指标。医院领导者对医院的盈利能力是非常关心和重视的,盈利指标主要有:资产净利率和业务收入净利率。

(1)资产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收支结余/平均资产总额。它反映的是医院利用资产后有何成效,用于衡量医院获取利润的能力。指标越高,资金利用效率就越高,表明医院在增加收入和节约资金方面运行不错,反之亦然。

(2)业务收入净利率。业务收入净利率=收支结余/(医疗收入+药品收入)。该数值是一个百分比,也反映着医院获利能力的高低,指标越高,获利能力越强,是指医院每一元钱的业务收入带来净收益的多少。所以获利能力不能只光顾收入的绝对数,同时也应看重收入所创造的结余是多少,这样才能更准确地计算出医院的盈利水平。

4.长期偿债能力指标。分析该指标的目的是为了预测医院偿还长期负债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医院中主要涉及的指标是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它是衡量医院财务风险的重要指标,反映医院筹措资金占总资产的比例,其负债率越高,医院的财务风险越大,比值应控制在30%以下。当然资产也包括固定资产的数额,在计算时应把累计折旧考虑进去,这样计算的结果会更加客观真实,评估的数据也会更加的接近实际。

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有很多,还包括所有权益比率、产权比率等等,但是医院财务具体涉及到的没有这么多,所以就不再一一叙述。

四、结论

医院财务报表的分析运用到以上几种财务指标,对医院资金的使用率,医院预算计划的完成,财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医院的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科学依据。当然报表中的数据毕竟是个静态的数据,要想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的分析,既可以医院内纵向相关指标对比,也可以医院与医院之间横向对比,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出差距,制定出一套适合本院稳步发展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方针。

参考文献:

[1] 戴淑.医院财务分析的内容和方法[J].经济研究导刊,2010(5)

[2] 骆骁.浅析财务分析在医院财务管理的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10(8)

篇2

论文摘要:阐述了会计主体边界的日益模糊给财务报告的编制带来的新问题;货币作为计量的标准具有的局限性;对无形资产应给予披露的必要性;何时编制财务报告最为恰当4个问题。提出对财务报告的改革措施。

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与技术飞跃发展的新时代,竞争、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三股力量势不可当地汇合在一起,新的观念、新的发明和新的发现不断地改变着世界。财务报告作为立足企业、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信息系统,当然也要迎接并适应经济和市场的变革,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表述形式。现在的财务报告(最初只是财务报表)原是工业经济社会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才在传统报表的基础上形成的。财务报告对市场所起的财务信息传递,帮助投资人进行投资决策和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的作用,是很独特的,也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今天人类已跨进新经济社会,财务报告在许多方面显得越来越不适应了。因此,需要对它进行重大的改革与创新。以下分几点来阐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一、主体边界的日益模糊给财务报告的编制带来的新问题

会计主体规定了财务会计所应处理的交易、事项的空间范围,从而规定了财务报告的内容与边界,即为谁报告、报告谁的经营、财务活动。明确了会计主体、企业向市场传递的财务信息,将严格以各企业(主体)为边界,不应涉及其他主体的财产和产权。这是保证财务报告正确性的最基本的条件。

在我国工业社会中,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企业(公司)都拥有大量的有形资产,能够长期持续经营,可以观察到企业的存在,因此我国资产负债表确认与计量的对象大多是实体企业,反映它们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这样的企业可称为“现实的企业或主体”,其特点是:易于识别且相对稳定。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正以飞快的速度前进。知识经济与网络经济的汇合促成了企业结构的空前变化。某些所谓企业或一连串企业或主体串,它们为了完成某种产品或作业的生产,将把全国甚至全世界某一些生产者、经营者、供应商、销售商通过互联网联结在一起,分工协作,共同分担利润和风险。一旦任务完成,该企业或企业串也就解散了,于是再捕捉其他机遇、资本、技术与人才,进行新的组合与分工,新的企业又诞生了,如此,再生再灭,这些虚拟的企业不易观察和区分其主体的边界,必将给确认、计量和报告带来新的问题。对于这种主体可以针对其特点,设置准则,规定编制特殊的财务报告,将整个主体串视为一个企业集团,进行披露。根据这种企业成立、解散时间的不确定性,把财务报告反映的时间段缩短。在这种情况下,报表使用者必须牢记财务报告反映的期间是短暂的。

二、货币作为计量的标准具有局限性

在我国目前的各种会计报表中,要素均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货币是价值唯一可以表现的、能够量化的形式。会计要反映价值的形成、耗费、收回及其循环周转,非依赖货币计量不可。例如,对资产的定义即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在未来能为企业带来利益的经济资源。然而今天,在新经济体制下,由于人力资源和知识基础对财富与经济创造的贡献越来越大,无形资产将逐步取代有形资产而成为今后企业的最重要资源。一批高素质的专家、技术人员和职工队伍可能对企业财富、价值和盈利的创造贡献最大。又如看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不仅要预测其盈利水平、未来的现金净流量,而且要观察它的产品品牌、职工的服务态度、产品在市场上的占有率、未来经营的风险程度,等等。后几种信息也不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那么问题就出现了。既然无法用货币计量,这些因素应该怎样在报表上披露呢?对这些无法用货币计量的因素,可以规定一个公认的标准。例如,对专家、技术人员的评估可以按专家、工程师的职称、专业水平(和熟练程度)以及他们的创造发明等特殊的标志为量度,在报告中给予披露。所以说货币作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但不是唯一的计量单位,才可以全面、完整地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

三、对无形资产应给予披露

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行业竞争、风险加剧以及高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会计信息的期望与要求不断演变。部分信息使用者认为,企业财务报告没能跟上时代快速变革的步伐,没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会计信息正在失去相关性。现在会计报表模式仅把重点放在存货、厂房、机器设备等实物性资产上,极少关注知识产权、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无形资产。而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和市场价值的动力所在正是这些传统会计报表上不曾露面的要素。以微软公司为例,据美国《商业周刊》i997年资料显示,微软公司的市场价值为1485,9亿美元,在全球1000家大公司中排名第五,称得上是一个实力雄厚的“航空母舰”,但其资产负债表上显示的资产总额只有143,87亿美元。按照表列数据,微软根本无法列入大型公司的行列,因其只相当于美国资产额最高的范尼梅公司资产总额(3510多亿美元)的1/25。为什么一个全球公认的大公司,其财务报表却无法显示它应有的实力与规模?原因很简单,微软公司最大的财富是它所拥有的大量高科技人才,在传统会计体制下,投资于人力方面的支出,不管金额多大,一律作为当期费用,从而导致微软公司真正的资产大大低估,而费用则大幅度提升。这个例子说明,今天,无形资产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资源应该被披露,否则,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对于无形资产的确认与计量也是现在很多人讨论的热门话题。总结出来,即设置有关无形资产的账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评估其价值,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的核算。

四、何时编制财务报告最为恰当

按传统做法,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一般需按年度基础编制,一年才公布一次。现今由于竞争加剧,科技进步和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经济情况变化很快,用户对于企业的投资及信贷决策往往需要经过连续地分析与评估程序方能定夺,因此有必要对外提供较之一年一度更短期间的财务报表,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例如,我国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被要求编制季度财务报告,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速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使用者的要求。另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已为在网上适时的财务信息提供了可能。在这方面,我国网易公司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该公司在网上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报告,分别列示本季度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毛利率,注册用户数量等,以及这些指标与上个季度比较有何变化,使报告使用者在最短的时间,用最简单易行的方式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

篇3

关键词:IPO 盈余管理 差异性 措施

首发上市, 即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IPO),通常指企业通过申请一级市场发行上市, 首次向公众出售股票, 由私人持有转向公众持有的过程, 是相对于买壳上市的概念。IPO 过程中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引发了诸多问题,盈余管理即是其中的一个方面。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层为了最大化企业及其自身的利益对企业报告盈余进行管理的行为。公司在日常的经营过程当中,出于再融资、债务契约、避税以及政府关系等动机,也会进行一些盈余管理行为。但有研究表明,IPO过程中企业为了筹集更多的资金,通常会包装本公司的会计信息,因此会进行更大程度上的盈余管理。很显然, IPO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投资者对公司真实价值的判断, 并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但盈余管理事实上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IPO过程怎样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产生影响,是本文接下来要探讨的问题。

一、 IPO盈余管理的动机分析

IPO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是为了使投资者相信其所作的投资是对其有利的,以便用更高的发行价格筹集更多的资金。具体来看,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管理层利益最大化

现代公司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股东和管理层之间存在一定的利益冲突。为使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减少更多的成本,企业通常会对管理层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其中,常见的一种激励方式为股权激励,即给予管理者一定股权或者以股权为基础的薪酬。因此,为提高股票期权的价值或仅仅为了提高自身声誉, 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在一般的上市公司中, 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通常是平滑盈余或虚增盈余, 而在IPO 时则主要是虚增盈余。

(二)原始股东利益最大化

IPO上市后,企业的会计信息即需按规定加以披露。相比较新投资者而言,原始股东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财务环境、盈利能力都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而新投资者只能通过管理层包装过的会计信息中估计企业的真实价值。原始股东为提高发行价格、募集更多资金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存在通过管理层虚增盈余的动机。

(三)为使企业达到上市的盈余要求

法律上对IPO的条件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公司法》、《证券法》有规定表明,IPO公司必须连续三年盈利且经营业绩比较突出。很多企业并不能达到这一要求。因此,为符合这一规定,企业有动机对自身的盈余进行管理。实现这一目的最常见的手段,是对可操纵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

二、 IPO的盈余管理行为

在IPO过程中,企业会进一步加强盈余管理,这是IPO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最为明显的影响。有学者以可操纵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的替代变量,考察了IPO 前后的盈余管理行为,得出了以下结论:公司在IPO 前一年和IPO 当年存在显著大于零的可操纵应计利润,盈余管理在IPO 当年达到最高值,并在IPO 后一年回落至正常水平。因此,在IPO过程中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虚增盈余或者说利润最大化。

那么,企业具体会从哪些方面,或者说企业会采取哪些手段来进行IPO过程的盈余管理行为呢?这是本文主要要探讨的问题:

(一)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方面的盈余管理

在IPO过程中,最为浅显也是最为常用的盈余管理手段,是利用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进行的盈余管理。

1、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政策变更,是指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采用和原来不一样的会计政策的行为,即由原来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种会计政策。常见的与会计政策变更包括发出存货成本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项目计量方法的变更、长期股权投资和投资性房地产项目后续计量方法的变更、固定资产和生物资产项目初始计量方法的变更,以及无形资产、收入、合同收入与费用的确认方法的变更等。但企业要进行会计政策变更时,必须是以下两种情形之一:一是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2、会计估计变更

另一种较为普遍的手段即会计估计变更,是指企业对结果不确定的交易或事项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所作的判断。常见的会计估计变更有: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寿命与净残值的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确定、涉及到公允价值的项目其公允价值的确定等事项的变更。会计估计的情形包括:一是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二是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

在IPO过程中,这两种方法最简单、最普遍,最为常用的方法有:变更折旧方法与折旧年限、变更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更递延收益的摊销时间、变更会计报表合并范围。但由于这些方法的使用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且上述论述中不难看出,采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发式进行的盈余管理,有相当大的局限性,需要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估计。所以这两种方法虽然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最为便捷的手段,但通常在盈余管理中只起到小部分的作用。

(二)关联方交易方面的盈余管理

关联方交易,是指母公司与子公司或控制方与被控制方之间进行的交易。关联方交易在合并财务报表中需进行调整,抵消该种交易产生的内部收入和成本,以在合并报表中反应整个集团对外销售或提供劳务产生的收入和成本。但对于母、子公司来说,两者都是独立的法人,即两个独立的会计主体。因此,在母公司出具合并财务报表时,两个会计主体也应出具单独的财务报表。

而在单独的财务报表中,反应的是母公司或子公司自身的收入和成本,包括关联方交易产生的收入和成本项目。如此,若母公司或子公司进行IPO,那么只要对其关联方交易进行控制,操纵其收入和成本项目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举个例子说,A公司是B公司的母公司,B公司正在进行IPO,若在此期间,B公司为达到上市的盈余标准,有意与A公司进行多次交易,就会导致一个B公司收入虚增、最后使利润虚增的结果。

具体来说,在这种盈余管理中常使用的方法有:商品的购销与劳务的提供、托管经营、转嫁费用负担、实行资产和债务重组、债务担保等。由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多不具有商业实质, 所以一些公司常会通过同关联企业之间产品的购销业务与劳务提供来提高该公司的销售收入或者降低该公司的生产成本, 提高利润率,上市公司“制造”利润也常通过此环节。

(三)利用虚拟资产进行的盈余管理

虚拟资产,是介于资产与费用之间的一个概念, 指已经实际发生的费用或损失。常见的虚拟资产项目主要是,由于缺乏承受能力而暂时挂列为待摊费用、长期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等科目。

通常情况下,资产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因此可以通过定期盘点检查确定其存在性,不易造假。而当期费用应与其相关的收入吻合,当期费用必须记入当期的账簿中,不易进行盈余管理。相对而言,虚拟资产更具可操作性。通过调整摊销额,即可相应减少本期应承担的费用,提高本期利润;或者通过减少本期应摊销的损失,提高利润,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故利用虚拟资产,企业就可以少摊销或者不摊销当期的损失。事实上,这也是采用权责发生制带来的结果。

(四)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的盈余管理

损益通常包括日常经营产生的损益和非日常经营事项产生的损益。一般而言,企业日常经营事项产生的损益可大致估计,前后期会计期间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不易对其进行盈余管理。相对的,非经常性损益产生于非日常经营事项,其产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更易对其盈余加以控制,因此对非经常性损益的调整也是盈余管理常用的手段之一。

进行非经常性损益的盈余管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出售、转让与置换资产、债务重组、政府的补贴与减免等等。通过出售、转让对公司不利的资产或者是用公司的呆滞资产置换其他公司的优质资产达到摆脱窘境、调整公司结构目的, 从而可以使得公司当年扭亏为盈。例如,债务重组过程中,若公司对其债权计提充足甚至超额坏账准备,就会虚增其债务重组收益,产生的结果是虚增利润。

三、 不同行业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性

上述为IPO过程中普遍采用的盈余管理手段,但在不同的行业中,IPO的盈余管理手段并不完全相同,盈余管理行为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事实上,企业的盈余管理既可能是运用线上项目,如转出债务少计利息以减少财务费用,转出应收账款减少坏账准备的计提或直接冲减坏账准备以降低管理费用,通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转出等减少费用摊销以增大盈余等方式;也可能是运用线下项目,如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补贴收入等项目。本文以制造业和农业两大行业为例,分析两大行业之间IPO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差异性。

由于制造类和农业类公司都有相当大比例的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线上项目,因此两大行业在IPO过程中通过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都很高。但线下项目更多的是非经常性损益,对于非经常性损益在总损益中所占比例越高的公司,更易通过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通常来说,制造类企业的营业外收支、投资收益等线下项目所占的比例高于农业类企业。因此在IPO的过程中,制造业类上市公司既可能利用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也可能利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而农业类上市公司在IPO 过程中更可能利用线上项目而非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但农业类上市公司在IPO 后更趋向于进行线下项目的盈余管理,以便达到配股“及格线”。

四、 遏制IPO盈余管理行为的措施

(一)从监管部门角度看

首先,监管部门应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调整审批标准,并严格控制创业板上市条件。创业板上市公司多是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在审批上市公司上市资格时应更多得关注企业的成长能力、核心技术能力,应该应用综合的企业评价体系,而不是单一的利润指标或以利润指标为主导的衡量体系来衡量企业状况,引导上市公司关注企业成长性而非只专注于盈余的高低,减少公司IPO时为获得上市资格进行盈余管理的倾向。

其次,应建立更加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并加强外部审计管理。在上市公司IPO 时,一方面要提高对盈余预测、关联交易和盈利额等重要信息充分披露的要求,对过度高估收益的公司应给予严厉惩罚;另一方面要重视外部审计的作用,完善相关法律,使其对企业经审计后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提高审计后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

最后,应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弥补会计制度缺陷。管理当局应不断完善相关制度,在对盈余影响比较大的事项方面,应尽量减少会计选择的自由度,缩减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不断提高会计事项的规范化,让每个重要的会计事项都有明确的标准,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二)从IPO公司自身角度看

从公司自身的角度看,应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董事会与经理层重叠,且董事会与监事会的功能弱化,公司经理人实际上集公司决策、管理、监督大权于一身。

在审计委托人、被审计人与审计机构三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中,公司经营管理层实际上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即由公司经理层聘请审计机构来审计自己,并且审计费用等事项由公司经理层决定。审计人员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受制于经理层而协助其操纵财务报表,提供虚假信息。因此我国应该继续加大公司治理的改革力度,优化董事会和管理层的行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总的来看,IPO是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动机之一,其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盈余管理。因此对于处在“灰色地带”的盈余管理行为,若要有效遏制其发生,就应重点关注IPO过程中的企业,防止其出具不具可信度的财务报告,误导投资者的投资方向,扰乱资本市场的运行。

参考文献:

[1]胡永平,罗建科.上市公司IPO 盈余管理方法行业差异性考察. 财会月刊,2010(20):7-9

[2]潘越,吴超鹏,史晓康.社会资本、法律保护与IPO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2010(05):62-67

[3]姚明龙,张丹敏,邱雅雯.中小板上市公司IPO 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会计与财务分会场论文集,2010:1-10

篇4

关键词: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内部审计

审计委员会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该制度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起源于震惊审计界的美国迈克森。罗宾逊药材公司倒闭案。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TreadwayCommission)就审计委员会问题发表了一份报告,较具体地提出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1999年,纽约证券交易所与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等组织新发起成立的蓝带委员会(BlueRibbonCommittee)起草了一份《关于提高审计委员会效果的报告和建议》,全面扩展了审计委员会的功能。安然、世通等一系列财务造假案后,2002年7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的萨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进一步强调了审计委员会的责任和独立性。我国的上市公司虽只有10余年的历史,但财务造假案却触目惊心,琼民源、郑百文、黎明股份、蓝田股份、银广厦等案件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为了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健康发展,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2002年1月7日,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联合了《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的董事会设立审计委员会。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究竟有何功能,现阶段如何保障其发挥应有作用?本文拟对此作详细探讨。

一、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的功能

上市公司的审计委员会究竟有哪些功能,自其产生之日至今,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过程中,一些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表述如下:

(一)美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1987年,美国欺诈性财务报告全国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1)应熟悉、关注并有效地监督公司的财务报告过程和内部控制活动;(2)管理当局和审计委员会应保证内部审计师适当地参加整个财务报告过程的审计,并与注册会计师进行协调;(3)应具有足够的财力和权力来履行职责,包括进行调查和聘用外部专家的权力;(4)应就管理当局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相关因素进行评价,监督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5)审核拟聘请注册会计师的管理咨询计划;(6)管理当局在重大会计问题的处理上应听取审计委员会的意见等。

1993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公共监督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复核年度财务报表;(2)与管理当局和注册会计师协商年度财务报表事宜;(3)从会计师事务所获取注册会计师应遵循的审计准则的信息;(4)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完整,是否与所了解的信息相一致;(5)评价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恰当的会计准则。

1999年,蓝带委员会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监督财务报表,如复核年度已审财务报表、中期未审财务报表及其他财务报告;(2)保证审计质量,包括主持外部审计事务,领导与监督内部审计;(3)评价内部控制,通过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监督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

2002年,萨班斯法案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负责聘请注册的会计师事务所,给事务所支付报酬并监督其工作;(2)受聘的会计师事务所应直接向审计委员会报告;(3)可以接受并处理本公司会计、内部控制或审计方面的投诉;(4)有权雇用独立的法律顾问或其他咨询顾问。为了保持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萨班斯法案要求审计委员会的每一位成员应是公司董事会的成员,除其以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或董事会的其他专门委员会成员的身份外,不可以接受公司的任何咨询费、顾问费或其他报酬,也不能是公司或其任何子公司的关联人。

(二)加拿大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1990年,加拿大证券管理局提出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复核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计划;(2)检查有关重大会计政策的变更、重大风险和不确定性、关键的会计估计和判断;(3)讨论协商审计过程的重要问题;(4)检查年度财务报表,询问管理当局各年度间的重大差异;(5)检查从内部审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处获取的管理当局声明及其对内部薄弱环节的反映和采取的对策;(6)复核所有的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公布前已审计过的和未审计财务信息;(7)检查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依据;(8)检查CFO和其他主要财务官员的聘任。

(三)证监会国际组织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证监会国际组织(IOSCO)最近提出的审计委员会在监督注册会计师独立性方面的职责是:(1)审计委员会应作为与外部审计师沟通的首要代表机构;(2)评价注册会计师收取的审计费用是否足以完成出具审计意见所需的工作;(3)与注册会计师会谈其在审计过程中与管理当局的分歧,以及这些分歧的处理最后是否让注册会计师满意;(4)选聘或续聘注册会计师时应由审计委员会认同其独立性;(5)监督注册会计师履行非审计业务的计划和程序;(6)向股东大会报告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以及非审计服务合同的内容及收费情况。

(四)我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提出的审计委员会的职责是:(1)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2)监督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3)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4)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5)审查公司的内控制度。

可以看出,尽管不同国家和机构对审计委员会功能的表述均不相同,但其基本功能都包括:监督财务报表,管理内部审计,负责与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审核内部控制制度等。与审计委员会制度较发达的国家比,我国关于审计委员会职责的描述还不够全面、具体,但考虑到我国审计委员会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对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作如此规定基本合适。我们认为关键问题是在实务中怎样发挥审计委员会的功能,而不仅仅是一纸空文。

二、如何保障审计委员会发挥应有的功能

(一)确保审计委员会的独立性

治理准则要求上市公司专门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召集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一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证监会2001年8月16日的《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董事会成员中应有1/3以上为独立董事,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的平均人数约为9.88人,独立董事应为3~4人。目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一是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行独立董事主要是由政府主管部门、董事会或董事长聘任,独立董事的任免权掌握在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手中,从而造成独立董事不够独立的现象;二是独立董事“不懂事”,很多公司聘请独立董事时过分看中其名望与社会地位,陷入“名人误区”,而不管该名人是否有空“光顾”公司。三是对独立董事没有明确的约束机制,如谁来监督独立董事的工作即不明确。四是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人数未达到法定要求,多数上市公司只有2名独立董事。如果专门委员会由3人组成,这2名独立董事便是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3个专门委员会的成员和召集人,若专门委员会由5人以上组成,则独立董事不可能占多数。

为此我们建议:(1)成立独立董事的职业组织,制定有关独立董事独立性、权威性和专业胜任能力等方面的任职标准,凡符合独立董事条件的财会、法律、经济、管理、科技界等专家人士经考试或考核加入行业协会,接受协会指导与监督。上市公司通过行业组织遴选任命独立董事。(2)强制要求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达到法定人数,确保审计委员会成员中独立董事占多数。(3)完善独立董事的约束机制,独立董事应一方面接受行业组织监督,另一方面接受证监会的监督,行业组织应规定独立董事的年工作时间,并考核其工作业绩。(4)建立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独立董事责任重大,单是审计委员会成员一职就有诸多职责,还要负责和参与提名、薪酬与考核委员会的事务,并对重大关联交易进行审核和发表意见,没有合理的激励机制谁来当独立董事?必须给独立董事合适的待遇使其尽职尽责工作并有能力应对风险。

(二)制定规范的审计委员会章程并保证实施

上市公司成立审计委员会并配备适当的成员后,还必须制定严格、规范的章程来约束审计委员会的工作。通常审计委员会章程应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人员组成。规定审计委员会成员人数及产生办法,召集人的选举办法,委员的任期年限等。审计委员会下应设置日常办事机构,配备专人负责审计委员会日常工作联络及组织会议等。(2)规定职责权限。上市公司应依据治理准则的规定,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具体规定审计委员会在聘请注册会计师、监督内部审计、审核财务信息、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的权限和责任。(3)拟定议事程序。由审计委员会下设的日常办事机构做好审计委员会议事的前期准备,提供公司有关财务报告及其他信息披露情况、内部审计工作报告、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约定书及相关报告、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情况报告等书面资料,组织召开审计委员会会议,委员对相关书面资料进行评议,并将评议结果报告董事会。(4)制定议事规则。确定审计委员会例会次数及时间安排、临时会议的召开程序,指定会议主持人,规定委员到会率、委员表决办法、相关人员列席会议方案,明确委员对表决结果的责任等。同时必须对审计委员会章程的执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三)划清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监督方面的职责

治理准则实施以前,很多上市公司由监事会担负审计委员会的职责。但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成员大多数是由主管部门“安排”的,多数监事是年龄偏大、学历偏低、缺乏会计或法律工作背景的政工、纪检、工会干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难以发挥监督作用。设立审计委员会后,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之间存在职责交叉重叠、划分不清的现象。即使治理准则本身,对两者在监督方面的职责划分也较模糊。如治理准则第59条指出监事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对公司财务的合法合规性进行监督。如何监督?与内部审计是何关系?与审计委员会是何关系?没有明确规范。我们认为应由上市公司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对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在财务信息监督方面的职责进行划分,合理分工,审计委员会履行治理准则规定的职责,监事会在增强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同时,应履行审计委员会以外的监督职能,包括监督管理当局执行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的情况、执行公司章程的情况、有无违法行为、有无侵犯小股东利益的行为等,两者要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关系。

(四)明确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审计委员会制度实质上也是内部审计,但从公司整体组织架构而言,审计委员会的地位要高于内部审计部门。上市公司设立审计委员会后,内部审计部门受审计委员会领导还是总经理领导或是双重领导?不少人提出内部审计应由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摆脱总经理的控制。但在我国现阶段审计委员会人员不到位、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若审计委员会全权负责内部审计部门,可能会使内部审计疏于管理,更无法保障其审计效果。为此我们建议内部审计部门受审计委员会和总经理的双重领导,行政上由总经理领导,总经理负责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人事编制;业务上由审计委员会监督,审计委员会应负责:(1)招聘内部审计人员时的业务测试,保证内部审计部门有足够的人员和胜任能力;(2)与总经理协商确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报酬与晋升;(3)确定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责权限,指导内部审计部门制定其工作计划;(4)监督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程序,保证其按相关准则制度进行;(5)复核内部审计报告。同时,审计委员会要充分利用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成果,依赖内部审计来完成部分工作职责。

(五)切实保证由审计委员会提议选聘或改聘注册会计师

按照证监会的要求,上市公司聘请会计师事务所须经股东大会批准,但我国的上市公司因内部治理结构不合理,如国有股股东在董事会中实质上的缺位导致公司被内部人控制,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在股权结构中一股独大,从而使公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聘任权完全掌握在管理当局手中,被审计者变成了审计委托人,为管理当局“购买”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创造了条件。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坚持准则,不按公司要求出具指定意见的报告,竟被上市公司以莫须有的理由更换掉。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上市公司审计强制性轮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政策,但会计师事务所的更换比国外频繁,2002年年度报告审计有113家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证监会指出变更会计师事务所将受到重点监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亦对变更事务所的审计工作严格重申要求,密切关注审计变更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给予警示和指导。在美国萨班斯法案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提供审计服务应实行强制性轮换,其他国家也作出积极响应的情况下,我国证监会和中注协所采取的不同政策足以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确实存在严重问题。新晨

治理准则要求由审计委员会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这对遏制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将发挥重大作用,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审计意见的独立性,从而提高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为此,审计委员会应履行如下职责:(1)熟悉行业组织与监管机构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要求,了解会计师事务所为保证自身独立性所采取的措施与政策;(2)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在相关行业的执业经验,考察执行本公司审计业务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检查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监控体系并与之沟通讨论;(3)了解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签定的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性质、时间和范围;(4)了解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与公司管理当局的分歧,并熟知对这些分歧的处理结果;(5)定期与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会谈,认真听取注册会计师提出的有关管理当局提高管理质量的建议;(6)认真审核管理当局解聘会计师事务所的理由,并与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沟通;(7)复核注册会计师的非审计服务并确认其收费情况;(8)定期向董事会报告为保证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为提高审计质量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应注意,具有会计专业背景的独立董事,其会计关系网要比上市公司大得多,由其建议选聘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如何保证?如果独立董事本人有“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心理,审计委员会将失去功能,甚至还有副作用。归根到底,审计委员会成员的独立性是发挥审计委员会功能的核心。

(六)认真审查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对审核的财务信息负应有责任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薄弱,管理权限失控,舞弊行为时有发生,单位和国家财产受损,给企业虚假财务会计报告带来较大的操作空间。为规范会计行为,防范经营管理风险,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和完整,财政部陆续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和货币资金、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等具体规范,为加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供了纲领性文件。我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规范单位会计行为,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但由于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所有权与控制权合一的现象,控股股东没有对外提供真实财务会计信息的积极动机,因此内部控制在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方面的作用减弱,我国发生的一系列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件中,内部会计控制失控问题都很突出。当然,形式上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不能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我们知道,安然董事会17名董事中有15名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7名成员全是独立董事,如此完善的制衡机制并没有堵住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所以,我国上市公司设立的审计委员会,应在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顺利实施方面发挥切实的作用。

毫无疑问,审计委员会制度将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一股独大”、“内部人控制”现象不解决,审计委员会的进言献策就难以生效。审计委员会不是万能的,决不能把应由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承担的责任推给审计委员会。

参考文献:

[1]刘力云。审计委员会制度评述[J].审计研究,2000,(3)。

[2]张龙平。审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5.

[3]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J].会计研究,2001,(10)。

[4]陈汉文,张志毅。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2,(1)。

[5]美国萨班斯法案简介[J].学术动态与法规信息,2002,(2)。

篇5

一、房地产行业的盈利模式分析

外界一直对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争议不断,房地产行业是否像外界传言的那样存在暴利,房价的涨跌到底有何规律等等,人们总是对此类问题追问不停。其实房地产行业的发展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并不是通过暴利来获取利润。目前,房地产开发商面临的窘境非常多,除了有经营的窘境之外,还有规模及其制度的困境。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还是处于上升期间的,在确认收入成本等各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当前,我国的民用建筑所使用的收入确认方法还比较落后,再加上很多房地产行业都收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导致发展速度比较慢。所以,大多数的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成立了自身设计、监理及其建筑机构。但是由于我国的行政管理单位在很大程度上都限制了房地产开发商进行这种自我交易,所以导致这种方法实施的时间比较短,取得的成效并不明显。很多房地产开发商对自身充满自信,并且坚持认为,储备性的土地能够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国一些比较大型的房地产开发商会积极储备战略性的土地,甚至不会顾及到企业的财务状况。我国现有的房地产企业的组织架构还只限于项目式的,该种组织架构并不会随着企业的扩大而扩大。

通常,某个房地产公司在竞标中竞得一块地之后,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成立相关的项目,因此,这一项目公司的财务报表就可以比较直接反映了该项目盈利与否。不同的房地产项目规模不一样,其开发过程总的来说不会低于两年,正常情况下都是三年之久。并且,一个正常的项目,真正进行预售也是已经在项目开始施工之后大概一年的时间进行,一旦超过这个时间,这个公司的资金周转就会存在很大问题。同时,当项目进行到交房环节之后,就表明这个项目的主要的工作基本已经完成了,也就意味着这个公司可以有效地开展其他的项目。在房地产形势较好的情况下,项目预售之后的半年时间内就可以完成大部分的销售,此时的回款速度也会比较好,但此时离交房来说一般都有很长一段时期,而现有的收入确认方法的时间段主要 是在交房的这个阶段来进行收入确认,交房之前所收到的房款,一般只能记载为预收账款之列,成本在存货中反应,长此以往,房地产项目一般会陷入一个循环中,也就是第一年项目立项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工程建设,第二年达到预售条件进行预售并回款,第三年完工交房并确认收入;在财务报表中反映的也就是第一年处于亏损状态,第二年虽然有大量的现金流注入,但是不能确认收入,也还是处于亏损状态,第三年虽然可以确认收入了,但是现金流没有了。有的项目比较多的房地产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收入只是以前年度项目的收入,现金流却是目前的项目的现金流,两者并不对应。所以单单看房地产行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并不能很直观的看出该公司的现时盈利情况。

二、房地产开发的预售制度及其完工确认收入法

1、我国的房地产行业供求现状分析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采用预售制度,主要目的是希望能够解决房地产行业资金短缺不足,降低房地产行业门槛、增加商品房供应以活跃房地产,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目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处于供大于求的阶段,但是也会根据开发商的具体情况有一定的差别。信用好、有实力的开发商开发的楼盘,销售状况会好于信用不好、实力差,或是定位不准的开发商开发的楼盘。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中,供求关系一直是一个矛盾的集合点,对于供给方来说,我国政府部门的土地控制影响着供给量;但是对于需求方来说,影响其购房需求的主要因素很多,例如人均可支配的收入、城市的人口比例、房子的价格等等,对房地产的需求都会造成影响。分析我国人均的实际需求之后发现,我国人均住房需求普遍是比较低的,这是因为大多数的住房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不高,购房的能力有限,因此对于成本较低、价格较低的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比较大。但是从房地产企业来分析,目前建造的多以高档商品住宅为主,成本和价格都比较高,人均负担较高,购房承受的压力太大,所以更多的消费者偏向于选择成本价格较低的住宅,这也就导致我国目前房地产行业供大于求现象的发生。

2、我国房地产行业的预售收入确认法分析

(1)完工确认收入法

房地产公司若是选择将房屋完全建造好之后再开始售卖,那么承担的资金压力就比较大,因此更多的房地产企业更愿意采取预售制度,帮助企业解决自身的资金周转,减轻自身的资金压力。一般是项目达到了预售条件,就开始进行预售,目前,我们所使用的预售机制只是根据商品销售的收入确认条件,并不能真正的来确认收入,仅仅只是用来确认为是预收帐款,只有完工交房之后才能进一步确认收入,这也就是我们一直所说的完工确认收入法。

(2)完工确认收入法适用的原因

分析我国现有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商来进行确认收入是要遵照销售商品的收入确认条件来进行的,也就是说,要严格满足我国相关的规定来确认收入。单单就从我国目前的现实状况来看,所实行的商品预售难以满足真正的需求,很难在第一时间就及时的确认收入,大多数情况下都只是在流动负债表中列支而已。

现在,我国选用的房地产预售收入确认法,主要是依照销售商品的原则来进行确认的。根据这一原则,在没有转移商品的风险及其收益的情况下,若是开发商对商品进行比较有力的控制,那么将会很难满足收入确认的条件,因此,在完工之前要确认收入基本不能立即做到。只有在正式交房之后,才能确认收入。我们所采用的完工确认收入法因此极易造成业绩波动及其财务指标不真实,不能及时的反映出目前现有的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有效的情况,以至于房地产开发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也很难立即反映出来,财务报表不能直接反映出它本身的作用,严重的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

(3)完工百分比法运用的前提条件

房地产开发企业所使用的完工百分比法主要是要根据合同完工的进度来进行收入和费用确认。其中,使用该种确认方法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确保资产负债表能有效地进行费用估计。其中,具体的表现方法体现在以下方面:能够可靠的估计出固定的造价合同,并且合同总的收入能够可靠有效地进行计量;能够可靠地估计出成本加成合同的结果,也就是说与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实际发生的合同成本能够清楚地区分和可靠地计量。

三、房地产开发企业运用百分比法进行会计核算的优势所在

第一,选用完工百分比法进行核算时能有效的整合房地产企业收入和成本匹配原则。与其他行业的公司相比,房地产企业主要的会计收入特点体现在成本计算上。项目结构复杂,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从立项、到建设、交付等才算一个项目真正完成。我们怎样才能更准确、真实、客观地反映会计信息,这是大家一直讨论的重点所在。

现在,我国很多大型企业都是依照《企业会计准则15号―建造合同的》明确规定来进行收入和成本确认的,选择该种方式是可以在能准确有效的估计出施工合同结果的情况下,选择使用完工百分比方法来进行收入确认成本,很多企业就可以直接利用资产负债表来进行收入确认。对比之前所提到的完工确认收入法,若房地产公司采用完工百分比法,其优点之一就是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为投资者做决策提供帮助。完工百分比确认收入主要是根据不同的阶段的不同比例来结转收入的,能够清晰地体现出生产的成果。我国有明确的规定,房屋的预售是有条件的,一般会受到开发方的实力、土地的权属、建设方的资质以及建设进度等的影响,但是一旦符合预售的条件且预售已经发生的时候,说明该项目的成本已经大部分发生了,且对于购房者而言由于预售时房地产公司已在房交所对购房者进行了网络签售,除非购房者退房,房地产公司没有办法对已网签房源进行二次签售,这说明购房者不论房地产公司是否交房,对网签的房屋已有了完全的权利。因此在这个时候来确定收入是完全可行的,也是符合权责发生制的。

各个企业单位在使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时,不同的会计期间的各种会计表格不会有特别大的幅度波动,并且财务指标也不会受到很大影响。一旦总的成本及其其他的各种投资的净利润处于一个合理的阶段范围时,所确认的收入的差别也不会特别明显,所以利润率也不会有很大变化。

篇6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在众多会计学核心专业课程中,笔者认为应选择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作为突破口,理由在于: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当前是典型的培养“核算型”财会人才的课程笔者翻阅了立信会计出版社、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等出版的一些《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教材,主要内容和结构相同或相近。从课程内容看,主要是以制造业企业主要业务会计核算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复式记账,如何制作会计凭证,如何根据会计凭证登记账册,最后生成会计报表的会计循环过程,就如同“老会计”手把手教“新会计”记账、算账;从配套的习题集看,更是强化该过程,所有的题目不需要独立思考,只要能够理解、执行会计制度,就能够完成所有的练习、模拟实验的内容,以至于完成考试的所有题目。这种教学模式,使得会计学原理的教学没有针对学生对象,缺乏层次性,使高职院校、普通本科和重点本科的教学几乎没有差异。

(二)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科的基础课程,也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学习会计的第一门课程会计专业学生对会计专业是否产生浓厚兴趣往往寄于启蒙课程的启迪。然而经过长期观察,很少有学生在学习会计学原理后对本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相反,不少学生特别是男生,在学习会计学原理后,认为会计学单调、乏味,对专业产生厌倦。会计学原理“核算型”教学对会计学专业学生培养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有些学者指出,会计学原理教学禁锢了学生思想,使其只会按制度要求循规蹈矩,失去了创新精神。

二、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思路

要全面实现“管理型”财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现有的会计学原理课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必须从教育观念更新、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考试评价四个方面人手。本文重点讨论教材建设,教育观念更新在师资队伍建设中体现,完善考试评价则在教学方法改革中具体说明。

(一)会计学原理课程教材建设教材是教师展开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贯彻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以及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培养目标的变迁必然要求教材内容和特点做出相应调整。为了适应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需要对会计学原理教材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改变会计学原理教材各构成内容的顺序。传统的会计学原理各构成内容的顺序基本思路是沿着会计循环的顺序,即凭证――账簿――报表循序渐进,这是一种培养“核算型”会计人员的思路。在“管理型”财会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下,这种思路应予以改变。因为对财务总监而言,最重要的是其向外界签发的财务报告。在具体会计行为决策时,必然要想到这种决策与财务会计报告的编报有何关联,这种关联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因此会计学原理在讲述会计循环时应首先介绍会计报表,强调会计报表提供的信息对决策相关人的重要应用价值。在会计报表的价值被广泛认可后,教学就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如何生成报表以及如何通过会计程序控制保证会计报表所提供信息的真实可靠。由此,笔者认为会计学原理的会计循环教学顺序应为:财务会计报告(说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会计报表要素(理解会计报表的构成)――会计科目与账户(理解会计报表项目数字来源)――复式记账(理解会计科目的运用)――会计凭证(复式记账的依据)――会计账簿(会计凭证的汇总)。

上述教学内容顺序安排有助于学生正确把握会计学的本质和会计学原理的知识框架,能诱导学生以报表为起点,从管理者或者外部决策者的视角理解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以及对会计程序的控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学生初次接触会计学,对其讲授财务会计报告时讲授重点应作如下安排:通过财务会计报告的演进,以及大量关于会计信息有用性的经验研究文献,强调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解释财务报表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说明各种企业利益相关人如何利用会计报表的信息做出决策。

二是改革会计学原理教材的内容。纵观现有会计学原理教材内容,有相当一部分是属于簿记技术的内容,即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的填制过程,这些内容通俗易懂,条条框框较多。对于“核算型”会计人才或者职业学院的学生而言,这是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因为这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马上能够胜任会计核算工作。但是对于培养“管理型”财会人才的重点高校,情形就有所不同。簿记是会计基本技术,并不是会计理论,作为重点高校的本科生,完全有能力通过自我学习掌握,或者通过模拟实验掌握。因此,笔者认为,簿记技术没有必要在会计学原理课程中专门讲授,出于教材的全面性考虑,可以将记账技术部分作为附录以供学生自学之用。

三是会计学原理的教材应当努力体现会计问题的复杂性,并对高素质的本科学生形成一定的挑战性。目前会计学原理的教材以及该课程的考试试卷,其中每一个问题和每一道作业题都有一个无需证明的正确答案。这种教学方法会使学生误认为会计是同数字打交道,而不是和人打交道,每一个问题都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不少学生学完了会计学原理后,就觉得会计学过于简单,过于机械化,会计学习只适合大专甚至中专的学生,对重点高校的本科生实在是时间的浪费。而实际上,会计处理的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会计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会计教学的重点应该是培养学生处理非确定局面时所必需的思路和技巧。会计学原理的教材应当能够通过案例,通过理论推演等方式提出问题,并努力体现出会计问题的复杂性,让学生在更为广泛的领域理解解决会计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是会计学原理教材应当描述会计学科的发展脉络,并介绍最新会计学术研究动态。会计学原理是会计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有必要在课程的最后环节向学生介绍会计学科的发展脉络,即通过对会计学科发展的纵向回顾,使学生明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会计核心领域的发展历程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会计学原理课程应作为开放式课程,体现与时俱进的特色,因此在教材的最后部分应介绍会计学科的最新学术研究动态,使学生明了会计学科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和重点。

(二)会计学原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又包括课程教学观念的变革和师资结构改革。

一是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观念的变革。教学观念的变革会带来全新的教学视角。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向决策相关人报告决策有用信息,会计核算人员与会计决策人员对于同一

个会计信息系统有着不同的分析视角。教师应摈弃传统的“老会计”教“新会计”的模式,即并不是培养熟练的会计核算人员。相反,应将学生视为未来的财务总监,即会计和财务部门的领导者。从财务总监的视角看,就是如何对会计工作进行系统有效地管理,使之产生对相关人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学习,对于未来的财务总监而言,目的不是为了让其仅掌握制度的条条框框,而是要明白从加强管理的角度出发,为何需要设置各种凭证、账簿,其目的是什么,如何对凭证和账簿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少差错率,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此外,当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会计方法(如会计凭证选择、账务处理程序的选择)时,重要的不是介绍这些方法本身,而是要给学生介绍为何会产生这些差异性的会计方法,并与学生辨析,作为一个会计部门的领导者,如何根据本企业的特点选择适合的会计方法,即如何作出会计决策,这种决策的理由是什么。

二是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师资结构改革。会计学原理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表面上看这门课程很简单,似乎学习会计类专业的所有老师都可以讲授,其实不然。鉴于该课程对引导学生专业兴趣的极端重要性,笔者认为,应由会计学教授或者具有丰富教学与研究经验的教师主持讲授该课程比较适宜。首先,深入方能浅出。尽管会计学原理内容较为简单,但在讲授时却需要体现出理论的深度,能够让重点高校的本科生觉得这门课程富有挑战性,有较大的思维自由空间。即对会计学原理课程的教学要求是教师能深入浅出,只有对本学科有长期深入研究的学者和教授才能完成此重任。从其他学科看,不少学科的基础入门课程都是由知名教授主讲,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其次,会计学原理课程应包括会计学科的发展概况、会计学最新的研究动态介绍,目的是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会计学的兴趣。而由教授和会计学教学研究成果较为丰硕的教师讲解较为合适。因此,会计学原理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不应像其他课程一样,构建高中低级职称教师各占一定比例的团队,而应由一批高校会计学教授和本校会计教学和科研能力都较强的教师构成。

(三)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由“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转变还要求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改变,即由原先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启发式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

首先,会计学原理课程教学应尽量给学生创造自由思想的空间,积极鼓励采用案例教学、读写议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案例教学模式要求教师事先紧密结合授课内容,精心编制一定量的实务案例,学生则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并参加课堂组织的问题讨论。笔者认为,对于会计方法的选择,如果能结合案例形式进行讨论,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会计决策能力。“读写议”是浙江工商大学教学改革的一项创新,“读”、“写”、“议”三位一体,将阅读、写作和讨论三个基本环节纳入到课堂教学的内在组成形式中,构建一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阅读70~90万字的资料,安排至少两次课堂讨论,撰写至少两篇文章。“读写议”能够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将知识变成能力。会计学原理课程的不少问题都能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如复式簿记和单式簿记、三式簿记的比较,财务报表的有用性研究等。

篇7

一、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一词,最早出现在1936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查》文告中,定义为保护现金和其它资产,检查簿计事务的准确性,而在公司内部的手段和。近几十年来,随着内部控制理论以及认识的不断,不仅在美国,而且在其它国家和组织,其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当前,比较典型的概念主要有:l、1976年,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在《审计推荐草案》中指出:“内部控制由组织体制的设计和企业管理人员制定的所有协调制度组成,就其实用方面而论,是为取得确定的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的业务有秩序和有效率的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会计记录的可靠和及时地提供准确的财务资料”。

2、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第十二届国际审计会议上发表的《总声明》,对内部控制作出了权威性解释:“内部控制作为完整的财务和其它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方法程序和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

3、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文告第55号》指出:“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

4、我国权威部门还没有对内部控制的统一概念,一般认为内部控制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审计人员理论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

从以上的定义可以看出,尽管各个国家和组织对内部控制的定义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均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保证会计信息准确可靠、资产安全完整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事实上,这也正是促进企业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发展的两大动因:企业内部强化管理的需要和外部审计开展的需要。正如美国会计师协会在其刊物上指出的那样:“(1)企业经营的范围和规模变得非常复杂和广阔,使得管理必须依靠大量的反映活动的资料和报告;(2)健全的内部控制有助于防止工作人员出现差错,减少发生不合规现象的可能性;(3)审计部门在审计费用的严格限制下,如不依靠客户的内部控制系统,那么对大部分企业进行审计是不可能的”。由此可见,西方国家实行内部控制的原因和所取得的成效,即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性,提高可见信息的准确性,强化企业经营管理,以及配合外部审计的开展,也正是我们当前进行企业制度改革所迫切需要达到的目标。

二、发展与原因

内部控制,作为一个专用名词和完整概念,直到本世纪30年代才被人们提出、认识和接受。该时期的内部牵制,它基本是以查错防弊为目的,以职务分离和账目核对为手法,以钱、账、物等会计事项为主要控制对象。这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初期阶段——内部牵制时期。

1934年美国的《证券交易法》首先提出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概念,要求证券发行人应设计并维护一套能为投资人提供合理保证的会计信息的内部会计控制系统。1953年10月,美国审计程序委员会又了《审计程序公告第19号》,对内部控制作了如下划分:“广义地说,内部控制按其热点可以划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l)会计控制由组织计划和所有保护资产、保护会计记录可靠性或与此有关的方法和程序构成;会计控制包括授权与批准制度,记账、编制财务报表、保管财务资产等职务的分离;财产的实物控制以及内部审计等控制。2)管理控制由组织计划和所有为提高经营效率、保证管理部门所制定的各项政策得到贯彻执行或与此直接有关的方法和程序构成。管理控制的方法和程序通常只与财务记录发生间接的关系,包括统计分析、时动、经营报告、雇员培训计划和质量控制等”。1972年,《审计准则公告》的制定者美国准则委员会,根据对《证券交易法》研究和讨论,在第1号公告中,提出立管理控制和会计控制概念,这是内部控制的发展期,既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时期。

1988年4月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文告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取代原有的“内部控制”一词,而且文告提出的内部控制比以前更为实在,条理更加清楚。该文告的颁布和实施可视为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性成果。1992年,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SO)在进行专门研究后提出专题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架构》,也称COSO报告。后经过修改提出对外报告的修改篇,扩大了内部控制涵盖范围,增加了与保障资产安全有关的控制,得到了美国审计署的认可。与此同时。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全面接受了COSO报告的内容,于1995年了《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取代了《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也就是目前理论界认为较为成熟的内部控制理论,即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理论。

从上述以美国为例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控制”这一在管界曾遭冷遇的概念,在美国管理学界逐渐成为热门话题,包括加拿大、英国等都不惜花费巨资来探索企业控制的基本要素,并出台了多份有关内部控制的权威报告,如上述美国的COSO报告。为什么内部控制的发展如此迅速并引起世界各国的极大关注呢?经分析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一)以虚假会计信息为主要手段的欺诈案件逐步增多。良好的内控制度体系不仅能够能使企业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生产率,而且更能防范和发现企业大多数的内、外部欺诈事件。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会计信息为手段的企业内部或外部欺诈案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据美国《内部审计》杂志上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自1986年2月起至1990年11月止已发现的114例欺诈案件,多数与虚假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不健全有关。

(二)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全球市场的进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非常迅速,跨国公司在海外会遭遇到与国内不同的、经济、文化的风险,而且由于跨国经营、国际税务以及外汇交易等原因造成公司业务具有复杂性。因此,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于进行跨国管理。

(三)声誉风险。通讯设施的发达使媒体的传播速度增快,若公司出现“失控”事件,曝光的概率和范围将比过去增大,这不仅会给公司的供应商、顾客、债权人、股东等对公司的决策带来负面,更会给公司今后的经营及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可防范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避免过大损失发生。

可见,能有效遏制企业不正当行为发生,防止虚假会计信息发生,使内部控制逐步被得到重视,正是基于此,美国、加拿大、英国的会计职业界不惜花费巨资探讨内部控制应有的内容。

三、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架构

198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取代原有的“内部控制”一词,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性成果。以“财务报表审计对内部控制结构的考虑”为题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合理保证企业特定目标的实现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且明确了内部控制结构的内容,具体如下:(1)控制环境所谓控制环境是指对建立、加强或削弱特定政策和程序效率发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具体包括:管理者的思想和经营作风;企业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所属委员会,特别是审计委员会发挥的职能;确定职权和责任的方法: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控制方法,包括经营计划、预算、预测、利润计划、责任会计和内部审计;人事工作方针及其执行、影响本企业业务的各种外部关系。

(2)会计系统会计系统规定各项经济业务的鉴定、分析、归类、登记和编报的方法,明确各项资产和负债的经营管理责任。健全的会计系统应实现下列目标:鉴定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按时进行适当分类,作为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将各项经济业务按适当的货币价值计价,以使列入财务报表;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日期,以便按照会计期间进行记录;在财务报表中恰当地表述经济业务以及对有关内容进行揭示。

(3)控制程序控制程序指管理当局所制订的用以保证达到一定目的的方针和程序。它包括下列内容: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的批准权;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分工,防止有关人员对正常业务图谋不轨的隐藏错弊。职责分工包括指派不同人员分别承担批准业务、记录业务和保管财产的职责;凭证和帐单的设置和使用,应保证业务和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对财产及其记录的接触和使用要有何保护措施;对已登记的业务及其计价要进行复核。

1992年美国COSO委员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提供了一个广泛的内部控制框架,成为迄今对内部控制最全面的论述。该文件认为内部控制框架包含五个要素:1.控制环境。包括:单位的组织结构,董事会及其专门委员会(审计委员会和风险评估委员会)的关注和要求,管理部门的经营理念和风格,员工的正直、职业道德和进取心,对企业经营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其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不管是管理者还是员工,既是内部控制的执行者,又是控制环节的“被控制对象”,其观念、素质和责任意识等都影响着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2.风险评估。新交易类型和工具日新月异,兼并收购、破产重组、关联方交易、商务、衍生产品等使人应接不暇。环境的变化使经营风险增大,企业必须设立可以辨认、和管理风险的机制,以确认公司的风险因素如资产风险、经营活动风险、内外环境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合法性风险等,并确定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评估各风险因素得分,确定高风险区域。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使企业保证控制目标有效落实。包括经营活动的复查、业务活动的批准和授权、责任分离、保证对资产记录的接触和使用的安全、独立稽核等。

4.信息和沟通。以不同形式取得和传递信息,使员工懂得自己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贡任,更好地履行职责,形成有利的外部沟通环境。保持经营信息和控制信息畅通,以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企业经管成本和监督成本的提高。

5.自我评估和内部监督。内部控制应是一种实时过程,与经营管理活动紧密结合,随时进行自我评估和内部监督。企业内部应由有关管理人员和职员定期、独立地自上而下对各部门的控制进行评估、内部监督。

四、对我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启示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存在的1.控制环境问题。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决定其他控制要素能否发挥和如何发挥作用,直接控制目标的实现。

(l)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在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如审计委员会、风险评估委员会等。但我国企业目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股东大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互相监督、制约的体制。在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董事会要有独立董事并设立审计委员会,却存在重形式、轻制度的问题,如独立董事制度,西方推行独立董事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保护股东、投资者的利益,而在我国,虽然形式引进了,却没有真正落实到机制的转化上,有的企业聘请的独立董事是主管领导、有的企业为了广告效应,聘请名人,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

(2)管理理念问题。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风格影响非常大,但我国真正的企业家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企业管理者没有一套真正的管理理念,如一家上市公司的公司年报也承认重经营,轻管理。

(3)决策随意。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的机制没有建立,董事会中没有风险评估委员会或形同虚设,造成在没有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决策。

2.风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

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会面对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市场风险、信贷风险、营运风险、风险、管制风险、声誉风险、技术风险等以及随着交易类型和工具的变化所面临的兼并收购、破产重组、电子商务等。在诸多风险中,大多数企业最主要的风险是营运风险。但不管是什么风险,企业都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3.信息系统失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处理缺乏一贯性、完整性。近年来,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如常规性的印单(票)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保管使用制度及会计人员分工中的“内部牵制”原则等得不到真正的落实;会计凭证的填制缺乏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人为捏造会计事实、篡改会计数据、设置账外账、乱挤乱摊成本、隐瞒或虚报收入和利润;资产不清、债务不实等等。

4.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监督体系残缺不全、有关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二、对我国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的启示通过对以美国为代表的内部控制的分析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所存在问题的分析,我们认识到内部控制使一套完整的体系,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相当紧密的管理手段。因此,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从分析自身的控制环境开始,真正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发展实际的内部控制制度。

1、加强法律法规等强制性约来和准则规范。1997年美国通过《反国外贿赂法》,其中有关会计及内部控制的条款,规定每个企业应建立内控制度以防止发生贿赂行为,如果达不到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提出的内控目标,可被罚款1万美元,建立和强化内部控制成为企业的一种法律责任。而我国《审计法》、《独立审计准则》等虽有论及,但都从审计角度出发的,对企业而言并未形成内控整体框架;《会计法》也没有对企业内部控制提出具体可行的规定。因此,应尽快加强有关企业内部控制方面的法制建设,以及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等相关方面的行业准则的制定,为提高企业内控提供外部监督和指导。

2、建立健全内控框架。企业要有一个健全有效的内控框架,从控制环境入手,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结构,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及其独立性;提高管理者素质,凭借经济市场的竞争,由市场决定而不是由行政指定管理层;鼓励塑造企业文化,加强管理者和员工激励,明晰权责。

3、加强风险评估。企业应在经营过程中加强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的经营风险逐步增大并更具有不确定性,如资产风险、信息系统风险、兼并重组风险等,要加强董事会各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及早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领域,防患于未然。

4、贯彻相互牵制原则和协调配合原则。牵制原则即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的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另外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协调配合原则是相互牵制原则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则,尤其要避免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而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5.建立内控信息的披露机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一般只对外披露财务会计信息,人们关心的也是每股收益等数字。对于企业内部控制,人们常常疏忽。而独立审计人员则体会到信息的真实可靠,来源于企业内部控制,内部控制越好,其信息就越可靠,审计实质性测试就可相应减少;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虽然会对企业内控进行评审,但一般注重内部会计控制,并且由于审计的时间范围和技术的局限性,企业内控情况并不能充分了解和揭示;为了提高企业内控意识、提高其信息质量,企业有必要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后,向社会公开披露其内控信息。

篇8

2006年2月15日,注定要给中国会计界留下重要记忆,财政部了39项企业会计准则和48项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标志着我国与国际惯例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正式建立。

此后,为了应对2007年1月1日在上市公司中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会计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培训大潮。面对中国会计业的重大改革,也面对高端财务人才的匮乏,一些国际知名的会计机构纷纷把眼光投向了中国。那么,他们如何看待中国市场?如何看待会计师的责任?在中国会计行业的重大转折点上,如何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为此,《新财经》专访了英格兰及威尔士特许会计师协会(简称ICAEW)总裁迈克尔・利泽先生。

会计师的责任更重大

《新财经》:请问ICAEW在英国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希望在中国做哪些事情?

迈克尔・利泽: ICAEW在全球的会计师大概有300万,在英国前100大上市公司中,70%有财会背景的CEO/CFO持有的是ICAEW 的英国皇家特许会计师(ACA)认证。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ICAEW在英国对高端商务人才的培养是比较有经验的。

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们希望将ICAEW领先的技术和经验带入中国,帮助中国培养一批商界的精英,并通过我们的终身学习计划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社会,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愿意将一些领先的研究成果与中国企业分享,帮助中国企业更好地了解国际市场动态。

《新财经》:中国政府在今年3月首次修订了《环境保护法》,第一次把环境保护以立法的形式出现。保护环境也成为企业的社会责任。那么,您是如何看待会计师的企业社会责任的?

迈克尔・利泽:我觉得,企业的社会环境责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保护环境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利润的不断增长是企业所追求的,作为企业的会计师,在运作过程中肯定要考虑降低成本,但降低成本是有选择、有限制的。

所以,有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大家必须考虑: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破坏环境的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一定要高于他们对环境的破坏。会计师的责任就是把企业为保护环境所形成的投入与企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本进行综合考虑。如果忽视了环境成本而赚取利润,在未来十年或更长一段时间之后,整个社会都要为之付出代价。

会计师的职能要提升

《新财经》:一直以来,中国的首席财务官(CFO)仍然像个“账房先生”,但时代已经迫切要求CFO职能转变。请问,欧洲企业的CFO职能和职责是不是也在发生改变?

迈克尔・利泽:的确,欧洲企业CFO的职能也在变化,就上市公司的CFO来说,一个变化是,CFO的时间和职责越来越多地放在与外界交流上;第二个变化是,CFO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人员管理上,把人员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每个人都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个变化是,CFO花费越来越多的时间在制定策略和战略上,为CEO提供帮助。十五年以前,CFO和会计师所做的工作,现在大部分都转交给别人去做了,因为CFO的作用和职责提升了。

《新财经》:我认为这是趋势。CFO不仅是一个财务管家,还应该成为各部门的业务伙伴。我了解到,在欧洲,有很多CEO之前都是做CFO的。您认为CFO成为CEO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迈克尔・利泽:ICAEW的很多会员都是从CFO做到CEO,这种现象会越来越普遍。我觉得从CFO转换到CEO的角色,要具备两个主要的技能:一是要处理好与各方面的关系,如与投资者的关系,与其他公司的关系等。二是作为会计师,可能会对一些具体的问题比较感兴趣,成为CEO之后,一定要习惯于把具体的工作交给下属去做,而着重于如何制定公司战略和策略,不要花过多的时间在细节问题上。

《新财经》:作为英国领先的专业会计师机构,ICAEW怎样看待中国的市场?如何让更多的中国会计人认可ACA资格认证?

迈克尔・利泽:我觉得中国市场是非常大的,并且中国的会计业正处在与国际接轨的重要阶段。ICAEW来到中国,正在致力于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合作,培养适应时代的会计师。ICAEW对人才的质量要求很高,如果把会计师资格认证比喻成一个象牙塔的话,ACA资格应该是处在塔尖的位置。拥有ACA资格的会计师,对他们的诚信要求是最高的,他们的商业战略头脑也都是一流的。ICAEW希望帮助中国培养出一批最好的人才。

会计师的监管要严格

《新财经》:面对企业提出违规要求的时候,ICAEW是怎样告诫自己的会员?在这个过程中,一旦你们的会员出了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惩罚?

迈克尔・利泽:如果有人对ICAEW的会员进行投诉,我们会对他进行调查。而这种调查不仅限于在英国的会员,在世界各地工作的会员,无论是谁被投诉,我们都会进行调查并惩治。

不过,ICAEW的会员在经过培训成为会计师的过程中,“诚信”概念被很强烈地灌输在他们的头脑之中,诚信是我们所有会员必须遵守的守则。如果他们面临这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办的话,离开这家公司是一种选择。

《新财经》:对于中国刚刚实行的新会计准则,您有何建议?

迈克尔・利泽:目前,中国新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已经很接近了,所以,英国上市公司采用国际会计准则的一些经验可能会对中国的上市公司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我们给ICAEW的会员提的第一个建议是,在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时,企业必须有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来确保新准则的实施,也不要把它单单作为会计师的责任,而是整个企业和各个部门的责任。

英国一直着眼于会计法则和原则的制定,而不是着重具体会计规章制度的制定,前者比后者显然高一个层次。因此,凸现出英国财政中心的地位。

《新财经》:目前,中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争很激烈,一些会计师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客户关系,往往为了赢得客户不惜违反职业道德。您认为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种问题?

迈克尔・利泽: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监管的部门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在英国,如果发现个别会计师事务所采取不正当手段去竞争的话,ICAEW就会对事务所的审计资格进行吊销,他们就不敢再这样做了。

《新财经》:对于德勤曾在2004年向科龙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一事,您怎么看?

迈克尔・利泽:对中国的情况我们不是很了解,所以不能简单地说是对是错。不过,如果在英国发生这种情况,非常有可能吊销事务所的职业资格。

迈克尔・利泽

迈克尔・利泽先生于2002年1月加入ICAEW,任财务及运营总监。2004年1月,他升任首席运营官兼执行董事,同时进入ICAEW董事会任总裁。

加入ICAEW之前,迈克尔・利泽先生在英国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负责全英国最大的业余培训服务业务。随后他担任了集团财务总监,不久后任集团发展与战略规划总监一职。

篇9

[关键词]高专院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125-02

1 高专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会计教学目的

在当今全球化市场条件下,企业对于管理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形式下,国内外许多会计教育学者提出会计应 “由以前单纯的企业簿记人员 、财务信息的制造者转变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信息服务的重要角色”。因此,本科的会计专业教育主要是传授会计专业知识,强调会计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强调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开设多门会计课程,要求学生全面、精细地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和规则。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目的不是培养会记账、算账、报账的会计人员,而是扩展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参与管理和经济活动的能力,培养懂会计、会会计的企业管理人才。怎样在有限的学时内让学生理解会计的基本原理,并将其应用到今后的管理工作、经济生活中,这也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我校专业课程设置为例:

连云港师专开设基础会计的非会计专业一览

三个非师范专业均开设了基础会计课程,在课时比例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标准,这是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紧密联系的。

2 当前高专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 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的一种明确的、具体的表述。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非会计专业学生多数都是管理类专业,针对管理类专业的特点如何设定有效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针对这一点,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最主要的两种观点是,一种认为专科的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基础会计主要应以会计的基础知识为主,因为他们的就业多数不会和会计沾边,所以只要他们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基础的业务处理就可以了。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专科的非会计专业学生无须了解太多的会计原理,只需要掌握会计报表的解读,能够从会计信息中找到对管理决策有价值的那部分信息就足够了。在这种分歧下,导致了教学目标含糊不清,从而影响了教学目标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指导性作用,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2. 2 轻视非会计专业、实践条件薄弱

各个专科院校包括连云港师专的非会计专业普遍存在无专业实践场所,这严重影响了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基础会计是强调手工操作、实践性和一定的理论性并重的课程,必要的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兴趣,并且能够带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基础会计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对于理论知识的记忆与理解上,最重要的那部分实践的作用反而被束之高阁,不是因为教师不重视实践教学,就是因为专科院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而作罢。

上表为我校非会计专业实践实训条件,其中会计实践技能并无专门配套的条件。

2. 3 教与学的问题

作为教师,面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的厌学情绪首先反思的是自己,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究竟是什么?非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与会计专业究竟有何不同?如何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充分准备的讲课当然重要,但教学不只是传达知识,也应是知识的转化与扩充。

3 高专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3. 1 教学基本内容重难点重新组合

对专科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虽然不用像本科会计专业的学生那样掌握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但是应该要求其学习并理解一定的基本知识以及一定的实践技能,能阅读会计信息对于会计信息的内容作出一定的反应。因此学生应该对管理活动中常规业务的处理有较好的掌握,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3个方面:

(1)会计入门知识。主要介绍会计核算原则与几个基本假设、账户与复式记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基本原理,教学重点是基本原则、会计假设和复式记账的内涵及意义,尤其是不同会计方法的选择对会计信息产生的影响。而关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循环则可以相应简化,这部分内容可通过实践得到感性认识。

(2)生产型企业常规业务的核算及报表编制。本内容应该作为基础会计的重点内容。在内容设计上主要以生产过程中企业会计核算为主要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能正确编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教学中最好做到改变传统的按会计要素组织教学内容的模式,采用按业务循环来讲授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的方法,将企业经济业务按性质及内部控制的要求进行分类,具体包括:现金核算与现金管理 、采购付款业务的核算、生产的核算、员工及薪酬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销售收款、利润的形成与分配等。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

(3)财务报表的理解和分析。在会计报表的讲解上,重点阐明几种常见的企业会计报表之间的不同,说明会计报表结构与会计报表分析的关系,解释财务指标如何计算和分析,以及如何利用附表和附录、阅读会计报表的方法和技巧。

3. 2 强化案例教学,调动学生积极性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法是指把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作为案例,交给受训学员研究分析,培养学员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能力的培训方法。而案例教学法是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用案例作为基本教材,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作出判断和决策,借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篇10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企业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02

一、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简述

2004年9月,COSO了名为《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研究报告,它是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的补充和丰富,同时也标志着“风险管理时代”的到来。

这一报告从原来的只公布财务报表并且只关注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到现在公布由企业编制的进行公布的所有报告。而且,涵盖范围也从原来的财务信息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非财务信息。对主体目标的这种分类可以使我们关注企业风险管理的不同侧面。另一方面,《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控八个相互关联的风险管理构成要素。这份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涵盖了内部控制,从而构建了一个更强有力的概念和管理工具。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控制环境与目标设定方面

1.尚未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文化。内部控制文化包括企业员工的风险观念、风险内部控制意识和风险管理职业道德等。内部控制是一个需要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各级工作人员由上而下共同努力才能实现的过程。目前房地产企业的依法合规经营意识薄弱,特别是基层项目机构部分工作人员还未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法律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防范风险意识差。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建设周期长,许多前期形成内部控制的缺陷潜伏在工作中,要到后期才能体现。因些内部控制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而间接的效益也要有一定周期才能看出。而且,完善内部控制要增设人员岗位,制定大量规章制度,增加办事环节和程序,许多房地产企业就认为加强内部控制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影响了办事效率。有的甚至认为内部控制是对自己的不信任,容易造成内部矛盾。这也造成了房地产企业对内部控制认识的偏差。

2.人员素质差异。一些员工专业水平不高,识别风险和防范风险的能力有限。内部控制系统发挥作用必须落实到人员的实际操作,由于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不强、判断错误等原因而导致影响经营风险的状况屡屡发生。另外,由于房地产企业项目部员工流动性比较强,宣传学习无法系统全面,实施控制也就无法全面到位。

3.没有制定明确的战略目标。房地产企业不能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盲目追求业务规模的扩展与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无视内部控制中的合法合规控制,违规操作,给行业和社会带来极大的损失。

(二)事项识别、风险评估与应对方面

1.风险防范意识薄弱。首先表现为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些房地产企业盲目强调利润,为增强收益能力,以不断地扩大投资规模为战略目标,盲目扩张使得有些房地产企业通过借贷解决大量的资金需求,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也就增加了房地产企业到期不能偿债的风险。同时高额的贷款利息,增加了企业营运成本,加大了资金营运风险。

2.缺乏风险评估和管理。虽然有些房地产也设立部门对风险进行管理,但设立不够完善,存在盲点与漏洞,使风险评估无法发挥预防作用。房地产项目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工艺庞杂,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不确定因素而导致企业蒙受经济损失的案件屡有发生,例如,建筑市场中各类责任事故、层层转包、合同纠纷屡见不鲜,使企业存在潜在风险。

3.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落后。近几年来,虽然各房地产企业的风险意识有所增强,但是,安全防范措施还不完备,从而导致了企业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不能及时地对所发生的问题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尚未建立系统、完善的客户信息电子档案管理等问题。

(三)信息与沟通方面

首先,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一些业务或管理系统杂乱缺乏科学规划,各系统之间缺乏沟通和协调,信息往往难以共享,各业务部门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数据采集的口径不一致,往往会产生误导的信息或需要信息时无处可寻的状况。其次,信息交流不够充分。没有及时将有关政策传达给参与活动的所有人员,使他们不能及时知道企业运作的最新状况,员工不能清楚的明白自己所承担的特定职务,本业务在内部控制方面有何要求,造成越权行为和责任无法落实。第三,执行力不够。当项目基层工作人员将问题上报给管理层时,管理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认为只是小问题而敷衍解决或置之不理,造成小问题不断恶化,最终给企业行带来了恶劣的结果。另一种情况是,管理层下达了解决方案,项目基层却没有落到实处切实执行,使内部控制出现漏洞。

(四)监控方面

这方面主要问题是内部审计职能弱化。一方面缺乏完整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许多制度存在盲点和漏洞;检查走形式,监督不严,许多房地产企业的检查只是上级布置,下级应付而没有认真对待,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些房地产企业内部审计不足,对内部控制的检查频率较低不能与房地产开发的制度更新速度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内部审计的效力。

三、改革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创建良好的内控环境

1.坚持矩阵的管理方式:纵向和横向同时管理,明确各级管理层的权力,使他们各尽其职,避免因制度不完善而出现逃避责任,无人承担的情况。

2.建立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文化:统一员工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使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的自发需要,提高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目标。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立高效的人员队伍,使风险控制融入到全体员工日常工作中。

3.重视对员工的培养:通过定期、持续的业务培训,内部控制文化以及先进理念的培训,培养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风险意识,成为高素质高道德的员工。

(二)构建系统的风险识别与应对体系

1.强化会计核算的内部控制系统。防范风险首先要从日常的业务工作做起,有效的防范操作风险,就应该建立完善的会计系统。记账岗位和对账岗位严格分开,做到账实相符;明确各项业务的审批权限,明确责任;健全档案管理,完善信息系统,及时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

2.建立动态的风险预警模型。面对复杂多变的房地产市场,要加强对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培训提高他们对风险识别、监测和控制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还要定期与房地产各参与者进行联系,对各开发程序进行评估,形成一个动态的、能够持续改进的风险控制体系。

3.建立有效的资金审批机制。规范财务资金审批流程,在审批人员授权的权限范围内审,完善经济业务办理审批手续。

4.完善防范意外风险措施。由于房地产市场竞争的加剧,房价的高低都很难预测,加强意外风险时的预算,这样可使企业在遇到突然事件时可以不影响整体的运作,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三)规范内部控制活动

首先,明确岗位和职责。限制每个人的权限,实施严格而明确的职责划分,坚持不相容职务分离,业务操作过程中的授权、交易、记录、管理应当有明确的划分。严格授权,所有进行业务交易的工作人员都应经过授权,防止越权交易行为。

其次,明晰责任关系。落实交接手续,使部门和员工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的职责,一旦发生问题,能追究到个人,并可以给成绩优秀的员工一定的奖励,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还有,定期检查。每天对现金,重要空白凭证,业务单据,账户管理进行检查,做到账实相符,管理层定期对业务质量及监控录像进行抽查。

(四)完善银行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董事会和管理层有责任完善信息系统,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其次,完善信息反馈制度。管理层应该给员工创造条件让他们有机会能直接与管理层沟通,保障任何有关银行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风险的信息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管理层那里,以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误的行为。此外,建立科学的信息分析体系。

(五) 构建科学严密的内外监控体系

明确内部审计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切实做到监管措施落到实处,定期自我检查。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时应及时改正并上报,使内部监督能够发挥作用。采取科学的内部审计方法,提高内部审计的作用,并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增强个人责任感。

参考文献:

[1]COSO.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2004.

[2]田依鑫.关于我国房地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