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真账实操流程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真账实操流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此次对会计实操班进行市场调查是为了给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良好的会计实操环境,能够学习到一套完善的会计实操流程,提升学生在各行业中对会计业务的认知,最终能够在短时期内进入公司开展会计事务。
二、调查方法
首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信息,明确我们所要调查的会计培训机构的地址、电话及概况;其次,整理所问问题,以便准确获取信息;最后,将所得信息及培训机构材料进行整合,得出结论。
三、调查过程
初期,我们在网站和报纸上找到10余家会计培训机构,并逐一上官网了解机构概况及记录地址和联系方式。在去往这些会计培训机构之前列出所要提的问题,并得到机构的一一解答。
1.会计实操涉及行业领域。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50%的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会计实操为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和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另外的50%的机构涉及的行业更加全面,除了有工业和商业真账还有广告业真账、施工企业真账、房地产企业真账、物流企业真账、餐饮企业真账、小额贷款企业真账、中介服务企业真账等。
2.即将毕业的会计学专业学生选择的会计实操课程。针对有会计专业基础的学生,培训机构建议直接选择较为复杂的工业一般纳税人真账。而对于跨专业的学生来说,则选择较为简单的商业一般纳税人真账。
3.会计实操的具体流程。对多家培训机构的调查发现具体流程大都是差不多的,以下是其中一家机构的具体流程:
(1)数字实训、会计书写规范;(2)了解企业、写出企业的生产经营流程;(3)了解税务局、写出税务的机构及职能;(4)抄税、报税、零申报;(5)计算机的使用:软盘、U盘 Word/Excel/增值税票开具;(6)网络知识:申请免费邮箱、收发电子邮件、BBS论坛、QQ、网上下载;(7)虚拟账务处理(编制记账凭证、科目汇总、登记总账、编制会计报表);(8)真实账务处理(编制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地税系列申报表);(9)按顺序背写小企业一级科目(60个)、学会建新的总账;(10)登记明细账,结余额与总账核对(账账相符);(1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明细账(帐表相符);(12)独立完成企业的账务处理和增值税、所得税等税的申报。
4.教材及工具。通过调查,会计实操的教材主要用在税法这门课程上,是注册会计师考试所用教材,有个别机构自己编书形成商业真账和工业真账。实操的工具则是提供各类账本、帐表等。
5.课时及费用。
实操学期一般都是3—6个月,学期结束可以免费继续教育并咨询有关会计业务。学费在800—1500之间,若所学的行业真账实操多,则费用就高。
6.师资力量。
所调查的培训机构中,其中一家的培训师都是中级会计师或者是注册会计师,并有多年从事公司会计工作经验。而其他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的老师没有相应职称,甚至没有很多年的从业经验。
四、调查结论分析及建议
1.会计培训机构繁多,无固定规格,管理杂乱。
此次所搜集到的信息中,呼和浩特市的培训机构有20余家。通过调查发现,还有一部分机构未在相关政府部门备案。目前,由于很多培训行业的进入门槛比较低,在原培训机构工作几年积累了一定资源的人,就开始自己经办培训机构,但由于培训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高低不一,形成很多培训和管理上的漏洞。随着培训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出现了机构之间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现象,导致培训的价格高低不均,误导了学生选择培训内容及培训方向。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建议由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对会计培训机构的监督审查力度,最终形成高质、高效的培训形象,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社会适应性良好的高素质人才。
2.多数会计培训内容繁杂不精
对于大部分会计培训机构所涉及的行业实操真账多而不精,还有一部分机构用的是高校会计实训教材。在繁杂的账务中,学生会轻易的将各行业账务处理搞混,不易形成完整体系。培训班需设立具有代表性的行业真账,在学生进入培训机构时,机构须详细解释各行业账务特点,结合学生在会计实训上的学习程度建议实训方向。
3.多数培训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综合能力较低。
通过对会计培训机构的走访调查,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老师还是很少的,更有年轻且没有多年从业经验的人给学生进行培训。另一方面,培训师有职称证明,但从业经验却很少,这样就对学员们造成了不好的学习效果,严重影响上岗之后的工作,对学生自身造成不良影响。所以,会计培训机构需要提升入门门槛,不仅是在职称证书上要严格把关,还要在从业经历上多加注意,必要时在进入机构任职前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从而加强师资力量,有利于学员高效高质的学习到实操业务。
4.会计实操研发力量不足,培训产品传统。
篇2
[关键词]真账实练;微课;会计学基础;改革;探索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4.168
[中图分类号]F230-4;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4-0-02
会计学基础是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财务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该课程理论性、技术性和操作性都比较强,对后续课程的学习起着最重要的支撑作用。2009年,结合工作岗位和学生的认知,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对课程进行了“真账实做”教学一体化改革。随着信息化给学习方式带来的新变化,2014年针对关键技能点,该学院设计、录制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11段微课。在不断的教学探索中,会计学基础课程形成了以工作实际为载体,以“业财融合”为主线,以真账实做为手段,以微课为抓手的“五位一体”的教学改革特色。
1 面向会计工作岗位和任务,确定教学内容
在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充分调研以及与企业专家反复研讨的基础之上,以企业常设会计岗位(出纳、制证会计、记账会计和报表会计)所需技能和知识为依据,对各岗位的能力要求进行梳理和归纳,并结合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为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对账和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归档保管等五大学习任务。
2 “纵横两线交织”的教学内容安排
在会计工作过程中,会计数据通过填制与审核凭证、建账和登账、对账和结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归档保管这一典型的工作流程在企业中进行传递。而会计人员所处理的各项经济业务根据其所属企业资金运动的不同环节,可以划分为资金筹集业务、供应过程业务、生产过程业务、销售过程业务、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业务、资金退出业务。在本课程学习中,学生的工作任务是掌握完成上述每一资金运动环节的各项会计工作需要的技能和知识。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上,以会计工作过程为纵线,企业资金运动过程为横线,纵横两线交织,使学生完成对一个企业一个资金循环的会计核算工作。如图1所示。
3 “真账实做”的教学场景设计
在第一次上课就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各种会计账页、会计报表等会计工作用品,使其对会计工作形成直观的认识。教学实施中综合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依托所提供的真实会计用品对一个贯穿5项任务的企业完整业务案例进行手工会计账务处理,企业业务案例中的经济业务均来自企业实际发生的业务;以企业连续的业务事项贯穿课程始终,从而构成了连接5个典型工作任务的数据流,随工作任务递进而延续。学生犹如置身企业真实环境,每完成一个单项任务,就掌握了具体岗位的技能和知识,完成了全部的单项工作任务即完成了整个会计账务处理工作,真实再现企业会计工作过程。这样就营造了“真账实练”的学习情景,激起学生课堂参与的热情,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单项技能与综合技能。
4 “五位一体”循环实施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每个单元的教学实施上均遵循“认知――铺垫――实践――点评――理论讲授”五位一体的方式。其中:“五位”分别是指认知(教师布置单项任务,学生获得感性认知)、铺垫(教师简单告知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规范,为后续的实践奠定基础)、实践(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完成布置的具体工作任务)、点评(教师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对知识和技能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和点评)、讲授(在点评完成后,教师进而对任务中所蕴含的深层次知识进行补充和引申),“一体”集中体现在“教学做”的一体化以及技能和知识的有机融合)。在“五位一体”循环实施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主线是指导学生完成会计实践工作,并针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引入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对操作方法的理解,获得内化的职业能力。
5 立足于技能点的微课应用
在教学实施中,对于各个实操环节“该做什么”“如何去做”等技能内容,每位教师受个人理解和经验的不同会有所差异,尤其是年轻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利用信息化手段,以微课为载体,将实操技能形成标准化内容,规范技能操作。首先,立足企业实际会计工作中各流程的规范标准和要求,并结合教学经验,将会计工作的账务处理程序所涉及的技能点进行梳理,共选择出18个技能点。在选择的基础上,依据会计就业初始岗位关键能力,对18个技能点进行整理、归纳和提炼,最终形成了原始凭证的审核、支票的填写、记账凭证的填写、总分类账的建账、明细账的建账、日记账的建账、日记账的登记、明细账的登记、总账的登记、结账及账务处理程序11个技能点。其次,在归纳、提炼技能点的基础上,对于每个技能点编写出包含“做什么”“怎么做”“易错点”“前后连贯点”以及“关键环节如何展示”等具体详尽内容的脚本;再次,就机位、格式、分屏、展示等技术问题与负责录制的教师充分沟通后,完成了11段微课的录制和后期的剪辑制作,以保证视频的顺畅、连贯。最后,通过教学应用和上传至课程网站供学生自学两种方式,在教学中应用,能有效避免因任课教师教学经验不足而出现的操作误区和真空,更好地实现“教学做”一体化课堂和共享优秀教学资源。制作出的11段微课已经在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财务会计大类中全面应用,不管是调查问卷还是考试成绩的对比,都体现出应用效果非常好。
6 注重过程的课程考核方式
在课程考核中,变传统的“一卷定乾坤”为“综合全程考核”,立足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强调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状况和阶段性成果进行多方面、多形式、分阶段的考核。一方面将平时成绩的占比由原来的40%调整到60%,增加学生对平时学习的重视;另一方面,在平时成绩中的突出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的考核,除了传统的考勤、作业、课堂提问、小测、期中考核外,增加了单项技能成果、综合技能成果、课堂专项研讨等考核形式,使学生的各种付出,都会有对应的激励,有效促进了“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实现与教学改革的互动一致。在教学过程中实时公布平时成绩,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能够知道自己的平时表现情况,通过检测个人的学习效果更好地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态度,发现个人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此外,通过平时成绩的实时公布,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对教学形成一种倒逼机制,更好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实施。
主要参考文献
[1]乐曼.对我院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分析和改进[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4).
[2]刘小灿.论高职《会计学基础》教学优化方案[J].统计与管理,2014(6).
[3]敬佳琪.PBL教学模式在《会计学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经营管理者,2015(18).
篇3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 理论教学 实践技能
目前,中小型企业对中职会计人才有较广泛的需求,然而中职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却难以找到对口的工作,究其原因是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强、实践经验欠缺,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造成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原因是传统的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学以致用,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应变能力均无法与各个会计岗位相适应。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融入企业,改革传统教学方式,走教学结合、融理论于实践中的一体化教学势在必行。
一、一体化的教学理念
开展一体化的教学必须得到校领导、职能部门及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一体化教学的优势,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摒弃传统教学方式,才能从人、财、物等各方面全力支持一体化教学的构建,杜绝出工不出力、走过场的现象,真正把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
二、一体化教材
传统的中职会计课程是按照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三大结构模块开设,除《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这两门课有相对多的实践操作外,其它的专业主干课《基础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等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在理论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实训操作),最后才设置一门综合实训课,各课程相对独立,课程间前后知识点衔接不够紧密,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综合理解。要实行一体化教学,首先就要重新规划教材的编写。一是课程的编写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训内容结合起来独立成章,构成新的模块。二是打破原来纯模块化分解教材的桎梏,既要从专业知识整体上考虑不同课程知识点前后顺序的有机衔接,也要照顾同一门课和模块间的传承关系。如《计算机基础》课中Excel的内容要为以后《会计电算化》定义制作报表作基础准备,《会计电算化》的“总账”模块与各子模块之间存在的数据传递关系与用户操作的先后步骤所涉及的原理都要在模块间点明。
三、一体化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案
首先要根据会计专业需掌握的知识结构通盘考虑,制定出切合实际、利于培养具有实践技能人才的教学大纲。
其次是根据不同课程知识内容的重要程度和复杂性,统筹安排,整体规划课时,绝不能实行平均分配、主次不分。
三是按照任务驱动教学的原理,以任务完成为出发点来分配同一门课中各模块的课时,把专业理论知识整合到实操课时内。
四是编制统一的教学计划,保证不同教师、不同班级在同一门课的进度一致。
五是教案的编写要在符合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前提下,各专业教师相互交流配合,注意把握好相关课程因为衔接关系而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将其列为重点。如《财务会计》中手工做账的流程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会计电算化》中软件操作步骤的理解,那么手工做账的顺序与承接关系就是担任《财务会计》的老师要重点讲授的内容。
四、一体化师资的配备
一体化教学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训相结合的方法,既可以根据不同模块采取不同老师教授的方式,也可以由一位老师担任整门课程的教学与指导。为保证课程各模块间的有机衔接和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采用后者方式更有优势。由于教授内容同时涉及到理论和实践,必须配备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一体化的课程,原则上以“老师+技师”的双师型(既有讲师职称又有相应专业技术等级职称和能力的老师)作为骨干教学力量。尤其是电算化课程最好由同时具备会计和计算机知识的老师来担任。
五、建设一体化教学实训场地
要将传统的教室、实验室、电脑室组合起来,根据会计特点分别组建手工账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其中手工账实验室集模拟实验专用账本、凭证、单据、算盘、会计档案柜、账册装订工具、点钞机、模拟财务章等财务部门专用设施,结合多媒体视听设备,可在老师指导下完成不同会计岗位、不同业务流程从单项到整套综合实训的模拟实习及理论教学。电算化实验室包含老师服务器、学生端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室等相关实验资料与设备,可同时进行理论教学及电算化实操,也可以使用模拟软件进行单项会计业务的处理。
六、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以任务驱动为导向,按任务分解模块,充分采用演示法、提问法、归纳总结法、巡回指导法,运用多媒体网络教室指导、监控等手段,来完成整个教学实训过程。
2、单项练习、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先从开设账簿、科目设置、填写凭证、出纳签字、审核记账、制作报表到账册装订等逐项单独练习,再根据会计制度分岗设置按财务主管、制单、记账会计、出纳、仓管等岗位组成相应的实训小组,定期轮换,分岗实习,到最后完成完整的综合实训,保证学生在熟悉会计业务每个环节的基础上,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需要。
3、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电算化的操作要以手工模拟实践为基础,它是对手工做账从理论到实践的升华。只有手工做账过关了,电算化才能顺利完成。电算化业务操作的流程、电算化岗位的设置和不同角色的操作权限,包括总账与工资、报表、固定资产、成本核算、采购、销售、存货等模块,都可以按工作流程和数据传递这条主线联系起来,通过上机练习详细讲解手工与电算化的异同点,让学生在完成一整套模拟实验的过程中明白其中的原理,真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4、模拟实训与真账实训相结合。企业最看重的也是中职生最欠缺的实践经验,只有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来。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企业很难接收学生进行会计岗位的顶岗实习,我们可以利用中职学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以校办或者合作企业的经济业务为范例,指导学生进行完整的账务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七、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一体化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来检验。其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1、树立一体化的评价观念和评价目标。要改变以往基本以考试作为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把评价整合到教学过程中,确立教学与评价一体化的原则,以培养能独立上岗操作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按照国家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以会计实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职业道德几个模块为基础,制定训练方式、考试内容,在熟练完成手工账的基础上,利用模拟考试软件和实训资料进行考核,再结合本校情况,确定评价要素,并认真贯彻执行。
2、实行评价方式多样化。在传统以理论测验、考试作为评价手段的基础上,要将实训每一个关键环节也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评价内容不仅要有以分数为标准的定量评价,还要有可以体现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质性评价,采取定期考核与随机抽检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结合、理论评价与实践评价兼顾的方式,让评价贯穿到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每一个过程中。
3、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的主体可由学生扩充到学校、专业教研组、老师甚至于社会,评价手段相应包括老师考评学生、学生自评互评、学生评价老师等。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既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也有利于我们在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错误,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一体化教学有利于强化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型人才,是中职技校改革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型团队;思维导图;云课堂
会计电算化作为中职院校会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体系中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重在传递知识,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养成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部分。本文以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研究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模式。
一、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现状
传统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以教师为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现状需要正视和思考。
(一)以考证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过于单一,与企业职业能力要求脱节会计软件涵盖财务、采购、销售、库存、管理分析等各种业务软件,涉及知识面很广。但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大多只讲授财务部分的知识及应用,知识能力落后于企业实际需求,无法体现ERP软件的核心管理理念,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
(二)实训技能教学仅以软件使用流程为主,缺乏原理性教学
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以教授某主流会计软件的使用为主要内容,以操作实训为主。因院校课程设置的课时及师资的限制,在教学中往往只针对考证需求,以一个会计软件进行讲解,忽略能力培养的目标。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是会计软件的界面、菜单及操作流程。能应付考证的实操试题,同时难以独立面对企业的财务业务。
(三)教师为主导、学生依赖性过高
目前,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通常一般按照”课堂讲授——演示教学——指导实训——自主实训”四个步骤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事实上,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的“教、学、做”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陷入僵局。环境、设备以及人的状态都直接导致了演示教学中每个学生的接纳吸收的差异。我们留意到很多学生都在自主实训时遇到软件操作的瓶颈,教师只得把宝贵的课堂时间浪费在手把手地指导学生软件操作和业务处理上,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教师协助解决问题的依赖性过高,同时也导致实训教学进程的拖沓,最终使实训教学只能停留在软件流程操作的表面技能教学中。
二、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
(一)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简介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创新为例,研究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针对实训课程教学特点,通过编写项目任务式的实训教材、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创建、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导入、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等创新的教材、学习平台、思维方式、信息资源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的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学习关键的目的是要激发起全体同学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学习,并加强合作交流,少走弯路。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可以说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探索的核心,同时也是极大地提升职校学生实训课程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二)四位一体的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实践
1.自编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
笔者在推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式学习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过程中,有感项目任务式的教材资源可以更高效地帮助学生构建探究学习的体系。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我们开发“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实训教材,教材以一家小型制造业作为实训案例,以小企业典型经济业务为主线,以16个项目及81个学习任务作为实训学习载体,以原始账套资料进行真账练习。配套的实训教材系统化地设计和推送学习任务,覆盖知识点广且贴近企业实务,难易适中,兼顾拓展性。在项目任务式实训教材的引领下,自主探究学习更容易形成系统、体系。项目任务驱动式实训教材思路清晰、结合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实际编制并推送学习任务。形成实训课程的“技能树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热情,利于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将技能知识点系统化、内化,推动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实施。
2.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
中职生从初中的基础学科学习直接过渡到职业技能学习,对比大学生从年龄结构、心理认知到知识基础都有较大的差别。这也是中职教育遇到的挑战之一。中职生在实训学习过程中,因个体差异、领悟能力的参差导致实训学习效果的不一。更为值得关注的是,部分中职生的学习探究能力和学习自信心未能完全建立,依赖于单一的、被动的传统教学模式。而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可以快速地帮助学生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框框桎梏。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通过团队共同努力去探究解决教师布置的学习项目任务,更容易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提高个人学习成就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进入快速学习通道。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分组——破冰——团队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成员互助解疑答难等方式在学习任务下达的同时,创建合作型的学习团队。通过学习团队的创建,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助鼓励、各团队之间的竞争、团队完成任务业绩呈现等方式促进每个学生学习的效果。
3.思维导图——创新思维方式导入
思维导图(mindmapping)是英国“记忆之父”东尼.博赞在70年代所创,是一种放射状的辐射性的思维表达方式。思维导图注重开发人的左右脑,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中,我们发现将复杂经济业务处理流程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展现出来,结合操作步骤示例图,可以让学生学习效率成倍数上升。例如会计电算化购销存实训步骤是比较复杂的,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先将准备好的购销存业务流程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的脑海里对经济业务流程有形象的认识和记忆。同时帮助学生从软件操作的迷宫中走出来,结合学生实训操作体验,更高效地内化与掌握操作流程。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教学实证研究证实,思维导图的形象思维方式导入促使聪明的大脑不断去记忆和思考,思维导图能有效指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全局观念,构建知识,让知识变得有层次,有结构,清晰易懂。会计经济业务处理流程是一个体系,传统的教学难点在于为了让学生熟练地记忆流程操作,进行反复的操练。而实训操作教学的关键在于是够能理清思路?思维导图的优点之一就是可以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只需要一张纸或一个板书就可以将一种类型的经济业务流程体系化出来,让学生一眼看清问题与业务流程的构架。同时,还可以根据每个学生思维方式的不同,引导学生自己根据实训体验作图,联想知识点,不拘泥于现有形式,使用各种相关的色彩、符号加深印象,让学生形成开放性的思维。
4.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
以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为例,目前由于课程的课时安排、学校实训场地的限制导致不是每个职校生都可以大量地进行实训练习操作。自主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进行预习、复习、自主探究实训操作、总结要点、团队分享等。通过一系列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因此,引导学生实现自主探究式学习一个关键点在于自主探究式的学习资源平台的构建。我校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包括会计电算化精品课程资源网站、《会计电算化实训》实训教材配套网盘资源、会计专业空中课堂。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通过多个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会计电算化实训项目实训提示、实训项目理论知识准备、实训项目微课视频资料、实训项目过程性账套数据、会计电算化学习软件安装版软件等自主探究学习资源。
三、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小结
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通过项目任务式的实训教材、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创建、思维导图思维方式导入、信息化云课堂资源库建设等创新的教材、学习平台、思维方式、信息资源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开启创新学习思维方式、实现线上线下碎片化个性化学习、课堂变成一个解决问题、相互探究、合作学习的地方,教学结构实现了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的新模式。自主探究式实训课程教学创新是系统化、体系化的翻转课堂教学创新。它以学生为中心,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和协作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为其他中职实训类课堂的教学创新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爱红.翻转课堂的微课课程改革在实训课程教学中的实证研究[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12).
[2]刘丽琼.翻转课堂在会计电算化专业岗前实训教学的实证研究[J].职业教育,2015(8).
[3]毕启冬,唐文文,张彦鹏.思维导图在会计电算化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24).
篇5
会计模拟教学;理论;实践
1.会计模拟教学环节
提到会计模拟教学,大部分懂会计的人都会想到会计模拟教学就是在模拟实验室里完成一个企业的某个会计期间的账务处理,通过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样的一个账务处理程序。是的,作为会计教学这是一个必要环节,也是作为一个会计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笔者认为会计模拟教学要达到好的效果,必须要抓好分步实训和综合实训两个环节。
会计模拟分步实训环节。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在会计理论教学中,对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这些环节重视不够,把大量练习投入到会计分录方面,以至于学生忽略了实操这方面的内容。再加上课本上的经济业务是通过文字予以表述,而实际工作中大多数经济事项是通过提供原始凭证来表达,学生一时还不能适应。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理论教学与实际要彼此兼顾,要求理论教师在讲授时,应多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知识不再感到抽象,尽可能给学生一种感性的认知。比如:在上《会计基础》这门课时,教师可以从会计数字的书写、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开始,把学生从课堂上引到会计业务的真实环境中来,通过实验资料,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在上理论课的同时分节分段练习,每个操作都由学生自己动手来做,为综合实验打基础、做准备。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环节。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突出模拟实习的综合性、连贯性。在经过分步实训环节,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会计的基本技能,不过所掌握的技能是分散和不连贯的。在综合实验中所给出的资料是一个企业或多个不同性质的企业一定时期的经济业务,通过这套综合模拟实验的操作,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全面地练习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基本方法,从而使学生对企业会计核算的全过程有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认识,达到将会计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方法融会贯通的目的。
在综合模拟实习课设计中应注意各种形式和组织方式有机结合,如岗位交换、模拟银行、模拟税务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采用分岗协作形式将学生分成相应组别实行按岗位实习,并轮岗操作,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这种组织方式实践性强,任何环节出错必然影响其他岗位工作质量,所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岗位责任感和协作精神。
2.会计模拟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会计模拟实训是财会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模拟实验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
会计模拟教学教材滞后,跟不上会计实务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国会计核算和监督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教材市场上会计专业理论教材很多,应有尽有,但在教学内容上,存在着内容简单、较长时间不变、跟不上会计实务发展需要的状况,不能及时把新内容充实进来。特别是会计实验教材就更加少,很难找到比较系统、完整的实验教材。
重会计理论教学而轻视实验、实践教学。这是很多学校存在的普遍问题,甚至有些学校会计模拟实验室都没建立,有些学校虽然也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但缺少有实际工作经验的财会专业教师,很多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从高等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走上了教师工作岗位,中间缺少实践环节的锻炼,以至于教师在授课时偏重于理论而忽视了实际操作的训练,导致了学生实践知识的缺乏。
学生对模拟实验教学缺乏正确认识。学生对会计模拟实验的复杂性、规范性,从思想上不够重视,不能认真、正确、规范地记账。有些学生认为实验不是实际工作,无关紧要,只是当成老师布置的一项作业应付了事。碰到疑难问题也不及时询问或查阅课本。由于对实验教学缺乏正确的认识,因而在态度上不端正,不认真。
重视手工模拟,忽视计算机模拟。会计模拟实训分为手工实训和计算机实训。很多学校只重视手工模拟,忽视了计算机模拟,特别是许多中专学校还停留在手工模拟阶段,有些学校虽然也进行了手工模拟和计算机模拟,但很多学校的手工模拟和计算机模拟却是相互独立的,比如计算机模拟有些学校就是在上《会计电算化》这门课时一并进行,后来就没有系统实训了,等学生就业时计算机的操作基本上都忘记了,达不到教学的效果。
3.加强会计模拟教学的几点建议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效果,突出实验教学的特点,培养既懂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我认为必须从以下几点抓起:
加强教材建设,拓宽会计模拟实验的内容。从目前的会计教材来看,很难找到一套能够跟得上会计制度变化、适应会计实务最新发展的教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授课时不能以书本为主,而应不断为学生补充最新最有用的知识。作为教师而言,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刊杂志等途经及时掌握最新知识;作为学校而言,应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继续教育和深造培训的机会。在会计模拟实训教材的选择上,尽可能地选择多元化、集团化的跨行业集团企业的经济业务为实习主体,同时教师也应根据企业会计实务的发展不断丰富教材内容,以更好地培养当前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
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认识,加强教师实践活动。转变多年来会计教学中一贯存在的重理论教学而轻实验教学的观念,提高对会计模拟实验教学的认识。而我们大多数会计教师只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所以学校应多为专业教师提供接触实际的机会,以提高教学质量,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实践活动,经常到企业会计工作第一线,了解、掌握会计实务工作流程、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技巧,进而将会计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模拟实验课的性质、特点要求其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拘泥于单一形式,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特点、实验内容的不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思想上对会计模拟实验予以重视,端正对学习和实验的态度,比如在讲到点钞时,可以采用视频教学法,给学生一种直观的感觉;在讲到会计凭证的填制时,可以采取多媒体动画演示法;在讲到财产清查时,可以联系即将财产清查的单位,及时带领学生到现场学习等等。
篇6
关键词:典型工作任务教学法;成本会计课程;项目教学;模块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0-0014-02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等教育教学水平和质量。课堂是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第一战场,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高校要着力探索翻转课堂、微课等课堂教学新模式,深化应用性课程教学改革。本文对当前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在高校成本会计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一、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学课程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必修课。高等教育最终是为社会经济服务的,让大学生熟悉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掌握成本核算、分析、控制的方法是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不过,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现状却不太理想。调查得知,目前高校财会类专业本科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往往出现“教条分割”现象
与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不同,高校成本会计课程有其鲜明的特点:成本会计课程中计算及分配环节特别多,它是“管中有算,算为管用”。例如,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计算及分配、产品成本分析和控制可采用多种方法,如原材料费用的分配就可采用定额消耗量比例法、产量比例法、实际重量法、定额成本法等,而且定额消耗量比例法的费用分配率又可选用不同形式来计算。从目前高校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只掌握一种方法,或者说只掌握教师上课所教的方法。很多学生不能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和归纳,也未能了解各种方法在最终产品成本计算中的不同影响。
2. 账证意识缺乏、成本核算流程限于“纸上演算”
成本会计课程的又一特点是计算量大,而且会大量运用图表来进行核算。众所周知,产品的成本往往是由材料费用、人工费用及其他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材料费用往往根据材料的领用部分或材料的用途来分配,人工费用往往根据岗位或受益对象来分配,费用的归集、分配及结转必须借助大量的表格来完成。在实际工作中,结转用的大量数据往往来自凭证及账簿。从多年的教学情况来看,大学生普遍把费用的分配和结转视为纯粹的纸上计算,无法将各类计算表与记账凭证、账簿一一对应,也未能将计算中所用数据的来龙去脉梳理清楚。
3. 重核算轻管理、分析控制也限于“雾里看花”
学习成本会计课程时,除了学习成本核算,还要重视学习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管理类内容。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注重成本核算,认为成本核算才是最重要的,忽视成本分析、成本控制、成本计划等内容,且对这些内容普遍存在畏难情绪。也有部分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和“会计”关系不大,只要粗浅掌握就可以。
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在成本会计课程中的应用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以大学生为主体,要求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最终掌握相关知识,突破重点和难点,并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这一教学方法的使用,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大学生轻松掌握成本会计知识和技能,同时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实际动手能力。在知识更新加快、行业标准变化极快的今天,大学生难以在学校获得从事本专业工作的全部知识,教师只有培养大学生拓展专业知识的能力(即关键能力),才能使其真正成为专业人才。
1. 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审视
财会类专业本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会计实务、教学和科研等各类会计工作需要的专门人才。成本会计课程尽管也是以会计基本理论为基础,以制造型企业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及核算为主线,也是为后续管理会计课程学习打下基础的一门课程,但从实际工作过程来看,成本会计课程的重点应该在对产品成本计算及核算后的分析和控制。因此,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告诉学生,使他们明白该门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在实际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重点应是通过课堂教学和模拟实训操练来理解各类计算后的经济实质及账务处理关系,最终达到管理和控制成本的目的。
2. 按照典型工作任务将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模块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可将课程内容按照工作岗位分解成若干模块,每个模块再赋予典型工作任务,然后让大学生去完成各模块的任务。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企业两个月的典型的实际成本核算业务(考虑到月初、月末,所以选择两个月的业务),将这些业务的成本核算过程作为教学过程。比如,日常发生的料工费――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分配与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分配及结转等。教师可以把成本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七个模块(材料费用的核算、人工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废品损失的核算、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成本的控制方法),并且把这些典型的工作任务嵌入到教学过程之中,使教学过程和实际工作任务的流程相吻合,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将典型工作任务凭证化,把凭证作为专业语言来表达工作任务
教师可将选中的企业作为课堂教学实践基地,事先带领大学生去企业进行现场认知实习,让大学生了解该企业的大致情况,比如组织机构、a品生产要经过哪些工序、生产工艺的特点以及该企业成本核算的流程、一些相关财务制度等。接下来,教师可将前面所涉及的典型工作任务全部凭证化,用凭证来替代原有的文字表达。比如,用企业真实的“发料单”来说明领用材料的业务,用“工资表”及“工资分配表”来表示工资情况,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制造费用分配表都用企业里实际使用的凭证。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大学生学会判断、整理、归纳会计凭证,理解各种会计凭证的内容及作用,并且根据这些凭证完成账务处理,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4. 对教学方法进行完善,将项目化教学应用到教学中
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变革教学方式,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单纯课堂讲授方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精讲与讨论、实践相结合的探究式教学方式。具体方案如下:一是将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分为表一所示的相关项目,二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序化每个项目的任务,比如项目一的任务如下所示。
任务一:获取企业信息,制定工作方案。(1)分析企业生产工艺、生产组织和管理要求。即会分析企业生产工艺过程与生产组织方式,能根据生产类型确定成本核算方法。(2)拟定各项基础工作方案,设置账户。即能拟定财产物资计价方法、收发登记制度,制定消耗定额,各种原始记录的传递等。(3)解读原始凭证,确定成本开支范围,制定核算方案。即能从各种原始单据中读出“会计语言”,能正确划分支出、费用、成本。
任务二: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1)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即能汇总各种发料凭证,编制“发料凭证汇总表”“材料费用分配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2)职工薪酬费用计算分配。即能计算计时和计件工资,编制“工资费用分配表”等,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3)水费电费、折旧费等的计算与分配。即能编制“动力费用分配表”“折旧费用计算分配表”等,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4)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即能设置并登记辅助生产明细账,能选用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费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5)损失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即能设置并登记制造费用明细账,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并能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
任务三:计算产品成本。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即能分别采用定额成本法、定额比例法、约当产量法计算出完工产品的单位成本。
任务四:报送成本信息。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即能编制成本报表,进行成本分析,开展目标成本考核。
任务五:开展成本管理。成本考核与规划――即能描述规划制定的程序和方法,并完成企业成本规划方案。
5. 设计多元化的教学考核方式,突出项目化、过程性考核
平时学习松懈,期末考试前则临时抱佛脚,是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常态。针对这种现象,最有效的方法是变革考核方式,将传统的期末考试“一锤定总成绩”的考核方式,变为以过程性考核为主、期末考试为辅的全程考核方式。例如,可以将平时各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课堂表现等作为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70%,而将期末考试成绩作为终结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核的主体也可以多样化,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考评三者可以灵活运用。这样,能够全方位地考核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如表二所示,成本会计课程的考核内容可以分为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相应的考核内容。
三、结束语
成本会计课程是高校财会类专业的主干课程,让大学生轻松掌握成本会计的知识和技能,变被动学习知识为主动学习技能,是值得高校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教学法以大学生为主体,要求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的实践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各类问题,使自身专业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将高校课程教学内容与企业的工作岗位任务有机结合,让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实训实践活动,才能让大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才能真正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威廉・莱恩,香农・安德森,迈克尔・马厄.成本会计精要[M].刘宵仑,朱晓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水利施工企业;营改增;进项税抵扣;应对策略
2016年5月1日建筑业营改增全面开始实施,作为建筑业重要分支,本次税改是水利施工企业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挑战,随着营改增的推进,针对水利工程企业的成本核算和项目管理带来影响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改增对水利施工企业的机遇和好处
(一)避免重复征税,降低成本营改增对水利施工企业最大的好处在于避免重复征税,因此本次税制改革将大大降低企业的税负压力,使得水利施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所需缴纳的税金减少,在增强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同时,也直接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企业的劳务、材料、机械等的采购,可以进行增值税的抵扣,这样就减少了税额的浪费。另外,增值税能带给水利施工企业更多的优选权,通过多方比较、测算,能够优先选择更为合适的供应商,并要求其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使得企业经济活动中的成本费用所带来的进项税额应抵尽抵,企业的纳税成本和税负负担大大降低。(二)完善消费链条,增加收入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推行营改增能使企业成为一般纳税人。企业可以直接开具增值税发票,用来抵扣更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成本费用。另外一方面,水利施工企业是项目承包性质的经营单位,承包业主项目时,也应该考虑到客户的利益需求。由于具有增值税开具资格,水利施工企业能够给客户开具增值税发票,也就是说,客户能够利用发票进行增值税税款抵扣,这将打通行业上下游的抵扣链条,客户自身投入的资金减少,对于水利施工企业来说,其经济利益空间会进一步上升,能够促进水利施工企业与客户进行更多的合作,促进水利施工企业稳定发展,获得更多项目,增加经济效益。水利施工企业项目增多、利益增加,在市场竞争当中的优势自然得到提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三)统一监管,遏制非法行为原营业税下,各省级地方税务局负责地税发票的印制和营业税的征收,因此各省发票都不一样,各省又不能共享数据,发票真假很难识别。而建筑业的特点又是哪有项目到哪里施工,取得了各地的各式各样的发票,发票真假又很难判断,因此造成了大量假发票泛滥。营改增后,由国家税务局统一发票格式,统一发票真假查询平台,沉重打击了私自印制的假发票。
二、营改增对水利施工企业带来的问题与影响
(一)税款缴纳中的问题建筑业营改增以后,水利施工企业在纳税管理方面会发生很多变化。根据一年来的实践情况,总体而言水利施工企业在纳税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于注册地以外预缴增值税、工程预收款纳税等方面。1.预缴增值税问题原营业税下纳税人提供建筑劳务,应向劳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营改增后,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应在服务发生地按照相应的预征率预缴税款,然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本文以外地项目来说明预缴流程的复杂性:外地预缴流程:(1)拿合同到注册地税务机关办理外出施工证明;(2)持外出施工证明等相关资料到施工所在地税务机关领取预缴税金表;(3)到公司填写预缴表,准备所需资料,并加盖公章;(4)到施工所在地税务机关办理预缴手续,打出申报表,然后再到银行交纳税款;(5)持税单到公司注册地开发票,再到业主处取工程款。我公司在大部分省市都有项目,每收一笔工程款都要跑上万公里。而营改增前,只需在施工所在地交税开票就可以了。综上分析,由于水利施工企业项目分散,这种劳务发生地预缴、机构地申报的模式,无形中给企业增加了很多人力、物力等成本,并且整个过程中需要涉及相关资料审核、收集与传递,继而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纳税成本。2.工程预收款纳税问题原营业税政策下,建筑业预收工程款未开具发票情况下,收到工程款时即产生纳税义务,营改增后,国家采取政策平移的方式,财税(2016)36号文继续延用这一政策,但是财税(2017)58号文对建筑业预收款纳税义务时间重新进行了规定,即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收到预收款不再发生纳税义务,而仅需要在项目所在地预缴增值税即可。营改增前,营业税税率3%,收到工程款时就交税对企业负担不大,另外营业税不用填申报表,操作简单。营改增后,增值税税率11%,收到工程款就交税企业负担太大,政策实施一年后,国家及时解决了这个问题,仅需要在项目所在地预缴2%。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个问题,增值税申报需填申报表,报表数据与金税系统和进项税认证系统数据比对。最初按11%预缴时填在无票收入栏,开票时填负数冲抵,此种做法操作比较容易。改为预缴2%后,预缴时填在附表中,不能在当期增值税中扣掉,而只能随工程进度在开票时逐渐扣除,非常麻烦。每一笔预收款需要几十笔抵完,而我公司有上百工程,都要按工程、按开票金额详细记载哪笔预收款本期可以抵扣,哪笔不能抵扣,工作量非常大。(二)具体项目核算中的问题1.项目核算难度加大原营业税下,营业税等流转税是固定的,工程部按工程量清单计算出工程成本,然后与各工程项目签订控制成本协议,每笔工程款到帐后,财务按成本协议规定的成本比例,下拨到项目部的专用银行账户,剩下的就是公司管理费和固定的营业税等税金,操作简单。如一项工程本次拨款是1000万,成本协议下的成本比例是80%,那么财务部收到1000万工程款,扣下管理费和税金200万后,剩余800万直接拨给项目部就可以了。营改增后,应交增值税随着抵扣进项税的多少是动态变化的,工程成本也会随进项税的多少变化,如同样的一批货,要17%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比要3%增值税专用发票贵一些,要专票比要普票贵一些。工程部在签成本协议时如果只下成本定额,项目部就会采取全要普票的方式来降低工程成本。这样公司的税负将达到11%,比营改增前营业税整整多8个点,也就是说丧失了8个点的纯利润。2.新老工程衔接问题原营业税下,所有工程都征收3%的营业税,不同工程成本即使串户,影响也不大。营改增后,公司经过测算,老工程一般采用简易计税,按3%交增值税,不能抵扣进项税。而新工程都必须按一般计税,按11%计算销项税,减去认证抵扣的进项税后交纳增值税。这样风险就产生了,如果是老工程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入到新工程抵扣了进项税(不管是项目有意为之,还是会计粗心大意误入),企业就产生了偷税的严重违法行为。就会被税务机关要求补税、按日加收滞纳金以及罚款,严重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3.增值税专用发票难以取得就行业现状而言,水利施工企业存在大量无法抵扣的项目,进项税额的取得与理论存在很大差异。一是由于水利施工企业的特殊性,人工成本占工程总造价的20%-30%,劳务用工主要采取成建制的劳务公司或者零散农民工,这部分人工成本或者取得的进项税额少,或者无法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发票;二是水利施工工程的特性决定了它对材料的需求大,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较高,水利施工企业的比例一般都在40%以上。由于水利施工行业的特殊性,施工承建的工程项目比较分散,造成材料采购的“散、杂、小”,材料的来源广、方式多,大部分水利工程基本上是就地取材、个体供应,不同来源的建筑材料,税率不同,抵扣方式也不同,并且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材料采购很难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税额抵扣少或者无法抵扣无疑增加了水利施工企业的实际税负。
三、营改增后水利施工企业应对之策
(一)健全纳税筹划制度,提高税务筹划水平,降低税负一是要争取加强和一般纳税人的业务往来,获取更多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进项税额的充分抵扣;二是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组建自己的建材等原材料、物流、劳务、机械租赁等公司,这样便可以最大程度上进行相应的进项税额抵扣;三是将税负把控作为企业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层层分解到各施工项目,税负与项目兑现及项目管理人员绩效挂钩,以此倒逼施工项目部逐渐由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四是注意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出或取得的时间,避免税负大起大落,以便平衡各期税负,实现延期纳税的目的,同时缓解现金流紧张的局面。(二)以人为本,强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一是加强培训,提高财会人员营改增业务水平。营改增后计税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导致企业财务分析、会计核算等各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也对财会人员在政策学习、实操能力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增强财会人员的适应能力,充分熟悉行业特点,提高成本控制意识,进一步适应增值税改革对企业经营管理带来的新要求。二是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由于水利施工企业项目具有分散性,为方便管理,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管理增值税链条。将发票管理、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比价等内容统一平台,实时跟踪企业成本动态,加强过程管理。三是优化机构设置,组建专门的税务部门。营改增后水利施工企业涉税业务量迅速增加,这就需要企业有单独的税务部门负责全面处理涉税事务,多方把控税务风险,保证企业良性发展。(三)加强项目核算管理,解决税款计算和抵扣问题1.项目核算方面对于项目部管理费收取问题,一方面工程管理部在与项目部签成本协议时,不仅要下成本控制定额(含进项税),还要根据预算清单,以及项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下达抵扣增值税定额指标。两个指标同等重要,都是成本考核、年终奖励兑现和处罚的依据。另一方面财务管理部在收到工程款后,不按成本定额比例拨给项目部,而是按成本定额减去应抵扣进项税后的比例给项目部拨款,减去应抵扣进项税部分,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拨付。这样就会促进项目部在成本相同的条件下多抵扣进项税,或是进项税相同情况选择成本更低的,总之会使项目选择成本和进项税综合利益最大的。如一项工程本次拨款是1000万,成本协议下的控制成本是80%,进项税抵扣比例为5%,那么财务部收到1000万工程款,只能拨给项目部1000*(80%-5%)=750万。一种情况是项目部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抵扣了40万进项税,财务部也只能给项目部拨款40万,缺口10由项目部向公司借款来完成工程,公司将在年终考核时对该项目部进行处罚。另一种情况是项目部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实际抵扣了60万进项税,财务部给项目部拨款60万,项目部在干完这项工程时就将这10万元作为成本节约上交公司,公司按成本协议将节约的50%即5万元发给项目部个人,这样做到企业与员工的共赢。还一种情况是实际正好抵扣50万进项税,但由于选择低税率发票而使工程成本节约了,这样也会实现共赢。2.进项税发票抵扣方面对于简易计税项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抵税问题,水利施工企业可以以公司名义发正式文件,要求只要是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各种成本发票都必须在备注栏注明项目名称以及地点。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控制了主观多抵税款,因为供应商清楚自己供货的工程项目,这无形中倒逼供应商进行项目独立核算,同时增加供应商对项目的监督。另一方面由于每张发票都注明工程名称,因此会计在入帐时就不容易串户,做到成本数据准确无误。对于供应商购买不交税“真发票”进行结算,水利施工企业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所有供应商结账都采用电汇方式,根据发票将款项直接打入发票开据方。这样的好处是杜绝供应商买发票,因为货款都打到倒卖发票的账户中,供应商不能保证倒卖发票的不携款潜逃。对于不能立即电汇需拿支票的,可以采取按发票填写收款人全称的方式,为了防止供应商背书转让存到开发票以外的账户,可在支票背后加盖委托收款章,这样本张支票就只能存到支票收款人的账户。二是对于供应商货款不能一次性全部结清的情况,可以采取保留货款总额10%作为发票保证金和货物保证金,一年或一年半以后才能结清,因为税务局对没交税发票的反馈时间一般在一年或一年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