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发展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市场监管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当前春耕备耕在即,正是农资商品销售和农民购买农资商品的高峰时节。为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保障春耕生产正常进行,市工商局组织召开了这次会议,总结过去一年全市工商系统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进一步查摆问题,分析形势,研究部署今年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把“红盾护农行动”不断推向深入,努力开创我市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新局面。下面,我就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保障春耕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对于抓好今年春耕生产和夺取全年农业丰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开展农资打假是我们应做的工作。这项工作是工商部门立足职能,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支持“三农”工作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局出发,做出的一项重要工作部署。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农资打假,围绕爱农护农帮农行动,铲除坑农损农害农行为,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实现农资市场秩序的根本性好转,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种子”、“放心化肥”和“放心农药”。要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对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努力提高支持“三农”工作和维护农民利益的自觉性,积极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近年来,全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加强了农资市场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了农资市场监管措施,加大了农资市场的规范和整治力度,“红盾护农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特别是去年市局市场科去年农资商品网上备案、农资连锁经营等创新工作,得到了自治区工商局考核组的认可。但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农资市场秩序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制假售假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坑农害农现象还时有发生,农资流通渠道还没有得到理顺。同时,我们的农资市场监管各项制度还没有落实到位,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完善。通过去年的年末考核我们也发现了部分旗县区工商局在农资市场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市场科的创新工作在部分旗县区工商局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如:农资经营者网上备案和农资经营者供货商档案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到位。目前,全市在“××市工商局重要农资商品质量网上监管平台”备案的户数不足农资经营者总户数的*%;在具体的已办理农资商品准入备案手续的经营者中,品种的备案率也不高,产品生产者的有关情况录入不完整。供货商档案建档率比例低,档案资料不完整。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二、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深入开展农资市场秩序整顿,保障春耕生产正常开展
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继续推进红盾护农行动,深入开展农资市场秩序整顿,把维护和实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打假、护农、增收”为目的,进一步加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市场监督管理,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和严重坑害农民利益的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农资商品质量监测工作,保障春耕生产正常开展。
(一)强化落实,完善农资市场管理的各项制度。各旗县区工商局要进一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的基础工作,全面落实农资市场监管供货商档案制度、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备案登记制度、售货信誉卡制度、商品质量承诺制度和农资经营者信用监管等五项制度,强化农资市场监管基础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立即开展一次对辖区所有农资生产经营者,特别是对中小农资生产经营者的全面清理,完善供货商档案和农资商品市场准入备案相关材料。同时,抓好创新工作的落实,现在市局市场科与信息中心已经开通了农资市场网上监管平台,各旗县区工商局必须抓好此项工作的落实,对本辖区的农资经营户必须全面实行网上备案,并及时更新内容。通过这一措施,深化农资商品入市备案管理和网上监管方式改革,强化对农资商品如实备案资料的实质性审查,使网上监管平台发挥全方位的监管效力。会议结束后各地要及时召开会议,传达此次会议精神,按照市局这次会议和实地指导等形式组织好培训工作。各旗县区工商局也要与工商所长签订农资市场管理责任状,层层落实好监管责任。
(二)抓住重点,加强农资市场管理。各旗县区工商局要加强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具及配件等农资市场监督管理。集中力量对农资生产、销售相对集中的地区及批发市场、专业市场和集散地,特别是农村集贸市场,进行重点检查,对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商品的行为,依法予以严厉打击,确保春耕生产安全,确保不误农时。强化农资经营者的质量责任,倡导农资经营者在农资商品交易活动中签订合同时使用示范文本,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今年市局选择了赤峰市农业生产资料公司等*家信用好、经营规范、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作为全市首批开展农资连锁经营的试点企业,各地要抓好农资连锁经营试点企业的登记、备案、质量抽检等工作的落实,管理好农资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确保农资连锁企业发挥积极作用,维护良好的农资市场秩序。
(三)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是严厉、准确打击坑农害农行为的保障,是净化市场秩序的保障,是真正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的保障,也是树立、维护工商机关监管农资市场威信的保障。我们要紧紧围绕种子、农药、肥料、农机及零配件等重点品种,突出加强对农村农资市场特别是零售商户的整治,严厉打击在产品标签、保质期、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肃查处大案要案。彻底捣毁制假售假窝点,防止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进入市场和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各级工商机关要在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行为过程中,注意学习农资领域新的科技和法律知识,特别要了解掌握各种农资所涉及的特定法律政策,要关注新发展,了解兄弟部门的监管动态,提高依法履行自身职责的意识和能力。要认真组织好“农资放心工程示范店”评选活动,以典型为榜样引导广大农资经营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要积极会商消费者协会、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经纪人协会和各类农资、肥料、农药、农机、饲料等行业协会及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独特作用,加强自律性监督,引导农资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热情为“三农”服务。
篇2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科学发展为核心,以服务经济发展为重点,以为当地党委、政府科学决策、为生产经营者、消费者和社会公众信息需求提供服务。
二、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
县级和各工商分局、所要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分析。
1、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将当日采集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信息按时间要求报州局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2、完善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周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每周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每周二报州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3、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季度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每季度要对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上涨、下跌或者小幅上涨、小幅下跌的原因,价格基本稳定的因素,以及供求之间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季度综合分析报告,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报州局市场科和当地政府有关部门。
4、从2009年4月1日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每日监测制度,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监测情况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5、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每周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周二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
6、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建立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化情况季度综合分析制度,并于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形成综合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三、建立市场监管信息定期分析报告制度市场股和各工商分局、所从2009年第二季度起,要对市场主体变化、流通领域食品监测、消费热点、违法广告、商标申报注册等情况每季度进行分析,并在下一个季度第一个月3日前形成分析报告,报当地党委、人民政府。一是市场主体变化。包括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外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增加或减少的原因、对策以及投资的领域、投资的热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二是流通领域食品监测。主要是对监测的数量进行归纳,综合判断市场食品安全的指数,存在的问题,应对的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三是消费热点。主要是分析当前民生较关注的消费热点问题是什么,对消费与发展的关系等进行综合分析,为政府引导消费提供依据。四是违法广告监测、通过监测数据,分析违法广告重点及表现形式,提出下步监管重点。五是商标申报注册,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件数,未来商标拓展趋势等进行综合分析。
三、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将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变动情况每周综合分析报告和每季综合分析报告抄送市场,由市场股综合后将每季度市场监管信息分析报告抄送州局对口科室。
篇3
近年来,相国寺市场分局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立足专属市场分局的实际,理出了“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实现一个总体要求(出色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确保两个稳定(队伍稳定、市场稳定);围绕三大格局(大服务、大监管、大基层);突出四项建设(制度建设、机关建设、基层建设、信息化建设):实现五个目标(思想进一步解放,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监管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备,机关形象进一步提升)。自觉将各项工作融入经济发展大局之中,全心全意,千方百计服务“第一要务”,促进了大市场的和谐发展与繁荣稳定。特别是周伯华局长提出“四个统一”后,大家进行了认真学习和讨论,认为周局长的“四个统一”,解决了基层过去工作中存在的单纯为执法而执法、为监管而监管,工作片面化、简单化的问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按照“四个统一”的要求,该分局认真贯彻省工商局“立足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指导思想和实施“兴企强省”、“兴农富民”两大工程,创新方式、改进管理、优化服务、尽心尽力服务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尽职尽责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为繁荣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了党委政府和企业、商户的赞扬。其主要做法是:
一、实施“双兴”工程。强化服务促进发展
该分局紧紧抓住履行工商职能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把功夫用在促进市场主体快速发展上,放在促进企业商户做大做强上。按照省工商局提出的“兴企强省”、“兴农富民”两大工程,立足相国寺市场实际,出台了支持企业和商户发展的12条具体措施,建立并落实了“54321”的人性化服务机制。即:为经营户提供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等五项特色服务:工作中推行首问负责制、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等“四个制度”:办理证照过程中做到咨询服务一口清、发放资料一手清、受理登记一次清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不能办的告诉怎么办等“三清、三办”;主动接受来自群众和各级行政组织两个方面的监督:达到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能,真正让企业商户满意的一个目标。分局各科室和每个工商所都确定了重点帮扶对象,落实了帮扶项目,制定了详细的帮扶计划。帮助一批商户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尤其是结合河南省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省情和开封实施旅游带动战略的市情,采取措施帮助大相国寺这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宗教文化场所加强品牌建设。提升文化产业化水平。一是加大监管力度,对景点周围的无照商户和违章商户进行治理,净化了寺院周围环境:二是针对他们对市场经济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缺乏的情况,为寺院送法上门,培训人员,帮助他们建立健全各种经营管理制度。三是为寺院出谋划策,拓展经营思路,增加旅游项目。
二、创新监管机制。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紧紧抓住管好管活大相国寺市场,促进市场的繁荣发展这个中心,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四个统一”和省局“工商抓工商、跳出工商抓工商”的工作要求。不断创新方法,完善制度,积极营造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和谐诚信的市场环境。一是推行“经济户口”管理制度。对所有企业商户都建立了“一卡三表”和经济户口,即:登记注册情况卡、经营品种及来源情况表、回访回查记录表、日常监督管理巡查情况表。如实纪录经营户货物来源情况、诚信情况以及工商所日常检查、行政处罚情况,为日常管理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了管理工作有的放矢。二是推行分层分类监管制度。根据信誉情况,将商户划分为A、B、C、D四大类。针对不同类别的业户,违法行为的不同程度,采取“远近”不同的监管方式。三是推行“三权分离”的规费收缴制度。首先,由协会理事、行业组长、管段人员、工商所长共同核定规费标准,实行民主定费,其次分局领导、监管科再共同研究实行集体核费。而后向商户公示。做到了收费者不管理,管理者不收费,通过阳光作业解决了收关系费、人情费等商户最敏感的问题,增强了管理人员履行好商品质量监管职责的自觉性。四是推行警示教育制度。本着严格监管执法、人性化操作的原则,对尚未造成后果的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实行首次不罚款。在每个行业市场显著位置设置公示栏予以警示,促使其增强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对其他商户也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五是打造“数字工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通过实现分局和工商所与市局网络互联,加强全体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达到人人会操作、个个会使用;通过局所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逐步推行无纸化网络办公:通过局所联网,切实做到收费、管理、查费三权分离,杜绝人情费、关系费,堵塞了漏洞。
三、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建设和谐市场
该局按照监管与服务统一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立足做企业商户的贴心人,从解决关系企业商户和广大消费者切身利益的具体问题着手,加大维权工作力度。一是深入开展消费维权工作。逐步建立完善工商机关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消费维权体系,快速高效受理和处理消费者申诉、投诉和举报,及时化解消费纠纷: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领域热点问题,加大服务领域消费维权力度,引导经营者健全行业规范,引导和督促企业自律。12315覆盖面扩大并利用电子网络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矛盾,畅通12315投诉渠道,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经营者合法权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二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对市场周边企业商户的日常监管,及时整顿、取缔市场及周边地区非法经营的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歌舞厅、音像书刊点、无照经营的饮食、生活日用品摊点以及出租屋,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三是积极推动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促进市场主体发展与促进就业再就业紧密结合,积极努力为促进就业再就业作贡献。通过鼓励、引导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创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积极落实国家再就业优惠政策,对自主创业从事个体经营的减免登记费、管理费,促进社会稳定。
篇4
为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着力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号)和省政府、省建设厅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和专题分析研究,合理确定我市年度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根据我市年经济发展目标和我省新建住房价格控制目标的具体要求,确定我市年新建住房价格涨幅控制在9%以内。新建住房价格以统计部门统计、的数据为依据。
二、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承担调控房地产市场和稳定房价的责任,明确问责机制,确保完成全年的调控任务。要完善工作机制,建立由住房城乡建设、监察、国土、规划、财政、税务、发改(物价)、公安、统计、工商、金融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互通信息,形成调控合力。
三、加大保障性住房工程建设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有关政策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完成年我省下达的市保障性住房新开工建设任务。多渠道筹措资金,严格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土地净收益10%计提专项用于保障房建设。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制度。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公共租赁住房的建设,采取政府直接投资、开发商与政府合作开发建设、项目法人招标建设以及由企业提供自有土地建设等模式,通过新建、改建、购买、长期租赁等方式,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房源,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和加快房源供应速度。
四、强化对商品房预(销)售监管。加强商品房销售信息公示,坚决遏制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情况,出现房价异动的区域、项目,可暂停预售予以抑制。
五、严格执行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对贷款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家庭,严格执行首付款比例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六、严格执行相关税收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合理引导消费需求。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0〕90号)规定,严格执行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个人所得税政策;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政策的通知》(财税〔〕12号)规定,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加强对土地增值税征管情况的监督检查,重点对定价明显超过周边房价水平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和稽查。加大房地产估价市场监管和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力度,坚决堵塞税收漏洞,严格执行个人转让房地产所得税征收政策。
七、发改(物价)部门要加强对商品住宅的价格监管,严格落实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规定》(发改价检〔〕548号)的通知要求,严格执行“一房一标价”的规定。已取得预售许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要在规定时间内一次性公开全部房源,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八、加快建立和完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为掌握居民购房情况,执行限购政策以及依法征税提供依据。
篇5
本文仅就那些由于市场主体规范经营意识不强,现行监管不够完善而产生并可能制约我国产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几个问题作一些分析。
一、我国产险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产险市场的现状
1997年,我国保险业保费总收入为1080.97亿元,产险收入首次低于寿险收入,产寿险占总保费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4.47%和55.53%,而在1990年末,产险业务为寿险的4倍左右。而且,1997年产险比例的下降幅度是这两年中最大的一次。同年,上海市保费总收入为87亿元,产、寿险在总保费中分别占32.2%和67.8%,产险所占比重的下降速度更是大得惊人。可见,在短短几年中,产寿险比例结构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保险市场上产险业务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相对缓慢的时期。这一现象的出现,既是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又是我国产险市场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种种问题合力作用的必然结果。这些问题许多是由市场主体规范经营意识不强、现行监管体系不够完善等原因造成的。因此,只有正视这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产险业才能重铸辉煌。
(二)我国产险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市场无序竞争加剧,产险费率已到达危险的“临界线”。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每年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应该说,这样的经济环境更适合我国产险业的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但是,有的市场主体没有认识和抓住这一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良机,积极主动调整经营指导思想和业务结构,而只是看到在市场开拓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多,担心有限的保源会被不断增多的保险主体所分割,每家分得的“蛋糕”会越来越小。于是,为了维持或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市场主体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在一定范围内,竞争已到了无序化的程序。市场无序竞争是目前影响我国产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最大和最主要的问题。
当前,我国产险市场无序竞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不外乎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所谓价格竞争,就是采用高手续费、低费率和提前支付高额无赔款退费等手段在同业中争揽业务的不正当做法;而非价格竞争则是在产险经营中渗透包括行政干预在内的外来力量,并力图通过行使行政权力等来促使客户投保。显然,这些不正当竞争都是对市场正当竞争的扭曲,最终会影响产险业的整体利益和保户权益的维护。近年来,许多产险公司将机动车辆保险和企业财产保险作为主攻的效益险种。于是,各家产险公司间的不正当竞争在这两个险种的业务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有的产险公司为了拉拢客户,不但采取降低费率和滥支手续费、无赔款退费等违规、违法的竞争手段,而且还不顾自身的风险,以向企业发放巨额贷款、帮企业担保融资等为诱饵揽保,甚至还和保户串通一气,或制造假赔案,或人为扩大损失程度,公然骗取保险赔款。产险公司自身业务经营指导思想的偏差和破坏性竞争引发了产险经营中费率低、费用高、赔付率高的危局,而有的保险人和保户利用产险公司的思想偏差,人为加剧恶性竞争的行为则更使我国产险市场的危机进一步凸现。例如按有关规定,保险业务最高能拿10%的手续费,但有些单位在掌握一定数量的保险客户后,索要的手续费率越来越高,并同时与多家市场主体接触,谁家手续费出得多就为谁家做,以致于手续费率达到30%已时有所闻。同时,由于当前我国产险市场的业务竞争主要集中在保险费率上,有的机构和客户就想方设法压低费率,使产险费率达到了危险的“临界线”。在非价格竞争中,有的产险公司采用各种手段,拉政府有关部门与自己联合发文,规定有关客户必须到某一产险公司投保等。这样的业务竞争不但扰乱了市场的正常竞争秩序,而且产险公司也往往因此无法控制费率、手续费率等,甚至连出险后的理赔权都会被他人控制。这种种无序竞争的行为追根溯源,皆是由于监管不力或监管未到位造成的。
2.保险经纪人良莠混杂,既“坑”保户又“炒”产险公司。
改革开放后,保险经纪人首先在深圳出现。1993年6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别批准了16家保险经纪公司开业,其他城市随即也出现了类似的公司,保险经纪人在我国各地保险市场活跃起来。保险经纪人是代表投保人选择保险公司,促成保险合同成立并为此收取手续费的中间人。保险合同的严肃性要求保险经纪人对投保双方都有诚信的义务。但由于保险经纪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不长,相应的管理法规、措施尚未配套,政府也未实行对保险经纪人专业资格的审验制度。因此,保险经纪人队伍良莠混杂,有许多人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皆未能符合市场服务的要求。不少经纪人为了争取高额利润,在客户那里抬高保险费率,到了产险公司又千方百计压低费率,然后从中捞取“费差”,既“坑”了保户又“炒”了产险公司,这种在大多数国家的保险活动中被严格禁止的做法,在我国产险经纪市场却十分盛行,这表明我国的产险经纪市场先天不足,需要加强监管和规范。
3.非保险经营单位介入产险市场,冲击了产险公司的正常业务。
保险是一个风险大、专业性强的行业。政府有关部门对保险经营企业的设立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有些非保险经营类的单位,对保险经营的技术与风险未加研究,以为经营保险可以“稳赚”,就采取种种办法介入产险市场,直接或变相经营保险业务,冲击了保险经营单位的业务发展。如铁路运输部门开办的保价运输业务,就带有自办货运险业务的性质,致使产险公司正常的货运险业务量急剧下降。
影响我国产险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远远不止上述几种。应该严肃指出的是,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产险公司正常的经营活动,扰乱产险市场正常秩序,还会导致企业干部员工和政府官员的腐败,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我们必须对此有高度的警惕。我国产险市场出现的这些问题,与我国尚未建立一套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有很大的关系。完善的保险监管体系应该包括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机制、行业自律机制和政府监管部门的外部控制机制等。但多年来,由于一些市场主体热衷于企业外部的无序竞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建立内部控制机制和发挥企业内部监控部门应有的作用,甚至于连监控部门必要的人员皆未能到位,从而对保险业务活动中诸如承保、核保、分保等方面所存在的风险不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对于出现的问题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保险行业自律机制的构建在我国还刚刚起步。截至
1997年底,我国虽有19个省(市)成立了具有团体法人资格的保险行业协会,但目前还只能停留于定期召开会议,就如何共同遵守法规、依法经营等问题进行探讨,并只能在交换意见的层面上开展工作。虽然有的地方也由这些团体协调各市场主体签署行业自律公约,并力图用这种形式规范各市场主体的经营行为,但实际执行的情况并未收到预想的效果。原来作为政府监管部门的中国人民银行限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原因,对保险公司的检查也总是间断的而非延续的,在日常管理中也往往重条款、机构设立的审批,而对业务竞争的手段、履行偿付的能力、风险的控制和管理等问题重视不够,从而也就无法对产险公司内的监管部门发出预见性的整改意见,市场主体违规违纪的苗头得不到及时制止。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体系是当务之急。
二、建立和完善我国保险监管体系
(一)建立和完善产险公司的内控机制,强化产险公司的内部监管
产险公司形成自身的内控机制是建立和完善新型保险市场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因为作为我国保险市场竞争主体之一的产险公司,是国家有关部门与行业自律组织采取监管与调控措施的具体接受者和执行者,产险公司只有根据自身的特点,抓住经营运作中的薄弱环节,建立起高效的内部监控机制,才能规范经营,防范和化解风险,并使政策监管、行业监督的要求落到实处。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商业保险公司的规范化建设,1998年以来,更是三令五申,要求各分支机构和广大干部员工依法稳健经营,并对一些违法违规的事和人作了严肃处理,力图以自己的规范行为,来推动保险市场的健康规范发展。这样做虽然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内使业务发生了滑坡,但我们仍将坚定不移地做下去。因为强化内部监管,有利于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保险公司自身的稳步经营和长远利益。
当前,要发挥产险公司自我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应切实在以下几个方面狠下功夫。
1.强化公司内部监管和加快内控机制的建设。产险公司要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以制度执行为重点,逐步建立起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自我约束机制,使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有法可依。为此,不但要改变过去那种外延式粗放型的业务增长方式,建立内涵式集约型的业务经营机制,还应进一步加大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力度,根据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措施,设置必要的岗位,增添应有的监管人员。这样,才能将责任落到实处,从源头上将各类无序竞争的行为控制住,最大限度地防范和化解风险。
2.健全财务制度,加强资金运用管理。近年来,财产保险业务的承保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已出现亏损的苗头。于是,有的产险公司为了使保险资金增值,进行了保险资金的违规运作,从而使产险市场乱上加乱。可以说,产险市场的许多问题都是对资金运用监管不力而出现的。因此,发挥产险公司自身监管的基础性作用,健全各司处的财务制度,管好用好保险资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根据国外保险市场的经验,保险资金的运用已在产险业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由于我国国内既无成熟的资本市场,产险公司又无清晰稳妥的管理机制,专门的投资人才又十分匮乏,因此,从提高社会经济地位,增强资金实力,掌握市场主动权的战略需要出发,必须进行安全高效的资金运用,实现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提高偿付能力,同时要努力探寻出一套职能独立、上下结合、机制灵活、管理严格的新的资金运用管理体制,积极争取政策,拓宽资金运用渠道,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险资金收益。同时,产险资金运用权也应该相应集中到总公司,对过去运用逾期未收回的各项资金,应积极组织力量,加强清收。财务管理还应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经营方针,以保证产险公司资产质量的不断提高。
3.加强对机构增设的审批,严格对基层公司的管理。建立有一定覆盖面的机构网格是产险公司正常运作的基础,但有机构就要有管理、有效益。近年来,对基层公司管理不善,控制不严所造成的危害,已令许多产险公司吞下了苦果。因此产险公司要不断强化统一法人的体制严格控制分支机构的增设数量,并切实加强对基层公司的管理,着眼于基层公司长期经济效益的实现。
4.提高承保理赔质量,规范业务操作程序。承保和理赔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也是防止市场无序竞争,控制产险公司经营风险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要对可保财产进行认真的风险评估,并通过评估确定承保范围和应该相应使用的保险条款,以及明确保险人应负的责任等。对高风险标的还须经专家评估并落实分保。要建立核保核赔的专人负责制度,严格把好核保核赔关。为此,要将业务水平高、综合素质强的人员通过考试选,并授予其核保人或核赔人的资格和给予其与业务级别相称的相应的权限。在理赔时,要实行严格双人查勘制,做好查勘记录,并要善于识别和防止各种骗赔案,坚决杜绝道德风险的发生,以维护和保障保险双方的合法权益。为此,应尽快实行诸如机动车配件价目表、家财和企财等险种的定损标准和情况通报等信息资料的全国统一的计算机联网工作;要注重转变业务操作的管理模式,改变分散出单的办法,将出单权力上收,并在分支机构建立出单中心,实行专人核保、统一出单,同时,要对保险单证实行统一管理,特别要严格保费收据的领取和使用,防止造假单、作假案和保费不入帐现象的发生,以提高工作效率。
5.加强以产险营销市场的管理。我国有广阔的保险市场,仅靠现有的员工直接展业的直销体系,难以满足市场对产险的需求。为此,首先要建立相应的营销机制,并完善营销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严格按照《保险人管理规定(试行)》要求,建立起手续费的签收制度,禁止将保险费扣除手续费后再入帐。其次要把产险人队伍视作产险公司的“共生体”,应通过制定严格的培训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向他们传授保险、金融、法律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其业务素质。再次要建立产险营销长期发展的经营思想,努力塑造公司良好的社会形象,靠技术经营、靠信誉取胜。
(二)建立和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充分发挥其市场监管的补充作用
作为保险行业自律组织的保险行业协会,既是政府与保险业的中介,国家监管的得力助手,又是保险监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切实提高各保险公司参与市场管理的自觉性。随着我国以市场化为取向的改革逐步深入,行业组织的作用将日益受到重视。国际上,财产保险行业间的自律组织主要有:保险人同业公会、保险公估人协会、保险经纪人协会等。如英国的英国保险公会、劳合社承保人公会、伦敦承保人公会、火灾保险人委员会等。我国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地设立保险同业组织,所以,必须尽快建立与完善。根据我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一方面应致力于维护行业的利益,另一方面要加强行业的自律,在我国保险市场的监管体系中发挥补充作用。目前,从保险公司的角度来看,行业协会应切实发挥以下的功能作用:(1)协调同业关系,促进同业间的沟通与协作。针对现阶段产险市场出现的问题,由行业协会牵头,定期召开各家保险公司会议,在组织大家共同分析市场的基础上,消除相互间的误会,加强相互监督,求得同业在思想认识和实际做法上的基本一致。(2)加强宣传,努力提高大众
的保险意识和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3)
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制定行业自律公约,以规范各保险经营主体的行为。加强对产险人和市场的管理,通过统一条款、费率、手续费,明确竞争的规则,扼制恶性竞争。(4)负责对各保险主体执行法律法规情况的检查,使它们能依法规范地进行经营。对现行规定尚未涉及,而又必须共同遵守的问题,要制定可行性规章,并将其引入同业仲裁,以更好地发挥其处理客户投诉、协调纠纷、制裁违约的功能。
(三)调整和充实政府监管部门的力量,发挥行政监管的主导作用1.改善保险监管方式,提高监管质量。
目前,我国保险业的监管基本上还停留在“问题跟进型”的管理阶段,尚未达到“行进监控型”的水准,也就是保险监管机构只能在哪家保险公司出现问题后才被动地对那些问题作事后处理,还不能根据市场信息和保险公司定期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评核,并形成预警系统,从而积极主动地对保险公司的经营作出干预。1998年11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宣告成立,因此,中国保监会成立之后就应将改善保险监管方式当作首要任务来抓。切实改革以前那种“问题跟进型”的管理方式,并在对问题的处理上坚持内紧外松的原则,注意维护保险业的整体形象。同时,应尽快健全地方保监会的组织体系,进一步理顺和明确中央与地方各级保监会之间的监管关系、监管权限及职能,以确保监管工作持续、稳步地开展起来。
为了堵塞监管漏洞,一方面,中国保监会各级监管机构要争取掌握到辖内相应各级保险机构的业务数据,并将所掌握的数据在上下各级保监会之间进行有机的多元组合分析,以利于对产险公司的经营状态作出科学的定性判断。另一方面,还应积极组织专业力量对产险公司进行系统的稽核审定。
2.构筑保险法律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并完善相应的各项法律法规。
根据现阶段我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及现有的法律环境,我国的保险监管体系应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为基础,并由各种规范保险活动的单行法律、法规、条例、办法等法律文件共同组成一个内容相互补充、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应该说,1995年颁布的《保险法》已为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并构画出了我国未来保险发展的整体框架,但仅描绘出一个健全保险市场的轮廓还是远远不够的,尚需以其精神和原则为出发点,进一步制定出具有较强技术性和约束力的保险单行法规细则,如《保险公司经营原则》、《保险市场竞争条例》、《保险资金运用管理办法》、《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管理条例》等,以及专门适用于产险市场规范的《财产保险合同条例》、《财产保险险种、条款、费率的制定与厘订原则和审定办法》和《产险公司核保与理赔规则》等,同时应加紧制定与之相配套的《保险公司监管条例》,当前尤其要加大有法必依、违法必究的宣传力度,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依法监管和执法的力度,并对各项规章、制度、办法等进行全面清理,尤其要对降低费率、扩大责任范围、提高手续费、搞假赔案等行为进行规范,坚决打击违法、违规经营的行为,以杜绝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
为保证保险监管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中国保监会首先应强化法律监督职能,并配备具有保险及法律知识的人员专门负责实施各项保险法规,制定普法宣传措施和惩治违规行为的办法等;其次,各地区的保险监管分会也要设立相应的法律监督部门,专门负责对本地区保险市场各主体守法、执法情况的检查;再次,要在全国各地区的监管分会内设立举报系统,以便于及时发现并制止不法行为的发生。
3.明确监管目标,严格监管内容,建立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中国保监会要根据法律规章,明确对保险业监管的内容和目标。按照国际常规做法,中国保监会应对四个目标进行监管,即,保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防止利用保险进行欺诈、维护保险市场合理的价格竞争与公平的保险条件以及提高保险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考虑我国财产保险市场的特点,保险监管机构应根据监管事宜的不同,有所侧重地实施监管,并把监管重点放在对各保险公司的风险处理技术上,既要监管各种险种的分保计划,更要监管各保险机构应付巨灾侵害的保险安排,以防因分保安排不当而对保险公司经营稳定性所造成的冲击。当前,总结东南亚金融风波的经验教训,我们尤其要重视对保险公司偿付能力、资产负债比例、资产配置、费率和手续费控制等重要方面投入精力,并将反映赔付率、准备金提取、净资产变化、资产配置比例、风险自留比率、偿付能力增减等的指标综合到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之中。以便于监管部门能视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或违规、违纪程序的不同,对其及时采取诸如停止增设机构、承揽新业务、增加资本金和撤换负责人等的干预措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和稳定运转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要严防保险公司的支付危机触发整个社会的危机。
4.建立跟踪监管机制,切实加强管理。
中国保监会应定期对保险公司进行专项稽核和全面稽核,要根据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资金平衡表、业务经营状况表等内容形成专门的指标监控表,以便于随时检查公司的业务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为了防止屡查屡犯或前查后犯的现象发生,各级保监会要对违规机构实行整改督办制度,对被查的单位从查处决定到整改措施,乃至经办人、分管负责人的责任都要一一督查,以落实责任。同时,还应组织对保险公司实行评级制度,以便掌握公司的资产负债比例,改善和规范保险公司经营。
5.加强监管力量,完善监管手段,提高监管水准。
篇6
【关键词】宏观调控;杭州;房地产市场
一、宏观调控下杭州房地产市场的运行情况和变化
杭州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价值不断提升的背景下,房地产业发展迅猛,房地产市场价格总体来讲一直保持在一个稳步增长的态势之下,从 1997 年开始价格一路飞涨,2007 年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涨幅,直到 2008 年下半年至 2009 年才表现出的平稳增长,略有下滑的态势。据统计,主城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已从2006年初的8750元/平方米上升到2012年的18104.9元/平方米,净增长106.9%。而政府一直试图以宏观调控的手段稳定房价,使之符合经济的发展要求和人民的消费水准。
从 2006 年 4 月起,国务院连续出台多项调控房价措施,明确房价上涨责任在地方政府。5 月 11 日,七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做好稳定住房价格工作意见的通知》。7 月 24 日六部委又联合《关于规范房地产市场外资准入和管理的意见》等。而从 2007 年开始,政府不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宏观调控意义的措施。在 2007 年 8 月7 日由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24 号文)。它的出台标志着政府住宅调控思路的转变,其关键在于要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加快住房分类供应体制的实施,并且首次明确提出,把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工作纳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同年 11 月至 2008 年 3 月,财政部、建设部、发改委等部门分别连续出台《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住房保障体系。上述文件和政策的出台和推行,其主要意义在于确保了基本的住房民生问题,同时,大量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开发也会对房地产市场的现状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宏观调控中杭州房地产市场出现的特点和新问题
2.1 房地产供求矛盾未得到有效解决,尚未形成完善、稳定的调控机制,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目前杭州房地产调控机制存在明确的阶段性特征:一是调控政策主要是针对短期市场供求状况而实施的,缺乏长期的稳定的制度安排,不利于形成一个合理的市场预期;二是调控手段的运用存在一些不合理、不匹配的现象。“限购”等行政手段对房地产市场调节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阶段性后遗症也非常明显。因此,从房地产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限购”等行政手段逐渐淡出非常有必要。但淡出的时机,取决于制度建设的状况,特别是房地产税的推进情况。
2.2 房地产市场运行仍不规范,集约化程度不高,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目前杭州房地产开发的工业化水平普遍不高,集约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的生产链条体系;产业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国家级的建筑节能、新技术应用示范小区偏少、全装修住宅比重偏低。第一,市场主体资格的不规范。巨大利润空间引发“房地产热”,致使市场主体资格参差不齐。存在着超越本身资质能力、无资质开发等问题,导致开发的专业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较低,竞争力较弱。再加上一些企业由于缺乏内部管理,从而产生许多安全问题。第二,市场主体行为的不规范。这主要表现在土地交易行为、房地产开发行为、房地产销售行为、房地产信贷行为以及房地产中介行为等诸多方面。
2.3 房地产市场秩序有待完善,行业监管力量需进一步整合。
主要表现在:一是涉及房地产市场管理的法规政策存在滞后现象,如拆迁安置补偿政策、商品房预售管理、物业管理、保障性住房管理等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急需法规政策依据;二是部分企业经营行为不够规范,企业品牌意识、社会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和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市场监管的合力不足,行业监管力量有待进一步整合。
三、市场分析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房地产市场机制的缺陷
房地产市场既是调控政策的作用主体,又是政策实施的传输渠道。杭州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一些内在缺陷制约了房地产政策效果的发挥。这些缺陷,既有与其他国家和地区房地产市场相同的属于共性的缺陷,也有属于杭州所特有的缺陷。
3.2 利益分配与博弈机制的扭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充分竞争、机制健全的市场是市场主体之间利益分配与博弈的基本渠道。由于杭州房地产市场存在的垄断性、信息不充分等内在缺陷较为突出,致使消费者、开发商、政府以及金融部门等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与博弈机制产生扭曲,有效的共赢机制难以形成。房地产宏观调控不可避免地引起市场主体之间利益分配的调整,因而各方对待调控政策的态度和方式也就不同,进而影响调控效果。
3.3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内在不足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针对性与合理性,是决定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从杭州调控实践来看,调控政策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调控效果的发挥。房地产调控目标一度较为模糊,留给人们解读的空间很大。例如,“解决房价过快上涨”的目标,但对于何谓“过快上涨”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反而给消费者和开发商带来房价还要继续上涨的暗示,对市场预期起到逆向调节。
四、提高杭州房地产宏观调控有效性的基本思路和实施要点
4.1 回归住房和房地产业本质属性,消除认识误区
对住房和房地产业性质的认识和定位,不仅影响一些政策设计,而且还影响开发商和消费者的诸多行为特征。让住房和房地产业回归其本质属性,这不仅是增强调控政策有效性的前提,也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础。住房是一个兼具消费和投资双重属性的特殊商品。土地的相对稀缺性,杭州“住、游、学、创业在杭州的”新理念,决定了杭州住房居住需求的不断扩大。如果过度注重住房的经济属性和投资功能,必然会引发更多的投资投机需求。只有弱化住房的经济和投资属性,使房地产业回归基础产业属性,才能加快经济转型,逐步摆脱国民经济和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4.2 增强政策稳定性和连续性,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削弱市场非理性冲击。
近几年来,房地产市场调控遇到的“一调就跌、一跌就放、一放就涨”的怪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形成政策的稳定性,社会上普遍产生了调控之后房价必然大涨的心理预期,从而引发非理性的市场行为。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对于遏制投资冲动,防止市场大起大落至关重要。形成稳定的市场预期,关键在于明确政府的调控目标,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杭州城镇化进程和住房情况来看,未来的刚性需求和改善型需求依然旺盛,城镇住房供求矛盾仍然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抑制住房的投资投机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应成为长久之策。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继续坚定“促使房价合理回归不动摇”和“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调控目标,并以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予以支持。
4.3 按照差异化与灵活性原则,把握微调时机和力度,增强其针对性。
为了提高政策调控的有效性,需要在坚持政策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按照差异化与灵活性原则,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和房地产供求关系的变化,对政策进行微调。但对政策微调时,需要把握好微调的节奏和力度,严防微调演变为普遍调整。微调的方式上应慎用大规模、大范围的减税政策。在节奏把握上应兼具科学性和艺术性,切不可轻易释放任何可能被外界解读为房地产调控要松动的信号。否则,将会改变预期,推动新一轮的房价上涨。
4.4 近期调控与长期制度建设相结合,促进调控方式稳步转型,形成稳定的调节机制。
为了解决杭州当前房地产市场中的种种问题,不能仅靠近期的调控,而且应该着眼于长期的制度建设,形成稳定的调节机制,解决诸多深层次矛盾问题。为此,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优化现有调控手段,提高调控的针对性。二是在完善相关制度基础上,“限购”等行政手段逐渐淡出,形成以法律和经济手段为主的长期、稳定的调节机制。
参考文献:
篇7
要使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扎实显著的成效,关键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破解发展难题,从制度层面上抓好破旧立新,切实建立和形成一套能够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的长效机制。制度、机制的废除和建立,既量大面广、纷繁复杂,又严谨细致、影响长远,为此,敦煌市在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就及早着手,由市委常委分工负责,各部门各单位具体配合对所有的制度和机制进行全面清理和修订完善,重点从八个方面着力解决一批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建立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在项目建设方面,要解决好项目总量偏少、资金短缺、进展缓慢、管理水平低的问题,围绕敦格铁路、机场扩建、“引哈济党”、10兆瓦并网光伏发电、钒资源整合以及各类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建设等重大项目,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项目引进激励机制,项目领办、帮办机制,市级领导包挂、乡镇部门包抓责任机制以及重点项目“五个一”(即一个项目、一个方案、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推进机制等促进项目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
二是在文化旅游开发方面,要解决好旅游投入不足、景区景点规划建设滞后、旅游开发水平和层次不高、管理机制落后的问题,围绕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敦煌旅游整体上市、“两区一中心”的开发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促销机制、旅游投资开发机制以及旅游行业服务管理机制等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是在城市建设方面,要解决好城市拆迁阻力大、进展慢,城市管理机制不顺,资金筹措渠道不畅的问题,围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景观工程建设、拆迁拆违和城市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城市建设开发投融资机制、城市经营管理机制以及城市物业管理机制等科学有效的城市经营管理长效机制。
四是在工业发展方面,要解决好工业基础薄弱、园区规划定位不准、建设滞后、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的问题,围绕建设三大园区、发展四大产业,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工业园区管理运行机制、新办工业企业全程代办机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重点企业挂牌保护制度、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以及限时办结制等扶持和服务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是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要解决好结构布局不合理、管理技术不到位、品种定位不准、销售渠道不畅、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民增收渠道不宽的问题,围绕推进“一特四化”,全面实施“双215”工程,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等方面,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制、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以及农村中介服务体系建设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
六是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要处理好开源与节流的关系,按照“以水定结构,以水定规模,以水定发展”的思路,围绕节水型社会建设、水资源科学利用、域内生态环境治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生态治理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区域生态环境治理责任机制、节水型社会建设和运行机制以及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等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解决水资源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问题。
七是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要解决好对群众愿望要求了解不深、对困难群众关注不够、对社会和谐稳定重视不够的问题,围绕“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依、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育资源整合规划落实机制、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城乡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制度建设(如就业服务体系、住房租赁补贴政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业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等)、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解决工作机制以及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等服务民生的长效机制。
篇8
【关键词】土建施工 现场管理模式 对策与现状分析
【引言】我们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中能够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现金段的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现场管理的作用不容忽视,现场管理的制度越明确、责任分类越细化、监督系统越完善,就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和严密监控施工流程和施工作业,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当前的施工作业中,做好相应的现场工作管理有着建设性的意义。本文结合在当前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对如何做好相应的现场管理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土建施工现场管理概述
在建筑企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施工现场的管理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建施工企业天天要跟施工现场管理打交道。与此同时,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施工现场管理。换句话说,如果建工企业的目标在于在白热化的市场警长中获得想要的份额和更多的利润,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现场管理,将现场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在某种程度上,现场管理的水平就代表了整个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更是施工建筑企业在生产经营建设方面的综合表现。施工现场作为土建工程直接建造的地点和为建筑工程提供生产服务的重要场所,不但包括生产前方的作业场所工地,又包括后方各种各样的辅助生产所在的作业场所。这一环一环的紧紧相扣就要求严密而完善的现场管理手段。施工现场管理就是要将科学的管理思想、组织、方法和手段运用到其中,从而对施工建筑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进行有条理有计划的组织、控制和调控,进行适当的督促和激励,这将大大提高工程质量和加快工程进度,使建筑作业保质保量的完成,低耗能、安全高效。建筑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就是施工现场管理,这代表着现场管理是企业实际管理中最基础的部分,企业管理中长期形成的很多隐性问题和分歧会在施工现场表现出来,而长期形成的工作优点和特点也会在现场得到贯彻和落实。现场管理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施工活动高效及时有序的进行,解决在施工现场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生产或者质量问题,从而实现工程要求的预期目标和计划。
二.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原则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做好管理的行动指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循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指导做好实际施工质量方针,并注重管理过程中经验与教训的总结。 首先,科学性和合理性是确保施工现场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是施工进度能够按照计划实施的前提条件,才能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降低风险,保证顺利高效的施工。质量管理应遵循科学性与合理性是确保工程施工的规范、高效地进行,保证工程质量能够顺利通过验收的重要原则。而遵循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能够使施工现场管理更为有序化,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序衔接的顺畅性与连贯性,降低不规范施工概率的发生。最后,安全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实施的前提和保证,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因此,在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必须将安全管理放在重要的位置,切实加强安全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安全管理原则。
三.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整体施工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决定了施工质量的好坏,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同时建筑施工质量管理也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从而使施工质量的现场管理有良好的基础。想要全面整体的提高质量管理意识,首先要从思想抓起,要对质量意识有充分全面的思想认识,从建筑施工单位抓起,从根本上灌输质量意识的重要性,然后通过施工单位对施工人员的精神传达来提高施工人员整体的质量管理意识,使其能够形成严肃的质量责任感。建筑工程的质量受到广泛因素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在现场管理的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先把握设计到施工现场的整体过程,从而抓住施工过程的重点,在每一道工序中,把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把质量意识的宣传落实到每一个人,要加强现场每个人对质量安全的重视,才能把整体的工程质量提升到一个完美的程度。、施工现场的管理说到底是对于人员的管理,现场每一个人的素质都影响施工现场的质量和操作,在施工现场这样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地方,任何一个人一个无心的差错就有可能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工种和岗位的复杂导致现场管理工作十分繁琐,难度很大。这不仅要依靠监理人员的督促,对现场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责任感也有非常高的要求。监理人员应该做好现场人员的思想工作,才能充分的发挥所有人员的主体性,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一举一动决定着工程的整体质量,现场员工思想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值得监理人员重视的,这决定着整个土建施工的效率和进度质量。土建施工的现场管理需要引进科学的管理模式,需要从精神思想根本上解决问题,要团结现场施工人员,明确细则,明确奖惩措施,明确协调控制,要从现有的管理模式基础上从技术和制度上向上发展。
四.结语
作为土建施工现场成功的管理,所要具备的特质不仅是施工企业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更要有不断进取、严谨细致的工作精神,需要认识到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和重大意义,要具备现场管理的能力,在这些条件下,才能保证土建施工作业井井有条、井然有序的保质保量进行,才不会为以后的使用和施工埋下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李佳,探讨土建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现状与对策,门窗,2013
[2]冯波,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探讨,科技创新导报,2009
篇9
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尘埃落定,让处于寒意阵阵中的中国纺织服装业再次成为焦点。包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在内的业内专业组织对此多持肯定态度,认为这一“促进剂”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行业内企业的压力。
作为海外依存度高达30%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受国际金融风暴冲击,中国纺织产品此前量价齐跌,10年来首度出现全行业负增长。
显然,创新与转型已成为整个中国纺织服装产业谋求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振兴规划也不可避免地成为顺应和带动整个产业进行变革的切入点和出发地。
政策支持提振行业信心
支柱产业、纺织强国、强劲增速,这一系列词汇都是目前用来形容纺织服装产业的“信心标符”。而就在2月4日之前,限制性产业、夕阳产业、出口剧减、订单萎缩、亏损难关还是频频描述这个产业现状的常见字眼。
还不仅如此。在2009年经济放缓的预期下,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日前乐观地给出行业的三大目标,“未来三年中国纺织业将力图出口保持8%的年均增速,纺织工业生产保持一成三的年均增速,国内市场衣着类消费保持二成的年均增长”。而按杜钰洲的估计,在2020年中国能实现纺织强国的基本目标。
给纺企信心的是2月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的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振兴规划”中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拓展多元化出口市场,稳定国际市场份额;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自主品牌建设;要优化区域布局等几大要求。其中,最让纺织服装企业关注的则是规划中提出的: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虽然并未能按照全行业预期的那样,不过在企业实行25%所得税情况下,因出口退税调整将让纺织业全行业增加约57亿元人民币的净利润。
同时,振兴规划还明确提出将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资金,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对优势骨干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给予优惠支持;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等几项具体措施。
扩内需市场成转型发展关键
当然,无论企业还是行业协会,都能明白的一点是,并非有了宏观政策的支持就可从此“高枕无忧”,纺织服装产业长期走出困境、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企业自身的调整和提升,尤其在于内需市场能否提振市场。
虽然这次规划中的第一条就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但真要实现这一想法并不容易。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纺织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增幅同比回落6.2个百分点;出货值7779亿元,增长4.7%,回落9.5个百分点。
浙江汇隆纺织品公司谢威对出口困难深有感触。他说,由于外需下降和订单转移,今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的体会是:单子越来越少,时间越来越短,价格越来越低,风险越来越大。
实际上,金融危机对一些经营不善、管理不严、产品低劣的企业来说确是一个“难关”,但对已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主动实行产业转型的企业来说则是难得的机遇。波司登男装就属于危机意识的“先知先觉”者。
业内人士指出,开拓市场已经成为纺织行业必须要过的第一关。在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中也重点提出要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积极扩大国内消费,开发新产品,开拓农村市场,促进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
事实上,目前我国纺织品国内消费占77%,而这一数字在2000年还不到60%,人均纤维消费量在2000年仅7.5千克,而在2007年就已经达到了14.6千克。国内市场仍然是纺织行业发展的第一驱动力。“13亿人口都得穿衣服,这是纺织业长期发展的有力保障,国内市场潜力仍然很大。”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说。
协会、政府出手帮扶的“强心剂”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纺织服装行业前景如何、是否将走入低谷,是被猜测最多、也是议论最多的话题。在此背景下,纺织服装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各自出手相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为低迷的纺织服装行业注入了“强心剂”。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消息,今年春天将举办“三展一周”来开拓国内外市场,成为纺织服装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头响炮”。从3月25日开始,将举行以第17届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 2009)为中心,涵盖纺织服装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中国国际纺织纱线展览会、国际纺织面料展以及辅料展、缝制设备展、论坛、表演秀等“三展一周”的一系列活动。这是在纺织行业振兴规划出台以来,纺织服装业进行的首次市场大行动。
同样,由商务部支持,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主办的国内针棉织品行业权威性的内贸展会――第91届中国针棉织品交易会、第21届中国丝绸交易会则为广大纺织服装企业开拓内销市场承担起服务责任,努力打造一个扩大内需的重要平台。
与往年不同的是,上述这些展会不仅仅要发挥贸易平台的作用,还更加注重国内外市场的连接和产业上下游的连接,突出以创造力开拓市场。面对行业面临的困境,即将举办的第91届“中针会”把扩大内需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主办方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深入纺织品行业外贸出口企业集群地,邀请过去只做出口贸易的生产企业参加展会,主动询问参展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买家和经销商,并根据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去邀请全国市场的经销商和商并组织洽谈,帮助他们开拓国内市场。
企业信心的另一针“强心剂”则是由地方政府在积极注入。为了推动纺织服装企业的转型升级,包括福建石狮,浙江杭州、宁波,江苏南通、北京等在内的地方政府纷纷出资扶持和出台措施帮助服装企业组团参展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中针会等纺织服装行业风向标的展览会。
从中国服装协会处了解到,正是有了诸多地方政府的大力帮持,在经济环境不好的情况下,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整体规模并未减小,很多企业也并未缩减参展预算,反而更加重视在这一特殊时期的品牌形象,“逆市而上”预订了比往届面积更大的展位,用“大手笔”来凸显企业实力,彰显企业信心。
篇10
关键词:斯密定理;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市场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1978年~2014年年均9.72%的高速增长,令世人惊叹。而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行压力与日俱增;同时能源供给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也显露无遗。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经济粗放的要素驱动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故十会议适时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再度将“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标志着“创新”对未来中国经济健康可持续增长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基于上述背景,本文将从“斯密定理”出发,对未来如何有效地将创新发展付诸实践进行尝试性的探讨。
一、 “斯密定理”与经济增长
如何维持经济的长期高速增长是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中就有对经济增长的源泉以及如何实现经济增长的讨论。其中提到:“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言简意赅却内涵深刻。而后的学者从中提炼并概括出了被誉为“斯密定理”的命题--经济增长取决于市场规模的扩大,其逻辑是:市场规模的扩大会促进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加强,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推动经济增长(如图1所示)。
具体而言,由于不同劳动者在进行同一种产品的生产活动时面临的成本以及拥有的技术水平有所差异,故劳动生产率也不尽相等。根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贸易的基础是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于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都会秉承理性的原则,集中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易获得他们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这样人们得到的商品总量会大于他们同时生产这些商品时的总量。随着人数的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人们之间潜在的通过贸易获得的收益就会随之增加,进而“诱致”出分工和专业化。进一步地,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会导致竞争愈加激烈,这使得人们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改进来达到降低成本适应市场竞争的目的,这也催生了“技术进步”这一分工和专业化的衍生品。而在整个过程中,劳动生产率也会随之不断提高,由此推动了经济增长。
二、 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分析
1. 技术创新主体的行为动力浅析。增长经济学理论中,经济增长的动因一般会被归结为各生产要素和所谓的“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改革开放至今,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尚不足40%,c发达国家相去甚远。所以能否提高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使其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因素,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
技术创新活动的三大主体为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它们各司其职,而且对于创新行为的动力机制也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政府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体现,是全社会的管理者和组织者。为了对内满足广大公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对外适应国际军事贸易竞争的大环境,抵御侵略,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增强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的发展计划以便快速增强国家实力,这也成为了政府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不同的经济体制与不同的客观现实需要,决定了政府实施技术创新方式的不同。在涉及到国家重大项目及课题时,政府会选择直接投资,用以组织、管理和协调创新活动,实施政府制定的科技发展计划;而在其他情况下,政府会通过政策引导等形式对技术创新进行间接干预和支持。
研究机构是专门从事科学研究发明、开发设计的组织,是技术创新活动中知识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不同种类的研究机构追求技术创新的动力也会有所不同。对于非盈利性的研究机构来说,一切开支都由政府以拨款或捐款形式支付,因此它们的创新动力来自对学术声望的追求,它们所从事的研究与创新多数是出于学术前沿的尖端领域,往往作为政府或公共行为的一部分;而对于盈利性的研究机构来说,商业性的特征决定了其提供的产品是为追求经济效益,这也构成了其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其行为规范便是市场规律。
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进而为社会提供物质产品的经济组织,是社会财富的直接生产者、生产技术的直接应用者,同时也是新技术的主要吸收者。企业之所以需要使用新技术,是为了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其根本目的是对利润的追求。无论企业采取什么方式改进其技术,都是为了通过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与增加产品销售量来追求利润最大化。故产品市场上的竞争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因。
2. 中国不同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机制与动力比较分析。自建国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经历了由计划向市场的转变过程。特别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使得市场已基本替代计划成为中国经济资源配置的主要机制,而价格也已经取代数量成为引导资源配置的主要信号。从技术创新的视角来看,这些深刻变化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1)计划经济体制下创新主体的动力。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任何组织机构均有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该部门又附属于政府的某个机构。所有此类机构都不能越权,否则便属于违反行政纪律。这样,创新机构的设立必须得到计划机构的批准,创新项目的立项必须有计划部门批准,创新成果的转让是计划决定,创新活动所需的资源配置也要按计划进行。如此看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创新体制也成为了计划体制,创新的动力也便是政府具有的动力,政府的计划如"指挥棒"般左右着社会的一切,这也无形中限制了技术创新的传播渠道和技术扩散的范围。此外,通过各种政策和投入来提高现有生产技术的水平进而提高产品竞争力的过程实施起来较为漫长,久而久之,政府在技术创新的动力上难免会打折。
计划经济体制下研究机构的活动也附属于计划,无论该机构是中央直属、部门所属或地方所属,都必须直接听从其主管单位计划部门的指挥。任何科研计划所必需的人才、设备和资金都要通过逐层申报最后到中央计划部门的批准认可,这会大大增加创新过程所需的时间和成本。此外,研究机构不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其经费来源也按照计划方式配置。不管是否拥有研究项目或课题,研究机构都可以依靠这些经费生存,而且也不会凭借研究成果获得额外收入。因此研究机构缺乏为追求学术地位和经济效益而产生的技术创新的动力。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同样不是独立的经济利益主体,它仅仅是政府经济主管部门的“附属工厂”,其职责不过是完成上级下达的生产任务,其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和生产出来的产品则完全由上级部门通过计划调拨,企业在计划体制下只有生产活动没有经营活动。企业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按照政府的意志行事,不能超越或违反政府的计划。如此一来,企业便失去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同样也缺少了创新的动力。
(2)市场经济体制下创新主体的动力。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由于市场经济有其特定的运作规律,因此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社会机构也会选择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行为方式来进行技术创新活动。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依然承担着维护国家和民族尊严的职责,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军事竞争所带来的压力依旧存在,这些压力同样是政府技术创新的动力来源的一部分,这不以国内经济体制的改变为转移。与计划体制不同的是,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能不是直接参加或干预国家范围内所有的经济活动,而是对外维护本国民族利益的同时,对内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和法律法规来为社会经济正常运行和平等竞争营造稳定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在市场失灵的环节给予政策性弥补。此外政府还通过向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加速投资来刺激技术研发,鼓励全社会开展技术创新。
研究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完全独立的利益主体,其产品就是创新成果,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它的创新成果能否被社会所承认,能否被使用者购买。研究机构对效益的追求引发的直接结果便是不断地为社会提供社会所需要的科研成果。此外,为了争取来自政府和企业的委托研究和研究开发费用,研究机构还必须在学术界和产业界树立起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望,客观上也要求科研机构必须不断地提高学术研究水平。总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研究机构追求学术声望和追求经济利益可以较好地统一。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也成为了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唯一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其行为也完全按照市场导向来进行。为了在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取利润,企业会不断改进生产技术并提高管理水平以增加产品种类,提高产品质量。此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具有自主决策权,在企业家的领导下,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以及项目本身的盈利性来自己决定是否立项而不必再经过政府的逐层审批,同时企业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融资渠道以及交流合作来解决资金和人才问题。这样技术创新活动的效率与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均会得以提高。
(3)不同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创新活动对比分析。对比两种经济体制下的技术创新活动,可以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市场经济体制在技术创新活动的优势是明显的,其引导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也远大于计划经济体制。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技术创新活动最活跃的主体是政府,计划是政府控制的,技术创新动力也就是政府所具有的动力。然而计划者所制定的任何计划都会因为无视其他创新主体的个性而具有局限性,他们不可能在任何领域都能够及时甄别各种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程度,也做不到在各行各业都能够捕捉到潜在的盈利契机并启动有重大意义的研发活动,这样势必导致技术创新活动的僵化和大量科研成果的闲置。所以,中国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也成为必然。
三、 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进程
1. 创新发展与市场化――对“斯密定理”的扩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后续是技术创新的扩散,而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创新本身,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技术创新的扩散,使新技g能够渗透到国民经济的每个角落,从而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活动及其扩散的完成关键在于所处的体制环境:积极合适的环境,可以加速技术创新的扩散;反之则会减慢甚至阻碍技术创新的扩散。结合前文对不同体制下创新活动的比较,可以认为:技术创新决定了经济的增长,而体制环境则左右着技术创新活动和技术创新的扩散程度。
进一步,如前文所说,技术进步是分工和专业化程度加强过程中的衍生物,于是可以判断:大多新技术都是在伴随着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加强而产生的,而大多创新活动也是在这一环节完成的。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因此必须通过产品的交易才能完成。同时产品的交易能否成功也内在决定着新技术的交易能否成功,即技术创新的扩散能否顺利进行。而这一切的实现都要基于市场环境这一重要前提。只有市场规模足够大,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需求才会更多,进而人们交易成功的可能性才会更大,技术创新的最终目的才更有机会实现。与此同时,技术创新的扩散也得以继续,并促进经济的不断增长;而经济增长也会“反哺”市场,吸纳更多的新增就业人口,进而继续扩大市场规模,于是会形成一个良性的有机循环。然而计划体制下,其结果便是因技术创新及其扩散过程未能顺利进行而减缓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至此可以对“斯密定理”进行拓展,其逻辑如图2所示。
2. 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进程。拓展后的“斯密定理”对中国接下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今天,中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计划体制的很多东西依旧有所遗留。这集中表现在政府对国民经济干预过多,不仅会引发出的“寻租”、权钱交易等行为带来的腐败,同时也会导致资源不是按照效率原则而是按照腐败指数进行配置造成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更会打消企业对创新的积极性。因此在经济增长中不能单纯强调技术创新的重要性,而是要重视技术创新背后最为关键的因素--市场环境,即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快市场化进程,这里面包涵量与质两个维度。从量上来说,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使得闲置的资源数量不断减少,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和企业、曾经没有市场化的领域如土地等都会进入市场,其结果必然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从质上来说,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会进一步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这意味着计划体制下遗留的问题逐步得以解决,技术创新活动越来越依靠市场导向而非政府部门的意志。因此,应当首先为技术创新营造一个稳定公平的外部环境,从制度层面上给予技术创新以正向的激励,进而确保技术创新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并提高技术创新的成功率。这就要求必须把首要任务定为继续加快市场化进程,不断扩大市场的规模,持续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地位,并充分发挥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积极引导作用;改革的重点也必须转向对于政府的改革,要推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由干预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最活跃的主体地位,政府要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来为企业提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主要是鼓励公平竞争、风险投资、合作开发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并为技术创新开展广泛的教育培训工作。此外,在遇到单靠市场的力量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市场失灵、垄断时,政府要介入并有效解决。只有这样,创新发展战略才能够得以顺利开展,中国经济才能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中国也终将会步入创新型国家的世界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2] 张宇燕.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斯密―奥尔森定理[J].中国与世界观察,2008,(12):59-63.
[3] 蔡跃洲,张钧南.信息通信技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替代效应与渗透效应――基于乔根森增长核算框架的测算与分析[J].经济研究,2015,(12):100-114.
[4] 齐建国.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
[5] 傅家骥,等.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6] 刘伟.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关键在于转变发展方式[J].经济研究,2010,(12):14-16.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双创’研究”(项目号:2015YZD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