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概念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DOI]10.13939/ki.zgsc.2016.03.187
1 中外互联网金融概念对比
互联网金融兴起于20世纪最后5年,Faegre和Benson提出互联网金融可被简单定义为通过网上进行的金融服务。[1]Allen等将此概念具体化,指出互联网金融活动包括所有搭载在虚拟空间上的金融活动。[2]Fight则从用户行为角度对概念进行延展,认为互联网金融即所有通过电子手段进行金融行为。[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称互联网技术已渗透到金融服务的每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的范围和规模进行了说明。[4]随信息技术发展,Shahrokhi强调互联网金融远不止给金融服务添加了一个网页前端,而是根本性改革金融功能的价值主张。[5]
国内最早的互联网金融概念由狄卫平和梁洪泽提出,即依托国际互联网实现,以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金融活动,比较笼统。[6]随互联网金融近些年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其概念变得更为丰富和复杂,学者们的意见可分为两大流派。
一方面,学者们围绕互联网金融是否具备创新本质展开讨论。其中,谢平和邹传伟的看法已被普遍接受,即互联网金融既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也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具有创新本质。[7]钟静和万建华同样认为互联网金融是借助于互联网技术、依托于互联网平台的一种新兴金融。[8][9]然而,丁化美和周华不赞成这种说法,他们认为互联网金融只是将传统资金中介作用的行为在互联网维度进行了延伸,并不具备创新本质。[10][11]
另一方面,业界和学界对互联网金融的广义狭义概念进行了细分。马云称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企业从事金融业务的行为,而传统金融机构利用互联网开展的金融业务应叫作金融互联网。[12]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既包括互联网的金融化,即互联网企业参与、渗透金融行业,又包括金融的互联网化,即传统金融行业借助互联网发展业务如典型的网上银行业务。狭义的仅指互联网企业的金融化。李博和董亮指出与传统金融业的互联网化所进行的技术层面革新不同,非金融机构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数据驱动型金融服务,将互联网的功能从技术平台转变成开展金融互动的资源平台,已然发生本质性变革。[13]
2 中外互联网金融模式对比
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较早,目前已形成比较规范的模式格局,学者们在划分时意见也比较一致。以Shahrokhi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划分为例:B2B层面包括通过电子手段实现的公司融资、投资、国际金融实务操作如外汇、衍生品的买卖和后端处理等服务;B2C层面包括网上交易、基本网上银行、电子账单支付、抵押贷款和保险等服务;C2C层面包括网上交易支付和电子资金转账等服务。[5]
2013年被称为中国互联网金融元年,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且模式众多。已有不少学者尝试对其进行划分,但尚未形成统一意见。经调查研究,本文发现软交所互联网金融实验室的分类法较为权威。互联网金融可以分成六大模式:第三方支付,即非金融机构作为支付中介为收款人和付款人提供的网络支付等服务;P2P网贷,即借贷双方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进行资金匹配;大数据金融,即通过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为互联网金融机构提供客户全方位信息;众筹,即通过在互联网平台上展示创意向网友募集资金;信息化金融机构,即用信息技术对传统流程进行改造以实现全面电子化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门户,即采用“搜索+比价”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对金融产品进行销售的网站。[14]
3 中外差异分析与总结
中国互联网金融起步较晚,但是在政府鼓励和监管放松的宏观环境中,发展非常迅速,有异于国外互联网金融。首先,在互联网金融概念的界定上,中外存在明显差异。国外以传承为主,学者们多在不改变前人核心定义的基础上,从其他角度拓展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因而本质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然而,国内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却存在较大分歧:一方面,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本质尚处于争论之中,虽然其作为新兴融资方式以被普遍认可;另一方面,采用广义还是狭义的互联网金融范畴仍难以确定,且这一点直接关系到相关公司和业务种类的界定。其次,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划分上,中外也存在显著区别。可以发现,国外学者的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分类的依据主要是提供者和受众的群体种类,即按B2B、B2C和C2C进行划分,而国内学者则主要根据内涵,将互联网金融分为第三方支付、P2P网贷、大数据金融、众筹、信息化金融结构和互联网金融门户六大模式。
中国互联网金融与国外互联网金融在概念和模式上的差别有可能只是现阶段发展不成熟的表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国际合作的持续开展以及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中国互联网金融在未来有望实现高度规范化,进而与国际接轨兼容。
参考文献:
[1] Financial Economist,World Bank,D.Klingebiel.Electronic Finance: A New Approach to Financial Sector Development[Z].Faegre & Benson∶The E-Finance Revolution,2000:1-4.
[2] Allen,Mc Andrews,Philip Strahan.E-Finance: An Introduction [J].Journal of Financial Services Research,2002(22):5-27
[3] Fight,A..E-Finance[M].Wiley∶Capstone Publishing,2002.
[4]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E-Commerce and Development Report(Part 1)[R].New York,Geneva,2002.
[5] Shahrokhi,M..E-Finance: Status,Innovations,Resources and Future Challenges[J].Managerial Finance,2008(34):365-398.
[6] 狄卫平,梁洪泽.网络金融研究[J].金融研究,2000(11):27-33
[7]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8] 钟静.试析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及其发展路径[J].青年教师,2013(9).
[9] 万建华.金融e时代:数字化时代的金融变局[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10] 丁化美.在金融危机中加快推进我国金融创新――论金融创新与金融危机辩证关系[J].山东经济,2009(4).
[11] 周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的影响 [J].南方金融,2013(11).
[12] 马云.金融行业需要搅局者[N].人民日报,2013-06-21.
篇2
回顾笔者上周推荐品种,互联网平台概念股最为出彩。生意宝本周喜获四涨停、最大涨幅48%。上海钢联,本周涨幅接近32%。此外,生物医药概念股中智飞生物、香雪制药、金花股份也有不错的涨势。
互联网支付概念股是本周市场最美丽的风景。“中国互联网金融论坛”消息称央行再发27张支付牌照,其中外资公司的出现是一种行业开放的信号,刺激了本周移动支付、4G概念股、电子商务概念股联袂走强。以腾邦国际、号百控股为龙头的在线旅游概念股、以深圳华强、深赛格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概念股,以中科金财为代表的电子支付概念股,以富春通信、日海通讯、邦讯技术为龙头的4G概念股涨幅居前。
移动互联网产业驱动性事件层出不穷。百度宣布将全资收购网龙控股子公司91无线,总价为19亿美元,百度风暴加剧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激战,以天音控股、恒信移动为代表的股票获得市场追捧。Canalys公司最新报告中表示,到2014年包括苹果,谷歌,微软和三星都将推出新一代智能手表,预计出货量将呈爆炸性增长,以九安医疗、丹邦科技、内蒙君正为三剑客的智能穿戴前期龙头股卷土重来,涨势凶猛。此外,阿里巴巴研发互联网电视盒子,华数传媒连续涨停。
篇3
认识互联网金融
探讨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前提是要正确认识互联网金融。
由于互联网自身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互联网金融这个概念也在不断的演变过程之中。但是我们目前可以主要把互联网金融定义为利用互联网的网络资源优势、大数据信息优势、云计算处理能力的优势来开展金融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模式或者金融业态。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互联网金融:一个是把它看成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就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和金融机构的专业优势相互借势来获得各自的发展;另一个是把它理解为互联网与金融之间的一种融合,把它完全变成了一种新的业态。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两种模式都已经存在。
互联网金融有什么特点?我把它归为六个字:开放、自由、责任。
什么叫开放?第一,互联网金融没有地域的限制,没有国家的限制,没有民族的限制。不熟悉的人在网上可以聊天,可以交朋友,可以形成感情依赖;第二,它是个自由的平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很多东西可以在互联网上来表达,个性得到释放;第三,它也是个责任的平台,就是说它还是有约束的,有自我约束,有社会约束,有法律约束,所以互联网有充分展示个性的一面,但是也有自我约束的一面。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形成巨大的冲击,有些冲击是颠覆性的。比如,冲击传统的物理银行概念、冲击传统的时空概念、冲击现有规章制度,等等。
金融监管不可少
尽管带来了种种的冲击,但互联网金融并未改变金融的本质。
金融的本质是信用。信用是什么?信用就是风险。所以不管互联网多么发达,金融的本质仍是以信用为基础的对风险进行严密管理的行业。谁的风险管理能力强,信用好,信誉度高,谁就能制胜互联网,这一点永远不会因互联网的发展而有任何变化。不管谁在网上从事金融活动,你想吸收资金进来,要让人家相信你;要把款贷出去,也要你相信人家。信用是基础,而这里实际就是风险管理问题。有项目搞众筹,要有人相信你诚实可信,项目可靠。无论做什么,都得靠信用。
信用又得自什么?得自你的风险管理能力。风险管理能力体现在哪?一是流动性风险控制;二是信用风险控制;三是盈利风险控制。对这些风险的控制,一方面绝对取决于你的专业水平,没有专业的金融知识仅靠互联网知识是不够的,另一方面也取决于一定的金融监管。
由于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或融合都未改变其金融本质,所以,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一样,一定要管,不管是不行的。金融就是金融。金融是特种行业,因为你是拿人家的钱做生意,你开一个广告在那里、开一个窗口在那里,你是想把人家的钱吸进来,所以这里面一定要有相关的主管部门帮公众进行一定的前期管理。
改变金融监管理念
但怎么管却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互联网金融虽没有改变金融的本质,但它要求改变金融监管的理念。
我们对互联网金融的管理,一方面要看到它与传统金融的共性,也要看到不同。不能完全把对传统金融管理的理念和规则简单搬到网上去。一是要用开放的心态尊重互联网精神,要充分了解尊重互联网上开放自由责任的精神。二是要以开放的心态相信互联网,监管不能像过去一样过度保护,一定要把监管建立在相信这一代人自我保护能力、自我决策能力、自担风险能力的基础上。三是要以开放心态迎接互联网金融的颠覆性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对现代的银行和金融机构所产生的巨大冲击,抱着开放迎接的心态,不能消极等待,更不能抵制。
互联网时代,是一个颠覆一切的时代。互联网金融一定会造成传统金融的颠覆与重构。如何迎接互联网金融的到来,关键是要有互联网思维。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总结得特别到位:“互联网思维就是群众路线。就是用互联网方式,能够低成本地聚集大量的人,让他们来参与,相信群众,依赖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如此,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应如此。
监管的着力点
关于互联网金融监管,主要应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开展互联网金融一定要有准入管理,要有人来管它,这个准入管理可以不是审批制,像我们改革上市公司制度一样可以采取注册制。
二是要侧重于互联网金融的交易秩序的管理,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规范互联网上开展金融业务活动的秩序,提高互联网交易程序的公正性、交易过程的透明度。让每一个互联网金融交易活动的参与者充分了解有关交易规则。
篇4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互联网金融 关系研究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及信息科技的发展与普及,一种有别于传统金融的新兴金融模式诞生。“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型金融业态,已让整个中国金融业感受到了它巨大的冲击力所在,确实对整个中国金融生态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互联网提升了金融的效率,改进了相关金融产品的质量,互联网金融作为传统金融的有益补充,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各种问题和缺陷也逐步暴露出来。归根结底就是互联网金融如何解决和实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本质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在全球范围内都开始蓬勃发展。但针对“什么是互联网金融”,实务研究领域以及学术研究领域均没有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笔者通过多方查证认为,从概念上讲互联网金融可以分为狭义的与广义的,广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指的是指依托于先进的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技术而诞生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它主要包括互联网企业金融化与金融企业互联网化。而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主要是指互联网企业所开展的金融类业务。因此只要是依托于互联网为媒介从事的金融活动都可以称作互联网金融,它不仅仅包含金融企业在互联网上所进行的金融活动,同时也包含互联网企业所提供的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
二、信息不对称与互联网金融
从信息不对称概念来看主要是指在交易中的各方所掌握的相关信息的准确性以及数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使得掌握准确的、充分的信息的人在交易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从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主要分为事后的道德风险以及事前的逆向选择这两个方面。在当今的金融市场中,所存在的信息对称是具有相对性的,然而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反而具有绝对的。这些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也成为了当前中小企业难以融资或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此同时由于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普遍存在,许许多多的逆向选择方面的问题以及道德风险方面问题频繁的出现,这也为第三方支付以及其他互联网金融工具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契机。以第三方支付为例,在支付过程中出现的第三方成为了交易过程中缓解和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担保者,这有效的缓解了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带了的金融难题,在当前信用体制不健全的大环境下有效的促进了交易的正常开展。归根结底,这也是近年来以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呈现出高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关于互联网金融能否真正缓解和解决信息不对称对金融活动的影响成为了当前金融界研究的热点。从金融学理论的角度来看,作为融资过程重要承担者的银行肩负着解决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信用方面的问题。信用作为金融的本质,与此同时真实、全面、对称的信息是信用的基础。从互联网金融的起源来看,它在大数据、互联网互联互通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对于解决金融业务的信息共享和信用增强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就目前的金融市场而言,互联网金融以及平台的出现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互联网上所进行的交易都是虚拟的电子交易并不是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交易,从而使得在身份确认以及信用评价方面存在着缺陷。另一方面信用中性的互联网金融平台也存在着个别会员会利用平台编造虚假信息去误导另一交易方谋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还面临着发展迅速但各种基础设施缺乏,金融监管缺乏等各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当前金融安全与金融风险的重要来源。由此看来,作为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仍然无法完全的解决信息不对称从而不得不面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制约和影响。
三、解决互联网金融所面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策略
篇5
产业融合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最早源于数字技术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国外学者和机构已对产业融合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如罗森伯格(Rosenberg,1963),欧洲委员会(1997)“绿皮书”,尤弗亚(Yoffie,1997),格林斯腾和汉纳(Greenstein&khanna,1997),林德(Lind,2003)等开展的研究。目前,产业集群、产业融合和产业生态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浪潮冲击下国际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在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融合已成为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使产业结构动态高度化与合理化,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互联网技术以其广泛的适用性和强大的渗透力,为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提供了技术支撑和运作平台。在互联网技术进步和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一种新型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集中了互联网和金融业的优势和特点,具有明显的产业融合特征。
二、互联网金融的产业融合特征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的产业概念特征
“产业(industry)”是经济学和管理学中最常用的概念,也是使用最模糊的概念之一,通常与“行业”、“产业领域”等概念混同在一起。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产业概念内涵也在不断变迁,学术界对产业的定义研究也不断深入。
古典经济学家在讨论分工时,用行业的概念描述产业分工。如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指出:“各行业之所以分立,似乎也是由于分工有这种好处。一个国家的产业与劳动生产率的增进程度如果是极高的,则其各种行业的分工一般也都达到极高的程度”。贝恩、波特等人从产业组织理论和战略管理等理论出发,将产业定义为“生产同类或相互间具有密切替代关系产品、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定义曾被广泛接受,成为美国标准产业分类系统(SIG)进行产业分类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基于对现有产品和过去产品替代性考虑的静态产业定义。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产业形态的演变,这种定义的科学性越来越遭到质疑。默雷和阿布雷汉森(Murray&Abrahamson,1997)从产业演化的动态角度将“产业”定义为“一组具有相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即用类似的投入和生产技术,生产类似产品或者类似消费者服务的具有相同组织形式的一系列企业”。塞普勒(J.L.Sampler,1998)将“产业”定义为“拥有足够的关于同一市场关键信息的企业群”,他认为信息时代的到来,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的竞争特征,企业对消费群体拥有的信息已成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梅里和菲利普(K.A.Munir&Phillips,2002)建议用“活动网络”(activity network)的概念来替代“产业”,并将“活动网络”定义为“直接或间接致力于塑造或执行一项特定活动的一组企业”{1}。由此可见,关于产业的概念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从产业边界明晰确定的静态定义,向动态的产业边界观转变。特别是塞普勒关于“关键信息”企业群、梅里和菲利普(K.A.Munir&Phillips,2002)“活动网络”对产业的界定,反映了信息时代企业面临的动态化竞争环境,对于分析产业融合背景下的互联网金融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从塞普勒的定义出发,互联网金融业所依赖的战略资源就是海量的客户和市场信息,通过社交网络生成和传播信息,通过搜索引擎组织、排序和检索信息,通过云计算处理信息,最终形成连续、动态变化的关于市场和客户的信息序列。因此互联网金融业不同于传统静态定义下的“产业”概念,既不等同于互联网信息服务业,也不等同于传统的金融业,而是由“关于同一市场关键信息的企业群”组成的新型产业业态。从“活动网络”(activity network)的概念出发,互联网金融业是围绕借贷关系和资金融通这一“特定活动”而关联的一组企业,包括金融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基金公司)、电子商务企业、个人、独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同领域的企业尽管采用不同的商业模式参与其中,但围绕的是共同的“中心活动”。
因此,从产业的概念特征上看,互联网金融业具有不同于传统静态产业定义下的金融业和互联网信息服务业的特征,具有动态产业定义下的产业特征,具有明显的“市场关键信息”和“活动网络”指向,是产业融合背景下产生的新型产业形态。
(二)互联网金融的产业边界特征
从产业经济活动的过程来看,每一个产业都有其特定的技术边界、产品和服务边界、业务和组织边界。周振华(2004)、李美云(2007)把这些边界定义为产业边界。产业融合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不同的产业边界处,原本相互独立的产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融为一体,通过对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的整合,组合成新的产业。互联网金融业是在互联网信息服务和金融业的产业边界发生漂移和交叉之后产生的新产业。这种新产业具备了多个产业的特征和功能,产业边界模糊,很难从通行的产业分类系统,如美国“标准产业分类系统(SIC)”、“北美产业分类系统(NAICS)”、“联合国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系统(ISIC)”和欧盟“欧洲产业分类系统(NACE)”等,找到对应产业分类。互联网金融业的出现,使原本不属于同一产业的企业成为直接竞争者,这必将对企业的战略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篇6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一、引言
(一)互联网金融概念
Internet Finance(互联网金融),是指以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等业务的一种新兴金融。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对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互联网金融已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一个重要方式,银行在利润增速不断下降的压力下,发展互联网金融成为必然选择。
金融的核心是资金的融通,资金的融通有多种表现形式:银行系统,投融资双方基于银行系统展开资金融通,银行系统为投融资双方提供信用支持;投行系统,投资银行充当一种中心化角色,不承担信用中介角色;信托系统,基金公司等充当专业管理角色和信托责任。互联网金融是去中心化和去信用中介化的直投系统。
互联网金融模式有三个核心部分:支付方式、信息处理和资源配置。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支付便捷,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非常低,资金供需双方直接交易,不需要经过银行、券商和交易所等金融中介。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崛起对传统金融业的多个领域形成冲击,并向金融业的核心领域拓展。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现状
近年来,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实现了令人瞩目的快速增长,业务的规模、多元化程度和客户数量均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据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统计,到2014年年底,中国互联网金融规模已经突破10万亿元,覆盖了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网贷、众筹融资、网络小贷、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和互联网证券等众多金融业态。中国互联网金融的用户规模已超过4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超过60%。
近一个月来,互联网金融相关政策备受关注。从央行等十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布,再到国务院法制办《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征求意见稿)》,这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开始进入规范发展阶段。上述文件的出台,既体现了发挥市场作用、积极鼓励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总体政策导向,也明确了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维护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具体要求。随着“互联网+”概念的兴起,当下互联网金融话题大热,如何抓住下一个风口适时“起飞”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核心关注点。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研究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主要模式
根据China Internet finance report (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报告(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有6种形式。今年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互联网支付(Internet payment)。互联网支付是指通过计算机、手机等设备,依托互联网发起支付指令、转移资金的服务。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Alipay(支付宝)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2013年底,支付宝的registered users(注册用户)达到3亿人。互联网基金销售(Internet funds)。由中国领先的在线支付平台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共同开发余额宝是中国最受欢迎的互联网基金。互联网保险(Internet insurance)。互联网保险是以互联网为主要营销渠道的保险业务。中国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于去年成立,阿里巴巴集团和腾讯控股有限公司都是其股东。电商小贷(E-commerce micro credit)。电商小贷是指互联网企业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向旗下电子商务平台客户提供的小额信用贷款。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互联网金融模式有着传统金融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也存在问题。P2P网贷平台还处于培育期,用户认知程度不足、风控体系不健全,是P2P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P2P针对的主要还是小微企业及普通个人用户,用户资信相对较差、贷款额度相对较低,并且因为央行个人征信系统暂时没有对P2P企业开放等原因,P2P审贷效率低,不少P2P平台坏帐率一直居高不下。众筹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但我国的相关法律还跟众筹融资的方式有冲突,特别容易踩到非法集资的红线,使得众筹的股权制在国内发展缓慢,往往成为产品打广告或者新产品试用的平台。
(三)互联网金融模式风险防范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热度不断上升,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但由于网络金融监管主体尚未正式就位,相关法律法规还不完善,风险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和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还大多来自国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系统,客户终端软件的兼容性不佳,可能被技术变革淘汰,乃至威胁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等风险。而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赖以发展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信用风险还较高。
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和稳定的发展。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沿袭传统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内容是对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由原来传统金融机构的对应监管部门监管,对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的监管则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具体管理办法或做出风险提示。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展望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大数据技术;技术应用;金融业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4-0070-02
引言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简单叠加,更深层次的变化是改变了金融服务模式,给金融体系带来了变革,融入了更多互联网特有技术,大数据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也被视为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使金融业形成了一种新的业态。金融在现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核心地位,发挥着重要职能,推动着经济发展建设,促进着社会资产流动,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积极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为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一、大数据技术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一)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提出的全新概念,由美国硅图公司麦肯锡提出,人们用它来描述和定义信息爆炸时代产生的海量数据[1]。大数据技术,是从各种类型海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进行高效数据“提纯”,以提升信息数据利用率的一种信息技术。根据大数据处理的生命周期,大数据技术体系通常可分为: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大数据存储与管理、大数据计算模式与系统、大数据分析与挖掘、大数据可视化计算及大数据隐私与安全等几个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优化了数据处理环节,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
(二)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的诞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质的变化,互联网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人类已对互联网产生依赖性,互联网融入社会活动各个领域。自然,金融业也不例外,现代金融模式开始向互联网方向发展,这便催生了互联网金融,给金融体系带来质的改变。互联网金融并不单单是互联网与传统金融的简单融合,更通过以互联网为基础的高新技术实现了资金融通、支付、投资信息化、网络化,以大数据及互联网平台,构建了一种新型金融业务模式和金融服务体系[2]。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开拓了融资渠道,提升了金融融通效率,加速了金融经济发展进程,塑造良好互联网金融环境是新时展的需求。
二、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
互联网金融模式当前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以阿里巴巴小额贷款为例,2015年市场交易额增长40%,累计发放贷款1 953亿元人民币。显然互联网金融在不断成熟,而互联网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所以将大数据技术融入到互联网金融中将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下面通过几点来分析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
(一)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数据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例如,用户信用信息、负债信息、业绩报告等。这些信息与信贷业务风险有直接关系,而数据来源不一,且数据类型复杂,数据量庞大,所以传统数据处理技术显得有些束手无策,不能为风险分析提供支持[3]。大数据技术则能解决风控难题,通过采集更全面、更及时、更真实的数据,预测风险,找出数据相关性,挖掘数据背后的风险信息,为风险管理提供依据和导向,提升风险识别能力,互联网金融机构便可有针对性地调险管理策略,提高风险管理效率,规避风险。
(二)在金融创新中的应用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存在差异。传统金融对实体商务环境有依赖性,而互联网金融以互联网等高新技术为支持,更多的是依赖海量的数据。而大数据技术的基本特征是海量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而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核心。因此,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能提升互联网金融机构数据收集与处理能力,有效促进互联网金融创新。在具体应用中,互联网金融结构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有效交易信息,识别市场交易模式,进行市场信息分析,以提升市场敏感度,从而快速、高效投资,及时转变经营策略,适应市场环境,提高金融融通效率,创造更多经济价值。
(三)在资源优化中的应用
金融资源对于互联网金融机构来说非常重要,大数据技术在互联网金融中的应用,优化了金融服务体系,能有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优化金融资源融通与流动机制,简化金融业务流程,有效降低金融成本,提高金融融通效率。如美国的LendingClub公司,通过大数据技术,利用P2P平台,提供贷款业务,便没有利用银行机构,而是通过在线服务模式,提供了一个低成本、高收入的投资渠道,提供金融服务。显然这种金融业态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在某种意义上改善了融资环境,有效为中国金融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快速、高效的运营平台,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经济良性发展。
(四)在信息处理中的应用
金融业务通常开展中通常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信息整理与分析。而传统金融机构信息采集、分析、整理具有滞后性,成本高,效率低,信息获取渠道狭窄有限。互联网金融机构可借助自身互联网平台优势快速获取信息,建立新的信息来源途径。但由于来自各网络平台的信息量庞大,信息价值密度将出现下降,传统信息处理技术“提纯”效率低,成本高,耗时费力。而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云计算方式,能大大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另外,配合数据库与搜索引擎的应用,能提升信息检索能力,真正打破传统金融信息收集模式,创建成本低、更新更快、精准度高的信息处理平台,提升金融效率。
结语
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毫无疑问,发展金融业是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关键所在。现如今,社会已经开始逐步进入互联网时代,构建互联网金融模式是时展的需求,是金融业转型的必然,我国应认清时展趋势。但传统数据处理技术不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要求,所以应加强对大数据技术应用,构建一种全新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 李杰,赵丽芳.互联网金融的网络信任:形成机制、评估与改进――以P2P网络借贷为例[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13,(14):132-136.
篇8
1.1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平台实现融资、支付以及资金中介等金融业务的新兴金融模式。在目前互联网金融有广义和狭义定义之分,本文涉及的互联网金融是狭义的互联网金融,指以独立业态出现的非金融机构运用信息技术进行金融服务的商业模式。
1.2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2.1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运用,金融服务高效快捷互联网金融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之上,使得人们利用互联网进行交易的成本大幅下降。客户在进行交易和转账时不再依赖于实体网点,而是通过一台计算机设备甚至是一部手机终端就可以任意完成资金的划转和信用借贷,大大节省了去实体网点排队等待的时间,让生活更加方便快捷。1.2.2资源配置效率高,服务成本低一般大型商业银行出于人工成本、网点等的考虑,不够关注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客户,而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不高,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的成本低,资金供求双方可以直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信息的甄别、匹配、定价和交易,不需要中介支持,降低了交易成本。1.2.3发展得益于监管的缺失,风险高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其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处于央行监管之外,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仅依靠互联网技术评估投资和融资,风险隐患很大。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一方面体现在资金违约成本较低,容易导致骗贷、卷款等风险问题;另一方面体现在中国互联网安全问题突出,容易出现网络金融犯罪。
2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SWOT分析
2.1商业银行具有的优势
2.1.1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严密互联网金融行业因为其快捷、方便的特征被人们所喜爱,但不可否认的是,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发展,并受到相关部门的监控,已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强。2.1.2商业银行拥有丰富的客户资源商业银行经过长期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特别是近些年来推进电子银行业务,使得客户数量明显增加。2.1.3商业银行具有明显的专业技术优势商业银行具有强大的服务平台和电子清算系统,而大量的电子支付设施和清算设施能够保证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处理能力、安全处理、安全认证等方面的技术实力。
2.2商业银行所处的劣势
2.2.1经营理念有待转变互联网金融以客户为中心,围绕客户的感受,不断优化改进自己的产品,其快捷、自由、随心的特点更是吸引了众多客户,而商业银行以金融产品为中心,不够考虑客户的需求,不够贴近客户,对市场不够敏感。2.2.2信息整合能力有待加强“三流合一”是当前互联网金融最大的竞争优势。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深度挖掘客户的金融需求,完善风险管理流程,极大的方便客户。而商业银行在这一方面还有待提高。
2.3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会
2.3.1促进商业银行的改革创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渐意识到除了依靠金融产品创新外,还要获得大量客户和交易数,搭建自己的渠道和平台。商业银行要借鉴互联网金融对大数据原理的运用,创新大数据产品组合,依托核心企业供应链将业务拓展至上下游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例如,平安银行利用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平台,跨界销售银行、保险、投资等多种产品,为企业打造全方位金融服务。2.3.2促进商业银行业务结构调整目前多数互联网金融的资金主要用于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使用,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各种原因对这一块服务存在明显不足,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信息获取的时间和成本,互联网利用这些技术高速发展启示商业银行也可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其对中小微企业以及个人的服务。
2.4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带来的威胁
2.4.1削弱商业银行的信息中介地位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应用,使得用户能够及时、快速地获取信息,解决了信息的组织、排序和检索问题,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处理能力。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传播、发现,最后再通过云计算,对这些供求信息进行处理。2.4.2冲击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支付手段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网上银行支付,第二种是第三方支付模式;第三种是移动支付。相比商业银行网上支付的复杂操作,第三方支付和移动支付显得更灵活和个性化,能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支付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商业银行的支付中介地位。2.4.3影响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有三类,分别是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在资产业务方面,互联网金融凭借其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结合小微企业的需求,设计金融产品为这些企业提供很好的资金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抢占了商业银行在小微企业信贷领域的市场份额。在负债业务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负债业务是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这些存款具有资本低的特点,是商业银行优质的资金来源。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它所具有的支付和投资功能,吸引了部分投资者,导致银行这种低息揽储的行为难以持续。在中间业务方面,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挤压商业银行的结算类业务。与商业银行网上银行支付相比,第三方支付成本更低,操作更便捷,能够满足客户需要,减少客户对现金、商业银行柜面服务等的依赖。
3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影响的对策
3.1重新定位客户群体,加强金融产品创新
市场上小微企业众多,市场容量巨大,而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这部分客户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应在服务大中型企业的同时,注重开发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市场,加大金融产品创新。
3.2坚持风险控制原则
商业银行和互联网金融相比在创新能力、信息整合能力方面处于劣势,但其在客户信息安全以及强大的风险控制能力是互联网金融无法匹敌的由于互联网金融在监管方面还不完善,客户安全体系尚未建立,容易出现违约风险、网络诈骗等现象,商业银行在借鉴其经营模式的过程中,始终把风险控制放在重要位置。
3.3加快大数据库建设以提高数据获取能力
互联网金融依靠低成本、高效率获取大量网络交易数据和用户信息实现了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充分借鉴其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在数据整合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进而将原有的信息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3.4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息共享
篇9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专利;金融创新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0月16日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需要专利保护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首先来自于IT界,一般是指互联网企业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随着互联网金融业态的不断进步与创新加速,互联网金融模式逐渐形成。根据服务形式的不同,可以将互联网金融归为三大模式:首先,以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为代表的O2O模式;其次,是以第三方支付、P2P网贷、众筹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居间服务;最后,以余额宝、佣金宝、放心保等金融理财产品网络销售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金融模式,交易支付、融资、清算、投资等传统的金融活动得以创新与发展。
专利是对创新成果的法律保护。专利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的特点,没有经过专利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随意使用受专利保护的创新成果。由于专利制度的存在,使创新者的利益得到了有力的维护,从而激发了人们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但是,对于大多数发明创造而言,如果要使其成为专利的保护对象,其发明人还需向有关部门申请、登记,经审查、批准后方可使其成为权利人。
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会产生不少的符合专利保护条件的创新成果,前面提及的各种互联网金融模式中都有可能蕴含着这样的发明创造。不过,由于我国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专利意识还不够强,特别是对金融方面的专利还觉得陌生,使一些本应能得到专利保护的创新成果错失取得权利的良机。而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金融企业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专利保护自己的金融创新产品。据媒体报道,美国的一家众筹平台EquityNet,就申请并得到了“企业融资电子平台的监控工具和方法”的专利,类似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相比之下,我国的差距还很大。以众所周知的余额宝为例,自2013年6月阿里推出“余额宝”后,各种跟风模仿者接踵而至,快速形成了“宝宝”俱乐部,如果阿里能够善于运用专利保护好这一创新产品,就有可能避免所谓“宝宝”大战的出现。
二、专利对互联网金融创新保护的方式
我国专利法保护的对象有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发明又分为产品发明和方法发明。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为互联网金融的异军突起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专利是对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方案的保护。没有相应的互联网技术为支撑,互联网金融发展不起来。互联网金融企业研发的新技术,只要具有专利的“三性”,都可将其申请专利,从而对该技术享有独占性的权利。
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讲,其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成果大多应归于方法发明。这种方法发明对应的专利被业界称为“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它是指在金融领域内,对一些具有处理金融信息能力的装置或系统申请的专利。顾名思义,金融商业方法专利是商业方法专利的一个类别,要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清楚方法专利和商业方法专利。依据专利法原理,方法专利保护的对象是方法发明,是指发明的最终表现形态为一种实现某种技术效果的程序或步骤。方法发明是对自然规律的利用而不能是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传统的商业方法由于并不涉及利用自然规律提出计算方案并解决技术问题,被排除在专利保护的客体之外。对商业方法给予专利保护是自上个世纪末由美国开始的。Signature金融集团与道富银行就一项金融专利对簿公堂一案,由此确立了商业方法也能够被授予专利的理念。美国法院之所以承认商业方法的专利权,是因为这些商业方法与机器设备融为一体,能够解决技术问题,在整体上可以构成技术方案。
商业方法专利正是从金融领域特别是与互联网相关的金融领域萌生出来的。单纯的商业方法虽然不可以得到专利,但当商业方法有了计算机、网络等硬件的依托,就可能符合专利授权的条件。其实,不管人们如何定义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和金融业务的融合。互联网金融创新当然不会是撇开互联网技术的金融创新,也不会是脱离金融业务所进行的互联网技术创新。因而,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成果如果符合专利授权的条件,那自然是落入金融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范围。前面提到的EquityNet所拥有的专利,就属于这样的金融商业方法专利。
三、结语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国外金融机构已在我国积极申请商业方法专利,这会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互联网金融企业要避免重蹈某些行业曾出现过的“有制造、无创造;有创造、无产权”覆辙,就应早日拿起专利的武器,保护好自己的创造和创新成果。已经走在金融创新前列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当务之急是要认真检索和研究互联网金融领域中跨国金融机构的专利及相关布局,检索了解他们已在互联网金融专利申请和授予方面的成果,学习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如何布局互联网金融产业生态链上的专利。此外,作为政府专利管理部门要积极搭建互联网金融专利公共服务平台,开展金融专利预警,协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和完善专利保护体系。
篇10
但仅半年多时间,类似的“中心”、“园区”、“基地”便在全国各地频频露脸。原本局限于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互联网金融行业人士,也频频穿梭在全国大大小小的互联网金融会议上,成为各地政府的座上宾。
但概念与规划火热的背后,多地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似乎还停留在自弹自唱的阶段。即便在领风气之先的北京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也没有找到一家真正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正式开工。
热浪
2014年5月28日,贵阳市揭牌设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声称力争把贵阳打造成“西部互联网金融创新城市”。
6月22日,“华中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正式落户武汉中央商务区。该基地被寄望于“起到聚集和辐射效应,形成区域金融中心,促进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
同时,在昆明、西安、成都、郑州、廊坊等地正在筹备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蓄势待发。
这可以视作地方政府推动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建设的第二波浪潮。
第一波浪潮发生在2013年下半年至2014年年初。2013年8月,北京市石景山区开始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之后,北京海淀区、上海黄浦区、天津开发区、深圳福田、罗湖、南山三区、南京秦淮区等密集公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扶持政策以及产业园区规划情况。
已经开展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建设的地方政府一般都会明确扶持政策,规划产业园区位置,设立企业入驻门槛,有些城市甚至配套了相应的行业协会及人才培养计划。
比如,北京市海淀区政府对入驻海淀区科技金融重点楼宇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给予三年的房租价格补贴,前两年50%、第三年30%等;天津经开区设立了额度为1亿元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自开业年度起5年内,可按企业注册资金及对开发区实际财政贡献,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运营扶持,领军人才两年内免交房租或给予每人每月4000元的房租补贴等;南京市秦淮区不仅设立了总额为3亿元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还搭建了互联网金融人才培养基地,等等。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调研,不少省市领导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比较早,积极主动地筹划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规划,形成从上而下的推动力。
九次方金融大数据公司是首批入驻贵阳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公司执行总裁王叁寿表示,地方政府官员能够深刻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并不多,而如果能够做到自上而下达成统一认识的就更难得。
更多地方是区级领导或者相关开发商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比较有想法,因而会形成自下而上的推动力。其中,北京、天津、南京等地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都是由区级政府推动建立而成。
动力
插上“互联网金融”的新翅膀,部分城市争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更像是在圆一个金融中心的旧梦。
仔细研究地方政府创立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的名单,不难发现,南京、成都、武汉、西安、郑州等地,都曾努力打造区域金融中心。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许多未能完成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城市带来一丝希望。
“互联网金融中心与打造金融中心的理念是很贴近的,许多地方政府是为了趁着互联网金融的热潮更好地推动金融中心的建立。”北京京北金融总裁罗明雄说。
随着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等概念的热炒,各地方政府在产业升级和区域功能定位上,都希望发展平均产值更高的行业。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更是获得了国家高层的认可,这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
在这一点上,北京市海淀区金融办副主任王鹏深有体会:“我们现在经常接待来自各个地方金融办前来走访的人员,大家几乎都会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经验,毕竟各个地方政府都存在产业升级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压力。”
距离海淀区金融办不到1000米便是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许多地方政府官员都会顺道去参观一下。
同时,细数推动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建设的主要推动力,多数集中在区一级政府。“这需要从财税角度来分析。”罗明雄说。
南京市秦淮区金融办主任叶增生向记者分析,传统金融机构的税收基本全部上交省级财政,但是秦淮区又是南京市的金融核心区,许多重要金融机构需要从区政府获取很多公共服务,这就会造成一种财政收支的不平衡。
为此,南京秦淮区打造互联网金融产业园是希望利用区域传统金融发展的优势,孵化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带动金融功能区的发展,并对税收有一定的作用。
南京市一季度的税收显示,互联网金融对税收的拉动作用已经有所体现。全市金融业入库税款20.78亿元,同比增长22.16%。除去传统金融三大行业,包括互联网金融在内的新兴金融业,税收突破亿元,同比增长近60%。
由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审批权限集中在区一级政府,因此,也出现了同一个城市存在多个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现象。比如北京两区、上海两区、深圳三区,等等。
同时,产业园区能够实现对土地、楼宇建筑的再利用,一些地方政府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以房地产开发商的名义在推动。
比如,上海嘉定区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基地是由上海金融谷搭建,云南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项目的主发起方也是当地一家知名房地产企业,北京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中心也是由一个五星级酒店项目改造而成。
还有一些地方政府是出于将民间金融阳光化的角度,利用互联网金融平台规范民间借贷,促进小贷公司健康发展。比如广州民间金融街的改造,温州、佛山等地对互联网金融的重视,以及谋而未成的鄂尔多斯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建设,等等。
现实
然而,在地方政府的一腔热情背后,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似乎未能及时得到企业的呼应,尤其是一些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
在北京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5层高的办公楼里,入住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仅仅几家,断断续续从其他楼层传来有装修噪音。7月的艳阳下,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中心施工场地的围挡上,还留着3月正式启用的宣传语。
南京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大楼还残留着刚刚搬过家的痕迹,旧楼重新翻修过后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依托天津开发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建起来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还难觅互联网金融相关企业的身影。
“有些产业园主要是房地产开发项目,缺少相应的配套建设。同时我们又完全是线上业务,对实体物理条件没有特别高要求,暂时没有寻找产业园的打算。”一位互联网金融企业人士说。
王鹏介绍说,目前海淀区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已经将50%的房屋出租,大部分还在装修中,所以暂时还较难形成规模。“明年这时再来参观就应该是另外一番场景了。”
另外,也有一些企业注册在产业园所在辖区,然后将办公地点设置在其他辖区更加繁华、更具影响力的地段。
在北京、上海、深圳这种互联网金融代表性企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招商具有一定的吸附力,而另外一些二线城市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则只能以知名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分公司或者后台配套服务部门为主要招商对象。
对此,许多政府推进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被定位于孵化器的角色,以吸引有发展潜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主。
罗明雄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许多地方政府的产业园是放在不太繁华的地方,因为这里往往是前些年开发建起了大楼,但是迟迟没有投入使用。所以地方政府需要借助“高大上”的金融将这一片区域带动起来。
同样有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金融企业通常都是一个平台辐射全国,在产业园外面照样发展得很好。各地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优惠政策只针对自己的产业园,况且部分产业园纯粹就是商业地产,对处于发展时期的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也是不小的成本压力。
博弈
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冷清的背后,一方面出于企业的选择,另一方面也因地方政府既要发展产业又要控制风险的权衡。
据了解,北京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企业入驻审批主要先经过房地产开发商的筛选,然后金融办召集业内专家进行评审,最后在园区内合规经营超过半年的企业才能申请到政府补贴。
“海淀区的审查标准算是比较严格的,需要经过至少三道程序筛选才能入驻产业园。”有参与申请的企业代表说。
基本上,由政府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都遵循着跟海淀区类似的筛选办法。只是在企业类型的选择上,各地方会根据自身优势有所区别。
目前,天津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内已经聚集了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的数据中心和技术总部,包括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和央行征信数据研究中心。
因此,天津经开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主要吸引三大类企业:一类是各种具有潜力发展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包括传统金融衍生出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一类是数据开发公司;一类是电商企业。
相比较而言,南京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坐落在南京市新街口金融中心,被许多传统金融机构包围。叶增生介绍说,南京互联网金融产业园主要以孵化具有发展潜力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主,将新街口的金融聚集功能再升至一个新的层级。
目前发展和监管不足的互联网金融,一不小心就容易踩到非法集资的红线。北京海淀区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就曾驱逐过一家打着互联网金融旗号涉嫌非法集资的公司。因此,如何平衡招商成果和把关力度,考验着每个园区管理者的智慧。
作为天津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的主要推动者,天津经开区投资三局局长乔伟向记者表示,一些由房地产开发商主导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园区,更是要警惕盲目招商和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 上一篇:课堂实践心得体会
- 下一篇:工程投标报价策略与技巧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互联网营销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