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贸易理论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动态贸易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动态贸易理论

篇1

关键词:中美贸易失衡 比较优势理论 贸易结构 产品生命周期

中美贸易失衡的背景及现状

2013年1月,根据最新的美国商务部数据,美国2012年的商品贸易总额是3万8628亿美元。而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商品贸易总额达到3万8667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在贸易总量上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目前,美国已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是美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以及第三大出口市场。两国间贸易量自1990年以来增长迅猛,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两国间贸易量增长更为迅猛。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出口额有过回落,在大部分时间,两国间贸易量都是稳步增加的,如图1所示。伴随着中美两国贸易量的迅速增加,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这也是导致近年来中美两国贸易摩擦不断的原因之一。

中美贸易失衡的主要原因

(一)中国储蓄率过高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于净出口,即S-I = X-M。等式左边表示储蓄与投资的差额,等式右边表示净出口。如果储蓄大于投资,净出口额为正,即该国出现贸易顺差;如果储蓄小于投资,净出口额为负,即该国出现贸易逆差。由于消费习惯及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原因,中国储蓄率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而美国储蓄率则相对较低,这导致中国巨额贸易顺差和美国巨额贸易逆差。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截至2013年1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由汇改时的8.11变为6.10,升值幅度为24.8%。人民币升值促进进口,阻碍出口,对缓解中美贸易失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美方仍然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是造成中美贸易失衡的原因之一,并一直向中方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

(三)美方出口管制

在不少高新技术领域,美国对华实行出口管制,不少高科技产品被禁止向中国出口。这也导致了相当程度的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四)中美贸易统计偏差

中美贸易统计口径的差异,导致两国在统计双边贸易额时出现较大差异。以2009年为例,中国统计的中美贸易顺差为1433.72亿美元,美国统计的中美贸易逆差为2399.5亿美元。出现如此大的差距,是由于中美两国统计部门在产品类别划分、计价方式、贸易地域的确定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统计范围上,中国采用总贸易制,美国采用专门贸易制,美国的贸易统计范围大于中国,从而增加了美方统计数据。

动态比较优势原理分析中美贸易失衡

(一)相关理论回顾

比较优势理论是本文进行分析的理论基础。这一理论的发展经历了4个阶段,从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延伸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继承了比较优势的精髓,从强调劳动力质量的差别,转向劳动力数量的差别;美国经济学家雷蒙德弗雷在1968年的论文《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中,进一步将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

斯密在其1776年出版的代表性著作《国富论》中,首次提出了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斯密认为,自然优势和后发优势可以使一个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方面节约劳动时间,形成成本优势,进而产生价格优势,提升该产品的竞争力。每个国家由于其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都具有适宜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条件,各国对在本国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彼此交换产品,能够使所有参与交换的国家都获利。

李嘉图开创性继承了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突破了其局限性,提出了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他通过建立一个简化的经典模型来证明:即使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上没有绝对优势,仍然可以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而在国际贸易中获利。

20世纪初,赫克歇尔和俄林从生产要素比例的差别出发,解释了生产成本和商品价格的不同,以此说明比较优势的产生。这个解释克服了斯密和李嘉图贸易模型中的局限性,认为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与劳动力一起都在生产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而各国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和资源禀赋不同,正是这种生产资源配置或要素禀赋上的差别才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产品阶段。在新产品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技术发达和资金充裕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垄断了这类产品的生产;在成熟产品阶段,技术日趋成熟,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产品生产转向这些国家更具竞争力;而到了产品标准化阶段,技术垄断优势已经丧失,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价格上,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具有比较优势,这正是目前中国制造业的优势所在。

(二)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探讨中美贸易失衡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美国贸易品的结构变化趋势如下:一是中美贸易初级产品(SITC码中0-4类)美方顺差,而工业制成品(SITC码中5-9类)中方顺差。二是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中,初级产品所占比重有所增加,而中国对美国出口贸易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大幅增加。三是历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份额最高的十大产品中,可以粗略归为三大类:运输设备,各种机械,占比为32%;有机化学品和初级形状塑料,占比为10%;以大豆为代表的转基因油籽,在2000年以后占比大幅度增加,目前占比20%左右。四是历年中国对美国出口份额最高的十大产品中,总结为两大类:纺织品、服饰、服装等杂项制品,占比20%左右;机械设备、办公设备、电子信息设备,这类产品在2007年已经占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总量的47%。

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两国的禀赋结构决定了两国的分工和贸易结构。美国是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丰富,而劳动力较为昂贵,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与美国形成互补,资本贫乏,技术相对落后,但劳动力成本具有竞争力。按照资源禀赋理论,中国应该向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美国应该向中国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通过分析中美贸易产品结构的变迁,可以发现,目前,中国向美国大量出口的商品包括电子信息设备、办公设备、机械设备,这些产品已经占到中国对美出口额的47%。由此可见,近年来,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对美出口迅速增加。

弗农的生命周期理论可以解释这一现象:这些产品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品,在其最初创新阶段,资本充裕、科技发达的美国具有比较优势;到成熟阶段,这些产品的生产会转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中国;而到标准化阶段,这些产品的比较优势已完全转移到劳动密集的中国。近年来,中国对美出口中,高科技产品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尽管中国对美高科技产品出口大量增加,但这些看似资本密集型的电子产品和机械产品,实质上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在对美这类产品的出口增加完全是由于这些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因素,是遵循了比较优势的。

以在中美贸易中占比较大的电子信息产业为例来进行分析。电子信息产业,以计算机、手机、电视机为代表,这些技术均始发于美国、日本等资本密集型国家,随着近些年技术的标准化,已经处于产品成熟阶段,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大量向我国转移。2004年以来这些产品的出口额如图2所示。中国同时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机生产基地,以手机为例,如图3所示。

因此,中国对美贸易的发展历程是遵循了劳动要素比较优势理论的,中国对美贸易产生巨额顺差,部分缘于美国限制对华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从而限制了其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中低技术产品和对劳动力需求量大而附加值含量较低的高新技术产品,美国的比较优势体现在农产品及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尽管中国大量出口电子类和机械类产品,这些产品在本质上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或是在中国的生产位于产业链末端的加工环节,或是缘于产品生命周期发展导致的产业转移。总之,中国大量生产并出口这些产品是利用了中国在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

对策建议

(一)扩大内需并带动进口增长

我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改善中美贸易失衡的现状。一方面,这仰赖于我国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减少储蓄率,增加消费,使我国经济结构更为合理;另一方面,消费的增加刺激进口的增长,有利于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缓解中美贸易失衡,确保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二)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中美贸易失衡是由两国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决定的,这种现状在短期内还无法改变。我国可以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扩大出口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分散风险,进而减少美国市场需求和经济波动对我国的影响。

(三)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推动人民币汇率合理升值,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美贸易失衡问题。

参考文献:

1.潘国陵.国际金融理论与数量分析方法[M].上海三联书店,2000

2.张明.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演进前景及政策涵义[J].上海金融,2012(6)

3.刘伟,朱军林.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美贸易失衡的关系研究[J].南方金融,2007(1)

4.刘伟,凌江怀.人民币汇率升值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探讨[J].国际金融研究,2006(9)

篇2

关键词:国际贸易理论 演变 逻辑 新贸易理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9-023-03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传统贸易理论向现代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期间主要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桌赋论、林德的偏好相似理论、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产品内贸易理论和新新贸易理论的演变过程。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但是其产生和发展有一定规律可循。归纳起来,国际贸易理论演变的逻辑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国际贸易利益:从静态贸易利益转为动态贸易利益

传统的贸易理论侧重于静态分析,假设条件很多处于不变状态,把多变的经济状况抽象成静态的、凝固的状态,不能解释国际贸易利益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李嘉图分析两国开展贸易的动力时,认为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但对于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因素技术被假定是不变的。俄林认为资源禀赋的差异只是各个资源供给量的差异。至于如何提高生产的技术水平,劳动力的熟练程度,资本的使用效率,资源的生产能力等等,都不在传统贸易理论本身的研究对象之中。

技术差距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将科学技术引入到国际贸易的分析中。解释了技术差距产生和消失的原因。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述了在产品生命的不同阶段。对生产要素的不同要求。揭示了动态比较优势和要素密集度从技术密集型到资本密集型再到劳动密集型的演进路线,使国际贸易理论对贸易利益的分析从静态分析发展为动态分析。

新贸易理论强调了规模经济效应是扩展国际贸易的动因之一。而技术创新是形成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的重要源泉。新贸易理论认为一国可能因为最初的偶然原因和历史积累形成且巩固了某些产业的优势,这些优势是否能永远地保持下去,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提高对国际贸易的扩展存在一种互动关系,贸易不仅通过国际市场的竞争及各国努力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也通过国际技术外溢带来互相启发的机会。同时,由规模经济差异决定的贸易利益,同样要在产业结构升级的动态中获得。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贸易的基础是一种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杨小凯认为,对于一个即使没有先天的或者说外生比较优势的个人,通过参与分工,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也能获得内生比较优势,他们在一个交易成本和分I演进相互作用的理论框架中分析内生比较优势。按照这一框架,经济增长并不单是一个资源配置问题,而是经济组织演进的问题,市场发育、技术进步只是组织演进的后果。该框架分析了经济由自给自足向高水平分工的动态均衡过程。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分工的演进。在经济发展初期,专业化水平很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熟能生巧效应将使专业化带来的收益逐渐增加。因此将会出现一个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内生比较优势随之不断增强。杨小凯还认为,如果我们接受先天的生产率差异作为分工的条件,就会导致贸易商品、方向和格局的静态化,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比较利益陷阱的根本原因。而作为分工的结果出现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则预示着一国贸易动态发展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可能性。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

产品内分工理论更加关注动态利益。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传统的以国家进出口额来计算国际贸易收支的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准确反映一国的贸易利益。首先,由于资源的全球流动,出口产品并不是全部用本国要素生产,出口产品往往需使用进口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甚至大部分进口来自最终产品进口国。这在加工贸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加工出口产品往往大部分原材料、零部件来自国外,加工出口国只获得了极为有限的加工费。其次,由于跨国公司的作用及资源的全球流动,一国的出口产品可能不是本国企业生产的。而是外国甚至进口国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生产的。出口收入因此并不为出口国所独享,外国企业可以将出口利润汇出国外。特别是当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化经营时,它们还不可避免地会使用转移价格的手段转移利润,发展中国家所获得的直接贸易利益更是大打折扣。在此情况下,国际贸易的动态利益成为发展中国家开展国际贸易、吸引外国投资的主要目标。

新新贸易理论首次将贸易利益来源深入到企业并质。它用人均福利水平作为动态贸易利益的衡量指标,人均福利水平提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种类多样化可以提高人均福利水平,这与新贸易理论相似;另一方面是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人均福利水平。由于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通过经典假设已将企业层面的异质优势排除在内。所以这种来自达尔文的产业内演化――企业优胜劣汰行为的贸易所得正是一种额外的贸易所得。新新贸易理论将这种企业优胜劣汰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所产生的新贸易所得。称为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贸易的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具体作用机制为: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实施。各国产品市场竞争加剧,进口品数量增加并因此损害了本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和利润。生产率最低的本国非出口厂商由于国内收入的减少而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次低的企业继续存在于该产业经营国内市场,但需要承受市场份额和利润的双重损失;生产率较高的出口企业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但利润减少;最具有效率的企业在贸易开放条件下市场份额和利润均不断扩大。产业内资源再分配效应导致市场份额和行业内生产要素日益集中于生产效率高的企业,这直接推高行业平均生产率。

二、假设条件:从企业同质过渡到企业异质

传统贸易理论是在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下研究产业问贸易构成以及贸易流向。为了模型均衡条件的成立,通常都将企业定义为追求最大化利益的主体。至于企业内部是如何运作,企业之间的差异如何,传统贸易理论都避而不谈。

新贸易理论则提出了建立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市场假说之上的贸易理论。解释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然而,该理论采用的是典型化企业,不考虑企业间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贸易结构和贸易量差异,唯一可能的差别来源于企业具体生产哪种差异产品。因此,尽管新贸易理论将贸易分工基础放到了企业层面,但主要为一种代表性的同质企业优势,尚未涉及企业特有异质优势。

而实证研究表明,考虑企业间的差异对于

理解国际贸易至关重要,同一产业部门内部企业之间的差异可能比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差异更加显著。而且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企业都会从事出口。无论在企业规模还是企业的生产率方面,企业都是异质的。新新贸易理论将研究重点放在异质企业上,考虑企业屡面异质性来解释更多新的贸易现象和投资现象,将研究视角从宏观贸易理论延伸到贸易的微观机制。即异质性企业本身的行为模式和内部特质上。同时进一步发现生产率、技术、拥有异质性技术的工人是异质性的根源。结合贸易的固定成本,解释了出口企业和其他企业生产率差异的原因,丰富了贸易和FDI的研究类型。新新贸易理论首次将贸易所得来源深入到企业异质,它用人均福利水平作为贸易所得的衡量指标。人均福利水平提高来自于两方面:一方面。消费者可消费的同一产业内产品种类多样化可以提高人均福利水平,这与新贸易理论相似;另一方面是贸易开放下,企业优胜劣汰促使行业平均生产率提高。进而提高人均福利水平。

三、国际贸易模式:从产业间贸易理论到产业内贸易理论再到产品内贸易理论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前提假设是规模报酬不变,市场是完全竞争,认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本国生产要素、资源优势。这两种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现象,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并且最终产品在一国国内完成生产过程,没有关注一种产品在技术上能分离,其生产过程不在一国国内完成的新贸易现象。

新贸易理论放宽了古典和新古典贸易理论的假设条件。假设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认为一国比较优势取决于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的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在出口的同时又进口某种同类产品。这里的同类产品是指按国际贸易标准分类至少前3位数相同的产品,即至少属于同类、同章、同组的商品,它们既出现在一国的进口项目中,又出现在该国的出口项目中。从新贸易理论所研究的产业内贸易现象看。产业内贸易模式所反映的就是,即使两国具有完全一样的资本一劳动比率,它们的厂商也会生产同类但有差异的产品。而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需求,一方面会促进各国扩大某种产品的规模,另一方面则会促使两国之间进行这些产品的贸易。有进有出,形成产业内贸易。

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是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两种基本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形成的比较优势决定了产业间贸易模式。而差异性产品的规模经济生产决定了产业内贸易模式;要素禀赋差别越大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间贸易越多。要素禀赋越接近的国家之间(如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越多;产业间贸易反映了先天的比较优势,产业内贸易反映了后天的比较优势。

传统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有一个共同的主线就是分析路径建立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基础上的以最终产品为贸易对象的贸易模式,解释的是产业问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现象。这些理论都暗含一个基本假定,就是所有产品都在特定国家内部生产,没有考虑产品生产过程发生工序和区段国际分工的可能性。这些产品如果具有跨行业性质,对应的贸易活动就是产业间贸易;如果是同一行业内部不同形态的同类产品。对应的贸易活动就是产业内贸易。以产品作为基本分工对象、以产品不可再分性作为暗含前提,没有把当代产品内分工的贸易现象纳入分析视野。

产品内分工理论认为。产品的生产过程包含了多个国家的投入。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通过产品内分工方式可以把劳动密集和技术简单的工序环节转移到其地国家,而把附加价值比较高的资金、技术等要素密集的经济活动区段保留在国内进行。同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上攀升,也获得了持续成长的现实可能性。在传统国际分工局限于行业、产品层面时,发展中国家通过初级产品参与国际分工谋求发展面临很多特殊困难:采用进口替代战略实现产品升级,受到技术、资金和市场规模等方面的约束。产品内分工为发展中国家通过参与简单加工区段,在符合比较优势原理基础上融入国际经济系统提供了切入点;同时为它们通过在产品内分工系统内升级进步谋求发展,提供了新的现实机遇。产品内分工为新的国际分工提供了新的现实条件,使得世界各国成为全球化进程的参与者、推动者和获利者。

从客观基础上看,产业间贸易产生的客观基础是相对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较低的国际经济合作程度和相对不成熟的社会发展阶段。产业内贸易产生于更加深入发展的社会大生产和日益密切的国际经济联系以及比较成熟的社会发展阶段。产品内贸易是基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而产生的,其客观经济背景显然是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更高水平的社会生产力。相对于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产生的时代,从某种程度上说,此时的生产力水平已有了质的提高。

四、国际贸易理论的分析框架:从外生比较优势过渡到内生比较优势

杨小凯以事前和事后的生产率差别把比较优势区分为内生比较优势和外生比较优势。所谓内生比较优势是指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创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它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内生比较优势是由对生产方式和专业化水平的事后选择产生的;外生比较优势是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是以外生给定的技术和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分工的角度来看,国际贸易赖以产生的分工基础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技术和资源不同的外生比较优势的劳动分工,一种是基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的内生比较优势的劳动分工。其中,李嘉图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技术比较优势,H-O模型的比较优势称为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新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而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称为内生的专业化经济比较优势。在新兴古典理论中,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基础是统一的。即由于专业化经济程度的提高以及交易效率的提高而导致的交易范围的扩大。从而使贸易从国内扩大到国外。在经济发展的早期,交易效率极低,其均衡是每个人的自给自足。因此既无国内贸易又无国际贸易。后来由于交易效率的改进,则在各国内部分工,形成大量的地区性市场。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逐渐提高,交易范围逐渐从地区市场扩展到全国性市场。这时只有国内贸易,而不存在国际贸易,其原因在于同一国内部的贸易比起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来,交易效率要高得多。随着交易效率和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提高,市场最终突破一国范围,这时国际贸易出现,形成世界范围的市场。这样,就实现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内生化。基于分工造成生产率差异的内生比较优势能够随着分工的逐步发展而不断演进,而且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是加速知识积累和生产率内生进展的动力,并且如杨格定理所论述的“分工存在自我繁殖的机制”。因此基于分工

和专业化的内生比较优势的演进就成为一国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持续不断的源泉。而外生比较优势不能内生地演进,其对于分工、生产率进步和加速知识积累没有什么影响,因而一国的贸易发展和经济增长就只能归功于外生技术进步,这就是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许多现象的根本原因。

产品内分工理论认为要素的异质性与规模经济的存在是产品内分工的源泉,将外生的资源比较优势与内生的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结合起来分析产品内分工的基础和源泉。依据特定生产要求,生产过程不同工序对投入品要素组合可能存在不同投入比例要求,而由于不同国家之间要素的异质性,这就有可能通过全球范围配置资源,产生产品内分工。分工越细,中间产品的专业化生产程度越高,中间产品生产中投入的要素也就越专门化。按照H-O模型来解释,两国按照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决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工,即产品在每一生产阶段上的要素密集度是不同的,最终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只不过是各个生产阶段要素密集度的加权平均值。一方面,来源于异质性的要素优势,使某个国家在某个生产工序上具有优势。并将在国际分工中进行这种专业化生产;另一方面,作为产品内分工的结果,该国家更多地拥有这种异质的专门化要素。这样,产品内分工与要素异质性相互强化。规模经济是产品内分工的又一源泉。因特定技术属性,生产过程的不同工序可能存在不同的有效规模。不同生产工序有效规模差异越大,越有可能通过国内或国际产品内分工节省成本和提升效率。如果采用空间集中的一体化生产方式,个别关键生产环节的有效规模将会约束其它有效规模较大的生产环节不能充分获取规模经济利益。产品内分工把对应不同有效规模的产出区段分离出来,安排到不同空间场合进行生产。从而达到节省平均成本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目标。实际上,不同工序既可能存在规模经济差异,也具有要素投入比例差异,通常是特定工序的投入品比例决定了分工的国别结构,同时工序间规模经济因素进一步强化了这类分工。另外,fones还强调技术进步是零散化生产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这使得内生技术比较优势成为产品内分工产生的又一重要因素。具体表现在通信、运输、金融服务的成本大幅下降和便利性的提高上。另外,服务贸易自由化进一步鼓励了产品内分工的深化发展,这是因为它导致市场壁垒降低和竞争加剧,使得一国能够以更低的价格获得高质量的服务。

篇3

一、技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现代经济学认为,商品生产不仅取决于各种传统的生产要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经营管理能力)的数量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取决于组合上述各种生产要素的技术。因为技术不仅可以节约稀缺的经济资源,同时在给定的要素规模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大的产出和生产更多样化的产品。事实上,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早已肯定了技术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影响,只不过当时强调的是“技术”的绩效——劳动生产率而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以俄克歇尔-奥林-萨缪尔森(H-O-S)为代表的新古典要素禀赋模型,其中尤以“新要素禀赋理论”、“贸易技术论”、“市场结构论”和“动态比较优势论”等为代表。

“新要素禀赋理论”与H-O-S模型的区别在于:其一,从“劳动”这一传统生产要素中分离出熟练劳动(即人力资本)和非熟练劳动。其二,将知识也视为一国的禀赋之一。通过研究和开发(R&D)产生的知识,既可以体现在劳动力上,也可以体现在资本上。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其隐含了一国在动态意义上可以创造比较优势的可能性。其三,将“技术”变量引入要素禀赋模型,如同传统的劳动和资本一样,强调创新对贸易模式的影响。技术变量主要借助研究人员的数量和质量、R&D支出水平和具体的创新数据来表示。“新要素禀赋理论”虽然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和R&D支出等新要素比较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但是没有触及要素禀赋理论的核心问题:首先,理论中没有彻底解决“技术”的待遇问题。因为“新要素禀赋理论”虽然将“技术”视为要素之一,但是既没有探讨高低技术能力共存以及相应地对相对生产力和相对增长模式所造成的影响,同时也忽略了“技术”的动态特征。其次,“新要素禀赋理论”将生产要素看作是贸易流向的内生决定因素。事实上,资本、人力资本和知识等几乎所有的要素都是在不断变更着的,因此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将要素看作是一国固定的“禀赋”。

“贸易技术论”将技术差异视作贸易的主要决定因素。在波斯纳的“贸易技术差距模型”中,一国由于发现了某种新产品和新工序而获得了暂时的比较优势,直到其竞争对手具有了相应的创新模仿能力,创新国才会丧失这种比较优势。但是,由于创新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可以不断地通过新的创新取代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旧创新,进而在各阶段始终保持比较优势。在海什和弗农的“产品周期理论”中,假定一国在创新生产上具有优势,在商品生产的初期,生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商品价格较高、产量较低,加上接近市场有助于接受消费者的信息反馈和进行相关的服务,生产在创新国进行;随着商品的成熟和标准化,价格下降、生产时间变长,商品生产可以转移到其他具有成本优势的国家;创新国继而可以生产另一种新产品。可见,无论是“贸易技术差距模型”、还是“产品周期理论”都认为创新国会出口新产品;都强调在引进一种新技术对产品生产定位影响中的时间的重要性;都认为新产品的生产和R&D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应该位于技术能力发达的国家。但是,“贸易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周期理论”忽略了以下两个事实:其一是时间,时间会使产品趋于标准化,增加成本的重要性;其二是技术扩散,技术扩散会提高外国生产新产品和模仿现有产品的能力。

“市场结构论”又被称之为“新贸易理论”,主要用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该理论不仅增加了对国际经济的需求方面的考虑,同时将有关的理论研究置于不完全竞争框架之下,强调了垄断力量、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性对贸易模式的影响、“市场结构论”对“技术”的处理有两种方式:其一,将“技术”视作产品差异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二,在布兰德和斯班瑟的模型中,“技术”是一国攫取垄断租金的一种策略性资源。

“动态比较优势论”强调技术创新和技术积累(即知识)对比较优势的影响。在格罗斯曼和海尔普曼的模型中,将比较优势定义为R&D与制造相对效率的跨国差异。该模型的主要观点是:通过研究经验的积累促进R&D生产率的提高,从而获得比较优势,并借助规模收益递增而提高一国的增长率。克鲁格曼模型的结论也很相似:由于“边干边学”会增加知识的积累,因此比较优势是建立在学习的差异的基础之上的。

总之,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可以区分为三个主要的方面:其一是新古典论,将比较优势置于一般均衡框架之中,对现有的贸易模式进行了要素禀赋上的解释:“新要素禀赋论”拓宽了生产要素的范畴,最终考虑了内生技术的动态意义。其二,从产业经济学中引申出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的“市场结构论”,将诸如垄断力量和规模经济等不完全竞争特征引入国际经济学,而“市场结构论”和H-O-S模型从某种意义上看也不是必然矛盾的。其三,是那些既不能归入新古典理论、也没有被主流贸易理论吸收的学说。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技术理论”认为“在出口绩效与R&D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虽然“新技术理论”将“技术”置于核心位置,但是仍然难以将“技术”融入新古典模型之中;同时也忽略了作为“技术”核心特征的那些来自于垄断力量和技术变化等的动态意义,坚持一国经济的专业化模式仍然呈中性增长。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熊比特关于创新的观点被结合到新贸易技术论之中:一方面,技术差距学说与技术进化论相结合,说明了技术差距对增长和专业化模式的动态含义;另一方面,技术的厂商特有性质和垄断力量与成功的创新相结合,用来解释外国直接投资中的厂商维持技术优势的目的。

二、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一般影响

如上所述,当代的贸易理论认为,在从静态意义上,技术创新是比较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动态意义上,技术创新是维系动态比较优势的关键。无论是对初始的贸易出口国、还是对初始的贸易进口国而言,都存在着这样的事实:一方面,为了获得或维系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成为国内技术创新的根本动力;另一方面,伴随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转移或扩散,既能刺激初始创新国的再创新意识,也能削弱其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的有关理论表明,技术创新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基础之一。因此,贸易出口国往往是某种技术领先的国家。国际贸易对于出口国,或现实世界中的技术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而言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其一,在静态意义上,只有技术创新,才可能有新产品和新工艺,才能具备出口的潜力;因此,一国只有进行充分有效的技术创新,才能保持相应的比较优势,进而将这种创新优势体现在相应产品的净出口增长上。其二,如果信息对称的话,国际贸易会借助进口国的市场反馈促进商品输出国的技术改进,或带来新一轮的技术创新活动。其三,在动态意义上,伴随国际贸易的展开,商品输出国的创新优势会随着各种技术扩散的发生逐渐消失。其效果无非是,要么放任自由,在特定技术创新逐渐消失的过程中丧失相应商品的净出口地位;要么改进技术或从事新的技术创新活动,而后者往往会达到刺激初始出口国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效果。其四,出口国通过初始出口所获得的贸易利得也有助于增强其开展创新活动的能力,因此,初始技术领先国在某种意义上讲,拥有一种“先发优势”。这种优势如果不被外界经济事件打断的话,对本国的技术创新而言,不仅能持续下去,有时极有可能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其五,国际技术贸易虽然意味着技术创新的扩散,但是对于技术输出国而言,其输出的技术往往是次重要、次核心、次关键和次新的技术,其在本国的收益率已经明显处于下降通道之中,因此适时地将其出售并获得较好回报,对于新一轮的技术创新而言是一件好事。

倘若就技术落后国家而言,国际贸易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以下几个渠道:其一,国际商品贸易将新产品输入发展中国家的同时,给输入国带来了模仿生产的动机,而模仿生产的本质就是一种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技术溢出开始发生,输入国的技术创新水平有所增强。其二,由于输入商品的竞争力会影响到当地厂商的市场份额,国际贸易也会间接地刺激当地厂商的技术创新活动,以期达到抗衡的目的。其三,如果输入商品本身拥有相当的技术含量或技术诀窍,往往伴随国际贸易的是各种形式的技术指导,由此技术创新会在不同程度上扩散到输入国。其四,在国际贸易的准备阶段,为了便于进口方了解产品的性能,减少信息不对称对商品认知的差异,输出方会在一定限度内展示其产品的特性,由此导致技术创新的部分流失,一旦贸易谈判破灭,这种扩散往往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其五,国际技术贸易是技术创新扩散最为直接的方式,它不仅会对技术引进国的技术存量具有积极有效的影响,同时由于引进国的市场需求状况、人力资本、生产设备等等诸方面与输出国存在着的较大差距,因此会刺激引进国的“二次创新”或适应性创新。总之,通过以上种种方式,最终会增强输入国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而言,通过上述渠道积累的某种技术一旦达到一定的水平,原输入国不仅能减少对由该技术生产的产品的进口依赖,而目。极有可能成为国际市场上相应的商品净供给者。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不仅在静态意义上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缩小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改善了本国的技术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在动态意义上通过各种渠道和机制促使本国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创新机制的形成,为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某种可能性。

三、国际技术贸易对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影响及机制

国际技术贸易既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组成,也是国际技术转让的主要形式之一。国际技术贸易的主要方式包括:许可证贸易、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出许多新的发展趋势:其一,国际技术贸易日趋活跃,规模不断扩大。科技进步以及技术信息的传播加快,促进了国际技术贸易的发展。其二,技术转让“软化”。纯知识或信息形态的软件技术转让,如专利、专有技术、技术情报等等,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其三,国际技术贸易格局呈现多极化,但发展不平衡。由于技术水平的差异等原因,国际技术贸易主要在发达国家之间进行,发达国家在技术出口中一直处于垄断地位。其四,跨国公司在国际技术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跨国公司控制了相当份额的国际技术贸易;此外,跨国公司以技术输出带动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改变了以往对发展中国家单纯的资本输出。

影响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主要因素包括发展中国家创新的技术能力以及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等。而国际技术贸易(技术引进)对提高发展中国的技术能力、改善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都有重要的作用,并最终影响到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能力和水平。

1、国际技术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一种存量,它是历史积累的结果。技术能力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形的技术能力,表现为创新主体技术存量水平的增加。二是隐含的技术能力,表现为创新主体的成员所拥有的知识、技术技能以及组织经验等。就国家而言,常常表现为一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寡;就企业而言,具体表现为企业员工所拥有的技术技能以及组织经验。

发展中国家通过国际技术贸易直接引进技术,能够提高本国两方面的技术能力,并最终影响到本国的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引进技术,无论引进的是成套生产设备等硬件,还是专利技术等软件,都直接提高了本国的技术存量水平,从而也提高了该国有形的技术能力。其次,通过国际技术贸易引进技术也能提高发展中国家隐含的技术能力,因为技术的引进常常伴随着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员工对新技术的学习、掌握的过程。比如,企业在引进技术项目时一般都要求附带的现场指导和培训计划,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接受培训和技术应用的实践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所有隐含在企业员工身上的技术能力的加总就等于一国隐含的技术能力,也就是说,技术引进通过促使企业员工学习、掌握新技术而增强了一国的技术能力。反过来,这些技术能力又为发展中国家以后的技术引进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二次技术创新奠定基础。

2、国际技术贸易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诱导反应机制

国际技术贸易并非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或经济活动,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融经济、技术、科学文化、甚至政治为一体的复杂过程。譬如说,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通过特许经营的方式(属于技术贸易的范畴)进入中国市场,它首先要从国家有关部门获得市场准入的许可,这可能要涉及到政治问题;它要寻找合作伙伴,考虑投资的成本收益问题,这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内在固有具有的企业文化、经营文化会影响到众多的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这是文化方面的问题;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新颖有效的特许经营方式被众多的国内厂商所模仿,形成了遍及全国的连锁经营热潮,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制度性创新。因此,国际技术贸易的影响是很复杂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引进而已,换句话说,国际技术贸易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从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角度而言,国际技术贸易的外部效应主要表现在它改变创新主体的内在意识,并改善创新主体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从而使得发展国家创新诱导的反应机制更加灵敏,最终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机制和创新能力。

首先,国际技术贸易能够改变发展中国家创新意识缺乏的状况。很多发展中国家表现出一种维持传统和稳定为主调的社会意识结构,普遍缺乏创新意识。借用结构主义的观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常常会陷入“累积因果关系”的恶性循环之中,也就是说技术创新在低水平上的停滞发展。而这种恶性循环是内在力量所无法克服的,这时候需要一种外在的推动力量,使其能够跳出这种恶性循环,而国际技术贸易可以看作是这样一种外在的力量,这种力量首先改变的是创新意识方面的问题。正像上述国际零售业连锁经营企业的例子一样,技术的引进带来了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新变化,先进的经营模式所具有的明显优势促使大量的模仿,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显然,在这一过程当中,企业和个人都经历了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认识、接受到模仿,甚至在此基础上结合本地情况进行二次创新,这种普遍性的思维方式的转变意味着一个国家创新意识的兴起。这对发展中国家的创新机制形成和创新能力的提高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因为只有具备创新意识的国家,政府才会对技术创新给予充分的重视,并为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企业具有创新意识,才会留意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并且投入充分的资源进行R&D活动,将潜在需求转化为实际收益;消费者具有创新意识,才可能接受创新产品,进而形成潜在的技术创新需求。

其次,国际技术贸易能够改善创新主体内外部的制度环境,促使发展中国家创新诱导反应机制的灵敏化。从引进技术的企业来说,为了充分利用引进的技术常常需要在企业的组织管理方面做出较大转变和创新,也就要改变企业内部的制度环境,比如说企业为了利用维护一套价值昂贵的生产线,需要新建立专门的技术部门,负责对其进行维修和改进,同时加强企业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制度,这些制度性的转变和创新都有利于企业进一步的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在国家层次,政府为了保证技术引进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专门的技术金融制度以确保技术引进的配套资金。而且在国际通行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下,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技术贸易需要建立起一整套专利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否则,就难以从国际市场上引进技术,即使能够引进也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因为缺乏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损害技术出让方的利益。也就是说,国际技术贸易客观上提出了对发展国家改善技术创新制度环境的要求,而这种要求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创新主体更好地对创新的市场需求作出正确的反应,最终有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的机制,并提高其水平。

四、基本结论

篇4

关键词:比较优势 全球化 竞争优势理论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分工日益深化。如何在国际分工中占据优势地位(获得较高的附加值),是发展中国家能否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更大利益的关键。

长期以来发展中国家都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参与国际分工的,这种比较优势又是以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优势为基础的,这种比较优势理论在全球化背景下遭到了严峻的考验。因此,比较优势理论是否适应,比较优势的内涵与外延是否有待进一步拓展,以及如何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等是本文思考的问题。

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质疑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是指建立在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基础之上的比较优势理论,这种比较优势是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等与现实不符的假设基础之上,是一种静态比较优势理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个假设条件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许多学者都对这种比较优势提出了质疑,概括来说主要可分为比较优势陷阱说和比较优势弱化说。

比较优势陷阱说

比较优势陷阱说认为,如果一国完全以静态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即完全接受由边际生产成本状况确定的国际分工角色,运用本国自然资源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从而获得较低的附加值,而忽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则最终将陷入低附加值循环,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不断扩大。目前有学者发展了上述比较优势陷阱(张小蒂,李风华,2001),指出如果一国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不当,即过度地依赖技术引进,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完全地发挥后发优势,则只能跟在先进国家之后,从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弱化说

比较优势弱化主要是指建立在资源禀赋与比较成本基础之上,从长期来看这种比较优势将逐渐弱化。比较优势弱化的原因可以从发展中国家国内国际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国内环境看,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一般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数量不丰裕,经济增长使国内资源消耗显著上升,导致国内不少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已接近或甚至已超过国际市场,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优势逐渐弱化;另一方面,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工资水平必然会不断上升,使劳动力成本优势不断弱化。从国际环境看,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弹性小、附加值低,易出现出口的“贫困化增长”;同时,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的扩展,使资源与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受到诸多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国际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是存在比较优势陷阱和比较优势弱化并不意味着比较优势理论已经过时或者不适用了。本文通过合理地拓展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和外延,发现比较优势理论仍然是指导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基础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和外延的拓展

从静态比较优势到动态比较优势

从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学者在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方面做了许多努力。理论上来说,第一次将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的是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该理论将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创新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处于创新期的产品实际上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进入发展期则变成技术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入成熟期则变成资本与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当进入衰退期时基本成为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产品的生产也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比较优势也将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变化而变化。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兹、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发展了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其对传统理论的重要发展是将技术进步、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和经济增长等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动态地研究一国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贸易的根源上,动态比较优势认为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不仅仅来自于两国要素禀赋差异产生的产品相对价格的差异,而且受技术因素影响的规模经济差异将会导致生产成本差异,从而产生价格差异,因此,国家间相对要素禀赋差异和规模经济差异共同决定贸易格局。在贸易的构成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方面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每一个国家根据产业内专业化模式仅能生产某一产业内广泛的潜在的产品系列的一个或几个子集;另一方面由于示范效应的作用,消费者总在效用最大化原则支配下,偏好商品种类的增加,这样从生产和需求两方面找到了产业内贸易的依据。在贸易利益上,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假设前提的动态理论认为,贸易利益不仅来自于比较优势利益,而且还会因生产效率提高、生产集中、生产的合理化以及产品多样性而存在潜在利益。

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为发展中国家先天比较优势的升级和后天比较优势的培育奠定了基础,这是对比较优势理论第一层次的拓展。

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

所谓的先天优势是指一国先天存在的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也叫自然优势;后天优势则是指原本没有,通过后天培育而形成的优势。后天优势的培育不仅要通过国内资源的优化配置,还要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带来产业部门的制度创新,使得先天的比较优势上升到后天的比较优势。“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效应往往成为后进国家参与国际竞争,获得“后发优势”的源泉。有的学者甚至将这种“后发优势”纳入广义的比较优势(张小蒂,2002)。但是,本文认为“后发优势”仅仅是后进国家所具有的潜在的比较优势,它要转化为现实的比较优势,还要取决于“技术外溢”效应的大小和“干中学”中学习效应的大小,如果一国仅仅被动地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并且在“干中学”中缺乏消化、吸收与创新,则不可避免地陷入由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错误而导致的比较优势陷阱。因此,本文认为后进国家如果能在主动接受先进国家的技术外溢效应和干中学过程中,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就可以在特定产品或特定行业上,或者在技术、管理、营销上,替代或赶超同类的国际竞争者,获得后天优势。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竞争优势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迈克•波特创立并发展完善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波特相继发表了《竞争战略》(1980)、《竞争优势》(1985)、《国家竞争优势》(1990),系统地阐述了竞争优势理论。波特把国内竞争优势理论运用到国际竞争领域,提出了著名的波特菱形理论。该理论包括四个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一国先天拥有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位置等基本要素和后天通过投资和发展而创造出来的推进要素,且后者对竞争优势更为重要;国内需求,包括国内需求结构、规模、成长率、高级购买者压力以及需求的国际化,波特认为扩大国内需求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进而获得竞争优势;相关支持产业,即为主导产业提供投入品的国内产业,包括上游供给产业及其他相关产业,其是影响一国主导产业取得规模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战略结构与竞争程度,包括企业的形成与组织方式、竞争激烈程度、创新与企业家才能,公平有效的竞争环境有利于企业成长和竞争力的维持,政府应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此外还有政府和机遇两个辅助要素。波特指出,上述要素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动态激励创新的竞争环境,进而产生一些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竞争优势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相对具有以下新特点:竞争优势理论除了考虑现实的利益外,还考虑潜在利益对比,考虑一国取得或保持竞争优势,从国际分工中获得更大的利益;竞争优势理论认为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创新机制,取决于企业后天的努力和进取,只要勇于创新、积极竞争,后进的国家可能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国家。此外,竞争优势理论涉及产业和企业,强调非价格竞争,更注重要素质量和市场的需求档次。

总之,比较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分布与产业互补的合理性,强调不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理论主要论证国家间产业冲突和产业替代的因果关系,强调各国间相同产业之间生产率的比较。竞争优势不能完全消除或替代比较优势,但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才能体现出来。因此,有必要将原有的比较优势拓展到竞争优势。

上述比较优势三个纬度的拓展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的。传统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内涵的拓展;从先天优势到后天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可以视为对比较优势理论外延的拓展。比较优势动态化要求比较优势内容即外延的不断拓展,以资源禀赋等先天优势为基础的狭义的比较优势必然发展到以后天通过努力而培育形成的优势为基础的广义的比较优势。

推动比较优势升级的因素

比较优势既然是动态的,那么如何推动比较优势的升级呢?一种观点认为,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市场力量实现自动升级,持这种观点的人主张贸易自由化,政府不应该干预自由贸易;另一种观点认为,一国的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升级,主张国家保护幼稚工业。本文支持后一种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极不平等,发达国家占据高附加值的一端,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处于低附加值的一端,导致了全球化利益严重偏向发达国家。实际上,如果通过市场力量来推动一国比较优势的升级,不仅做不到,而且在利润最大化的作用下,各国都偏向于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就使原有的比较优势不断强化。发达国家继续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获得高额附加值,而发展中国家则继续出口资源和劳动力密集型产品,获得较低的附加值。因此,通过国家力量推动比较优势的升级就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现实的选择。

发展中国家要变潜在的后发优势为现实的比较优势,就要技术创新。而绝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目前的技术创新经费投入和人力资本现状都不能构成坚强的支持,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当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加快人力资本的积累。此外,发展中国家新的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企业的形成,也需要国家力量的扶持。一些具有战略性意义的产业,如航空航天、船舶、电子、核、常规武器等应成为发展中国家扶持的重点,因为这些产业集中了大量的高精尖技术,可以创造长期动态的比较优势(杨帆,2001)。

本文所指的比较优势升级应该还包括传统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如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使之向资源-技术密集型、资源-资本密集型、劳动-技术密集型和劳动-资本密集型转化。总之,在经济全球化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必须同时走两条道路:一是以国家力量支持传统产业的升级;二是要以国家力量扶持新的具有动态比较优势的产业或企业的发展。前者是巩固和发展现有比较优势的需要,后者是培育长期动态比较优势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述忠.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我国实施比较优势战略的不适应性.云南社会科学,2002.1

篇5

【关键词】平滑调整假说 产业内贸易 劳动力调整成本

一、引言

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古典贸易理论包括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这些理论在生产资源可以自由、无成本地转移的前提下,通过贸易促进国际分工证明了自由贸易可以提高贸易双方的福利。但是,由于生产资源无成本流动这一假设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成立,贸易双方在调整国内产业实现国际专业化分工的同时也会面临一定的贸易调整成本。作为生产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资源面临的调整成本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针对劳动力调整成本,Balassa(1966)首次提出的平滑调整假说,该假说指出,由于产业内贸易相比于产业间贸易带来地更多的是产业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所以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情况下,劳动力的调整周期和调整难度都相对较小。SAH的提出,对理论界进一步区分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但是在实证研究方面,关于该假说正确性的检验仍未达成统一的结论。

二、文献综述

早期的平滑调整假说主要是基于“短距离假说”提出(Balassa,1966),该假设认为,由于生产同类产品所需的要素比例大致相同,所以同行业内的岗位要求极为相似,即行业内各岗位之间的“距离”较短。而对于产业内贸易而言,由于产业内贸易相比于产业间贸易带来的更多的是“短距离”的行业内劳动力流动,所以劳动力调整成本低。此后,Lunberg (1986)通过比较行业内与行业间员工失业周期以及要素密集度证实了“短距离假设”,进而支持了SAH理论。但是,由于较多关注SAH理论基础――“短距离假说”的正确性而没有直接对产业内贸易与劳动力调整成本关系进行分析,这些研究只能为平滑调整模型的证明提供间接依据。

为建立产业内贸易与劳动力调整成本关系的直接依据,Elliott(2002)特定要素模型首次在小国开放经济的假设下分析了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调整的作用机制。假设国际贸易发展使产品Y的价格下降,那么劳动力市场会作出两种不同的反映:在第一情况下,若劳动力市场出现市场失灵和粘性价格,那么Y行业中的企业会解雇工人,从而产生劳动力调整成本;在第二种情况下,假设劳动力市场为完全竞争市场且劳动力价格为弹性,Y中的剩余劳动力流向X,但是,由于各部门对工人的劳动素质及技能要求不同,Y行业中转移的劳动力必须经过特定的培训、学习才能获得进入X的资格,这种培训、学习费用也会产生调整成本。

在以上的特定要素分析模型中,产业内贸易主要是通过减少产业间劳动力流动、增加产业内流动实现劳动力调整成本的降低。但是,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同样可以通过降低同一行业内岗位间的劳动力流动、增加同一岗位内的流动加强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影响。在对英国制造业进行研究的过程中,Lindley(2006)证实同一产业内岗位间的劳动力流动与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因此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影响可以由特定要素模型下对产业间劳动力流动的单一作用发展为对产业间与岗位间劳动力流动的双重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个体数据的引入在考虑同一行业内不同岗位间的劳动力变动的同时,也使得回归模型受到了更多变量如员工个体特征的影响,使得模型的估计更加复杂。

除了研究同一时期内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静态影响机制,SAH动态研究模型的设立及应用证明了产业内贸易发展水平对劳动力调整成本有明显的滞后作用。在分别对中国的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研究之后,杜运苏(2009)、孙孟(2011)、郭东杰(2012)基于指出产业内贸易一般在三年之内影响显著,即产业内贸易发展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影响期一般为三年。总之,在动态研究方面,已有文献表明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滞后、持续影响可以使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显著加强。

三、结论

通过文献的总结,本文发现已有的SAH研究主要在“短距离假说”与特定要素模型的基础上证明了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作用机制。另外,从动态角度来看,产业内贸易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滞后、持续作用可以使两者的关系进一步加强。对于研究的不足,现有研究问题如下:虽然个体层面数据的引入使指标对劳动力调整成本的衡量更加全面,且Cabral(2006)提出以产业内岗位相同的某一特定人群作为研究单位可以尽量避免个体层面特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但绝大多数学者仍然采用行业整体就业变动指数或个体层面数据,使得SAH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极大的分歧。

参考文献

[1]Balassa,B.,(1966).“Tariff Reductions and Trade in Manufactures Among the Industrial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6,466-473.

篇6

国际贸易理论产生于18世纪中叶,其目的在于研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以及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如何对待国际贸易。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标志着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建立。其后,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与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四个阶段。这四种理论在当时可以解释这样那样的国际贸易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变化,这些贸易理论也逐渐受到新的贸易理论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了这四种理论的内容、结论、优势以及局限性,以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关键词】

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作者:于彩凤 单位:贵州大学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篇7

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世纪李嘉图提出比较优势理论以来,对比较优势的讨论就没有间断过。20世纪由赫克歇尔和俄林等人开创的要素禀赋理论,经过萨缪尔森等人的完善,取代了李嘉图的模型成为比较优势理论的现代形式,同时也成为现代西方国际贸易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国际贸易分工的进一步深化和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不少学者对比较优势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

澳大利亚的PeterG.Warr(1994)认为,竞争优势理论研究的对象是公司,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关于一国怎样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比较优势理论最适用于生产初级产品和标准化制成品的国家,而竞争优势理论对于单个企业具有指导意义;在国家的层次上后者的适应性是有限的,但对于生产高度差异化和复杂制成品的工业化经济来说,它有很强的适用性。竞争优势理论对发展中国家是不适应的,其政策涵义具有潜在的危险性。虽然他的看法有某些合理的成分,但他错误理解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不管国家还是企业,两者都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

洪银兴(1997)认为,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从长期来看可以获得比较利益,但未必能保证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因为这种比较优势的实现完全依靠价格竞争,缺乏垄断优势。因此,单纯以要素禀赋结构来确定一国的贸易结构,就会掉进“比较利益的陷阱”。洪银兴完全把比较优势理论看成了静态的,其实它是动态的理论,也包括垄断优势。

张亚斌和周琛影(2002)认为,竞争优势从属于比较优势,是比较优势的高级部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是静态的,而竞争优势理论是其动态化的一个方面;发展竞争优势应该在传统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虽然他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看法有些合理部分,但他把比较优势理论看成静态的,且没有正确理解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叶长青和杨超(2003)认为,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技术、环境等因素的深刻发展和变化,劳动力等资源优势逐渐丧失,从而造成竞争优势作用日益突出,而比较优势作用明显减弱。一个国家的兴旺和发达越来越取决于它的竞争优势而非比较优势。拥有比较优势的国家难以获得长久的发展,它必须将其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即对产业进行结构升级,增加技术含量,努力把劳动力、资源等要素的比较优势转变成竞争优势,从而保持本国繁荣和不断发展。他们也把比较优势理论视为静态理论,而且没有正确理解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林建红和徐元康(2004)认为,随着大量新贸易现象的不断涌现,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出现不适应性。必须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进行重新认识。竞争优势比比较优势更适合国际贸易发展的实际,具有更强的指导性。这两位作者与洪银兴犯了一样的错误,都把比较优势理论理解成静态的,而且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张江波(2004)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并不是相互对立的理论,而是从不同角度对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解释和研究。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化包含有竞争优势理论的思想,竞争优势的形成要以比较优势为基础,动态化的比较优势对经济现象仍具有很强的解释力。他对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的理解方向是正确的,但他还没有很正确地理解两者的关系。

比较优势真的过时了吗?竞争优势真的可以取代比较优势吗?这两者的关系的本质是什么?这些就是要探讨的问题。

二、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理论回顾

(一)比较优势理论

为了证明重商主义的错误,斯密提出了绝对利益说,为其主张的自由贸易找到了理论依据。贸易并不像他的前人所说,只对单方有利,而是一个非零和博弈,对参与国际贸易的各方都有利。他的这一理论为世界贸易奠定了基础。斯密虽然证明了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但前提是贸易国出口的产品要有绝对优势。但如果一个国家连一种绝对优势的产品都没有,它还能参与贸易并得到贸易带来的好处吗?李嘉图在提出经济学最重要概念之一: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用比较利益说来回答这个问题。李嘉图指出,即使一国不拥有任何绝对优势,只要各国的劳动生产率有所不同,每一个国家都会有一种比较优势,都能通过贸易获得比较利益。所谓比较优势就是更大的绝对优势和更小的比较劣势,换句话说,在所有产品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应集中资源生产优势相对更大的产品,而在每种产品上都处于劣势的国家,应集中资源生产劣势更小的产品。比较利益说从理论上证明了落后国家也能参与国际贸易并且得到利益,从而为世界范围内更大规模开展国际贸易奠定了理论基础。值得注意的是,斯密和李嘉图的理论都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

斯密和李嘉图都认为生产成本是国际贸易发生的基础和原因,不同的是前者强调是绝对成本而后者强调比较成本,但是这两种理论都没说明其中的原因。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瑞典学者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解释比较成本差异从而分工和贸易的要素禀赋理论。他们认为,要素禀赋差决定着要素价格差,后者又决定产品成本差。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产品成本差决定着产品价格差。因此,分工与贸易最终由要素禀赋差决定;而且一国应该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生产的商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生产的商品,这样的分工和贸易对各国都有利。

以上三种关于比较优势的理论都是静态的,没有讨论国际分工的动态变化及对其他经济变量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影响。1966年,雷蒙德?弗农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roductcycletheory,PCT)。在放松了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没有规模经济的假设条件下,PCT理论把一种新产品的生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依次为:新产品阶段、产品成熟阶段和产品标准化阶段。PCT理论假定存在动态比较优势,它决定于各国的要素禀赋结构。1981年伯拉沙根据新古典贸易理论提出外贸优势转移的假说,从而建立了阶梯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预期各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和比较优势会随着他们生产要素积累的状况而迅速改变。阶梯比较优势理论仍然以赫-俄理论为基础,但它强调了外贸结构的变化与某种生产要素快速积累之间的动态联系。这种动态联系为落后国家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进入更高发展阶段提供了保证。这几种理论可以证明,一国按比较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不但不会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且能以最快的速度改善要素禀赋结构,从穷国成为富国。另外,在PCT理论里,比较优势包括垄断优势,在该理论的第一阶段,国内外其他厂商不能生产该商品,该厂商有竞争优势所说的垄断优势,在国内外市场上占有垄断地位。

从比较优势理论的动态发展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不是外生变量,而是经济系统内生的,根本上取决于国内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化。资源禀赋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在各种资源中,资本存量变化对一国要素禀赋的影响最大。资本存量的增加来自积累。积累取决于储蓄倾向和经济剩余的规模。储蓄倾向由制度性因素决定,因此影响资本存量的关键是经济剩余的规模。经济剩余的规模则依赖于生产活动的绩效和特点。如果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能够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的优势,则其生产成本就较低,竞争能力就较强,创造的剩余就多,积累量也就越大。通过发挥比较优势,能够较快地实现资源结构升级,从而产业结构升级也就越快,最终通过垄断优势和成本优势所表现出来的竞争优势就可以实现。为了实现比较优势,关键是要有一个能够准确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性的要素价格结构。

(二)竞争优势理论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先后于1980年、1985年、1990年发表了《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三部著作,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次,系统地论述了国家竞争优势的培育和竞争战略的运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波特又陆续发表了一系列富有见地的论文,逐步完善了竞争优势理论,并形成了他的新竞争经济学体系。波特在《竞争战略》中主要论述了产业的结构,以及产业间如何选择最有力的竞争地位,并提出了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在《竞争优势》中,波特认为竞争优势在于两个方面:成本领先优势和垄断优势;波特还认为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是价值链的不同。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提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的繁荣不是固有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一国的竞争力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的能力高低。企业因为压力和挑战才能战胜世界强手而获得竞争优势,它们得益于拥有国内实力雄厚的对手、勇于进取的供应商和要求苛刻的顾客。由此波特把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各个方面归纳为四类: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由于这个理论是从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角度提出来的,人们通常所说的竞争优势理论,即指波特的“钻石理论”。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也就是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优势。他认为,一国兴衰的根本原因在于能否在国际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形成的关键在于能否使主导产业具有优势,优势产业的建立有赖于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源泉在于企业是否具有创新机制和充分的创新能力。

三、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关系的本质

在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里,他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行业的竞争优势。国家的繁荣不是天生的,而是创造出来的,一国的竞争力高低取决于其产业发展和创新的能力高低。企业因为压力和挑战才能战胜世界强手而获得竞争优势,它们得益于拥有国内实力雄厚的对手、勇于进取的供应商和要求苛刻的顾客。由此他把决定一国竞争优势的各个方面归纳为四类:即要素状况、需求状况、相关和支撑产业及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钻石的四面”与比较优势究竟是什么关系?

(一)要素状况与比较优势

波特认为一国的要素禀赋在决定一国的竞争优势方面所起的作用要比通常认为的更加复杂。他认为要素是动态的,因而可以被升级,被创造,以及被特定化。他的结论是,很少有要素是真正通过继承取得的,要素方面选择性的劣势可以通过具有影响力的战略和刺激性的发明来为一国产业的成功做贡献。波特提出一种要素的分级系统,这种分级把要素分为基础要素和高级要素,一般化要素和特定化要素。基础要素不需要进行开发活动或仅需要相对来说比较少的简单的社会和私人的投资。高级要素常常需要很大的持续不断地投资。包括受过高水平教育的人员和现代化的电信通讯基础设施。高级要素的供给对一国产业取得并保持成功的能力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这些要素在当地是稀缺的,在全球市场上也是难以获得的。一般化要素可能被利用于广泛的产业种类中,而特定化要素却不能,特定化要素更有可能为持续的竞争优势提供基础,因为它们更显稀缺,更难培养,更不易得到。在此基础上波特认为,一国的产业在竞争中获胜的要素因素并不是要素禀赋的初始状态,而是一国不断创造、改进和调动其生产要素的能力。因此,一国在国际竞争中要保持统治地位,这些国家必须从事要素创造,特别是开发其高级要素和特定化要素。斯密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建立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他们眼中的要素禀赋就是劳动生产率的高低;赫-俄理论强调各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与资本的禀赋结构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比较优势,但他们的要素禀赋结构是外生的和静态的;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把要素禀赋结构作为内生变量,这与波特的要素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

(二)需求状况与比较优势

波特所指的需求状况是某一产品的本国需求情况与别国相比的相对优(劣)势。需求状况在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的一个方面是时间差,如果本国需求走在世界需求的前列,本国企业也会起步较早,可以利用经验曲线的效应建立起自己“一着先,步步先”的竞争优势。由于各国需求情况不同而产生竞争优势的另一方面是需求结构的规模差,各国由于消费偏好不同,占首要地位的需求层次往往不同,甲国市场最畅销的品种在乙国消费结构中可能只占次要地位,其生产也就相应地不为乙国厂商重视,这就给甲国厂商打入乙国提供了竞争优势,因为甲国厂商可以凭借其国内的大规模生产的成本优势向只有少量生产的乙国出口。需求状况影响竞争优势的第三方面是一国需求方式和偏好的国际流转,一个国家对外交流越多,则其产品越容易在国外打开市场。但需求如何生成?需求结构为何会升级?波特并没有回答这些问题,而比较优势理论则回答了它们。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当时的要素禀赋结构的基础上,这样各种要素的收入就能达到最大化:随着收入的不断增加,市场以最快速度不断扩大,资本也从相对稀缺变为相对富裕,要素禀赋结构就不断升级。另外,波特的需求状况是以国内为基础的,但无论国内需求的大小,一国只要按比较优势去发展某一产业,就有可能在世界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因此,一国的需求状况内生于它的比较优势,它只有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它的需求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增加,要素禀赋结构也会跟着升级。

(三)相关及支撑产业与比较优势

波特所指的相关及支撑产业与比较优势是某一企业所有相关产业及供应商的竞争能力,也就是所谓的产业集群效应。任何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领先,必须要求其供货商和其他相关产业也是世界一流的,与之相对应,很多国家的优势产业往往表现为优势产业群。以国内市场为基础的供应商的投入会以几种重要方式对下游产业产生优势:其一,供应商可以给下游产业早期的、容易的、迅速的,有时是有利的对于最有效成本的接近;其二,以国内为基础的供应商可以提供一种不断发展中的协调优势,供应商可以尽早获得对下游公司需求的深入了解并相应地修改他们的产品计划;其三,下游公司也可以调整它们的战略计划,利用供应商发明创新的优势。但产业集群是如何形成的?波特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在他的理论里,产业集群是外生的。比较优势理论回答了这个问题。一国之所以会出现某一产业集群,就是它按照它的比较优势来发展这种产业,随着这个产业的发展,为它服务的相关产业也发展起来。所以,产业集群内生于比较优势。

(四)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

篇8

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不同,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将生产要素的种类进行了拓展。这种拓展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19年Heckscher提出要素禀赋的观点,1930年由Ohlin进行补充论证后形成完整的H-O理论。其核心观点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提出只有当国家间存在要素充裕度差异并且在产品间存在使用要素密集度差异才能给形成贸易。第二阶段是H-O理论的拓展阶段。Samuelson在H-O模型框架下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对贸易各国收入的影响从而使得不同国家间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均等化,强调国际贸易可以使资源在各国间进行有效配置,即H-O-S定理;Viner将理论扩展为三种生产要素和两种产品,并且其中一种生产要素为“特定要素”,在行业间不能自由流动,即H-O-V理论,拓展了H-O理论的短期应用。Tobey(1990)基于H-O-V模型,利用三位SITC的污染行业贸易数据以及两种量化环境规制的方法对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9世纪60—70年代间环境规制对于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没有影响。Xu(2000)采用时间序列数据分析环境规制对环境密集型产品竞争力的影响,结果发现环境规制并非新的贸易壁垒。Beers和Bergh(2000)结合Tobey(1990,1993)与Beers和Bergh(1997)的研究指出该研究领域结论不明确的原因是:环境规制量化手段、所用数据以及研究方法的多样性。结合众多研究,作者改进了研究方法并发现:国家会出台补贴政策以偿付企业增加的成本,是造成贸易总量随环境规制升高而增加这一有悖于常理判断的原因。Harris,Konya和Matyas(2002)、Lahiri(2007)、McLaughlin(2008)、Kehoe(2009)、Cole,Elliott和Okubo(2010)、陆旸(2009)、Feix和Miranda(2010)等人都通过改进环境规制量化手段研究不同国家环境规制对某一或多个行业的贸易效应,结论尽管由于数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但本质上都得到了环境规制能够对贸易产生效应的结果。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与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强调生产要素在贸易中的重要性。以上所列研究无一例外地将环境规制作为一种新的要素禀赋或能够影响一国要素禀赋的关键变量进行相关研究,其中涉及到环境规制对不同行业的影响效应时,主要是从要素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环境规制从根本上讲是直接作用于某一种或某几种生产要素,进而通过部门间产能的变化而产生贸易效应的。

新国际贸易理论

继新古典贸易理论后,里昂惕夫(Leontief)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悖论,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严峻挑战,也为新国际贸易理论诞生提供了契机。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贸易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也就应运而生。它主要包括:新生产要素理论(Vanek和Jaroslav(1963)的自然资源理论;Keesing(1966)的人力资本论;研究与开发学说;信息要素学说)、偏好相似理论(Linder,1961)、动态贸易理论(Posner和Michael(1961)的技术差距论;Vernon(1966)产品生命周期理论;Arrow和Kenneth(1962)的技术溢出理论/干中学;林毅夫等人(1999)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Krugman(1979)的新张伯伦模型;Lancaster(1980)的兰卡斯特模型;Falvey(1981)的新H-O模型;Brander和Krugman(1983)相互倾销模型;垂直差异产业内贸易模型)和Porte(r1990)的国家竞争优势模型等。Larson(2000)从环境政策及环境规制制定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一个微观经济模型来衡量环境规制的变化对贸易流量产生的具体影响,指出在短期内,被规制使用的投入品成本所占比重、产出品的供给弹性和投入品需求弹性决定了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的大小;而长期内,除了上述三种因素外,环境规制贸易效应的大小还取决于投入品的使用效率。前者为环境规制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较为明确的经济分析框架,为他们估计政策实施的经济效果提供一个参考标准;后者则将利益相关者———受环境规制影响较大的生产厂商的行为纳入分析框架,使得政策制定者估计长期效应成为可能。Managi等人(2002)利用墨西哥湾外大陆架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数据,研究环境规制对于近海石油天然气生产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文章除了在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也分析了环境规制对行业内各种不同组合的全要素生产率所产生的影响。Cole和Elliott(2003)基于H-O-V模型和新贸易模型,分别研究环境规制对污染密集型产品净出口的影响以及对贸易结构的影响。作者首先在Tobey(1990)的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考虑了数据、替代变量、行业特征以及内生性四个方面的问题,然后将环境规制异质性引入模型,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拓展性研究。结果表明,新贸易模型证明了污染避难所效应的存在,并指出之所以H-O-V模型没有得出环境规制与一国净出口之间的明确关系②,是因为它没有研究双边贸易数据,也没能控制产业内贸易的影响因素。Yang(2006)首先构建完全竞争和垄断竞争两个模型分析生态标签制度对于两国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然后以美国一项关于木材造纸业的环境政策作为案例,研究该政策颁布对于整个行业生产率与贸易的影响。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较古典和新古典理论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但通过相关文献的研究内容可以发现,在环境规制的研究领域,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聚焦于技术这一要素,其中新要素理论中的人力资本论和研究与开发学说都强调了技术进步这一重要环节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动态贸易理论中的技术差距论则从贸易双方的初始静态技术存量的差异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

新新国际贸易理论

古典与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是从国家的角度讨论比较优势,而新贸易理论虽然纷繁复杂,但总体而言是以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影响。伴随着贸易的发展,更为微观的企业层面进入学术界的实现,企业的异质性与产品进出口存在着一定的关系(Bernard和Jensen,1995)。鉴于此,新新国际贸易理论得以发展,它主要以Melitz(2003)为代表,将企业生产率的差异纳入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形成了微观层面的贸易理论。Larson(2002)在Lasron(2000)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后分析欧盟的环境政策对于美国农产品进口产生的影响。作者明确指出以下三个要素的重要性:环境规制的种类、严格程度以及市场结构,随后作者将环境规制划分为指向产品生产过程(processregulation)和产品特定属性(productregulation)两类,将产品的异质性引入分析框架,分别研究同质产品及异质产品市场中,这两种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Jug和Mirza(2004)认为之前的学者利用引力模型对环境规制和贸易流量的研究没能得出明确的结论是由于方程形式不够准确。作者依然利用引力模型,得出环境规制对贸易有负效应的结论,并指出如果对产品的异质性的内生性和外生性加以考虑,则会得到更大、更显著的负效应。Levinson和Taylor(2008)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环境规制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作者首先通过构建经济学模型阐述不可观测的异质性、内生性和聚合问题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然后利用1977—1986年间美、加、墨的130个制造业数据进行验证,说明那些环境治理成本越高的行业,净进口量越多。新新贸易理论从更微观的角度对贸易进行研究,尽管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使大多数关于环境规制的研究无法深入,但其给予我们的启示却是显而易见的:异质性不仅仅体现在企业和产品,还能够表现在环境规制的类型上。正如Larson(2002)所体现的那样,环境规制可以依据其影响范围和作用对象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从更微观的视角重新审视环境规制,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真实地了解环境规制对贸易产生的影响。

研究方法

1.引力模型。引力模型是国际贸易相关研究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把相关贸易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国家经济水平、人口数量、地理条件等相关因素对贸易产生的影响。在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中,环境规制严格程度的量化指标也出现在引力模型中,作为一种解释变量对贸易效应进行测度。随着计量经济学的不断发展,计量方法更加多样化。引力模型的应用也随之丰富起来,由最初的截面和时间序列引力模型的普遍应用,发展到现在的面板数据回归方法的引力模型,所研究的内容也更为深入。VanBeersandvandenBergh(1997)利用引力模型,对Tobey(1990,1993)所用数据———1975年的贸易数据进行了截面分析并与Tobey所得结果进行对比。Xu(2000)采用1990年20个国家的截面数据分析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结果证实更为严格的环境规制会导致环境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下降。Qi,Zheng和Zhao(2007)利用1985—2005年中国贸易的时序数据,采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检验环境规制的贸易效应,结果证实了环境规制是一国的比较优势。Mojtahed(2007)利用引力模型和面板分析方法,对美国与OECD国家的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Harris等人(2002)也从方法应用方面提出一些改进性的建议,并指出:出口国、进口国以及时间这三方面的效应对于环境规制与贸易的问题的研究都十分重要,简单的回归是不恰当的。2.元分析法。Mulat等人(2001)从国际贸易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方法进行研究。“元分析”方法通常基于最小二乘法,将一系列已知效应变量作为因变量,将特殊原因(例如模型设计、时间、地域等方面的差别)作为自变量进行回归。作者分别从以下三种思路进行梳理研究:第一种是研究主要针对污染密集型产业是否由发达国家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作者指出其暗含假设是将环境规制的影响二元化———严格和宽松;第二种是遵循里昂惕夫悖论来研究一国的出口相对于进口是劳动密集还是资本密集的,即基于比较优势进行研究;第三种方法是沿袭传统经济学理论———H-O模型或引力模型进行研究。经过“元分析”方法的验证,表明环境规制会对国际贸易流量产生负面影响,至少是有影响的。3.数据包络分析法。Managi等人(2002)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原油生产企业对于环境规制提高所做出的反应。DEA起源于运筹学相关领域的研究,以相对效率作为评价基础。后经发展成为衡量全要素生产率的一个重要研究方法。作者给出的结果证实了波特理论,即环境规制的提高会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和福利的提升。4.投入产出法。Walte(r1973)利用投入产出法对1966年美国的83个行业进行贸易产品的污染含量研究,指出美国的进口与出口中所含污染量基本上是相等的,最坏的情况是出口所含污染量更多一些。Robison(1988)沿用1973、1977和1982年的投入产出表对美国治污成本对贸易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美国的污染控制项目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美国的比较优势,对贸易平衡产生了影响。

篇9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从金融危机到欧债危机,当前世界经济出现了新的形势与趋势。汇率波动、能源紧缺、黄金价格动荡;尤其是贸易摩擦加剧,新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且越来越借以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等籍口采取了新型隐蔽的手段;不仅如此,新兴市场国家之间的双反调查也愈演愈烈。我们深切地感觉到,这一切都对国际贸易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很多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在应对贸易纠纷时非常被动;没有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规则,或者说严重缺乏能熟练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人才;同时,社会上大量的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没有得到理想的就业。为什么这么多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未能顺利进入企业的国际部门?为什么进入企业国际部门的学生未能给企业带来很好的效益?显然,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同时输送人才的渠道也存在问题。因此,我们立足于当前的复杂形势,把当代国际贸易的热点与焦点问题讲解给学生,使他们掌握应对复杂形势的技能,就显得十分必要。

一、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对当前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方面存在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陈旧,理论更新较慢,并且过多强调对国际贸易流程的学习

打开当前流行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教程可以发现,除了传统的贸易理论之外,其他大部分内容都是在讲贸易流程,其中填写各种单据和文件(如合同)又是最多的内容。尽管很多学校对此都在实验室中给予了模拟,但由于毕竟不是实际工作且内容过于陈旧,很难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二) 落后于当前形势,缺乏贸易政策运用方面的学习

学习贸易流程并不是本项目的重点,我们认为掌握和运用贸易政策更有难度且更有意义。具体地讲,正确的运用各种贸易规则是应对复杂性形势的最优策略,将给企业在出口和进口中带来巨大利益。而当前的教材并不涉及当前形势与政策运用的内容,亟待补充新鲜的内容。

(三)缺乏实习、实训的机会,无法与国际贸易企业合作进行学生培养

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在表示不知如何运用一些贸易优惠政策,同时表达了对员工进行相关内容进行培训的愿望。这反过来说明,当前的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中缺乏与企业沟通或合作的内容。而从学生培养的角度讲,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合作让学生进入企业参与实际贸易活动对提高学习兴趣和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知识都有很大好处。

(四)争取与科研机构合作进行学生培养,运用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学生培养

基于当前的外贸形势,实际中的国际贸易实务是个动态的过程。只有随时把握这些动态因素,才能在国际贸易中减少损失和取得最大的利润,而准确把握这些动态因素的最好途径之一是与科研机构的合作。贸易对象的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是这些动态因素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关系到贸易活动的利润多少与成败。而与科研机构合作就可以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传达给学生,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在国际贸易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很显然,当前的培养模式则让学生缺乏这些能力,因而他们即使进入企业的国际贸易部门也很难为企业争取到应有的利益。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当前国际贸易形势下,现行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缺乏政策运用等与企业国际贸易效益密切相关的知识,因而缺乏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变能力,且现有模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最终就业受到限制。概括地讲,现行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学习方式、授课方式、效果评价等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应对当前的形势,需要在上述诸方面进行创新研究和实践探索。

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具体改革方法

(一)删除授课内容中过于陈旧的内容

在当前的《国际贸易实务》等教程中,理论内容更新较慢,而且介绍各种单据与文件填写的内容占据了很大篇幅,不同的教材之间还有很大的重叠(如《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结算》等都有相关内容)。客观上讲,这些纯理论内容和概念、程式化的内容不利于掌握和记忆,很多学生在学习不久就会遗忘。而事实上,同学们只要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只需稍加提示就完全可以胜任这些程式化工作。

(二)增加政策运用方面的内容

贸易规则、贸易政策和相关的双边、多边协议、外汇业务,包括原产地的认证规则,美国301条款的实施细则、我国双反调查的实施规则等等,这些都是非常核心的业务知识。这些知识的灵活运用在国际贸易中将直接带来企业利润的增加。在当前,世界各国之间贸易优惠政策很多,而各类国际贸易实务教材上对此并不涉及,亟待进行补充。所以,拟改变和创新当前国际贸易实务相关教材的内容,增加国际贸易政策及其运用方面的知识,并加强任课教师在此方面知识结构的完善,以保证在课堂上准确而全面地讲授给学生真正的生存与竞争的本领。

(三)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训实习

这不同于一般的毕业实习,而是作为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只有给学生提供参与实际贸易工作的机会,增长其见识,才能培养其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兴趣和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工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这样做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同时企业找到适合自己的员工。

(四)请企业国际贸易部门的业务人员走进课堂

实际工作的案例最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学生对一般知识和实际差距的思考。所以,请从事实际国际贸易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也是我们倡导的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他们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让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的认识产生从抽象到具体的转变,从而加深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并提高对实际贸易工作的处理能力。

(五)请国际贸易方向科研人员走进课堂

为了弥补任课教师的知识局限性,可以邀请国际贸易方向的科研工作者走进课堂。事实上,由于一些任课教师较少从事科研活动,教学工作趋于程式化,对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缺乏动态把握,因而使很多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也相对静态化。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就是要让一些从事国际贸易状况和政策研究的人员走进课堂,增加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的动态了解。

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毕业生。从而使学生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企业能找到高技能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家伦.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8(5)

篇10

[关键词]产业转移;比较优势;动态转化

[中图分类号]F1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5-0053-02

“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对外贸易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外贸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转变外贸发展方式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是:迫切需要转变出口产业的比较优势结构,实现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产业转移,及早地启动和加速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步伐,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更好地拓展我国国民经济的成长空间。所以,为了形成我国新的比较优势,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发展质量和竞争力,优化区域产业分工,更好地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从促进产业转移的角度来探索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影响因素和适宜路径。

一、产业转移概述

产业转移就是发达国家或地区通过多种方式,将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而带动移入国产业结构的动态调整和优化升级的过程。一般说来,产业转移是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生产力的空间转移。产业转移是一个包含国际间与地区间投资与贸易活动的综合性的要素与商品流动过程,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国际间或地区间产业分工形成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转移的本质是资本转移,主轴是技术转移,核心是产品和技术的创新。

国内地区之间产业转移的案例在美国出现过。美国早期的制造业工厂通常接近于原材料来源的区域,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运输条件的变化,美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逐步由东部转移到西部,由北方转移到南方。二战以来全球先后发生过三次大的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美国向日本、西德等国家转移钢铁、石化等高耗能重型工业以及纺织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二次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全球制造业向东南亚国家,特别是亚洲“四小龙”以及拉丁美洲国家的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制造业转移;第三次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大规模地把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转移。我国第三次产业转移最早转向广东珠三角地区,到20世纪90年代后又逐渐向长三角地区转移,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结构升级,促进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二、产业转移反映了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

虽然比较优势理论的假设、适用性等各个方面一直广受质疑,但是两百年来,比较优势论始终都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同样也是指导一国对外贸易实践的基本原则。实际上,比较优势理论内在地具有动态的属性。李嘉图在《论谷物价格法对股票利润的影响》一文中认识到了长期经济增长对贸易的影响,体现了动态的思想。而所谓的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实质上也就是研究要素积累和技术进步如何推动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日本学者赤松要的雁行理论以及小岛清的边际产业转移理论都体现了比较优势动态转化的思想。日本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把生产要素的变动、政府政策、对外开放等因素综合到贸易理论中去,试图把比较优势理论动态化。刘易斯在研究劳动密集型产业时发现,发达国家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劳动力供给不足,劳动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丧失,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现象。

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一种产品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在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各国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产品生产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促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在科技知识密集的国家(如美国)、拥有充裕资本和熟练工人的国家(如日本)、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如中国)之间不断转移。这也是国际主流经济学关于产业转移的一般传统观点。

产业转移的基本规律是:某产业在A地兴起后,随着A地经济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出现,其生产成本日益上升,比较优势逐步丧失,这种产业就要寻找新的生存空间,向生产成本相对低的B地转移;随着B地经济的发展,该产业的比较成本也上升了,这种产业就可能向C地转移。总之,产业转移的最根本特点就是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向欠发达的地区转移。

从产业转移的动因来看,除了政府主导的政策性产业转移之外,无论是为了市场扩张、企业重组、综合利用资源,还是为了转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规避贸易和非贸易保护壁垒,从根本上来说,都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含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土地成本等,尤其是当被转移国已有可与转移国相竞争的产品和技术时,成本的差异可能更大)获取超额利润。

实际上,这种产业转移现象反映了一国或者地区比较优势的动态发展变化。因为在产品生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对生产要素的需求不同,各国生产和出口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产品生产要素密集性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促使产业的国际领先地位在科技知识密集的国家(如美国)、拥有充裕资本和熟练工人的国家(如日本)、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如中国)之间不断转移。就像弗农的产品周期论揭示的那样,产品及技术的生命周期变动将导致生产地点的变动,从而导致产业的转移。

成祖松:产业转移与我国比较优势动态转化三、加快推进我国产业区域转移

当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受要素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压力明显加大、周边国家竞争加剧等因素的影响,迫切需要加快经济转型,推动结构升级,促进转移;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出台了许多西部投资优惠政策,对东部的产业转移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产业区域转移,实现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一是政府要积极搭建“东西互动”的大舞台。东西互动的载体就是产业转移。作为中央政府倡导、地方政府参与的东西部城市之间的对口援建就是一个典型的可操作模式。新时期要加大政策力度,鼓励东西部地区继续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交流、人才开发等方面开展支援和合作,并引导产业向西部地区重点经济区、中心城市、资源富集区和重要口岸城市转移,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土地集约利用、资源节约使用和环境综合治理。能源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农牧产品深加工、旅游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将成为新形势下推进东西互动合作的重点领域。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起飞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的助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和某些区域开发的成功,一个共同的经验就是通过率先启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高速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中西部地区要高度重视基础设施的“乘数效应”,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切实从基础做起,为吸引和承接产业转移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是东部地区加强产业转移的技术创新,主动实施产业转移战略。目前来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等地对资源、能源依赖性较强的上游产业的转移主动性明显增强,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转移的势头强劲且规模较大。东部加工贸易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已经渐成气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种趋势还会继续加强。东部地区有关地方政府要认清形势,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应对产业结构升级,逐步提高“微笑曲线”的高度,并不断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

四是要加快新农村建设,着力提高农民收入。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农村工业化力度,改善农村、城镇就业环境,着力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改变东部地区长期所面临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局面。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必将迫使其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这也是我国比较优势实现动态转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已然成为了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倒逼机制”。

[参考文献]

[1]白凤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对民族地区迎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思考[J].内蒙古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6).

[2]涂晓玲,徐正华.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江西加工贸易发展的机遇及挑战[J].江西农业学报,2010(4).

[3]陈鹏,郑翼村.“微笑曲线”理论对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启示[J].企业发展,2006(11).

[4]李占国,孙久文.我国产业区域转移滞缓的空间经济学解释及其加速途径研究[J].经济问题,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