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7: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新技术企业调研,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新技术企业调研

篇1

关键词:青年员工;精神文明;企业文化;队伍建设

1 引言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青年员工已成为高新技术企业的重要力量。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更新快,竞争激烈,人员流动率高,这些都使青年员工容易产生浮躁心态、逆反心理,因此加强高新技术企业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尤为突出和重要。

安徽信通公司是典型的高新技术企业,如何围绕中心工作做好青年员工思想教育,一直是安徽信通公司研究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安徽信通公司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方法,青年员工的思想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为公司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青年员工思想状态分析

安徽信通公司主要从事信息管理、信息安全、信息咨询等高新技术业务。近年来,安徽信通公司快速发展,产值超过20亿元,员工超过700人,30岁以下青年员工占80%以上。他们大多具有高学历,视野宽广,思维活跃,对未来充满激情和幻想,但同时又有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种种缺失,如职业规划不长远、团队合作意识淡薄、敬业精神及企业忠诚度欠缺等。部分青年员工刚进入企业时充满热情,一旦遇到挫折打击,或者个人期望没有达到,容易产生消极情绪。

3 青年员工思想工作方法与举措

安徽信通公司根据青年员工构成现状,进行全面调研,了解员工思想动态,并仔细分析和研究,认为青年员工思想问题根源在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大环境不良风气的影响;二是青年员工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型,起伏较大;三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公司结合中心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一)加企业文化建设,提升青年员工队伍凝聚力

公司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宣传教育。一是寓教于乐,全面开展青年员工企业文化创建活动,先后举办“模范职工之家”、“我看公司十三五发展”、篮球赛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丰富活泼的文体活动,将企业文化落到实处。二是以人为本,将青年员工引入企业文化战略的长期规划中。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做到每一环节都有青年员工参与,每一项政策出台都得到广大青年员工认可。三是旗帜鲜明,积极在青年员工中弘扬“诚信、责任、创新、奉献”的核心价值观,大力推进企业文化落地。

(二)强化技术水平发展,提高青年员工队伍战力斗

公司大力开展技术型、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使青年员工迅速成为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一是实行导师制,公司内部老员工发挥自身的先进技能经验,帮助青年员工提高业务技能,尽快融入企业中来。二是大范围开展劳动竞赛,表彰一批先进个人,使一批精业务、懂技术、一专多能的高技能青年员工脱颖而出。三是针对不同部门、岗位职业需求,采用高端培训、专题学习、论坛、学习成果交流会等有效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技能水平。

(三)推进精神文明教育,增强青年员工队伍生命力

针对性的开展青年员工思想工作,引导他们将理想、前途与企业发展远景结合起来。一是针对青年员工中存在的拜金主义,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使他们自觉抵制利益诱惑、腐朽思想侵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二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使青年员工意识到只有在“真正的共同体”中才能实现个人的发展和自由。三是针对青年员工群体中存在的自由主义,加强职业观教育,使青年员工树立克已奉公、爱岗敬业的职业观、待遇观。

(四)注重人才梯队培养,扩大青年员工队伍辐射力

公司建立了系统的人才考察、选拔、培养、淘汰机制。一是建立青年人才储备库,大力鼓励青年员工参加各类资质培训和考试,加强员工职称评定辅导工作,完善任职资格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二是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使榜样、先进变得看得见、摸得着、追得上,在模仿榜样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综合素质。三是挖掘潜力,培养后备。挑选基本素质好、文化程度高、责任感和进取心较强的年轻员工到关键岗位锻炼,凝聚了人心,积聚了力量。

4 效果分析

在安徽信通公司的统一组织下,各部门切实落实上文所述工作措施,成效显著。广大青年员工思想稳定、进步迅速,主要表现在:在思想上,青年员工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超过30%的青年团员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专业技能上,青年员工快速提升,多人取得高级职称,并成长为领域内的专家;在个人职业通道上,青年员工快速提升,多人进入了部门管理岗位。广大青年员工的进步和成长,也为安徽信通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篇2

为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20年)》,根据中国保监会、科技部《关于加强和改善对高新技术企业保险服务有关问题的通知》(保监发〔*〕129号)、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出口信用保险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服务的通知》(财金[*]118号)的要求,现就进一步发挥出口信用保险作用,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各科技主管部门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要高度重视信用保险在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等方面的作用,发挥科技部门了解熟悉科技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势,采取政策和资金等多种方式,加强引导和宣传,指导、帮助和扶持高新技术企业运用信用保险工具。

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及其各分支机构要注重发挥政策性保险机构的职能,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对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产品的出口,根据不同的出口方式,提供短期出口信用保险、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保障;对列入《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产品的国内销售,提供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保障;对列入《鼓励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目录》的产品,积极为国外的投资商提供来华投资保险。发挥中国信保在风险管理和信息服务的专业优势,通过国内外买家资信调查、资信评估、对外担保、应收账款追收等服务手段,提高企业防范风险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市场化发展。

三、科技部与中国信保建立经常性联系机制,双方加强在科技政策、信息、专家以及人员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具体工作由科技部条件财务司和中国信保业务发展部负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局、委),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与中国信保各分支机构要建立区域性的业务协调和信息沟通机制。各地科技部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中国信保各分支机构设立联络员,负责本地区的对口联系和业务协调。

四、探索并实践通过国家财政科技投入引导和推动信用保险发展的新模式。鼓励各地科技部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制定出台有效措施,先行先试,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信用保险的保障下开展国际化经营。各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地区、科技兴贸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应当利用科技发展资金,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降低投保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

五、为降低高新技术企业的投保成本,中国信保将为投保信用保险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优惠保险费率和保险条件,并按最低成本价计收资信调查费,同时为投保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承保和理赔绿色通道。

六、中国信保将充分发挥信用保险的便利融资功能,拓宽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帮助高新技术企业利用信用保险获得融资便利。中国信保将加强与有关银行的合作,为企业搭建信用保险项下的融资平台。中国信保各分支机构要主动配合各地科技部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落实针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各项金融支持政策和出口扶持政策,发挥协同作用,为高新技术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融资便利,解决融资难问题。

七、科技部与中国信保将针对高新技术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以及高新技术企业融资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共同开展调研活动,研究提出信用保险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共同组织培训并开展相关活动,培养一批懂科技、了解信用保险的专门人才,扩大信用保险在科技界的影响。同时,不断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和完善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措施和手段,增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服务能力。

篇3

为此研究所科技研发中心专门成立了“产学研”服务组,为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国印刷百强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企业评估、知识产权培训、项目调研等服务。研究所与永发印务(东莞)有限公司、中闻集团等公司的合作也已成为国内印刷界探索产学研合作的经典案例。

通过长期的学习、摸索和总结,研究所积累了大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的经验,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及早准备、少走弯路,以最少的投入、最低的风险顺利获得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及认定条件

高新技术不仅是构成综合国力的关键要素,而且能够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其他因素,充分渗透到各个领域,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正是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上述的重要战略意义,国家给予获得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竞争力的相关优惠政策,同时也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必须具备的资质条件。

优惠政策

1.企业所得税减免10%,即从非高新技术企业的25%减至15%;

2.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优先申报其他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

3.高新技术企业是市场竞争的重要资源,能提高企业社会影响力,对于加大企业宣传有重要作用;

4.企业研究开发投入可以进行研发费用确认享受所得税加计扣除优惠;

5.企业经过技术合同登记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合同可以享受免征营业税的优惠。

认定资质

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08]172号)第十条,明确了对高新技术企业资质条件的六条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资质,缺一不可:

1.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3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2.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3.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4.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3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5.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6.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要求的资质解读

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吸引了众多印刷企业加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的激烈角逐中,同时国家相关高新技术企业申请认定审查的相关要求也越来越明确,程序更严格。

资质一:自主知识产权

知识产权的概念很广,包括专利、商标、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以及版权,而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主要是对专利数量和质量的要求。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高新技术企业评审实行打分制,其中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是首要指标,所占分值高达30分。一个发明专利或其他六个知识产权(比如六项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获得A档(即24~30分),而企业只有总分70分以上(不含70分)才算达标。

在同众多企业的接触、交流中,我们发现不少决策层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这项指标的认识具有局限性:有些企业决策者认为随便从私人或者企业那里购买个专利就可以蒙混过关,其实随着认定审查工作越来越严格,部分地区如广东,已经出台文件明确规定经受让、受赠、并购方式获得的专利一律无效,只有企业自主研发过程中所申报的专利才能满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要求。有些企业决策者则认为专利就是花钱买一纸文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其实申报专利是一本万利的事,往大处说,跨国企业往往是专利大户,它们设置雷区、谋划壁垒、打专利战,为的就是利用专利这个无形的利器压制对手,使自身的商业价值最大化;往小处说,企业自身可以利用专利开辟新市场、形成产品溢价、获得产品定价权等。

专利授权是需要一定年限的,因此对于专利这项硬指标我们的建议是:

1.在企业开始研发投入的初期,可以借助外部力量共同申请专利以降低成本,申请3~5个发明专利,保证在2~3年后至少有一个发明专利授权;

2.设立情报处以及知识产权专员,专门负责专利的申请、跟踪、情报收集等工作,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情报处的人员还将涉及专利撰写、专利布局、专利诉讼等工作;

3.定期邀请外部专家对员工进行知识产权方面的培训,让他们形成专利意识、养成申报习惯。

资质二:研发人员及投入

研发是一个让印刷企业爱恨交加的课题,印刷企业大多是生产型企业,销售额是用海量的产品堆积出来的,利润是从成本中挤压出来的,企业老总一般不太愿意拿员工的血汗钱投入到高投资、高风险的研发中,因此国内印刷业也呈现出一个很尴尬的局面——高学历的研发人员在印刷企业无用武之地,印刷企业基本上没有研发队伍。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研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的10%基本上是无法达到的。

近年来,随着国家陆续出台优惠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研发活动,一些印刷企业相继与科研院所、高校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参与企业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同时又积极培育、锻炼自己的科研队伍。这样做,一方面能较好地应对高新技术企业申报中对研发实力方面的审查;另一方面能降低企业对研发的投入、降低风险,最为关键的是能够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力,因此这种深度产学研的思路值得推崇。

资质三:高新领域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共分项,以下罗列了较适合印刷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三个方向:绿色印刷、数字印刷、印刷电子。

绿色印刷

绿色印刷是《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公布的“十二五”期间新闻出版产业的振兴工程之一,也是国家支持高新技术领域中资源与环境技术的重要分支。对如集中供气、集中供墨、循环供暖、废酸回收、润版液循环利用、免化学处理版、再生纸、环保型胶黏剂等绿色印刷的课题,企业均可以在其上大做文章。

数字印刷

数字印刷包括CTP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可变数据印刷系统、数字化管理流程等,属于印刷技术的最前沿。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采用数字化工作流程,将文字、图像转变为数字,采用激光扫描成像,通过显影、定影直接生成印版,省去了胶片、人工拼版的过程、半自动或全自动的晒版工序,节省时间、提升效率、优化品质、更趋环保;可变数据印刷系统是印刷全过程数字化、网络化的技术,涵盖了数字打样、按需印刷、快速印刷等技术,是印刷行业适应信息时展的必然,它改变了传统印刷方式,具有环保节约、灵活高效、无需限定起印量的优点;数字化管理流程是利用计算机将生产的所有环节组成一个网络,从印前到印刷再到印后加工,并将管理和生产结合起来,实现横向和纵向过程的连接,实现将所有活件的资料都集中到一个中心系统,促成管理、生产乃至监控过程的密切配合,弥补了在过去,印前、印刷、印后各生产环节、工序之间色彩控制、印刷前期准备、材料消耗、质量保证以及成本估算都比较难以处理和完成的不足。数字印刷属于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范畴,同样也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印刷电子

印刷电子技术是基于印刷原理低成本制造电子产品的一项新兴技术,是电子制造技术的一项重要革新。应用此项技术,可以将导电材料、半导体材料、有机发光体等材料直接印制在基材上,制作诸如印刷电路板(PCB)、透明电极、OEL柔性显示器、电子纸、射频电子标签(RFID)天线、薄膜键盘与开关、电磁波屏蔽材料以及OEL照明灯等新一代电子产品。印刷电子的产品服务于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等高新行业,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之一。

篇4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技术人员;微型高新技术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6.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3)06008906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包括技术员工在内的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逐渐成为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学者和实践者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但是,在以往对于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的研究中,多集中在不同行业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探讨,而忽略了不同组织规模当中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的差异性研究,特别是对于微型企业的研究则更为少见。微型高新技术企业,大多处在初创阶段,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成熟度较低,其员工激励问题就更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其技术员工的激励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专门针对微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群体激励问题进行了专门的实证调查研究,以寻找微型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与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及管理对策。

一、研究文献回顾

自20世纪50年代,德鲁克提出“知识型员工”及其激励问题以来,虽然一直是管理学界研究关注的热点,但迄今为止人们尚未对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达成一致的观点。心理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可以视作较早的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研究的代表。而知识管理专家Thomas等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四项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34%)、工作自主(31%)、业务成就(28%)和金钱财富(7%)[1]。安盛咨询公司与澳大利亚管理研究院合作,对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的160 名知识员工进行调查研究后,分析列出了激励知识员工的最主要因素,其中前五项因素分别是薪酬水平、工作性质、晋升、人际关系以及影响决策[2]。

国内学者相关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做相关的理论和实证探索。张望军和彭剑锋实证研究发现,在我国文化背景下,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前五位因素分别是:

工资报酬与奖励(31.88%)、个人的成长与发展(23.91%)、有挑战性的工作(10.145%)、公司的前途(7.975%)和有保障和稳定的工作(6.52%)[3]。文魁和吴冬梅对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的两大代表性行业——软件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的知识型员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因素排名前五位依次为:个体成长、业务成就、金钱财富、工作自主和人际关系[4]。郑超和黄筱立对国有企业的知识型员工进行调查,得出各项激励因素的重要程度排序分别是:金钱财富(48.12%)、个体发展(23.71%)、业务成就(22.30%)和工作自主(5.87%)[5],这与坦姆普的研究有一定的差异。此外,杨春华[6]等也分别借鉴了不同的量表,从管理学、理论经济学和经济博弈论等不同视角研究了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得出了不同的结论。

总的来看,在已有的研究中,多着眼于行业的性质,而聚焦于处在不同生命周期、不同规模的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问题研究则还较为欠缺,对于微型企业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从宏观角度看,扶持微型企业特别是微型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构建创新型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从企业微观管理实践来看,提高自身管理水平,促进组织效能的提升,更是微型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

三、相关概念界定

文中主要涉及三个关键词,即高新技术企业、微型企业和技术员工。结合已有的研究,本文对这三个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做重点探讨,分别对其进行操作性界定。

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最初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当时主要是泛指从事知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企业。我国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其公认标准源于科技部于2000年公布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和办法》[7]。本文中将高新技术企业界定为“从事高新技术转化,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服务的技术密集型经济体和组织”。

关于高新技术微型企业的界定,本文采用了2011年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即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 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 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8]。

高新技术企业中的专业技术员工是知识型员工的典型代表。本文的界定是: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运用自身所具有的知识从事设计、开发新产品,进行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等工作的一类知识型员工。

二、研究方法与工具

本文结合使用了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调查问卷通过反复讨论和修改的过程,增强了量表的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与表面效度(Face Validity)。对正式调查问卷获得的数据,本文借助SPSS for windows 19.0统计软件等工具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分析流程共分为四步:

第一,量表测量品质分析。利用Cronbachs α系数来分析、评估同一量表内不同问题项之间的内部一致性,结果表明,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0,较为可靠。

第二,样本特性说明。利用描述性统计的分析方法,说明回收样本各项研究变量的统计特征,例如平均值和标准差等。

第三,方差分析。为了解样本特征对研究变量的影响,本文还就样本特征等控制变量对激励要素的影响作了单因素方差分析。

第四,对比研究,通过对比已有研究的结论,结合实地访谈,对微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的激励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样本选取与样本特征

本次研究调查的范围主要针对微型高新技术企业较为集中的两个城市——北京和深圳,深入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所调查的企业涉及到信息技术、新材料和互联网等多个行业,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回收211份,有效回收率42.2%。 被试样本具体特征如表1所示。

四、数据分析

1.激励要素的重要性分析

在问卷中,要求被调查对象结合其工作实际就其最看重的激励要素进行选择。评价方法为李克特五点量表,从1到5分别代表“很不看重、不太看重、一般、比较看重、非常看重”。

评价结果如表2 所示。结果显示,微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员工的激励因素中,排序第一的是薪酬福利,第二是个人发展,第三是安全保障,以下依次是:追求公平和个人自主(得分相同)、工作成就和领导素质(得分相同)、肯定和尊重、团队合作和企业发展(得分相同)、工作兴趣、管理制度和人际关系(得分相同)、工作责任和企业文化(得分相同)、工作重要性、工作挑战、工作条件、工作目标、学习培训、工作压力、信息沟通。

基于以上分析,在后续的研究中,选取了激励微型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员工最重要的五项因素,即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安全保障、追求公平和个人自主进行了探索和比较。

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激励要素的影响

本文中的人口统计学变量背景信息,涵盖了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称或岗位层级和工作年限等七个方面。研究对每个人口统计学变量分别分组进行了方差齐性检验,进而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的探索。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职称或岗位层级、工作年限等三个变量对员工激励要素选择的影响不明显,各组结果无显著差异。而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和收入水平分别对安全保障和个人发展这个激励因素产生了不同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性别对安全保障这一激励要素有显著影响。如表3所示,女性对于安全保障的看重程度要明显高于男性。

第二,婚姻状况对安全保障这一激励要素有显著影响。如表4所示,已婚员工对安全保障这一因素的看重程度明显高于未婚员工。

第三,如表5所示,年龄差异对激励要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个人发展这一要素上。具体表现为,18—25岁的员工对个人发展这一要素的看重程度相对较高,到25—35岁这一年龄段达到最高, 35岁以后逐步呈下降趋势,一直持续到55岁,到56岁以后对个人发展这一激励要素的看重程度又有所回升,并超越45—55岁这一年龄段的水平。

五、分析与结论

篇5

一、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大服务力度

一是重点扶持了市开发区国家级孵化器建设。今年又被列为省中小企业公共技术创新示范机构。协助孵化器培训在孵企业20多家。二是推进高新区建设的步伐,协助高新技术开发区认定为省级高新区,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家。并积极协助高新区大学科技园的建设。三是大力推进生产力促进中心建设。组织孟村弯头管件、黄骅模具、南皮五金机电等三家生产力促进中心,申请加入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联盟。献县、东光等7家生产力促进中心列为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公共服务示范机构(全省38家)。国欣棉花技术转移服务中心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技术市场版块共发展企业会员500余家,会员信息1000多条。四是吴桥、南皮两个试验站研发取得新突破,吴桥试验站小麦亩产达704.8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南皮试验站研究的“滨海平原盐碱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形成了滨海盐碱地“适盐用盐、以盐治盐”的开发利用新模式。

二、大力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计划,发展新兴产业

围绕主导产业,筛选100家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培育和发展壮大一批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一是深入企业调研。由局领导带队分批深入企业,进行深入摸底调研,筛选创新型企业作为培育对象。二是培育科技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加大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举办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培训会,对40家试点企业进行重点辅导,引导协助企业申报知识产权40项,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造条件。其中恒通、沧海、丰源、宝恩4家企业被新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了33家。三是引导科技型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重点支持华戈、新宝丰、华斯、东塑等10个企业研发中心的项目引进、研发。对条件成熟的研发中心,推荐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到目前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达到5家。四是帮助企业申报项目。已争取国家创新基金项目11项,资金690万元。省创新基金项目22项,资金305万元。

篇6

关键词: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财务管控

一、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概述

(一)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特点相比传统企业,初创型高级技术企业具有如下特点:研发投入占企业总投入比例高,科研技术人员占企业的总人数比例高,与传统企业的产品不同,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技术含量高,具有科技前瞻性。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回报的特点,统称为“三高”企业。而高收益的同时伴着高风险,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比一般企业高很多。具体表现为:1.企业的研发投入高企业初期的研发投入很高,产品处于开发阶段,需要把大量资金投入到产品创新和如何实现量产中来,据有关调查显示,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在产品的研究开发阶段的投入是传统企业的15~20倍,并且投入的金额与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研发难度等呈正相关的关系。因此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需要花费很大的资金投入到前期产品的开发。2.企业的资产规模小企业一个新的产品从研究开发环节到最后推向市场环节存在着试产这个环节、这些环节使得初创型高新技术型企业和其他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或者服务型企业相比,企业的资产规模小。第一,企业的原始投入少,特别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初创时期,新产品的孵化是高新技术型企业发育发展的最基础的一环,在这一阶段资本一般不会选择介入,因为产品的市场不确定很大,这一阶段也不需要投入很多的资产,以此来规避重资产的风险。第二,企业的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小,高新技术型企业能得到持续的发展主要的途径就是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企业获利,不像一般传统企业通过扩大规模来获得更多的利润。[1]3.企业的市场风险高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前期发展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前期的投入以及人员的沉没成本都很大。同时,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都有迭代更新快、生命周期比较短的特点,这就使得研发出来的产品面临较大的风险;二是市场的不确定性高,有些高新技术产品在前期研究开发阶段到试产都很成功,但是一旦投放市场却遇到失败,最终导致创始人血本无归。因此,市场风险既可以让一个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很大的利益,也有可能把企业的所有努力都白费。4.企业的融资难度大目前的情况下,我国初创型高科技企业的自有资金缺乏,由于筹资受资产规模的影响,银行资金很难拿到,则企业不得不采取另外一种融资方式,那就是股权融资。同时,目前银行都加强了对贷款发放风险的管控,公司须有良好的经营业绩和资产规模才能够顺利贷到款。综合这些因素,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很难选择债务融资的方式筹到资金。而股权的融资方式比较单一,资金流通性差,很难满足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的需要。

(二)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控的现实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新设立的很多,该类型企业在投融资以及日常的经营中不确定风险是不断增加的,面对各种风险,特别是面临资金链现金流的风险,这对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重要的威胁。因此,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加强财务风险管理有助于在其运营过程中及时地发现风险,进而有效地防范风险发生并对风险做好准备,尤其是帮助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能够在其风险来临之前提出相应的策略,降低企业资金流断裂的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2]

二、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层财务风险管理意识弱现阶段,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非常快,高层往往只能看到直接的利益,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需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生产,就可以不断找到新市场扩大业务。但是,初创型高级技术企业和成熟的传统企业相比较,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不确定风险非常大,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把研发、产品开发当作企业的全部的焦点,未重视规避企业财务风险,未将风险纳入公司的管理中,缺乏风险机制,这样便不会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

(二)缺乏财务风险管理机构与人员与成熟性大企业相比,初创型高新科技企业起步比较晚,在管理上还存在需要不完善的地方。而在企业的初创研发阶段,管理人员往往会把重心放在新产品的研发以及科技成果的研究等方面,往往忽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这类现象的发生间接会导致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少,特别缺乏管理能力和素质都比较高的人才。企业很难顺利地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很多具体的财务工作仅仅停留在记账上,从而导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很弱,影响企业继续扩大规模,并且很难提升科技型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

(三)财务决策风险分析体系不健全在我国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中,对财务决策一般采取高层的经验以及主观来判断。在决策过程中,高层在财务管理方面的信息获取仅仅是会计报表以及简单的财务分析,但是这些信息无法展现出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以此来做出的决策,通常会导致财务风险的出现。所以,企业在制定财务决策时,要求决策人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不同的财务分析、财务预测、市场信息等等,选择出最佳的财务方案。

(四)财务风险应对水平弱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没有风险管理部门,对项目的亏损额没有明确的规定,更没有这个概念,大多是工作进展到哪里是哪里,走一步看一步,公司缺乏长远的风险管控和意识。一旦风险来临,由于没有做预判,没有准备,公司最后面临破产的风险。由于财务风险很难准确预判,因而处理财务风险常用的方式是事后救急及控制。如当企业资金面临财务风险时,企业没有建立风险专用资金,临时筹资已经来不及,在这时融资亦是困难,企业面临停业转不动风险。又譬如投资,如未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而导致投资失败,管理层过于乐观,公司决策失误导致投入资金过大,亏损巨大导致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已无力承担,无法应对,从而导致公司面临破产。[3]

三、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防控策略

(一)构建完善的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控体系建立适宜的风险管控体系是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有效应对风险来临的重要手段。进行有效规避内部财务风险需要采用科学规范的方式。首先,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须建立与时俱进的风险管控理念和意识,企业人员重视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完善风险防范的管控体系,与此同时,需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水平,如果内部人员还满足不了需求,可以请外部咨询机构的专业人士来解决。其次,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建立风险管控部门,该部门的职能是严格管理企业的各项风险,为初创型高新技术的风险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完善实时跟进和改进,部门有专门的人搜集对风险管控相关的信息。最后,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需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不阻碍企业发展的情况下,尽量完善和改进风险防控体现,采用合适并且科学的方法来预测、分析,并采取适宜的措施来防范潜在风险的到来,并且在遇到风险后,能够及时总结此次风险的应对经验,为下次风险的到来提供经验。

(二)加强市场调研和预算管理财务人员应加强学习,积极全程参与项目的立项环节,规范项目研发流程。财会部门与研发部门应保持沟通交流,及时了解项目进展、项目预算、研发费用的使用情况。初创型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确定公司的经营管理目标,逐步地分解,预算在企业的内部管理管理及风险防控中日益发挥作用,用于预测和规划企业的经济行为,充分考虑可能面临的情况,亦可以将此作为激励和控制员工的行为,起到控制风险的目的。在经营过程中,做到事前有预算计划,事中有预算控制、事后能根据预算进行考评和追溯,共同朝着公司的总目标来经营。

篇7

研发费加计扣除作用

研发费加计扣除,对于高新企业来讲,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明确规定,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照15%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并且施行加计扣除政策,原本可享有研发费用的税前扣除,即在纳税之前扣除150%,到了2017年为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将高新技术企业的加计扣除比例从原有的50%增加到了75%,同时陆续出台了相关文件,进一步促进了政策的落地,更是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大的优势。这两种优惠同时使用,加上政府后续仍旧有可能继续加大优惠政策,十分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在纳税过程中进一步降低税收负担;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可将节约的资金用于加强公司的发展,不仅可以提升公司竞争力和整体形象,还能够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技术团队,加强科研的技术力量。

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的税务风险

研发费用归集风险

在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研发期间,实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需要遵循《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来执行,但是,高新企业在发发展中,同时要遵循《高新技术认定管理工作指导》作为指导来开展日常研发工作,而两个文件,对于高新企业研发费用的归集范围规定有所不同,这就为高新企业带来了核算和税收判断的风险,高新企业如果未按税法规定对税会差异进行调整,就会造成企业面临巨额罚款、加收滞纳金,甚至是刑罚处罚,并伴随着企业名誉损坏的风险,严重情况下,会影响到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审核。企业加计扣除政策理解不到位形成的风险企业财务人员对加计扣除政策理解不到位,造成从研发费用归集时形成的会计差错,导致加计扣除未能进行剔除从而给企业造成的税收稽查风险。

有效防范研发费加计扣除税务风险的途径

企业层面风险防范

健全会计核算与管理:高新技术企业要明确研发费用核算科目的具体内容,从企业会计基础制度上进行要求,按科目设置,分研发项目独立核算,并对各项费用支出准确、合理的进行归集,使企业充分享受优惠政策。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展研发活动过程中,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研发项目管理制度,强化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首先从企业的管理层面入手,加强与政府方面加强沟通,定期与政府税收部门进行企业纳税的相关信息交流,聘请政府税务管理人员到高新技术企业开展税收政策宣传、税收筹划培训,以确保高新企业在开展研发费加计扣除期间,明确各项政策内容,例如哪些费用可以加计扣除,哪些费用不能够加计扣除,进而能够准确的遵循政府相关政策进行合法纳税,进一步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意识,避免出现漏税行为。

明确划分加计扣除范围

在进行加计扣除核算阶段,企业会计人员需要熟知国家税收政策,明确高新技术企业在享受加计扣除费用阶段可纳入加计扣除的范围,避免错将不该加计的费用纳入到加计扣除范围,严格遵循《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40号)明确提出的高新技术企业加计扣除范围。第一是人员人工费用,指在研发过程中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薪金,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以及外聘研发人员劳务费与住房公积金,将实际发生的相关费用,以实际工时占比为依据进行分配后的费用;二是研发阶段直接投入的费用,即燃料、材料、动力费用,要依据实际工时占比进行分配,才可进行加计扣除,同时强调研发活动产出的产品或作为组成部分对外销售的,其研发费用中的对应材料费用不可列入加计扣除;三是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等费用,其折旧费需要依据实际工时占比分配到研发、生产费用中,才可进行加计扣除;第四是无形资产摊销费用,即研发活动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摊销费用,需要依据实际工时占比进行分配,才可进行加计扣除,无形资产要求符合税法规定,并且缩短摊销年限的资产,可以将税前摊销部分纳入加计扣除范围;第五是高新技术研发的新产品工艺规程制定、设计、临床试验以及勘探费开发技术现场试验费用等以及其他相关费用,如专家咨询,资料翻译、研发成果的分析、评议、检定、论审、知识产权申请等费用,上述范围的费用可纳入到加计扣除范围,但是不得超过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10%,并且要特意强调是按单个项目判断10%后再加计汇总。与此同时,企业管理者需要加强对企业税务缴纳相关文件执行的力度,或是企业聘请税务事务所专业人员对企业加计扣除的监督,确保在无税务风险的基础上享受国家提供的税收优惠政策。

严格遵循要求提供相关资料

高新企业在申报加计扣除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加计扣除申报对原始材料的要求,从而顺利享受加计扣除优惠政策。以下文件可作为参考整理备案:加计扣除立项材料清单:①总经理、董事会针对研究项目的决议文件*2;②地区企业研发项目情况表*1;③项目立项计划书*2;④研究开发项目经费预算报告*2;⑤项目组人员名单与编制情况*2;⑥企业研究开发项目鉴定意见书*3(同时提交电子档);⑦鉴定申请表;⑧研发项目效用说明书*1;⑨立项等级客户端电子文档;⑩商请函*2;研发费用专账管理承诺书*1。在高新企业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阶段,在收集原始凭证方面,为了避免因凭证效力不足,使企业无法享受加计扣除优惠,可遵循下述要求:①针对研发人员工资的凭证,需要以职能部门,按月度单独编制工资清单,并将其作为有效凭证;②企业在研发期间的燃料、动力等间接费用,需要以分配表作为有效凭证;③企业在研发期间的租赁费用,以发票、租赁合同、分配表作有效凭证;④企业在研发项目中直接消耗的材料,需要以注明领用项目的领料单作为有效凭证;⑤企业研发期间发生的折旧费,需要以分配表作为有凭证,摊销费需要以摊销表作为有效凭证;⑦企业开展的其他项目,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基准,凭借相关的有效凭证进行归集。

篇8

【关键词】河南;高新技术企业;问题;对策

国务院印发《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中原经济区为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是实现这一功能定位重要途径,本文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分析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一、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问题分析

为探讨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问题,我们选取了面积与河南相当,分布在河南周边,又分属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江苏、湖北和陕西进行对比分析。

(一)企业规模较小,资产较少

2009年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户的产值为14059万元,江苏为28655.66万元,湖北为14066.31万元,陕西为19972.14万元,全国平均值为22202.4万元;河南平均每户的资产为551.92万元,江苏为17091.28万元,湖北为3052.23万元,陕西为1369.91万元,全国平均值为10838.32万元。较小的规模加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提高了融资成本,也让企业对于投资大,回报期长的技术创新项目有心无力。

(二)科技活动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

2009年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户的R&D人员全时当量R&D人员全时当量为13.84人年,江苏为13.14人年,湖北为14.48人年,陕西为31.04人年,全国平均值为14.34人年。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户拥有发明专利0.61项,江苏为0.66项,湖北为2.04项,陕西为2.20项,全国平均值为1.51项。新产品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河南为15.03%,江苏为18.84%,湖北为23.40%,陕西为16.%,全国平均值为23.06%。较少的研发活动量,使得拥有的发明专利较少,推出的新产品也就不多。

(三)科技投入水平低,技术转化能力不强

在平均每户企业的R&D经费指标上,河南高新技术企业是193.54万元,江苏为298.93万元,湖北为323.64万元,陕西为695.71万元,全国平均值为355.79万元。在科技人员人均R&D经费指标上,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户是13.98万元,江苏为122.75万元,湖北为21.73万元,陕西为22.41万元,全国平均值为24.88万元。在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上,河南是1.46%,江苏为1.06%,湖北为2.33%,陕西为3.75%,全国平均值为1.60%。

在每万元产值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指标上,河南是4.17元,江苏为1.87元,湖北为1.41元,陕西为1.67元,全国平均值为2.05元。这说明了河南企业技术转化能力不强,完成相同的产值要花费更多的新技术消化吸收经费。

(四)国际化程度低,出口创汇能力较弱

河南高新技术企业的总产值有13.55%为外资企业(包括港澳台,以下同)所创造,江苏这一比例为80.26%,湖北为30.48%,陕西为20.1%,全国平均比例为65.72%。在高新技术企业总资产方面,外资企业总资产所占比例,河南是64.99%,江苏是96.46%,湖北为57.97%,陕西为16.45%,全国平均比例为88.99%。

在出口创汇能力方面,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户出货值是548.67万元,江苏是17039.41万元,湖北为3052.77万元,陕西为1448.46万元,全国平均比例为10814.65万元。出口额占企业总产值的比例,河南是3.90%,江苏是59.46%,湖北为21.70%,陕西为7.25%,全国平均比例为48.71%。

(五)融资渠道不畅

河南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是融资困难。如:在郑州市纳入科技自主创新工程的29家企业中,有21家企业反映存在融资困难问题,比例高达72.4%。解决高科技企业融资困难问题的可靠办法是发展风险投资和科技金融市场。而目前郑州市风险资本规模小,创业基金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尚未健全,担保机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知识产权抵押贷款机制尚未完善,企业融资的主要手段是从各商业银行贷款,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存在较多困难。

(六)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高新技术企业的分地区构成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最多是郑州市,2009年达到1656.4亿元,排名靠后的信阳市为76.83亿元(三门峡和济源市面积和经济总量较小,不做比较)。两市的比达到21.6:1。郑州市仅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0家,占全省的26%。

二、加快河南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财政投入的引导作用,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逐步使河南省地方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所占的比例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增加市区两级政府财政的科技支出、优化投入结构、强化融资担保;建设区域性资本市场、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立创业投资风险救助制度。借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的经验,引导企业通过包括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在内的多种方式实现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确定一批信用良好、拥有核心技术、未来发展前景良好的科技创新创业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加强引导和政策扶持。根据企业信用状况不同,信贷机构实行差别化的利率政策。实施中关村企业信用“星级”评定计划,鼓励企业建立信用记录,根据企业信用“星级”不同,政府部门实施20%至40%的差别化的贷款贴息政策,实现以“信用促融资、以融资促发展”。建立财政风险补偿制度,符合条件的信贷机构在河南开展信用贷款、担保融资等贷款业务时,凡符合河南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条件的,按照发放贷款的规模给予商业银行、担保机构、小额贷款机构一定的风险补贴。

(二)激励企业增加创新投入,提高创新效率

为增加创新要素投入,以激励为主线,强化对知识、人力、资金等各要素投入的鼓励:允许企业当年的技术开发费投入按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抵扣不足部分可在5年内结转抵扣;明确发明创造权属和收益分配、强化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益保障、提取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和奖酬力度、加强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激励。为提高创新活动效率,以保障为重点,加大对消化吸收和集群创新的支撑:明确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要求、设计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或装备的项目业主风险共担机制。为促进创新价值实现,以引导为切入,体现政府采购、成果转化和科技创业对成果应用的牵引:对自主创新产品设计了优先采购的制度、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的采购比例作出了下限的规定、对符合条件的试制品明确了政府首购要求;进一步突出了相关优惠条款,并对企业以税后利润和科技人员以转化收益投资转化项目或企业给予支持。

(三)整合科技服务资源,构建公共信息平台

在整合各机构现有的信息资源基础上,加大公共科技信息平台建设,着力打通公共信息渠道不畅的瓶颈,逐步建立共享信息网络,以适应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时代的科技中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推动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强构建科技基础条件资源信息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要利用高校人力资源与设备优势,建立研究实验基地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进一步改善、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技术扩散服务能力。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企业孵化器建设,引导建设分层次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网络结构,推动专业孵化器建设,进一步完善孵化功能,提高孵化质量。 对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思路有所突破,鼓励交易产品和交易模式的大胆创新,培育市场氛围、规范市场环境。学习借鉴浙江省科技厅推行网上技术市场的做法,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的项目或课题,都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不分地域、不分所有制、不分隶属关系,鼓励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人员参与投标,承接课题。

(四)确立高新技术企业的招商重点,提升对外开放的水平

根据本地综合的投资环境,确立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例如,将安阳高新技术开发区的重点产业确定为光伏新能源产业。根据重点领域,确定具体的引资来源地。在重点引资来源地设立招商办事处,长期跟踪当地企业动向,并与重点企业建立联系,由政府高层官员进行游说,邀请企业家实地考察。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经营风险高、投资大、周期短、更新快的特点,高度重视投资服务的延续性和高效性,为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务。

(五)立足资源优势,加大欠对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

完善政策及资金支持体系。立足欠发达地区现有优势资源,建立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制定并完善倾斜性政策体系。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上市融资,积极寻求国际、国内风险投资参与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支持体系。加快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鼓励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加强与省内各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科研单位合作,联合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创新人才使用机制,多渠道、多方式引进国内外高端科技、管理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人才国际化,打造高素质高新技术企业领军人才队伍。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高高技术人力资源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性。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引导欠发达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跟踪省内、国内、国际先进技术发展,结合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和技术扩散,与先进地区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开展技术研发合作。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引导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逐步实现由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转变。

参考文献

[1]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2010)[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2010中国火炬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3]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EB/OL].中国政府网

省略/zwgk/2011-06/08/content_1879180.htm

篇9

一、相关概念阐述

(一)高新技术企业。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国际经合组织等比较权威的机构已经做出了明确规定,笔者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后为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做出界定:所谓高新技术企业就是从事高新技术开发、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转化创业投资的资本运行活动。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支持等活动,同时,高新技术企业还承担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产品的研发费用、研发专业技术人才的工资所占的比重较大。(二)财务风险。财务风险的内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这两方面来看。广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由于企业内部的各项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各种无法估计的、无法掌握的事件,使得企业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的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导致企业的经济遭受损失、企业的收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狭义的财务风险主要是指企业由于举债而引发的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的可能性,这种风险仅仅表达的是企业在筹资活动中的风险。不论是广义的财务风险还是狭义的财务风险,都具有一样的基本特征,即:客观性、普遍性、不确定性、两面性。(三)财务风险预警理论。企业对财务风险的预警主要就是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的预测、警报。任何企业要想保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对财务环境进行监测,财务预警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危机的一种表现,一旦企业的经营者发现企业存在着潜在的财务风险,就必须立刻进行处理,企业一定要认真处理好财务危机和财务预警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构建财务预警机制,为企业合理规避财务风险的发生奠定基础。(四)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研发费用的支出较高。如前所述,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内涵的叙述可知,高新技术企业主要是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来引领时展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具有较高的科学技术含量,这样才能赢得市场、占领先机。但是,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和产品的研发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虽然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研发经费(投入做了相关规定)金额做出了规定,但是,对于高新技术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过程来说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些都是企业在未知领域中的探索,风险性也就可想而知。一旦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以失败而告终,那么高额的研发费用和人力资源成本就如同泥牛沉海。2.智力资本成本较高。我国在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认定的过程中,明确规定了高新技术企业中必须拥有一定比例的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一般要占到企业职工总人数的30%以上,而企业中真正从事高新技术和产品研发高精尖人才应该占到10%以上。这也从另一个层面说明,在高新技术企业中,智力资本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智力资本也成为企业所有的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这也是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明显标志。3.存在较高的市场竞争风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市场竞争风险主要就是指同行业之间的竞争风险。高新技术企业要想使自己研发出的产品能够准确、快速地占领市场先机,就必须保证自己研发产品能够符合广大消费者的心理需求、能够切实适应时展的要求。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管理者经常在技术研发滞后性、专利成果的溢出性之间进行着博弈。技术研发的滞后性使得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并未在同行业产品中赢得拥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带来的附加值;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的溢出性有可能出现企业的研发成果被其他企业模仿的结局,模仿的企业由于并未在前期投入一定的研发资金而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并且能够很快占领市场先机。可见,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市场竞争风险较高。(五)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发生的过程。从产生发展至今,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已经初具规模,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起步较晚,在前期的发展中经常会受到资金、人力、技术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我国的高新技术企业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缺乏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如:我国大部分高新技术企业开发的产品基本上还是模仿型、改进型的产品,这就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参与国际竞争的过程中缺乏拥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属于自己的产品,国际竞争能力较弱。正是由于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这种发展历程导致其出口的产品主要是一些低端产品和中间产品,国际竞争力严重不足。随着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在国家有利政策的支持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增加了对研发费用的投入,但是投入的力度仍无法同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再加之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转化率比较慢,产品的科技含量较低,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研发人员大量缺乏,管理层的决策能力不高,导致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的发生几率。

二、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因素分析。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因素,从宏观方面来看,主要是指国家政策、经济环境等企业无法主宰的因素。如:制度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主要是指产业制度缺乏完善、国家对利率的调整、国家税收政策变化、通货膨胀等;再如:产品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虽然有的高新技术企业也进行了前期市场调研,但是产品的创新本身就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市场前景也是不确定的,消费指导消费偏好、经济条件、偶发事件等,都能带来影响。(二)微观因素分析。微观影响因素主要是指企业内部的原因引发的。如:技术上的不确定性、研发技术转让为产品的不确定性、资金流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内部管理的不确定性等,这些都能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风险。

三、高新技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现状分析———以A公司为例

(一)A公司基本情况介绍。A有限公司于2004年01月12日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南山局登记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发、设计、经营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电声器件、新型机电元件)等。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该公司在技术上突飞猛进,在产品上不断创新,并多次成功地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商品,并获得了国家的专利,这些成效对A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产业的升级等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二)A高新技术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现状。1.资金使用效率风险控制成效低。为了能够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A公司这两年来在研发费用的投入不断上升,并且随着市场竞争、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投入还在不断增加。如:为了保证研发费用,A公司通过固定资产抵押的方式向银行借入大量的贷款,在归还了研发费用贷款利息和一部分本金后,A公司所持有的现金量十分有限。但是,A公司的正常运转需要大量的资金作支持,这对于A公司而言是一个不小的压力。目前A公司的预算制度还不到位,虽然预算项目比较详细,但是并未实现与公司其他部门整体预算的完美融合。2.对信用风险的事后控制缺乏完善措施。就目前A公司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来看,并不是很重视。由于和A公司合作的企业和客户信用级别比较高,在产品销售后或者技术转让后,存在一定的回收期,但是不论时间多久基本都能收回。另外,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随着企业市场的开拓,企业的营销部门的员工更热衷于产品的销售,对产品货款的追回缺乏积极性。可见,在信用风险的控制中该公司还是主要体现在销售的事后控制上。3.融资方面存在风险(个人感觉这段没有说清楚)。在企业筹集资金的过程中,负债经营是引发筹资风险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企业出现过度的负债,必然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如:A公司在成长期中,业务发展速度较快,公司的经营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是其资金需求也在逐渐扩大,这就造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比率一直较低。再如:某位国家级科研人员曾经看中了该公司的实验室,并与其进行了实验合作,A公司的领导层也十分看好这个项目,在优厚的资源优势上该公司与科研人员的合作非常愉快。但是,在后期由于该公司在一年内承接了一些大型项目的研发,于是就没有多余的资金对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支持。由于经营中的保守态度,没有资金支持的A公司只能中断了合作,从而错失良机,这对A公司而言是一大损失。4.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缺乏健全性。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是现代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中的重要内容。财务风险控制机制的构建需要企业建立专门风险管理部门、指派专门的风险管理人员、制定专门的制度。但是,就目前A公司的现状来看,在这三方面都存在问题。如:A公司并未成立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士、未制定专门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5.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匮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是一个随机的变化过程,但是,A公司并未构建完善的、科学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一旦风险发生,A公司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中。如:A公司在对风险的事前控制方面缺乏主动性,并未对财务风险的状况进行主动监控。

四、高新技术企业加强风险预警的有效建议和策略

(一)加快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高新技术企业不同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其自身的特征表明必须加强探索和创新。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如果技术创新能力弱,就必然无法同其他同行业企业进行竞争,也会引发财务风险的发生。高新技术企业的生命力、利润的增加都来源于自身的技术创新,一旦企业出现技术创新危机,忽视了市场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创新与引进,那么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企业离被市场淘汰的时间也就不远了。因此,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而言,必须尽快加强对专项人才的引进,特别是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在产品研发上一定要主张自主研发,这样才能帮助企业形成强有力的科研竞争能力,只有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中具有一定影响力才能站稳脚跟,才能在同行业中占据领先的地位,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发生的几率,获得长远的发展。(二)完善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在高新技术企业中,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是否拥有科研能力较强的创新型人才。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的创新、知识的创新、产品的创新上,还应该更加关注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管理理念的创新。就案例中的A企业而言,自身拥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并已经形成了一部分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企业管理上,A企业的问题也是较为明显的。如:该公司的总经理和董事长是由一个人担任的,董事会持股比例也不合理、监事会更是流于表面形式。可见,该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弱化了公司的治理效率和效能,更为财务风险的发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因此,高新技术企业必须要高度重视公司治理效能的提升,逐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监事会的重要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三)对财务指标进行全程、动态化管理和关注。企业的财务循环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持续性的过程,高新技术企业在前期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中投入了大量的费用,此时的技术并不太成熟,流出了大量的资金;在后期,企业的技术逐渐趋于成熟,但是,此时的企业又面临着资金缺口及融资的财务风险,资金流入量也不稳定。如果我们只从数据上对预警信号进行判断是不完善的,也是很难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发展趋势的。针对这些问题,要求高新技术企业在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时必须要对财务指标进行长期的、动态化的监控和关注,对于财务指标中所反映的预警信号、财务风险预警等及时进行识别。(四)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根据高新技术企业的基本特征,必须在高新技术企业的内部建立一系列的流程控制体系,这种流程应该涵盖企业中的研发、采购、生产、营销、服务、行政管理等不同的环节中,并严格地遵照企业的各项规范对流程进行控制。而对于在运营中发现的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总结与研究,及时修改和完善流程。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新技术企业所拥有的独特的行业特征决定着企业财务风险远大于其他传统行业。因此,各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尽快构建一套完善的、长期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多阳.论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对策[J].现代营销,2013,(12):21.

[2]彭莹.我国企业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4,(31).

[3]黄麟.探析我国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J].管理观察,2015,(23):65-67.

[4]肖晓蔚.互联网时代的财务风险防范[J].信息通信,2015,(8):145-146.

[5]刘国栋.企业风险防控管理浅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3).

[6]王熠恒.企业战略管理研究———以乐视网为例[J].当代会计,2015,(9).

篇10

[关键词] 哈大齐;高科技企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B

一、哈大齐高新区发展现状

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而且作为全国第五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带,哈大齐高新技术产业带目前已经启动,主要包括哈尔滨、大庆两个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国家及特色产业园区,6个国家级对俄产业化中心,一个省级高新区,4个民营示范区,2个医药科技园区。目前哈大齐高新区已经成为了黑龙江省重点扶持对象,并对其进行了有效规划,制定了相应的发展目标,未来发展前景可观[1]。

“哈大齐工业走廊”是黑龙江省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最快、工业化水平最高、经济最为发展,具有科技以及人才优势的发达地区。“哈大齐工业走廊”是以哈尔滨市为龙头地区带动整个高新区的发展,以大庆、齐齐哈尔地区为工业走廊骨干,其中还包括一些沿线地区――安达和肇东。为了振兴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整个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哈大齐工业走廊”应运而生。“哈大齐工业走廊”主旨是:结合实际,积极创新,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提高核心竞争力,寻找以东北地区特色为基础的自身特色经济。

为了充分发挥“哈大齐工业走廊”自身的经济优势,黑龙江省政府非常重视此项目,决定将此项目作为工作重点,力争将“哈大齐工业走廊”建设成全国重点高新技术区,通过“哈大齐工业走廊”高新技术区带动整个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大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始终坚持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领域配置,积极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深化科技、金融和管理改革创新,实现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加快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为建设创新型科技园区提供重要保障。

黑龙江省非常重视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决定将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未来十年的重要发展对象。不仅如此,黑龙江省科技厅在经过充分调研之后,选择哈尔滨、大庆及齐齐哈尔作为发展区的三大核心地区,并且制定了哈大齐高新技术区的相关策划方案。黑龙江省的目的是通过哈大齐高新技术区带动黑龙江省其他地区的发展,希望哈大齐高新技术区形成“带头”效应,促进黑龙江省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企业存在的诸多瓶颈

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硅谷的例子发展黑龙江省的高新技术产区。美国的硅谷主要是以强大的金融体系为支撑,政府的强大后盾为支持。如今,哈大齐高新区可以以金融层面为切入点,以金融层面带动其他层面更快发展,有效解决黑龙江省高新区的企业融资难,融资慢的问题。

目前,哈大齐高新技术产区还在发展期,从建设过程看,发展哈大齐高新技术产区是长期的过程,因此,目前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融资渠道狭小,外资进入困难

哈大齐高新区目前处于初步阶段,许多金融问题还没有达标。例如银行贷款的门槛较高,许多企业融资有一定限制和困难。企业只能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经营。从哈大齐高新技术产区的现状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虽然存在,但整体较其他高新技术区来说,发展比较落后,这就造成了筹集资金的能力有限。这样造成了许多外资投资意愿下降。

(二)金融支持体系不健全,人才匮乏

哈大齐目前金融体系还有待提升,因为本区域的证券、期货公司、保险、信托公司无论是从业人员的资质,还是服务水平,都是较其他地区落后。一方面,黑龙江省的专业人才少,无法对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而且对于金融体系的创新维护也缺少方法。另一方面,现在的中介机构、投资公司、私人银行等机构发展不够健全,缺乏公众信任度,因此会制约哈大齐高新技术区的发展。

(三)政府扶持力度小,国家政策落实情况不够理想

哈大齐高新区的税收减免政策有门槛限制,这就造成了目前有部分企业没有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目前,哈大齐高新区的政策扶持较少,应继续加大力度扶持。而且高新区的企业投资融资主体主要有政府承担,这样就会使风险投资资本与高科技企业的实际资本需要不匹配。此外,银行政策出台后实施的情况不够理想,部门之前没有明确的分工,有些国家给予企业的政策没有真正的实施。因此这更加使哈大齐高新技术区发展缓慢。

(四)科技创新企业实力弱,融资困难

目前,哈大齐高新区的科技创新企业还在发展阶段,企业规模较小,而黑龙江省给予的资金主要集中在大的科技创新企业,这就造成了小的科技创新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减弱,偿债能力不足成为普遍问题,在企业资金链出现意外时,经常不能及时偿还账款,对债权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利益损害。而且企业抵押物不足,担保公司不愿意介入担保,有些尽管可以担保,但是第三方的反担保落实也比较困难。

(五)金融机构与科技创新企业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科技创新企业不愿意对外披露企业内部的经营状况,或者对外披露的信息不真实,这就造成了金融机构了解企业的情况比较困难。因此,目前很多的金融机构派遣调查员去访问企业,但是因为调研员的资质差异,对于企业的真实状况了解的也有偏差。另一方面,由于人员资质以及人员的匮乏,金融机构难以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科技产品做出有效的评价,科学的判断。

(六)哈大齐高新技术区的经济水平较低

由于哈大齐高新技术区起步晚,地区相对比较闭塞,经济发展水平和其他高新地区相比,还处于较低水平,而且长期承担经济改革的任务成本较大,增加了企业发展的费用,阻碍了高新技术区的发展。而且由于哈大齐高新技术区以制造业为主,生产周期长,同时又缺乏资金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哈大齐高新区的经济发展。

三、解决措施

(一)政府应加大力度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扶持

政府是金融市场的主体,也是金融市场的管理者,为了真正达到高科技产业和金融企业之间的互动,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对科技创新企业进行扶持,加大税收优惠力度,使更多的哈大齐高新产区企业受惠。而且对于企业在担保上应该降低门槛,让更多的企业进行融资发展,通过高新技术产区的发展,辐射周边区域更好的发展。

此外,政府还应该加强监管调控职能,使金融环境向健康转变。随着技术的发展,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在科技产业上的优势愈发明显,这就显示出政府在金融市场中发挥的作用更加明显。一方面,政府应该从政策入手,举办一些金融科技的学术活动,培养更多的人才,为科技企业做人才储备而且提高整个行业的科技创新积极性,鼓励科技金融更好的进行融合。另一方面,政府应当成立科研部门,并且成立科研基金,使更多的资本进入科技领域,促进哈大齐科技产区更快发展。

(二)搭建企业银行对接平台,使企业银行有效沟通

政府应当开展一系列扶持高新企业的政策,悉心保护高新企业的幼芽,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障碍,给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绿色通道”。此外,还应适当组织银行与企业对接活动,促进银行与企业更好的交流沟通,确保“无障碍”交流,从而促使银行对于政策的执行更加有效,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更加方便快捷[2]。

同时,银行应当建立档案制度,建立高新企业信用档案制度,将高新企业的信用记录在案,对于长期信用较好客户可以适当加大放款额度,对于信用较差的企业进行限制放款额度。这样既有效减少了银行坏账的可能性,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银行的利益,而且又能够给高新企业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不必因资金问题限制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三)推出更加完善的政策鼓励企业发展

推出完善的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这样企业可以更加有效的利用政府资金,企业资金的问题得以缓解,在企业发展当中,可以有更大的经营空间,充分发挥企业高新技术的核心竞争力。而且,完善的政策鼓励可以使更多的企业进行融资以及外资的投入,使更多的外国资金进入高科技创新企业,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更加多样。同时外资投资可以在引导人才、资金及技术方面向高新技术产业区聚集,使哈大齐高新区成为资本密集、科技发展及金融活跃的地区。此外,完善的政策鼓励可以使高新技术企业摆脱不必要的包袱,减轻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负担,可以让高新技术产业既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发展中来,而且还能够减少高新技术企业资金链出现问题。

(四)建立更加完善的多元化融资体系

哈大齐高新区的企业目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也是制约哈大齐高新技术产区发展的瓶颈,应该对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进行有效改进。因此,应当积极采用创新性融资工具,加大高新技术企业信贷的额度,并且降低企业融资的门槛。此外,还应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让哈大齐高新区的科技公司能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的融资体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经过科学的调研和统一的筹划,进行融资体系渠道的扩建。例如,可以采用财政融资体系,商业银行融资,项目融资,基金融资,债券、租赁融资等等方式,促进科技与金融发展更加健全。

(五)搭建平台,促进银行和科技企业融合更加完善

1.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加强与科技部门合作,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加强对重点科技工作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担保业务,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水平。

2.鼓励商业银行进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模式、产品和服务创新。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对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金融机构优先给予信贷支持,简化审贷程序。对于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质押和仓单质押贷款。

3.鼓励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探索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管理模式。做好科技型中小企业从初创期到成熟期各发展阶段的融资方式衔接。鼓励更多的银行、更多的投资机构开展科技金融工作,民营的担保公司开展科技金融担保业务,采取对接会、一对一对接和设立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方式开展科技金融对接服务工作。

(六)深化信用体系建设,优化社会信用环境

金融信用体系基础牢固,可以促进金融市场流畅、稳定的运行。在金融领域,良好的信用是科技金融的一条主线,对促进科技金融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1.加强部门间协调,在行政审批、项目招标等领域积极应用信用评级报告等信用服务产品,对信用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优惠和支持,对失信行为进行协同监管,形成激励约束和制裁机制,有效净化社会信用环境。

2.政府应当担任起信用体系的管理角色,全面对信用体系进行规划,对信用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有效管理[3]。同时政府要针对当前的信用体系出台相关的法律制度,对于具有不良信用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制裁。通过法律的形式,不断促进当前信用制度的完善。

3.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使企业了解信用的重要性,并且引导企业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提高其对外披露信息的准确性与可信度。

[参 考 文 献]

[1]于静,范继红,赵琳,韩阳.哈大齐工业走廊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北方经贸,2016(2):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