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研服务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科研服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医学科研服务

篇1

关键词:新建;大学附属医院;科研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 3198.2016.22.032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总理指出要推进科研领域“放管服”改革,更大的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科技创新,成为当前全国科技工作者的共识。作为大学附属医院,科研、医疗、教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才能平衡发展。科研是医疗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和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是保证学科建设与发展、培养医学人才的重要措施。科研的发展又依托于医院业务增长、学科发展水平、人才储备水平、科研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大学附属医院作为新建医院,科研工作从无到有,从有到量、质提升,绕不开科研服务体系建设。作为科研服务职能部门,结合医院开业两年科研服务工作实践,浅谈医院科研服务体系建设,以期对以往工作进行梳理及对未来工作进行借鉴。

1 健全科研服务组织机构,提高科研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工作开展的保障,医院建立了党政联席会议决策,分管院领导负责,医教部主管的组织机构,明确科研服务的岗位职责,列出了服务清单及服务流程并公布上网,力求科研工作者能一目了然了解相关流程。科研服务工作者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详细了解国家整体科技规划及科研体制改革动向,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掌握最新的项目申报政策和指南,具备医学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知识,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信息运用和决策能力、组织协调和公关能力,具备知识产权和伦理相关知识。

2 完善科研服务制度,明确科研发展规划

建章立制,出台了《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技项目过程管理办法》、《论文管理办法》、《专利管理办法》、《科学技术奖励及配套办法》系列科研管理制度,并不断进行修订完善,让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行之有效的政策对大学附属医院的科研事业具有导航作用。所在医院根据学校的要求、地方的需求及医院实际制定了奋斗目标,五年达到综合三甲医院评审标准的关键评价指标,基于医院的奋斗目标明确科研发展规划,争取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致力于为科研人员创造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研究环境。

3 推动科研工作实施

3.1 紧密依托大学资源

所在大学是国内知名大学,科研体量巨大,科技成果辈出,医院处于起步阶段,充分利用了学校的资源,获得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共享科研实验平台,共享申报途径,共享专家修改标书提高标书质量。

充分利用学校学科齐全的优势,推动医学、工程、信息结合,推动交叉学科融合。

3.2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医院以“科对科”援建的形式引进兄弟医院优势学科带头人水平及执行主任,引领学科发展。青年人才作为医院发展的未来和希望,是医院科研工作的生力军,是重点培养对象,实践表明,青年博士又是重中之重,据兄弟医院统计,2009-2012年入院青年博士147人在2010-2013年科研产出情况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数为47人,省自然科学基金人数为13人。重点人群进行重点培养,科研导师进行结对辅导;提供科研轮转时间;出台了《青年人才成长进步计划实施方案》,以院内经费的形式资助“潜力领军”计划、“骨干成长”计划、“种子培养”计划,作为科研启动基金;选派员工赴英国、意大利、加拿大、中国台湾等交流学习,扩大视野,拓宽交流合作。

3.3 发挥激励机制,营造科研氛围

以精神激励为向导,举办周年学术展等活动对成果进行公开展示,每年召开科技表彰大会,表彰优秀科研人员,通过全院网络系统、媒体等形式进行大力宣传,促进科技工作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以物质激励为基础,以《科学技术奖励及配套办法》制度保障物质奖励,提高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收入,让付出和收入成正比。以竞争激励为核心,通过院内基金公开申请,限项项目院外专家评审等方式鼓励竞争。

3.4 加强目标考核,创新服务方式

根据远期科研目标的总要求,分阶段实施近期科研目标,用远期科研目标统揽全局,对近期科研目标进行细化,把科研目标细化到学科、落实到人,发挥临床科室积极性,调动临床科主任能动性,设立量化科教考核指标(比如SCI论文数、科研项目立项数、科技奖励获得数,如前期基础薄弱存在困难,可设立投稿数、申报数为目标,不单纯以最终结果考核)。建立微信群,实时解答科研申报遇到的疑问,及时解决科研申报遇到的困难。加强动员和培训,组织开展科研辅导,举办科研会议,从基金的政策介绍、申报要求、科研选题、标书写作、科研开展等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标书进行初选后进行标书的修改和个别辅导工作,有效的提高标书的质量。做好科研的全过程管理工作,在科研管理中做到早启动、早参与、全过程、全服务,为科研员工提供课题申报的填报、审核、上报、立项、结题的服务工作。

4 结论

随着国家深化医疗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入,建设与时俱进的科研服务体系,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发挥激励机制、营造科研氛围、加强目标管理、创新管理方式等手段,为医院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运芳.浅谈科研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02,15(4):243 245.

[2]丁胜.高校附属医院科研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医院管理杂志,2011,18(8):783 784.

[3]杨铃.完善科研激励机制,推动医院科研进步[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9):77 78.

篇2

(一)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

1.对科研管理人员不够重视

学院在工作待遇、进修培训、资金配套、职称评审等方面对科研人员缺乏必要的支持,导致科研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也抑制了其管理创新能力。虽导致了科研管理人员工作定位的模糊性,严重影响了科研管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不利于科学研究的长远发展,致使科研服务水平总是停留在初级阶段。

2.缺少规范化的操作指导

目前各高校都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科研管理规章制度,如对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进度的检查、科研经费的使用和科研课题的验收。但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会遇到新问题,或者新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高校科研主管部门实时有效的系统培训和指导,而产生职业初期的不适应。

3.缺少高效统一的管理平台

高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平台是通过网站或者QQ群信息、上传材料和讨论问题,缺乏科研管理应用软件和数据库建设,很多数据的处理和信息资料的上传下达都要工作人员的手工操作,这种模式缺乏高效统一的监控管理,使得科研管理工作常常出现返工修改、工作延滞等现象,大大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和工作量。

(二)科研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薄弱

科研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常常认识不到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仅把科研管理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来完成,没有将其与高校的发展定位相结合,没有考虑到科研管理与院系和学校创新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了科研管理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对自身定位不明晰

高校的一线科研管理工作人员通常承担着课题申报的通知及材料整理上报、科研活动组织、科研工作量计算等基本工作,此外还要承担学院的其他日常任务,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琐碎,付出较多但往往很难得到相应的认可和肯定,缺乏工作成就感,对自身的工作定位产生困惑。按照马斯洛的需求理论分析,当人们在自我成就感难以得到满足时,内在的工作驱动力不足以驱使外部的工作效能,必然对现有工作产生职业倦怠,这是限制科研管理人员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原因。

2.专业知识缺乏

二级学院的科研管理人员的学历、专业各有不同,大多数人所学的专业与本学院各专业无关,很多人从事该工作之后,也没有精力了解本院系申报的科研课题主要涉及哪些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以至于在收集整理材料时,很容易发现科研教师在申报与专业内容相关的材料中出现纰漏。因此,加强科研管理人员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也由于学校缺少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指导,导致他们在科研管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参差不齐。科研管理人员服务的对象是各学科领域的学历层次高、知识范围广的教师、研究员,如果其缺乏相关学科专业背景知识,对教师的研究领域、研究水平及最新研究进展缺乏了解,就很难与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做好服务工作。

3.缺少与专业教师的沟通

大部分二级学院中的科研管理人员和专业教师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通常只是在课题申报的信息和收集整理材料时与专业教师有接触,也由于自身水平的限制,很多科研管理人员难以将课题申报的注意点一一耐心与教师讲解,忽视对科研项目申报过程控制与监督,以及申报结果的反馈与跟踪。结果造成课题申报不能及时开展,项目不能及时结题等类似问题。

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科学自我定位,提高服务质量

科研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自己担任的是辅助、协调者的角色,因此,做好组织协调与沟通能力是科研管理人员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要做到:一要加强与领导的沟通,切实领悟任务意图,合理制定工作任务;二要加强与教师的联系沟通,良好的沟通可以增进相互理解,促进工作任务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

科研管理人员需从专业化角度提升自己在“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两方面的技能。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在工作中不断加强巩固和积累本学科的专业知识,及时掌握和补充新的内容,了解和掌握科研人员当前的工作状况,这有利于与教师更深入地交流,积累办事经验,对一些常见问题做出正确处理。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人员要熟练业务技能,确保科研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例如要准确理解科研管理的有关政策,熟练掌握项目的申报要求、考核标准、结题鉴定、成果推广等流程;熟练查阅项目成果;熟练统计科研工作量。

(三)加强重视,积极指导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和交流,促进主管部门和二级学院科研管理人员的互动,从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激励机制,在人动、物质奖励等方面褒奖工作认真负责、有想法、有创新的科研管理人员,树立典型,激发其工作热情;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整理出台详细的工作指导手册,详述学校的各类科研申报项目的各个环节,帮助科研管理人员熟悉业务;校级科研管理的官方微博或者是开发科研管理软件,将科研项目的申报信息共享给全校教师,既可以减轻二级学院工作人员的压力,也能以官方的角色澄清一些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

(四)科学实施,积极构建科研数据库

为了提高二级学院科研管理质量,科研管理人员可以尝试建立科研数据库,包括教师资料、项目申报、成果评选、专利申请、著作出版等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有以下好处:一是有助于科研管理人员甚至是全院教师了解学院科研总体情况,二是有利于学院加强对科研情况的有效管理及科研活动的全程跟踪,三是帮助新教师更详细地了解项目申报的手续和规则,有利于提高项目申报的命中率,四是日常的数据积累有利于减轻统计年终绩效考核的工作量。

三、结语

篇3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学科服务 问题与对策

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提供学科前沿知识的同时,加大对学科服务的研究是提升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随着高校图书馆信息载体功能的凸显,特别是基于网络技术的各类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书目信息进行检索来获取资源。再加上数字科研环境的成熟,科研分工的细化,利用虚拟实验室、科学计算软件等工具来进行知识挖掘和检索,满足科研对知识利用的需求。

一、高校图书馆与科研学科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承担着大学教学、科研等服务的重要任务,特别是学科、专业的细化,对图书资源信息的支持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据统计,当前高校图书馆学术类知识资源主要满足科研管理和学术档案检索工作,高校图书馆应该意识到研究型数字化资源在推进高水平、多学科科研进程中的积极作用。在高校图书馆自身定位上,有面向教学的、有面向科研的,而学科信息服务主要从满足教学参考服务基础上,为学科研究人员提供信息环境,通过建立专题数据库,充分发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信息服务优势。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高校图书馆数据资源提供了技术支撑,尤其是数字科研环境下,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计算资源、数据资源、服务资源的有效整合。大批高性能仪器设备在协同管理中获得高效利用,拓宽了科研领域,缩短了研发周期,增强了科研人员对知识集成性的要求。同时,高校图书馆从原始数据的挖掘中,利用知识分类构建专业知识数据库,与国际行业前沿接轨,为高校科研提供辅助咨询服务,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价值。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研究

面向科研的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主要分为五大块。一是学科专题数据库建设,所谓专题数据库,主要从学科领域、行业特色上来构建特定学科资源数据库,对某学科进展及动态信息的搜集、对最新研究成果的展示,对行业前沿知识文献的整合等。如上海交大图书馆在专题服务平台发展上,以学科分类来推荐新书、提供最新资讯、行业发展动态、资源导航及检索等互动平台;浙江大学图书馆专题数据库建设,通过对ESI、CSSCI等文献进行排行榜分析,从分析工具、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中来完善专题资源。二是构建学科服务平台,通过对各专题领域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挖掘,从构建Libguide应用平台上,以学科馆员为主导,集成各类学科电子资源,并通过多样化个性化学科信息门户平台便于读者进行检索和使用。对于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上,借鉴国外学科信息门户网络优势,从开放性、集成性、针对性、可靠性、知识性上进行序化管理,弥补常规搜索引擎的不足。如在专业性上,针对某一学术研究信息进行统合学科资源;对知识性,根据知识内容进行筛选、描述、信息资源。美国Springshare公司的LibGuide是以“云端”管理方式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读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方便快捷获取学科资源服务。三是构建学科信息服务团队,从团队成员分工上提升专业化水平。如南开大学图书馆将学科馆员队伍建设作为提供学科服务的基础,从学科成员的专业背景、学术科研能力上进行优化,由资深学科带头人负责面向科研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四是明确嵌入式学科服务方向,对于“嵌入式”,人类学家波兰尼在《大变革》一书中将“一种食物嵌套于更大的实体或环境中的一种状态”。嵌入式学科服务是对数字时代下学科馆员的重新定位,打破传统时间、空间限制,为用户搭建个性化学科信息服务环境。其方法表现在,首先对各院系教学、科研工作进行走访,了解师生信息需求;根据学科发展动态,有目的的搜集信息资源,并听取师生的意见反馈;最后从信息课题的策划、内容分析、信息资源的整理上,以学科信息馆员嵌入到科研工作中的身份与服务的用户进行深入合作。

三、当前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学科服务问题及成因研究

国外高校对学科服务研究较早,尤其是在学科数据管理、规划上,注重科学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凸显学科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使用效率。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面向科研学科服务实践中,起步较晚,各学科服务平台构建不完善,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学科服务平台水平较低,除了全国重点高校之外,很多大学图书馆在学科服务平台建设上与国外相比悬殊较大,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还未建立学科服务平台;在服务内容上,以基础服务为主,学科化服务仅限于文献、参考资料的编写与整理上,多数高校图书馆以资源服务指南为主;在学科资源建设上,显得较为单一,与院系科研人员联系较弱,仅满足常规性文献检索及参考咨询服务,缺乏针对性和深层次学科服务。二是学科咨询服务单一,通常以学术论文提交、查收查引、文献传递等服务,对于面向学科课题研究咨询相对较少,专职学科咨询馆员较少,多以兼职为主,学科背景多样化馆员数量不足;另外,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学科服务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而很多学科馆员在科研能力上欠缺,无法满足学科服务要求。三是学科馆员整体学术水平偏低,从国外学科馆员占比约为总馆员数的30%以上,而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尚不足一成,即便是大多数985工程类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职称结构、学历层次等相对较低。四是对面向科研的学科支撑体系建设不到位,从当前图书馆现有资源整合来看,多数以基础性信息服务为主,缺乏专题数据库建设,如主要针对科技查新、定题服务、收录引证等查询工作,而对于科研评估服务较少。从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在资金投入、学科服务规模及服务质量上都低于国外,尤其是在技术上,对软件、硬件的建设相对不足,对知识版权的维护及学术成果的推广缺乏系统规划,未能从学科知识库、机构知识库的成果共享中提升信息资源效率。再加之学科服务馆员自身水平局限,缺乏信息服务意识,未能从学科服务实践中关注科研需求,学科服务针对性不足。

四、构建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学科服务的对策和建议

(一)积极开展科学数据管理的挖掘与服务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科学数据管理实践中,要注重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特别是对科学数据挖掘的细粒度转变,对必要的元数据进行描述和合理引用。科学数据是推进科研活动的原始基本数据,如各类观测记录、实验数据、调查报告等,通过对这些基础数据的整理,从反映事物本质规律上来促进科研产出。英国数据保存中心将数据管理和共享作为优化数据服务模式的关键。如对某项研究的数据采集资料进行保存,从数据共享中支持文献引用;再如对于期刊论文、会议论文、专利文献、科技报告等,既可以作为科研资源,对其进行组织、存储、管理、分析、重用,又可以作为开放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对其实验过程、实验方法、同行评论、实验结果、数据分析处理等记录进行借鉴,以发挥科学数据对科研工作者的有益启发。积极借鉴国外数据管理服务方法和管理成果,如构建数据管理平台,积极与其他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推荐你科学数据资源共享;加大对科学数据管理中心建设,借助于高校图书馆信息平台,从知识数据库建设中开发专题数据库,挖掘数据,从时间、空间上满足科研人员综合性检索服务。

(二)强化对用户信息需求的分析

用户信息行为是对信息资源、信息渠道进行检索、应用的具体过程,由于影响用户信息行为的因素较多,在开展学科服务实践中,首先要对用户需求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在大数据背景下,对于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多样性、复杂性,要从多种信息渠道的研究中梳理信息阅读习惯,信息获取方式。开展问卷调查,从阅读调查、信息查找、科研资料搜集、研究成果共享等方面进行分析,根据用户需求特点来制定学科服务内容,判断学科服务的意义和价值,明确用户学科服务的方向。

(三)营造学科服务环境,培养学科用户信息素养

学科服务环境的构建,主要通过对学科数据文献的整理,从物种数据、序列数据分析中,满足科研工作者对科学知识情报服务。如为学科人员提供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比较及影响力对比资料;对学科内部知识结构的类比分析;对某一主题相关研究机构、重要研究信息、核心期刊分析、科研评价分析等内容。信息素养是认识信息、辨识信息、修正信息、重建新知识的过程。培养科研人员从信息技术通晓及批判性思维中,正确、客观的获取科学知识,并将之融合到自身研究实践中。高校图书馆信息环境建设,要从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上,加大与科研用户的合作,以信息分析、文献挖掘上协助科研读者推进学术活动。

(四)构建高校机构知识库

开放存取作为学术信息资源共享的理念,打破传统商业出版的垄断,从促进学术信息传播共享上发挥知识价值。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资源主体,更应该从学术文献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存储、分析中,完善机构知识库。如借助于知识讲座、学科服务培训班、在线课堂等方式来指导读者参与到开放存取环境中,从信息资源的使用、存储、共享中最大限度的发挥学术资源的价值。机构知识库作为科研工作知识成果传播和应用的重要机制,在服务学科科研工作中作用巨大,各高校图书馆应该积极承担建设责任,来支撑科学研究。

高校图书馆面向科研的学科服务,在建设上要结合高校实际,特别是对科学数据库的管理上,深入到各院系科研用户工作中,通过实际调查来规划学科服务方向,着力从数据库建设、文献管理软件上来拓宽学科服务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加强馆藏资源数据挖掘,强化咨询服务、构建专题文献库,以更新的服务方式逐步构建数字化科研学科服务信息环境。

参考文献:

篇4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其归结点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多年居苏中地区前列,经济实力不断增加,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条件。在强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关注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来抓,切实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正如市委倪士俊书记在刚刚闭幕的市委十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报告中指出:我市在关注民生上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市场体系,提供就业岗位2.3万个,推荐就业7000多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6万人,总量达27.5万人,转移率77%,有效整合大病救助和城乡医疗救助,共发放医疗救助金近270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78.5万人,覆盖率98.2%。全面推进了社会保障“成建制、全覆盖”,企业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近10万人,基金备付能力达到30个月,城乡低保受益群体不断扩大,五保供养金全部由市财政统筹发放,全年共计680万元,全年新建经济适用房6万平方米,安置房30万平方米。这些成绩的取得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作为市场价格监督和管理的职能部门,理应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价格问题。

二、我市影响民生工作的几个突出问题。

1、物价上涨,低保人群生活难。目前在政府制定价格的商品服务中,绝大多数是涉及民生,在放开价格的商品和服务中,凡是涉嫌垄断和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绝大多数是伤及民生的。一直以来,物价就是经济生活中最敏感的因素,特别从20__年下半年以来,尤其食品价格的上涨,低收入群体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越来越脆弱,敏感程度越来越高,人民群众对物价上涨的强烈反映达到数年来最高。

2、医疗价格虚高,群众看病难。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尤其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和其他社会事业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休系不适应农民健康需求矛盾相当突出,特别是药品价格偏高,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返贫现象时有发生。据对小纪镇富民村调查,尽管政府实行了大病统筹,但仍5%左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解决“药品价格虚高,看病贵”的问题,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中低收入的普通老百姓反映的“三难”问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比较普遍,其中看病尤为突出,因为“看病”这是关系到人的基本的生命权、健康权。几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已连续进行10多次大规模降低药品价格,但实际效果并不十分明显。这是滞后的解决当今我国物价问题的模式,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3、就业培训成本偏高,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难。近年来,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每年都大幅度增长,得益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在农村劳动力不可忽视的贫困群体,需值得关注。据调查,我市农村低保中,有劳力无外出务工的低保户占60%,这主要因素是年龄偏大,观念落后,文化水平低,无一技之长。如何加强农村低保对象的再就业培训,尽快帮助他们脱贫致富,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政府举办的各类培训,技术含量不高,收费低,但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社会举办的各类培训技术含量偏高,收费高,低保对象又难以承受。如参加各类养殖业、种植业培训班,一般人均交费500元左右,主要是生活费、车旅费等,培训费由政府资助。如参加高级技工和技师培训,一般交费都有二、三千元,热门专业收费更高。如此高的收费阻挡了一批想脱贫、想就业的农村贫困人的技能培训。

4、经济适用房建设速度不快,低收入家庭住房难。20__年政府投入5000万元建设了“春江人家”安居住宅小区。建成解困房4万平方米,580户已于20__年6月入住。20__年,政府投资1亿多元,在北城区开发建设6万m2经济适用房,解决了700户左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尽管如此,针对我市大量低收入家庭来说,经济适用房数量仍杯水车薪。另外政府在廉、租房保障方面,仅覆盖到城镇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尚未达到省政府提出的将保障对象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廉租住房房源较少,实物配租比较偏低,仅占已保障户的10%左右。在建房资金筹措上,仍要加大力度,特别在财政预算上要安排足够的财政预算资金;土地出让金净收益中部分用于廉租保障资金远远没有到位。

三、价格服务民生工作的几点建设

1、严格控制出台涉及群众生活的涨价项目。特别是 元旦春节将至,市场消费渐旺,物价部门要密切关注两大节日期间的市场变化,重点加强对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粮食、食用油、肉禽蛋、水产品、蔬菜、成品油、液化气、煤炭等重要商品价格的监测,坚持实地采价,提高监测频率,增加监测网点,加强部门预测,切实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同时两大节日期间严格控制出台调价项目,原则上不出台或尽量少出台涉及民生的提价项目。确需出台的,要严格按照定价权限,切实履行定价程序,经市政府同意后,方可稳妥出台。要采取相关配套措施,把对低收入群众的补贴落实到位。对特困家庭可适当以实物或定点购物券等形式进行救助帮扶。要进一步落实省20__年出台的《关于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进一步加强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提出我市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标准,要根据物价涨幅的变化,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使城乡居民不因物价过高上涨,降低生活质量,降低保障水平。

2、改革医疗服务价格,缓解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一是要改革药品价格管理办法。要调整药品价格管理形式,根据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药品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实行政府定价的药品,仅限于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障药品目录的药品及其他生产经营具有垄断性的少量特殊药品。政府定价以外的其他药品,实行市场调节价,取消流通差率调控,由经营者自我定价。二是药品价格管理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要规范销售费用率和销售利润率,使经营者能够合理补偿成本并获取合理利润。流通环节的进销差率和批零差率合并计算,实行差别差率,并逐步调整流通准确率总水平。三是要加强药品市场价格监督和检查进步明确规范经营者经营行为,药品销售实行明码标价。医疗机构有义务向患者提供各类药品使用的查询服务,实行“住院病人费用一日清”制度。同时加大查纠药品价格违法行为的力度,切实维护患者的价费权益。针对新型合作医疗低水平、门槛高、报销比例不太大等制度缺陷,要逐步建立与新型合作医疗相结合的特困医疗求助体系,确保低保户、五保户、重点优扶对象等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篇5

【关键词】中职专业英语;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实践

一、研究的前提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我国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世博会,我国的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市场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国内旅游业以其独特的行业优势得到快速发展。旅游服务与管理英语既是旅游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英语课之一,也是该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他们将来从业必需的知识储备之一。按照《旅游服务与管理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教学目的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口语方面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掌握基本的旅游服务用语,通过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能在旅游服务岗位用较为准确流利的英语为客人服务。目前我校的课程教学计划是根据国家教学指导方案制定的,就现阶段旅游市场对其从业人员的要求来看,现在所应用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对学生今后的就业指导性不强,缺乏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为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为其顺利就业铺平道路,我们就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拟进行改进研究。

二、目前我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形式传承“学科本位”。长期受传统教学法的影响,加上缺乏对所教专业的岗位经验,对岗位知识和相关专业业务流程陌生,并缺乏对旅游经营行业就业信息的及时了解等因素,我校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因此导致目前这种重讲授,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局面,而大量的术语和专业特定内涵的信息也让学生不知所云,使得教和学都处于莫衷一是的局面。(2)因专业英语课时非常有限,仅有一个学期,而学习内容较多,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在一堂英语课中,综合着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使得教学内容“广而不精”,其结果是侧重语言知识系统性的教学,而在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方面却无法顾及。(3)由于对所学专业的不了解,对未来和就业前景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见性,学生没有认识到此专业英语的学习是他们专业技能中的核心组成部分。甚至有很大一部分同学认为,他们以后不会去涉外服务部门工作,学不学或学的好坏意义都不大。(4)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目前此课程的检测以终结性评价为主,主要是期中和期末的口试和笔试的检测,而旅游英语的实践性要远远大于其自身的理论性。所以目前的考核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综合能力。职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比较薄弱,学习的自觉性差,学习的自信心不足。以单一的标准评价学生,容易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5)教学与专业实习脱节。实习对于职校学生来讲是增强实践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渠道。我校与旅游企业的合作近年来一直不能保证其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否符合行业要求也无从考察,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在就业竞争中无法体现出在旅游和英语两个方面的就业优势。鉴于以上的问题与矛盾,我们就《旅游服务与管理英语》课程与教学体系进行如下的探究。

三、研究内容

围绕市场对旅游行业的要求开展具体课程教学。以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获取就业过程持续发展所需的英语基础技能为教育的出发点和根本点。具体如下:(1)课程模式。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能三个方面设立基本要求。课程模式设置以“能力为本”,课堂教学加大听说能力的培训,多进行场景教学,明确掌握相关语言学习目标。(2)校本课程开发。目前我校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服务与管理英语》。本书编写紧扣旅游业的特点,涵盖了旅游的服务、管理等方方面面等内容,强化了行业的规范用语。根据我校学生的基础,未来就业的可能方向,我们将旅游管理、销售方面的内容删除,强化细化饭店服务、 导游服务等内容,本着以“实用为前提,够用为尺度”的原则,始终突出听说能力的训练。另外,我们也建议学校将目前一学期的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为一年,周课时四节,使学生能系统完整地学习本专业所需要的基础语言知识,提高其语言运用技能,从而获得一定的实际岗位应用能力。(3)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职校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议学校与规范的旅游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得学生能边课堂学习边参观边实地见习和实习,学习与实习循环周期缩短,多次实施不同学习目标循环实习周期,改变目前这种课堂教学全部完成后,学生到相关旅游企业实习一周或几天就算完成任务的局面。第一,教学目标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注重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旅游英语专业基本技能,特别是听、说能力。第二,教学方式:突出“能力本位”,合理使用各种现代教学方法,以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尤其是具体岗位的语言表达能力、旅游服务意识、与服务对象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及可持续学习的能力等。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的形式:一是合作教学法:采用不同人数的小组对话、讨论、小组作业、组间交流、组间竞赛、角色扮演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二是现场教学法:凡有外来人员参观学校时,由本专业学生负责接待介绍,在班级上课时用英语演示,全班同学学习、分析、提高,并完善培养学生的临场发挥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景点或饭店现场,进行角色分配,以各组为单位演练小组学习、讨论成果,将教学内容融合在角色的扮演中,进行组间互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培养相互尊重,服务为本的意识。四是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让学生观看与教学相关的案例,及学生演示的录像,然后全班讨论交流,以总结经验得失,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五是模拟仿真教学法:带领学生去本市博物馆、东门等旅游景点实地教学,然后让学生现场推销自己给景点游客导游。以实践检验学生的岗位技能锻炼培养学生的岗位实际应用能力。实施上述种种教学方法 ,我们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语言交际能力,具备岗位实际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个人和他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依靠、相互帮助、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并且相互妥协让步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意识,具备这个职业与人沟通,为人服务的基本能力。(4)考核评价体系。评价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的最好方法,良好的评价方式不仅可以给学生做出一个合理的评价,还可以不断的激励和调整学生的学习。因此,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将终结性和单一性的教学评价变为动态的、多元性的评价方式。我们对学生采取多元化的动态评估方式。多元性的表现:包括有期中期末考试、单元测验、课堂讨论、角色扮演、英语演讲、团队活动、实习报告等,增加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表现的评价,减弱了终结性评价的分量。动态性的表现:加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分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重视学生见习实习表现出的岗位意识,岗位素养和岗位技能等,培养锻炼学生终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

四、研究成果

从学生日常学习反馈的信息来看,我们在教学内容上的加强和删减,在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在测评方法上的多元性的使用,减轻了学生的困惑,明确了学生的岗位技能目标,加强了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由于我们对于此课题的研究时间只有三年多,本专业就业学生样板数据非常有限,还无法得出比较全面可靠的结果。作为我校省“十一五”的课题研究,我们会继续跟踪尝试,对职校教改的进行不断尝试,添砖加瓦。

参 考 文 献

[1]姜希星,王鹏.高等职业院校旅游英语专业教学实践探索[J]

篇6

【论文摘要】本着满足企业需求,实现学生顺利就业的职业教育理念,笔者在从事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认真分析研究学生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对高职酒店管理系列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并对这些方法及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提出了职业化教学法,同时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推广。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实现被教育对象的顺利就业。这就要求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在学习期间能够掌握所学领域比较实用的操作技能,并能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如何让受教育者达到行业要求。就成了职业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而目前大多数高职人才的培养都沿用本科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能被充分调动。毕业时既没有技能优势,在理论上也远不如本科生,无法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导致高职生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在从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笔者发现要解决上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切实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技能.又乐于主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做一个标准的职业化酒店人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了一套方法,并在运用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将其定义为职业化教学法。下面以《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为例,对职业化教学方法的实施加以阐述。

一、设定教学目标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就是要使学生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具有餐饮服务的常识(中、西菜点知识,酒水知识等),具备对客服务的意识(重视服务的价值,即笔者曾提过的“服务为王”的价值观)。掌握餐饮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例如。托盘、斟酒、折花、摆台、接受预定、引领入座、点菜、上菜、分菜及结账等),能处理餐饮管理中的基本问题(例如,餐前小会、分工及处理顾客投诉等),拥有餐饮服务者的气质(站姿、走姿、谈吐及基本的肢体语言等)。在毕业时,能够顺利实现在东部沿海的中高级涉外酒店餐饮部门就业。并具备一定的成长空间。

这些目标中有些需要在课堂上着重强化.有些则要求学生课后的自我巩固;有些需要教师利用案例加以诠释,有些则要求学生亲身体会。因此,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同时,要对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根据知识技能的特点运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职业化能力的培养。

二、几种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分析

(一)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满堂灌输理论知识

这种方式目前仍为最普遍的方式。学生在课堂上非常被动地吸收枯燥的理论知识.使得原本有趣的专业课程变成了睡觉时间。据了解,采取这种教学方式的教师有两大原因:一是自身不具备专业实践技能,因而无法传授给学生:二是学校缺乏实训条件,也只好做无米之炊。

(二)盲目使用多媒体,大量地填充影像资料

最近几年.多媒体教学被认为是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推动教学互动的有效教学手段,于是不少教师和学校对多媒体教学趋之若鹜,不根据专业及课程的实际情况,想方设法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有些教师多媒体课件仅仅是把原来的文字榜书内容敲上去。有些则填充大量图片,还有的干脆成了电影欣赏课。当然,也不乏运用成功的例子,但更多的还是流于表象。

(三)机械运用案例分析,像在培养阅读能力

目前,高职院校的双师教师非常缺乏,有不少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而学校又没有相应的教师培训计划,在从事教学时只好从理论到理论。特别是在运用案例进行教学时,由于缺乏实际经验,教师分析案例空洞无力,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主要表现为案例教学针对性不强,无法体现具体工作岗位的工作要求和过程,教师仅对案例文字进行分析,不能延伸到具体的岗位工作中去,尤其在案例中事件的处理上,仅凭想当然的分析。这种乌托邦式的职业教育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尤其是对应变能力的增强没有发挥作用。有些教师甚至把案例当堂拿出来让学生阅读分析.俨然成了阅读课.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时间。

三、职业化教学法的运用

(一)讲解知识要领,演示服务技能

按照“理论够用”和“理论指导实践”的原则,先讲解基本理论知识,然后演示服务技能。例如,在讲到西餐摆台操作技能时,教师先讲解西餐服务与中餐服务的异同,然后把西餐摆台所需的餐具展示给学生.并告知每种餐具的摆放位置、先后顺序及相关要求,接着由教师亲自演示两遍给学生观看(其中,第一遍会按照标准操作摆台,并逐一解说要领,当学生完全看清楚后.第二遍则会有选择地在某几个操作上出现偏差,让学生找出问题),最后再总结摆台的要领.并编成口诀,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记牢。

(二)练习操作技能,逐个纠偏达标

当讲解完一项操作技能后,要求学生课后去体会,在下一次课堂上,学生需要在教师面前练习操作。练习一定时间后,教师逐一审核,指出不足的地方,讲解纠正的方法,并挑出其中几位较为优秀的学生.让他们帮助不达标的学生提高技能水平(这种方式在实际运用中很受学生的欢迎。一方面.学生之间的交流使他们都处在比较放松的状态,更容易纠正提高;另一方面,对于较优秀的学生,则可以培养其基层督导的沟通能力),每一项操作技能结束练习之前。教师再逐一审核,并考评打分。计入平时成绩,以督促学生端正态度,认真练习,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标。

(三)分组模拟演练。融汇职业精神

模拟演练是酒店职业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模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领悟酒店职业精神。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在该项目结束后告知学生下次课堂演练的内容及相关要求,并安排各组学生提前到附近酒店参观考察。各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讨论并练习。演练课上,每组学生就是该项目的一个团队,共同完成该项目的全部流程。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有利于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例如,在讲解餐饮对客服务过程时,小组中的成员分别扮演迎宾、服务员、收银员、基层督导员等角色,由另一小组成员扮演顾客,如此循环。表演结束后,请各小组代表分别提出提出本小组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点评。

(四)案例讨论分析,培育管理思维

案例分析教学可以提升学生能力,尤其是对统筹管理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特点要求教学中必须遵循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过程。在前面基础知识讲解和大量技能实训基础上,科学地安排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挖掘学生的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案例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视频资料。案例分析课上,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成员讨论并总结出本小组的意见,由其中一位代表发言。各小组发言结束,教师解答学生提问(主要是解答学生在讨论中存在疑惑的问题)。最后,根据学生的发言和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加以综合分析,从而使学生学会“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分析问题方式,懂得如何用理论指导实践。在教学实践运用中很受学生的欢迎。

实施案例教学有两个问题要注意:一是教师要提前至少一周将文字案例印发给学生,或提前一周将视频资料给学生观看:二是案例的内容应该与前一阶段的教学内容相符。

(五)专项技能竞赛,重点突破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讲,《餐饮服务与管理》是一门经验学科.对操作技能的要求高,学生在毕业上岗前必须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在课程教学中,必须不断巩固学习成果。

篇7

作者通过对我院医学图书馆的调查和研究,阐述了如何开发医学科研情报资源,更好地为医学科研服务是当前医学图书情报工作中的重要工作目标和方向。

一、医学科研情报信息资源需充分开发利用

近二十年来,我国的医学科研图书情报资源并未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我们通过对医院的医护人员对医学情报的需求调查证明了这一点。有这些方面的原因 1、医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配备不合理及现有业务素质不佳,不能满足三级医院高层次的医学信息服务需求。2、一部分医护人员没有正确地掌握医学情报检索方法;一些医生,工作繁忙、科研任务紧迫,很多人没有时间利用医学图书馆进行系统查阅。 ③医学科研图书资料分类缺乏科学标准,使用率低,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医学科研图书资料分类不够科学、规范,造成医学图书情报的浪费,影响了情报资源的利用。④科研文献作为一种特定类型的出版物,已居于当今十大情报源之首,是科研人员主要信息源,但并未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因此要求医学图书情报部门充分地去开发利用医学情报,这已是刻不容缓的工作。

二、相应的科学措施,充分开发利用医学期刊资源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发表的科技文献约为六百二十万篇,图书种类更是达到了八十多万种,在众多的文献资料中科技文献首屈一指。 其主要特点表现在科技图书资料数量巨大,信息量大;科技文献上发表的大部分是最新的科研成果资料;科技文献上所记录的资料比较详细;科技文献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我国医学图书资源与其它专业相比较更丰富,而利用率不高,改变这种情况的办法主要是开发和利用现有图书文献资源,建立医学期刊资源保障体系。

①确定核心期刊:当今医学图书资料数量巨大,增长迅速。这就要求医学图书情报工作者根据本单位的工作任务、特点与本专业的服务对象和资源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引用率分析,统计出医学文献的核心期刊。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科研人员对医学核心期刊的利用率达80%。通过运用科学方法认真确定核心期刊,既节省了图书资料经费的开支,也有利于医学科研人员在众多图书资料中选择出自己所需文献,又节省了他们的时间。

②做好文献资料的再次加工:开发医学图书资源应根据医学专业人员的需求和本单位的科研立项情况,为科研人员把海量的医学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编制成专业目录、专业汇编、专业文摘。在这方面我院根据医院的医学文献需求加工复制出《医学期刊文献目录》,年终把全年专业图书期刊目录索引编制成册发放到科研人员手中。我们在多次医学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与其相关学科的资料整理工作,同时编写出更高水平的专论、综述等,及时将有关学科的发展水平、动态和科研最新成果迅速、准确地传递给科研人员,满足他们不同层次的需求。

通过这项工作,一方面能让科研人员掌握最新信息,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另一方面,也符合医学图书馆“开放型”的特点和形势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学文献资源的利用率和图书馆的凝聚力。

③主动为读者服务,促进医学资料的利用:医学图书情报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而医疗科研单位因长期以来是维持现状,服务层次仍停留在基本的图书借阅服务。没有开发利用医学图书情报资源的积极性。加强医学文献处理的深度是医学期刊开发利用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只有实现医学期刊的深度开发充分揭示期刊的内容,才能提高医学期刊的利用率。我们根据科研重点确定心血管介入、脑卒中防治、危急重症诊治等图书情报资料为重点研究方向,把分散在各种医学期刊上的有关情报资料的最大信息量集中起来,经过整理加工、定期编制《医学资讯》提供给 60多个临床和医技专业科室。另外,该所利用现有的医学网络资源满足科研人员的需求,做到全网络检索和查新,对科研任务繁忙的专家,根据其需求,不仅帮助他们检索、复制文献,还将文献送到他们的手中,受到科研人员的好评。

三、培养医学情报意识和获取医学情报的能力

当今国内大部分的医疗科研人员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情报收集意识较为淡薄,不能使用相应的检索工具寻找相关资料,要想进一步提高医学科研能力,医学图书情报人员需要提高医学科研情报检索的能力,促使科研人员掌握相应的的医学科研情报资料。在对 220多名专业医疗人员的调研中可知,能够熟练使用两类以上检索工具的人员仅为 39人,占总人数的 17. 7% 。

由于对这些最新的医学科研情报利用不佳的情况,使医学科研水平无法很好地提高,所以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需要定期地对这方面进行培训。具体做法是:介绍几种常用的医学科研情报检索工具和具体的检索方法,在检索工具的使用上采取取长补短的方法。例如:有效利用美国先进的医学索引工具,在相关的网站内能够使用关键词高效率、高精准地搜索到所需的资料,如果要检索某篇医学文献则可以通过医学搜索引擎或在相关的医学科研情报资料中进行查找。在介绍医学检索方法时力求简明扼要,又真正能够提高实用能力,尽量举本单位科研立项查新、成果查新和文献引用等医学情报咨询工作中积累的实例,能够让专业的医疗人员运用自己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医学科研能力,将案例讲解和实践相结合,以此提高医学研究的兴趣,推动医疗水平的提高。

四、实现医学科研情报的资源共享和医学文献的合理布局

网络上的医学科研情报资料多数属于共享资源,但是核心的医学科研情报信息仍然把握在某些发达国家或医疗集团中。这些核心的医学科研情报信息的共享程度体现了国家医学科研水平的高低,而在各国激烈竞争的形势下,也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现代医学图书情报工作离不开医学文献的资源共享,主要原因:近几年来,由于医学图书期刊资料价格连年上涨,特别是原版期刊尤为明显,这样严重影响各医学图书情报机构的收藏工作和医学情报信息的收集与传递,特别对临床和科研工作都会造成了大的影响。据统计,近几年各单位原版图书订购数量减少,为此,只有开展医学图书资源网络共享,才能使医学图书情报工作走出低谷。再有,目前我国医学情报文献资源分布不均衡,医院图书藏书量相当丰富,但未全面向社会开放,使一些急需医学文献资料的读者看不到所需的资料。另外,在医学文献量剧增的今天,任何一个医学图书情报机构都不可能做到“小而全,大而全”,必须通过不同的医学图书情报机构的协调与协作,来满足各单位读者的广泛需求。

如何合理地管理医学文献资料,应根据各单位、各系统的实际情况而定,医疗卫生系统在订购外文原版医学期刊上问题最大,就该项工作而言,首先应由全国藏书量较大,资金雄厚的医学情报图书单位组成一个医学生物期刊协调委员会,应从科学规划、协调资源方面着手,搞好医学文献质量控制,根据各单位工作的性质、特点、任务、经费及收藏的外文期刊的种类进行分析、协调、调整,确定各单位订购外文期刊的种类与数量。

五、建立合理的医学文献信息管理体系

应以医院图书馆和医学情报机构为基础,医院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广泛收藏医学领域各方面的资料,具备一定的藏书规模,同时要配有现代化的服务设备;省医学情报机构,应收藏医学各专业的核心期刊及各种检索工具,相关学科的文献,现代化服务设备及技术要配备齐全,形成一个医学信息检索中心。与医学院校联合起来,形成医学情报信息网络中心。各级医疗机构的图书馆也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收藏医学情报密度较大的图书资料,最大限度满足本单位科研人员的情报需求,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资料收藏体系。有医学信息网络中心,又有各具特色的馆藏,就可以形成协调的网络体系,在各自有限的资金设备的投入下,发挥医学图书情报体系的整体优势。

六、提高医学科研情报工作人员的素质,满足新时期的要求

目前,在我国现代医院的建设中,各级各类图书馆应最大限度地开展和利用医学文献资料,满足医学专业人员的广泛需求。医学科研情报专业是一门综合能力很强的边缘学科,它涉及众多学科,如:医学、情报学、预测学、社会学等。但必须具备有基础专业知识与专业知识相关学科的知识,从发展的趋势看,今后医学科研情报机构将实现医学科研情报-计算机-通信三结合的网络化,新形势对医学科研情报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作者认为做为一名医学科研情报工作人员必须具备: ①医学专业知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时时了解到专业医学科研人员的需求,及时的更新自身的专业知识,将其深化和完善。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在这类知识的培训当中,每位医学科研情报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医学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和搜索技巧。保证在读者需要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地指导其在短时间内检索出需要的资料文献。③计算机知识:检索医学科研文献资料离不开计算机技术,所以医学情报信息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的检索技巧和计算机维护能力。④具备一定水平的外语知识:由于国内的医学科研水平比发达国家而言较为落后,大部分的医学研究文献资料都是从国外传入,国内对国外资料的翻译存在不准确和歪曲的现象,所以需要医学科研情报信息工作人员具备外语知识,对专业词汇和文献资料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⑤咨询专业知识:作为医学科研情报信息收集人员,需要具备各学科的专业知识,保证资料内容的录入和检索能够准确,帮助他们找到合适的检索方式和手段,达到检索的目的和效果。这是由于部分医学科研人员对检索方法掌握的还不全面,因此有必要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改进的方法和措施

1、迅速适应医学科技的发展需求

目前文献工作现状还不能适应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医学图书文献基础工作,增加必要的医学情报设备,建立一支医学图书情报工作队伍,以适应医学情报工作本身发展及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

2、合理应用科学的检索工具与方法

不少医学科研人员只习惯于从医学图书期刊等文献资料直接获取医学情报信息,而不会使用检索工具或不知道用科学的检索方法扩大更广泛的文献检索,要求图书情报部门定期举办医学科研情报检索讲座,介绍医学科研情报的各种信息检索工具,使医学研究人员能用正规的手段获取医学文献资料,提高医学文献检索能力和技巧,增加其医学情报意识。

3、合理布局

建立不同层次的医学文献支持系统,国家、部、地区三级进行合理分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加强横向联合,纵向协作,更好地发挥医学图书情报系统的整体效益。

4、提高医学图书情报人员的素质

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医学继续教育,即应根据我们具体工作当前与长远的发展情况,以医学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基础,培养和提高医学图书情报工作人员的素质,以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崔雁黎.图书情报文献学发展趋势分析―基于2003-2012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资料[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3,(6):96-100.

[2] 郝继英,刘铭,张利,等.从临床医学馆员到信息专家:医学学科馆员的发展与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

[3]蒋葵.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的医学信息学培训及其启示[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9,18(3):78-80.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 [EB/OL].http:///egrantindex/funcindex/prjsearch-list,2015-04-09.

篇8

1医学科研档案管理与医院档案管理

医学科研档案是医院科技人员在从事与医学相关科学研究活动中,直接产生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最原始地记载了科学研究的详细和过程[1]。作为医学科学研究的载体,医学科研档案蕴含着大量的科研成果、科技专利、高新技术等科技信息,是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无形资产。医学科研档案还是一种卫生资源,对科研工作的先进性、科学性及使用价值的鉴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文件、簿册、图表、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2]。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加强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档案实行现代化管理的根本任务。档案不仅涉及医院本身历史发展的全貌,更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就医看病的医疗文书档案、病理切片资料、X线胶片、各种检查图文资料等等,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因此,加强医院档案在医院管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两种不同档案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相同点,都是作为保管档案的一个载体。但是,科研档案管理不同于医院档案管理,因为两者的服务对象和服务目的不同。

2医学科研档案的特点

综合来说,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点:①科研档案形成的周期较长,专业性强且学科突出。由于展开的医学科研工作需要形成的周期较长,因此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性过程,且涉及的材料与内容较多、范围广阔、覆盖面深。其次,医学科研档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专业性强。课题需要分科管理档案,并设有相应的编码以对号入座。医学档案的分类也清晰且明显,通常分为大方向和小方向两种,大方向指的是一类学科,小方向则指的是三级学科。在分类时要保持各个学科的相对独立性,又要保持专题的完整性。②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医学科研研究特点本身也决定了其学科综合性强、项目协作多的特点。医学研究本身也是多学科内容的研究,大量创新科技不断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出现使许多重大课题不是一个学科、一个专业所能完成,必须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联合攻关[3]。因此课题研究所形成的载体具有形式多样、数量大、综合性强的特性。

3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医学科研档案具有时间延续性长、覆盖面广、涉及内容多、管理周期长的特点,因此,目前医院医学科研档案管理普遍存在相同状况,即在进行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随时就会出现项目内容不全、资料混乱、归档时资料收集不完善等状况,这对以后科研档案的整理、归档、入库、查询等工作的展开带来困难,这些现状直接导致的是医学科研档案的质量下降、科研材料收集不全,且该现象在许多医院出现频繁。其间接影响了医学科研档案管理工作正常有效的开展。总结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①医学科研课题材料分散不集中。由于科研课题材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立项到结题,往往要长时间地建立过程,其中总需要材料的不断积累。在建立和积累过程中常容易造成材料的流失。②医学科研资料不全欠完整。由于涉及时间长的因素,容易造成资料的遗失,导致医学科研资料不全欠完整性。③医学科研资料保管期长。一个科研项目从立项到结题,往往需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在一份完整的医学科研档案从建档到归档设计时间需要几年的时间。④医学科研资料内容多覆盖面广。由于医学科研通常会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协作而导致一份科研档案内容多、覆盖面广而不易于管理的问题。

篇9

1 医院科研档案概述

我国一直以来将医学事业纳入重点发展项目,是维持国家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运营机构。医院能为人们解除病痛的折磨,缓解人们在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可保障人们的正常生活,保证社会健康、和谐的发展[1]。医院科研档案是诸多医学科研成果的集合,是经过医学专家、教授长期的探索与研究而得出的医学精华,通过反复的印着与实验而得出的重大科研理论、临床治疗方法等,是医学事业不断发展与进步的重要体现。科研成果的不断出现是医疗发展水平提高的见证和结晶,对医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属于医院的高度机密,应对科研档案进行不断的开发与研究,以求在医疗事业上拥有更傲人的成绩。

2 信息化环境下实现医院科研档案服务的特点

2.1 丰富的信息资源

新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已经成为时展的代名词,强调社会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优化与创新医院科研档案服务是必然趋势。在医院科研档案服务创新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网络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借助档案存储设备、管理设备来实现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2],原本纸笔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将科研档案转化为电子版本,并上传至网络环境,在无形之中就实现了档案储存的信息化与电子化,分别以文本、图片、影响资料、X光片等形式展现在电子平台中,致使档案资料更加充实和丰富。

2.2 服务更趋创新性

现阶段,在医院科研档案服务中应用信息技术,在服务方面得到了不断的创新,服务形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传统的医院科研档案都是存储在档案室里,当领导、医师或专家查阅档案时,要进行人工查阅,极大的浪费了时间,是档案服务工作趋于落后的重要体现。信息技术的出现,借助信息化的力量来构建电子版本的科研档案,并对电子档案进行共享,可轻松通过网络环境来获得科研档案信息,既方便有快捷,实现了科研档案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促使服务更趋创新性。

3 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科研档案开发与服务创新的有效策略

3.1 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科研档案开发的有效策略

医院档案信息内容众多,科研成果、病例、重大医学课题、专利等都是科研档案的重要内容,具有高度的存在价值,是医院不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是医学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决定着医院的发展方向,是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科研档案只有不断的开发与探索,才能为医学事业带来一次又一次突破,因此,应借助当前的信息化环境,实现对科研成果的开发与研究,为后续医学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1.注重对医疗档案的开发。医院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代表着医学科研成果的不断更新,是医院发展的重要依据。医院科研档案中涉及的内容繁多,医疗方法、临床治疗方法等档案的开发是基本内容,也是重点内容。医疗档案中方法、器械、病例等方面的内容都至关重要,应加强对这些信息的开发,将医疗案例中的各种课题、管理、业务等进行综合与整理,可为医院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3]。通过对医疗档案的开发,实现多形式、多层次档案推送平台,实现对医疗档案成果的共享,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广泛利用,以保证在合理的规范内进行使用。

2.加强科研档案的开发。一般情况下,科研档案资料都是医院的珍藏资料,属于医院的机密文件,不容他人窥探。但是为了提高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可科学、合理的对科研档案进行开发与利用,实现对档案信息的充分利用[4]。医院应加强对科研档案开发的宣传力度,端正单位人员的态度,增强档案管理部门对开发利用的了解和重视。信息共享的时代背景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指医院档案室依据利用者的需求,将静止的医学科研档案信息采用查找、筛选和编辑等方式转化为动态形式,借助现代创新性的媒体或网络渠道对科研档案进行传播与共享,以满足医学专家、学者、医师对科研资料的需求,是科研档案开发的重要方向。

3.2 信息化环境下的医院科研档案服务创新的有效策略

1.建立医院科研档案服务网络中心。医学事业是我国的重点发展项目,非常重视医学科研成果的研发,应凭借网络技术的优势,建立医院科研档案服务网络中心,将医院科研档案内容转化为电子版的档案,分享到医院的专属网络,以便有关医师、专家等从中获取有效的临床治疗与护理信息,可通过医院的QQ群、微信群等实现对科研档案信息的上传与分享,能让所学科研材料的人员迅速找到目标档案,是科研档案服务人性化的充分体现。档案网站中涉及更多的板块,医师、学者可随时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上传至网站,如针对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创新性治疗,可将相关置顶,让医院的医疗队伍发表不同的见解,有利于实现新科研成果的诞生,并将新的科研成果记录到电子档案库中。

2. 丰富与充实科研档案的服务内容。对医学科研档案进行开发就是服务的一项重要表现,是档案管理与开发过程中的灵魂要素,做好科研档案的服务工作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应建立医院科研档案服务网络中心,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来对档案进行管理与整理,为档案信息的需求者提供数字信息的一种服务系统,是档案服务创新的体现[5]。医院科研档案服务网络中心的建立,能大大提高档案查阅、整理与分析的效率,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实现了医院科研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在网站运营中心建立的同时,也实现了服务内容的不断丰富与充实,档案资源网络导航、科研档案的电子目录、电子档案室的新科研成果实验区、新科研档案研究课题等都属于服务内容,相较于传统的服务内容和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观。

篇10

关键词:医院图书馆;科研;定题服务

医学定题服务是指医学图书馆员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丰富的信息资源,针对某一特定医学科研项目的实际需要,以文献跟踪服务的方式,主动、持续、系统地向读者提供满足其需求的医学文献信息。高质量的定题服务是医学科研达到高水平的重要支撑条件之一。定题服务在医学技术创新中的作用日益明显。网络环境下医院图书馆基于自身的信息优势,与科研人员密切沟通配合,以定题服务的方式提供高层次专业化的信息咨询服务,是医院图书馆与时俱进的迫切需要。医院图书馆要加强对定题服务规律的探索,打造高素质的信息服务队伍,围绕医院中心工作和重点学科开展多层次、高水平的信息保障服务[1]。

1定题服务的类型

定题服务有标准SDI和读者委托SDI两种。标准SDI是根据读者的科研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某一特定医学主题进行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以书目、索引、全文等方式提供给读者,或是针对医学领域中的各种项目、研究课题,经与科研人员协商在课题前期调研、开题立项、中期进展、成果结题验收的整个过程中提供文献信息检索服务。科研人员委托SDI是对读者所委托的研究课题进行检索,以书目、索引、文摘、全文或汇编等形式提供给临床科研人员。

2开展定题服务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在定题服务过程中,医院图书馆馆员需要系统收集相关信息,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定题服务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对馆员的检索能力和工作质量做出评判,并依据评价结果制定调整策略和改进措施。通过对定题服务的调查、统计、评价、分析,可提高定题服务、学科化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自身的水平科研人员和实力[2]。

3定题服务的模式

3.1专题与定题服务模式专题服务是指针对科研人员临时提出来的具体项目提供一套完整的专题信息资料。定题服务是针对科研人员在一段时间内的研究课题或期待项目的信息服务。在医院图书馆读者中, 研究型读者所需要的是精炼的浓缩的系统化知识, 在不同的研究阶段需要不断地获取与课题有关的大量系统知识和实验数据, 这就需要馆员深入到学科中, 配合临床科研人员从课题立项到成果鉴定, 进行全程定期跟踪服务, 对口提供专业细化, 面向课题的个性化专题服务。

3.2个性化定制服务模式医院图书馆可根据科研人员业特征、兴趣爱好等进行智能分析, 主动给临床科研人员提供相关的知识利用建议, 从而帮助科研人员解决获取知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该服务模式以临床科研人员为主, 强调针对具体的科研人员需要和决策过程提供连续服务[3]。

4医院图书馆开展科研定题服务的策略

4.1掌握科研人员的主流信息需求了解科研人员的主流需求,还可以举办与科研人员的座谈会,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掌握了科研人员的主流信息需求,就可以调整医院图书馆的服务手段和方式,不断改进图书馆工作。

4.2积极参与本地区医院图书馆联盟,加强医院图书馆之间的协作关系。这就需要医院图书馆之间建立友好协作关系,互相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需求服务,为定题服务的顺利完成创造良好的条件。有这种医院图书馆联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共建统一的信息资源联合目录和共建共享平台。成员馆可以提出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请求,从而提高文献信息获取率。医院图书馆购书经费和文献信息资源有限应该考虑,同时密切关注医院图书馆联盟的活动,这样确实能解决科研人员对获取医学文献需求的问题[4]。

4.3搞好电子资源建设,改善服务条件保证定题服务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要有丰富的信息源。因此,积极争取经费,扩大中外医学数据库收藏的种类和范围,尤其是专题文献数据库的购置。引入或建设专题文献数据库,另外要建设具有本馆特色的专题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资源将为医院科研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最新医学科研成果和研究动态、开展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信息支撑。

4.4为科研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科研人员申请的定题服务已经不是简单地满足于得到信息,而是要能解决他们的个性化医学信息需求。因此,馆员要主动深入课题组,与科研人员交流沟通,深入了解课题项目背景、项目研究目标等情况,制定双方认可的定题服务方案和检索策略,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挖掘和推送技术,检索出前人相关研究的思路、理论框架、成果等内容,提供经过整合、分析、具有个性化的医学信息。

4.5研建信息集成服务平台可以和其他信息机构联合研发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将医院图书馆所有信息资源介绍和服务项目都放在平台上。定题服务作为其中一个重要栏目突出显示在首页上。科研人员可以直接点击进入网页,并填写、提交定题服务委托单。馆员在系统后台就可以看到提交单,及时为科研人员服务。

4.6加强馆员和读者培训定题服务因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而深受科研人员的欢迎,是医院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首先,必须对馆员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培训重点放在检索技术以及网络知识等方面,要求能掌握各种数据库的检索方法和技巧,能熟练操作,快速、准确、全面地检索相关数据库,并将检索技巧传授给读者。其次,馆员除了应注重基础理论学习外,还应不断拓展自身的知识面。了解、熟悉相关医学专业知识、所查课题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和信息需求变化,加强对有关科研动态信息的学习和掌握,还要不定期地开展读者培训,对读者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资源检索培训,提高读者搜集、检索、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读者利用医院图书馆的兴趣[5]。

4.7建立服务档案由于定题服务工作需要不断地总结研究以及科学研究具有连续性和继承性,对定题服务全过程检索的文献情报资料、检索途径、信息反馈等内容,应该制成电子版并归类保存。 一方面可以作为今后临床科研人员开展定题服务的参考, 另一方面作为评价馆员服务质量的依据[5]。

4.8不断更新医学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①信息服务内容更新。互联网中,一、二次和三次文献并存,大量动态信息使馆员具有无限扩张的信息来源,可以扩展为更加方便检索的数字化信息,这种变化要求定题服务的内容更新,更好地满足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馆员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还应分析和了解读者的知识需求,推出相应的个性化、集成化服务,为科研人员更多获取信息资源的方式,提供集成化搜索引擎的、立即下载最终内容的及时定题服务;②服务方式更新。馆员在定题服务过程中可利用网络直接提供服务,也可利用网络进行间接加工。各数据库供应商开发的工具和平台为学科馆员定题服务提供各种便捷的方式。馆员还可以为读者在图书馆网站中设立信息门户。信息门户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信息门户,也称为My Library,在个人信息门户中,有针对性地进行信息推送。另一种是学科领域信息门户(SIG),这种信息门户建立在网络导航和知识数据库的基础上,属于更为强大和先进的联机服务应用。馆员可以利用SIG所提供的门户集成功能,整合各种研究工具、文献信息乃至服务,实现针对分布异构电子资源的整合检索和获取目标信息的无缝链接,为科研人员提供个性化服务。定题服务方式的更新可以提高馆员提供服务的效率[6]。

定题服务是医院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馆员应及时调整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改变服务理念,拓展服务深度,准确把握临床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为读者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定题服务,以满足医院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员的信息需求。

参考文献:

[1]龚军慧.高校图书馆拓展与深化科研定题跟踪服务的最佳实现途径[J].情报探索,2012,(11): 101-103.

[2]柏红梅,陈洁.医学定题服务及其评价体系的建立[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21(6):52-54.馆

[3]罗舒.论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知识服务[J].华章,2013,(16):319.

[4]陈小忠,等.医改环境下医院图书馆生存与发展策略[J].中国医院,2012,17(3):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