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问题的思路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思考问题的思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思考问题的思路

篇1

这类题往往以案例设问,案例多为文字材料、漫画等,问题形式常为“这种做法对(合法)吗?为什么?”

基本答题思路:判断行为性质;提出法律依据;简要评析。“行为性质”部分即确定其行为是否合法、是何种侵权行为。“法律依据”即相关的法律规定,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合法,只能以法律规定为依据。

例某初三女生因为感情纠纷,与另一名女生发生矛盾。一天,她邀约好友教训这名女生,进行殴打、羞辱,致使这名女生头部受伤,精神也受到刺激。这样的做法是否合法?为什么?

参考答案:这种做法是非法的,她侵犯了对方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不容他人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同学之间发生矛盾,应该通过双方协商或向老师、学校反映等方式解决,殴打和侮辱他人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维权类题

跟侵权类题是姊妹题,常同时出现。权利受侵犯时,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如何维权?基本思路:维权的方式包括诉讼和非诉讼两类。诉讼方式即为向人民法院。非诉讼方式又包括与对方当事人协商和解、请求第三方(包括有关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组织和其他公民等)协调调解、仲裁等。

例爸爸对小梅说:“读书既花时间又花钱,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到店里给我帮忙吧!”小梅不肯:“我要上学。”假如你是小梅,你打算采用什么方式维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自己与爸爸讲道理,据理力争,让爸爸同意自己继续上学;向老师或学校寻求帮助,又他们对爸爸做工作;向教育行政部门或有关组织如村(居)委会、妇联寻求帮助;必要时,也可向人民法院,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三、启示、感受类题

即针对某个问题、某种现象谈看法、启示、感受等。这类题的回答,主要围绕主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是什么”主要谈对所涉及主题的基本认知,“为什么”可以从正面谈意义、从反面谈危害加以论证,“怎么做”主要谈对我们的行为要求。

例在上世纪80年代温州皮鞋又叫“一日鞋”、“晨昏鞋”,假冒伪劣的品质引起消费者的公愤,以致很多商场贴出“本店无温州鞋”的安民告示。1987年8月8日在杭州武林广场,5000多双温州劣质皮鞋被扔进了熊熊大火。这把火烧醒了温州人。15年后,温州人用诚信重新拾起了温州皮鞋失落的尊严,在“中国十大鞋王”中,温州皮鞋独占三席。2002年,温州人把8月8日确定为“诚信日”。“温州皮鞋”的起落对你有何启示?

这段材料的主题为“诚信”,答题时就可以主要围绕诚信从前述三方面进行,当然也可从“社会责任”、“保护消费者权益”等角度回答。

参考答案:诚信是企业的经营之道、个人的为人之本;诚信是企业树立良好信誉、个人立足于社会的通行证;诚实守信能为企业和个人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和条件;不守诚信会产生信任危机,虽可能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我们应该坚守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等。

四、建议类题

这类题往往就某一社会问题、现象要求学生提出若干解决的建议或方法。答题时,可以从多个层面着手。既可以从国家、社会、学校、家庭、自身方面回答,也可以从经济、科技、法律、制度等角度思考,还可以从立法、执法等方向下笔。

例瘦肉精、红心蛋、三聚氰胺等事件一再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请你谈谈怎样才能杜绝这类现象的发生。

篇2

关键词: 沥青; 平整度; 因素; 施工; 措施

前言

提高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关键问题是路面施工,因此,要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必须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先进的施工工艺、先进的施工方法,同时要有科学的管理,严格控制每个施工工序,认真把好每一道关,精心施工。在高速公路建设中, 由于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行车舒适、耐磨抗滑、低噪声、维修简便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若力求沥青路面平整度达到标准, 主要从以下进行控制。

一、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运输的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1、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最佳配合比拌和。

2、清除热仓料超尺寸颗粒, 检查振动筛, 调整冷料仓上料速度。

3、清除混合料中的花白料, 升高集料加热温度或增加拌和时间。

4、清除湿料, 对含水量大于 7% 的细集料禁止使用。

5、消除混合料无色泽, 严格控制沥青加热温度在 160- 170℃。

6、拌和设备的规格决定, 为了保证连续、不间断摊铺, 一般应经常保持在摊铺机前有 4- 5车沥青混合料待卸。

7、为了减少换车卸料, 应选用载运量大于 15吨的自卸汽车, 为了防止离析, 向自卸汽车放料时应采用前、后、中的放料模式, 同时自卸汽车应有保温措施。

二、摊铺机的施工控制问题分析

摊铺机是沥青面层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 其本身性能操作水平对摊铺平整度影响很大, 具体表现为: 摊铺机结构参数选择不当; 摊铺机基准线控制不当; 摊铺的快慢速度不均; 摊铺机在操作中猛烈起步和紧急制动以及供料系统忽快忽慢,这些都会造成面层的不平整和波浪。

1、摊铺机结构参数选择不当。熨平板组合宽度不对称以及下表面不平直, 机具易走偏, 并在混合料的惯性作用下使熨平板前后的混合料压力不一致, 造成横断面厚度的差异。组合后的熨平板下表面若不成平面, 也将形成摊铺厚度不均匀。熨平板初始工作角不一致将造成摊铺层同一横断面内厚度不一致或出现台阶, 直接影响平整度。熨平板前后拱差值选择不合适, 会使整个摊铺层结构不均匀, 密实度不一致。如前拱过小, 摊铺层中部会出现松散结构, 摊铺层两侧会出现明显刮痕。当摊铺厚度较大, 骨料粒径较大和要求密实度较高时,若螺旋分料器与熨平板前缘距离过小, 满足不了摊铺厚度时,会使摊铺层出现波纹, 使路面平整度下降。

2、摊铺机基准线控制不当。如果基准控制不好, 如基准线因张拉力不足或支承间距过大而产生挠度, 则会使面层出现波浪。挂线高程不准, 量线失误或桩位移动都会通过架设在钢丝线上的仪表反映在相应的路段上, 造成路面高低起伏, 影响平整度。

3、摊铺机的摊铺速度。在摊铺沥青混合料的过程中, 随意变更摊铺机的摊铺速度, 使摊铺速度快慢不匀, 也会导致面层出现粗糙不均匀。此外, 当摊铺机中途停机时, 因混合料温度下降会引起局部不平整, 而且纵向调平系统在每次起动后, 自动水平装置仍需行驶3- 8m 后才能恢复正常, 也易造成摊铺厚度不均匀。

4、摊铺机操作不正确。摊铺机操作者操作不熟练, 在摊铺机前进中, 一旦纠偏过猛就会出现凸楞, 使路面不平整。在正式摊铺前, 熨平板未充分预热, 造成混合料粘结和熨不平。运料车在倒车时撞击摊铺机, 会造成摊铺机扭曲前行 ,使路面出现凸楞; 或是料车停在摊铺机前待卸料和卸料过程中使用制动增加了摊铺机的牵引负荷以及卸料过猛, 使摊铺机的速度发生变化, 使路面形成波动或“搓板”。在摊铺中, 熨平板处于浮动状态, 如果供料系统失常,料位高度不稳定, 就会使进入熨平板下的拌和物密度变小时,支撑熨平板的浮力变小, 摊铺厚度减小; 反之, 熨平板被抬起,摊铺厚度增加, 导致路面出现”波浪”。因卸料而散落在下层的混合料未及时清除影响了履带或轮胎的接地标高, 而殃及摊铺层的横坡及平整度。

三、碾压对平整度的影响及措施分析

沥青面层铺筑后的碾压对路面的平整度有着重要影响, 需认真选择碾压机具、碾压温度、速度、路线、次序及接缝的碾压等。

1、压路机型号, 如采用低频率、高振幅时, 会产生“跳动”夯击现象破坏路面的平整度

压路面初压吨位过重会产生推挤变形。一般初压用 6-8T 双轮振动压路机, 复压: 16T 以上的轮胎压路机, 终压: 静力双轮压路机。

2、碾压温度、速度的控制。初压温度过高压路机的轮迹明显; 沥青料前后位移大, 不易稳定。初压温度控制在 120- 140℃。复压温度过高会引起胶轮压路机粘结沥青细料、小碎片飞溅, 影响表面级配; 温度过低则不易 碾压密实和平整, 复压 温度一般控 制在 90 -120℃, 终压温度不应低于 70℃。压路机碾压速度不均匀, 急刹车和突然启动, 随意停置和掉头转向, 在已碾压成型的路面上停置而不关闭振动装置会引起路面堆拥。在未冷却的路面上停机会出现凹陷。一般初压速度控制在 1.5- 2km /h, 复压速度控制在 3.5 - 4.5km /h,终压速度控制在 2.5-3.5km / h。

3、碾压的作业顺序。为保证各阶段的碾压作业始终在混合料处于稳定的状态下进行, 碾压作业应按下述规则进行:由下而上 (沿纵坡和横坡 );先静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驱动轮在前, 从动轮在后;后退时沿前进碾压的轮迹行驶;压路机的碾压作业长度与摊铺机的摊铺速度相平衡,随摊铺机向前推进;压路机折回去不在同一断面上, 而是呈阶梯型。

4、接缝的碾压。横向接缝的碾压, 应先用双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 碾压时压路机主要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 伸入新铺混合料宽度不超过 20cm, 接着每碾压 一遍向新铺混 合料层移动20cm, 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碾压为止。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纵向接缝的碾压, 压路机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 同时碾压新铺混合料 10- 15cm, 然后碾压新铺混合料, 同时跨过已压实路面 10- 15cm将接缝碾压密实。

四、接缝处理欠佳影响问题分析

接缝包括纵向接缝和横向接缝两种, 接缝处理不好常容易产生的缺陷是接缝处下凹或凸起, 以及由于接缝压实度不够和结合强度不足而产生裂纹甚至松散, 从而引起路面的不平整。接缝处理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工作缝 (横缝 )对于平整度有较大的影响, 因此, 施工中应注意接缝的处理。采用直接接缝(平接缝 ), 可用切割机划线切割。第二次摊铺时宜将第一次摊铺接头预热, 并与第二次摊铺接头一起碾压, 要求横向碾压 3- 4遍, 以保证碾压效果。接缝应在各结构层位置错开, 一般不小于 50cm。在沥青路面混合料施工中, 要想提高路面平整度, 在注意以上各方面的事项的基础上, 更应该重视机械能力和机械配套水平, 可以说, 沥青路面平整度是施工队伍水平、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的综合体现。

参考文献:

篇3

1、收费公路的经济学属性分析

价格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任何一种物品定价前必须定出这类物品在经济学中的属性,公路也不例外”属私人物品的,应该由市场定价;属纯公共物品的应由政府在税收中解决,不存在价格问题;介于两者之间的准公共物品价格的确定则要有充足的理论依据“西方经济学中对公路的性质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按照萨缪尔森对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定义:在公路不存在拥挤现象的情况下(此时拥挤成本为零“因为拥挤造成排队现象,浪费了时间,所以产生了成本),它表现为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而当消费者增加到一定数量,拥挤现象产生后,公路又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的私人物品特性”我国收费公路产生的经济原因是为了降低拥挤成本,增进社会福利,主要通过明确界定产权,通过价格调节机制增加公共物品有效供给。

1.1免费公路的经济学属性

免费公路大多是低等级或者等外级公路,由政府(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投资建设的“免费公路由于其使用上是免费的,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性,因此免费公路是一种名副其实的公共物品”也正是由于此,公路本身不能取得任何收入,也就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私人资本进行投资和运营。

1.2收费公路的经济学属性

收费公路的经济学属性较难判定,因为公路建设历来被认为是公益事业;另一方面,许多收费公路也有私人资本介入,许多收费公路还具备财务生存能力,有些收费公路还可能赢利,我们认为应该将收费公路列入准公共物品,原因如下:

(1)不论是收费公路还是免费公路都是一种交通基础设施,收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也是公益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收费公路的服务是一种公共物品,公路的最终所有权由全体公民共同享有,公路通行者对公路的使用基本不具有排他性。在公路未达到拥挤状态之前,任何一个公路使用者都不会对其他使用者发生影响,任何使用者都不以拒绝他人的使用而使用。

(2)公路还具有明显的消费非竞争性。因为公路产品具有不可分割性,因此在达到拥挤状态之前,增加一个通行者的边际成本为零,也就是说并不增加边际成本。

(3)无论是收费公路还是免费公路,都能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如一条公路的开通除了便利交通之外,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改善地区的产业布局,甚至会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等”,公路的这种正的外部效应其动力主要来自于政府,而不是来自于竞争中的市场。

4)我国收费公路无论收费目的是什么,都是国家公路网的组成部分,这些收费公路都不可能从国家路网中割裂出去“即使是经营性收费公路,在收费权转让后,公路本身仍然不可置疑地归国家所有”。

5)某些收费公路的建设和经营可以得到政府相关部门的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这是完全竞争市场中的私人物品生产和经营所不能得到的。

6)收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的组织是经过政府特许的“不取得政府特许的企事业单位无权进行收费公路的建设和运营”基于上述原因,公路的本质属性是公共产品,是公共财政服务的基本职能之一由于公路具有很强的社会公益性,并且最终所有权属于国家,最终必将收归国有,由任何公民自由使用,从本质上讲应该属于公共产品的范畴。可以认为我国目前的收费公路是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

2、现阶段公路“表象商品”形式不改变其区别于普通国有资产的特性

尽管公路的本质属性毋容质疑是公共产品,但在社会经济发展实践中,往往会出现政府财政资金不足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公路交通的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为了调和这种客观的矛盾,确保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在向公路通行者收取通行费用具有经济、技术可行性的前提下,公路就具有了使用排他性,但其消费的非竞争性依然存在。因此,公路的一种“表象商品”形式——全封闭收费公路出现了,公路在一定时期内就具有了阶段性部分商品属性。公路提供交通的便利使货物的运输费大大减少,消费者虽然负担了通行税,却比在没有这类公共工程、继而没有通行税的场合下,能够购得价格更低的货物。货物价格因通行税而提高的程度,不及因运费低廉而降低的程度,纳税者由于缴纳通行税而得到的利益,大于没有方便的交通造成货物价格高昂而蒙受的损失。他的支出恰和他所得的利益成比例,而这利益的取得就是以缴纳通行税为代价。

世界各国都存在类似的发展过程,我国现存的各类收费公路,都是利用公路的这种“阶段性部分商品属性”,为公路建设融资,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进了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解决了限制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综合效益。公路的建设,有力地推动和促进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为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构筑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增长点,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与此同时,公路还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高速公路的效益远远超出了交通运输行业自身,有着广泛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必须要明确,收费公路仅仅是为了缓解供需矛盾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公路是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对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和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作为特殊基础设施的最终所有权只能属于国家。而所有权的不可变更性,决定了其产权的不可交易性,使公路从本质上根本区别于其它产业和商品。国家对公路拥有最终所有权,并通过专门的特殊政策对其进行管理和监督。同样的道理,相应的收费经营企业在定位上也绝不同于普通意义上的企业实体,国家投资在其中所形成的资产也不同于普通企业中的国有资产,其管理问题自然也应区别于一般意义上的国有资产管理。

3、现阶段公路“表象商品”形式的共存性及必然性和对策建议

如前所述,应当明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路经济属性的主流仍然是公共产品属性,但却已经不再是纯公共产品,但这仅仅是公路在特定时期的阶段性特征。从整体构成角度看,当前我国和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公路都具有同样的属性和特征。与公路在技术等级、服务功能和建设投融资以及管理模式上的多样性变化相应,公路表现为一定时期内经济属性上的变化和共存。具体地说,所谓“级差效应”、建设资金不足和客观需求之间的矛盾的客观存在和多种投融资方式的出现,使公路,尤其是高等级公路在一定时期内具有阶段性的部分商品属性成为可能和必需。在我国公路的建设实践中,也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高等级公路一般都具有相对低等级公路较强的非公共产品属性特征,即阶段性部分商品属性,而县乡和国防公路则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属性特征,两者作为公路的两种不同的“表象”形式将在一定时期内。引用世界银行研究结论,干线公路的商品性指数为2.4,具有较强的商品性;农村公路的商品性指数为1,商品性最低,基本是纯公共物品。因此,对公路的经济属性的认识既不可一概而论,应注意区分不同公路类型经济属性的变化,从政策上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但也不可夸大,甚至混淆其阶段性部分商品属性和公共产品本质属性之间的关系,将其建设和管理过程完全推向市场,等同于一般市场经济活动,套用一般的市场规则和法律,推卸政府在许多方面更直接的责任和不可推卸的义务,这势必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4、公路经济属性的“表象”可转化性和回归性及定位依据

进一步分析会发现,由于公路经济属性的“表象”多样性实际上反映的是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时期经济水平的差异。随着政府财政资金不足和社会经济对公路交通的需求之间客观矛盾激化与缓和的交替变化,使得公路的社会经济属性呈现出表面上不同时期的可转化性。但可以预见,在一般情况下,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如上所述的理由,公路最终将回归其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其经济属性具有最终回归性。但在达到公共财政高度富足之前,也存在特殊情况,表面上表现为由公共产品属性向阶段性部分商品属性的转化过程。应该强调其不变的本质属性和最终回归性,在公共财政投资以及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最后再次明确,经济事物的最终定位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应该取决于其本质属性,而不是纠缠于其一定时期内的“表象”形式。例如,与我国不同,国外按照完善的特许经营法,对参与公路建设和管理的企业给予税收、资金等方面优惠政策的做法就值得我国借鉴。

5、结语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公路经济属性中的显著超前性和正外部性等特征已经众所周知,笔者就不再一一详细论述。笔者认为,通过对公路经济属性比较系统的思考和论述,先建立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然后以此为立足点,由有关部门进行广泛宣传,多方面争取和共同努力,并进一步充分研究新时期下,适应国家宏观发展趋势的、富有行业特色的投资及管理体制,势必将为公路交通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安.高速公路收费水平优化模型[j].中国公路学报,1996(12).

篇4

摘 要 本文就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谈几点思考建议。

关键词 会计信息 披露 问题 思考

一、引言

目前,会计信息质量是世界各国普遍遇到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相关性、可比性、审慎性都让信息使用者感到难以把握,无所适从。一个严谨、科学的会计信息披露系统对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公允性、相关性和可比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及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是企业财务决策的语言,也是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于会计信息,信息使用者要求它具有可靠性、可比性、相关性、及时性等质量特征,但事实上当前披露的会计信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要求。本文就会计信息披露问题谈几点思考建议。

二、会计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

1.会计信息的外部性

会计信息是一种具有外部性的商品,类似公共物品,其外部性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非对抗性,公开了的会计信息并不因为增加了一个信息使用者而影响其他人对同样信息的使用效用;非排他性,会计信息一旦公开就很难把不付费使用的人排除在外,或者说排除的成本很高。公开披露会计信息的公共物品特性使得企业在履行受托责任向股东和债权人披露会计信息的同时,其他相关信息使用者也可以免费得到这些信息,他们可以搭便车而无需另外支付费用,从而使在竞争市场中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披露足够的会计信息,造成会计信息供给不足。要解决会计信息供给不足,比较好的途径,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就是由政府或获广泛认可的组织制定和建立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强令企业生产足够的、符合一定标准的会计信息,保障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2.会计信息的时效性

会计信息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一种时效性极强的信息商品。会计信息首先是一种产品,它凝聚了人类无差别劳动,因此会计信息生产的成本需要得到补偿;其次会计信息被使用者使用时,已经完成了产品到商品的转变,因此会计信息可以用于交换是毫无疑问的;再次,会计信息商品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时效性极强的信息商品,即一旦过期再可靠也变得毫无用处。会计信息的时效性决定了会计信息商品化的个别契约成本极高,一般会计信息使用者难以承受,因此,只有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才能促进会计这种特殊的信息商品在市场上流动并实现其价值。

3.会计信息的自然垄断性

由于会计信息不存在其他来源或者虽然存在但获取成本太高,会计信息生产者―企业的经营者垄断了会计信息的供给,而企业经营者迫于解除受托责任,很可能会从其自身利益的角度出发,限制和阻碍不利于其业绩评价的会计信息的对外披露,造成会计信息不足、不真和严重的不对称,扰乱市场信息的交流,导致市场失灵和市场萎缩,因此通过加强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减少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是必要的。

三、完善会计信息披露的思考建议

1.强化分部报告信息

企业经营的多元化及跨国公司的跨国界经营,使分部信息显得十分重要。企业提供的分部信息是确认和分析企业所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在分析赢利能力和现金流量时,分部信息比整体信息更为有效。未来的社会仍会是企业大型化、集团化和跨国兼并浪潮迭起的社会。对一个庞大的企业而言,分部信息是总括信息的量的分解和质的深化,用户希望得到按分部提供的会计信息,缺少这些信息,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将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讲,分部信息具有与现行三张基本报表信息平等的地位。

2.加强自愿信息披露

新的会计准则在对会计信息的披露内容包括结构上的不足都作出很大改进的同时,会计信息披露内容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还是没有得到解决。主要是一些非财务信息应被广泛披露而此要求未在新准则中体现。会计信息系统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尺度,因而会计信息是以财务信息为主,其他信息为辅的综合信息。但在高度发达的经济技术时代,每一项经济决策的做出不仅需要财务信息,也要依据非财务信息。具体应该包括:企业经营业绩信息,包括应变能力、质量、售后服务、交货效率等;一些自愿性信息,自愿披露一些对企业有利的信息,以达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又可宣传公司;预测信息,预测企业未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税收、环境保护、现有职工人数、公益捐赠等信息。

3.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

进一步规范信息披露的重要概念、内容与格式、编报规则、编报频率,建立一套符合国际惯例的信息披露制度。要检视已颁布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寻找并填平其中的真空地带,比如,如何进行比例合并,证券市场中的企业购并、股份回购、认股权计划等事项在会计上应如何处理和披露等。应研究考虑一些实际中遇到的新问题,如对一些重要表外信息、无形资产及一些重要的非经济信息的披露;鉴于信息披露的现状,应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对于物价变动的影响,可在一定的限度和范围之内修正历史成本原则,使不同项目采用不同的计价方法,具体做法可以借鉴美、加、英、澳和南美等国家的先进经验;为避免会计报告只反映货币计量的经济业务,可考虑采用价值报告方式,其重点在于报告企业如何创造价值以及如何把这些创造价值的活动更有效地与市场进行沟通;为便于会计报告使用者有效利用会计信息,可考虑采用主题型财务报告,就是将所要报告的会计信息,根据其内容的性质划分为一些主题,分主题进行报告,主题之和则反映了一个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全部内容。

篇5

关键词: 物资管理 电子采购 储备 零库存 ABC分类管理

1 前言

所谓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物资管理的目的是,通过对物资进行有效管理,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加速资金周转,进而促进企业盈利,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的物资管理,包括物资计划制订、物资采购、物资使用和物资储备等几个重要环节,这些环节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企业的物资供应链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市场异常活跃的今天,物资管理已不能用“计划”、“配额”、“定量”等几个简单概念进行诠释,它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企业成本控制的利器,成为企业生产经营正常运作的重要保证,成为企业发展与壮大的重要基础。

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铁路部门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新的尝试,在铁路建设过程当中,物资管理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尽快发现问题,并且快速高效的解决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课题。

2 当前铁路建设物资管理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2.1 物资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搭配结构不尽合理,分工不明确

目前,铁路部门物资管理队伍的政策水平、理论水平及专业管理能力,整体上偏低。铁路物资管理人员素质与物资管理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由于铁路实行新的物资管理制度的时间不长,大部分管理人员不够专业,主要来自财政部门和其他行政部门,他们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在计划、招投标、合同、商业谈判、市场调查等方面了解不多,对物资管理的复杂性认识不够,无形中增加了物资管理的成本。再加上铁路企业不断调整整合、机构改革,造成物资系统人员不断发生变化,新人员不断加入到物资队伍中,造成部分岗位的人员搭配不合理,各个环节上的分工不明确。以至于物资管理的个别环节运作缓慢,甚至停滞。更有甚者,由于某些物资管理人员的原则性不强,导致物资管理的透明性大大降低,在不断改革的同时,造成成本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有所提高,采购货物或服务的质量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有所降低等等。

2.2 设备品类复杂.标准不统一

随着铁路机车车辆技术快速发展,铁路的设施不断更新换代,新型的设备越来越多,但是由于我国铁路具有强大的惯性,使用中的设施仍然存在着一大批老旧的、濒临淘汰的配属物资,所以铁路各单位配属设备日益复杂,一个单位配属车型往往在4~5种以上。设备生产标准不统一. 同一类型的设备或同一部位的配件.由于生产厂不同往往不能通用.而且同一类型的设备往往会有多个生产厂家,物资需求品种规格繁多。这些实际情况客观上给物资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2.3 物资采购在一定范围内存在问题

物资管理的关键是物资采购管理,物资采购管理是指为保障整个企业物资供应而对企业采购进货活动进行的管理活动。但是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物资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审核、评价不严格、不全面,在对供应商的审核、评价上,片面的重视了价格的最低,而对其资质、供应的物资质量、品牌、售后服务水平、信誉等方面忽视,致使很多经营规模大、品种全、质量好,而且经过长期合作,实践证明始终信誉度高的供应商反而排序靠后,甚至被挤出准入供应商的范围;而且进行采购的供应商的选择范围小、数量少,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很多质量优良、价格优惠、信誉优秀的厂商家并没有被我们纳入到供应商的范围;采购人员对物资采购的市场信息、价格信息等掌握不准确、不及时,并且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慢,很难掌握最新的产品信息、供货商信息和市场行情;物资采购透明度不高,容易使采购加上个人的因素,导致物资采购缺乏公平、公正、公开的“三公” 原则和“效益”原则,即购人情料、关系料。

2.4 物资流转效率低,资金利用率低

2003年3月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目标,2004年1月国务院批准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掀起了铁路建设新。而2008年,面对金融危机,国务院批复的铁路投资额已经达到2万亿元,其中在建项目的投资规模超过了1.2万亿。如此大的建设规模在铁路建设史上实属首次。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造成物资管理人员过分的重视物资的储备量,使大量物资资金过度使用在物资储备环节上,大大降低了资金的利用率。

3 强化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宣传教育、监督考核,切实提高各级物资人员的素质

物资管理人员应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素质和自身能力。对物资管理工作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责任感,能够坚持物资管理原则,对违反物资管理办法的行为坚决抵制。同时,物资管理人员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下新技术的要求和先进的管理办法,尽快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术,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身业务素质,不断更新、扩展知识技能,以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另外,对于采购人员还要具有超前意识,及时掌握市场信息,对价格的变化提前做出反应,尽量采取低价采购,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面对复杂的经济市场,物资采购管理人员还必须树立集体主义思想,顾全大局,坚持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使物资采购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做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廉。同时应该利用物资管理考核、物资监察、定期专项检查等形式,加大对物资管理水平检查、考核。对物资管理差、长期得不到改善的单位,要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经济处罚。通过一系列措施,标本兼治,尽快使物资管理工作的现状得到改善。

3.2 优化设备配属,保持设备相对统一

设备复杂多样,形成原因比较复杂,有技术进步车型更新的因素,有设备布局不合理的因素,也有设备购置不统一不合理的因素。设备配属的多样化必然造成设备大修、维修和日常维护需求的多样性,造成物资采购批量分散和物资储备量增加,用料单位的计划员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熟悉不同系列的物资,从而给基层物资计划带来更大的难度。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一是物资部门应将此作为改善经营的一个问题提出来.引起路局重视,在整个路局设备配属上逐步给予解决;二是物资部门在设备采购过程中,在评标比价时避免中标厂家过于分散;三是探索建立起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机制,对主要设备选定2~3家有实力、技术领先的厂家,开展技术合作,互通信息,逐步形成以生产厂家技术革新为推动力的设备供应新机制。

3.3 认真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制度,逐步推广电子采购

执行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不仅能规范采购行为,保证采购质量,控制采购价格,提高采购效率,杜绝部门之间扯皮,还能预防采购人员的不良行为。在现行的一系列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中,必须严格执行物资市场准入制度、招标采购制度和比质竞价择优采购制度。

从全球的采购发展趋势来看,电子采购将越来越广泛地被企业管理者接受。电子采购方式主要包括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采购和单一来源的协议采购:电子采购既是电子商务的重要形式,也是采购发展的必然,它不仅是形式上和技术上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传统采购业务的处理方式,优化了采购过程,提高了采购效率,降低了采购成本。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技术的提高, “吃万家饭、跑万家厂”的传统采购方式已成为历史,信息化技术给提升物资采购管理水平带来了契机。铁路物资采购管理部门要建立与互联网的联接,以便快捷查寻市场资源、实时价格等信息,为采购、招标、订货等提供决策依据。要建立建设物资管理信息化网络,实现物资采购、供应、储备、配送的动态管理,提高建设物资管理水平。要逐步开展电子商务,努力降低物资采购管理成本,缩短采购周期。

针对物资采购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企业的纪律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物资采购管理的监察工作,对违反物资采购原则的要坚决查处, 同时对违规违纪的相关责任人要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严格监察,有效地减少或杜绝物资采购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3.4 建立合理的物资储备,努力实现零库存物资管理

零库存是一种通过少库存以增加效益的库存管理,是一个库存管理的动态过程。在实际工作中.零库存可理解为:①保证了铁路运输生产的物资供应,库存量没有增加反而降低了;②虽然库存量增加了,但物资供应量增加的比例比库存量增加的比例高;③物资供应量没有变.但库存量有所降低。只有具备了正确的零库存储备观念.才能明确本单位零库存的储备目标.树立大局的管理思想。通过各级铁路物资部门的合理分工、资源的科学配备,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重复储备,促进更多的单位在更大范围内实现零库存储备。

真正实现零库存管理就要结台实际,摸清行情,确定零库存物资项数。零库存管理的实施必须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对市场行情有较深的了解。运用零库存控制论,推行ABC分类管理。库存控制论的核心思想是.在满足供应的前提下.物资在库时间越短越好.库存资金占用越少越好。这就要求我们制定必要的预防措施.避免因实行零库存管理而不能及时满足供应。①要按物资重要程度不同.将实行零库存的物资进行ABC分类;②对A类物资可采取定点厂家供应的管理办法.对B类物资可采取定点厂家、定点供销公司或代销物资站供应相结合的办法.对C类物资可采取定点商店供应和市场自由采购相结合的办法;③需要对实行零库存管理的物资进行质量调查,实行质量动态跟踪.确保物资供应质量。

铁路物资储备要相对集中,合理分布,逐步优化。对专供物资,物资总公司要建立必要的周转储备;其它物资,各单位要按最少数量,最优分布原则,建立合理的生产储备。各单位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生产需要,优化储备结构,减少重复储备,逐步试行物资零库存储备,提高资金运用效率。

4 总结

我国铁路物资系统经历了几十年艰苦曲折的发展历程,跟随经济体制的变革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使铁路物资系统一直保持着高度的整体性逐步踏入了现代化管理的行列。只要铁路物资管理在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能够及时的、有效的解决遇到的问题,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在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相信我国铁路物资流通企业一定会有一个飞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新时期铁路建设物资管理的思考 朱智辉 2007年 4月维普资讯

篇6

【关键词】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会计

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威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我国企业对于环境信息的准确披露对于政府、企业管理者、投资人以及社会公众等各个利益主体都非常重要。

国外上市公司一般对于环境信息的披露基于自愿信息披露理论,即环境业绩好的时候倾向于披露更多环境信息,反之,环境业绩差的时候则较少的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我国上市公司为了不引起投资者的注意往往倾向于较少的披露环境信息,特别是在环境业绩低下的时候,会选择这种机会主义的做法。本文针对环境信息披露问题进行研究,期望能引起政府以及社会公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一、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1、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现状

一是各行业企业(上市公司)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方面。从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行业,以我国沪深两地上市交易的2584家公司2013年年度报告为研究对象研究显示,披露环境信息的重污染行业和非重污染行业的披露比例分别为55%和%67%。从披露的比例来看存在明显的不足,从披露的内容来看往往倾向于披露政府强制披露的信息,自愿披露以及有价值的信息不多。

二从披露的内容上来看,主要是有关环保投资、排污费、资源利用、绿化费、税收优惠、环境相关认证的内容。很少对于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权益等信息进行披露。没有单独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表的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由于执行的是香港的准则,在财务报表中有“独立部分”对环境信息进行披露。整体来说,我国的财务准则很少的反映环境受托观,环境信息披露的从内容的质量以及渠道来说与发达国家相比都有一定的差距。

2、政府颁布关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的现状

为了加强环境管理,从2001年到2010年,我国连续的颁布了与企业环境制度相关的法规。截止到2010年,我国已经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以及395项环境标准,可以说是基本形成了环境法律法规的监督体系。

二、建议与措施

1、政府要加大宣传积极引导企业的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政府要不断的引导企业让其树立环境信息披露的意识,同时,加强企业的会计人员的培训,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环境信息披露的能力。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学习班等方式提高企业的会计人员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业务能力以及环保意识。

2、财政部要尽快的出台环境信息披露准则。

关于环境信息的披露的方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应单独编制环境信息披露报表,而有些学者认为应该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不同学者看法不一,财政部应出台一部环境会计披露准则,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统一的编报口径和方法,不仅有利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而且还有利于投资者正确的使用环境披露的信息。

3、健全我国资本市场,树立自愿环境信息披露意识。

政府要提高我国投资者对环境会计信息的关注度,增强民众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充分说明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投资者只有将环境信息作为其投资依据之一的时候,企业才会自愿的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好处,企业就会倾向于自愿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提高我国投资者的环保意识也是健全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中之重。

4、对于环境信息建立第三方审计以及政府审计制度。

企业往往为了自身的利益对于环境信息进行不实的披露,这就需要实务所进行独立的第三方审计并出具环境信息审计报告,或者,建立政府审计制度对于环境信息进行独立的审计。增强环境信息的准确性以及可靠性,使得投资者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国家可以进行监督。

5、证监会可以对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上市公司进行监管。

上市公司应当及时的披露其环境信息。证监会应当对于上市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进行监管。对于环境信息披露不足的公司,应进行警告。对于警告不改的公司,应限制其在资本市场融资,以强制力保证环境信息的披露。

三、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重要意义

企业对于环境信息的及时披露对于我国政府准确的了解我国环境的污染状况非常有必要。

1、有利于科学的计算产品的成本

传统的会计进行成本核算的时候往往会忽视环境成本,这样就会影响产品成本计算的准确性。传统会计核算会低估产品的实际价值,未来企业承担环保支出将无法从产品售价中获得补偿,从而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及时的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公众以及投资人了解企业的环保支出,同时有利于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的产品成本核算。

2、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我国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不仅有利于政府对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督,而且有利于企业自身了解环境污染状况,进行自我调控。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必须进行环境信息的披露,这样就可以将企业发展与环境质量相结合。环境信息的披露可以使企业科学的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发展。

3、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我国企业自觉的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加企业的销售收入。企业自觉的去承担环保义务,通过年报进行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公路平面交叉,现状,问题,建议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highway horizontal cross from the right to the safety set position, design distribution, processing, etc. The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around the right to carry out distribution theory,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plane cross position and number, clear the intersection of control mode, plane design deepening plane cross, it puts forward improvement suggestion.

Keywords: highway horizontal cross, the current situation, problems, Suggestions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公路平面交叉是路网中公路与公路、铁路以及其他交通设施的交叉点,作为交通流阻滞和冲突的集中点,也成为交通事故集中之处。据国外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全世界共发生约300万起与交叉口有关的交通事故,大约为所有道路事故的44%,约8500人在交叉口因为交通事故丧生,占所有道路事故死亡率的23%。

2.公路平面交叉存在问题分析

近年来,我国公路建设事业快速发展,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

2.1“路权分配”意识尚未完全确立

路权分配是指对交通“冲突点”的交通流给予正确的交通通行权力的分配,使一个方向交通流能够与其他方向交通流安全分离,并且具有通过冲突点的优先权力,使原本无序的交通流相对有序。相对而言,信号灯控制平面交叉对路权分配较为清晰,便于执行;交通标志控制平面交叉与环形交叉的路权通过标志标线分配,可以向交通参与者准确、清晰地表达道路通行权力的分配方式,如先行、让行、限速等;而无控制平面交叉的路权分配则更多依靠长期形成的交通习惯和交通参与者自身意识。长期以来,路权分配的重视和研究程度还不够,尤其在公路混合交通情况较多时,合理分清不同车型、干支线路的通行权,避免混乱与相互干扰,对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水平十分重要。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社会总体交通法制意识还不强,交通标志标线的作用往往得不到有效发挥,各类交通流在平面交叉不能按照规定的指令行驶,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

2.2平面交叉设置位置和间距不够合理

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和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都对公路平面交叉的最小间距做出规定,如一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一般不小于2000米,最小不小于1000米,作为集散公路,不小于500米;二级公路作为干线公路和集散公路不小于500和300米。但是,这种规定对道路功能等级的划分比较模糊,在实践操作中,也较难适应经济发展水平和道路状况差异很大的全国。

2.3平面交叉区域设计处理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公路平面交叉区域的处理还不够完善,存在交叉面积过大,车道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处于平面交叉中的交通流与处于路段中相比,通行环境更为复杂,即使完全按照通行规则行驶,也不可避免存在若干冲突点。如平交面积过大,进入平面交叉车辆、行人的增加将进一步加重各类交通流的冲突,将冲突危险扩大化;另一方面,面积过大容易造成标志或信号灯识认距离增加,驾驶员较难迅速看清指示信息,影响驾驶心理,容易导致其盲目加速通过或犹豫不绝,不利行车安全。

在平面交叉区域车道设置方面,有些交叉口在设计时未将非均匀的交通流科学分离,尤其在左右转车流量较大的平交路口未设置左右转专用车道,或考虑利用较宽的中分带设置掉头车道,容易引起交叉口前各类车流交织,影响行车安全。有些平面交叉尽管考虑了左右转车道,但因交叉口两侧直行车道数不一致,如一侧为一股直行车道、一股左转车道和一股右转车道,而另一侧为三股直行车道,也容易引起车辆在平交区域内的变道、交织。此外,有的交叉口标线轨迹过于生硬,没有拟合机动车实际运行轨迹,容易出现车辆行驶不顺适。

3.改善平面交叉安全水平的建议

美国对于公路平交的设置位置选择,从交通安全、运营效率等多方面进行长期研究,提出了接入管理(Access Management)理论,对接入主线的支路位置和间距、设计及运营、中间带开口等进行系统的控制,实现在保证道路运输系统安全和高效的前提下,提供公路临近的土地开发区域的车辆接入。接入管理应遵循三个原则:(1)合理限制与主线相交的支路数量;(2)尽量减少交通流的冲突点数量;(3)将交通流的冲突区域分隔开。结合接入管理理论和我国实际,针对改善平面交叉安全水平,提出以下建议:

3.1 贯彻“路权分配”思想

贯彻“路权分配”思想,充分利用交通信号灯、标志、标线等交通工程设施,优先保证干路通行权,给予重交通流和快速交通流以优先权,尽量减少它们的危险和延误,在支路上视具体情况设置减速让行或停车让行限速标志,从而规范交通流的运行,兼顾效率和安全,在交叉口内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交通秩序。

合理确定平面交叉位置和数量

在公路设计阶段,对于平面交叉设置位置与数量的确定应慎重,首先,应当明确项目的公路功能定位,路网中功能等级越高的公路具有更多的交通功能,功能等级低的公路具有更多的接入功能。在目前我国公路已有的行政与技术等级划分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结合交通量预测、设计车速、线形指标、沿线土地利用特征和规划等近远期因素,作为控制平面交叉设置的首要因素。其次,确定平面交叉具体设置位置时,仍应以公路的功能定位为基础,保证行车视距、避免与相邻交叉设置平面交叉的功能区域重叠、避免多条道路在同一点交叉形成五路以上的畸形交叉、避免过小角度交叉。第三,结合公路功能定位、设计车速、交通参与者预期、交通流状况、冲突点数量、中间带开口形式等因素,综合确定平面交叉间距。

3.3深化平面交叉方案设计

(1)避免多条等级公路在同一位置交叉和新老路分合点形成的小角度交叉。遇有多条高等级公路集中交叉时,应微调线位,在交叉前归并,使交叉公路不超过四条。对于小角度交叉,通过线位微调,增大交叉角度。

(2)适当拓宽平面交叉处横断面路幅宽度,以便设置左右转弯车道,将左右转弯交通流与直行交通流分离。加宽交叉处路幅宽度应在公路建设时统筹考虑,对既有公路可利用中分带和侧分带,或通过偏移道路中心线实现,但仍应力求保证主流向直行方向车道数不变,在交叉区域内行车轨迹保持直线。

(3)合理控制平面交叉面积,将停车线向交叉中心位置前移,通过设置三角导流岛等方式,既分离出右转车道,又压缩平面交叉面积。

(4)加强平面交叉的标志指引,明确告知行车方向,接近城区或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在设置指路标志的同时,参照城市道路模式设置分车道指示牌,提醒驾驶员提前择道,较少临时变道。

参考文献

[1] Committee om Access Management.Access management Manual.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Washington,D.C.2003

[2] 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2009.Manual on Uniform Traffic Control Devices for Streets and Highways

[3] 德国道路与交通工程研究学会(FGSV ).交通信号控制指南(RiLSA).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B-0086-02

在高考现代文的考查中,有一类题型较为常见,那就是“作用题”。这类题目在每年各地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属于比较“稳定”的题型,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考生反映在刚接触这类题时发现自己写的答案与参考答案相去甚远,总是“不在一条平行线上”。不少学校的高考复习资料中都有对此类题的解题方法的总结,但大多概括程度不高或涵盖要点不全且内容繁琐,学生不容易记忆,答题又常常丢三落四。针对这一情况,本文着重从设题角度和答题思考角度两方面,以历年各地高考题为例,具体说明这类题的解题思路。

一、“作用题”常见的题目表达形式和设题角度及范围

1.“作用题”常见的题目表达形式

主要有:“……有什么作用(起什么作用或对表现……有什么作用)?”问题变式有:①为什么这样写?②写这一内容的用意(意图)是什么?③删掉这部分内容可以吗?④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作用题”设题角度及范围

主要有:①标题的作用;②句、段的作用;③文中某些内容的作用;④修辞的作用;⑤表现手法及其作用;⑥不同人称的作用;⑦环境描写的作用;⑧人物的作用;⑨插入内容(某一事件、史实或诗句等)的作用。

二、“作用题”的答题角度及应注意的问题

解答“作用题”时通常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出发,每个角度又包含多个不同的方面,大体上包括以下内容:

1.内容上的作用

(1)从提问的对象出发,切勿将问题复杂化。提问的对象“本身”,就是解读文本最基础的一步。任何一道“作用题”,无论它的题目问的对象是什么,这个对象本身所写的内容、给我们最直接最客观的信息,往往就是答案之一。如2012年高考上海卷《冬阳·童年·骆驼队》第7题:“第⑥段划线句的作用是什么?”迅速查找文中划线的语句:

⑥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吃草料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羞热气,白沫子沾满在胡须上。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参考答案的其中一点是“细致入微地写出骆驼吃草料的样子”,大多数考生却忽略了这个答题角度。从划线的句子中很容易看出是描写骆驼吃草料的细节,但很多考生往往认为答案“很神秘”,经常会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内容。以致所写的答案让评卷老师摸不着头脑。

(2)思考提问的对象与文章主旨的关系。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①点明主题(如所问对象在文章开篇位置可以说“开篇点题”)。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大河家》第14题:“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个自然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参考答案第一点:“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②“渲染……气氛”“营造……意境”等。如2011年高考四川卷《锈损了的铁铃铛》第15题:“第6自然段中画线句子描写草木惊醒后的各种情态,请结合全文回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最后一点:“烘托出紧张的气氛,预示爸爸命运的变化。”又如2012年高考广东卷《荷叶》第16题:“文章开头描写宏村秋景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第一点:“开头点明季节,描写优美的风景,营造了古雅的意境。”③卒章显志,突出主旨(在结尾位置有时是“深化主旨”)。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第三点:“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一般来说,无论是解答“作用题”还是其它题型,弄清文章的主旨都是很重要的解题环节。因此,解答现代文光是背熟一些解题要领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最终还是要真正读懂文章,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准确把握文章的主旨才能正确回答与之相关的问题。

(3)从作者角度判断,如烘托情感、思想,表现了作者……情感等。如2007年高考全国卷I《总想为你唱支歌》第14题第二问:“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参考答案第二点:“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4)从读者角度考虑,思考提问对象的表达效果。开头,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结尾,含蓄隽永,耐人回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如2012年高考天津卷《掐辫子》第16题:“文章以‘捞草帽’的惊险场景开头,起到什么作用?”参考答案是“制造悬念,激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下文”。

(5)从技法角度考虑,如人称、修辞的使用效果等。如2011年全国大纲卷《针挑土》第17题第二问:“文中的相关笔墨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参考答案中有一点是这样的:“抒情、议论和叙述、描写转换自如,使行文灵动生姿。”这里顺带概括一下常见的三种人称的作用。第一人称: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适用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一般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够使语言生动;在表情达意方面,便于感情交流,给人以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从更多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叙事、描述和议论。

(6)从线索角度判断,通常起贯穿全文的作用。如2012年高考湖北卷《耳边杜鹃啼》第18题:“联系全文,简要分析‘杜鹃啼’在文章谋篇布局中的作用。”参考答案:“①文章以‘杜鹃啼’为线索将杜鹃啼叫的时间,杜鹃啼叫的悲切状况,以及杜鹃啼叫声的附会情况结合起来;②文章以‘杜鹃啼’统帅文章引用的诗词和传说故事,将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2.结构上的作用

(1)文章开头部分,往往有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的作用。

(2)文章中间部分,一般有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

(3)文章结尾部分,作用有呼应开头(有时是呼应标题或呼应前面的某个具体段落)、前后照应、使文章浑然一体、总结全篇等。

3.值得注意的问题

(1)答题要具体化。在考试中,经常发现有些考生答题时只答一些“术语”,而没有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展开叙述。如回答文章开头部分的作用,只答“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而对“下文”的具体内容只字未提;回答对表现文章主题的作用时,往往就写“突出文章主旨”。至于突出文章的什么主旨,也忽略不计。这往往成为丢分的主要原因之一。

(2)总结某些规律。如果是小说类的现代文,当问到某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答案中往往少不了“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或“烘托人物心理”。考生只要联系教材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里描写风雪天气的作用,便可轻松记住这个规律。如果问到引用古诗词的作用时,答案多数有“丰富文章内容,表现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之类的说法,与教材中《南州六月荔枝丹》里引用大量诗句的作用也是一致的。又如插入史实的作用一般有“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等。只要考生在做题时多加总结,这样的规律是不难发现的。

篇9

【关键词】路基施工;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前言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和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公路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质量低劣必然导致投资失败。作为公路建设管理者,我们在抓住历史机遇,快速发展地公路建设的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规和政策,严格按公路项目建设程序办事,科学地建立公路项目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确保国家公路建设的投资效益,为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当好先行,做出贡献。我们虽然在路基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工程质量关。

一、公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1、路基填料。在施工过程中,回填土料的选择十分重要,所以要因地制宜地选择回填材料,应选择强度大的土料,土料的密实度就差,如果采用细粒土,工程的孔隙率会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但长久以来的施工实践证明,粗粒土的压实效果是最好的,但在路基工程的施工中,因其环境的不同,土质也不一样,这时可以考虑采用巨粒土渗配试验使用。

2、路基压实。在路基施工中,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而且重要的是必须严格控制填筑土的含水量。但试验中的最佳含水量很难在实际施工中得到完全的复制,即使相同的工序和设备,但因土质的不确定性也会影响到击实效果,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的最佳含水量需要辅助一些机械来完成,得以达到试验中的最佳含水量。正确选择压实机具。当前路基施工,压实机械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规模、场地大小、填料种类、压实度要求、气候条件、压实机械效率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以确保碾压效果。

3、地面排水。保证路基地面排水结构物的数量和需要,使地面水不渗入路基内部;另外,地下排水结构物应根据地形、地下水的需要设置;为了拦截地下水、临时滞水或泉水进入路面结构,可直接在路基顶面设置由级配料组成的全宽透水性排水垫层。采取撒铺不同粒径和数量的矿料或重铺面层或者封层;采用挖基坑修补的方法,也可采取先清除缝中的尘土和杂物,然后用拌和好的沥青混合料填塞后加以捣实烫平;或采取挖铺法进行处理。总之,根据不同的病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维修和处理。

4、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

5、冲刷防护。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灰土挤密桩。当软土地层含水量过大或过小时,采取灰土挤密桩。含水率过大可往孔内填干土粉或石灰粉,以吸去部分水分;含水率过小,应预先浸湿加固范围内土层,成孔顺序应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对已成孔,应防止受水浸湿,且应当天回填夯实。轻质路堤。用轻质材料填筑路堤可减轻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目前国内已有应用粉煤灰填筑路堤的成功经验,可使路堤自重减轻 25%左右。

6、土工合成材料加固。浅层 (一般小于 3m 厚) 的软土地基可采用先在地表铺筑土工布,再填筑路堤,土工布起分隔、过滤、排水和加速固结等作用,从而取代常规的置换方法。

二、公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1、引进现代质量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一是制定严格的施工方案,并下发到所有施工人员手里,详细了解施工的细则。二是严格控制工程主要质量指标,实行严要求,高标准,符合对质量的要求规范。三是坚持质量检查制度。项目经理部每月定期进行一次质量检查,每次检查结果通报,并与奖惩挂钩。四是奖罚分明,对在关键岗位和关键工种上的工作人员,实行奖金上的倾斜政策。五是工地例会。在许多工程施工的工地,很好的实行了工地例会制度,这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在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进度等方方面面的问题都能得到及时的沟通,并进一步加以完善,工地例会使施工中的具体问题得到了及时的调整及落实,使工程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工程的质量及进度的顺利进行。

2、加强路基施工质量控制。在路基施工中,要根据不同地段,不同环境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在筑基时,添土要根据实际情况掌握不同的厚度分层填筑,要用碾压机密实的碾压,如果地质情况复杂,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详细检测,依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沟壑、构造物台背填土应严格控制填料和每层厚度,碾压要密实,要路基施工中,在保证其施工质量,不能忽视任何关键的部位,要把质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确保路基整体稳定、强度达到设计后再进行路面施工。

3、科学、准确地评定工程质量等级。无论是工程竣工验收,还是单项工程或关键工序检验,都应当科学,准确地给予评价。质量工作必须规范化、科学化、程序化,不能有半点水分,这就是我们的深刻体会。只有这样坚持不懈,才能把质量的最后关口。我们实际施工中还注重使用现代化仪器和先进检测手段,如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尽量采用无破损检测,例如大小应变试验进行超声波检测,对整个桩身的完整性进行观测,以确保隐蔽工程的质量万无一失。

三、公路路基防护问题分析

路基的修筑改变了地层的天然平衡状态,以及路基暴露在空间,不断受各种错综复杂的自然因素侵蚀,因此需要进行各种类型的防护。

1.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近年来,随着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高等级公路的边坡,多采用种草防护边坡较高时,采用砌石框种草防护。

2.冲刷防护。防护沿河路基边坡免受冲刷仍多采用直接防护。传统的砌石、抛石、铁丝石笼、挡土墙等有所改进,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浪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支挡防护。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

四、结语

我们虽然在路基施工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仍然需要不断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好工程质量关。

参考文献:

[1]王洪武,王志巍,陈俭.丘陵半山区公路路基施工方法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

[2]李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J].青海交通科技,2007

篇10

 

关键词:高速套路  内部审计  问题探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陕速发展我国高速公路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一方面表现为高速公路规模的迅速扩大。截 至2003年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突破3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预计到2007年,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达 7万公里。另一方面表现为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及其下属企业业务性质的多元化趋势包括:①处于建设期的建设项目企业 ②处于经营期的营运管理企业;③高速公路养护、交通安全配套设施的生产安装,收费、监控及通信系统的设计维护,服务区经营、物业管理等副营企业。这种高速发展的态势,日益形成的庞大的资产规模以及多元化的业务范围给内部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挑2004年 l1月19日,交通部以第12号令的形式 了经修订的 《交通行业内部审计工作规定 (  下简称 《规定》,并于2005年 1月 1臼起施行。《规 定 的实施,是规范交通行业内部审计行为,促进 和加强交通行业内部审计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重要依据和动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在目前的高速公路经营公司内部审计工作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其中既包括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老问题,电包括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 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 问题,有效地贯彻落实 《规定》的精神,是摆在当 前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面前一个非常迫  切的问题。 

一   明确目标.准确定位.建立寓服务于监督 之中的内审体制。 

1.把握职 能,明确 目标。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高速公路投资主  体多元化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的产权制度发生了  变化。然而,高速公路经营企业目前内审职能仍  然受我国内审起步阶段 “作为国家的代言人”的 

观点影响,内部审计地位与政府审计地位之间、  内审职能与企业监事职能之间界定模糊,致使许多人认为内部审计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无关,把企业灵活经营与内部审计对立起来。这种认识,一方面使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不重视,削弱或淡化内审机构 ;一方面使内审人员有“双向服务”思想,工作目标上可操作性不强,影响内审职能的有效发挥。 

规定对内审职能的最新定义是:交通经济监督工作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主管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依法评价和监督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与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为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实现经济目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的行为。通过新定义,可深刻了解到内部审计是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帮助企业实现目标 ,向企业领导提供真实的控制信息,使企业在管理中目标到位、措施得力、管理有效。因此定位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寓服务于监督之中是内审的主要目标 。 

2.拓展范围,准确定位。 

高速 公路作为现代基础设施,其建设需要大量 的资金 ,但仅靠政府有限的投入和交通规费的补充已远远 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的增长,必须广开融 资渠道 引入银团、民间乃至海外资本 ,高速公路经营企业股权多元化、国际化应是势所必然。另外,由于高速公路 自身发展的程度和外部环境的制约,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风险来自多方面,传统的财务审计 已远远 不能适应经营者的要求。所有这些都影响 内部审计的方方面面,迫切要求内部审计 向管理审计 、效益审计及企业可持续发展审计等领域深入 。 

管理审计在加强企业 内控基础管理 、防范企业风险和为企业增加价值方面有着其他控制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效益审计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审计方法上变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 ,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作出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重视环境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高速公路经营企业 的共同使命和责任,由此而来的经济发展审计、资源审计和环境审计也将成为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为了适应形势,内部审计必须贯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 。 

由此可见,新形势下内审要找准定位,充分利用内审人员对企业相对熟悉的有利条件,以服务为目的,以监督为手段,扎实服务,这才是企业所需要的 ,内审工作才有生命力。

二、健全组织体系,提高人员素质,建立具有高度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内审组织机构。 

1.健全组织体系,提高人员素质 

我国高速公路经营企业内审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①多数来自财会队伍,专业单一,后续教育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②审计手段落后,远程审计、计算机审计涉足甚少。③缺乏工程建设、企业管理、法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内审机构设置种类多样 :有的设立了专职的内审机构 ,有的将其并入财务或纪检监察部门。许多内审机构势单力薄内审的独立性受到极大限制。 

面对新的形势,首先要改善内审人员的结构由于内审领域的拓展和审计层次的提升,原来单一的人员结构已不适应内审工作的需要,需配备工程技术、企业管理、法律及IT审计人才。二要实行内审人员从业准入制度,进入内审队伍必须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从业资格。三是加强内审人员的培训和交流,一方面企业要为内审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发展提供条件,另一方面内审人员要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危机感,以适应现代内审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 

2.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内部审计机构是内审工作的基础,科学、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是内审发挥作用的关键。高速公路经营企业 目前 内部审计管理模式,从 内部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上看有的受总会计师领导,有的受总经理领导,有的受总经理和财务经理双重领导 ,有的受监事会领导 ,有的受董事会领导等。从表面上看这是形式问题,实质上反映了内审机构在企业 中的地位。 

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必须坚持两条原则:独立性和权威性。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结合我国目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实际,监事会领导的内部审计机构是比较理想的模式。

三、积极稳妥地探索网络远程审计和计算机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