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监管存在的问题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药监管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药监管存在的问题

篇1

市农委确定召开这次全市农药经营备案及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推广现场会议,主要任务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农业部等十部委和省农业厅等十一厅局《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省农业厅《转发<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和全省上半年农药管理工作会议精神,针对当前我市农药经营环节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安排部署全市农药经营备案及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推广等农药监管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扎实工作,积极作为,农药监管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及其农药管理机构,认真贯彻农药管理的法规、政策和文件规定,继续实施“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注重改革创新,完善监管机制,强化能力建设,加大措施落实,促进了农药生产经营秩序的进一步规范,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加大农药案件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对参展全国第25届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的企业进行了摸底调查,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了分析汇总,下发了《关于对涉嫌违规农药生产企业进行集中清理整顿的通知》(聊农字【2012】25号),对14家涉嫌违规农药生产企业按照属地管辖原则逐一进行了排查,同时,加大了市场整治力度,对制售假劣农药的行为给予了坚决打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3960余人次,累计检查农药生产经营单位2700余家次,立案79起,结案75起,查获不合格农药8.96吨,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40余万元。

二是进一步落实农药监督管理措施。在对我市农药市场状况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市农委下发了《关于2012年全市农药监督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转发了农业部等十部委《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并成立了市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应急协调小组,加强了对全市农药监管工作的统一协调和指导。

三是集中开展了“农药清理整顿月”活动。今年7月1日是“六项新规”实施过渡期的最后期限,为了彻底整顿农药市场,我们转发了省厅《关于开展“农药清理整顿月”活动的通知》,活动主题是“清理违规产品,整顿经营秩序”。各县(市、区)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农药管理“六项新规”宣传咨询活动,对辖区内的农药经营单位进行了全面摸底,对其经营的所有农药产品逐一检查,对2010年7月1日以前的农药产品进行强制下架,严禁过渡期结束后市场上仍然存在2010年7月1日以前的农药产品,维护了农民利益。

四是积极配合全省春季农药监督检查组对我市农药市场的监督检查。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药监督抽查工作的通知》(农办农[2012]6号)要求,省春季农药监督检查组于4月11日至13日,来我市进行了农药监督检查工作,期间对我市辖区内的东泰农化有限公司、赛德农药有限公司和东昌府区、莘县等60个农药经营部进行了现场检查指导和农药质量抽查工作,共抽检农药样品22个。根据省药检所统一部署,对我市20个抽检样品进行了生产源头追踪,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进行立案调查。这次检查,对加强我市农药管理,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增强搞好农药监管责任感和紧迫感

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后,农业工作的基本任务也实现了由保供给到保供给和保质量并重的历史性转变。广大人民群众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产品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级领导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度重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及各类媒体的跟踪监督,对我们农业部门的工作产生了空前的压力。概括起来,当前我市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监管突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农药产品质量、标签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上半年,除坚持一般性检查以外,全市对农药市场开展了3次集中检查活动,分别是大棚烟雾剂集中检查、麦田用药集中检查、蔬菜产区禁限用农药检查。通过3次集中检查,对涉嫌违规的产品进行立案处理,并未发现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产品(统计数据前文已介绍)。市县两级随即抽出406个农药标签,其中合格的292个,占72%,不合格的114个,占28%(未标明中文通用名7个,占1.7%;扩大使用范围2种以下15个,占3.7%;扩大使用范围3种以上36个,占8.8%;未标明毒性标示2个,占0.5%;无生产日期或批号5个、占1.2%;假冒证号23个,占5.7%;其他违规的26个,占6.4%。)。

第二,农药使用量越来越多,农药药害时有发生。我市常年使用农药2500吨左右,而且随着除草剂的广泛使用、瓜菜面积扩大、病虫抗性增强等原因,农药使用还有增加的趋势。我市使用农药社会化、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农民在选择农药时多从短期药效或价格角度考虑,乱用药、盲目施药、在瓜菜上使用高毒农药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

第三,农药经营网点多、乱、杂的问题比较突出。农药经营许可证取消后,农药经销店无序扩张。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农药经销店达2200多家,多数经营单位素质不高,经营条件没有严格审查,许多没有承担风险责任的能力;有的经营者没有通过培训上岗,不懂农药,不能识别假冒伪劣产品,不能给予农民用药指导,难以推广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农药产品;有的受利益驱动,唯利是图,违法经营。农药经营网点多、乱、杂的问题,已经成为农药监管的最薄弱环节,也成为假冒伪劣农药产品存在的温床。

农药是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近年来,我市各级农药监管机构,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们的农药管理却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今年是农业部提出的农药市场监管年,我省继续实施农药“四培育”活动。特别是今年农业部、省里连续下发、转发加强农药监管的通知和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这说明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认识做好农药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以求实、务实抓落实的作风,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分析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探索新方法,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搞好我市农药监管工作。

三、明确任务,落实措施,开创农药监管工作新局面

2012年还有3个月的时间,农药监管的任务十分繁重,监管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最近,农业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管理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了6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各县(市、区)要以农业部的“意见”为指针,以广泛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为总抓手,以落实这次会议精神,积极推动制度机制创新,全面落实监管措施,使农药备案制度和高毒农药定点销售制度尽快在全市推广,使我们农业部门对农药的监管能力有明显提高,确保不出现较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工作中,要着力于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全面推行农药经营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两项制度。实行农药经营备案和高毒农药定点经营是规范农药经营秩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性措施,是科学而行之有效的农药管理制度,它紧紧抓住了农药的源头和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管事管用,事半功倍。据了解,农业部和国务院法制办正在对《农药管理条例》进行修改,将恢复实行农药经营许可制度。农业部正在制定高毒农药管理、经营单位上网公布、药害事件处置等方面的配套文件。省农业厅连续转发的两个农业部相关文件中,均增加了推行“两项制度”的内容,这些都为我们加快推行提供了法律和政策支撑。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把加大“两项制度”的推行作为近期农药监管工作的重点来抓。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鼓励创新,探索更加适合本地情况的管理模式。制定工作计划,先易后难,有重点、分步骤地向前推进,争取在1-2年内在全市全面推开。

(二)搞好农药经营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要积极会同工商管理部门全面开展农药经营单位清查,对无照经营及不符合经营资质要求的,坚决依法取缔。12月底之前,各市要把清理整顿情况和符合条件的经营单位名单报市农药检定所。

(三)要继续加大产品质量和标签抽查力度。重点配合省药检所组织对烟剂、种衣剂等农药进行专项抽检,对蔬菜、水果农药残留进行监测,对各市清理整顿月、市场监管年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对农业部、省农业厅抽检的质量不合格农药产品处罚情况进行督导和查办。

(四)是要努力提高农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积极稳妥地应对可能发生的农药突发事件,农业厅药检所印发了《关于处置涉及农药突发事件的指导意见》,希望各县(市区)农药监管机构,结合当地实际,在加强日常农药监管的同时,及时认真地做好信息报送、调查取证、检测认定、新闻、舆论引导、群众安抚等工作,努力避免发生。

篇2

一、农药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各地对农药的生产、经营、管理、使用、认识滞后,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国家禁用、无证、假冒伪劣农药在市场上仍占近14%的比例。农民传统的用药习惯得不到有效改变,这不仅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污染了环境,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了农业效益。

二是农药标签不规范。农药名称与登记不符、擅自扩大农药使用范围、产品保质期标注不清或残缺,农药毒性标志不明、注意事项标注不全等现象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尽管执法部门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但由于厂家进货渠道混乱,以及少数单位存在隐藏“两高”农药逃避检查的侥幸心理,执法死角时有出现。

三是农药销售、使用技术滞后。一些农药经营部对进货的产品缺乏调查,有的农药经营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相应服务技能,农药拆零供应缺少使用说明书,农药经营档案不健全。有的农民在使用农药时或不按说明书规范操作,或不按照病虫防治的适期用药,不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致使因药害引起的农药投诉案件时有发生。

四是监管、检测工作尚不完善。为提高食品的安全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国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食品法》、《农药管理条例》、《质量法》等,近年又出台了一系列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但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仍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农产品的安全管理仍较薄弱。

二、加强农药监管的对策措施

(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应按照《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意见》的总体部署,大力宣传限制或禁止使用化学合成物及其有毒有害生产资料,不断加强农药管理法规的宣传,增强农药生产、经营者的法制观念,使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广大使用者科学规范地使用农药。

篇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坑农害农行为,保障我市农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根据农业部《2009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实施方案》和《2009年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结合我市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规范农药市场秩序、提高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合格率为基本目标,以禁限用高毒农药、假冒伪劣农药为监管重点,按照“狠抓源头、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重点突破”的工作原则,强化属地管理责任,抓好日常监管、专项抽查和案件查处三个环节,进一步建立健全农药产品市场准入、市场运行和市场退出的长效监管机制,切实保护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民用药安全。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逐步建立合肥市农药市场统一监管平台,构建“统一监管、专业监测、强化执法、配套服务”的农药市场监管体系框架;杜绝违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五种禁用高毒有机磷农药的行为;假冒伪劣农药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制售假劣农药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农药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和农民群众的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农药市场监管的执法水平和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农药市场进一步规范,产品质量合格率和标签合格率均达到85%以上。

二、主要任务

(一)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严格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农业部加强农药管理的新规定,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督抽查,春耕前,市县农业部门要会同工商、质检等部门,对已经发放的农药生产经营许可证、产品登记证、品种审定证书、推广鉴定证书等进行跟踪核查,对情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法定条件的农药经营单位(户),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销生产经营许可证、登记证,并及时公告有关信息,增加透明度。

(二)强化监督抽查,突出监管重点。结合农时农情,以查处禁限用高毒农药、违禁添加高毒农药成份、农药产品有效成份不足和违规标签为重点,组织开展春、秋两季农药市场监督抽查活动。在新旧版标签过渡期间,农药标签监督检查以产品登记证号、有效成分名称、含量、登记作物、防治对象和毒性标识等标志是否规范为重点。并组织开展小麦、水稻、油菜、蔬菜等病虫草害防治用药质量专项抽查。组织开展市县(区)农药市场执法交叉检查。

(三)规范执法行为,查处大案要案。充分发挥农业主管部门在农资监管工作中的牵头协调作用,与公安、工商、质检等部门通力协作,组织力量集中查处,抓源头、端窝点、打惯犯。对已构成刑事犯罪的,要坚决移交司法机关,禁止以罚代刑。把重点打击和经常性查处结合起来,公布查处结果,发挥案件查处的警示和震慑作用。

(四)构建监管平台,强化源头管理。以“农药标签网上查询系统”和“农药监管网络联动系统”为依托,逐步建立覆盖全市的农药市场统一监管平台。建立案情通报制度,进一步增强市、县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实现农药市场监管信息一地、区域联动。继续完善农药生产、经营企业联系人制度,切实发挥纽带作用。开展农药生产、经营单位普查,准确了解和掌握本辖区内农药生产、经营企业的状况,建立详细的档案记录。对已取得定点资格的生产企业,但因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已不具备资质的,将按程序上报,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依法注销或撤销定点生产许可及其他有关行政许可;对证照不全的生产、经营企业,将会同有关部门坚决依法予以取缔。

(五)强化监督检查,落实属地责任。建立农药市场监管分片包干责任制。各县要建立由主管单位领导同志参加的农药市场监管分片包干责任制,落实属地责任。要将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层层分解到乡镇和农药市场,落实到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对在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中工作不力、失职渎职、导致违法违规行为和市场秩序混乱的地区,要追究相关部门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六)完善配套法规,健全法律体系。各县要认真疏理、总结近年来农药市场监管工作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及时上报市农委,配合做好《农药管理条例》修订的调研、起草和论证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农药安全使用和农民用药培训制度、农药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针对农药市场存在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各县要从实际出发,制订针对性强专项整治方案,为加大农药市场监督管理提供保障。

三、重点活动安排

(一)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启动仪式。3月下旬,在肥东县举行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启动仪式。

(二)农药生产经营主体调查摸底。3月,市和各县区农业行政部门组织开展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基本情况调查,建立健全农资经营单位(户)信息档案。

(三)放心农药下乡进村宣传。3月下旬,结合“放心农资下乡宣传周”活动,组织宣传农药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知识,发放宣传材料。

(四)春季农药市场检查。4月至5月,在全市范围内结合“春季农资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农药市场检查。市执法支队将针对重点地区组织开展小麦、油菜、蔬菜用药产品质量抽检,并公布抽检结果。

(五)重点区域督导检查。6月至7月,市农委将对农药产品质量和标签合格率低、假冒伪劣产品多、社会投诉或举报多的县区和农资经营市场,加大检查和处罚,进行整改,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七)秋季农药市场检查。8-9月,在全市范围内结合“秋季农资专项整治工作”开展农药市场检查。市县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要针对重点地区组织开展水稻、蔬菜用药产品质量抽检,市县联动,进行交叉检查,并公布抽检结果。

(八)总结。12月,全面总结2009年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的领导,市农委成立由张厚伦副主任任组长,农业局、法规处、农业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参加的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农委农业局。各县农委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业务精的同志组成的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农药市场监督管理年活动的开展。

(二)制定实施方案。各县农委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结合本辖区内农药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制定工作月历表,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

(三)健全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市、县两级农药监督抽查制度、监管信息公布制度、农药案件投诉举报制度,加强区域间、部门间的联动协作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带动工作规范,形成监管合力,提高监管效率。

(四)及时上报信息。各县农业部门从2009年3月1日开始,每月12日和28日前,要向市农委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报送材料要有综述、抽检、查处等方面的情况,力求通过数据和典型事例说话。重大案件及突发事件,应立即报告。各县要认真组织填报农药市场监管情况统计表(见附表1-5),附表1-3要求每半月进行动态填报,附表4-5于6月底前完成填报。

(五)加强队伍建设。各级农业部门要明确农药市场监管的具体部门,固定专人负责,保证工作连续性。进一步加强农药执法队伍建设,加强对执法人员法律、政策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办案的调查、取证水平,加快办案进度,提高办案效率。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依法行政的效能。

(六)强化宣传培训。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以及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农药科学知识,提高使用者安全、科学、合理用药水平;普及农药管理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生产和经营者自觉遵法守法意识,营造全社会重视和支持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的良好舆论环境。

(七)保障监管经费。加大农资执法设备、经费保障,设立农药质量抽查、农药执法监督、培训等专项经费。积极争取将农业行政执法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争取当地政府和财政的支持,解决农药监管工作人员和经费等问题,不断增加农药监管投入,改进执法手段,配备执法装备,以确保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

附表:

表1:2009全国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填表人:

出动执法人员

(人次)检查生产企业

(个)检查经营单位

(个)印发宣传资料(万份)检测农药样品

(个/次)检出假劣农药产品(个/次)立案查处

(起)查获、没收、销毁不合格产品数量(吨)涉案金额

(万元)

表2:2009年第 季度农药打假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填表人:

项目查获

数量

(公斤)货值

金额

(万元)查处起数(起)检查

企业

(个/次)整顿市场(个/次)受理举报案件(起)捣毁制假窝点(个)挽回经济损失(万元)出动执法人员(人次)印发

资料

(万份)查获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数量

(公斤)立案查处

查处(件)结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件)涉案人数(人)逮捕

人数(人)案值5万元以上案件

总数(起)价值

(万元)

表3:2009年第 季度农药打假大要案(5万元以上)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填表人:

序号案件

名称案件

来源涉及农药品种组织查处部门涉案商品数量案值(货值或经济损失)(万元)涉案

人数

(人)查处结果

罚款金额

(万元)拘留人数(人)判刑人数(人)其他(包括吊销证照、停产、停业等情况)

注:案件名称要包括市县(区)、单位名称、违法行为等关键词;案件来源按举报、检查分类。

表4:2009年农药经营单位数量分级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填表人:

合计(个)其中

村级(个)乡、镇级(个)县级(个)地级市(个)省会市级(个)

注:按农药经营单位所在地进行分级统计

表5:2009年农药经营单位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填表日期:

填表人:

序号经营单位信息监管单位信息

篇4

(一)加强领导,强化部署

为进一步推动全县工商系统集中整治干部作风活动的深入开展,县局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组会议研究部署自查自纠阶段各项工作,制订了《____县工商局自查自纠阶段工作方案》,由分管领导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广泛征求意见

____年4月12日,我局分别在县局机关、潭山、棠浦、____三个分局召开了有市局领导、当地党政领导、县纪委和县效能办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个私业主代表、被处罚对象、工商特邀监督员、新闻媒体参加的干部述职述廉大会,广泛的征求社会各界对工商部门的意见、建议,向社会发放征求意见120份,发放自查表20份。同时,县局多次组织人员到分局和机关各单位进行督查并公布了我局的投诉电话和电子信箱。围绕以下5个方面广泛征求意见,认真进行查找问题:1、工作作风上“庸、懒、散”,2、领导作

风上的“假、浮、蛮”,3、在公务活动中“私、奢、贪”,4、行政审批中低效率,5、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乱作为。收回征求意见表120份,收集整理意见和建议5条。

(三)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开展自查

各分局、机关各单位及工作人员自觉对照上级集中整治活动要求和本局《方案》,从思想、作风和表现等方面认真进行自查,找准、认清各自存在的突出问题。全系统每位在职人员都撰写了自查自纠材料,县局、各分局分别开辟自查自纠阶段专栏。县局于____年5月7日召开了机关全体人员、分局长自查自纠专题会议。县局班子成员、机关各单位负责人在会上认真查摆自身在工作、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原因,并明确了整改方向,制定了整改措施。

(四)结合实际开展 “五查五比五看”。

开展了以“查宗旨观点,查工作态度,查服务效能,查落实能力,查工作成效,比党性意识,比奉献精神,比工作效率,比社会评价,比工作业绩,看理想信念是否坚定,看工作作风是否踏实,看服务意识是否强烈,看群众反映是否满意,看工作任务是否落实”为主要内容的“五查五比五看”活动。通过开展“五查五比五看”活动,在全局营造比学赶超,____争优的良好氛围,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服务、争创一流的业绩,树一流的形象。开展一次以“变作风,树形象,争进位,再____,明确我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去做”为主题开展大讨论,找差距,寻原因, 添措施,定目标,通过大讨论活动,搅动干部思想,激发工作热情,激发发展潜力。

(一)对干部自查自纠,以及面向各界收集的意见和建议认真进行了梳理和汇总,共有以下五个方面:

1、 对3.15投诉反应速度过慢;

2、 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

3、 加大种子、化肥、农药监管力度。

4、 理论学习不系统、全面,对新形势下的新知识,新要求,新方法掌握不够。

5、 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调查研究少,和基层工作人员谈心少,思想政治工作不够经常化、具体化。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以上五个方面问题的存在,有主观方面原因:1、对消费者解释维权流程不到位,工作责任心不强。2、工作作风上存在“慵、懒、散”问题,对学习没有积极性;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1、食品店较多、检查、检测等工作不到位。2、我局虽多次组织人员抽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并要求各分局加强辖区内农资监管,但流动性、临时销售点监管不到位情况仍然存在。3、分局人员少,工作范围广,市场巡查的频次难以保障。

(三)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意见

根据收集的意见和建议以及自查自纠提出来的问题,我局进行了深刻的剖析,经党组研究,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切实进行整改:

1、对3.15投诉反应速度过慢的措施:

(1)、努力提升12315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认真处理好每一个消费者来电、来信,满腔热情地为消费者服务。

(2)、12315投诉中心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服务宗旨,高效便捷的工作原则,以事实为依据,依照法律法规,进行公平合理的处理。

(3)、凡符合管理程序的举报或投诉,即时予以处理,能当天解决的,当天解决,当天不能解决的,一般在五个工作日内解决(特殊情况除外)。

责任领导:漆祖荣,责任部门:消保局,责任人:况小春。

整改时间:____年3月至5月。

2、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措施:

(1)加强流通环节食品市场的巡查,逐步完善单据式台帐制度,加大食品经营户进货渠道的监管。

(2)严把食品经营户的主体准入关,切实做好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发放工作。

(3)加大对市场食品的抽检力度,严厉打击销售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

(4)加大食品的快速检测力度,各分局每周检测一次,每次不少于三个品种。

责任领导:漆祖荣,责任部门:食品股、各分局,责任人:陈贵生、各分局局长。

整改时间:____年3月至11月。

3、加大种子、化肥、农药监管力度的措施:

(1)加强开展“红盾护农” 严查销售假冒伪劣行动

宣传。(2) 清理市场主体,严把准入关。

(3) 开展“严查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保春耕”专项行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对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及配件商品质量监测。

(4) 建立健全打击销售假冒伪劣农资长效机制。

责任领导:漆祖荣,责任单位:市管股、各分局,责任人:熊允发、各分局局长。

整改时间:____年3月至11月。

4、加强干部理论学习,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的措施:

(1)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能力培训。在全县系统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从法律法规、注册登记、执法办案、市场巡查、公文写作、微机操作六方面对干部职工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努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

(2)加强日常学习和工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党员干部周四集中学习制,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力作用。

责任领导:冷华勋,责任部门:办公室、机关党委、法规股、信息中心,责任人:曾林辉、梁沁、刘宗才、彭光杰。

整改时间:____年3月至11月。

5、加强基层调研,解决基层干部思想、生活问题措施:

(1)、在新的转型时期,干部、职工的思想已发生新的变化,新的问题也经常出现,我局领导将主动找同志谈心,随时摸清干部、职工思想脉搏,超前思考,主动预测,把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

篇5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职责到位

切实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工作的领导,我市各级工商部门都高度重视,将肥料农药监管和农民群众利益摆到了重要高度;大力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认真履行职责,加大对不合格和劣质肥料农资产品的查处和抽检力度,严厉打击不合格肥料农资和其它扰乱市场秩序、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法行为,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清除出农资市场,切实维护好和实现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完善肥料农药市场监管,实行“五严”措施

“五严”。一是严格农资经营户备案制。凡从事农资经营的,必须到工商部门登记备案,以便跟踪服务和监督管理。二是严格留样备查制。解决时间跨度长,实物取证难、农民投诉难等问题,变事后查处为事先防范。三是严格落实“两帐两票一卡一书”责任制。与经营户签订责任书,督促其建立健全“两帐两票一卡一书”。四是严格“四定”监管责任制(即定人、定岗、定片区、定责任)。五是严查八种违法行为。严查生产、销售甲胺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有关部门审定或批准生产、销售农资商品行为;严查生产、销售掺杂使假、以次充好等假冒伪劣农资商品行为;严查虚假标识、标识不清、商标侵权行为;严查利用对产地、质量、商标虚假标示等手段,冒充进口化肥行为;严查制作、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具等虚假农资广告行为;严查利用境外虚假登记的企业名称,以委托加工、授权使用、监制等名义加工生产“傍名牌”产品行为;严查农资经营中的商业贿赂行为。

龙马潭区工商局依据国家总局第45号令《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农业生产资料市场监督管理实施方案》。由于领导重视、方案周密、措施有力,全区农资监管工作取得了成效。

三、认真检查,强化监管,确保实效

肥料、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关系到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农业增效、农村稳定和农民增收。我局深刻认识做好肥料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红盾护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努力做到“四个统一”,牢牢把握“四个只有”,加大力度,把加强肥料、农药市场监管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农资市场秩序,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充分发挥农资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监督和指导,确保农资市场的有序竞争;二是保障农资质量,进一步完善农资连锁经营模式。已形成了农资公司—农资连锁配送中心—农资连锁配送站—村级综合服务站的农资连锁配送经营网络服务体系。四是开展种子、化肥质量监测。1-6月我局抽检化肥、农药等农资111个批次,配合省局抽检肥料农资商品23个批次。通过检测,有效地防止了不合格农资流入农村市场。五是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查处不合格肥料农资产品,坚决把不合格肥料农资清除出农资市场。

截至目前,我市各级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车辆354台次,执法人员2367人次,检查农资经营户3898户次,检查农资市场504个次,立案查处农资案件60件,案值32.4万元,没收查扣物质520530.97公斤/台、件,取缔无照农资经营户50户,受理农资投诉25件,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77万元。

篇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和《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按照“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原则,突出重点产品、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深入排查问题隐患、强化监督抽查,进一步规范生产者种(养)植(殖)行为,切实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以全乡瓜果蔬菜生产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为重点对象;以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为重点整治产品;以蔬菜、水果等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植大户等为重点对象;强化源头治理,深化市场监管,开展高毒农药市场检查活动和农药质量监督抽查,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违规生产、经营禁用高毒农药行为,严厉查处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农药的行为;加强残留监测,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及蔬菜、水果直销店的农药残留的监测力度,确保质量安全。

(二)兽用抗菌药专项整治

以全乡兽药、饲料生产经营、销售单位和养殖场(户)为重点对象,以假劣违禁抗菌药物与假劣饲料产品、未批准使用的抗菌药物等为重点整治品种。严禁兽药经营企业违法销售违禁和未经批准使用的抗菌药,加强养殖环节用药监管。

(三)农资打假专项整治

以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为重点整治产品,以农资销售点、运销大户为重点整治对象,确保不发生因假劣农资和禁限用农业投入品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农业生产损失,农资生产经营行为更加规范,强化对农民的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科学使用农资的水平,农民群众质量安全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加强,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三、时间安排

(一)2020年5月安排部署阶段

安排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及具体事项,加强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门店的专项整治宣传,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进村入户宣传活动,印发安全消费知识、滥用和违规违法添加行为资料、蔬菜生产上禁限用和允许使用农药宣传资料,营造农产品安全健康消费良好氛围。

(二)5月-11月集中整治阶段

对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资经营门店开展巡查工作。突出重点街区和重点时段,集中力量,明确责任,严格措施,有力有序开展整治行动,确保专项治理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由乡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对全乡农资经营门店进行专项督查;对经营、使用违禁农药进行严查、严打、重罚,对高毒农药的经营进行进一步规范,对假劣农药进行查处:对全乡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展日常抽样检验检测与例行监测和监管。

(三)11月-12月专项整治阶段

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全面自查、总结,并对所辖区内的各农资经营门店监督,及时整改专项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四)2020年12月检查验收阶段

制定专项整治工作检查验收方法,对整治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全面总结专项整治的成效,将整治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制度化、日常化。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乡农产品质量监管站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农产品质量监测室,农产品整治工作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有关工作,统一进行安排部署。各村委会、乡直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本乡实际,明确目标和任务,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及时配合本乡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督导检查。

(二)加强协调配合

各村委会、乡直各企事业单位加强协调配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加强与乡卫生院、派出所、学校等部门的沟通,争取各部门的支持和配合;强化各项整治措施的落实,确保协调一致、统一行动。

(三)加强信息报送

各村委会、乡直各企事业单位若发现存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隐患事件应及时向乡乡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反映,乡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及时上报在专项整治工作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突发事件和较大案件调查处理情况。

(四)加强宣传引导

乡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向村委会、乡直各企事业单位宣传整治工作成效和各地在整治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为专项整治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篇7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加快,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又越来越高,对农产品的要求“不再是吃饱,而是要吃好、吃的健康”的问题[1]。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而分散,基层监管力量十分薄弱,风险隐患还未完全消除,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加快基层体系建设,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到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关系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2]。近些年来,农药、肥料、兽药、饲料添加剂、动植物激素等农资的在农业生产中使用不断增加,为解决粮食安全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因此导致农业生态与环境被破坏及污染、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正本清源,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抓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直接面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是实施农产品生产过程管理和质量安全源头控制的基础环节。因此,加快基层体系建设,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基层工作任务,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1.1加强农业投入品使用监管,从源头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时掌握农药产品使用动态,杜绝禁限用农药进入农产品生产环节;向农产品生产者广泛宣传农药等投入品使用规范和要求、禁限用农药产品品种、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规定,增强生产者安全合理用药意识;以农产品基地和用药高峰期、采收前安全间隔期为重点,加强对农药等投入品使用情况的监管,及时处置违法违规使用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行为。我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后,乡镇监管力量大大削弱,为保障监管工作的顺利开展,长阳县农业局充分调动县内农药零售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直接面对农民的第一线优势,大力推进农技农资结合、企业直销等农业投入品有效服务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服务模式,有效提升放心农资的配送能力和水平[3]。

1.2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管依法履行农业产地环境监管职责,切实保护农产品产地环境,以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强对工矿企业“三废”、农村集镇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排放区的日常监测,防止污染农业产地环境[4]。通过调查我县农膜年残留量每年高达500t以上,回收率约30%左右,残膜率达70%以上;农药、肥料包装等废弃物每年达到100t左右,回收率达不到10%;畜禽粪便年产生量每年达到约10万t,80%没有正确处理利用;农村生活垃圾每年达到50000t以上。因此,必须充分运用电视、广播及报纸等公众媒体,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法规;政府要利用经济手段和相关政策引导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垃圾资源回收利用,开展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1.3加强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服务结合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确定适用农业标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转化入户,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制定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长阳县农业局根据上级相关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因地制宜编制并审定通过了《绿色食品大白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萝卜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辣椒高山栽培技术规程》、《绿色食品番茄高山栽培技术规程》和《绿色食品结球甘蓝高山栽培技术规程》五个地方标准[4],通过技术培训,印发资料等形式传达给广大群众,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种植技术水平;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积极组织实施“绿色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全面推行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监管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五统一”操作规程;加大“三品一标”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长阳县着力建设0.66万hm2高山蔬菜、0.2万hm2优质茶叶、0.2万hm2优质柑桔、0.2万hm2优质粮油、0.06万hm2魔芋等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全力服务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了农业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4加强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生产基地为重点,加强田间指导,严格监督农业投入品的合理使用,及时违法违规行为,在病虫防治、农产品集中上市等关键时期增加巡查频次。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加强基地生产管理,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规范建立生产经营档案。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农业生产过程中违规使用国家禁用农药为重点,强化农药登记备案审批和市场监管,加强农药使用指导,严防超范围、超剂量使用。要大力推广农产品基地统防统治;在重点农时季节,开展种子、农药、肥料等重要农业投入品专项打假和执法。建立假劣农资涉案线索移送机制,以高压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5]。

1.5加强农产品产地检测准出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宗鲜食农产品上市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为重点时间,加强农产品产地准出检测;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配置农残检测设备,开展自律检测[5]。健全农产品监测档案,对检出不合格产品的生产基地实施重点监控,限制产地准出并密切跟踪其流向和处置情况,防止不合格农产品流入消费市场。加强风险排查,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结合产地准出监管,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执法。

1.6推进农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以改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环境,培育农产品质量安全诚信意识为目的,规范经营者行为,净化农产品安全市场秩序,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面实行“4有”(即有记录、有检测、有标志、有包装)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制度。农产品经营者要建立农产品经销台账,如实记录经销时间、品类、数量和销售对象。

2加强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监管水平

2.1健全监管网络全面落实乡镇监管机构、人员编制和经费渠道,按照符合岗位需要、人员专岗专责的要求,每个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确定1名负责人和1名专职监管员,确保在岗履职;生产基地、农业标准化基地监督员,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要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人员;市县要规范建立基层监管人员档案,加强监管队伍管理。在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实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农技推广机构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2加强条件建设结合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按照“统一规划、统一验收”的要求,落实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必要的办公设施和农残速测仪、冰箱、电子天平等监测仪器,不断提升监管装备水平。

2.3强化业务培训市县农业部门和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制定长期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对监管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结合“阳光工程”培训、送科技下乡等活动,组织开展村组、基地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加强培训考核,坚持持证上岗。建立健全业务学习培训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监管队伍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2.4加强制度建设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结合自身职责,建立健全产地环境监管、农业标准推广、田间巡查、监督检测、产地准出、质量追溯、诚信承诺、应急处置等工作制度和岗位责任、绩效管理、考核评价、奖惩等管理制度,明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责,规范管理,落实责任,推进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

3完善工作机制,形成监管工作合力

3.1县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统筹管理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农业、畜牧水产、食药监、公安等相关部门参加工作会商调度和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重大事项,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机制,整体推进乡镇监管各项工作。

3.2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管理指导结合本部门其他职能工作、整合工作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对乡镇农技推广中心要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综合协调管理。要认真统筹规划、统一部署落实乡镇监管体系建设、农业标准化、质量追溯、监督检测和管理考核等工作,稳步推进农产品收购、保鲜、贩运、储存等入市前各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要建立与食药监、公安、环保、工商、商务等相关部门工作联动机制,综合推进农业产地环境监管、投入品监管、专项整治、监督执法、风险应急、诚信建设等工作。

3.3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落实本地区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生产主体责任,建立村监督员队伍,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开展农产品基地准出、应急管理等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调配工作场地、经费和人员,兼顾做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确保乡镇监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6]。

4加强组织管理,切实强化工作保障

4.1加强组织领导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依法履行属地管理职责,强化政策措施,认真部署和推进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加强对乡镇监管工作的组织领导,切实解决好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办公场地、监管装备、机构和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实际问题,监管人员经费、工作经费必须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确保基层监管工作正常开展。市县农业部门要把加强乡镇监管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把握当前有利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统筹谋划、扎实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4.2加强督促检查县级农业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督办落实乡镇监管各项制度措施,有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对乡镇监管机构建设滞后、监管工作缺位、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较低或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采取专函督办、诫勉约谈等方式及时督促整改;涉嫌渎职违法的,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4.3加强管理考核县级人民政府要制订明确具体的考核评价办法,对乡镇监管工作进行年度考核,并纳入县级政府对乡镇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4.4加强经验推介各乡镇要认真总结,及时报送相关信息,大力推介典型经验、亮点;积极开展乡镇监管示范典型建设,创新监管模式和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典型带动和示范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

参考文献

[1]佟卫芳.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职业与健康,2007(07).

[2]为了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J].公民与法治,2009(8).

[3]孙政才.狠抓投入品监管强化源头治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J].中国动物检疫,2007(12).

[4]陈芳莉.长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湖北植保,2015(01):15.

[5]张爱东.宿城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践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9,15.

篇8

1、工作目标

全面加强果树投入品管理,规范农药、肥料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产经营和使用,促进农药、化肥科学减量使用,坚决杜绝在果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高毒农药、严厉打击农药超标、非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大力推进果品标准化生产。积极组织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工作,从源头上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通过对果品严格检测、监管。使果品例行监督检测、生产记录档案和质量追溯、质量品牌认证、信息和安全预警制度化,确保果品质量安全。

2、整治重点

(1)重点区域:是农药、肥料等投入品的销售和使用。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如甲胺磷、对硫磷高度农药、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等农药,和滥用化肥农药,非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违禁物质等违法违规行为。

(2)重点品种:包括苹果、梨、桃、葡萄、冬枣、小枣、杏、柿子。

(3)重点单位:大型果品生产基地、中小型果园、水果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储存加工果品企业、农药化肥销售点等。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工。建立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将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领导到位、组织到位和责任到位。及时部署安排,保障果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形成果品从种植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责任网。

2、加强监督检查,严控源头污染。按照“安全、生态、优质、高效”的发展要求,严格落实生产环节监管责任,严厉打击违规使用禁限用高毒农药的不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农药、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的科学合理使用。配合有关部门集中力量,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组织开展果品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广泛排查整治各类果品安全风险隐患。及时掌握当地果品质量安全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切实防范区域性果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3、完善标准体系,推进标准化生产。从我县实际出发,加快制定从选种、育苗到整地、栽培、管理、采摘等各个环节的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形成完善的地方标准化生产体系,逐步提高标准的层次和档次。同时,逐步建立有效的果树标准化生产运行机制,培育果业新型主体,鼓励果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参与果业生产经营,积极推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化+标准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全面提升果树生产的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水平。

4、加快产品认证,抓好品牌培育。支持和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积极开展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一是加快认证国际化,鼓励生产、初加工和流通合作组织和企业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积极开展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等质量管理认证,取得通向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二是积极开展国家认证。三是支持利用区域特色和优势果品,通过注册商标,举办观光节、采摘节、展销会、推介会等节会活动,打造区域品牌,提高果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靠特色优势树立品牌,靠龙头企业打造品牌,靠文化内涵提升品牌,通过名牌产品培育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5、强化监管管理,建立长效机制。逐步建立完善果品安全监督管理、应急处理等工作体系,构建监管长效机制,做到源头严控、产中严管、产出严检。一是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农药、肥料等生产投入品的销售管理。二是建立完善检测体系,开展日常检测,配备专门人员及简易检测设备,切实做好果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和风险监测工作。三是加强果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工作,建立完备的档案记录和果品标签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四是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落实不到位或发生果品安全事故的单位或个人,要依据有关法规追究责任。

6、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广泛开展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一是加强典型宣传。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集中宣传一批在果品质量安全方面守法合规、诚实经营、实绩突出的正面典型,同时集中曝光一批典型案件。二是推广先进经验。要把果品质量安全监管和标准化生产工作方面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和监管单位等有创新意义的举措、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总结推广,树立质量安全的良好形象。三是开展培训活动。采取各种形式,深入社区、深入基地,广泛开展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把果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到广大消费者,培训到每个生产经营者。四是广泛发动群众。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举报违法经营行为,营造全社会知法守法的浓厚氛围,增强广大生产者诚信经营的道德意识和法律意识,推动果品质量安全科学监管、依法监管、有效监管。

三、工作步骤与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3月中旬至4月10日)。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内容,制定专项整治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整治目标和整治重点任务,细化分工,落实责任,保障专项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2、组织实施阶段(4月10日至12月31日)。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结合本县实际,配合公安、农业、药监等部门,在果品产区开展以查处销售和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为主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标准化生产的指导,通过标准化生产、产品认证、安全监管、果品质量安全抽检监测等多种途径,稳步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并及时通报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果品质量安全问题,对问题单位督促整改。

3、中期总结调整阶段(8月1日至8月31日)。在实施专项整治的中期,总结专项整治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整治方案,进一步强化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年终总结阶段(12月1日至12月31日)。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书面材料,汇总形成全县果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总结。于2014年11月20日前报市果树站。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食品安全的指示精神,充分认识抓好果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果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2、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坚持政府统一领导,实行属地管理的原则,县政府对本辖区的果品质量安全负总责。实施督查督办制度,按照“属地管理、谁检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专项整治问责机制。要根据职责分工,逐环节、逐区域、逐品种的开展专项整治,切实抓好任务落实。

篇9

关键词:食品质量;生活品质;国家法制

中图分类号: X8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31-1

1 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1.1 农产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堪忧

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由于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管理上已跟不上现代农业的要求,再加上农民求的是数量,质量意识淡薄。因此,在使用化肥、农药时,出现盲目过量的问题,特别是在农药的使用量上,每年都呈直线上升,增长比例严重失调。再加上农民长期以来用惯了见效快、杀伤力强、毒性高的农药,如甲胺磷、氧化乐果、呋喃丹等,由于长期使用,客观上农民对这些农药的性状、特点、使用方法以及效果都比较熟悉,加上这些农药药效快、价格比较低廉,用了直观效果快,一时难以改变。其次,农民在使用这些高毒高残留农药时的不科学、不合理,导致农药的实际利用率很低。不但增加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而且大多残留在环境中,成为农田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源,最终导致农产品的污染。

1.2 制造食品的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屡屡发生

一是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二是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食品加工用的添加剂品种及其用量和在产品中的残留限量,超量使用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三是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在食品加工制造过程中,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

1.3 食品流通环节污染严重

食品流通企业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包装储运过程中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市场开办者、经营者法律意识薄弱。一些食品批发市场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乘虚而入,假冒伪劣食品流入市场。部分市场开办者受利益驱动,对食品安全质量监管工作配合不积极。

1.4 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

食品安全职能分解在农业、粮贸、卫生、工商、质监、药监、商检等七个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属地管理”责任和“执法主体”责任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导致地区与部门之间尚未做到上下联动、密切配合。由于多头管理和缺乏协调机制,职权不清,管理效率不高,管理难以完全到位,给假冒伪劣食品横行留下空档。

2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几点建议

2.1 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食品安全法》已于2009年2月28日正式出台。这标志着我国食品安全的法制进程开始提速,并逐步走向良性发展道路。但仅靠一部《食品安全法》不可能囊括并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完善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其它法规相配套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体系。以《食品安全法》的出台为契机,抓紧清理和完善现行的食品安全监管法规、条例。按照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清理对同一问题的重复与冲突规定,尽快出台包括食品安全技术规章和标准要求在内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2.2 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

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建立和规范食品召回监督管理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加快质量电子监管网建设,不断改进监管手段。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2.3 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强化食品卫生标准化工作

一些学者认为,中国食品的魅力就在于手工制作,如果实行标准化,传统的食品加工就会变成现代工业化的快餐生产,中国食品的品质就会降低。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结论。食品卫生标准化不等于食品标准化。食品卫生标准化是指在食品加工销售环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凡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一律不得出售。

2.4 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实施食品安全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全面加大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督查督办力度,健全食品安全事故查处机制,建立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回访督查制度和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2.5 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重点开展高风险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整顿和规范食品广告,重点整治中小城市食品广告;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篇10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坏小子”为你整理了这篇政协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政协关于食品安全工作情况调研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为全面了解我县食品安全现状,积极推进省级食品安全放心县创建,确保全县人民饮食安全。11月中旬,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我县农产品和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全县现有食品生产企业4户(均获得食品安全市场准入资格),产品涉及4大类15个品种,食品加工小作坊16户;各类食品流通经营户342户(企业14户,个体工商户328户);各类餐饮单位165户(小型餐饮单位125户);餐具消毒包装企业1户;农药、兽药经销点29户,生猪屠宰场、加工点4个;农贸市场1处。

近年来,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立足本县实际,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强化组织领导,保障经费投入,在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不懈努力下,全县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渐趋规范,食品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未发生过大的安全事故。

(一)机构健全、责任明确。县政府始终把食品安全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县政府进一步加强了食安委的领导力量,由县长亲自担任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分管副县长任副主任,24个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县政府分别与各镇、各有关部门签订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各监管职能部门分别与所监管的食品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负责,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同时,相关单位重新修订完善了《佛坪县食品安全工作考核办法》、《佛坪县食品安全责任追究制度》、《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等相关工作制度,进一步强化了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督查督办,确保食品安全工作任务的落实,“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全面抓、工作人员具体抓”的良好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二)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农业、质监、工商、药监等部门认真履行工作职能,强化市场监管,确保从农产品到食品生产、流通、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加强农产品源头治理,保障质量安全。农业部门认真开展农药、兽药监督检查,严防高毒性农药销售。安排专人在定点屠宰场内驻场检疫检验,确保市场肉食品供应安全。各镇兽医站严格查处和打击私屠滥宰行为,从源头阻断危害人民健康的肉食品安全事故发生。

加强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质监部门开展了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加强食品规范生产,完善食品生产流程,严格关键控制点管理,确保食品生产质量安全。对果酒、蜂蜜等重点产品进行抽样送检,加大对生产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对养蜂示范户引导和规范生产、销售行为,促进了全县蜂蜜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加强对食品流通领域监管。工商部门加强对食品流通市场的日常监管和巡查,以粮、油、肉、乳制品为重点,进行食品市场综合整治,深入开展乳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销售问题乳制品以及不合格乳制品行为。以县城及各镇小餐饮店为重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地沟油”。严格审查校园周边各类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资格,加大巡查力度,查处违法经营行为。

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药监部门严把餐饮服务许可关,对新办证的餐饮服务企业、餐饮店进行现场审查,不达标准不予核发许可证。对餐饮服务许可证到期和年度审验者一律按新发证的要求增添硬件设施,严格审查把关,不达要求者不予换验证。以食品原料采购、加工过程卫生状况、餐饮具消毒、进购食品索证验收等为重点,对餐饮服务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监督检查,认真查处了操作过程中的违法行为。

(三)专项整治、消除隐患。相关部门结合实际,齐抓共管,联合执法,开展了一系列重点品种、热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食品安全整治工作。一是组织开展了猪肉和食用油专项整治,及时印发《猪肉和食用油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责任,分阶段、分步骤开展检查整治。二是组织开展了学校、医院、机关、工地食堂等专项整治,对问题较多的2家建筑工地食堂下达了限期整改意见书。三是开展了土特产品专项检查整治,突击对土蜂蜜养殖大户、土蜂蜜加工企业、土特产经营户进行检查,对疑似有问题的土蜂蜜进行抽样送检,确保全县土特产品安全放心。四是开展了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小餐饮专项整治,对个别卫生条件差,多次检查没有整改的小餐饮店进行了处理。

(四)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一是通过发放宣传册、制度上墙、送法上门等形式,不断强化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消费者权益日、法制宣传日和科技之春平台以及电视、网络、电话等媒体,开展食品安全社会宣传教育,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二是各职能部门结合各自职责,共举办各类培训班8次,培训700余人,强化了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

二、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保持着目前良好的食品安全记录。但与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食品企业(经营户)规模小、设备简陋,监管难度大。调查发现,时令蔬菜由农户散种零卖,市场流通的大部分蔬菜、瓜果从西乡、汉中等地外购。小作坊占加工企业的80%,个体经营户占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的96%,小餐饮经营户占餐饮服务企业的76%,这些小作坊、个体工商户、小餐饮摊点虽然方便、快捷,但经营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卫生条件较差设备简陋,食品质量难以保证。

(二)食品经营户法律意识淡漠。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淡漠,缺乏社会责任感,自律意识差,唯利是图,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违规违法经营时有发生。

(三)部分环节监管职责不明。目前食品安全监管由多部门分段管理,县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总协调。但由于这一监管体制建立时间不长,存在各监管部门工作衔接不紧密、部分职责不明确、不具体、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等问题,有推诿扯皮现象。

(四)监管工作不到位。虽然职能部门的日常监管工作不断加强,但企业(经营户)时有懈怠,仍存在一些不到位的现象:一是销售过期或无生产日期食品。二是原辅材料进货台账、索证索票、销售记录不全、不规范。三是学校食堂食品留样数量、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四是在执法上打击不力、执法不严。五是监管网络不健全,对进入市场的新鲜蔬菜检测、餐饮业泔水流向以及农村小商店、农村红白喜事宴席等方面监管仍需加强。

(五)监管力量仍显不足。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及餐饮服务企业点多、面广、线长,构成复杂。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形势,食品监管部门普遍存在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经费不足和食品安全检验监测手段落后的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对策建议

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确保食品安全,既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也是社会文明进步、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更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要责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因此,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引导,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加大查处力度,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我县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一)加强宣传引导,形成全民共识。一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坚持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日常教育与专项教育、正面教育与警示教育有机结合,使食品从业人员不断增强遵纪守法和道德诚信意识,鼓励广大群众摒弃不良饮食习惯,增强食品的安全意识、监督维权意识和识别有害食品的能力。二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投诉举报奖励和消费者维权机制,充分发挥投诉热线作用,畅通食品安全投诉和消费者维权渠道,支持和鼓励消费者依法开展维权活动。三是强化舆论监督。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曝光力度,使食品安全教育与社会监督有效结合,形成全县重视食品安全、关注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二)理顺监管体制,夯实监管责任。首先,要进一步明确和强化食品安全委员会相关部门的责任和职能,确保人员、经费、制度到位,树立其权威性。严格落实联系会议制度,完善监管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形成职能互补,功能齐全的强大监管合力。其次,进一步健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严格执行监管责任考核和失责追究制度,真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第三,建立联动和应急反应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高突况下快速反应、应急指挥和协调保障能力。

(三)积极探索创新,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一是强化食品企业(经营户)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加强食品企业及从业人员的道德诚信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牢固树立“诚信至上、以质取胜、守法经营”的经营理念,将社会责任观念融入企业经营决策之中,建立健全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制和食品安全责任追溯制度。二是建立食品行业诚信评价体系。建立食品生产经营户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诚信档案,对诚信守纪企业大力宣传褒扬,对问题食品和问题企业(经营户)公开曝光,建立守信受益、失信惩罚的激励约束机制和以诚信为凭证的行业准入机制,使失信企业(经营户)失去生存空间。三是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考核激励机制。明确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食品安全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对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及其责任人失、渎职及不作为的,进一步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工作认真负责,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并作为单位评选先进、个人年度考核以及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极大地调动食品安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此推动食品安全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四)强化日常监管,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对食品企业(经营户)生产、加工、流通、餐饮及学校、幼儿园食堂和农家乐餐饮服务机构等关键环节日常监管毫不放松,特别是对问题多发易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学校、幼儿园及其周边、农村、县城蔬菜市场等重点区域,要进一步加大检查力度,集中力量深入持久地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的源头管理和治理,对滥用食品添加剂、滥用化肥、农药的行为予以严惩,对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严厉打击;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要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对问题食品和问题企业(经营户)严惩重罚,决不姑息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