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评价办法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3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评价办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让青春在平凡中闪光》。
在全党都掀起一阵科学发展观学习热的狂潮中,我心潮澎湃、激动万分、深受鼓舞!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就是发展,面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发生的巨变,谁心中不想唱一首赞美的歌呢?那真是我们全党人员牢记党的宗旨,在各个平凡的岗位上所创下的辉煌!
我作为一名办公室工作人员,在学习发展观的同时,我深深体会到宗旨在我心中的重要性,我深深认识到办公室工作是我局工作运转的基本依托,大量的日常的、烦琐的事务性工作都要在办公室完成,一般地说,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一个单位的整体形象和效率。因此,我必须进一步增强纪律观念,改进工作态度,激发工作激情,提高工作水平和能力,特别要注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学习意识。办公室工作责任艰巨,对人员素养的要求高,古人讲“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所以我们要时刻把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素养和工作经验,学会从全局上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使工作不断创出新特色,取得新突破。
二是增强工作责任。工作责任心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保障。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树立快、准、严、细、实的工作作风。快就是反应快、落实快、工作节奏快;准就是反映情况、报送信息和提供建议准、领会工作意图准;严就是要高标准、严要求,对任何工作都不马虎、不含糊、认真负责;细就是工作要深入、细致、一丝不苟;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务实效,做到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忙而不乱。
三是提高服务质效。服务是办公室最基础、最本质的工作,其质量和效率是衡量办公室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办公室工作人员始终要坚持以搞好服务为核心,加强对全局性、方向性问题的超前思考,做到服务中心,服务全局,主动想大事,议大事,做到各项工作始终有重点,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努力提高工作实效。
牢记党的根本宗旨,对于一个党员来讲宗旨在我心中,就是从本职工作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岗位闪耀出光彩夺目的光芒。
篇2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价机制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75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和发展,农村中小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变。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研网络的形成和逐步完善,使中小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已经成为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当前,中小学教师科研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日益高涨,教育科研在教学教改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但由于缺乏规范的教育科研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致使县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对课题研究的工作指导、督导力度不够,课题验收标准较低,学校课题研究工作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随意和盲目性;教师在做课题时,计划性不强,操作不规范;许多课题的开题、实施、指导、结题、验收等过程管理未落实,出现为研究而研究的现象,导致科研过程不真实、过程监控不到位,课题研究质量不高。
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价机制是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整体的目标和结果为导向,通过过程的跟踪与调控、行为的改进和结果的评价等系统的过程管理,明确科研组织管理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科研管理组织内部的激励机制,激发研究团队和成员的工作热情与工作潜能,优化科研管理组织的人力资源配置,实现管理组与学术团队、成员的预期目标的一种管理机制。通过对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课题完成情况等作出科学公正的评价,可以更好地规范中小学教育科研行为,提高课题管理水平和研究效率,推进创新团队建设,推动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向前发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评价机制的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工作进行科学评价的问题尚未提升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这对广大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积极性和教育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都是不利。从这个意义上讲,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机制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机制的基本内容
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机制是基于城镇化背景下,县级教育科研主管部门(或学校)等考评主体对照工作目标或标准,采用科学的考评办法,对区域内科研项目的完成情况、实施过程、效果及影响给予评定的一种评价机制。根据评价内容的侧重点,可分学校科研管理组织评价、课题研究评价、学术团队评价、组织成员评价四个类别。其基本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制定规则。教育科研管理部门根据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价的科学性、发展性、客观性、准确性、可行性、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等原则,结合本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实际需要制定评价规则,包括制订评价工作方案、设计评价调查问卷、设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量化表等。制定规则要广泛听取学校领导、专家、教师的意见,集思广益,不断修改完善,使规则真正能够对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起正面的、推进作用。
第二步,实施评价。实施阶段是教育科研评价的关键阶段,它根据不同评价类别采取不同的步骤和方法。比如:
对学校科研管理组织的评价,可以采取先由学校对照由“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价量化表”的内容进行自评,得出相应的分值;再由县教科研管理部门在查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参照自评分得出考评分。
对课题研究的评价的步骤,首先,由课题主持人提出结题验收或结题鉴定的申请并提交结题材料;第二,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结题材料,确定是否可以结题;第三,科研管理部门召集评审专家、各课题组成员举行结题结题;第四,评审专家参照对应的鉴定或验收的评审标准,给出一个评审等级以及具体的评审意见。
对学术团队的评价,一般采取调研统计和资料分析的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的方式来评价团队学术。一是定期调查统计区域内课题研究团队的情况,可以从课题与、课题与教师专业成长、课题与教育教学质量、课题与获奖情况等进行考评。二是在审核课题档案资料时,对有关人员专业发展的材料重点关注,如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的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和自我反思等。
对组织成员的评价,一般采取评选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的形式来进行,其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参与者课题研究的数量、论著、获奖情况等。
第三步,提供反馈。一般通过上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下基层(学校)进行专项课题调研来达成的,包括面谈和书面形式。
第四步,推动改进。通过教育科研的评价,全面、客观地分析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于在评价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个别性问题,主要采用有针对性地到学校调研、个别辅导等方式加以解决;对于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采用专题培训、讲座的方式加以落实。
三、城镇化背景下区域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评价机制实施条件
1. 综合运用多种评价方法
教育科研评价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定性评价方法。专家针对科研活动的情况,按照一定的标准给出评价结论;二是定量评价方法。主要评价科研活动的产出和科学研究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主要涉及报告、专利、专著、经济收益、社会效益等;三是综合评价。将定量和定性的手段有效结合,如综合调查评价、案例研究评价等。
中小学教育科研评价具体方法的选择以及综合运用取决于组织管理的文化特征,评价的目的、对象、成本以及管理者的能力态度等。任何一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具体的使用范围和相对局限性,因此,在具体选用评价方法时,要依据评价的(上接第75页)要求和目标,考虑各种方法的配合应用,提高评价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2. 评价方案和标准的制定要做到公开开放
评价方案和标准不能只是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单方面设定,而是应该广泛听取与被评价方意见。只有这样,才能使制定出来的方案和标准得到上下的认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评价标准客观、公正、降低因对评价结果不认同而导致的冲突。
3. 评价方案要做到可操作
任何一次评价,都要充分考虑客观环境所能提供的时间、财力、物力、人力等,要充分考虑到它的可操作性。从内容上来看:一是数据资料是可以获得的;二是数据资料尽量量化;三是设置的指标体系要尽可能简明扼要、要点突出。从方法上来看,要充分考虑目标和职能两方面的要求,寻求成本与效果的最佳结合点,满足区域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现实与发展需要。
4. 实行全面和动态的评价
教育科研评价不仅要关注具体的业绩结果,更要关注业绩形成过程的行为和态度。评价本身也是动态的持续过程,所以不能孤立地对某一具体环节进行评价,而应将评价放在整个管理系统中考虑,重视评价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
5. 评价要及时反馈和总结
篇3
关键词:RAE;学科评估;借鉴
一、引言
英国高等学校的科研评估(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RAE)被视为是英国最具权威的两大评估之一。RAE每3~5年一次,首次评估始于1986年,已先后进行了5次评估。
RAE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把学科作为评估单元。由于高等学校发展历史的不同和整体水平的悬殊,办学又各有特色,因此,以学校为评估单元很难体现公平性。为解决这一问题,英国的高校科研评估在具体评估操作过程中都是以学科为评估单元,按照各学科科研质量进行排名的,实际上就是学科科研质量评估。
二、RAE评估的基本情况
1.RAE的评估过程
在正式评估前,RAE会在网上公布各高校参评学科所要提交的材料。材料提交完成以后,每个评估委员会按照网上公布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对科研质量进行判断,对参评材料的判断要结合科研表现、战略和科研文化等方面的评价。最终,科研评估结果会在网站上公开,既有科研评估的整体评估结果报告,也有按评估单元、参评学校分类的评估结果报告。
2.RAE评估委员会的构成
RAE评估委员会成员来自不同的机构和组织,不仅包括学术界的专家,还包括一些工商界的代表,尤其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都会邀请社会人士参加。
3.RAE评估指标的构成
RAE的评估指标包括学科研究成果(权重一般为70%);学科研究环境(权重一般为20%);学科名誉指标(权重一般为10%)[1]。根据各学科的自身特点,权重会有所不同。
(1)学科研究成果
学科研究成果指标用来评价学科以往的研究水平。参评学科需要提交学科参评人员5年内发表的四项研究成果,包括专著、编辑的书、专著的部分章节、期刊论文、会议稿、专利申请、软件、外部报告、网络出版物、演讲、设计和展览等。
(2)学科研究环境
学科研究环境指标主要为了评价学科活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参评机构需要提交学科的教师、研究生和科研奖学金、科研经费、科研环境、科研战略计划等信息。
a.教师信息;
b.研究生信息;
c.科研奖学金信息;
d.科研经费信息;
e.科研环境、政策、战略信息。
(3)学科名誉指标
学科名誉指标,是指学科同行以及科研成果使用者、企业和其他外部资助者等社会人士对学科名誉的评价。
4.RAE评估结果
评估组成员根据各学科提交的材料,确定各学科机构的科研质量等级,科研质量等级将决定学科的科研拨款系数。RAE的科研质量等级标准如表1所示。评估结果举例如表2所示。
转贴于
三、RAE评估的特点及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1.评估过程的公开性
RAE的各个环节的信息,都可以直接从RAE的网站(rae.ac.uk/)上查阅得到,充分体现了评估的公开性、透明性。在评估前几年,RAE评估机构就会在网上公布各个高校学科所要提交的资料。同时,每个学科的评估委员会也会公布本学科评估的方法和标准。评估结束后,公布每个高校参评学科的得分情况和提交的参评资料。而在我国,对学科质量的评估,除少数有关人员外,社会对整个过程知之甚少。因此,为了保证学科评估的可靠性,我国可以采用一些公开手段,用网上公示的方法,使评估数据信息公开、可查,加强社会监督。
2.评估成员的广泛性
RAE评估组的成员包括学术专家和社会人士。学术专家除了本国的还有很多海外的,在界定5和5这两个等级时,要参考来自非英国科研机构和学者的意见。社会人士参评有利于学术和应用的结合,能够从社会服务的角度对学科进行客观评价。英国RAE评估委员会成员的广泛性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个特点。我国学科评估的专家组成员主要是了解本学科专业国内外发展前沿,能够对被评估的学科专业的学术水平做出权威分析的国内专家,还没有能力聘请国外的专家和学者,但应当考虑让部分社会人士参评,以促进学术和应用的结合,使学科更好地体现社会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评估指标的合理性
首先,RAE指标能够更好地体现质量。RAE只要求每人提交四项科研成果,开始注重考察成果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其次,RAE评估的指标还反映了学科活力和未来发展潜力。RAE通过科研环境和结构、教师政策信息、科研发展战略等指标来科学地反映学科活力和潜力。这些做法对我国也颇具借鉴的价值。我国目前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会误导各学科点的研究人员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比如,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所的一级学科选优评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等,这些评估指标基本都是数量和规模指标,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科质量。鉴于此,我国学科评估也可以限制提交科研成果的数量,评估对象可以提交最有代表性或最优秀的成果,在评估中强调在质量基础上的量化。这样就可以克服在评估中出现的数量多而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我国的学科评估指标体系都忽略了研究活力和研究潜力指标。因此,我国的学科评估指标的选择应适当考虑研究环境、结构、策略和政策等,这样才能够比较全面科学地反映学科的实力和潜力。
4.评估方法的科学性
RAE评估方法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我们采用的是定量和定性相结合,而且更侧重于定性评估的方法。我国的评估虽然一直强调定量和定性的结合,但是仍然偏重于定量。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一直是评估中的难题。我们在定量的研究上比较成熟,但对于如何把握质量标准却一直没有办法。但是纯粹的定量的评估方法又不能真正科学地反映科研水平,尤其对文科评估,很难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
篇4
Key words: management effectiveness;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es in universities;path choice
中图分类号:G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1-0021-03
0 引言
管理有效性是指管理主体通过一定途径达到既定目标的形式,管理有效性研究是管理学重要内容,到目前研究比较深入,多集中于企业、政府、团体对目标达到的效果手段与评价,本文试图以科研管理为切入点,探讨符合高校科研管理特征的模式,实现科研管理有效性的目标。
1 管理有效性研究综述
管理的有效性就是能达到组织目标绩效的管理过程,著名的美国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的《有效管理者》以及德国管理学家弗洛孟德?马里克《如何做一个有效的管理者》都对管理有效性很早研究做了深入的界定。具体概括为以管理主体,有效组织并利用其各个要素(人、财、物、信息和时空),借助管理手段,完成该组织目标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图1模式。
研究管理有效性文章很多,在百度学术上搜索就有161000多篇,其中CSSCI索引有2813篇,代表的成果有南京大学刘畅唱发表在《心理学报》的“经验开放性对跨文化管理有效性的作用机制”,北京对外贸易大学王可发表在《亚太经济》的论文“新共识框架下日本央行预期管理有效性研究”,同济大学苏永涛发表在《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的论文“外部联合、知识共享有效性与团队创新绩效―来自汽车产业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刘敬鲁发表《哲学研究》上“论麦金太尔对管理的有效性主张的批判”,南京??范大学王家峰发表在《管理世界》的论文 “国家治理的有效性与回应性:一个组织现实主义的视角”。当前关于管理的有效性研究偏于管理学角度探索企业、政府机关、领导团队、资源配置等方面管理制度设计的有效性问题。单纯的把管理的有效性与高校的科研管理研究相结合的研究在国内外比较少,本文以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与实施的管理主体为切入点,探索为达到有效的科研管理模式的管理主体具备要素,试图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的最优化。
2 科研管理管理有效性的影响要素
从管理学角度而言对管理目标实施有效性影响因素很多一般从以下三纬度进行: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1]。本文结合科研工作具体特性认为科研管理有效性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科研管理主体、科研管理制度、科研管理外部环境、科研管理效果评价。
①科研管理的主体:科研管理主体是科研管理具体制度的实施者,在高校主要指从事科研管理行政主导部门包括科技处、人文社科研究院、科技产业公司、质量发展研究院等。
②科研管理具体制度因素,指组织科研实施出台的具体执行性文件,搭建的制度框架,《期刊目录的分类办法》《项目分类认定办法》《高端奖励实施办法》《科技成果奖励认定办法》等一系列引导制度设计。
③科研管理的外部环境:指国民经济增长趋势以及国家对科研项目投入的倾向与策略、以及其他高校对科研管理政策影响。
④科研管理效果评价体系,是指具体的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指标包括科研论文的产出、项目获准率、专利的授权数、获得科技成果奖励的数量、科研经费的总的规模,以及高端成果展总成果的比例等。
3 高校科研管理实现管理有效性路径
3.1 提高科研管理人员基本素质
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主体通过一定手段达到一定的目标过程,管理是手段,管理过程是管理者施加于被管理管理主体的动态行为。科研管理人员是科研管理最活跃有效因素,为实现管理有效性,管理主体科研管理人员笔者认为应具备以下素质:
①科学的管理素质:伴随着科研规模壮大,科研管理应该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过度,不在单纯地发通知组织申报上传下达的被动工作,转为应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理念,把国内外先进的科研管理经验应用于本学校、本学科,实现学科交叉融合入、协同创新,把大数据、互联网+等融入到科研管理,从实现科研管理工作上创新[2]。
②学习新知识素质: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运用的过程,包括管理学、心理学、统计学等交叉学科的运用,科研管理由于工作的具体性兼科学研究特性。所以科研管理者首先要懂得科学研究的规律,要有科研意识和能力,又要了解国内外的科研的发展趋势与导向,具备一定的学科背景,不断学习掌握多种学科的运用,尤其是现代化办公工具的使用。科技发展是日新月异的,科研工作管理者要时刻保持学习能力,更新自身掌握的知识结构,更好融入科研管理工作。[3]
③良好的职业潜能:职业潜能是指完成胜任一份工作,自身所具有潜在能力,不包括所具有客观因素。职业潜能一般指判断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情绪控制能力等软实力。科研管理者面向对象一般是高校教师群体,高校教师具有高知识结构,但同样在日常工作中存在固定的思维逻辑,在日常管理中要有沟通技巧以及遇见问题成熟处理问题能力,不要形成管理者固有思维定式,以服务角度出发,增强耐心与毅力。
3.2 力求科研管理目标与科研教师利益一致性
最高效的管理是实现被管理主体既定目标与组织利益的一致性,所以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要了解被管理主体的基本需求,通过管理者制度设计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出。书中将人类需求象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如图2所示,人当超过温饱阶段的需求就表现为社会尊重、社会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高校教师不同于社会其他群体,有其特殊性:
①具有较高的学历,根据可考察最新数据,教育部公布全国高校教师研究生学历比例,2013年,普通高校研究生学历教师比例为64.4%,普通本科院校为74.5%。近些年来伴随着搞笑的发展科研规模长大,硕士博士比例更高,高学历教育使得作为知识分子特性更加明显,对于精神层面需求更大。
②具有较高的收入,据统计全国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平均月收入5478元,[4]年薪近7万元,本科教授年均收入为7947元,年薪近10万,远远超过全国城镇居民年均收入3万元左右水平,根据经济学上恩格尔系数原理,收入水平越高满足精神需求欲望越大,较高的收入水平,导致价值的追求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以及工作上兴趣与尊严的追求。
③中青年比例较高,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布我国最新全国高校名单共有2879所,共有专任教师(含高等职业教育)157万人[5]。我国高校教师45岁以下占教师比例71%以上,[6]伴随着高校发展以及在校的高学历群体博士硕士生的涌入,中青年的比例将更加高,所以在经济利益与未来发展上看,更注重未?碇耙倒婊?与自身素质提高。
这些特性决定高校教师作为当代社会生活状态处于小康与富裕阶段,更多的需求在于个人价值实现以及未来的发展和尊重满足感上,也正如,高校教师更在意本身工作的幸福感[7],包括职业本身、薪资待遇、人际关系、工作成效、工作情感、工作环境、身心健康。良好的制度设计应立足于高校教师基本需求上,力求学校发展与教师利益一致性。
3.3 完善科研管理评价机制,不断优化制度设计
良好的制度设计要伴随着管理的不断推进而完善,科研制度设计不是一劳永逸,科研评价导向需要不断完善。
①科研评价由量化向质化转变。目前高校的科研管理评价体系往往以量化指标为依据,量化的指标包括科研整体规模、科研项目的申报与获准数量、SCI、SSCI等高水平数量等,过度指标化、目标化倾向。目前高校在职称评定、绩效工资发放都依赖于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等方面的量化评价指标为评价标准,使得科研工作轻质量重数量;未来要探索潜心研究的科研环境,在科研管理评价中不唯量,鼓励标志性成果产出。探索多形式考核方式以及延长考核时间,为教师长久高水平科研发展营造时间,同时也避免学术不多出现。
②要重视社会服务考核。高校基本功能概括为“教书育人、文化传承、社会服务”,高校科技转化率10%左右,而发达国家科技转化率为40%左右[8],鼓励教师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服务,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要大力推荐知识产权转化,实在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需要的生产力。人文社科类利用自身的研究,提高社会公众文化素质,在政府决策、企业策划、智库建设、媒体舆论上积极发挥引领性作用,而这些都应该纳入高校科研管理制度设计上。
③教师发展纳入考核评价体系。高校科研管理有效性更应该体现在高校教师职业发展以及人文关怀上,作为科研管理评价应该纳入教师职业发展包括创造机会为教师提供继续深造、出国访学、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机会,发挥高校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加强对教师发展的资金上投入。
篇5
关键词:青年教师;科研激励;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2-0153-04
科研是强校之本。高校开展科研活动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无疑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高校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提升教学”已成为许多高校管理者的共识。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多种因素,其中科研管理和激励机制是基础性的制度保障。
青年教师是高校科研的有生力量,如何引导青年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促进和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是科研管理的一个关键问题。为此,我们对地处西部的8所高校的青年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对相关高校的科研管理和科研奖励办法进行了调研。通过调查分析,剖析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并为进一步完善高校科研管理体制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1.调查的基本情况
1.1调查问卷的设计
高校科研能否实现创新,使科研工作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很大程度取决于科研管理水平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效地建立起必要的激励机制,能否调动广大教师及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机制包括许多方面,诸如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精神层面、物质层面等因素,只有重视发挥科研管理中的激励作用,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才能有效地调动教学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借鉴已有的研究资料[1-2],我们认为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是在科研创新活动中不断塑造形成的,而科研主体科研创新能力的高低有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主观原因指科研主体对科研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以及由此形成科研主体一定水平的科研动机;而客观方面的原因包括科研主体的科研创新素质、组织管理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和整体学术环境因素等。这四个方面的因素又可分解为更小的因子(表1)。其中主观原因是科研创新能力得以提升的主要因素,它在科研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中起引导、催化等作用;而客观原因则是科研创新能力得以发展的基础,它为科研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据此,我们编制了一套调查问卷,用以了解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套问卷共设有22个问题,全部是客观题(选择题)。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涉及样本的一些基本情况,比如样本的性别、年龄、职务、研究领域等问题;第二部分主要涉及影响科研激励机制的主要因素。
1.2样本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以西部四省区具有代表性的部分高校青年教师为样本。学校选择新疆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西学院和天水师范学院8所高校。青年教师为40岁以下(含40岁)的专业技术职务为教师系列的高校教师。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60份,回收率为93.%。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60份。样本的年龄结构和学历结构如表2。
2.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存在的问题
2.1科研主体的主观问题
2.1.1科研意识不强,积极性不高。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必须承担的职责,也是他们成长的途径。但是,统计数据显示,高校青年教师对从事科研的认识不明确,从事科研的积极性不高,不能正确定位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有人认为,科研是老教授们才能做的事,和自己很遥远;也有人认为,从事科研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信心不足,兴趣不大(表3)。究其原因,有多种因素影响青年的科研积极性(表4),其中,教学任务繁重,科研经费短缺,科研条件不具备,科研评价不公正等问题表现突出。
(注:由于该调查项目允许多项选择,所以,选择人数超过260人)
2.1.2科研动机比较分化,个人投入较少。统计数据表明,青年教师从事科研的目的具有多元化倾向(表5),急功近利的思想比较严重。如55%的人选择晋升职称,21%的人选择获得科研奖励及津贴,51%的人选择提高教学水平,42%的人选择完成岗位职责等。按照“意识决定动机,动机决定行为”的心理学逻辑,比较分化的科研动机就决定了分化的科研行为。青年教师在科研上的投入(时间和资金)较少(表6)。
2.2客观问题
影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的客观因素包括多个方面,其中,科研体制、科研政策、科研投入和科研队伍等问题比较突出(表7)。
(注:由于该调查项目允许多项选择,所以,选择人数超过260人)
2.2.1科研评价体系不完善。从某种意义上说,科研激励制度建设成功的关键是使每一位教师都感觉到有动力和压力,挖掘每位教师的科研潜力,而且通过努力以后能达到这一目标。目前,高校普遍采取的“一刀切”的科研评价体系,却忽视了不同学科的科研规律和教师的个性差异,忽视了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更忽视了青年教师的生活和情感需求,造成他们情感上的抵触,挫伤了他们的科研积极性,不利于科研的发展。调查数据显示,影响科研评价体系的因素包括多个方面(表8)。其中,23%的教师认为学术不良行为因素对科研评价存在影响,33%的教师认为成果评价的标准有待商榷,以及在评价过程中以量代质的做法和评价程序的不完善也存有疑义。
(注:由于该调查项目允许多项选择,所以,选择人数超过260人)
2.2.2科研环境较差,不能满足青年教师的科研需求。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要面对多方面的生活压力,有多方面的需求,而对于物质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表9)。54%的教师不能满足住房需求,45%的教师感觉经济困难。同时,青年教师在科研方面的需求也很强烈(表10)。54%的教师需要得到科研经费资助,52%的人希望有宽松的科研环境,45%的人希望开展合作研究。可见,目前西部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环境较差。统计还表明,50%的调查对象认为高校应该提供学术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组织交流活动,40%的人认为学校应该多推介研究课题,相当数量的教师希望有进修机会。
(注:由于该调查项目允许多项选择,所以,选择人数超过260人)
2.2.3激励手段单一,忽视精神激励作用。当前高校科研激励以物质激励为主,如加大科研奖励或津贴的力度、拉大岗位津贴的差距等,但忽视了精神激励在高校科研激励机制中的作用和地位。如果仅以物质杠杆来调动教师科研工作积极性的做法,势必会引起部分教师以追求物质需要为满足,进而造成少数教师的物欲膨胀。科研工作本身具备的挑战性和对人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使他们产生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其内在的创造性,从中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实现。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来讲,他们在关心自己的物质需要的同时,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精神方面,如自己事业的成就,自己在相同层次人员中的学术地位和社会地位等。
2.2.4忽视教师自我评价。目前高校教师的科研激励机制重点体现在报酬方面,体现按劳(成果)分配的原则,表面上看来,教师的付出和回报得到了平衡。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是有一部分人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我们认为有以下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激励机制设计中本身存在不公平因素,如科研工作更多关注的是量的方面,质的方面体现较少等;另外在于激励机制的设计忽视了对教师自我评价的关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主体地位没有被体现,高校教师并非为单纯的经济人,在取得与付出相当报酬的同时,他们更关注自身价值的体现。根据“知识人”假设的分析,教师追求的绝不只是经济利益,而是多种利益的合理组合,是对其多种需要的综合满足。只有内驱动力激发的行为动力才更能持久。
3.对策与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受主客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创新意识强、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青年教师科研队伍,提高高校的办学层次和水平,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树立“以人为本”科研管理理念
不同的管理价值理念,就会形成不同的管理价值取向,进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机制和不同的激励手段等。现代科研管理思路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因为人是整个科研活动的主体,是科研成果产出质量和数量的决定因素,谁拥有了优秀的人才,就等于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3]。因而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必须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思想,重视挖掘青年教师的潜能和发挥人力资源的有效作用,必须充分考虑青年教师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重视青年教师、关心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也就是要以人为本,去谋划科研管理的新举措,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创新的积极性。既要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承担新的科研项目,又要为青年教师安排以科学研究为中心的业务活动,经常组织各种学术活动,使教师们有机会了解彼此,增进情感,形成相互合作、共同发展、具有团队凝聚力的校园文化和科研氛围。
3.2营造民主化的科研政策环境
由于西部高校科研水平较低,因此应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来扶持、鼓励青年教师投身科研活动,从政策环境中体现出对青年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关心、爱护、尊重和重视是至关重要的。高校科研管理要营造一个激励的环境,通过科研资源的合理整合,为青年教师的发展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与平台,激发广大青年教师的主人翁责任感,使他们视学校的科研发展目标为自身的发展需要,自觉自愿地积极地从事科研工作。科研管理部门应做好对科研信息的管理,及时准确地利用网络传播科学、新的科研方法等,以便青年教师能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理论和方法等,不至于在科研选题时,出现选题陈旧,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制定科学的科研课题申报制度,在校级课题申报中应向青年教师倾斜,以锻炼其科研能力,在省部级课题申报中应打破论资排辈的机制,给予青年教师同等申报的机会。同时,应开辟青年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途径,使青年教师能有机会参加老教师的科研团队,从事科研活动、提高科研基础理论知识、完善自身知识结构,为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3.3健全科研制度,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励机制
激励是高校科研管理中常见的一种重要手段。科研激励机制要全方位的开展,要强化人的动机,激发人的行为,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将各种激励理论与高校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出一套符合西部高校青年教师实际情况和内在规律的、具有长效性的全面激励机制。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两种激励手段的有效运用,使青年教师达到对工作过程的内在奖赏和自我强化,超越对物质的需要与追求。科研制度的规范化、法律化,为科研项目的实施提供保障;激发科技工作者的科研热情,是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管理者在操作中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激励层次[4]:一是通过物质奖励,起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中间、最终调动全体教师科研积极性的效果;二是通过授予荣誉称号、颁发证书、提供学习机会等精神鼓励,让教师形成自我认可、自我肯定、自我效能感提高、成就动机增强的正向认知与内在动能;三是通过良性的内在强化与自我奖赏,形成追求真理、坚持真理、为真理献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从而提高教师科学研究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3.4构建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学术骨干
团队运作是培养青年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沃土,在企业界已经被广泛地接受和应用,但在科学技术研究领域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是现代科研发展的趋势[5]。高校科研团队是高校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力量,有着巨大现实的内在潜力,是培养和造就高校学科带头人、学术骨干的沃土,并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着带头和推动作用。由于西部高校本身科研力量比较薄弱,青年教师进行科研如若单兵作战,就会严重制约科研工作的发展,难于形成合力。因此,高校在加强科研条件建设的基础上,要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就必须组建相对稳定的、有一定的互补功能、具有共同的行为目标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的科技创新团队,依靠群体力量,多出和快出高质量、高水平成果。因此,在对青年教师实际情况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优势学科领域进行科研力量的优化组合,明确科研方向,构建青年科技创新科研团队,有计划地培养年轻科技骨干,是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提升高校对甘肃科技创新贡献力的对策研究”和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等学校创新体系与创新平台建设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振宇.神奇的杠杆――激励理论与方法[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39~41.
[2]代文彬,纪巍.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开发的管理途径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3).
[3]王仁蓉.简论高校科研管理中以人为本理念与机制创新[J].科技管理研究,2006,(3):102~105.
[4]庾光蓉,徐燕刚.运用激励理论优化高校科研管理体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10):261~263.
[5]余伟,冯军,肖宏年.高等院校青年教师科研激励措施探讨[J].科技与管理,2005,(4):133~135.
篇6
关键词:财政投入科技项目;项目验收;评价机制;评价主体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建立完善的科研评价机制,是顺应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有利于提高科技项目的管理质量和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科技活动氛围,对于“合理配置我国科技资源”、“提高我国的整体科研质量”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世界各国的科研项目评价机制建设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但从整体范围来看,科研项目评价依次经历了自由评价,自发式管理评价、法制和规范化评价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由于起步较晚,我国现行的科研评价机制还没有达到法制化阶段的要求,在评价主体、评价制度等方面依然有待于完善。本文从验收评价主体之间关系人手,探寻我国公共财政投入科技项目的验收评价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验收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1 我国科技项目验收评价机制的现状分析
1.1 科技项目验收评价机制的现行框架体系
我国的科技项目评估工作已经在评价流程、验收办法和相关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已逐步形成了由“评价委托方、受托方和被评价方”构成的、“貌似三方、实则两方”的评价机制,其框架体系如图1所示。
1.2 验收评价主体及其职能
评价机制框架体系(见图1)反映出我国科技项目验收的评价主体由评价委托方(即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受托方(即主管部门下属的评估机构)和被评价方(即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团队)三方构成。虽然形式上是政府主管部门委托评价机构对科技项目进行专业性评价,但实际上评估机构隶属于政府主管部门,只为主管部门的决策提供专业性的参考依据,而最终的验收结论仍是由主管部门判断给出。可见,受托方完全依附于委托方,不具有评价主体的独立性。所以,可以认为我国项目验收的评价主体只由委托方和被评价方这两方构成,而且这种“貌似三方、实则两方”的评价机制使得评价主体的组成结构呈直线式而非三角式(见图2)。其中,项目评价的委托方包括从国家科学技术部(简称科技部)到地方科技局(或科委)的各相关主管部门,而这些政府部门不仅是成果的验收方,更是项目的出资方。这种实质上的两方验收机制,难免会导致权利失衡等验收问题。
从评价主体的职能分工角度讲,项目验收评价的主体可以分为内审方、外审方、验收方和支持方四个部分,各评价主体的职能详见表l。其中,内审方由项目承担单位和项目团队组成,负责完成科技项目预期的研究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全面地自我评价,为外审方的评价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外审方指中介评价机构,负责从第三方的角度对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内审方的自我评价结果进行客观审核,为验收方提供专业的审核意见。验收方由从中央到地方的相关主管部门组成,负责全面整合各种审核资料,对从立项目的、研究成果等项目层面问题,到项目对整个科研计划的贡献程度等宏观层面问题进行综合验收,以判断项目的验收结论。支持方主要由验收方的相关下属机构组成,负责确保整个验收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1.3 验收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科技项目验收评价机制运作效率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从委托方的角度讲,主要影响因素有验收制度、监管体系、验收态度;从受托方的角度讲,主要有评审规定、权限范围、遴选机制;从被评价方的角度讲,主要有验收制度、团队素质、自评态度。
首先,验收态度和自评态度是影响验收评价机制运作效率的关键因素。委托方是否把科技项目的验收活动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被评价方是否真正意识到内审的重要性、是否认真完成自我评价活动,将直接影响到项目验收评价的成效。
其次,验收制度和评审规定是对评价主体行为的一种制度约束。专业评审意见是否客观公正,验收结论能否令公众信服,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制度的规范性、政策的透明性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备性。而且,这些因素将进一步影响到我国项目验收机制能否继续向规范化和法制化方向发展。
最后,监管体系、遴选机制和权限范围是协调各主体间关系的一种制衡因素。虽然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间存在委托,甚至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是科学的专家遴选机制、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和适当的权限规定能够弥补两方验收机制的一些缺陷。这些协调各评价主体间利益关系的制衡因素对我国项目验收机制的完善将起到积极地推动作用。
此外,团队素质是决定被评价方行为的内在因素。被评价方能否在合同规定的时间进度下完成计划的各项研究任务,不仅要求项目团队具备足够的科研实力,更要具有踏踏实实搞研究的学术修养。这样才能在完成合同规定的同时,保证项目成果的质量。
2 基于评价主体的验收评价机制的问题诊断
2.1 评价主体的独立性问题
两方评价机制本身存在着权利分配失衡的缺陷,评价方与被评价方之间存在着悬殊的强弱势关系,造成了评价主体之间的根本性矛盾。委托方与受托方的隶属关系导致受托方丧失了评价主体的独立性,容易导致政府主管部门及其专家评估机构因偶发性评价问题而面临外界质疑,也容易促使社会公众对项目验收的监管机制产生质疑。
2.2 验收评价制度的建设问题
虽然我国已经相继出台了各种关于科技评价的规定,如科技部颁发的《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评估评审行为准则与督查办法》。但在科技评估的立法层面上依然处于空白,导致现有的评价主体及其评估行为缺乏相关法律的约束与规范,人为主观性的影响不可避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的效率和公平。此外,虽然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中提到了项目合同管理的有关规定,但是规定的内容大多停留在项目立项阶段,涉及到验收阶段的较少,比起合同的签订内容而言,委托方对合同的实施和考核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2.3 验收评价的目标导向问题
在科技项目的实际验收评价中,存在三个比较突出的目标导向问题:①委托方与被评价方普遍存在“重立项轻验收”的现象。②验收评价过程中存在“重形式轻实效”,直接影响公共财政投入的经费的使用效率与有效性。③科技项目的验收评价报告不仅可为以后的相关项目提供宝贵的资料和经验,还能为相关项目的评价作指导,而当前在同类项目的指导借鉴等方面处理地并不理想。
3 国外验收评价机制的经验借鉴
美国、英国和德国关于验收评价活动的实际做法刮(见表2),为我国科技项目验收评价机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美国科技项目的评价活动,主要由社会咨询评估机构承担,受到立法的保护,具有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等特征。美国政府只是出资方,不承担验收评价工作,但与受托方之间存在互相监督机制。这不仅提高了政府的监督效率,而且减少了验收评价中的和暗箱操作现象。
英国科技项目评价活动的社会化趋势日益明显,政府只从事国家科技政策和科技发展计划的评价,具体的项目评价活动主要由中介机构负责。中介机构往往采用合同委托的方式,聘请本领域的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其评估结果决定项目能否得到经费支持、能否通过验收。此外,英国的科技评估机构非常重视评估方法的改进与创新;强调不同领域和不同层面的人员共同参与;注重大量的数据采集与调查活动。
德国的科技评估活动主要由科研教育资助组织等中介评估机构负责,政府部门在其中的影响力很小,以确保通过竞争让最有实力的科研团队获得资助。但这些中介机构属于相关政府部门内设的评估职能机构,不具有独立组织的特性,所以德国的验收评价机制属于两方机制。但是,德国有严格的奖惩机制和明确的立法保障,弥补了两方机制的一些弊端。
4 完善我国验收评价机制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健全科技项目评价的法律法规
要想从根本上完善我国的验收评价机制,首先需要在国家层面上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科技评估的政治和法治保障。这样不仅能进一步约束与规范评价主体的行为,而且能确保我国的科技评价活动顺利地向制度化和法制化阶段发展。同时,加强对项目合同的实施和监督,避免人情关怀,对违反合同规定的项目团队应按合同要求或法律规定进行严格处罚。
4.2 增强中介评估机构的独立性
并不是要求评估机构完全从科技项目主管部门中脱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第三方组织,而只是在现有评价体制下,适当拓宽其自主评价的权限范围,适当提升其对最终验收结论的裁判权。这种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中介机构不仅能提供专业的评价意见,更能给出具有影响力的验收结论。这样可以减轻那些项目众多的科技主管部门的验收负担,有利于提高社会公众对项目验收结果的认可度和信任度,更能缓解各评价主体之间因为权利失衡所导致的各种矛盾。
4.3 建立健全项目验收评价的监管机制
虽然政府主管部门与中介评价机构之间由于存在着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很难建立起项目监督机制,但是不同的主管部门之间,尤其是在验收项目成果和审核项目经费的主管部门之间可以建立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同时,可以凭借媒体宣传和舆论引导,加强公众对科技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关注程度,增强社会公众对项目验收评价的监督能力,从而促进相关监管机制的不断完善。
4.4 完善专家遴选与信用机制
在选择专家方面需要进行详细到位的调查工作,尽量选择与项目单位无关的相关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引入外部专家参与,并且保证专家选择的广泛性和流动性,以保证项目绩效评估的质量与公正性。同时,在专家选择的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在研究领域、知识结构及专业背景上有互补性的,以避免评价结果受专家知识结构与偏好等方面的影响。此外,完善验收评价专家的信用机制,确保验收评审过程中落实同行评价原则,同时对“信用优秀”和“信用不合格”的专家进行网上公示,以规范专家的评价行为。
篇7
摘要:阐述了科技评价的起源、概念与特点,提出当前农业科技评价存在定位不够明确、评价能力有待提高、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误区等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主要包括:落实科技评价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健全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培育农业科技评价人力资源;加强对符合农业科研现状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等内容。
关键词:农业科技评价;起源;概念;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The origination,concep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were expounded in the paper. The main problems of current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 were analyzed,including positioning was not clear enough,the evaluating ability needed increasing and there was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the system of evaluation,etc.. The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as follows:committing the standard rate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establishing and completing the administration system and normalized processing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establishing and completing the supporting system of th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educating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sessment,reinforcing the index system and method of the assessment considering the present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us.
Key wordsassessment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origination;conception;problem;suggestion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国每年的农业科研成果产出量巨大,农业科研在全国科研事业中占重要地位,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支撑。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农业扶持和开发力度,农产品开发包含市场潜力,农业、农村、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需求量日益提升。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做好农业科技管理工作成为一个历史性的命题。
农业科技评价是现代农业科研管理的必要手段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科学、公正、有效的科技评价不仅是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加强农业科技活动的制度化,推动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还对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树立健康的科研学术风气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目前尚缺乏符合国情的科学、规范的农业科技评价体系。正确认识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提高农业科技评价水平,加强农业科技管理,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科技评价的起源
20世纪20年代美国针对国会各委员会及议员们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评价,其中与科技有关的研究、分析和评价便是科技评价的雏形。40~60年代,科技评价传入欧洲,80~90年代逐渐兴盛起来,随后亚洲国家也开始重视科技评议领域的发展。我国的科技评价起步于90年代初,1993年,原国家科委开始将科技评估手段引入科技宏观管理环节。1997年,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在原国家科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上组建成立。2001年4月,我国科技评估活动的行为规范和技术规范《科技评估规范》公开出版,标志着我国科技评价活动开始正式步入专业化阶段。多年来,中国在科学技术评价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提高中国科技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近年来,在一定程度上也暴露出了评价制度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2003年5月科技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估工作的决定》,2003年9月科技部印发了《科学技术评估办法》(试行)。《决定》针对当前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原则性、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意见和决定,给科技评价工作指出了明确的导向。《办法》主要明确了评价目的、原则、分类方法、评价准则及监督机制等,针对各类科学技术活动较为系统地回答了如何评、依据什么评等重要问题。
2农业科技评价概念与特点
农业科技评价是指根据委托者的明确目的,由专门的评价机构和人员依据大量的客观事实和数据,遵循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标准,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农业科技政策、科技计划、科技发展领域、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以及科技活动有关的行为,进行专业化咨询与评判活动。农业科技评价是对农业科学技术活动的科学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判,为决策提供参考意见的咨询活动。因此,从科技评价的原则、程序、标准及目的来判断,农业科技评价是农业科研管理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公正性、科学性、针对性、可行性、回避性的原则[1-3]。
3农业科技评价存在的问题
3.1定位不明确
农业科技评价的定位是由农业科技活动的特点和目的决定的。农业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有它自身的研究体系,包括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研究,并有其共同的自身特殊性,主要表现在:研究对象涉及农业各个领域,学科交叉现象普遍,研究条件同时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复杂多变;研究或开发的周期较长,从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思想的产生到科技成果的取得,再到农业生产实际中的推广应用,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绝大部分具有非盈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社会效益显著,而自身经济效益偏低;科技成果的地域性强,成果应用转化的地区适应性差。上述特点使农业科技评价更为复杂,并需要较长的时间跨度,决定了农业科技评价除考虑评价对象本身,还应考虑评价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4-5]。
农业科技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经济发展,但不同研究的直接价值体现不同,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理论价值上各有侧重。这决定了农业科技评价除了评价农业科技活动的科学价值,还应重视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而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专门的农业科技评价规范或细则,在操作上还缺乏针对不同层次和需要的评价规范和指标。现行农业科技评价的某些方面多参照基础科学研究的评价,把科学价值作为评价的重点,未能准确反映农业科技活动的特点,有失偏颇,不利于农业科技活动的正常进行和进步。
3.2评价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农业科技评价的对象广泛,其评价指向往往是多维的,即使是单一指向,其评价指标也需要包括环境特征、价值特征等多种指标;科技评价涉及到科学、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在一种评价目的的前提下,评价方法的选择有赖于评价者的能力和所能采集到的信息。评价者自身的评价能力及素质直接影响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而现在农业科技评价多是由各级农业科研主管部门通过经验性操作进行的,还缺乏专门的独立的评价机构和专业评价人员队伍。
专家是农业科技评价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同行评议的结果是科技评价定性的主要依据。但农业研究领域广泛,学科专业间差别大;加之现阶段我国科技评价的专家评议制和信誉制度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反评价机制,使得符合要求的某一学科或领域的评议专家十分有限,现有评议专家的评价甄别能力和道德水准也参差不齐,这都有碍于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客观性与公正性。
3.3评价指标体系存在误区
指标选择:现行农业科技评价广泛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其评价标准主要依据的数量、刊物等级、论文引用数量及专著数量。文献计量学方法的应用给科技定量评价带来了方便,但量化评价的绝对化和简单化却带来科技研究中的以质代量问题,还倾向于重刊物级别、轻论文档次,重表面文章、轻深度思考,重短期效应、轻长远功效。并且文献计量学方法也只适合农业科技研究的某些领域,如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在应用研究领域,如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其价值主要应体现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科技推广报告主要阐述技术操作方式及方法的系统性、可行性和实用性,具有技术指导和科学普及的特点,有别于理论研究的论文,就不适合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评价。
指标赋值:评价指标赋值标准彼此间存在不可公度性,且赋值大小无充分科学依据。评价指标的选择,各指标赋值标准的确定等都容易受到主观化影响,从而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实际评价中,还存在过分倚重评价指标体系的做法。评价标准的过度量化将导致急功近利的学术价值观,制造农业科研短视浮躁的氛围,为创造性科研活动的进行制造障碍,有碍于农业科技发展与公平竞争。
4完善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的对策
4.1加大科技评价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和细化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对《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估工作的决定》和《科学技术评估办法》(试行)2项法规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并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是建立健全与评价工作相配套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决策者和评价组织者的监督;健全专家评价制度,加强评价专家信誉制度建设。建立科技评价有关信息的公开制度;建立科技评价经费预算制度;建立与科技评价相关的申诉制度,建立评价机构、评价专家和被评对象的信用档案制度。二是明确政府在科技评价活动中的责任。尽量减少政府对科技评价的微观干预,减少从政府层面上开展的各种各级评价活动,减少政府对市场竞争性产品和技术的科技评价,引入市场评价机制。三是为科研人员创造宽松环境。对科技评价要适当,减少频繁评价和各类奖项的评审。防止反复报奖现象蔓延;对科研人员制定出合理的规范的晋升和分配制度。四是在《决定》和《办法》2项法规的基础上,尽快建立科学、有效的农业科技评价管理制度和具体、可行的操作规范。
4.2建立完善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培育农业科技评价人力资源
加强农业科技评价支持系统的建设,特别是信息支持系统、专家支持系统和专家评价系统的建设,提高科技评价中同行评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专家支持系统和信息系统即农业科技评价专家库和信息库。专家评价系统即在评价过程中针对每一项具体的评价任务,筛选和评价参加该项评价工作所需要的专家,评价任务完成后,对参加评价的专家的评估能力和业绩进行评价并存档,由此可通过专家评价系统实现动态的专家支持系统[6-7]。
加强农业科技评价专业人才的建设。培育一定数量的农业科技评价专业人员,提高科技评价人员的素质。对科技评价人员进行培训,对其评价资质进行认证,对科技评价报告质量、科技评价人员实施监督,要求科技评价人员除了熟悉农业科技领域外,还要非常熟悉我国科技政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成为掌握农业科技评价规范和方法的专业人士。藉此来提升行业评价水平,使科技评价成为农业科技活动健康、顺利进行的有效管理手段,满足迅速发展的农业科技评价工作的需要。
4.3加强适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科技实际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的研究工作
正确处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之间的关系。科技评价中单纯使用定性或定量方法都会使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所以一般使用将定性与定量有机结合的综合评价法,即在同行评议基础上,结合文献计量学、经济计量学等方法,避免同行评议产生的主观臆断,减少数据统计造成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为提高评价的量化程度,可将定性指标按等级赋值转化为定量指标,但是因为划分等级和赋值也是人为的,含有定性成分,所以必须加强研究并选择科学有效的指标筛选和赋值方法,尽量剔除评价中的不客观因素,加上公正严格的进行,才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8-9]。
根据评价目的和评价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实行分类评价。在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之前,应将理论研究和实用技术研究相区别,技术研究和技术推广研究相区别。对理论研究的评价可结合文献计量学方法,在同行评议的基础上,主要对研究的科学价值、学术影响进行评价。对技术研究而言,专利、发明和实用技术应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对技术推广研究的评价,应把科技推广效益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从农业科研的最终目的考虑,实践是评价的最终标准,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健康发展发展。
5参考文献
[1] 张薇,程骏.科技评估专家支持系统的建立与规范[J].科技管理研究,2003(10):31-33,37.
[2] 吴其叶.科技评估的功能、特点及方法[J].今日科技,2004(12):8-10.
[3] 佟屏亚.泛议农业科研评价体系[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2):16-19.
[4] 蒋景楠,邦奇.我国科技成果评价与管理创新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08(3):284-286.
[5] 刘敏.论科技评估的内涵、问题及对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管理研究,2001(2):50-53.
[6] 连燕华,马晓光.试论科学研究评价的标准[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2,14(1):63-68.
[7] 赵俊晔.我国农业科技评价现状分析[J].农业科技管理,2005,24(4):57-59.
篇8
一、科研工作在高职院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践行高职教育职能之需要
高等职业院校的四大社会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在四大职能中,教学服务、人才培养是首要职能,发挥着主要的基础作用;科研服务是次要职能,发挥着重要的动力作用;社会服务是教学、科学研究的延伸,发挥着联系社会和学校的作用[1];文化传承是实现前三项职能活动过程中对优秀的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的继承与发展;四项社会职能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水平必须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做基础,强大的科研实力为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良好教学质量与较强的科研实力是提供优质社会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社会服务职能的发挥能够为教学和科研补充新的内容,提供新的资源,激发新的思路[2]、增加新的活力。因此,科研工作是践行高等职业教育四大社会职能的需要。
(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
对于普通高等院校而言,其综合实力主要观测内容为人才培养质量、科研水平、社会服务能力等,高职院校也不例外。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3],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是知识传授者,也是学生行为的影响者,其业务素质直接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水平,而科研工作又是教师业务素质的具体体现,强大的科研实力为教师高质量高水平教学提供智力支撑,对教学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学院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引导教师参与科研工作;教师要提升教学水平,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教科研工作,过好教学关、科研关、社会服务关。这是职业院校教师所应该基本具备的素质与能力,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内在要求。
(三)促进校企合作产学结合需要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的任务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还要承担与地方经济社会、科技创新与发展相适应的科研任务,尤其是要承担地方中小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革新、工艺设计的研究任务,为地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提供有效的智力支持,以更好地彰显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职能,通过产学研结合,把高职院校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工作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好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实现教师职业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内涵主要包括学术水平、职业知识与技能、师德师风等三个方面,教师要在职业领域得到长足有效的发展,不仅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强化学习职业知识、提高职业技能,而且还要在长期工作与实践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而提升学术水平、提高职业技能必须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并且通过科学研究等相关工作来实现。同时科学研究也是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有助于及时更新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职业发展的动态,掌握行业最新的研究进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将科学研究运用在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互促进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存在的不足
根据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骨干校三年建设目标要求,多数高职院校立项建设时期,强力推进学院建设的科研工作,为了完成立项建设规定的科研工作基本建设任务,达到验收通过的基本标准,在三年建设期间,为了追赶建设进度,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科研数量、轻科研质量,重完成任务、轻过程管理”的问题,骨干校验收通过后,大有“松口气、歇歇脚”之意,对骨干校立项建设中科研工作及管理存在的问题尚未进行认真反思,对科研工作缺乏系统的科学的规划,其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一)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滞后且有偏差。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少数中层管理干部甚至院校领导认识上存在偏差,认为教师设计好、组织好课堂教学就行了,在教学的过程中重点抓好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就够了。对于开展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对开展科研工作对实践教学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认识模糊,对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技术服务、科技创新工作对行业企业以及经济社会的促进作用的认识不足。
(二)立项规定致使申报项目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学院属省市共管、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的地方高职院校,在教科研立项上,一是经费支持多以省属高校为主,地方高职院校以指导性项目(只立项,不配备相关经费)为主,即便是个别项目立项也只有少量的经费支持,学院没有配套经费。二是因为是地方职业院校,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项目类别与指标限制,地方院校与省教育厅管理的院校之间在立项的数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三)教师队伍原因致立项不多且成果少。一是专业师资队伍中缺乏一批在省内或地方行业企业中具有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即便是紧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建设的专业也是如此。少数在省内有一定影响的教师有的无心于科研工作,因为各种原因其专业领军人物的作用发挥极其有限;有的靠单打独斗,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各专业没有形成适度规模、技能互补、资源共享的科研工作团队。二是整体上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有欠缺,科研的能力与水平亟待提高。由于上述原因导致高职院校科研立项级别不高,省教育厅、科技厅、社科院的项目立项不多,国家级项目更是鲜有突破。
(四)科研经费不足且奖励支持有限。地方政府在落实国家财政部、教育部对高职教育经费投入上打折扣,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十分有限,致使高职院校科研经费投入捉襟见肘。以本院为例,与省内的其他四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比,不仅学院科研经费总量低于省内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而且人均经费也低于同类院校的人均水平,即便是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的省内职业院校其科研经费的投入也略高于本院的经费投入,由于经费有限,学院对科研工作的奖励力度小,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五)对教职工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不到位。按照国家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分类、分级考核的意见,高职院校均制定了关于教职工绩效考核的具体实施办法,以本院为例,考核实施办法中对各类各级岗位的教职工明确了教科研工作量考核的质量、数量要求,但在考核中由于所占比重较小、对教师考核结果影响不大,致使此项内容的考核流于形式,绩效考核激励与约束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体现,由于对教职工实际利益影响不大,教职工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了。
(六)科研成果转化少且科研效益低。一是多数高职院校只注重对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立项、结题等过程进行管理,而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尚无明确的奖励支持办法,对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二是与企业联合开展的实用新型技术类科研项目少且与企业实际需要关联度不高,导致科研项目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低。这既不利于研究成果及时转化成生产力,转化成经济和社会效益,发挥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提升高职院校在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与影响力,而且还造成学院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
三、强化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科技工作认识
高职院校各级领导要树立“特色兴校、人才立校、科技强校”的新观念,摒弃科学研究“可有可无”的观念,把科学研究工作当做学院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提高对科学研究工作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教学科研观,充分认识教科研工作对提高学院办学质量、扩大学院影响力、提高学院知名度、增强社会满意度、提升整体办学实力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把握教科研工作在学院工作中的地位,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重要作用,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以及学院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所肩负的重要责任,制订学院科技工作与社会服务规划,加强对科研工作的领导与管理,积极主动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使学院科学研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智力资源,成为推动产业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
(二)培育队伍,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学院科研部门要有计划地在专任教师中开展科研工作的专题培训、知识讲座以及学术交流活动,使教师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的基本知识、方法与技巧,了解和掌握研究课题申报材料的准备和撰写、课题论证和研究方法、开题结题的方法和技巧。要充分利用各教学系企业教师工作站平台,建立起以平台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共同参与、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和服务团队,实现校企互融,产学研结合,形成有专业技术知识背景支撑、技能互补、规模适度、资源共享的科学研究团队,开创学院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工作新格局。加强与企业联系,聘请省市企业行业有影响的专家举办科技创新与科技服务讲座,通过讲座,了解职业发展最新动态与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体系,分析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需求现状,解剖中小企业通过技术革新、工艺改造、产品研发的成功案例,探索与企业开展科技服务的新思路,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师科学研究能力。
(三)争取政策,加大科学研究经费投入
争取院校领导的支持,加大经费投入。以本院为例,根据省内其他四所骨干校科研经费投入标准,按每年科研经费实现10%的增速标准预算,三年内达到省内骨干校科技经费投入的平均水平,确保科学研究经费足额预算到位。高职院校要争取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经费支持,建立学院科研成果应用与转化平台,与生产性企业、科技公司(科技咨询、科技开发与应用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修(制)订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奖励办法,推广科研成果,做好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工作,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加强与省市职能部门联系,落实好三区人才、科技特派员、科技成果大转化等工作,争取科技资金的支持。通过争取项目获得各级政府部门、基金会、协会的资金支持,组织精干力量,组建高效团队,积极申报省市教育部门、科技部门、社科联、行业协会的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立项及资金支持,以解决学院科学研究经费不足的困难。
(四)完善制度,强化科学研究绩效考核
一是完善科研评价制度,改变教师科研评价方式,将对教师科研成果定量评价方式调整为定量与定性、量化与质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既要考核科研数量,也要对科研论文质量、研究课题的理论价值及社会效益、技术服务的经济效益等进行综合评价,确保科研工作评价制度的科学性。二是完善科研监管制度,严格研究课题立项论证工作,改革立项论证方式,聘请校外专家对研究课题的学术价值、经济与社会效益以及研究课题实施的可行性进行充分论证,严把课题立项论证关;实施第三方评价制度,对结题的科研课题实行匿名评价,严把结题评审关;加强立项研究课题的管理,及时准确掌握研究课题的进度与资金使用情况,强化对研究课题的动态管理。三是完善科研激励与约束制度,严格按照事业单位人员分类分级聘任要求与岗位工作标准实施考核,实施科研工作绩效考核一票否决制;健全与完善学院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等技术服务的奖励政策,利用激励政策引导广大教师投身科研工作。
结语:面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和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要充分认识科研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创造性地开展科研工作;要针对科研工作中工作存在的问题,采取得力措施,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平台、团队和制度建设,稳步推进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以期取得明显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论加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职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1(13):13.
篇9
【关键词】科研干事;高校;管理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发展好坏的重要衡量因素之一。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学校科研发展规划、科技管理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对科研项目、科研组织、科研成果等方面进行管理的重任,对高校的科研乃至整个高校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科研水平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学校能否建立一套完善的培训和监管体制,也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受传统高校管理模式的影响,科研干事这只队伍一直以来都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存在着种种问题:
一、科研干事缺乏服务意识,科研干事缺乏工作积极性
长期以来,学校对科研干事岗位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认为此岗位技术含量低,谁都能胜任。特别是近几年来为做好引进人才工作,解决引进人才配偶,甚至有的不是正式本科毕业生,学校针对科研干事职务编制等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很好的解决,从而在不同程度上挫伤了专职科研干事的工作热情及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个人缺乏对科研干事的岗位认知,缺乏科研服务精神,缺少科研管理经验,许多人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为别人做“嫁衣”,劳动付出得不到预期的回报,劳动成果得不到认可,长期以来导致对本职工作失去了兴趣。催生了科研干事的抵触工作情绪,导致科研管理工作思路简单,科研管理方式落后,科研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科研管理成果不显著,从而出现了消极怠工等状况 。从而不能长久的在科研干事的岗位上更好的工作,总是萌生跳槽的想法,科研干事的岗位经常换人,也会使得科研工作衔接的不好,导致许多存档信息的丢失或者错乱,从而影响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二、科研干事知识结构不合理
科研干事的工作模式还是传统模式,工作方法简单被动。工作只是上传下达,管理意识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及时了解科技发展动态和所管的学科发展前沿,没有认真研究领悟国家政策、灵活运用各项科技政策法规,自身的知识结构不能满足现在管理的需要,缺乏创新意识,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与(院)系科研人员沟通交流等。没有充分发挥科研干事的岗位职能作用,此外,科研干事的学科安排不太匹配,往往文科毕业生被选择到理科院做科研干事,这样的话学科不熟悉,对许多知识,科研评价体系,杂志等,如SCI、EI等,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工作起来也比较吃力。
三、学校对科研干事缺乏培训和评价体制
学校针对科研干事的培训十分有限,没有系统的科学的培训体系,此外,没有完善的监管—考核—评价的体系。相关部门没有明确科研管理职责,没有及时出台相应的科研干事工作管理办法或者管理办法比较滞后,考核办法,缺少学校的指导、监督和考核,科研干事属于无人监管的中空地段,造成科研干事工作不制度化,工作不规范化。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也不利于科研干事本身的素质的提高。
鉴于以上三点问题,将从学校和科研干事本身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案。
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工作,要培养科研干事的服务精神
科研干事要有服务精神,工作过程中要从单位整体利益出发,不能总是计较个人得失。
(1)要为领导服好务,做领导的左膀右臂,多替领导分担力所能及的工作,材料的编撰,整理和校对,同时要及时上传相关科研信息,做好信息的汇报工作。
(2)要全心全意服务教师。教师是教学科研之本,教师的全部精力都放在教学和科研上,科研干事在具体工作中要处处为教师着想,及时做好信息的传达工作,协助教师完成项目的申报填表等具体工作。
2.科研干事完善自身综合素质
(1)具有扎实的政治理论基础和政治敏锐性。高校科研秘书深处要害部门,这就需要科研秘书具有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目前,在高校从事科研秘书工作的人员多数都是懂得本专业学科知识的年轻人,专业知识、专业思想比较扎实,这些都是对工作有利的一面,但这些并不能替代高标准、严要求的政治思想素质。
(2)综合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围绕管理进行的。高校科研秘书要有扎实的管理专业理论知识和能力作为科研管理的基础。科研秘书应具备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将管理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科研管理操作中,理论联系实践。要学会协调领导,教师,和各个相关部门的关系。好的管理水平能带来高效率。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应用现代化管理手段。计算机的显著特点是功能多、效率高、速度快;数字信息时代,科研秘书的许多日常事务工作都应利用计算机完成。通过计算机、光纤通讯等现代化手段,实现科研工作的数字化管理,这样既提高了资料的准确性,又使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提高。
3.学校要完善人事聘任——培训——考核制度
首先,学校领导应解放思想,充分认识科研秘书岗位的重要性,根据科技处和各(院)系对科研秘书的具体要求,公开招聘人选,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配齐各(院)系的专职科研秘书。要注意其学科的一致性,为科研干事提供学习机会,把好培训关。并且注意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引入公平竞争,把好考核关,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使得科研干事具有危机感。完善激励机制,把好用人关,制定奖惩机制,对工作积极,表现好的,要给与物质和精神奖励,否则也要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
参考文献:
[1]丁荣娥,王虹,王福军.科研管理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
[2]何杰,陈勇,梁殿超,周玮.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谈[J].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3]刘梅.论高校科研管理人员应具备的十大素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
篇10
[关键词]期刊分层期刊评价历史社会学解析
[分类号]G250
1 分层的客观性与期刊分层
分层最初是一个地质学概念,指地质构造的不同层面;社会学借用了这一名词,创造了社会分层的概念,用来分析社会的纵向结构,也像地质构造一样分成高低有序的若干层级。“社会分层”一词的起源不甚明了,约在20世纪20、30年代由索罗金、金斯伯格、盖格等开始使用。当代社会学所说的社会分层主要是指依据一定具有社会意义的属性,社会成员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层级的过程与现象。
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社会一直以“天赋人权、人人平等”为口号来整合社会,然而“追溯历史或探寻宇宙,人们还未曾发现完全无等级的社会”。分层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属性具有客观实在性。与其他事物一样,分层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促使社会要素在各个层面协同完成既定的社会功能,保持社会稳定和持续(功能主义);另一方面导致社会内在紧张和社会变革(冲突理论)。从社会动力学的角度来说,“分层能使人们把握社会系统的主要力线”。
社会学的理论和概念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特定视角。期刊是人类交流科学知识的社会化系统,对于同一个专业领域的期刊,在主办机构、编辑队伍、审稿专家、作者群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别,直接导致了期刊办刊条件的差异,影响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水平的不同使得期刊在学术共同体中所获得的认同度产生差异,认同度的差异直接导致期刊的地位差别。因此,期刊分层是社会分层在期刊界的自然延伸,“期刊的级别是期刊的一种属性”。正如严建新所说,科学技术期刊在学术维度上的分层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即使没有公认的分层标准,学术共同体中的成员对本专业不同期刊的学术水平也会有一个模糊的共识。
2 我国期刊分层的历时分析
我国常见的期刊分层模式主要有三种:①按期刊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划分;②按期刊是否获奖划分;③按期刊是否是核心期刊划分。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简称《总览》),这是我国期刊分层标准嬗变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期刊分层的主流是依据刊物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在此之后,期刊分层的主流是依据一种期刊是否属于核心期刊。按照是否获奖对期刊层级的划分在学术界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中国社会有着浓厚的“官本位”传统,政治一直居于社会生活的中心,社会生活的其他要素一直围绕着政治稳定的目的不断地优化重组,行政级别一向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同。我国对科技期刊和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实行基于行政级别的分级管理制度。虽然“这种分级不是以期刊质量、学术、技术水平为划分依据,而是从期刊髓记的行政管理机构来确定的。因此,不能说地方性期刊的质量、学术、技术水平低于全国性期刊”。但是,“国家”、“地方”的行政分级管理方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认同感,亢接为科研管理部门根据期刊的行政级别对期刊学术水平进行判定提供了合法依据,进而导致了基于期刊行政级别对论文学术水平的评价。一些学者指出:“长期以来,在申报、评定科研成果及晋升职称工作中,虽然国家并无规定,一些单位却按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划分刊物等级,并据此判断科技论文的学术质量,而且颇具普遍性”。
虽然这种行政性的期刊分层方式不是最合理的,但是在没有更好的期刊质量分级出现之前却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国家级期刊的主办单位大多拥有较为雄厚的物质资源,这为主办一种优秀的学术期刊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国家级的期刊主办单位拥有强大的智力资源储备,汇集了大量的学术精英。他们用较高的学术鉴赏力对期刊稿源进行审核,从而为期刊学术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在缺乏优秀稿源的情况下,他们自己就可以成为文稿的重要来源。这些独特的优势是地方性期刊所不能比拟的。
1991年6月,国家科委新闻出版署颁布了《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第六条明确指出:“科学技术期刊,按期主管部门分为全国性期刊和地方性期刊。全国性期刊是指国务院所属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各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管的期刊;地方性期刊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委、厅、局主管的期刊”。这一文件的颁布,成为以行政级别对期刊进行分层的合法依据,标志着以行政级别为标准的期刊评价方式发展到顶峰。
物极必反,在以行政级别进行期刊评价走向顶峰之时,一股孕育了十多年的潜流在默默涌动,正准备取而代之,走向期刊评价的前台。这股潜流就是核心期刊。
核心期刊是一件“舶来品”,其理论基础是布拉德福定律;也有学者认为布氏定律和加菲尔德的引文分析理论、普赖斯的文献增长与老化定律(特别是研究峰值理论)三者共同构成了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
1973年,《国外书讯》杂志率先译介西方的“核心期刊”理论及国外科技核心期刊表。20世纪80年代,国内图书馆界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信息的选择和收集问题:一方面期刊的数量和价格均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建设刚刚起步的国家无法为图书馆提供更多的经费来应对期刊数量和价格的增长。如何以有限的经费实现文献收集的信息密度和使用价值最大化成为整个图书馆界最为关心的问题。核心期刊理论使图书馆界看到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曙光。图书馆人本着“学以致用”的目的纷纷投入到核心期刊的研究当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核心期刊遴选指标和遴选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80年代末,“核心期刊”由一个“舶来品”顺利实现了“本土化”着陆;核心期刊的概念也在“本土化”进程中逐渐渗透到图书情报界以外的学科领域,特别是科研管理界。
核心期刊的影响力之所以能成功地从图书情报界拓展到整个学术界,是自身特质与时代要求共同作用的结果。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是经典文献计量学定律,主要根据载文指标和引文指标测量的数据而得到。马克思说:“一种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基于统计数据的核心期刊披上了“科学”的神圣外衣,这使它比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分层方式的科学性大大增强。1987年以来,中国科学界开始采用国际通用的科学计量指标评估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实绩。核心期刊作为科学计量的期刊分层方式,迎合了科研管理部门定量评价的管理需要。
在学术界,研究人员一直存在着弱化行政对学术进行干预的要求,对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评价方式诟病已久。有学者指出这种评价方式“阻碍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影响众多期刊提高质量的积极性,影响评奖、评职的公正性”。因此,学术界强烈要求建立基于学术水平的评价机制。核心期刊理论所使用的文献
计量指标满足了学术界长期以来弱化行政评价的要求,而且其中的引文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研究人员对学术水平进行评价的需要。在期刊编辑界,核心期刊的“动态性”打破了基于行政级别的静态期刊分层,引入了竞争机制,势必得到广大处于行政弱势地位的期刊编辑人员的支持。
虽然自核心期刊引入科研评价领域之后,也引起了期刊编辑界、学术界的不少非议,但是核心期刊已经成为当前期刊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的主流却是不争的事实。
3 现行期刊分层方式的局限性
从基于行政级别的分层模式到基于核心期刊的分层模式,期刊评价完成了静态分层到动态分层的转变,这无疑是我国期刊分层体制的一次巨大进步。而且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研究成果从行政评价转到学术评价。然而,核心期刊作为期刊分层和研究成果评价的工具,也受到学术界、期刊界的质疑和批判。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
3.1 分层目标和使用目的的背离
我国的学术期刊大都集中在首都和省会城市,为了便于对期刊进行审批和管理,根据期刊的主办单位的级别向不同级别的出版管理机构进行申报批准,产生了“国家”、“地方”的期刊层级差异。这种分层方式本身不具有任何学术水平评价的成分,也并非为了评价期刊的学术水平服务的,更毋庸扩张到由期刊的学术水平进而判定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因此,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分层方式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如前说述,核心期刊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以有限的经费实现所收集的信息密度和使用价值最大化,它的原始功能在于“获取高密度的情报源”,从而有利于专业图书馆建立基本馆藏,指导读者浏览专业期刊。虽然引文指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期刊的学术水平,但是有些学者认为并非纯粹的对期刊学术水平的评价”。
无论是基于行政级别还是基于核心期刊理论的期刊分层方式,它们的本质目的都不是为了评价期刊和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而设立的。这两种期刊分层方式均被科研管理部门借用,作为评价科研成果的手段和工具。分层目标和使用目的的背离,是导致学术界对这两种期刊分层方式批判的根本原因。
3.2 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观及其导致的结构紧张
基于行政级别和基于核心期刊理论的期刊分层方式,产生了一个共同的后果――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观。尽管有些学者将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分层引申为“中央(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的三级结构,但是仍然无法摆脱“中央”与“地方”的基本分层格局。核心期刊所导致的二元对立的分层局面更为明显,通过各种核心期刊表的确定,全国的学术期刊“以是否‘核心’被区分为两大壁垒”。在现行评价系统和研究人员投稿动机的共同作用下,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观导致了期刊界的结构紧张。
现今,许多学术机构将核心期刊作为科研考核的一种标准。一家期刊是否被评为“核心期刊”,直接关系到期刊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果一份学术期刊未被评为核心期刊,则意味着刊登的论文无法得到评价系统的认可。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研究人员在投稿时会将非核心期刊作为自己的第二选择。优秀稿源是期刊发展的生命线。在现行的社会评价机制和研究人员的个人选择机制的共同作用下,非核心期刊无法或很难竞争到一流的优秀稿源,选稿也成为一种吃核心期刊“剩饭”的过程。
在面临稿源困境的同时,非核心期刊还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订购量的不断下滑。学术期刊的主要购买者是图书馆,核心期刊的原始功能就是为图书馆订购期刊提供依据。一份学术期刊如果不是核心期刊,也就意味着丧失了众多的图书馆买家,结果导致发行收入的锐减。虽然我国的学术期刊的办刊经费主要来自于主办单位的拨款,但是核心期刊评定导致的非核心期刊发行量的下降,无疑剥夺了期刊争取更好的办刊条件的可能性。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的常务副主编宿伯杰说:“1993年,笔者所办的期刊的收稿量和订数分别比1991年陡降30%和3l%,至1996年,定数比1991年下降了52%。这与1992年《总览》的出版有立竿见影的因果关系。”一些学者也指出:“这种将学术期刊腰斩为二(核心期刊与非核心期刊),并将之与学人的利益挂钩的做法,实际上使得学术期刊界原本有序的自由竞争变得非常不公平,学术资源的分配和流向完全为所谓的核心期刊所左右”。最终在学术期刊界产生了核心期刊的“马太效应”和非核心期刊的“贫困恶性循环”,致使学术期刊被划分二元对立的“核心”与“非核心”两大阵营。
3.3 粗放式的分层结构无法胜任科研成果评价的使命
期刊编辑界、学术界除了从学理上“质疑‘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认为核心期刊作为期刊评价和科研成果评价的工具是“无可奈何的功能误用”;还从形式上对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展开批驳。
基于行政级别期刊分层将“期刊只划分为国家级、省市级期刊”,基于核心期刊理论的期刊分层将“期刊级别只划分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这种二元对立的粗放式期刊分层模式未能做到“拉开档次”,“不适宜在大范围内笼统采用,不然就会出现《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音乐教育》平级的滑稽现象”。钱荣贵也指出:“现行的‘核心期刊表’没有对入选期刊进行分级处理,是不是发表在同一类‘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其学术质量都一样呢?显然也不是如此。”
因此,这种二元对立的期刊分层模式作为期刊评价和研究成果评价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较低,不能很好地胜任期刊评价与科研评价的职责、完成科研评价对学术研究进行有效导引的社会使命。
4 期刊分层对核心期刊理论的坚守与拓展
期刊分层是一种客观现象。朱克曼认为:“在科学界,分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个人、团体、实验室、科研机构、大学、期刊杂志、研究领域和专业、理论、方法等等都依照威望高低划分了连续又界限明确的等级”。
“社会地位构成了社会分层的标准”,“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资源的占有”;依据社会地位的差异,我们可以把握社会基本结构以及由它制约的社会运行状态。期刊分层的标准是什么?现行的主流期刊分层方式――核心期刊理论,从文献密度和引文规律两大维度揭示了期刊的分层现象,它是否能够准确揭示期刊的结构特征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会产生载文和引文集中与分散的规律?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更为合理地界定期刊分层、揭示期刊结构的标准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对这一分层标准产生影响?期刊个体通过何种机制获取这些有利的影响要素,实现自身在层级结构中的流动?作为期刊分层的结果,被揭示的期刊结构能否作为期刊评价和论文评价的工具,从而使其具有学术评价的功能?这些正是期刊分层研究所要直接面对的问题。
期刊分层,不是要现有的核心期刊理论;而是在现有的期刊评价实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分层和核心期刊的相关理论,从学理上对学术期刊的层次结构
进行更为准确的揭示和阐释。从本质上说,期刊分层是对核心期刊理论的坚守与拓展。
4.1 对核心期刊理论的坚守
期刊分层理论秉承核心期刊理论的基本逻辑前提――期刊界存在着等级差异的层次结构。对差异的承认与揭示,使核心期刊在期刊界引入竞争机制成为可能,“使得众多的学术期刊从过去那种缺乏外在评价、自我感觉良好,转向了以提高学术质量、吸引优质论文、优化学科选题、增强编辑责任为目标的追求”。期刊分层将继承发扬核心期刊的期刊评价功能,推动期刊界的有序竞争。
期刊分层继承核心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陆伯华认为:“核心期刊的功能归结起来有两点:一是管理功能;另一是评价功能”。在人类进入信息爆炸的叫代,作为学术界正式交流系统之一的期刊,其不可推卸的功能体现在“首先评价知识,其次传播知识”。一份经过严格评审的期刊论文,“它的首要功能是作为一种知识声明,宣布它已经得到科学家的同行的评价和承认;其次要功能是传递信息”。因此,期刊“最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是‘质量控制’,而不是速度”。可见,期刊对研究成果的评价功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因此,期刊分层通过对期刊结构的揭示,有利于比较论文之间的学术水平,具有学术评价的功能。
布迪厄认为:“众所周知,科学仍朝着取得完全自主化的目标迈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能把社会审判乔装成科学审判,为特有的社会越权现象披上了科学的理性外衣。”对于期刊――这个科学交流的特殊“场域”来说,核心期刊理论最为突出的贡献在于,它将对学术期刊的评价权从基于行政级别的“社会审判”手中夺回,初步建立了学术期刊基于载文指标和引文指标的“科学审判”机制,增强了“科学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期刊分层坚持从学术共同体的集体利益出发,坚守期刊评价权回归学术界这一基本立场。
4.2 对核心期刊理论的拓展
期刊分层研究,不仅继承核心期刊理论的优秀传统,还从内容和形式上对核心期刊理论进行完善。
核心期刊的理论基础是文献离散与分布定律,核心期刊的判定主要依据文献计量学的指标。因此核心期刊的确认主要是对大量的期刊文献所呈现出的数理规律的宏观描述和显示;换言之,核心期刊的划分,是从文献出发的,无关社会,所以核心期刊的分层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屏蔽了社会因素的干扰,呈现出文献资源的某种原生态。以《总览》为例,它所使用的指标从1992年版的3个扩展到2008年版的9个,从这些指标“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核心期刊’的遴选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考察和选取期刊的:一是期刊的载文数量;二是期刊的载文质量”。这种评价模式的前提是将期刊视为一个独立运动的主体,指标所反映的实质是期刊本体的特征,各种指标的取值成为期刊本体特征的量化反映。然而,这一评价模式的重大缺陷之一在于,忽视了社会性因素对期刊学术水平的影响。学术期刊作为学术共同体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它始终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的分层以及不平等必然会影响和干扰到期刊的生态和发展。因此,学术期刊中必然存在社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其在中观和微观层次上表现出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核心期刊理论成为主流期刊评价模式之前,基于行政级别的期刊评价之所以能够盛行很长一段时间,正是因为它对影响期刊学术水平的社会因素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和肯定;而核心期刊的分层方式,完全抛弃了这一优点。社会分层理论在核心期刊理论中的引入,能更真实地反映学术期刊的环境和生态。由此产生的期刊分层理论能对核心期刊理论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其更贴近真实的期刊生态。
传统的“一刀切”式的期刊评价方式,不仅导致了期刊两大阵营的紧张与对立;这种粗放式的二元结构也不利于期刊评价功能的发挥。事实上,思想界早已对二分法在认识论中的局限展开了深刻的反思,这也是当代社会学界对社会结构认识以“阶层”分析代替“阶级”分析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期刊的评价,理应打破二分法的限制,树立多元层次观;从粗放式的期刊分层结构突破到精细型的多元结构,以便更为真实地反映期刊的结构特征。期刊的集团性结构的呈现,有利于完善期刊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功能;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评价机制对期刊个体的激励功能。根据弗鲁姆的期理论,激励的效果受三个变量影响:努力――绩效的联系,绩效――奖赏的联系,和吸引力。现行的核心期刊理论,对于处于上层和底层的期刊均无法发挥期评价的激励功能,只能对处于结构中层的期刊产生激励效果,促进他们为进入核心期刊集团而做出努力。多元分层观的期刊分层理论,有助于期刊个体进行更为准确的自身定位;有利于管理部门根据期刊的不同层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全面发挥期刊评价对期刊个体的激励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