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的特点

篇1

    教育科学属于科学的范畴,教育科学研究具有科学研究的基本特征。科学研究简称研究,是寻求问题解释、解决的过程,这个问题可能是自然现象,也可能是社会现象或是精神现象。广义的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狭义的研究是指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对限定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析、验证,来获得客观事实的过程。 

     科学研究以系统的、实证的方法获取知识。科学研究要使用实验、观察、检验等实证方法,以保证所获得的知识是真实可靠的。科学判断知识真假的标准是客观事实与逻辑法则,不符合事实或逻辑的知识是虚假的知识。科学与形而上学是对立的,后者使用的是主观、思辨的方法,它对于同一事实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而科学则是客观的,任何人只要采用同样的科学方法会得到出同样的结论。尽管科学是对普遍规律的说明,但是科学研究却是具体的、分析性的。研究通常是将是事物分解,然后对具体问题做出独立的分析,最后才加以综合、概括。科学研究是人的活动,它不仅要求研究人员具备一定的特殊能力,例如,智力、创造力和想象力,而且还要受到个人主观因素——例如个人爱好、价值倾向、世界观等的影响。此外,现代的科学研究实际上是一种带有社会性质的活动,通常它是许多个人的有组织的专门职业活动,不仅需要组织管理与协调,而且还需要一些共同的规范和规则。 

     科学研究过程并不以改造世界为直接目的,它的直接目的是认识世界。它要求认识和掌握研究对象的新特点和新规律,发现新对象,新领域,科学研究过程终了的时侯,不是要求重复已有的理论,而是要求提供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将现有的理论和知识推向前进,丰富和发展现有的知识理论宝库。科学研究具有不同于一般认识过程的形式和特点: 

     ①、科学研究都有比较系统的理论框架,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通过实际调查与研究,检验理论的假设的正确性,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而人们一般的认识过程,虽然也用某些概念或假设,但是缺乏系统性和周密性,也不可能严格检验各种观点和想法。 

     ②、科学研究都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机制。科学研究中,人们具有自觉的继承性与创造性,并总是设法恒定或排除某些无关的因素,以便着重观察与分析有关对象的关键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找出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而人们在一般认识过程中,很少会有意识的控制某些条件和系统地解释各种现象。 

     ③、严密的分析。科学研究中总是有意识地、系统地寻求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对象做出严密、深入的分析与解释;而一般尝试中对于某些关系的说明,往往是松散的、缺乏系统和比较表面的。有极强的探索性。科学研究是要认识未知世界,认识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因而决定科学研究具有探索的性质,也就意味着它的道路不是平坦的、笔直的,而是有成功也有失败。 

     科学研究的上述特点,必然明显地影响和制约着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方法论。有些研究课题是在一般社会实践中提出的,这就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针对现实社会的特点采用一些特殊的观测、调查手段与方法,进行系统分析和思考。有些课题只能先在实际社会和生产过程以外的科学实践过程中研究,即在科学实验中进行研究。科学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它是从生产与社会斗争中分离出来的为实现一定科研任务而进行的特殊的观测、实践过程,既是科学认识的源泉,又是科学研究的实践方式,途径与手段。 

      与自然科学研究相比,教育科学研究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是教育存在和人的学习,教育存在包括教育现象、教育过程和教育理论。影响教育的因素不仅包括客观的条件因素,而且还涉及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以及人际之间的社会因素,所以,教育现象之间因果关系比较复杂。由于对人的内部世界无法向自然科学那样直接观察,对教育现象达不到自然科学那样,在有效控制或隔离某些相关条件和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实施研究活动,因此,事实上教育科学研究很难采用严格的实验方法和精确的观测手段。 

     教育存在的异质性也给研究造成很大困难。自然科学家可以从一滴水或一个物体的研究中概括出普遍的定律,而教育科学则不能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研究中,得到普遍适用的结论。这意味着,教育研究要抽取更多的样本,它的研究结论的概括范围受到严重的限制。 

篇2

1.语法正确。用于学术交流的科技论文不同于聊天,语法正确是科技语言最基本的要求和特征。比如,句子要有主、谓或者主、谓、宾。虽然这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稍不注意,就出问题。一个学生投到某刊物的文章,开篇第一句是:“通过对湖南X的系统采样,运用Y分析技术,对X进行了Z等的分析”。我多次将该句改成“本研究对湖南X进行系统采样,利用Y技术,对Z等进行了分析”,学生没有改过来,就投出去了。2位审稿人也没指出来。校稿时,我2次修改,编辑也不采纳。最后定稿时,编辑要求我作为通讯作者对全文把关。我将此作为第一个问题列出来,编辑有点不耐烦,专门来邮件:“稿件最后定稿,只修改原则性的问题”。意思是这样的问题就不要改了。我立马回复:“文章可以不发,开篇第一句没有主语的句子不能不改”。到这时,编辑老师才将这句话改过来。不知我这样是否太较真、太迂腐?但我认为,没有主语或者谓语的句子是明显有语法错误的,不是科技语言。

另外,语法要求还包括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等其他很多方面。如“H省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且多样的省份,形成机制复杂,防治难度大……”的语言表达,就写得太随意,第一句的主语与后面带逗号的句子应该不是同一个主语,但形式上逗号后面的主语应该是“H省”。这样,逻辑上是不通的。所以,科技语言的语法问题不能不引起注意。

2.使用简单句和陈述句。学术论文不同于小说、散文等文艺作品。学术论文一般是对科学事实、材料信息等的描述和表达,是对科学分析的陈述、讨论和逻辑推理,是对科学结论、认识的总结和提升。这就要求科技论文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因为尽量使用简单句、陈述句,才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一般单个句子不宜太长,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语不宜过多,疑问句、反问句尽量少用。

3.用事实说话,避免空洞表达。科技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摆事实、讲道理。一般自然科学的论文,由引言入题后,就是事实(现象)描述、分析和讨论,然后就是结论。整个过程的逻辑关系,就是以事实为基础,进行科学分析、论证,得到科学认识。文章的语言应符合科技论文的这个特征和要求。不宜泛泛而谈,空洞无物。如某学院在介绍自然地理专业总体概况、优势与特色时,有如下一段文字表述:

“自然地理学以地球表层,即自然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自然地理学是把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要素相互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以阐明自然环境的整体,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结构、功能、物质迁移、能量转换、动态演变以及地域分异规律。现代自然地理学着重研究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过程机制及其响应体系。尤其重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并应用地理系统的原理,探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和全球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开发之间的协调发展等问题。”

笔者认为这段文字不但脱离事实、空泛,而且漫无边际、不很靠谱。让人读后,很难获得该学院该专业的任何具体信息。介绍了等于没有介绍,甚至还不如不介绍。

4.逻辑性强、条理清楚。科技论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有很强的逻辑性,经得起推敲。即陈述的事实、分析的问题、论证的理论原理、得到的科学结论等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所以,语言表达也应十分注重逻辑关系。比如前面一句是“(激光)根本穿不透(雾霾)”,后面接着一句“如果激光武器的作用距离是10公里,有雾霾的情况下一下降到1公里”。前后逻辑关系相矛盾。再比如“上世纪八十年代,很多学者对XX进行了XX研究(张X,1987;姚X,2005)”。这里引证参考文献,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这样的细节问题,稍作思考,就可以避免。

另外,语言表达的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不但逻辑关系明显,还要条理清楚。比如在表述某风化剖面主元素含量特征时,文章中一会儿“自上而下,元素A含量增高”;一会儿又“自下而上,元素B含量降低”。这样缺乏条理,让读者读起来很费力,也不便于自己总结有关规律性的认识。值得注意。

5.语言表达力强。科技语言表达力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十分精炼,二是表达准确。诚如涂光炽先生(我国地球化学创始人)所言:“文字要言简意赅”(给地化所题词的最后一句)。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科技论文写作时,要十分珍惜使用文字,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

篇3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技能

一切以物理实验为主题的课统称为物理实验课。从不同角度,可以将物理实验课进行不同的分类,按照教学形式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边教边实验以及课外实验与制作等。演示技能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技能。物理教学中的演示,需要教师掌握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操作的技能。然而,演示技能不仅仅是实验技能,物理教学中的演示不仅要符合物理知识本身的规律,而且在设计、操作中要符合学生观察、思维的认识规律。实验技能的主要目的是得出物理规律,而演示技能不仅要正确得出物理知识的结论,而且更主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维。

一、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技能的含义

物理课堂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操作、实物及模型展示、现代教学媒体辅助等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注意力,并指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操作的一类教学行为。

演示实验是教师进行表演和示范操作,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的实验。它是物理教学中广为应用的一种教学形式,它可以用于各种教学环节中。

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教师是操作实验主体,处于主动地位;学生是观察主体,处于被动地位。而课堂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主要是以学生能否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来衡量。因此演示实验的教学效果并不仅仅取决于实验本身(实验能否出现预期的物理过程和现象),还取决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充分发挥。而主导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不仅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实验技能和教学的基本素质,还取于教师对演示实验所采取的教学策略以及对教学过程(程序)的设计。

二、物理演示实验的特点

物理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是在课堂教学这个特殊的时空内进行的,它不同于科学研究中的实验,主要有以下特点。

(1)科学性与目的性并重。物理演示实验的主要作用不仅仅是为了获得某一次具体的实验结果,而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演示实验的选择和设计,都必须服从于教学目的。有时候,从科学研究或实际生产的角度来看是先进的手段和方法,但从教学角度来看却未必是合理的、可取的。例如,气垫导轨、电子计时器在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力学实验中消除摩擦影响和计时准确性两个老大难问题,但在说明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时,还是用打点计时器为好。在特定的条件下,物理演示实验甚至需要有意地对某些造成误差的因素的影响加以夸张或制造某些假象,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例如,用伏安法中的内接法测电阻时选择小电阻,用外接法测电阻时选择大电阻等。

(2)直观性强,可见度高。物理演示实验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它必须有足够的可见度,它所表现的物理现象必须十分鲜明;它所显示的物理量间的关系必须是简单明了;它所依据的物理原理必须是正确易懂;它所选用的仪器、装置必须是明白而又易于操作。但是,在增加实验可见度问题上也要注意实验原理的正确,防止出现“假实验”。

只有清楚明显、可见度高的物理现象,才容易触动学生的视觉,激发学习兴趣,启发思维活动。我们可以采取增大器材尺寸,改善室内光线,选择仪器摆放角度以及选择合适演示角度、位置甚至向不同方位动态展示演示结果等方法,力争提高实验的可见度。另外,我们对某些变化小、效果差的实验现象,应利用投影仪或实物投影仪将其投影放大,提高可见度。例如,非晶体导热性的演示、用验电器做检查物体带电、研究静电屏蔽、探索决定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等演示时,我们可采用投影仪或实物投影仪将实验器材映射于屏幕上。我们也可将某些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如把通过磁铁与线圈相对运动得出楞次定律的演示改为分组实验,这样,线圈绕法、指针偏转一目了然,不仅便于学生观察,印象深刻,而且增加了他们的动手机会,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实验能力。除了投影、实物投影等手段外,还可以用示教板来突出实验的主要装置,以便于学生把注意的焦点集中于所要研究的问题。

篇4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实践性;自主性;开放性;过程性综合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1-0207-01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理解

ゴ庸阋謇斫猓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ゴ酉烈蹇矗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フ庵中翁的课程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二、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プ魑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和现有的学科教学相比,它有以下一些特点:

ィㄒ唬“问题”(或专题、课题)是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整个课程主要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些问题可以是老师提供的,也可以是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的;可以是课堂内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校外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探究;可以是纯思辨性的,也可以是实践操作类的;可以是已经证明的结论,也可以是未知的知识领域。

ィǘ)研究性学习课程呈开放学习的态势

ピ谘芯啃匝习中,由于要研究的问题(或专题、课题)多来自学生生活着的现实世界,课程的实施大量地依赖教材、校园以外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学生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最后研究结果的内容和形式各异,因此它必然会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

フ庵挚放性学习,改变的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地点和内容,更重要的是首先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了解知识发生和形成的过程中,推动他们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使学生获得了比较完整的学习经历。

ィㄈ)研究性学习课程是一门主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

パ芯啃匝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他对课程目标的达成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被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研究性学习既赋予了学生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也要求学生承担达成课程目标的义务。

ィㄋ模┭芯啃匝习课程重视结果,但更注重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ズ脱Э平萄е兄恢厥友生学习结果的可量化、可操作性的预期结果目标不同,研究性学习将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学生通过课题设计、寻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通过课题研究,不仅了解了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而且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快乐;通过多方面收集资料,知道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法,这为他终身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课题研究中,学生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问题。 综上所述,和现有的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指出:素质教育应该被理解为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如何通过学校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目前没有固定的模式。

三、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ネü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特点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它的意义为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潜能的开发

パ芯啃钥纬谈学生提供丁一个"无拘无束自由发展"的时空,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个性得以张扬,创新精神得到提升,创造能力得到培养。在研究性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通过研究全过程的实践与经历,学生获得了各种丰富的体验。这种体验的积累会逐步形成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积极求知的心理倾向,这就是创新精神。以小组形式开展研究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也有助于学生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2.促进教师的提高与发展

ヒ蛭没有了像语文、数学学科那样的教材,学习的内容是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行选择的,所以该课程的教学给教师带来了压力和挑战。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改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主要体现在:

(1)新的人才观的形成。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一个学生好与差的唯一标准。在研究性课程的教学中,一些平时学科成绩平平或较差的学生崭露头角,事实教育教师要从多元化的角度评价学生,发现学生的才能。

(2)平等的师生关系。在研究性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教师必须揣摩学生研究问题的思路,思考和理解学生处理问题的方法,平等地参与学生的研究,为学生提供解决疑惑的办法。这种平等的师生关系正是现代教育技术所倡导的一种师生关系。

(3)教师需要不断的学习。在研究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往往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教师只有坚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可以这样说,研究性课程促使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与发展。

3.突破了原有课程编制模式

コて谝岳矗学校课程都是由国家组织专家进行编制,学校、教师和学生只有按照国家制订的课程标准实施课程的任务。这种模式导致了课程编制与课程实施的分离,使得理想课程(国家编制的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所编课程(国家编制的教材)、所教课程(教师的教学)、所学课程(学生学习的结果)之间形成层层落差,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益。研究性课程是由学校教师、学生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开发与实施的,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结合在一起,改变了过去课程开发与实施分离的状况,减少了编、教、学之间存在的落差,提高了课程实施的效益。

4.推进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进程。

パ芯啃钥纬淌谴幼匀弧⑸缁岷脱习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的课程,教学的时空是开放的,采取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学习资源更加多元化。实践证明,研究性课程的教学,冲破了学校围墙,进入社会、社区和家庭,推进了学校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进程,改变着传统封闭式的办学模式。

2001年4月,国家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研究性学习已作为必修课程列入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按照新课程计划,综合实践活动占总课时比例的6%至8%。不仅是普通高中,也包括整个基础教育阶段都将呈现一种新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将作为从小学到高中每一阶段全体学生都必须学习的必修课。

ソ岷纤炷地区学校的实际情况,笔者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办学理念比较先进的学校学习,切实推广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展,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おげ慰嘉南祝

[1]《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国家教育部,2001.04.11.

篇5

关键词:教师评价语言学生素质提高

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一个教师说话水平的高低、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优劣,也会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语文教师一定要在语言运用上下工夫,追求科学性强、逻辑性强、艺术性高的语言。

21世纪教学改革应“以学生发展为本”。新型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地位是平等的,具有民主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听取学生意见,甚至虚心向学生学习;评价一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学生能否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一些学生只是去继承和重复前人的东西(这当然无可厚非),但没有创新,而只有少数学生的回答才是自己思维的结果,可惜被教师轻易地抹煞了(也许认为根本就不正确),至少是忽略了,未能引起争鸣。应该提倡让学生充分发言,甚至是辩驳,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如何做才能恰如其分地对学生的行为予以评价,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呢?

课堂是动态变化的,评价语言也应当是随机而发的,它应当是老师特定情境下的机变的智慧之果,应当是发自肺腑的心声,应当是学生心田真诚的体验,只有学生感受到你教师感情的真挚,你的话语才能化为鞭策,才能促使他们认真自觉地学习,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

语文教师的语言应该修养有素,运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语言把课讲得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文采斐然,以声传情,以音动心。同样,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教师的课堂用语、评价语言也应该灵活多样、艺术性地采用多种方式。

课堂评价语言的特点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1.准确得体,因人而异,有针对性。而这些不同的评价又恰恰能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谁也没追你,你干嘛读得那么快?”“读得真好听,老师要感谢你的爸爸妈妈给了你一副好嗓子,不过要是带点感情就更好了!”这些贴切的评价语客观地指出了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缺点,让学生一步步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

2.生动丰富,多样灵活。在课堂教学中,这样的评价语,使学生犹如坐春风、沐春雨,欣喜不已,课堂内总是勃勃有生机。如:有的老师的评价语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读得真不错!”“老师都被你读得感动了。”“你长大了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如此生动、亲切、明朗的语言,学生听后怎么会不被深深感染?怎么会不大受激励呢?学生们跃跃欲试,一个个教学的正是如此形成的。

3.机智巧妙。运用自己巧妙、机智的语言来纠正、鼓励学生的回答,注意情绪导向,做到引而不发。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的“母”。学生哗然。可老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大家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是‘养母’的‘母’……”学生在老师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这充满爱心、智慧的话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

4.诙谐幽默。幽默是现代课堂教学中不可多得的品质。它打破了课堂内死水般的枯燥局面,使整个教学过程达到师生和谐、充满情趣的美好境界。它不仅提高了教学语言的品位,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使课堂上总是笑声不断,让人感到轻松愉快。诙谐幽默的评价语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教学过程。

篇6

关键词:教学语言;功能;特点;导入语

根据课堂教学语言在一堂课中的功能,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 导入语

开课伊始的语言就是导入语。导入语应该具备的特点首先是吸引力,其次是启发性。精彩的开头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开课时教师应该以饱满的热情进入授课状态,并感染学生,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导语导入新课。它可以是开门见山,直接点题进入新课教学,虽然说这种导语有些平淡,但是直截了当,不枝不蔓,单刀直入地进入课堂教学内容的中心问题。它可以是质疑问难,掀起波澜,让学生积极动脑,质疑问难而导入新课教学,收到“柳暗花明”又师生双边互动的良好效果。它可以是复习旧课,温故知新地导入新课教学,这样循循善诱地渐入佳境,指引学生登堂入室,获珠得宝。总之导入语要恰当而准确地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渴望,引导他们带着疑问,步入探求新知识的领域,兴致勃勃地进入获取新知识的状态。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字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④可见,在导入语中提出简洁明确的问题,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显得十分重要。因为一堂好课,就是教师不断运用语言吸引和启发学生不断探求的过程。学生在不断提出问题,又在不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和增加新技能,发挥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产生创造性。

2 过程语

课堂进程中的语言是过程语。它应具备三大特点:导向性、评价性和教育性。⑴导向性。课堂上教师启发学生产生疑问,提出不懂的问题;学生学习新知识,会有许多新问题出现。这就要求教师像指引正确道路的向导一样,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思路去思考,不枝不蔓,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即使出现偏离正确思路的岔开现象,教师应及时导入正题,纠正偏差,防止听之任之,进入误区,浪费时间和精力。⑵评价性。学生在课堂进程中的思考、演练、操作是否正确,教师要运用语言及时评价。这种评价要准确、周密、科学而中肯,使学生获得真知灼见。当然这种评价语要充满热情和爱护,要多鼓励,使学生看到希望,看到成功,看到努力的成果。哪怕是一线希望的微光,一点成功的萌芽,一丝努力的结果,都会在学生求知的道路上收到意想不到的功效,教师必须爱惜和珍视,并采用评价性语言进行肯定。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完整或不完美,教师要下功夫,运用语言针对不同情况鼓励评价学生把问题补充完整或完美,使学生最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将是学生求知道路上用之不竭的动力。⑶教育性。无论什么学科,无论什么课型,教师的课堂语言都有思想教育功能,只能说因为学科不同而隐显不同而已。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的思想教育功能自不必说,即使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也存在着唯物辩证法的认识论的教育。这种思想教育要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那种牵强附会,生拉硬扯,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的现象,是不可取的,也不会产生好的效果。

篇7

关键词:客家山歌;真声;假声;演唱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7-0162-01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各个民族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是对历史文化的积淀。作为我国著名民歌之一,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主题和地方特色,不仅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歌曲的含义更是耐人寻味,出具有一般山歌节奏自由、音调高扬、声音绵长的风格特点外,还具有自身鲜明的个性,是我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一、真声唱法的特点

真声是人声艺术的一种发声方法,在传统戏曲唱法中称为真嗓或者大本嗓,其发生生理机制近似于“胸”声的特点,音量大、泛音多,比较接近于日常生活的语言发声。在发声时,两声带靠拢,整体振动,声带张力强,主要依靠张力的大小,对声音的高低进行调节。真声的特点在于声色明亮饱满,音域相对狭窄,也是客家山歌演唱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唱法。真声唱法主要是源于人们自身本能的表现欲望,可以说是完全基于人的自然生理条件的唱法。

长期以来,客家少数民族多分布在我国广东、江西、福建等的山林地区,人烟稀少,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人们在日常的开垦荒山、耕耘劳作的过程中,为了排解劳动的艰辛,往往都喜欢唱山歌,或者通过山歌,呼唤远方的伙伴,以驱散孤独感和寂寞感。同时,在走亲访友的过程中,由于山路幽僻,蛇虫猛兽的存在会威胁人们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唱上几段山歌,可以惊吓野兽,为自己壮胆。例如,《山歌情》的序歌《追着日头趟山水》,就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真声唱法,歌声一起,就能够抓住人心,将观众带入山野田间的意境。

二、假声唱法的特点

假声是指通过有意识的控制,只使部分声带发生振动而产生的声音,与真声相比,泛音成分相对较少,在高音区音色单调,在中低声区显得不够结实,而且缺乏力度,不过在必要时,可以将假声转换为一种半真半假、半嘶半哑的叫喊。同时,假声也可以作为一种修饰声音的方法,将真声与假声结合在一起,能够产生一种柔和、细腻、略带飘渺的艺术效果。

在客家山歌的演唱中,每一个人的音域不同,自然真声难以达到的高音,都可以利用假声来表现。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客家妇女在喂家禽时,呼唤家禽所用的就是假声,在哄小孩睡觉时哼唱的歌曲也是假声。在封建社会,妇女地位低下,而且受到了封建礼教的严格束缚,不准唱山歌。但是,客家妇女为了对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表达,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往往会在干家务或者四处无人时唱歌,因为害怕被人听见,创造出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山歌吟唱法,即假声唱法,通过这种独特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

另外,在客家风俗中,女孩出嫁时有“哭嫁”的习惯,一来表达难舍父母兄弟姐妹的亲情,二来根据风俗,女孩出嫁时哭的越厉害,则婆家的生活也就越发美好。实际上,客家女孩出嫁时的哭嫁音调是非常优美的,哭嫁的内容一般为即兴编唱,想到什么唱什么,比较典型的是兴国县山歌手饶春兰演唱的《哭嫁歌》,采用真假声吟唱法,在字句与声调之间充满了真挚的情意,听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三、假声真唱的特点

假声真唱是整个声带都处于积极运动的状态,尤其强调和注重腹式呼吸,以及对咽喉力量和头腔共鸣的巧妙运用。假声真唱主要是客家男人使用,可以使得音高达到与女生同度。通过在假声中融入大量的真声成分,可以使得声音高亢、宏亮、富有穿透力。

男人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在空旷的山间劳动时,或者回家的路上,通过山歌向家人报平安时,必须提高声调,如果采用假声唱法,在高声区不够宏亮,因此在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客家男人就练就了一种假声真唱的本领。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通过假声真唱的方式,客家男人可以抒发自身豪迈的胸怀。例如,在江西龙南杨村的《过山溜》中,由于该地区交通不变,人烟稀少,周围飞禽走兽出没,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与野兽遭遇,受生活环境所逼,在进山过坳时,往往会高唱山歌,放大喉咙,提高音调,对老虎造成惊吓,从而保证自身的安全。

四、结语

总之,作为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在对客家山歌进行研究时,应该尽可能从大文化的角度出发,从真声唱法、假声唱法以及假声真唱方面,对其演唱特点进行进行分析,将其看做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更好的认识客观山歌,加强对于其唱法的研究,使得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对客家山歌进行保护和弘扬。

参考文献:

[1]金鑫,润玉.客家山歌的演唱特点[J].农业考古,2006(09).

篇8

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深入,科技英语将越

来越引起科学界和语言界的高度重视和关

注。科技英语越来越表现出其独特性,已

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本文从科技英语的

语言特点出发,举例阐述了科技英语的翻

译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 科技英语;语言特点;翻译

在科技英语文献中,科技词汇包括纯

科技词汇和普通科技词汇,其使用率高达

6 0 % ,足见其数量之多。随着现代科学技

术的飞速发展, 全球经济一体化逐步深

入,科技英语将越来越引起科学界和语言

界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著名科学家钱三强

早就指出:“科技英语在许多国家已经成

为现代英语的一个专门的新领域。”现在

世界上许多国家设立了科技英语研究中

心,大学里也设立科技英语专业或科技英

语系,专门从事科技英语语言的研究、教

学和科技英语人才的培养。

在我国,科技英语的研究和学习方兴

未艾,科技英语系(专业) 、研究中心和翻

译机构在各大中城市、高等院校如雨后春

笋。这充分说明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经

济的良性循环以及对世界政治、经济、科

技等活动越来越需要科技英语。

尽管科技英语和普通英语( 如文学英

语) 外表上看一样,都是由语音、词汇和语

法构成。但随着其运用范围扩大,科技领

域的进一步规范,科技英语越来越表现出

其独特性,已成为一门独立的文体,并逐

步奠定科技英语作为一门学科的基础。

一、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

科技英语的特点表现在词汇、句法和

修辞三个方面。

( 一) 词汇方面

科技词汇在科技英语里大量使用,主

要包括以下几类:

1 .纯科技词汇,即那些只用于某个专

业或学科的专门词汇或术语,如hydroxide

(氢氧化物)、diode(二级管)、isotope(同位

素) 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学科、新专业

的产生,这样的词汇层出不穷,其词义精

确而狭窄,针对性极强。阅读专业性强的

文献, 就要了解该领域的专门词汇和术

语。

2 .通用科技词汇,即不同专业都要经

常使用的那些词汇,数量较大。这类词的

使用范围比纯科技词汇要广,出现频率也

高, 但在不同的专业里有较为稳定的词

义。如p o w e r 一词在机械力学中的词义为

“力”、“电”、“电力”、“动力”、“电源”、“功

率”等,在数学中的词义为“乘方”、“次

方”、“幂”;又如f e e d 一词的意义也很丰

富:“馈电”、“供水”、“输送”、“进刀”等。

3 .派生词汇,指通过合成、转化和派

生构词手段而构成的词汇。这种词汇在科

技英语文献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由

前缀hydro-,hyper-,hypo- 和inter- 构

成的词条在科技英语中就有二干多条;以

表示学科的后缀-logy,-ics 和表示行为、

性质、状态等的后缀-tion,-sion,-ance,-

e n c e ,- m e n t 等结尾构成的词汇在科技英

语文献中俯拾即是。

此外,缩写词也是科技英语词汇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有经济、简便的优点。

( 二) 句法方面

1 .被动语态。翻开任何一页科技文

献,都可找到一定数量的被动语态,这正

是科技英语的显著特征的表现:客观、真

实,拒绝主观和臆断。

2 .非谓语动词结构。在科技英语中使

用非谓语动词结构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描

述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事物的位置和状

态的变化。

3 .名词化结构。用名词词组或短语

( 主要是用具有动作意义的名词+ o f + 修

饰语) 来表示一个句子的意思,就是名词

化结构。这一结构在科技英语中大量使

用,主要因为它有简洁、确切、严密、客

观、信息量大等特点。

4 .长句。根据上海交通大学l 0 7 万词

的计算机语料统计,科技英语句的平均长

度为21.4 个词,7 个以下( 包括7 个词) 的

短句仅占8.77%,超过40 个的长句占6.3

%(方梦之,l989:97)。科技英语中使用长

句用来描写复杂多变的客观世界。

( 三) 修辞方面

1 .句型和时态的使用。科技英语文体

用来客观陈述事实和问题,描写过程和状

态,说明特性和功能,所论情理多为一般

性、频繁性和特征性。因此,在这样的文

体中,大量使用陈述句型,谓语动词主要

以一般时为主,如一般现在时、过去时和

将来时等。

2 .语气的使用。科技作者在说明事

理、提出设想、探讨问题和推导公式时,常

常涉及各种前提、条件和场合。为了避免

武断,总是从假定、猜测、建议和怀疑的

角度出发,这就往往需要采用虚拟语气;

另一方面,有不少作者为了表示自己的谦

逊,为了谨慎和留有余地,也乐于采用虚

拟语气而使口吻变得委婉和圆滑。

3 .祈使旬的使用。在使用说明书、操

作规程、作业指导、注意事项等科技文章

中,更多使用祈使句以告诫、建议、劝告

和命令用户或操作者的行动,以达到基本

目的。

4 .其他特点。由于科技文章本身的客

观性、信息性,所以在句子结构和其他语

言特点上就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如分隔

结构、非言词符号、倒装、省略等的使用。

科技英语是用来传递客观真理、客观

事实,拒绝主观性和臆断性,消除歧义,表

达上力求简明、扼要、规范,逻辑严密。以

上语言特点是应科技英语本身的要求而形

成的。

二、科技文体的翻译

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接触了

一些英语翻译的练习,但大部分为文学方

面的,较少翻译科技方面的文章。然而,他

们工作时接触的大多都是科技方面的文

献,且科技文体有其独特性。如不系统学

习,将直接影响翻译效果。

( 一) 科技术语和专有词汇的翻译

一般来说,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意译法

意译法就是根据原词的实际含义译成

对应的汉语术语。这种译法广泛运用于科

技术语的翻译,具有概念明确、易懂易记

的优点。例如:guided missile 导弹; automobile

汽车;software 软件;barometer 气

压计;input 输入;hard-wired modem 硬

线调制解调器;insulation resistance test 绝

缘电阻测定;等等都是采用意译的方法来

翻译的。

(2 )音译法

音译法就是按原词的英语发音译成相

对应的汉语。这种译法适用于计量单位名

称、人名、地名、公司名、首字母缩略语

以及一些还未完全了解的新术语。如:

gallon 加仑; clone 克隆; pound 磅;

Coco cola 可口可乐;watt 瓦特;Franklin

富兰克林;Mercerdes-Benz 奔驰(汽车);

AID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艾滋病( 获得性免疫力缺乏综合症);

TOEFL(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托福(作为一门外语的英语测

试)等,这种方法是不得已而为之,无法

揭示词汇的真正意义。随着新术语的认

识,对不少词已用意译来代替,如:engine

(引擎)发动机;vitamin(维他命) 维生素;

microphone(麦克风)话筒等。

(3 )半音半意法

这是音译与意译的结合。

如:Einstein equation 爱因斯坦方程;

Noble prizes 诺贝尔奖金;beer 啤酒;card

卡片等。

( 二) 句子的翻译

科技英语是用来陈述自然界、科技界

所发生或出现的事情,描述其规律、特点、

过程等的语言,表达客观准确、逻辑性强、

结构严谨,这样才能更好地记录自然界和

科技界的动态。用来记录的语言当然不会

很简单:句子偏长、结构复杂。否则,很

难表达这些领域的内容或现象。这样的句

子也是难句,给读者和译者带来不少的麻

烦。从句法的角度来分析,造成长句难的

主要原因是:修饰、限定及附加成分多,从

而造成分隔结构( 修饰与被修饰成分相隔

很远) 。对长难句的处理,首先理顺语法结

构;然后根据句子特点采取不同的手段,

如分译法、顺序法或变序法等。

例如:These things are notorious; Sir

William Scott, in his speech of 1802, in

favor of the non-residence of the Clergy,

expressly said, that they and their families

ought to appear at Watering places,

and that this was amongst the means of

making them respected by their flocks!

这句话的语法结构复杂,要注意两个

and 连接的分句的语法功能。第一个and 连

接的与主句并列,第二个连接的则是s a i d

带的两个宾语从句。

参考译文为:这等丑事,尽人皆知。然

而威廉·司各特爵士在1 8 0 2 年演讲,明白

主张牧师不必定居教区,而应携眷到温泉

游览,据说这样反而能得到他的教区子民

的尊敬云云。

再如:The reason why air makes fire

burn more intensely was learned only about

two hundred years ago, when several

scientists finally proved that oxygen, one

of the gases air contains, can combine

with certain other elements li)ke carbon to release much

heat.

参考译文:空气为什么能使火燃烧得

更旺?直到大约2 0 0 年前才弄清其原因。

当时某些科学家终于证明,空气中有一种

气体叫氧,它能够与其它一些元素(如碳)

化合,从而释放出大量的热。

( 三) 被动语态的翻译

英语中,尤其在科技英语文体中,被

动语态使用范围很广。这种语态能更客

观、准确地描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在汉

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有限,更多使

用主动语态。在英译汉时,一般说来,大

部分英语被动语态要译成汉语主动句、无

主句、判断句,有时也译成被动语态,尤

其是原文表示强调时。

如:A detailed examination was made

of energy partition in an impacted solid

propellant.

参考译文为:对于固体推进剂受撞击

后的内部能量分布情况,已经进行了详尽

的研究。

( 四) 数词的翻译

在科技文献中, 数词的使用十分频

繁,表达方法多种多样,还有英、美表达

上的差异,这些给翻译带来不少的困难。

在工作中如对数词翻译不当,后果将不堪

设想。因此,要掌握如何翻译倍数、倍数

的增加、倍数的减少等数词,还要了解英

国和美国英语在这方面不同的表达方式。

如:(1)On the moon you could lift weights

which are six times heavier than the

heaviest weight you can lift on the earth.

( 一个人在月球上所能举起的重物要比他

在地球上所能举起的最重的物体重5 倍。)

(2)When the voltage is stepped-up by

10 times,the strength of the current is

stepped-down by 10 times,so that the

power remains the same.(当电压升高到l

0 倍时,电流强度则降低到1 / 10,因此功

率保持不变。)

总之,在翻译科技文体的文章时,要

根据科技英语的语言特点,确保译文忠实

于原文,表达通顺流畅,并掌握英汉基础

知识和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 拓宽知识

面,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这样才能较准

确地译好科技文体。

参考文献

[1]王泉水. 科技英语翻译技巧:天津:天津

科技出版社,1991

[2]方梦之. 英语汉译实践与技巧:天津:天

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 9 9 4

[3]刘宓庆. 文体与翻译: 北京:中国对外翻

译出版公司,1998

[4]穆 雷. 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上海: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篇9

关键词:学习兴趣;高中生;历史学科

中图分类号:B8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3)04-0349-06

1 引言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第一位自觉地把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Herbart(1901)十分重视兴趣,提出了以兴趣为基础的教学观,认为人有多方面的兴趣,而教育就应当以此为基础,教师应把引起和培养人的多方面兴趣作为自己的一项任务。后来Thornedilke(1913)发展了兴趣理论,提出兴趣有助于学习,认为满意或愉快的刺激有助于学习,而烦人的和不愉快的刺激则有相反的效果。我国研究者也提出了兴趣的“信息-目标”理论,认为兴趣产生于信息获得过程中心理目标的激活(形成)及其发展变化,并且由于激活的心理目标对心理过程的引导作用,兴趣反过来又作用于认知过程、组织信息加工,以利进一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将该心理目标所包含的可能运动或未来状态展开为现实(章凯,张必隐,1996,2000)。

在兴趣与学习关系方面,一些学者进行了实证研究。Lazarns和Kent(1983)发现兴趣比智能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并促使学生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章凯和张必隐(1996)发现大学生被试的兴趣对文章的理解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兴趣水平高的读者对所读内容表现出更强的推理能力,并且在阅读中会表现出更高的元认知水平;Schiefele等(1992)证实了兴趣对理解文章有着独立于背景知识、一般智力、言语智力和短时记忆能力之外的作用;Brown等人(1986)发现初中生的学习效率明显的受学习兴趣的影响;陈毓芳等(1981)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自信心与他们的学习兴趣存在正相关,且这种正相关随着年级升高而递增。不过有研究表明学习兴趣存在性别差异(Jersild&Tasch,1949),也存在智力和人格特质差异(林崇德,1994;李洪玉等,1992)。

对于具体学科的学习兴趣,也有一些实证研究。Mitchell(1992)曾分析过中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结构,并建立了扩展式兴趣模型。就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研究,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和实际研究工作者也做过相关探讨(邓小星,2003;何勇,2000;李淼阶,2000;李莉姝,1999;刘青秀,1999;朱高琴,1999;赵泽进,2003)。

虽然在有关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研究方面,我国部分学者和历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积极建议和观点,但从发展心理学研究角度,以实证的方法,就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及培养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还比较少,研究深度亦不够。文章希望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中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影响因素以及历史学科兴趣的发展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方法与途径。

2 研究方法

2.1被试

选取天津新华中学、天津海河中学、天津华宁中学三所学校高一至高三年级共577名学生*为被试。共发出问卷600份,收回577份,其中有效问卷567份(具体见表1)。

2.2研究工具

研究工具为自编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调查表”。该量表在前述对学习兴趣的定义、特点以及影响兴趣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关系的基础上,参考Mitchell(1993)编制的数学学科学习兴趣量表,结合中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实际情况,通过广泛调查,反复修改后形成。其内容包括5个维度,共44个问题。量表采用5点Likert量表,其中1为非常符合,2为比较符合,3为不确定,4为比较不符合,5为非常不符合。在44个正式测验项目中,正向题目25道,采用反向计分方法,即选择“1”计5分,选择“2”计4分,选择“3”计3分,选择“4”计2分,选择“5”计1分;反向题目19个,采用正向计分的方法。对于全量表和各分量表来说,分数越高,表明学生相应方面的历史学科学习兴趣水平越高。

5个维度的含义分别为:(1)个人兴趣: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历史学科的主观兴趣,这也是每个个体原发性的兴趣调查;(2)情景兴趣:这个维度主要是指学生在什么环境中学习历史知识;(3)意义性:意义性是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社会价值的认可程度;(4)参与性:主要是指学生日常参与历史学习时的参与程度;(5)启动难题:启动难题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所遇到的智力启动信息,例如教师在授课时,先提出一个问题,以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动。

3 结果

3.1问卷质量分析

3.1.1问卷的信度

问卷采用了Cronbach α系数作为信度指标(见表2)。根据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问卷信度分值大于0.7即可接受。该问卷各分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基本上都在0.7以上,而且全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3,这说明整个问卷以及各分量表的信度是较高的。

3.1.2问卷的效度

以总量表分为潜变量,各分量表的分数为观测变量(假定各分量表所代表的变量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使用LISREL 8.03,对所构想的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结构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X2/df=35.65。这是一种模型与观测数据的拟合度,其值越小表明拟合程度越高,较公认的标准为X2/df

3.2高中生历史课学习兴趣的特点

3.2.1个人兴趣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个人兴趣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3。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个人兴趣维度上,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F(2,5868)=6.659,p

3.2.2情境兴趣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情境兴趣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4。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情境兴趣维度上,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F(2,5868)=12.850,p

3.2.3意义性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意义性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5。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意义性维度上,学校类型的主效应显著,F(2,5868)=6.288,p

3.2.4参与性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参与性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6。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情境兴趣维度上,性别的主效应都显著,F(1,5868)=4.409,p

3.2.5启动难题

经问卷调查,不同特征学生的历史课学习启动难题维度的基本数据情况见表7。经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高中生在历史的启动难题维度上,年级、性别和学校类型的主效应都显著,F(2,5868)=5.454,p

3.3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各维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的关系

高一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各维度上的得分都呈显著正相关;高二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维度上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高三学生的历史成绩与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意义性、启动难题维度上的得分呈显著正相关。

4 讨论

4.1高中学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结构特点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浓厚的学习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其自觉主动的学习,学习起来必然比较轻松愉快,效率会大大提高;如果学生对学习无兴趣,则会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率,又怎么会有好的学习成绩呢?”(尹鸿藻,毕华林,2000)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形成的因素,应该结合学习过程综合考虑,在这几个因素中,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如果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比较强烈,就有利于其他维度的学习兴趣的形成。

4.2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发展特点

4.2.1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性别差异

高中生在“历史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参与性”和“启动难题”四个维度上,性别的差异显著,男生在这几个维度上的分数显著高于女生。

许多研究表明:男女两性在学习中的差异是有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的。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倾向于抽象思维。课程改革以来,高中历史学科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历史思维能力,如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从感性阶段上升到理性阶段,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形成立体知识结构。从这一角度讲,在一般情况下,男生相比女生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后天环境、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社会与家庭对男女两性的未来期望值和所树立的榜样不同:对男性的期望通常较高,希望他们从事富于冒险的、有进取心的、吸引人的职业,如政治、军事、经济、技术科研等领域的工作,一旦男孩对相关的学科感兴趣,就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积极鼓励与较高的评价。历史就是这样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其学科特点使得男生本身就对历史学习的个人兴趣较强,因而易于被教学情境所激发,乐于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和深入地探索和思考有关问题。女性则不然,一般的期望和榜样多是从属性的,如料理家务或办公室、服务等工作。这些与男性相区别的对待方式降低了女性的能力信念并限制了她们的职业抱负,使女性往往以依赖性、无雄心和以情绪性的方式行事,在这种社会性别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必然会对女性学习心理产生影响,从而也影响到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4.2.2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年级差异

在“个人兴趣”维度上,高二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三。目前高中仍文、理分科学习,“重理轻文”的现象普遍存在。当然理科学生就业面广,机会多,相对待遇优厚,这使得高中生即使对历史学科感兴趣也多选择学习理科。高一学生选择学理的占多数,因而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相对比选择学文的高二、高三学生低。但是高三学生的高考压力远远大于其它年级,其对历史的个人兴趣被“考入理想大学”的目的支配着,所以获取相对较高总分的目的冲淡了其对历史的个人兴趣。

在“情境兴趣”维度上,高一显著地高于高二和高三,高二显著高于高三。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学习环境因素的敏感性较强,高一学生是高中学段年龄最小的,其学习历史的兴趣更多地依赖于外界环境因素,尤其是课堂情境因素的影响,注意课堂上对知识的获得。如果学生喜欢他的历史教师,或者教师所采用的教学形式新颖、内容有趣,就会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反之,则不然。高二、高三学生则由于其年龄的增长或已选择了学习文科,因此其对历史学科的内在学习动机较强,外部因素的影响相对减弱。而高三低于高二,则从侧面反映出由于高考在即,教学的功利性增强,教学情境设计的趣味性降低的情况。

4.2.3历史学科学习兴趣的学校类型差异

高中生在“个人兴趣”维度和“情境兴趣”维度上,市重点校与普通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市重点校高于普通校。有关研究表明,学生学业成绩优良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目的性等诸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市重点校的生源素质明显高于普通校学生,其对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相对是较高的;同时,市重点校重视教学硬件、软件建设,教学环境好,师资力量强,重视教法研究,教学水平较高,对这类学校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在“启动难题”维度上,市重点校与区重点和普通校之间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市重点校高于区重点和普通校。由于历史学科时空跨度大,具有过去性、具体性、综合性强的特点,学习中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往往要求学生具有较广泛的知识基础、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这在理解或解决具有一定深度的历史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市重点中学的高中生而言,他们扎实的基础知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求知欲使得其有能力、也乐于思考有一定深度和难度的历史问题。

4.2.4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各维度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的关系

高中生各年级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均与其“个人兴趣”显著相关,高二尤其明显。高三学生的历史成绩还与历史学科的“情境兴趣”、“意义性”、“启动难题”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首先,历史本身就是一门容易引起人们兴趣的学科,古今中外、包罗万象,与当今许多现实问题密切相连。其次,高二年级开始文理分科,选择学文的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对历史本来就有浓厚的兴趣。第三,对于文科学生而言,历史处于“主科”的地位,无论是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其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另外,高三学生的历史成绩还与历史学科的“情境兴趣”、“意义性”、“启动难题”3个维度上的得分相关显著。到高三年级时,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已不仅仅停留在个人兴趣的层面,而对历史学科的意义性认识增强。从长远看,历史学科对于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全面地、辩证地、深入地分析、认识问题的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现实中看,历史作为高考科目,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其高考成绩;此外,高考是对学生中学阶段学习情况的总考查,试卷区分度高,综合性强,复习阶段要进行高强度的考前训练,教师会在课堂上就发现的学习问题及时讲评,因此,学生对课堂教学情境有一定的依赖性。学生在复习中,增强了其解决难题的能力,从而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因而也逐渐乐于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历史问题。

5 总结

5.1影响高中生历史学科学习兴趣形成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个人兴趣”、“情境兴趣”、“意义性”、“参与性”和“启动难题”五个方面。

5.2高中生在历史学科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参与性”和“启动难题”四个维度上,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显著大于女生。

5.3高中生在历史的“个人兴趣”、“情境兴趣”两个维度上,年级的差异显著:在历史的“个人兴趣”维度上,高二显著地高于高一和高三;在历史的“情境兴趣”维度上,高一显著地高于高二和高三,高二显著高于高三。

篇10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通识课;教学方法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81-04

随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中国高等教育类型也开始向多元化发展。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等不同教育类型开始并存,并出现不同分工。“985”“211”等重点院校继续承担着培育学术人才和社会精英的理论型教育任务,一批高职院校主要进行的是技术、技能型教育,而大部分地方高校则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高等教育发展需要,2000年以后,一批高职院校升格为本科,其教育任务也从单一的某种专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向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转变,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主要指的是“以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而协调发展,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定位”,“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定‘性’在行业,定‘向’在应用,定‘格’在复合,定‘点’在实践”的一种高等教育形式。随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方法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全新的设计和大胆的探索,以便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一、“通识选修课”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30多年的探索,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辉煌成就。这些探索是适应社会变革、转型和多样化社会的出现而进行的,诸如扩招、通才教育、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等等。探索的过程充满曲折,许多重大举措还没有形成社会共识,甚至受到广泛的诟病。但要求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加强人文精神培养、增加通识课程的呼声是一致的。

通识课是指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判断能力和健全人格、提高基础素养与人文素质所开设的具有基础性与综合性的一些课程。这些课程可能不直接纳入学生的学科专业体系,但可以丰富其专业学习基础知识与人文内涵,拓展其文化视野,为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

中国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经过长期发展,基本形成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板块格局。其中,公共基础课主要有“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体育”、军训(理工科类一些专业还有“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这些公共基础课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认为就是“通识课”。这样的看法并没错,但问题是这些课程并不足以满足学生夯实基础、提高素养的需要。因此,伴随着公共基础课的开设,要求增加通识课程,特别是人文类通识课程的呼声一直不断。借鉴20世纪30年代全国大学开设“大一国文”课和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校于七八十年代以来成功开设“大学语文”课的有益经验,到20世纪90年代,全国大学几乎全部开设了或必修或选修的“大学语文”课。这是真正意义上为提高人文精神内涵而率先开设的人文类通识课程。

社会呼唤在高等教育阶段增加人文类通识课程是有其直接现实原因的。高考制度恢复以后,中国教育正式步入应试教育轨道。高考指挥棒成了一根撬动中国庞大基础教育的杠杆。高考考什么、不考什么便成了中学教育的取舍标准。对应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分类,中学教育阶段过早地开始文理分科,使得基础教育根基不牢,基本的人文教育缺失。特别是担负着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审美情感、语言能力的语文教育,为应付高考也变成了枯燥干瘪的一个个知识点的死记硬背。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和高考录取率的大幅提高,生源质量下降,学生的文化水平与综合素质不高就成了普遍现象。

面对这种现实,为弥补基础教育的缺失,开设通识课,特别是人文类通识课便是不二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类通识课可以弥补知识的薄弱,“大大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开拓文化视野,丰富人文内涵……使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

当然,通识课程的作用不止于此。应用型本科教育所说的通识教育不同于“985”“211”等重点院校培育社会精英的“通才教育”,它强调的是“贯通”,即“不同的学科知识能够相互融通,在学习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以开阔的思维进行思考,不拘于一隅。能够广泛收集资料,交流合作,达到不同专业之间的沟通”。它可以提供通行于不同受教育人群之间的认知能力与逻辑思维方法。直接的作用是为学生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学习提供方法论方面的保障,同时为其未来的长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通识选修课”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应用型本科院校虽然范围广泛,类型不同,但生源质量比较接近,存在的问题差异不大。因此,各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虽然不尽相同,但目前大多开设了人文类通识选修课。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的地位比较尴尬。一方面,从开设的目的上讲,在有识之士的眼里正如上面所述,无疑它的意义是重大的。但另一方面,在一些专业教师和受教育者的眼中,它既非“学术”,也无“技术”,因而对它的重视程度既无法与专业必修课相提并论,也不可与专业选修课同日而语,因为后者是专业知识的深化与提高。

如何改变人们对通识选修课的看法,让学生从为了混学分转变为真正地喜爱,这是摆在通识选修课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通识选修课不受重视的原因固然有许多,但根本原因还在于通识选修课本身,与其内容与教学方法有极大关系。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人手。因而,在通识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一)在学科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通盘思考通识选修课程的开设

高水平大学在进行课程体系建设时对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都有顶层设计,如复旦大学有文史经典与文化传承、哲学智慧与批判性思维、文明对话与世界视野、艺术创作与审美体验等六大模块;中山大学有中国文明、人文基础、经典阅读、全球视野等四大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该借鉴这些经验,特别是在进行学科专业课程设计时,应系统思考通识课,特别是通识选修课的设置。在这方面,有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值得推广的做法,即:

1.学校制定政策扶持与引导通识选修课的开设,并施以奖励。

2.每年在人才培养计划制定或修订之前,学校教务管理部门下发通知,由各学科专业广泛动员,遴选、审核本学科专业拟开设的通识选修课上报学校教务管理部门。

3.学校教务管理部门分类汇总后下发各教学单位,作为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通识选修课板块的指引。

4.在制定或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各学科专业按照学校对通识选修课的设置要求选择相关课程,并与有关学科专业和开课教师联系,反馈本学科专业对该课程的要求。

5.开课教师综合各学科专业要求,准备授课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完善。

在这个过程中,看起来是管理部门在起作用,但实际上还是教师在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是通识选修课程的提供者,是开课的主体,也是最终的落实者。

(二)教师决定教学内容,具有绝对的主导地位

因为学生的专业背景基本一致,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经过长时期的学科与课程建设,其内容已基本定型。即使是不同院校,其相同专业的同一课程也大致相同。通识选修课情况却完全不同。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基本上是跨大类全校性通选,因而,有些课程名称可能与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相同,但教学内容绝不能照搬,甚至不能简单缩略,而应根据每一期选课对象,重新设计教学内容。以人文类通识选修课为例,现在很多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都开设了“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中国文学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通识选修课无法系统地讲授中国文学史,也无法全面地介绍经典作家和经典作品,只能精选精讲。比较成功的做法是,选择能够代表一个时代主流文学形态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进行引导阅读,以点带面地让学生了解―个时代。至于最后精选哪些内容,主导权完全在开课教师。

(三)教师决定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首先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不少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已经涉猎,如汤显祖与《牡丹亭》,曹雪芹与《红楼梦》等。而这些文学大家的经典作品是不能搁置不讲的。如何避免重复,让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他们强烈的学习兴趣,以实现让学生掌握文学史知识、感受文学的艺术魅力、提高文学素养与艺术鉴赏能力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成功的例子是可以采取延伸拓展教学法。如对汤显祖与《牡丹亭》的介绍,可以拓展到同一时间、不同空间的英国大作家莎士比亚,对比东西方同一时间出现的两位戏剧大师的社会、文化与生活环境,对比分析他们戏剧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特别是对比《牡丹亭》与《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剧作的故事、戏剧人物与结局,让学生冲破藩篱,获得全新的阅读视野和艺术感知力。对《红楼梦》的分析则采取纵深挖掘法。这其实也是延伸拓展式教学的另一种方法。具体的方法是,从故事人手,分析《红楼梦》故事的三个层面,即神界的故事、人界的故事和鬼界的故事,讲清“鬼界”“人界”和“神界”独立成篇又紧密相连的立体、回环结构。透过三个层面故事发掘曹雪芹的文化内核,即他所秉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的观念与儒、佛、道的思想。这样浅进深入,既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便于其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的思想内容与丰富的艺术魅力。

三、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一)讨论式教学法

这是改变教师满堂灌,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历来受到提倡。在学生人数不多的班级,讨论式教学法的效果确实明显。但在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选修课往往是大班教学,少则数十人,动辄~二百人,甚至更多,组织课堂讨论显然不现实。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变课堂讨论为课下讨论。任课教师根据所讲内容,组织一次兴趣课堂,让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课下讨论。根据讨论的情况,再选择几个学生在下次课堂上作重点发言。这样,将课堂延伸到课下,教和学紧密结合,既改变了教师单一的讲授方式,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能够积极地思考问题,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为了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这样的讨论,要同时改变期末一考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学生参与讨论的次数、态度与表现可以直接与课程考核成绩挂钩。

(二)问题式教学法

任课教师根据每一讲的内容,预先设计出几个问题,然后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如介绍百年中国文学中的鲁迅,一般都按照鲁迅生平与思想历程、鲁迅小说创作、鲁迅杂文、《野草》等散文这样的脉络进行讲授,这几乎已成范式。但学生在中学时期对鲁迅和他的作品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再做重复性的介绍显然得不偿失。不如把鲁迅研究中一些有争议的话题设计成这样几个问题:1.鲁迅是因为成绩差才弃医从文吗?2.鲁迅怎样看国人(以阿Q、狂人、闰土、单四嫂子、祥林嫂、孔乙己、吕纬甫、魏连殳、子君等为例)?3.鲁迅为什么不宽容?4.鲁迅将大部分精力用在写杂文、打笔仗上,没写长篇小说是损失吗?5.《野草》等散文为什么晦涩难懂?等等。

这样以问题为导引,介绍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多方面分析,以开放性的话题和创造性思维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使他们对鲁迅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深化。

(三)影视欣赏教学法

这一代学生是在“读图”中长大的,大量接触的是“快餐文化”,文学作品阅读量严重不足,特别是对经典作品的阅读更是薄弱。在“中国文学经典作品阅读与欣赏”课上适当地播放一些影视作品,可以为其提供一条快速通道,让学生迅速地了解经典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阅读的不足。

通识选修课课时有限,要在课堂上大量进行影视欣赏几乎不可能。同时,影视欣赏也不能代替对经典的阅读,其根本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兴趣,从而能够主动阅读原著。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精彩片段在课堂上播放,如《牡丹亭》可选取“春香闹学”,或昆曲“游园惊梦”唱段,只需几分钟时间。完整的影视欣赏应安排在课下,可利用晚上的多媒体课室进行。现在网络的发展与移动终端都为影视欣赏提供了便利。教师可提供教学资源的IP地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在线观赏或下载。一些网上不能提供的资源,教师可利用自己的QQ空间上传。为了让学生能自主地完成影视欣赏任务,应该采取适当的监控措施,并将影视欣赏纳入考核范围。

(四)对比教学法

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传授知识,广泛引导学生思考,可以打破常规,将不同章节的内容纳入同一个话题,进行对比分析。比如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汤显祖的《牡丹亭》等作品都成功地塑造了小姐与丫头的形象;《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与《桃花扇》等作品中的主角都有相同的身份,可以将这些不同作品中的同身份的形象进行对比分析。

(五)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比较常见的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建立学习网站,由网络管理部门提供技术支持,协助授课教师预先或现场录制教学内容,开展远程教学。这种课程一般被称为“网络课程”。对于选课人数较多的通识选修课,非常适合使用网络课程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支配具体上课时间和地点,只要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参与相关教学环节,完成观看视频、阅读原著、提交作业、参与讨论、期末考试等课程学习任务就行了。学习网站会为每门网络课程设立“讨论”区,学生如有疑问,可以在“讨论区”提问,授课教师予以解答。

网络平台互动教学法不只是网络课程这一种形式,非网络课程同样可以利用网络平台、移动终端这些现代媒体技术与通讯手段。通识选修课可以按课程组建班级学习QQ群、微信群,授课教师在这个平台上传教学内容,布置学习任务和答疑,学生在这个平成指定的任务,提出问题,等等。

(六)文化遗迹考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