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互联网金融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篇1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信贷平台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04.102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4-0-02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革新和传统金融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已步入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生活逐渐被一些新兴词汇(比如:网上银行、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及P2P信贷平台等)所包围,并受到了重大影响。网络购物等网络消费的发展和盛行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

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虽然互联网金融成为当下的金融热点问题,但互联网金融的涵义在学术界尚未得到明确地界定。大多数学者都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内涵进行界定,认为广义的互联网金融是指金融服务、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生成的一种新型的资金融通模式,包括传统金融的机构(如银行、证券、保险等)为提高运作效率借助互联网提供线上服务,也包括基于互联网的新兴模式,例如:第三方支付、P2P 网络信贷和众筹融资等。狭义的互联网金融仅指基于互联网服务平台的新生金融模式。不论是广义的界定还是狭义的界定,都只是战略层面上的分类,没有严格的区分。与传统金融业相比,由于互联网金融其自身存在形态的虚拟化和运行方式的网络化,因此,互联网金融业有着成本低、效率高、注重客户体验和风险特殊性等特点。

2 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小额信贷、众筹融资及其他的网络金融服务平台等。

2.1 第三方支付模式

中国人民银行对第三方支付下的定义:非金融机构支付,指非金融机构作为中介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提供货币资金转移服务,其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和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金融模式。据统计,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总额达20 154.3亿元,同比增速41.9%(见图1),在所有的交易份额中,支付宝占比49.2%,财付通占比19.4%,银商占比11.6%,快钱占比6.9%,汇付天下占比5.3%,易宝支付占比3.2%,环迅支付占比2.7%。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在2013年第三季度的环比增长率为182.20%,第四季度为152.40%,到2014年第一季度的环比增长率为104.9%,2014年第二季度下降到-7.50%,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才趋于稳定,交易规模达到143 32.7亿元,环比增长率为7.8%,同比增长率达415.5%(见图2)。

2.2 P2P小额信贷平台

P2P信贷平台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闪光点,由于我国传统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向低收入群体和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开展得相对较少,受限制较多,同时与互联网金融相比,传统的金融业务效率低下,应变能力和灵活性较差,P2P模式则打破了传统金融机构对融资渠道、融资对象和融资来源的垄断,使借贷的供求双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直接进行对接,更加方便灵活。基于上述情况,使P2P模式在我国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P2P信贷平台按照平台的贷款模式可以分为三种模式,第一种是纯线上模式,第二种是线上线下结合模式,第三种是债权转让模式。

图1 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图2 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2P网贷市场,截至2014年底,全国活跃的P2P网贷平台1 680家,总成交额为3 283.64亿元,与2013年相比增长了267.90%。由于政府介入和监管缺乏,法律法规缺失,加上风险管控水平相对低下,随着网贷市场规模迅速扩张,网贷行业鱼龙混杂,倒闭、跑路、提现困难等各种问题平台不断增加。2014年1月至12月份发生问题的网贷平台共有283家,仅12月份就90家,与2013年全年的70家问题平台相比增长了285.71%。

从现阶段来看,我国P2P的发展呈现出两级分化的趋势。一部分由大型的电子商务公司和传统的金融机构所推出的互联网借贷业务发展现状较为乐观,这些公司利用其拥有的大量客户信息资源,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由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所引起的风险问题,比如:截至2014年10月底,阿里小贷的累计贷款规模超过2 000亿元,而其不良贷款率只有1%,低于商业银行的平均水平。但是对于单纯从事P2P业务的小型平台公司而言,由于缺乏客户信息的有效来源,因此无法对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有效划分和判断,信息不对称和逆向选择导致一部分资金流向愿意接受{利率的高风险借款人,这就导致了小型平台公司的大量破产和倒闭。如何克服这些问题是我国众多P2P平台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2.3 众 筹

众筹(大众筹资)作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一种,与其他互联网业务相比在我国起步较晚。众筹平台利用互联网本身的传播性特征,通过向公众展示小企业、艺术家或个人的创意项目,吸引感兴趣的投资人出资解决开发项目所缺乏的资金。当投资项目成功完成后,对于投资人的回报可能是收益回报或股权,也有可能是与项目相关的实物或非实物等。

2014年中国的众筹平台数量也一路飙涨,由1月份的43家增加到11月底的122家,其增长率接近200%,虽然平台数量迅速增长,但众筹行业的整体盈利状况并不容乐观,截至2015年11月底,至少有18家众筹平台倒闭,另有3家平台进行了业务转型。12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是首个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办法,该办法将股权众筹融资定性为私募性质,对融资的发起人及其投资者门槛、投资者保护、自律管理等方面都作了规定,这一办法从监管政策上对股权众筹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界定。

主要参考文献

[1]张济珍.中国信用卡风险管理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2]叶奕.鼓励创新、强化监管,互联网金融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J].科技智囊,2014(4).

[3]范晓君.旅游节庆策划研究――以湖南省旅游节为例[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5.

[4]郑秋霞.第三方支付对我国支付体系的创新与风险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5]全元权.中国IT产业的创新体制发展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

篇2

互联网金融发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就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互联网金融产业链。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远远落后于美国,2013年以来,被称为互联网金融的新金融模式呈蓬勃发展之势,并对传统金融模式与金融业态产生了冲击,也引起了金融界、学术界、政府部门对互联网金融如何发展的激烈争论。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是制度要素和技术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前中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存款利率管制还没有解除,新兴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传统金融机构意识落后和行为扭曲导致的金融资源错配等为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网络通信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重大技术革新,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如新型网络编程技术、新兴网络社交平台、网络通信工具的出现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传播信息的方式,提高了效率,使碎片化金融服务成为可能。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改进了信用风险的评估建模方法和效率,进而为基于海量数据处理的小额信贷和供应链金融奠定了技术基础。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态包括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互联网基金销售、互联网保险、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促进金融包容具有重要意义,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开了大门,在满足小微企业、中低收入阶层投融资需求,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以及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功能和作用。

二、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2.1互联网信息技术引起的技术风险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是计算机网络,相关软件系统与电脑程序对互联网金融健康快速发展至关重要。因此计算机软件系统、互联网技术等的安全性将直接影响互联网金融的有序运行,如木马入侵,黑客恶意篡改程序将严重损害互联网金融秩序。计算机软件、互联网技术专业性强,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研发人员与资金开展研发工作,而且研发具有极大的正外部性,加之目前互联网金融企业规模一般比较小,人员较少,经济实力有限,所以,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出于降低运营成本的考虑,基本上采用的是技术外包策略。由于自身不拥有企业运作的核心技术,一旦外部技术支持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将导致其不能及时有效地向顾客提供金融服务,形成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技术支持风险,而且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互联网金融设备欠缺,大量依赖从国外进口相应软硬件,这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极为不利。

2.2互联网金融机构缺乏风险控制机制

金融内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要求金融行业的所有个体机构必须建立对非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机制,这也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前提条件。但是,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普遍存在着缺乏风险防范机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互联网金融机构内部管理体系的设计上,没有从制度层面对客户信息保护进行考虑,使得互联网金融机构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隐含着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例如第三方支付机构完全有权利要求消费者提供并核对其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上的信息并可对这些信息进行登记保留。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也有义务保管客户的信息,确保信息不泄露;二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上存在许多风险隐患。由于互联网金融机构大多都是由纯粹的互联网公司转型而来,面对非正规金融市场信贷业务巨大收益的诱惑,不惜将标准的P2P网络借贷由信息服务平台变成了信贷平台。

2.3征信体系不完备导致互联网金融系统风险

完善公开的信用体系是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基础。我国征信行业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2007年国务院下发《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2013年,我国首部征信业法规《征信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虽然征信体系经过20多年发展,但其建设并不完善,主要原因是由于数据挖掘技术和信用评分能力的局限,而且各种信息无法在短时间内覆盖国内多数企业和居民,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途径也比较缺乏。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易导致了以下两种结果:一方面部分互联网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多收益,有意放松或放弃成本太高的征信过程,进而使投资者承担了额外风险;另一方面,由于征信体系的不完备和不规范,一些P2P网络借贷平台极易演变成“自融平台”,这事实上是一种非法集资行为,会给整个市场带来系统性风险。另外,互联网金融缺乏完备的征信体系,无法形成有效的惩戒机制,互联网金融机构类属于非金融机构,无法加入传统金融行业的征信体系,不能使用征信系统的信息,也没有合法的融资渠道和规范的融资模式,其系统风险进一步放大。

三、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对策

3.1加强软硬件系统建设,建立健全互联网金融电子支付安全管理制度

要尽快熟悉和掌握国际上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标准和规范,以便我国互联网金融在风险防范上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建立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此外,要建立灾难备份以保障互联网金融系统在遭受到不可抗拒力量侵害后能及时恢复,并不断采用新的安全技术确保业务信息在客户和银行之间及时准确传递,营造一个可以信赖的良好的互联网金融环境。加强计算机网络方面的人才培训,引进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才素质,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技术与人才支持。

3.2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经营安全运行机制

建立大型共享型互联网金融数据库,规避互联网金融产品本身的风险。建立金融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和金融科技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逐步建立针对电子商务平台的风险评价和预警制度,加大对其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的指导与监管力度,防范部分平台的风险暴露演变为区域性乃至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针对金融产品研发的各个阶段,应建立产品设计子模块间的共同管理模式,相关部门和多个子模块负责人共同参与审核,确保并行工程的运转效率,将复杂产品创新中多角度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的任务进行必要的分解,分阶段审核,并根据统一的各阶段审核评价标准,明确产品创新各阶段风险管控和财务成本效益分析要求,从内外部监管、市场、技术、财务、运营等多视角加强产品创新风险的识别、评估和预控管理。

篇3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发展实况 货币政策 冲击效应

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类全新时代产物,如今在我国呈现出激烈的发展势头,包括互联网理财、微贷、众筹等平台相继衍生拓展,不过因为相关工作人员实践经验缺乏,至今未能针对互联网金融内涵机理加以清晰化认证。与此同时,关于货币政策的影响问题亦接踵而至,如资金流动速率的加快、货币交易和预防需求的缩减等现象,如若无法在合理时间范围内予以协调克制,势必令今后相关企业融资效率、货币自身可靠和可测性、信贷与资产债表传导渠道遭受百般束缚,不利于我国金融产业今后可持续改革发展。由此看来,针对互联网金融现阶段发展状况和对货币政策的冲击细节,加以细致化论证探讨,绝对是势在必行。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础性内涵机理论述

所谓互联网金融,实质上正是在传统金融产业和互联网技术融合背景下衍生出的全新样式的商业服务模式,大多数情况下在商业银行间接和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活动中规划布置,因此被广泛定义为第三类金融业态。而经过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诸如P2P网络信贷、虚拟货币、移动支付等创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接连覆盖,使得以往金融产业信息失衡、交易双方资金规模和风险分担等风险问题得以有机遏制。相比之下,传统金融机构提供的股票、债权交易服务模式,需要繁琐的中介职能作为支撑引导媒介,而互联网金融则彻底省略该类工序流程,使得社会大众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相关操作,一时间令市场逐渐趋近于一类均衡状态。

二、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具体的发展状况研究

(一)第三方支付方面

其核心存在意义便是开放供应资金担保类的中介服务,对于实际交易细节并不会过多关注,后期自然不会承担过多的风险,不过经过我国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不断改良修缮,所谓的第三方支付企业也将不会单纯地限定在结算业务之上,特别是面对一系列资金数量较为庞大的企业过程中,企业在进行相关资金投资管理环节中,必须依照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方式,进行相关客户备付资金具体应用状况严格性认证规范,借此规避强烈的系统风险效应。如我国央行开始在2014年7月成功公布第五批第三方支付牌照,证明我国持第三方支付拍照的机构数量已经达到数百家,其中互联网交易规模、交易量所占市场份额,以及增长效率自然同步增长。

(二)融资平台方面

首先,P2P网络借贷,本身属于民间借贷和互联网融合方式,如今已经顺利演化出拍拍贷、红领创投、宜信等服务模式。其中前者不存在抵押、担保要求且大多数在网上直接操作,因此夹杂着较深的信用风险,一旦说借款人员还款过程中产生任何逾期和恶意违约行为迹象,当中衍生的投资者本金、利息补充责任将不会被拍拍贷承担,因此该类服务模式始终适用于小额贷款。相比之下,红领创投相对于出借人来讲,提供较为妥善的资金安全保障条件,如网络资金垫付、借款人提供担保、线下资料审核等环节。而宜信企业在获取债权过后会自行加以金融和期限拆分,进一步衍生出受广大社会大众欢迎的短期高收益理财产品,使得社会内部诸多闲散资金得以集聚融合。不过我国在规划此类产业模式中,始终存在中间资金账户的监管、坏账率控制、持续经营等风险隐患。

其次,众筹。所谓众筹,便是发起主体在平台上呈现个人创意,并且设定合理时间进行筹资的行为模式,包括团购加预售、股权投资和债权融资等金融服务模式。因为我国法律体制和西方国家存在本质性差异,致使后两类金融服务模式无法在我国顺利布置延展,而一切未经法律机构认证批准的股票、债权发行活动,都将被视为非法集资现象。归根结底,以上结果和我国众筹环境缺陷有着直接性关联,就是不能得到健全化法律保护和监管,使得投资回报机制日渐溃败,所以一直一来,我国在众筹融资上主要开发沿用团购+预购的服务方式。

(三)理财平台方面

这里强调的理财平台,便是开发供应创新式理财服务模式的网络平台,包括支付宝平台上的余额宝、百度的百发、苏宁易购的零钱包等理财产品,交易模式则倾重于保证金交易。当中发展实效最为理想的莫过于余额宝,其主要是在阿里巴巴支付宝和天弘基金合力推出,不管是在流动性或是收益型控制上,都作出突出成就,能够获取传统存款十倍收益的前提下进行流动性使用。再就是该类支付方式客户流量极大,对于传统银行存款业务自然提出较为严格深刻的挑战危机。

三、互联网金融服务模式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诸多冲击效应解析

(一)对货币供给可测、可控性的影响

经过我国互联网金融系统化革新发展,有关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广义创造机制,开始无形中对货币替代性、货币供给产生决定性作用,按理中央银行需要主动降低基础性货币投放,可实际上互联网金融不可避免地遭受网络复杂环境牵制,信用创造能力同步呈现波动效应,一时间令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可测、可控性开始急剧降低。

(二)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第一,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互联网金融提供的一系列理财产品,都透过社会吸纳闲散资金,同步状况下令先进存款比率、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比率等发生本质性变化结果,使得资金开始向定期存款方向大量流动。相比之下,定期存款实际缴纳更少的存款准备金,所以说互联网金融令存款准备金率降低之余,更令货币乘数全面扩大。

第二,超额准备金率的降低。互联网金融开放沿用的融资类平台,包括人人贷、宜信贷等网络贷款平台,使得银行传统样式的中小微贷款业务滋生出急剧分流迹象,银行面临的风险和超额准备金率自然急速降低。特别是在互联网金融产业系统化发展背景下,相关产品样式百般滋生,银行机构便不由自主地将注意力转投到互联网金融市场开发事务之上,特殊状况下更存在一些银行布置延展和互联网金融平台间的合作项目。至此过后,银行融资效率更高、成本数量更低,有关银行机构便不需要借助大规模的超额准备金进行资金储存,超额准备金率降低基础上,货币乘数亦开始大幅度增大。

(三)对利率渠道的影响

包括阿里小贷、众筹融资等融资平台在内,我国不同规模企业对银行机构间接融资需求开始急剧降低,随后包括直接融资规模和利率市场化都得到一定程度地推进。特别是经过经济体系内部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强化过后,央行也开始逐渐地减轻对存款利率的捆绑束缚效应,最终利率传导机制实效自然被大大提升。以上结果综合判定,互联网金融当前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冲击多是负面影响,这和我国长期承受利率管制有着直接性关联,可经过互联网金融不断革新发展过后,其对于利率市场化促进效果便不断得以强化,而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机制沿用的成就便自然更加理想了。

综上所述,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细节极为繁琐深入,而笔者在此提供的分析内容极为有限,日后仍需相关工作人员在实践中不断作出总结补充。相信长此以往,必将为我国金融产业可持续革新发展,提供更为丰富完善的改善建议。

参考文献:

[1]刘海二.互联网众筹融资及其激励约束与风险管理――基于金融市场分层的视角[J].金融监管研究,2014,(07).

[2]高杨.互联网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影响分析[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4).

篇4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概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技术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传统金融模式,依据其发展的特征,可以称为“互联网直接融资市场”[1]。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而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与时间,并且还强化了互联网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联系。随着第三方支付与网络信贷逐步受到关注,互联网金融正不断飞快发展。商业银行属于自负盈亏的赢利机构,追求利润是其本质目标,集团规模大的客户能够在银行收入不变的状态下降低银行运营风险以及成本,因而商业银行通常在客户选择中会优先选择贡献度较大的大中型客户,从而使得中小型客户的产品服务中存在不足。而中小企业本身由于信用等级不高,因而融资困难,依据阿里巴巴调研数据,有89%以上的企业有着融资需求,其中无抵押贷款需求有53.7%,而中小企业占据了大多数,在难以取得商业银行融资的情况下,就需要民间金融进行融资,因而促进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2]。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模式、P2P网络贷款平台、众筹模式以及大数据金融模式等等。

二、互联网金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业务的冲击

(一)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首先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表现在对支付中介的冲击上。第一,互联网金融改变了商业银行独占资金支付中介的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创造能力不断增强,因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导致单靠现金交易难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需求。因此,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的同时开放贷款业务,从而以其信用创造功能降低了经济生活中的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再一次促进了支付功能的发展,从之前的1%市场份额到目前已经发展到20%以上,改变了银行独占支付的局面。第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降低了人们对于银行网点的以来程度。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应用的出现使得人们不再依赖商业银行的柜台,而支付宝、财付通等出现更是促进了快捷支付的发展,随着微信的出现,电子商务发展速度直线上升,以阿里巴巴以及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对于传统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的冲击[3]。

(二)分流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市场需求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还表现在分流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市场需求上。随着2013年阿里巴巴与天弘基金达成合作开始,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不了的银行存款业务也成为了其优势,随后更多产品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出现[4]。活期存款以及短期存款的收益都高于银行利率,活期存款的短期收益更是银行利息的十倍以上,因而导致大量的资金转出银行,转入互联网金融中的各种产品中,根据统计,仅2013年一年就有高达100亿的活期帐户转出资金,对于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冲击。

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策略

(一)服务创新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传统银行倒逼央行保护政策的方式难以持久奏效,因而需要从商业银行自身着手,应对互联网金融浪潮。首先,商业银行需要创新服务,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创新产品。在服务业中,客户是中心,以客户的需求进行产品设计是基本要求。商业银行需要狠抓改革措施,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例如建设银行提出的善融商务,以自身结算优势进一步开拓电子商务平台,招商银行推出的“微信银行”则是实现手机银行业务功能的产品。

(二)开拓互联网领域业务

提高征信手段,推动中小企业融资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征信手段单一,商业银行需要在此基础上开拓心的手段,例如信用债券等。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传统的征信模式标准太高,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商业银行需要在风险防范的基础上尝试开展新的融资征信模式。例如可以由人民银行、银行业协会等机构联合多家银行成立信息共享平台,专门负责企业数据收集,例如税务发票系统信息的共享等,按照一定的规则统一平定,从而展现出企业的活动状态,从而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水平。

篇5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网络税务;风险防范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同时也带动了我国传统金融行业的变革与创新。但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时间比较短,在我国还属于一个新型产业。这也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税收法律法规并不完善,导致税收体系存在较多的风险。这些税收风险如果在后续时间里得不到及时解决,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合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全面探讨互联网金融业行业中税收风险的有效防范方式。

一、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现状分析

(一)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整体水平。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整个行业的税收风险还是比较显著的。比如互联网金融企业可以通过网络环境填写税收相关数据,并且通过互联网渠道完成纳税申报活动。但是这种模式也给互联网金融的税收监管带来了较多的风险,容易使得互联网金融企业出现逃避缴纳税款等情况。不仅如此,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内部环境也比较复杂。目前我国还没有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特点,制定一套完善全面的税收管制体系。这些情况都造成了互联网金融税收体系存在比较显著的风险,必须要在后续时间里充分引起重视。

(二)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实际表现。前文已经指出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水平比较高,这里也结合行业实际情况,综合探索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实际表现。第一,互联网金融税收内容并不清晰。互联网金融在近多年时间里虽然实现了快速发展,同时也给我国其他行业的金融业态带来了显著影响。但是互联网金融由于其灵活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使得互联网金融征税项目很难进行界定,给合理征税带来了较多困境。第二,计税依据确立存在显著困境。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发展过程中,产生了非常多的产品服务。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都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等特点,使得征税活动很难获得完整全面的金融信息。这也使得部分纳税人会选择隐藏真实金融信息,最终也就更容易发生逃避缴纳税款等问题。第三,主观性税收风险比较突出。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经营者缺乏合理纳税筹划的理念,发生了线上宣传业务,线下渠道交易的情况。这也使得征税活动无法确定企业需要缴纳的真实税款,最终导致税收风险比较突出。

(三)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防范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实际现状来看,做好税收风险防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近多年时间里虽然发展速度比较快,但是行业内部还比较混乱。而通过税收风险的防范活动,就能够较好规范互联网金融的内部交易活动,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能够变得更加规范,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稳定发展。第二,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金融交易活动,同时也会带来较多的税收。而税收风险的普遍存在直接降低了税收水平,使得本应该缴纳的税金留存在纳税人手中,损害了我国的公共利益。第三,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防范体系的贯彻开展,也有利于我国不断推动网络税务申报平台的建设。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我国税务体系本身就已经融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元素,逐步将税务业务转移到互联网环境中。而大力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防范体系,也能够较好实现网络税务申报体系的不断完善,推动我国税务体系建设实现不断的创新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成因分析

(一)纳税人诚信意识不足。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部分纳税人,自身诚信意识存在显著不足,导致他们过度看重企业利益,容易发生逃避缴纳税款问题。事实上,在当前多元文化冲击的背景下,我国传统诚信文化在社会环境中已经出现了显著的缺失,拜金物质文化已经影响了很多民众。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纳税人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就会抛弃诚信文化,最终导致整个行业的税收风险水平比较高。

(二)纳税筹划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当前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很多企业都开始制定纳税筹划方案,依托于此降低自身的税负水平。但是部分企业对于纳税筹划的战略认知水平比较有限,导致纳税筹划出现了过度节税的情况。而过度节税也直接违反了我国现行的税法法律,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税收风险。不仅如此,不合理的纳税筹划方案还有可能会提高企业纳税成本,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较多不良影响。

(三)相关税收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税法法律法规体系虽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与调整,但是在互联网金融行业还存在非常明显的欠缺与不足。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我国全面发展的时间并不算太长,使得我国税法法律法规调整明显滞后于行业发展速度。在缺乏完善税法法律法规体系作为指引的基础上,互联网金融税法风险水平就会变得非常突出。

(四)互联网金融交易信息过于隐蔽。互联网金融交易活动在网络环境中展开,相关交易信息更容易被隐藏。目前我国税务部门在建在用的网络平台所提供的服务还无法应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网络交易活动被掩盖,导致税务部门很难获得企业的真实金融状况,也就给后续进行税务征收活动带来了非常多的困境。

三、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切实提高纳税人的诚信意识。当前我国社会环境中,诚信道德文化的认可度还存在一定不足,导致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纳税人,由于自身诚信问题引发了较为突出的纳税风险。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我国应该切实提高互联网金融行业纳税人的诚信意识。一方面,我国相关部门应该在平时展开自身工作的时候,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从业人员,进行专项的纳税道德培养,使得这些人员能够充分意识到纳税活动的重要性,避免出现逃避缴纳税款的情况。与此同时,我国税务部门也可以考虑制定一些税收鼓励政策,使得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纳税人能够通过诚信纳税获得较好的信誉,并适当降低他们的纳税成本。另一方面,我国在后续时间里还应该通过互联网渠道,面向社会开展一些诚信纳税的活动。在这之中,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中,一些关于诚信纳税的话题讨论,同时跟我国传统文化传承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提高纳税人的诚信意识与水平,降低行业主观税收风险。

(二)保证纳税筹划的战略成效。对于我国各个互联网金融企业来说,在后续时间里也应该加强自身对于纳税筹划体系的认知水平,合理通过纳税筹划活动降低纳税成本。这也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高层领导者能够明确纳税筹划的战略价值,并且正确认识纳税筹划的作用。在后续企业运营发展过程中,也应该立足于当前的财务部门,组建专门进行纳税筹划的团队,结合当前我国现行的税法体系,合理进行纳税筹划活动。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税收法律还不完善,因此纳税筹划活动在进行的时候,也可能会遇到税法风险。基于这种情况,纳税筹划人员也应该结合纳税筹划活动和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纳税筹划风险指标评价体系,控制纳税筹划活动存在的风险。

(三)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我国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之所以比较高,在很大程度上也给我国在这方面的税法法律法规不完善有较大的关系。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我国也应该结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不断完善与调整相关税法法规。一方面,我国税法部门可以先对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的基本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并结合税法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完善税收法规体系。另一方面,我国税法部门也可以在后续时间里积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先进经验,实现互联网金融税法体系的完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国情比较特殊,因此在借鉴国外经验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国特殊国情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充分保证税收法律体系跟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实际情况具有较高的契合性。

(四)全面建成网络税务申报平台。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大部分金融交易活动都已经实现了无纸化交易。因此我国税务部门在后续时间里也应该更加积极地融入现代信息化技术,最终逐步建成网络税务平台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税务机关一方面应该提高网络信息技术的融入水平,切实提高网络平台运作的稳定性,保证税务机关能够提供完善全面的网络税务服务。另一方面,税务机关还要结合网络税务平台的运作现状,构建完善全面的网络管理制度,实现网络税务活动的全过程监督。在构建监督制度体系中,税务机关也应该联动信息化技术,实现平台智能监督和线下审计排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避免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税收风险。

四、结语

综合来看,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比较突出的税收风险,直接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我国的税收收益。因此在后续时间里,我国应该充分重视互联网金融税收体系,并结合行业特点和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税收法律法规。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金融主体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并充分认清纳税筹划体系的战略价值,能够在后续时间里结合相关税法法规,合理制定节税策略。如此,互联网金融税收风险水平就能够得到较好的控制,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索福祥.互联网金融的税收风险及其防范探索[J].纳税,2020,14(2):34

[2]辛怡.互联网金融的税收风险及其防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9,6:31~32

[3]梁宇宸.互联网金融的税收风险及其防范[J].纳税,2019,13(4):42

篇6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监管;必要性;建设思路

在近些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大大的冲击了传统金融体系,同时也给我国金融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契机。而发展迅速必然其中就会有弱点存在,而如何减轻问题,从而加快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是我们所要认识并探索的问题,通过进行良好的建设,能够进一步推动我国朝现代化社会迈进。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网络第三方支付已经在逐步形成一个体系,通过不断的完善和建立,已将大大的降低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第三方支付监管主要具有是两个问题,首先是作为主要的监管部门的人民银行在近些年连续的颁发了关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都有效了限制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一些潜在风险,避免了一些由于监管不力而引发的金融漏洞。其次,支付清算协会针对目前的发展推出了一些规范性文件,有效的预防第三方支付机构所带来的风险,从而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能够有效的进行。

(二)众筹融资的现状

我国近几年流行起一种融资形式,叫做众筹,而这种融资方式存在着不规范行为,我国在2014年推行了相关文件对重筹融资进行规范,这项文件的推出对于众筹融资具有很大的限制性,但是众筹已经是非常广泛的一项行为了,文件是难以杜绝的,因此,面对不规范和风险的地方可以进行有效的管理,而不是遏制。

(三)销售渠道业务的现状

销售渠道的业务主要指的就是电子商务,目前,随着生活步伐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购物,而一些金融支付机构与互联网销售进行有效的合作为销售机构和金融支付机构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一)个人会在利益驱使下产生不理智行为

以互联网作为媒介来进行金融交易本身不是面对面的进行交易,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网络上不能够准确的核对交易双方的信息,因此中间产生金融欺诈的行为是非常多的。现在网络上有很多借贷机构,由于出资人不能准确的核对借资人的信息,因此这种交易就存在着很大的风险,而如果被欺骗,那么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而很多人即使了解其中的风险,但为了丰厚的利息报酬,还是会不惜以身犯险,从而损失的更多,对于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二)个人的不理智行为会影响整个市场的不理智行为

个人的不理智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例如在购买一些基金或者股票,在投资人出现一些情况急需用钱时,会出售一部分,平台或者其他的消费者会购买和回收,而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会恐惧发生经济损益,就会将所具有的所有投资产品进行转出,投资者自身处于一种保护自己的理,但是很有可能会引起大量人来转出投资产品,进而对于平台来说是巨大的损失,甚至会破坏市场经济链条的一部分。

(三)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着缺陷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鼓励发展,对于市场建设是比较松弛的。金融最大的特点就是风险性,互联网本身的风险性指数也很高,并且更多的情况下都是隐形风险,而政府很难在问题出现时就发展问题,因此有的时候难以发挥“有形的手”的作用。而金融市场一旦出现问题,所给投资者带来的将是巨大的损失,而资金链条如果断裂的话,影响的就是整个金融体系,而市场本身是制造风险,不负责解决风险,没有及时进行解决,那么对于国家,甚至与之相关联的国家都会是一场灾难。

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建设思路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形势发展的时间并没有很久远,但是发展形势十分迅猛,这就导致目前的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没有监管的状态,风险很大。而面对我国这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建立起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十分紧迫的,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健全法律法规进行规范,明确,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有法必尊的状态。而我国正处于发展状态,不了解其中的运行,可以借鉴一些其他国家已经建立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二)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组织体系

互联网金融产业所涉及的项目十分广泛,虽然同为一大类,但其中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因此,仅仅建立一个互联网金融监管机构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可以学习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分开监管和综合监管共进,我国可以建立不同的监管部门,将不同种类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分归到不同的类别中,进行明确的分类管理,这就可以充分发挥各个监管部门的优点,从而实现效益最大化。

(三)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的自律管理系统

而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安全本质上还是身处在互联网内部的自律性,这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十分重要。一般的自律组织都是地方性的,比如我国的中关村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并不具有规模,但是对于一些金融主体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但是毕竟号召力没有那么强烈,因此,我国相关部门应该积极进行互联网金融自律系统建立,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可以在下面的自律协会设立多个监管委员,从而不断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和互联网合作的不断深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呈良性的状态,但是新型产品,肯定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有识之士应该不断深化认识,不断对其进行深化改革,实现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林洁然 单位:河北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晔.资本账户开放背景下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及监管模式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硕士论文,2015(7):27-29.

篇7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金融风险防范;法律法规

一、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1)第三方支付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在现在日常生活中第三方支付成了我们最主要的支付方式,而且成功占据了小额支付市场的大半比例,除商业银行的电子银行外,阿里巴巴和微信是现在支付市场中的“领头羊”,它们对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齐了带头作用。(2)融资平台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在网络融资平台融资模式的使用来看大多数人使用的是花呗借呗等网络小额贷款。P2P借贷平台是一种能够快速便捷融资的网络融资平台,由于它办理的手续非常简便,所以P2P平台出现的不法现象很多;众筹融资平台,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发展缓慢,但证监会已经认可了众筹融资的合法性,只是关于众筹融资的法律条文尚未完善。(3)大数据金融模式的互联网金融。大数据金融主要是对海量非结构化的数据进行实时获取和分析,方便快捷的向客户提供全面有效的信息,我们将其进行统计和分析可以总结出客户的消费习惯以及做出相应的预测,为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信息来及时抵御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在未来的发展和创新过程中,可以尝试与大数据平台进行合作,通过借鉴使用数据平台的云计算平台,来弥补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不足[1]。(二)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存在的问题。(1)互联网金融法规缺失与不明晰。目前,我国其实并没有专门针对互联网金融这一领域制定单独的法律法规。互联网金融业务与现行法律的不对称导致了交易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对称导致不明晰,甚至会产生金融风险。对于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是否有相应的金融许可,用户信息安全是否有保障,平台的账户是否属于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问题,现行的法律并没有做出相应的规定和约束,假设出现类似于平台破产或者是网络诈骗等时间,不仅是平台用户就连平台的权利也无法得到相应的保障。(2)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健全。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时间很短,金融监管体系还尚未完善,对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缺乏一定的依据,使得管理起来有些困难。像我国的电信部门和工商部门只是负责备案和工商登记等一般行政管理,它们不直接参与管理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具体业务。正是由于体系的不完整才会导致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网络信贷诈骗、非法集资和平台诈骗等风险事件[2]上述说明构建一个有法律效力的互联网金融体系是迫在眉睫。(三)现行法律中的条款与互联网金融存在矛盾的情况。对于传统金融来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兴的事物,它有很多创新的地方。像交易和获利方式的改变导致以往的法律无法满足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需要。如果想要实现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监管,就必须要对现行法律中不匹配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部分进行修改和完善,而且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使得互联网金融监管行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让整个体系的运行更为顺利。

二、解决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的对策及建议

(一)制定相应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及管理措施。首先,我们要做的是制定互联网金融相应的法律法规来完善立法工作。政府应该出台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经营范围,性质等制定有关规定,尤其对于平台的职能范围做出严格的限制。其次,要严格把控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准入标准和退出限制,并对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彻底清查,对于不符合标准、风险较高的平台坚决予以关闭。第三,要制定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政府不仅要制定相应法律法规,还要协助相应金融机构制定金融行业规范[3]。(二)提高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首先,要开展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工作,我们要对消费者进行一些列的宣传活动,从消费者的心理出发提高消费者的风险防范意识还有信息的保护意识,同时对于互联网金融的虚假信息严肃查处,严格禁止非法吸资的活动出现。其次,互联网金融平台要完善自家企业的信息管理制度,如建立资金监管,制定反洗钱制度等,要岩加强风险的控制。第三,要完善和加强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个人资信透明化是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之一,互联网金融机构要加强对客户真实信息的审核力度,从而形成信息的评级市场,以至于可以对抗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第四,从第三点得到启发,我们要加大信息的披露程度,从而构建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真实的网络安全体系,以至于构建一个信任度更高的互联网金融市场。(三)构建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第一步先建立互联网金融监管的信息平台从而将各自监管的信息分享出去,这样一来既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又减少了成本。第二,监管部门要成立一个专门处理风险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这个机构专门负责处理违法违规和发生风险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从制度上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最后,更高一级的部门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公安机关,工商管理机关可以成立互联网金融监管委员会,这样一来,各个级别从低到高层层把控,共同监控互联网金融的未来发展[4]。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显而易见地预料到其存在着很多巨大的潜在风险,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我们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者有法可监管,信用体系才会更完善,我国目前对于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认识还停留在较浅的位置,如何更高难度的分析此体系仍需探讨。

参考文献

篇8

近年来,我国网民的上网设备正在向手机端集中,手机成为拉动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务院提出“互联网

>> “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互联网+教育”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LBS服务的发展现状与策略初探 “互联网+”峰会 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 美国互联网发展现状与展望报告 能源互联网现状与发展 “互联网+”与教育 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生活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探究 浅谈苏州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研究 互联网电视时代 “创业”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政治时代 互联网金融现状 互联网金融与金融互联网化 掘金互联网教育 浅析“互联网+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5-13.

百度百科.APP Store[DB/OL]. ,2016-05-10.

郑世钰,刘三女牙.智能手机的微型移动学习创新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130-131.

黄荣怀,陈庚,张进宝,陈鹏,李松.关于技术促进学习的五定律[J].开放教育研究,2010(1):11-19.

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1):14-21.

王吉伟.“互联网+”时代 职业教育怎么发展?[EB/OL]. http:///start/2015/0513/405713.shtml,2016-5-17.

顾小清,查冲平,李舒愫,顾凤佳.微型移动学习资源的分类研究:终身学习的实用角度[J].中国电化教育,2009(7):41-46.

篇9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安全风险 防范措施

一、前言

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技术的不稳定性,使传统金融的风险被放大。整体来说,互联网金融风险主要有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信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等引发的非法集资、诈骗、银行卡犯罪等网络犯罪等,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然而,这些风险当中,信息安全风险及技术风险引起的安全问题,是网络金融所特有的风险,下文主要针对此类风险进行研究。

二、互联网金融的安全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安全性挑战

互联网金融依存互联网而发展,这意味要特别注重互联网安全问题,但互联网天生存在不稳定性,加上计算机软件自身的缺陷,加重了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涉及客户资金、信息账户、系统等各方面隐私因素,因此互联网金融的稳健发展离不开安全性的提升。但互联网金融发展善不够完善,安全技术配套设施善不够全面,往往很易因为黑客的攻击、同行不正当竞争行为或自身技术缺陷,给广大消费者造成严重损失。如2015年12月21日,在浙江的铜掌柜(互联网金融平台)被爆出存在严重系统漏洞的安全问题,导致平台60万客户信息大量泄露(用户姓名、手机、银行卡和密码)尽管该平台官网上宣称其平台有多重认证和加密,然而铜掌柜仍因为系统性安全缺失漏洞,导致大量用户信息遭泄露。实际上,互联网金融平台安全性不足,进而时常遭受黑客攻击。不少平台就是由于黑客攻击导致系统瘫痪、资金遭受“洗劫”而面临倒闭。

(二)互联网金融数据性挑战

互联网金融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一切金融服务,但这种服务是虚拟的,这一切的业务活动是由大数据、电子化构成的非真实世界。虽然互联网金融提供了无须买卖双方碰面就能凭网络交易的便利服务,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也加重信任危机,我们无法确认交易双方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也不能确定信息来源的可靠性。

要知道目前我国的技术尚未达到能构建全面数据库的能力,也未创立信息来源分析系统;所以当前核实信息的成本远高于交易所带来的收益。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客户是小众客户,其数量虽多,但是交易金额也相对较小,如果对每个客户提供的身份信息都进行一一核对,不但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也需要雇佣更多员工工作,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构建平台的成本。另外,由于互联网金融交易即刻性,互联网金融本就打着便捷服务的旗帜吸引大量客户如果要核实,就会造成交易停滞,从而会损失一部分客户。此外,我们所获得的信息都是一些历史记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反映客户资信状况,但却不能预测未来,因为未来总会被一些不确定因素而导致改变,这也表明互联网金融提供数据的非可靠性。

(三)互网金融技术性挑战

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尚不完善,但互联网金融发展是基于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等建设,故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目前,在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仍然存在加密技术不完善、因特网互联协议安全性较差等缺陷,再加上网络通信系统特有的开放性,导致互联网金融极易遭受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攻击,使得互联网金融在交易过程中容易遭受技术性风险。大多数中国的互联网金融软件和硬件系统是从国外引入,目前还很缺乏具有自主创新的相关系统,从国外引用的系统容易面临与客户终端软件兼容性不佳的问题。

三、互联网金融安全风险对策

(一)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和信用体系

完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技术和信用体系,可以大大降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风险,是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发展的基础。如何完善互联网金融技术体系建设呢?首先我们应让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标准与国际接轨,增强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其次,要建立庞大、共享的金融数据库。最后,应加大自主产权的软硬件技术的研究力度,确凿提升防火墙和数据加密等技术水平,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安全水平,加大防黑客安全强度。而在互联网金融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第一,应推行网络实名身份认证和电子签名制度。第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注册登记管理,核实递交相关资料,细心分类整理。第三,要建立统一的互联网金融信用评价标准,共同分享互联网金融信用档案资源。

(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管理

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管理,提高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效率。通过对我国目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分析,我国互金商业模式尚未完全建立,这是对其管理缺失造成的结果,所以我们要跟上互联网金融前进的步伐,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制定规则进行商业模式的建立,利用互联网特有的有事提升核心业务价值。互联网与金融具有天生的相融性,我们要利用数据提供服务的模式与互联网天生就拥有与金融相互交融的能力,开始产生各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物种。其次,我国要处理好传统金融业务与互联网金融业务之间交叉和冲突问题,做好之间的整合工作;不打压、不偏帮任何一方,通过金融制度改革给予双方不同发展空间,做到共同发展。

四、总结与展望

虽然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风险,但在当前社会经济环境下,小微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一现状为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有着各自不同的市场定位和细分市场,相互之间既是竞争关系也是合作的关系,二者共同为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篇10

面对激烈的竞争,金融机构对于互联网金融有自己的看法和考虑,在不断尝试创新变革,努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式。虽然传统金融机构开始注重自身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时代中的变革,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缓解了互联网金融的竞争压力,但是余额宝的出现却使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的分化更加显著。余额宝这一金融产品的出现加剧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余额宝等于提供了活期存款业务,且利率客观,这使其在金融业市场内一时快速发展,并受到诸多关注。这使金融机构不得不再次正视自身与互联网金融的差异,积极寻求变革和创新,从而加强自身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时代中的竞争力。

二、对于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及金融机构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通过资料的查阅和数据的分析深入研究了互联网电子金融的发展现状以及金融机构在挑战中所做的积极改变,并对金融机构所面临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时代中适合金融机构的发展模式。综合以上研究可知,互联网金融呈现蓬勃发展趋势,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虽然金融机构在电子商务领域起步慢,面临的阻碍重重,但是金融机构拥有庞大的客户和硬资产,这是它的极大优势。金融机构顺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有必要以新的理念审视自身的业务模式,并积极寻求创新。根据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金融机构在以后应当做到如下几点:首先,金融机构应当树立合作共赢的意识。金融机构之所以难以与互联网金融相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金融机构的封闭性,这使金融机构没有认识到与互联网金融产业公司合作双赢的重要性。传统金融机构在金融业领域一直占据主要地位,现在为了能够顺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金融机构应当拓宽视野,积极将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囊括进来。这能够推动金融机构的服务思路和业务创新,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从而做到共赢。所以金融机构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学会合作共赢。其次,金融机构应当努力抓住小众客户。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金融服务需求趋于多元化,小微企业等小众客户也急需合适的金融服务,互联网因为信息的丰富高效而备受青睐。互联网金融按照客户的需求推出了相应的业务,因为其门槛较低,简单便捷从而吸引了许多客户。金融机构的审慎意识强,虽然也有相应的服务,但是出于风险和效益考虑,许多小众客户被拒之门外。同时金融机构的高门槛,复杂手续和严格要求也使许多客户望而却步。金融机构想要在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领域占据一席之地,就需要深入了解金融市场,抓住潜在客户,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提供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并且适当放宽标准,使服务更完善,客户更满意。再次,金融机构应当运用互联网的无封闭特点。无封闭是互联网的特点之一,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质。金融机构想要抓住机遇,就应当减少金融业务和产品的封闭性。互联网是自由开放的,不存在封闭特性,信息的流通是如此,服务的提供也是如此。金融机构则难以做到这一点,它的服务覆盖范围有限,这使互联网金融更具竞争力。互联网的无封闭使客户能够使用户更多的参与其中,使金融交易更加透明和便捷。所以金融机构应当与互联网金融有效融合,从而发挥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实力。最后,金融机构应当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开放信息。在过去,用户以及金融市场的信息是非常私密并且受保护的,这虽然于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使许多信息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这导致金融机构难以准确的认识到市场动向,同时也难以拓宽客户来源。现在处于互联网时代,信息的传播和共享都很开放,这就使金融机构能够在不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前提下浏览和分析一些有用信息。金融机构对于用户数据的分析能够了解用户的金融需求,从而挖潜在市场,为用户提供更贴切的金融服务。所以金融机构应当运用互联网信息的公开化,拓宽客户源,开发新的金融产品。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