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的分类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文化的分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文化的分类

篇1

1.1网络文化产业的特征

网络文化产业作为区别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新型产业,表现除了自己独有的特征,不少学者对此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蓉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具有技术性、平民化、高智力等特征。高旭琳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包容性强、科技与文化并重、能耗低、产值高、发展快、潜力大。王晓兵认为网络文化产业投入少,产值高,依靠灵感和创造力,产生财富和就业,传播价值观、思想知识,网络化、个性化和全球化,开放性与高速性。解学芳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人文化特点、高技术特点、虚拟化特点、个性化和交互性。赵辰光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具有包容性、内容的多样性、虚拟性与现实性。王维认为网络文化产业科技含量高、发展速度快、财富积累快、结构多元化、从业人年轻。

从目前学者们已有的分类可以看出,网络文化产业的特征主要可以从技术、经济、社会几个角度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从技术的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网络化、虚拟性与现实性、开放性、高速性特点;从经济的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低投入、高产值、财富积累快、发展速度快、潜力大、提供新就业、从业人年轻、产业结构多化、经济全球化的特点;从社会的角度看,网络文化产业具有个性化、交互性、平民化、传播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的特点。

1.2网络文化产业主要形态

王晓兵将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业态归纳为网络游戏、网络广告、无线增值服务、网络教育和资料有偿下载服务这几类。笔者在对现有的研究文献及资料的搜索和整理的基础上发现,除了上述几类业态外,还包括网络文学产业、网络音乐产业、网络影视产业、网络视频产业、网络电视产业、网络广告产业、网络媒体产业、移动网络内容、及时通信、网络社区、网吧行业等业态。目前网络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传媒这几类业态,研究重点集中在产业的界定、盈利模式、营销模式、产业链、战略分析、消费者行为分析、产业管理这几个方面。大部分学者们都认为,网络文化产业各业态还需要不断探讨新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模式来发展产业经济,各业态之间需要探讨整合模式,建立联盟关系来进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以达到共赢的目的。

1.3网络文化产业的分类

目前学者们大体上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消费功能的角度、经营模式的角度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了分类。

2网络文化产业的动力因素

网络文化产业的产生有其内在和外在的驱动因素,对此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从现有的研究可以总结得到,文化、技术、消费者需求、创意、人力、政府制度是网络文化产业的主要动力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组合应用能够制定较好的促进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策略。

3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学理论

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形态,有其独特的特征,许多学者也用了一些传统的、新的经济学理论对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及发展状况进行了分析。但从已有的研究结论看来,目前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还需要对网络文化产业的内在经济规律进行分析,探索新的、适合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模型来为网络文化产业的获利提供理论参考。

4网络文化产业的盈利模式

目前学者对网络文化产业盈利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视听产业、网络动漫产业、移动网络内容、网络游戏产业、网络影视产业、网络传媒产业这几个业态。但现有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在其他如网络教育、网络文学等的盈利模式研究的还比较缺乏,针对对网络文化产业的整体的通用型的盈利模式更是寥寥无几。

5网络文化产业的价值链与产业链

目前网络文化产业的价值链和产业链的研究还不够丰富,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和网络文学这两个产业形态;针对网络视频产业链以及整个网络文化产业(数字内容产业)产业链及价值链的研究也有所涉及,但是研究成果不够深入。

6网络文化产业的管理

解学芳提出目前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研究存在两极争锋,主要表现在管理主体、管理对象、法律等层面存在不同的观点。臧志彭,解学芳从网络技术的角度对国际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为中国的网络文化产业管理提供借鉴。

7结论与展望

从国内学者对网络文化产业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大家在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动力因素、网络文化产业的经济理论应用、盈利模式、价值链与产业链以及政府管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获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笔者认为现有的研究成果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仍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开展更深入的研究。

1)需要在明确研究目的、加强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的深度和力度。

2)网络文化产业的消费者行为、营销模式、竞争力、产业互动等方面也期待着更丰富的研究成果来对现有的理论进行补充。

3)多视角下的网络文化产业链构建及整合模式、网络文化产业与传统文化产业的互动机制这些方面也需要展开相应的研究。

篇2

关键词:网络;资源共享;校园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1-0000-01

Research of Campus Network Culture

Zhang Junnan,Wang Xin

(Jil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dustry and Technology,Jilin 132012,China)

Abstract:The campus network culture is a vehicle for dissemination of campus culture,people's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n campus,moral values,thinking patterns,customs and tradition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campus who have a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Strengthen campus 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culture,create a civilized and healthy,and positive campus network culture.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etwork resources,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prosperity.

Keywords:Networks;Resource sharing;Campus network culture

一、走进校园的网络文化

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个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到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它是人们信息交流、使用的一个工具。也是资源共享的通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网络作为全球最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工具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的应用范围涉及到社会各行业和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其中,受网络影响最大的群体应该数当代大学生。正是他们对新知识、新事物的敏感和关注,使网络文化渗透到校园,并迅速与校园文化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形式――校园网络文化。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在网络环境下在高校校园这一特定环境定的群体中产生的文化现象。高校校园网络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网络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师生在校园活动中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参与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校园网络文化的影响

校园网络化是信息时代网络普及的必然趋势,校园之内的这场网络化运动,势必会对校园文化的内容、形态、功能和价值等诸方面都产生全面的影响。认识并把握这种影响是协调校园网络化和校园文化关系的需要,也是校园网络化顺利开展的客观要求。大学生群体网络生活的质量高低、文明程度,不仅影响着我国大学校园的网络文化建设,也影响着整个大学生群体的成长。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化所带来的影响与其特点息息相关。

(一)快捷性。网络信息传递,人们更加清楚地意识到计算机网络技术这种新的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的力量之强、速度之快、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人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总能享受到它带给我们的快捷。(二)自由性。网络的自由性在于它将以上两者相互结合,而引申出的通过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互动而达到的精神自由,网络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个人自由提供了手段和工具。(三)开放性。开放性是网络的根本特征之一,开放与共享也是一脉相承的,网络在现实发展中始终也遵循着开放与共享的精神。(四)互动性。网络为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提供前所未有的工具,使人们能以多对多的方式进行沟通,互动性使个人的价值得到前所未有的突显和发挥。(五)创新性。不断创新是网络之所以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根本,这种创新性也让我们不断地接收新的观念,学习新的技术,从而引导我们更好地去发展我们社会。

随着校园网络的日渐发展和普及,校园网络文化对高校教职员工和大学生的影响也日益加深。高校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的主体之一,他们也是校园生活中最稳定的群体。校园网络对他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大学生是校园文化中最活跃的群体,校园网更是深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校园网络文化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各大高校自己的校园网为主的主流网络文化,另一方面是通过校园网这个局域网,大学生们可以接触到的其他网络文化,可以称之为非主流网络文化,这两种网络文化给大学生们带来的影响具有正负两方面: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能够丰富大学生的知识,促进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培养大学生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的能力的作用,而且这些以大学生为主体进行的网络文化活动还能够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帮助大学生强化自我、张扬个性。另一方面,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塑造、道德品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也带来负面影响。由此可见,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新载体,校园网络文化正通过资源共享、覆盖面广,现代性强等特点突显出自己作为校园文化传播新载体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其所固有的网络文化的特点也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传统教育功能的实现带来了阻碍,向校园文化未来发展提出了挑战。

三、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思考

充分认识加强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网络文化是网络时代的产物,通常是指网络中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的精神性文化成果。网络时代,高校对学生的教育不可能脱离网络文化的背景。因此,顺应时代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不但势在必行,而且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网络是宣扬学校办学理念,宣传高校办学特色,凝聚高校人才,扩大学校影响力的重要渠道。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关系师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战场。

学生作为校园网的主要用户群,对其进行正确的网络观的教育和引导,是校园网络建设中的一重要环节。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开展计算机协会、网络知识竞赛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网络文化的知识,引导学生的正确观,让学生对网络文化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理性的对待、科学的选择网络文化。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加入和利用校园网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活跃校园网络文化。事实上,校园网是大学生们展示自我的舞台,所以高校应该把大学生纳入到校园网的设计、管理队伍中来,从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大学生们成为良好校园网络文化的缔造者和传播者。

参考文献:

[1]刘德宇.高校园文化发展论[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篇3

【摘要】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借助网络平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网络文化产业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文化产业的新领域和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数字出版 网络文化产业 特性 困境

一、网络文化产业概述

1、网络文化产业定义

网络文化产业是以现代网络技术为载体,为人们提供数字化精神消费产品和服务的一类新型产业形态。它是在网络产业与内容产业、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交融交汇中兴起的新产业,国际上称之为“数字内容产业”或“数字娱乐产业”。

2、网络文化产业分类

网络文化产业分为两类,一类是将传统的文化产业数字化或网络化;另一类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形式和内容都不同于传统文化产业的新型文化产品。网络文化产业范围广、种类多、跨度大,但网络文化产业的核心是“网络内容产业”,主要包括网络出版、网络新闻、网络广告、网络教育、网络旅游等诸多产业。

3、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2003年10 月23 日首届中国国际网络文化博览会(以下简称网博会)的圆满举办成功的开启了中国网络文化的新纪元,从此,网络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了国人的视野中。至今,网博会已成功举办了10 届,2013 年10 月11 至13日第十一届网博会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网博会的成功举办为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信息与科技平台。网络文化产业在涉及人们生活得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网络游戏产业正成为网络经济及文化娱乐业的重要支柱,网络视频等日益成为网络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网络文化产业特性

数字出版时代的出现和发展使人类的现实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尤其是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给网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交流空间。网络文化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带来的优势,迅速谋得快速发展之道,给广大网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借助互联网特性整合信息

网络文化产业的信息整合能力是十分强大的,它能根据信息的发展趋势,在一定的组织领导下,实现对信息资源有序化、共享化,进而实现信息资源配置最优化、扩宽信息资源应用领域和使信息价值最大化的管理过程。网络视频、网络新闻等网络文化产业的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互动变得更加便捷。

2、传播速度快,内容动态化

传播速度快是互联网的基本特性,而网络文化产业是基于互联网的特性上发展起来的,因此,网络文化产业的产品在提供与整合信息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在青海玉树7.1 级的大地震发生后,灾情牵动全球。根据万瑞数据对新浪、搜狐、网易、中华网、Tom 网、MSN、央视国际等大中型门户网站以及千龙网等地方新闻网站的全样本流量监测,在震后1 周多时间里,网络媒体在震情传播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第一时间媒体和震后信息传播的主要力量。

内容动态性是互联网的另一个基本特性,网络文化产品借助这一特性随时更新信息内容,在提供与整合信息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这点主要体现在一些灾难性事件发生后,网络新闻、视频等在提供灾难级别、伤亡状况、救援物资筹集等方面。

3、角色、内容的平等性与虚拟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水平与文化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用来享受娱乐生活。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等都为满足网民的娱乐生活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在诸多的网络文化产品中,网络游戏成为新兴文化产业领军行业。2012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602.8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为35.1%。为何网络游戏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获得如此大的成就?笔者认为主要要从网络游戏本身的特性出发。

网络游戏的平等性是其能够为受众提供娱乐并在众多网络文化产品中胜出的关键因素。每个网络游戏的玩家在游戏过程中都是平等的。在游戏中,网民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角色扮演,而不会受到现实生活中的身份、地位、相貌、学历等现实因素的困扰,各玩家地位平等,这就填补了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缺憾。因此,平等性是网络游戏迅速发展的关键因素。

此外,网络游戏的虚拟性是其能够为网民提供娱乐,受到广大网民青睐的重要条件。每个网游玩家在注册一个账号后都可以自行选择自己属意的身份,这个身份可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枭雄,坐拥江山;也可以是出身名门,身怀绝技的江湖侠客;亦或是变换性别,扮演一位貌美如花、倾国倾城的绝世美女等。在网络游戏中,各玩家完全可以摆脱现实生活中不如意的社会身份,以一种新的身份开始自己网络生命,完成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不易完成或不能完成的愿望。这是网络游戏得以发展的重要特性。

三、网络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

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一系列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它像一把双刃剑,不断为网民的日常生活增添了不少的便利与乐趣,但同时也使得网民的生活更加复杂起来。

1、导致个人心灵封闭

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网络文化产品的使用,一些负面效应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 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网络孤独症。出现网络孤独症的大多数是在现实生活的社会交往中较内向的人,而在虚拟的网络社交中他们则能够相对的敞开心扉,获得较多的关注,但是在生活中能深入交流的并不多,这样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这些人的孤独感更加强烈,他们便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到虚拟交往中,由于缺乏与现实生活中家人朋友的交流使得本就内向的他们更加的孤独。而虚拟社会中的“同伴”关系大多是弱关系,遇到困难时,彼此之间很难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互相帮助,需求得不到满足,使得这些人会更加的孤独、寂寞。

2、精神意义消弱

传媒对受众的精神麻痹,影响着人们的思考能力。大众传播作品为了提高用户的阅读、观看兴趣,众多的传播内容都搞得通俗化、游戏化。这就使一些原本应该庄严、崇高的精神意义大大弱化。

偏离理性是众多的网民对待网络文化产品时出现的问题,给网民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效应。以网游为例,由于缺乏理性的思考,诸多的网络游戏玩家将大把的时间与精力耗费在了网游上,以致近年来中学生逃课玩网游出意外、大学生过度玩网游不能毕业跳楼自杀等事件屡见报端。而网络游戏等网络文化产品在制作过程中也严重的偏离理性。无尽的谩骂、一言不合拔刀相向等极端行为频频出现在网络游戏、网络文学之中。这些极端行为不断地解构优秀的传统价值观,使得网民的价值观出现严重的问题。

3、情感教育缺失

网络媒体是一种强调个性的媒体,它打破了传统媒介中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但是,过度的依存媒介,依存于网络文化产品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它使得网民的情感教育缺位,导致现实生活中情商滑坡、人际关系的疏远。

网络教育等网络文化产品的确可以将一些枯燥的知识变得趣味十足,但是,仅仅依靠网络教育成长的孩子,知识积累可能相当丰富,可是情感的培养却十分苍白。整日对着计算机网络游戏学习的孩子,由于缺乏情感交流,智商可能不低,但是情商将会出现难以想象的滑坡。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不乏网络的负面影响。调查显示,从1986 年我国发现首例计算机犯罪至今,涉及计算机犯罪的人数每年都呈大幅上升的趋势,案件数量每年以60%-70%左右的速度增长。大量的青少年长期游荡在虚拟游戏社会中不能自拔,出现现实生活与虚拟生活错位的严重问题。

4、伦理约束失范

个人化是为了彰显个性,整体化是为了维系社会伦理。个人既独立存在于网络空间,同时又受到整个社会的约束,不能超越法律与道德约束。互联网是虚拟的、数字的,网民的行为在很大的程度上具有匿名性,现实生活中的网民遇到压力会想到借助互联网以网络帖子、网络文学、网络游戏、网络评论等形式发泄出来,但是由于网络虚拟性的影响,这些涉及伦理问题、道德矛盾的内容迅速以几何倍数扩散开来。

信任危机是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频繁出现的一个新词,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网络社区、网络游戏在网络文化产业中占有者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交友也成为了一种时尚,诸多网民亦因其匿名性而毫无顾忌,有的人说谎夸大自己的身份地位、有的人甚至利用网友通过网络交友的心态进行网络诈骗,引发了大量违法犯罪案件。

知识产权话题是网络文化产业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使得自媒体传播成为一种可能,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自己的作品。网民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数字性、共享性、开放性等共享大量的网络作品,但与此同时网络侵权案件也不断上升。

结语

网络文化产业是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交融、交汇并重新整合的结果,它的发展历史不长,但其改变了人们以往获取信息、参与休闲娱乐的生活方式,同时又在引导舆论、提供文化知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正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任何事物都两面性,我们在考察网络文化产业带来的正效应的同时,不得不对其负面效应作出深入、详细的研究,使网络文化产业最大限度的为广大网民服务,充分发挥其正面效应、削弱其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①谭昆智、林炜双、杨丹丹、马璟熙:《传播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②张梅,《网络文化负效应问题的解决策略》[J].《价值工程》,2011(12)

③张永红、黄希庭,《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原因与对策》[J].《四川心理科学》,2002(2)

④付立宏,《网络出版的失范与伦理约束》[J].《情报学报》,2001(4)

⑤齐殿斌,《网络文化———一种全新的现代文化现象》[J].《新》,2004(16)

⑥郭海荣,《网络文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J].《美与时代》,2007(7)

⑦王丽慧,《网络出版与社会交往》[D].长春理工大学,2005

⑧魏晓峣,《后现代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负面影响的效果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文化素养 思想政治教育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

大学生青年是民族发展的希望。在多元的、良莠不齐的文化价值强烈碰撞、冲击的网络环境中,面对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亟需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熟悉网络、研究网络,由此因势利导、扬利除弊。面向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网络文化素养研究,着眼于从文化生态多层视角,阐述大学生网络文化素质提升根本路径;其次,将人文知识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涵养有机贯穿到网络文化素养培育体系,寻求深层阐释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的价值偏差。这是优化网络文化生态、培育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的探索路径,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重要依据。

2 概念界定

网络文化素质是个体或群体在网络文化环境、网络文化活动的熏陶之下,在观念、态度和技能几个层面的表现。观念层面表现为主体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道德水准;态度层面则表现在主体的文化贡献、文化参与、文化维护与个人文化修为等;最直观的技能层面,则直接表现于网络活动参与的信息获取、理解、分享、创造,以及网络文化适应、人际交互、行为约束、自我效能等具体方面。

3 研究述评

3.1 网络文化生态的相关研究

针对目前网络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网络信息污染、网络行为失范、网络游戏沉迷、网络病毒泛滥等,有学者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网络文化生态研究,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绿色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健康发展的实践方法和有效策略。①此外,层出不穷的低级趣味娱乐,表明作为人类科技革命成果重要标志物之一的国际互联网存在着文化生态方面的巨大缺陷,中国网络社会文化面临底线失守的危机,因此亟待建立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②

有学者分析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的途径、③方法和机制。④有研究对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进行了剖析,认为对其调控的根本在于分析网络生态系统的演进历程,引导大学生在虚拟与现实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通过技术和伦理法规对网络失衡进行约束,更通过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引领,促使高校网络文化生态的良性发展最终得以实现。⑤

在个体与文化关系的层面,有学者从网络文化对人的思维能力、人格心理、人文情感以及语言表达等几个方面的影响论述了人文缺失的状况,并从构建网络文化重建工程、加强网络文化人文教育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意识三个方面论述网络文化的人文精神重建。⑥

网络文化生态的构建,已成为目前网络环境中社会文化道德底线危机、文化生态失衡以及诸多网络行为失范等相关研究中重要议题。但是,对于网络文化生态的生成、发展、演变及其要素间的互动等则少有系统化的阐述,对该文化生态中的核心价值的挖掘不足,而只有从文化生态的深层机理剖析网络文化的多维向度,才能为文化生态的构建理清思路。

3.2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

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网络成瘾影响大学生对知识、学习和对真理的探索;网络文化的多元性使部分大学生道德观与价值观发生扭曲;网络交往的虚拟性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现实社会责任感;网络文化的低俗性阻碍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粹的汲取和对生命终极意义等问题的思索。⑦针对网络的种种弊端,有学者倡导应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文品格的塑造,积极地开展人文教育。⑧也有研究提出,要尽快把网络伦理作为学校的一门必修课程。⑨

网络文化在对大学生人文观念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有研究从对网络文化特点的分析入手,解读了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学生人文精神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⑩有学者提出网络教育中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一是在信息网络文化中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难以规范;二是网络教育中学生学习的过程难以控制;三是学生文化素质提高的效果难以检验。

从已有研究可见,当前关于网络文化对人文精神消弭的负面影响多有论述,而网络环境中,人文素养的系统培育对个体网络生存的积极影响的阐析则较少。人文素养教育“通过人文知识的学习(包括书本知识、日常经验等)将人文精神通过内心的认定、取值、积淀、拓升而定型为个人的心理认同与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精神态度,倡举高品位价值境界和深层次品行底蕴的人格修养,慎对自我、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呵护环境的心理品质。” 因此,将人文科学知识有机融入网络文化素养培育体系,是优化个体网络生存值得探索的路径。

3.3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课程设计与实践研究

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场域,主要在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各个环节,渗透在高校各类校园文化活动之中,包含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学习与体验活动和评价方式等。研究的基本观点在于:(1)文化价值观是网络文化生态构建的核心要素,当前网络文化生态的失衡之症结在于价值观的偏差;(2)人文精神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的内涵可以成为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的核心资源;(3)网络文化生态与社会主体间相互作用,良好的网络文化生态促使其参与主体的素养提升,同时大学生网络参与行为通过相应的文化素质课程得以优化,从而促进网络文化生态的优化。这也是大学生网络文化素养后续研究可探索的方向。

注释

① 于颖,刘波,刘成新.网络文化生态研究现状与系统构建策略初探[J].中国电化教育,2010(3).

② 沈望舒.网络文化生态遭遇危机[J].人民论坛,2007(7).

③ 杨立英.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④ 曾盛聪.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的方式与机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12).

⑤ 张琪.高校网络文化生态失衡现象透视及应对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

⑥ 孙祯祥.网络文化传播中的人文精神缺失与重建[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06(4).

⑦ 刘建.网络对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

⑧ 于鹏飞,杨玉春.论网络时代的人文教育[J].教育探索,2003(1).

⑨ 魏爱棠.网络文化与素质教育[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8).

⑩ 孙树勇,于桂贤,赵慧宁.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人文观念的理性渗透[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5(12).

篇5

关键词: 网络文化;现代远程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19-02

0 引言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推动着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并由此衍生出了网络文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远程教育由第一代远程教育——函授教育、第二代远程教育——多种媒体教学向建立在应用双向交互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第三代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也为远程教育带来了的新变化、新特点、新动向。把握网络文化的概念和内涵,了解网络文化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如何顺应网络文化的发展,做出何种变革,对于现代远程教育的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网络文化概念及其内涵

一般认为“网络文化”一词最早从英语“Cyberculture”而来[1],而关于网络文化的概念虽已有了很多种界定,至今尚无定论。在这里,对于网络文化的概念我们采用如下定义:网络文化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新兴技术与文化内容的综合体。网络文化的主题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结晶,它涵盖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行为主体、医疗卫生、娱乐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外交关系等。

网络文化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三个层面来把握。首先是外化可见的物质层面网络文化。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络资源系统和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是物质层面网络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发展基础,是能为人类的信息交流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的物质环境。其次是精神层面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是个体和群体的网络意识、情感和素养的集中表现和在长期网络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共识。再就是制度层面的网络文化。这是维系网络关系的规范与准则的集合体,形成并调控着整个网络社会的正常运行。[2]

2 网络文化的特性及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影响

2.1 网络文化的动态性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新发展 网络文化一直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新的网络与信息的技术的进步、依托网络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产品、新的网络社会、新的网络文化思维方式,新的网络美学观念的涌现都证明网络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网络文化的动态性直接带动着现代远程教育的不断探索与创新,特别是网络与信息科技的发展直接为现代远程教育新的变革创造着物质基础与技术条件。近些年兴起的泛在学习是由美国的马克·威士(Mark.Weiser)提出的。他基本设想是把计算机微缩成各种大小嵌入到每件事物,通过无线通信悄无声息地为人们服务。它是泛在计算技术支持下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普适计算机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是提供学生一个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使用手边可以取得的科技工具来进行学习活动的学习。

2.2 网络文化的虚拟性与虚拟社区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网络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虚拟性。人们可以以任一名字、任一性别登陆某一虚拟社区。这里有虚拟的医院、公园、邮局、图书馆等,人们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网上购物、网上交友、网上休闲等,过一种完全虚拟的生活。[2]

国外网络虚拟社区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应该是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2003年美国林登实验室了名为Second Life(第二人生)的网络社区,其实就是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三维虚拟世界。2005年,当时一些教育工作者开始在Second Life中举办教学活动。其后,登陆Second Life的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数飞速增长,教育应用发展迅猛。到2007年,Second Life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教学,并且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同时网络社区中的教学形式也呈现多元化:有虚拟课堂与虚拟实验室等。

2.3 网络文化技术的交互性、主体的个性化与和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选择 网络文化的交互特性是网络媒体与传统大众媒体最为显著的区别。在互联网出现以前,传播媒体的传播交流方式基本上是单向的,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在网络中,每一个网民都不但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同时也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和提供者。人们的信息获得方式由传统的被动式接受“灌输”教育变为主动参与思想交流,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激发了人类的创造性思维。[3]同时网络文化又体现出了主体的个性化的特征。在网络空间里人们的个性与自主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由于网络是虚拟、匿名的,就给人们提供了充分表现个性的平台。在网络空间里,只要不危及社会,不有意伤害他人,人们可以充分地展现自我。[3]

网络文化交互性也为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使得人们在虚拟空间的教与学成为可能,也决定了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要采用个性化与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远程开放教育教学的重要特征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师、学校和教学为中心;采用各种教和学的方法手段;取消和突破各种对学习的限制和障碍;学生对课程选择和媒体使用有一定的自,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也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的手段上采取多样化的形式等等。

2.4 网络文化的精神特征同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一致性 网络文化的精神属性体现了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追求,标识着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本质特征。网络精神特征体现为平等、自由、民主、多元化、分权、兼容、共享等方面,居其核心的则是平等和民主,其他精神可以由此衍生而来。这些精神作为漫长历史的目的性价值追求,作为人类艰苦奋斗的价值目标,互联网使这些价值理想变得更为具体可行。国际互联网络体现了最自由、多元、平等、开放的信息交流方式。

我们知道,具有自由、多元、平等、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内在地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教育应使全社会成员不分民族、种族、性别、家庭状况、文化背景等,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受教育者的平等性[2]。现代远程教育的本质即这样一种教育形式,它强调人人享有终身接受教育的权利,不仅意味着对教育对象的开放,更重要的是教育观念、教育资源和教育过程的开放,即是由平等与民主的网络文化精神所决定的。

3 小结

从上述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文化已经并正在从多方面深刻影响和决定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方向及进程。顺应并把握网络文化发展的脉动,这是现代远程教育要获得更大、更快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冯永泰.网络文化释义.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5,(15).

[2]李兴保,胡凡刚.网络文化与教育[J].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2001,(2).

篇6

关键词 认知分析 网络平台模块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构建目的是营造一种网络虚拟校园文化。网络平台涉及的模块功能将对网络平台建设进行新的尝试,使虚拟校园空间蕴涵学校的价值精神观、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文化因素,以体现学校的特征面貌、校园意识、群体文化等。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构建研究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立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对网络平台建设的功能需求关系;第二,构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网络平台资源更新机制;第三,实现以工、学相结合模式为主体的网络情景实训平台。

1 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建设的依据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这一特定教育类型,是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也是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网络平台构建的总目标。因此,加快完善高职校园网络平台建设是很有必要的。

为了把握高职院校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知程度,以大连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对在校学生提出并建立了基于校园文化的网络文化认知分析非量化评价指标体系。该系统具备两个方面的评价功能:一是跟踪学生网络行为,收集与网络文化相关的数据;二是对学生体味校园网络文化感知程度进行形成性评估。在网站上周期性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问卷调查,并对网络行为进行采样分析,尤其针对学生网络行为涉及的诸多内容展开评价。在此选取了2012年10月对145名学生进行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知问卷调查》。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历来是校园最具活力的部分, 对高职校园文化定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作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直接受益者大学生对其感知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思考基点。从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发现,受访学生对高职院校网络平台建设的基本感知是比较全面的。学生对网络平台模块喜好程度依次为:校企对接实训模块77.24%,就业指导模块72.4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37.93%,资源共享模块37.93%,娱乐文化模块35.86%。相比之下,心理辅导模块,学习文化模块没有得到学生青睐,这说明高职校园网络平台模块建设重要内容之一是扩大透射与校企文化融合相关的实训功能。通过对高职院校学生对校园网络文化的认知度分析,依次为:网络文化在其生活、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校企文化的融合对就业的影响,网络文化建设与自身的关系等。(如表1所示)。

校企文化的融合对就业的影响在调查中有58.62%的学生认为非常重要,这反映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企业的参与和支持,高职院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触,除了课程建设、技能实训、生产应用等方面,还表现在利用高职校园网络平台构筑的企业文化,特别是在设立的校企对接实训模块中,分布了企业的精髓文化。

2 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模块组成

通过对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多个高职院校的校园网络平台建设需求及认知分析,我们遵循在系统软件设计方面具备Web 应用的系统设计原则,即:开放性、共享性、协作性、安全性等,在高等职业教育方面遵循高职院校网络文化特色的网络平台设计原则,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实现高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对接,动态的高职学生网络文化认知分析等。

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模块由三大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第一部分“高职校园文化网络平台”是主系统,其中包括七个模块,即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学习文化模块、资源共享模块、社团文化模块、就业指导模块和娱乐文化模块。第二部分是“数据元采集”系统,该系统是实现跟踪记录网络教学过程中学生上网学习特征,收集网络学习行为、校园网络文化论坛行为、模拟实训过程等相关的数据,建立网络文化认知调查和网络行为模型。第三部分是网络文化认知及网络行为分析系统,根据所收集的网络行为数据建立网络文化认知及网络行为非量化评价体系。其目的是实现两方面的功能:一是以网络问卷方式输出网络文化认知评价结果。这方面的结果,可以被学习者、教师以及网站管理者查询、获取,根据系统显示的评价结果,相关人员可以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网络平台模块内容进行监控和调整。二是将网络行为结果输出到相关的认知特征库或者行为模式库,管理者可以通过管理端对网络文化活动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3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主要模块内容解读

3.1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

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论坛模块造就了多样化的交流模式,形成了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多维交流平台,在这一模块内,每个个体都能最广泛地参与校园网络社会中去,从而形成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电子联合体,在平等的对话中获得知识、情感,也获得了思想上的沟通。当然在此论坛模块中也要重点集中建设一批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论坛,构筑高职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和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思想的主流网络平台。建设和完善各院系和各部门的官方和非官方论坛,鼓励和引导教研室、课题组、学生党团组织、社团、师生个人等开办内容正确,格调高雅,具有服务社会和服务师生功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科研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非官方个人论坛主页。准确掌握网络行为,把握舆情动态,认真分析舆情产生的原因,并针对具体舆情做好舆论引导。利用技术手段建立健全网络行为采集及分析库,为及时有效地掌握网上信息、引导网上舆论提供技术保障。

3.2 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

校企协作目前比较新的模式就是:将职业院校与企业协作转变为“企业”与企业的协作。利用高职院校资产与资金组建控股企业,这个企业就是校企协作新平台,“企业”形成了,实训基地也就搭建起来了。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扩展,利用音频技术、视频技术、可视化技术以及VR(Virtual Reality 虚拟现实)的技术,通过网络营造多种模拟实际应用环境的训练场景实训平台已成为现实。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建设内容包括:虚拟的公司(集团)组建,学生的实训培训方案制定,实训指导教师管理,学生的自我经营,模拟评价机制等。因此,校企协作模拟实训模块建设打破了传统的实验室格局,构建开放型、软环境的“情景实训”环境,从工作流程到工作制度都与实际企业十分相近,通过模拟实训的建立把教学环境和企业环境融为一体,充分体现“网络教学工厂”的理念,同时实现通过仿真的企业环境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的目的。

4 结论

高职校园网络平台作为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需符合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发展方向,顺应时代潮流。构建基于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网络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强技术创新与网络物质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网络管理机制,丰富职业实训等网络资源的形式与内容。还要强化网络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校企文化融合等措施,这样才能有效促进高职校园网络平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明刚.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分析与对策[J].中国远程教育,2010(9).

[2]冯海平.大学英语网络教学资源库模块构成与应用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2(3).

[3]王桂玲.科学发展观视域下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探索[J].高教论坛,2011(1).

[4]刘允华,董佳亮.高职校园网络文化和谐构建的对策[J].职教论坛,2012(5).

篇7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文化;网络安全;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P393.08

从传统的传媒视角分析的话,媒介的转换主要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口耳相传阶段、手写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以及电子传播的阶段。当前我们所处的传播阶段就是电子传播阶段。自从20世纪初以来,不管是产生自美国的广播传媒技术还是后来的电视传媒结束、网络传媒技术,这些媒介都是电子传媒手段。这些手段逐渐的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了解外界咨询,乃至进行办公等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在上个世纪末期悄然兴起的互联网技术,成就了传媒的新辉煌。不管是其对于传统传媒手段的冲击还是其对人们生活的改变,都成为了当代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了当前人们不得不面对,也是人们必须要适应的一个新的生活方式。同时,我们反观技术本身,其在产生和兴盛知己,给我们的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技术本身造就了传播和沟通的通道,同时传播的过程也改变了文化的进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的安全问题和网络的文化问题也就势必成为了当代人们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焦点。

1 网络文化的内涵

1.1 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更新逐渐形成的。对于网络文化本身来讲,其形成的重要事件就是互联网硬件技术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更新。在互联网流行的当代,网络文化本身还是一个全球化的产物。而对于网络文化来讲,其实依赖于互联网技术所形成的一种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是全球化过程中的重要技术支撑和必然产物。其具备了鲜明的价值判断和直接的价值取向,直接的体现着现代化社会的精神观念以及制度标准。

作为迅速兴起的媒介形式,网络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也有其本身的形成过程。网络的生活方式不管是在行为方面还是在生活习惯方面都逐渐的积累起来,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范畴。对于互联网本身来讲,掌握信息的处理方式和网络语言是最基本的生存基础。而加入到网络中也意味着进入到了一种新的生活体验中,在网上更换新的生活方式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化主体诞生,网络主体本身是语言构成的,是虚拟的。但是,不管是不是虚拟的生活方式,也不管是不是虚拟的事件,只要加入到了网络中,就必然要按照网络的逻辑进行。网络文化也就在这样的逻辑概念中有了自身的生存空间,逐渐的形成了一个特定的文化范畴。

1.2 网络文化的特征

1.2.1 网络文化的最基本特征就是信息的爆炸存在

网络本身对于任何人来讲都不是封闭的,网络将全球的居民都联系在一起。网民本身不管是身份如何,都能够不受任何限制的接受网络中的内容,资源在网络中是共享的,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信息的爆炸式增长,而网络也就为这样的信息扩张提供了一定的条件。在网络出现之前,还没有任何一种传媒形式能够提供如此的信息传递方式,包容如此多的信息资源。

1.2.2 网络文化是虚拟的

我们不能够否认,网络文化本身是根植在人类实际文化的基础上。但是,作为文化的创造者,人类本身也是文化的创造物。如果在网络的创建之初是人作为主体影响着网络文化的话,那么到了后期的网络运行规则和网络逻辑形成了之后,网络文化的成熟就使得人们必须要服从网络文化。网络逻辑开始成为网络主体的主导,这样的话就使得网络主体要想融入到网络中,就必须实现自身网络化。

在现实的世界中,文化空间是由无知和信息共同构成的。但是,在网络的实际文化层面上,仅仅是信息就能够构成一定的网络文化环境。网络的信息通过虚拟的方式,将现实中的一切体验都归结到最后的信息化体验。虚拟化的现实也促进网络的使用主体成为了一种虚拟化的生存,这样的生存模式也就是网络文化的形成过程。

2 网络文化与网络安全管理技术

对于不同的人来讲,道德方面的高度有很大的差距。在网络中,主体之间带有很强的隐秘性,这样的话就使得人们的道德底线再也不受任何的人控制,也不受一定的社会规则控制。但是,网络本身是没有任何的责任的,这个过程还是网络使用主体的问题。要想促进网络管理的安全,就要促进网络文化的发展和健全。

2.1 密码技术

对于网络的安全管理技术来讲,密码技术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技术。基于密码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上,所开发建立的密码体制,本质上就是通过定义一对数据的变换所实现的。当前比较典型的是对称密码体制,其特征就是用户加密和解密的密匙是一样的,或者是两者之间非常容易推出。对称密码可以分为序列密码和分组密码,比较典型的就是DES。

当前,随着密码技术的成熟,大量的黑客都喜欢利用密码的规律和算法上的漏洞对网络进行攻击。当前,比较流行的算法有SSL算法(一种基于web的安全传输协议),IETF算法(将SSL标准化之后的算法)以及WTLS算法(一种适应无线环境要求下的,WAP环境TLS算法简化)。对于采用密码进行等级保护的,应当遵照《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密码管理办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商用密码技术要求》等密码管理规定和相关标准。

2.2 入侵检测技术

入侵检测技术是一个比较新兴的安全管理技术。其可以有效的弥补传统防火墙技术的缺点,能够有效的抵御网络内部的攻击,可以提供实时的入侵检测和相对应的手段。入侵检测技术的主要功能就是对网上的用户和计算机系统自身的行为实行分开检测,对于系统本身的安全性能,包括漏洞和配置进行一定的分析,对系统自身的安全性进行审计和评估。同时,能够对于已知的攻击行为和模式进行自动化的记忆和识别。对于计算机终端的客户行为和所连接的计算机系统异常行为可以进行统计和分析。对于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可以进行持续的检测和跟踪。我们根据入侵检测系统的范围,可以分为主机型、网络型和型三种基本的方式。当前,随着IDS技术的不断完善,IPS系统也日趋完善起来。在IDS检测技术的功能上增加了主动响应功能。以串联的方式部署网络,其流程如下图1所示:

2.3 陷阱网络技术

相对于密码体制和入侵检测技术来讲,陷阱网络技术是比较新兴的技术。随着网络攻击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安全防护一直以来都处在一种被动的防御地位。针对这样的形式,人们开发了一种主动防御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陷阱网络技术。

陷阱网络技术是基于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而言的假定网络上的每一台主机都可能被攻击,同时,对于那些带有某种特定资源的系统所遭受攻击的概率会进行计算。这样的话,就能够提前布设相关的陷阱,从而有可能成功的将入侵者带入到一个受控环境中,降低正常系统受到攻击的概率和损失的程度。具体来讲依据国家保密标准BMB20-2007《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范》进行规定。

3 结束语

我们要对网络的虚拟化现状有所了解,在网络极大的拓宽了人们的社会交往的基础上,也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存在。但是其本身也有异化的一个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程度极其高,这就是异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人们社会在本质上是真实体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人本身的感性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文明的基础永远不是网络的虚拟存在,而是人本身的个性张扬所带来的生命力量。

参考文献:

[1]樊梦.网络文化建设视角下的网络安全管理探析[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2(03).

[2]魏友苏.议网络文化发展问题与管理思路[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1).

[3]陈垠亭.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11).

[4]王淑慧,刘丽萍.网络文化安全对信息化教育系统的重要性分析[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1(04).

[5]姚伟钧.彭桂芳,构建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思考[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3).

[6]张怀萍.关于和谐社会建设中网络文化安全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0(02).

篇8

关键词:校园网建设;网络文化;层级化

十七届六中全会召开后,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高校是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责的机构,也是孕育文化的重要场所。营造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是高校网络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优化网络育人环境的要求。但是,当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解决。笔者认为,采用层级化的思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的教风、学风和人才培养质量。当前的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总体处在低端水平上。其问题突出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理论不系统。没有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是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中的通病之一。校园网络文化是什么?为什么要建设?怎么样去建设?包含哪些内容?这些是开展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需要完善的理论体系。

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机制不完善。机制一般是指某项工作或活动运行的规范和要求,机制不完善会使工作不规范、运转不顺畅。机制主要包括领导机制、管理机制、经费保障、人员配备等方面的内容,很多高校在这些方面的建设不足。

3.校园网络文化内容缺乏吸引力。这主要体现在网站内容多从学校、教师的角度进行建设,内容过于务虚、过于强调理论、过于偏重知识性,与学生相关的信息或者从学生的角度的信息较少,让人感觉校园网络内容可读性不强。

4.校园网络文化形式不灵活。这主要体现在校园网站的形式多以单向传播的传统信息为主。有些高校开设了具有交互性的留言、论坛等形式,但这些形式与快速发展的互联网相比显得比较滞后。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重视不够。从领导干部到基层教师,很多人对网络文化建设了解不多、重视不够,导致网络文化没有在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处于应有的地位。领导干部是工作的引领者和主要推动者,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主要责任在于领导。领导干部对于网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网络文化建设重视不够,看不到网络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

2.思路不清。由于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对于网络文化的建设思路不清晰,不知道应该从哪里着手。有的高校以为多建几个红色网站就可以营造出主流舆论氛围,有的高校以为多转载一些理论文章就可以提高师生的理论素养,有的高校以为通过技术手段把某些网站、网页从校园网中屏蔽掉就可以使师生不受负面影响。这些思路在互联网时代都是不切实际的。校外商业网站的影响和渗透是校园网所无法抵御的,他们所提供的完善服务,以及由此而获得的影响力非常强。

3.措施不力。这主要表现在高校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研究不深、支持不够、经费保障不足、设备落后等方面。从设备的角度看,当学生纷纷拿着各种先进的移动终端设备玩微博、发微信时,一些从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还不知智能手机为何物,那么这些教师如何能够理解有些人转发一条微博就可以瞬间被几千名学生看到,如何理解学校里某个角落发生了一件事情自己还没搞清楚,而相关消息在网上已经被迅速转载。

4.缺少队伍。很多高校没有专人负责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一是网络管理技术人员力量不足。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知识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优秀的技术人才大多被吸引到高薪的IT企业中,所以高校具体负责技术开发和服务的网管技术力量不足。二是基层日常管理维护人员不足。校园网站必须依靠大量的二级网站形成集群效应,形成较大的访问量,才能与商业网站的影响力相抗衡,这需要大量有一定网络管理经验的人员,而目前很多高校的二级网站管理都是由辅导员或者办公室行政人员兼职,这个人群总体而言缺乏经验和时间。

三、层级化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方法

根据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采用层级化的思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是有效、可行的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思想认识、人员配置、网站建设、实践推动4个层面。

1.思想认识层面。一是加强学校领导干部的网络文化学习。“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由于网络应用和服务发展很快,很多教师尤其是领导干部往往认识滞后,必须每年定期对领导干部进行网络应用培训,培训内容应以学生接触最多的网络服务和应用形式为主,使领导干部了解学生在干什么、在关注什么,然后才能更好地开展决策和部署工作。

二是做好顶层设计,制定校级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规划,建立一套理论体系,作为建设的基本依据。有人把校园网称为“第四课堂”,而且是一个全天候、全方位上课的课堂,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只要能上网,就可以浏览校园网的信息、接受校园网的教育。在信息化时代,一个运转良好的校园网无疑比其他“课堂”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高校应当在此认识基础上构建一套具有本校特色的、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校园网络文化理论体系,并以1~2年为单位结合实际进行修订更新,作为统一全校网络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2.人员配置层面。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明确职责。高校应当成立专门以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为主要职责的领导机构和实施机构,由学校有关领导负责,由一个部门作为主要牵头部门,全校有关部门和各院系共同配合,做到职责明确、落实到人,将任务分解成具体项目,要求每个参与机构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是加强人员培训和辅导,建立良好的网络文化建设队伍。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必须有一支专职兼职相结合的队伍。兼职人员往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而专职人员则可以全心全意做好工作。难点在于专职队伍在岗位编制和人员素质方面都不易达到要求。同时,无论是专职人员还是兼职人员,都要定期培训,以适应快速发展的网络。此外,要进一步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逐步形成“教师——学生骨干——普通学生”三位一体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模式。

3.网站建设层面。网站建设是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核心内容。一般来说,校园网应当分5个级别进行考虑和策划。

一是建好学校主网站。学校主网站是学校的网络门户,是校园网站的总索引,也是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所有校园网站中,学校主网站具有最大的访问量、最高的关注率,因而主网站的建设应当从校园网的全局角度来考虑,要成为整个校园网的访问中枢,凡是校园网站中的网站、网上服务、网络应用等都要在主网站中设置链接。当然,各种链接项目的归类、排版方法则需要综合考虑美工、技术、用户访问习惯等具体因素。主网站还应当成为学校重要信息的中心,成为校园网络舆论的方向标。主网站的建设重点有两点:一是准确、规范、全面地设置好介绍学校基本信息的各个页面;二是合理设计划分首页面和设置分类页面,使校园网内的各个网站都能访问到。

二是建设好校园重点文化网站,发挥主流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校园网络的重点文化网站主要包括由党委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等部门负责建设的一些主要负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站,包括新闻宣传网站、红色主题网站、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学生工作网站、学生活动网站、心理健康网站、校园文化网站等,有的高校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群。这些网站应积极配合、相互补充,成为校园网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料库、网上理论学习的重要园地、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网站,成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倡导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的先锋网站。

三是建设好二级机构网站,树立官方网站的权威性。二级机构网站是校园网中数量最多的网站,服务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着各二级机构的职能和责任。这级网站建设的目标应当是权威信息、做好贴心服务,如教务网站、招生网站、后勤网站、就业网站等。所谓权威信息,就是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信息要准确、真实、及时,防止围绕相关问题出现谣传、引发猜测、导致不稳定。而贴心服务是要求多站到师生和访问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网络尽可能方便师生办理有关事宜。

四是灵活建设校内各专项、专题、个人网站,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第四级网站应当是除以上类别网站外,各种微观层面的校园组织网站或各种细分的校园服务网站,如各种社团、班级、研究所网站或校园卡网站、报修网站等。笔者认为,为了活跃和丰富校园网络文化,满足师生对网络应用和服务需求,校园内的服务单位都可以在校园网上拥有一个自己的小空间,作为校园中育人环境的一部分。而个人网站的建设形式上可以向商业网站学习,如可以提供校园网内的社交网络服务,使他们在校园网内也可以享受到相同的服务,把学生逐步吸引到校园网上,会更加便于引导、教育。

五是有选择地链接和推荐校外公共、商业网站,增加校园网与校外网站的互动。公共网站或者商业网站是一个相对独特的级别,把它列为一级是因为“脱离互联网建设校园网络文化”本身是一个伪命题。复制、粘贴操作的简便性,微博转发的快捷性,使得任何两个网络除物理隔绝之外都无法实现完全的隔离。因此,管理人员应当主动地、有选择地在校园网中链接、推荐校外网站中的有益内容,增加校园网与校外网站的互动。

4.实践推动层面。采取什么措施能够推动网络文化建设,能够把师生吸引到并留到校园网中,这是关系到网络文化建设效果的问题。

一是完善网络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中的各项功能。让师生在校园网内就可以实现各种办事功能、享受各种服务,是发挥网络作用的最基本措施。当校园网络给大家带来快捷和方便时,其亲和力和影响力自然就会提升,大家也会更多地使用校园网、访问校园网。如果大家不用、不接触,校园网就无法实现任何教育功能。

二是保持学生访问校园网的畅通。校园网是一个局域网,校园网超快的访问速度是其最大的优势。校园网必须牢牢利用这个优势吸引学生,因此要千方百计保持校园网的畅通,这应当是学校网络管理部门的首要工作。同时,要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做好无线网络的建设和服务。

三是建立校园活动与网络的联动机制。网上网下互动是增强网络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校园内开展任何活动,都应当在网络上有相应的音频、图片等,让没有机会参加活动的人也有机会分享活动的内容和成果。

四是定期调研分析,了解校园网络文化动态,不断改进工作。学校要定期对校园网的使用和访问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大家在网上关注什么、寻找什么、谈论什么、什么,根据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适时改进工作,使网络文化、网上舆论始终保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保持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宏观范畴下。

总之,通过分层、分级建设校园网络文化,学校可以提升校园网的点击量和关注度,吸引学生并使他们接受教育,使校园网在校园网络文化中能够占据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骆郁廷.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与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

[2]陈涛,潘伟国,穆玉兵.高校校园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形式[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篇9

关键词:网络侵权;表现;对策;法律;法规

中图分类号:G2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3-0310-01

作为“双刃剑”的网络文化,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潜在的弊端及危害。特别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形态,其不够成熟的“漏洞”会为一些不法分子的乘隙侵入提供了可乘之机。

一、网络侵权的含义

有些学者认为“网络侵权行为是行为人由于过错侵害他人的财产和人身权利,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以及以法律特别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其他致人损害行为。”有些学者认为网络侵权行为“是发生在互联网上的各种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网络侵权责任是在互联网上,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由于过错,借助电脑网络和电信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特殊侵权责任。

二、网络侵权的表现

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侵权责任法》第36条第l款明确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随后网络侵权现象仍屡禁不止,正如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在2011中国互联网产业年会上所说的那样,“针对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和金融、证券、交通、能源、海关、税务、工业、科技等重点行业信息系统的探测、渗透和攻击逐渐增多,金融行业网站频频遭遇‘网络钓鱼’,成为不法分子骗取钱财和窃取隐私的重点目标。”

另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遭遇过病毒或木马攻击的网民为2.17亿人,占网民的44,7%。有过账号或密码被盗经历的网民达1.21亿人。有8%的网民最近半年内在网上遇到过消费欺诈。近年来更是涌现了大量的网络侵权事件。如2012年1月,中新网报道常州男子张某网售三万条学生家长信息,被处以治安拘留。又,商业网站收费查询身份证事件。“花5元钱就可以查身份证详细信息”的消息,近日引发不少消费者对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对此,一些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汪玉凯认为,目前已经出现的个人隐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以及商业机构运作中个人信息泄露现象在扩大并有泛滥之势;二是“人肉搜索”这种严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还缺乏法律约束。

三、网络侵权的应对

(一)用法律、法规加强网络文化的监管力度

美国著名法学学者约纳森在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代表作《网络法―关于因特网的法律》一书中即提到:“你可以看到一些法律发展趋势,比如打击电脑黑客,加大政府对网络世界的监管力度,协调言论自由与出版利益之间的冲突”。

加强网络立法和政府管理是各国互联网管理共同的发展趋势,也是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业内专家建议,国家尽早就个人信息保护问题进行立法、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标准或指南对网站信息安全的技术建设进行规范、建立联动机制共同维护互联网络安全。加快立法步伐,用法规管理互联网,引导网络文化健康发展,对此我国已逐步完善着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予以规范。如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共有十条,主要规定了八个方面的内容。该《解释》通过厘清信息网络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此外,《互联网著作权行政保护办法》、《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也为网络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提高网民的文化素养,加强网络的监督与规范机制

通过加强互联网的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网络文化素养,加强网络的监督与规范机制,实现网络文化的有序化和规范化。特别应把网络文化素养教育结合公民道德教育、法律教育落实到学校。重视互联网的普法教育,从小抓起,培养中小学生的网络教育理念,从而为实现网络文化的多层次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坚实基础。

(三)借鉴他国经验,逐步实行网络实名制

身份虚拟化使得一些网络社会成员利用网络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有必要建立一种网上身份确认制度,使每一个网络身份具有唯一的确定性,能与其真实身份相对应,以便有效地规制消费方在网络中的行为。对此,一些国外的经验值得学习。1999年芬兰开始实行公民电子身份证,2005年韩国的《促进信息化基本法》、《信息通信基本保护法》等,为加强网络监管,推行实名制提供了借鉴意义。

篇10

关键词:网络文化;艺术生产理论;消费主义;大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06-0151-02

一、网络传媒与网络文化

大众传媒正在一个从传统印刷传播方式向电子网络传播方式过渡的转折点上,并且我们可以大胆预言网络传媒取代传统传媒将指日可待。网络传媒相比于传统媒介的优势无疑在于它的载体技术上的先进性,这些特征主要包括:“以高科技为基础,传受空间成为虚拟,传受双方具有交互性,开放和无中心的全球性等。[1]”

正因为这些特征使得网络传媒不仅在逐渐取代传统的传媒传播方式,更在某种意义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网络设备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工作的必需品。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网民达到5.13亿,普及率达到38.3%。并且这仅仅是一个保守的统计,实际运用网络的人数远大于调查数目。网络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必备的工具。在网络传媒的基础上更是产生了代表着当今大众文化趋势走向的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的产生得益于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是一种以“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有两层意思,一是说网络文化必须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科学)和硬件的支撑(万维网平台)才得以产生。二是说网络文化是现实与虚拟的交汇,它不只是精神层面上的,也是物质层面上的,虚拟的精神产物必然有其现实的社会层面的依托。根据,我们以为精神属性的文化归根到底是受物质生产规律随支配的特殊生产活动:“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方式,并且受到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3]”网络文化的精神层面或者说虚拟性的部分归根结底受到物质生产层面或者说现实社会的实在性的部分的制约的。

但是网络文化与现实的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又不简简单单是一句“物质生产决定上层建筑”所能概括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作用与反作用。我们必须细致具体地去分析网络文化的具体特征,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文化的走向。

二、从艺术生产理论看网络文化的特点

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像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一样,对大众文化予以特别关注。但他与其他法兰克福学派成员(如阿多诺、马尔库塞等)对大众文化的持尖利批判的态度不同,他是从技术层面角度分析着手,论证了古典艺术“光晕”的消失以及对用先进现代化技术为手段进行大量复制的现代艺术的肯定和支持。因此他独特的艺术生产理论无疑可以很好地说明当今网络文化的全新特征。

本雅明在《作为生产者的作者》(the Author as Producer)一文中首次明确阐述了“艺术生产”的概念,并讨论了艺术生产中作者与读者的关系问题。本雅明认为,同物质生产一样,文化艺术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生产技术、产品等因素所构成的。在这里,艺术作品的作者就是生产者,他通过一定的生产技术(艺术技巧)产出艺术作品(产品),以此来满足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群体的需要。而文化艺术不断向前进步就是文化艺术生产力与其生产关系二者矛盾作用的结果。“当艺术生产关系与艺术生产力发生矛盾,阻碍生产力发展时,就会出现艺术上的革命,新的艺术技巧就会产生,打破旧的艺术生产关系,把艺术推向前进。[4]”所以,文化艺术生产中的艺术技巧(相当于生产技术)就是艺术生产理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网络之所以能取代传统报纸电视等媒体,就是因为网络文化中的艺术生产技巧要先进于传统媒介。下面笔者试用艺术生产理论来具体分析网络文化所展现出的新特征。

得益于网络媒介作为其基础性的艺术生产技巧,网络文化实现了艺术的生产与消费的融合、作者与读者的统一。如果没有互联网技术的出现,网络文化就不可能出现,而没有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络文化也不可能区别于传统文化。像传统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介其中的艺术生产关系是作为生产者的作者与作为消费者的读者的互相分离为模式的:我们回想在不久之前,我们还是通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进行文化交流的。那时,作者只负责艺术创作,集中精力从事于精神生产。然后媒体工作者如记者编辑等去联系作者,得到作者的作品,再通过印刷、录制等方式将作者的精神生产凝固为一种得以传播的作品。最后读者通过阅读报纸杂志,观看电视等手段来“消费”这些艺术产品。整个文化艺术的生产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割裂为三部分的,即作者的创作阶段、媒体的传播阶段和读者的接受阶段。三个阶段相对的各自独立,互相之间少有影响或联系。这就说明在过去,作者是生产者,读者是消费者,二者的地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他们之间的生产关系也是固定不变的。

但是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传统的生产关系模式,正如本雅明所说:“如果这个工具能使更多的消费者转变成生产者,即把读者和观察者转变成创作的合作者,这个工具就越佳。[5]”网络正是这样的一个工具,它使得读者群体开始从消费者慢慢转变为生产者,最终实现了网络文化中生产与消费的融合。在网络中读者亦不单单是被动的作品接受者,读者可以直接同作者探讨作品甚至参与到创作之中,读者也可以成为作者。可以说此时作者也是读者,读者也是作者,二者关系真正成为了一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这种互为主体性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做以解读:

首先是作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二者围绕着作品所显现出的参与性。这种参与性是围绕着作品而展开的。因为在过去,作品并非是一个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仅有的沟通就是极少数读者有幸与作者进行书信往来),在作者创作作品时,作品对于读者来说是缺席的,读者不可能知道作者的创作计划;而等作品到了读者手里,作品对于作者来说就成了缺席的,作者不能及时了解到读者对作品的反响。而在网络世界里,围绕着作品,读者与作者共同参与构建,二者以参与性的方式去进行艺术生产。例如现在许多导演都喜欢将自己的拍片计划与进度放在主页上与粉丝分享,并通过与粉丝交流而发现新的灵感重新运用到拍摄之中。另外,现在很多作者的作品也有一种开放式的结局,充分地让读者自行决定作品的走向。这些都是网络使得作者与读者围绕着作品而积极参与的体现。

其次是读者与读者层面上的,表现为读者群体之间的互动性。例如,过去任何一种媒介从来没有像网络这样快捷便利地将各式各样的爱好者不分国度的聚集在一起。在过去,如果你喜欢读书,或许你可以参加某出版社的读者俱乐部,定期领取读物以及参加交流会。

但是现在,你只需在搜索引擎上键入你感兴趣的关键字,就可以迅速键入任何一个兴趣小组,同组员们进行交流讨论。而这种读者与读者在贴吧、论坛或者小组之间的互动性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交流心得体验,它更具有一种创造性,例如小说爱好者之间不仅交流关于某作品的感想,他们也会创作同人小说。因此这种互动性的过程和结果也是进行艺术生产的一种方式,同样会产出文化艺术作品。

正是以上这些新特征使得网络文化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也是我们更加确信未来网络文化必然会发展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文化意识形态。但是在网络文化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一些问题。

三、蓬勃发展的网络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本雅明在其《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认为: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社会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电影为代表的现代机械复制艺术迅速取代了以“光晕”为标志的传统艺术[6]。这种新技术下艺术的可复制性,使得艺术的接受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传统艺术‘光晕’的消失到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艺术经历了从本真的独一无二性向复制性、可修改性,从膜拜价值向展示价值,从个体性凝神关照向对展示价值的群体性消遣性接受等一系列的转变。[7]”本雅明的意思实际上就是支持当代的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取代。同样地,我们也可以在网络媒介上看到代表着精英文化的“光晕”的消失,这是大众文化在网络平台对精英文化的一次胜利。至此,网络平台成为一个人人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见解的场所,而非像过去一样由精英人士把持着发言权。网络媒介无疑在这方面为实现自由民主、言论自由等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如同庞勒在《乌合之众》里所批判的那样,充满个性的个体融入群体之后就容易变成一个“无名氏”,这个集体也容易成为乌合之众。在当今的网络上,大众文化一味地对精英文化的批判与排斥,很容易像葛兰西所批判的那样,形成一种在单一群体操纵下所形成的一种广为公众接受的主宰性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往往是非理性的和排他性的。因此我们要警惕这种新的“文化霸权”的产生。另一方面,就是在看似自由,开放的网络世界,我们普通民众似乎是获得自与发言权。可是实际上这种大众文化自由自在的背后早已被消费主义所浸染。无孔不入的消费主义已经同大众文化相结合起来,使得大众的价值观变得更容易物质化和非理性化。消费主义的无孔不入的隐藏性广告会不知不觉间在网络上以自由发言的模式去标榜一种以物质至上为基础的“幸福的”生活模式,以此来操控大众的价值观,从而达到资本家为了在新的平台上更好的兜售自己的商品,使大众沉浸在消费的狂欢之中的真实目的。这无疑是在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值得我们警醒的地方。

总体言之,网络文化还是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主要还是积极向上的,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陷阱”,那么网络文化无疑将会是体现普通民众智慧的绚烂多彩的一种先进性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詹恂.网络文化的主要特征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5(2).

[2] 陆俊,重建巴比塔――文化视野中的网络[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4] 畅广元,李西建.文学理论研读[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3.

[5] 本雅明.作者作为生产者[A].刘小枫.现代性中的审美精神[C].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