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科研课题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经济学科研课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经济学科研课题

篇1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创造条件;上机操作;学科整合

0 引言

在信息化社会里,能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人们应具备的基础能力,这个能力如同“读、写、算”能力一样重要。加快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实现教育信息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如何上好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谈谈个人的点滴体会,与广大同仁共享。

1 探究学习条件,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计算机是一种辅助工具,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技能性的课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它的结构并能熟练地操作。由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很多内容极具抽象,如果沿用“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方式,结果只可能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听得云里雾里。那么,怎么来上这门课,让学生能听进去,也有兴趣来听呢?

我们在教学时抛开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让枯燥无味的理论课成为学生探究学习的动手实践课。如“计算机组成”这节课,以前在讲这节内容时,或是从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入手,讲完计算机如何工作再说它的每一个工作环节需要用到什么样的物理设备;或是从视觉角度出发,讲我们面前有一台电脑,直观地能看到什么,这些部件起什么作用,然后说机箱内还有什么。但机箱内的东西,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学生因为没有直观地看到过,很难理解,教学效果不好。实际上,学生目前所具备的是初中知识水平,对电子管、集成电路等不理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能认识这些配件,能知道它是物理器件,知道它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就行。因此找些废弃机箱的配件,让学生能直观地看到这些物理元件,如主板、CPU、内存条、硬盘、网卡、声卡、显卡等,拿到教室进行现场教学讲解。将它们的组装方式演示给学生看,同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组装机箱设备。由于以前从没有这样上过信息技术课,学生们感到很新鲜,注意力也格外集中,上课效果不错,几乎只用了一堂课,学生就对计算机组成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连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同学,也消除了对计算机的神秘感,在以后的上机课中能大胆地动手操作了。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学生从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通过亲手操作获取知识,学生改变了学习情感与态度,树立了探索精神。

2 制造合作学习情境,讲、做、练紧密结合,优化上机操作过程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使用。对于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或者小学阶段已经学习过相关的基础知识,因此学生不感兴趣。但是他们所掌握的知识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设计好课堂教学内容,使这些同学不再有枯燥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是一个必须解决且很关键的难题。

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在教学内容要求不变的前提下,合理使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完成有兴趣的任务过程中,不仅掌握了操作技能,而且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培养了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民主价值观。如在讲解Excel的制作电子表格时,课本上沿用的是多年不变的一张“部分刊物销售情况统计表”,学生对此毫无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根据我校实际(因为我校的学生在考试时是一个年级一条龙排考号方式),拿出学生的考号编排表,让学生们来编排考号。答题的要求是:全年级一条龙编号,轮流抽取各班同学依次排号;按考号顺序登录成绩、并分班出成绩册。这样的问题设计出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关,使得同学们兴趣大增,纷纷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二至三人为一组,讨论解决方案,动手操作,看自己的方法是否可行,最后在班级前给大家演示。有个小组学生代表上前讲到,既然是全年级学生排成一条龙,每个班一次抽一个学生参加排队,全年级十六个班,那么一个班的同学每相邻两人之间的考号相差十六,呈等差数列的形式。如一班的第一个同学的考号可以写01001,第二个同学的考号为01017,把这两个数作为数列的前两个数,用Excel的自动填充功能来添加,到全班同学全部填写完。第一个班编排完之后,再写第二个班,依次类推。那在回归本班时就容易了,按照考号增序排列就行了。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在考试后登录分数的时候,我们可是需要按照考号的后面几个数的递增顺序排列,不考虑班号,也就是全年级的一条龙排列的啊,怎么办?

同学们回答,使用函数把考号前面的班号去掉,然后按照递增的顺序排一下。“班号去掉后,那怎么知道哪些同学一个班?我们的班级分数册怎么办?”教师再问,同学们卡了壳。这时另一小组的同学说,“老师,我们的方案比他们的好。”“看了才知道。”其他的同学纷纷说。于是那个小组的代表来到前面给大家讲到:“我们的方案是将每个同学的考号分成两部分,分别放在两个单元格中,一个单元格中写班号,另一个单元格中写一条龙序列,序列设成文本型,保证我们的考号位数一定,填充的方法和前面他们讲的一样,只不过是分开填写的,给同学们考号时将两个单元格的内容列到一块。在操作中,排考号和归班互不影响,而且也易于增减人数。”教师让大家讨论,得出演示内容的优、缺点,教师又给了及时的补充。学生纷纷点头:我们在平时解决问题的时候,不能仅局限于一种思维方式,有时必须抛开传统的解决模式,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实践证明,学生自己讲一遍胜过听老师讲十遍,其他学生通过听讲、讨论和教师的演示,也能很好地掌握本节的重点内容。这样,通过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同学们在解决过程中不但很好掌握了本节课要学习的操作,也学会了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培养个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同时,这种合作学习也弥补了教师一个人面向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团队学习中得到发展。

3 设置自主学习机会,重视作业的处理,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布置合理、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习效果。由于信息技7R教育学科可操作性强,所以布置作业应多注重实际,与上机操作及其它学科结合起来。如在讲完PowerPoint多媒体演示文稿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个演示文稿(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如自我介绍、班级特色、或是联系其他学科的教师,帮老师制作一个具体的课件等。有几个同学就决定帮物理老师设计力学公开课多媒体演示文稿。他们从网上下载了几个相关的演示文稿,然后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中复制一些现成的动画,进行必要的文字输入、公式编辑并且加上一些简单的线条性的图片,为了把自制的图形做好,他们有的还在其它的软件中把图做好,然后作为对象来,而后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等,为使多媒体演示文稿绘声绘色,他们还给文稿中添加了声音,设置动画效果等。

这样的课后作业,让学生既增加了学习兴趣觉得富有挑战性,既锻炼了能力,掌握了制作课件的技能,可谓一举多得。在整合过程中,要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让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学生使用计算机获取、处理信息就像使用电话、铅笔、橡皮那样自然。

4 积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

篇2

20世纪80年代,学界在对传统教科书体系进行整体性反思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在这场讨论中,与人本主义的关系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首先展开的是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讨论。在这场争论中逐渐形成了三种代表性的研究路向与理论兴趣:一是人学研究思路。代表性的学者是吉林大学的高清海先生,他受到马克思关于人或社会的三种形态理论的启发,即最初的人类以族群为本位(“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经过个体本位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才能到达人的最高发展形态(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形态),即由人的“类”本性决定其必然去向,由此形成了“类哲学”的思路。[1]二是实践唯物主义研究思路。有许多学者基于对苏联理论体系的反思提出了实践唯物主义的问题。他们在文本层面上以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论著关于“实践”的论述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在理论层面上以“实践”为核心概念来重新解释哲学,以“实践的唯物主义”来概括哲学的特征本质,形成了一股颇具影响的哲学思潮。三是哲学史的研究思路。从学理上讲,关于哲学本质的回答需要回到经典作家即马克思本人的思想发展进程中进行考察;因此,人学与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向之争便直接引发了哲学史研究的重大理论分歧之争。其争论焦点是,代表马克思成熟思想的经典著作,到底是人学韵味浓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还是更为强调现实实践逻辑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或《德意志意识形态》?此外,还有一些学者无意识地突破了人学与实践哲学的范式之争,十分敏锐地提出,马克思晚年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关于历史学、人类学的转向以及人类学这个问题,显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动向,也是哲学研究中无法绕过的问题;但在当时,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事实上,在20世纪80年代末,俞吾金先生便已将思考的目光定位在人类学问题上,他当时提出马克思对社会人类学问题的思考贯穿其一生,在思想发展上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哲学阶段、政治经济学阶段和文化学阶段。[2]但总的来说,在当时人类学问题对于重新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整个学说的重要性并没有引起整个学界的充分重视,因此学界未能进一步对马克思的人学与人类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其原因有许多方面,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我们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局限于传统教科书体系(即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有关。哲学的发展需要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的研究突破作为支撑(正如马克思本人哲学思想的发展与他的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实践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哲学一个重要理论特质;在当时,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哲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并未同时取得与哲学一样的进展,因此单纯依靠哲学界的自我革新很难实现理论的整体性创新。

在无法获得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学科支持的情况下,哲学单兵突破的局面必然受挫,从而使得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等问题的讨论不能突破哲学的学科意识束缚,走向更广阔的理论天地。当前学界所热议的理论整体性问题以及“现代学术建制和理论研究的学科化对理论整体性的影响”正是针对这种学术分工体制的弊端提出的。[3]从研究范式转换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一个重要成果是中国的哲学研究开始摆脱教科书的“体系意识”来思考自己的“问题意识”。不过,从现在的理论视野来看,这种问题意识其实是一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这种基于学科视角的问题意识开启了中国化哲学的学理性思考与学科建构,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学科建设意识的主导下,哲学研究呈现专门化与学术化的趋势,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以及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等相关学科的发展越来越专业,但与此同时彼此之间也越走越远,甚至有分道扬镳的苗头与趋势。从哲学变革与发展的历史来看,其最重要的经验是打破经院哲学(即所谓的学院哲学)的束缚,而其最重要的理论支持则是来自政治经济学。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指出,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剩余价值规律是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到科学的理论前提之一,因为“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4]161。哲学学科意识的束缚以及理论研究中政治经济学批判范式的缺失,对于当时的人学与类哲学研究而言,直接导致的问题是没有理解马克思“历史科学”(即历史唯物主义)与人学、类哲学的重要关系,同时也没能与西方学者的文化研究、人类学研究等相关学科进行有效对话。

二、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人学思想

从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马克思的历史科学与人类学具有密切的关系。人类学把自己的学科定义为“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这一学科体系的形成,虽然与殖民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紧密相连———它在19世纪的学科分工体系中被定位为对原始社会或文化的研究;但是,随着殖民体系的解体,人类学已突破异文化研究的局限性,正在重新定义其对人类整体多样性的研究。正如有学者所认为的,人类学学科除了从某一学科的角度进行人类学研究,更为前提性的则是哲学层面的理论基础,即涉关存在论———基于人作为一种存在来探讨人类发展的起源、人类发展的动力、人类创造的文化、人类发展的规律、人类前进的方向等。[5]人的本质是什么,不仅是人学研究所关注的哲学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人类学问题。在古希腊哲学中,有些具有朴素唯物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把人看作自然的一部分,而智者学派把人定义为具有智慧和美德的政治动物。基督教神学则认为人是上帝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绝不可能是像动物一样的自然存在物,使人学回落到神学逻辑中。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成就是以人为中心对抗基督教神学的以神为中心,它不仅重视人的自然本性,也关注人类的理性和意志,从而引发了近代哲学的“主体性”问题大讨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以及进化学派观点把人看作是由猿猴进化而来,从而将自然主义人学推向了极端;作为自然主义人学思潮的反向运动,欧洲大陆的思想家们则在对宗教神学的反思中发展出了理性主义人学思潮,这一基于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笛卡尔著名的“我思故我在”命题中被准确地表达出来———“我思”是人的本质特征,“我思”是人与动物的关键性区别。这种人类理性的本体论思想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发展到了某种理论上的极致。德国古典哲学不仅把“我思”(观念)理解成人的本质,而且把它作为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从而建构起庞大的观念论思想体系,并最终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达到顶点。而在德国的观念论思想之外,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路向,即发现人不仅是一种自然动物,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与历史的产物,因而提出了“历史哲学”的问题,这一问题域在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和黑格尔等思想家的不断探索下,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感和历史哲学韵味的人类学思潮。这种具有深厚历史感的人类学思想路向,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便是历史科学。今天,随着马克思哲学研究以及国外研究的深入,我们应当重新拾起一度中断的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并将这种反思推向一个自主性的理论建构。这是中国学界走向理论自信的表现。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包括人类学)、政治学等学科上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为我们重拾人学与类哲学的话题提供了极好的学科背景。我们应当在这个基础上将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类哲学)有效沟通起来,以打开哲学与人类学研究的新视野。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提出的人类学只是一个在学科意识的束缚之下不得不采用的“名称”———因为学科话语体系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者的行规。换言之,人类学这一提法只是一个“方便法门”,读者可以不必拘泥于这一名称本身,重要的是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关于这个问题,涉及两个重要的理论:一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二是我们应当如何理解马克思的人学(人道主义)思想。关于第一个问题,即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过去我们之所以无法把政治经济学与类哲学有效结合起来,是因为我们对政治经济学的理解受限于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体系。实际上,在马恩经典著作中,他们所阐发的政治经济学跟苏联所编撰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有差异的,其重大差异我们可以用恩格斯的定义来解释一下。恩格斯认为,政治经济学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广义层面,一个是狭义层面。狭义政治经济学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因此,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里面谈论的劳动价值论、资本、货币、商品等这些实际上是隶属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范畴。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的设想,马克思有一个宏大的理论构想,但并没有完成,只出版了其中的一卷(即《资本论》第1卷)。根据马克思在1859年写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设想,狭义的政治经济学应当有六大部分,分别为资本(这部分后来演化为《资本论》的整个体系)、国家、土地、国际市场、国际贸易,还有一部分是关于劳动的问题。换言之,苏联学界所理解的政治经济学,只是马克思本人关于狭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马克思生前还没有来得及把他整个思想完整地建构出来。而广义的政治经济学———实际是历史科学,按照恩格斯的定义,它指的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规律的研究。广义政治经济学在研究对象和范围上更为广阔,它不仅仅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也包含前资本主义社会,另外还包含东方社会,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这一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恰恰与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相重合,而狭义政治经济学则与经济人类学具有诸多共同之处。关于第二个问题,即如何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关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不得不提到他与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在此我们主要以康德和费尔巴哈为例来说明。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康德最后出版的著作便是《实用人类学》,邓晓芒认为它“是康德二十多年讲授‘人类学’课程讲稿,也是康德本人自己整理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康德毕生的书斋生涯其实都是以人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他那一切令人生畏的思辨最终都有一个集中的主题,这就是人的存在和使命”;因此,“仅仅从认识论上的‘批判哲学’来看待康德哲学已经显得过于狭隘,必须从人类学的立场来考察康德整个哲学体系”。[6]1-2从这一角度来看,康德哲学的重要贡献是将神学(宗教问题)人类学化。从思想史的角度看,这一思考路向显然深深地影响了马克思。费尔巴哈作为直接影响马克思的思想家,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一书中对宗教哲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以期恢复人在哲学中的地位,这使马克思豁然开朗。

篇3

关键词:精品课程;ITIAS;教学录像;教学特征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3)22-0072-05

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课程教学录像是体现课程特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客观反映了课程教学的全过程,集中反映了课程教学团队先进的教学思想理念,娴熟的教学能力技巧,丰富的教学内容资源以及高效的教学组织管理。根据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建设6000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其中5000门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通过对原国家精品课程优选后转型升级,并适当补充新课程的方式建设。[1] 如何提升现有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的质量,使之适应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要求是我们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本研究通过对课堂教学录像的深入观察和数据统计,研究总结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教学特征、拍摄要点和存在问题,对提高网络教学资源的质量有积极的意义。

一、ITIAS在课堂教学分析中的应用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landers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以下简称FIAS)是美国学者弗兰德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课堂行为分析系统。该系统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一套描述课堂互动行为的编码系统;一套关于观察和记录编码的规定标准;一个用于显示数据、进行分析和实现研究目的的矩阵表格。[2] FIAS虽有其优点,但是其强烈的结构化、定量化研究特点,且无法反映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给它的应用带来局限。不少学者对其作了改进。首都师范大学的宁虹教授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对FIAS进行了三方面的改进:(1)对编码的赋值赋予意义的联系;(2)绘制主要参数的动态特征曲线,描述课堂教学过程;(3)通过描述性观察、访谈获得质性资料,与FIAS 主要参数及其动态特征曲线相结合进行深入分析。[2] 华东师范大学的顾小清教授结合自身实践,对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作了一些改进,增加了能够反映学生行为的内容,以及能够反映多媒体技术与师生互动的内容,并将改进后的编码系统称为ITIAS(Information Techno -based Interaction Analysis System,以下简称ITIAS),具体内容见表1。[3]

由于改进后的ITIAS更能全面体现课程教学过程,且精品课程的主讲教师全部采用多媒体演示系统授课,因此本研究采用将描述性观察、课后访谈的质性研究方法与ITIAS编码系统对课堂教学进行量化评价结合的研究方法,既能客观真实地反映课堂的原貌,又保证了课堂分析的科学性与客观性。

二、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分析

本研究从我校已拍摄完成的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课堂录像中选取出15门精品课程的20位主讲教师的20节课堂教学录像进行分析。课程涉及医学、教育学、文学、工学等不同学科,所有主讲教师均为该学科领域的权威专家教授、经验丰富的教学名师,这其中校级以上教学名师就有10人。首先采用ITIAS 编码系统分别对20门课堂录像进行手工编码。为了确认编码的准确率,我们利用可以读秒的视频播放软件对课堂录像进行反复查看确认。将这些编码对每部课程录像生成迁移矩阵、动态特征曲线、课堂交互行为比率表。记录编码的同时用文字在课堂记录表中描述课堂教学过程。然后利用分析矩阵法、比率分析法、时间线标记法等,从课堂结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应用、教学效果5个方面进行分析。

1.课堂结构分析

图1为20节课的教师言语比率、学生言语比率及课堂沉寂比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教师言语比率集中在48%-86%之间, 学生言语比率在6%-27%之间, 课堂沉寂比率集中在8%-31%。这说明所有课堂均采取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为辅、师生积极互动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课堂录像观察发现,课堂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的语言不多。课堂沉寂部分中一部分是学生在思考问题,一部分是学生在做练习。

通过ITIAS的代码对教师与学生的行为状态按时间发生顺序进行统计,我们汇总出每一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行为和学生行为交替出现的次数,见表2。学生的主要行为是回答教师提问或主动发言,平均每节课学生行为频度次数为10次,这说明主讲教师能够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课堂讨论机会,让更多的学生表现自我。

教师实时发问比率,反映的是教师利用学生的观念,立即使用问题的方式以响应学生话语的倾向。数值愈高,表示教师愈能实时追问学生的话语,其计算公式为:

从图2(教师实时发问比率图)中可以看出教师实时发问比率大都集中在43%-56%之间,说明20位主讲教师倾向于通过问题来引导教学的进行,能及时利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

通过ITIAS迁移矩阵我们还能观察到主讲教师提问的创新程度。教师提问驱动学生回答的情况,代表了训练型提问的程度,由矩阵中的4-4、4-8、8-4、8-8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显示;教师通过接受或采纳学生意见诱导学生主动发言的情况,代表了创新型提问的程度,由矩阵中的3-3、3-9、9-3、9-9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显示。[2]通过对20节课的迁移矩阵进行分析,发现有14节课形成了由3-3、3-9、9-3、9-9四个单元格所形成的闭环。主讲教师提问的创新程度较高。同时通过录像观察发现,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观点不同的学生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会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导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行判断什么是合理的。

2.教学风格分析

通过对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率的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教学风格的倾向,其计算公式为:

从图3(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率图)可以看出所有教师间接影响与直接影响比率均大于100%。这说明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是以趋向于接受学生的情感,鼓励表扬采纳学生意见的间接影响为主,师生关系融洽。通过录像观察发现,主讲教师教学中对学生的直接影响是以讲授知识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为主。

3.教学方法分析

通过录像观察,20节课的主讲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经过精心备课,大都综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各种教学方法使用的频次如表3所示。

20节课均使用讲授法作为主要的教学方法,这表明传统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仍然受欢迎。根据课程学科的特点,主讲教师已经不满足于一节课用一种教学方法,而是将多种教学方法穿插融合。

4.多媒体技术应用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20节课的录像,统计出每节课中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使用情况如图4所示。多媒体技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由于学科的不同数值各不相同。医学课程涉及大体标本,教师将实物展示台、虚拟实验室与计算机相结合,因此数值较高,而数值较低的是理工科中与定律运算推理有关内容的课程,这些内容教师多采用传统的板书教学。

5.教学效果分析

图5为20节课程中积极整合格与缺陷格占总采样的比率。从图中可以看出,每节课积极整合格的比率都远大于缺陷格的比率,说明这些课程主讲教师很少用指示的口气直接控制学生,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是双向的。通过录像观察发现,主讲教师紧密围绕课堂教学内容,提出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反馈交流,逐步引导学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精品课程主讲教师课堂教学特征总结

通过对20位精品课程主讲教师的课堂录像观察与数据统计分析,我们看到主讲教师们仪表端庄、大方,讲课从容、镇定、有激情。作为教学名师,我们将他们的教学特征概括为以下5个方面:

1.对待教学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热情

主讲教师们经过精心的备课,认真消化课程内容,通过富有激情的讲课,将学生吸引住。主讲教师多为该专业领域的科研专家,他们在讲课时注意把自己学科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入到课程里,深入浅出的讲解,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他们善于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将各种教学方法相互渗透、综合运用,体现了“教无定法”的思想。

2.知识广博、专业精深,注重基础

无论医学、理工还是人文学科,教师都有深刻的思想,有全面的、甚至跨学科的知识,他们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关注基础知识在当前社会中的应用以及与前沿工作的关系。这样不仅使课堂生动有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比如1号课程教师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成果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听课时注意力非常集中,不但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开拓了视野,体现了科研反哺教学的目标。

3.注重方法与能力的训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分析数据可以看出课堂上教师讲解所占的时间较多,但他们并不是一直在讲授课程。教学教的是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讲教师在教学中不会对学生灌输观点或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悟道”。

4.关注、尊重和理解学生

通过课堂录像观察,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接受或使用学生的主张,并对学生给与表扬或鼓励,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新的讲授内容,师生交流互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赢得了学生的尊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5.合理地应用教育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技术的先进不能代表教学方法的先进性。教学思想,实验演示,现场学习等是技术无法代替的。教师们应结合学科特点组织课堂教学,适当地使用各种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四、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拍摄技术及要点

教育部在2010年制定了《国家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技术标准》,目前各个高校都按照这个标准拍摄课堂教学录像,有很多学校按照技术标准建立了全自动课堂录播教室拍摄课堂录像,拍摄制作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并流程化。为保证录像的教学质量,在准备和拍摄时,结合学校精品课程录像拍摄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教师服装颜色应着暖色调,与黑板和白墙有区别;服装款式宜正装,最好有口袋,方便放置无线话筒;服装花色上不宜选择格子和条纹的图案,以免在镜头中产生眼花的错觉;

2.教师要尽量将学生安排在满足摄像机最佳拍摄的位置;回答问题的学生要安排在教室中间,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教师要维持好上课纪律;

3.讲课的课件要在上课前提前拷贝到教室电脑中,并播放调试好,防止教学过程中因课件播放的问题而中止课程的拍摄;课件的背景与文字要有明显的色差;非音乐类课程要慎重使用音乐和课件切换特技;

4.一节课50分钟,包括导语、正式内容和结束语,要连贯完成,不能讲与课程主题无关的内容,不能做小动作,影响拍摄画面的效果。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

教育部对精品视频公开课制定了教学与技术规范,与其对比,我们现有的教学课堂录像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录像是在互联网上共享的,有些主讲教师讲课中带有地方口音,不但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传播的效果,建议教师在拍摄前至少将主要的名词术语的普通话练习标准;

2.所有课程均为随堂拍摄,均是在学生原来上课的教室拍摄,没有注意教室环境的布置,建议拍摄部门要为教师选定光线好、环境整洁的教室;

3.教师虽然对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备课,但面对摄像机镜头,仍然有点紧张不够自如,有时仍然会出现一句话重复几遍在说的状况,建议拍摄前与教师多交流,让他们把摄像机视作学生在听课;

4.使用双机位拍摄-后期剪辑模式制作课堂教学录像,不能完全生动展现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互动环节,1个游动机位很难立刻追赶上学生回答问题,在做实例展示时,很难多角度反映教学内容,建议参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技术规范,将拍摄机位增加到4个,并根据教学内容先期进行脚本设计,将拍摄镜头设计好,使用导播台,导播工作站、专业录音话筒等设备现场实录。

5.目前使用的2010年版的《国家精品课程上网技术规范》压缩视频文件,图像较小,视频不清晰,特别是动态的镜头都是模糊的,建议参照精品视频公开课拍摄技术规范压制视频文件。

六、小结

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已经开始,为更快地适应新的课程建设发展需求,本文分析和总结了目前现有的精品课程教学录像,找出问题与不足,对拍摄出高质量的精品课程课堂教学录像,提高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水平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高[2011]8号文件,“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Z].

[2]宁虹,武金红.建立数量结构与意义理解的联系――弗兰德互动分析技术的改进运用[J].教育研究,2003,280(5):23-27.

[3]顾小清,王炜.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4(7):19-21.

篇4

各位考生:

现将我校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成绩(附件1)上网公示(注:“-1”为缺考;非我校自命题科目,其成绩栏显示为“0”)。

公示期为2016年1月16日至1月20日16:00。

考生如对自命题科目考试成绩存有异议,可于1月20日16:00前向我办提出成绩复核申请。逾期不再受理。成绩复核申请程序如下:

1.申请成绩复核的考生请下载并填写“成绩复核申请表”(附件2);

2.申请表由本人亲笔签字后将扫描版发送至电子邮箱:yjs_heuet@126.com。(邮箱有自动回复功能,请勿重复发送。主题写明:2016年成绩复核+姓名+报考专业,文件总大小不超过2M)

注:成绩复核只针对错判、漏判和错核分等事项,评卷宽严不在复核范畴。

我办将于1月22日前后将成绩复核结果上网公布。

附件1: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科目成绩

附件2:自命题科目成绩复核申请表

篇5

关键词:经济金融学;人才培养目标;实验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1

一、引言

经济金融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仅仅具有基本素质是达不到培养目标的,还必须具有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我们认为,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应当具有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牢固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政策法规知识。扎实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培养学生拥有基本的经济素养和经济金融学视觉,通过扎实的基础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经济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培养学生牢固的专业知识,必须根据经济理论和实践的变化有选择、有区别、有重点地向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就是培养熟练的业务操作技能。我们认为,数学、外语和计算机技能是培养经济应用型人才的“三剑客”,如果学生缺乏这三种技能就会直接影响了学生研究、分析和创新的能力。数学模型看不懂,外文文献不能阅读,计算机不会操作,如何去捕捉经济金融学学术前沿知识?如何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和沟通?此外,还要掌握一些必要的经济管理技能,了解经济运行过程,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了解政策法规是培养应用型经济金融学人才必不可少知识,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不同时期经济方针政策以及地方的经济状况应当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经济运行进行判断和分析。

二、经济实验课程体系构成的设想

传统的经济金融学专业主要是以理论课程为核心,强调的是专业知识面宽又厚,研究能力强又深,适应性广又范,几乎没有考虑去研究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问题。因此,对于去研究探索开发经济金融学实验体系的构成问题就更加无人问津了。而在当今高校大力提倡培养“四种能力”的背景下,实验课程在全国高校呼而欲出,文科类专业要向理工科专业看齐,纷纷开出各种各样的实验课程,特别是实践性比较强的管理类专业模拟实验逢勃发展,而与经济金融学类相关专业的实验也逐步开始起航。但唯有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问题使各高校成为了难题,因为至今对于经济金融学专业的实验课程的确是不知从哪个方面去开拓为好,经济理论课实在难以谈及实验问题。

如何构建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体系呢?在既没有前人经验的借鉴,也没有现行模式可循的情况下,只有靠我们在教学中去摸索,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去完成或者去开创先行,这是一项既艰苦又神圣的事业。经过我们研究,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的开发也不能离开它本身固有的研究对象。经济金融学的研究对象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经济金融学既是一门研究关于资源配置的高度抽象的学问,又是一门经世济民的学说。

1.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

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是指利用经济理论去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种实验课程是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出发,去寻找经济理论依据,说明经济现象存在的道理。比如一张百元人民币掉在路上,在没有人看护的情况下,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过路的人捡走。这个现象至少可以用两个经济金融学原理去解释它:一是用需求定理去解释,因为对于每个人来说都需要人民币进行消费,而且当路人捡走人民币时也不用花费什么代价,就可以使手上的人民币数量大增,所以他把人民币拿走了;二是用稀缺资源原理也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因为人民币对于一般人来讲是属于稀缺资源,多胜于少,人人都想得到它,而且所拥有的人民币越多越好,所以在没有别人看护的情况下,第一个路过的人就会把它捡起来占为已有了。

根据老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教师在组织这类经济实验课时一般可以采取两种教学组织方式:一种是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通过选择恰当的经济现象去寻找经济理论,从而可以加深学生对经济理论的认识;另一种是教师在讲述经济理论原理之后,列举出与原理有关的经济现象,让学生进行讨论,由学生自己去找出经济现象的答案,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经济原理的认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经济解释性实验课程通常是与理论教学同步进行的,因此又把它称之为同步实验课程。

2.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

经济验证性实验课程是指在事先设定控制实验条件的范围,由学生去进行自主实验进行验证,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规律,并加以应用的一种实验课程。这类经济实验课程往往在学生学习了经济理论原理之后,通过老师事先设计实验项目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给予的条件展开实验,最终找出答案,来证实经济理论的真理,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推广应用。在组织教学时一般采用“设定――验证――应用”的教学模式。比如我们现在开设的《计量经济金融学实验》课程就是验证性实验的范畴。当然这种实验也可以在事先建立操作软件平台基础上进行,如我们开发的生产交易软件平台就是其中之一,只要赋予实验控制条件,学生就可以在平台上完成实验任务。由于验证性实验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实验过程比较复杂,经历的实验环节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因此这类实验不能象解释性实验那样随堂同步进行,而应当单独开设实验课程,集中一定的时间去开展实验。

篇6

关键词: 团队精神 创造性思维 师生互动

面对学习型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如何构建适应终生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是当今全球教育共同面临的课题,也是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一、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的互换

教育社会学认为,教师是课堂――微型社会的掌权者、主导者、组织者;学生是被领导者。师生互动单向性特征明显,在大学课堂中,教师讲座式满堂灌的模式普遍存在。传统的教学强调教师的权威性,新型教学强调师生间的合作自主、探究启发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活动的各项任务是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完成的。在新型课堂环境构建中,教师负责概念及原理等的阐述,进行有效可行、充分真实的课堂内容设计。

在当代大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进行更多思辨、实践、研究、讨论,这些对知识的重建有积极作用,同时有帮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用这种方式获取知识的能力,会使学生受益终生,对于学生积极探索、发现问题、创新实践、积累经验和历练智慧得到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此外,教师需要对教材从内容,结构到教学方法――内容呈现的方式等各个方面进行重组,提高课堂交流效率和学生参与度。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要树立较强的时间意识和效益观念,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策略性、智慧性指导,指导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文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应该遵循的首要原则便是平等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教师要注意提问对象的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在课堂活动中不积极参与的学生,从一些简单的问题开始,首先培养这些学生的参与自信和欲望,初步建立起教师与学生的关联,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大学一年级学生在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普遍参与度不高,表现比较被动,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在语音语调方面,教师有时会在学生发言回答问题后对其纠正发音,这样虽然让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但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害怕在课堂上发言。教师提供给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平等机会,体验学生的挫败感,不要让学生产生被冷落的感觉。事实上,对于那些本就不自信的学生,纠错可能不如正面的鼓励来得重要、有效,学生受到鼓励会树立自信心,才能更有动力参与到与教师的互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对于问题的分配具有明显的分配性。例如对于一些表现积极、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论证性问题;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会提问一些判断性或者描述性的问题。教师力求做到缩小师生互动差异,教师需要努力克服个人主观上对不同学生的期望和评价的偏见。

Annett认为学生的反馈一般具有三种功能:1.刺激: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努力;2.强化:强化学习者的表现;3.信息/知识:有助于更正答案[1]。教师根据已有知识激发学生探询新信息并超越已有正确答案,或在学生的错误回答之后提供一定的暗示和线索。当学生不能回答提问的时候,教师可设计一些变通性的提问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或一些辅的问题,或给予相关知识加以引导。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运用积极的反馈引导学生思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然而,许多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往往只停留在重复、更正学生回答的层面,缺乏追问、延伸及层次的扩展[2]。教师在课堂上对情景的设计和巧妙的提问方式对于激发、活跃和渲染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氛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课堂互动的时候,要经常研究有意义的语言情景的设计和提问的技巧与方式探索,既要以情景吸引和感染人,又要善于通过问题本身给学生营造轻松的表达余地和空间。教师如果能在实施评价的时候多鼓励学生,使学生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英语学习将会更加有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参与激励,给学习者提供足够的参与机会。

师生角色的互换,教师做学生,学生做老师,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其他人面前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让他们直接对教师工作有一定了解,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的师生角色互换对教师的教学是有好处的,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要学会换位思考,学会放低自己,学会抛弃师道尊严,学会经常微笑,学会站在学生立场,把握学生思维过程,尊重学生人格,特别要鼓励特困生大胆敞开他们的心扉[3]。教师处在学生的位置可以更加直接、更加真实地感受学生的学习情况、心理状态,并以此为根据对教学内容,对教学方式进行相应调整,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拓宽师生互动的深度和广度

师生间的互动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对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具有理解力和参与性,这对教师对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提问策略有着更高要求。在问题设计上,教师应该注意问题的时效性和兴趣性。话题的引入,要充分激发学生参与话题讨论的积极性和英语学习的兴趣;话题内容的时效性也能够引起学生更多关注,例如一些学生可能会感兴趣的时事新闻,或者当前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等。问题内容的设计对于课堂学生参与度的提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问题的设计侧重问题的探索――原因和过程,而不仅是表面肤浅的问题。从问题的难易程度,学生可能的回答的初判,回答学生对象的选择,回答问题的时间长度,教师的引导方式,到教师得出的结论等,都需要教师进行全方位思考,进行深思熟虑。不同学生对同一知识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和问题的回答中产生一定差异,而课堂交流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能产生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梳理有利于师生间互动的教学目标,研究和营造有效课堂环境,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提供优质的物质和精神环境保障,该有效环境对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的积极成长有重要的作用。此课堂交流场所需要教师、学生及所有参与者(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开发和营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看成是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合作者、主角。教师有责任营造一个轻松友好的互动氛围,尽量满足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需求。在适当的时候组织活动,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的消极情绪就可以转化为积极的情绪,减轻焦虑,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传授者、知识权威的代表者,而是学生学习中的合作者,既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挥者,又是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的研究者。教师要精心备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逻辑的分析,将学习英语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告诉学生,将学科的发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学习的探求欲望。中国传统教学中比较多的是个人独立完成作业或课题,除了课外活动,在理论学习中很少有团队小组合作完成的项目。这样虽然锻炼了大学生个人思考和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但是也削弱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新型教学中需要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过程中会有明确的任务分工、流程管理、策略制定及监督措施,也会占用相当的时间在课下提出个人观点进行辩论,最终得到团队共同认可的结论,之后在课上选出代表陈述自己团队的观点,同时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辩论。因此,每个学生除了努力完成好自己的作业报告外,还要认真倾听其他学生的报告观点,互相学习。通过老师系统重点讲授一些知识点及班上其他几十位学生的不同专题报告,学生能够学到丰富的知识,进行激烈的思想碰撞,而这些知识仅靠老师传授是做不到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新型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的要求,在合作中学习,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的同时,增加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得到了心理上的自信建立、知识上的增长、能力上的提高。

教师对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情况的反馈,包含了教师对学生努力程度,智慧的肯定和赏识,对学生思维认知等方面偏差的纠正,这常常会影响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教师对每组报告的评价和反馈力求恰当。每个小组获得的成功,取决于每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与学生共同完成具有挑战的开放性问题,分享学生在合作创造中产生的喜悦,感受师生合作精神共同成长的快乐。在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的时候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新型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个人自学为基础,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首先根据每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和教师要求的阅读教材或材料,思考问题,探求知识。例如,Unit1“Who is great?”,学生在学习此篇课文之前,首先课前学习单词表中的单词,快速阅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标注出文章的难点,归纳出重点,根据课文的结构,自己总结出the personality traits that great people have,此外,在班上陈述自己眼中的伟人及他们的成就,学生可以从学校的图书馆、网络上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撰写专题报告,这样培养学生搜索资料、组织资料的能力。教是最好的学,在现代教学中,可以由学生主导教的地位,师生之间的交流,交换位置,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突破学生闭门造车、缺乏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弊端。课堂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需要学生进行积极思考、主动提问,师生在讨论过程中实现一种知识的火花碰撞和情感互动,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良效。

课堂上的师生互动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师生互动一个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课堂上学生的提问,如果课前学生没有进行自主学习,没有提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对一些知识的盲点和疑问点进行标记,对一些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那么课堂中师生互动就会因为学生没有提前做好课堂准备工作而受到阻碍。教师在课前有计划地设置一些有关词汇教学的活动或练习,让学生引用一些关键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进行改写或复述,加强听说读写训练,为所学词汇的高频率出现创造机会,在运用中及时巩固尚未遗忘的所学单词。如果想熟记所学词语,不断扩大单词量,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则只读教材中的课文是不够的,必须扩大阅读面,尽可能地多读些与课文难度相当和内容相近的课外读物,只有经常在课外阅读中接触更多的单词,才会加深印象,长期这样坚持下去,就会自然而然地记住单词,培养阅读的习惯记住单词。开展课堂师生互动,利用一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课堂交流。学生的presentation及报告既贯穿教师讲授的知识要点,又增加了相关专业的研究进展及书本上没有的知识。营造一种自主学习探究的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启迪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积极动口、动手、动脑,在课堂参与中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能以解决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疑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展开思维,大胆构建自己的创新意识,积极大胆地谈谈个人的认识和观点[4]。

有效教学的核心形成并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实现教师“教知识”走向指导学生学会“学知识”,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走向主动勤奋学习,逐步实现学生学习能力、评价能力与思维能力与日俱增,逐步实现智慧型、思想型、行为型有效教学。走近课本,保证一定的阅读篇数,注重学生的查阅资料能力,划着重点读,写着感想读,记着内容读,思着问题读。在此过程中,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认识的范围更广,对所学知识理解更深,进而提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积极的课堂师生互动的顺利实现,需要学生对课堂所涉及的知识背景有一定了解,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前对下一节课所学内容提前做好预习和准备,自主学习相关课程内容。比如,课前让学生进行朗诵或者辩论比赛,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竞争意识,另一方面促进专业知识的提高和语音语调知识的丰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应首先考虑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对知识进行组织再组织的掌权者,打破教师课堂教学垄断化的局面。课堂教学是师生进行的交往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影响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改革和发展教师单向传授、学生被动参与的接受性教学模式为多维互动、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形成师生和谐互动,产生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和谐共振,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让学生在互动中能够主动思考探索,主动开拓实践,达到自身多方面能力综合平衡发展的目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创精神。教师应该营造安全平等的课堂交流场所,让学生把对未知领域的了解推向前进,而自由宽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有利于这些特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Annett.J.Feedback and Human Behavior[M].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1969.

[2]张强.从教师提问的预设与调控看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

篇7

Abstra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study, expert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of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s is studied. The study thinks tha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 it has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 In gymnastics teaching activities, to form 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competitive gymnastics program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models, and create a relaxed and harmonious class atmosphere can better achieve the goal of gymnastics teach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关键词:竞技体操;心理教学环境;发展策略

Key words: competitive gymnastics;psychological teaching environment;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15-02

0 引言

任何教学活动都离不开教学环境,且只有与教学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才能构成一系列的教学行为,这些教学行为常常决定着教学效果[1]。同时,许多教学实践案例也充分证明,只有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才能促进教学行为的发展。因此,建设有利于促进良好教学行为发展的教学环境,既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也是实现良好教学行为的主要主段。但由于相对物理教学环境而言,心理教学环境具有较强内隐性,因此,这决定了其建设的难以操作性,同时,心理教学环境作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其实实在在地融贯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对教学行为时时刻刻都会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促进或阻碍教学活动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竞技体操课程作为高校体育院校的一门主干课程,但由于该课程是一门较典型的技能性主导课程,其更是具有对心理教学环境依赖性较高的特点,因此,笔者试图对竞技体操课程心理教学环境的建设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具较强的研究意义。

1 竞技体操课程心理教学环境的内涵

在教育学领域,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墨子,西方教育家卢梭、夸美纽斯等都就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过精采的阐述。教学环境作为环境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的环境体系,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可追塑到二战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正式被建立,且开始发展,此时主要是对教学的物理环境进行研究,有的学者认为,物理教学环境主要是指包括“学校建筑、图书馆、课堂、操场、实验室以及师生在家庭中的工作或学习区域所构成的学习场所”[2]。但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随着教学环境研究的再次蓬勃发展,心理教学环境才正式进入了环境研究学者的视域,研究者认为,由于在学校内部的各种环境因素中,校风班风、师生关系、群体规范、社会信息、课堂气氛、教师期望、班级规模、课堂座位编排方式等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较强影响,因此,其具有心理环境的特征[3]。就目前对教学环境定义研究的现状来看,广义的心理环境是指与个体相关的全部心理环境因素,这些因素对人的心理将产生实际影响并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并反映出环境及个体构成的整体情境,这种整体情境有别于纯社会、纯自然、纯概念的事实,是纯粹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尽管教学心理环境是属于心理环境概念的范畴,但由于它的出现,产生的作用等都是在教学内发生的,因此,它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应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环境。因此,在本研究中的教学心理环境主要是指,竞技体操课程活动中,在师生及教学中介相互影响的教学活动下,对心理所产生作用的一切相关环境因素,并且这种环境因素是潜在的、无形的,而又是确实存在的[4]。

2 心理教学环境对竞技体操课程活动的影响

篇8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理论体系 学科建设

信息经济学(economics of information)一词,起源于1959年马尔萨克(J. Marschak)发表的《信息经济学评论》。1961年,斯蒂格勒(G. J. Stigler)发表了题为《信息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载于《政治经济学杂志》第69卷)的论文,使信息经济学作为新兴的学科进入了科学的殿堂[1]。信息经济学既属于经济学领域,同时又是信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信息经济学作为新兴的信息管理学研究前沿领域,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是,信息经济学尚处于发展阶段,其理论体系和学科建设仍有待于拓展和完善。

经过国内外学者近50多年的初步探索,信息经济学学科体系初步形成。随着信息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构建科学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已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一项课题。本文试图以学术界目前对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反思为基础,探讨信息经济学理论体系研究领域的基本架构。

1 国内外信息经济学领域研究现状述评

1.1 国外信息经济学领域研究现状评述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奈特(F. H. Knight)发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2]一文,把企业的风险、利润的不确定性、信息与市场竞争联系起来,指出“信息是一种主要的商品”,并注意到各种组织都参与信息活动且有大量投资用于信息活动。

1949年,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 A. Hayek)的论文《社会中知识的利用》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对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质及其影响作了深刻论述,同时对传统经济理论中隐含的完全市场信息假设提出了挑战[3]。

1959年,美国经济学家马尔萨克发表了《信息经济学评论》,正式提出信息经济学一词,文中讨论了信息的获得使概率的后验条件分布与先验的分布有差别的问题,之后又研究了最优信息系统的评价和选择问题。该文的发表标志着微观信息经济学的正式诞生[4]。

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发表的《信息经济学》一文指出经济行为主体掌握的初始经济信息是有限的,是不完全信息,这就决定了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斯蒂格勒研究了信息的成本与价值以及信息对价格、工资和其它生产要素的影响[5]。

20世纪60年代,赫伯特?西蒙(H.A.Simon)、肯尼思?阿罗(K.Arrow)等一批欧美经济学家率先对传统经济学的“完全信息假定”提出质疑[6]。70年代,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威廉?维克里(Willian Vickery)、詹姆斯?莫里斯(James A.Mirrless)、迈克尔?斯彭斯(Michael Spence)、杰克?赫什雷弗(J.Hirshleifer)、乔治?斯蒂格勒(G.J.Stigler)、格罗斯曼(Sanford Grossman)等欧美知名学者均从现实的制度安排和经济实践中发现,行为者拥有的信息不仅是不充分的,而且其信息的分布是不均匀、不对称的,而这将严重影响市场的运行效率并经常导致市场失灵。这一发现构成了不对称信息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针对“信息不对称”概念展开的信息经济学研究正式兴起。

随着人们对信息在经济活动中作用的关注,研究的视野逐渐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1962年,马克卢普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分配》出版,对美国1958年的知识产业进行了统计测算。1977年,马克?波拉特的《信息经济》(九卷本)提出信息经济测度的波拉特范式[7]。他将产业分成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把信息部门分为第一信息部门(向市场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所组成的部门)和第二信息部门(政府和企业内部提供信息服务的活动所组成的部门),通过产出与就业两个方面,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对1967年美国的信息经济的规模和结构作了详尽的统计测算和数量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出现起,到80年代初信息经济学被公认为止,信息经济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1976年,美国经济学会在经济学分类中正式列出信息经济学,1979年首次召开了国际信息经济学学术会议,1983年国际性学术杂志《信息经济学和政策》正式创刊。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批信息经济学教材,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教授兰伯顿于1984年出版的《信息经济学与组织》、《信息经济学的出现》等[7],对信息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

80年代中期,随着世界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及其影响的扩大,信息经济学逐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传播。我国学术界对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8]。

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与微观信息经济学有关的博奕论的学者,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又授予了两位信息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的詹姆斯?莫里斯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维克里,这已表明微观信息经济学逐渐融入了西方主流经济学,成为经济学最具发展前途的领域[9] 。

1.2 国内信息经济学领域研究现状评述

篇9

关键词:财经类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0.075

0引言

计量经济学引入中国已有几十年时间,在此期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国内的学者在吸收和创新过程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计量经济学本科教学过程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已基本取得普及。然而,根据多年的计量经济学教学经验,尤其是财经类本科专业,在计量经济学教学实践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加强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的研究,对于推广和加强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1财经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教材选取不当问题。当前针对计量经济学教学的教材琳琅满目,总体可以分为三类:其一,偏重理论的,该种教材主要针对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的来龙去脉、基本证明进行适当演绎和归纳;其二偏重实践的,该种教材主要针对应用,强调软件的使用,不告诉学生为什么,只教授学生怎么做;其三是理论和实践结合,该种教材既告诉学生为什么,又教学生怎么做。总的来说,这三种教材各有所长,以第三种效果最好。

(2)软件不易选择问题。现在可以应用到计量经济学教学的软件业比较多,主要以STATA、Eviews、Sas、Matlab、Python、R等为主,但这些软件侧重点不一样、难易程度不一样,导致任课教师在选择过程难以做出合适的选择。

(3)学生的积极性问题。普遍来讲,现在的财经类大学生,尤其是二本学校的学生,大部分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大学的课程大部分比较简单,一旦碰到譬如计量经济学这种稍微需要认真学习的课程,就是产生畏惧心理,导致学生厌学,这样就产生恶性循环,导致学生针对本门课程缺乏积极性。

(4)师资问题。其一,授课教师只是就上课而上课,基本不做有关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这种情况课程就缺乏实用性,比较古板;其二,授课教师知识老化,由于近些年计量经济学发展比较迅猛,有些任课教师没有及时进行知识的更新,导致知识陈旧,这样也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其三,有些任课教师自己较少实践操作,导致只能就理论而理论。

2财经类本科专业计量经济学教学提升对策研究

根据上文的分析,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

(1)因“生”选“材”。首先教材的选取,现有的教材种类繁多,要依据学生的水平,比如,一本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适当选取难度较大点的教材,比如古扎拉迪的教材等,二本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可以选用庞浩的教材等;其次,针对软件的选择,当前比较主流的计量软件是STATA,当然其他的软件也是可以的,但是从应用角度来看,应以STATA为主,兼顾其他软件,这个也是主要考虑学生的情况,针对基础好的可以选择Sas、R以及Python等高级点的语言,其他的学生可以选择STATA、Eviews。

(2)提升学生兴趣。计量经济学学习给财经类学生的印象是难学、缺少乐趣,其实计量经济学也是很有趣的,可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

篇10

[关键词] 基层农业科研单位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工作的不断重视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农业科研上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研项目经费占农业科研单位收入的比重也逐年提高,科研经费也从过去那种“没钱花”、“不够花”,变成现在的“没处花”、“花不完”。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合理地管理科研项目经费,提高其使用效率和效果,已成为摆在单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实践同样证明,在客观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人”是影响科研经费使用好坏的核心因素。笔者试图从人的影响因素方面探讨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措施。

一、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相关人员在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存在“重立项,轻预算”的思想偏见。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项目预算编制的科学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项目预算执行的质量。科研人员片面地认为科研项目的预算编制完全是自己的事,喜欢“单兵作战”,极少会让财务人员参与进来。在他们看来,有关对财务部门签字盖章的要求,更多的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形式。他们更多关注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项目立项、获取尽可能多的经费支持。为了增加项目立项的竞争力,科研人员往往凭借自己的过往经验或者主观判断做预算,造成项目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差、透明度低、随意性强、可操作性差,只是将预算当成了“要钱预算”,给将来的项目执行埋下隐患。

(2)科研人员主观地认为科研项目经费是靠自己个人的能力争取来的,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自己的钱”。因此经费使用也是自己的事,我的项目我做主,其他人员无权过问。科研人员专注的是怎么出成果,如何争取到经费,在他们的理解中,预算是做给立项阶段评审看的,不是用来约束自己执行的。但事实上,因为科研人员是科研专家而非财务专家,他们往往缺乏经费管理的经验,容易造成经费使用中诸多违规现象。

(3)科研人员片面地认为科研项目审计验收是财务人员的事,在验收时自己只管发表的论文够数、能够培育出合乎要求的农作物新品种及新品种推广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达到规定要求即可。这种狭隘的思想观念使科研人员在平时使用经费时缺乏计划性,取得的票据缺乏规范性,经常出现已经接到上级通知要验收时,还有大量经费资金滞留在单位银行账户上没有使用,才想起来还有大量的票据没有取得,出现所谓的经费“花不完”;经费预算与实际需求差别较大,科研项目实际需要支出的在预算中没有批复,预算批复中的部分计划支出在实际工作中又不需要,造成所谓的经费“没处花”。

2.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人员认为科研项目争取到的经费只有科研人员才有使用权,因此其项目申报、预算编制也是科研人员自己的事。这种思想造成财务人员在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环节参与度不够,专业优势发挥不出来,加上缺乏对科研项目的认识和了解,无法对项目经费预算的科学性、合理性做出正确判断,导致项目预算编制不规范,适用性、可预见性、准确性差。

(2)财务人员没有做好有关经费规范使用宣传工作,并且对科研项目经费也主要是事后管理,工作往往处于被动局面。当科研人员已将科研工作实施完毕、拿相关票据来报账时,对财务人员拒绝不合理、不正当的经费开支行为,科研人员就会认为是故意刁难、找碴,责怪财务人员没有事先提醒,引起对财务人员的不满甚至冲突,人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和谐。同时,财务人员不熟悉科研过程,也很难通过核算管理对经费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形成有效地监督和约束,结果造成核算管理与经费预算脱节、经费使用与项目实施不同步,严重影响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3)财务人员应对科研项目审计验收的执业风险大。如同科研项目的申报需要编制预算一样,科研项目的审计验收需要项目承担单位财务部门出具科研项目经费决算表,以反映科研项目经费的收支情况。但现实是,项目经费预算和执行的严重脱节使得科经费财务管理很难“直面”审计验收,财务人员的执业风险大。

(4)财务人员对项目预算执行结果的财务评价和利用缺失。认定科研项目实施成功与否,一方面要看农业科学研究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目的、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效,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经费预算执行的财务评价和利用,它是整个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最直观也是最可靠的数字反映。但在实际工作中,部分财务人员片面地认为项目审计验收完毕就算万事大吉,造成了很少进行项目财务评价。即使上级要求时进行绩效评价,往往也是草草填表,应付了事。

(5)财务人员任务艰巨,财务队伍力量薄弱,处于“庙小、力弱、点多、面广”的尴尬局面。一是科研项目多,单项金额少。以江苏省农区所为例,2009年平均新上科研项目72.4项,2010年平均新上科研项目79.5项,数量较多,但是绝大多数都是50万元以下的小项目,管理起来千头万绪。即使有少数国家级大型科研项目,但要求更加严格,财务管理的难度也更大。二是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多元化,既有国家、省级、上级主管部门项目,也有地市级、基金会、社会其他组织甚至国外农业机构资助项目,由于纵横交错的各种科研经费使用要求不尽相同,造成了经费核算的多面性和复杂性。三是每个农区所拥有下属科技型企业2-5个不等,也是由农区所财务人员兼管财务核算,工作量超大。四是财务人员要经常应付财政、工商、税务、社保、统计、中介等不同部门或机构的检查、审计、统计、验收,也占用了财务人员相当多的精力。而各个农区所一般只有5-6名财务人员,他们要统管所事业收支账、科研项目账及下属实体账,要有6-10个帐套的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任务,让财务人员全程参与每个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编制可谓是天方夜谭。

(6)由于缺乏必要的奖励措施,财务人员主动参与科研项目的积极性不高。我国基层农业科研院所也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而财务人员作为单位的后勤服务人员,“干好干坏一个样,大家都拿平均奖”的薪酬制度无法调动他们参与科研项目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7)财务人员综合素质偏低。由于没有及时引进人才,而现有财务人员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也没有时间和机会参加高层次专业教育和后续培训,专业知识不能及时更新,造成知识老化,素质得不到得高。加上日常工作量巨大,也没有精力了解科研项目相关知识,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特别是不能适应重大科研项目财务管理的需要。

3.科研管理人员忽视了财务人员与科研人员之间关系的协调工作。他们认为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和财务核算有明确分工,各自“扫好门前雪”就算工作尽职尽责,容易形成“好事抢着做,责任相互推”的现象。造成在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中,三方各行其事,缺少沟通、交流与协作,容易产生矛盾和隔阂,无法最大限度地发挥各自的优势,难以形成合力。

4.单位领导在科研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单位领导认为自己日常报账审批的重点是农业事业经费,对科研项目经费而言,只提取少量管理费就算完事。为了鼓励科研人员争取科研项目的积极性,剩下的科研经费日常报账全部归科研人员支配,自己无须过多过问,只是履行一下手续而已。于是出现科研人员只管“要钱、花钱”,财务人员只管“收钱、付钱”,科研管理人员则不问钱的现象。致使科研经费使用缺乏计划、规范和必要的约束、监督,支出存在无序性和随意性,如白条抵用、超预算列支费用、票据内容与实际支出不符、虚开票据私设“小金库”、一票多用、大额现金支付工程款项或固定资产购置费等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

(2)单位领导片面地强调科研经费的争取而没有重视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单位领导将科研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本无可厚非,毕竟作为农业科研单位,出新品种、新成果才是主要任务。但是片面地强调科研项目承揽的数量和级别、科研经费的规模和额度,却忽视了财务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中的作用。为了单位利益和个人前途,在单位领导的协调下,违背职业道德、承担执行风险,多数情况下财务人员只能选择妥协,东拼西凑拿已报过账的票据抵用,甚至用虚假发票代替白条,尽量做出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账来。验收时要看几年前的账,而拿出来的凭证账册却是笔墨如新,甚至连粘贴票据的胶水还未干透,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账是“赶制”出来,为科研项目通过财务审计验收埋下隐患。

二、规范基层农业科研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应对措施

1.单位领导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一支数量上有保证、质量上过得硬的财务队伍,是做好当前及未来科研项目经费财务核算的重要保证。单位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高度重视财务队伍的建设。一是要有长期的财会人才引进计划,为财务队伍增加新鲜血液和活力。二是要加大对工作突出财务人员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提高他们参与科研经费管理的主观能动性。三是要以强制培训和终身制教育思想为指导,积极创造条件,在工作上提供便利、时间上提供保障,给财务人员提供充分地继续教育和后续培训的机会,从而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业务水平,更好地做好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工作。

(2)单位领导要严把科研项目资金审批关。要建立和完善科研项目资金审批制度,明确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开支内容、审批权限等。按审批制度中的使用要求,以项目预算批复为基准,严格审批相关票据,严禁超预算开支和未经批准擅自改变经费用途。特别要尊重财务人员的意见,对财务人员认为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支出项目,坚决不予批准,为以后顺利通过项目验收打下良好的基础。

(3)单位领导要统筹兼顾,科学地协调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为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创造一个良性循环与和谐的环境。单位领导要明确三者之间的权利和义务,避免工作中的重复劳动和推诿现象。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科研项目碰头会,使他们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促进科研经费的预算、执行、验收、评价都能按相关制度规定落实、执行,保证农业科研事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2.科研管理人员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着眼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强化经费管理。加强管理,制度先行。要根据政府部门对农业科研经费相关制度的管理要求,遵循灵活性和规范性的原则,在单位领导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科研项目实际需要,主要从项目申报、立项管理、可行性评价、项目预算、资金管理、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审计验收、绩效评价等环节入手,和财务人员、科研人员一起,制订出一系列既不呆板僵化又不放任自流的科研经费管理办法,明确各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标准、操作程序和纪律要求,建立健全科研经费管理责任制。使相关人员共同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到事前把关、事中审核、事后检查,从而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2)科研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强工作的协调力度,做好科研人员和财务人员的日常联系与沟通。科研管理人员可以说是联系财务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纽带。通过工作协调,使科研人员在注重立项申报的同时关注经费使用,而财务部门在做好财务核算的同时加强科研全过程的介入,从而将经费使用和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在自己无法做好衔接工作、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单位领导,由领导及时协调处理,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3.财务人员要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随着科研项目预算科目设置和内容的不断细化,预算编制的专业要求不断提高,而科研人员非财务出身,独立编制高质量的经费预算越来越困难,财务人员主动将对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延伸到项目申报环节、参与项目预算编制势在必行,这就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财务人员要转变观念,不但要提高财务专业水平,还应加强相关农业科研知识的学习,熟悉科研方面的基本常识,了解科研过程,把握科研规律,化被动为主动,通过严格的管理、科学的核算和优质的服务赢得科研人员信任、尊重与支持。促使科研人员合理地申报科研项目,科学地编制项目预算,谨慎地使用科研资金,增强资金的使用效果。同时,加强对科研项目预算编制的思考与研究,摸索一些较为通用的预算编制方法满足小型科研项目的申报需要。针对重大项目,则集中优势力量,全程参与项目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的前瞻性、准确性、真实性,增加申报成功率。

(2)要建立科研项目财务评价和利用体系。科研项目验收对科研来讲是一项科研活动的结束,但对财务来讲,更应将其看作是财务活动结果评价与利用的开始。财务人员要对在验收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分析总结,通过财务活动结果的独立、客观、公正地评价,分析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可行,预算执行是否规范合理,财务审计验收专家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有哪些数据可以作为经验化的指标在今后的科研项目管理中能够利用。通过这样的长期总结、提升,才能不断丰富科研项目经费的财务管理,降低财务执业风险。

(3)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管理要求的宣传。通过科研项目预算的编制、执行、控制、考核、评价各阶段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来教育、感染科研人员,从而使科研人员充分重视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有利于今后科研经费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创新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农业科研的快速发展对财务队伍的人员素质和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记账、算账和报账,而要将视野扩展到科研项目管理活动的广阔领域。财务人员要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如何将网络技术与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创新科研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和模式。通过建立科研项目财务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即科研经费预算核算与控制平台、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与查询平台,在单位领导、科研人员、财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科研项目进行联动监督和跟踪管理,实现科研项目在相关人员之间数据共享、实时查询、动态管理和相互监督,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实现各项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衔接,促使科研经费管理工作全面走向科学化、动态化、信息化、透明化和高效化。

(5)要加强对科研经费日常使用规范的财务管理,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专人负责,保障资金安全,规避财务风险。在科研项目报账时,要强化项目预算的约束力。抛弃只“核”不“审”的陈旧观念,严格按项目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开支内容和审批权限核销票据,做到手续完备、账目清楚、核算准确、监督有力。对不符合财务要求的票据和不在经费业务范围内的开支坚决不予报销,使支出规范、高效、节约,确保资金安全和合理地使用,防止截留、挪用、挤占科研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4.科研人员要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强化自己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规范意识。

科研人员要像认识科研活动一样来认识科研经费的管理,从项目申报时就提高对项目预算的认识,坚持实事求是、精打细算的原则,根据农业科研的实际需要,在与财务人员、科研管理人员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合理、认真、细致地编制项目预算,剔除水分,减少随意性,确保预算的科学、明确、合理、规范。在项目实施中,要抛弃以往那种自己争取到的科研经费是“个人私房钱”的传统观念,严格按照预算批复的要求使用科研经费,不再寄希望于审计验收的走过场,以科研预算保质保量地完成和经费资金规范地使用坦然直面验收。

总之,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科研项目经费的管理工作,单位领导坚持做科研经费管理的坚强后盾,科研管理人员加强农业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建设并且扮演好协调人的角色,科研人员按既定的目标任务踏踏实实搞好项目实施和科学研究,财务人员根据项目预算和财经法规认认真真地抓好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最终形成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真实可靠的项目决算,才能真正达到发挥科研经费的作用和争取到更多的科研经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基层农业科研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科技兴所、科技兴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淑侠.浅谈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10,(3):46-48

[2]郭宏宇.浅谈行政事业单位专项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商界,2010,(7):188-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