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中历史时代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中历史时代特征

篇1

【关键词】历史 课堂 活力

正由于中学历史课程讲述的都是远离现实的“历史”,加之传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思想的影响,许多高中生存在着明显的偏科倾向:重“理”轻“文”。对他们来讲,历史课无足轻重,找点时间应付的背背就行,且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时期学生求学的需要,因此,中学历史课堂常常呈现出一种沉闷的气氛,教师照本宣科,失去了课堂活力。因此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成了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探讨的话题。下面笔者就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活力的一些看法。

一、转变观念,增强对历史课学习的认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了解历史就无法把握我们的未来。历史课对于高中生来讲是不可缺少的“营养课”。我校是一所县办高级中学,已有六十年的办学历史,素有武鸣“东四乡镇最高学府”,近来通过实施特色教育,在特长生上下工夫,学校高考取得了一定好成绩。但总的来讲,生源的质量还是不理想,成绩最好的进入县城重点高中,成绩较好的进入了县城的另一所示范高中和民族高中,剩下的才轮到我校招收。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也降低了门槛。因此学生学习基础良莠不齐。进入高中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出现偏科厌学,重“理”轻“文”现象突出。因此必须改变旧观点,提高对历史课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是中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学生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历史教学在道德教育方面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中国近代史,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历史,正确认识历史有助于高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中生学好历史尤为重要。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课堂活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上是“大灌篮”。教师在讲台上“一撸到底”,争分夺秒,不给学生“喘气”时间;学生在台下“一脸云雾”,半醉半醒,徘徊在缥缈峰之间。铃声一响,一切“过眼云烟”,脑子里东西“荡然无存”。这种重主导、轻引导,重灌输、轻养成的教学方法实际上严重的制约高中历史课的教育教学功能。要改革教学方法,就必须彻底打破这种封闭、单向、机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作法。

(一)趣味教学,提高讲课艺术

我校有1000多名学生,笔记曾在做过调查,约有40%学生认为历史科只需要背背就可以考试,约有63%学生认为历史与他们的生活年代太久远,《××条约》等这些历史名词对于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孩子来讲提不起兴趣,他们关心的是考试要考什么就背什么,至于理解其中的含义倒是能省就省了。因此在教学中,不能把历史当成“念经书”,要寓教于乐。可以通过教材中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故事都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一课时,以讲故事的方法给学生讲了中日黄海大战的经过,重点讲了著名爱国将领邓石昌指挥致远舰全体船员浴血奋战,痛击日本敌寇,最后壮烈牺牲的动人事迹,使学生在听故事中受到教育。

(二)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情境教学是历史教学特殊的教学手段,实施情境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更为充分地体现历史学科的人文性特征。如《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开始,我们可以直接播放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实况录像,在学生振奋鼓舞之恰当时机,进入下一步内容的学习,吊起了学生的胃口,让他们能够在不觉间已经进入了教师所设立的氛围之中。学生既在这种场景中就接受了人生的洗礼,也增强了民族的自豪感,加深了对半殖半封建的旧中国的认识。这种历史课深受学生欢迎。

(三)结合时事,增添时代活力

古人云: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家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学习历史课中,笔者力主结合教材观点选择一些国内外重大新闻材料,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的政治思维,为历史课增添时代活力,又能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当前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为历史课提供生动而丰富的素材,所以历史课应与时事政治结合起来,将其融于课堂教学之中。比如学习近代史中国台湾被日本侵占,可以由此联讲到当前中国与日本在上的不断摩擦、中国与越南在南沙群岛之争,也可拓展到黄岩岛中国与菲律宾海上对峙,分析小国何对大国如此咄咄逼人的背景。教师再结合国际形势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学习热情。

(四)现代教学,增强课堂实效

在过去传统的教学体制下,教师“主动”讲课、学生“被动”学习,没有其他生动的教学手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充满了“空间想象”。随着多媒体逐渐进入课堂,过去单纯的说教式教学就走到了尽头。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多尝试使用时代特征的音频、视频资料。音乐作品、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不同的时代产生了许多带有不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声音、画面,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提高教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篇2

一、认真揣摩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领悟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的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中历史教学与评价的基本依据。从教学角度来讲,研究课程标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教育价值,整体规划教学,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点,选准教学角度。在课程观上,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新课程要求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前提,还要求教师的引导能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课程要生动,从教材内容到教师上课,都要能吸引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重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二、把握文综模式下历史学科考试的特点,提高历史教学的针对性。

纵观近几年来的文科综合试卷,可以发现文综模式下的历史学科考试有以下特点。

1.重视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即强调“以能力立意”。具体表现为:(1)更加注重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2)依据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3)增加应用性、能力型试题;(4)适当减少题量,降低难度,给考生充分思考的时间,有利于考能力;(5)试题切入容易深入难,有利于人才选拔;(6)统一与个性相结合,适当增加开放性、研究性试题,鼓励考生创造性地答题,引导教师在教学中培养考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重视学科的整体性,即要求考生能用一门或多门学科知识,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自然和社会现象,有整体观念。

3.重视学以致用,强调考生善于运用知识去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致力于解决现实问题。

4.试题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较浓的人文色彩。特别重视学科知识与当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自然、人口等热点问题相联系,引导考生关注国家前途、人类的命运,确立正确科学价值取向。

5.试题新颖巧妙,具有突出的综合性和发散性。同一组材料汇聚了多学科的知能要素,不同角度的设问,使整体的综合与局部的独立实现了有机的统一。

6.学科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和学科内知识考查的非系统性相统一。命题更多考虑的是联系实际的广泛性和典型性,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社会实际问题成为主体。

把握了文综模式下历史学科考试的上述特点,有助于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教学更有针对性。

三、采取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历史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文科综合能力,必须构建适应文科综合考试的、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以发展学生能力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有效的历史教学模式很多,这里例举两种模式,仅供参考。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

该模式提倡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地学习,教师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其教学流程为:提出问题―学生质疑―教师释疑―综合训练。教学过程分四个步骤:第一步,依据教学大纲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提出学习目标,列出需要讨论的重点问题,然后让学生阅读、自学、探究。第二步,学生发表见解,特别是鼓励学生联系实际或提出相关问题大胆讨论和联想。第三步,教师及时给以评价,指明得失,引导归纳总结,举一反三,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第四步,综合训练,即多科知识适当渗透,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社会观念和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体现了开放教学的特征和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和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

2.情境教学模式。该模式在于先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情景,为学生创造独立思考,发表不同见解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探索,从而使学生感悟认知历史知识,避免向学生强行灌输、要学生机械记忆死记硬背的弊端。其教学流程为: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质疑―学生讨论释疑―综合训练。

上述教学模式体现历史学科的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四、注重历史学科双基教学,培养学生学科能力。

篇3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史料教学 探究和运用

随着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推广和深入,史料的探究和运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与高考命题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纵观这几年各地的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它集中体现和贯穿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能力要求,那就是通过新史料和新情境的创设,来考查学生阅读史料,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通过史料形成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和迁移的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不仅能贯彻新课程标准要求,而且能促进学生科学学习的良好态度的养成,更好地开发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人文素养。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运用史料进行教学成为当今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手段,即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解决历史问题,通过切身感受的情感体验,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更好地探究和运用史料教学呢?

一、正确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

“史料是历史教学资源的源泉”,是再现历史的基本素材和依据,是史料教学的必要前提和基础。史料的种类很多,按其储存的形式,大致可分为实物史料、文字史料、口碑史料、声像史料及数字化史料。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史料的积淀越来越多,体系也越来越庞杂。收集、甄别和选择史料,首先要遵循“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这一原则,尊重客观史实,保证史料的真实可信。每一位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者除了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和水平外,还要有计划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自己的史料考证能力,保证自己所用的史料有依据有出处有佐证,做到如唐人刘知幾所说的“博闻善择”和“言简而意丰”。反对那种把影视“戏说”当史料,也不提倡不加考证地把“杂史”、“野史”引入作为史料,特别是坚决杜绝那些故弄玄虚、张冠李戴、歪曲颠倒的史料作为教学的依据。即使是正史和被广泛接受的史料,也要努力做到“互相参证”。其次要根据高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并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相结合。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未来”,史料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史料要切实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教学重点难点紧密关联,同时还应该根据高中生的身心发展情况、接受能力及已有历史知识的程度选择史料,但要避免“多多益善”,真正做到难度适宜,符合实际。根据需要,有时也可以充分利用手中教材、教辅、其他版本教材史料,引入和吸收历年各地高考题、模拟题,以及生活中所遇见的作为史料,这样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真正“学以致用”。

二、有效创设问题,培养史料思维能力。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效地创设问题是史料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问题既是史料研读的目的,又是检查学生对史料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在对史料设问时应根据史料类型和品质,注意问题设置的指向要有准确性,内容要有拓展性,通过高质量的史料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分析讨论,激发学生认知的内驱力,激活其思维,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其感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使史料教学“活”起来“火”起来。如在上《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课的时候,我选择了美国《1781年联邦条例》、《1787年宪法》,英国《权利法案》的相关史料,设置了一系列问题:(1)《1781年联邦条例》体现当时美国政治体制的特点?(2)《1787年宪法》体现了哪些原则?如何理解这些原则?它的制定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有什么贡献?对欧亚的历史产生什么影响?它有什么局限性?说明什么问题?(3)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任职有什么特点?各产生什么样的影响?(4)美英政体有何不同?主要原因是什么?它能够说明什么问题?这些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着点角度有所不同,层次深浅交替,形成立体结构。“思维随问题而出现,并与问题形影相随”,历史是思考的学问,思考和体会是学习历史重要途径,通过设置和解决有效的问题,启动学生的史料思维,学生获得的历史知识也就越来越充实。

三、引导学生认识、分析和运用史料。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托夫勒说:“未来的文盲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史料教学正是基于理念,要求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重构历史、分析历史、发现历史规律。史料教学首先讲究的是探求本源,加强研读,逐句过关,真实可信的史料都具有其时代特征,都能体现其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立场观点,在指导学生阅读史料时要引导其还原时代背景,弄清史料的内涵、观点和出处,还要关注其按语和尾注。其次对史料的阅读要做到“细嚼慢咽”,逐字逐句过关,真正读透读懂,才能真正用“心”去感受史料中隐含着的真正、鲜活的历史。最后,历史是一个立体的过程,所以对史料还应该多角度、多方面地进行辩证的考察,从史料中提炼观点,解读史料的内涵,增强历史感,大胆地表达自己对史料的理解和认识,实现读史明智的效用。

四、通过史料情境,使学生掌握史料研习的基本方法。

运用史料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可让学生在良好的互动环境中“经历”“体验”过去,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意识。英国历史专家汤普森在《理解历史》中指出:真正学历史学习,应该把焦点集中在我们如何对历史的认识,最重要的是接触和反映探究的过程,获得知识的方法。要获得历史的实际情境及其发展,最好是由学生运用史料作为证据,通过广泛的、有指导的、思考性的和逐步要求的方法来实现。美国的史学家柯林伍德说:“史学家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通过史料情境,学生感受、认识真实的历史,并得出自己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认识,这是史料教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并起到深刻认识、牢固记忆的作用。当然,在运用史料情境法时,教师需要正确引导,做到不偏不倚,有的放矢,防止跑题离题,还要给学生时间空间,让他们进行自主有效的协作,做到多思、多得、多悟,最终感悟历史、理解历史,掌握历史。如上《世界多极化趋势》时,我设计以美国对朝战争和对伊战争为史料情境,将学生分成代表中国、日本、前苏联、俄罗斯和法国四小组,让他们分别代表“自己的国家”去讨论、去决策、去思考,感悟历史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让学生体验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时代气息。在如何理解伊拉克战争对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影响和表现方面,我选取了中国主席、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俄国前总统普京发表的谈话为切入点,并与朝鲜战争时各国的立场进行对比,让学生思考这两场战争的异同和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最终实现学生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理解和感悟。

给学生一个广阔的历史视野,唤醒学生对历史的思考,培养学生研习史料、探究历史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史料教学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也是新课程理念下历史教学的基本目标。通过史料教学,实现史实—史通—史论—史感的升华,是当今世界历史教学的主流,也是所有高中历史教学教育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稚勇.论史料教学的价值——兼论中学历史教学发展趋势.课堂·教材·教法(第9期),2006.9.

[2]刘松柏.史料研习与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国培”讲座教材,2011.10.

[3]虞云国.历史教学中的价值观、历史观和史料史实.历史教学问题,2011,(2).

[4]瞿林东.正确认识和处置史料的五种方法.河北学刊,2007,(2).

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策略

G633.51

新课标的背景下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倡导历史的教学重点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倾向,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此,提出了高效课堂的这一概念。高效课堂的高效衡量并不是以学生整体成绩高低作为标准,而是在于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是否主动积极地参与。因此,构建高效课堂不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且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研究历史高效课堂的建设策略,是历史教学的创新,是质的飞越。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指的是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在课堂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前高质地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中也能愉悦地接受新知识,获得知识结构的纵横向的延伸。高效课堂概念是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提出,针对新课标而言的新概念。高效课堂有其重要的三个目标: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目标称为三维目标,是建立在三种维度中设立的。这就决定了高效课堂的建立必须满足以下两种条件。第一,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学生能否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第二,教学过程教师仅仅发挥教辅作用,主要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中积极主动的享受课堂,主动思考,辩证看待问题,把学习过程作为提高自身全面发展的学习体验。

二、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制约因素

高效n堂是基于新课标背景下提出的,然而在现行的教学体制下,教师对高效课堂的把握并不准确,出现了高效课堂和新课标相脱离,虽然在形式上强调高效课堂的建立,但在教学内容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特别是历史教学知识点多,照本宣科造成历史课枯燥乏味。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坚持以人为本,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但为了追求教学任务最终又回归到传统的教育课堂里。并且,在高考选拔人才的体制下,传统教学能最充分利用时间,填鸭式的教学,就是为了能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新课标的高效课堂也很难得到推广,这也是阻碍高效课堂建设的因素。

三、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

(一)深化背景、构建体系

历史的学习不论采取什么方式,都要注重历史背景的构建。只有完整全面的知识体系,才能更好把历史的观点发散,形成综合性的历史知识点。历史内容的年份跨度大,时空性很明显,因此在学习中,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历史要素的背景进行深化,才能更好的掌握历史要素发展的原因,便于掌握不同时代的相同特征,把历史的知识点融汇连贯。同时,学习历史不仅关注历史背景,还可运用情景带入方法,把自己融入历史的年代中,这是一种心理体验,关注自我在历史潮流的发展,更好的掌握历史背景、时代特征、时代要求。此外,构建清晰的历史知识体系,对历史脉络掌握十分清楚,只要提到具体的时间事件,就能清楚地反映其在历史的脉络中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例如,学习日本这历史事件时,一定要熟悉的历史背景,从我国的历史背景和国际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才能真正掌握这一历史事件的各个历史要素。

(二)问题诱导、激活课堂

历史知识点覆盖面广,时间跨度大,当事件的历史特征不明显时容易造成知识点混淆,因此,可以建立起以问题诱导的知识框架,帮助知识点的积累。为了串联课堂的知识点,设计出一系列的历史问题,循序渐进,把问题抛出,引起学生对历史要素的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上把知识点串联。历史问题由浅及深,激发学生向深层次地开发思维。此外,教学抛出问题的方式要生动形象,若采用传统的一问一答的方式很难达到激活课堂的目的。因此,教师教学中语言使用稍具趣味性,幽默风趣的言语丰富了历史内涵,学生在枯燥的历史学习中培养求知的兴趣。但是,在必需采用严肃的提问方式时切忌过于随意风趣,特别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的历史事件,应使用严肃的提问语气,传输正能量,用正气感召学生,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此外,问题的设计强调环环相扣,用问题作为构建知识体系的载体,起到承上启下,理清历史脉络,梳理知识结构的作用。例如,学习德意志分裂的国际事件,可提出这系列的问题:德意志分裂对国际形势的影响?德国为什么在20世纪中叶再次发生分裂?我国的统一问题的看待?并且,富悬念的问题能使学生加深对历史的期待,提高学生的集中注意力。

(三)迁移历史

知识迁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体现,学会对历史知识进行能力的转化,有助于学生对历史的掌握。同时,历史与其他学科具有互通性,学科之间融会贯通,相互渗透。教学过程不应该仅仅注重历史本身,建立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并强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和差别。迁移学习法不仅能够扩充学生的视野,还能建立起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全面素质。

历史是由各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构成,每一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存在的,与前后历史要素构成纵横交错的联系。具体而言,历史的纵向发展,即是以时间轴为主线,研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年代的历史特点。历史的纵向发展,即是在同一时空,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区域的历史特点。因此,学习历史必须强调迁移的思维,纵横向进行思维链接,对不同历史的发展层次进行比较分析。举例来说,学习我国近现代的民主政治,对我国的民主政治进行纵向的思考,由君主专制到人民民主,由人制社会到法制社会。同时,要建立横向的分析比较,比较同个时间段,国际上的民主政治的发展特征。

(四)师生互动,升华课堂

高效课堂的建立不仅仅在于知识点的传授,还在于师生之间的互动,才能让历史知识更为丰富,并使课堂得到升华。高效教育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益,关键在于,不断推进新课标的改革,突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往。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导致了部分学生产生对教师害怕情绪,这种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不需要时刻端着态度,特别是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放下重心,师生互动,创造轻松愉快的师生氛围。教师真正做到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使高效课堂充分激情和活力。

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学生学习历史能感受历史的魅力,得到精神寄托,使历史情感得到升华。老师在课堂中加强对学生情感的诱导,沟通交流学习历史的感悟,认清历史才能善待现在,培养出真正的祖国的可造之材。

参考文献:

[1]黄智森.浅议高中历史教学高效课堂建设的策略[J].教育,2016,(6):00245-00245.

篇5

关键词: 高中历史新课程 必修课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一、二、三分模块、按专题进行编排,分别讲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与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在这种编排体系下,课程内容古今贯通、中外联系,跨度大,这对于习惯了以时间为序的通史教学的学生来说,在知识点把握上难度较大。在教材的叙述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照应不多,不利于学生从全面的角度理解历史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对必修一、二、三中相关的教材内容进行前后联系、对比分析,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

政治、经济、文化是高中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方面的内容联系密切、相互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政治发展状况;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产生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环境下,同时,文化反映着经济、政治发展的时代特征。在历史教学中,复习某个模块中的一个专题时,与另外两个模块的相应内容作对应复习,分析历史事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联系,既可以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又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更全面、更透彻地认识历史事件,促进学生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现以必修三中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为例,联系必修一、必修二中相应的政治、经济内容进行对应复习,找出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经济背景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加深对明末清初进步思想的理解与认识。

一、思想文化与政治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一相关知识点回顾:封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设立军机处。

对应与联系:通过回顾必修一中明清时期的封建统治,了解封建专制的残酷与腐朽,有利于学生理解反专制这类进步思想产生的社会根源,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产生及其特点与当时的政治背景息息相关。通过回顾明清时期封建专制不断加强、思想控制日益严密的史实,有利于学生理解处于高压统治下的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发展程度受到相应的政治环境的制约。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走向衰败,统治腐朽,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社会危机加重。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出现李贽、黄宗羲等进步思想家,成为历史的必然。他们不满于社会现实,大胆批判社会的黑暗,抨击君主专制的残酷,挑战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力求打破专制统治的牢笼,挣脱“正统”思想的禁锢。于是,有了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一传统观念的质疑;有了“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的责骂;有了“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的呼吁。这样,具有民主色彩的进步思想,就在明末清初这一特定的政治环境中产生。但是,这些进步思想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而不能进一步发展。明末清初,尽管封建制度走向衰落,但封建势力依旧顽固而强势。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明成祖设立并操纵了内阁,进一步加强君权。清朝的雍正帝设军机处,军机大臣只能“跪受笔录”,一切军国大事取决于皇帝,“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明清两朝政府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思想专制加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依旧强大。在这些旧势力、旧思想的压制下,新兴的进步思想难于传播、发展。它无力发展成为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更不能从根本上动摇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也就不能引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

通过思想文化与政治状况的对应联系,便于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产生于一定的政治环境下,其特点与发展程度又受到这一政治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政治环境特征。

试题设计1:汉朝的董仲舒提出:“君之所以为君者,威也……威不可分……威分则失权,失权则君贱矣。”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提出:“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前者是落后思想,后者是进步思想

B.两种观点都得到当时的统治者认同

C.前者代表封建制度,后者代表资本主义制度

D.两种观点都源于当时的社会环境

分析:董仲舒生活在封建制度的发展时期,他提出加强君权的主张,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符合了封建统治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有利于国家统一与社会发展,并非落后思想,从而否定A项。顾炎武的主张违背了封建皇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意愿,遭到统治者反对,从而否定B项。受到社会环境的限制,顾炎武、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没有跳出传统儒学体系,其思想并不代表资本主义制度,从而否定C项。这两位思想家的观点,都是在特定的背景下产生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D项正确。

二、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对应联系

必修二知识点回顾: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资本主义的萌发。

对应与联系:通过联系必修二中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利于学生理解进步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通过联系在封建专制的高压下,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力量薄弱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进步思想难于发展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思想文化与经济基础之间的联系。

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机,机工出力”的现象,产生了“计工受值”的雇佣与被雇佣关系,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萌芽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工商业阶层队伍不断扩大,他们希望有一个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然而,自从秦国的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来,历代封建王朝基本沿用这一政策,压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清政府通过种种手段,限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加上受到海禁政策的影响,新兴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种特定的经济形势下,进步思想家希望突破专制政府的束缚与禁锢,营建一个自由、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于是,他们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倡导“工商皆本”。这反映了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发的时代特征与要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势力单薄的境况下,面对顽固而强大的旧势力、旧思想,进步思想的发展缺乏相应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条件,注定它不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不能从根本上解放人们的思想,不能掀起强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通过思想文化与经济背景的联系,学生认识到一定的思想文化植根于一定的经济环境;思想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程度受到经济环境的制约;同时,思想文化又反映了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

试题设计2: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主张的社会背景是商品经济自由发展

B.他的主张在当时掀起了发展工商业的

C.他主张发展工商业,压制农业

D.他的主张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缓慢发展的状况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BC项都不正确。明末清初,受到封建政府的压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缓慢,在这一社会背景下,黄宗羲才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因此D项正确。

篇6

【关键词】高考历史 材料题 特点 解题

【中图分类号】G63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41-01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历史这门课程在高考中试卷试题结构是一直有所改变的。结合过去几年间的出题规律来看,有很多试题是通过材料的方式来呈现的,且在全部试题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作为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给予材料题教学给予充分重视,指导学生以正确的思维去思考,并逐渐的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一、把握材料题的命题规律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分析研究,可以发现材料题的命题大致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命题中材料形式的试题比例近几年都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笔者通过对福建近 4 年高考历史试卷进行统计,选择题中的材料性题目,2012 年有 7 题,占 28 分,其余三个年份 2010 年、2011 年和 2013 年都各有 9 题,占 36 分,如果加上固有的材料解析题 52 分,整份试卷材料题达到了 80 及 80 分以上,由此可见,材料性题目在历史高考中居于至关重要的地位。

其次,命题强调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注重时代性、实践性,注意用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来解答问题。

再次,命题特别强调开放性与层次性,主张采取 SOLO 分类评价法,即开放式与能力层次评分法,以此达到三个重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史论与史观的培养。此类命题在历史的材料解析题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综卷第 38 题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具体说来,就是给出相关材料后,根据材料进行设问,设问往往围绕四个层次展开,分别为读取信息、辨别历史、阐释历史、论证问题。所谓的读取信息就是要求学生阅读理解图文材料和试题要求,最大限度地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将有效信息完整地、准确地、合理地表达出来;辨别历史即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通过对历史事实的理解,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阐释历史就是要客观的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论证问题即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从而能够批判、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

二、注重复习准备工作,提升学习效率

(一)立足于基础知识,研究教材

要学好历史这门学科,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关键。现在有不少学生主观地认为,只要平常多接触一些深题、难题,那么,在考试中就会多一些胜算。其结果恰恰相反,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没能掌握透,那么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就更难以领会,又花了时间,又没有收到成效,做材料解析题也是如此。尽管课改以来,在命题形式上有了一定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是所提供的材料还是所提供的设问,都是立足于教材的基础知识,然后进行延伸与扩展。所以,笔者一贯主张在复习的过程中,要多研究教材,夯实基础,在上课的过程中也力求将知识点讲细、讲透,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很好的“消化、吸收”。

(二)加强知识的整合,树立通史观念

现行高中历史教材是采取模块专题史的体例进行编写的。这种编写形式虽然有利于同类性质问题的综合归纳,但是,它本身也打乱了史学的通史体系,对于中学生来说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同样也不利于学生的做题。当材料题给出一则或几则材料时,学生往往由于通史概念的缺失,难以判断该材料所反映的时代以及前后相关联的史实,从而不能判断材料所体现的时代背景,那么这道材料题的相关设问也就无从回答。所以,在日常的学习和复习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在现有教材基础上重构通史体系,以有利于对历史的发展和延续的脉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便于对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与背景进行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读懂材料,理解材料,然后做好材料题。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读多练

知道了材料题的命题规律和掌握了复习的一些注意事项之后,并不是意味着就能够顺利地完成答题。所谓实践出真知,没有在实践中真正具体的进行演练,一旦遇到题目,尽管理论上有一套一套的方法,但是还是会感觉难以应付。因此,在平常一定要多读多练。读得多了,不仅能够加快有效读题的速度,而且能够扩展材料接触面;练的多了,答题的感觉就培养出来了,就能够善于捕捉材料与问题的核心,还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临场的发挥都是有极大益处的。

三、讲究应对策略,提升解题能力

(一)先审题,后阅读

多数考生通常的做法是,拿到材料解析题后,就迫不及待地将材料进行阅读与分析,然后才看设问。这样做的不足之处在于,在不了解问题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也影响了对材料的理解度。所以,采取先审题,后阅读材料,可以做到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针对性强,目标明确。并且在所要考查的问题明朗的情况下阅读材料,很容易使我们体会到材料所反映的背景、核心等实质性内容,可以直奔主题,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可以说,材料解析题设置的问题为我们阅读理解材料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仔细审题,认真阅读

做材料解析题的题目,最忌讳只浏览大意。没有仔细认真的审题和阅读,往往会漏掉许多重要的信息。这类题目,经常在问题的设置和材料中隐藏一些“陷阱”,比如一道题中,常常会包含不只一个问题,而是多个问题;所要回答的问题并不浮于问题语言的表面,而需要经过细致的分析才能发现;材料中的有用信息有时并不在材料段落中体现,而在于材料的作者或者该则材料的出处等等,这些都需要仔细审题。认真阅读材料才能有所发现,这也是做好材料解析题的必备条件。

(三)紧密结合教材,切忌答题与教材分离

众所周知,历史材料解析题的一大特点是“材料在教材外,答案在教材内”,所以在审题和阅读材料后注意与书本相关知识相结合,完成知识迁移,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

(四)答题序号化

目前评分标准多数还是采取“踩点给分”,即要点的全面是首要的,然后才是各点的完整性。因此,在答题中,笔者强烈建议必须分点答题,注明序号。这样既能及时发现答案的遗漏点,保证要点的齐全,又能显示答题的条理性,符合解题的相关要求。

参考文献:

篇7

一、知识点记忆困难

学生在一轮复习中的最大痛点就是记不住,历史也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记不住知识基本上就等于没学,当然,学生记忆困难的问题并不全怪学生,这跟以下诸多因素有关系。

1.教材是按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改革、人物这样的专门史体例编写的,但是一轮复习需要兼顾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总特征,所以需要打破教材编排顺序,按照通史顺序进行复习,这与许多学生之前的学习方式截然不同。所以,许多学生接触起来感觉通史复习有碎片化的感觉,知识点过于零碎而导致记忆困难。

2.通史并非是以前专门史中政治、经济、思想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更侧重于这个时代众多因素的相互关系,并且考试也是这样去考查的。以宋朝为例,宋朝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发展壮大,市民阶层的需要推动了市民文化的兴起,所以,风俗画和宋词以及散曲等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市民文化兴起。另一方面,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奢侈享乐等行为的产生,所以面对社会生活对传统儒家伦理秩序的冲击,儒学家把封建伦理道德上升到“理”的高度,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等思想,以“理”来给人们的行为,进而规范社会秩序。但是大部分学生很难分析出特点、时代、各个因素之间的互相关系,导致对特定时代的时代特征认识不充分,进而无法从宏观上把握知识,所以记不住知识点,这是历史学习中最大的痛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知识的积累是无法取得高分的。

3.许多学生仍然把历史当作所谓的“副科”来看待,不想在这上面下太多功夫,所以就很难做到对历史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宏观把握,以至于做题漏要点和张冠李戴。

二、解题能力差,得分率低

记住知识点是历史学习的基本要求,所以记不住知识是学生学习的最大痛点,但是记住知识点之后不会做题又是另外一大痛点,甚至比第一个更痛,因为这个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成绩。我们得不了高分的原因是什么?北京新东方优能一对一部高中历史组老师与同学们分享原因,并结合新东方私播课给予同学们学习指导建议:

1.当今考查方式越发多元化,历史在具体考查时会以文言史料、地图、表格、图片等方式去命题考查,但是学生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很少对于这些东西去做梳理和总结,或者说没有能力去梳理这些东西,教师在课堂上需要兼顾授课进度,不会在45分钟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拿出专门的时间去梳理这些知识。其实梳理这些题目的答题、规律和方法并不需要太多时间,一到两个小时足矣,我们完全可以用自己相对比较碎片化的时间去听一下私播课,并且还有专门的讲义,也省去了自己苦苦整理笔记的时间,时间成本比较低。

2.学生不会做题的另外一大原因在于平时练习较少,一轮复习侧重基础知识,练习并不是太多,所以许多学生在接触到题目时缺乏解题思路,等到二轮复习老师专门去讲解模拟考试题时,其实已经晚了,所以我们在平时就需要用大量的练习来培养答题思维和能力。

3.无论是对于知识点理解不到位还是对于具体解题方法掌握不熟练,都会导致我们的失分,所以查缺补漏很重要,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每学完一部分我们还遗漏下什么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了没有,往往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成绩。如果问题越积越多,那么留到最后我们可能就真的解决不了了。每隔一段时间无论是通过题目也好,还是通过其他方式也好,查缺补漏是很重要的,避免知识盲点,让我们真正学得都会,做得都对。

篇8

关键词:自主合作式教学;高中历史课堂;运用;探索

一、自主合作式教学的内涵

自主合作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主要通过自学和相互讨论合作而不是主要通过教师获得知识和技能。在这种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是“引路人”“掌舵者”的角色,学生扮演的是“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

二、自主合作式教学在历史课堂的具体操作模式

第一阶段:前课知识要点复习

课前5分钟,让学生上黑板听写前面课的重要知识点,然后迅速互相批改,达到复习巩固的目的,同时也为新课的开展奠定知识基础。

第二阶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看教材自学

教师向学生发放预习提纲,规定基础知识的预习时间。这一时间段,每个学生根据预习提纲和课本独立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较低,学生通过阅读和简单的分析概括完成自学,并迅速记忆。

第三阶段:小组讨论解决思考提高题

预习提纲中除基础知识外,还包括思考提高的问题。这些问题思维含量大,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加以解决,这时候教师规定小组讨论交流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四阶段:反馈展示阶段

这一阶段需要达到两个目标: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的反馈和小组合作讨论的成果反馈。基础知识部分的反馈任务应当交给每个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完成,根据他们对基础知识部分的掌握情况对其所在小组进行评价和反馈。思考提高部分的反馈展示任务通常交给每个小组中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来完成,提高他们的综合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样对这些学生的展示进行以小组为单位的评价和反馈。

第五阶段:教师指点概括阶段

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错误和偏差,教师在这一阶段进行指导和指正。对学生没有充分说明的知识盲点或者解决不透彻的难点问题,教师补充更多资料,或者进行更高层面的讲解,加深全体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第六阶段:当堂反馈阶段

对本课的内容进行简要的反馈和检测,用小纸条听写的形式检查每一个学生对本课基本知识的掌握。课后迅速反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

三、历史课堂中开展自主合作式学习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1.分组要合理

历史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一定要注意小组结构的合理性。

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2~6人为宜。二是应该按照学生历史知识的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这样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小组之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

可以是组内某个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照活动主题的需要

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给

每个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

2.把握小组合作的度

一节课需要进行多少次小组合作要看具体教学内容而定,所谓“内容决定形式”,次数过多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因为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自悟自练,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把握引导的时机

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引导学生合作。教师先明确小组合作的要求,接着展示讨论合作探究的课题,再指令小组合作开始。在小组合作期间教师要:1.进行巡视,控制好课堂秩序;2.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让各小组成员之间关注各成员的表现,如表情、神态、动态等等;3.提醒学生互相关照本组成员,主动谦让,让人人有合适的位置;4.如果有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或者合作不够友好,或者讨论、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本组或其他小组的同学,教师也必须给予正确指导。

4.合理激励和评价

激励和评价分为教师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与学生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不管是哪一种评价,激励和评价者都要发自内心,自然生成,并且要有礼貌——既有语言方面的,也有肢体方面,另外语言激励和评价要简洁、针对性强。合理的激励和评价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课堂学习效果。

篇9

一.教师备课既要注重教法更要注重学法

备课就是对教学各环节的策划,也是教学中的起始环节,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为使学法指导既具针对性,又具实效性,必须在备课中兼顾学法指导,并对此作精心设计,这是搞好学法指导的先决条件。

(一)注重知识体系

布鲁纳说:务必教给学生以基本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必须对教材的知识点加以组织或重组,使历史知识结构化,并最大限度地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就可以把庞杂、散乱的历史现象变得简化、序化、网络化,使之构成一个基本的历史知识体系。这是学生宏观上把握历史规律及时代特征的前提条件。

(二)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历史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教会学生掌握探求历史真理的方法,使之能多角度、深层次地认识历史现象,解决历史问题,从而为提高历史认识创造前提条件。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中,根据典型材料改进教学设计,加强学习和研究方法的指导,这是学好历史的基础之一。例如,《》的备课中,传统的教学设计是:1.战争前中西方社会的对比。2.鸦片的输入及危害。3.中国的禁烟运动。4.第一次。5.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这样的组织虽然面面俱到,但既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也不能使学生掌握历史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也就是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能力。如果改为这样的设计:1.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根源是什么?体现了什么样的哲学原理?(传授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2.林则徐是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为何称之为民族英雄?(传授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理论。)3.当时的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人民群众为何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斗争和以后的抗英斗争?4.是否可以认为没有禁烟运动就不会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传授偶然性与必然性辩证关系的观点。)5.是否认同“中中国战败是必然的”观点?(传授现象与本质辩证关系的观点。)6.“落后应该挨打”、“落后必然挨打”的观点中,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定论。)通过这样的“政史结合”,既加强了方法的指导和理论的传授,又为学生的学习与思考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三)注重学法指导的整体性和形式的多样化

历史教学的内容包罗万象,因而学法指导的方法不可能公式化,不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去指导。学法指导必须渗透于每一节课堂教学之中,从而使已掌握的方法得以强化,使未知的方法得以学习,这就是所谓的整体性。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也不是只有一种途径,这就需要在学法指导中注重形式的多样化,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选辑典型史料以供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提供历史定论要求学生整理历史知识等。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定能使学生的历史观得以加强,使历史学习的方法得以掌握和应用。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妙法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动力是能否学好历史的根本问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有关材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学科在这方面的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备课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四方面着手:1.利用直观手段(如实地参观、图像资料等),以生动传神的课堂描述、加强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合适的乡土材料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情感教育。2.利用著名历史人物的优秀业绩、高贵品质、治学态度等――进行意志品格教育。3.史论结合,传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进行方法论教育。4.利用典型材料,培养学生正确而高尚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进行思想素质教育。学生一旦形成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必然表现出崇高的责任感,学习知识、钻研学法也就有了更高的自觉性。

二.在课堂教学上注生对学生学法的指导

课堂教学是教学诸多环节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与反愧情感交流和行为相互作用的主阵地,备课中的教学设计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因而学法指导的成败在某种程度上讲决定于这一环节。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能否有机地渗透学法指导是关键所在。

(一)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然起主导作用,但教学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以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因而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中创设一个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分析、解决问题的情境,是这种作用体现的途径之一。

(二)注重循序渐进

学生对历史认识能力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即知识、方法和理论。学法指导也就需要在这三方面有序进行。首先要指导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创造供思维形成和发展的天地。其次是要加强历史思维形成的指导,使之能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分析、认识历史问题。再次是通过题型的变换,知识的迁移去拓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课外辅导点拨、强化学法

(一)帮助学生提供实践材料

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中传授的有关学法,向学生提供有关预习复习的内容或提纲,提供精选的历史材料或有关学法指导的参考书籍等。

(二)注重课后反思

教师的设疑主要指把教材中的重要和关键部分提炼成有一定深度,但又适合学生实际水准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鼓励学生去争论,同时向学生示范切入问题的角度。学生的质疑是指鼓励并指导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要求做到质疑要注重前提,解决要注重方法,以此来促进学生做到“学思结合”。

(三)细致地做好解题指导

发现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解决问题不仅需要知识、理论,同样需要方法和技巧。而方法和技巧的形成和掌握,需要训练和指导。

(1)是审题能力的指导。通过指导来提高学生对与习惯表达不一致的已知条件的等效转换能力,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的挖掘加工能力;排除无效信息,提炼有效信息的扬弃能力等。(2)是深刻理解题意的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对问题外露的能分清题型、要求、限制等,对问题内藏的能找准切入角度、分析层次及所用的知识点、理论或历史规律等。

篇10

历史课本每单元有三级目录,一是单元标题,二是课时标题,三是课文子目。记忆并理解三级目录,是学生掌握单元知识框架的前提条件,更是学生清晰勾勒历史线索的必要条件。因此我建议学生把每本书的这三级目录仔细梳理体会,这是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另外,不要忘了阅读文章引言及本课要旨,起到强调时代背景、内容与影响的指引性作用。

通过单元导言及标题、课文标题的指引,训练学生构建历史线索。历史线索指某个历史主题或事物的发展进程,即把各个时期的同类事物按时代先后顺序或因果关系进行归纳。历史的时序性和逻辑性是历史的显著特征。历史的因果联系隐含在历史时序中,许多看起来孤立的事件之间可能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同一类事件发展的进程就形成了历史的基本线索。

二、历史“三分法”,构建课文知识体系

首先,历史时空要准确定位。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灵魂和应有之义。历史课文编写往往按时间顺序,例如第六单元《》、《思想》等就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编排的。

其次,利用时代背景(原因或条件)、过程(内容、概念)、评价(性质、地位、实践及结果)。必修三课本大多数课文都是用“三分法”安排层次的,如必修三的《与的传播》《的形成和发展》等。时代背景往往在课文前言、第一章节中提炼和概括要点,主要内容,可以通过章节标题、本课测评问答题等进行判断,从中间寻找相关段落的内容,并归纳概括要点。所谓“要点”,就是历史事件和历史概念的骨架,是历史“链条”中的重要环节。评价,自然在每章节最后一段、本课要旨、学习延伸等处。

三、分解历史概念要素、科学归类概念

首先教师强调历史概念的重要性。教师明确历史课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概念,主要掌握政治制度、国际格局、经济政策、世界市场、思想主张、科技教育等。其次,以概念为中心结合时代背景、地位与结果,分析整合历史整体知识体系。最后,根据目录与标题进行综合,组成以某个历史概念为中心的、反映客观历史及其内在联系的整体概念群。

其次分析概念与归类概念。历史人物概念分解为国籍、时代、称谓、主要活动、评价等要素;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概念分解为背景、时间、地点、主体、经过(主要表现)、评价等要素;历史制度概念分解为背景、制定者(机构)、主要内容、评价诸要素;历史物品概念分解为时间、特点(用途)、评价诸要素。进入每一单元新授课,教师引导学生对单元及课文标题进行分析,对历史概念的难点与易错点,要讲透、讲深、讲明白。将历史概念分解并解剖它们的构成要素,从历史小概念入手,分析归属的领域,依次由小到大归属大的概念群,从而纲举目张、一目了然。学生要学会概括历史概念:包含时间、地点、重要人物、阶级属性以及目标领域。比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这三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的概念,引导学生采用归纳法,尽量做到准确、精要、完整。

四、“望闻问切”材料解析

针对学生做历史材料解析题盲目审题,费时低效,缺乏有效的解题思路与方法,我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反思总结了一套突破材料解析题的方法——“望闻问切”。

1. 布置材料解析题,指导学生把握材料主题

阅读历史材料解析题引导学生破题,教师根据“中外相联、古今贯通”的原则,把中国放在世界史的背景中,结合课标和考纲,根据普世价值观和时事热点,善于揣摩与预测考察主题与出题意图。历史材料解析题出题者往往是从一个角度切入,围绕一个主题,收集古今中外的相关材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2. 解题思路与技巧,学以致用在练习

解题关键在思路,思路要明确、科学、有章可循。所谓科学的历史思维方法指根据事实材料,遵循逻辑规律、规则而形成概念、作出判断及进行推理的方法。在教学实际中,我归纳总结指导学生解题思路的四部曲——“望闻问切”。

(1)望——望导言、定时空、抓对象、揪人物、明出处等

望材料的导言,提示本材料解析题的缘由、主旨、目的等。确定时空范围,不动摇;抓住解题对象,做文章;揪历史人物,想立场;明确材料出处等,确定表达以上信息的字词句等。“望”的目的在于明确本材料解析题的中心主旨,难点在于短时间内抓准材料的主题。

(2)闻——立材料、知倾向、断立场、闻观点

立材料——立足材料为主,再结合背景知识;知倾向——明确作者态度;断立场——判断作者的阶级立场或派别;闻观点——难点在分析结构、归纳中心句,“闻”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作者态度。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历史资料,是前人根据自己对历史的认识而描述和归纳出来的,带有编辑者的主观意识。所以准确区分客观事实和主观见解是进一步深入理解材料的前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认知史料,分辨真伪、区分背景铺垫与阅读重点,判断并确定主题:明确材料的问题和推断作者立场。

首先解构文本结构,分析内在逻辑联系,即解构段落与句子的结构,明确文章或段落结构关系有:分总(归纳)、总分(演绎)、并列、转折、递进、因果等六种类型。其中总分、分总关系与因果关系最常见于历史材料与历史课文。而对文段结构的分析,判断作者态度时,必须确定是否属于并列、转折、递进等句子关系。关联词是句与句之间关系承接的载体,同时也是文段主题句的标志所在。

其次判断基本立场,即作者站在哪个阶级阶层,代表谁的利益,价值取向等。它往往隐含在观点或论点中,这也是对材料深层次信息把握的要求,是历史阅读的关键。揣摩与判断作者的基本立场与写作意图;感情褒贬与态度差异,是积极肯定还是消极否定,比如语言感彩的揣摩,比如灾难、成就等等。

最后,通过分析文章或段落结构,把握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从而对阅读内容形成系统的认识。确定材料的中心句或论点,归纳概括段落大意,为下一步解题做准备。

(3)问——问对象、限范围、查性质、知内涵等

问对象——解题对象;限范围——时间地点等等;查性质——限制性的名词定语;知内涵——明确历史概念含义,以及能力要求的级别与内涵。“问”的目的在于明确答题方向,难点在内涵、时空的落实,抓住表述时代特征、事物特征的关键词。

学生概括问题的关键信息,划出重点符号或标记,对材料解析题问题中表示能力目标的动词准确理解并重点突破。例如总括,概述:大略地叙述。概括是比抽象更高一层次的思维活动,形成对同类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过程。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归纳: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比如抽取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制度等的共同属性、特点等。

特点(特征):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方面。与同类事件进行比较、鉴别,从而找出它与众不同的地方。特征: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性质: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实质:即本质。它是指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有时候性质和实质会合二为一。

(4)切——切思路、找关联,联教材、写规范

切思路——思路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用发展的、联系的、全面的眼光思考问题,思维不能定势或孤立或片面;找关联——找问题与材料、课本知识的关联点,知识迁移,思路上由此及彼;写规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史论结合规范作答。“切”的目的在于明确思路,难点在寻找设问与材料、史实的关联点,讲解题方法、技巧,找答题规律。

思维的“关联结构”,不仅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回答问题时要先从浅表的信息入手,再由近及远,一层层谈开去。思维的“关联结构”还体现在知识迁移,“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历史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每一个问题都对应着一个知识点。我们在完成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根据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完成知识迁移,并对信息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真正筛选出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