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篇1

摘要: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竞争力研究成为企业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本国企业实际,对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理论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对我国企业提升竞争力进行了探讨,以求为我国企业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内涵;竞争力理论;评

一、竞争力的内涵

美国《产业竞争力总统委员会报告》中指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企业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提供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同时又能提高本国人民生活水平的能力”(李显军,2002);其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的表现形式来分析企业竞争力内涵的。张志强、吴健中(1999)认为,企业竞争力实际上是一个通过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它由三个部分组成:企业现实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潜在的、未来可能拥有的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将潜在竞争能力转化为现实、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其主要是从与竞争对手相比较的角度展开,侧重于企业外部竞争环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金碚(2004)认为企业竞争力是指在竞争性市场中,一个企业所具有的能够持续地比其他企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并获得盈利和自身发展的综合素质和条件。开始从外部竞争环境、内部资源和自身能力综合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且越来越关注企业如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本文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一个多层次含义综合性的范畴,即企业竞争力就是企业在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同时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合理地将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产出的能力,以占有更多市场,创造价值,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等,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二、竞争力理论

(一)基于产业结构分析的竞争战略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教授(1980),其竞争力理论主要从竞争战略理论阐述了企业在产业内部如何进行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取得更高的收益。波特认为,在产业环境中存在着五种基本力量: 市场上同业竞争者的力量、潜在入侵者的力量、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买方的议价能力。企业如果想在同行业内形成并获得战略优势,首先必须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充分利用这五种基本力量之间的关系,并推动这几种力量向自己有利的方向转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波特竞争力理论的重要贡献在于,三种基本战略丰富了企业竞争力来源的系统思想,价值链分析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分析工具。当然,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也有一些缺陷,例如关于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培养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其价值链理论只是从表面上来解释企业竞争力的差异化来源,并没有给出具体原因的解释,同时还忽略了政府政策和创新机制对竞争力的影响等。

(二)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优势理论

维纳菲尔特(B. Wemerfelt)(1984)提出“企业资源基础论”,他是资源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除了他之外还有格兰特(R. M. Grant)和巴尔奈(Barney)等代表人物。他们认为企业内部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和积累的知识性资源能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认为企业可以通过提高所拥有资源的质量或者通过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使用资源来获得竞争优势,并且当这种资源难以模仿和替代时,企业就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这一理论将企业看作是异质的,并强调就是因为企业拥有异质资源才能够获得竞争优势,才使企业能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服务于市场和顾客,从而创造出更多更好的顾客价值。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企业单纯地凭借其所拥有资源并不能保证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资源观的企业竞争力理论也存在诸多缺陷,例如没有考虑环境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忽视了管理职能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等。

(三)基于能力的竞争力理论

1、钱德勒的组织能力理论

崇尚“看得见的手”的美国管理史学家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Alfred D. chandler,JR.)(1994)是组织能力理论的代表人物,他的观点认为企业发展的动力是组织能力,认为组织能力是企业在其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获得的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技能,是从企业内部组织起来的物质设施和人的能力的集合。组织能力来源于企业对这三个方面的投资:第一是为了扩大生产而进行的技术设施设备投资,以使其能充分利用技术所具有的潜在的规模及范围经济;第二是为大规模营销进行的投资;第三是为有效的开展生产活动、营销活动而对管理进行的投资。

2、普拉哈拉德的核心能力理论

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最早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飞利浦.萨尔尼科在进行领导行为的分析时就曾经提出过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早期时候的特殊能力主要强调了一个企业比其他企业做得更好的因素。之后,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不断变化和发展,人们逐渐把其理解为企业活动,尤其是指竞争或维持变革组织的能力。到了20世纪90年代,关于企业特殊能力理论的研究更加深入了,其中尤以普拉哈拉德(Prahalad,C.K.)和哈默(GHamel)(1990)的核心能力理论最为著名。核心能力理论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

①企业本质上是一个能力的集合体。

②能力是对企业进行分析的基本单元。

③企业拥有的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④积累、保持、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的长期根本性战略。

3、斯托克的基于流程的能力理沦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斯托克、伊文斯和舒尔曼(1999)认为,成功的企业极为注意行为方式,即产生能力的组织活动和业务流程,并把改善这些活动和流程作为首要的战略目标。每一个企业都必须管理一些基本业务流程,例如新产品的实现,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从营销到订货,从顾客订货到实现产品价值。每个流程都在创造价值,每个流程也都要求部门间协调配合。所以,尽管每个部门都可能拥有自己的核心能力,但是关键还在于如何管理和协调这些活动,使之形成竞争能力。

三、结论

我国的竞争力研究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的同时,国内学者应该结合本国企业的发展实际,深化和丰富竞争力理论知识,使之更加具有实践性,让国内企业将竞争力理论运用到企业实际经营过程中,进行自身优化,获得竞争优势。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理论和实际结合,要深入企业调研和研究获得一手资料;二是不同行业的不同企业,其竞争力不同,因此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竞争力指标体系,帮助企业识别和评价自身竞争力;三是注意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不能直视单纯想要效益,而应该在科学分析竞争力的同时,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可持续竞争力。(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本课题得到贵州大学创新基金支持,课题编号(研人文2013016).

参考文献:

[1]李显军.企业竞争力形成机理[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10):57-60.

[2]张志强,吴建中.企业竞争力及其评价[J].管理现代化,1999(1):24-25.

篇2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13006102

1引言

企业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微观基础,其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某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然而评价某区域企业竞争力,将企业竞争力数量化,则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企业竞争力主要由市场竞争力和资源竞争力组成,所以考察区域企业竞争力,既要重视虑企业内在竞争能力,还要兼顾到企业外部竞争力,即还应该考虑企业面临的环境对企业竞争力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体系来衡量竞争力水平是调查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的首要步骤之一。竞争力指标体系的制定首先应当能够从深度、广度和时间维度描述企业竞争力的程度,其次需要对竞争力的评价主体进行系统的分析与识别,进而找出形成企业竞争力空间差异性的原因以及引起其影响因素。除了进行定性的描述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对中原经济区的企业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描述和分析。本文设计五大类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各大类指标下又有若干小指标,整个评价指标体系在竞争力评价模型的框架下能够反映企业竞争力。

2竞争力评价理论的文献综述

波特教授经过对许多国家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得出结论:一国的既定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取决于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辅助产业的状况、企业策略、结构与竞争者、机遇以及政府行为六个因素,这六个因素构成著名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菱图”。Hansen Gary S & Birger Wernerfelt(1989)提出企业的资源能力和企业的外部产业结构是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评价企业竞争力时应该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的内部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才能正确反映企业真正的竞争实力。王建华、王方华(2003)在对企业竞争力形成机制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测模型,系统地对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估,为企业的竞争和战略的制定及实施提供有益的工具。陈晓红、解海涛、常燕(2006)提出评价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的“星形模型”,指出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分属于中小企业贡献竞争力、中小企业规模竞争力、中小企业营运竞争力、中小企业获利竞争力、中小企业创新竞争力,这五个要素各自的发展情况以及五个要素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将直接影响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的强弱。朱顺泉(2006)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设置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我国各省市中小企业竞争力状况的因子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我国各省市中小企业竞争力进行了合理的评价。

3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设计原则

3.1客观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以现行的实际统计资料为基础,尽量选取能够量化的指标,避免人为因素影响评价结果。

3.2系统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要做到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有机的整体,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全面反映中小企业区域竞争力。

3.3可比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要考虑到能够比较,指标的可比性越强,评价结果就越可靠;要确保指标体系中的每个评价指标都能被用来进行测量和评价,包括能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3.4实用性原则

评价指标的选择既要考虑理论上的科学性,做到指标含义明确,也要注意数据规范,资料收集方便,可操作性强。评价指标体系要繁简适中,计算方法要简单易行,同时评价指标所需的数据要易于收集。

3.5全面性原则

指要确保评价指标体系能全面综合地反映企业竞争力的各方面的影响因素。

3.6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既要突出企业的特点、又要系统全面、权重分配合理,以保证评价结果能够充分体现企业竞争力的实际情况。

3.7数据可获得性原则

指企业竞争力指标数据能够通过统计年鉴等资料处直接获得或者通过整理而归纳出来。

4中原经济区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描述

企业竞争力是指在某一区域中企业在经济贡献、企业规模、企业营运、企业获利以及金融环境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综合力。这五个要素各自的发展情况以及五个要素之间发展的协调程度,直接影响某区域企业竞争力的强弱。所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围绕这几个方面而进行设计的。

4.1企业贡献竞争力指标设计及描述

企业贡献竞争力是指企业对区域经济、财政税收的贡献程度,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最终成果,包括企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和企业财税贡献程度两个子指标。

(1)企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即企业产值额/区域GDP。该比值越大,说明该区域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就越高,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2)企业财政税收贡献程度:即上缴利税额/区域GDP。该比值越大,说明该区域企业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就越大,企业竞争力就越强;反之,就越弱。

4.2企业规模竞争力指标设计及描述

企业规模竞争力是指企业的规模以及对促进就业的贡献度,体现了企业在区域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与意义,一般包括区域企业数量和区域企业就业程度两个子指标。

篇3

【关键词】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C29文献标识码: A

一、如何选择分析方法

产业竞争力分析方法总体上可以粗略地划分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两类,但更多的情形是将两种分析方法综合起来使用。这样,实践中产业竞争力分析方法分为以定性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和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分析方法。本文采用以定量分析为主的产业竞争力量化评价方法。

产业竞争力量化评价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合理选择评价指标,并对各指标科学分配权重,构建求和模型;然后,按各指标采集数据,经标准化处理后套入求和公式,即得竞争力量化评价水平。量化评价的基本模型如下:

其中:I 为产业竞争力总指数;n 为模块个数;m 为第 i 个模块的指标个数;Pij

为第 i 个模块第 j 个指标标准化后的数值;Wij为在第 i 个模块中分配给第 j 个指标的权重;Wi为在竞争力总指数计算中分配给第 i 个模块的权重。

可见,产业竞争力量化评价主要面临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另一个是对选定的指标赋予权重。评价指标体系可以根据有关竞争力理论阐述并结合分析对象的具体特征进行构建;而传统上,对指标赋权的方法主要有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等三种。

(一)个人判断法。即各指标权数征求专家个人的意见来确定,其主要优点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个人的创造能力,不受外界影响。但它依靠个人判断,容易受到专家的知识面、知识深度、占有资料以及对所提问题是否有兴趣等因素的左右,难免带有主观性、片面性。

(二)专家会议法。它与个人判断法形成比较,是针对个人判断法存在的弱点而提出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交换意见,相互启发,弥补个人的不足,有信息量较大、考虑的因素较多、提供的方案较具体等优点。然而,专家会议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屈从权威和大多数人的意见,易受劝说性影响,以及不愿意公开修正已发表的意见,等等。

(三)德尔菲法。它是专家会议法的一种发展,它以匿名方式通过几轮函询,征求多位

专家的意见经过如此多次反复,使专家的意见趋于一致,增大结论的可靠性。它与专家会议法相比,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匿名性,即应邀参加确定权数的专家互不了解,在参考前一轮的结果和修改自己的意见时,无需做出公开说明;二是轮间反馈,一般情况下要经过三至四轮修正函询,以保证权数的准确性;三是具有统计特性,即采用统计方法对结果进行处理。但在应用德尔菲法时,如果应邀专家对主题缺少广泛的知识,将很难提出正确的意见和有价值的判断,即使主题范围相对狭窄、针对性较强,要物色众多对产业竞争力都有很深造诣的专家也是困难的,从而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企业竞争力量化评价工作的第一个关键步骤。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竞争力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科学性是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合理的基础,一项评价活动是否科学很大程度上依赖其指标、标准、程序等方法是否科学。指标体系的科学性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1.特征性。指标应能反映评价对象的特征。

2.精确性。指标的概念要准确,涵义要清晰,不存在歧义。

3.完备性。指标体系应围绕评价目的,全面反映评价对象,既不能遗漏重要方面,也不能有所偏颇,否则评价结果就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属性。

4.独立性。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不应出现信息包容、涵盖而使指标内涵重复。

(二)完备性原则

由各个单项指标构成的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应能覆盖企业竞争力的各个方面,全面反映竞争力水平高低状况。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现实竞争力,还要揭示潜在竞争力。

(三)可行性原则

各评价指标指向的数据应能通过官方或权威机构的统计资料收集齐全,否则,竞争力量化分析将因原始数据的短缺而不可行。指标体系可行性又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精炼简明。指标是对原始信息的提炼与转化,因而,指标不宜过于繁琐,个数不宜过多,以避免因陷于过多细节而未能把握评价对象本质,从而影响评价的准确性,同时,指标的精练可以减少评价的时间和成本,使评价活动便于操作。

2.易于理解。在评价过程和评价结果使用中,往往会涉及多方面的人员,如评价者、咨询专家、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指标应易于理解,以保证评价结果交流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3.适应于现有的信息基础。与指标相关的信息应具有可采集性,如定量指标可以通过公开出版的统计年鉴、统计年报、统计汇编等获取数据,使评价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保证评价结果的可信度。

(四)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从统计分析的角度出发,每个统计指标都只是反映某一个侧面内容。绝对指标反映的是总量、规模等因素;相对指标则反映的是速度、结构、比率等。结合两类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况。

二、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是指能用于评价企业竞争力状况或揭示企业竞争力形成原因并具有数量表征特性的具体因素。研究企业竞争力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客观地描述企业竞争的实际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决定或影响特定企业竞争力的因素,即寻找导致企业竞争的实际结果以及未来趋势的原因,从而揭示和论证企业竞争力形成的因果关系。正是基于这点考虑,裴长洪等中国学者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显示性指标,如市场占有率、利润率等,这类指标直接反映某个产业的现实竞争力状况;另一类是分析性指标,用于揭示产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原因。

目前,学术界有多种有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案,现成已建好的指标体系也屡见不鲜,但考虑到这些设计方案要么太繁琐,要么与我们的研究思路相差太远,本文决定在此建立自己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采用裴长洪关于评价指标的两分类法,并将分析性指标进一步划分为直接原因指标和间接原因指标。直接原因指标用来解释决定产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一些表层或直接的因素,如企业生产效率、营销管理水平等;间接原因指标揭示产业竞争力水平高低的一些深层次原因,如各种自然、社会环境和条件。按照这种指标分类逻辑,并在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的指引下,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如下表。

表1 企业竞争力指标表

三、鄂州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上述构建的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针对一般情形并为理想的一种设计方案。但考虑到现实中鄂州民营经济统计资料不够健全,很多指标的原始数据不易或尚不能够收集到,只从中选取资产总额、利润总额、销售收入、技改投入等少数几个更为关键的指标来构建鄂州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另外,鉴于鄂州地域范围较小,而民营企业已经是鄂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鄂州提供不少工作岗位,对社会贡献很大,因此增加企业工作人员数量这一反映市场内在竞争力的指标。这样,鄂州市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如下:

表2 鄂州市民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表

参考文献

[1]曹如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构筑[J].科技与管理,2005,(7).

[2]方威.“消费者剩余”是企业竞争力最本质的内涵[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3,(18).

[3]余太和.论企业竞争力的内涵和制约因素[J].企业研究,2003,(8).

[4]汪应洛,马亚男.几个竞争力概念的内涵及相互关系综述[J].预测,2003,(22).

[5]贾玉花,纪成君.企业竞争力及其综合评价[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篇4

物流企业系统是一个以“社会—企业—资源”复合的开放系统,正是由于系统的开放性,才能使系统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以及信息交流产生负熵并抵消系统内部产生的正熵,以此保持系统有序的发展。物流企业在不断的运行发展过程中,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不断产生dis,导致系统无序发展;而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停与外部进行物质、信息、能量的交换,产生des,使系统有序度增加。在不同的条件下,系统会面临如下三种不同的选择如表1所示,其中,ds=dis+des。通过判断系统总熵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处在耗散状态,有助于物流企业认识和调整企业的管理和组织形式,从而适应环境,提高竞争力。普利高津构建了揭示耗散结构演化过程的Brusse-lator模型,也叫三分子反应模型,用来反应模型中三个变量参与耗散结构的非线性反应过程。当时,物流企业处于非耗散结构状态;(1)当时,物流企业处于耗散结构与非耗散结构的临界状态;(2)当时,物流企业处于耗散结构状态;(3)表1系统与熵变关系因此,根据三分子模型得出的结论,当物流企业正熵与负熵的关系处于│B│-(1+A2)<0状态时,说明系统系统处于非耗散结构状态,此时系统运行处于无序与混乱状态,企业缺乏竞争力,并且逐渐走向衰落;反之,物流企业正熵和负熵达到│B│-(1+A2)>0时,物流企业系统处于耗散结构状态,此时系统的竞争力比较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良好的成长状态,实现企业从低的结构状态向更高有序的状态转变。当│B│-(1+A2)=0时,物流企业系统处于两者的中间状态,此时,企业的任何决策都可能影响公司的竞争力和发展方向。因此,在构建物流企业竞争力熵指标体系并指标量化的基础上,依据三分子反应模型对物流企业耗散结构进行评判,进而针对性的指导物流企业发展优化。

二、物流企业竞争力熵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对物流企业耗散结构进行评判之前,需要建立物流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对物流企业的正熵和负熵指标分别进行计算。因此,需要确定各自的可量化因子。为了准确计算物流企业的熵值,遵循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原则采用理论分析法、文献综述法和专家咨询法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指标体系进行设计,然后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已有的指标进一步进行筛选,最终建立以经营文化、管理文化、体制文化、核心能力、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资本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行业环境、竞争环境、技术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等包含25个指正熵和14个负熵的指标体系。

三、物流企业竞争力熵的实证研究

本文的研究数据以某物流企业为样本,针对该企业管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147份,以电子邮件形式进行,实际收回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0份,问卷采用梯度打分法,分别有很高、较高、一般、较低、很低等五个选项。根据已经建立的指标体系,这里m=14,n=5。计算出物流企业正负熵值及其权重。计算结果显示,该物流企业的正熵值为0.8321,负熵值为-1.4562,根据三分子模型│B│-(1-A2)=0.236≮0判定可知:该物流企业正熵较高、负熵较低,处于非耗散结构状态。根据计算结果,导致该物流企业非耗散结构的原因在于企业正熵偏大,其中,以企业组织机构与合作伙伴的协调度低为主要原因,说明该企业与合作企业的联系不够密切,存在较多短期合作。物流企业作为服务于其他产业的一种行业,处在供应链的核心位置,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度能够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其次,市场占有率低是本处于非耗散结构的又一个原因,作为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市场就是企业的动脉。另外,对市场的敏感度、流程的科学性以及股权结构的合理性均不利于该企业的发展。该企业负熵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相关法律制度的不完备,物流法律法规缺乏系统性,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不协调和冲突现象,使得相关制度政策不能落到实处。其次,研发投入水平是导致负熵偏低的另一个原因,物流服务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的最大特点是无法以外观形式展现,物流企业不能从功能上满足客户需求,就不能占领市场。从上述结论可以得出,该企业目前的竞争力是不够强大的,如果该企业不采取相关措施,那么系统的矛盾会逐渐增加。因此,该企业目前要采取的措施就是使计算结果中的正熵减小,负熵增大,需要企业对管理方法以及行为决策等进行相应的调整,从而使企业耗散结构话,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是将转译后的三分子反应模型用于物流企业耗散结的判断,从而判断企业竞争能力的大小;构建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并进行量化评价,指出影响物流企业的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为物流企业管理及优化提供决策支持。最后本文通过实例验证了通过基于三分子模型的物流企业耗散结构研究来分析物流企业竞争力现状以及确定企业的改进方向的研究的可行性。

作者:张小静 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一、财务竞争力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概念首先由美国学者史蒂芬海默于1960年提出,他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竞争力联系了起来。Barney(1991)等在对竞争力的概念进行了更为深入的研究,他强调每个企业都是资源集合体,其包含所拥有的各项能力、信息、性质、资产、组织过程、企业文化等。麦肯锡公司的专家K.P.Covne(2001)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能够相互补充的知识和技能的整合,它能够使多项业务拥有行业市场的一流竞争力水平。

国内学者曾湘萍(2008)认为财务竞争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竞争力是以价值链企业群的资本投入与收益活动以及其所产生的财务关系为对象,以市场竞争为动力,围绕获取企业竞争优势,努力为企业顾客创造价值的能力。胡俊南,于晓燕(2013)从各项财务方面来进行研究,发现各公司财务能力分布不太均匀,切实分析其财务现状,制定出全面、具体的财务计划以及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战略,以增强企业的财务竞争力。

每个企业的财务竞争力都具有独特性,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部分,有利于企业在持续竞争中保持长期的优势。此外,对于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多数学者主要基于行业进行分析,基于地区财务竞争力的研究为数不多,特别对于我国偏远地区,如云南、贵州等省份的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研究非常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二、研究财务竞争力指标构建与样本选取

1.指标构建。本文借鉴企业竞争力相关研究构建出财务竞争力评价体系,试图尝试完善财务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体系,对财务竞争力评价与提升研究方面将是一个有益的完善与补充。以往对财务竞争力的研究,对财务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多集中于传统的财务能力指标,不能客观反映财务竞争力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文以现金流量为主线,从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全方位选取财务竞争力评价指标,更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竞争力的实质,对财务竞争力的来源进行深入研究进而从理论上提升公司财务竞争力。

本文以财务竞争力为因变量,自变量为偿债能力(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发展能力(营业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经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和盈利能力(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报酬率)。

2.样本选取。本文选取2015年度云南省云南白药、昆百大、美好置业等18家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公司财务竞争力的样本。

三、财务竞争力实证研究

1.描述性统计。本文对样本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处理后,?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样本数据进行分析。首先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所选取的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所得结果包括各变量的极小值、极大值、均值和标准差。描述性统计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流动比率均值为1.98,资产负债率均值为0.48,这说明云南省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较好;营运资金周转率和营业利润增长率的标准差分别为4.99和9.57,说明各公司之间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总体来说,云南省上市公司的发展并不均衡。

2.因子分析

(1)确定主成分因子

通过方差分析,显示样本公司的指标中前三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78.522%,且仅有前3个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由此可认为指标的大部分信息量都被前3个因子所包含。故而本文选取前3个主成分因子作为公共因子来阐述云南省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

(2)计算因子得分

本文运用SPSS软件中的回归法求出如表2所示的主成分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上表因子得分矩阵,以各项因子相对应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来加权计算,便能得出云南省样本公司财务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模型:

F=0.493F1+0.328F2+0.179F3

上式中,F1表示盈利能力因子;F2表示经营能力因子;F3表示发展能力因子。

通过上述回归式,可以发现偿债能力对云南省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的作用相比较其他能力因子而言并不是特别明显。在财务竞争力的影响程度上,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对云南省上市公司的财务竞争力影响比较大,权重达到49.3%和32.8%,接着就是发展能力。因此云南省上市公司在重点关注盈利能力的同时,也要注重公司资本结构的优化和成长能力的培育,这样才能加强自身财务竞争优势,才能使云南省各大企业取得更为长远发展。

四、提升公司财务竞争力的建议

通过上述对云南省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的评价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1.努力提升公司财务资本配置效率。云南省上市公司应把提高财务资源的利用率放在首要地位;例如提出并落实措施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得资金及时收回,在最快时间内实现资金周转等。云南省各大企业要想加强财务资本配置管理,就要根据公司资源特点,将相应的财务资源配置到最符合的经营环境中去,使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一个公司的资金周转效率高,才能在有限时间内获利最大化。

篇6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创建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5-0019-01

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产生和发展壮大,虽然国家政策在大力扶持,但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财务制度不健全,又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体制的影响,使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与自身发展和市场经济均不适应的情况。针对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存在的问题,本文论文应该从以下方面加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建。

1 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企业形象和服务水平

很多中小企业一个不足之处就是品牌建设不足。品牌是塑造企业形象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品牌也是企业在市场上参与竞争的最有力武器。缺乏自己的品牌是目前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这样企业只能在低价格、低档次低端市场勉强经营。企业普遍缺乏品牌意识是由于企业缺乏品牌建设的资源和能力,因此,企业主必须树立起品牌意识,要在企业的品牌建设方面投入必要的资源,打造自己的品牌,并且要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在产品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不断改善,创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逐步、全面地形成并提升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和信誉。另外,利用品牌优势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还能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客户,能提高市场占有率,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2 优化治理结构,完善治理机制

企业还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治理机制。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各种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也日渐复杂,于是便需要建立相关的内部制度,规范其内部的监督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用人机制,使四大机制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能真正起到有效的内部控制和监督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企业发展初期,规模小,不必专注于形式设立无实际作用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这样反而会增加经营成本,所以可采用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这不仅减少管理成本增加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员工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中小企业要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公司治理治理模式。尤其是对处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贵州省的企业来说,由于普遍存在领导层人数不多、亲属关系牵制、个人主义较强等特点,更需要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规范的角度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存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建立起较强的企业竞争力。

3 推进创新战略不断满足市场要求

中小企业要想在复杂多变的竞争性市场环境中长足发展,并取得成功,就必须根据当下市场的要求,不断进行自主创新。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客观情况,实施创新战略,可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企业进行产品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技术实力。企业在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也就是经过长期的科技投入、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创新为目的进行的企业创新活动。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建立一种新的经营方法达到技术创新,也可以通过提高企业员工科技人员的比例来达到技术创新。

其次,企业进行管理制度及方式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企业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就必须建立起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一整套管理制度。

最后,企业除了上述两方面的创新以外,在组织、观念和服务等其它方面也要不断进行创新活动。企业应该真正做到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从企业的思想到行为都进行创新,使企业整体都处于创新发展的状态,打破禁锢企业发展的瓶颈,不断增强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企业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竞争性市场中拥有持续的竞争力。

4 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构建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它为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的一般竞争力,而使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源泉是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者在一系列价值理念中进行的价值抉择和该企业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企业文化决定着该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生成的基石和土壤,就是企业文化,先进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驱动力。

对企业文化的重视是伴随信息时代和世界瞬息万变形势要求而诞生的,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现代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是融合了企业文化、现代管理、组织形态和当代一些先进思想和理念的综合性。企业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能够促使企业员工思想观念的转变和素质的提高,进而进行企业技术、管理、理念等方面的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适应当下激烈的市场竞争。

中小企业应该不断改善自身各方面的缺点和不足,努力完善自身内部各种要素和能力的整合,充分发挥企业内部的优势,逐渐培育出企业自有的竞争力,使自己符合当下复杂多变的竞争性,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成功者。

参考文献

[1]朱长丰.突出重围:中小企业竞争力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篇7

关键词:指标体系;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一、 前言

旅游业是一个涉及食、住、行、游、娱、购等众多部门的综合性产业,其发展是以整个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同时又间接地促进国民经济有关部门的发展。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中,旅游产业已成为发展势头最猛、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2012年,中国全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0亿人次,同比增长13.6%;国内旅游收入2.3万亿元,同比增长19.1%;中国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00.3亿美元,同比增长3.2%;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占GDP的比重高达4.8%,同比增长0.3%,旅游业对中国经济增长起到了强劲的拉动作用。

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普遍重视。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各自国内和国际旅游资源,发展本国旅游产业。然而,随着一些国家国内旅游投资市场的饱和,许多经营主体和投资机构开始逐步把投资重点转移到国际旅游市场上,使得旅游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作为重要的旅游经济消费市场之一,即要面临国际投资机构抢占中国市场的投资竞争,又要面临其它国家吸引和分散国内客流的压力,国际竞争环境十分险峻。因此,中国首先要认清自身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然后才能弥补不足全面提升,实现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的本质性转变。

二、 旅游业竞争力

旅游业竞争力是经济环境竞争力、旅游核心竞争力、旅游企业运行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的综合反映。从研究对象来看,对于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以分为企业层面、景区层面、城市层面、地区层面和国家层面。例如,邵金萍(2006)对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影响因素开展进行过研究。梅虎、朱金福和汪侠(2005)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从顾客满意度角度对桂林等5个4A级景区的竞争力进行了测评,并分析了5个景区的优势与不足。王琪延和王湛春(2012)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293个地级以上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分析,通过综合比较,找出各类城市旅游发展的地位和策略。马晓龙和曹杏娟(2013)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旅游竞争力水平进行定量评价,认为需要均衡协调各项要素才能提高区域旅游竞争力。黄秀娟(2008)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研究了旅游资源对国际旅游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并对北京和上海进行了实证分析。

但对于旅游业竞争力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地区层面,而在国家层面对旅游业竞争力的定量测评分析的研究文献却较少,而且这些研究都只是对某一时间截面数据的旅游业竞争力静态测量和评价,虽然取得了较好研究结果,但缺乏动态规律分析和区域市场研究。放眼整个世界,在交通便捷、经济一体化趋势加速的今天,旅游业的国际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进行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发现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与劣势,进而提升中国旅游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中国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遵循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代表性的原则,根据IMD国际竞争力理论,从旅游业竞争力内涵的四方面出发,采用对称性指标体系设计原理,确定了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4个二级指标, 12个三级指标,以及48项明细指标,前三级指标结构如图1所示。在明细指标选择过程中,为了减少区域人口和土地面积不等所带来的比较失真,本文在绝对数量对比的基础上兼顾相对数量对比,采用了很多人均、地均指标。

四、 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

1. 计算方法与数据处理。首先,利用公式(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单个指标在(0~100)范围内变化。对于逆向指标,即数值越小代表水平越高的指标,采用公式(2)进行处理。

rij=100×?椎(■)(1)

rij=100-100×?椎(■)(2)

然后,利用公式(3)进行三级等权汇总得到综合评价指数R的值。最后,按照综合评价指数R的数值大小对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排名比较分析。

R=■?撞4i=1?撞nii=1rij(3)

其中,i=1,…,4,表示二级指标;j=1,…,4,表示明细指标;ni为三级指标下明细指标个数;k=1,…,41,表示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

基础数据来源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2013年《世界竞争力年鉴》,它将世界银行等国家组织的数据和自身组织的全球企业调查数据进行了归类汇总和整理,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数据可比性问题。

2. 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1995年~2012年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得分呈现波动形态。1995年~1998年得分逐渐上升,1998年受到暴雨自然灾害影响,1999开始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呈下降趋势,2001年时略有起色,但紧接着由于“非典”影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继续维持低迷态势,2006年起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开始稳步提升,2008年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影响使得旅游业国际竞争力产生剧烈波动,2012年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得分达到历史最大值46.30。从排名来看,在41个研究对象中,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一直处于中等偏后位置,1998年排名最高为23位,1995年排名最低为36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41个研究对象中不具备绝对优势。

从1995年~2012年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四个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可以看出,经济环境竞争力得分是逐渐上升的,2009年达到最大值64.66,排名变化范围为3~24,在41个研究对象中近几年排名都比较靠前,2012年排名第6。旅游产业竞争力得分呈现逐渐上升趋势,2006年达到最大值49.88,排名变化范围在18~32,排名在41个研究对象中处于中后等水平,2012年排名第25。旅游企业竞争力得分变化剧烈,得分变化范围为13.68~52.96,排名变化范围为20~38,在41个研究对象中处于中后等水平,2012年排名第27位。基础设施竞争力得分一直较低,得分变化范围为21.29~33.18,2012年得分为26.92,在41个研究对象中排名一直靠后,变化范围为30~37,2012年排名34位。总体而言,在4个二级指标中,中国在经济环境竞争力上相对具有优势,旅游产业竞争力上处于中后等水平,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上处于劣势。

3. 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与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对比。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2010年人文发展报告》,本文所研究的41个国家和地区中,发达国家和地区有2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14个。

从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得分变动平稳,一直处于50~60之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得分变动也比较平稳,一直处于30~40之间,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其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在1995年、2005年、2008年三个年份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外,其余时期均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但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差异显著,一直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平均水平。

从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4个二级指标得分情况可以看出,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竞争力平均水平没有太大波动,变化平稳,呈现略微降低趋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环境竞争力平均水平,在1995年~2008年间没有太大变化,但2009年显著加快增长,并在2011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持平,2012年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整体明显呈现上升发展趋势。中国经济环境竞争力水平,除1995年和1996年外,一直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可见经济环境竞争力不是造成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三者之间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存在显著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变动都很平稳,并且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显著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中国的旅游产业竞争力水平则是逐渐提升,从1995年处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逐渐发展到2006年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产业竞争力平均水平,并一直保持至今。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平均得分稳定,没有大幅波动变化,一直处于50~60之间。1995年~1999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旅游企业竞争力平均得分是不断下降的,2000年之后开始稳步上升,但始终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中国旅游企业竞争力总体波动变化剧烈,除1997年~2001年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外,其他年份均大幅度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在41个研究对象中,中国旅游企业竞争力长期处于劣势地位。1995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竞争力平均水平变动都很平稳,且两者差异显著。中国基础设施竞争力一直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基础设施竞争力平均水平上下震动,没有较大区别。

近期数据对于当今发展更具借鉴价值,并且2009年~2012年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中的48项明细指标数据齐备。通过计算可以看到,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近四年平均值为44,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55,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40。

从2009年~2012年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4个二级指标的均值情况可以看出,在经济环境竞争力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平均得分为49、49、61,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很重视自身经济建设,中国在经济环境竞争力方面具有优势,领先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水平。在旅游产业竞争力方面,中国平均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且三者差距不大。在旅游企业竞争力方面,中国平均得分36,低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得分45,更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得分54,中国旅游企业竞争力低下,竞争劣势明显。在基础设施竞争力方面,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得分63,远远高于中国的31和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27,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竞争力优势显著。

五、 结论

运用所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出版的2013年《世界竞争力年鉴》数据,对1995年~2012年世界范围内41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评价,得到如下结论:

(1)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排名一直处于中后等位置,中国旅游业竞争力在全球41个研究对象中不具备优势。在二级指标中,经济环境竞争力较有优势,旅游产业竞争力处于中后等水平,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处于劣势。

(2)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一直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除个别年份外一直高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平均水平。在旅游业国际竞争力二级指标中,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三者差异最大最显著的是旅游企业竞争力和基础设施竞争力,而其它两项虽然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均值都是最高的,但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的差异较小,不是影响旅游业竞争力的最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 邵金萍.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生产力研究,2006,(12):235-237.

2. 梅虎,朱金福,汪侠.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旅游景区顾客满意度测评研究.旅游科学,2005,19(5):27-32.

3. 王琪延,王湛春.中国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统计研究,2012,29(7):49-53.

4. 马晓龙,曹杏娟.省域旅游竞争力的空间格局与形成机理研究.旅游科学,2013,27(2):14-23.

5. 黄秀娟.旅游资源影响国际旅游竞争力的经济分析.资源科学,2008,30(11):1768-1775.

6. 刘名俭,邹丽君.基于TTCI的中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经济地理,2011,31(3):518-522.

7. 吴翌琳.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分析研究――基于IMD的数据分析.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9-136,142.

8. 史春云,张捷,朱传耿,周章,杨.基于WTTC数据库的旅游竞争力测度与分析.经济地理,2006,26(2):326-330.

9. 孙洁.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初探――上海与发达地区的比较.社会科学家,2005,115(5):133-135.

10. 朱应皋,万绪才.中国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人文地理,2005,20(1):57-61.

11. 彭永祥.基于旅游者收益的地质公园核心竞争力及其评价.陕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0.

12. 徐光瑞.我国高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吉林大学学位论文,2011.

13. 耿建明.中国房地产业市场结构、竞争机制及企业竞争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10.

14. 陈德金.中国传媒集团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2011.

15. 林士奇.领导力、经营战略与组织绩效关系之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位论文,2011.

16.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4.

17. 徐姝.企业业务外包战略运作体系与方法研究.中南大学学位论文,2004.

18. 侯仁勇.中部区域发展战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19. 左继宏.区域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位论文,2005.

20. 黄秀娟,黄福才.竞争力评价与福建省国际旅行社业竞争力.商业研究,2007,(7).

21. 薄湘平,易银飞.国内外企业竞争力研究综述.商业研究,2007,(12).

22. 南剑飞,李蔚.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旅游景区游客满意度评价研究,商业研究,2008,(12).

23. 梅燕.发展低碳旅游五大措施.商业研究,2010,(9).

24. 付检新,彭学强.论业务外包对我国饭店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经济社会公共数据的空间统计样本数据开发及应用研究”(项目号:11&ZD157),项目负责人:赵彦云。

篇8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策略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综述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独有的知识或资源,是企业的综合能力或各种能力的组合,是企业营销能力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至今,各位学者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有不同的观点。

1.核心竞争力指企业独有的知识或资源。PrahaladandHamel(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由过去到现在所积累的知识和学习效果,特别是协调技术及科技整合上的能力;Kim(1995)认为,核心竞争力不是一般包含在产品或业务部门或技术方面的能力,而是用一切知识表现出的最深层的内涵;Petts(1997)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和特有的知识和技能组合。Hamel(200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的知识能力。张维迎(2002)认为,企业存亡取决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即是否具有独特的资源和其他能力。

2.核心竞争力指企业综合能力或各种能力的组合。Dosi(1990)认为,核心竞争能力是一组差异化技术、互补性资源及企业习性与生产能力的集合。Chandler(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应包括职能性的能力。如生产、营销、人事、财务与研究及战略能力。Collis(1990)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创造利润的来源,是一组特有的、科学技术的互补性资源。Winterscheid(1993)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协调整合,它能跨越企业整体间的界限,使企业活动比竞争对手更具有优越的能力。Mongomery(1995)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整体战略下,开发的具有优势的资源。

3.核心竞争力指企业营销能力和适应市场能力。张彦宁认为(2002),核心竞争力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使企业在战略上与众不同。陈清泰(2003)认为核心竞争力指企业不断创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及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

二、核心竞争力指企业长期积累且独自拥有的文化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是企业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特殊能力,是企业长期积累且独自拥有的文化,企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应包括企业的管理文化、创新文化和技术文化。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文化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知识技能等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整体经营素质,从而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关键和基础。根据本文对117名来自全国12个地区的企业管理人员的调查,其中92%的管理人员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独有并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价值观,很难被竞争对手和其他组织模仿,因此具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特点。早在1992年,LeonardBarton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一组独特和不易模仿的,且能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的文化知识。Aharoni(1993)认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具体的优势(firm—specificadvantages),指企业深植于职工或设施中的独特文化。Hamel(1994)认为,核心竞争力不是实物的资产,而是一种可以创造核心价值的能力。

20世纪70年代,我国企业管理处于经验管理阶段。那时企业管理主要凭借管理人员的经验和意志,管理效果完全依靠管理者的素质、经验和努力,至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企业管理者已经意识到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管理策略和方法,建立本企业的特色文化。当今,我国企业管理进入文化管理阶段,企业管理对象为知识化和学习型的劳动者,主要管理策略是企业全体职工建立共同愿景和价值观,提高职工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文化是影响和产生企业核心力的关键要素

根据本文调查和总结,企业的一切行为本质上都要受企业文化指导,企业努力的方向和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企业核心能力的累计过程。弗朗克·戈泰(FranckGauthey,1993)认为,任何企业文化都可产生满足本群体需要的工具和物品,企业文化对企业能力的各层次都起着管理和激励作用。泰力(Terry,1993)和弗兰克林(Franklin,1994)认为,管理的各功能应包括组织、计划、领导、沟通及战略的形成,这些因素都与企业文化紧密联系。本文认为,企业文化代表了企业的生命力,代表着企业集体的灵魂,企业文化不仅影响企业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也影响企业的思维方式,影响企业战略形成的全过程。在企业文化的行程中,价值观起着关键作用,先进的价值观使企业产生强大的规范力,成为企业成员的行动准则,继而产生持久的推动力,促使员工积极地实现企业目标。崇高的企业价值观对内可激励员工,对外可在社会中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同时,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影响企业的目标和绩效,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

此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对员工的柔性管理,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由于人力资源属于能动性资源,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主动性生产要素。企业的共同价值常决定企业的前进方向,在这个前提下,企业常根据环境和自身条件确定自己的工作目标,通过探索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为方式来实现企业目标。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在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

1.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具有影响力。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竞争力,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导向、规范、约束、凝聚和融合作用。

企业文化影响企业战略,Peters和Waterman(1982)在《追求卓越》中的重要论点是成功的企业必须以企业文化作主导。实际上,企业文化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决策,影响着企业的战略实施手段。企业战略制订后,需要全体成员积极有效的贯彻实施,正是企业文化的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作用才激发了企业员工的热情,统一了企业员工的意志和愿景,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而努力工作,进而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

2.企业文化对组织管理具有影响力。企业文化决定企业的竞争力,不同的企业文化,其组织结构不同。在企业决策权限集中化的文化氛围中,其组织结构为金字塔形,组织层次分明。此外,企业文化常引导企业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同时,企业制度本身也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制度对于指导企业行为,塑造核心竞争力具有保障作用。本文认为由于企业靠各种制度把企业要素整合在一起,制度的选择可决定企业竞争力。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产权制度、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是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力的基础。

3.企业文化对专业技术具有影响力。根据调查,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企业的核心技术。包括产品、工艺、服务和管理等创新能力。企业的核心技术来自职工个人和集体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属于企业行为文化,优秀的企业行为文化可培育企业的核心技能。

4.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具有影响力。格朗鲁斯(Gronroos,1984)认为,企业只有对员工进行培养和激励,使其对企业满意,才能使员工更好地工作。本文认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关系,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是激励员工最有效的方法。

四、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策略

1.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实践,核心竞争力管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阶段;核心竞争力的整合阶段、核心竞争力的实施阶段;核心竞争力的更新阶段。首先,企业竞争力通过职工个人行为,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发展,而学习的性质和发生方式由企业文化所决定。在不同的企业背景下,竞争力以不同的方式发展,但大多数竞争力开始于职工个人,因为个人首先开发专业知识和个性化的技能。此外企业竞争力的扩张实质上是一个知识传播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常存在着有利于学习和知识共享的文化,而且他们的行为和企业文化之间能很好地融合。21世纪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时代,企业活动的成功关键在于学习内容和效果。创立学习型企业文化关键在于通过不断学习和创新解决传统企业固有的分工、竞争和反应性三个基本问题。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过于专业化的分工把企业分割成相互独立且相互冲突的领域,不利于团队合作,使管理者的注意力发生了偏离,仅关注解决问题而不关注开发和创新。现代企业应可有效改进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激发他们的主动意识,促进管理者寻求进步。

学习性企业文化的关键是提高职工的文化素养,重视职工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价值,尊重职工的独立人格。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创造宽松的工作气氛,让职工畅所欲言,允许他们从各个角度提出问题与解决方案。一个信任和开放的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对于现有管理模式提出质疑和挑战并倡导他们去积极寻求改善的途径。学习型企业文化鼓励职工学习和创新,使职工增加尝试的勇气而不是变得过分谨慎,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促进企业学习。成功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强调人的自主管理,自我创新。企业只有相信员工,激励员工,给他们指明方向,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保证,才能焕发职工极大的工作热情。

2.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根据调查,创新型企业文化可使企业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建立创新型文化必须进行一系列配套改革,首先要重塑企业价值观。其次,重新调整企业的管理方式。最后,企业应创新沟通体系。根据调查,许多富于创新性的活动因为沟通不及时或无效而变得扭曲。本文认为,建立创新型企业文化应做到以下几点:(1)将学习和创新作为企业的目标。(2)在日常工作中鼓励职工互相交流。(3)在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间建立信任。(4)推动团队工作,促进团队成员互相学习。(5)重视召开有关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会议。(6)高层管理者应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

3.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任何企业是由生态链的相互依存关系构成的,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趋明显,任何企业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有远见的企业领导应考虑培育生态型企业文化,生态型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意识和行为。未来企业竞争将很大程度地体现在谁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环境,谁能最大限度地给消费者提供“绿色”产品。生态型企业文化可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社会形象,让企业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种生态企业文化的培育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光明编著.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7,112.

2.陈春花主编.企业文化管理.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11-15.

3.林平凡,詹向明.企业文化创新.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17-18.

4.陈莞,倪德玲,裴云峰.最卓越的管理理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28-29.

5.史东明.核心能力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86-87.

篇9

关键词: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流转 竞争力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开放股市以来,短短十余年时间,中国股市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全球第一大新兴市场。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今后将进一步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中国资本市场即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而再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因为脱胎于传统体制,产生于经济转轨时期,中国上市公司身上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一些深层次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同样也制约了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提高,股权分置就是其中之一。按照股权是否可以转让,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可以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流通股包括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境内上市外资股、境外上市外资股,非流通股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国有股、境内法人股、外资法人股(不流通的外国投资者持有的股份)、募集法人股、内部职工股和转配股等等。可以说,非流通股的设置体现了很大的中国特色。国外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对大股东所持股票在上市后一定时间内的锁定,以及作为公司内部人的高级管理人员在任职期间内股票流通的限制之外,几乎所有的其他股份都是可流通的。而中国在股改之前,存在大量的非流通股。公司股票的低流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核心问题,股票的流通与否不仅会影响股东的行为,而且还会影响市场本身对公司价值的判断。2005年4月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开始进行。2006年,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完成了股改,那么,股改的成效究竟如何?股权流转程度会影响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吗?纵观现有的文献,对股权的流通程度和上市公司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加以研究的并不多见,以股改前后若干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对比分析的尤为少见。本文试图通过股改前后的实证研究,分析股权流转对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为股权分置改革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一)股权流通程度与企业竞争力 关于股权流通与企业竞争力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股权流通性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许小年和王燕(1997)在控制了股权集中度的情况下考察了不同性质的股东对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发现流通A股与企业绩效负相关或不相关;陈晓、江东的研究发现法人股和流通股对企业业绩有正面影响、国有股有负面影响的预期只在竞争性较强的行业成立,在竞争性相对较弱的其他行业则不成立;王秀治(2004)将全部上市公司按非流通股比例从低至高分成公司数相同的四组,通过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非流通股的比重与上市公司的绩效为横S型非线性关系,因此推论出股权流通结构也是影响企业绩效的一个主要因素,通过全流通可以实现股权的相对分散,从而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和外部监督机制;吴晓求(2004)认为,从结构和功能上看,中国资本市场长期以来都处在不正常状态,这种不正常状态最根本的制度性原因是股权的流动性分裂。从现实看,股权流动性分裂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了危害,从而严重损害了中国资本市场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匹配机制,客观上使流通股股东与非流通股股东处在不平等的状态,形成上市公司业绩下降、股票价格不断下跌与非流通股股东资产增值的奇怪逻辑;苗淑娟等(2008)则认为,流通股持有者的持股比例较小,不可能控制上市公司。这样,流通股股东基本投有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的动机。在上市公司回报尤其是现金回报较低的情况下,流通股股东持股也不在于获取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带着在二级市场上炒作的非常强的机会主义色彩,不谋求通过对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以获取回报,因此,他们也没有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内在动机,很难通过股东大会发挥公司治理作用,因而,流通股比例与公司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二)股权分置改革效应 2006年股权分置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完成以后,对股权分置改革效应进行研究的文章逐渐显现。陈明贺(2007)利用81家上市公司两年的面板数据,对实施一年多的股权分置改革及公司的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股权分置改革对已参加股改的公司绩效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的进行使公司的控股股东的持股数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股票向全流通又前进了一步,有助于改善公司的治理环境,从而提高公司绩效。另一方面,股权分置改革和股改公司市场价值负相关,降低了大家对股改公司的预期,中国股票市场改革给股民心理带来的负面影响还在起作用。同时,一年的股权分置改革的成效还不大明显,它带来的好处还不能完全在参加股改的公司的身上得到体现,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负的作用;苗淑娟等(2008)研究发现流通股比例与我国上市公司的绩效关系不明显。他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广大的中小股东赚取股票差价的投机行为,并提出逐步加大流通股比例,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做出理性选择、加强对管理者的外部监督和约束,促进公司治理效率的提高,从而改善经营绩效;李锋(2008)以2005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和多变量回归检验的结果表明,股改后我国上市公司无论财务绩效还是市场绩效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市场绩效的变化迟于财务绩效的变化;股改的确使原非流通股股东对待上市公司绩效的态度产生了积极触动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 由于绝大部分流通股股东以追求市场短期价差为目标,投资者的价值理念以短线买卖为主,在市场监控相对薄弱同时又存在大股东的情况下,流通性的增加意味着股东对公司监控力度的降低,必然导致公司的内部经理人远离接管的威胁;但是,当流通股比例超过一定比例后,产品市场的激烈竞争会大大提高企业管理创新的空间,迫使企业改进管理;持有大量流通股的投资者(如机构投资者)不仅有动机,而且有能力去密切关注投资对象的竞争能力,他们的力量使得对上市公司的监控力度又有所加强。同时,当流通股在上市公司中占到了一定的份额以后,流通股股东作为可以“用脚投票”的股东,能够随时抛售或拒绝购买上市公司的股票,这使得需要通过配股吸引投资的管理层或内部人必须在某种程度上赢得众多小股东的信任,这种约束力量势必会对内部人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而致力于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因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上市公司竞争力和流权流通程度呈U型的曲线关系,随流通股比例的增加而下降,到达极点后又随流通股比例的增加而提高

(二)变量选取 根据以上的分析,本文设置了如下变量实证研究股权流通程度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1)因变量竞争力得分Competitiveness。企业竞争力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现象,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经济学课题。为了客观评价企业的竞争力状况,笔者在总

结前人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性、科学性、可比性、可行性、适量性五个原则,提出了一个简洁、多层次,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竞争力评价体系,从规模、增长、效率三个方面,选取九项指标评价企业竞争力,具体指标及权重见(表1)。在实际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前,本文首先将中国上市公司的每一指标用标准离差法进行了分行业标准化处理,由此得出的各指标的标准值均带有了行业信息,即都是经过,行业平均值调整后的数值,反映了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强弱。因此,将所有企业的竞争力标准值直接进行排序具有科学的比较意义。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是在行业内部进行的,而标准化后的数值是在不同行业之间进行比较。所以,企业竞争力的比较反映的是各企业在各自行业中的相对竞争力位势。(2)解释变量流通股比例Circulating(流通股股数,总股数)。公司股票的低流通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核心问题。流通股比例即流通股股数占总股数的比例是衡量股权流转程度的指标,本文选取它考察股权的流通程度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3)控制变量。本文引入了两个控制变量:反映公司规模的变量总资产(Size)和反映公司财务杠杆的变量资产负债率(Debt)。对于公司规模,一些研究揭示规模代表获取资源和实现投资机会的能力,也反映了过去绩效的累积,因而和公司本期绩效、成长性正相关,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对于资产负债率,现有的证据大多表明,中国的债务融资具有负治理效应,高资产负债率往往同低绩效挂钩,从而会对企业竞争力产生不利影响。这些变量的定义见(表2)。(表2)回归变量的选取及定义。

(三)样本数据说明 2006年,中国大部分上市公司完成股改。但由于该年度股改刚完成,相应的效应尚未完全体现,所以本文选取其后2007年至2008年度的数据作为股改以后的数据;相应的,选取2004年z~2005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所有样本均取自沪深两市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当净资产、净利润两项指标同时为负数时,净资产利润率指标就不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竞争力状况。所以本文将出现这类情况的样本予以剔除;此外,剔除研究期间未持续上市的公司,有效样本2004年至2005年组共1015个,2007年至效应方法利用每一个单位(本文为各上市公司)在不同时期内相关数据指标的差异,进行估计计算;而随机效应方法将每个单位及其不同时期的数据合并,综合利用,进行估计计算。如果从单纯的实际操作角度来考虑,固定效应方法往往会耗费很大的自由度,一般情况下,我们都应当把个体效应视为随机的,所以,我们采用了随机效应方法进行分析。除员工人数来自国泰安数据库(GTA)外,其余数据来自色诺芬上市公司数据库(CCER)。本文的行业划分是根据证监会公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执行的,其中制造业细分为次类,共计21个行业(木材家具制造业因样本公司数太少,所以未单独列出)。

(四)模型设计

建立如下多元回归模型:Competitiveness=c+b1Circulating+b2 Circulating2+b3Size+b4 Debt+ε

模型中,c为截距,b1(i=l,2,3,4)分别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3)是回归模型中两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仅从表象来看,股改后上市公司争力得分均值反而有所下降,似乎股改给上市公司竞争力带来了负面影响,让人对股改的成效产生疑问;流通股比例有了大幅度提升,从41.6559%左右提升到60.5815%,上市公司之间的差距也有所增加,标准差从12.6021%上升到17.3092%,有更多的公司实现了股票的全流通。两个控制变量总资产和资产负债率在股改前后变化不大。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在对相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之前,本文对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检验,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多重共线性使研究结果出现偏差。在实际应用当中,多重共线性指的是高度多重共线性,只要变量之间相关系数不超过0,8,就不需要担心它们之间的多重共线问题。从(表4)中可以看出,模型中各解释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较低,可以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 运用Eviews5.0分析软件,我们将两组数据代入模型。由于数据运算过程中出现了异方差,我们用截面加权的广义最小二乘法(GLS)进行处理,得到了(表5)的回归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作为检验被解释变量与解释变量之间关系的F检验值分别是242.5555和366.2266,相应的显著性水平都是0.0000,说明股权流转和上市公司竞争力之间存在着可信度很高的函数关系;D-W值分别是1.9409和1.9929,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模型结果是可靠的。两个模型的回归系数均出现了预期的结果,唯一区别在于前者统计上并不显著,而后者则通过了检验。这说明随着股权流通比例的提高,它对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开始显现。但是,现阶段两者之间的关系位于u形曲线的左半部,即随着流通股比例的提高,上市公司竞争力反而有所下降,似乎股改给上市公司带来的,是负面影响;然而,我们不难推断的是,随着股改的进一步深化,流通股比例的持续提高将很快使曲线区间进入到右半部,即u形曲线的上升区间。现阶段股改给上市公司竞争力带来了负面影响,除了股改对资本市场的冲击外,本文认为还有如下主要原因:第一,股改后上市公司流通股比例虽然逐渐上升,但总体来看还处于较低水平。较低的比例加上监管成本的存在,使得流通股股东在“搭便车”心理作用下,很难通过股东大会发挥公司治理作用,流通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必然乏力;第二,从流通股股东的构成上来看,上市公司的流通股股东基本上为外部投资者,必然导致公司的内部经理人远离接管的威胁,流通股股东难以对公司的经营状况产生有效的监督和激励,经理人才市场和公司的控制权(Corporate Control)市场难以形成,这必然带来监督不力和预算软约束,流通股对公司竞争力的难以产生正面影响。另外,我国流通股股东中,机构投资者比重过小,流通股股东的过于分散使得其难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第三,在目前的中国,绝大部分流通股股东以追求市场短期价差为目标,在这样的目标导向下,投资者的价值理念以短线买卖为主。证监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头4个月中,两市A股已平均换手4次左右。其中上证A股换手率为392.29%,深证A股换手率437.22%,而国外换手率总共来说一年才是100N200。如此频繁的买卖行为使流通股东“用脚投票”的市场监督功能难以实现。随着未来限售股的逐步解冻,中国资本市场流通股比例将持续上升,甚至实现股权的全流通,以往资本流动存在两种价格的局面将不复存在,股东们的利益将趋于一致,资源必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有望进一步提高。

五、结论

通过股改前后两组数据的对比发现,股改后随着流通股比例的提升,对中国上市公司竞争力的影响开始显现,但由于比例尚未到达拐点,现阶段两者之间是负相关关系,今后应进一步深化股改成果,推动股改进程,最终实现股权的全流通。但股权的全流通并非意味着提倡公司股权分散化。如果公司股权过度分散,会导致股东监控能力不足,监控成本上升,对于发展中的上市公司而言,有百害而无一利。要改变当前流通股大多为中小股东分散持有的状况,增强有影响力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能力,使机构投资者充分发挥评价公司治理、实施外部市场监督的功能,这样才有可能顺利进入u形曲线的右半部。从理论上讲,有关公司制度的法律体系,赋予了股东进入和退出公司的自由,但这种自由有时是一种不情愿的自由或者代价较高。随着西方福利制度产生的养老保险、劳动退休保险以及失业保险等基金机构,已拥有上市公司愈来愈大的股份,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发现,单纯使用“用脚投票”的方法有时比较

参考文献:

[1]吴淑琨:《股权结构与公司绩效的u型关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2]陈晓、江东:《股权多元化、公司业绩与行业竞争性》,《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3]王秀治:《股权分置与上市公司绩效》,《工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4]苗淑娟、杜金秋、魏仲航:《股权分置改革背景下的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关系的再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第11期。

[5]陈明贺:《股权分置改革及股权结构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南方经济》2007年第2期。

[6]李锋:《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的绩效提高了吗》,《证券市场导报》2008年第10期。

[7]杜莹、刘立国:《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效率: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2002年第11期。

[8]陈小悦、徐晓东:《股权结构、企业绩效与投资者利益保护》,《经济研究》2001年第11期。

[9]卞琳琳:《公司治理与竞争力的关系――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10]张宗益、宋增基:《上市公司经理持股与公司绩效实证研究》,《重庆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11]程惠芳、幸勇:《中国科技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规模与企业成长性》,《世界经济》2003年第12期。

篇10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物联网 因子分析 竞争力

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加快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为摆脱金融危机、振兴本国经济、占领国际竞争制高点,世界各国都在大力研究和发展物联网。发展物联网产业也是我国当前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2011年3月出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作为未来物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目前,依托国家“863”计划等相关扶持政策,我国的芯片、通信协议、网络管理、智能计算及大规模并行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研发已初见成效,而IEEE近距离无线通信、3GPP移动网络优化、ISO/IEC物联网体系架构准则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国内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泛在网技术委员会的建立使我国的传感器网络建设及泛在网体系架构等相应技术准则的研究进入实质阶段(卢涛、周寄中,2011)。同时,以江苏无锡物联网示范中心为代表的各地相关产业基地和科研中心的落成又带动了一批示范项目的实施。可以说,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作为高科技与新兴产业融合的物联网产业,投资大、风险高。在探索和实现物联网领域的发展和突破上,上市公司成为了我国物联网产业的重要主体,并作出了巨大贡献。当前,国内对物联网行业竞争力的研究尚不多见,完善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能增强物联网企业对自身综合实力的了解,明确其在行业竞争中的优势与劣势,以此来制定竞争战略,完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可辅助政府和投资者对物联网行业内各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提高对物联网行业整体竞争力的认识,了解行业发展的走向,为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理论依据与文献综述

企业竞争力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史蒂芬·海默在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他认为,企业竞争力是企业在开放且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环境中通过配置或创造企业资源,在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发展成长等方面与其他企业竞争而形成的一种比较能力。此后又出现了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企业内在成长论,以伯格·沃纳菲尔特为代表的持续竞争优势论等不同的理论流派,他们从不同侧面的特殊性和动力来阐述企业竞争优势的持续性和创新性。

竞争力评价方法是对竞争力理论的发展。最早,学者们利用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占有量来评价企业的竞争力。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一指标已无法全面衡量企业的竞争力。于是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直接或间接、多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企业竞争力的综合性评价指标。由于财务绩效指标可间接反映企业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发展成长方面竞争力特性。此外,由于因子分析法能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帮助企业专注于关键因素,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利润,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所以,本文将基于财务绩效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当前国内学者对我国物联网产业的理论研究正在深入,如卢涛等(2012)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施卫东(2012)、王建平等(2011)对物联网产业技术链问题进行了研究,詹正华(2011)、何家凤(2012)等则从财税政策等角度对物联网发展支撑体系进行了研究,但涉足物联网行业的企业竞争力的研究目前还未深入,本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探究。

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说明

自2009年8月在无锡首次提出“感知中国”、“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以来,物联网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于2010年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物联网产业在我国尽管起步时间较晚,但截止到2011年底,国内有物联网相关概念业务的上市公司已达72家。可见近年来物联网在政策扶持下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态势。本研究样本数据来自CCER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为确保数据的有效性,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了进一步筛选,剔除了17家数据不全的公司,共选取55家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和发展成长等维度,对样本公司基于财务绩效视角的竞争力进行研究。

(二)变量选取与标准化

基于客观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本文从市场占有、满足顾客需求、创造价值、发展成长等维度选取有代表性的17项指标作为绩效评价指标,通过SPSS19.0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为了消除指标间量纲和数量级的不同,确保分析结果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在对样本数据分析之前,首先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由于SPSS在调用因子分析的过程中,会自动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所以得到的计算结果都为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

(三)指标数据的适用性分析及因子选取

由于指标间的相关性是因子分析的前提,因此在提取公因子之前,本文首先对指标数据进行了Bartlett球形检验和KMO检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是1390.066,显著性水平等于0.000,小于1%,KMO值为0.511,大于0.5。根据Kaiser给出的度量标准可以判定,本文选取的数据基本呈正态分布,可以进行因子分析。成分分析提取原则是因子特征值大于1,选取六个主因子,总方差累计贡献率达到86.541%。并且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处理后,因子载荷矩阵在6次迭代后收敛。因此,本文选取F1为规模因子,F2为投资收益因子,F3为偿债因子,F4为获利增长因子,F5为营运因子,F6为规模扩张因子。六个公因子代表了指标体系的六个不同侧面,通过综合运用它们进行分析与评价,大致能够清晰和全面地了解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竞争力的总体状况。

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于样本公司因子得分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在研究的物联网样本公司中,在规模因子(F1)上有73%的样本公司的得分小于0,说明多数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业绩波动风险较大,难以产生规模经济效应,自身也不能为其技术创新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在投资收益因子(F2)上有62%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这些公司获利能力较差,投资价值较低,说明它们的资产管理水平低下,资产利用率较低,投资方向存在问题,从而影响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在偿债因子(F3)上49%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说明这些公司对流动资产的利用效率不高,资产负债率过低,没有利用好负债这一融资工具,发展后劲不足。在获利增长因子(F4)上有76%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这些公司获利增长能力和成长性都较差,公司在未来可预期的投资回报较低,发展前景不容乐观。在营运因子(F5)上有65%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这些公司的资产营运能力较差,急待加强各项经济资源的有效运用及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其总资产周转率,减少坏帐比率,采取折扣等优惠方法提高其应收账款周转率。在规模扩张因子(F6)上有75%的样本公司得分小于0,它们的成长性不强,未来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亟需提高它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如表1所示。因此,从整体来看,我国物联网行业仍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行业内两级分化比较严重,整体的规模实力、投资收益能力、偿债能力、获利增长能力、营运能力、规模扩张能力不强,尚有待进一步提高或改善。

(二)基于样本公司综合得分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从综合得分情况来看,可以将样本公司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像中兴通讯、大族激光等综合分在1以上,占全部样本公司的3.6%。这类公司综合竞争力较强,有自身突出的竞争优势,但仍有不足。以中兴通讯为例,其在F1上得分最高,但F2、F3、F4、F6上得分均小于0,说明企业综合竞争力强但发展不均衡。所以这类公司所要做的就是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改进提高,保持优势弥补不足,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第二类则是像长电科技、积成电子等综合分在0-1之间,排名居中,属于竞争力一般的公司,这类公司占全部样本的40%。这类公司通常发展情况处于行业的平均水平,应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从基本的生存做起,加强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与核心经营能力,最终实现提升公司持续发展能力的目标;而余下56.4%的公司的综合得分为负数,其综合竞争力未达到行业整体水平,为第三类竞争力较弱类型,它们的发展情况不够理想,处于行业竞争中的不利位置。这类公司的经营核心在于通过技术改造、管理革新等方法管理好公司资产,至少实现收支平衡,以维持公司的生存。并提升经营管理理念,努力提高经营效率与效益,不断改进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最终扭转竞争中的被动局面。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存在两极分化现象,我国物联网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

(三)基于各领域综合得分情况的分析与评价

从不同领域分析观察,两极分化现象在二维码和RFID、传输网络及互联网应用服务、软件与系统集成、云计算等多个领域内同样存在。比如,同处于云计算领域的中兴通讯和浪潮信息这两家公司,得分差异超过1.5。那么,是否不同物联网领域间的竞争力情况也存在类似差异呢?于是,本文在对各领域的综合得分进行平均值求值后发现,激光扫描器领域分值最高,接下来依次是云计算、金融和保险系统、软件与系统集成、家用电器智能控制、IC卡应用、智能交通、二维码和RFID这七个领域。上述这些领域的平均值均大于0,意味着它们的发展水平超过了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其中所包含的公司整体上竞争力也都相对较强。而余下的领域的平均值均为负数,说明它们的发展在整个行业中要显得相对缓慢和落后些,尤其是传输网络及互联网应用服务等少数领域内的公司,其竞争力整体上都较弱,发展也比较滞后,如表2所示。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物联网行业内不同领域的发展状况也良莠不齐。这也正是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十二五”规划为何在提出要继续加大对金融和保险系统、智能交通、二维码和RFID等发展势头良好领域扶持的同时,也提出要积极加紧对智能电网、智能医疗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但发展现状又不太理想的领域进行帮扶的原因所在。

(四)基于综合竞争力影响因子的分析与评价

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各因素对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的影响程度却又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更为有效地提升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必须找出其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因素。于是,文章将各公因子对整个分析过程的贡献度大小制作成表3,直观地反映出来。

从表3可以看到,投资收益因子(F1)对整个指标评价体系的贡献最大,其次是规模因子(F2),两者的贡献率比其他公因子的贡献率高出许多。因此可以说,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投资价值和规模实力是左右综合竞争力的三个关键因素。正如在前面分析中谈到的,中兴通讯排名第一,主要是其在F2上的得分很高,而这一因子对整个指标评价体系的贡献又很大。由此可以看出,在获利能力、投资价值和规模实力上,各公司间的两极分化必然会最终导致其在综合竞争力上出现两极分化,这三因素对我国物联网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企业经济效益好,投资收益能力强,才能吸引投资者进行投资,企业才能有用足够的资金来扩大规模或进行技术研发,并在未来获得持续发展。然而,通过分析各公司在F1、F2上的因子得分情况发现,约71%的公司在F1的得分低于0,约64%的公司在F2的得分低于0,由此可以说明,如今我国物联网行业仍以中小规模企业居多,行业整体的获利能力不是很强,投资价值仍被外界低估,尚待进一步发展。

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