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才培训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6: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人才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科研人才培训

篇1

一、改革理念

目前,通信的“三网融合”正在实现,固定电话网络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而无线(移动)通信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建设以及移动信息服务技术研发是当前的技术热点。前些年,高校的通信网实验室建设基本上是基于有线传输平台的程控交换和计算机网络,不能实现无线通信接入和个人移动通信接入。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在2009年获得了浙江省财政资助实验室“移动通信技术综合实验室”的立项。该实验室以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架构,以3G标准建设技术平台,使信息通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和目前通信领域所应用的技术保持同步,保持对教学和科研的前瞻性支持。在此之前,我校和浙江华为通信技术公司已开展了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合作,一个小型的3G标准无线基站和接入网系统的硬件平台已基本实现。以上述3G移动通信实验室为平台,以移动通信专业方向为切入点,通过和国内知名通信企业华为公司的深入合作,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对原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课程教学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其目标是:提高通信类专业毕业生的工程实践素质和能力,以实现与企业需求的“对接”,为通信行业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开发培养高质量人才;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通信专业建设水平,使之逐步向工程教育方向发展。这里所指的产学研是指:“产”,接收人才输出的用人单位;“学”,人才培养教学体系;“研”,科研环境和学科发展情况,指将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社会的需求以及学校已有的科研力量、环境和校外资源联系起来,共同建立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培养计划和实践环节。无数国内外教育实践证明,产学研一体化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二、改革的思路

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思路如下:1.改造课程体系对专业培养计划中的无线通信模块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整合原有的课程(数字移动通信、无线互联网络、通信网设计与管理、通信标准与规范等),删除陈旧的内容,减少理论部分,合并重复的内容,以“轻理论,重应用,强实时,合需求”为原则、以3G移动通信系统(以一种制式为主)为主线重新构建该模块的教学体系,以系统级、网络级的综合知识与技术为重点,保持教学内容对专业核心技术的跟随性。2.改革实践教学在3G移动通信接入网设备平台的基础上开发设计性、综合性和系统级的实验,使得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从原理验证性实验和仿真实验过渡到以掌握实际系统技术为目标的综合性技术训练。传统的模拟实验设备,比如实验箱、模拟操作台等,在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上的确能够起到很大作用。但是实际工业系统上的技术训练应成为专业教育阶段学生的主要学习手段,在系统级和网络级的设备、技术的综合实训中,知识点在实验过程中融合和交织使用,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达到对整体专业技术的综合理解,并具备针对此类系统的基本工作能力。3.师资培训和教学能力提升分期分批安排专业教师、研究生到知名通信企业参加接入网、设备平台、网络规划优化等方面的新技术培训,选择部分教师在企业顶岗实习和参加岗位认证。在通信技术更新迅速的现实状况下,虽然靠教师自学也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于从时效、质量和整体水平上得到保证,因此培训是必要的手段。只有具有实际工程技术的教师才能开展以工程技术实践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教师在企业的培训还可以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方法,引进企业大学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工程化、教学方式的互动化、教学管理的规范化。4.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在校企联合实验室平台上引入企业培训课程和岗位认证的相关内容,与企业资深工程人员一起共同进行课程开发和建设;教师走进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企业人员直接来校讲授课程;针对就业岗位需求,联合开展针对性强的实习实训项目;联合进行移动信息终端和移动信息服务业务的技术研发,建立长期和牢固的产学研紧密合作办学关系。四、结束语针对当前移动通信教学研究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移动通信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研究的理念和思路,并在师资培训、课程与教材建设、实践教学、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实践。通过此次改革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希望能为其他高校提供借鉴。

作者:金小萍 金宁

篇2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FAST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33-0147-05

一、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2014年末,全国22个城市共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 173公里。到2015年前后,我国建成和在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158条,到2020年前后,我国28个城市共有117条线路建成并投入运营,总长将超过7 400多公里,中国也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轨道交通市场[1]。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相关专业人才出现大量缺口,范围涵盖融资、组织、设计、建设、监理、供货、运营等多个领域。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各级参建单位和运营单位的人员大多数从事过铁路或市政工程建设,在城市轨道交通快速上马出现人才瓶颈的情况下转行至该领域,虽然有着一定的铁路或市政建设经验,但对于专业性很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还是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具体问题的处理经验。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新的投融资模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新的管理模式及技术不断涌现和采用,必要的人才支撑相对匮乏,人才创新驱动明显滞后,制约了行业发展。在此形势下,加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研究和人才的培养,对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特征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是采用轨道导向运行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单轨系统、磁悬浮系统、市域快速轨道系统[2]。涵盖专业主要包括土建和机电设备两个大的类别[3],土建类别包括线路、车站、车辆段等建筑;机电设备类别包括:车辆系统,轨道系统,通信系统,信号系统,供电系统,综合监控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动力照明、给排水、暖通空调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各系统的特点是:技术复杂,接口众多,安全等级高,管理难度大,这对参建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在职培训有区别于其他行业不同的培训特征:

1.培训主体需求各不相同。对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培训,侧重于咨询培训一体化服务;对专业技术人员,侧重于能力提升、资格认证的培训;对参与社会竞标的培训,要提供教师、教材、实验室、实践基地、配套设施等成套服务。

2.专业培训受众对象较小。与铁路行业人力培训由铁路总公司负责全国各路局总体安排不同,虽然城市轨道交通从业人员众多,但其培训由地方政府或企业主导和实施,落实到单个城市或企业,可组织的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培训人员数量较少。

3.专业培训的内容针对性较强。比如供电系统受电装置分为接触网和三轨[4]两种形式,安全门门体分全高和半高形式,相同专业也需根据具体线路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教学内容。

4.城市轨道交通领域师资力量分散。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虽然规模较大,但发展时间不是很长,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培训的专业教材较少,且专家队伍分散在各个建设单位,没有形成专业的教师队伍。

针对以上特点,可以将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市场的分成三类,分别为根据城市的建设规模分类(见下页表1)、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参加单位分类(见下页表2)和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的参建人员层级特点分类(见下页表3)。

三、加速开展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的意义

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市场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是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领域的培没有统一主管部门,造成城市轨道交通培训市场需求各不相同,具体课程受众对象较为单一,授课内容深浅程度难以统一、授课师资力量较为分散等情况。因此,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培训需求调研,针对性地进行培训课程开发,对提高行业人员职业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围绕城市轨道交通改革发展规划,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行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工作,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建设起到以下良好作用:(1)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分层分类的继续教育培养体系建设;(2)完善城市轨道交通重点专业、重点人员的选拔体系;(3)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且稳定的培训方案、培训教材和教师队伍;(4)对专业性强且需要持续学习深化的专业领域设计针对性及可持续性的培训课程;(5)开展结合工作岗位特点的课程培训,针对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和工作需要开展人才理念、知识拓展、科学精神、职业操守、实践能力、团队合作、技术适应、创新驱动等能力提升训练,完善行业知识结构,增强企业综合素质,提升员工职业发展能力。

四、基于FAST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培训课程开发研究

1.FAST模型理论分析。FAST课程开发模型[5]是在人力绩效改进技术和邱伟讲师多年企业课程开发经验的基础上,将原有ADDIE模型进行深入和优化,而形成的一套基于问题解决的精品课程开发流程。其方法分为四个步骤:聚焦问题显价值,整合方案重实效,精选教法做引导,优化成果促精品(见下页图1)。

FAST模型在课程开发上有四方面优势:第一,聚焦于企业所发生的绩效问题;第二,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有效结合,让课程开发过程中的每一步更加专注;第三,每个步骤采用流程式模块设计,可由培训师独立完成所有开发任务,也可团队分工完成;第四,多年实践检验,符合企业培训发展需求。

本文提出基于FAST理论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调研方法,可以开展全面的需求分析、系统的培训实施跟踪和全过程培训总结及反馈,较好地助力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工作的开展。

2.FAST模型应用中常用的方法。在FAST模型应用中,根据培训的进展需要采用多种方法保证课程_发的顺利进行,常用的方法有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焦点小组法、综合观察法和资料分析法等。

第一,访谈法。访谈法在调研工作中,是一种常见的定性调查方法,是调查方法的新趋势[6]。成功完成一次当面调研访谈需要经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分析阶段。访谈法可以充分了解被调研者的需求、困惑和建议,可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思路,可以对被调研者提出更深入的问题。这种方法的难点是收集的信息分散,信息整合和分析过程比较复杂,访谈人员的亲和力和沟通能力要求较高。

在访谈中,要按照事先准备的事实性问题、需求性问题、结果性问题、探索性问题和确认性问题来提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在总结分析阶段,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人的访谈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来归纳总结共性的问题。

访谈法调研效率高,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可以深入了解调研项目在被调研者人群中的影响力。

第二,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以实证主义为方法论的量化研究方法,它是通过把标准化的问卷分发或邮寄给有关的人员,然后对问卷回收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7]。

问卷调查法覆盖范围最为广泛。问卷调查通过对目标人群的广泛调查,发现被调研者希望解决的问题。问卷调查的优点是范围广、实施速度快、成本低。但是,问卷调查法很难预期被调查者如何解读设定的问题,回应率可能会比较低,无法获得问卷以外的内容,并且很难在收集信息的同时挖掘解决方案。

第三,焦点小组法。焦点小组法就是采用小型座谈会的形式,由一个经过训练的主持人以一种无结构、自然的形式与一个小组具有代表性的被培训者交谈,从而获得对有关问题的深入了解。焦点小组法本质是一种引导技术,通过群策群力的方式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8]。焦点小组法可以在收集绩效问题和挖掘问题要因时使用,有助于相同专业的人群达成共识。

焦点小组法特别适合用于收集被培训者的主观偏好、态度、观点、需求等方面的想法,因此可以应用于培训项目实施的多个阶段,并且在不同的阶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第四,其他方法。其他常用的调研方法还有综合观察法、资料分析法等。不过,这些方法适合企业对于员工的调研、评价,并不适合行业服务性质的培训。

五、FAST理论模型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中的应用实例

1.FAST理论在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的应用实例。在城市轨道交通课程开发中,应用FAST理论课程开发模型,成功完成一次课程设计和实施要经过准备、实施和跟进三个阶段,通过当面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权威性人群、代表性人群、特殊性人群和协人群四类人群进行跟踪。该模型的课程开发具体应用如下:(1)准备阶段,主要完成课前调研,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城市轨道建设单位提出全年培训实施方案前进行,重点对企业上一年度培训情况、培训反馈意见、当前突出问题、技术创新等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并在一定分析方法的基础提供下一年培训建议;第二阶段,在城市轨道建设单位参加培训前进行,对参加培训学员进行访谈,了解城市轨道交通业务中的重点和难题,梳理汇总后反馈至授课教师,请其在授课中讲授对应策略和具体办法。(2)实施阶段,在教学阶段进行,主要采用当面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深度挖掘培训需求,填写调查表,提炼和归纳有效信息和培训建议,反馈有效信息至培训主办单位和授课教师,为后续课程提供优化建议。(3)跟进阶段,在培训结束3个月后进行,采用电话、邮件等方式进行,对前期不确定性问题再次调查。同时,建立专业问题库,将专业问题汇总、整理,提供至被培训单位分析研究。

2.根据FAST理论,设计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流程。根据FAST理论,归纳了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课程开发流程,分为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跟进阶段三个部分,模型应用的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六、结论

1.本文介绍了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人才培训市场基本特征,包括人才培训的主要内容、人才培训的对象划分和培训调研的主要方法等内容,为城市轨道交通人力资源建设提供针对性的培训思路。同时,本文介绍的培训课程开发方法也可应用于铁路、公路行业开展培训工作。

篇3

“高技能人才”是指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精湛的专业技能,最关键的是具有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勇于投身于实践,能解决在岗位中遇到的问题,为社会发展和经济提升做出卓越贡献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技能人才”是动态的概念,其涵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而变化的,不同行业工种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不同。因此,不同行业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模式也不尽相同,笔者对电焊高技能人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笔者学院现有条件,提出了适应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培训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笔者针对船舶行业及地方企业对焊接技术与自动化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进行了广泛调研,深化校企合作,在培训模式和课程设置上,积极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及与之匹配的培训课程设置、教材体系、教材内容的改革,着力构建完善的高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1.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与区域内的企业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在行业企业的参与、指导下,共同探讨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在原有的合作基础上,学院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

2.建立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动态课程体系

在企业、行业、院校专家的共同参与下,按照“以职业定岗位、以岗位定能力、以能力定课程”的思路,建立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动态课程体系。将自动化、智能化焊接等前沿技术引入培训课程体系,以满足企业对“焊接智能化”高技能人才培训的需求。邀请合作企业专家对已经建立的培训课程体系进行检验,并根据市场需求和新工艺、新技术的引进,不断完善、调整课程体系。

3.重构教材体系,开发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

与行业企业接轨,在企业、行业、院校专家的共同参与下,严格按照高技能人才培训目标,按照最新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将职业鉴定与技能培训紧密结合,重构教材体系,开发适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培训教材,进行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培训教材的开发研讨。

4.建立“专兼结合、双师素质”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建立一支结构合理、师德优秀、理论水平高,同时具备智能化设备操作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双师型”高技能人才培训师资团队。其中,具有高级技师和高级实训指导教师职业资格的教师占实训教师总数的50%以上,师生比达到1:17。具备智能化焊接设备操作能力的教师至少达到3名,充实高技能人才实训指导教师队伍。

5.建立“六位一体、校企共享”的培训基地

按照高技能人才职业岗位能力培养要求,根据培训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在校内实习培训基地现有的基础上,建成集职业素质养成、生产与技术服务、高技能人才培训与技能鉴定、科研和智能化焊接应用研究与推广于一体的校企共享的焊接综合培训基地,完善焊条电弧焊培训车间、气体保护焊培训车间、新增智能焊接实训室各一个。

6.建立多元化评价考核体系

建立“两个结合、四方参与”的多元化培训质量监控与评价考核体系,使校内与校外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行业、企业、学校与学员四方共同参与。组建教学督导工作委员会,制定《专兼职教师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方法》等管理制度,建立一套多元化的培训课程评价体系。

二、校企合作提升培训能力

企业支配着广泛的社会资源,是社会经济活动中最基础、最典型的组织单元。依据区域产业以及产业集群的特点,高职院校应按照“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原则,与区域企业建立起稳定的合作机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及框架,从而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对流”,齐力推动高职教育的发展,并提升培训质量。

1.创新校企合作思路,实现多种合作项目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持续稳定的培训项目,充分发挥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创建信息化网络学习平台,使“互联网+教育”应用于高技能人才培训。2016~2017年度,学院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1个以上的科研课题;将校企合作开发的焊条电弧焊实训、CO2气体保护焊实训、钨极氩弧焊实训、焊接机器人操作等培训主要课程的教学课件、教案、习题、动画、视频、考核方案上传到网络学习平台。2017~2018年度,开发新的科研课题,真正做到产、学、研有机结合,完善网络学习平台。

2.校企合作共同培训教师,构建一体化教师队伍

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进一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范围。一方面采取专业教师“走出去”的办法,派教师到企业进行学习、研究,并参与生产操作,同时了解和掌握新设备和新工艺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努力培养满足高职院校教学与培训需要的“双师”素质教师。另一方面,采用企业专家“请进来”的办法,从合作企业聘请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充实学校兼职教师队伍,请企业技术人员和操作能手来校参与理论教学,指导技能训练,在教学过程中,他们能够将企业生产实际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使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增加企业人才培训数量,提升人才培训质量

充分发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社会化服务功能,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联合,大力开展企业职工专业培训,在原有培训能力及数量的基础上,通过对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焊接设备使用的培训,提升培训层次,增加区域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培训数量,提高企业职工整体技术水平。

三、小结

篇4

一、主要做法

(一)拓宽渠道引进人才

近年来,我市立足“大人才”、“大开发”理念,将人才引进作为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的重要手段,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引进域外人才。一是积极引进国内人才。市政府及有关部门根据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多渠道了解外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人才智力信息,利用“海峡两岸科技与人才交流洽谈会”、“半岛城市群人才招聘洽谈会”等各类人才洽谈会和籍在外地高层次人才资源,通过组织企业参加、、等外地招聘会,为企业人才招聘广告等措施,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二是引进国外专家智力。市人社部门组织企业和区域化管理有关部门有针对性地引进外国专家。近年来,招聘25名硕士研究生到我市卫生系统就业;引进国内专家、学者50人次,外国专家35人次,智力成果20多个,解决生产、科研难题100多个;外贸食品有限公司草莓种植基地被原省人事厅批准为省级“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域化管理”模式成为省级引智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大大提升了我市的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能力。

(二)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围绕打造人力资源强市的目标,我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认真做好高层次人才的推选和考选工作。近年来,我市有7人被评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7人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6人评审通过正高级技术职称,25人被评为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7人被评为市首席技师,12人被评为市首席技师。我市根据实际需求情况,先后招录332名高校毕业生和14名退役士兵充实到市直事业单位。招考的高校毕业生中,博士研究生1名,硕士研究生27名,本科生270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中、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三)多措并举培育人才

在抓好人才引进的同时,我市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一是坚持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加强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培训。每年对约800名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培训。二是坚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基础能力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平均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率达到95%以上,每年参加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达12000多人。三是坚持以提高应用能力为目标,加强技能型人才培训。邀请国内外专家,通过现场指导、举办讲座等形式,针对工农业实用技术进行培训,使技能型人才队伍迅速壮大。在农村人才和地方特色产业人才培训方面,培训人员在3000人次以上。在优势企业人才培训方面,注重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如在酒业集团建立了技师工作站,实现以点带面的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同时,认真落实“新技师”培养计划和“金蓝领”培训工程,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2000名。四是加强高层次人才培训。我市与中国海洋大学联合办学,为我市培养农业推广在职硕士研究生25人。同时,从村镇、企业选派60多人次到国外进修,培训了种植、养殖和产品加工技术。

(四)完善政策激励人才

在引进、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同时,我市还积极完善落实相关政策,以激励人才发挥作用。一是认真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起草了《市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意见》。二是加大对人才的奖励激励力度。我市对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制定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奖励政策,对贡献突出的实行重奖;对技术研发人员,完善科技奖励政策,设“科技成果创新奖”,对发明科技成果的人才实行重奖。同时,引导用人单位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分配激励机制,激励人才创新创业。三是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待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两代表一委员”和各类先模人物推荐中,优先推荐有突出贡献的高层次人才。同时,认真解决人才住房、子女就学、家属就工等实际问题,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让人才安心创业。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市逐步把工作重点从传统的人事管理方式调整到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上来,创新思路,突出重点,使我市的人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调查发现,我市的人才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相对不足,人才匮乏越来越成为阻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二是人才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从我市人才的专业结构、层次结构、知识结构及行业分布、地区分布来看,传统型人才较多,高新技术人才少;普通型人才较多,产业化人才少;继承型人才较多,创新型人才少。三是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够高,创新意识不够强,服务质量还不够高。一些部门和单位在人才工作中思想还不够解放。四是人才引进难、易流失的现象比较突出,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难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三、几点建议

一是创新人才引进形式,广辟引才渠道,加大对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力度。要充分利用鲁台经贸洽谈会等平台,利用现有的人脉资源优势“以才引才”,利用重点项目、高端科技研发平台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广泛联系在国内外大型企业和科研单位工作、在海外留学、在国家级机关事业单位任职的籍高层次人才,引进他们或通过他们引进高层次人才。

二是落实激励政策,尽快形成利于人才流入的洼地效应。要按照《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全面落实对引进人才、科研平台和引才伯乐的奖励政策,对高层次人才在创业资助、科研扶持、编制、待遇、住房等方面重点倾斜。

篇5

1、学校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园区,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电子科技大学申办,成都国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投资的独立学院。

2、学院环境: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国家首批示范性软件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本科教学基地,国家国际软件人才培训基地,国家软件产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和软件孵化器人才培养中心。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优质师资力量,保障高水平人才的培养。

3、办学理念:

篇6

1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概述

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形式多样,目前,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包括跨境消费、人才培训、自然人流动、商业存在四种模式。近三年来,我国通过此四种模式的开展,有效地发挥了服务出口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拉动作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有研究表明,在服务内涵方面,其中尤以医疗消费服务、人才培训服务、科研合作服务、中医药文化宣传服务及商业服务五大项为重[2-4]。我院作为大型公立综合性中医院,近三年来,围绕医疗跨境消费、境外人才培训、科研合作项目、中医药文化传播四大板块作为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的重点专项开展业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我院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经验介绍

2.1发挥本院中医特色优势,推动跨境消费及自然人流动,弘扬中医药文化我院一直致力于品牌的强化及国际形象的树立,越来越多海外患者来我院寻求中医药服务,近3年医院收治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门诊及住院患者共约7200余人次。我院与澳门科技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双方根据需要,发挥各地医疗的特长,定期选派经验丰富的医护团队到另一方进行临床医疗交流及指导,共同为两地的患者提供精湛的诊疗服务。此外,2014年~2017年上半年,我院先后选派约多位中医药临床专家到美国、日本、瑞典、西班牙、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开展学术交流、临床带教工作。同时,我院也接待境外参观交流团,涉及美国、澳大利亚、捷克、韩国、泰国、埃塞俄比亚、斐济、汤加、赛摩亚等国家,总计约780人次。通过参观、调研及深度沟通,有力地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医药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力地弘扬了中医药文化。2.2不断拓展中医治未病工作,推广中医健康保健理念我院治未病中心是全国的首家“治未病”中心,为满足不同层次需求,医院治未病中心通过技术指导等方式,创新性地开展了合作医疗模式。如2014年起我院与北京固生堂中医养生健康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签署“治未病”战略合作协议,在北京、深圳、广州的大型社区开设了中医健康管理连锁诊所,目前已覆盖广州、深圳、北京等多家诊所,至今共为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东地区、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地区境外人员提供健康医疗服务。2.3与具影响力的媒体合作,多渠道进行中医药治未病文化宣传,增强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治未病理念的宣传是对外服务贸易的文化引领。我院治未病中心通过举办岭南膏方节,将膏方养生文化理念传播至海外。此外,我院参与拍摄“中医国家形象”记录片,将雷火灸、飞针等中医治未病的特色技术介绍至世界各地。2.4依托科研合作,推动中医药国际认证;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在中医药理论和科研上具备优势。而西方国家医学体系中常以各类可量化指标及诊疗指南作为评估医疗手段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因此,制定中医药行业国际标准是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发展中冲破西方壁垒,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手段。作为大型公立综合性中医院,我院自2012年起即与境外地区高水平学术机构如澳洲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瑞典卡洛琳斯卡学院、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等进行各类科研合作及人才培训,一方面,我院安排优秀的中医人才交流前往国际知名院校攻读并协助当地建立中医药国际实验室,另一方面,国际院校的高水平人才也定期前往我院交流,将最先进的实验方法学及行业标准修订方法引入我院各类研究项目,为中医药行业标准制定及科研成果向国外转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我院通过与国际高水平学术机构开展合作,促进了中医药理论与临床为国际所认可,同时也促进了中医药文化的建设,为中医药走向海外创造条件,同时积累了可供推广的合作经验,得到国家科技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和认可。目前已整理标准1462项。

3公立中医院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开展存在的问题探讨

3.1公立性质直接影响项目直接向境外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的主体多样,目前在我院主要开展跨境消费、境外人才培训、科研合作项目、中医药文化宣传四种模式,但因公立中医院非营利性的性质,受到约束较多,一方面受政策所限,向海外市场进军的动力不足,建设境外医疗分支机构等商业存在或跨境远程会诊均无法实现,因此难以为境外当地患者提供最优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3.2项目涉及部门众多,难以构成合力;中医药服务贸易项目开展的四大模式必然导致具体开展时涉及的单位内众多部门,以我院为例,跨境消费、境外人才培训模式涉及到医务处、财务处、临床一线科室,自然人移动涉及到人事处,科研合作项目涉及到科研处、拓展部、财务处。各部门间缺乏协同发展意识,各自为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如何有效调动医院各部门推动项目开展的积极性也是我院在近三年中致力解决的问题。

4公立中医院推动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发展建议

4.1各部门间建立协作关系,资源信息互通。针对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发展涉及院内多部门,没有有效协作的问题,我院针对该专项建立完善的组织架构,由业务主管院领导作为负责人,医教处、科研处、财务处、信息处、人事处、拓展部等职能部门为组织主体,每个职能部门设置专人负责本部门中医药服务贸易项目的业务开展,制定了规范的管理制度如定期例会制度及信息共享制度,同时保证了有效的信息和数据支撑,从而有利于主管院领导做出正确决策及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能够在一定的高度上把握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与趋势,我院自2015年起与广州市商务委、广东省商务厅、广州市服务贸易行业协会建立起有效的互联网信息共享机制,定期组织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各地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研讨会或前往其他先行先试中医药服务企业进行互访交流,初步确定了下阶段的发展目标,创新推动了医疗机构与中医药企业协同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合作模式。4.2以疗效为基础,以科研为助力。作为医疗机构,如何保证中医药治疗疗效是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得到健康发展的关键。公立中医院首先要生存,才能谈发展。无论是治疗普通疾病,还是危急重症,只有以疗效说话,才能令国人或境外人士信中医、用中医。当疗效得到保证,中医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才能树立国际形象。另一方面,公立中医院还应以科研合作为推手,制定中医药国际行业标准,从而发展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最终达到中医药事业迈向现代化、国际化蓬勃发展的目的。面对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所带来的机遇,公立中医院应立足本院中医药优势所在,确立本院中医药对外服务贸易发展的方略及突破口,量力而行,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商务部等十四部门关于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的若干意见[Z].商服贸发[2012]64号.

[2]黄建银.以服务贸易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J].世界中医药,2012,7(3):185-187.

[3]宋霁翔.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5.

篇7

粮食流通产业的人才培养一直处于较低层次,其他学科培养的人才在粮食流通产业常常具有较大的不适应性,导致了粮食流通产业人才队伍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严重不足的现实。我国粮食流通产业的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又必须以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支撑。因此,迫切需要以应用经济学为基础、以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技术与科学等学科为支撑,培养既掌握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又懂得粮食科学技术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粮食流通行业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高层次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特点,高层次人才培养可以采取如下模式:1.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坚持以应用经济学为基础,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等多学科的交叉复合,以适应我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对人才的特殊需求。2.需求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在设计上坚持以我国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高层次人才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市场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复合性定价机制的形成、综合政策支持体系的构建等)为目标。在体现需求导向性方面,围绕粮食流通领域重大现实问题,凝练科学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3.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在设计上坚持“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与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大型粮食企业、粮食科研机构、国际粮食组织、用人单位合作培养,联合建立学生创新实践基地,保证学生真正了解和把握我国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问题进行研究,为我国粮食流通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篇8

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背景

1.职业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计划显示,期间我国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扶持建设紧贴产业需求、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等。2014年6月26日,教育部表示未来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将从高中和大专拓展到本科阶段和研究生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需要紧跟形势迎合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势头,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做起。

2.嘉兴市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嘉兴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嘉兴工业领域将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节能环保、生物和核电关联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2013年全省推出的“四换三名”工程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提出了新的要求。该专业围绕嘉兴区域经济科学发展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来建设,以“十步法”模式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3.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的新契机

通过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资金资助,鼓励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开展研修培训、课程研发、成果交流等活动,积累高技能人才培训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科学经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通过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使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在本地区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经过两年的探索形成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框图如图1所示。具体内涵如下:

“校企融合”是指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嘉兴地区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关系,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校企合作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

“三要一显”:“三要”是指“企业融校要合作、协会驻校要标准、企业联校要技能”;“一显”是指“文化融校显特色”。其中“企业融校要合作”指本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与嘉兴地区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纽带,相互融合;“协会驻校要标准”指通过常驻在学校的行业协会(机械工程协会、模具协会、技师协会)获得专业技能鉴定及考评的标准等;“企业联校要技能”指企业和学校联合,共同培养符合企业生产和发展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文化融校显特色”指将企业文化融入专业教学环境和教学过程,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使教学环境和生产环境融合,使教学过程和生产流程契合。

“双主体”是指通过学校和企业两大主体,实现物联网人才共育的目标。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

1.开展行业企业调研

通过走访、信函调研、问卷调查、信息查询等多种形式,调研了嘉兴地区15家物联网行业相关企业。通过对市场、企业对于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数量、需求规格等作出科学全面分析,形成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

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通过对行业企业调研分析后,以嘉兴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设为主战场,面向物联网产业相关企业,把“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掌握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物联网技术应用的相关知识,具备物联网设备安装与应用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安装与测试、物联网O备调试、物联网系统调试、物联网系统维护、物联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作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梳理典型工作任务

通过校企双方参与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会,整理出了5个职业岗位,15项典型工作任务,这为后续开展课程改革和教学实践提供了依据。

4.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过程中,始终坚持“立足企业、依托企业、融入企业、服务企业”的宗旨;坚持学校、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共同修订课程体系与制订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校本教材,共同梳理典型教学项目,实施工学结合;坚持将职业基本能力、核心能力与发展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中。经过两年的探索与实践,基本构建了“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校企融合、三要一显、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成果

1.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

形成了满足区域经济需求和呈现学校特色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课程建设方面的成果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校企共同编写《智能家居安装与维护项目实训》《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实训(智慧生活模块)》《物联网应用程序开发C#版》《物联网用传感器》《物联网网络搭建》和《智能家居嵌入式系统应用与开发》校本教材6册。2016年下半年正式出版了《物联网技术应用项目实训》教材。

3.师资培养方面的成果

两年来,针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体化”教师,以教师能力等级标准为依据,构建本专业教师的“四维资格”培养机制,创新“三入”培训途径,重点实现“九种”能力提升工程,有针对性地培养了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新聘请了2名企业专家;专业教师的职业技能等级普遍提高,技师及以上比例占93.3%;现拥有市名师1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市属级带头人2名。专业教师参加竞赛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5项、市级7项,形成了一个具有较高水平“一体化”素质的专业教学团队。

4.教育科研方面的成果

两年中,该专业的教师主持了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3项,8篇,6篇论文获奖,申报获批实用新型和观设计专利共7项。

5.社会服务方面的成果

为了促进校企融合,该专业面向企业,开设了专业讲座、高级研修班、技能培训鉴定等。近两年,积极开展多元化社会培训,累计培训1579人,鉴定1847人。

6.学生专业能力提升的成果

篇9

准确把握一流企业大学建设的宝贵机遇

国家人才发展战略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应“依托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现有施教机构,建设一批国家级继续教育基地”,“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打造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形成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到2020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7500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3900万人”,其中在“装备制造、能源资源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人才500万人”。国家电网公司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骨干企业,学院作为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应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精神,立足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和技术革新趋势,持续完善优化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公司新理论、新技术、新技能、新装备的培训推广,努力打造一支具有精湛技艺和“一专多能”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为实现“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做出应有贡献。

建设企业大学成为世界知名企业支撑战略发展的新趋势。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为有效应对人才竞争压力,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建立自己的企业大学。在世界财富500强企业中,80%的企业拥有或正在建立企业大学,如GE克劳顿学院、西门子技术学院、惠普商学院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上世纪90年代企业大学理念引入中国后,国内知名企业纷纷兴办企业大学,如华为大学、中兴通讯学院、海尔大学等。据统计,目前正式宣布成立企业大学的中国企业(含在华外资企业)已有350多家。企业大学对企业战略目标落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是服务企业战略,提升全员绩效。企业的学习活动不再以学员的满意度为主要评估导向,而是以实实在在的业绩改善为目标。例如GE克劳顿学院推行的六西格玛质量工程,丰田大学的持续改善培训等。

二是培养关键人才,提高员工能力。企业大学通过确立员工胜任能力标准以及相应的能力提升计划,培养企业的关键人才,从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沉淀组织智慧,传播最佳实践。企业大学通过课程开发、知识管理等活动系统沉淀公司核心知识,使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并有效传播。

国内外诸多实践表明,建设企业大学已经成为构建企业培训体系的最佳实践形式。特别对处于快速发展并开始国际化进程的企业,迫切需要加速并优化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培训质量。作为世界500强前列的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亟需抓住机遇,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和员工能力发展需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定位,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通过完善培训师资队伍、培训内容体系和运营支撑体系,加强培训资源建设,大力提升培训能力,逐步建立并持续优化一流企业大学,传播公司企业文化,推动组织智慧沉淀,实现公司知识集约与共享,打造公司强有力的智库保障和人才引擎。

国家电网公司创建“两个一流”要求学院加快一流企业大学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国际一流企业,必须要有一流的员工队伍作保证。截至2011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管理的全资、控股单位职工共83.91万人,其中研究生、本科、专科、中职、高中及以下人员占比分别为3.66%、29.02%、28.59%、17.13%、21.60%,管理及专业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占比分别为10.26%、26.54%、32.12%,生产技能人员具有高级技师与技师资格者分别为2.21%和14.61%。员工队伍中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比例仍然偏高,高层次、复合型、国际化的技术人才和“一专多能”型技能人才明显不足,员工能级结构亟待优化。按照公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及人才规划,到“十二五”末,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要达到38.2%,其中研究生学历达到4.87%;技术人员本科及以上人员占比达到64%,高级职称占比达到14%;生产技能人员中高级技师和技师占比分别达到2.43%和15.78%。

建设一流的员工队伍,必须有一流的员工培训。学院作为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必须满足公司发展需求,在建设一流员工队伍中承担起更为重大的使命和责任。经过分析,未来学院每年将主要承担10000名新员工、5000名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4600名公司级人才、1000名团青干部、6000名新任班组长、3300名公司技术技能类兼职培训师培训、4000名“五大”(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专项人才培训和山东公司8000名高级工及以上人员培训、160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任务。同时,承办公司技术比武、技能竞赛、专业调考等。年培训需求将达到170万人天,这对学院整体培训能力建设提出了全新挑战,为一流企业大学建设提供了宝贵机遇。

科学定位一流企业大学建设的目标战略

构建一流企业大学,要瞄准国内一流和国际领先这一目标

积极担承服务公司发展战略,示范最佳技能,推广先进技术,传播公司文化,引领员工成才的学院使命,努力创建国际一流企业大学,成为公司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员工终身学习的引擎、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助推器,着力构建“三基地、二中心、一平台”的坚强教育培训基地,即成为公司培训创新研发基地、团青干部培养基地、企业文化传播基地,成为公司系统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开发中心、新技术新技能推广示范中心,成为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为公司技术技能人才、青年人才培养和软实力建设提供服务保障与智力支持。

积极开展核心业务,学院重点承担公司新员工培训,公司直属单位、省公司本部及二级单位技术骨干等高层次技术人才,电网主营业务领域高级技师等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特高压、智能电网、新能源等领域紧缺人才培训,公司建设、运行、检修、营销四大专业领军人才培训,优秀专家人才及其后备培训,团青干部、青年业务骨干培训,新任班组长、兼职培训师资格认证培训,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做好培养模式创新及培训资源研究开发。按照“做大做强学院本部、做精做优泰山校区、做专做实各分院”的原则,统筹公司培训资源,科学安排业务布局。到“十二五”末,建成“师资雄厚、设施先进、管理精益、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企业大学;到“十三五”末,建成“理念先进、集约高效、创新引领、影响广泛”的国际一流企业大学。

构建一流企业大学,要大力实施四大战略

实施质量立院战略。始终坚持把培训质量作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增强需求导向的质量观,健全培训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紧密结合电网发展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带来的培训需求,科学设计培训项目,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全面提升培训质量。

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建设一流的企业大学需要一批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培训大师。要把一流的师资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造有利于培训师成长成才的政策环境,在师资队伍中加快领军人才、首席培训师和优秀培训师培养。同时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聘请一批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引进一批高水平“双师型”(技师和工程师)人才,为实现一流企业大学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

实施集约办院战略。统筹公司系统优质培训资源,加强对各分院、专项培训基地的业务指导,形成学院、分院、专项基地布局合理、分工明确、资源共享的培训格局。加快构建E-learning(网络在线学习)平台,统筹开发网络培训课件与题库,加快构建覆盖全员、标准统一、资源共享、协同高效的集约化大培训体系,满足多层级、规模化的培训需求。

实施品牌兴院战略。加强项目开发和培育,新员工、专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高层次技能人才、团青干部、新任班组长、安全与应急等培训项目实现标准化运作,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电网特色的培训品牌。发挥品牌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形成品牌带动、全面推进、协同发展的良性机制。

协调推进一流企业大学建设

加强培训资源建设

实现培训设施建设、培训师资培养、培训项目开发、培训教材应用、培训理论研究等培训资源“五统筹”,支持集约化大培训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学院的龙头作用,指导各分院、各基地协调发展,提高培训设施利用效率,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完善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通过采取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并建立以专业领军人才、优秀专家人才、首席培训师为骨干的学院各级专家人才队伍。建立公司专职培训师和兼职培训师分级认证制度,学院牵头、分院配合,用三年时间完成全部培训师认证培训工作,并将认证结果与培训师聘岗任职及职业发展密切联系。统一安排优秀培训师参加国内外高端交流培训,统一聘请公司级培训师,统一调配高水平师资实施高层次培训项目,实现优秀培训师资共享。紧紧围绕公司发展战略,超前谋划、系统组织公司技术技能培训项目开发工作。统一组织培训教材开发。以学院为核心,以分院和公司级专项培训基地为骨干,辐射省公司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搭建起公司系统技术技能培训理论研究平台。建成与生产现场同步、适度超前,全面覆盖电网主营业务,满足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需求的一流实训设施。

建设完善新员工和技术技能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系统开发岗位胜任能力标准及培训规范,搭建课程框架,编写教材及课件,建立配套试题库。根据公司统一部署,建设技术先进、资源丰富、应用良好的网络大学,为公司系统员工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促进公司核心技术技能的有效传承。

全面推进各项核心业务

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和学院功能定位,结合公司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重点在新员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高端紧缺人才、团青干部等人员的培养上,系统设计各项业务的培训目标、培训规模和培训模式,打造公司系统通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员工岗位胜任能力。

提升新员工培训能力。提高公司系统新员工的岗位操作技能,达到《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能人员职业能力培训规范》中I级职业能力要求。增强新员工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培养团队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

提升高层次技术人才培训能力。完善高层次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开拓专业视野,提升技术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造就一支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强、擅于攻坚克难的技术人才队伍。

提升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能力。完善技能人才的专业知识体系,开拓专业视野,提升对岗位技术、生产工艺、生产流程的创新能力、传承能力,造就一支爱岗敬业、技艺精湛、具有专门技能、善于解决技术难题、适应新型生产模式的技能人才队伍。

提升“五大”体系专项人才培训能力。以提高公司“五大”体系新模式下岗位履职能力为核心,以专业知识更新和岗位技能提升为培训重点,培养一批满足公司“五大”体系要求的“一专多能”技术技能人才。深化专业领军人才培养。经过集中培训与岗位实践的培养,学员在专业前沿知识、专业深化知识以及相关专业领域知识方面得到巩固和拓展,进一步完备知识体系,增强综合素养,在课题研究、科技攻关、成果运用和管理实践技能、梯队建设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本专业领域的领军人才。

深化优秀专家人才培养。提升组织协调、管理创新、技术推广与技能革新能力,完善知识技术传授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深化优秀专家人才后备培养。明确发展方向,完善核心业务知识体系,提升专业技术技能水平,使其尽快成长为满足公司发展需要的优秀专业技术技能人才。

篇10

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关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才是保证。贵州省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形成了科学发展人才观。他们在培养、用好、引进、激励人才等方面,走出了自己的新路。他们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进科技创新、紧扣发展急需、创新用人机制,引导人才自由流动,促进人才合理分布,开创了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人才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建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创新,激发人才创造活力,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贵州省进一步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培养人才、用好人才、集聚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上进行了新部署。

优先发展教育加快培养人才。坚持每年遴选一批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到国内外著名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及专业培训机构研修,健全完善职业经理人培养机制,大规模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新设和调整紧缺学科专业,扩大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使教育更加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支持在产业园区及周边建设职业院校、技工院校,推进职教园区建设,集聚优质职教资源。加强认证机构建设,加快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培训认证。

推进科技创新用好用活人才。推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企业协同创新,加快建设全省创新创业示范园、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高校科技园等。采取设立董事会、企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等办法,建设产业技术发展研究院,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的研究与开发。重点推进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建一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和省级人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