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财务审计服务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5: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工程财务审计服务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公司财务审计部工作总结
一、2019年度完成主要工作内容
1、公司初建配合完成相关登记工作
配合公司综合管理部完成公司注册相关资料,公司取得营业执照,已完成工商注册。完成公司基本帐户、一般银行帐户开立工作。按区税务局要求完成税务报道等相关工作。
2、公司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方面工作
(1)按集团等相关规定,财务审计部履行部门职责及工作内容,从公司会计核算、资金、资产、财务管理、融资、法律风险管理方面着手,草拟财务管理相关制度等14个财务会计、融资等相关制度。公司财务融资部相关制度已汇总综合管理部,通过公司办公会议审核通过。
(2)按集团及公司实际情况完成对新入职财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按国家及集团要求组织完成相关财务以及融资报表的对内对外及时准确报送。并按集团财务管理部要求,配合成都华强事务所完成 2019年年度审计工作,并出具2019年年终审计报告。依审计报告数据保质按时地开展2019年财务决算工作。
(3)财务审计部在公司领导统一安排下,联合公司各部门本着实事求是、积极稳妥、短期和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对2020年的业务进行了认真梳理、分析和讨论,以业务预算、投资预算、资金预算和费用预算为基础,以利润预算为目标,编制了2020年财务预算预案,并提交公司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提交集团。
3、公司融资方面工作
(1)XXXXXXX公司启动项目专项债券XX亿元融资工作。按计划完成专项债券融资二书一案并向市发改委、市财政提交资料,目前已通过评审并入库。集团统一的项目方案调整,依据集团财务融资要求,与银行保持沟通,及时收集财政局融资信息,为公司工程项目推进提供资金保证。
(2)目前与四家银行进行2020年项目贷等融资业务接触,收集相关融资信息。并按相关规定进行资金管理,为下一步工程项目及投资做好融资准备。
4、法务、审计方面工作
(1)依据集团统一规定,接合公司实际情况已制定公司法律事务管理相关制度、公司内控内审相关制度。
(2)按功能区相关采购办法选聘了公司常年法律顾问,建立常年法律工作台帐,加强公司各部门与法律工作联系,保证公司法务事务合规合法地开展工作。
(3)依据公司目前实际情况,建立合同履约台帐,定期与公司各部门就合同履约情况进行跟踪检查。
二、2020年计划开展主要工作内容
XXXXXXX公司新成立,财务审计部部门新成员团结合作,快速熟悉和适应集团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定及要求,按时保质完成各项报表报送工作。财务审计部成员将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将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公司业务,发挥财务审计部的职能,为公司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202年计划从以下方面更好地开展工作:
1、公司财务会计核算管理方面工作
(1)继续完善财务核算工作,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成财务核算税收报表对内对外市财政、国资的报送工作。加强财务管理工作,为公司决策提供财务数据,保证公司资产保值增值。
(2)及时准确完成公司纳税工作,按照税务相关制度,依据公司实际业务情况,进行科学纳税。
(3)加强公司财务档案管理工作,按照会计档案管理办法,接合公司实际情况规范科学进行会计档案 归案管理,保证财务相关资料合规合法、依据充分。
2、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1)严格履行公司预算管理要求,及时跟踪预算开支业务情况,并充分与各部门沟通,发现问题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提出建议意见并落实公司领导制定的相关决议。
(2)按照相关制度要求及时报表更新预算执行报表,做好分析总结工作,保证资金按预算计划指标运行,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
3、保证公司融资与项目进度科学匹配
(1)与公司工程技术、合约部配合,按时保质地完成相关报送融资方面报表工作。
(2)多维度的开展公司融资工作,完成银行的预期授信工作。着手与多方银行以及金融机构进行接洽,做好流动贷款、项目贷款的准备。
(3)据公司实际情况,与投资运营部配合,及时与各方股东沟通,合理安排股东注册资本的实缴金额及期限;保证项目工程资金合理使用。
4、做好公司内审风控工作
(1)落实公司内审风控管理,依据相关制度,落实内审的自查自纠工作,防范公司风险。
(2)配合集团等各部门单位的审计工作,并按照审计后建议意见,进一步规范完善制度相关改进方案,保证公司运营工作高效健康。
(3)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内审内控工作,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特点,就预算、内控管理、经济责任考核等有针对性开展工作,重点问题重点突破。依照“审后要分析、审后要整改、审后要运用”的原则,建立审计结果落实反馈制度,加强对审计意见落实情况的跟踪,并定期组织开展审计成果运用执行情况的检查。加强审计人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篇2
(一)年度计划管理
1.预计的审计效果。预计审计效果越大,被选作绩效审计对象的可能性就大。绩效审计的目的在于使被审计对象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实现增值,提高审计对象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改进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服务质量,进一步明确经济责任。对于那些经济效益很好、改进空间很小的项目,不应作为绩效审计的对象。考虑项目或主体的预计审计效果大小,通常可以考虑其财务规模以及管理风险,如果其资金占用、收支结余较大,财务重要性就越大,通过改进得到的增值额可能就大,被选作绩效审计对象的机会就大。同时,主体或项目都会面临来源于内部或外部的风险,如果没有相应的应对机制,则存在较高的管理风险。选择管理风险较严重的领域,通过绩效审计进行监督评价,改善这些领域内的活动及内部控制,减少、规避、控制风险,能给主体或项目带来较大的效益改进。审计实践中,要求审计机关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选择具有改进余地的主体或项目进行绩效审计,从而发现其中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设性审计建议,并实施后续跟综审查,提高审计对象经济或社会效益。
2.项目的重要性。衡量某个项目或主体是否重要,要看其在政府管理、资源运用或社会需求等方面重要与否,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是否具有重大影响力,社会公众是否关注。其中,借鉴西方国家政府绩效审计选项的经验,可以考虑把社会目标作为衡量项目重要性的重要内容。如澳大利亚审计署在选择绩效审计对象时,着重关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议题,如灾后重建措施,防恐反恐措施,健康、教育和就业促进措施,环境保护和促进公共机构提高财务管理和绩效管理等。我国绩效审计对象选择可以围绕每年中央和地方“两会”议题展开,这些议题社会公众关注程度高,多是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如环境保护、灾后重建资金使用、就业促进、子女入学等,以其作为绩效审计对象,可以引起广泛关注,扩大绩效审计的影响,发挥绩效审计促进经济资源配置、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支持的作用。同时,选择受到社会普遍关注或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进行绩效审计,也会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最终使绩效审计作用最大化。
3.审计工作的可行性。即选定的审计项目应是现行条件下审计机关力所能及的,主要考虑审计成本与可操作性两方面,具体包括被审计单位的配合程度、审计对象的复杂程序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水平、评价标准取得的难易程度、审计人员的知识与能力是否满足要求等。审计成本较低、操作性强的项目容易被选作绩效审计项目。如果某个项目过于复杂,绩效审计所需信息和数据不易取得,或者存在政治上的敏感性或安全保密问题等,通常会导致审计成本增大,项目审计的成本有效性较差,不易选作绩效审计项目。
(二)项目计划管理
项目计划管理是指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机关确定的某一具体绩效审计项目时的计划管理,是对具体审计项目实施的全过程所作的综合安排。年度审计计划确定了组织未来全年审计工作的具体审计项目,而项目审计计划是对这些具体审计项目从审计准备到审计完成全过程工作的综合规划。制定项目计划需要审计人员广泛收集与该审计项目相关的信息,进行审前调查,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重点,确定审计标准,编制详细审计实施方案,分配审计人员与时间等。与传统财务审计所要进行的工作基本一致,只是具体内容不同。制定项目审计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进行审前调查。就是审计人员通过对相关资料文献的查阅或向被审计单位各层次人员的咨询、实地询访,对被审计对象进行了解,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情况,内部控制的制订与执行,审计中可能面临的审计风险,为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及重点,制定审计方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它与传统财务审计相比,绩效审计的审前调查工作范围更广泛、涉及面更宽,需要进行更加深入仔细的工作,为实施全面审计打好基础。据统计,在效益审计开展比较好的国家,审前调查所耗时间会占到全部审计时间的一半左右。
2.确定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审计工作所要完成的任务和实现的预期效果,具有导向作用,对审计工作的全过程都产生影响。审计目标的确定直接影响审计标准的选择以及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模式的设计。传统财务审计目标具有强制性的规定,而绩效审计目标的选择与确立则要根据审计委托人的要求确定。
3.确定审计标准。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效益审计的关键和核心。传统财务审计的标准即公认会计审计准则以及相关法规制度,审计人员只需按事先确定好的法律规范进行判断即可。显然,财务审计标准属于要求被审计单位必须达到的“法定”责任,是一种最低标准。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人们对审计项目的预期或认识,往往是一种社会期望值,是一个较高乃至最高标准,如行业或历史最好水平。由于绩效审计对象千差万别,相互之间差异较大,人们的期望值和满意程度也不同,确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是绩效审计工作的难点。
4.编制审计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审计组实施审计项目的总体安排,是保证审计工作取得预期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审计机关检查、控制审计质量和进度的基本依据。审计方案的编制应当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对绩效审计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一般而言,绩效审计方案有综合方案和具体方案两个层次。综合方案旨在对效益审计从准备阶段到项目审计完成全过程进行综合规划。具体方案的编制则要围绕综合审计方案所提出的具体审计目标,对实现具体目标所要实施的审计程序、执行审计程序的人员与所需时间做出详细安排,一般采用列表的方式进行说明。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需要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如单位或项目的性质、规模、业务繁简程度等,对审计方案进行适当简化或调整。
二、绩效审计计划管理应关注的问题
绩效审计计划管理还应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实施绩效审计仍然离不开财务审计
首先,在开展绩效审计时往往从财务审计入手,即先要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利润、资金、成本等财务情况入手,而后深入全部经济管理活动中,进行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分析。其次,财务合规性问题仍然是绩效审计的内容之一。绩效审计需要检查政府部门是否遵循了与经济性和效率性有关的法律规章,是否遵循了与项目有关的规章制度。最后,由于我国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完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仍需继续规范,出现的财务违规违纪问题较多,不能像西方国家那样用绝大部分政府审计力量从事绩效审计,财务收支审计基本交由内审机构或聘用会计师事务所进行,我国财务收支审计和绩效审计同时存在,甚至同时进行。
(二)积极拓宽绩效审计对象的选择范围
由于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缺乏足够的绩效审计经验,绩效审计对象选择主要集中于有财政投入的公共工程和财政专项资金,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而西方国家绩效审计对象几乎没有什么限制,可以涉及到与政府有关的各个方面。如为落实政府问责制而检查政府职责履行情况,关注国家安全问题,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社会热点及某些群体切身利益的问题等。我国审计机关在围绕财政资金使用开展绩效审计的同时,应尝试对公共部门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调查,评价某项活动、某个功能的开展是否有效,特别是要关注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重大计划项目的可行性等宏观经济效益审计。同时,可以尝试开展一些具有研究性质的绩效审计项目,选取一些资金管理完善、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较好的项目进行绩效审计试点研究。同时,制定一些绩效审计具体实施指南,指导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另外,绩效审计对象的选择要借鉴国外经验形成一种战略规划,改变我国目前在选择绩效审计对象时缺少计划性和经常性的被动状态。如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每年在制定审计工作计划时提出一个项目审计的战略计划,其中包括开展审计的领域和事项等,从而形成一套自己的绩效审计对象选择战略,改被动的反应性审计为主动的研究性审计,方便审计机关制定的年度审计方案,合理分配审计资源。
(三)积极探索科学的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
国家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指出,要认真研究不断摸索和总结绩效审计的经验和方法,2009年建立起中央部门预算执行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0年建立起财政绩效审计评价体系,2012年基本建立起符合我国发展实际的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目前,我国绩效审计的评价标准存在明显不足。审计人员在审计前的调查工作量非常大,再加上绩效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衡量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统一,审计人员开展绩效审计非常困难,以至于严重制约了绩效审计工作的开展。笔者认为,制定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范围应当比较宽,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内容有关的评价标准仍可以占主导地位,但还应更多地关注控制管理活动和公共事业服务质量水平等与服务质量和良好管理有关的评价标准。
(四)提高审计计划管理的科学性
篇3
一、审计观念存在差异
一是根据我国政府行政方面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收到消极影响,在执行政府公共服务当中,政府的有关部门对社会的服务需求响应慢、效果差、效率低,对于政府绩效管理理念欠缺。根据这些情况影响了我国执行政府绩效审计的进程。
二是虽然我国政府绩效审计有着多年的发展进程,但是对于政府绩效审计的认知上还未深刻了解。这些年来我国都是以开展财务审计为主,由于审计人员受到传统的观念约束,对绩效审计工作不了解还会有抵触心理,仍然习惯运用财务审计的思维方法,使被审单位只看效果,不看效率,只看财务指标,不看资源的优化与节约,从而不能有效的完成对绩效审计的目标。在审计部门看来,还没认识到政府绩效审计的作用,不认知也不支持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
二、绩效审计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手段
在我国,绩效审计还不是很成熟:
(一)审计方法上
只是大量的采用统计分析法、比较法、图表法和分析性复合等传统方法进行绩效审计,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科学审计,实践中审计方法的选择还是以审计人员主观判断或经验判断为主。如深圳市虽然在我国算最早开始政府绩效审计的实施,但在审计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为主。传统政府审计方法上,由于片面强调合规性,无法解决大量的合规难题。
(二)审计手段上
我国尽管有了一系列的计算机审计方案,但是相对于其它国家完善的电算化系统审计,我国在和被审计部门实行联网审计方面,还有许多不同之处。审计人员常会发生类似状况:被审计单位已经全部采用了计算机记账,但是因为被审计单位财会系统种类较多,而且没有一致的数据接口,审计机关没有办法将财务数据导出,一般的计算机审计只审查输入数据与打印输出数据和管理制度,审查不了内部程序文件,对于绩效审计工作造成了非常大的影响,也降低了审计工作效率,影响了绩效审计的进行。
三、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缺乏
(一)评价标准,也就是绩效标准,是审计人员分析、评价并给出审计意见的凭证,是管理部门或审计人员衡量经济效益好坏的标准
因此在推行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时,起初先要成立一个有效而又完善的评价指标,按照这些指标需求先拟定评价标准,而后按照各项指标的实质水平实行对比评价。然而,我国现在还未有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多方面的表現在理论层面上,同时也没有建立绩效评价数据库,累积的各项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数据不充足,形成计划的绩效评价标准对实践的指导性不够。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目标截然不同,然而其它国家的绩效评价体系恐怕也不能全部适用于我国
现如今,我国还未给出有效的评价绩效审计的规范指标体系,评价绩效指标的体系有着非常大的局限性:综合性指标多,单项指标少,缺乏“预警”指标等。根据现在的情况,常会影响对绩效的评价无迹可寻,对于绩效审计人员给出的评价意见造成了影响,影响了绩效审计的质量,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可信度,甚至造成审计结果被误解,降低了绩效审计的成果,即不能得到公众的认可,又严重的打击了审计人员的积极性。
四、审计队伍难以适应绩效审计的要求
我国审计团队由地方各级审计机构,全面负责我国全部公共部门的审计和监督工作。根据现今实际状况,我国现在的审计人员数量严重不足,人才结构也非常不合理。
一是审计工作人员的数量满足不了工作的需求。根据我国各界对审计机关寄予的厚望,审计工作任务加大,审计人员数量明显不够,政府部门公务员又不能大批增加。欧阳华生(2011)在某特派办挂职锻炼中,就发现目前我国各级审计机关夜以继日工作,全部精力都投在财务审计上,根本无暇顾及绩效审计,而且在财务审计中也没有做到事实上的全面审计与监督。
二是审计部门的人才结构不合理。因为绩效审计的专业性、综合性比较强,需要的知识不但包含财务、审计还包含了经济管理和工程多方面范围。但是从长时间来看,我国的审计部门从招募人才上还是主要以财务审计为要求,现在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是会计专业、审计、财务,另外例如工科、经济类专业人才比较少,人员结构非常不合理。在现今我国审计项目数量增加,而且专业非常匮乏,不像审计机关成立前二十年时期,审计项目主要集中在财政预算执行和企业财务审计领域,因而越发显得部分审计人员的专业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是以2011年温州审计局为例,从温州市审计局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局会计(审计)类人员占了41%,管理类人员占了27%,经济类、计算机类、建筑类人员相对较少,分别为11%、2%、4%,温州市审计局现有的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分布差距十分大,对于绩效审计所要求各领域审计人员合理分配相违背,这样可能会导致难以高效地开展地方政府绩效审计,无法很好地实施政府绩效审计。
四是由于现有审计人员在数量及人才结构上的缺乏,现行政府绩效审计项目较多地倾向于聘请社会中介机构担任,在实施过程中,因中介结构自身及执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绩效审计在质量、成果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五、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缺乏整体规划
自从我国审计署制定了审计工作规划,对于绩效审计提出了相关需求,但是对于如何实行绩效审计没有具体表明,也没拟定相关的规划计划。现在,我国实施政府绩效审计广泛有着同一个局面:对于绩效审计要不要进行?对什么进行绩效审计?整体上看,这都是暂时的工作程序,一年一个程序,欠缺规划性与持续性,起不到关键的指导作用,不利于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六、结语
总而言之,我国审计部门与审计工作人员对绩效审计认识的欠缺,审计方法的不全面,评价标准的研究匮乏,审计队伍难以适应要求,审计计划管理的种种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樊慧.制约我国政府绩效审计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理论与实证[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2012.
[2]李旭.中国政府绩效审计研究一以深圳与温州为例[D].上海:复旦大学,2011.
篇4
随着企业的不断改革,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发生着变化,审计对象和内容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审计理念以及技术在现在的企业当中已越来越不适用,因此,在现在的企业当中,要不断地创新审计的工作内容和方法,然而在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的同时,常常对财务审计的作用容易忽略。所以,如何协调好财务审计和审计业务的关系成了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本文从财务与审计的关系出发,对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途径做了有关论述,旨在为做好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融合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财务审计;审计业务;关系;创新途径
1引言
众所周知,不管是什么经济活动,都会涉及财务的收支,而对财务活动的真实性以及合法性的判断就需要财务审计工作的介入,财务审计工作对财经制度和纪律的维护以及实现财政财务制度化和规范化的促进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如何正确地对财务和审计工作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随着人们对审计工作的不断重视,审计人员充分发挥出监督作用,可以使会计处理中的弄虚作假行为有效地解决。然而实际的审计工作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不能充分地发挥出审计工作的作用,可见加强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财务与审计的关系
财务和审计之间既存在区别又存在联系,具体如下。
2.1财务与审计的区别首先,财务和审计的工作重点不同。如何理财是财务管理的侧重点,主要工作内容是将一些量化考核为主的财务约束机制进行全方位的推行,向管理者提供决策管理依据。而审计工作除了监督经济活动是否符合规范性以及合法性,重点在于对企业的有效性进行鉴证和评价,监督和评价人事、内部控制、环境、资源等方面。其次,财务和审计工作的监督内容不同。对日常业务的监督是财务监督的主要工作,所监督控制的业务层次比较低,并且和财务部门的其他业务连在一起,不具有自身的独立性。而审计监督所监督的经济活动是层次较高的经济活动,不只是检查财务资金的运营情况,还有要以审计证据作为依据,通过对目前的现状进行综合的分析,得出审计结论,并得出审计报告,将以后的企业经济活动作为评价依据。还有就是财务和审计工作的内涵不同。财务工作是指资金的筹措、运用、分配等,其工作对象就是资金运动,其核算和监督活动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而审计工作是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检查评价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2.2财务与审计的联系首先,财务和审计工作的目的相同。不管是财务工作还是审计工作,其目的都是对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弱点及时的发现,并向管理者提供比较权威的审计报告,对企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实际作用的审计建议,从而实现企业的进一步管理,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其次,财务和审计工作的内容一致。不管是财务还是审计工作,其制定的各项内控制度都必须按照相应的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的规定,其前提和基础都是会计资料,对企业的会计资料以及其所反映出的企业经济现状是否合理进行检查。还有就是财务和审计工作的范围有重叠。不管是财务还是审计工作都是企业进行经济管理的工作,其工作范围都涉及到企业的内部控制,要对其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符合性测试。
3财务审计与审计业务创新途径
3.1加强思维方式的转变人们的行为由思维方式来决定,虽然财务的审计工作是比较常规的审计工作,但是如果在工作的过程中始终贯穿创新审计业务的理念,那么必然会在行动上受到影响,从而实现审计业务创新的目标。在进行财务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在不改变审计目标以及审计重点的基础上,应该拓宽审计人员的思维模式,对原有的思维模式进行突破,将财务审计有意识地延伸到管理审计方向上。或者是根据审计单位的实际特点,关注一些关键的环节。审计人员要善于使用逆向思维以及横向思维,学会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处理问题,这就需要审计人员通过不断的学习,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样才能在实际的工作当中达到创新的思维。
3.2加强对传统模式的突破传统的财务审计方法的出发点是报表和账簿,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收入和支出是否合理以及合法是审计工作的重点。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及审计人员素质的不断提高,在审计方法上具有了技术和人员上的保障。这主要表现在:在审计方法上审前调查越来越往审计对象的风险评估上侧重,将一些比较重要的会计科目和这些科目所涉及的相关业务进行联系,在进行审前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审计方案的编制,在审前调查中一些高风险的领域要作为审计的重点,在进行审计时间的分配时要按照审前调查的风险评估结果进行。当审计项目完成以后,要将风险当成一个重要的部分进行审计报告的编制,从而能够合理的分析和披露存在的风险,这也是和传统的审计报告不同之处,只有时常具有风险意识,才可以使企业的经营者能够正确地关注风险,从而发挥出审计服务的职能。
3.3改变传统的审计方式和手段首先,要采用日常跟踪审计取代集中审计。传统的集中审计难以覆盖审计资金和审计单位,并且审计的时间也受到限制,因此,为了使财务审计工作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基础作用,要逐渐将以前的事后监督向事前以及事中的监督控制进行转变。而日常跟踪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模式,是在现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审计模式,是由审计人员在相关事项发生的同时或稍后进行审计的一种审计类型。将集中审计转变为日常跟踪审计是对传统的审计工作的改革,日常跟踪审计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审计时间得到缩短,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并能及时地发现问题以及反馈问题。还有就是要将计算机作为审计工作的辅助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不断应用,使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在开展财务审计工作时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审计软件,从而使得财务信息系统审计更加快捷方便。由于财务软件和和审计所需的数据是相互分开的,因此审计人员具有很大的操作自由,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审计时间变得越来越灵活,从而使传统手段看似庞大的审计程序在计算机软件的辅助下变得灵活,简单快捷,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审计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实现了对审计管理的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参考文献
[1]刘斌,叶建中,廖莹毅.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深沪市2001年报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03(01).
[2]宋达,郑石桥.政府审计对预算违规的作用:抑制还是诱导?——基于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数据的实证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6).
[3]牟韶红,李启航,于林平.内部控制、高管权力与审计费用——基于2009~2012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经验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4(04).
[4]曾德胜,彭灿明,陈源,张新林.基于数据挖掘的审计系统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5]耿云江.理论与实务联动,共同推动中国内控体系贯彻实施——中国会计学会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观点述要[J].会计研究,2011(02).
篇5
关键词: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工作职能;审核
审计部门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审核与监督的作用,财务部门的工作宗旨是加强经济核算,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服务。这两个部门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促进,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方能确保企业资金的正常流动与运转,本文将简单介绍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论述财务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审计与财务的关系。
一、审计部门的工作职能
大多数企业的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审核企业各类资金支出,分析资金支出计划方案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审计工作的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要审核本部门的日常费用支出,其次,要审计企业的资金支出,最后,要核算好企业特殊费用支出。审计本部门的日常费用支出则需要先审核资金支出的原始凭证是否完整、合法,投资金额不能和企业的经营计划方案有太大的偏差,然后要审核资金的审批手续是否合理,再审核本部门的资金投入进度,并编制记账凭证。审计企业的资金支出则需要审核企业的年度经营项目、下月的资金使用计划和汇总资金计划,然后将审计结果交给财务部部长,如果审计结果科学合理,部长会予以审批。核算企业特殊费用支出主要是指审计办公用品入库与领用的支出、维修费用支出和研究开发费用支出。审计办公用品入库必须审核原支票并和发票的金额、数量进行对质,然后编制记账凭证;审计办公用品领用则需要在月底审核库存单和领用凭证,并编制办公用品领用汇总表。审核维修费用支出需要按照《工程维修物资核算管理办法》对所支出的费用进行核算与审计。审计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对产品开发中心的发票进行全面审核,并编制记账凭证。另外,全面做好审计工作,必须熟悉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财务部各岗位的工作内容,并做好与各岗位的衔接工作。审计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树立爱岗敬业精神,对工作负责,营造良好的部门形象。
二、财务部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财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除此之外,财务部还具备预测、决策和分析等职能。执行财务核算工作需要运转七大系统,分别是往来核算处理系统、出纳账务处理系统、进销存处理系统、固定资产处理系统、成本核算处理系统、工资核算处理系统和账务处理系统,然后编制分录,保持试算平衡,结账以后再登记账薄,并编制财务报表、记账凭证和会计凭证等。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应遵循四项原则,即清晰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加强经济核算和内部控制原则。清晰性原则要求财务报表和登记账簿能够反映企业投资活动的真实状况,资金支出数目、支出时间、地点、投资项目和责任必须明确。经济性原则要求设计者做到核算资金支出时必须考虑节约成本,完善控制成本的方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统一性原则要求设计凭证时要将凭证的内容和格式应尽量做到统一和标准化。全国性使用的凭证如车船票、机票、增值税专用发票等,有关部门在设计这些凭证时都尽力做到了全国统一以保持凭证的规范管理,一个企业内部使用的凭证更应做到标准化和统一化,如果收款凭证中的会计科目栏称为总帐科目,而付款凭证中又将该栏称为一级科目,或者收款凭证面积大,付款凭证面积小,都是不符合统一性原则的。贯彻统一性原则不仅使凭证内容更清晰,同时也便于装订和归档保存,还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和在全国范围内传递及使用信息。此外,财务部自制的许多原始凭证都是为加强经济核算和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因此,设计凭证时应充分注意贯彻这一原则,例如产品加工单、工时记录、管理费用分配卡等等的设计,都要便于各种核算、控制、分析和检查,满足管理需要和内部控制的需要。
三、审计与财务的关系
审计与财务不仅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制约,而且能够相互作用与促进,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都属于企业的职能部门,开展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必然会运用到财务知识方能对审计部门的日常费用支出、企业的资金支出以及企业特殊费用支出进行全面的分析、预算和审计,而且要将审计结果上交给财务部长,由此可见,财务对审计具有一定的监督和制约作用。另一方面,财务部也具备核算、预测、决策和分析的职能,但是,企业管理并不是只让财务部来核算资金支出、分析和决策投资项目,依然需要审计部门来核算投资金额,分析投资项目计划以保证开发项目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关系,对财务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与此同时,也加强了财务部和审计部的合作关系,促进了两者的共同发展,避免了资金浪费,提高了投资项目的运营效率,能够辅助企业获取更多的利润。因此,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审计与财务的关系,完善审计管理,加强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这两个部门的作用,从而确保企业运营投资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同属于企业的重要管理部门,兼具核算、监督、分析和决策职能,审计部门的主要工作是审核企业各类资金支出,分析资金支出计划方案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财务部的最基本职能是核算与监督,执行财务核算工作需要运转财务预算的七大系统,发挥财务的监督作用必须遵循清晰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统一性原则、加强经济核算和内部控制原则等四项基本原则。为了提高现代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处理好审计和财务的关系,加强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之间的合作,让这两个部门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而推动现代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柏松.浅论审计和财务的关系[J].中国总会计师,2012,(8):146-147.
[2]李文.浅谈财务会计与审计的关联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9):146-147.
[3]王强.浅谈财务与审计的关系[J].科技信息,2009,(27):324-324.
[4]姚薇.浅谈会计、财务管理与审计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4,(2):72-73.
[5]崔蕾.浅谈审计和财务的区别与联系[J].中国集体经济,2009,(19):141.
[6]敬玉玲.浅论如何加强企业财务审计[J].商情,2014,(35):10.
篇6
1、年初,根据上级有关卫生方针,政策和本县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制全县卫生事业费预算,为县级财政预算提供依据,为领导早安排提供数字意见。
2、召开全县卫生财务人员会议,对2004年全县医疗卫生单位财务年报进行汇总、分析卫生财务状况。3、3月份根据全县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对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并对设备进行优化调配,大大地提高了设备使用效率,促使各医疗单位检查、化验收入等含金量高的收费项目有了明显提高
。4、5月份根据市物委、市卫生局的要求,今年9月1日起将推行新的医疗服务收费标准,针对将要执行的新医疗收费标准,对各医疗单位收费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组织xx医院、xx、xx卫生院等单位对单个医疗服务收费项目进行成本测算,为市物委、市卫生局制定收费标准,提供依据。5、
二、加强会计人员培训,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
1、召开医疗卫生单位会计人员研讨会。会上每个会计人员对其单位经济管理与经济方案中存在的问题都能积极提出探讨和意见,从如何让方案执行后把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调动起来的角度来完善和发展,以增加单位的业务收入,进一步提高了会计人员业务管理水平。
2、举办会计人员培训班。为使会计基础工作更进一步完善和规范,8月份召集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档案管理法》、《福建省医疗卫生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职责与要求》、《新医疗收费价格标准》等内容进行学习。并针对将要执行的新医疗收费标准可能因项目多,内容复杂等因素,在操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探讨,为旧医疗收费标准胜利过渡到新医疗收费标准做好了保障工作。
三、加强财务审计
1、离职审计。对xx卫生院院长离职进行审计,对其在任期间的财务状况进行公正地评价。
篇7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ng pace of China's construction, the public project related to the vital interests of the people, has entered a new stage of construction financing model.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 of the PPP mode in public project, and the necessity of national tracking audit, lists three problems existing in national tracking audit under the PPP mode, then presents some solutions.
【关键词】PPP模式; 国家审计; 跟踪审计
【Keywords】PPP model; national audit ; track audit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3-0040-02
1 PPP模式的概念和特点
1.1 PPP模式的概念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发改投资[2014]2724号),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为增强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与社会资本建立的利益共享、风险分担及长期合作关系。PPP模式主要适用于政府负有提供责任又适宜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类项目。
PPP模式可选择的操作模式有:一是经营性项目,对于经营收费能够弥补投资成本的项目可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等模式;二是准经营性项目,对于经营收费不足以覆盖投资成本,需要政府补贴的项目可采用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BOO)等模式;三是非经营性项目,对于主要依靠政府补助回收投资成本的项目,可采用建设―拥有―运营(BOO)、委托运营等市场化模式。PPP的基本形式包括:管理外包、租赁、建设―拥有―运营(BOO)、建设―运营―移交(BOT)、建设―拥有―运营―移交(BOOT)、特许经营等。
1.2 PPP模式的特点
PPP 模式的首要特点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形成的一种合作关系,这是 PPP 模式顺利实施的基础。在这种合作P系的基础上,通过相互合作,互补优势,从而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最终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那么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也是PPP模式的特点。
①合作关系。PPP模式强调的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之间所形成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竞争关系。通过让社会资本参与到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中来,与政府资本共同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增强政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提高供给效率。
②利益共享。PPP模式强调的是项目所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享。政府可获得的利益主要有减少融资压力及成本,公共产品或服务的有效供给。社会资本可获得的利益主要有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拓宽社会资本的使用领域。
③风险分担。凡是有危就有机,利益往往伴随着风险,PPP模式强调利益共享,那么风险也应该共同分担,这样是合作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2 PPP模式下国家跟踪审计工作的必要性
国家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最终达到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是国家对地区、部门和单位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基本要求。
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因此采用PPP模式的建设工程应当纳入国家审计的范围。国家审计需要对该资金使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监督[1]。
3 PPP模式下国家跟踪审计工作的难点
3.1 审计资源和能力不足
PPP模式的工程项目一般会建立长期的、复杂的合同关系,审计人员要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就需要监督与评价在PPP模式中各参与方对风险的辨识及分配给各方共同分担的过程。比如税率和汇率政策发生变化时;项目的整体结构与边界条件;招标文件的编制等方面都需要关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法律、财务、工程、税收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巨大挑战[2]。
3.2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对于国家跟踪审计,国家也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目前都是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执行。但该规定比较原则化,没有明确跟踪审计的内容和范围,跟踪审计所要达到的深度和广度,如何保证跟踪审计在过程中的独立性,做到到位不越位等问题。
3.3 PPP项目的风险评估难度大
在PPP项目实施方案中,风险共担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关注的重点。风险的共同分担主要是通过合同约定而成,目的是将风险和对应的利益进行匹配。随着PPP模式应用的不断推广,PPP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风险问题一旦发生,其对一个PPP项目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审计人员而言,从PPP项目的识别和准备阶段就需要进行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合同约定条款是否合理等,采购阶段的采购合同签订是否符合招投标规定,实施阶段的设计、建设、运营各方面的管理情况;项目的效益情况等,一直到移交阶段的资产交割情况,每一个环节都要审查,难度非常大。
4 解决跟踪审计困难的途径
4.1 加强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审计人员关于财务、工程、税务等多方面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必要时可以聘请相关的专业人员来协助审计,有效避免审计风险。
4.2 完善PPP模式建设项目和跟踪审计的法律法规
完善PPP模式建设项目和跟踪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使PPP模式和跟踪审计工作能够健康有序地进行。为确保PPP模式的有效推进,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PPP模式建设制度,让政府和社会资本更好的发挥各自的作用,取得最大的效益。
4.3 加强对工程建设管理能力的审计
PPP模式的跟踪审计应该更加注重工程建设管理能力方面的审计。需要关注概预算、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等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4.4 对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一是建立跟踪项目大数据跟踪审计,要求施工单位每周上报本周的施工进度,采购合同等本周的实时资料以及下周的施工计划、采购计划等,并且可以突击抽查以检验其真实性,对于一个长达几年的跟踪项目,可以更及时更真实地了解项目各阶段的情况。二是不定期对工程实施抽查。针对收集的数据,审计人员可分析哪些部分存在异常情况,并对其不定期实施抽查,查看其施工计划是否执行,材料的对方是否符合规定,工程是否按照规范要求及图纸要求在施工。三是对隐蔽工程的审计,如土石方、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预埋管线工程等工程,在隐蔽前可抽查部分到施工现场查看其是否符合要求。
4.5 财务审计与工程审计相结合
在跟踪审计过程中,财务审计必须与工程审计相结合,才能完整反映PPP建设项目的建设成本,完整反映资金筹集、使用和周转的真实状况。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 投资; 效益; 审计; 思考
中图分类号: F2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2)07-0015-01
投资效益审计的概念。投资效益是指在投资活动中所消耗或占用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与所获得的有用效果的比较,也就是投资活动中所耗与所得的关系。效益,简而言之就是效果和利益,包括财务效益(微观经济效益)、国民经济效益(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关于投资效益审计风险如何进行防范,笔者认为,合理选择效益审计的切入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首先,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在所有领域全面开展效益审计,要根据审计机关现有能力和审计资源的现状,在一些关键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试点,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为效益审计的逐步规范、全面开展做好准备。其次,要合理选择开展效益审计最佳切入点。不能选择审计人员难以胜任的项目,应选择在人员素质、工作基础、审计资源等条件下能够做好的项目来试点。同时要选择那些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的项目和领域去开展效益审计,这样才会得到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作用。
由于效益审计的对象具有多样性,所涉及的行业也不同,因此,其评价标准不宜笼统而论。科学划分效益审计类型有助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问题的解决。建设项目既可以是营利项目,也可以是非营利项目。因此,评价标准的选取也会相应地不同。可见,效益审计不一定都是关于投入和产出的经济效益的比较、评价,也包括预定目标的实现情况。
与传统审计相结合,提高审计的广度和深度。审计实践中,要把效益审计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在其他审计类型和方式审计中增加效益审计的成分,既可以提高这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又可以突破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培养训练审计人员。同时,要克服旧习惯和方式的制约,简单地将效益审计导入传统审计,使效益审计缺乏实质的内容,跳不出传统审计的圈子。在具体实践中,审计人员首先要制定好审计计划,作好审计调查。如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严重不实,则不能再进行效益审计而应进行传统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如只发现一部分资料不实或小范围违规,则可重点开展效益审计。
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有效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效益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熟悉被审计行业,了解被审计业务领域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掌握相关的专业技术知识,以便能对审计对象的经济效益作出切合实际的评价。传统的财务审计人员视野相对狭窄,缺乏效益意识和效益评价所需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技能,要解决这个问题,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开展效益审计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广泛涉猎经济、法律、工程等专业知识,造就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由于审计经费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审计队伍对工程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引进规模,同时从人才的有效使用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审计需要哪方面人才就引进哪方面人才。因此,通过外聘专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其专业特长,弥补审计队伍专业知识和专家力量的不足。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即在效益审计项目需要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审计力量配置问题。
抓好审计工作环节,提高审计质量。
一是抓好审计立项环节。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围绕上级审计机关的统一安排,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围绕事关民生工程资金等方面开展效益审计工作。效益审计项目不在于数量多,关键是立意要高,选项要准,思路要清,目的要明,要有宏观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能够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
二是抓好审计方案制定环节。掌握全局,突出重点,认真搞好审前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从促进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提高效益出发,制订周密的实施方案,明确审计目标,细化审计内容,突出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矢,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和审计力量,确保每一项审计能在严肃财经法纪,促进加强经营管理和服务宏观调控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三是抓好审计实施环节。每个审计项目都要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内容实施,重点项目还要先搞试点,再全面铺开。同时应按照规定把好审计工作底稿关,做到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完整,记录真实,所附有关的证据和证明材料要充分、准确,做到一事一稿;做到审计工作底稿的观点明确、条理清楚、格式规范、手续完备,并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复核。
四是抓好审计复核审理环节。为使复核审理进一步规范,要制订关于加强审计质量控制的一系列相关制度,尤其是在现有的审计力量无法对投资效益审计质量全面控制的情况下,更要探索效益审计复核工作,严格复核程序、复核权限,进行全面复核和检查。
五是抓好报告环节。审计项目结束后,要求审计小组要高度重视提高审计报告的质量,要认真进行分析研究和加工提炼,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党政领导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要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促进被审计单位建章立制、加强项目管理。
六是革新审计技术手段,提高审计效率。搞好效益审计,不仅仅是人的问题,还有技术手段的问题。大胆在效益审计领域实施技术手段的革新,加强对计算机审计软件和审计实施系统的学习和运用,积极推广计算机在投资效益审计领域的运用,通过对企业ERP系统的接入对整个物资计划管理过程进行监控,实时关注项目运行过程,降低审计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同时利用深入基层的方式多掌握获取第一手资料,审计人员应对收集、计算的以上经济指标数据进行认真分析、审查和核对,去伪存真,去粗求精,运用分析性复核的审计方法对有关数据指标进行充分验证,判断其准确性。有些传统的审计方法如审阅法、核对法、函询法、观察法、盘点法、抽样法等仍可应用于效益审计,运用数学分析、经济活动分析、可行性分析,确定其可行性和经济性。从宏观层次上精心提炼审计成果,通过把被审计项目与历史先进水平、前期水平、平均水平、计划水平等进行比较,以评价被审计项目的投资效益水平。为投资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资料,保证资金能够投向最具经济、社会效益的投资项目,并保证投资资金运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
参考文献:
[1] 邢俊芳,吕文基.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4.
[3] 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 王雷.解决效益审计评价标准问题的基本思路[J].中国内部审计,2010(3).28-30.
[5] 王学勤.试论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J].中国内部审计,2010(4).78-79.
篇9
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是对企业财务预算、施工成本、合同管理、经济责任等方面的审计,对企业内部的一切经济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价,旨在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更好的完成企业制定的经济目标和任务,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1]。
自“中国中铁”整体上市以来,内部审计在中铁各局、处、子分公司内部都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能够在竞争中求发展,施工企业要突破传统的财务审计,建立全面的内部审计体系,采用科学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提高审计工作效率,更好的发挥审计工作的作用,改善企业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
二、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施工企业内部审计的应用普遍处于初级阶段。通过对中铁总公司整体上市以来内部审计工作的回顾,发现企业内部审计过程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内部审计意识薄弱
施工企业一直以保质量、抓进度、控成本和重安全作?槠笠档墓芾砟勘辏?重心放在工程中标、项目生产进度上,忽略了内部管理,没有树立内部审计的意识[2]。长久以来,施工企业对审计工作始终抱着走过场的态度,没有把审计部门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上,对内部审计工作没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二)内部审计独立性差
一直以来,施工企业对于企业内部每年的例行审计,通常由财务部、物资部、合同部、工程部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临时审计组。由于审计组成员隶属于各个部门,而非专职从事审计工作,因此审计独立性得不到保证。受中铁总公司上市以及大环境的影响,企业内部设立了审计部。由于审计人员的人事调动、薪资待遇都由上级主管部门决定,从而限制了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三)审计部门人员结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
施工企业审计部门的人员一般来自财务部门,导致审计部门人员结构单一,知识结构单一。审计人员来源的局限性,导致审计部门缺少具备工程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的人才。长久以来对审计工作的不重视,导致其他部门的优秀人员看不到从事审计工作的职业发展前景,从而不愿意从事审计工作。
(四)审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审计人员的知识储备、业务能力、工作经验是审计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随着业务的多元化,施工企业除了国内的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现已将触角延伸到国外基建、资本运作等领域。企业业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审计人员数量不多,具有工程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具备工程项目上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计队伍是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五)内部审计方法和技术落后
我国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较晚,目前施工企业的内部审计仍然以财务审计为主。审计模式仍然着重于事后审计,忽略了事前和事中审计的重要性,导致不能够及时发现并阻止企业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舞弊。目前,施工企业审计手段单一落后,普遍还停留在原始的审计方法上。由于计算机审计未能够普及,导致降低了审计效率。
(六)审计结果执行力度不够,经济责任处罚难落实
施工企业实行集团公司、各处、子分公司、项目部分级管理,受人力和物力资源、施工地域、施工环境等方面的客观原因限制,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较低,审计结果的时效性保证不了。
目前我国内审法律和企业的审计章程,对审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没有具体的处罚制度。对审计人员的约束性不强,审计质量只能依靠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同时,对其他人的处罚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处罚结果往往有失公允或不了了之。
三、施工企业内部审计改善建议
本文针对施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重视内部审计工作,树立正确的内部审计服务意识
为了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施工企业应不断强化员工的内部审计观念,树立正确的审计意识。内部审计不仅仅是对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监督和评价,更是为企业决策的制定、有效内部控制和提升经济效益服务的。施工企业应对内部审计准确定位,强化内审服务意识,积极开展内部审计工作。
(二)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为了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企业首先要避免安排其他部门人员兼职审计,应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严格考评内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领导层要主动支持和配合审计部门的工作,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确保其独立于各部门。
(三)扩大内审队伍,加强审计人员培训
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审计结果质量的好坏。企业一方面要充实内部审计队伍,建立一支高效、自律的审计团队;另一方面应加强审计队伍的建设,全面提升审计人员的素质。
审计队伍的扩大和建设需要不断吸引专业精、责任心强的审计人员的加入。首先,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让企业的审计人员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审计理念和方法,熟悉国家的内审政策,掌握先进的审计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其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全面了解施工企业的行业知识,熟悉公司各部门和各项目部的生产经营情况。最后,加强对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确保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专业的审计工作提供质量保障。
(四)改进审计方法,采用先进的审计技术
合理审计模式和的先进的审计技术是高效、高质审计的保证。随着施工企业审计任务量逐年增加,为了提高审计的效率,施工企业的内审部门需要改进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
施工企业以国家内部审计法律法规为指导,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内部审计模式,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体系,改善企业的管理方法。一方面,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事后审计,加强项目开工前审计,领导任期中审计,防患于未然。另一方面,企业由传统审计技术向现代审计技术转变,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克服分层管理、审计地点分散等实际困难,提高审计效率,完善审计程序,降低了审计风险[3]。
(五)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实施,建立问责机制
篇10
关键词:医院;基建;注意事项
1.引言
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医院的基本建设项目在日渐增多,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若医院基本建设管理不妥,将给医院的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医院的基本建设包括购置、新建、扩建、拆建项目,基建的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医疗设施,扩大医院的服务范围、科研和教学的规模,改善医院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医院基本建设应按照医院的要求和发展规律办事,坚持经济、实用、方便、配套、美观观念,加强基建管理,按项目立项、研究可行性、规划安排、初步设计、组织施工、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程序办事。基建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旨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的同时促进廉政建设、推出精品工程。
2.医院基建管理中应注意规避的几个客观问题
目前多家医院存在盲目扩大规模,追求发展的倾向,医院的数量和规模水平都已经相当高,但区域卫生规划的不完善和缺乏刚性要求,存在重复建设、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等各种问题突出显示。例如:
(1)基建工程设计方面的问题。在基建管理中,基建工程设计是尤为重要的环节。方案优化工作没有引起特别重视。在方案选定后就进入初步设计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龙为重要。一是设计单位的选择,我国在设计单位的选择上是采用设计招标的方式,方案的优劣主要是评标委员根据有关规则判定打分。这就难免会参杂一些主观因素。
(2)医院基建投入增加与资金短缺的矛盾。如今“住院难,就诊难”的首要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但是患者对医院的设施和环境要求逐渐增高,也就意味着医院需要建设的项目增加,需要的投入也在增加,而医院的资金来源有限,大多医院希望得到政府的扶持和减免建设费用。
(3)招标存在问题。建设项目进入到准备施工程序后,首先是要通过招标选择施工队部。在当前要选择实力雄厚、业绩优良信誉良好的施工企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虽然社会上的大中型施工企业众多。也不乏优秀的施工企业。但是在目前,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施工企业的挂靠。一些财力雄厚的个人或企业以具有投标资质企业的名义进行投标,进而获取中标。组织草台班子施工或干脆把合同进行转包,严重违反我国的招投标法和建筑法。如何避免这一情况的发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4)医院基建项目快速增长,质量要求提高与基建管理力量和经验不足的矛盾。目前相当多的医院都缺乏医院基建管理的经验与专业的管理队伍,而且大部分管理人员存在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匮乏的问题,医院建筑不仅大而多,而且复杂多变,从设计到施工的整个过程,与院方协调不足,随意性大,存在变更次数和返工次数多的情况,造成了很大的浪费。
(5)目前多家医院存在对基建工程财务管理重视不足,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不强,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原材料的进货价格和使用缺乏比较监督,未能严格管理建筑材料,审计工作不周全,缺乏全程审计和监督。
(6)基建人员素质不高。建设项目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医院建筑在民用建筑类来说是最为复杂的建筑。对建设管理人员有很高的专业知识的要求。而目前相当多的医院基建管理人员大都不是工程专业或工程管理专业出身,专业知识匮乏,因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远达不到专业化管理需要。项目管理上无法进行专业化管理。往往造成项目在投资、进度和质量方面失去控制。导致项目管理目标无法实现。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都造成较大的损失。
3.医院基建管理应注意的一些要点
(1)高度重视方案设计。通常,招标工作结束后,项目的设计方案也就选定了。但此时的方案是设计单位根据院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设计的。作为设计人员(来说他可能是建筑)对医院的建筑实际使用功能和流程等不可能十分了解。因而,设计单位投标方案是不可能达到最优的。下一步的方案优化工作就显的龙其重要了。方案既要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又要达到建筑的医疗使用功能要求。在招标选择设计单位具体工作中除对设计单位在资质上有一定的要求外,更要注意的是设计单位是否专长于医院设计,本项目的设计人员是否具有医院设计经验。医院要由医疗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参与方案的修改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必要是时设计人员和医疗专家结合起来共同讨论修改方案。以使方案优化工作又快又好的完成。优化工作完成后要由相关负责人会签后报院领导批准。最终方案完成经领导批准后就可以进入施工图设计阶段,在施工图完成后就不允许再有大的修改,否则会将会对项目的投资、进度及质量等造成很大影响。
(2)坚持招标程序的刚性化与日程安排的弹性化。招标信息与报名,资格预审,招标文件起草与审核,开标会,评标报告,中标通知书和履约保证金通知单的签发等严格按程序执行。统一编制计划和组织实施方案。特别是资格审查、招标文件、开标会、评标报告、履约金通知单及缴纳等相关事项均由招标中心把关审核。并在招标流程操作上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为此,在项目的招投标环结。要严格遵守法律,严格执行政府有关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严格依法办事。近年来,为了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建立一种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从源头上扼制腐败现象,政府制定了建筑工程招投标等有关办法。
(3)医院基建管理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并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市场秩序,进行工程招标制度,保证竞标单位公平、公开、公正地竞争,从源头遏制工程腐败。基建管理首先要做好整体规划,无论医院新建、拆建、改建都事关医院的发展,因此要科学、合理规划,有前瞻性的预测和评估工程,使医院基建顺应医院专业化发展的需求,按照科学规划,逐步的完成项目的建设。重视医院基建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能力培养、思想培养,能够了解医疗的专业要求,避免重建和返工现象的发生。因此,选择合适的基建施工人员和监理人员也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程周期。
医院的基本建设,不仅需要计划管理,控制基建投资,还需要按照基建的投资计划和财务规划严格执行简本建设的工程程序,定期算账查账,随时检查指标的执行情况、各方面的经济往来和财政支出和收入情况,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核算建设成本,加强基本建设工程管理,促进投资效果。因此,加强医院基建的财务审计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财务审计工作主要涉及规费缴纳、签订合同、预付款尺度、工程审计、清理押金5方面的工作,每个环节都很重要,事关重大,必须严格管理,保证工程顺利完工,且不出现财务问题,将医院的损失和工程浪费降至最低。综上所述,应医院基建管理应当科学、合理规划,严抓工程质量和效率,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4)努力提升基建相关素质.由于基建管理工作涉及众多学科,这对基建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应注意提高管理者的素质,能自觉地抵制各种歪风,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不以权谋取私利、严格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制度规定。
4.结束语
良好的医院基础建设是保证医院优质服务的基本条件,科学合理地管理好才可保证医院基建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医院的现代化建设步伐,才可实现节约、高效率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