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控策略范文

时间:2023-06-06 17:55: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风险管控策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风险管控策略

篇1

当前市场环境当中,企业生存发展往往会面临诸多困难,其中最为主要的困难便是经济问题。在企业日常生产运营的过程中,往往会存在很多财务风险,做好财务风险管控对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若忽视了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很容易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造成企业资金链断裂,无法可持续运行。财务风险管控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最为重要的内容,为企业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的当下,对财务风险管控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财务内部控制,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一种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财务风险。借助严格、科学的内控制度与内控手段,能够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当中潜在的风险,并制定出完善的财务风险控制措施,确保企业平稳、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控的意义

1.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依靠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可以确保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金运行等各个层面的信息质量。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能够提升企业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为企业决策者带来强大的数据信息支撑,让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动态化把控企业财务情况。通过对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数据信息挖掘,分析出精准可靠的会计信息、资金流量、经济往来账目,真正让企业财务数据信息直观化,为企业管理者与决策者优化企业管理策略提供财务数据信息支持。2.助力实现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一般情况下,企业生产经营的最终目的便是为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以便于实现企业可持续长效发展。在当前市场竞争逐渐激烈的当下,企业生存更加困难,如何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新时代背景之下,企业内部管理成为企业软实力,是促进企业稳定发展的关键。企业想要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需要依靠科学管理和经营决策。借助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手段,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第一时间分析挖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潜在的风险,确保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在可预知的范围之内,构建出企业稳定生产运营的局面。动态化发现风险、解决风险,有效将企业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保障企业健康稳定运行,为广大员工谋求福利,并且回馈社会。切实在满足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对员工与社会负责。

三、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

1.企业财务风险评估程序不完善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完全进入世界市场中。面对各种竞争威胁,很多企业已经注意到了自身财务管理问题,认识到了财务风险管控的重要性。但是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风险管控评价机制,导致企业在生产和发展过程当中,处于相对被动、相对劣势的地位。财务风险评估工作极其重要,若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评估机制,那么很容易造成财务风险管控数据信息不精准,无法进行风险识别的问题,降低了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力度。2.财务内控岗位设置不相容当前,很多企业在生产运行的过程中,针对内部控制岗位设置缺乏平衡化的处理,这样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当中,很容易出现权责交叉问题,很难对工作各个环节开展严格的监督管控,造成企业监督机制失衡,无法对各个环节的财务风险开展监督管控。若出现企业财务内控机制权责交叉、相互推诿的问题,很容易造成企业财务内控监督管理工作失职,容易造成较大危险。在企业财务清查的过程中,需要对合格部门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清查点明。但是若在财务风险管控内部机制不完善、岗位设置不相容的状况下,企业财务清查时很容易出现虚假报表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开展企业日常生活经营活动时,也存在限制性,导致财产流失等问题。3.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结合当前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来看,在进行资产管理工作时,往往缺乏完善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造成工作人员对资产数据无法清晰完善把控,无法更好地了解企业账款回收情况,这直接增加了企业资产管理难度。在信息化时代的当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呈现出信息化发展态势,若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机制,在进行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无法第一时间对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信息进行分析管理,很容易出现舞弊、资产挪用等问题,增加企业资产风险。4.内部监督管理机制缺失为了更好地开展财务风险管控,应该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机制,并对企业内部开展进一步的控制。在实施内部监督管理时,应该做好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在企业内部监督工作当中,需要发挥出内部审计工作职能作用,但是大部分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缺失。虽然一些企业认识到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内部审计方法较为落后,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有序开展,对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发展阻碍。

四、内部控制视角下财务风险管控策略

1.改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控时,应该最大程度上展现出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结合市场发展规律,对企业内部控制各项管理工作进行优化统筹,为内部控制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企业还应该把握自身的经营发展特点,合理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岗位设置,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当中进行合理全责分配,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工作发挥出最大效力。实现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分开运行,构建出明确的内部制衡制度,杜绝权力交叉问题出现。还应该结合当前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强化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交流及时性、精准性。构建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财务风险萌芽,并将其扼杀在摇篮里。对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进行严格管控,切实有效降低企业财务风险。2.完善财务风险评估处理机制企业财务风险评估处理机制,是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关键程序。企业要从两个层次对企业财务风险评估机制进行完善。其一,依据财务风险评估程序的要求,在组织机构上设置专门负责风险评估管理岗位。在财务风险评估程序当中,制定出完善的风险评估程序。在严谨的风险评估程序之下,明确风险目标,并且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各个环节的风险目标进行把控,构建出有指导性、可操作的风险评估报告以便于企业领导进行决策利用。其二,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分析,结合风险评估报告的内容构建起财务风险预警机制。若一旦出现了财务风险,应该第一时间进行财务风险预警,并且采取应对措施,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化解风险。3.健全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沟通系统为了有效提升企业内部信息沟通效率,企业要构建出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沟通系统,有效避免问题出现。加强财务人才培养,切实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分析能力,营造出廉洁从业工作氛围,切实为管理者提供正确的决策信息,规避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潜在的财务风险。构建出高质量的内部信息沟通系统,在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早期对财务风险进行把控。顺畅举报投诉渠道,帮助企业管理层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潜在的隐形风险。4.构建内外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为了弥补内部审计工作的弱点与不足,企业决策者以及管理者,必须要加强改进内部审计工作,从法律法规支撑、制度标准执行、权利赋予运用、人员配置等诸多层面来强化内部审计力量,有效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此外,还应该借助外部审计工作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活动开展合理性、经济性、合法性、精准性、真实性的审查,有效避免企业行政干扰以及其他因素的干扰,切实有效地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力度。

五、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工作意义重大,不仅有利于为决策者提供数据信息,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综合竞争力提升。在进行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时,必须要凸显出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分析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在完善财务风险评估处理机制的基础上,健全内部控制信息传递沟通系统并构建内外审计相结合的监督体系,促进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将财务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参考文献

[1]宁峰.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财务风险管控研究[J].中国民商,2019,000(010):153-154.

[2]黄镜宇.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对策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727(29):250-251.

[3]倪美娜.浅谈内部控制视角下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J].金融经济,2019,502(04):209-210.

[4]赵洁玮.基于有效内部控制视角的强化外贸企业风险管理措施[J].财会学习,2019,215(06):14-16.

篇2

【关键词】财务风险管理;管控策略;重要性

1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发生了一定的变革,这无疑给市场中参加经济活动的企业带来了经济上面的风险,作为相关人员,应该转变原有的认识理念,对企业内部的经济风险管理工作加以重视。如何规避财务风险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是相关人员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我国很多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在有限的发展时间里无法将企业内部各个环节做到非常完善,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所难免,尤其是在人员素养、机构设定以及财务风险规避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来说,并没有健全、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因此外界细微的变化都会对其产生影响。例如,外界市场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或者经济、法律法规等的变化,都会给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风险影响,进而威胁到企业的正常发展。一个企业发展的好坏,通过其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状况就可以体现出来,所以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应对体系,并且对企业的财务情况有全面清楚的认识,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发展。

3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类型

第一,筹资风险。是指企业通过举债方式进行筹资而引起的到期不能偿债的可能性。从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来看,又分为现金性筹资风险与收支性筹资风险;第二,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企业投资风险主要有三种:一是投资项目不能按期投产,不能盈利;或虽已投产,但出现亏损,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二是投资项目并无亏损,但盈利水平很低,利润率低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三是投资项目既没有亏损,利润率也高于银行存款的利息率,但低于企业的资金利润率水平。第三,资金收回风险。主要是指在销售过程中产品和服务向资金转化过程中时间和金额的不确定[1]。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是促进销售、扩大销量的主要手段,但与此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损失,即资金被他人占用的机会成本及到期不能收回货款的可能性;第四,收益分配风险。是指企业的收益分配给企业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带来的不利影响。收益分配风险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收益确认的风险,二是由于投资者对收益分配的时间、形式和金额把握不当所产生的风险;第五,外汇风险。是指本国货币和外国货币之间由于汇率变动而使外汇的实际价值发生增减变化而带来的损益,这种风险形式也可以称汇率风险。

4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4.1提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认识

我国很多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体系功能不强,同时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为薄弱,虽然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企业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不重视,对其功能认识不足是导致这一情况最为直接的原因。分析上述情况可以从企业规模来看,较大规模的企业通常前身便是国有企业,这些企业在管理方面习惯了无风险情况,所以对财务风险也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一些小规模的企业,很多环节尚不成熟,对于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因此,不论是大小企业,首先应该在观念上进行转变提升,这样才可以在企业活动中指导行为,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有效控制,而不是盲目进行低效的资金管理工作。

4.2制定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

有些企业没有一套适应于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很多部门之间的财务情况比较混乱,没有相关管理制度进行规范,这导致的后果便是企业的资金占用率高,流动资金得不到保障,此时若有外部不利因素的影响,那么很容易发生财务风险,甚至威胁企业的生存。所以,为了有效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企业应该分析自身的实际情况,同时制定适用于本企业的财务规章制度,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这样才可以保障企业在财务使用方面更加合理,不会发生财务风险等情况[2]。

4.3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

企业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改善原有的筹资环境。企业发生财务风险的最根本原因便是企业的负债高于自身的偿还能力。企业想要很好地规避财务风险,就应该对企业财务的结构进行规划调整,对于过高比例的负债要适当降低,同时要缩减企业成本投入,尽量不要使负债比例过高而超出承受范围。这样便可以杜绝债务到期而无法偿还的情况发生,进一步防止风险的发生。企业资本结构合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商,这样便可以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积极作用的。

4.4加强企业的内部稽核工作

企业如果缺少严格内控制度就会给企业内部或者外部非法经营者以可乘之机,造成企业内部信息不对称、财务收支混乱等严重影响企业发展的情况。因此,企业要牢牢把握住企业内控的目标,加强企业的内部稽核工作,完善审查制度,以确保财务收支情况清楚明了。此外,对于公司的重大经济活动实行联签制度,明确各级所有者以及相关经营者的所有责任以及权利,防止出现职责不明确的情况发生,对于资金的管理要落实到具体的负责人,即使出现财务资金危机,也可以迅速找到相关负责人,从而能够快速找到应对方案,以最大限度降低财务风险的发生。

4.5重视经营性的现金流

任何一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现金的支持,现金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必要基础条件。企业想要在某一阶段正常生产经营,那么长期足够的现金供应支持是必不可少的,若缺乏稳定的现金流,那么势必会影响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企业应该重视对现金流的维护,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现金流控制措施,不要在平时资金流动中不注重现金的使用情况,而在发生现金流断裂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与此同时,在制定现金流的控制措施时,企业也可以对其他同行企业的制度进行合理参考,然后再根据自己企业的资金情况制定合理的制度,这样可以使企业与时俱进,而不至于故步自封。有了稳定现金流的支持,企业才可以发展新业务,才可以在各个环节很好的运行下去,进而保障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

4.6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风险防范体系对于规避企业财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在实际进行中,企业首先要加强各个部门的制度建立,要做好对于财务风险的监控,要在制度上确立防范风险的措施,同时还要针对如何化解风险进行规定。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对于内部的资金流动有一个全面把控,建立预防报警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日常的资金流动起到有效的实时监控作用,当出现会引发企业财务风险的情况时,该系统可以智能进行预警工作,做出相应提醒,这样就可以对于资金的流动有一个很好的保障,能够有效避免资金混乱情况的发生。

5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任何一个企业都应该重视的内容,企业首先要转变原有观念,并且从各个方面分析会造成财务风险的因素,同时还要进行有效管理。作为相关人员来说,应该积极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同时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这样才可以进一步防止财务风险的发生,更好地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长伟.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中国外资月刊,2013(20):147-147.

篇3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摘 要:本文首先对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加以阐述,然后对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管控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会计核算;内控管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F83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10-01

收稿日期:2015-02-10

作者简介:何慧玲(1972-),女,湖北随州人,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财务管理和税收筹划。

会计管理在企业的日常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着企业经济的命脉。但是在企业的内控管理过程中,会计核算存在着诸多风险,只有合理的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策略,防范和控制风险问题的产生,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风险

1. 管理制度松懈,监督不力的风险

目前,由于我国一些企业只注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对会计核算风险的防范和控制管理力度不够重视,监控部门一般只是在风险发生后进行监督,监督力度加强之后,再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会计核算,仍然达不到监督效果。

导致贪污、非法侵占资金、挪用公款等现象时有发生。

2. 会计信息失真的风险

在会计核算工作中,主要通过对会计信息的确认、计量、记录以及报告四个环节来反映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很重要,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会计人员的工作失职造成的。

3. 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风险

会计人员作为会计活动的主体,其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正常进展。会计人员工作的风险性与其待遇的不匹配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造成思想上的不稳定;新的职责定位要求会计人员在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熟悉现代金融、法律、信息技术以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而目前的一些中小型企业中,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会计人才非常缺乏。

4. 会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的会计信息化技术也得到发展,信息化进程日渐加快,使企业内部管理日益复杂化,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会计核算带来风险。例如,新开展的网上采购、网上报税、远程报表、远程报账等业务,导致企业风险增大,通过网络盗取会计核算信息、植入病毒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这些不安定因素的增加,使得企业会计环境更加复杂。

二、会计核算和内控管理的管控策略

(一)加强监督力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防范意识。首先,对计核算、会计资料、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监督,防止其经济活动不真实和不合法的现象发生,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其次,加强事前监督、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理力度,做到“有备无患”。事前监督,推动内控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事中控制,减少或控制会计核算失误带来的损失;事后处理,提出解决方案,完善内部管理制度。

(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首先,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保障信息渠道的畅通,实现资源共享,也便于共同监督;其次,制定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会计信息的反馈效率,有效开展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检查工作;最后,加强企业内部沟通和复核审理,制定具体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方案。

(三)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1. 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

会计人员从事的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工作,既要掌握财税、金融以及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也要具备相关工作经验,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企业通过制定相关培训制度等措施,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更好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2. 建立有效的会计人员激励机制

建立会计人员激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质量和业务水平。例如,某企业通过建立会计专业技术职务考核晋升制度、评先表彰制度以及惩罚制度,大大提高了会计人员的学习和工作热情,推动了该企业的发展。

(四)完善硬件设备

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化系统和计算机硬件设备,保证计算机输入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相关机密文件要妥善保存并做好备份,以免数据丢失造成严重后果;此外,要定期检查电子信息数据,建立网络病毒防火墙设备,安全控制会计网络,防范和控制风险发生。

三、结语

在会计核算与内控管理中,存在监督不力、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资金周转困难等诸多问题,所以,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必须针对具体的风险制定具体的实施策略,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修养,完善相关硬件设备,保证企业会计健康合理地运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守卿. 对基层央行构建会计核算内控管理长效机制的思考[J]. 经济师,2011,12(8):206-206.

篇4

关键词: 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

最近几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也在持续发展,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变电站的运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实际效果。做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确保继电保护功能的充分发挥,能够有效减少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事故,继而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

1 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

在变电站中,继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对于一次设备以及二次回路的有效保护,结合传感器技术和信息采集技术,能够对线路运行、电源设备自投以及线路重合闸等进行实时在线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将会启动保护,同时向工作人员发送告警信息,提醒其及时进行处理。同时,继电保护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即故障的排除,包括了控制回路故障、直流接地故障以及信号回路故障等。在控制回路中,如果设计不当,或者接线不合理,人为操作失误等,都可能引发控制失灵,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必须尽可能避免,切实做好日常的线路设备巡检工作,一旦发现潜在的问题或者隐患,需要立即进行处理。对于直流接地或者信号回路故障,则需要做好室内的故障排除工作,针对电缆、设备乃至保护装置等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做好故障原因的准确定位,实现故障的快速有效处理。

从目前来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对于继电保护检修作业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依然缺乏有效的识别和评估模式,风险防控机制虽然得以建立和完善,但是其本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尚需要大量的实践活动进行检验。传统的风险管控采用的多是专家识别法,虽然有效,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一是人员素质要求高。想要做好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可靠管控,要求工作人员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电力基础知识,还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从整体上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把握,否则就可能会出现遗漏现象,无法从根本上实现风险的预防和控制。而从当前电力行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满足上述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十分稀缺;二是不同环节相互影响。以智能变电站为例,几乎所有的运行环节都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需要针对各个环节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识别和分析,判定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然后才能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在这个过程中,要求这些相互独立的环节必须实现紧密配合,而如果保证信息的高效传递和质量,则是电力工作人员为之头疼的问题。

2 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

考虑到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重要性,电力工作人员应该结合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的诱发因素,从造成安全隐患的关键工序出发,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对继电保护检修环节可能引发的安全问题进行逐一解决,确保其功能的充分发挥。

2.1规范现场勘查

在开展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前,要求电力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相关工作的具体内容,从变电站的结构设计以及设备线路的运行情况出发,从多个角度做好现场勘查工作,对勘查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明确,了解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以及常见故障类型,做好细致全面的分析工作,为后续的风险识别、风险因素分析、风险评估以及风险处理等提供良好的保障。

2.2细化风险分析

经过现场勘查,了解变电站的实际运行情况后,需要对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安全风险进行了详细分析,编制完善的检修施工指导书。就目前来看,影响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成效的安全风险因素有许多,如检修作业的内容、规模、设备运行状况、环境因素、人员操作等,要求电力工作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和细化,依照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具体内容、工艺要求以及危险性,制定切实有效的检修方案,尽可能预防安全风险的发生。同时,应该对检修方案进行细化和落实,以确保后续相关工作的持续推进。对于一些发生频率较高的问题,或者存在统一标准的检修问题,可以指定完善的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体系,从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严格依照具体的作业指导书,开展相关作业。

2.3重视风险评估

在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管控中,风险评估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求检修人员必须从继电保护故障的危害性着手,立足变电站稳定运行以及用户的实际需求来确定风险评估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强调专业技术标准的统一,并且确保标准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就目前来看,比较常用的风险评估工作一般都是结合继电保护的相关要求,在统一的组织下,评价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实现的,但是在实际落实环节,由于影响因素众多,并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引入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或者说格雷厄姆风险评估法,通过对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事故的危害性以及暴露在危险中的频繁程度三种指标的分析,来实现风险的评估工作。同时应该认识到,继电保护检修工作是有若干单一的步骤和风险构成的,而每一个风险和步骤的评估结构都是半定性且没有量纲的数值,其对于整个检修作业过程的影响可以视为相同,在风险评估环节,可以将所有的风险进行叠加,然后取平均值。

2.4强调风险管控

检修单位需要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检修作业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准确识别和预估,然后从自身工作的开展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风险预控措施,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然后对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进行认真落实和仔细检查,做好危险点的二次确认,确保安全防范到位。同时,必要重视对检修人员的严格把关,确保其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以及丰富的检修经验,能够严格依照现场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操作,规范自身的行为。应该做好必要的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确保检修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对安全管理规范的要求进行落实。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安排专业的现场安全员,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对于可能诱发安全风险的因素进行处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检修完成后,需要做好验收工作,对于发现的问题要求检修人员及时进行处理,确认无误后才能投入运营,保证检修工作的质量、效率和安全。

3 结语

总而言之,做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关系着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电力工作人员而言,应该从检修工作的具体情况出发,做好必要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管控策略,切实做好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的防控,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童洁,陈晓刚,侯伟宏. 智能变电站不停电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校验技术[J] 水电能源科学.2013(07).

[2] 叶刚进,戴世强.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J]. 智能电网.2014(03).

篇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逐渐成熟完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目前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做大做强。本文在分析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基本理论的前提下,对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作了深入的探究,以期促进企业财务风险管控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财务风险;风险管理;控制策略

现代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外部竞争,财务风险随着企业外部竞争的加剧应运而生。尤其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不健全的情况下,财务风险更是企业所不可避免的,因此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对企业来说就尤为重要。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基本理论阐述

(一)概念与内容

所谓财务风险意指基于企业财务活动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与干扰,企业的预期收益与财务收益的背离与偏差,从而发生企业蒙受较大损失的可能与几率。财务风险存在牵一发动全身的效果,但凡企业管理活动及组织中任何一个环节或者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有使该类风险转化成实际损失的可能性,也就牵连到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偿债能力,导致两者的大幅度降低。

通常的,企业财务活动大致细分成四大块即收益分配活动、资金回收活动、投资活动以及筹资活动,与此相对应各种不同的财务风险便随之出现。具体来看,收益分配风险是指因分配收益给企业日后的经营生产活动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由此所产生的财务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指的是尽管产品已经销售出去,但其货币的回收资金金额与时间上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是指因不确定性因素造成投资报酬率无法将预期目标达到而出现的风险;筹资风险也就是借入资金而使得企业偿债能力降低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这也是企业必须承认和面对的正常现象。

(二)意义与价值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财务风险管理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和规范企业财务运转的重要方式,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详言之,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为企业营造一个相对稳定安全的生存环境;二是可以有效稳定企业的财务活动,加快资金流转,从而实现资金的安全性;三是为企业提供全面应对财务风险的可能,促进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该原则的核心要求在于:集团所采取的的每一项实际的财务活动,要建立在综合考量其收益性与风险性的基础之上,并且以安全和收益的合理均衡为标准最终制定具体的行动预案。该原则着力避免盲目追求收益而罔顾损失发生的错误倾向,根本目的是趋利避害,收获更多地收益。

2、风险适度承担原则。我们必须承认,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普遍性,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坐以待毙无所作为不是可取的,应该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并对其加以控制,明确最大的风险限度,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原则。任何风险的出现都会有适当的预兆,那么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就成为题中之义,这些措施对有效规避风险奠定体制保障。

4、分级分权管理原则。要想有效地开展对财务风险的管控,务必遵循企业统一领导,财务部门各司其职,对分权分级的管理办法统一实施。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忽视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

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其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且渗透到企业的各个经营管理环节,只要财务活动没有停止,财务风险发生就成为必然。那么,切实加强企业决策层与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就显得非常重要,作为企业主要的财务风险监管者,要密切关注企业运行中财务风险多发易发的环节,进行严格的财务监督和控制。然而,具体实践操作中,大部分企业决策者缺乏财务的基本背景,加上专业的财务从业人员过多注重财务结算、资金管理等财务日常运作事宜,财务风险意识相对匮乏和淡薄,难以真正对财务风险管理的重要价值及必要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二)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的针对性不足

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对较为典型的几类财务风险,比如收益分配风险、资金回收风险、投资风险以及筹资风险等,尚未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财务风险管理措施,管理目标模糊缺位,进而引发了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弊端,甚至发生资不抵债的恶性状况,还伴随着成本支出过高、投资盲无目的,应收账款过多,资金难以收回,收入确认不科学,利益分配及识别不合理等问题,这都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财务管理。

(三)财务风险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艰巨而又复杂的一项系统性工程,构建起一整套涵盖决策控制、预警健康、信息传递以及组织结构的管理系统是企业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机制保障。在这个体系中,提升财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是加强财务风险监督的必然选择。但实际上,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分散于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更多地依靠经验丰富的财务管理人员来控制,有效成熟的管理系统未见端倪。

三、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控制策略

(一)投资风险控制策略

首先,加强对风险决策的科学化分析。一般的,企业在开展投资项目决策时,应该对企业面临风险的全面调研放在首位,务必将收益回报率和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因素进行权衡,并将分析得出的风险比作为企业进行投资决策的首要前提,从而选择收益风险比相对较好的投资方案,尽量降低企业投资所面临的风险。

其次,采取适当的措施分散投资风险。企业采用多种合理方式避免投资风险是企业投资达到预期效果的基本保证。例如,企业对一批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应对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与调整,对所有投资进行统筹管理,不要一并上马。这样才能确保企业资金流通通畅,降低财务风险,也能避免在企业陷入财务困境而造成的倒闭风险和违约风险。

(二)筹资风险控制策略

企业筹资风险的合理规划和控制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将风险降到最低的有效途径:第一,企业筹资时对自身的抗风险能力要有一个准确的把握,从而选择适合企业发展的最优资本结构;第二,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资金筹措,务必将财务风险、信息状况以及资金成本等各类因素作为基本的前提,从而制定相对适合的筹措资金顺序,尽最大努力降低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第三,安排资金时,企业一定要充分考虑自身的资金偿还能力,使资金偿还期和与之相对应的资产变现时间相统一。如此,既可以充分利用不同来源的各种资金,又可为企业到期偿还资金提供保障,实现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推动企业发展。

(三)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策略

分配股息和留存收益共同构成企业的收益分配。留存收益是将投资规模进一步扩大的资金来源,而分配股息则是扩大股东财产的要求,两者间存在既互相联系又互相矛盾的关系。一个企业,但凡在扩大规模和速度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就会需求很大,生产规模与销售规模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壮大,则将大部分的税后利润作为备用。但是如果具有很高的利润率,而相当水平高于股息分配,就可能会对企业股票的价值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就导致企业分配收益风险的产生。因此,一定要将两者进行合理的统筹规划和安排,努力实现两者之间的平衡,进一步加强对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从而有效的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总而言之,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来抓,立足于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规范财务管理行为,提高财务控制及管理能力,才能够推动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梅.论我国企业的财务风险及防范[J].会计之友,2009(10)

[2]宋艳.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5)

篇6

【摘要】电力工业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能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发展,电力企业面临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提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供电企业 财务管理风险 内部控制

对于电力来说,它属于资产密集型产业,包括了非常多的财务管理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风险的类型也很多。当前随着我国供电企业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日趋复杂,财务管理风险问题需要得到高度重视。电力企业要想更好地实现企业管理目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内部控制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将财务管理风险降低,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很多的电力企业不熟悉新的市场环境,没有足够重视财务管理风险问题,因此有很多的财务管理问题出现,财务管理风险难以得到降低。为了降低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需要将内部控制加强,制定出合理的内控措施,将财务管理风险规避掉,以此来确保企业财务安全。

一、供电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特征分析

(一)高密集度的资金

对于我国的供电企业来说,当前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人们对电力的需求量巨大。我国的供电企业在城网、农网等建设中需要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我国的供电企业当前已经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缺乏先进的电网建设速度,需要供电企业充分重视电网建设,对于建设工作应通过加大资金投入的方式来解决。

(二)较高的资产占据比重

我国当前供电企业的主要生产内容是电力线销售和电网维护,供电企业的供电设备和各种网架结构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设备,占据了较高的固定Y产构成比重。根据相关的统计资料结果显示,某电力企业有350亿的固定资产,占到了企业总资产85%的比例。因此,在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存在着投资风险、资产贬值风险等问题。

(三)较大的融资风险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对于电力的需求也是日趋增加,电力建设的投资力度一定要加快,但是这其中会出现电网结构薄弱和供电矛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供电企业为了获取资金会采用融资贷款的方式,并且会加大资金投入在电网建设和电网维护中,资产负债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无形中将偿债风险和还本付息压力加大了。

(四)投资收益回收较难

我国电网的基本特征是社会化和公益性,根据国家部门的相关指导性意见,电网工程在很大程度偏向于德政工程,难以实现企业获取投资收益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对电力销售价格进行严格控制的前提下,企业难以获得与投资行为等同的利益,因此有着较为突出的潜在风险。

二、供电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一)自然风险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它属于高危型企业,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都会导致电力设备受到破坏,由此出现设备报废等问题。如果是自然灾害,设备受到损害会出现电网崩溃和大面积停电等电力事故。供电企业应该提高自身的自然风险抵御能力,对企业管理进行不断的完善以此来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将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

(二)政策风险

所谓的政策风险指的是国家的调整政策影响到了供电企业的资本运营和经营活动,比如供电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因为国家的利率调整和汇率变动等而出现了风险。在国有企业中供电企业占据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供电企业的经营发展和国家的政策要求息息相关,供电企业的经营发展应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要求相一致,这就容易使得供电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因为政策问题导致的风险。

(三)筹资风险

所谓的筹资风险指的是供电企业因为需要进行资金的筹集活动而出现的收益不确定和成本到期无法偿还风险。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属于微利型的企业,一般资金匮乏同时偿债能力严重不足。在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改造工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资金,其中的很大一部分需要从银行贷款,因此资金负债率很高。高投入和技术密集型是供电企业的基本特征,同时还有着较高的设备更新速度,资金一旦不足,供电企业的经营工作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如果再加上银行的利率上调,供电企业将会增加还贷压力。

(四)成本控制风险

成本控制是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它主要包括成本支出和生产费用控制等。如果会计成本出现了不真实和失真的情况,供电企业的有效管理和科学决策就会受到影响,这不仅会影响到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供电企业的经营成果也会出现风险。

三、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完善策略

(一)财务管理监控体制需要建立并完善

对于供电企业来说,财务管理监控体制直接关系到了财务管理整体作用的全面发挥,各部门的经营活动和工作受到其规范,同时还能明显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供电企业应高度重视。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中,供电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充分的考虑,管理制度的构建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并确保其能有效实施。供电企业一方面需要赋予财务管理内控管理人员一定的职责,人员若是不服从管理要立即将其调离原先工作岗位,这样才能确保工作能顺利开展。供电企业另一方面需要将财务内部控制人员的职责区分清楚,有效调动管理层和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样可以明显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对于财务控制工作财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管理层的领导也要参与到其中,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性建议给内部控制工作,这样才能确保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具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对于风险防范的要求能从根本上满足。

(二)风险防范策略的完善

所谓的税务风险防范指的是将影响损失的因素在风险出现之前就消除或是全面减少,以此来防止因为风险问题而出现的损失,它的基本特征是积极性和主动性。风险防范策略在实施之前,需要先将风险分级控制表制定出来,策略的制定需要根据风险分级防范表中的各个方面来制定,具体可以从如下方面来进行。首先,将合理的风险防范对策建立起来,防范对策如果制定的合理,能明显减少发生损失的情况。其次,将风险分离,企业通过分离能将面临的风险情况有效减少,同时还能明显降低企业的损失程度。全面分析出现事故的原因,并结合工程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风险损失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探寻造成事故的原因,风险损失可以通过有效的对策得以减少或是消除。然后,将应急计划制定出来,相关工作人员在制定应急计划时需要根据风险问题来进行,企业的后续业务活动和及时抢救工作可以通过应急计划来实施。最后,教育和培训的力度一定要加大,对于财务风险和防范风险财务管理人员一定要有着充分的了解,这样可以在风险事故发生时有效进行风险的处理工作,将财务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树立起来。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应通过内外监督来提供保障

供电企业问题可以通过内部审计工作得以缓解,同时还能有效弥补企业的外部审计工作和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供电企业应建立并完善好内部审计制度,将内审部门专门成立起来,这样供电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性会得到保证,明显增加其独立性。资产负债表审计和损益表审计等工作也需要进行全方位的实施,这样才能将经济效益提高,将管理的效果增强。此外,将供电企业稽核监督工作有机融合起来,在风险控制管理体系中设置好财务稽核职能,整理和提炼稽核规则,将其设置在财务管控系统中,以此来实现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的在线稽核控制职能。

四、小结

供电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在内部控制管理措施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先分析企业的管理现状和运营方案等问题,并且对供电企业的自身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对于财务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风险问题要认真分析。财务风险可以通过将企业管理措施和内部控制策略相结合的方式要进行防范,这样可以有效改变企业的财务管理风险现状。供电企业还需要将会计职能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将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将财务管理风险有效降低,企业财务工作因此得以完善,供电企业的经济稳定性也得到了保证。

参考文献:

[1]黄颖,林春红.基于财务集约化理论下的供电企业资产管理风险控制探究[J].华东电力,2014,(12).

[2]石鑫.电网企业经营风险管理模型及其信息系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19).

[3] 邵启德.基于风险管理下的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策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13).

篇7

关键词:企业 财务风险管理 控制策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何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深入开展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探究,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并积极的开展相关探究活动,将有效的提高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水平,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因此,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强化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非常关键。

一、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概述

通常情况下,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经营效益与预期效益的发生偏离,因而完成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为了获得更好地发展空间,必须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健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才能全面防范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确保企业可以实现长期经营发展的战略目标,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的相关探究,将极大的促进企业获得长远发展。

二、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的原则

(一)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一直都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直接影响了企业资金的流动效益,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此外,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也导致企业的资金链不够稳定,对于拓展企业的发展规模,也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的资产结构中债务比例过高也非常重要。

(二)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

在实际工作中,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非常明显的问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直接导致企业的资金利用率较低,长此以往的发展下去,会严重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利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的实现,以及企业财务各项指标的实现。企业资产流动性较弱,会对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较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三)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加之企业财务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企业战略发展目标短时间内无法实现。因此,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导致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

三、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

为了有效解决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对策之一。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有利于为企业创造较好的经营范围,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准备,更加有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企业快速的发展,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创造良好的筹资环境非常重要。

(二)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

在企业日常管理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有利于企业规避财务风险,降低财务风险问题发生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此外,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也有利于企业实现多方面经营目标,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重视进行多角经营,分散投资风险,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三)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在结合自身发展的基础之上,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更加有利于企业规划自身的发展,并进一步开展经营活动。此外,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也是企业规避财务风险中非常关键的对策之一。因此,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制定合理的风险政策,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为了更好的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也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策略之一。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企业获得更加好的发展商机,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目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对于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也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因此,重视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非常重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的探究,对于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当前,由于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重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将其企业财务风险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将最大化的实现企业的经营效益。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结合自身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的探究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关连珠.新时期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策略探析[J].中国经贸,2014,(13).

[2]张慧敏.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中国经贸,2015,(16).

[3]于慧筠,王燕.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J].商场现代化,2014,(04).

篇8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风险控制;管理策略

Abstract: a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project development is a high-risk work, if prior to take positive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cess can avoid or reduce many risks.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st risk characteristics, risk management research, explaining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st risk identification of the main steps, analyze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st risk management strategy.

Key words: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Cost; Risk control; Manage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公路工程造价风险

1.1 公路工程造价风险因素

导致出现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的原因主要有:(1)项目规划设计方案陈旧,目标优化错误、未进行优化优选。(2)项目设计、规划深度不够。在公路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构思错误、设计内容不全、规划设计深度不够、重要边界条件遗漏、设计参数选用不合理、采用规范不恰当、未考虑当地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可行性等现象。(3)承、发包方式选择不合理。合同条款遗漏、合同类型选择有误、表达有误、不严谨、合同管理不力、引起大量索赔。(4)汇率变化。一些高速公路项目会需要大量国外进口材料,项目投资估算时是按照当时汇率预留进口材料的费用,但实际进口材料时,需要支付的外币升值,开发商需必须额外付出开发费用。(5)项目实施期间出现通货膨胀现象。人工、材料费用上涨、国家调整产业政策,采用新的要求或更高的技术标准,致使公路工程项目成本大幅增加。(6)不可抗力。不可抗力是指一个有经验的工程师不能克服、不能避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现象,如地震、雪崩、火山爆发、暴雨、飓风、暴雪、洪水、泥石流等,也包括一些社会现象,如政府禁令、爆炸、战争、火灾等。

1.2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的特点

(1)可变性。可变性是指在实施项目的整个过程中,各种风险在质和量上可以变化。随着项目的施工进度,有些风险得到控制或消除,有些风险会发生并得到相应的处理,而同时在项目的每一阶段都可能出现新的风险。风险发生的程度决定了工程造价风险的大小,所以,公路工程造价风险具有可变性。(2)全程性。在公路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方面、各个阶段都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因素。这些不确定性因素都会问接或直接地对公路工程造价产生影响。这种风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超越人们主观意识的而存在的,并且在项目的整个周期内,风险是无处不在的。(3)被动性。任何一种具体风险的发生都是由诸多风险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结果,它是一种随机现象。个别风险事故发生的偶然性,这些因素导致了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的被动性。

2 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识别

所谓的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识别就是在未发生风险之前对公路工程项目各阶段潜在的风险及产生原因进行实现判别、分析,找出和确定主要的风险因素,相应地加强对公路工程造价的风险管理。

目前,在工程风险管理实践中已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风险识别方法,但对于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识别的方法还没有全面、系统的论述和实践。所以,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中,对风险的管理相对来说还比较薄弱,风险管理者尚且不能够提前、全面地识别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从而导致公路工程造价超支或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失败。产生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现有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的不完善性和公路工程造价风险识别本身的艰巨性。

3 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

3.1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目标

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就是辅助项目经理部事先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基本策略。由于公路工程项目的开发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若事先能够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项目实施过程中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许多风险。

3.2 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策略的内容

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是内部控制其他要素的基础,它直接影响公路工程项目实施控制的自觉性和组织成员的控制意识,并决定其他控制因素能否发挥起作用。影响控制环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是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尤其是公路工程造价工程师的素质。高素质的人才不仅可以保障公路工程的质量,而且孩可以加强风险管理,为企业节约大量的处理风险的经济成本。所以,公路工程造价风险管理应从完善公路工程项目造价内部控制环境,提高公路工程企业管理者的素质入手。

设立良好的造价风险控制活动。风险控制活动是确保管理层的指令得以实现的程序或政策。一般来说,风险控制活动包括程序和政策两个方面,风险控制活动出现在整个项目组织内的各个职能部门。政策规定应该做什么,程序则使政策得以运行并产生积极地效果,政策是程序的基础。公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应按照特定的流程设立风险控制活动,同时对于重要的业务环节制定具体的风险控制程序。

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提高公路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是风险评估。若事先进行了全面的风险评估,那么在项目开始之前,管理者就能尽可能地采取措施控制已预知的造价风险,就会对影响公路工程项目造价的关键环节可以做到心中有数。

加强信息沟通和流动。对于公路工程项目组织成员来说,若要顺利履行职责,首要要做的就是及时准确地取得所需的各种信息,并把自己得到的信息反馈给组织的其他各个成员。信息管理系统不仅处理公路工程建设内部所产生的各种信息,同时也处理与外部环境相关的信息。

加强公路工程项目的内部监督。若要确保公路工程项目造价内部控制制度能够被切实地执行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相关部门就必须加强公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内部监督工作。

参考文献:

【1】林德明.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J].山西建筑,2009

【2】邓铁军.工程风险管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3】孟志鹏.浅析土木工程中的造价控制[J].改革与开放,2010

篇9

(一)会计信息真实性不高

自我国进入信息化时代以来,各企业间普遍存在着信息传递、交流方面的问题,这对企业会计信息带来了极大影响。近年来大部分企业都提高了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视程度,导致越来越多的信息很难进行有效的交流、传递,故而企业管理者无法全面、准确掌握到风险控制信息,也不能为其制定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提供可靠依据。此外,国内很多企业会计核算制度、内部管理制度还存在着诸多缺陷,这样就无法准确的估量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二)企业内部缺乏有力监督

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体系并不完善,没有充分发挥出企业主管部门的监督职能,并且在设计调查工作时间时缺少一定规律。并且审计部门未根据相关规定,定期严格审查企业会计工作,导致问题被不断积累,也没有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企业在建立财务管理体系时,未能协调好各方面因素,这让企业未能建立长效机制对内部进行监督管理。此外,因为企业经营管理部门未能对相应职责进行明确,从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上的不足与缺陷凸显出来。

(三)财务预算体系不完善

当前国内很多企业财务预算体系并不完善,并且管理者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重视程度不高,致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缺乏较强主观能动性。此外,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程序还有待进行一步完善,很多企业虽然制定了预算编制程序,但是并没有严格的执行,随意性很强,导致无法真正提高资金运营效率。同时企业预算编制内容不健全完善、方法不科学合理,从而让企业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

二、企业控制会计管理风险的有效对策

(一)提高会计风险控制意识

管理者在企业会计管理制度建立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管理者必须认识到会计管理风险控制对企业的重要性,并不断提高自己的风险控制意识,这样所建立的财务管理风险体系才能取得预期效果,并将其落到实处。所以,管理者要对企业当前盈利、偿债、发展能力作出细致、全面的评估,从而在企业会计管理中实行有效风险控制措施。

(二)提高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会计人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这是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定期组织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技能的培训,让会计人员能够学习到最新法律法规,从而能够自觉遵守各项法规制度,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办事。这样会计人员才会在企业各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中,能够把守好关口,做到知法守法,为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提供可靠保障,从而实现自身专业技能和素质的提升。

(三)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制度

对于企业会计管理风险的控制,不仅要提高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还要持续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将各主管部门监督职能作用发挥出来,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审计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定期对企业内部控制进行严格的调查;第二,要在企业中实行针对会计管理监督的长效机制,管理者要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设立与企业发展相符的监督管理部门,这样有利于全面了解并控制企业会计信息,并且通过发挥企业监督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可以让企业会计管理更具有效性;第三,企业各责任部门要提高检查力度,对企业管理进行监督,这样有利于及时对建立的制度进行协调与完善。

(四)建立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系

企业完整的财务制度不仅要包括投资管理、资金管理以及财务预算,还要包括财务人员、财务信息和财务风险等内容,因此为让企业财务、战略目标都能够实现,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一般情况下,企业要分三步建立内部财务管理控制体系,首先,对于财务管理工作,应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同时要避免企业全程业务由一个人来负责处理;其次,所建立的事后监督机制要涉及到企业各项财务工作,并且会计部门在常规核算中,还要进行严格的周期性检查;最后,企业应成立与会计管理风险控制相对应的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企业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

三、结束语

篇10

一、当前财务风险的现状及成因

(一)中国企业财务风险的现状

1.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比例过高。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长期资本来源的构成和比例关系。在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资本由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构成,资本结构指的就是长期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各占多大比例。资本结构是指各种来源的长期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资本结构问题主要是负债比率问题,适度增加债务,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资本成本,获取财务杠杆收益,同时也会使企业不能按时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增大,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可见负债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看到了负债给企业带来的收益,而忽略了当企业出现支付危机时,不仅会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财务风险,而且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

2.对内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投资失误。企业要谋求发展,必须先对内投资。工业企业的对内投资主要是设备投资,包括购买机器设备和兴建厂房等,一般在投资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查研究,因设备投资而增加的经费开支,包括设备本身和维护修理、利息、折旧等费用,要按照这些开支与投资回收期进行比较,再决定是否投资。投资需要资金,对于该资金是如何筹集的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是通过长期借款或增加所有者权益获得的,但有时也利用短期贷款。如果企业使用了短期贷款而购买设备后又没有出现预期的收益,这时则可能招致资金冲击的危险,增大了经营恶化的可能性。可见,在固定资产投资的决策中,如果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未进行细致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且依据不真实和不完整的信息作出决策,加之决策者的决策能力不足等原因,很有可能会发生投资失误。这种属于决策失误的投资项目显然无法实现预期收益,所投入的资金肯定无法按时收回,这样一来,势必给企业带来重大的财务风险。

3.对外投资决策失误而导致损失。在企业的对外投资中,主要的方面是有价证券投资和联营投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额外收益,即投资风险收益、投资风险报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如果投资收益率高于企业的自有资金利润率时,投资便会成功,这样,企业不仅可以收回投资的成本,而且还可以获得原有资金利润之外的所谓超额利润。但是,如果投资出现失误,投资回酬率很低乃至为零时,不但损失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包括应得利息,而且相应地增加了企业的机会成本,进而影响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在投资之前未来结果的如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对外投资时,必须充分考虑投资风险,决策失误及投资的盲目性都会给企业造成巨额的经济损失,进而产生财务风险。

4.赊销比重过大,对应收账款缺乏有效控制。市场如战场,谁能把商品销售出去谁就占领了商战的主动权,就能旗开得胜。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不得不采用多种手段扩大销售,应收账款的存在使企业更吸引客户,可以促进销售,增加收益。与此同时,应收账款的存在使企业的风险也增加了,相关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成本也增加。因此,企业要在收益和成本中权衡得失,确定企业更合理的信用政策。如果信用政策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账面上有利润,但因缺乏资金无法偿还到期债务,出现“黑字破产”。

(二)当前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

1.对外担保是近年来产生财务风险的新因素。从某种程度上讲,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然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刚刚起步,各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誉尚未很好地建立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经营中的信用担保表现得较为普遍。这时,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必然要面临着一方面为人担保和另一方面被人担保的问题。但是,担保作为一种或有负债,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同高负债形成的风险比较,或有负债所形成的风险更具有隐蔽性,因此,企业的潜在风险也就更大。其典型表现是,一部分企业乱担保,即对外担保数额大、期限长,甚至未经过股东大会同意和审批,董事、经理便擅自以公司名义为他人进行担保,因而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1]。

2.管理者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是现代企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管理者与利益相关者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这样管理者可能产生各种非生产性消费,采取有利于自己而不利于股东的投资决策等道德风险行为,造成经营管理方式不当。不良的经营管理方式往往伴随着低效率的内部财务关系,在这方面,往往会出现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的现象,从而造成经营资金使用的效率低,浪费和流失的问题比较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均无法得到保证,从而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2]。

3.财务决策欠科学。决策正确与否,对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异常重要。因此,为了避免财务决策失误,必须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目前,在一些独资企业和国有企业中,广泛推行“一支笔”制度,这种决策方法虽然简单、省力,但由于决策是由一个人做出的,也常容易造成决策失误,从而产生财务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的复杂化,在作出决策时应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集思广益,注重在理论的指导下处理决策问题,同时结合经验,实现决策的科学化,避免失误的发生。

4.企业的财务活动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合理性。这方面的表现主要是汇率变动的经常性和不确定性。2012年首个交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和盘中汇价再度创汇改以来的新高,但5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跌114个基点。可以预计,2012年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或加大,更多地反映出市场供需状况。而市场是每天变化的,所以对于涉及外币业务的企业而言汇率所产生的财务风险应予以重视。企业在资金筹集、使用、收益分配方面的不当,都会导致财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管理中的具体防范对策

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目的是通过了解风险的主要来源和基本特征,然后对风险进行客观的预测和测量,进而做出适当的风险控制和防范。在健全风险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将损失降到最低的限度,从而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收益。

(一)增强风险意识,提高决策水平

在财务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财务风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在思想上树立风险意识,在行为上坚持谨慎的原则。比如公司管理者在做出重大对外投资决策时,必须经过审议步骤而不是独断专行,这是风险意识的体现;在具体的决策时,也必须采用集体决策的方式,充分考虑到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采用量化的分析方法,并运用决策模型进行具体分析,从而选出最优方案,降低财务风险。除此以外,管理层平时应多参加专业培训,把员工派出去学习,把专家、学者、行家能手请进来作报告。要多思考,居安思危,从平静中发现风险,以培养科学的决策观念,提高决策水平,减少财务决策的盲目性。

(二)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出现的风险最后都要反映在财务风险上。企业应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适时地应对不断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即根据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制定财务管理的基本战略。对于随时可能变化的财务管理环境,企业应当设立高效率的管理机构,并配备高素质、强能力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建立和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强化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项基础性工作,使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都能够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换随时做出调整,一方面保持其有效运行,另一方面防范有可能产生的财务风险。比如,通过完善财务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现金回收、投资回收、偿还债务本利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监控,及时发现风险,进而采取措施来减少企业损失[3]。

(三)建立有效的风险预警系统

进行财务风险管理首先要全面系统地分析风险来源,找出影响企业经济收益的因素进行分析。企业可以通过全面分析自己的内部经营状况、外部环境资料等,预先发现企业所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同时,准确地寻找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以及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保证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由于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现金及现金的流动,在一定的时期内,企业的生存能否得以维持,并不仅仅取决于是否盈利,而是要看是否有足够现金支撑企业的各种支出。因此,通过监控应收款项、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建立财务风险的短期预警系统,便能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潜在财务风险,及时作出反应;作为一个企业要盈利,仅有短期的风险预警是不够的,还应当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财务风险是由于举债等导致的,因此,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防范财务风险,包括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从整个防范财务风险过程来看,提高企业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的保证是资产管理,以及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所以,在提高营运能力、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的同时,也应当相应地提高企业抵御财务风险的能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