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市场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1: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金融行业市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金融行业市场

篇1

为了跟上高速增长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的采用率,各个行业正在加大他们的移动预算,金融行业则在其中引领潮流。5月份来自移动广告网络Millennial Media 和 comScore 的数据显示,全球金融行业的移动广告预算支出在Millennial Media上占比最高,预计未来增长仍然继续,comScore的数据显示金融相关的移动广告预算在2010年和2011年间增长了34%。

广告主称他们的移动金融活动重点在于用户引导潜在客户注册和开发;70%的受访者将这视为他们的首要目标。维持市场展示只有16%。目标方面,金融行业与其他行业相差甚远,在营销目标方面,总体来看,客户引导和开发,维持市场展示几乎是旗鼓相当。

而移动金融用户,研究发现他们智能手机的拥有率高达80%,他们也更可能拥有非手机的移动联网设备,如电子书。针对用户进行平板体验优化可以为金融品牌带来好处。

分析金融移动广告的点击数据发现,54%的二次行动包括注册,加入或订阅动作,是最流行的点击后的行动;51%的广告鼓动用户点击呼叫,24%则请求用户下载金融相关的移动应用。

当问及用户首选何种方式获取信息时,用户显示出了对APP的偏好。多数金融行业用户仍然首选通过浏览器获取金融信息的同时,也有很高比例的用户愿意使用品牌移动应用。当完成那些比较频繁的操作如查看账户明细时,用户更倾向于使用移动金融APP。(来源:199IT)

篇2

关键词:农村地区;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准入

文章编号:1003―4625(2007)07―0062―02 中图分类号:F832.0 文献标识码:A

为了解决农村资金供应紧张,资金倒流城市,城乡差距拉大的问题,2006年末至2007年初,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陆续制定和了一系列关于“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标准的政策性条例和规定。依此法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三种金融机构(以下简称:三机构)将首先在四川、青海、甘肃、内蒙古、吉林、湖北六个试点省(区)的农村地区建立起来。经验成熟了,然后将向内地推广。

这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举措,据说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涉及“三农”的金融市场资金供需矛盾,对于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发挥相当的作用。然而,由于这是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的一个全新的做法,因此其中还有些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余地。

一、农民金融自体现得不够充分,三机构的产权结构有待向农民倾斜

按照现代产权理论和股份制的原则,一家企业里谁是最大的股东,谁往往就是该企业各项经营事务中的主要决策者。并且,主要决策者往往是按照自己收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做出决策。另外,企业产权归属划分的清晰与否、所有者对自己资产的控制程度等,也直接决定着该企业的运作效率和分配的公平程度。当所有者对资产的控制权下降或虚置时,就会出现“人问题”,即经营者往往不是按照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原则来做出决策和经营企业,而是本着经营者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决策、去经营。多年以来,我国国有金融机构(包括股金名为社员所有、实际由上级领导任命的理事长控制的农村、城市信用社或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产生的呆坏账问题,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按照银监会刚刚的关于在乡村组建乡村金融机构的暂行规定和审批指引,单个农民或农民企业仍难以成为主要股东,农民的金融自仍未充分体现,难以调动农民投资这类金融机构的积极性。银监会《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应有1家以上(含1家)境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第二十五条更详细地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就更加明确地规定:“贷款公司是由境内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全额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这些规定实际上保证了作为发起人或主要投资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最大的股东或惟一的股东,进而保证了它就是这些乡村金融机构的主要决策者。我们知道,现有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么是国有银行或国有大中型企业入股的所谓股份制银行,要么就是被中央银行和地方政府操控的信用社类所谓合作金融机构,总之,基本上都是按国有方式运作的金融机构。那么,上述《意见》和《规定》让银行业金融机构成为发起人和最大股东,除非又是走了按国有方式管理村镇银行和贷款公司的老路吗?几十年的中国金融史已经充分证明,按国有方式管理金融机构是产生呆坏账的根源,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也非常低,因为它的产权归属不清晰,存在严重的人道德风险问题。

因此,如何落实农民\农户或村镇企业对乡村金融机构产权占比的最大化,保证他们对自己投入资金的自和控制权,以调动他们参与该金融机构的积极性,真正保证他们愿意投资,并且能得到贷款,就成了政府的金融决策部门必须研究的重大问题。

二、三机构的资产结构界定不够明确,农村资金供需矛盾仍难弱化

应该说,银监会制定和建立乡村金融机构的目的就是要扶持“三农”发展,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但是,为了真正保证它们的资金全部用于当地的“三农”经济,就必须在其资产的具体运用上态度坚决和明确,不应该在资产结构上再开口子。比如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说:“村镇银行……确已满足当地农村资金需求的,其富余资金可投放当地其他产业、购买涉农债券或向其他金融机构融资。”《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贷款的投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则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满足社员贷款需求后……也可购买国债和金融债券。”等等。这种为乡村金融机构的资产运用留有活口的规定,恐怕会给这些机构的管理者从事非农投资留下余地和借口。一旦农民辛辛苦苦挣来的钱被用于非农投向,农民对这类机构失去信心自不必说,更重要的是它违背了把从农村流入城市的资金吸引回农村、缓解“三农”资金供需矛盾的初衷。因此,这种资金投向上的模糊规定应予取消,或者将贷款公司规定中的“主要”二字改为“必须”。总而言之,是要保证农村的资金真正被用在支援“三农”发展上。

三、未提及扶贫性贷款的发放。特别是未涉及专门服务于贫困人口的微型金融

众所周知,中国还有8000多万贫困人口,其中绝对贫困人口就有3500万之多,这些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中西部的农村。如何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脱贫致富问题,应该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头等大事,否则谈“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现在筹建和已经建立的乡村金融机构理应考虑到扶持贫困人口的问题。然而遗憾的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若干文件和规定中根本未提及让这些乡村金融机构“扶贫”两个字,更不用说扶持贫困妇女了!只是在《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中无关痛痒地说:“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这种纯粹的乡村金融机构都不去扶贫,正在商业化的国有金融机构就更不屑去做了。也许有人会说,那就让国务院扶贫办去做吧。但不要忘了,扶贫办的资金是极其有限的,而且大多数扶贫资金还是通过准国有制的农村信用社发放的,对贫困人口的贷款到户率并不高(很多农村信用社将扶贫资金挪用给了当地中小企业)。而且由于后续管理跟不上,贷款偿还率又非常低,形成了很多的呆坏账。结果是“扶贫资金年年拨,贫困人口年年贫”。因

此建议银监会增补条文,要求乡村金融机构不仅要发放对农户、农村企业的贷款,而且还要发放一定比例的扶贫性小额信用贷款。在小额信贷的扶贫方式上,孟加拉乡村银行(Grameen Bank)利用微型金融(Microfinance)扶持贫困妇女开展种、养、加工和小型商贸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四、一些操作性规定不够合理、不够明确或未做规定

一项行业性政策的制定和出台,必须对涉及政策的所有当事人一视同仁,不能对任何一方构成歧视或不利。否则,就得不到公众的支持和响应。银监会制定的上述规定和指引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不完善、不明确甚至不太合理之处。

第一,按照《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的第二十七条,社员退股必须满足四个条件,其中第(二)款规定:“农村资金互助社当年盈利”。言外之意,当年农资社如果不盈利,社员就不能退股。试想一下,如果农资社当年盈利好的话,还会有人退股吗?只有农资社由于某种原因经营亏损时,社员才会提出退股的要求。显然,这样的条件直接限制了社员退股的自由。这一方面不利于社员捍卫自己的物权,另一方面还会助长农资社管理人员利用社员的资金去冒险,导致风险的加大,最终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另外,退股条件的第(三)款规定:“退股后农村资金互助社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这一条又要求的太低了,因为农资社毕竟不像商业银行那样主要靠负债来经营,如果农资社的自有资本(社员股金)占比也降到8%左右,那它还能称为合作性质的金融机构吗?没有了这种合作性质,又何谈扶助合作经济呢?

第二,通读上述一个《意见》、三个《规定》和三个《指引》以后,发现没有规定出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社放款的利率。没有利率的规定,将使这些农村金融机构在贷款资产的定价上无所适从。因此建议银监会规定出一个具有一定波动幅度的指导性利率。

篇3

其增长的原因为自2014年以来,该行在加强产品创新和资产管理,积极创造非利息业务收入的同时,还充分把握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的改革机遇。

加强产品创新及资产管理

据了解,目前中信银行的金融市场板块主要包括金融市场业务、投资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和国际业务。2014年上半年,市场资金供求和市场利率均有所波动,在这种情况下,中信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在继续践行稳健的资金管理原则和策略,同时开展了人民币同业拆借、债券回购等货币市场交易。其货币市场业务发挥了增加流动性资金来源、提升短期资金运营效益的重要作用。在此期间,中信银行积极参与公开市场操作,灵活使用创新产品,并优化了该行的资产负债结构。

中信银行表示,为了更好地应对市场带来的变化,中信银行还通过外汇掉期、利率掉期、期权等创新产品组合及交易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满足了客户汇率避险及负债增值等需求。2014年6月,中信银行成为银行间人民币对英镑直接交易做市商,此为继人民币对日元、澳元和新西兰元之后,中信银行获得的第四个人民币对非美元直接交易做市商资格。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还将继续推进人民币债券做市和利率衍生品做市业务发展,来积极满足客户利率风险的管理需求。通过稳健推进人民币参团申购业务发展,择优参团来提高定价和市场走势的把握能力;通过稳健的投资策略,把握市场趋势,调整组合久期,优化资产结构,兼顾了资产收益性和市场风险的平衡。

据中信银行透露,在外币债券投资方面,中信银行注重选择风险可控、收益较佳的债券品种,整体资产的收益稳定性及抗风险能力都有进一步增强。另外,中信银行结合市场需求与自身优势,还推动了黄金租赁业务与自营交易业务的发展。上半年自营和租赁业务交易量均快速增长,较好地满足了客户需求。

投行盈利能力不断提升

中信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围绕“融资投放”和“增值服务”两个核心经营理念,不断提升盈利能力。该行中报显示,今年上半年,中信银行成功注册成为国内首单创投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率先上报国内首单项目收益票据。该行的投资银行业务累计为客户提供的融资规模为2615.2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实现投资银行非利息收入26.50亿元,同比增长16.92%。根据Wind资讯2014年上半年债券总承销笔数排名,中信银行承销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数量位列国内银行业第四位。

中信银行中报同时显示,该行按照监管要求,加大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和债权直接融资工具等创新标准化投资性产品和投资性资产的研发力度,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截至6月底,中信银行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5455.2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86.83亿元,同时增长27.81%。该行理财业务实现非利息收入20.03亿元(含银行理财产品、代销基金、券商、保险、信托产品),同比增加9.24亿元,增长85.66%。

国际业务收付汇量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从中信银行半年报中,不难看出中信银行的国际业务已遥遥领先同行业。2014年上半年,中信银行的国际业务是以顺应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和国家鼓励中资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为导向,紧紧抓住了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契机。在此期间,先后推出了换汇宝、汇添盈、无忧利率等外汇资金产品,融租通、保汇通、银证通、人民币NRA全额质押融资、上海自贸区与苏州工业园人民币境外借款及国内证应收账款质押等创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求、拓宽收入来源,实现规模与收益协同发展。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在国际业务电子类结算产品创新方面,完成了首笔银行付款责任(BPO)业务,并在国内同业保持领先地位。在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加强了对转口贸易、大宗商品等业务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来确保合规经营。

其中报显示,截至2014年6月底,中信银行实现进出口收付汇量1864.10亿美元,同比增长17.8%,市场份额达4.55%;实现跨境人民币收付汇量1646.89亿元,同比增长43.4%;上述两项指标均保持同业领先,全国排名第六,居股份制银行首位;全行国际业务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4.51亿元,同比增长41.1%。

金融同业存款增长逾四成

篇4

关键词: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弥补缺陷;权威独立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1―0047―04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中间层主体是基于弥补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的需求而出现的。一般说来,市场缺陷可以由政府弥补,政府缺陷则由市场弥补,但市场和政府都难以弥补的缺陷仍存在,此时社会中间层主体既能履行了原来由政府承担的某些职能,也替代了原来由市场主体享有的某些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双重缺陷。”长期以来,人们所形成的思维定式是金融监管与政府管制、金融监管权与政府公权力等同。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市场化、自由化和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金融业的主旨,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是金融监管仍然未完全脱离计划经济模式和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理论和实践表明,市场缺陷使得金融运作过程中的许多问题无法通过市场来解决,特别是金融业所具有的社会公共性、高风险性、风险传染性,决定了必须由行使社会公共权力的政府对金融业实行监管,以协调解决金融市场缺陷所导致的各种问题。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是,政府也有局限性,单纯依靠政府也无法完全弥补金融市场中失灵的问题。所以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形成了“政府监管――金融中间组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的四层框架。处于金融转轨时期的中国,金融市场和政府对金融业的监管都不成熟,派生于政府监管和市场互动的金融行业自律组织还不甚完善与发达。在金融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面对世界严重的金融危机,如何发挥金融行业协会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金融行业协会的法律界定

金融行业协会是由金融行业的组织成员为保护和增进共同的利益,在自愿基础上依法组织起来,共同制定章程(规则),以此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实现金融行业内部的自我管理。金融行业协会主要包括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期货业协会等。

(一)金融行业协会的法律属性

金融行业协会具有以下属性:一是民间性或非政府性。金融行业协会作为金融机构及其成员自律组织,独立于政府系统之外,与国家机关之间没有任何隶属关系,如美国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第322条规定,全美注册保险人和经纪人协会不代表美国政府,不是美国政府的一个机关,除非由国会依法解散,否则继续存在;二是自律性。行业协会通过制定章程或规则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协调、自我控制以规范其成员行为。各国的金融行业协会,虽然没有对会员及其行为的行政监管权和行政执法权,但发挥着调整金融业内诸多复杂关系的积极作用。金融行业协会通过自身的活动,调整其成员行为和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督促和监管成员执行法律,调解成员之间、成员与客户之间的纠纷,对违反法律、规则或章程的成员,作出纪律处分;三是非盈利性。金融行业协会不直接从事金融活动,不具有营利的动机和目的,是金融行业协会作为社团法人区别与其他企业法人的基本点之一。

(二)金融行业协会与相关概念的厘清

1、金融行业协会并非金融中介组织。

根据前面所述金融行业协会的三特性:非政府性、自律性、非盈利性,我们则能将其与市场经济中间层主体的盈利性的金融中介社会组织相区别。隶属于行业协会中的金融行业协会和隶属于中介组织中的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金融评级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二者之间首先是从事活动的法律依据不同。金融行业协会是以行业规章为主展开活动,而中介组织则是以委托合同为主要法律依据:其次是在与政府的关系上,一般金融中介机构只在纳税等商事行为方面表现其与政府的关系,而金融行业协会则具有多重功能,可表现在协助政府实现对金融的宏观调控和辅助政府对金融市场进行监管:最后是在资金来源方面,中介组织更多的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为目的,而金融行业协会则是由金融机构或个体成员交纳的会费为主要活动资金,并由于其业绩大小而获得各类主体的赞助和资金支援。当然,也有些国家金融行业协会仍是半官方机构,由政府实行财政拨款,如中国。

2、金融行业协会并不等同于金融行业组织。

金融行业组织是由金融机构、其他组织或公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组成的一种非营利性民间组织。这种组织主要包括金融行业自律组织和市场自律组织两种类型。前者如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和期货业协会等;后者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外汇交易所等。金融行业组织其外延大于金融行业协会,即金融行业协会包含在金融行业组织之中。

二、金融行业协会与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的契合

金融行业协会作为社会的中间层是介于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承担部分国家职能和市场职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作为准自治性质的金融行业协会的功能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服务功能;二是干预功能;三是协调功能。

(一)服务与监管功能

金融行业协会作为政府与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之间的中介,其服务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第一,为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行为服务。金融市场关系错综复杂,追求个体利益的冲动使市场主体的行为与政府的行为产生冲突。博弈的结果是金融机构将部分权力让渡给政府的金融监管部门,而随着金融业的发展,政府又将部分权力让渡给包括金融行业协会的金融自律组织。因为,金融自律组织更接近市场,其组成人员具有各种专业优势,能保证其公正性和权威性。因此,金融行业协会的主要功能之一是接受政府监管部门的委托,对金融机构是否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行事进行调查;对金融机构向社会公布的各种经济信息进行测算核实,发表客观公正的核查报告;制订道德规范以约束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等。

(二)干预与调控功能

在诸多国家干预经济手段中,宏观调控是被认为较好地与市场经济契合的一种措施。一方面,宏观调控仍是以承认市场作为资源配置首要手段为前提:另一方面,宏观调控也摒弃以行政命令为主的计划经济模式,更多的是强调通过财政的松紧,货币投放的多少来实现经济的均发展。宏观调控常被称为“国家宏观调控”,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宏观调控行为都是政府对市场主体进行,更多的是通过一些行业组织和其他中介组织来落实其调控政策。因此,在“国家――社会中间层――市场主体”的三元框架结构下,政府

通过包括金融行业协会在内中间组织落实其宏观调控政策。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是:

第一,实践证明,政府在经济调控中并不可能享有完全信息,调控过程也非静态博弈,而是与市场主体之间的连续不断的博弈过程。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机构中央银行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也并非能高效的进行决策和实施调控。相反地,金融行业协会更贴近现实经济行为,更能沟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弥补政府在经济管理过程中的外在性缺陷,协助政府实现其调控目标。

第二,金融行业协会作为民间或半官方机构,它们并没有自己的利益,其生存状态主要依存社会对他们的满意度,因此金融行业协会能在其职责范围内,通过参与政府决策、监督政府行为、反馈市场信息,来影响和制约政府行为,避免政府宏观调控的失灵。金融行业协会具有干预和调控经济功能,在于其获取信息的充分性。市场主体对经济信息的反映与对产品的偏好和需求会传导到金融机构,随之金融机构又汇总到各自的行业协会。各金融行业协会将市场需求信息传送到中央金融决策机构,中央金融决策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决定金融政策,然后又将金融政策通过金融行业协会进行分解和落实。

第三,政府与市场主体在宏观调控和市场干预过程中,是一个连续博弈的过程。政府在政策的制订和执行过程中,市场主体通过各种机会与渠道,不断影响甚至阻挠宏观调控措施,以达到政府和市场主体利益的平衡,实现市场主体利益最大化。然而,在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博弈过程中,调控者面对的是众多的被调控者,这不仅增加了实施宏观调控的费用,也削弱了宏观调控的效果,同时分散了市场主体与充当宏观调控主体的政府进行沟通与博弈能力,不利于经济行为和社会行为的公平,而金融行业协会则刚好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一方面,政府能通过金融行业协会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减少调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另一方面,有助于将金融市场信息和需求反映至政府部门。金融行业协会帮助政府起草有关计划、规划、法规和政策,将金融机构和其他市场主体的意见和社会的诉求反映到政府政策中。

(三)协调与自律功能

金融行业协会的协调与自律职能是协调金融市场各种不同主体之间,市场主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以有效地降低市场交易费用,提高市场运作效率。主要体现在:(1)协调各种金融机构之间、同种金融机构相互之间以及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包括落实其法律法规、制订共同规则、解决相互之间的纠纷等。(2)协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与政府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在金融秩序政策上,作为金融行业的企业群体代表的行业协会,是市场机制和国家干预之后的第三方力量,有可能在市场和政府之外,形成一个透明度较高,责权利相结合的新的组织结构,协调国家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谋求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3)检查、监督会员日常经营活动,进行行业自律。协会可制订自律监管规则,并要求会员按期提交经营报告及有关统计资料,处理违法交易案件,有权给予违法会员以罚款、暂停或注销会员资格等惩罚。

三、各国金融行业协会发展趋势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世界主要国家金融行业协会的发展趋势

第一,金融行业协会的机构民间性质占主流。在一些代表性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只有日本的金融行业协会为纯粹民间性质,其他国家的行业协会均具有官方或半官方性质。金融行业协会的这一特征,使得其制订的规则和所执行的监管具有正式性和权威性。并且法律一般都赋予了金融行业协会可以依法对市场违规行为处罚和对会员之间的争议进行仲裁的权利,所以金融行业协会已经日趋成为西方金融市场的主要监管主体。

第二,金融业发达国家的行业协会独立性较强。在这些代表性国家中只有英国的行业自律性组织隶属于政府金融监管机构,其他国家均独立于政府监管机构。金融行业组织独立于政府监管机构使之拥有较强的独立性,因而在执行监管的过程中可以减少政府对其干预,从而有效发挥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作用。虽然英国的金融行业组织隶属于政府监管机构,但是由于英国是一个重视行业自律的国家,并且其政府监管机构――FSA是一个私人性质的独立机构,所以其行业自律性组织――SFA的独立性也毫不逊色。

第三,构建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的监管机制。在这次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都开始从强调金融自由化的行业自律转向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并重。在金融行业协会的设置上,是期货业和证券业拥有同一自律性组织,而银行业和保险业协会则各自单独设立行业协会占主流地位。如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的期货业和证券业拥有同一个自律性组织,而美国则分开设立。日本在这一问题上比较特别,既建立交易所自律组织,又建立经纪商自律组织。分别对交易所和经纪商进行自律管理。

(二)外国金融行业协会发展对中国的借鉴

对中国金融行业协会发展现状反思后就会发现,中国金融行业协会缺乏独立性,也缺乏权威性,无法起到西方金融行业协会那种在金融监管中的作用。其根本原因是,中国金融行业协会不具有西方社会那样的行业自治基础,在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的双重管理下,金融行业协会扮演的是政府对金融业进行管理的执行人角色。这种角色定位,同其本应具有的行业利益代表人地位存在明显冲突,必然使得中国的金融行业协会难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目前,中国金融行业协会包括:银行业协会、证券业协会、保险业协会、期货业协会。虽然从相关法律看,这些金融行业协会定位于自律性组织,是社团法人,但是事实上存在官方性质。问题是这种官方性又不表明中国的金融行业协会具备相应的权威性,各金融行业协会的地位和作用尚未在法律层面上得到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发挥行业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功能。这种缺失主要表现在:其一,金融行业协会对金融机构的资格审查存在缺陷;其二,金融行业协会对“违规会员”缺乏有利的制裁手段;其三,金融行业协会对金融产品交易过程的监管存在缺陷。

面对中国金融行业协会的这些缺点与不足。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第一,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改革对于中国行政化色彩过于浓厚的金融行业协会的转型具有主要意义。一方面。市场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削弱或减少国家对金融领域资源过于集中的控制力,从而使社会与国家在资源的掌握上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安排,进而减少社会对国家的依赖,为金融行业协会的自治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市场化的进一步改革将使中国涌现更多的产权明晰的金融主体,企业利益与个体利益将实现更大程度的契合,他们将会更关注自我利益的发展并将为此谋求更合理的制度安排,而金融行业协会的充分自治无疑将是他们达到目标的重要手段。其次,在国家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金融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发展的同时,金融行业协会应当在国家对资源控制力减弱的过程中,在精神层面组建培育和生成自治的文化意识。最后,改革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从制度层面上可以考虑进行若干重要的制度变革和设计,改变社团登记的双重审批制,废止国家各部门对社团内部事务进行不当干预的若干文件和通知。从整个国家制定法的层面,需要对关于社团自治(包括行业协会)的法律文件进行全面的清理,从金融行业协会的法律制度安排的视角,改变目前金融法律制度中制约金融行业协会发展的障碍。

第二,增强中国金融行业协会的独立性。妥当安排政府部门尤其是金融监管部门与金融行业协会的关系,用立法的方式明确划定金融行业协会的自律管理权与监管部门的金融监管权的行使范围。

篇5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退出;途径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5月19日

银行业市场退出是银行业法律制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银行业准入及银行业营运制度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一并构成健全的银行业法律制度体系。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机构之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经营管理不善,经多种措施救助无效的金融机构退出市场将不可避免,而我国现已建立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缺乏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目标定位、处理方式和相应的制度安排,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目前还不完善。为此,构建基于市场原则之上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我国金融企业市场退出的制度缺陷

我们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部分单体机构风险依然较高,经营状况不稳定,抵御风险能力不强,受突发性因素影响出现恶化的潜在风险较大。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建设落后于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落后于普通工商企业的市场退出机制建设,落后于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制度建设。

(一)关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目前,我国对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的法律依据主要有《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信托法》、《金融机构管理规定》、《企业破产法》、《公司法》、《金融机构撤销条例》和《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金融机构的接管、解散、撤销(或关闭)、破产都有规定,但是可操作性不强。如《商业银行法》规定接管的条件为“已经或可能发生信用危机,严重影响存款人的利益”,但如何具体判断,无明确的标准,中国人民银行如何接管、接管后采取哪些必要措施等均无明确规定。这一方面反映了现行金融法规大都欠缺相应的实施细则,致使一些规定徒有其文;另一方面又体现在某些法律的空白,致使金融监管无法有效达成。

(二)市场准入难导致市场退出难。银行市场准入与市场退出都是银行体系自动调整,提高金融效率的表现。一个健全、稳定、高效、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银行市场必定是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协调互补、互为前提的市场。发达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银行市场准入影响并制约着银行市场退出,市场准入和市场退出具有高度的政策一致性。在一个银行市场准入壁垒较高的国家必定导致市场退出难。我国有关商业银行市场准入的法律法规散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这两部法律法规规定设立全国性商业银行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10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而且必须是实缴资本。所以,从资本金的要求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壁垒相当高,银行具有较高的特许权价值。

(三)缺乏银行市场退出的相关配套机制。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一般都拥有一套完善的金融风险预警、预报系统和危机处理的配套机制,能够在风险没有扩大前发现和预防;而在风险发生,形成危机后,金融监管当局有一系列完善的危机处理规则和程序,处理银行危机。由于长期的国家金融垄断经营,我国银行的金融风险在“国家信用的支撑”下被掩盖,缺乏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的配套机制。当危机出现时,作为对危机机构实施监管的银行监管机构可能也处于手足无措的混乱状态,往往是层层向上请示,大批的公文传递和红头文件告急,这样只能延误拯救时机,扩大救助成本,进一步恶化危机程度,更严重的后果是使本来可以拯救的金融机构不得不从市场退出。

(四)市场退出后的责任追究制度和后评价机制缺位。对经营亏损、案件损失及其责任缺乏严格而明确的认定标准,对金融犯罪打击不力,责任追究不到位,导致违法违规成本较低,法律法规的警示和威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管人员经营中的冒险行为和机会主义。

二、完善我国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途径

金融机构破产不同于一般的工商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金融稳定,甚至引发社会风险。为此,着眼于保护存款人和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本着早预警、早救助、早处置、早退出的原则,应尽快建立健全市场化退出机制和风险处置体系。

(一)适当降低银行市场准入门槛。我国银行业的市场准入壁垒较高,银行业仍然属于国家垄断行业。这种体制安排致使金融效率很低,造成社会净福利的损失。这种损失主要表现在国有银行对信贷资金的配置不当造成的GDP潜在的产出损失,也表现在国有银行本身造成的信贷损失——不良资产居高不下。而且高度垄断的金融体系导致低效率的银行无法退出市场,它们继续留存于金融体系中,使得金融效率进一步下降。因此,降低银行业的市场准入壁垒是打破金融垄断,完善银行市场退出制度的必然要求。

篇6

【关键词】欧洲银行业 转型 原因 启示

欧债危机使欧洲银行业遭到重创,其国际地位也每况愈下。为了重振欧洲银行业现状,欧洲银行业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主要包括“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和“回归核心业务”,以及新一轮的信息化发展。这一系列变化的原因之中既有被动适应客观经济与金融环境变化的因素,也有银行自身重塑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动之举。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改革的机遇和挑战,在经营转型中如何定位和布局,欧洲银行业转型中的经验可资借鉴。

目前全球银行业发展特征分析

2011年世界银行业的整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债务危机使全球银行业业绩增长整体放缓,银行业市场重点向新兴市场转移。债务危机的影响使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大部分银行发生巨额亏损,从而导致全球银行业整体增势明显放缓。与发达国家金融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新兴市场银行业无论是在经营规模还是在盈利能力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这成为2011年1000大银行排行榜的突出特征。在过去5年中全球银行业重心逐步向新兴市场转移。

受欧债危机的影响,欧洲各国银行业的发展和经营出现分化。由于欧洲五国―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希腊、西班牙深陷债务危机,使国债市场恶化和实体经济衰退,从而导致在这几个国家持有头寸和经营业务的欧洲银行业损失惨重。总体上看,2011年在全球亏损最严重的25家银行中,除美国的1家银行外,其余24家全部来自于欧洲。

相较于欧洲银行业,美国与日本的银行业经营相对比较稳健。2011年美国银行业税前利润接近危机前的水平,总资产占全球银行业总资产的15.6%,创造的税前利润占全球的24.3%。这些业绩与美国经济逐步企稳、次贷危机影响基本消除以及美国银行业机构较强的竞争实力有关。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出现滞涨,但银行业的发展却与之相反。因日本具有浓厚的储蓄文化,所以日本银行业有着高度的流动性,前三大银行业贷存比低于90%。目前日本银行业最大的困难就是国内缺乏新的贷款增长动力。

欧洲银行业经营转型趋势及特征

欧洲银行业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第一,并购整合。这导致银行规模更大、市场份额更高,特别是大银行利用规模经济效应,开展大宗交易,通过收入结构多元化使其更稳定发展。第二,国际化。这为欧洲银行业,特别是为那些本土市场容量有限的银行开辟了新的增长源泉,为其进一步抓住欧洲其他国家、美国及新兴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第三,综合化经营。通过银行业与资本市场的结合,一方面,资本市场为银行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工具,另一方面,银行从资本市场业务获取收费业务收入,从而提高了银行的稳定性和营利性。第四,重构。通过打破价值链和提高专业化程度,银行深化了对规模经济、市场以及灵活性的认识,从而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提高了应对市场竞争压力的能力。

国际上将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银行业经营转型的新动向总结为“去杠杆化”、“去国际化”、“回归传统或核心业务”三大方面:

第一,“去杠杆化”。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由于资产泡沫的高涨和资金成本的低廉,银行业通过大量复杂、高杠杆倍数的金融工具实现了总资产和收入的快速增长。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银行业开展了大规模的去杠杆化活动,一方面通过削减信贷或变卖资产,以此偿还负债;另一方面,持续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和盈利留存,以提高资本充足率。

第二,“去国际化”或“回归本土”。在欧洲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中以及欧元引入之后,欧洲银行业的国际化程度大幅提速,许多大银行本国业务在整体业务中的占比已经不到一半。整体来看,2006年欧盟外资银行占银行业的资产份额已接近30%,英国外资银行的份额更是高达50%。但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欧洲银行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去国际化”浪潮。

第三,回归传统业务。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更加受到重视,欧美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在经营收入中的占比显著下降。银行业开始回归到自身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以及寻找更为安全和传统的收入来源。回归传统业务并不意味银行业发展的倒退,相反欧洲银行业正在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变革以及客户金融需求多元化的大趋势,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理念、服务架构与服务模式来创新和发展传统业务。

推动欧洲银行业经营转型的因素分析

欧洲银行业的转型特征表明,危机前自我循环、过度扩张的发展模式不再具有可持续性,这是促使银行业再度调整经营转型的内因;宏观经济、金融监管环境以及市场竞争格局的根本性转变,则是欧洲银行业被动转型的关键外因。

脱离实体经济、实现自我扩张的发展路径违背了银行业的基本属性。金融危机前,在发达国家宽松利率条件和监管环境的放任之下,欧美银行业在相当程度上走的是脱离实体经济、自我循环的发展路径,通过金融杠杆放大盈利效应,以及过度的金融创新获取超额利润,从而导致了过度膨胀的金融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无论金融如何创新,金融业都不能脱离实体经济发展的规律。

金融监管在危机中重新制定新规,银行业需要顺应新的监管环境。金融发展的历史表明,市场与监管总是处于不断的博弈之中。监管放松,市场个体理性利用监管空间套利的行为最终会积累成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以来,欧洲银行业进行的经营转型调整,是在金融监管更趋严格背景下的一种被动调整。

欧洲经济走向长期性的疲软增长、信息技术继续创新化发展以及客户需求发生新变化,是欧洲银行业服务模式调整的重要驱动力。由于欧元区一体化制度设计的缺陷、政策逐步趋向保守、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债务问题的长期困扰以及技术创新不坚实等原因,欧洲很可能步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的后尘。在实体经济不振、金融监管趋严的双重挤压下,欧洲银行业需要拓展新的融资与收入来源。事实上,欧洲经过几十年持续稳定发展的积累,居民财富依然殷实,因此,面对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和客户需求的新变化,欧洲银行业向传统业务回归、向私人银行等业务转型,仍有新的发展空间。

市场竞争格局在向新兴市场倾斜,欧洲银行业需要调整业务布局。在金融危机前的十多年中,欧洲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势头很快,远快于美国和日本银行业的扩张速度。事实上,这是新兴市场经济体持续快速高增长、自身金融机构尚未充分发展的结果。与此同时,美国与日本银行业存在集中于本土发展的倾向,因此欧洲银行业就成为了全球跨境资本、信贷与金融服务输出的核心力量。2005年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出现了新一波的发展浪潮,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因此,欧洲银行业回归本土的转型调整,既有去杠杆化压力的因素,也有市场竞争力量对比的推动。

欧洲银行业经营转型对我国银行业的启示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以及金融改革的挑战,因此需要寻找新的发展点、重新定位目标。我们可以从欧洲银行业经营模式的转型中借鉴一些经验,从而推动我国银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认识欧洲银行业回归本土的核心本质,继续推进我国银行国际化进程。欧洲银行业回归本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不是对金融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否定。相反,在世界各国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前提下,金融业的国际化、全球化是不可逆的趋势。因此面对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逐步推进和市场需求国际化的形势,我国的银行业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国际化的进程,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银行业的经营要注重扩张与紧缩、专业性与全面性以及杠杆化与去杠杆化的平衡。从欧洲银行业的转型―回归传统业务、回归核心业务和去杠杆化趋势可以看出,这次转型本身就是对过去欧洲银行业发展路径的调整,而不是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经营杠杆的否定。我国的银行业目前正处于寻求平衡发展的关键时期,欧美银行业发展的宝贵经验可为我国银行业发展提供借鉴。

我国的银行业要在实体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金融创新,不断满足客户以及市场的需求变化。从我国银行业发展创新上看,利率市场化以及汇率市场化的改革应从欧洲汲取经验,我们既要掌握金融市场运行基本规律,也要使其符合市场需求,通过金融体制创新适应并推动实体经济的发展,这才是银行业持续、稳健、健康发展的重要路径。

总而言之,我国的银行业应当从欧洲银行业欧债危机后的转型路径中汲取经验,充分结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正确掌握银行业发展规律,从而建立我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篇7

关键词:金融市场;监管现状;问题分析;策略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4.057

0引言

我国金融市场紧随着经济市场的步伐,自中国加入WTO,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也不断攀升新的制高点,国内的金融体系也开始调整完善。由此可见,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进程中,金融市场是推动社会经济的要素之一。但就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现状,本身的体系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必将使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滞后,同时也会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风险。目前,金融业占有我国经济的重要市场份额,我国金融业也在积极与国际市场进行进一步的融合。因此,本文以中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与问题分析这一课题进行的论述,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有着宏观意义。

1我国金融市场监管现状

1.1金融监管体制与模式的改革

国内金融传统的监管体制受经济市场发展趋势所影响,监管体制开始由行业的确切组织转化为混合型监管模式,这也意味着金融业的传统监管模式面临改革。金融监管的组织结构也由单一的行业经济制度走向综合性的混业体制,风险也随之增大。而金融监管模式与体制的改革,将使得国内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形成统一监管,分业监管成为过去式,金融市场的混业化发展模式受行业经营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1.2金融监管法规的国际化

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行业,该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而随着进出口贸易的往来愈加频繁,与国际的交流合作也成为常态。由此,为了有利于我国经济市场与西方国家接轨并行,国内的金融行业在法律规范方面开始相应向国际平台靠拢,国内金融法规逐步走向国际化。但由于多年来的发展体系的形成,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文化、经济制度、法律形式等方面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我国金融市场在国际化的道路中并不顺利,国内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还有待进一步的融合。

1.3金融体系的内部管理得到重视

国内经济市场的规模逐渐壮大,金融体系的内部管理开始受到关注。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维护机制,经济的自律性才是高效控制金融体系内部管理层的杠杆。内部的有效控制才能使管理策略发挥出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国内监管部门越来越重视金融管理机构以及金融体系中的内控部分。相较而言,西方国家在银行、证券及保险等行业中的内控性投入占比更高,特别是来自政府方面的大力支持,使得金融市场中总是成立相应的监管组织,该组织的存在让银行的内部审计得到更加精准的控制,同时也担负着为金融管理层保驾护航的职责,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金融市场安全壁垒。

2我国金融监管存在的问题

2.1监管目的性不强

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监管的存在形式无论是以工会的组织形式,还是法规的准绳形式,都有其存在的必然理由。而如今,中国的金融市场在监管行为的实施中,无法得到有效的反馈很大程度是由于监管的目标没有得到切实的明确。缺乏清晰的监管目标,金融市场发展进程中监管的各种政策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西方的国家中,对于金融监管的形式及策略各有差异,但就其监管的目的性而言,大多树立了清晰的监管目标。其中,发达经济的国家在金融监管的目的明确上处理得相当严谨,从金融监管工会与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两方面对市场的金融体系进行夯实。由此可见,我国在金融监管的目的性上还需向西方国家进行借鉴。

2.2监管存在依附性

根据金融市场监管的核心理论,有效的对市场的金融体系进行监管就势必需要监管的形式具有独立的可操控性,这也是健全金融内部管理结构的充要条件。由我国当下的宏观经济来看,相应的金融基础设施正在不嗟耐晟平程中,因此,各种经济政策对于金融监管的部门组织未必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同时,在市场的传统约束力下,金融市场的监管方式大多需要凭借相应的辅助程序才能发挥出效力。由此可见,当下国内在金融体系的监管方面虽然足以稳健成长,但自供力量还比较欠缺,在操作的自利中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3监管力有待平衡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管体系中,理论上各个组织部门都对应发挥着自身的作用,但分析金融内部的监管机制,各组织部门间交流并不多,各司其职的运转模式使金融体系欠缺平衡。我国金融监管组织的设置形式,站在宏观市场经济的角度,目前基本以传统金融公会的组织性监管过渡为行业分流化监管,监管的模式由统一转换为各个行业的细化分管。金融监管的分业型转化使得监管措施在实施中不得不面临新的状况,各行业的监管力度也存在着差异,实际执行中也随之出现监管力不集中、监管力薄弱等一系列不平衡的权利执行问题。

2.4监管措施不完善

当下,我国金融体系的监管措施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重视,而监管措施的弱化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无疑存有潜在的成长风险。从中国金融市场的行政管理层面来分析,监管的手段基本是以计划性的行政方式进行开展,如:监管命令、违规处罚等外部监管形式,而缺乏金融体系自身应当具备的自我约束意识。换言之,如今我国的金融监管措施处于一种本末倒置的状态,原本应成为核心监管手段的自身约束意识被忽视,造成监管方式大多依靠外部监管。同时,在金融监管的法律规范中,具体的实施规定也太过笼统,没有明确的执行监督作用。在我国当前的金融监管措施上,金融机构监管的措施效率不言而喻。

2.5监管制度过于守旧

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平稳发展,在银行、证券、保险等领域也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发展策略,对于金融产品以及一些金融工具都还按照原来的思维方式进行经营。但作为金融市场的产物,证券类的金融产品本身就具备不稳定性与一定的风险,随着经济市场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金融运营模式只能将产品价值禁锢,滞后金融市场的健康成长。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中,墨守成规就意味着丧失竞争力,监管制度的守旧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将导致金融行业的业务被大规模的限制。

2.6监管力分化严重

目前,我国的监管制度涵盖面太广,各行各业采取的分业管理模式让监管力量大大削弱,使得金融业的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潜在风险。金融行业自身的经营状态是需要强大的监管力量来进行推动,监管力量的分散让行业渠道打开的同时增加了金融业的经营问题,不利于金融市场规模的扩大。现行的分业化监管手段,让金融中的融资方式、投资渠道、证券品种等行业重要“潜力股”受到明确的限制,而传统金融市场中的业务品种在如今的经济发展中缺乏竞争性。

3改善我国金融监管的思路

3.1加强监管功能性

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内部管理的协调举措,功能化的监管行为才更适应当下经济市场的成长趋势。银行机构占有金融市场的重要地位,如果以银行方面作为执行先驱,落实开展金融市场协调机制的结构化,使各相关部门如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加强监管,并促进其功能化的协调运营,这一举措的实施也将减轻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压力。同时,竟然监管功能性的加强解决了金融资源配合的问题,这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分业化管理也存在着积极意义。

3.2完善金融监管法

我国应尽快结合当下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推出金融监管的有效政策,而其中的政策首要则是金融监管法律条例的完善。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管法规涉及的范围比较广,但究其实施细则,依然存在许多机制上的不健全。就以国内的金融清算为例,机构在合并或分立的情况中,通常会出现原因不明的状况,进而导致金融清算形式的程序不够严密。因此,落实金融监管法律的完善才能更大程度的保障债券参与人员的切身利益。

3.3更新现有监管模式

按照如今的经济发展常态,大部分国家都逐步建立起本国自成一派的金融监管模式,其中发达国家对金融市场发展所可能存在的风险尤其敏感,危机意识更为强烈。就我国目前的监管模式而言,基本延续着传统金融市场的粗放化成长状态。因此,在对金融领域最新的信息进行接触的同时持观望状,导致先进的金融技术与产品也无法得到有效的吸收采纳。由此,中国的金融市场要想得到高效可靠的发展,就需要对现有的监管模式进行更新,从而达到高效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吸收最新的技术与信息。

3.4加强监管主体自身建设

金融主体结构的建设是保证其市场蓬勃发展的根基。当下国内主要的金融主体根据权利职能划分为四类,即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其中,中国人民银行代表着国家金融部门的核心职能组织。而随着我国加入WTO,金融市场监管方面开始得到关注,政府着手国内的监管专业水平,目的则是为了打破监管的发展格局改进现有的监管制度。而针对金融监管主体而言,加强监管主体自身的监管意识将对主体的权利进行完善,也杜绝了监管主体的边缘化干预。

3.5发挥社会监督效力

金融行业的发展本质是服务于社会大众。社会中存在的金融性中介机构作为社会中的公众金融组织,在监督的效力上具有实时性与针对性,如果正确利用也将使金融市场体系得到更全面的监管,促进金融内部的自律性。因此,通过行业内部的交流联系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直观的刺激,更有力于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起到加强社会与行业的往来交流,同时也降低了国家在金融市场上的监督成本。

3.6增进国际金融的交流

纵观贸易经济市场,我国目前已经跨出了国门,而金融行业由于延续着大部分的传统运营策略,在国际平台上还稍逊一筹。让我国金融市场步入国际平台,单从监管层面而言,对国内金融体系的成长无疑具有高效性。国际的平台意味着更大的成长空间与更广的业务范围,在打开我国金融业务渠道的同时,更能提升行业的眼界。而随着金融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资源利用也将得到更有效的分配,国内金融市场的资源配比最终会以利用率的提升而得到长足发展。综上所述,增进国际金融的交流是提升金融监管水平极为高明的手段。

4结论

金融监管是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核心基石,更是催化市场金融平衡运营的操控性手段。在金融监管的明确执行下,市场金融机构间的交流也会更为高效,有利于机构间良性竞争的同时保障了各参与方的利益。目前虽然我国在金融监管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诸多不足,需要我们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全面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落实监管责任,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艳辉,李丽华.国外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对我国的启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9):157158.

[2]张玉喜.产业政策的金融支持:机制、体系与政策[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

[3]陈柳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金融支持研究[J].代经济管理,2008,5(5),59.

[4]陈志楣,杨德勇.产业结构与财政金融协调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6.

篇8

关键词:金融机构;发展;投资银行业务

中图分类号:F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274-01

引言:随着我国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银行间竞争日趋白热化,传统依靠存贷款利差实现经营效益的经营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金融机构的发展。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着转换经营模式,完善服务功能,调整收入结构,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能力的战略转型。特别是当前银根紧缩,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受到较大限制,银行发展面临新挑战。加快业务转型,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提高非利差收入份额,对国内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金融机构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金融机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期以来,存贷款利差一直是我国金融机构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国际上先进的资本运作方式逐步被市场引进并日益完善,客户可以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向金融机构贷款融资占比逐步下降,这对银行的收益造成很大影响。同时,利率的市场化趋势,将使银行在存贷款业务上的竞争更加激烈。(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国内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竞争的迫切需要。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中,银行可以在不改变资产负债规模的条件下赢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从而满足《巴塞尔协议》要求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底线。首先,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引来国外金融机构的进驻,他们日趋完善的经营模式、管理模式、员工团队都是国内金融机构无法比拟的,所有这些使得国外金融机构必将受到国内优质客户的青眯,金融市场将受到冲击。其次,国内金融机构走向国际市场同样需要转变经营方式,为国内外客户提供包括投资银行业务在内的金融服务,如为国内外客户上市提供IPO服务,为国内客户境外经营提供投融资服务等。(三)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是社会对金融机构业务需求扩大、功能需求深化的必然结果。企业从创业、生存、发展、壮大、兼并、上市以及经营不善而关、停、并、转都需要银行的帮助,为其提供项目评估、项目融资、财务分析评价、资本运作、清产核资等投资银行业务。所有这些都为完善金融机构的功能、金融产品的创新、经营方式的转变提供了需求平台,成为金融机构转方式、调结构的动力。

二、当前国内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绝大部分国内金融机构对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理解不够透彻。虽然许多金融机构部分高层人员、研发部门认识到投资银行业务必将成为金融机构业务发展的一个重点,但是机构上下、同级机构部门之间善未形成共识,许多机构还是习惯用传统的观念进行经营,认为金融机构发展重点就是存贷款业务,忽视了投资银行业务创造效益的基本功能。(二)业务品种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和必要的产品差异,并没有真正做到方便客户,降低交易费用。当前,我国金融机构投资银行业务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品研发市场针对性较差,缺乏个性化,功能大同小异,无法形成竞争优势。(三)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投资银行业务从业人员要求知识面广、有较强的经济、金融、经营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同时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市场应变能力,目前这类复合型营销人才十分匮乏。

三、金融机构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对策

(一)加强投资银行业务的总体规划。金融机构总行应对全行投资银行业务进行战略性的统一规划,提出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总体思路和长远目标。各级分行应该根据经营环境、市场状况和自身实力制定本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规划,并将规划分解细化至相关职能部门贯彻落实。推行产品经理制,客户经理队与产品经理加强联动,一起走企业、跑客户、推产品,让客户像了解银行的存贷来务一样熟悉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促使投资银行业务产品有效地进入市场,并形成规模效益。(二)建立健全内部机构和管理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加大投资银行业务在综合经营营计划中的考核比重,把投资银行业务收入作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与人力费用分配挂钩,调动各级行发展投资银行业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鼓励各级行优先发展投资银行业务。(三)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投资银行业务技术含量。高科技手段是投资银行业务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投资银行业务竞争实力的核心。如何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加快业务创新步伐,适应信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投资银行业务的技术含量,提高投资银行业务的竞争实力,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品牌效应;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投资银行业务的工作效率,实现规模经营,提高投资银行业务的经济效益,将是各商业银行重要的战略选。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经管院

参考文献:

[1]尹毅飞.我国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业务发展重点研究[J].金融论坛.2004.(12).

[2]常怀宇.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问题探析[J].福建金融.2005.(9).

篇9

    论文关键词 金融监管 金融安全 功能性监管

    一、序言

    “金融监管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的授权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金融监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金融监管的对象和内容十分宽泛和复杂,涉及金融交易的内容、途径、市场、行为以及各种相关服务,而狭义上的金融监管,侧重指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对包括金融机构及其所从事的各项业务活动在内整个金融业所实施的监督管理。” 本文所讨论的金融监管限在狭义意义上来讨论。

    二、我国金融监管现状与问题

    我国目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单一体制。即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以及保监会分别主要负责货币政策、证劵期货业监管、银行业监管和保险业监管。这种分业监管的体制在以往的确取得了一定成效,有利于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化解风险,但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分业监管不适应现代金融混业经营监管的模式

    “作为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自由化的结果,混业经营成为主要经济体金融业和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导模式和趋势。” 因此在如今金融业市场分业监管的模式不能解决金融各个行业交错复杂产生的各种状况。且混业模式下的经营,金融机构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一个机构可能经营多种业务,涉及多个行业,这就可能造成重复监管,监管冲突的问题比如银行业从事保险业务,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都开展基金管理业务等等,这就容易出现监管盲区或重复监管的情况。 从目前我过的监管体系来看,一行三会各成体系,各有标准和目标,各部门之间容易冲突,监管对象要承受各个监管部门的压力,交易成本增加,不利于交易有效率的进行,长期如此,对整个金融市场的运行非常不利。

    (二)机构监管逐渐暴露出问题

    机构监管是监管当局对金融业内不同机构实施监管的制度安排。这与我国的问责制有很大的关系,每个机构分配了具体的任务,明确职责,我国的行政机关大多都是这样的模式,而对于如今的金融市场却不太适合。单一机构的监管模式适应于金融业发展的初期阶段,金融品种少,业务量小,这样的监管有利于明确职责,提高效率。但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阶段,金融品种丰富,每个品种所涉及的行业不止一个,金融风险较高,机构监管将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特别是我国正处于金融行业转型发展的阶段,市场比较宽松,金融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机构监管已不能适应我国目前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

    (三)监管机构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

    我国当前各个监管机构之间协调监管事务主要是通过“联系会议制度”,仅仅是为了便于沟通信息,而没有建立实质的联合监管,这也是很多学者都谈到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这与我国分业监管的体制有关,各个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明确,如银监会监管的事务涉及到保监会,会对保监会造成不利的影响,但并不在银监会职责范围内,即使问责也问不到银监会。似“九龙治水”,不利于整个金融市场的发展。

    三、我国金融监管完善建议

    (一)我国金融监管应坚持的理念

    1.金融监管建设应服务于金融活动

    我国经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时代,以前经济问题是由政府一手主导,计划操作,如今市场经济下,在金融监管这一块应尊重市场本位的前提,再去谈监管,监管的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合理、公平的竞争环境,维持稳定的经济秩序,相对应的金融监管的法律应坚持这样的理念,为了更良好的竞争环境,为了更好的服务于金融活动,而不应以传统家长制的作风来一手操办。金融监管应以市场为基础,运用市场机制规范金融活动。

    2.金融监管应兼顾公平

    英国经济学家Michael Tavlor提出了着名的“双峰”理论(Twin-peaks):“认为金融监管存在两个并行的日标:一是审慎监管目标;二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目标。 这里的消费者即投资者,其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也一直以来是金融活动坚持的原则,而在我国金融活动中这一理念并没有得到最佳践行,不利于营造一个相对公平合理的环境,保护弱势群体利益。且金融监管机构代表着一种公权力,相对于其他的私权力,金融监管机构更有力量和权利,更有条件去做到兼顾公平,在金融监管活动中应领头引入兼顾公平的理念,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

    3.以金融安全促金融效率

    金融安全是金融监管的初衷和最重要目标。但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长久以来呈矛盾状态。例如金融危机的治理会陷入一种循环,即“金融危机—强化金融安全,加强监管—克服危机,经济发展—强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一经济繁荣,盛极而衰一金融危机—新一轮强化金融安全,加强监管—克服危机一新一轮强化金融效率,放松管制……” 如邢会强教授提出的三足理论:在金融安全与金融效率中加入消费者保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来相互牵制,相互制衡,这样才能找到一种平衡点。笔者认为,金融效率与金融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当然这种金融安全目的是为了金融活动更有序的进行,维持良好的金融秩序。从而借金融安全来提高金融效率,良性竞争会更有效率。

    (二)金融监管完善具体建议

    1.金融监管以市场为导向

    金融监管应为金融市场服务,我国的金融监管融入了过多的行政化的色彩,我国的金融市场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阶段,用单纯的行政手段来驾驭必然是不可行的,金融监管应该以市场导向作为出发点,为金融市场更好的发展提供环境和条件,并且要维持好金融安全。如美国的次贷危机,是金融监管的缺位,因此完全以市场自身来调节亦是不可行的,这就需要政府以市场为基础,把有形的手于无形的手相结合,使金融市场有序持续的发展,尊重金融行业本身市场规律,不能把金融监管当成单纯的行政事务来完全,要融入市场,服务市场,尽量不要采取强行命令性的要求,由于金融行业的特性,应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来发展金融,把握好底线来维持金融安全,这不仅仅只牵涉到金融行业,还会波及到国民经济以及社会的稳定,如有些学者提出过的适度监管原则,即金融监管主体必须以保证金融市场调节的基本自然生态为前提,尊重金融市场的规律,运用有效的监管措施增进金融效率,以此促进金融业的发展。

    2.分业监管模式向功能性监管模式转变

    “功能性监管是指从对特定金融机构的监管转向特定金融业务的监管,是监管部门职能性、功能性监管方式的改变。” 这种监管方式以美国为代表,比较适合于混业经营的金融模式,是金融水平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比较常适用的一种方式,它的好处在于“能够有效解决混业经营、金集团化条件下金融创新产品的监管归属问题,能针对金融业务的互相交叉现象层出不穷的趋势,实施跨业务、跨产品、跨机构、跨市场的监管。” 我国金融行业正呈现混业经营的趋势,分业监管的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混业经营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这对于金融创新、金融交易的的效率问题是个比较大的障碍。由此,可逐步推进分业监管向功能监管模式转变。

    3.建立监管机构之间良好的协调机制

    由于机构监管的方式,各个机构各自为营,未形成系统的协调沟通机制,这对于现在界限越来越模糊的金融行业现状,办一项金融业务常会关联到几个机构,需每个机构的批准,步骤复杂,过程较长,不适应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的步伐,这就需要建立系统的协调机制。首先,要实现信息的共享,一行三会需要建立一个共同的监管信息平台,这样可以提高监管的效率,降低成本。其次,可建立联合的监管机构,类似于现在一些行政部门联合办理业务的平台,只需要在一个窗口或者一个地点就可以找到各个相关的办事部门,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内一些地方试点并在推行,尤其是对于金融行业,笔者认为这更是有必要的,金融行业信息变化迅速,一个重要的信息可能决定是否盈利亏损,因此其非常追求效率,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利益,像这样的联合监管机构,可以在金融行业中试行。“例如意大利政府在中央银行、股票和资本市场监管委员会、国家垄断局等相互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建立“常设协调委员会”以最大度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克服监管分散的缺陷。”

篇10

关键词:市场结构;竞争;寡头垄断;银行业

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银行业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体的典型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1995—2002年期间,资产、贷款、存款各项CR4指标均大于75%,按照贝恩(Bain.JoeS)对市场结构集中度指标分类法进行判定,CR4指标大于75%,说明我国银行业处于高度集中的寡头市场。这种情况近年来出现缓慢而明显的下降趋势,截至2004年底,CR4的贷款指标降至63.32%,仍处于较高的寡占状态。但是,随着人世过渡期的结束,我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外资正在加紧以各种方式进入我国银行业,同时,民营资本也在借监管逐步放松的国际趋势,写作论文逐步向银行业渗透,我国银行业正处在一个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之中。那么,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银行业高寡占的市场结构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发生怎样的演变?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优化目标该如何判定和选择?对此,许多学者都做出了分析。其中较为主流的一种观点认为。垄断竞争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必然选择。本文对此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践论证。提出寡头垄断依然是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选目标。

二、对主张我国银行业垄断竞争结构观点的几点不同意见

认为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应选择垄断竞争的观点。大多源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受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长期以来形成对竞争的偏好,对垄断的排斥。按照西方经典的微观经济学理论。只要不存在外部性,完全竞争的市场就会自动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竞争成为效率的前提,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效率最高的市场形态。而垄断作为竞争的对立面,总是与扼杀竞争、阻碍技术进步联系在一起。从不完全竞争的两种市场形态来看,寡头垄断更偏重于垄断,而垄断竞争更侧重于竞争。所以,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竞争成分的增加,垄断竞争被认为是银行业市场结构的必然演进结果。

2、按照产业经济学SCP理论进行倒推,认为银行业的寡头结构是造成我国银行业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因此,写作毕业论文主张垄断竞争结构。按照SCP分析范式。市场结构决定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影响市场绩效,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效率低下,由此归因于高度集中的寡占市场结构,因此,主张降低准入壁垒,增加竞争成分。

3、对垄断和竞争存在两种偏颇的理解。一是将竞争定位于潜在进入者和在位银行之间的竞争。而忽略了在位银行之间存在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认为增加竞争成分就是放低准入,增加竞争主体和银行的个数。二是将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相混淆。将反对垄断行为替换为反对垄断结构。因此,认为垄断竞争结构更有利于竞争和反垄断。

对于第一种观点,就垄断和竞争的关系而言,垄断虽然是竞争的对立面。但它的存在并没有消灭竞争。寡头垄断改变的只是竞争的形式。而非竞争的本身。垄断结构产生后,垄断者仍然面临着各种不同程度的竞争,即使是完全垄断,也不能把竞争排斥在外。有学者认为任何一种垄断地位都不可高枕无忧,垄断地位只能凭机敏和精力赢得并得以保持。从国际范围诸多产业来看,寡头垄断反而会使竞争大大加剧,在经济开放背景下,外资银行的进入无疑会加剧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而激烈的竞争足以使寡头垄断银行尽可能地努力进行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尽可能地降低产品和金融服务的价格,而并非像传统经济学理论认为的垄断一定会破坏竞争、降低市场效率,阻碍经济和技术的发展。对此,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寡头垄断企业组织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一事实,指出“垄断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的观点,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假设前提上的,而这个前提缺乏现实性,因而此观点的正确性大打折扣。

对于第二种观点,20世纪70年代SCP理论就受到质疑。实践中。世界各国银行业普遍是高度集中的寡占性市场结构,但效率却差异很大。20世纪80年代,W.J.Baumol和.C.Panzar提出可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决定市场绩效的并不是现有的市场结构,而是市场的可竞争性或是竞争程度,在理论上弥补了SCP分析范式的缺陷。产业经济学大师HaroldDemsetz也从另一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释,他指出,写作硕士论文高效率的企业可以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并伴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优秀企业的良好绩效是因为效率而不是市场垄断结构造成的。秦宛顺、欧阳俊(2001)所做的MP和ES假说检验结果也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绩效水平主要取决于银行效率,市场结构与银行绩效水平无显著的统计关系。因而,按照SCP倒推,将我国银行效率低下的原因归于寡头市场结构,以此主张银行业选择垄断竞争结构的理由是难以成立的。从理论上看,银行业SCP分析范式也没有考虑到银行业相对于制造业等产业组织的高负债高风险的特点,没有考虑到不无完全信息和委托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银行厂商行为、结构和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产生影响。可见,银行业的SCP框架需要进一步修正。

对于第三种观点的两个误区,首先,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个行业存在着五种基本的竞争力量,即除了潜在加入者、代用品的威胁、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外,还有现存厂商者之间的抗衡。对于银行业来说。由于高资本的准入壁垒和高风险的政府规制,来自于潜在加入者的竞争并非构成主要的竞争威胁,其它几种竞争也因为银行业独特的业务模式和产品的高同质化的减弱。而真正的竞争压力来自于在位银行之间的竞争。因此,增加竞争成分并不意味着放低准入,增加低实力的主体。

其次,从垄断的本质看,垄断是指特定经济主体为了特定目的通过构筑市场壁垒从而对目标市场所作的一种排他性控制状态(戚聿东1999),分为垄断结构和垄断行为。垄断结构是指目标市场上的市场主体不是众多。而是为数有限。按照主体数目的有限程度,垄断分为完全垄断、双头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多种形态。垄断行为又分为经济性垄断行为和行政性垄断行为,前者是指市场主体的一致行动。串通合谋,制定垄断价格谋取垄断利润的活动:后者是指政府与市场主体进行合谋的行业垄断行为。实践证明,阻碍和限制竞争的只能是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结构,垄断结构不一定必然产生垄断行为,垄断行为既可以产生于垄断结构,也可以产生于竞争结构。反垄断主要是指反对寡头企业的垄断行为,而寡头垄断结构的效率已经被现代市场结构的实践所证明。

综上分析,主张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应选择垄断竞争的观点是缺乏理论根据的。寡头垄断非但不排斥竞争,而且促使竞争在更高层面上展开,从而提升市场效率和社会福利。

三、从国际银行业与我国银行业集中度变化的实证视角看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

1、国际银行业的寡头垄断趋势不断增强

进入20世纪80年代寡头垄断逐步成为发达国家产业市场的一种普遍的市场形态。国际银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掀起并购浪潮,随着信息技术创新、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管制的放松,银行业的边界发生变化,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际抑或国内范围,银行之间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间的并购日趋频繁,单个银行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银行业的金融机构数目显著下降,集中度上升。从收入角度来看,表1的数据显示出,无论是写作医学论文高收入国家,还是中低收入国家,银行业集中度指标存款CR5都很高。

从发达程度比较。表2数据表明,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存款CR5反映的银行业集中度都在60%以上。

以上不同角度的数据说明了同一个事实,即各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都很高,寡头结构是不争的事实。

2、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近年来不断下降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如表3,前四大银行即国有商业银行的存款、贷款和资产的CR4指标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和1993年相比,存款份额下降了27.8%,贷款份额下降了28.5%,资产份额下降了24%。

在国有商业银行市场份额不断下降的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其它银行类金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市场份额呈扩大趋势,如表4。

2006年11月中国银监会网站公布的数据(如图1),清晰地反映了我国银行业的分散程度。

可以看出,与国际银行业集中度的情况比较,我国银行集中度并不是很高。即使使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集中度指标看,我国银行业目前的集中度已经不足60%。与欧洲国家相比处于中等水平,并且,我国银行的集中度还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由此看来,盲目反对垄断,通过降低准入标准、增加金融机构数量、扩大竞争成分、分解寡头结构并非理智之举。在金融市场开放和银行业重组融合的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提高银行业国际竞争力都成为迫切的需求,而一个国家银行业竞争力难以依靠数量多、但规模小的银行结构做支撑,而是更需要拥有巨额资本实力的大银行。其实,寡头垄断结构是银行业的业务结构和自身特质的内在要求。从理论上讲,寡头垄断结构适宜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银行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产业。而且风险高,对资本规模有更高的要求,银行业复杂的风险控制、繁琐的审核程序、较长时问的信息收集过程等因素要求银行在面对不同规模、不同需求性质的信贷业务上拥有高度灵活的贷款机制。规模小、实力弱的银行是难以应对的。

3、我国银行业市场集中度逐步分散的主要因素是内资金融机构数量增加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金融业顺应金融自由化的国际趋势,金融管制逐步松动,从银行业来看,一方面是写作职称论文降低市场准入,发展多元化的内资信贷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资银行。从实际运行机构看,内资金融机构增加的速度远远大于外资机构,成为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逐步分散化的主要原因。自1994年开始,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各类信贷类金融机构不断增加,到2006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社、邮政储蓄机构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五类金融机构资产份额已经占到38%。而外资银行在我国发展,虽然经过多年的开放,但其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分散化的影响还是十分有限的。截至2006年底,在中国注册的外资独资和合资法人银行业机构共14家,200家分行和79家支行,业务品种超过100种,在华外资银行存款总额397亿美元,贷款余额616亿美元,本外币资产总额1033亿美元,仅占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1.8%,即使考虑到2006年金融业全面开放的因素,外资银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也很难成为改变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主导因素。

无论是增加内资金融机构的数量,还是引入外资银行,其内在的政策逻辑是要增加银行业的市场竞争,通过竞争刺激银行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提高银行业的整体业务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提高银行业的竞争能力。但从实际效果看。并没能够较好地实现上述政策目标。外资银行虽有先进的银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但由于其比例较小,对我国银行业形成的实际带动效应微弱:而内资金融机构增加的主要是中小银行和合作制城市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这些金融机构虽然增加了银行业市场竞争的成分,满足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金融需求,但由于规模小、资本实力弱,金融创新能力差,业务模式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并且自身处于缺乏经验、技术水平低、业务运营能力差的阶段,致使竞争只能在低层次、低水平上展开,不仅不利于提高银行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而且,积累了诸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可见,这种通过降低金融门槛,增加金融机构数量来增加金融竞争的做法对于提升我国银行业应对激烈国际竞争压力的能力,保持长久、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四、从理论层面看银行业选择寡头垄断结构的优势

1、寡头垄断结构可以避免银行业的无序竞争,减少资源浪费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中,银行的数目相对较少。竞争建立在竞争主体实力相当的基础之上。因此,竞争更多的是在资金、技术、产品、服务和信用度等综合层面展开,而不是低层次的价格竞争。在垄断竞争结构下,市场主体多,规模小,竞争更多是在价格、产品差异化方面展开,而金融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技术投入和智力投入都较大。没有一定实力的金融机构是难以实现产品差别化的。

2、寡头垄断结构给银行带来规模经济优势

寡头银行由于资金实力雄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风险防控体系,信用水平高,在资金筹措上具有成本优势;写作英语论文在贷款等资产盈利性业务上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容易获得更好的收益水平。Shaffer(1993)在对欧洲和加拿大的银行业进行了研究之后认为,大银行也可以通过兼并与收购来获得更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加拿大许多学者对寡头割据的银行市场进行了大量研究之后得出,巨型银行仍然保持了市场竞争力。实践证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国际银行业合并浪潮,主要目的是通过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

3、寡头垄断结构使银行获得范围经济优势

垄断对市场交易费用的节约主要是通过范围经济来实现的。范围经济是指厂商在一定规模下同时生产经营多种不同商品和劳务的成本低于多数厂商分别生产经营其中一种商品和劳务的成本总和。在国际竞争压力下,只有寡头银行拥有实力涉足多种金融领域,进行多角化经营,无论是利用现有技术、特长和经验开发新产品,增加经营品种的同心多角化。还是利用不同技术开发金融新产品的水平多角化,从业务类型到产品种类,再到提供多种金融服务业务,使银行获得分散风险的操作余地和范围经济的福利。特别是在全球金融混业的背景下,银行通过购买、兼并、合资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是向更广泛金融领域扩展的需要,通过集团多角化,达到增强竞争优势的目的。

4、寡头银行有较大的金融创新能力

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由于强大的财力支持,寡头银行可以投入大量的研究和开发费用,更有可能进行金融创新。提高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寡头垄断银行并非独占市场,其不得不追求高效率,进行研发投入,从而推动技术进步。据资料统计,写作留学生论文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几乎所有的重大技术创新都源于寡头垄断性大企业,在日本资本在10亿元以上的大公司承担的科研和设计工作占到全国总量的86%(文青,王述英2006)。超级秘书网

五、结论和建议

综上所述,对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选择提出以下建议:

1、制定产业政策

遵循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选择与其相适应的市场结构和产业政策应是我国制定银行业产业政策及规制的主要出发点。寡头垄断结构是银行业自身特质的内在要求

。选择寡头垄断结构符合我国银行业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

2、明确市场结构

寡头垄断也是银行业国际化竞争的客观需要。我国银行业选择寡头市场结构是顺应国际化趋势的必然要求。在国际银行业结构从分散走向集中的大变革中,面对加入WTO后的挑战,我国银行业应顺应市场潮流。明确寡头垄断结构是我国银行业的优选目标,设法提高国内市场的集中度,塑造少数有竞争力的银行集团占有较高市场份额的寡头垄断结构。增强银行业的稳健性,形成我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为此,需要从提高我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制定银行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写作工作总结确定政府规制原则,而不能盲目放松市场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