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沟通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1: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效沟通心理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高效沟通心理学

篇1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信息系统;网络构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使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更加快速,这就要求高校能培养出更多的旅游专业学生,调查显示,高校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的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目前的旅游专业教学模式,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因此急需建立一个旅游教学信息系统。

教学信息系统是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课程教学的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化与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是教育信息化三个不同的管道。这种教学方法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教学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一、我校旅游管理教学信息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1.缺乏旅游教学管理系统。鉴于教学和教务工作在高校日常工作中的重要性,国内很多高校都开始构建教学和教务综合信息系统。但是就目前而言,很多高校着重建立的是外语方面的教学信息系统,对专业课程很少涉及。

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新的历史环境下,学习旅游专业的学生数量也越来越多,同时非旅游专业的学生也有想从事旅游业的意愿。对于高校而言更需要有一套教学系统,能让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模拟考试。另外,旅游业是一门综合性的社会学科,涉及各个学科领域,它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急需运用教学信息化管理。

2.硬件设施完善。随我院现代教学的深入,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学资源不断增加,构建一个旅游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势在必行。目前,我校有网络教学实验室四间,在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和实施上也吸取了一定的实验经验。如何利用好现有的网络资源和教学设备,实现旅游网络教学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存在的问题

1.信息资源不能有效的对外开放。由于现行的旅游教学材料以书面文档的形式保存,他们中的大多数被束之高阁,没有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上级教育机构或学生一般需要通过借阅、复印等方式获得相关的课件材料,不仅效率很低,而且也会导致材料的丢失损坏。校内信息资源不能有效的对外开放,导致各校信息资源不能共享,形成资源浪费。

2.所授知识的滞后性。旅游业是一门新兴产业,国外对于旅游学科的研究也只有近一百年左右,中国的旅游学科研究仅仅只有二十年,因此旅游学科的理念在不断的更新。目前高校的授课模式是以书本为主,教授的都是理论知识,且与社会中所需的知识有一定的差距。

3.教师与学生间没有有效的交流工具。在学习旅游专业的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了疑问只能在课堂上,或是通过电话和电子邮件向教师请教。但是,学生的问题往往具有共性,而教师又常常需要向每个学生内容相同的信息,这种一对一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没有什么效率。不仅如此这个缺陷还使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进度,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容易忽略学生的接受情况。

这样的诟病在学生考取导游资格证的时候格外突出,一方面考试内容和资料的查阅相对比较繁复,另一方面学生的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答。目前我校的导游资格证通过率保持在50%左右,略高与社会上的平均水平。2008年,将学校所存的资料分发给学生并加以一定的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考试的通过率在70%以上。但是以这种方式来辅导利用率并不高,也不可取。

二、旅游管理教学信息系统的功能

1.后台管理的功能。后台管理功能指的是实现对网站的管理,实行对管理员、教师和学生应用权限的分配。使得管理员可以管理和各项信息,如旅游产品、校内外新闻、旅游专业的最新动态和公告等;使得教师可以进行专业、课程、套题、题目的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等。

2.在线考试的功能。旅游教学信息系统应包括一个在线导游证书考试系统。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或想从事旅游业的其他专业学生而言,考取导游证书十分重要。考试系统采用智能化组卷技术,实现自动组卷、自动评卷、多媒体试卷、考试结果自动统计分析等功能,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还可在网上直接提问。

3.网络教学的功能。网上教学系统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自由的操作大大增加了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空间,使学生能在很自主、很独立的状态下学习,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学生可以在线阅读、下载课件和教材等服务,系统的学习论坛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信息系统;B/S三层模式;对象关系映射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0-0000-02

Development of College EMIS Based on B/S Model

Nie Jienan

(Chengdu Medical College School of Humanities&Information Management,Chengdu610083,China)

Abstract:EMIS (Educa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can ensure to keep the consistence of the data generated in proces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realize the grading share of the information instead of papers,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dur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students’administration can be standardized through computer and network 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universities’ education,this thesis is an introduction of how to develop the B/S three-tier architecture model of EMIS by Object Relational ORM.

Keywords:EMIS;B/S;ORM

教学信息化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而适应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要求,对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的研究目标是按照总体设计、分布实施的原则,建立基于Internet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和教学管理信息系统。

一、技术基础

(一)B/S三层模型

三层B/S(Browse/Server)模型从逻辑上划分为表示层、实体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不同的处理层次,如图1所示。处于第一层的表示层,B/S结构的客户层只保留一个Web浏览器,主要负责人机交互。处于第二层的是实体层,它可以根据其处理的具体业务逻辑不同而分为多个应用服务器,具有良好的可扩充性。Web服务器也位于这一层,主要负责对客户端应用程序的集中管理。处于第三层的是数据存储层,由数据库系统和遗留系统组成,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组织、数据库的分布式管理、数据库的备份。

(二)对象关系映射(ORM)

对象关系映射(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简称ORM)是一种为了解决面向对象与关系数据库存在的互不匹配的现象的技术。系统建立基于ORM技术的中间件层来实现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建立中间件层的好处是与关系数据库的相关操作是通过ORM来完成的,交互的只是类和对象,所以系统可跨数据库运行,而在更新表结构的时只需更新数据库表本身所映射的对象,应用系统与数据库之间无必然联系,使得应用系统在不同的关系数据库平台时间移植更简单。

二、系统实现

系统主要分为10个子模块,分别是:系统用户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模块,教学计划模块,学籍管理模块,排课管理模块,成绩管理模块,考试事务管理模块,选课管理模块,教师管理以及办公管理。

以下具体说明如何利用ORM技术进行系统与数据库之间的交互,实现教学资源管理模块中教室的查询功能。

(一)中间件层中的EntityObject、RetrieveCriteria类

1.EntityObject。

EntityObject类是一个抽象类。属性IsPersistent确定一个对象它已经存在于持久机制中还是新创建的,决定在保存对象时生成insert还是update语句。

EntityObject实现了三个方法―Save()、Delete()和Retrieve(),通过它们应用程序开发者不需要知道任何关于持久策略的知识就可以将对象持久化,只需要向对象发送这些消息,而对象自己完成其它的事情。

2.RetrieveCriteria。

该类封装了一次获取一个或多个EntityObject对象的行为。它的主要构造函数有:RetrieveCriteria(Type classType),classType是EntityObject派生类的Type对象,需要获取多个User对象时,classType就为typeof(User);AsCursor()返回一个ObjectCursor对象;AsDataTable()返回一个DataTable,DataTable的列分别与User对象的属性一一对应。

(二)具体实现

首先在界面上获取教室查询条件数据(如容量、校区、类型等),再将这些数据按照格式校验以后传到实体层,由实体层中的QueryClassRoom()函数来处理,并返回一张DataTable的表格,并将表格按默认的视图绑定在web层的DataGrid上面,实现数据的展现。用户通过浏览器可以查询到默认视图下的教室数据。

QueryClassRoom()函数如下:

public static DataTable QueryClassRoom (string name,int capacity,int area,int type,bool enable)

{

RetrieveCriteria r=new RetrieveCriteria (typeof(ClassRoom));//获取一个或多个classroom对象

//Select*from k_classroom Condition c=r.GetNewCondition();

//用于限定选择对象范围的条件

if(name!="")

{

c.AddMatch(ClassRoom.NAME,name);//模糊匹配

}

If查找条件合法

c.AddGreaterThanOrEqualTo(ClassRoom.CAPACITY,capacity);

c.AddEqualTo(ClassRoom.AREAID,area);

c.AddEqualTo(ClassRoom.TYPEID,type);

c.AddEqualTo(ClassRoom.ISENABLED,"是");

return r.AsDataTable();

QueryClassRoom()函数用来返回一个数据表里的按条件查询的数据,即通过用户的条件来查询满足条件的教室列表集合。首先返回一个ClassRoom的对象集合,并且通过Condition的方法来将查询条件载入,最后返回满足条件的一个数据库表r.AsDataTable(),返回后的数据表绑定在Web层的DataGrid中。展示给提出请求的用户。其中数据库的相关操作都通过RetrieveCriteria类的构造函数RetrieveCriteria(typeof(ClassRoom))通过中间件来完成。

三、结论

(1)将多层软件架构的理念运用于系统开发设计中,有助于系统整体分类处理;(2)采用模块共用技术,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便于开发;(3)系统分层处理,将便于以后系统扩展和变化;(4)采用ORM的中间件系统,提供了可以跨数据库平台的一种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迪克松高级编程:编程篇.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30

[2]Robison w.c#开发人员手册.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3]戴伟辉.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陈育德数据访问技术在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

[5]王茜.B/S三层架构模式的使用分析.企业技术开发,2009,6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积极心理学;学案

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存在固有而积极的力量,通过后天教育均可使每个人的积极品质不断增长,使每个人的积极力量得以充分发挥”。而课堂中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愉快的情绪是教与学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因此,我创造性地把积极心理学融入自己的地理课堂,创建了一种全新的施教和学习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激发,思维品质得到锤炼,课堂有了温暖的人性关怀,教学效率大大提升。

把积极心理学贯穿于学案设计和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质疑的权利还给学生,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变教师“教”为学生的“做”与“思”,将先学后教、多学少教的理念落到实处,让自主合作学习成为现实。设计多样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小组合作,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交流积极深入,学生体验到了被关注的快乐和做“焦点”的愉悦,直观感受了积极心理学的“魔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学案中我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个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密切联系的“问题串”,利用启发性、层次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态势,引领学生学习与思考。基础知识我用小填空题的形式呈现,学生可轻松作答,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合作探究问题可在小组讨论下得以解决,成员都能体会合作的快乐与甜蜜;趣味探究问题在优秀学生的带领下展开,小组成员都能有所思、有所得。利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问题设计,更使得学生用发现的目光、探索的头脑参与课堂教学,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造性,培养了质疑精神,并在合作交流中实现知识共享,让每个同学都有成为“发现者”的可能和体验。

一、运用积极心理学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高效课堂追求的是高效率,核心问题是“教学效益”,实质是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向课堂40分钟要实效,它既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和实践。我在地理课堂中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学框架下设计的趣味游戏和探究活动,学生思考积极、讨论热烈,交流多样,加之积极心理的激励效应,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激发,潜力得以挖掘,课堂效率极大提高,课堂深度得以拓展,学生学习质量得以提高,学习自信心得以增强,学生更是体会到了久违的学习快乐,使课堂真正走向高效。

二、运用积极心理学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以积极心理学理念设计学案为特色的地理高效课堂上,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鼓励他们思考、争辩、质疑和解答,学生的积极性得到释放,主动性得到激发,学生能够完成的老师绝不代劳,学生能合作探究出的教师应彻底“放权”,创设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模式。把积极心理学引入课堂,成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使他们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让高效在课堂中时时体现,让顿悟在学习中处处频现,学生真正做了自己学习的主人。

三、让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教师寄语”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

教育最大的成功莫过于激发出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兴趣,所以我在学案中设计了积极心理学框架下的“老师寄语”环节,当孩子们拿到学案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温馨教师寄语,让深情的话语成为一剂心灵鸡汤,让激励的话语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产生不突破问题誓不甘心的心理渴求。如“相信自己,你一定是地理科学的NO.1”,“地理会因为你的思考而更美丽!你的人生会因地理而更加精彩!”每次一点小进步,明天拥有大成就!”“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等。坚持让每一次“教师寄语”都能在孩子心头荡起一丝涟漪,尽可能让孩子对下次的“教师寄语”充满期待,让“教师寄语”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心剂”和师生情感沟通的“剂”。

四、在高效课堂中运用积极心理学能促进教师的创新能力的提高

由于积极心理学框架下学案的使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得到强化,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角,是学案中问题的研究者、解决者,是高效课堂的推动者、践行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真正实现,教师将慢慢变为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持续研究的“设问者”,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敦促我们做课标、教材的深挖者,学案的开发者,争做专家型教师,激励教师创新教学理念、教学策略和方法,做创新型教师。

总之,在以学案为特色的地理高效课堂中适度运用积极心理学后,学生的积极品质大大得到激发,学习兴趣极大提高,加之自己对孩子给予及时尊重、肯定的评价和赞扬,让他们产生了极大的内驱力,让他们在积极心理的情境下学习、探索和提升,让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真正做学习的主人,真正成为课堂的主角!

篇4

心理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工作。把心理学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将心理学渗透到企业人才选择、企业绩效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各个方面,促使人力资源的职能充分发挥,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自身发展目标,采取科学的方法对企业员工进行合理分配与组织,使得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状态。企业人力资源包括人才招聘管理、员工培养和开发管理、薪资管理和绩效管理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为只有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满足职工的发展需求,才能促使职工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促使职工的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保持一致并不断提高,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

2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理论基础

2.1企业管理中的“人性”研究

X-Y理论。传统的管理管理理论中认为懒惰、愚蠢、不负责、工作效率低是人的本性,麦格雷戈将这称为“X理论”,而将通过用一定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员工发挥主体性,促使员工更加努力工作的理论,称为“Y理论”。

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基里斯提出,人的个性是逐渐发展的,从不成熟到成熟,其中人的自我实现过程就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实现的。

2.2企业中非正式组织成员的关系研究

企业在发挥在那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非正式组织,在这些企业的非正式组织中,成员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学会如何有效控制自己的情绪和感情,学习在与人交往中的互动,从而逐渐改变团体和个人的言行举止,最后满足个体的需求目标、提高个体和团体的工作效率。

3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3.1心理学在企业人员选择上的应用

人员的招聘、选拔和上岗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基础的一步,同时也是关键的一步,做好人员选择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每个的性格、思维、能力等各不相同,因此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人员需要具有一定的筛选、鉴别能力,对员工的知识结构、心理素质、相关技能和工作能力等进行相关测试,从而对员工有一定了解,根据员工的自身实际情况和岗位要求合理安排分工,促使企业人力资源的分配达到最优状态。企业人员选择的主要内容包括:透彻分析企业职工岗位的要求并建立健全企业为组织结构说明书,明确定位企业的每一个工作岗位;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的能力素质考核系统,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更有方向;定期定时对企业人员进行能力素质考核,了解企业人员的心理动态,利用心理学指导和鼓励企业人员,使得企业工作人员能够在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3.2心理学在企业绩效管理上的应用

完整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包括绩效管理计划的制定、绩效的评估、绩效的反馈以及绩效评估的应用等方面。企业在制定绩效管理计划时,需要与企业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地绩效目标,才能据此对企业员工进行相关指导,从而帮助员工达到绩效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在企业绩效管理过程中,企业与员工的沟通是相互的,这就要求企业在这过程中不断调整管理办法,以适应员工和企业的更好发展,更是要求员工不断促进自己与客户、同事和企业的沟通,只有通过充分的沟通,企业才能制定出最优的绩效管理体系,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进步。

3.3心理学在企业薪资管理上的应用

企业的薪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只有制定出科学合理地薪资管理制度,才能吸引和留住企业人才,才能拥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企业在进行薪资管理时,必须保证公平性和激励性。

根据相关研究,员工对薪资差别的关注往往高于薪资水平。因此,公平性是进行薪资管理的关键。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有一种将自己与他人比较的心理,对于薪资来说,比较的就是投入与产出,当投入与产出平衡时,人们会更容易满足,而且能够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工作的激情。其中企业薪资管理的公平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个体公平性、内部公平性和外部公平性,企业做好薪资管理的公平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仅仅做到薪资管理的公平还不够,还要注意薪资水平的激励性。这就关系到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他认为企业的工作条件、制度规定、人际关系和基本工资、福利等是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保健因素”,企业岗位的挑战性、成就感、员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是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的“激励因素”。“保健因素”主要是消除员工的不良情绪,“激励因素”主要是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企业保证基本工资稳定的同时,给予员工一些积极性的报酬,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3.4心理学在企业人才培养上的应用

企业通过人才培养调整企业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是企业人力资源自行增值的有效途径,这样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人才培养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需要充分考虑员工的知识基础、年龄经验、内心需求等具体实际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出符合员工发展的激励措施和能力提升计划,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而且让他们更有动力地实现自己。第二,企业可以有效的激励制来提高企业员工的主体性的发挥。充分了解员工心理需求,结合每个员工的具体情况给他们设定工作目标,要求工作目标需要员工更加努力才能实现,但也不是遥不可及,从而能够提高企业员工工作绩效。另外因为每个人的需求都是不断上身的,激励制度的制定要符合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在满足底层需求后才能逐步提高。

企业在进行人才培训时,还要注意企业人才创造性的培养,即不能仅仅要求员工能够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激励他们想办法提高效率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现代企业需要的往往是创造性人才。

篇5

教师在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学习指导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思想教育的有效性是通过双方“共振”产生的。即只有当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心理吻合,引起彼此感情上的共鸣时,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有效高效地进行沟通。

一、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

高中阶段是一个过渡期,这个阶段学生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点,这个年龄阶段是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不论在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都存在不少特殊矛盾。主要特点如下:

1.心态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增强。

这个阶段的学生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成年人”,他们在各种场合中都想表现自己,这种愿望提高了他们的责任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另外,他们最怕别人把自己看成是“弱者”,有时容易出现一些冒险行为。

2.逆反心理强,自我管理能力差。

学生们喜欢特立独行,因此这个阶段,总要提供独特的见解,做出不寻常的举动,以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独立性。他们容易出现心理对抗,对其他人持否定的态度。因此他们对于老师的管理有很强的反抗心理。

二、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1.沟通的时机

(1)注意观察学生情绪的变动。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善于观察学生的言行,若发现学生的情绪有异,则应及时和学生取得沟通以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突发事件的谈话要及时,即要“热处理”。尽管突发事件有其偶然性,它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和内心世界,如果不及时引导,则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2)不要利用学生宝贵的休息或娱乐时间。

学生学习压力大,体育课、信息技术课等课堂是他们难得可以放松的时间。如果老师利用这些课堂或甚至吃饭的时间与学生交流,则往往会受到学生的抵触,结果造成不好的效果。

2.沟通的环境

(1)沟通的环境可分为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在办公室与他们谈话是比较正常的,但对有恐惧心理的学生而言,不一定每次都要在办公室里作“正规”严肃的谈话,也可以在小路上、校园里作随意的交谈,以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那些比较顽皮的学生对办公室里严肃、认真的气氛产生了“对抗”心理。凭你怎么“苦口婆心”,他总是“金口难开”,遇到这类学生,教师不妨在课外活动场地和他谈。有时在课外场地比在办公室里严肃、认真地“批评教育”,效果要好得多。

(2)要创造温馨平等的环境进行交流。

平等体现在很多地方,教师的语言、目光、动作、座位的设计等,都会影响学生对平等的感受。例如:教师采用商量的口吻说话,学生会觉得老师尊重他;班主任在适当的时候问及学生对有关问题的看法,学生会觉得自己与老师间是平等的。学生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愉悦,注意力集中,师生才能够有效进行情感交流。

3.沟通的方法

(1)善于聆听,不要急于插话。

一些班主任在与学生谈心时,更多的是谈话,而不注重交流。表现在交谈过程中没有耐心与意愿倾听学生的想法,即使学生表达了希望交流的愿望,也得不到教师的重视,往往被教师的随意插话和主观评判打断。这样,谈心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

(2)注重引导,不能命令训导。

教师与学生谈心时,基本上采用规劝或说教方式。教师常常会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目前的问题是什么,应该怎样做。无论学生能否接受,都没有选择的权利。长此以往,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使学生个人的意愿和主动性被磨灭。教师谈心时,应多提问题,少加评论;多做启发,少做说教;多鼓励对方讲话,少讲个人意见。适当利用肢体动作,眼神交流给予学生鼓励。

(3)多肯定学生,满足学生的优越感,但避免行为过于刻意。

篇6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企业

中图分类号:F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009(2015)23-0290-01

一、引言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90后”也逐渐成为职场主体。据智通人才的《2015年人力资源数据报告》显示,2015年度员工的整体离职率高达45.53%,超过2014年度的离职率28.8%,其中主动离职率达到94.42%,也比2014年高出3.78%,由数据可知员工的主动离职意向呈上升趋势。企业要想在短期和长期内都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能留住优秀员工以及核心员工。此外,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与重视,也成为了企业间竞争的主要因素。

二、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的关系

人力资源管理包含了两种研究取向:管理学取向以及心理学取向。人力资源管理属于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而管理心理学又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人力资源管理也可以看做是心理学领域的研究范畴。作为一门主要研究人的学科,人力资源管理需要尊重每一位员工,理解每一位员工,也要更多地关注员工的心理方面和人性方面。而心理学正可以充分揭示并解释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且运用心理学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员工的问题。可以这么说,心理学是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只有充分应用心理学,将心理学对人力资资源管理的作用发挥到最佳状态,才能够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最大。

三、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心理学在企业招聘中的应用

招聘是指企业吸引应聘者并从中选拔、录用企业所需要的人的过程。企业招聘时应遵循以下四个主要原则:因事择人、公开、平等竞争以及用人所长。现代企业大多在招聘过程中采用心理学中包括性向测试、能力测试以及兴趣测试等方法来发现应聘者所具有的心理品质,从而更全面地了解应聘者,减少决策失误,尽量避免能岗不匹配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招聘过程中应用心理学还能很好的减少类似于首因效应、晕轮效应可能给招聘人员带来的认识偏差,最大程度地减轻负面影响。

(二)心理学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由组织开展的,利用教育、训练等方式开发、释放人的才能的过程,以达到改进绩效的目标。在企业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为了使员工今后能更好地开展工作,企业会对员工开展在职体验、人际互助以及个性和能力的测评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贯穿着心理学中各种理论和测评技术。目前大多企业所追求的“幸福企业”目标正体现出人力资源管理从价值创造进入幸福创造阶段的趋势,员工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管理中应受到重视。在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加入必要的心理素质训练,应用心理学的理论能更好地提高员工的“幸福感”以及工作效率。

(三)心理学在企业薪酬、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作为理性的经济人,物质利益在大部分员工的心中还是处于首要的地位。此外,人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意识十分强烈,当一个人想获得某物质或达到某一目标时,是愿意付出努力以实现目标的。因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设计薪酬体系时可以利用员工这种心理,针对不同员工定制个性化薪酬,丰富货币和非货币形式薪酬的种类,注重员工参与制定,重视和员工进行沟通,应用心理学的理论对员工的绩效能力进行辅导,让员工感到个人价值得以实现,这样才能实现员工和组织目标的共同发展。

(四)心理学在企业人才保持中的应用

员工的高离职率反映出如何留住员工,尤其是优质员工已经成为大多企业需要面对的问题。企业要想留住优秀的人才,应充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究员工心理,了解员工的需求。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即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正确区分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大程度的满足员工需求,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参与感与归属感,这样才能实现员工和组织目标的共同发展,并且能提高员工对企业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从而留住优质人才。

四、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心理学的意义

同样是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把人力资源管理和心理学有效地结合起来,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心理学化,非常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越来越重视与员工建立亲密关系的趋势。企业要提升自身竞争力,就要把心理学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掌握并运用好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及技术,才能不断改进企业的管理工作,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把心理学应用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了解员工的真正心理和需求,调动其积极性,保持企业优质人才,实现企业稳定发展,也为企业更高效地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提供了保证。

五、结论

当下是充满竞争的时代,要想增强企业的活力、影响力,提高企业的生产力以及效益,就要做好“人的管理”。而“人的管理”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就要关注企业员工的心理,始终牢记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应用好心理学的各种理论和技术。这样,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更加完善,企业才能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阳秀,刘彭娟,赵必华.基于心理学视角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探讨[J].管理观察,2011,34.

[2]贾茹.浅谈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中的心理学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0,1.

[3]李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心理学应用[J].求知导刊,2014,8.

篇7

关键词: 个性化 妇产科 护理

引 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竞争也不例外。对于医院而言,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妇产科来说,为准妈妈们提供优质的、高效的、一流的、个性的服务,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1 个性化护理的方法

1.1 零距离的沟通

零距离的沟通是个性化护理服务的重要部分,是产妇与家人之间、与护士之间的一种交流。产妇在分娩的过程中,生理、心理上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所以我们要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消除产妇的恐惧感,让产妇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完成分娩的整个过程。

1.2 加强妇产科在手术前、手术后的个性化护理

在临床妇产科的各项个性化护理工作中,如手术、分娩前会位的清洁备皮、灌肠、尿管导入、内诊肛诊,会阴护理以及手术、分娩之后的阴道填塞、留置尿管等这些步骤,许多产妇在心理上会有产生恐惧感。因此,我们要加强健康教育,让产妇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使产妇充分感受到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并积极配合临床医护人员的相关检查和治疗。

1.3 进行随访调查

对产妇实施有特色的个性化护理服务,不仅体现在临床护理服务中,还体现在产妇出院后的随访工作中。做好对产妇的随访教育工作,把医院的健康教育由住院期间延伸到出院后的整个哺乳期,从细微之处体现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让产妇感到温馨、贴心,使产妇不仅在医院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在家也能感受到医院的温暖。

1.4 创造良好的医院护理环境

医院自身的环境建设,对于产妇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干净、整洁的病房,温馨、贴心的护理服务都有利于产妇积极主动的配合,使产妇身心愉悦,自然对护士、医院的评价都会很满意。这也是个性化服务的表现之一。

1.5 文明服务, 尊重患者

医院倡导护士淡妆上岗,特别是妇产科,我们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三不进病房”。即精神不振不进入病房, 衣衫不整洁不进入病房, 未化淡妆不进入病房,让每位护理工作者以最佳的状态出现在产妇的面前。用亲切的称呼,使产妇在感到舒适的同时受到了应有的尊重,让她们享受到作为母亲的自豪感。

1.6 加强对产妇手术前、后的心理指导

手术对于人体不仅是一个治疗的过程,也是一个创伤的过程,需要产妇有良好的心态并能积极配合。作为护理人员要运用心理学的知识,了解和掌握产妇在不同阶段的心理活动,认真分析,应用各种沟通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指导。因此,护理人员应时刻做到以个性化护理的理念规范自身的护理行为。

2 个性化护理的有效性

2.1 强化了服务

“一切从产妇的需要出发”,这种新的个性化妇产护理模式,为产妇提供了最优质的护理,给产妇和家人带来了愉悦的心情,让他们处处感受着温馨。产妇根据自己的喜好,让产房有家的感觉,产妇放松了心情,同时,对医院的综合满意度也上升了。

2.2 创造了温馨的亲情服务

在不影响正常护理质量的前提下,打破常规,做到产房就是家,让产妇完美舒适地享受做妈妈的过程。护理人员坚持每天与产妇进行沟通和交流,用甜美的笑容、亲切的问候给产妇带去更多的关怀,让她们真正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爱心。推行一对一的陪伴分娩,在整个分娩过程中不断给予产妇生理上、心理上的支持,减少产妇的心理及生理负担,使产妇的整个分娩过程舒适、温馨、安全。

2.3 不断改进个性化服务

护士的每项护理工作,力争做到让每位产妇满意,产妇的满意度是我们评判护理质量的唯一标准。因此,我们要以产妇的需求为向导,将人性化的服务运用到妇产科的护理工作中,使产妇感到关怀的温暖,而且获得满足和安全感。只有不断改进人性化服务的方式,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获得更高的满意度。

3 个性化护理存在的问题

3.1 人力资源配备严重不足

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人们要求的不断提高,护士工作的难度和力度也越来越大,护理人员严重紧缺、护理任务日益繁重,显现出了资源的严重不足。由于日常的护理工作占用的时间比较大,造成了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时间减少,从而使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受到一定制约。

3.2 护理人员对个性化护理内涵理解不全面

由于我们地处偏远山区,护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护理工作者知识不足,缺乏一些关于伦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没有时间进行新技术、新业务的学习,使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不能进一步深入。所以综上来看,我们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个性化护理服务的开展得到保障和深入。

4 提高个性化护理有效性的对策

4.1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提高妇产科护士的整体素质,是护理工作更上一个台阶的重要因素。所以要加大护理人力资源的投入,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她们的潜能。加强伦理学、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的学习,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为产妇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4.2 强化基础护理

要全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深化护理的专业本质和内涵, 优化护理流程。时刻为产妇着想,紧紧围绕产妇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产妇提供“优质的、高效的、满意的”的护理服务。加强沟通,对产妇给予最真心的交流,了解产妇真正的需求,定期指导新生儿的护理,把各项护理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推行激励机制,奖罚分明,增强护理人员的上进心、责任心和荣誉感。

总结:

开展人性化护理,创优质服务,是当前医院倡导的主旋律。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护理个性化服务理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的过程,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我们每一位现代护理工作者,除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掌握好有效的沟通方式及应用各种相关技巧的能力,在完善自己人文素养的同时,要把人文理念真正的践行在实际行动中,以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让每一位产妇受到最好、最温馨的服务。

参考文献:

篇8

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条件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十分有必要,其能够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从小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正确面对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思政建设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目标上来说,心理学课程教育目标和思政任务目标相统一。心理学课程关注于学生的心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其教学目标并不只是传授学生心理学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旨在教会学生管理情绪,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周围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立德树人相统一,同样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心理学课程内容补充了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不仅加强了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培育,树立正确价值观,还强调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走出误区,正确对待多元化的世界;最后,心理学课程具备隐性课程功能。相较于心理学课程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体系化,其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多属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态度较为消极。而心理学课程属于隐性课程,其并没有精确的系统化内容,充分体现了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可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1]。

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原则

2.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于以心理课程内容为依据,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防止过于生硬地嫁接而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消极对待心理课程学习。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意识,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形成独立个性,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是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2]。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2.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在进行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指的是要明确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主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为基础,来不断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二是要遵循积极性原则。指的是在实施小学心理课程教育的时候,既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从正面予以学生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使之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获得更多的正能量[3];三是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融入其中,正确认识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本质,不仅仅着眼于课程内容或是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而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体现,简而言之指的是在实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并予以其更多的信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彼此之间通过和谐的沟通交流、分享互动,来形成健康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成长[4]。在实施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作出示范,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也来介绍自己,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学生互相熟悉。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或是提出一个话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此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或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2开展主题体验式教育

从构建主义理论知识来说,其认为所谓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构建理解的过程。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过程中,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予以学生更多的鼓舞和激励。可实施主题体验式教育活动,围绕某一中心,将其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主题。比如说,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与失去”为主题来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会面对困境,并从中发现真善美[5]。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拿出学生最喜欢的物品,然后学生通过参与比赛的方式来获取奖品,获胜者可得到此物品,其他学生则无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比赛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得失观,并且在失败后保持积极雷管的态度,并去体会比赛过程中的收获,以促使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又如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或是分小组共同完成某一个项目,通过这种合作体验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体谅对方、尊重伙伴、包容朋友。

3.3重视本土文化导入

在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本土文化导入,这是因为当前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各类文化思潮涌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为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本土化教育。例如,虽然小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相对来说较小些,但同样需要引导其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所遇到的压力,基于这种情况则可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身心和谐统一观念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运动、唱歌、调节呼吸等方式来进行放松。

3.4坚持与时俱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教学水平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教师的作用,其需要贯彻落实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导纲要,明确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从自身做起,有效融合心理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水平,完成思政建设任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全面了解心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全方位、全面化、全过程地开展育人工作。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课程思政建设认知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心理课程思政目标;第二,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水平。对于心理教师来说,其不仅仅是为学生解答疑惑,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作为心理教师其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要明确自身职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扎实的心理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育,实现育人目标,升华心理课程,满足思政建设要求;三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培训。指的是心理教师应当坚定政治立场,以理论为指导,充分将其融入于小学心理课程教育中,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挖掘更多的思政因素,开创全新的协同式育人模式。

4结束语

篇9

〔关键词〕美国学校心理学;学校心理学服务;专业实践

一、《专业实践》的框架与内容

《专业实践》中介绍的十个学校心理学实践领域是高度相关的(见图1),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对学校心理学实践领域进行审视,涵盖了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各个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3]:

图1全面和综合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模式

(一)渗透于学校心理学服务所有方面的实践

1.基于资料的决策与问责制

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并掌握多种评估方法、资料收集策略和技术资源,并能将它们应用到设计、实施、评估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过程中。基于资料的决策与问责制的专业实践包括:学校心理学家将所有专业活动看作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多方收集资料,以此作为决策的基础;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评估确定学生的问题,并选择恰当的心理健康服务;对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进行甄别与评估;使用有效和可靠的技术对学校心理学干预进程进行评估,必要时对其进行调整;运用信息和技术资源,以提高决策和收集资料的水平。

2.咨询与合作

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各种咨询、合作和交流技术,这方面的实践包括:学校心理学家将咨询作为规划、实施、评价心理健康服务的工具;学校心理学家将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家长、教师、政策制定者和社区领导等;学校心理学家与学校工作人员、家庭、社区专家等人员开展交流与合作;学校心理学家运用他们在合作、交流和咨询方面的技能推动学生、课堂、学区、州和联邦层面的变革。

(二)为儿童、家庭、学校提供直接和间接的服务

1.学生层面的服务

学生层面的服务包括两个实践领域:提高学业技能和提高社会、生活技能。学校心理学家深知:生物、文化、社会因素对学业技能、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行为方式和情绪状态也会对学习和生活产生影响;人类的学习、认知和发展过程;以实证为基础(evidence-based)的课程和教学策略。学校心理学家与其他工作人员合作,采用多种资料收集和评估方法,通过干预、指导心理健康等服务来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学业、社会、生活技能。

2.系统层面的服务

系统层面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包括两个实践领域,即:在学校范围内提高儿童学习水平的服务和危机管理服务。学校心理学家了解并熟悉:学校和系统的结构、组织原则,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技能。学校心理学家与其他工作人员合作,运用上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努力为学生创设一个安全、健康、有效、支持性的学习环境。除此之外,学校心理学家还采取以实证为基础的措施对潜在的危机进行识别、预防和干预。

3.家—校合作服务

学校心理学家熟知:家庭文化、家庭中可开发的资源和可利用的优势以及家庭中各成员的需求;如何协助家庭使其对儿童的学习和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策略。因此,在学校心理学服务过程中,学校心理学家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并积极与社区机构进行交流,从而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开展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基础

1.理解并尊重多样性

学校心理学家意识到,儿童是多样化的个体,他们在个性、气质和能力方面存在着差异;文化背景、生活环境、角色∕地位的不同可能是导致差异的重要因素。因此,学校心理学家应理解和尊重这种多样性,尤其是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多样性,并倡导公平、公正的理念,将其作为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基础,渗透到学校心理学活动的各个方面。

2.掌握研究和项目评估技术

学校心理学家熟练掌握研究设计、统计测量、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对结果的解释以及项目评估等技术,并且在实践中,与其他工作人员合作,将其运用于对个体、团体和系统层面的学校心理学服务中。

3.在专业实践中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

学校心理学家在理论上了解:学校心理学的历史和基础;多种服务模式和方法;法律、道德和行业标准;以及其他与学校心理学相关的原理和技术。在学校心理学服务中,学校心理学家自觉遵守各项法律、道德和行业标准,积极参与道德和专业决策,并能发挥其独特的专业优势,包括尊重人类的多样性、倡导公平正义的理念、有效的沟通能力、强烈的责任感以及娴熟的专业技能。

三、对美国学校心理学服务的分析

(一)学校心理学服务机制系统化

学校心理学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学校心理学家个人是难以完成的,它的有效开展需要调动学校、家庭、社区等多方参与,并且需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基于此,美国学校心理学建立了系统化的服务模式,按照雇佣关系的不同,可分为四种:(1)学校为本的服务(School-basedServices)。由学区雇佣心理学人员为学校提供服务,并且由学校付费。(2)与学校有关的服务(School-linkedServices)。在接近学校的情境下,由非学区聘用的心理学人员提供服务,相应的费用也由非学校基金支付。(3)与社区有关的服务(Community-linkedServices)。学校和社区合作聘用心理学人员,在学区内实施服务,由学区付费。(4)社区为本的服务(Community-basedServices)。由社区资助,社区聘用向他们负责的人员为其提供服务,费用由非学校基金支付,这些人大多不在学校工作[4]。该《专业实践》构建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区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机制。如明确提出,“学校心理学家应与教育工作者、家长、社区就课程、教学方面的信息和研究成果进行交流探讨,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水平;以学校心理学家为纽带,加强家庭、学校和社区机构的联系,从而改善儿童在学习、行为和社会交往方面的技能”[5]。系统化的学校心理学服务机制,不仅有利于为儿童提供高效的学校心理学服务,而且还有利于弥补美国学校心理学家资源总体短缺这一现状。总之,儿童心理服务的成功主要依赖于家长在他们孩子的社会、情感发展方面的参与和邻居、同伴、社区组织的介入[6]。

(二)学校心理学服务内容多样化

在十个学校心理学实践领域中,涉及到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内容大致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学生评价。学校心理学家运用各种评价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价,以确定心理服务的类型。(2)咨询。学校心理学家与其他人(教师、家长、其他教育工作者)合作,共同解决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以促进他们的成长。(3)干预。这是一种直接的学校心理学服务,学校心理学家通过直接的咨询促进学生在学业、社会、情感等方面的发展。(4)研究。学校心理学家在开展学校心理学实践的同时,还要从事学校心理学研究工作,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技能。(5)评估。对学校心理学服务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估,必要的时候还要对计划进行调整。(6)监督与管理。学校心理学家是学校里的专家,他们了解学生、教师、学校系统,可以为学校的建设和改革出谋划策。(7)预防。对于学校心理学服务,预防的价值远远胜过干预,如果能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不仅可以节省学校心理学资源,而且还可以避免学生产生诸多困扰,以充分地享受幸福。以上这些服务涵盖了学生发展的方方面面,随着美国学校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学校心理学服务内容还在不断扩展,以满足儿童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学校心理学服务以实践为取向

篇10

关键词:企业幸福力;积极心理资本;EAP

企业幸福力,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企业员工生活及企业整体境况改善,最终达到企业的和谐幸福。EAP致力于解决员工及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维护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来改善组织管理,因此能在帮助员工获得幸福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企业实施EAP的落脚点应是建立一支健康幸福的员工队伍,从而构建企业的幸福力。

一、构建企业幸福力的必要性分析

(一)时展的需要

"十二五"期间,"幸福"成为政府的施政导向,在社会、企业以及个人生活等各领域备受关注,构建企业幸福力是当今时代的需要。(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急剧转型带来的激烈竞争,组织中的个体饱受工作压力增加、心理枯竭等问题的困扰,导致员工的幸福感并没有随GDP的增长而明显提升,反而有所下降。也折射出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探索提升员工幸福感的必要性。(2)随着国家将幸福指数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组织对幸福的关注也将成为必然。

(二)企业发展的考量

(1)企业幸福力表现为员工的幸福感,生活幸福的员工能够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因此,企业的幸福力可以转化为持续的生产力。大量研究表明,员工的幸福和高效工作呈正相关。(2)构建企业幸福力实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声誉。拥有幸福力的企业可以促进员工的幸福生活,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企业因为其幸福感而具备了强烈的亲和力和良好的形象,能得到的社会的持续认可。

二、企业幸福力的内涵及其现状

首先,幸福力概念是以人为本的,并要求对人性形成正确的理解。企业管理最终的落脚点是对人的管理。以人为本并不是简单地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员工需要全面发展,员工的健康心理和幸福生活应当成为企业的目的。对员工的管理目标应当是使员工在企业幸福地生活。建立一支健康幸福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

其次,幸福力概念关注的不仅是员工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员工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企业生活成为员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员工的情绪很大程度上与企业的工作和生活紧密相连。幸福力的概念正是着眼于员工生活的,如果员工在企业的生活中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那么企业便能够健康持续地发展。

最后,幸福力是对于企业发展而言的,对于员工来说是获得幸福感。幸福感是个体在工作过程中的一种积极心理体验,从深层次体现个体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幸福感反映了员工在工作中的生理唤醒状态和心理满意水平,是衡量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如果员工在企业生活中有高的幸福感,那么其工作和生活状态也是最佳的,企业就获得了幸福力。

反观中国企业,企业的幸福力和员工的幸福感不容乐观。"工作幸福指数"调查显示,有28.8%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幸福感偏低;64%的被调查者的工作幸福感指数得分并不高。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中国企业尚未对幸福力的概念加以重视。因此,企业管理迫切需要上升到员工生活幸福管理的层次上,把幸福力的建设纳入到企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中。

三、积极心理资本导向的EAP,构建企业幸福力

传统的EAP定位是帮助员工从消极达到常态,这样的定位,使EAP较少关注积极层面。但除了解决人的心理困扰,EAP还应帮助健康的人高效地追求幸福,实现人的潜能。积极心理资本导向的EAP,立足服务组织100%的人群,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改善员工身心幸福,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将企业幸福力的理念融入企业管理,借助EAP服务系统,通过营造幸福文化,培养幸福员工等方面实现企业幸福力的构建。

(一)营造幸福文化

1、组织诊断

EAP可以基于心理状态、能力提升与职业发展等方面,对员工实施幸福度诊断,科学评估员工的整体幸福度现状,分析影响员工幸福感的关键因素,构建员工幸福指标体系,并就如何有效提升员工幸福感提供解决方案。

2、建立组织支持体系

EAP通过和谐团队建设及群体互动等方式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强化来自领导及同事的支持;通过开展健康服务、子女教育、法律援助、婚姻家庭咨询等方式增强组织对员工及家庭的支持;通过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危机干预等措施建立完善的心理调适及疏导机制为员工提供心理支持。

3、环境改善

在物理环境设计上,EAP从工效学出发,基于色彩心理学及人的认知特点进行个性化设计,设置休闲区域和减压室供员工放松身心及舒缓压力。在职业环境优化方面,EAP关注员工的职业兴趣及专业成长,强调员工职业发展通道的设计与优化;在心理环境改善上,EAP以活动为载体搭建沟通平台,通过幸福分享等形式为员工提供分享幸福经历和感受的机会,推动组织形成关注幸福、感知幸福、践行幸福的氛围。

(二)培养幸福员工

1、幸福检测

EAP采用专业的心理测验工具为员工提供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的检查,围绕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及幸福感等方面开展心理评估,并提供反馈报告,帮助员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状况,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引导和解决,同时提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主观幸福感的针对性建议。

2、幸福训练

作为当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崭新模式,EAP通过心理培训、团体咨询及个别咨询等方式,帮助员工掌握缓解压力、疏导情绪以及高效沟通等方面的技巧,解决员工的心理困扰,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此外,EAP将服务领域延伸到工作场所以外的家庭生活,为员工提供婚恋家庭、亲子教育等方面的培训、咨询和辅导,帮助员工解决来自家庭的后顾之忧。

3、幸福提升

幸福提升致力于增强员工理解幸福、追求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在这方面EAP独具优势。首先,EAP通过自我效能感、乐观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开发,培养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的自我价值认同,进而促进员工的心理资本增值。其次,职业发展方面,EAP系统科学的职业生涯管理理念能帮助员工优化职业发展路径,在心理上重新定义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员工对工作的控制感,从而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提升在工作中的幸福感。此外,EAP还通过专业人士传递幸福理念、方法、营造幸福氛围来增强员工的幸福体验能力。

总之,幸福力的建设需要由内到外全方位的努力,积极心理资本导向的EAP模式,立足于提升员工的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员工身心幸福,创建组织和谐氛围。企业幸福力的建设对于现今社会转型、心理失衡、价值失落,无异于一剂良方,EAP服务应以企业幸福为重心做好相关工作,积极帮助员工提升幸福感。

参考文献:

[1]张西超.EAP幸福组织的成就之道[J].企业文明,2012,(4).

[2]龙峥奇.论企业哲学的幸福管理理念[D].湖南科技大学,2011.

[3]段俊平.企业幸福力:EAP中国化与幸福管理[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