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相关案例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1: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相关案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新媒体带来的便利我们有目共睹,但是,也带来了社会与法制建设之间的冲突。于媒体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其中,传媒与法律的关系改变是现在我们最应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网络的隐蔽性为规范网络环境增加了难度。这几年,显示出了矛盾升级的迹象。科技改变了生活,便利了交流,人们可以不分地域、场合、时间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讯APP的大量研发和普及,如QQ、微博、论坛等,让任何人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成为可能。在道德难以规范人们行为时,法律必须站上制高点。正如吉登斯所言,“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
关键字:
传媒;法律;媒介融合
一、基本概念
媒介融合是新时代的词汇,它是大历史发展趋势的总结。传媒业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兼顾法律的配合,无形中增加了概念之间的复杂性。我们必须对涉及到的重要概念以及术语作出阐释,并进行分析。
1.传媒
传媒,就是信息传播的载体,相对于传统的人际传播,传媒更加注重传播的内容,是事实或者意见。与传统人际传播不同的是它必须依靠响应的介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平台。媒介融合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杂糅与竞争。纸媒在新型媒体的冲击下,被迫加入新时代的元素,而新媒体的发展是基于对传统媒体长盛不衰元素的吸取。媒介融合涉及到的国家政策以及法律是任何国家都要面对的挑战。处理得当将实现大飞跃。
2.媒介融合与三网融合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让原本隔离的传统信息领域和传媒领域开始打破阻隔融合在一起,新事物的碰撞引发了冲突,体现在社会层面就是冲突。冲突出现在市场,渠道,终端以及各种业务上,为了抑制如此分布广阔的冲突,产生了相对于的制度,政策以及法律的制定。因此,媒介融合,是在整个文化产业,整个信息流通领域,整个传媒业的背景下发生的。媒介融合不仅仅是媒介之间的融合,它还涉及到了传者之间的融合,受众之间的融合,以及传受两者之间的互动。换一种说法就是,媒介融合打破了大众传播构建的传媒格局。新事物的出现必将引领一波相关因素的改变,三网融合就是新事物的产生的连带反应。不仅是传媒业自我发展的选择,也是我国政府一定时期下推行的公共政策。我们通常所说的三网就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以及互联网。可以说,人类的生活已经被三网全面覆盖,这也是“手机人”的概念出现的原因。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业务范围都在向趋同的方向上前进。例如,传统媒体开始借助新媒体的终端,信息,占领市场。新媒体开始更加注重传统媒体的强项吸取,用最纯粹的文字或者图片来打动受众,是一种“返祖”,也是一种进步,是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3.传媒政策与传媒法律
传媒政策与法律应该是相辅相成且齐头并进的,政策影响法律,法律辅助政策的实施。传媒政策是国家以及相关负责部门为了做到服务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按照一定标准制定的准则。可以说是涵盖了国家总方针,总策略的政策。传媒法律是专业规范网民行为的法律条例,目的是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活安定团结。就如同知识产权法,经济法一样,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当社会上某一个产业和法律相关联时,就代表着它与政府,与公民利益等产生了联系。
二、具体事件分析
最容易将传媒与法律相想关联在一起的是网络暴力事件。网络是新媒体,而暴力的程度决定了是否需要法律的介入,接下来,会选取几个非常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
1.案例概述
美国发生了一起事件,佛罗里达州的女孩,名叫瑞贝卡,她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和同龄人无多大差别。但是,在网络的世界里,她却成了网络暴力的目标。“你怎么长得这么丑”“你去死吧,不要活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喜欢你”这样恶毒的言语竟然是来自和她一起生活和学习的伙伴,每次浏览自己的社交网页,充斥着的污言秽语让她得了抑郁症,最终,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离开让她伤心的世界。纵观国内的微博,同样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稍有争议的明星微博下的留言,净是诅咒、辱骂之词。网络暴民几乎天天都在上演着花式损人。回到案件中,女孩自杀之后,警察调查出事情原委,将网络上供给瑞贝卡的女孩带到了警局,当时由于未成年,在拘留了21天之后,被释放。很多人表示不满,杀人于无形的孩子也是罪犯,当地警方表示没有与网络暴力相关的法律,也没有相对应的处罚条例。之后,记者对两名“施暴者”女孩进行采访,她们竟然毫无悔意。
2.案例评析
据笔者搜集到的资料,美国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未成年人曾经也有类似被网络暴力的经历。“施暴者”的猖獗和狂妄在网络世界中被放大。有人认为,这是缺乏法律条例的强制约束,确实,如若有法律,这样的惨剧会减少许多。美国的律师和法律界人士称,网络上的留言很难界定,主观意识太强,你认为是暴力,别人则反对。曾经美国超过半数的州都试过制定相关条例,量刑也相对较为严格,但是由于过于笼统,依然未解决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呼吁相关部门将条例进行细化,媒体要督促相关法律的颁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量刑,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频次,净化网络环境。
3.案例总结
网络暴力几乎隐藏在生活中各个角落,如同病毒,无形但发展迅速。拥有电子设备的人都可以成为暴利源。不容忽视的是,现如今国民素质普遍较低,对于事件没有自我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稍加煽动,便会形成不可小觑的网络洪流。不法分析利用网民特点,一次次挑战社会规则、挑战道德底线,形成了极坏的影响,没有制约就没有自觉。以上案例就是最好的证明。不得不引起重视。
三、传媒与法律
在案例中,凸显出传媒与法律的息息相关。三网融合之下的网络时代,对于法治建设来说,有利有弊。交流的便利,信息的快捷让传递变得飞速,科技进步、生活水平的提升都离不开它。但是,告诉的发展带来的是失衡的可能。当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且随时随地都可以传达信息时,虚假新闻成为了新的隐患。网络谣言也可谓是“异军突起”。我们面临着信息的大量冲击,易失去理性。如被某些人利用以谋取私利将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在面对政府的时候,我们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进而寻求传媒的帮助,让问题成为社会的问题,引发关注。网络平台为手中提供了表达的平台,在报道时媒体自身的喜好以及观点会影响对时间的审判,同时不自觉的反应在对时间的报道中,失去中立性。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传媒审判”。在媒体行使第三权利的过程中,应在表达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兼顾公平,维护双方的话语权,站在辩证的角度去报道事件,给观众自己认识和看待事件的视角,这样才能维护自身业界权威,又可以收获忠实受众,起到舆论
四、结语
如今探讨的问题是媒介融合下,传媒业的发展与法律法规之间的配合。中国的法律触角还没有延伸到网络这一块。网络的净化关系到整个社会秩序的安定,而法律所规范的社会也不是单一力量作用的,法制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与传媒联结的出现绝非偶然,况且二者的进行的如此有规律,就是因为彼此不能单独出现。看待传媒与法律的关系,是个大综合的问题,第一,应该将问题放置于整个人类发展史上,整个历史大背景之下,是人类发展综合因素的作用,第二,将传媒业的发展和法律法规的制定统筹结合起来,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只有如此,中国当代社会才能经受住新时代力量的冲击,才能够经受住挑战,将产业与法律的发展共进步,才能实现所倡导的中国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美]海伦•托马斯.《民主的看门狗?华盛顿新闻界的没落及其如何使公众失望》,夏蓓、蒂娜•舒译,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3][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4][美]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黄维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王启梁.《网络时代的民意与法律应有之品性——从“躲猫猫”事件切入》,载《法商研究》2009年第4期。
[6]栗峥.《传媒与司法的偏差——以2009年十大影响性诉讼案例为例》,载《政法论坛》2010年第5期。
篇2
学校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和中央网信办《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实施方案》,配合办好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根据平度市委宣传部要求,结合正在组织开展的青岛市中小学“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时间和主题
时间:9月19日至25日
主题: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宣传周活动重点内容是,深入学习贯彻xx重要讲话、重要批示精神和总体国家安全观,通过网站、电视、电台、报刊杂志、会议、展览等多种渠道和形式,通过全体网民的广泛参与,大力宣传倡导依法文明上网,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环境,维护网络安全。
二、主要活动安排
(一)主题日活动
根据中央网信办统一部署,宣传周活动期间,分别组织开展主题日活动:9月20日教育日、9月21日电信日、9月22日法制日、9月23日金融日、9月24日青少年日、9月25日公益宣传日。
(二)具体活动要求
各中小学校要结合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的组织开展,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家长会、教师会等形式,通过学校网站、学校教师和班级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利用学校的班班通设施结合微机课等方面,在广大学生、家长、教师中开展网络安全知识专题教育。加强与网信、公安等部门协作,探索建立网络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完善网络安全教育工作体系。
1.各学校和教体局机关要在9月16日之前完成网络安全宣传周主形象海报的制作,并在学校宣传栏、微机教室等特殊场地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宣传,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2.各学校要认真组织部署工作要求,通过组织主题班会等形式,教体局通过办公室组织机关工作会议,利用学校班班通设备、多媒体、网站等,广泛宣传网络安全口号标语、卡通漫画,播放收看附件中的安全教育视频和平度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安全教育活动推进会报告。
3.各学校要与已经开展的青岛市“共筑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活动融合在一起,通过已经组建完成的各类宣传渠道以及通过公安微博、微信群等形式积极转发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推送公益广告、发送宣传教育材料等,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发挥团委、少先队的作用,广泛组织集中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4.结合2019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安排,各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教师观看科普视频、研讨交流、争当网络安全宣传员监督员以及开展新媒体主题宣传等活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
5.各校要了解省级部门活动安排的时间节点,积极组织学习并参与。9月19日至25日,在山东共青团官方微博开设话题#青少年与网络安全#,加强与青少年网民互动。积极组织全省高中学生参加网络安全知识竞赛,选拔优秀人才赴湖北武汉参加全国中学生网络安全夏令营暨知识竞赛全国复赛。联合大众网、齐鲁网开展网络安全公益广告有奖征集活动。9月24日,组织全省青少年在线观看湖北武汉市“青少年日”主场活动直播、与演讲嘉宾远程互动等。9月19日至25日宣传周期间,省重点新闻网站在PC端首页显著位置和移动端首屏统一开设“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专题,对我省各有关部门活动情况和现场宣传进行采访报道,转发中央新闻网站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武汉开幕式相关报道和现场视频,集纳展示网络安全宣传公益广告、图片、动漫等各类相关作品,在论坛、微博等平台主动设置“网络安全”相关议题、话题,利用手机报推送有关稿件、视频和H5作品。大众网联合山东艺术学院制作动漫作品;9月1日至9月30日开展网络公益广告征集活动;9月12日至9月25日开展网络安全在线答题活动;邀请相关领导、专家、学者开展视频访谈。齐鲁网推出“一图教你如何安全上网”漫画;制作“文明上网”系列公益广告;组织小记者探营网络安全公益活动。舜网组织《新闻调查——网络暴力离我有多远》系列视频街访等采访报道;携手17市网媒联动倡议建立“反对网络暴力”网媒接力联盟。中华泰山网开设网络安全课堂,邀请教育、公安、团委、通讯等部门单位的专家授课。水母网开设网络金融安全知识在线答题栏目。
三、组织协调
教体局信息中心负责组织协调我市中小学校和教体局机关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宣传办协助做好宣传周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
篇3
【题目】微博微信传播中的伦理规范研究
【第一章】微平台传播中的伦理问题探究绪论
【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概述
【3.1】微传播谣言泛滥程度严重
【3.2-3.3】 【3.4-3.5】微传播低俗文化与违规广告
【第四章】微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
【第五章】微传播伦理失范行为的规制
【结语/参考文献】微传播平台伦理控制探析结语与参考文献
第二节 微传播中网络暴力现象突出
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照片、视频等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对当事人造成一定名誉损害的行为现象。网络暴力不仅打破了道德底线,还常常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既是网民在网络上的暴力行为,也是社会暴力在网络上的延伸。微传播在信息传递上裂变速度更快,更容易形成群体规范,产生群体意见压力。特别是基于熟人朋友的微信朋友圈,形成一致群体意见的速度更为迅速。
网民可以对网上的违背公共道德和传统价值观念、触及人类道德底线的人或事发表看法,但表达时所用的语言、图片、视频、文字等不应该有恶毒、尖酸刻薄、残忍凶暴等特点,就问题所发议论应在正常评论范围内。但有些网民一方面对当事人恶意诋毁,进行人身攻击,另一方面人肉搜索当事人,将其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生活细节等个人隐私公布于众,使其受到从虚拟网络转移到现实社会的伤害。这种暴力行为严重影响了当事人的精神状态,并破坏了其原本的工作和生活秩序,让社会环境布满戾气,甚至引发更严重社会后果。与常见的网络暴力相比较,微传播网络暴力涉及人群更广,对当事人伤害更加严重,施害者付出的成本更低。
一、普通人遭受网络暴力概率增加。
截至 2017 年 6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 7.24 亿,其中使用即时通讯软件的(微信、QQ 为主流)6.68 亿,使用微博软件的 2.59 亿41,微传播用户已经占到我国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毫不夸张的说,微传播工具或平台上的热点新闻或信息,只要足够新鲜和重要,可以迅速被一大半中国人知道(当然也会传到海外)。拥有这样庞大的用户基数,微传播中的信息影响之广可以想见。
在微传播没有普及之前,一般网络传播关注的热点是明星和公众人物,普通网民不太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即便特别事件的当事人被推到话题热点上,也因为网民基数少、上网不太便捷、上网时间短等原因,而不会被许多人迅速知道,所以遭受网络暴力的概率相对较小。但微传播的低门槛、碎片化、易操作等特点,使更多人能轻松利用零散时间随时随地随处上网,将身边发生的事情放到网上传播,信息传播速度大大提高,信息传播范围更广,普通人也会因为无处不在的自媒体麦克风而被关注,甚至推到风口浪尖遭受围攻。
2017 年 8 月 12 日,作家陈岚的微博爆料了南京南站候车室成年男子猥琐幼女的图片。当天下午,有网友转发爆出此次猥琐幼女的主角为李炳鑫。消息一出,社交平台血雨腥风,以大 V古风同志的微博为讨伐阵地,十几万粉丝以惩治罪犯、传播正能量的名义分享扩散,恨不得将李炳鑫这个人渣千刀万剐,直接化学阉割了。一些网友线上讨伐仍不过瘾,继续人肉李炳鑫,爆出他的学校、工作单位,甚至艾特李炳鑫大学母校的官博,要求校方对这个已经毕业的学生给个交待。李炳鑫的同学、朋友、老师、同事纷纷发来信息询问,让李炳鑫感到巨大的精神压力,即刻与爆出自己身份的大 V古风同志联系,想说明自己并非照片上的男青年,可古风同志不予理会。无奈,李炳鑫立即写了自证清白的文章《如果没在媒体工作,我这辈子都洗不清猥亵儿童的罪名》,连夜发到所在公司公众号上。所幸李炳鑫本人做过媒体工作,遇事没有慌张且反应迅速,再加上南京警方办案与辟谣速度都比较迅速,二者合力终于让辟谣跑过了谣言,李炳鑫反转成功。但如果这事发生在一个不能熟练使用自媒体发声的一般网民身上,或者这个网民恰好没有影响力较大的公众号可以借用,他很可能会百口莫辩,被全网的正义口水淹死,被朋友、同学和熟人鄙视,连累到家人、女友、大学母校,并留在网络记忆中很难被遗忘,此生永无宁日,下一次猥亵案中再被顶出来吊打42。而这一切的发生,仅仅因为他的长相与真正的嫌疑人太过相似。
退一步讲,就算人肉出来的是猥亵女童的真正嫌疑人,网友就可以随便对他进行侮辱和谩骂吗?应该由法律对涉嫌违法者进行严厉制裁,而侮辱、谩骂、围攻等网络暴力行为本身就不符合伦理道德,以非道德的手段根本无法达到道德的目的。
二、对当事人心理伤害严重。
人肉搜索是一种以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进步为背景下,在微传播中比较常见的新的侵权行为,微传播力量越是强大,人肉搜索造成的后果就越发严重。在微博或微信中被进行人肉搜索的,通常都是言语和行为触犯了公共道德的特殊对象,比如处在焦点和敏感性话题的中心人物,因为公开发表某些观点或言论而引起公愤的人等。微传播用户一般会对被搜索对象的家庭住址、手机号码、具有辨识度的照片等详细个人信息使用各种方式搜集获取并公之于众,因此这种人肉搜索大部分时候都是侵害个人隐私权的伦理失范行为。
如发生在 2015 年 5 月的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被打女司机的姓名、住址、身份证、车牌号、驾驶证等个人信息一应被人肉出来挂在网上,甚至连未经证实的什么生理期时间、开房记录等隐私信息也被在网上公开,跟帖者根据这些信息展开想象,侮辱谩骂蜂拥而至,最终以女司机不得不致歉信求饶而告结束。
绝大多数参与人肉搜索和传播的用户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违背了道德原则,相反,他们认为自己人肉曝光的是违背道德原则的恶人,让恶人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被公众谴责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自己的行为是正义的。此种想法不无是处,对躲藏在阴影下的不道德行为进行合理曝光,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众的道德水平,也是一种对正义的维护,显示了微传播的正面力量。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人肉搜索过程中往往会侵犯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以非道德手段对他人实施道德谴责难以自圆其说。参与人肉搜索
的网民抱着法不责众的心理肆意而为,很少考虑到当事人的心理。成都女司机有个人道德上的瑕疵,但她并没有触犯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罪大恶极的不法之徒也同样拥有基本的个人隐私权,同理在网络上也是如此,但网友不分青红皂白随便公开她的个人信息,也因触碰了道德底线而被诟病。当事人需要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制裁,但当事人因网络暴力事件所遭受的惩罚已经大大超出其应得惩罚,并不符合法律要义之公平原则,会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心理阴影,甚至招致对他人和社会的怨恨,也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语言暴力成为普遍存在。
语言暴力是网络暴力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指在网上使用辱骂、蔑视、嘲笑、诋毁等侮辱性的语言对他人进行攻击,导致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
语言暴力是微传播伦理失范的重灾区,正在逐渐污染微传播的使用环境,某些微传播用户躲藏在匿名性阴影里,无视道德自我约束的管控,滥用语言对某条博文或某个当事人进行自发的、无逻辑、无组织的语言攻击。只言片语,哪怕仅仅一个观点、甚至是一张图片,就会引来谩骂和指责。 2013 年 4 月,着名音乐人高晓松在他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中,说到北京的地名之所以比较土,是因为最初建设北京城的蒙古人没什么文化。这段脱口秀言论随即引来蒙古族网友的炮轰,斥责高晓松不尊重少数民族,并要求他向蒙古族同胞道歉。而之前也是在《晓说》中,高晓松因为赞扬蒙古民族能歌善舞,说汉人无音乐传统,曾被汉族同胞怒骂汉奸、数典忘祖。一档定位为轻松幽默讲述自己各种见闻的网络脱口秀节目,随时会给主持人引来围攻和怒骂。又如 2018 年春节期间,美籍华人演员吴彦祖向观众拜年,因为用了英文而被讥讽为不会汉字还敢用英文拜年的汉人。
不仅名人易于受到人身攻击,普通人也时时暴露在语言暴力的威胁中。2015年国庆节假日,山东某家大排档与河南游客发生冲突,微博用户日照新闻了一条微博:河南人以前都是自带海鲜味方便面,现在居然知道点海鲜了?这句明显是对河南人的人身攻击。日照新闻还比较收敛,但下面的跟帖就有多种充满歧视和谩骂的语言。语言暴力是社会暴力在微博上的延伸,这些微语言聚集在一起会形成一股针对某个人或某个群体或某件事情的舆论旋涡,后果通常为消极负面。令人担忧的是,微传播中某些用户出口成脏已成习惯,贪图口舌之快甚至热衷于使用言语恶意中伤他人,其愈演愈烈的语言暴力极大助长了人性中的消极因素。动辄即生的网络暴力,可能在没有任何预兆下就给当事人带来心理压力和恐慌情绪,人与人之间缺少善意和宽容,一语不合即恶语相向,这种局面急需渗透儒家伦理思想予以改善。
第三节 微传播中隐私泄露涉及面广。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网民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共享和获取信息,但网民在使用各种软件的过程中,个人信息也被提供平台和服务的互联网企业所获取。本节所说的泄露他人隐私主要就是指在使用微传播平台过程中产生的用户信息的泄露。
许多互联网企业特别是社交网站都在尽力了解用户的所思所想,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去收集和挖掘用户的相关数据,而这些数据中大多包含用户的敏感信息甚至是个人隐私。一些社交网站受限于分析能力或者其他的特殊要求,会把部分数据公开或提供给其他机构与个人使用,就有可能泄露和侵犯用户个人隐私。
一、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
生活中每一位用户通过微传播平台的视频、照片或是其他的记录方式来分享自己的生活,都有可能泄露个人信息,或者是我们使用微传播平台传递一些个人隐私信息,例如身份证、护照、银行卡账户号码等等,如果被不道德的用户恶意盗取和利用,可能会进一步侵害个人隐私。由于微信好友可以从 QQ、手机号码以及其它途径添加,所以一些不是好友的人也可能变成微信好友。如果一些用户的信息是公开的,加上手机本身可以 GPS定位,许多私人信息就会被泄露。
不少用户喜欢在微信朋友圈晒生活信息和照片,但很可能间接泄露个人信息,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看到或利用,就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如一些全家福照片会泄露家庭成员信息,被行骗者利用;发照片时如果点原图,也会暴露自己的详细位置信息。其实微信使用中有许多设置可以适当保护个人隐私,只是许多人并不了解这些功能,也缺乏保护个人隐私的概念。
二、泄露用户注册的个人信息。
每一位使用微传播工具的用户在注册账号的时候都需要提交一定的用户信息,包括出生日期、用户名、邮箱地址、性别、电话号码和所在地区等等,手机用户在安装一些应用软件时,也会被强制同意读取短信、联系人等选项,否则无法使用软件。虽并没全部强制要求实名制,但是有些用户填写的个人注册信息是完全真实的。各大网站、软件服务商等利用软件安装包的cookies也将个人数据搜集保存,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用户的任何行为都被悄无声息地记录着,这些信息如果被恶意公开甚至以此牟利,就不但触碰了道德底线,还很可能走向违法犯罪。
微传播用户在使用传播平台或软件时的行踪和痕迹,基本上都被搜集到后台运营商的数据库里。人们的任何行为和涉及到的个人信息,诸如年龄、性别、家庭住址、个人搜索记录、社交网站交往关系等等,都被网络复制并被他人完全掌控。虽然软件运营方宣称不会泄露用户信息,也不会将用户信息挪作他用,但此时用户个人已无法掌控自己的私人信息,如果运营商没有信守承诺,或者运营商的数据库也遭到黑客攻击,用户的个人信息和隐私就会泄露。另外,随着网络交易的大量涌现,原本在传统交易中不常见的侵犯消费者隐私权的问题,在目前表现的比较突出。部分经营者在追逐商业利益的过程中,用别人的隐私来实现自己的利益,将公民个人和家庭隐私信息当作商品出售,损害了消费者的隐私权。据《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15)》数据显示,63.4%的网民在通话和网上购物方面的信息曾被泄露;78.2%的网民个人身份信息被泄露,因此导致在经济方面的总体损失约 805 亿元43。
篇4
关键词:高校;网络消费;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48-02
引言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消费群体,网络消费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消费因其便利,价格较低备受大学生青睐,但目前大学生对于网购存在的安全隐患意识并不高,受骗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游戏世界而不能自拔,Q币,游戏点卡等各种虚拟品的高消费在大学生消费中所占的比重也愈来愈高。通过本次课题研究,我们会了解到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存在的问题即目前大学生的普遍消费观,正确的理财理念与自我管理约束来成为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已显得非常重要。此次研究可以作为一份参考资料,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引导大学生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理顺思路。
一、 问卷结果统计
此次的问卷调查,我们共发了两百份的问卷调查,共收回178份,其中有效卷为165份。有效回收率为82.5%。经过各组员的细心统计,并分析后,结果如下:
1.样本选取。根据实地调查的可能性,本研究以温州大学城在校的所有全日制专、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在确定样本的构成时,尽量全面地反映出网络消费对大学生各个方面的影响,同时考虑到样本的代表性和科学性,故按照温州大学城内各年级学生的实际构成情况进行非等比例分阶段随机抽样。
2.大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情况。大学生上网月平均消费额。从调查中我们统计出月消费额为0元~200元的为96.7%,200元~500元的为1.1%,500元~1 000元的为1.1%,1000以上的为1.1%。从问卷调查的交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基本上是从初中的时候开始接触网络的。并且大多数学生上网是玩游戏,极少部分是为了学习。从这方面看来,大学生上网的自我约束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是令人比较担心的。
3.网络消费类别。(1)网络消费类别――男生部分。据统计,网络消费中,Q币占46.4%,VIP会员卡占24.1%,点卡、游戏币50%,其他占19%。从数据中可以得知,男生在网络消费中的网络游戏这块花费比较的高,所以我们针对男生的网络游戏这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问卷,以便得到更加科学的分析数据。(2)网络消费类别――女生部分。据统计,网络消费中,Q币占41%,VIP会员卡占12%,点卡、游戏币24%,其他(QQ黄钻)占23%。从数据中得知,女生在网络消费中,对于网络游戏这块的消费并不是很突出,而是更多用于网络购物上,所以我们针对于女生的网络购物这一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数据追踪。
4.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网络游戏。在调查问卷过程,我们发现男生在网络游戏这块的消费比较多,而女生就比较少。所以本文只针对于男生的网络游戏消费现状进行研究。(1)网络游戏月平均消费额。从调查问卷统计看来,月平均消费额为0元~50元的为72.40%,50元~100元的为10.34%,100元~200元的为13.40%,200以上的为3.4%。在问卷过程中,发现玩网络游戏中一般购买游戏虚拟品的占到了35%,虚拟游戏币占到了31.25%。在对男生的调查中,普遍发现男生参与此类虚拟的网络游戏,主要基于这些网络游戏能给予他们在实际生活当中无法感受到的成功感。(2)网络游戏时的心态。经数据统计,玩游戏的心态其中心情烦闷的为14.1%,心情愉快的为42.3%,不清楚的为33.8%,其他的为9.8%。从数据可以得出,许多男生在玩网络游戏的时候,都是心情愉快的,这也折射出另一个问题,男生之所以热衷于网络游戏,这是不是和网络游戏带给他们的感觉有关呢?这就要涉及到心理学的问题。
5.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网络购物。在调查问卷过程,我们发现女生在网络购物这块的消费比较多,而男生就比较少。所以本文只针对于女生的网络购物消费现状进行研究。(1)网络购物的消费额。据统计,其中100元以下的为74.2%,100元~500元的为25.8%,500元~1 000元的为0%,1 000元以上为0% 。从数据看来,女生对于网络购物还是比较科学的,只是对于小额的物件,会想到从网上购得。其实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现在的网购的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完善,网络上的规章制度还是会受到各界的质疑。(2)网络购物的可信度。据统计,其中90%~100%的为11.7%,60%~90%的为58.8%,40%~60%的为26.5%,40%以下的为3.0%。可见,大家都只是中度的相信网购的安全度,这与网络的开发性,变化性都是密不可分的。
二、问卷的分析
1.男生普遍喜欢网络游戏的心理学分析。(1)追求个性的消费心理。在当今社会中,大家都喜欢赶时尚潮流,喜欢当时尚达人。许多大学生富于想象、渴望变化、喜欢创新、有强烈的好奇心,这些大学生所特有的,尤其是男生身上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使得网络消费、尤其是网络游戏的消费,备受大学生的青睐。(2)追求表现自我的消费心理。在很多时候,许多男生打游戏并不是单单为了消磨时间,更多的是为了在自己的朋友前,炫耀自己的等级,自己所谓的能力。其实很大部分这些所谓的“能力”都只是对键盘的操作能力,在现实社会中,并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3)追求安慰的阿Q心理。许多人在自己在现实社会中无法得到成功感时,就会寻找另一个世界的成功感来填补自己心中空有的成功感。在另一方面,男生天生的大男人主义,更是加剧了这种心理,所以男生会比女生更加容易沉溺于网络游戏带来的,换言之,就是更加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
2.女生普遍喜欢网络购物的心理学分析 。(1)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心理。在网络上购物,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只要鼠标动动,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就送货上门了。(2)追求时尚的消费心理。由于交通许多原因,在实体店里,未必能找到当今最时尚的东西,所以许多时尚达人们很喜欢上网搜索到底现在流行什么,哪里有卖,哪里便宜,所以往往都会选择网络购物,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3)追求便宜的小市民心理。贪求便宜货向来都是女生们的“风格”,在网络上购买到的商品都比较便宜,这时候,女生们的小市民的贪小便宜的消费心理,就开始作怪,甚至掩盖了商品本身的问题。
三、 网络消费所存在的问题
1.网络游戏所存在的问题。(1)易助长盲目攀比,高消费。男生之间的对比是在所难免的,但是过度的对比引来了盲目攀比,就不是相互竞争所希望带来的结果。但是这种现象,在男生中间普遍存在。这样的结果就是双方都付出巨额的网络游戏的消费。(2)扭曲了暴力的真正面目。许多网络游戏中采取的都是打打杀杀的网络游戏情节,这对于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误导,使他们认为暴力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从而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
2.网络购物所存在的问题。(1)网络购物的安全度问题。在网络购物时,都要输入自己私人的银行账号以及密码,而当今的网络并不是非常安全的,黑客很有可能会窥看你的私人资料,常常会导致现实生活中,一些不可恢复的致命危害。(2)网络购物的信誉度问题。毕竟是在网络上看到照片,这会与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或多或少会有些不同,再加上,与销售商的远程沟通,远距离的买卖,商品的信誉度就备受质疑了!现在的网店刷记录现象也非常普遍存在。
四、 对于网络消费问题提出的建议
1.开展网络消费教育势在必行。网络对于大学生而言,终究是一件新兴事物,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引导,加强网络的教育普及。但是当今社会上却存在着专门进行杜绝网瘾的机构,其实网络消费教育并不单单是用一些近乎暴力的手段来杜绝学生对网络的过分沉溺,我们应该更多的是引导,而不是强加暴力,这不仅不能达到网络教育的结果,更多的会带来更大的灾难,当今的“网络戒瘾所”事件就是一个血淋淋的教训。(1)开展网络消费风险教育。针对于女生过分沉迷于网络购物的现象,相关部门应该加紧网络消费风险的教育。可以开展知识讲座,利用校园传媒进行网络消费风险教育。告诫大学生在网上购物时务必看清产品的相关信息。(2)网络购物与电子商务市场的基本知识教育。可以在大学里开设《电子商务经济学》、《网络消费常识》等消费教育课程。也可以开设相关的公修课,将网络消费真正的变成大学生应该学习的课程。(3)网络文明教育。开展以“网络消费法律知识”为主题的文化节,可以开展模拟法庭之类的活动,将这些案例更加的深入人心,给那些至今还未醒悟的同学敲响警钟。
2.整治不法行为。在网络世界中,由于存在很多的法律空洞,所以让有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导致了网络世界的不安全性,不合法性的问题频频出现,对大学生的威胁也是可见一斑的!所以应该引起相关行政、司法部门的注意。(1)严厉打击网店的刷记录行为。现在许多网点为了能提高自己的信誉等级,就找黑手进行小额刷记录,这样的现象不仅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一种侵害,也是对国家的司法制度的一种藐视。所以相关国家部门应该加大力度打击这一现象,以便真正的保证消费者的权益。(2)杜绝网络黑客的侵入。在中国,网络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所以很多网络黑客经常会侵入私人的计算机,盗取私人的隐私,这对公民造成许多的危害,相关部门应该提高自己的技术,必须要在短时间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3)在网络游戏的发行环节,要严格把关,杜绝不良的网络游戏流入市场。现在许多开发商为了能谋取最大的利益,不惜将许多不应该展露的事物,都放进自己的游戏中,以便哗众取宠。工商管理部门应该加大力度稽查这方面的产品。
参考文献:
[1]杨春荣.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经济学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陶国富.大学生网络心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5)
篇5
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违法犯罪凸显其数量递增,犯罪率上升,领域扩大现象,从统计可以看出,刑事犯罪中70%是大学生犯罪,青少年犯罪中大学生犯罪占到了17?。而且,大学生犯罪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当前国内的整个犯罪体系中青少年犯罪占到约80%,青少年犯罪每年新增加15万,年平均增速达到了2%~3%,增长态势非常显著。另据资料显示,某高校在校大学生犯罪率2001 年比上年上升300%,2002 年同比上升120%[1],一串串的数据彰显出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严峻的事实,大学校园里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呈明显出上升趋势。
二、犯罪行为危害性强,暴力犯罪增多
目前我国教育考试体制的弊端,学校、家长不重视品德教育,片面追求应试成绩,忽视了理想、信念、品德教育,造成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严重错位,对人生及社会的认同发生错误。在家中,家长把子女奉为掌上明珠,骄横霸道,为所欲为,心理健康严重受损。正处于活力旺盛期的大学生,争强好胜、思想偏激、容易冲动、易走极端,情绪、情感很不稳定,情绪化严重,自控能力较差,同时缺乏道德观念的约束,法制观念淡薄,其犯罪往往手段极其残忍,情节极其恶劣,呈现出残酷性、暴力性特征,令社会震惊,最典型的案例当数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其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非常恶劣,引起了整个社会对大学生犯罪的更多关注。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类型的典型性
从我国的相关资料和社会现实情况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的类型主要集中在侵财型、暴力型、性犯罪和网络犯罪。
1、侵财型案件比例高,代表性强 大学生违法犯罪主要表现为盗窃。据北京、上海、西安等地的调查显示,盗窃案件约占大学生犯罪总数的50%,个别高校高达60~70%[2]。因此在大学生整体违法犯罪中侵犯财产型犯罪占很大比例。大学校园的小偷小摸现象经常出现,小到纸笔文具、课本、参考书、校园一卡通,大到钱包、自行车、手机,甚至笔记本电脑……。另外,抢劫、抢夺、诈骗、侵占、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的行为也时有发生,只是比例不大,但也应引起警惕和监控。
2、人身伤害型案件比例较高,危害性强 大学校园内打架斗殴、故意伤害、杀人、抢劫、等人身伤害行为比较集中。据某监狱对大学生在押犯的罪名统计,抢劫罪占23.95%,故意伤害罪占8.06%,故意杀人罪占4.79%,罪占3.90%。暴力型犯罪占所调查总数40.70%,占有极其高的比例[3]。根据司法部门的最新统计数字,以人身伤害犯罪(20%)和性犯罪(5%)为代表的暴力型犯罪占到大学生实施的各类违法犯罪总数的25%以上。这类案件在高校内屡屡发生,严重妨害了校园安宁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3、性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伤害性强 大学生的年龄普遍在18~25周岁之间,生理发育渐趋成熟,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对性普遍持开放态度。据调查,有近50%的大学生对婚前同居行为表示“可以理解”。少数大学生对待婚恋问题不够严肃,有的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4]。同时,过去性违法犯罪,其主体几乎都为男性。但近几年女大学生主动参与、实施性违法犯罪的情况很普遍,在违法犯罪的学生中,性违法犯罪占21.9%。当前对待大学生性违法犯罪问题,更需要重视、科学引导。
4、网络犯罪不断增多,辐射性强 当前,90%以上的大学生都上网,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进行网络盗窃、网络传毒、网络传销、利用网络窃取国家安全机密和危害国家信息安全的案件时有发生。利用网络宣传违法信息,下载和传播信息的情况也时有发生[5]。近年来,利用网络进行违法犯罪的案件快速增长,有些大学生常常利用网络作为违法犯罪工具。因此,大学生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的案件数量还将继续增长[6]。
四、共同犯罪现象突出
大学生青春期这种乐于合群、容易结伙的心理需求,往往使其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讲究一些哥们义气,拉帮结伙。在青少年违法犯罪中,约60%~70%属于共同犯罪。尤其对远离父母的外地学生,以加入所谓的团体为靠山,致使合法自我保护之风被扼杀,而且在团伙中极易造成犯罪心理的互相感染,一旦个别人有不良动机或犯罪意向,在从众心理影响下,便会出现连锁反应,造成群体效应。
五、大学生犯罪趋于社会化
高校是半社会化的场所,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一个缓冲时期,当前高校是开放的,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大环境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它既是社会政治的"晴雨表",也是社会违法犯罪的"晴雨表"。社会中某些违法分子利用大学生的心理弱点进行渗透,致使其违法犯罪具有内外勾结和相互交融性。据某高校统计,该校2001年大学生所犯刑事案件中,有27%都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有关[7]。大学生违法犯罪呈现出社会化倾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更加困难。
六、大学生违法犯罪时间的规律性
篇6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司法部等部委联合开展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在北京启动,该行动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增强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称,目前,我国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但受到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学习紧张,生活枯燥,处于超负荷状态;有些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下降;有些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据介绍,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至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目前,儿童的肥胖率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2005年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校园案件2.2万起。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的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03―31)
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
团中央、国务院新闻办等13家部委和光明日报3月22日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切实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社会各界着眼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建设体现时代特点、符合青少年需求和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网络文化。
《通知》指出,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要大力繁荣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绿色网络内容,积极建设服务青少年发展要求的绿色网络载体,切实营造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绿色网络场所,大力培养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绿色网络人才,不断壮大引领先进网络文化的绿色网络组织,努力推动标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绿色网络产业。
《通知》强调,要重点开展“最受青少年喜爱的绿色网站”评选活动、“数字虹桥计划”公益活动、中国青少年电子竞技大赛、绿色流媒体进校园活动、中国青少年网络发展论坛、“中国青少年创意文化奖暨中国创意产业十大青年领军人物”评选等活动。
(摘自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 2006―03―26)
专家指出家庭“冷暴力”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宁夏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近日对咨询的400份问卷分析发现,困扰青少年最多的问题是父母与子女无法沟通,其中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更有上升趋势。
宁夏武警总队医院心理医生孙香萍说,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教育“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冷暴力”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首先,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有的家庭父母整天沉湎于麻将桌前;其次,父母批评过度,甚至是全盘否定。这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最后一种就是威胁恐吓类,父母用“考不了高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去”这类语言威胁孩子。这些“冷暴力”很容易影响青少年性格的成长,可能会导致孩子有退缩性人格或性格暴躁,富有攻击性。
所谓退缩性人格就是孩子不自信,自卑感强,不敢与人交流。有的孩子长期受到“冷暴力”,性格逐渐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3亿人,保守估计有5000万所谓的“差生”,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歧视和白眼让他们消极自卑,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由于心理压力过重,患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周运清认为,“冷暴力”实际就是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的一个表现形式,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只是一味要求,并没有真正去了解他们,久而久之,相互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深。现在青少年自杀的数字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些走向犯罪的孩子,多半都是被学校和家长“拍死”的“差生”
(摘自中国网2006―03―26)
未成年犯罪逾七成用暴力
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从1997年起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未成年人犯罪近些年来日益呈现出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占75.7%。
今天上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了有关当代未成年人法律问题的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报告,从1997年起,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又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占全部刑事犯罪人数的比例越来越大。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和盗窃,在押未成年犯中上述犯罪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64.4%、11.3%、10.5%,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报告认为,青少年犯罪原因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
一是两成多未成年犯出自单亲家庭。在对全国2418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中,自述家庭经况“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未成年犯占总数的25.1%,农村高达323%。在被调查的2418名未成年犯中,24.4%(591人)的人与亲生父母均不生活在一起,23.3%(563人)的人与亲生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生活在一起。
二是三成多未成年犯很少受老师表扬。在闲散少年犯中,有33.4%的孩子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而14.6%的孩子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两者占了城市闲散少年犯总数的近一半。对于那些由于不良行为受到学校处分的同学,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他们应该离开班集体,被同龄人排斥。对城市闲散少年犯调查发现:他们当中经常去歌舞厅的占了50%,经常去录像厅的占了45%,经常去游戏厅的竟然占了将近70%。
(摘自《法制晚报》2006―03―23)
武汉: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大格局
将于今年“六一”前后举办的“为了明天――武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目前正紧张筹备。记者日前从该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这次有规模、有影响的展览活动,只是办理落实该市政协一项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提案的举措之一。展览将收录包括“社会关爱”、“健康成长”、“警钟常鸣”、“标本兼治”、“展望未来”等内容的图片500余幅、案例50余个,有关专家将到展览现场开展法律、心理咨询。
今年1月上旬,在武汉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该市派九三学社递交了一份“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后经立案定为78号提案。该提案既分析了当地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多重原因,又提出了在全市司法机关、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联手开展预防的一些切实可行举措的建议,即加大整治校园周边及社区法制环境,减少对青少年的心理侵蚀,建立心理咨询网络,做好青少年犯罪前心理预防;加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动员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控制“犯罪边缘”;加强青春期教育,预防青少年性犯罪;总结“教育、感化、挽救”典型经验,全力预防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等。
今年3月中旬,武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机构依据相关职能,将办理该项提案的具体措施分解到当地公安、检察、法院、教育、共青团、妇联、民政、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新闻
等十余个部门。记者了解到,该市检察机关目前正依据自身职能,总结、探索、试行对可捕可不捕、可诉可不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审查逮捕、审查工作新方式。犹如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所“描述”:江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大格局正在构建形成。
(摘自正义网http://www.jcrb.com 2006―04―05)
从网迷少年杀人看青少年犯罪趋势
从市法院列出的《抚顺地区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绝对数量逐年增长,2004年案件数量已经是1998年的4倍,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罪犯占全部刑事罪犯比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达到8%。
市人民检察院出具的《抚顺市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中显示:2002年至2004年,我市共受理审查案件5913件, 854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043人,缓诉13人,不31人,1999人。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受理审查人数的23.92%;从犯罪类别分:犯杀人罪67人,犯抢劫罪694人,犯盗窃罪467人,犯罪69人,犯伤害罪512人,其它犯罪214人;从犯罪类别可以看出,犯抢劫罪居多,伤害罪位居第二。
市公安局有关调查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4年违法犯罪的2991名青少年中,14岁-16岁的358人,17岁-18岁的有531人,19―25岁的有2102人。违法犯罪成员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犯罪主体的年龄有所提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抢劫、伤害等犯罪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三类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88.2%。
(摘自抚顺新闻网http://fushun.nen.com.cn 2006-03-30)
广东起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招聘未成年人参与
经过3个月的起草,《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开始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未成年人参与《条例》起草小组引人关注。
《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网日前已开通。负责这项工作的共青团广东省委还将召集各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对《条例》的起草、修改提出意见。《条例》起草工作小组也将深入到未管所和未成年劳教所,分别召开未成年犯和未成年劳教人员征求意见座谈会,让他们结合自身违法犯罪的原因,对《条例》提出意见。
眼下,招聘未成年人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报名开始才几天,就有不少未成年人或打电话或上网报名,要求参加。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未成年人不具备起草法律的能力,让他们进入起草小组,“作秀”成分大于实际意义,立法机构应该谨慎操作。
(摘自《人民日报》2006-04-06)
新研究显示:活泼好动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那些经常到户外锻炼身体的青少年较之常常待在家里看电视的同龄人,前者染上吸烟、酗酒以及其它一些不良习惯的可能性要明显小于后者。此项研究是由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组织完成的,研究对象为将近1.2万名初、高中学生。研究报告已经刊登在最近一期的《儿科医学》杂志上。
研究发现,与那些将大部分闲暇时光花在看电视上的同龄人相比,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通常拥有更强的自豪感,更为优异的学业成绩,同时也更不容易出现诸如吸毒、吸烟、酗酒以及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等危险行为。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的彭妮・戈登・拉尔森博士说:“总的来说,无论具体参加的是哪一项项运动,那些爱玩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的确要好于总是坐在电视机前的同伴。”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必须在课余时间加入到某支足球队中。研究结果显示,诸如轮滑或滑板等有时会令成年人皱眉头的“另类”运动同样可以带给孩子们更多的自豪感与更低的染上坏习惯的可能性。按照拉尔森的说法,轮滑比看电视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结论可能会让某些成年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总是将喜爱轮滑的孩子们视做调皮捣蛋者。目前,美国很多公共场所都禁止人们玩滑板,而一些社区也反对在当地修建滑轮公园。
拉尔森还指出,不仅父母们应当鼓励自己的孩子积极投身于其所喜爱的各项运动之中,而且学校和社区也应该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在其它一些同类研究中人们发现,那些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参加运动的孩子们会比同年龄的“电视爱好者”更不容易沾染上从酗洒、吸毒到青少年犯罪在内的一系列不良行为。研究人员则在该报告中表示,本次研究进一步强调了父母在其子女的健身运动中所充当角色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如果父母不陪孩子玩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自新疆新闻在线http://www.xjbs.com.cn 2006―04―06)
美国华盛顿地区女流氓势力发展迅速数百个团伙横行
华盛顿官方表示,近年来华盛顿特区的女流氓势力发展相当迅速,数百个女流氓团伙在该区肆意横行。而这已成为当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华盛顿特区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布里奇特・米勒向媒体介绍称,目前华盛顿地区有超过270个女流氓团伙。这些团伙大多形成于一些中学和社区。她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她们使用的凶器从棒球球棒到冰锥什么都有。这些女流氓团伙已经使校园成为她们的“战场”,在这里她们要用暴力来获得家里无法得到的尊重和认可。
据美国联邦司法统计局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中,法院受理的男性犯罪案件的年增长率为3.3%,而同期女性犯罪案件却以每年5%的速度迅速增长。2003年,华盛顿当地法院判决的女性青少年犯罪人数为445人,而一年后的人数则激增到了571人。这已经成为困扰当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华盛顿当地政府正在设法解决。
(摘自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3―31)
法国:防犯罪从娃娃抓起 引发争议
法国政府计划出台一项法律草案,希望从幼童开始预防犯罪,而不是从第一次违法之后才开始行动。因此,年满3岁的儿童就可能被相关部门“入档”。
据哥伦比亚《时代报》日前报道,根据法国卫生和医学研究所一份《青少年反常行为》的研究报告,法国政府计划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提早采取行动。
根据这项计划,校医将成为“心理警察”,负责观察3岁到6岁儿童的反常行为。研究报告指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某些行为可预示儿童是不是“危险”,是否会发展成“未来的罪犯”。这些行为包括:情感缺失、控制欲望、缺乏廉耻心、难于管教、有攻击性心理、情绪化、冲动以及道德意识不强等。
有5万名教师、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联合署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这项计划,认为这会扰乱学校、心理医学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他们指出,儿童的一些无心行为或恶作剧更多的是“一种病理学卜的反应,而不需要提前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加以制止,如再教育或心理治疗等”。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6―03―27)
俄对犯罪分子日益低龄化表示担忧
俄罗斯内务部官员韦杰诺夫日前说,俄内务部对俄犯罪分子年龄逐渐下降的趋势感到担忧。他透露,仅去年一年,因未达到法定服刑年龄而被免予的青少年犯罪分子就达7.3万人。据俄内务部提供的数字,俄去年超过112万未成年人因犯案而进过警察局,其中55.5万人从事了一般的违法行为,另有5.8万人正在被通缉。
韦杰诺夫指出,俄未成年人犯罪中重新犯案比例上升也令人担忧。他说:“去年超过1.9万未成年人犯有前科,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过去曾被判缓刑。”
韦杰诺夫认为,导致未成年人重新犯案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法庭经常对他们使用刑法第90条进行处罚。该条款规定可以对青少年犯罪分子只采取教育措施。此举“使这些青少年又回到原来诱发其犯罪的环境当中,导致他们重新犯罪”。
韦杰诺夫指出,现在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为此,根据内务部的建议,政府将成立一个未成年人事务及权益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
篇7
近年来,国际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我国类似事件也逐渐增多。个别施暴手段恶劣,引发社会热议,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校园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校园欺凌使学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身体伤害,学校管理面临诸多挑战。遏制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和蔓延,构建和谐校园,成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学校治理能力,促进社会治理升级的重要课题。
1.校园欺凌的出现、演变及现状
“欺凌”在《辞海》解释为:“欺负,。”目前,校园欺凌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校外不法人员对在校学生实施欺凌;二是学生间相互实施欺凌;三是师生间实施欺凌。本报告主要探讨的是第二种,即在中小学发生的同学间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的行为。欺凌具备以下三个特征:重复发生性、伤害性和力量不均衡性。
校园欺凌由来已久,不仅存于在中国校园,西方国家同样如此。但是,为什么近几年校园欺凌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呢?
(1)呈现蔓延趋势
2015年日本政府公布的《儿童和青少年白皮书》显示,日本校园欺凌现象普遍,近九成学生曾遭遇校园欺凌。从2007年小学四年级到2013年初中三年级的6年间,只有13%的学生表示从未遭受校园欺凌,从未欺负过他人的学生只占12.7%。据统计,2014年至2015年,媒体曝光的内地校园欺凌暴力事件共43起。海珠区“青年地带”项目2014年对广州1447名初一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5.2%的初一新生表示曾经遭受同学言语上的恶意骚扰,有29.6%的被访者表示在过去一个月遭受过同学故意拳打脚踢或者推撞。
(2)暴力倾向加重
欺凌者的行为性质越发恶劣,并借助网络的传播对受害人造成二次伤害。从殴打发展到更严重且残酷的施暴行为,并有意拍照录像记录炫耀其过程。如某县级中学8名女生对一名初一女生进行群殴,她们模仿网络中的打人视频,将过程拍摄下来并上传网络。某市一名初中生被高年级学生索要钱物,拒绝后遭到殴打,对方用手机拍下殴打和侮辱的过程并发送给其他学生和学生家长。
(3)欺凌方式翻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网络欺凌呈高发态势。日本兵库地方教育委员会的一项调查显示,10%的日本高中生曾经收到来自电子邮件、网页、博客的骚扰和威吓。2013年11月,粤港澳相关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73.7%的受访者曾于过去一年间目睹过网络欺凌行为,17%曾欺凌其他人,63.7%则曾被欺凌。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发生过多起因网络欺凌导致儿童自杀的惨剧。
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欺凌事件,从涉事群体的角度看,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首先,呈现低龄化趋势。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以2015年1至5月媒体曝光的40起校园欺凌事件为例进行分析,发现75%发生在中学生之间,其中初中生占42.5%。其次,女生频频成为“主角”。近年来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案例越来越多。最后,在流动、留守儿童密集的地方,欺凌事件往往呈高发态势。
2.校园欺凌的原因分析
产生校园欺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五方面。
一是家庭教育缺失。校园欺凌频发,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很大关系。华中师范大学针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研究显示,90%以上的暴力少年在家庭教育上均存在缺失。从地域和群体上看,在县城、农村、城乡结合部等地方,在单亲家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群体,校园暴力易发、高发,这表明家庭教育的缺失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负面影响。
二是学校育人环境单一。一些中学为了升学率不惜减少学生们的休息时间,不开或者少开德、体、美、劳等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用文化成绩给学生排名,致使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出现焦虑、报复、暴力等心理倾向。
三是教师关爱缺位。在现实生活中,中小学生往往会在交往需要与是非善恶之间产生迷惘,引起心理冲突;在人生需要与人生目标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压力;在升学压力与学习能力之间产生矛盾,引起心理对抗。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化解,再加上教师教育方法简单,态度粗暴,那么有些学生将会由惧怕、压抑过渡到暴力对抗,最终导致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是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社会文化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既有积极、健康、向上的,也有消极、落后、腐朽的,这些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作用更多、更快、更直接。当前社会上的一些消极恶劣现象,如黑恶势力欺行霸市、恃强凌弱,某些影视片对欺凌、暴力场面的过度渲染,也强化了一些学生的欺凌意识。
五是干预机制滞后。校园欺凌的干预滞后和低犯罪成本,使得欺凌事件出现了愈演愈烈的趋势。很多校园暴力案件虽有警方介入,但依据现行法律,对未满14岁的未成年人不追究刑事责任,此类事件多以批评教育作结。2015年6月在美国洛杉矶发生的一起三名中国学生欺凌一名同班中国学生的暴力事件,引起了中美关于如何处理校园暴力事件的讨论,在美国,往往通过校园警察、公共安全官员或司法程序处理;而在中国,往往作为违纪处理。
另外,就被欺凌的学生而言,也有在性格方面的明显弱点。如有些学生性格懦弱,逆来顺受,缺乏同学间交往的灵活应对能力;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又对同学的言行过分敏感。
二、政策措施与国际借鉴
1.政策措施
(1)有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的人身保护、安全教育、预防犯罪等从法律层面予以规定与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指出:对于在学校接受教育的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学生,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互相配合加以管教;无力管教或者管教无效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将其送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013年修正本)》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学校、家庭等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上的职责、教育、预防、矫治、法律责任以及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等进行了明确,要求各方面共同参与,各负其责,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2)教育部有关政策
2006年,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基〔2006〕13号),要求(班主任)了解和熟悉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潜能,善于分析和把握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身体、心理的发展状况,科学、综合地看待学生的全面发展,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可能出现不良后果的问题。2012年,教育部修订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3)各部门联合出台政策
2006年,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23号)指出,(学校)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的,应当及时告诫、制止,并与学生监护人沟通。2011年,文化部、教育部等八部委印发《“网络游戏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实施方案》(文市发〔2011〕6号)提出,养成积极健康的游戏心态,克服攀比、炫耀、仇恨和报复等心理,避免形成欺凌弱小、抢劫他人等不良网络行为习惯。2013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3〕12号)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家庭、学校有针对性地对有不良行为学生开展法制教育。
2.国际借鉴
(1)日本
日本校园欺凌现象较为严重,也较早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2013年6月,日本参议院审议通过《防止欺凌对策推进法》,要求文部科学大臣与有关行政机关密切协作,制定出有助于防止校园欺凌的综合且有效果的基本方针。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欺凌防止对策。地方自治体成立由学校、教育委员会、儿童咨询机关、法务局、警察等机关组成的“欺凌对策联络协议会”。
(2)美国
在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加强立法,通过制定欺凌行为认定标准和严惩欺凌行为,遏制校园暴力。美国政府规定,对未满18岁的校园欺凌涉案者,法院通常以辅导警告等方式处置。但如果后果严重且施暴者有前科,即便是未成年人涉案,也可以当做成人刑事案件审理,按成人标准定罪量刑。2015年洛杉矶当地时间6月18日,3名中国留学生因校园霸凌被控酷刑折磨罪、绑架罪等6项刑事重罪,已分别被判6年、10年、13年监禁。
(3)德国
德国特别重视从根源上寻找问题解决之道,幼儿园和小学从一开始就对孩子进行“善良教育”。“善良教育”是德国儿童接受人生启蒙的第一课。德国把网络欺凌和校园欺凌结合起来并案处置,将道德教育渗透于各项实践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从源头上有效遏制了校园欺凌及网络欺凌的蔓延。
三、治理对策及建议
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与整理后,就校园欺凌当前的发展态势,提出如下治理建议。
一是构建学校有效干预机制。建立起校园欺凌的程序化处理,包括早期预警、及时上报、事中处理以及事后心理干预等全方位机制。学校成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构建应急机制, 对于严重违反校纪校规、扰乱正常的校园秩序、暴力情节严重的学生,应遵照相关规定严厉惩戒,对校园欺凌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控制。
二是创设和谐的校园环境和良好的班集体。首先,应加强培育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其次,建设温馨和谐的班集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为同学间的交往创造良好的机会,形成团结向上、互助友爱、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后,正确处理欺凌行为。对学生间发生的轻微欺凌行为,应采用合理方法,切忌当众训斥、武断批评,多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从而减少学生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是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应将法制教育纳入课程计划,利用文化长廊,开辟法制教育专栏,开展普法知识讲座、竞赛、模拟法庭等,切实提高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的意识与能力,逐渐养成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良好习惯,更好地防治校园欺凌事件。
四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倡赏识教育。教师要多夸奖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减少学生因受挫或缺乏自信心而产生的欺负行为。推进自我教育。中小学生要自信、自强、自尊、自爱,对自己的未来要充满信心,提高自己的抗挫折能力,正确面对未来以及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加强心理辅导。学校要配备心理健康教师,建好心理辅导室,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及早排查学生的心理障碍。
五是开发交际交往的校本课程。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交际、交往、交流,让学生学会与他人交往,尊重他人,善待他人,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可以从建立关系、维持关系、冲突解决三个方面开发系列校本课程,不断增进学生的人际交往与处事能力,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学会自我调节,避免激化矛盾,从而防止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六是探索开展学校社会工作。探索引进专业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给学生特别是处于困境的学生提供专业的服务。社会工作者主要通过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某些问题,包括对学生个体欺凌行为的修正,对学生群体的预防教育,协调家庭、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有效实现教育功能,以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
七是加强师资培训。要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及时疏导心理问题,以防患于未然。要加强包括防治校园欺凌技能在内的师资培训,在职前教师教育标准中要突出教师在纪律管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对在职教师进行反校园欺凌方面的专业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识别校园欺凌和进行早期干预和行为矫正的方法。
八是重视家庭教育方式。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要发挥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恰当的方式关爱孩子,做到不溺爱、不专制,指导和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问题。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设立家庭教育咨询机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提高家教水平。
篇8
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常表现为一群女生(加害者)对某一个或某几个女生(受害者通常是一个)的虐待、折磨和,其时间少则一两个小时,多则通宵达旦,手段更是花样繁多,从谩骂到殴打再到性,无所不有,给受害者的身体和心理都造成难以治愈的伤害和痛苦。这些暴力行为的性质都已经触犯了刑法,而且这种犯罪性质的少女校园暴力行为近年一直呈现增长态势。
校园女生暴力事件层出不穷
据调查发现,少女暴力犯罪在数量上呈直线上升趋势。她们实施暴力的手段比起男孩子有时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校园暴力案件中,施暴者与被害人多为同学、邻居关系,以女性为受害者的案件占全部案件的60%,犯罪地点多集中在学校的宿舍、校园隐蔽地区和上学放学的路上等。
人们一般认为,实施这种暴力行为的女生应是所谓的“差生”和“不良少女”,然而大量案例表明,优等生也加入了施暴者的行列,而且施暴手段之残忍不在前者之下,并且,施暴女生有低龄化的趋势。据相关研究者的统计,最小的女生仅为9岁。职业技术学校、艺术学校等住宿制学校是此类事件的多发地。
女生的这种校园暴力行为与一般的打架斗殴、勒索钱财或男生间的暴力冲突等校园暴力相比,有其独特之处。首先,女生的校园暴力行为往往是群体行为,表现为一群女生对一个女生施暴,加害者在数量上比受害者多得多,处于绝对的强势地位,或由其轮流对受害者进行攻击,或虽然只有少数几人或一人攻击,但群体中的其他人均保持冷漠的袖手旁观态度,放任或容忍对受害人的攻击。
调查显示,女生的暴力多发生在寄宿制学校。女生暴力行为多带有游戏性质,表现为虽然手段多样,方式残酷,但仍摆脱不了游戏型攻击的影子。对受害者的攻击并无功利目的,只是内心某种不良情绪的发泄。同时,将攻击他人作为一种娱乐方式,从受害者求情、告饶、痛苦和挣扎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女生校园暴力行为中经常出现迫使受害者、强迫受害者做猥亵动作、拍摄记录受害者遭受的过程并加以传播等现象,给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
“粉拳”为何成“铁拳”
1 暴力文化为催化剂
暴力文化是女生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电视、电影、动漫和网络世界传递的“有仇必报”、“暴力至上”等观念,以及部分家长“不要示弱、不要吃亏”的过激教育,使得青少年无论男女一有机会便在现实生活中大打出手。在当前的女生校园暴力事件中,往往伴随着为数不少的旁观者,他们或袖手旁观,或起哄助威,甚至还冷静拍摄予以解说。这些现象表明,当前的青少年已经开始接受弱肉强食的暴力逻辑,潜意识中已经开始以强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无视弱者受欺侮时的感受。
现如今,暴力文化的传播已经不限于传统媒介了。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各种网络暴力视频、图片、游戏等拓展了暴力文化对青少年影响的广度与深度。暴力文化中的主角也不再仅限于男性,各种视频、音像、游戏等都开始宣扬女性暴力,塑造出一大批威风凛凛的“大姐大”、冷酷无情的女杀手、歇斯底里的野蛮女友等形象。这些形象俨然已经成为许多少女心中的偶像和某些不良少女竞相模仿的对象,受这些人物的影响,女孩子们也把使用暴力作为了解决问题的最终手段。
2 缺失的性别教育
有专家认为,女生暴力事件增多和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独生子女“中性化”有关。身为女孩子,却想象男性那样变成强势,于是模仿男性那样抽烟、爆粗口甚至打人,这折射出青少年群体价值观的变化。
女生中性化的出现,主要是受娱乐界、媒体界的影响所致。青少年追求个性以及盲目从众的心理特质,导致了她们的追星行为。但事实表明,青少年模仿的往往是明星或异性的服饰、装扮、发型、行为举止等外在表现,即一些表面化的内容,但却可能忽视了学习明星或异性的内在优秀品质以及适应社会的人格特征,忽视人格的完善,误读了中性化的意义,导致性别模糊。如女生理寸头、穿男装,说话大声吼叫,完全失去了女人的温柔淑女形象,这样的情况在校园里已经不是少数现象。
由于青春期女生的性别认同常常出现模糊所致。从幼儿园开始,女生就常常担任班干部等职务,比较强势,进入青春期后,她们潜意识里拒绝承认相对弱势的女性角色,于是出现了“姐妹党”,讲义气论姐们,但遗憾的是这种“义结金兰”多没用在正能量上,常常是“粉拳”变“铁拳”了。
从这里折射出我国中小学生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
3 忽视的心理问题
女生校园暴力还有着深刻的心理根源。犯罪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校园暴力的加害者常属于低自我控制者,具有冲动性格和暴力倾向,学生被害人常属于低自尊和低成就感者。具有病态人格特质的学生,因为不具有罪恶感,缺乏良好的人际关系,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爱和被爱的能力,无社会适应人格,其行为经常与社会规范相抵触,常常被本能的欲念所驱使,导致发生暴力或其他违法犯罪行为。
女生校园暴力事件,大多是出于嫉妒、报复的心理,其中,所谓的“情感纠纷”更易引发暴力事件。而学校和家庭也从来没有告诉过她们产生嫉妒和报复心理的原因是什么,应该怎样认识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怎样处理心理上的不平衡感。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正是这种长久以来积累的嫉妒心理无法疏导而爆发的结果。加害者施加于受害者的暴力行为不过是为了平复加害者因嫉妒产生的不平衡心理,而群体性的暴力手段则更能满足加害者的这种看到受害人被轮流折磨而倍感痛苦所获得的“补偿性”的心态。
4 缺乏“爱”的教育
相关研究发现,具有校园暴力行为的学生家庭具有这样一些特征:形式上或实质上的家庭破碎,家庭不和谐,家庭的经济水平低于一般家庭,父母染有恶习或者犯罪行为,等等。据某少管所调查统计,在210名少年犯中,因各种原因造成家庭不健全导致无人管教或心理变态的有87人,占41.7%。可见,女生校园暴力行为的出现与家庭关爱的缺乏、父母不良习性的影响有着较大的关联。
当前社会环境的一个不良倾向是人文关怀越来越少,不尊重也不关爱作为个体的人,自私自利泛滥,功利主义盛行,这些反映在教育上,就是以应试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模式。课程围绕升学考试设计,缺少人文教育和人性教育,忽略道德和法制的教化;老师和家长只看重孩子的考试成绩,只以成绩优劣来判断孩子的好坏,漠视他们的情感和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久而久之,孩子被同化或者说被训练成只对学业满腔热忱,而对道德素养、情感需求和付出都极其冷漠的人。
篇9
关键词 在线心理咨询;校园网;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97-02
Systematic Design of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Wang Junye
Abstract The paper presents a systematic design of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plat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lso provides a certain value of the reference for the network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ization and standardization direction.
Key words online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campus network; function modules
Author’s address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Qingdao, Shandong, China 266100; Yishui Campus, Linyi University, Yishui, Shandong, China 276400
1 前言
当今社会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大学校园内,网络聊天、BBS、E-mail、QQ空间、Blog等已成为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的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如学习生活的压力、角色转换、交际困难、情感困惑、就业压力等。对于这些压力处理不当而导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大学校园内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的案例也呈明显上涨趋势。每一起案件都会引发新闻媒体、网络等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各高校领导应引起足够重视并出台应对策略以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充分发挥互联网快捷方便的优势,弥补传统心理咨询方式的不足,开发一个高校在线心理咨询系统,不但实时地为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而且在学生隐私的保护和自尊心的维护方面也很有意义,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心理咨询活动的积极性,在咨询教师的指导下有效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并踏入社会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比传统的心理咨询,网络咨询不会受到各种客观现实条件的制约,来访者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在网上随时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活动,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选择咨询教师、继续咨询或退出。学校丰富的网络资源和快捷方便的上网方式,使得网络心理咨询深受大学生的欢迎,通过进行在线心理咨询,能够及时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把潜在的心理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在线心理咨询模式,也彻底解决了心理辅导教师过去受时间、地点约束的问题,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随时进行辅导,师生之间可以利用文字、语音和视频等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另外,在传统的心理咨询模式下,案例的保存和查询工作非常繁琐,而网络咨询在这一点上优势非常明显,利用先进的现代技术手段,特别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辅导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广泛地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问题。
2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前台界面设置构想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界面主要由10个板块构成。1)在线新闻:提供最新的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2)网站公告:与心理咨询有关的最新通知,如学术报告、心理讲座等。3)在线课堂: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开设讲座,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4)心理测评:为学生提供一个在线心理测试的平台,及时发现他们潜在的心理问题,尽早加以解决。5)在线咨询:由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为学生提供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及时解决他们的各种心理问题。6)案例查询:存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心理案例,供学生查阅和参考。7)心理论坛:给学生提供发表言论、相互探讨交流的平台。8)微博文章:以文字图片的形式相关心理文章,供学生阅读。每个咨询师都有自己的博客,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给学生更多的选择。9)在线预约:学生可自由选择咨询师,并提前预约。10)给我留言:学生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留言。
3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在线测评、在线查询、在线预约、在线咨询和心理课堂5个部分(图1)。
1)在线测评模块。通过该模块进行自我心理测评,便于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在线测评模块,通过后台试题库自动抽题组卷,供学生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给出相应的结论和指导意见。
2)在线查询模块。辅导教师可以通过查询学生的心理咨询记录,分析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辅导教师通过长期的跟踪,查看每一个心理问题学生的咨询过程信息,并对这些记录进行筛选和汇总,更好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能够尽早发现和预防学生较为普遍的各种心理问题。
3)在线预约模块。学生通过在线预约模块,和心理辅导教师提前预约,在约定的时间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各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然而辅导教师资源有限,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辅导教师的作用,实现心理辅导预约机制,只有得到预约的学生才能在约定的时间进行咨询,也便于辅导教师有选择地优先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进行辅导。
4)在线咨询模块。学生在线自愿选择辅导教师并加入相应的咨询室,和辅导教师进行交流和咨询。充分利用网络的先进特性,发挥网络资源的独特优势,方便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在线咨询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5)心理课堂模块。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开设讲座,让学生进行在线学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校园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网络已经遍布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为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但在线心理咨询系统的建设才刚刚起步,并且往往封闭使用。本心理咨询系统的课题研究,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心理辅导中的作用,提高心理辅导工作的效率,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全面推进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刘韧.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体系[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86-288.
篇10
(淘宝开店天猫电商必读,决战大数据时代必读,国内第1本将大数据与电商完美结合的权威之作!)
购买推荐
通过对“网络购物第一站”——比购宝(Boogle.cn)收录的博库书城、淘宝网、京东商城、亚马逊中国、当当网、苏宁易购、拍拍网、文轩网、中国互动出版网、99网上书城等众多含图书销售的网站,价格搜索显示,目前,京东商城该书为最低价,推荐购买。
内容简介
《电商大数据:用数据驱动电商和商业案例解析》重点介绍了电子商务数据驱动的理论和商业案例。作者具有丰富的电商团队数据化管理与运营经验。
全书共分三篇。上篇主要介绍了电子商务的战略、战术和数据驱动的思想,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电商模式;虽然上篇皆是从宏观层面切入,但是基本都使用了定量的描述方式。中篇介绍了数据如何产生实实在在的生产力,主要包括建立数据化体系的方法、广告的投放策略、艺术设计与数据驱动的融合。下篇是大数据案例,主要包括量化管理客服团队、大数据供应链管理、大型促销活动节点管理、客户“怪诞”行为研究、CRM及基于网络爬虫调整架上库存。
在《电商大数据;用数据驱动电商和商业案例解析》的目录中给出了200组客户67个维度指标的真实数据,这些源数据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为客户行为研究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
《电商大数据:用数据驱动电商和商业案例解析》适合独立B2C商城的高管、各种电商平台的店长和数据驱动相关从业者使用,也适合作为在校电子商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用书。
目录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监督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