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课题研究背景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科研课题研究背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ZigBee 物联网 智能校园 RFID
基金项目:陕西国际商贸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支持。
ZigBee技术
ZigBee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无线网络技术,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有自己的无线电标准,在数千个微小的传感器之间相互协调实现通信。这些传感器只需要很低的功耗,以接力的方式通过无线电波将数据从一个传感器传到另一个传感器,和目前的通信方式相比具有通信效率高等优点。ZigBee技术的发射功率低,非常省电; ZigBee协议免专利费,工作于免付费频段,成本较低;通信时延和从休眠状态激活时延短;一个星型结构的ZigBee网络最多可以容纳254个从设备和一个主设备,一个区域内可以同时存在最多100个ZigBee网络,而且网络组成灵活。此技术在工业控制、医疗监控、安防领域,物联网的无线定位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RFID技术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 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RFID 技术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由美国MIT大学提出,早期的物联网是以射频识别技术为基础的物流网络,但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物联网是通过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等,在物理世界实体的部署中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软件的集合,是其成为智能的物体。通过网络设备能够实现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等能力,从而实现了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互联。物联网是新兴的通信应用网络,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嵌入式软件、RFID、传感器及传输数据计算领域上。
“智能校园”体系构架
智能校园体现信息时代的特征,标志着速度和效率。智能型校园具有完善的通信网络提供工作的速度和效率。ZigBee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公司、企业都相继投入到对ZigBee技术的研究当中,此技术的研究应用能够为我们带来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ZigBee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的无线网络技术,非常适合设计智能校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1.智能自动点名系统。目前大部分学校教师在上课前均采用点名制考勤,一是为了督促学生充分利用上课学习时间,再者为了保证学校在校期间的安全。但教师点名考勤制度除了浪费时间外还存在着弊端,例如,刚开始上课时有的学生为了应付点名而到课,而在下课休息时又逃课,一堂课下来教师不可能多次进行点名。智能点名系统能够很好地克服以上弊端,而且不占用教室上课时间。智能点名系统由RFID电子标签身份卡、RFID阅读器、ZigBee无线网络传输等部分组成。在教室的入口处安装若干RFID阅读器,携带有RFID电子标签身份卡的学生进入教室后,ZigBee网络会将到课学生的情况通过校园网汇入到学校考勤管理系统中,表示出学生的出勤情况。上课铃声响后,学校考勤管理软件会统计出这堂课学生的到课总数和出勤率,便于校方及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
2.校门出入人员监测系统。校内人员均佩戴RFID电子标签身份卡(学生卡或教师卡),在通过校门时网络摄像头进行实时监控,识别到身份识别卡后报警系统不报警,表示进入人员为本校人员,可以通过,同时系统将记录他们进入校园的时间,若进入人员没有佩戴学校身份识别卡,系统则自动报警。此功能比普通的网络摄像头多了报警功能。若有校外人员来访,通过对来访人员身份的识别或相应证件的扫描,此时相关职能部门的办公室电脑会收到来访人员的资料信息,相关职能人员可以即时对是否同意访客进入进行批示。访客登记的全过程将由摄像机进行拍摄备案,并在来访结束后,系统自动记录访客离开时间。校门出入人员监测系统除了具有身份识别的功能外还应具有图像监控功能。
结束语
ZigBee技术和其他技术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各大公司、企业都相继投入到对ZigBee技术的研究当中,此技术的研究应用能够为我们带来很大的经济、社会效益。ZigBee作为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低功耗的无线网络技术,非常适合设计智能校园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因此研究如何利用ZigBee实现以传感器终端互联为目标的智能校园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ZigBee无线通信网络调研报告[R].
[2]潘涛.基于ZigBee传感器网络的煤矿安全检测系统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0,10.
篇2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的作用
第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将学生真正地引入到语文学习的情景中。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问,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可以集中精力来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就是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正确的回答出教师提问的问题,学生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第二,提高学生注意力。初中学生刚刚从小学松散的学习环境中脱离出来。因此,在上课的时候,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而这些现象仅仅依靠教师的批评教育是无法彻底改善的。但是,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提问等方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跟上老师的思路,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并通过他们自己的思路来进行归纳,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第三,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基本学科知识,还要养成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一般来说,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分为书面和口语表达能力两种。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最常用的就是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回答了教师的提问,提高了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锻炼了回答问题的胆量,还提高了语言表达的灵活性与准确性。这样可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现状
第一,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学生学习语文缺乏自主性。在上语文课之前,学生没有进行课前的预习,而在课堂上并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让学生进行预习。这样一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效果就会明显的“一问三不知”,课堂也就成为教师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地方。这样的课堂效率是最差的。因为学生的自主性差,在课前没有做必要的预习,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效果差。因此,教师就要采取相关的策略来改善这种情况,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第二,提问方式有问题。在初中语文课上,教师对提问时机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会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这样一来,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会愈加浓厚,学习效果也会越来越好。然而,如果提问的方法不对,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对学习不认真等。那些不适当的问题不能够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变差,学生不进行主动思考、想问题等。这样的提问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第三,问题答案的处理方式太过死板。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对问题的答案的处理方式太过死板。主要有以下三种现象:有的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并没有让学生来思考和回答问题,而是教师自己来回答;有的教师让学生来思考和回答问题,但是如果学生的答案有错误,教师就会立刻打断学生,并说出正确的答案;有的教师在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学生的答案有错误,教师不等学生回答完毕,就对学生胡乱批评,不能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
教师的这种行为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失去自主自考的动力,学生就会产生不动脑筋的想法。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也会让学生消极对待学习。因此,如果问题太难,教师应该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而不是教师自己说出答案;如果问题简单,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够正确回答问题。只有这样,提问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第一,少而精的提问。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进行提问,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而不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拥有量,因此,教师提问的问题,数量不要过多。
在学习《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课时,由于这篇课文是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爱护环境,所以教师可以设计出一个主问题:请大家说说罗布泊的美丽和荒凉。这样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找出过去的罗布泊以及现在的罗布泊情景。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就能够明确文章的学习目的这样可以让学生认真思考问题。
第二,循循善诱的追问。教师在学生回答了一个问题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追问。由于学生的回答在很多时候都是肤浅表面的,教师经过不断的追问,就可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深刻。这样让学生步步寻思,将问题进行深化,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完整、具体和透彻。
例如,在《斑羚飞渡》这门课中,教师可以采用追问的方式。“有没有同学了解斑羚这种动物的,请给我们大家讲讲?斑羚为什么要去飞渡呢?斑羚被猎人追赶到了崖边,这给大家暗示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学生回答,“斑羚被逼到了崖边,这是一个悲壮的故事。”“斑羚陷入了怎么样的处境?你们能在文中找到一个形象的词来表现吗?”学生:“陷入绝境,进退维谷,前面是无法逾越的悬崖。”通过这些追问,可以让学生一直处在思考状态,并且随着问题的由浅到深,学生的思维也会走向深刻。
第三,把握提问时机。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提问时,要把握住提问的时机。只有把握好提问时机,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理解课本上的内容。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药认真备课,理解文中作者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问时找到问题的准确切入点,让学生能够强烈的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目的,让学生可以更好的思考问题、理解文章。
例如,在讲《孔乙己》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两个问题:《孔乙己》这篇小说是如何表现举人打断孔乙己的腿这一情节的?小说是如何通过孔乙己的脸部表情的变化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
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准确的把握作者的写作动机,通过仔细的阅读文中描写孔乙己肖像的句子,学生能够了解孔乙己是一个受封建压迫的下层知识分子,通过对孔乙己的描述,可以看出孔乙己的社会地位低下,并为描述孔乙己这个人的人物性格埋下伏笔。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把握作者的写作目的。
篇3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学习兴趣;加深理解;人机互动
中图分类号:G623.2;G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3-0060-01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为改革增加了新的创新元素,使课堂教学摆脱了单一的方式,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为教学增加了更多的内容。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教师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的度,使多媒体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又不能让其主控课堂教学,真正发挥多媒体对教学的辅助和促进作用,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生动、丰富。
一、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能运用集声音、图片、动画于一体的教学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快速进入到积极思考的状态,认真分析课件中的问题。随着问题的难度逐渐加深,学生的思维逐步深入,他们对课文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多媒体教学中,把课文中的文字转换成直观的情境,可以构架学生思维和课文内容之间的桥梁,让他们能更好地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和通过文字传递的情感,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教学为语文教学提供了趣味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完成学习任务。
二、增加教学的直观性,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多媒体可以直观生动地把课文内容展示出来,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探究欲望,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深入到课文情境中进行分析,加深他们的学习体验。语文教材中包括一些古诗,古诗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相距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这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分析古诗内容,掌握古诗的含义,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例如,在教学古诗《枫桥夜泊》时,教师可先运用多媒体进行配乐朗读。在优美的乐曲声中,学生在老师富有感情的朗读中对古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古诗的内容。在调动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播放和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利用直观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古诗中所要表达的情感。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情境,让学生轻松地掌握教材内容,使他们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主动进行课文的分析和思考,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实现高效率的教学。
三、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探究课文重难点内容时,不能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多媒体的引导下进行分析,在思维深入的过程中理解重难点内容,促进他们语文思维的有效发展。例如,教师在《草原》的教学中,让学生理解句子“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时,对于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很难表达清楚。此时,运用多媒体将美术中的勾勒和渲染的画图过程进行演示,让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进行探究,能深刻地理解课文中这两个词的巧妙之处,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
四、拓宽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在探究高效率的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教材中的知识,还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从而促进他们的语文思维和智力的发展。在知识积累过程中,要让学生将掌握的语文知识转化成学习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利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提供了更有利的渠道。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课文的写作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使他们在探究课文内容时,和作者的情感发生共鸣,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和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他们把课内课外的学习有效结合起来,促进他们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加强人机互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在多媒体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从繁重的板书工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展示和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指导下,逐步深入分析课文,使他们有效解决问题,实现良好的人机互动,促进教学的高效进行。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设计趣味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背景下的语文课堂,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活跃的学习环境,活跃他们的思维。在多媒体创设的直观情境中,学生能快速了解课文描写的内容,促进语文思维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发挥多媒体的促进作用,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对他们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在多媒体的引导下进行深入思考,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给学生传授相应的知识,还要把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启发上面,根据学生的自身发展规律,采用相应的提问策略,教会学生怎么去学习课堂知识,怎么去进行问题研究,并给予指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学习,提高了学习积极性。逐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语文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用短暂的课内学习来增补无限的课外学习。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应把握的重点
(一)把握好问题的开放性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来说,不管是在学习过程上,还是在问题设计方面都要体现开放性的特征。首先,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课堂内扩展到课堂外部,教学空间也逐渐从封闭走向开放,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解决途径既可以是调查研究,也可以是参观访问等,组织形式既可以是个人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等。其次,教学问题设计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只是局限在物理教材本身,还可以综合历史、政治和文化等。
(二)把握好问题的驱动性
矛盾和问题是进行思考的起点,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也能勾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问题的提出人员既可以是语文教师,也可以是学生。这些问题既可以是学习中遇见的,也可以是生活中碰到的。当学生产生了问题之后,而且解决问题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实现的,就赋予了学生进行探究的欲望,这种疑惑促使学生逐步地进行思考和学习,从而进行问题的解决,这些就是课堂提问驱动性的表现。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
(一)教师层面的因素
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来说,主要是从疑问教学开始的,之后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探索,从而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提出让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样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提问的时候,要保证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还要适度,这是教学是否取得良好效果的一个重要的条件。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的时候,为大家设计这样的问题进行探究:“你从这篇课文中体会到‘虚伪’的弱点么?以后我们怎么去克服这个弱点呢?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几句心理描写么?这些心理描写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再比如,在学习《芦花荡》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探究课题:“在这个文章中,老头子的‘奇’表现在什么地方?课文中‘三个不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现了老头子的哪些特点?老头子主要害怕什么?这篇课文是怎么对英雄故事进行渲染的?对这些问题发散思维,你能找出描写老头子英勇行为的心理活动吗?”之后让班内各个小组的成员进行思考并讨论,找出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再进行总结。
(二)学生层面的因素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制定为了解决问题而实施的方案。要尊重学生的问题需求愿望,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原来的“逼迫学习”到后来的“我要学习”,提高了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兴趣。要善于总结学生提出的那些高质量的问题,根据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问题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让学生克服害怕说错的心理,教师要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多给学生灌输一种思想:语文学科属于人文性质的学科,答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答案不是唯一的,在课堂上需要大家积极地思考,只要勇于回答,这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
(三)问题层面的因素
问题是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跟教师的一条重要的纽带,要重视这根课堂的主线。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个性特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能够很好地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的能力。比如,在学习《背影》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给学生提出“在你印象中父亲的背影是什么样的?你能用一句话描述出来么?”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分成小组,让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让每个人都带着目的去合作解决这个问题,总结哪个小组想出来的描述习语比较多。在问题解决的时候,还可以穿插小组,让他们进行竞争,提高语文知识学习的氛围。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把握好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抓住教师、学生和问题这三个关键因素,运用有效的提问策略,让学生进行问题的谈论,从而让语文教学氛围变得更加融洽。
参考文献
[1]宋秋前.课堂提问行为的临床诊察与改进[J].当代教育科学(课程与教学),2012(13).
篇5
关键词:高校;科研动机;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8—0098-04
当前,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水平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每年完成大批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论文,这些成果和论文推动了北京市体育教学和科研的发展,带来了体育事业的繁荣。但另一方面,体育科学研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论文的学术价值不高,甚至出现花钱买文章的不良现象,这不利于体育学科的健康发展,扰乱了体育科学研究的神圣感,降低了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北京市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的研究,了解影响科研的各种因素。长期以来,在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造就了知识传授型的教师。不少高校体育教师忙于教学、偏重经验、满足于现状,甘当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并非真正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并非将教育当作一种展示自己生命活动的事业,而只是当作一种谋生的手段。他们忽视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作用,忽视体育科研的创新能力,忽视科学研究带来的巨大潜力,这使得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远远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使得我国体育科研的水平落后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进行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方面的研究,能够了解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现状,有利于推进高校体育教育向着健康、积极的方面发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北京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共抽测50人,性别、职称比例如表1。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国内有关体育科研动机和价值取向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把握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客观、全面的研究方法提供参照。
1.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需要,并借鉴相关文献的研究成果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主要涉及科研动机、价值取向及影响因素等相关方面的问题。经12位专家评估,问卷效度达到86%,问卷基本能够反映研究的问题。本次调查向北京高校体育教师共发放50份问卷,回收50份,其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
1.2.3 数理统计法 对采集到数据进行统计,和Ex—cel 2003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动机的分析 查阅文献发现,科研心态是研究者从事科研工作的心理活动的总称,对于教师整个科研活动的全过程起着制约作用,并直接影响到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而体育科研动机系统正是体育科研心态的核心,是驱动和维系科研人员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动力,其结构是由内容维、状态维、性质维构成的三维结构。分属“三维”的诸动机要素在组合类型、个体表现及其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同时,多样的动机要素及其结构类型在科研人员的内心深处又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整体结构,显示整体效能。国内对科研动机的相关研究非常少,对体育教师科研动机的研究更少。
2.1.1 对内容维的分析 科研动机的内容维有四个要素,即处于谋生、获取功利、满足兴趣、追求真理。这四个层次依次递进,体现了科研人员的不同的层次需求,构成了科研动机从盲目——自在——自为——自觉的层次趋势。从调查统计可以发现(图1),大多数人进行科研的主要动机是谋生、功利、兴趣,没有纯粹为了一方面而进行科研的,其中为了晋升职称和自身的兴趣是构成内容维的主要动机。
2.1.2 对状态维的分析 科研动机的状态维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有意识。从图2的状态维分析可以发现,95.8%人科研动机处于前意识状态,他们赞同科研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有59.6%的人科研动机处于有意识状态,他们认为科研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和追求,而有21.3%的人是很不情愿地进行科研。
2.1.3 对性质维的分析 科研动机的性质维分为认知、道德和审美,三者依次递进。从表3可以发现,体育科研的认知动机赞同率最高,即赞同体育科研是为了认知体育规律、把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对于科研是为了提高人民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性质,多数人也表示赞同;而体育科研是为了人与社会的和谐和状美的性质,许多人也表示赞同。这三面的动机从体育认知,深入到体育道德,再到审美,层层递进,赞同率逐渐下降。说明许多教师对科研的理解仅停留在事物外化的表面,还没有将其内化为自身和社会更为高尚的追求,也就是体育科研的最高境界。
2.1.4 进一步分析 以职称、年龄和学历为变量,以性别和高校的性质为协变量,对“是否出于谋生的需要”而进行体育科研的动机做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种类型的人群的科研动机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北京高校教师对进行科研是否出于谋生的需要的态度比较一致,考察的人群均比较赞成为谋生而进行科研的动机。各年龄分组的人群的动机均呈现相似的规律分布,即随着高校教师的学历层次递增,“出于谋生需要”而进行科研的动机也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体育博士生比较重视科研,他们将科研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动机最强。进一步以职称为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各种职称教师的科研动机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从均值上看,他们都赞同以科研作为谋生手段,其中职称为助教的教师赞同程度最高,其次是教授和讲师,而副教授赞同程度最低。从以上分析发现,北京高校教师普遍赞同科研作为谋生手段的动机,各种职称、年龄、性别、学历、高校类型的体育教师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从谋生动机的分布图上,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学历高、职称低的教师出于谋生方面的需要导致科研动机相对较高;而学历低、职称较高的教师科研动机相对较低。此外,以职称、年龄和学历为变量,以性别和高校的性质为协变量,对功利动机进行多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年龄越小、职称越低的教师,晋升职称的科研动机越高;相反,职称越高、年龄越大的教师,晋升职称的科研动机越小。综上所述,体育科研动机与谋生、功力、兴趣、自律、愿望与追求、认知等多种因素有关。分属“三维”的诸动机要素在组合类型、个体表现及其层次上都显示出多样性。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的体育科研形式不容乐观,科研人员将其作为谋生的手段和获取利益的方式,非常不利于体育科研工作在正常轨道上的发展,这也是产生花钱买科研、请人代替写文章的原因之一。马斯洛的“人类需要的层次”理论,人类基本的需要必先得到满足,然后才会进一步追求较高层次需要的满足,如果一些人还认为其科研动机只是谋生和功利,那么他的科研动机就不可能是追求真理。此外,年龄小、学历高、职称低的教师科研动机高,而年龄大、学历低、职称高的教师科研动机低。
2.2 价值取向的分析
2.2.1 教师科研价值取向的层面分析 价值取向是指主体对价值目标追求、评价、选择的一种态度、心理和行为倾向。教师科研的价值取向体现教师对科研的社会价值观和自我价值观的潜在追求,决定教师对待科研活动的心理、态度和行为,对于教师的职业目标有重要影响。随着教师作为价值主体的地位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家庭、兴趣、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对其的影响,其科研价值取向也呈现出不同层面的表现形式,并以不同的比例组合在一起,最终内化为每一个体育教师的价值取向。
从表3可以看出,除经济方面外,大多数教师均对这些方面的价值取向表示赞同。科研的价值取向涉及课程改革的所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教师认为科研可以提高社会地位,而不赞同提高经济地位。通过方差分析发现,各年龄段、学历层次、职称的教师在以上几方面的价值取向都没有显著差异,说明社会地位、学习技能、能力培养、个性发展、综合素养是当前北京高校体育教师共同的科研价值取向。
2.2.2 影响高校体育科研价值取向的因素分析 体育科研的价值取向可分为表层价值取向和深层价值取向两种水平。表层价值取向是指易受政策、社会环境、社会地位、经济条件、职业待遇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化的价值取向,如教师的工资水平、社会地位和职业的稳定性等的变化而引起的教师在对科研认识上的变化和教育行为上的选择;深层价值取向是指受教育者本人教育观念思想意识、意志、动机、信念等左右而发生变化的价值取向。从表4可以看出,影响北京高校体育科研价值取向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地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体育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和水准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共四个大的方面,既涉及表层价值取向,又涉及深层的价值取向。表层价值取向是基础,深层价值取向是核心和灵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价值取向虽然比较正确,但是教师很少认真反思影响价值取向的因素,这就容易受社会、经济、政策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扰而迷失原有的正确方向。由此可见,北京高校教师的科研价值观还不够全面,这影响了他们形成积极的、整体的价值取向。
2.3 体育科研动机与价值取向的相关性分析 动机、价值观、价值取向应属于心理学的个性倾向性的范畴。动机是与满足某种需要有关的活动的动力,是需要的具体表现。因此,体育科研动机也应该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是个人或群体的特征,它影响人们对行为方式、手段和目的的选择。”而价值取向则“在一个一个有关‘值得的’看法背后,是一整套具有普遍性的,有组织的构念系统,这套构念系统是有关对大自然的看法,对人在大自然的位置的看法,人与人的关系的看法以及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环境关系时对值得与不值得做的看法。”价值取向一般具有动机的功能,对个人和群体行为、态度具有评价、规范、禁止和指导作用。从图4可以看出,科研动机和价值取的积差相关系数为0.368(p
3 结论与建议
1)北京高校体育教师进行科研的动机主要与兴趣、谋生、功利等有关,真正为了追求真理的高尚目标进行科研的人只有38.3%。建议提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水平,取消职称终生制,这将有利于提升其科研动机。
篇6
关键词: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实践与研究
一、选题依据
2010年9月,资阳市各中学全面使用课改新教材。然而,从前阶段的试点情况看,有些问题是不容回避的。从教师角度看,主要体现在“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两个问题上。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们开展了“二期课改背景下的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实
践与研究”的课题,根据本学科的特点,以单元计划的形式进行系统的整理,为教学制订规范过程和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要求,来全面落实课改精神。
二、理论综述
素质教育理论认为,素质教育是面向未来,立足新世纪的全面教育,是以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发展的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应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学生看做是学习活动和自身素质发展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活,学会发展。
“活动式”教学吸收了现代西方活动理论精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列昂捷夫研究发现,心理不是别的而是活动的特殊形式。赞可夫的发展理论直接将能力看做是活动的结果,“活动式”教学就是要以活动为引发学习兴趣的契机,以活动为撬动能力发展的
杠杆,宗旨是面向全体,全员活动,主动活动。
三、研究分析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体育课堂。
(2)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查阅了近年来国内外学校体育有关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相关资料。②行动研究法:包括搜集数据、制订将带来预期变化的单元计划、课时计划,然后在课堂上观察计划执行的效果。它“包括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经常会反复循环发生:即计划、行动、观察、反馈。③案例研究法。在具体实施阶段以理论研究与行动研究结合,滚动式推进,采取群体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每班选择少数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个案跟踪研究。
2.研究结果与分析
(1)课堂教学中以完善教与学的方式为突破口的实践研究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技能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明确要求,精讲多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体现课堂教学中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思想。教师围绕“学”而教,设计场景丰富的练习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并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这样比教师单纯讲解、示范、反复操练的教学效果好得多。
(2)课堂教学中以周密的单元计划为蓝图的实践研究
富有专业素养的教师必须拥有学科和课程的必备知识,能够熟练运用并做出合理的决定。因此,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那就不能单独地只进行一堂课的研究,而应该站在单元教学的层面上,从整体出发,先进行单元教材的分析,再进行课堂教学的实践。
(3)课堂教学中以“有效”为标志的实践研究
同课异构、有效学习,就是指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在有效学习策略的指导下,能够以最少的时间投入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以达到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目的。
四、改进与展望
经过两年多来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对新课程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实验深化了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锻炼了教师队伍,锤炼了教师能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如何利用课堂上生成的动态资源,有效调控课堂教学还需进一步研究,教师的教学机智还需进一步提高。
1.如何利用学生课堂中生成的资源进行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课堂教学对教师的组织和教学艺术提出了新的挑战。单元教学实践中,我们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和自还给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或答案。这些问题和答案有时会促进和推动课堂教学朝深处发展,有时也干扰了教师正常的设计思路和教学程序。要想避免对课堂的失控,就需要教师具有更强的调控课堂的能力和更精湛的教学机智与组织艺术。
2.对合作学习有效度的反思
我们认识到,在教学中合理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应深刻理解合作的意义,不能把小组合作作为课堂教学形成的一种点缀,或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变革呈现给大家,而应有其本质的“合作”。(1)合作学习的内容应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的探究价值。(2)对“合作”应有适度控制。有些教师采用了合作探究、讨论,有的教师则漫无边际地让学生说下去,浪费了大量时间。因此,如何切实组织好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提升合作的质量是我们值得反思的又一个问题。
3.活动教学要与传授教学有机结合
活动式和传授式是教学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两种教学模式。它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思想,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需要寻求两种教育思想的融合,虽然活动教学的概念是针对传授教学的弊端提出来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它们各自固有的局限性。因此,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应努力探索两种教学形式各自的功能及其运用范围,使体育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教学行为的原理与技术.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田慧生.活动教育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1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7.
篇7
摘 要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私人教练培训市场迅速崛起,曾一度成火爆之势,至今这一市场仍然非常活跃[1]。精英林(北京)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EPTC)创办于2010年,至今已有五年时间。本文主要通过此公司培训学员数量的变化、开办课程数量的变化两个方面来研究其公司的发展规模演变。通过此研究反映我国私人教练培训市场的发展现状,总结近五年来休闲体育健身消费的演变趋势。
关键词 私人健身教练服务 培训市场 发展
一、EPTC课程介绍
课程设置和教材是私人教练培训质量的重要保障。通过对44家培训机构的调查中发现,每期私人教练的培训时间一般在3到7天左右,最多的10天,最少的仅仅2天。课时数一般在20-60课时(按课时40min计算)之间,略相当于高校一学期一门课程的课时量,不同的就是高昂的培训费、集中时间段的学习和笼统的了解[1]。EPTC现阶段主要以急速瘦身、私教销售、运动康复三种课程为主,进行以预备导师培训、国职注册培训课程为辅的发展道路。
(一)EPTC快速瘦身课程
急速瘦身课程以成功案例为基础,将130套运动计划让教练掌握减肥的来龙去脉、关键点以及如何突破减肥平台期。急速瘦身目的:减脂、减重、局部塑身、产后恢复。
(二)EPTC私教销售课程
私教销售课程将最前沿的实效的私教技术、私教营销推广策略、私教销售成交技能,有机的三合一组合,让每一位教练突破固有的阻碍消失局限,成为真正专业与营销技能兼备的精英教练。课程主要内容:1.成功的销售模式离不开一套完美的铺垫过程成交引导。2.精准挖掘客户需求建立与客户关系。3.把握当前最实效的体测技能。4.将关注点的扩大并进行成功的体验式销售。
(三)EPTC运动康复课程
运动康复课程是健身行业颠覆性的技术改革,一切从评估开始,深入功能解剖、关节结构、肌肉功能、症状表现,通过课程中实用的动作,从根本上解决因肌肉失衡引起的疼痛,让你成为行业中的精英。熟练掌握超过200个多平面的训练动作,解决疼痛的根本问题。
二、EPTC发展规模的演变
(一)培训学员数量的变化分析
EPTC由2011年的一年281个学员到2015年的一年5150个学员,其培训学员的数量有了显著上升,充分证明了公司在5年时间里发展规模有了明显的扩大。经统计,2011年总培训学员人数为281人,2012年总培训学员人数为626人,2013年总培训人数为1360人,2014年总培训人数为991人,2015年总培训人数为5150人。由数据可见,除2014年外,培训学员数量每年都有显著增加。从经济学角度来讲,私人教练培训认证市场呈现出目前这种状况是正常的市场表现。有需求就有供给,这正是市场的特征。虽然说量的积累可以形成质的改变,但学员人数的不断增加对EPTC的课堂质量、导师水平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开办课程数量的变化分析
截止到2015年末,极速瘦身课程开办3年,私教销售课程开办4年,运动康复课程开办五年,本文对三项课程开办数量进行了整理统计,如表1。
由于每次课程将于全国各地进行授课,以满足不同地区学员的便利。课程开办数量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EPTC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无论在哪一个行业,企业间的竞争,最终都可归结为人才的竞争。优秀的人力资源是健身企业的发展根本,特别是技术型人才永远都是企业人力架构的核心,并成为组织实现目标的关键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体育专业开设私人教练课程
从专业特征上看,私人教练所应当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比较贴近于高等学校的体育专业,事实也是如此。因此,作为高等学校,应当尽快开设“私人教练课程”,一方面,通过课程教授学生服务、沟通的技巧,使其适应社会所需,满足社会对私人教练的需求。
(二)以国家行政力量强制认证私人教练
经济学家曼昆认为,当市场出现混乱的时候,政府必须要对市场进行干预,以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目前,面对混乱的私人教练培训市场,国家行政力量当出面进行干预,以强制力保障市场的健康运行。因此,我们认为,国家应当尽快出台相关制度,以行政强制力规范健身私人教练的培训市场。
参考文献:
[1] 赵.我国健身私人教练培训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学研究.2014(02):57-61.
[2] 陈雪娟,牛小洪.我国健身市场人才需求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4(04):80-84.
[3] 董嘉嘉.武汉市健身俱乐部私人健身教练职业的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4] 方静静.开封市健身俱乐部私人教练现状的调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20):186,188.
[5] 王刚军,张叶红,张永明.珠三角私人健身教练员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8(10):65-66,69.
[6] 赵媛媛,张泽山.郑州市健身俱乐部私教从业人员的发展现状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9:152-153.
篇8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本课堂 提问模式 提问技巧
提问在课堂中成为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课堂互动的基础。教师提问可以为学生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在学生中引起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教师可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最后,教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观点。本研究根据对两个班级连续两周的观察和录音记录资料的分析,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试图寻找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模式以及在不同语言层面上进行变换提问的技巧和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
一、教师提问的界定及分类
教师提问是指英语课堂中为引发学生的反馈,教师以疑问句或以升调形式产出的任何话语。对教师提问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来划分,如从提问形式上可以把教师的问题划为Wh-和Yes/No 两类; Long 和Sato (1983) 从提问的功能上把英语教师的问题划为两大类、七小类(见表1) :
以上问题类型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对于同一个问题的划分,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在实际操作中,问题的区分一定要依靠语境来判断。本文重点分析同一位英语教师在两个班级所提的这四类问题,比较对不同语言水平的学生,其提问模式的异同以及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
二、研究问题与方法
1.研究问题
本研究试图寻找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模式以及在不同语言层面上进行变换提问的技巧和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 在两个不同英语水平班级,同一位教师的主要提问模式有哪些差别?
(2) 在学生未能理解问题时,教师采取哪些变换提问的技巧?
(3) 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对学生的语言产出有哪些影响?
2.研究方法
本研究对象为一位任教10年以上的有经验的英语教师。笔者对其所任教的两个高一班级(实验班A,男生31名,女生21名,中考入学成绩平均分为90.5分;实验班B男生24名,女生29名,中考入学成绩平均分99.7,两个班级英语水平差异较显著)在第5周进行连续5节课时的观察和录音记录。课后访谈该教师,请其分析在这两个班级中提问模式的异同以及原因,再运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 教师提问类型分布对比
通过对转录文字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该教师在实验班A共提问191 次,在实验班B共提问130 次,各种类型问题的频数统计如下(见表3):
从表3中可以看出两个班的相似点有:
1) RQ和DQ在八类问题中所占比例最大。在实验班A中,RQ和DQ共计158个,占班级问题总数的79.5%;而实验班B的RQ和DQ共计118个,占班级问题总数的86.0%。这也是众多研究者关注RQ 和DQ 的原因之一。
2) DQ在两个班级问题中的比例明显高于RQ,这验证了Long和Sato(1983),所发现的结果,即英语教师所问的DQ明显多于RQ。两个班的主要差异在于: 1) COM 和CLA 问题尽管在总数中所占比例很小,但从表3可以看出这两类问题在实验班A的数量明显高于实验班B。2) 在问题总数方面,实验班A(199) 多于实验班B(138)。原因主要是在实验班A,教师不得不对同一问题多次重复、释义或从不同角度提问,而每一次重复提问都被计算在总数之内。若从不同问题的个数计算,则两个班的问题总数相差无几。在其他几类问题上,两班相差不大。
2. 教师变换提问技巧
变换提问技巧是在学生听不懂提问时,教师试图把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手段。从录音资料中可以统计出实验班A只有3次提问的思考时间超过3秒;实验班B只有2次提问的思考时间超过3秒。对绝大部分的问题,教师提出后只留1-2 秒的停顿。同时,该教师以重复、释义、增加内容等手段不断提示学生。这一点在实验班A尤其突出。该教师在两个班中所采用的主要技巧有:
1) 从时间上讲,教师降低讲话速度或延长停顿时间。如实验班A中的问题“How-did-the-author-describe-this-man,the engineer ?”。这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在提问时,讲话速度明显减慢,在无学生回答的情况下,又通过其他方式连续对该问题问了5 遍。
2) 从语音上讲,教师刻意突出某个或某些词的发音。如“Do you know the meaning of‘live performance’?”,在读“live performance”时教师对每个词的发音都非常清晰,甚至有些夸张。
3) 从词汇上讲,在学生听不懂的情况下,教师常换用一些基本词汇或高频词。如实验班A中的第129 个问题“To foreshadow the following what ?”,在无学生回答的情况下, 教师紧接着问“What happened later ?”,这样,问题难度降低,许多学生都参与回答了这个问题。
4) 从句法上讲,教师提问的句式较简单, 以简单句和并列句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复合句。
在实验班A中,只有7句为复合句;在实验班B中,只有11句为复合句。实验班A的提问中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教师使用选择性疑问句,这使问题难度大大降低,而实验班B这类问句并未出现。此外,教师在变化提问时还采用一种标记性问句,如 “This is also used for what ?”。这类问句在实验班A出现了12 次,实验班B出现了11 次。教师多次使用这类问句的动因可能有两个:一是由于what 的移位,这类问句可引起听者更多的注意,从而达到了强调的目的;二是这种句式恰好符合汉语的思维习惯,学生对这种句式处理起来更加容易。
3. 教师提问模式对学生语言产出的影响
教师不同的提问模式会对学生回答的长度和复杂度造成一定的影响。表4对比了RQ和DQ 两类问题对学生回答长度的影响,句子长度以包含的单词个数计算;表5对比了RQ和DQ 两类问题对学生回答的句子结构的影响,句子复杂程度按句子类型划分,分别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杂句。
提问类型
单词个数 RQ DQ 总计
Total Average Total Average Total Average
实验班A 156 11.8 76 2.8 232 7.3
实验班B 345 12.3 83 2.3 438 7.3
表4 RQ和DQ 对学生回答的句子长度的影响
(注: Total = 单词总数; Average = 每句平均单词数)
提问类型
单词个数 RQ DQ 总计
句子结构 Si Cd Cx Si Cd Cx Si Cd Cx
实验班A 9 3 3 60 0 0 69 3 3
实验班B 45 2 2 26 0 0 71 2 2
表5 RQ和DQ对学生回答的句子结构的影响
(注: Si = 简单句;Cd = 并列句;Cx = 复杂句)
从表5 可以清楚地看出:
1) RQ类问题引出的学生回答最长。对于DQ类问题,由于大部分是yes/no 问题,学生的回答通常只有yes 或no 一个单词。因而,从学生的语言产出看,RQ类问题比DQ类问题更益于学生的英语习得,尤其是在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方面。
2) 虽然RQ类问题在实验班A出现的频率较少(见表4) ,但学生回答的平均长度与实验班B几乎没有差别。这说明在教师反复的提示下,即使程度较差的学生也可以产出较长的话语。因此,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有意识地从一些基本的、知识类问题逐步过渡到一些开放型、认知度较高的问题,而不是随意提问。
无论教师提问的类型如何,两个班学生的回答都以简单句为主;并列句和复杂句出现的频率很低,可能主要有两个原因:1) 与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关。由于两个实验班的学生刚入校后不久的新生,口语表达能力有限,因而句子结构相对简单;2) 师生对话属于口语体。口语中长句和复杂句出现的频率本来就比较低。
4. 结论
本文主要讨论了同一位教师在两个不同英语水平班级提问模式的异同、变换提问的技巧以及不同类型的提问对学生回答的影响。从对语料的分析可以看出:
1) DQ和RQ是EFL课堂中教师提问的主要模式,这两类问题在两个班中的比例都占到了80 %左右,其中,DQ 明显多于RQ (约3 : 1)。主要原因是教师以讲解课文为主,绝大部分的问题教师都是“明知故问”,目的在于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2) 教师变换提问的方式是多方面的,无论从语速、语音、语调、词汇、句法以及语篇等几方面都有所变化。
3)两个班中的学生对RQ类问题的回答都比DQ类的回答要长得多。此外,RQ类问题对学生的认知层次也要求相对较高。从长远看,这类问题更有利于学生的英语习得。
本研究的局限是仅选择了一位教师和两个班的课堂教学作为语料分析样本,所以得出的结论还不具有概括性。因此,有关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在英语习得中的作用还有待做进一步的横向和纵向研究。敬请各位专家评委给予批评指正,以利于我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秦丹凤、张真真,大学英语课堂提问与焦虑控制[J].黑河学刊,2012/12
[2]吴庆芳,中学英语课堂提问的调查与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2/04
[3]叶洪霞,对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的几点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03
[4]Barnes, D.1969. Language in the Secondary Classroom in Barnes et al.
篇9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德华教授、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副理事长成升魁研究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王哲明、北京印刷学院教授施继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教授江澄、同济大学教授孙施文分别就中国动物学学科史、中国资源科学学科史、中国晶体学学科史、中国印刷工程学学科史、中国麻风病学学科史、中国城乡规划学科史等六个学科的学科史研究项目主体框架、专家组成员、撰写大纲及项目进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
专家组对开题报告进行了严格的审议,认为6个课题体现了中国科协对于学科史研究项目的基本要求,准予开题。同时,专家组对6个课题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沈爱民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科史研究项目要以学科为中轴,注意突出整个学科的发展脉络、突出学科的特点和学会的特点,处理好中国史与世界史、古代史与现代史、学科史与科学史以及学术研究和史料的关系,邀请参加课题研究的专家应具有代表性,课题研究成果要体现学会和专家的集体智慧,更加注重权威性。在编写内容上要进一步体现学科史撰写的要求、定位和特点,注重对史料的分析、研究和归纳总结,予评于述。
篇10
关键词:产教融合;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1-0029-03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2014年6月,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产教深度融合,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也需要产教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对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产教融合对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提出的挑战
课程开发就是课程“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产生一个完整课程体系的全过程。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实施的前提和保障,也是高职院校完成培养目标的关键。然而,近几年,由于高职院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专业设置、招生等工作,而忽视了课程开发的重要性,这也就导致了其对课程开发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相对不足,进而影响了整个课程开发工作的运行。课程的开发以实现教育目标为基础,教育目标确定之后,高职院校便会根据这个目标选择相应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开发、构建一个与之相符合的课程体系,而由于高职院校对课程开发重视程度不够,也就导致了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的实现缺乏动力,影响了整个高职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意识不强
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作为企业与高职院校深度合作的形式已经被学界所认可。然而,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如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政府和行业主导、缺少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管理制度缺位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校企合作的发展[2]。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仍然局限于理论探讨的层面,成为课程开发实施中的障碍,严重地影响了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质量。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校企合作依然不足,高职院校“闭门造车”,独自进行课程开发的研究。从课程的研究、开发,到构建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由于没有企业行业的介入,课程开发不仅缺乏实践基础,而且耗时耗力,开发出的课程也不一定符合社会的需要。正是因为这种合作的不顺畅,高职院校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足
教师既是保证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高职院校办学的首要条件。作为高职院校课程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据相关调查,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教师关注课程开发程度较弱,认为课程开发是学校和相关部门的事,而自己仅仅是课程的实施者,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实施”好已开课程就好。正是出于这种思维的影响,导致高职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不强。同时,就目前我国高职学校的教师队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高校毕业后直接任职的,缺乏社会实践,只懂得理论教学,实践动手能力弱,加之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国家统一的教材,导致大多数的高职教师缺乏创新意识,进而导致其参与课程开发的热情不高[3]。
(四)校本课程数量不足且缺乏特色
随着社会发展需要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近些年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明显增多,为了在争取生源,提高学校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各高职院校开始增加专业设置,大有“人有我有”的趋势,而体现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数量却明显不足。同时,由于各高职院校为了使院校专业设置的更加全面,以吸引更多的生源以及企业的投资,盲目地进行学科专业开发,而相应的课程开发并没有跟上专业开发的节奏,导致了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发展脱节等问题。同时,高职院校课程开发呈现出“千校一律”的状况,缺乏特色。这种盲目开发仅仅满足了学校近期的发展目标,其结果是人才需求瞬间饱和,更多的学生面临失业,进而影响了学校长远目标的实现。
(五)课程开发管理的科学性不强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缺乏统一组织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相关机构,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一直由高职院校自主完成,开发主体多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对于这种开发模式虽然对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课程实施的顺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开发主体在知识、技能等方面能力有限,一般开发出来的课程都缺乏科学的管理,无论是在课程规划、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因此,课程实施的效果也难以保证。也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缺乏系统化课程开发思想,高职院校进行的课程开发往往忽视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影响了课程实施时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课程开发“无疾而终”。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
(一)课程标准由重理论转向重实践
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就是规定一门学科专业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以及实施建议的职业教育教学指导性的文件。换句话说,课程标准就是高职院校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职业教育后,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以及做到什么程度的要求。长期以来,由于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的忽视以及高职院校本身存在的局限性,大多高职院校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倾向于理论教学方面,再加上校企合作的不足,实践应用操作教学取向更加不足。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发展投入的增加,我国职业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课程开发中课程标准也随之转变。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标准的转变对于课程开发来说至关重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要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的需求,根据社会的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使高职院校的毕业证书与社会的职业资格证书实现融通。要实现这种证书的融通就必须加强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与合作,转变重知识轻实践的教育理念。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知识应用能力、锻炼职业和岗位技能,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因此,在课程标准中要突出实践操作教学的教育内容,增加实践操作教学的学时,使实践教学学时与理论教学学时的比例达到1:1,同时推进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将理论教学融入到实践操作教学之中,已达到“学中做,做中学”理想状态。让学生不仅有理论知识的收获,更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二)开发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
作为课程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意义是重大。但这并不是说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只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从课程开发的客观要求来看,高职院校教师既应该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育科学知识,又应该具备实践知识。而从高职院校现有的教师队伍规模来看,多数教师来自于普通的高等院校,既缺乏技术实践经验,又缺乏教育理论知识。所以,仅仅依靠教师进行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是不恰当的,也是不科学的。
随着高职院校的发展,高职院校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也越来越多。课程开发的主体也应该由教师单一取向转向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开发课程取向。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看,高职院校、政府、社会、企业行业都应该参与到课程开发之中。产教融合是创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校企合作平台,让企业进校园、教师进车间、教学进现场,形成“校中厂”及“厂中校”的生产与教学相互交融的良好格局,这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大厦的有效途径[4]。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课程开发中,高职院校要转变课程开发主体意识,充分考虑到企业的利益目标和人才需求,通过特色的服务和人才培养模式向行业、企业伸出橄榄枝,加强合作,形成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新格局。
(三)课程评价由重结果转向重过程
课程评价是在课程开发后,对课程的目标、课程编订、课程实施情况以及课程设计的效果等进行的判断,检查其是否实现了教育目标及实现程度,并且根据实施的效果对课程进行改进。课程评价可以对开发的课程进行合理的、有价值的判断,为课程开发者提供反馈信息。如此一来,课程开发者可以利用获取的信息在下次的课程开发中做出科学的决策。长期以来,由于课程评价复杂性,它一直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最为复杂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课程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课程的实践,课程评价研究尤为滞后[5]。
作为课程开发中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的环节,课程评价需要一定的数据作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评价的客观性,从而提高评价的效率。钟启泉认为,“课程评价由‘量化课程评价’走向‘质性课程评价’是势所必然”[6]。在课程评价实施中,质性课程评价更能展现出评价的合理性,将量化课程评价与质性课程评价结合起来,才能保证评价活动的效度与信度,才能提高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三、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策略
(一)建立校企合作开发机制
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不仅是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完善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必然选择。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稳定长效的机制以保证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顺畅运行。从影响课程开发的因素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的经济发展形式以及行业企业的发展状态。而内部因素主要包括:高职院校对课程开发的态度和教师与学生的参与度。
首先,政府要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明确在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推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的实施,深化产教融合。通过制定一些有利于企业发展,而且能带动高职院校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其次,要建立校企合作开发课程的长效机制就必须先协调好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形式联动机制。高职院校要加强服务意识,明确自身的职能,为企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在课程开发中,找到双方的利益结合点,实现校企共赢的课程开发利益驱动机制,形成资源共享的稳固的合作关系。最后,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协议制度,以保障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并且长效的运行。这样,才能推进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有力发展。
(二)确立基于企业行业标准的课程标准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高职教育实际上就是就业教育,它最大的优势就是直接面向职业岗位,这就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的课程开发,要以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来确定自己的课程目标。也就是说,高职院校的以企业行业的标准作为课程标准,以满足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
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职教育,必须紧随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在课程开发之前,要对社会企业行业的人才需求标准进行信息的收集与分析。通过需求分析,了解企业行业对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的要求,适应目前社会和市场需求,紧随产业结构升级而变化调整自身的课程标准,确立既符合本校发展规划,又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课程标准,进而推动课程开发。
(三)构建立体化课程内容
Ralph W.Tyler认为,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即是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和评价教育经验[8]。其中,“教育经验”指的就是课程内容。可以看出,课程内容在课程与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作用。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课程比较单一,教师以书本为主导是比较常见的课程形式。虽然在教学实践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这种课程模式在教学的适应性方面却差强人意,对于学生的学习目标、兴趣、爱好,以及知识背景等方面缺乏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
因此,要基于信息化教育环境,将数字化学习资源、虚拟化网络空间与传统的课程资源及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师生之间利用学校、课堂、网络、通信、生活实践等活动方式将知识学习、经验建构和社会体验联结一体的课程与教学过程[9],构建立体化课程内容。将学生视为职业教育教学课堂的中心,精选教学内容,将信息能力的理念与方法整合到其中,以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究,利用网络搜集、整理、鉴别、加工有关学习信息,打破传统的学科为中心的课程内容结构,在实践中形成立体化的课程内容。
(四)健全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结合点,高职教育主要的作用是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技能型人才。因此,课程开发要根据高职院校的职能来进行,课程评价也要紧紧围绕这一任务。课程评价是对高职院校课程开发效果的科学判断,它既包括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业的评价,还包括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两者是同等重要的。通过课程评价,了解学生学业水平和课程本身的质量,进而提高和完善课程开发的质量。然而,长期以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评价形式都比较单一,往往采取终结性评价,在一门课程结束时或者学年结束时进行评价。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课程评价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能力,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因此,建立以应用能力为中心的课程评价体系刻不容缓。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期末的学业考试,而是注重于兼顾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以应用能力为中心,将学生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实践动手能力纳入到评价体系之中。在改进课程开发,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R].2014.
[2]叶继强.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保障机制研究[J].教育
与职业,2015,(10).
[3]阿荣.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6,(3).
[4]费美扣,王元生.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改
革探索[J].职业教育,2014,(8).
[5]赵淑云.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元评价需要厘清的几个理论
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7).
[6]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
[7]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R].
2006.
[8][美]Ralph W.Tyler;罗康,张阅译.课程与教学的基本
原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