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岗位需求分析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0: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岗位需求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岗位需求分析

篇1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分析;人才培养

在现阶段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的环境下,会计电算化逐渐成为会计领域中较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实现高职专业人才的创新培养,从而实现社会经济体系环境下,中小企业电算化人才需求的有效分析,实现对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就业导向的定位

在现阶段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其人才需求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其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企业的规模相对较大,需要大量专业化的电算化专业人才;第二,高职毕业生具有一定的能力担任企业中的会计核工作。因此,在现阶段人才培养的环境下,应该通过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分析,进行岗位人员的专业培训,从而为企业的优化及创新发展提供有效依据[1]。

(二)在高职院校的角度进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环境下,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就可以得到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的强化,很多学生不经过岗位职能培养就可以上岗。应该为学生构建专业化的职业规划,使学生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强化自身的理论基础,充分满足行业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的基本需求[2]。

二、计电算化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调查

(一)人才经验成为企业人才

对于会计工作而言,主要包括了实务工作、理论工作等,在这些工作体系构建的环境下,各个企业中的会计人员需要进行核算工作的确立,将实务作为工作中的重点,从而对会计人员、企业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养,而且,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会过于注重人才的工作经营,希望他们已进入企业就可以投入到工作之中,从而免去公司的培训成本。

(二)会计企业中高级会计人才稀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对外开放的力度逐渐扩大,而且跨国企业以及外国企业纷纷在国内建立了公司,这种现象的出现也就意味着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发展状态,因此,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中,应该充分认清市场的发展变化,充分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

三、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分析

(一)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与社会需求相统一

会计电算化专业在人才培养中,不仅要考察教师的教育能力以及学历背景,还应该强调其在会计市场中的实践经验,通过教师行为的综合性分析,强化教育工作的专业性,提升学生的实用能力。过程中,应该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实践,从而为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依据。而且也应该构建综合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提供稳定依据[3]。

(二)合理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体系

在引入会计点算化课程体系中,应该将会计电算化课程作为项目执行中的标准,构建教学实践,实现课程项目与教学效果的有效展现。在课程体系构建的理论层面上,职业院校可以通过对本校会计电算化专业运行的现状,构建专业化的科研学术机构,定期的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从而使人才培养呈现出理论化的发展。通过教育体系的完善,设计互动化的教学活动,提升教育应用理念下的发展空间,为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策略的优化提供良好支持[3]。

(三)人才培养方式应满足时代的发展

在专业性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了充分满足时代的基本需求,教育人员除了利用教学时间之外,还可以鼓励院校教师及学生参与到企业中,进行电算化工作的实践操作,使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充分结合,从而使学生在为了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综合素养及基本价值[4]。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阶段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及人才需求分析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该在原有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认识到电算化培养中的人才缺陷及基本不足,并在学科理论研究的角度下,完善会计电算化的课程体系,通过对社会基本运行现状的分析,构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机制,充分满足社会环境下对会计电算化人才的基本需求。同时,在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中,也应该做到在立足于社会岗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专业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将国家关于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理念作为基础,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从而实现专业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徐恩景,韦丽青.会计电算化专业高技能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商业,2013,05:272-273.

[2]程养林.构建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商业会计,2013,08:114-116.

[3]赵绍雄.会计电算化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改革探讨[A].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2辑)[C].2015:2.

篇2

一、医院会计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医院会计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首先是简单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准确率,提高核算精细化而进行的。网络的出现与普及,进一步提高了这些方面的进化程度。但由于对网络认识的局限,目前既没有很好地对系统处理工作进行监控,也没有发挥网络在内部控制方面的作用,没有有效地对工作流程进行梳理和再造。1996年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至今没有修订,在计算机应用和网络环境下的会计操作没有规范依据。如网络环境下的内部审核报销流程、数据档案的管理、系统管理员的不相容岗位等。

如今大数据的开发挖掘,办公自动化等科技革命促进医院各方面都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会计工作也将随之发生巨变。医院收费人员极度减少,都由自助设备、系统进行处理完成,仅剩处理一些意外事件的维护窗口;财务核算人员减少并集中工作,大量工作通过软件系统处理,标准化水平提高;财务审核人员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会计控制的相关知识的掌握要求进一步提高,如国家和单位的政策、法律法规的熟悉程度;财务高级分析人员将大量增加,要求熟悉医院工作业务和经济运行知识,并对影响医院经济的相关事项进行跟踪分析,发现当前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辅助医院领导层制定相关政策及规章制度;部门财务管理人员大量增加,对部门经济进行核算、分析与管理,提高部门运行效益,将医生科主任的时间尽可能给病人和科研工作;而所有这些工作都将基于财务制度进行规范、统筹。

二、网络及大数据带来的风险防控变革

(一)优化了工作流程

许多工作由计算机代替了人工,导致诸多岗位工作内容发生了变化,内部管理风险降低,有些风险环节甚至都不存在了,如手工记账差错等。未来应该连凭证的编制也可能由机器处理(现在许多医院的收入凭证已经实现了系统自动编制),这将进一步减少人为出错的风险。再如收费,通过现在的APP网上支付、自助机等收费,实现了无人操作、系统自动监控,从就诊到收费入账这一流程中内部风险控制也发生了革命性变革,无须多人经手,既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风险。此外,由于整个数据流都在系统中完成,实现了全面监控,比先前更到位。

(二)实现了联网勾稽与对账

人与人、部门与部门、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对账变得更加便捷,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变化风险和差错风险,如医院与银行之间的资金对账、医院内部成本数据的核对、医院与供货商的往来账务核对等。会计勾稽与对账的目的是防弊纠错,随着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自动处理,只要程序编制不出现错误,将进一步解放财务人员的机械劳动,提高劳动效率。

(三)提高了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的管理水平

随着网络及大数据存储调用的实现及普及,新增了许多管理要求,如对预算的编制、控制,合同的监管,政府采购的监管等,提高了会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效率,更使原来无法实现的风险管理成为可能。如未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提升数据的共享水平。

(四)从“人控”到“机控”

通过在软件系统中固化相关制度要求,使制度执行力得到极大增强,例如会计报销审批流程,就可以通过软件开发,把管理制度固化进去,形成软件操作流程控制报销审批流程。每一个节点的审批控制,不再由人为控制,只能是系统完成后才可以进入下一节点的工作。并在每个节点记录操作人员、操作时间等信息,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供更好的便利,从而保证流程完整到位,而不会造成制度与实际执行脱节。

三、网络及大数据带来的挑战

(一)形成了新的风险点

需求分析及设计不完善、系统开发漏洞、运行、维护、数据安全、网络以及黑客等风险。具体如软件的编写过程、系统的维护过程等,都存在需求分析不完善等造成的差错风险。在程序开发中,由于开发人员的失误,或者对于设计的理解偏差,都有可能造成开发的系统存在风险,导致对账不平等问题。再如需求分析及设计不完善,系统开发存在漏洞,甚至于程序员留有后门等管理问题也可能存在。这些风险点,在传统的会计管理中都不曾出现,也不易发现。在后期的系统维护中,经常会涉及到软件的更新,系统数据的备份,也是原来手工模式下不会出现的,如数据备份丢失,在线数据被覆盖等新问题,甚至被黑客攻击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

(二)风险点更隐蔽,不易被察觉和监控

手工时代存在许多差错风险和作弊风险,随着计算机安全技术的成熟完善,如医院收费人员的收费过程的差错作弊风险等已经大幅降低,而编程人员、维护人员的差错作弊风险逐渐增大。在网络时代,系统后台的操作、维护等工作的差错作弊风险都明显加大,原来可以凭借手工肉眼完成的审核,在计算机上难以实现。综上,后台程序的不可见性大大加大了会计内部控制的难度。

(三)制度及工作流程规范化滞后于风险的变化

随着会计各岗位工作内容的变化,岗位责任及重要程度的变化,内部控制风险的重要性程度的等级也在发生变化,如记账、对账的差错风险降为极小,而系统编程、维护工作的差错作弊风险提升为重大,但目前许多单位相应的工作制度及流程的规范化等工作都未跟上。如上文所述两个方面都需要新的会计管理内部控制的规范落实,把软件开发的审计工作或者说监督机制建立起来,把后期系统的维护管理规范制定出来。

四、网络信息时代有效防控内控风险的建议

(一)及时加强制度建设

医院财务部门应重点关注单位重要经济活动的特点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利用风险管理理论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处理、监控,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相应的修订与完善。如网银收付的开通,不同人员密钥的管理,现代网络环境下利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收费的对账管理等,都应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此外,对资金审批、设备采购、固定资产管理等工作的内控制度,也应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及时调整岗位职责

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会计岗位设置也已经发生变化,岗位的工作内容、重要程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系统维护员责任越来越重大,同时又与多个岗位不相兼容;出纳岗位也已经不再是原来的现金支付,还要承担起一定的审核工作;报表编制、凭证编制、?Y产对账等岗位在强大的网络功能面前,工作的内容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等等。这些都要求财务部门认真讨论,加强岗位的梳理,并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与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相配套的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度,以明确职责,防控风险。

(三)加强会计内控制度的落实

央视2016年曾报道贵州黔南都匀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局财务主管兼出纳杨某因误信犯罪分子的虚假信息,造成该局账上资金1.17亿元被转走,是目前单笔涉案金额最大的电信诈骗案,全国震惊!同时也敲响了财务管理人员的警钟!这其实就是现代网络环境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及岗位责任制的落实与监管没有到位所致。不论国家的法规,还是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在这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但有些人就是不去重视、执行、抽检,最终就必然给一些利益熏心之人以可乘之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因此,在数字化时代,要更加注重内控制度的落实,建立相应的监督检查制度,进行相应的考核,才能降低相应的风险。

(四)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工具,加强系统设计开发阶段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指引》第十八条明确指出,“单位应当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加强内部控制。对信息系统建设实施归口管理,将经济活动及其内部控制流程嵌入单位信息系统中,减少或消除人为操纵因素,保护信息安全”。任何事物都是机会与风险、优势与不足并存,现代科技也一样。它一方面带来了不同的工作风险,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控制和降低各种风险的多样化的手段。如程序编写的时候,应按照软件项目管理的思路,分块分步完成,每步形成核对机制,加强过程管理;数据分块形成管理制度,汇总形成整体报表,多表平衡,有助于系统内部相互监督、彼此呼应;投入运行前要进行严格的系统测试和数据测试;在系统维护的过程中,利用数据库多做备份的机制,可有效防止误操作和修改;完善日志管理,可实现对于数据操作的事后审计。

(五)加强软硬件安全防护控制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应该形成完整的需求分析文档,开发中形成的开发技术文档完整交付医院,形成事后审计的条件,必要时还应该移交源代码等。保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对开发者的监督和规范。在硬件防护上,财务网应该独立成网,如有与业务网交互的应该按照公安部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要求,增加防火墙等边界管理设备。

篇3

【关键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一、高职会计类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

在企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对于大型企业、上市公司而言,中小型企业经济业务较简单,且自身发展空间不大,不能长久吸引本科等更高层次的会计人才,其在人才选择渠道上更倾向于从高职会计专业选拔人才。中小企业对高职层次会计人员的基本要求是:具备高尚职业道德、严谨职业态度、良好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扎实、职业技能熟练。但是,随着中小企业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会计核算中的算账、报账等工作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小,会计岗位将不可避免地要从技能型向管理型过渡,对会计人员提出了知识迁移、可持续发展等更高的能力要求。

二、高职会计类专业人才的职业资格证书及位核心能力分析

目前,我国会计行业已将会计从业资格作业从事财会工作的门槛,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会计师的考试制度。其中初、中级会计专业职务对应的资格考试及科目如下表所示:

毕业生取得上述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职业提升的重要条件。同时,《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规定了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财务会计类专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有:会计业务处理和操作能力、财务分析与管理、纳税申报、银行结算、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进行会计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些核心能力正是会计从业资格、初中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应知应会。

三、“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并将我国学历教育体系中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职业性”表示会计人员的基本职业能力,是指高职高专学生在毕业时就具备了会计岗位的职业技术能力,无需经过企业专业培训即可上岗。根据“职业性”的需要,结合上述人才需求及职业证书分析,可以确定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在毕业时应是符合会计市场需求的“初级会计专业人员”,其初次就业的主要岗位为中小企业的出纳、会计核算岗位。

“高等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指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覆盖整个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是毕业生职业提升及中小企业对管理型会计人才的需求。根据“高等性”的需要,结合上述人才需求分析及职业证书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应培养学生具备在一定期间成长为“中级会计专业人员”的潜在能力,其毕业三至五年后的主要目标岗位为中小企业的会计管理岗位、财务管理岗位、会计监督岗位及相关经济管理岗位,社会中介机构的记账、税务岗位。

“职业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的基础,“高等性”是会计人员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者同等重要。

四、基于“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干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会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规律,结合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用人单位需求、学生就业的行业、领域对应的岗位任务及职业提升的需求,以必需够用为度,统筹设计学习领域,构建高职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体系如下:

其中,表中的《会计职业基础与技能》课程的学习领域包括从业资格考试的《基础会计》。

除了上述纳入教学计划的课程外,会计各岗位的技能及职业素质的培养也需要相应课外、校外实践活动课程来互补,主要包括: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股价变动等调查,中小企业会计工作调查及寒暑假实习,针对会计工作各岗位、财务分析方案、会计软件应用等进行的技能竞赛。

五、基于“岗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实践化,强化考证的应知就会。

会计专业具有较强的技术性、经验性和理论性,尤其是从业资格、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要求的应知应会。这些相关课程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采取从感性认识入手,上升到理性定量认识的“双循环”结构,以核心实例贯穿的结构教学做一体的“三明治”结构,通过情景分析、研讨式教学中获取知识、提高技能。

目前初级、中级会计资格考试大纲中,核算主体基本上为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公司制企业,而上市公司会计工作总是处于当代会计实务的最前沿。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信息定期公布,资料易于取得,会计核算、信息公布较透明规范。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为例,其网站公布了各上市公司的概况、股本结构、筹资情况、利润分配、财务指标、临时与定期报告等信息,内容涉及了会计类专业的《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审计》等课程中。在上述课程中分别结合课程教学内容对上市公司进行实时的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跟踪调查,有利于将会计教育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学生可以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创造性地学习。

2.实践教学岗位化,强化岗位能力。

会计类专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但因企业财务的保密性和分工明确、岗位设置的唯一性等特点,不可能象工科成建制、大规模的在企业从事实践教学,因此必须建好用好立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础建设应以会计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营造职场化的教学、实训环境,使之成为学生教学和训练的主要场所、校企合作的基地。根据会计岗位分析形成的实践教学体系如下表所示:

上述实践教学体系,在具体实施时应按基本技能训练、岗位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和企业顶岗实习四阶段,进行“四段递进式”教学,在形式上做到课内实践项目化、岗位专项技能训练系列化仿真化,综合实训实战化。在教学中,要采用 “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让企业财会人员更多地参与指导校内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企业财会工作。在认知实习环节,安排学生深入企业;校内实训环节,请企业财会人员参与指导;毕业实习环节,尽可能地让学生顶岗操作,并结合毕业论文或设计,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工作,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岗证融合培养模式的实施,还需要成绩创新评价。建立以岗位能力测评为中心的成绩评价标准。以岗位能力为重点,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参照标准,知识、能力、素质考核并重,将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将获取职业证书的应知应会进行的理论考核与岗位技能的操作考核相结合,以操作考核为主。考核方式采取答卷与口试、理论考核与操作过程考核、研讨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等多种方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8.

篇4

教师培训是提高高职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胜任力理论出发,针对高职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试着将胜任力模型应用于高职教师培训,为高职教师培训工作提出一些改进思路。

关键词:

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培训

一、胜任力概念

“胜任力”的概念源于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它是指某一工作中区别显著优秀与一般普通者的深层次特征。这些特征是可指导、可观察、可衡量的,只有岗位所需要的胜任特征与员工自身所具备的能力相匹配时,员工才会达到高的绩效,最终保证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建立起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则是将胜任力理论引入教师岗位,找到高职教师岗位所需要的关键特征集合。它能够指明从事高职教师这一岗位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够有助于选聘、考核高职教师,帮助其进行职业发展指导,当然也有助于优化高职教师培训制度。

二、高职教师培训现状

高职教育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技能型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教师的素质高低关系到高职教育的质量。因此,不断加强高职教师培训、提高高职教师综合素质成为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许多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搞培训,但是结果却是受训教师对培训内容不感兴趣,参训的积极性不高,培训的效果不理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

1.缺乏针对性的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高职教师培训的起点,决定了培训需求分析的方向。目前高职教师培训往往一把抓,不能针对每位具体老师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不够科学。因为不同教师在知识水平、兴趣、经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应针对高职教师的个体特点和要求科学地确定培训的内容与方法。例如,有的老师是刚进入学校的新教师,有的老师是已经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而有的老师是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教师。那么,在每个阶段所需要培训的侧重点应该不同。

2.培训方式不够丰富,培训时间不够

高职教师培训还存在培训方式不够丰富的问题,现行培训的方式大多的是理论学习为主。理论学习对一些新教师有一定的必要性。可对于有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能够和企业实际结合更加重要,比如:访问学者、请企业技术人员专题讲座、企业挂职等。这种企业实践能力的培训大多数量较少,并且基本都安排在暑假进行,时间上不够充足。所以培训大多流于形式,达不到期望的培训的效果。

3.培训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的评估方法

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是不容忽视的。现行的高职教师培训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训评估方法,对高职教师的培训效果无从准确评估。有的理论培训仅仅采用培训后简单测试的方式考察培训效果,实践性的培训也没有实质的评估手段,更是很少关注教师培训后实际绩效的改善情况。所以,往往不能够了解到培训对于教师素质提高的实际效果,从而也不能给提出更好的培训改进计划。

三、高职教师培训中运用胜任力模型

鉴于以上所分析的高职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将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运用到培训中加以改进。例如,综合考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教师的素质要求,可以将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确定为实践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教学能力、学习和创新能力、专业知识、复合知识、职业道德、教育观念、企业工作和培训经历、品性特质十个胜任特征因素。那么,在高职教师培训中的培训需求分析、培训方式确定和培训效果评估等几项工作中,可以考虑上述十个胜任特征,具体做法如下:

1.运用胜任力模型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不是盲目进行的,只有存在相应的培训需求时,培训才有实施的必要。如果忽略这一点,最终会导致培训效果不佳。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是一个很好的工具,其中的胜任特征指明了作为高职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特征,这些特征也是区别优秀教师和一般教师的关键特征。这些特征能够用于高职教师的绩效考核中。在进行教师培训需求分析时,结合十个胜任特征充分分析每位教师的实际情况,将每位教师现实能力和理想要求的差距找到,从而真正找到是哪些方面需要培训。例如,可以观察某个教师绩效考核的结果,对应找到其欠缺的是哪种胜任力,从而找到这位老师需要培训的内容。

2.基于差距确定不同培训方式,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找到需要培训的内容以后,针对不同的胜任力差距确定不同的培训方式,然后为每位老师制定一套详细的培训计划。在此过程中,也要充分征询教师的意见。培训的方式方法应该多种多样,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要因人而异。在组织上,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可以结合;在时间上,可长可短,兼顾教学的同时也要保证培训的时间。只有灵活的运用多种方法,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达到培训的效果。

3.建立有效的培训反馈和评估机制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改善教师的工作绩效,因此,教师培训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必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这样才能实现培训的目的。培训的成效评估和反馈有重要作用,不仅是对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对培训工作的总结。想要使评估工作做得更好,可以将过程评估和事后评估结合起来。例如,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问卷法了解受训教师的反应和感受,培训后可以采用考卷或实际操作检验教师的掌握程度。在今后的工作中,也要针对培训的内容反馈该教师相应的胜任力要素是否得到提高,在工作中是否具有一定的成效。这样才能使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四、结语

基于高职教师胜任力给予教师培训与开发的指导,能够为教师量身定做培训与开发计划,帮助教师弥补自身不足,突出培训的重点,防止不合理的培训开支,有助于进一步开发教师潜力,从而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学校所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要素各不相同,高职教师胜任力模型在运用过程中也不是一尘不变的,需要不断重新考察更新,才能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作者:宋微 单位:徽商职业学院会计系

参考文献:

[1]王继承.谁能胜任——胜任模型及使用[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张玲.高职教师培训的现实与思考[J].职教论坛.2009(2).

篇5

关键词:产业调整升级;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岗位技能

伴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创新发展,我国社会经济呈现出产业调整升级的运行模式,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可以实现低碳、环保以及绿色化的产业发展理念,因此,在现阶段社会环境下,社会不断鼓励高技术产业以及自主创业的产业发展,旨在实现社会背景下信息化及工业化的稳定结合。所以,在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构建的背景下,需要构建与岗位对接的培训机制,通过课程标准的优化,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从而为教育体系的目标优化提供良好支持。

一、产业调整升级背景下会计人才需求分析

(一)产业调整升级中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伴随产业调整升级结构的发展,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发生了系统性的转变,一些传统的“管账型”人才逐渐减少,管理型人才逐渐增加。而在统计分析中可以发现,高职院校中专业性的会计人才相对较高,但是,就业率却相对较低,主要是这些院校的会计人才缺少实践能力,很多企业对他们的专业能力不能得到认可。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当前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通过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实现会计专业与岗位技能的稳定对接[1]。

(二)产业调整升级对能力型会计人才的需求

由于产业调整升级结构的出现以及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在现阶段企业运行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要不仅仅局限于其专业的会计能力,而且也需要会计人员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基础,同时也需要具备高素质素养。所以,高职院校需要认识到这一需求,构建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在学习的环境中得到专业财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综合提升,使人才的培养充分满足岗位技能的标准。

二、产业调整升级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的策略优化

(一)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发展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在教学内容构建的过程中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第一,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科教育观念,克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限制,通过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效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具体教学内容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通过对会计知识与实践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进行课程标准的稳定优化,通过项目驱动教学机制的合理确立,实现教学目标的稳定创新。第二,在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构建多维、立体的教学标准,通过教、学、做、工的层次性划分,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为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创新提供稳定支持[2]。

(二)构建创新性的实践教学平台

在现阶段教育体系优化的背景下,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应该认识到岗位的基本需求,构建校内仿真以及校外顶岗的实训机制。在教育中需要认识到会计工作的保密性原则,由于顶岗实习机会相对较少,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需要建立创新性的仿真实践教学机制,例如,可以构建校内超市、会计公司 以及岗位型实训平台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引导,从而为产业升级转型背景下,会计专业的岗位人才的科学化培养。

(三)组建专业性的教育实践基地

在现阶段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背景下,高校管理者为了推行适合高职院校、企业以及学生的共同性发展,需要在课程标准优化的同时,进行教育体系的优化革新。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真实企业财务的管理模式,分派专业性的会计岗位工作让学生进行学习,在这种背景下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强化对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有效避免了虚拟化企业进账训练方式的构建。第二,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将学生作为主体,教师作为辅助,通过互动性教学环节的设计,强化学生对财务会计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在整个实训的环境下,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启发,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需要构建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通过实训材料、多媒体、网络财务软件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性的实训任务。第四,在教育体系优化及岗位标准对接的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需要认识到产业调整升级的优势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职能需求的合理判断,通过对会计工作的稳定执行,强化学生的财务核算能力,从而促进社会环境下适用性人才的培养[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产业调整升级环境的发展,高职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岗位、证书以及能力等内容的综合性分析,进行课程标准的稳定优化,同时也为社会转型背景下人才培养机制的优化提供稳定支持。与此同时,在现阶段高职院校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的背景下,也需要通过对岗位标准的优化分析,进行人才培养机制的确立,从而全面促进社会适应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玉花,王峻.产业调整升级背景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的对接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6,05:400.

[2]梁莹. 能力本位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课程开发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篇6

关键词:ESP;教学需求;职业需求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5795(2012)02 0061-0004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长期以来重视语言基础,偏重人文素质的培养,轻视甚至反对专业英语教学,结果是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既精通专业又有较强的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社会对外语能力的需要已呈多元化、专业化趋势,比如要求商务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能直接用英语参加商贸谈判,新闻专业的毕业生能够直接用英语采访,法律专业的毕业生能用英语出席法庭,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能用英语和外国同行交流,充分体现外语的工具性和应用性。

1 ESP需求分析研究综述

ESP即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是一个多元的教学理念。国外对ESP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ESP的研究已建立了完整的体系。其发展历经五个阶段:语域分析、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Brennan M.&Naerssen,1989)。ESP教学首先是建立在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的基础上。需求分析即获取对特定学习者需求信息的详尽分析方法(Coffey B.,1984)。需求分析最早出现在ESP教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目标情景阶段。在这个阶段,ESP课程的设计首先放在对学习者目标环境的分析,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至第五阶段即以学习为中心阶段,需求分析在ESP教学中的作用己经无可替代。关于需求分析的重要经典解释是John Munby的“交际需求处理”和TomHutchinson&Alam Waters(1987)的“目标需求与学习需求”。目标需求分析是外语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学习目的和外语水平开展的分析。学习需求分析主要是为了了解学生在学习外语课程前的语言水平,调查学生的语言优势和欠缺以及学习态度、学习偏爱、需求与期望等。这些分析法的目标是外在的客观因素,没有注意到学生和教育环境等内在因素。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后来出现了“教学需求分析法”(West。1998)具体内容见表1。

国内对ESP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对于学习者的需求分析主要有王斌华、刘辉(2006)、刘延秀、姚孝军(2004)、潘之欣(2006)等。然而有关社会需求分析的文章较少,近30年只有2篇,即李萌涛、龚立(1994)展开的一次科技界英语需求调查和傅政、庞继贤、周星(2001)对浙江省5个地、市的120家外贸、金融等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就“入世”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2 ESP教学情况调查

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主要从职业发展角度,通过对福建省一所二本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进一步探讨ESP需求,以明确ESP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育部(2001)要求在国际性相对强的六个专业率先实行双语教学,该院校的金融、法学、信息技术和国贸等4个专业位列其中。该校的ESP教学主要以法律系、信息系和金融系为试点。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增加ESP教学,教师分别选择长期接触该专业领域知识的英语教师,其中有2位是法律英语专业,2位第2学位是金融专业。调查目的:从职业需求角度了解现阶段ESP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以及已开设ESP课程的教学效果。

调查对象:ESP教学的主要参与者(大外教师47位)和接受ESP教学的大学一年级学生128名(来自法律系、信息系和金融系)以及业内人士(毕业生)15名。

调查方式:本调查采取问卷和访谈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性研究采用了探究性访谈,对有关的业内人士、教师、相关专业辅导员、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相关负责人进行访谈,另外通过相关信息和资料查阅:人才市场报、大学校园网、校园布告栏,确定社会需求的具体范围和所需程度,以期与定量研究中获得的数据互为参照和佐证。定量研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以纸质和电子文档形式向调查对象发放。

教学需求问卷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①个人简况;②ESP学习需求问卷,共25个问题,包括学习动机、学习现状、ESP学习需求、对ESP课程看法等方面的问题。

本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190份,其中教师问卷47份,大学一年级学生128份,毕业生15份。根据调查结果主要从职业需求角度对ESP进行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 学生需求

调查显示学习动机是ESP课程学习中的重要因素。66.39%的学生进入大学后英语学习目标是通过四六级考试,16.81%是为了考研做准备,5.88%为了能够顺利毕业,10,92%为了就业。就学习ESP的学习动机而言,47.9%的学生学习ESP是为了更好的就业,26.89%出于兴趣爱好,4.2%为了出国,21.01%为了毕业。

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Rod Ellis(1997)在Gardner和Lambert动机研究的基础上将动机描写为工具型动机、融入型动机、结果型动机和内在型动机四种。工具型动机指的是学习者获取语言的功能需求,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某种目的,如找一份可靠的工作。从调查看,专门用途英语学习者的工具型动机比较强烈。

从调查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反映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大学英语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新生没有太大挑战,对于通过四级水平考试的大二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更是缺乏吸引力;其次,大学英语教学仍以普通基础英语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其知识与学生的专业和职业需求关系不大,挫伤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再次,如果学生由基础英语直接过渡到双语教学,其外语水平和基本专业知识未达到开展双语教学所需要的水平,可能使学生陷入语言能力没提高、专业知识没掌握好的窘境。

调查结果显示受试者中92.44%认为开设ESP很有必要,其中81.51%受试者认为ESP教学对其就业、89.92%认为对其职业发展空间、91.6%认为对其未来工作中专业知识提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项为多选题)。

对于ESP教学方法,68.07%的学生希望在听说方面有所侧重。究其原因,课题组认为听说教学和ESP目标一致:二者都是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都是使学习者能够更好地运用外语在本专业领域进行交流。听说教学中简单化、专业化的词汇能够提高学生对ESP的兴趣,听说教学设计的情景与任务的真实性

与ESP不谋而合,比如《金融英语》的听说教学大量借助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办事情景,而《法律英语》以律师取证和法律辩护情景为依托等;听说教学中词汇的更新更能体现ESP的时代性,这主要体现在信息英语和科技英语中,另外通过听说教学认知习得专业词汇比阅读记忆更容易且深刻;听说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师生互动,体现了ESP培养专业人才的直接目标与任务。18.49%的学生认为应侧重专业知识,11.76%的学生认为应侧重读,1.68%的学生认为应侧重写。在课堂形式方面,56.3%的学生希望教师在ESP课堂中通过模拟职业从业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职业相关的英语的平台。若举办与职业相关的英语活动,54.62%的学生喜欢外出活动,如相关的实践演练等。

课题组根据社会调查统计数据,发现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要求因工作内容而有所差异。其中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英语听说技能在“援外施王”和“接待外事”这两项工作中相对比重大。而读写译技能则体现在“会议通知、产品说明书、设备说明书、合同文件、工程项目书和协议书等书面文件中(白静等,2009)。课题组教师在课堂实践中发现以上几点均为学生欠缺方面,学生也期待在这几方面进一步提高,以缩小目标情景对专业知识的要求和学生英语知识技能之间的差距。

实践证明ESP教学方式使一些学生改变了对英语的看法,之前认为学习英语与其职业无关,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通过ESP教学很多学生意识到英语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和职业拓展空间密切相关,因此对英语的重视程度明显提高,除了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自主学习意识也加强了,同时相关的专业课程成绩也有所提高,因此可以看出,ESP教学与专业课程可以相互促进。

3.2 社会需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于既精通专业又具有较强外语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主编的《2005年中国人才报告》预计,未来几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其中一些涉外人才需求很大,如涉外信息技术交流、涉外律师、涉外人力资源管理等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基于ESP实际运用性的特征以及时代背景,它的价值也逐渐在职场中得到体现,被各种单位和企业认可。以博思(BULATS-Business Language Testing Service)、托业(TOEIC)、托业桥和商务英语考试为代表的职业英语测试被很多用人单位认可。其中TOEIC(托业)考试在我国影响最大。托业考试也被称为“职场托福”,测量考生在国际工作环境中使用英语交流的能力,要求考生熟悉日常工作、生活与职场活动中所需的英语,如在办公环境中常用应用文体及各职场类文章的阅读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口头交际和书面交际的能力。正因为如此,托业考试目前已在意大利、法国、日本、韩国等100多个非英语国家和地区的公司和政府机构中广泛使用。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就有六十多家像耐克、宝洁、百事食品等全球知名外资企业把托业考试作为公司招聘、培训等环节的语言测试工具。ESP还被列入公务员外语考评和招录的必备项目。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早就在全国13省市共同举办职业英语个人综合化考试。可以看出中国人力市场和社会各部门对ESP的认识和接受程度。

课题组对我国以2011年托业成绩为基础的校园招聘筛选标准以及同一职务不同岗位对托业成绩的要求分别做了调查,见表2及表3。

托业考试的意义是针对不同企业、不同岗位提出不同的职场英语要求,以不同的分数段区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也可以说托业考试是企业选人、用人的量化标准。通过了解托业考试,我们的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可以有的放矢,根据企业的标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课题组还对行业内人士进行了结构访谈(其中5位来自律师事务所,5位银行业人士,5位IT业人士)。课题组设计的15个问题涉及行业英语知识的应用,行业在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不同需求,以及行业英语综合能力对个人发展的作用等。

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英语听力、阅读、口语、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要求分别为30.9%、51.5%、38.2%、36.8%和54.5%。

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英语听说技能的要求包括日常交际外商谈判、签订合同、接待外事和援外施工,所占比例分别为:30.90%、35.30%、32.40%、39.70%和41.20%。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英语技能中阅读技能重要,这包括产品说明书、设备说明书、合同文件、工程项目书、协议书和会议通知等,所占比例分别是48.50%、44.1%、48.5%、44.1%、47.1%和58.8%。与阅读相对应的这几方面的写作要求分别是42.60%、39.70%、48.50%、45.60%、48.50%、50.00%。与阅读相对应的各个方面的翻译要求分别是51.50%、52.90%、55.90%、52.90%、51.50%。

被调查的用人单位认为技术岗位,即研发型岗位对英语技能的需求值最高,达52.90%,技术性人才需要较多地接触国外先进的技术,并且经常要阅读外文资料,所以技术型岗位对英语技能需求最高;用人单位对后勤岗位,即服务型岗位提出英语技能要求的只占27.90%,其他如操作岗位、行政岗位和第三产业岗位则相差不大,都在51%左右。

对于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共发出20份,回收15份。第一部分是考察在校期间所学的ESP课程知识和技能培训是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ESP课程对个人发展是否有所帮助。关于ESP课程在实际工作中的效用,80%的被调查者认为在目前工作中,很多需要运用到行业英语的知识;20%认为有运用到相关知识,但不多,但ESP课程对于提高语言技能有所帮助。对于必备的ESP课程知识,40%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行业词汇;30%认为是语言技能;30%认为是专业知识。关于ESP课程对于个人发展有否帮助的问题,36.8%的被调查者认为会有很大的帮助,52.6%的人选择有所帮助,但不多,10.5%认为没有帮助,但对提高语言技能有所帮助;关于ESP课程对于个人发展有所帮助的知识,38.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语言技能,33.3%认为是专业知识,27.8%认为是行业词汇。

第二部分是关于ESP教学应如何调整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47.4%的被调查者对ESP课程的教学效果表示不满意,31.6%表示比较满意,仅有21.1%表示满意;63.6%的被调查者认为现有ESP教学中只注重语言点的解释,缺乏口语的训练和交际能力的培养,18.2%认为师资缺乏,9.1%认为教学方法单一,9.1%认为听力需要加强。由此可见,ESP教学应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听说的训练,改变传统的语法翻译法的单一使用。

4 关于ESP教学的思考

根据调查情况和该院校的ESP教学现状,笔者对于ESP教学的思考如下:

(1)对学习任务的真实性的重视。这要求学生在处理课

文时应采取现实生活相同情景中应采取的技能和策略。在教学方面应采用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一些再现或模拟现实情景的方法。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积极学习并运用新的教学理论,要了解对特定学生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目标情景,以便使ESP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

(2)ESP教学与专业知识学习形成良好的互动。ESP教学应致力于加强英语与专业发展和职业拓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在英语课堂中经常引入一些与学生专业紧密相关的外语知识,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并在课后搜集与专业相关的英语材料进行研读分析,进一步促进相关的专业课程成绩的提高,对知识的延展性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各种方式努力使深奥的专业知识变得简单有趣,这对于ESP教师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3)处理好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的关系,即要关注学习者学习的必要性、对知识点的缺乏和个人需要。必要性是指目标情境所决定的一种需求,也就是说学习者需要学习什么内容才能在目标情境中应用自如,是专业知识还是语言表达?个人需要是指学习者的观点很有可能与课程设计者观点产生冲突,比如,A是一个工程师,他日常需要的是与海外的同事交流诸如每年的计划会议等。这样他的需求必要性是阅读。但他个人觉得他需要通过流利的口语交流彰显他的才能。在阅读时可以查字典,阅读快慢是自己的事,但一旦开口说话,他的英语能力,或者说他的薄弱环节就会展现在他人面前,因此他个人强烈需要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可能相辅相成,也可能互相冲突,重要的是课程设计者或教师应该意识到之间的差异,在教学材料和教学法上给予足够的重视。

(4)建立ESP教学体系,规划和协调课程的教学目标、课程设计、师资培养、教学模式、教材开发、大纲制定,以及完善课程评价和图书资料建设等。因为ESP课程的跨学科性质,它的专业方向各异,所以长期以来一个统一的ESP教学模式就难以建立,没有可以采用的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方式。ESP课程的教学目标、师资选择、教学方法等等在培养计划中还需完善并做规划和协调。不同行业之间对毕业生英语能力的要求差异很大。如从本次调查的学校的专业设置看,从事经贸、商务、涉外法律、会计、人力资源、IT产业等行业的毕业生需要具备较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方可胜任工作。此外,针对同行业不同专业所涉及的岗位群对英语能力的要求的差异,我们的ESP课程要做到职业岗位群、典型工作任务与英语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这就要求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应根据学生需要,有不同的侧重点,教学方法上也相应地有所不同。社会对不同的人的外语技能需求有不同的侧重,每个人学习外语也都有不同的目的,因此不应该对所有人提出统一的技能要求,而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我们认为ESP+EGP+X教学模式应为首选,可把x理解为听、说、读、写、译五项技能中的某一项或几项,是英语学习者五项技能中的特长项,或者叫特色项。另外就各个不同专业课程的分支课程,根据其涉外交流的程度选择开设ESP教学,比如法律系可以根据需要先后开设合同法、商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知识产权法、世贸组织法、英美司法制度、法律文书写作。其次,民法(因英美法系法律部分划分不同),单设侵权法、合同法和亲属法等。ESP教学紧紧跟随专业知识分支细化的步伐,才能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5)学生需求与参与程度值得关注

虽然目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学习者是ESP教学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人,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习者却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他们的需求往往被忽视。在国内的ESP教学中,教材的取舍和教学方式的选择都由教师负责,而具体的教学时间、教授课时、教学目标的制订更不是为学习者所控制,我们总是关注学习者学什么而往往忽视学习者怎么学,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仍没有得到发挥。因此需要改变教学观念,只有师生互动才能创造出良性的教学循环。

篇7

关键词:胜任特征 培训体系 案例研究

一、胜任模型的内涵及在S电力企业的应用背景

胜任特征评价技术兴起于美国, 20世纪80年代,以胜任特征为基点,构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主流思想。McClelland将胜任特征定义为:胜任特征是指能够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它可以是动机、人格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社会角色、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20年来的商业运作使得此方法已形成一个全球范围的胜任特征模型数据库和通用胜任特征词典。当前,胜任特征模型已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主流实践活动。企业培训活动作为提高员工胜任特征的重要手段日益受到关注,全球性的企业收购和兼并浪潮也对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深入改革以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管理都对S电力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企业的快速发展,对员工的胜任特征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如何保证与业务发展体系高度匹配的人力资源队伍组合,如何通过有效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员工的用胜任能力。S电力企业意识到,企业的价值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员工的胜任特征,即员工所具备的胜任公司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素质,因而如何进行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日益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能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二、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的总体框架

胜任特征模型又叫素质模型,是指驱动员工产生优秀工作绩效的个体特征的集合,它反映的是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表达出员工的知识、技能、个性与内驱力等,是判断一个人能否胜任某项工作的优点,是决定并区别绩效差异的个人特征。胜任特征模型的构建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其中使用最广泛也最有效的是工作胜任特征测评法(The Job Compe-tenceAssessmentMethod, JCAM)。本文根据JCAM方法,运用关键事件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构建S电力企业的胜任特征模型。

关键事件访谈法是工作才能评断的重要方法,而且关键事件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对于预测杰出的工作绩效表现及有关的才能假设,提供丰富的来源,而就胜任特征模型构建来说,关键事件访谈法是提取胜任能力要素的重要一步,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项工作。S电力企业的关键事件访谈步骤如下:

第一步,组建专家小组。针对每一个目标工作或工作家族,可由人力资源专家、主管与现任的杰出工作者担任小组成员。他们需要确认重要职责、目标岗位上的杰出工作者、取得该份工作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员工从事该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等事项。

第二步,挑选访谈对象。为了避免集中取样所带来的偏差,本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式来选择访谈人员。在考虑绩效表现和直属上司意见的前提下,结合性别、年龄、以及技术岗位等因素确定20人作为访谈对象,并分为优秀组和普通组,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一对一的访谈。为便于访谈的进行,我们编制了《行为事件访谈步骤》、《行为事件访谈提纲》和《行为事件访谈记录》。同时,为保证访谈记录的准确性,经被访谈人同意并签名,进行了录音笔同步录音。

第三步,胜任特征编码

首先对访谈结果进行初步整理,然后对照文献研评的结果进行系统分析,筛选出优秀人员的胜任特征30项。在此基础上再另请相关领域的6位资深专家对这些胜任特征进行专家评定,并在保持与访谈内容相吻合的基础上进行修正,综合分析得出胜任力18项。组织专家对18项能力项进行类别分别、能力定义、划分能力级别以及描述行为指针,建立胜任能力词典。

第四步,胜任特征问卷调查

根据18项胜任特征,我们编制了较为完整的《胜任特征调查问卷》。根据S电力企业员的学历、工作能力等的特点,通过360度评估和自我评估找出每位员工的胜任特征现状,作为培训需求分析的依据。

三、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体系

1.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原则

为保证企业培训质量,S电力企业在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中遵循以下原则:

(1)战略性原则。 员工的胜任特征只有与企业战略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S电力企业的胜任特征模型是依据企业战略确定的,这种培训克服了传统培训中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紧紧围绕职位胜任能力模型中关注的能力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得员工胜任特征的提升服务于企业战略。

(2)效用性原则。 员工的培训投资属于智力投资, 其成本不仅包括可以明确计算出来的会计成本,还应该将机会成本纳入进去;而培训产出不能纯粹以传统经济核算方式来评价,它包括潜在的或发展的因素, 另外还会受社会因素等外部环境影响。 因此,S电力企业坚持效用性原则,综合考虑培训的投入产出效应。

(3)激励原则。 S电力企业认为,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是一种激励,而不是“要我学”的被迫行为。 首先,S电力企业把培训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通过培训有计划地引导员工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协调;其次,把培训与薪酬、晋升紧密结合,员工通过培训求得自身发展,并带来相关益处;最后,针对员工终身学习与发展的需求,培训成为一项重要的福利手段。

2.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 S电力企业借鉴了罗塞蒂的思想,建立了一个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需求分析模型。 首先,从员工所在职位需要的胜任特征入手,在胜任特征模型基础上建立的职位胜任能力模型为此项工作的进行提供了基础,它描述的是“应该是怎样”的问题;其次,依据前面的评价得出的员工的胜任特征现状,并与职位所需胜任特征与员工胜任特征现状的比较,发现员工的胜任特征缺口;最后,胜任特征缺口成为培训实施的逻辑起点。 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缺口,需要有目的、有分别地制定出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计划。需要说明的是,组织战略与员工胜任特征的不断变化决定了培训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培训需求的分析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S电力企业通常以年度为单位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制定培训计划并加以实施。

3.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体系

一个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和培训管理体系四部分。其中前三项是培训体系的三大核心工作内容。培训管理体系是把原本相对独立的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讲师管理制度、培训效果评估融入到企业管理体系中,尤其要和晋升体系、薪酬体系相配合。’建立培训课程体系培训课程设置建立在培训需求分析基础之上,将培训课程分为员工入职培训课程、固定课程和动态课程三类。员工入职培训课程设置较为简单,属普及性培训,课程主要包括企业文化、企业政策、企业相关制度、企业发展历史等。固定培训课程是基础性培训。是从事各类各级岗位需掌握的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岗位调动、职位晋升、绩效考核反应知识、技能有欠缺者需加强固定课程培训。动态培训课程是根据科技、管理等发展动态,结合企业发展目标和竞争战略做出培训分析,这类培训是保证员工能力的提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固定培训课程设置的工作量最大。要做好这项工作,在企业中必须建立起以员工职业化为目标的分层分类员工培训体系,明确不同岗位,不同级别的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首先,人力资源部会同各级部门,从岗位分析入手,对所有岗位进行分类,如分为管理类、专业类、技术类等。在分类基础上对每一类进行层次级别定义和划分。由此,按照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岗位胜任模式来建立固定课程体系就有了分析的基础和依据。以各级各类岗位为基础,分析员工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在分析这些活动时,可以遵循以下三种思路:从活动开展的内在逻辑关系来考虑。从活动范围来考虑。从活动内容本身组成部分来分析。分析支持这些职业化行为模块和行为标准所需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由此,确定各级各类的培训课程,从而开发出相应的培训教材。不同级别的必备知识可以是相同的,但在深度和广度上应该有所区别。

动态培训课程可以从两个层次上进行分析。企业目标。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战略,考虑与此相关的管理思路、管理观念和工作重点的转移,组织流程的改造及涉及新的技术领域、工艺技术,并以此确定培训课程。从科技发展角度分析。如今科学技术、管理知识发展日新月异。当一项工作内容发生重大革新时,根据由此带来的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来确定培训课程。培训体系建立之后,培训对象的确定,可以遵循以下思路高层管理者。根据企业经营策略确定企业的人员要求,并由人力资源部分析并确定相应的人员。中层管理者。根据企业为他们制定的发展计划和绩效考评的结果,由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部分析和确定他们的下一步发展需求。基层管理者和普通员工。由中层管理者根据员工的绩效考评来分析确定他们的培训需求。员工可以自己提出培训需求,得到上一级主管及人力资源部认可。

培训讲师队伍建设。讲师是整个培训流程的源头,讲师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培训质量的好坏。培训讲师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外部聘请;二是企业内部讲师。本文只对内部讲师的队伍建设略作介绍。讲师的主要任务是讲课、教材开发和参与培训课程的设置。为保证讲师队伍的高素质,企业内部应制订“讲师资格认证制度”,可以从专业知识、专业经验、成就及表达能力四方面进行认证。对讲师的工作绩效可每半年或一年考核一次,优胜劣汰。同时为支持和鼓励讲师主动积极地开展培训工作,给讲师一定的时间和经费从事教材的开发。最后,企业应帮助讲师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组织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和技能训练。

培训效果评估。培训效果评估是培训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评估结果将直接作用于培训课程的改进和讲师调整等方面。评估从四个方面考察:反应层面。考核学员对培训讲师的看法,培训内容是否合适等。这是一种浅层评估,通常是通过设计问卷调查表的形式进行。学习层面。检查学员通过培训,掌握了多少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书面考试或撰写学习心得报告的形式进行检查。行为层。学员通过培训是否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工作绩效。此类评估可以通过绩效考核方式进行。结果层。通过培训是否对企业的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结果层的评估内容是一个企业组织培训的最终目的,也是培训评估最大的难点。因为对企业经营结果产生影响的不仅仅是培训活动,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都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结果。

参考文献:

1.贾建锋,赵希男,卢纪华:基于胜任特征的培训体系,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7期

篇8

[关键词]会计专业 工作过程导向 课程体系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1.课程体系与企业需求不紧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需要大量适应各行业特点的实用型会计人才。然而,很多高职学生缺乏行业的会计岗位能力,熟悉会计岗位的时间太短,很难做到快速上岗,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就业。这样的现状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与当前企业需求不紧密所造成的。目前的课程体系没有针对会计环境的变迁对会计专业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没有进行高素质、高技能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学习和训练,这样容易造成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脱节,从而不能满足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

2.课程体系与会计职业教育不匹配

目前高职会计专业实施的课程体系,往往是模仿普通专科甚至本科的分科做法,以学科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没有摆脱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完整性的制约,因此在教学形式上很难摆脱以教师、课本、课堂为中心的基本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不但挤占了教学时间,而且各学科之间相互独立、自成一体,不利于课程的优化整合,从而导致了学生不能融会贯通地把各个孤立的专业知识点综合起来,更不能进一步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二、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

按照我国当前国情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是高等的技术型、应用型和桥梁型人才,在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从事出纳工作、会计核算、税务工作、内部审计等基层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实现这种特殊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有一种合适的课程体系与之对应,这就给高职会计专业改革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即构建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会计领域用人为原则的新型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

因此,“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目标定位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懂知识、会应用的高层次会计与设计人才。

三、高职会计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与原则

高职会计专业“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在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成功的经验,如双元制、MES(就业技能模块培训的简称)、CBE (能力本位教学的简称)等教学模式,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充分结合会计职业岗位对培养对象的要求,以此为依据确定所需的职业能力,并对此进行分析,以确定课程内容。换言之,就是将会计对应的职业群或工作领域分成若干任务,再分析每一个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操作技术,然后按照这些知识与技能的难易程度及逻辑关系,以及它们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频率及重要性,加以系统地组织安排,建立一个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职业能力的完整的课程体系。

1.“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求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内涵,构建这种职业素质教学模式应努力做到:

(1)在教学目标上,要求培养具有能直接从事出纳、会计核算、涉税、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会计电算化及审计等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复合人才。

(2)在教学内容上,包括了职业道德、文化知识、专业知识、职业能力、身体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学时根据受教育者不同的教育需求编制不同的实施性课程计划。一般有三种课程计划:一是专业理论知识要求“够用”原则,着重强调专业实践环节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的掌握;二是通过“模块式”突出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与职业资格证书紧密挂钩,让学生毕业时获得职业准入资格,如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证书;三是按每门专业课程以一个个学习情境(即“项目”)组织教学内容,完成学习情境学习后,学生即可从事该学习情境的操作、服务及管理工作。

(3)在教学途径上,一是实行校企结合,做到教、学、做一体化;二是实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考试制度;三是实行“双师型”教师授课制度。

2.“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

构建“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应遵循专业整合与分流的教学计划开发原则。该原则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适应岗位需要原则

按照能力本位教学模式的教学思想,从职业岗位群的工作分析入手,根据岗位群(出纳、会计核算、涉税、财务管理、成本核算、会计电算化及审计等)对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能力体系的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且以此为依据进行课程开发,确定教学内容。

(2)能力本位原则

在制定高职会计专业教学计划时,要围绕培养目标对人才的知识、素质、能力等方而的要求,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应用,着眼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拓展。要在职业岗位群的确定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目标,并分解成学年、学期和阶段目标。

(3)校企结合原则

要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相交融、能力培养与提高综合职业素质兼顾。按校企结合的要求,与企业、社会保持密切的联系,与企业的专家共同制定相关课程的标准。

(4)整体优化原则

专业整合与分流的教学计划要体现整体结构的优化,要加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处理好素质、能力、知识的关系,确定公共课与专业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合理比例,实现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

(5)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

为了突出技能培养为主,应坚持“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通过抛弃传统的教材,弱化系统的理论知识;通过强化过程导向,增强学生对具体工作任务的熟悉和掌握。

就具体的会计专业而言,从会计的职业岗位及岗位群入手,以各岗位的任务要求确定会计职业的任务领域,再将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整理后形成会计职业的行动领域,进而形成会计专业的学习领域,每一学习领域再通过学习情境的设计进行课程开发。

四、高职会计专业人才需求情况

1.会计行业人才需求情况

据前程无忧网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会计/审计业的招聘情况是网上职位数从1月开始攀升到4月,呈现出一个明显的招聘需求高峰后一直维持在这个招聘高峰值,仅在6月和7月有过小幅回落。与2010年相比,2011年会计/审计业的月均职位数同比增幅为56%(见表1),超过其他三大金融行业的增幅,可见会计/审计人才的需求很大。

2.会计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为了深入了解企业对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和相关岗位的任职能力要求,明确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能力目标,在2011年11月,组织了针对我院2011届会计专业毕业生及其工作单位进行了调查。共发放个人问卷40份,收回问卷33份,回收率为82.5%。他们主要是分布在上海的企业(不含会计师事务所)。调查采用问卷形式,内容为本专业毕业生从事的岗位群现状,在校期间开设的理论和实践课程与目前岗位能力的适应性,以及用人单位对所需会计人员职业技能素质的具体要求等。

(1)有效问卷的企业基本信息分析

33份有效问卷所调查的企业的法人性质分布见表2。

表2 有效问卷的法人性质分布

(2)有效问卷的企业会计人才现状分析

①有效问卷所调查的企业的会计人才总数分布见图1。

图1 有效问卷的会计人才总数分布

调查表明,会计人才对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是非常必要的。在有效问卷中,有22家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在4人或4人以下,占被调查企业总数66.67%;有10家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在5至10人,占被调查企业总数30.30%;有1家企业的会计人才数量在10人以上,占被调查企业总数3.03%。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会计人才包括在各种类型的企业中,所有类型的企业都需要财务人员。

②有效问卷所调查的企业的会计人才学历分布见图2(大专学历)。

图2 有效问卷的会计与审计学历总数分布

上图可以反映出各种类型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学历要求。在有效问卷中,会计人才学历为大专的比重在10%至50%的企业共有20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60.61%,占比最高;会计人才学历为大专的比重在5%以下的企业共有1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3.03%;会计人才学历为大专的比重在5%至10%的企业共有6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18.18%;会计人才学历为大专的比重在50%以上的企业共有6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18.18%。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培养的大专学历的会计人才完全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

③有效问卷所调查的企业对现有会计与审计人才各种能力的分析(见表3)。

表3 企业对现有会计与审计能力的满意程度以及重要程度对照表

上表通过结合企业对上述“适应环境、专业技能、组织管理和个人品质”的22项能力的“满意程度”以及相应的“重要程度”的综合评定,可以看出ACEHM即具有沟通和适应能力、了解本地会计法律法规、进行具体财务核算的能力、进行成本核算的能力,这5项能力属于企业认为很重要而对现有的会计人才满意程度偏低的能力,相应的针对这5项能力的培养就显得更加重要了。

(3)有效问卷的企业未来对会计与审计人才的需求分析

有效问卷所调查的企业的会计人才需求分布(见图3)。

图3 有效问卷的会计人才需求分布

上图可以反映出各种类型的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分布状况。在有效问卷中,对会计人才大量需求的企业1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3.03%,占比最低;对会计人才有一定需求的企业25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75.76%,占比最高;对会计人才无需求的企业7家,占被调查企业总数21.21%,占比居中。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对会计人才仍然较大需求。

3.高职会计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分析

根据调研,将目前市场上有关会计专业就业岗位进行如下分类:

(1)公司、行政、事业、金融机构、单位从事财务会计工作(出纳岗位、往来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材料核算岗位、固定资产核算岗位、成本核算岗位、总账岗位、稽核岗位、税务会计岗位、预算会计岗位、投资分析岗位、会计档案管理岗位等)。

(2)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从事会计工作(一般会计岗位、记账等)。

(3)企业内部审计(综合审计岗位、财务审计岗位、工程审计岗位)。

(4)民间审计之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审查企业会计报表;验证企业资本;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等)。

(5)国家审计机关从事相应的审计业务岗位。

(6)各行业经济管理人员。

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是面向中小企业和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培养会计核算、会计管理、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专业人才的,其主要就业领域为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也可拓展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和会计师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从事会计、会计咨询、审计鉴证和会计培训等。

考虑到十多年来会计职业的发展变化,结合中小型企业会计岗位设置的具体情况,我们将会计职业岗位划分为: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办税员岗位;审计助理岗位。

五、会计专业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体系分析

通过对会计专业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对应的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进行研究,得到职业能力体系,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再整合成了行动领域。

表4 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所需能力

六、能力体系与学习领域转换

结合上述会计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能力体系,然后转换到学习领域。

表5 能力体系转换到学习领域

注:注明的课程为本专业的核心课程(下同)。

七、学习情境设计与课程体系分析

我们根据会计行业职业成长及认知规律递进将行动领域进行了重构,将其转换为课程,从而得到学习领域和课程体系。

表6学习领域和课程体系设计

以上课程体系中有一部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具体如下:

八、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特色探索

1.以会计岗位定位,强调素质培养,以取得证书为标志

本课程具体课程内容以企业会计工作岗位为中心展开,每个会计岗位都要求有明确的职业素养要求,同时有业务操作能力标准,而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又以获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

2.理实交融,教学做一体化

本课程体系按照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设计原理,要求对原专业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解构与重构,形成了以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学习情境系统,每一门专业课程都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高度交融,“做中学、学中做”的良好愿望变成了现实。

3.情境教学,工学结合

从企业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入手,注重真实工作环境、职业氛围的潜移默化,在会计业务分析、处理过程中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学习过程中,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安排集中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模拟实际的企业会计工作现场岗位实训。

篇9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为社会培养了大量应用性人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随着社会的人才需求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十分重视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重视会计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个人素质的培养,成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新特点。重视社会人才需求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是优化高职教育的重要手段。本文以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研究为主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关键词】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培养模式

0引言

对于一个学校来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也影响着人才未来的就业能力。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积极改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课堂教学内容与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让会计专业毕业生更加适合市场需求。加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化与针对性,提高其应用型特质,是社会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最新要求。

1当前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1.1社会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仍然呈供不应求状态就会计人员的整体就业情况来看,大多数会计人员仍然工作在生产部门,各行各业的会计持有量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近十年,我国国有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数量减少,非国有企业的会计人员数量减少速度更是惊人,达到国有企业的四倍之多。从这样的现象来看,我国的会计专业人才处于市场饱合状态。但在个体民营企业以及地方小企业的需求来看,其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每一年,我国的会计从业资格人数都在上涨,会计人才队伍正在不断壮大。高职教育给更多人接受与学习会计专业知识的机会,这些接受职业教育的会计专业学生不仅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更要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念,应用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去创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企业对于会计人员价值的衡量标准不断变化,高职院校不仅要针对社会需求去安排课程,还要对新的会计专业理论与方法进行传播。虽然我国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超过千万,但在专业会计事务所工作的不足五万人,取得国家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虽然我国在数量上看不缺少会计人才,从质量上看会计仍然是社会紧缺型人才。

1.2社会的会计人才需求与院校教育有结构性矛盾为了提高企业的生产运营效率,大多数企业希望招聘到高级的、专业的会计人才,而不是只会做简单账务工作的会计人才。近几年来,企业与单位在招聘会计人才时,大幅度提高了对相关专业证书、工作经验以及英语语言水平的要求。这些现象都表现普通的会计从业人员数量过多,而高级财务工作者人数过少的本质。虽然许多会计专业学生从高职院校学成毕业,但并不能满足企业提出的职业要求。如果高职院校不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会让高职院校的就业特色难以突显,造成高职院校教育地位下降的后果。

2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从社会的会计专业人才需求出发调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调整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模式,重新规划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细节。只有将课程体系与教育内容合理安排、设计,才能让会计专业学生在走出学校时为企业所接纳。

2.1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会计专业的定位明确,才能让专业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面对民营企业以及地方企业会计人才需求量大的社会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放在中小民营企业上。有了明确的定位,对会计专业知识体系进行更新,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培养一线会计人员为目标,改革一系列教学活动。针对中小民营企业需求培养会计人才,不仅要注重会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学生建立团队合作意识,组织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练习,提高沟通能力。将目标锁定在中小民营企业的会计岗位上,重视岗位的实际操作以及理论知识应用,才能让会计专业学生成为中小民营企业的栋梁之才。

2.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要对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就要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将会计专业学生的知识教育、素质培养与能力提升结合在一起,同时纳入到会计专业教育体系当中,才能促进会计人才的全面发展。知识方面,高职院校要要求会计专业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了解计算机操作方法以及会计专业相关法律知识。能力方面,要结合市场与社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将能力视为教学之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操作能力,更要提升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素质方面,培养学生建立健全的职业素养与心理素质,积极面对工作中的一切。

2.3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策略

满足地方民营企业对于会计岗位人才的需求,就要培养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在创新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更新,积极利用工学结合的方法实施会计专业教学。从民营中小企业的需求出发,引进企业的真实工作案例,与企业一起去探究会计人才的培养技巧。加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利用一学期理论与一学期实践的模式组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参与工作,才能让当代会计专业学生在走出校门时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3结语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会计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提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自然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将学校内的教育与学校外的就业需求结合在一起,将课程与会计专业学生的实际工作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才能促进高职院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子明.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08:359-360.

篇10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对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即学生不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而且要具备综合化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和价值观念;不仅要具有本专业的纵向拓展能力,而且应具有依托本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能力向相关专业横向渗透的迁移能力;不仅具有胜任现实职业岗位的工作能力,而且应具有综合性的终身学习能力。然而如上所述,目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分割了原本联系紧密的不同学科知识的连续性,导致出现“三脱节”问题,无法适应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因此,重构专业主干课程,实现课程综合化成为解决培养什么规格人才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课程综合化应遵循的原则

课程综合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必要性原则课程综合化的目标是使高职专业教育更贴近职业岗位需求,更有利于职业能力的培养,发挥教学效益。因此,课程综合化不能将一些跨学科而无某种联系的内容硬性加以综合,搞“一刀切”,应以必要为原则。(二)效率与实践并重原则课程综合化的模式,教学内容的选取,应考虑其效率与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因此,应根据专业定位、岗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依照课程规范,从加强教学内容的有机联系、减少相关学科教学内容重复、减少课程门类、突出实践操作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教学内容重组优化,构建综合化课程。综合化课程尤其要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和足够的教学时数,实现职业能力的培养。(三)可操作性原则课程综合化最终要在教学中予以实施,因此,课程综合化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综合后,理论知识与实践训练的转换要便于课堂的整体处理,既便于学生学到更系统、更易接受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又便于教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