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监管制度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0:5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煤矿监管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构建矿区安全文化遵循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育而获得的,齐抓共建矿区全新文化的浓厚氛围。
2、与时俱进的原则。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中形成并完善的。煤矿企业文化建设要随着矿区形成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提炼特色工作和经验,创新工作方法,实现共性和个性、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培育和建设独具煤矿企业特色的优秀安全文化
1、围绕集团公司的本质特征,培育个性化企业理念,是矿区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望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
2、通过不同的形式,广泛宣传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引导每个员工掌握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念,形成共识。
3、通过宣传、表彰在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模范集体,引导员工明确努力的方向,告知员工企业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识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都尽力去爱岗敬业,思想上从一般信任到完全信赖,依靠企业的发展提高自身形象和生活质量。同时组织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印入人脑,深入人心;人人都能理解和掌握新的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全新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行为、上标准岗、干标注活、做文明人。
三、塑造良好的矿区形象、全方位优化矿区环境、突出矿区特色、丰富安全文化
1、矿区的形象是内强职工素质、外拓煤矿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矿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首先大力塑造视觉形象,按照煤矿企业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对工队的管理,排土场绿化、、办公区的美化、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
篇2
关键词:煤矿采煤生产;防尘组织;管理监督
中图分类号:TD714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煤炭开采行业也因此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和进步。在煤矿采煤生产中,做好防尘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其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行。井下煤尘的来源包括三种:
一是采煤机、掘进机在割煤过程中产生的煤尘。
二是液压支架的降柱、移架和放顶产生的煤尘。
三是皮带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煤尘。通常来讲,煤矿防尘管理工作包括防尘机构的设置、人员配置管理、防尘技术措施以及粉尘浓度检测、粉尘监督监察等安全技术管理措施,以保证煤矿的生产安全。
一、煤矿采煤生产中的综合防尘技术
1 机组喷雾降尘
机组喷雾降尘是指通过喷水的方式,对煤矿生产中的煤尘进行处理。根据实际喷雾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内喷雾和外喷雾两种。一般情况下,喷雾降尘中使用的水源由井下喷雾泵站提供。为了保证降尘效果,喷嘴喷雾的压力应该控制在2.0MPa-8.0MPa,确保喷雾的有效射程在2m以上,雾流的雾化粒度要小于等于150μm。通过喷嘴的的雾化效果,不仅可以对煤尘进行拦截,同时还具有冲淡瓦斯、冷却截齿、湿润煤体和防止截割火花等作用。
2 新型液压支架移架和放顶喷雾降尘
液压支架的移动和放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尘,这也是煤矿采煤生产中煤尘的主要来源之一。为了减少煤尘的产生量,确保采煤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对液压支架进行移动和放顶时,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防尘措施。从目前来看,一般是在工作面支架间,增设相应的喷水管道,通过手动阀实现喷雾降尘。
3 风流净化水幕降尘
对于煤矿采煤工作而言,在综采工作面的进、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巷道等重要位置,一般都会装设相应的净化水幕,以实现工作面的防尘降尘。净化水幕的安装规格如下:
选择与巷道宽度相等的喷管,按照300mm-500mm的间距对喷头进行布设,同时确保喷头与迎风方向的夹角呈45°。与喷雾降尘相比,净化水幕可以实现对巷道和断面的完全封闭,降尘效果更好。
4 捕尘网降尘
捕尘网是指利用金属框架与钢丝等编制成网状结构物,设置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巷道下风侧等位置,可以在煤尘经过时对其机械能吸附,从而起到相应的降尘效果。不过这种方法只能消除一部分煤尘,并不能对煤尘进行全面清除,一般需要搭配净化水幕使用。
5 通风排尘
做好采掘工作面的通风是保证降尘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通风风速则是影响通风效果的关键。因此,在煤矿防尘工作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对通风系统进行合理设计,选择最佳的通风风速,确保降尘效果。一般情况下,在煤矿采煤工作面,应该将通风风速控制在1.5-2.5m/s,而掘进工作面的通风风速多在0.4-0.7m/s。需要注意的是,采取相应的防尘措施后,通风风速会适当增加,应该还强化综合防尘措施,以确保防尘效果。
二、煤矿采煤生产中防尘组织管理与监督
1 加强采煤机、掘进机防尘措施的研究
完善和改进采煤机和掘进机内外喷雾系统,使其充分地发挥作用,也是提高喷雾降尘效果一个重要的方面。研究表明截齿的数量、形状、滚筒的形状、直径、割煤的深度、次序等都会影响工作面的产尘量,对厂家提出合理建议进行技术改造,使其有效控制割煤过程的产尘量,从根本上改善工作面的作业环境。此外,提高喷雾压力也是解决喷嘴堵塞和加大喷雾降尘强度的有效措施,更有效地阻止煤尘向外飞扬。
2 强化煤矿防尘安全技术管理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在防尘管理中,应该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减少粉尘的出现和扩散,尽可能将粉尘消灭在出现地点,消除粉尘对于煤矿设备和采矿人员的负面影响。
同时,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将已经形成的粉尘迅速沉降下来,并进行集中处理,通过通风管道,将粉尘经稀释后排出地面。
同时,煤矿企业需要结合煤矿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有效的综合防尘措施,确保防尘技术的有效落实。要将防尘工作纳入日常管理工作中,使得各级领导可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使得煤矿工作人员都能够主动参与到防尘管理中,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另外,还必须健全煤矿防尘管理的图纸、报表和相关记录,结合矿井综合防尘标准的要求,为专项管理人员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
3 加强防尘工作的科学管理
煤矿的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一旦发生爆炸,其破坏性是相当大的,人员伤亡也是惊人的。煤尘浓度高会使职工得尘肺病的概率就高,另外,大量的煤尘排除地面会污染大气。因此在提高防尘技术、加大防尘资金的投入、采用先进装备和防尘降尘措施的同时,必须加强技术培训工作,提高作业人员素质,使广大职工真正认识到煤尘对人体的危害,掌握防尘知识和措施。此外,还必须强化煤尘防治管理工作,严格管理制度,尽快使煤矿井下生产场所煤尘浓度达到工业卫生标准。
4 健全防尘职能机构
在煤矿采煤生产中,采煤企业必须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建立相应的防尘管理机构,做好煤矿防尘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统管各煤矿的防尘技术工作。在井下,应该设立防尘专业队伍,从而提高煤矿井下防尘专业工作。
5 严格防尘监督
煤矿粉尘存在爆炸性,其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证防尘法规的贯彻落实,强化监督监察,必须将防尘工作纳入安全监察员责任制,健全防尘制度,严格凡尘监察,确保防尘工作的全面落实。
6 建立井下防尘安全系统
煤尘不仅会影响井下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还可能会引发粉尘爆炸等事故,严重威胁煤矿生产安全。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应该建立起合理完善的井下防尘安全管理系统,对煤矿的开采、运输、提升、通风等进行合理设计和有效协调,消除煤尘爆炸发生的条件,同时强化安全技术管理。一是建立起完善的矿井防尘管路系统,确保防尘技术的有效实施;二是要强化防尘设施的落实,做到无防尘措施不准开工;三是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制定细致具体的防尘安全技术措施。
结语
总而言之,煤矿采煤生产中的防尘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响着煤矿的生产安全。煤矿管理人员需要充分重视起来,加强防尘的组织管理和监督,改善了作业环境,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促进矿井生产的安全进行。
参考文献
[1]刘洪刚.煤矿采煤生产中的防尘管理与技术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0):81-82.
[2]李占山.煤矿采煤生产中的防尘管理与技术策略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3(22):74-75.
[3]岳学龙.煤矿采煤生产中的防尘管理与技术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09):55-56.
作者身份证号:
篇3
关键词:6S管理;煤矿;企业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引言:煤矿生产企业生产系统错综复杂,点多线长,采掘开、机运通等单位相互交叉作业现象较为普遍,造成问题多,责任界定困难,对安全、生产及日常管理产生了较大影响。此外,人员多,工种交错,不规范行为、不规范操作、质量标准低、材料浪费等传统陋习随处可见,也给安全管理工作埋下了较大隐患。其次,管理上由于人员有限,不能每个工作岗位都安排盯岗人员寸步不离,也造成个别员工出工不出力,人力资源浪费,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时常发生。最终导致整个生产系统工作环境差,标准化水平低。林南仓矿业分公司在此情况下推出“6S ”管理,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完善、再实践的过程,收到了良好效果。
一、6S管理模式内涵
(一)6S管理模式,是指对煤矿生产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清洁、准时、节俭、安全以及提升人的素养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清洁(SEIKETSU)、准时(SHARP)、节俭(SPARING)、安全(SECURITY)、素养(SHITSUKE)这六个词在日语的罗马拼音或英语中的第一个字母音是“S”,所以简称6S管理。开展以整理、清洁、准时、节俭、安全和素养为内容的管理活动,称为6S管理。通过开展6S管理活动,其目的就是进一步规范员工行为,提升工作质量和安全管理效益,最终达到人、机、物、环境各环节、系统的整体优化。
(二) 6S针对的问题
1、解决工作中管理粗放,效率低下的问题。
2、解决制度不落实,管理不严细的问题,实现科学、文明、法制管理。
3、解决管理人员管什么,如何管、怎么管好的问题。
4、④解决员工做什么、如何做、怎么做好的问题。
二、 6S管理适用条件
(一)6S管理针对企业中每位员工的日常行为提出要求,倡导从小事做起,力求每位员工都养成事事“讲究”的好习惯,这种管理不但可以迅速提升企业的安全、质量、效率、形象及竞争力,还可控制成本开支、改善工作环境、创建良好的企业文化,更可树立人的科学的思维方式。
(二)煤炭生产企业以原煤生产为主业,专业性强,采掘开、机运通、地面服务等单位和机关业务科室健全,矿井总体流程系统线条清晰,协调性好,办事效率高。
(三)矿井生产机械化水平高,适于和需要现代化的现场管理。
(四)整个矿井及大部分下属单位都属于三班连续生产,循环作业,生产流程规律性较强。
(五)各生产单位各点班、各岗位之间责任明晰,关联性突出,存在较大的优化管理潜力。
三、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优化措施
实施6S管理必须坚持立足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围绕企业管理的流程再造;把6S管理作为努力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从理念层面向操作层面转变的有效途径;运用6S管理规范员工行为、调动员工积极性、提升管理水平。通过6S管理进一步纠正员工不良行为,使员工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实现文明生产。进一步规范管理,严格制度的落实。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提升质量标准化水平,优化生产系统。
(二)保障措施
1、规范员工行为养成,形成一种良好的企业氛围,潜移默化慢慢让所有员工改变陋习,形成好的习惯。
2、规范制度,规划组织结构,明确职责,理清作业指导书、质量标准、各部门的工作衔接。
3、建立监督机制,对每天的安全生产情况按照6S管理标准进行评价,有分析有要求,有整改措施和预防措施。
4、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安全生产实绩、工作质量、安全行为、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考核。
四、实施效果
自实施6S管理以来,企业上下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工作效率和企业管理水平得到了明显改进和提高。
(一)改善和提升了企业整体形象,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二)现场环境明显改善。通过经常性的清扫、检查,实现了工作环境不断净化,各种物件定置定位,码放整齐,管线吊挂有序,各种物品标记明确,通道畅通。
(三)员工素质得到提高。通过6S管理活动,使员工逐步养成了按规章办事、按规范操作的习惯,并且能监督他人的不规范行为,员工的安全意识、质量意识、团队意识明显增强。
(四)设备设施故障率明显降低,保持了设备的高效安全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
(五)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推行6S管理,极大地减少人员、材料、设备、场所、时间等方面的浪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六)缩短了作业周期。6S管理使企业的管理线条清晰,一目了然,使异常现象明显化,便于及时处理,从而提高作业效率,作业周期相应缩短。
五、结语
在当前煤炭市场低迷、生产经营困难,经济形势异常严峻的情况下,煤炭企业只有挖内潜、练内功,通过提质增效才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才能在困难形势不断发展,而6S管理无疑是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生存能力的有效途径,总结6S管理过程和效果分析,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提升了现场管理水平。通过全体员工岗位考核标准和班组责任的落实到位,较好地实现了班组生产的链式循环,保持了生产的连续性,较好的解决了机械化大生产的瓶颈问题。
篇4
关键词:煤矿 会计管理 完善措施
一、引言
我国煤炭能源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由于传统的煤炭能源并不属于清洁能源,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污染,因此近年来在我国经济面临转型的今天,煤炭能源的使用程度相对较弱,不过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降低煤炭的污染程度,让煤炭实现更加充分的燃烧,并产生更大的能源转化率已经得到了重大的突破,因此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种类,在未来我国煤炭能源依然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之一。在这个背景下加强煤矿企业的管理,促进高质量煤炭资源的开发,注重经济转型,引入新技术就成了目前非常迫切的大事,如果在这一系列的决策中出现了财务风险,那么对于煤矿企业的未来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因此研究当前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就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目前煤矿会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不注重新的管理技术的引入
很多煤矿企业在会计工作上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注重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管理,就算是某些煤矿企业开始引入会计信息系统,但是由于管理人员从管理思想上没有转变,对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深,很多煤矿企业要么对新的会计管理手段有一定的抵制情绪,要么就算是引入会计信息管理系统,也由于管理人员的水平不够,监管机制的不到位,会计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最终成为煤矿企业的一种摆设,很难在企业决策,完善会计工作管理方面发挥作用。
(二)监管机制相对缺乏
会计管理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会计信息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是会计管理工作的重点,而会计管理中的监管体制就是为了实现这个会计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传统的会计管理模式中,很多都是采用人工计算,人工统计,再加上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够完善,比如数据收集过程中的监控,数据录入的管理等方面没有进行审批和监控,就很难保障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监管体制要和激励措施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而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的监管机制和激励机制都不够完善,从而造成会计管理工作信息准确度较差,及时性也较差的问题。
(三)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还有待提升
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能否做到位,关键还是要看会计管理人员的能力,目前很多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基本上沿用了传统的计划体制下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再加上企业高层领导对会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会计管理工作岗位上聘用的人员没有进行严格要求,认为只要能够记账,管理好资金就能够成为合格的会计管理人员,在这个思路下,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自然很难提升,而现代会计管理理念的核心是以会计为核心,以会计为导向的企业运营管理,从而为企业提供准确的决策,控制企业运营的成本,所以说会计管理想要做好,就必须要高素质的人才,这一点是目前很多煤矿企业所普遍缺乏的。
三、完善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会计管理工作意识
作为煤矿企业的领导来说,只有在顶层设计上凸显出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因为会计管理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全员参与的管理,而不是某一个部门的责任,因此只有从高层领导开始,重视会计管理工作在企业运营中的核心地位,凸显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够起到提纲掣领的作用,也才能够有利于推进煤矿企业的全员参与,从而为加强会计工作管理提供动力基础,因此需要对高层领导进行深入的宣传和培训。
(二)提升会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提升会计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当前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已经全面进入信息化时代,无论从管理手段方面还是从管理意识方面都需要进行升级,因此对于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就更高,因此作为煤矿企业来说,就要从从两个方面来促进会计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一个是请进来,就是通过招聘的形式,聘请专业的会计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另一就是走出去,将企业的会计人员输送到大学进行学习深造,到先进的管理单位进行学习的方式来提升煤矿企业会计管理人员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先进的管理手段在煤矿企业的广泛应用。
(三)加强煤矿企业会计管理的监督力度
会计工作的监管是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的基础之一,会计管理工作要将管理工作和监管体系相互融合,才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才能够确保对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因此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采用负责人委派制度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监管制度,其作用就是能够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因为个人利益而导致被不良的上级所控制,进而会计管理和其他部门的独立性受到破坏,监管效应也会因此降低,所以说采用委派制度能够有效的完善当前煤矿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监管制度,同时也能够提升煤矿企业会计管理的监管力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煤矿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不断取得突破,那就要提升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人力资源、意识以及监管体制上提出的完善措施,对于加强煤矿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需要进行认真的学习,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跃强.煤矿企业的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1年21期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75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企业生产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煤矿企业也是如此保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可以有效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为此,研究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本文从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出发,探讨了煤矿安全与煤矿生产的关系以及安全在煤矿生产管理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最后得出:在以后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只有建立科学有效的煤矿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全面强化煤矿工人的安全技能,提高职工安全操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确保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关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我国煤矿以井工矿为主,我国煤层自然赋存条件相对差,地质构造复杂,煤矿成本核算扭曲,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随着企业改制进度的加快,远远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炭产业集中度不够,民营企业的煤炭生产的条件差,小煤矿无序发展,是我国煤炭业安全事故的多发地,不仅生产力水平低,而且造成了安全隐患。煤炭行业安全机构监管不合理,监管体制落后,煤炭行业管理弱化,煤矿安全技术标准严重滞后,责任追究落实难。煤炭市场供需两旺,部分煤矿盲目追逐产量,从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日益迫切,要遏制、减少煤矿事故的发生,能使煤炭行业获得广阔的发展前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调整经济发展速度、协调市场机制,建立多元化安全投入结构和政策机制,发展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提高机械化程度。实现科学技术对策、安全文化对策和安全管理对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有效地控制井下所有作业场所的安全隐患,降低生产风险,达到系统的安全生产目的。
二、现阶段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监管环节有待完善
长期以来我国都依据“国家监督,企业管理,群众参与”的经营模式,虽然各个生产部门都基本依据安全生产管理的思想,但在实际落实当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较为常见的问题有三种:
1)一般煤矿所处的地域,煤矿收入是当地政府的主要经济来源,因此受到了政府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安全监管活动;2)安全监管活动落后于安全事故的发生,很多情况都是在发生安全事故以后,安全管理部门才会到达现场进行检查,查找事故原因和责任人,即使责任人受到了追究,却对安全事故的预防没有任何作用;3)没有明确划分生产管理和执法部门,现在虽然建立了比较齐全的煤矿安全监管制度,但存在生产管理人员和监管执法人员相互重叠的现象,使安全事故的管理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二)、需要加强对生产技术以及生产条件的重视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煤矿开采都以露天工作形式为主,我国大部分煤矿都位于自然灾害多,地质条件复杂的地区,这种现象也易于形成多发事故。还有,我国煤矿企业技术水平较低,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生产技术、工作方式和生产工具普遍落后。
(三)、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有待提高
目前社会的主流意识就是注重物质利益的获得,对精神文明缺乏过多的关注,当前人们较多注重经济效益。有的煤矿由于缺少生产资金,私自减少用于安全措施的资金和用于维护的费用,这种现象使煤矿出现安全事故的频率上升。再有,有的矿井在实际工作中虽然使用了质量标准化考核,但却没有对生产设备和监测设备进行及时更新。还有,井下工作人员普遍缺乏文化素质,主要工作目的就是为了多挣钱,安全意识不强。这些现象就形成了注重经济利益,而没有认识到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三、煤矿安全生产管理防护措施
(一)、建立健全安全激励机制
安全激励措施对于煤矿企业来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途径,现在普遍应用于各种机构、组织和公司,安全激励措施不但可以大量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同时可以调动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本职工作更加认真负责。根据以前的工作经验,设置安全激励措施可以有效实现安全效益,最低标准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激励措施和传统方法相比,如人员培训和选择工作人员等,是一种容易掌握的灵活办法。把工人的工资收入和企业的风险管理效率直接挂钩,可以促使工作人员自觉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二)、建立健全制度化、程序化的安全生产监察体制
国家安全管理部门要深入研究重大经济损失和伤亡事故,认真分析各种报告、处理和评价意见。适当调整各级监管机构,经常更新安全生产监管制度。再有,矿务局要派驻专业人员负责管理煤矿的安全工作。国有煤矿企业要切实保证安全检查工作的正常进行,切实落实“一通三防”标准,认真排查安全隐患,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管理条件的小型煤矿,要坚决予以关闭,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建立责任考核长效机制
安全责任考核长效机制的建立是保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通过制定有效的安全考核和激励制度,让煤矿企业的所有职工都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以及安全生产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出现事故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和经济处罚,在全矿上下形成人人保安全的局面。这样,有效的责任考核长效机制和职工的收益挂钩,可以让职工更加的注重安全生产,注重标准化工作。
(四)、强化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
注重安全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人员自身要求条件。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只有人人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提高安全生产的质量和水平为此,企业要定期进行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另外,要多渠道、多方位地招收和录用思想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员充实安监员队伍。通过这些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五)、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煤矿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建立必要的安全保障体系。第一,要健全有关煤矿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遇有漏洞要及时补充; 第二,要不断完善煤矿企业的安全检查保障制度; 第三,要认真落实工作人员的资格认证和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第四,进行安全生产技能培训要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工作人员要具备合格的生产技能。
(六)、建立健全监察监督体系
现在,我国已经建立了煤矿安全生产监察体系,由于这种基础设施的存在,笔者提出了加强安全监察管理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1) 建立国家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的垂直管理系统,从中央到地区多家机构同时管理煤矿安全检查工作; (2) 进一步强化监察队伍的建设工作,提高监察人员的工资水平,保证落实监察人员的合法权利,建立一支作风正派、技术先进的安全监察工作队伍。( 3) 在监察人员中加强培训工作,重点放在发现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监督等方面,利用案例分析和各种规章制度建设来提高监察人员的工作能力。
结束语
只有落实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才能有效减少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建设完整的生产责任制度、依据严格标准治理安全生产监察体制、设置安全激励制度、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都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降低安全事故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俊锋.煤矿安全生产的事故分析及应对策略[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09) .
篇6
一、再下决心,坚定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信心
强力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是省委、省政府的明确要求,是各级地方政府必须完成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兼并重组主体企业的现实需要,也是小煤矿和煤矿工人的强烈愿望。近两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进行了多次专题研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保持了持续稳定。在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指导督查小组办公室8月份对各省辖市月度任务考核中,我市取得了满分的好成绩。
尽管如此,对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我市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仍有不小差距,完成省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目前,我市只有21处矿井复工,仅占应复工数量的42%;9处矿井未关闭到位;煤矿包括复产复工矿井、双停矿井、即将退出关闭矿井等多种类型,安全监管任务相当繁重;利益纠纷和矿群矛盾等不稳定因素正逐步凸显,社会稳定任务越来越大。对此,各级、各部门、各企业都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定信心,一鼓作气,有效运作,确保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任务。
二、多策并举,切实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步伐
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9月底前,“六证”齐全矿井全部复产,“六证”不齐矿井复工数量达到50%以上;关闭退出矿井全部关闭到位,年底前全面完成兼并重组任务。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强化措施,积极主动,扎实工作,确保按时完成。一要明确责任。阳岭、三窑沟、廷发、龙华山、万益等没有完成实质性重组的5处矿井,以及其他存在问题的矿井,市、襄城县政府要加大协调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推进,特别是襄城县任务较轻,更要加快推进,尽快完成;兼并重组主体企业要拿出符合实际、切实管用的推进方案,确保9月20日前彻底解决;电力部门要保证煤矿企业供电系统稳定可靠;产煤乡镇要帮助小煤矿主做好思想工作,真正提高安全意识。同时,要认真处理好矿群关系,营造良好复产环境。二要加快验收。市、县两级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积极配合兼并重组主体企业,严格程序、严格标准,认真做好整改后符合条件的煤矿复工复产验收工作,确保9月底前复产矿井全部验收,复工矿井至少达到33处。三要严格移交。严格按照“三级政府、双方企业、五家照面”的原则,对剩余9处没有现场移交的矿井,加快现场移交步伐,9月底前务必全部现场移交给兼并重组主体企业。四要关闭到位。迅速启动退出矿井关闭程序,认真按照标准,及时兑现劝退关闭矿井补偿资金,9月20日前,要将已签订劝退协议的9处矿井关闭到位,并逐级复验,验收合格后,及时上报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指导督查小组办公室备案。特别是小煤矿,要摒弃侥幸心理,加快关闭进程。五要加大投入。兼并重组主体企业要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资金和人员投入力度,切实做到“真控股、真投入、真管理”,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要按照煤炭资源连片开发的原则,加快编制兼并重组矿井联合开发和技改方案,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审批,全面提升兼并重组矿井产能。
三、严格监管,确保煤矿安全生产大局稳定
篇7
随着充填采矿技术的发展,其逐步经历了废石干式充填、胶结充填、膏体充填的发展进程,而综合来看,其在我国煤矿业的应用进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首先是在20世纪50年代,煤矿业主要以废石干式充填技术,通过向采空区内填充废石、废料来开展充填施工,但是充填效率极低,施工量与生产效益严重失调,无法为煤矿业的发展提供正能量,因此其使用率逐年降低,发展至今天,已经几乎被淘汰。其次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胶结充填技术逐渐兴起,比如使用尾砂胶结充填、碎石胶结充填、混凝土胶结充填等,而且该类方法也有效提高了回采率,因此受到广泛的应用。最后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为了响应绿色煤矿的发展目标,因此对充填采矿技术也不断革新,如采取高浓度充填、废石胶结充填、膏体充填等技术,有效满足了煤矿产业对回采率的需求,而且也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保证了采空区的生态环境。
二、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优势
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率逐年递增,主要是由于该技术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回采率,并且可以满足煤矿产业绿色发展的宏观目标。而综合来看,该项技术主要具有以下几点优势:
1、控制采矿区地理环境的安全性采取充填采矿技术,可以有效控制采矿区地压,并有效支撑围岩,从而降低地表移动,避免出现塌方、围岩破坏等情况,有效保证了采矿区的安全性。
2、提高矿石回采率使用充填采矿技术,能够切实降低贫化率,提高矿石回采率,它可以有效保护矿床,对于一些存在自燃高危因素的矿床,该项技术可以有效减少火灾发生率。
3、降低生产作业成本新型的充填采矿技术均为机械化作业,利用凿岩台车、铲运机等设备,使得充填过程完全机械化,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一方面提高生产作业安全性,另一方面也降低了生产作业成本,提高企业生产效益。
4、促进深部开采的发展随着地表煤矿资源的耗损,深部开采逐渐受到煤矿产业的重视,而在深部开采中,不得不考虑地压、地应力等问题,因此采取充填采矿技术,则能够有效改善采矿区不平衡应力的问题,通过填充膏体、废石等,来调整各项平衡力,是采矿区的岩石应力达到平衡值,从而提高深部开采的效率
三、充填采矿技术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尽管充填采矿技术符合我国煤矿产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其应用现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则会影响充填采矿技术的应用效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三点来完善充填采矿技术:
1、有些煤矿企业在应用充填采矿技术时,没有过多的考虑这些因素,因此选用的充填技术也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结合不同矿场的地形特点,选择最佳的填充工艺,其次在生产施工过程中,要结合不同矿脉的的分布情况,细化填充工艺,比如说对于一些倾斜角度大、分布薄的矿脉,建议选用废石胶结充填,先进行煤矿、岩石分向挖掘,后使用废石填充,而对于厚度大、稳定性高的矿脉,建议采取尾砂胶结法填充,最后也需要对填充料的摆放位置进行规划,建议采取分段存放法,这样可以提高填充效率。
2、研发新型高强度充填材料随着煤矿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填充材料已然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生产需要,因此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的材料,就会影响填充技术的应用效果,特别是进行深部开采,深部矿场的地压和温度都会对材料提出更大的要求。所以应该集中力量来研发新型高强度的填充材料,尤其是要提高其抗压、抗温、抗水性能。与此同时,还应该考虑填充料的孔隙率、粒度、可压缩性等。
3、引进自动化控制技术目前煤矿产业自动化生产程度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因此在完善填充采矿工艺的时候,也需要引进先进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笔者认为,首先要引进先进的填充设备,如高效浓密机、滤过机等,并且做好相关设备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其次要建立全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借助计算机管理系统,对各个填充流程进行监测,一方面可以减少人力投入,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填充工艺的高效性。期间要注意对不同填充料的配合比例进行抽检,并且结合矿场特点调节浓度。
篇8
事实上,采煤作业安全管理关系着采煤企业社会形象的建立。煤矿企业是国家获得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只有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才能够更好地树立企业形象,稳定社会和谐,这样才能够保证煤矿生产活动的展开,进而为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于采煤企业来说,安全生产最终目的是以安全促进生产,也就是说安全问题对于煤矿企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只有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事故的发生,才能够更好地保证煤矿生产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就能够高效地发挥和调动生产人员的生产积极性,促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
2加强采煤作业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2.1加强采煤设备的投入与使用现代化设备的投入与使用是采煤作业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现代化采煤设备具有安全性高、精度高、采煤质量高等众多优点,其可以应对较为复杂的生产环境,同时一些较大的煤矿也专门设置了设备的中控室以监测采煤设备的运行状态,这极大地减少了采煤作业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同时由于现代化设备操控精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采煤作业的安全性。此外,在现代化采煤设备中,针对生产环境安全监测的设备越来越多,如瓦斯浓度监测仪器等。总之,现代化采煤设备的投入与使用能够有效地减少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稳定煤矿生产。2.2加强采煤过程中的支护管理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在采煤作业活动中,采掘工作面需要进行相应的支护,同时支护措施及支护点的分布需要按照地质结构及煤层分布的结构进行科学布置。为了有效保障采煤作业的安全,严禁空顶作业,同时为了能够有效控制顶板事故的发生,工作面支护需要满足支得起、护得好、稳得住的要求,进而才能够有效地保障采掘作业的安全性[2]。在煤矿生产中,采掘工作面的支护形式已经由单体支柱发展为液压支架,最常见的为组合悬移支架,其具有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等众多优点,在对采煤过程中的支护安全管理时,应该做到以下几点:a)保证初撑力的稳定。对于液压支架来说,泵站应该提供充足的压力,并且保证液压回路密封完好,同时需要将安全阀调整安全标准之内,这样才能够保证液压支架具有稳定的支撑力,保证采煤工作面的安全;在进行支撑操作时,要保证液压支架具有充足的初撑力,并且对液压支架设备及液压油的完好性进行检查,确保液压支柱的完好性;b)对矿压进行有效监测。在液压支架支护期间,应该定期对一些安全因素及指标进行相应检查,这项工作主要由煤矿生产厂长负责,主要监测的指标包括:活柱压缩量、支柱载荷、顶板下沉量等。同时,对于重点区域及异常区域应该重点关注,如果在监测过程中发现某些问题,就应该进行及时整改,保证采掘工作面的生产安全性。2.3加强采煤技术工艺改革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于现有煤矿产业开发来说,应该进一步深化采煤技术改革,深度挖掘安全性较强的采煤技术,加强技术改革不仅能够促进煤矿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有效地保证采煤工艺的安全性,如现代采煤工艺中已经极少用到普采及炮采工艺,实现了现代化采煤技术的改革。除了对采煤技术进行革新以外,也应该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制。首先采煤作业安全管理人员应该将采掘作业活动划分为多个安全作业活动区队,每个安全作业活动区队安排专人对区队内的安全作业情况进行管理监督,并且落实责任制,当某一安全区队出现安全问题,应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行,能够对安全责任进行明确划分,并且能够加强相关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及安全意识。
3构建采煤作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管理办法
3.1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构建安全监管机制落实并执行相关的采煤生产安全管理制度是采煤企业构建生产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早在2010年4月份,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就颁布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确立了采煤企业以及其它安全生产行业的标准。采煤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时必须要落实并执行国家相关部门所制定的有关生产安全的法律法规,同时也需要在企业内部制定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如设立企业安全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成员需要具备专业的安全知识素养,进而能够有效地监督管理采煤作业中的相关操作是否符合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为了能够让企业所设立的安全管理制度更为细化,企业可以邀请安全顾问,为企业制定出较为完善的安全操作管理规定,其中应该包括一些工具设备的使用、维护的方法及进行采煤操作时所应该设置的一些安全措施等等[3]。对于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形成与落实,应该不断进行完善,尽量能够让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进一步细化,实现对采煤作业的全方位监管,进而有效地保证采煤作业的生产安全。3.2加强人文管理提高生产人员的技术素养据调查,采煤企业出现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多为人为因素。因而在不断完善安全管理的同时,应该重视人文管理。所谓的人文管理,就是在企业中应该加强采煤生产人员的技术培训,对采煤生产人员进行专业操作知识的培训与考核,避免由于错误操作而造成生产事故。同时,对于新入厂的员工,应该进行必要的职业安全培训、岗位安全培训、实践操作培训等,之后才能够进行生产作业。对生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能够有效地控制生产作业中的错误操作,既能够保证采煤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够促进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建立,从根本上解决人为的安全隐患。3.3加强安全教育提高采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管理的终极目的就是能够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保障生产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人身安全往往会作为采煤企业进行安全管理活动的核心,因而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制度改革时,应该加强采煤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人身安全保护意识,在生产中发生异常情况时能够采用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进而降低事故的严重性[4]。此外,企业的安全教育应该定期进行开展,同时安全培训内容也应该定期进行更新,其中应该包括设备安全操作相关知识,采煤安全操作相关知识等。
4结语
篇9
吕梁市煤炭资源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赋存条件稳定,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焦煤生产基地。全市预测煤炭储量1538亿吨,探明储量421亿吨。2008年以来,煤炭生产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也很大程度地存在着井下越界开采、以包代管、以掘代采。火品管理混乱;劳动用工管理混乱;“一防三通”管理差;煤矿事故总量仍偏高;矿工特别是农民工培训教育工作薄弱等问题较为突出。需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强化监督管理,严格落实监管制度强化安全保障等相应的解决对策和具体措施。
一、吕梁市中小煤矿安全监督管理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2008年以来,随着煤炭企业安全监管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吕梁市煤炭产业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原有小煤矿所呈现的“规模小、管理混乱、布局分散”的状态得到有效整改。目前全市共有中小煤矿309座,年产原煤 万吨。经过近年的连续不断改进,全市中小煤矿安全条件有了较显著的提升,各级各类管理人员素质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部分煤矿还安装了先进的井下监控系统,安全监管水平有所提高。
在中小煤矿的监管力度上,吕梁涉煤管理部门在整体上一直未敢放松警惕、掉以轻心,始终保持从严管理的态势,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较好地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煤炭主管部门实施监管,煤炭监督机构实施监察,安全监督部门宏观协调管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围绕重、特大事故的防御,政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煤矿企业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知道意见》、《吕梁市加强煤炭行业管理的实施办法》等等。建立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地方安全生产责任追究体系和考核办法,将安全生产监管触及到基层,强化基层基础工作,增加安全投入,加强中小煤矿的基础设施建设,改进部分装备,煤炭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扎实有效推进。尽管如此,由于煤炭生产时地层下作业,环境恶劣,尤其是五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事故严重威胁矿井正常生产机矿工生命安全。煤矿安全问题较其他行业而言更复杂,尤其近几年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加大、着力于改进形成高产高效的矿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重大恶性事故发生,煤矿生产形势显得尤为严峻。
第一,以包代管、以掘代采、火品管理混乱。
一些中小煤矿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法律禁止的“以包代管”的方式生产经营,使得安全生产责任制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到位。更有甚者,在没有取得营业执照及相关审批手续的情况下,擅自承包井巷掘进工程组织工人进行施工。一些煤矿没有正规采煤工作面。采用巷道式采煤,以掘代采,随意布置采掘作业地点,到处是独头盲巷,采掘面布置十分混乱。严重违反了只允许布置1个回采工作面和2个掘进工作面的规定。部分煤矿企业存在井下炸药库不合要求,超量储存,违章爆破作业,炸药燃烧爆炸和放炮事故仍有发生,未能坚持有关放炮制度。
第二,劳动用工管理混乱。
一些中小煤矿为利益所驱动,对政府部门规定的入井检身制度,出入井清点制度,编号管理制度等控制井下作业人员的措施落不到实处,通过作假记录的办法,以逃避和应付有关部门的安全检查,使相关的制度措施化为泡影,致使井下超员,并且井下作业各自为政,互不联系,不正规的交接班、登记制度,超员组织生产培训工作不到位,一些工人未经培训合格即入井作业,致使隐患增加。
第三,“一防三通”管理亟待改善提升。
在一些低瓦斯矿井,忽视通风和瓦斯管理,致使采区通风系统极为混乱,长期无风、微风作业。工作面未能合理安装通风机,相关区域未安装监测监控系统,有些采区虽安装监控系统,但数量不足,未能有效监控。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职工安全意识差,违章作业行为较多,甚至使用非防爆三轮车运输也时有发生。
第四,井下存在超层越界开采行为。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一些中小煤矿企业看到市场对煤炭需求量日益增加、持续旺盛,煤炭价格运行高位,受增加产量的强烈冲动,置相关法规与脑后,超层越界开采石油发生,甚至成为“顽症”,不但扰乱了正常的矿产资源开发秩序,而且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第五,煤矿事故总量仍偏高。
整体而言。吕梁市中小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较为严峻。突出表现煤矿事故总量仍偏高,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虽逐年下降,但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社会形成的影响极具负面效应。尤其是井下火灾、大面积冒顶、机电设备因日常检测不及时而引发的事故屡屡显现。整体的煤矿基础不牢,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落后,安全欠账较多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尚未建成完善,安全保障那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抢险救援能力与现阶段安全生产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煤矿整合重组后技改凸显,从目前开工情况看面临地质情况复杂。潜在重大灾害威胁,一些煤矿所利用的资源也是一边探一边建,难以形成规模开采,实现正规开采,技术装备难以跟上等等,显然安全生产压力很大。
第六,矿工培训特别是农民工培训教育工作薄弱。
大多数整合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不能满足准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煤矿企业“变招工为招生”刚刚起步,强化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的培训,还需要较长时间和付出艰辛努力,从而不得不依赖于农民工,虽然农民工通常可胜任劳动强度大的工作,但文化程度不高,缺乏专业技术,工种大都集中在脏累苦险的岗位。而且农民工来源复杂,跨越地域幅度较大,流动性强、不好管理。缺乏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甚至基本的安全规范常识,仓促安排井下作业,致使这些人员淡化安全意识,缺乏安全素养,毫无基本防护能力,成为诱发事故多发的根源。
二、主要对策及措施
对于吕梁市中小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吕梁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基本特征,实事求是地承认全市安全生产仍处于事故高发期。要清醒的看到煤矿作为责任主体,虽是煤矿安全事故的内部因素,但作为外部因素的各种安全政策措施和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在煤矿安全事故控制上可以发辉重要的作用,对此,需要做好煤矿安全监管工作,加大煤矿安全监管监察的工作力度。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认识煤矿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
第一,严厉打击以包代管、以掘代采、火品管理混乱等严重违法行为。
煤矿安全监督部门要加强监督指导,深入现场检查掌握实情。对存在以包代管、以掘代采、火品管理混乱等重大安全隐患要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以此进行采掘布置,采掘工作面数量不得超过有关规定。回采工作面须采用正规工作方法,杜绝巷道式采煤及井下多头交叉作业。高度重视火品管理,将火品管理纳入安全管理,按公安机关审批数量和品种购买合法合格的火工品。坚持“一炮三检”、“三炮连锁”放炮制度。落实“两个主题责任”,杜绝火工品事故发生。
第二,强化井下生产人员管理。
通过实行入井检身制度,持证入井制度,出入井人员清点制度等方法落实井下生产人员。每个矿井都要在矿工入井口和调度室立入井人数公示牌,表明当天井下人数,将下井人员的证件留在井口并记录出入井情况,禁止井下集体交接班。逐步建立入井人员考勤定位系统,严格按照核定的生产能力组织生产,实行科学的定额定员管理,严控入井人数,禁止超能力。超定员组织生产。
第三,加强“一通三防”管理,严禁无风微风作业。
通风系统的管理需要保证作业点有足够的风量。优化通风设计,确保按需通风。瓦斯监测监控系统的安装,做到功能上满足要求,运行上稳定可靠,便于使用维护。注重供电系统的管理,避免通风机因供电系统不稳定造成掘进工作无计划停风,导致瓦斯事故。同时督促各煤矿企业做出相应的资金安排计划,按计划投入一定的配套资金用于通风、瓦斯抽放、监测监控等系统更新。有条件的煤炭企业通过安装传感器和动态传感器,建立现场人工监测点,有效监测一氧化碳、瓦斯含量、保安煤柱、顶板位移,从而形成全方位预警系统。
第四,夯实基础,加强煤矿安全综合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总局、国家煤监局《关于深入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要求,督促煤矿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工作,实现专业达标、岗位达标、企业达标。强化班组安全建设和以班组为核心的现场安全管理,突出技术管理工作,落实安全“六铁”精神、推进“六化”管理、开展“六亲”检查程序,源头上制止事故发生。
第五,加强操作工安全培训、提高培训质量。
通过对采矿、机电、地质、通风、安全等专业和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操作工的操作安全素质,在培训过程中,精密结合生产实际,结合煤矿安全规程,注重培训效果。尤其对新入矿工人组织培训。加强三、四级培训机构建设,完善教学设施,加强实习实训场所的配备,完善培训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对培训人员严格把关,确保具有接受专业技术技能的基本素养,从源头上提高行业准入要求,强化从业人员素质,确保培训质量。
三、结语
篇10
关键词: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策略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煤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为了满足人们对煤越来越大的需求,全国煤矿工程建设规模也急剧增大。但是在煤矿行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注重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在煤矿行业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传统的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已经不适应发展中的煤矿工程行业,必须针对新出现的问题深化和完善相关工程质量监控,以此提高煤矿工程的管理水平。
1中国煤矿建设工程行业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煤矿工程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了适应煤矿企业的发展需要,中国煤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由政府监管,这是由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发展方向决定的,而煤矿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也能够满足煤矿工人对建设工程质量的基本需求,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传统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也慢慢显现出来,即中国执行煤炭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各层机构因为大部分的执法地位不明确,没有行政处罚权,所以在隶属的行政级别进行管理时容易产生角色混淆,使煤矿建设的工程质量监管没有落实到位,在煤矿建设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煤矿质量监管制度却仍旧停滞不前,而进行煤矿质量工程的建设工人则大多是来自于农村,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所掌握的技术不高,这样在进行煤矿工程建设时就很难保障工程质量。所以,必须对煤矿建设工程进行深入研究,切实把握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对于技术设计部门来说要控制设计质量,施工单位要保质保量,避免因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只有做好相应的监管措施,才能提高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1]。1.1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保障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必须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监督与控制,在这期间,需要对施工人员、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环境进行事先控制,其次是施工工艺、方法和材料等方面的控制。当对这五个方面进行控制时,一般采用目视检验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并且让相关专业技术监控人员和监理工程师配合完成工作。在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一般采用旁站监督、测量、试验、指令文件和工作程序规定的质量监控手段。此外,还应该对工序质量进行重点控制,工序质量作为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的最小单位,是整个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所以必须做好对工序质量控制,而做好工序质量控制的关键是抓好“三个点”的控制,即设立控制点、设立检查点和设立停止点。设立控制点是把工艺流程中对工序质量有影响的所有节点都作为质量控制点,然后根据施工技术的标准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然后让其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有效安全地进行;设立检查点则是从所有的控制点中找出比较重要的点并对其进行检查控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设立停止点则是对已经完成一定程度的施工作业,并且在作业组或生产台班自选检查的基础上让相关质量检验员进行较为全面的检查,查看与操作质量相关的作业是否能够达到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如若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则要针对具体情况进行纠正。1.2加强对煤矿建设工程管理的作用。随着煤矿工程行业不断扩大和工程监督机构工作方式的转变,要不断加强和发挥监理企业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对煤矿建设工程的管理不但可以树立监理的权威,让监理公司独立行使职能,还可以提高监理公司的素质,以此加强对监理单位的管理,从而保障工程质量。在加强管理的过程中,监理公司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合同规定,正当合理地行使自己的职责,从而形成一套自身的管理规则,以防在监管过程中完全服从于建设单位,因此在监管的过程中,监管公司必须要独立自主地行使自己公司的职能,使用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时必须要有相关监理工程师签字,否则就不能进行下一道程序的施工,也不能拨付工程的相关进度款,更不得组织竣工验收。煤矿建设工程需要有相关的专业人员负责,所以监理公司在进行监管时必须注重相关人才的管理和分配,针对煤矿建设工程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分配监管任务。在公司内部也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防范一些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弄虚作假,影响煤矿建设工程质量。
2建立健全工程质量管理和监督制度
在煤矿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主要是以动态控制为主。所以在工程建设前期主要抓住事先指导,在建设工程开展中期要对相关方面进行检查,而在事后验收环节更是要对已建设好的工程进行质量测试,以期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实施控制,并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保障整个工程的项目质量安全。2.1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监理方对工程进行质量监理的首要步骤就是进行质量监理,即审查施工单位的现场质量管理是否符合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是否存在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针对相关的工程项目设立有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在深入了解建设工程特点的基础上,对建设方的要求、施工单位的资质等情况有进一步了解,然后确定监理方的目标和标准,并根据需要监管的内容进行人员分配,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利,制定出一系列的监控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以保障施工质量监理工作趋向正规化。2.2质量监控前做好预防工作。对建设工程所需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和控制,必须要求施工单位对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管理,并对材料的质量和技术做出一定规定。不合格的材料及未经检验的材料坚决不能应用于工程,并且对施工必须用到的水泥、砂和石等也要进行检验,并出具相关试验报告。在施工开始前,监理方要召开各方负责人的会议,就“三检”问题进行探讨。这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才有规可循,只有上一道程序进行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下一程序,以此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在进行工程的检查和验收时,发现质量问题时要及时整改,并报告记录存在的问题,待相关技术人员整改并符合质量要求后再对报告单进行签字验收。2.3在事后验收过程中认真检查。事后验收是对质量控制的最后一关,当施工过程存在缺陷或重大质量隐患时,要及时停工并整改,要由有关单位提出解决方案,经技术设计人员检查无误后方可交由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而建设单位不但要对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补救,还要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从中吸取经验以便在以后的工程建设中可以有借鉴之处。
3结语
煤矿工程质量的监督管理必须建立健全行政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和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在煤矿建设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责任主体的主导作用,就建设方来说要根据预设进行工程建设,不偷工减料;就监管方来说,要做好监督职责,不能利用自身职务之便行个人之私。只有各方面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够建立质量监督管理的新模式,保障煤矿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作者:黄敏 单位: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左云东古城煤业有限公司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煤矿培训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