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0: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篇1

第一部分  规划建设

一、项目村基本情况

长宁县梅硐镇东河村是我县的贫困村之一,位于镇域东部,东邻兴文县中心村,西与本镇石陇村村相接,南与本镇红光村相连,北靠兴文县九角村,村域幅员面积4.65平方公里,辖6个社,有耕地1500余亩,林地4800余亩,有农户284户,人口1042人,其中贫困户60户,贫困人口181人,全村有无房户13户、危房户46户、住房困难户23户。该村以传统种、养殖业为主,2016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00余元。

二、项目村基础设施现状

(一)道路现状

全村现有通村公路4条,贯穿全村各组,长约11.35公里,村域内4条道路为混凝土路面,长度9公里,路面宽度4.5米,其余均为泥结石道路,路面宽度5米。现有60%农户已通硬化入户路,还有40%农户未通硬化入户路。

(二)电力现状

全村农网改造全面完成,电力供应基本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村域无变电站,有变压器6台,年度总用电量19.2万千瓦。

(三)给排水现状

各社农户现生活用水基本依靠蓄水和地下水,水质较差。厕所以旱厕为主,个别农户建有沼气池,人畜粪便部分进入沼气池进行处理,污水仍以直排为主。

(四)通信、广播通讯、有线电视

全村已接通固定电话线,部分农户安装了固定电话,已通移动电话。广播通讯已通,无有线电视。

(五)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基础设施

村“两委”办公室位于东河村2社(大坡上),占地面积90平方米,建筑面积90平方米。

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较为分散,无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配套设施匮乏。

三、项目规划区域

(一)规划情况

根据东河村村域的实际情况,尊重村民意愿,选择在交通相对便捷、产业相对集中的3社(小地名:灯皇坡)处新建“1+7”党群服务中心,并以此为核心建设区,规划区域符合长宁县县域新村总体规划。采取改造提升旧村庄模式,整村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根除脏、乱、差现象,有效改善村容村貌。产业与基础设施相配套,依托养殖肉牛、林下土鸡等产业,促进村民增产增收。通过项目实施,实现农民生活生态化、环境优美化、居住清洁化,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环境整洁、村貌美化”的基本标准,建成宜居和谐、休闲旅游新村。

(二)产业情况

东河村规划以养殖肉牛、林下土鸡产业为重点,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按照适当集中和个别整治相结合的原则,加大配套设施和村容整治力度;大力发展集体和民营经济,逐步将东河村建设成为集产业、旅游、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新村。

四、农房改造规模

新村农房改造规模67户,涉及268人(每户按4人计),其中贫困户46户,184人,危房户30户的住房问题,共规划较大居民点(10户以上)3个。

五、项目建设内容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

实施年限

县自查时间

申请市考评时间

1

农房改造

农房改造提升67户

2017年

2018年

2018年1月

2018年2月

2

道路建设

新建便民路3800m(宽1.2m,厚10cm)

新建便民路4500m(宽0.8m,厚8cm)

新建C30混凝土公路225㎡(含路基,长50m,宽4.5m,厚18cm)。

3

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改造

新建“1+7”党群活动中心320㎡(会议室60㎡,文化室50㎡,便民服务中心80㎡,远程教育中心80㎡,办公室50㎡)

4

配套设施

安装路灯76盏

5

其他

新建文化广场750㎡(长35m,宽21.4m,厚10cm)

新建公厕一个(50㎡及配套设施设备)

新建垃圾房9个共36㎡(长2m,宽2m,外墙贴瓷砖,盖琉璃瓦)

第二部分  资金投入

一、资金投入概算

本村农房改造提升规划规模为67户,项目总投资380万元,其中:省级财政投入100万元,县级财政投入50万元,整合资金投入96万元,农户自筹(含农户建房成本、产业投入)134万元。(分项投入及补助情况见附表)

二、资金补助方式和管理方式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面安排部署。2014年5月30日州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培训会议召开以后,我县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工作部署会议,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斯旦波同志为组长,扶贫移民局方毅同志为副组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等九个单位为成员单位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在县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安排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二)强化宣传引导,确保务求实效。为认真开展我县的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加班加点作扶贫开发培训会议的前期工作,并结合实际拟定了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实施方案》下发给乡镇。并对全县贫困发生率和贫困人口、贫困村进行测算,于6月8日召开由分管扶贫的副乡镇长、农经员参加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动员培训会,进行建档立卡培训工作,讲明了操作方法、步骤和应注意一些事项等。同时,加大扶贫开发政策的宣传教育,通过广播电视、会议、村务公开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最大程度地统一群众思想,调动群众投身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营造良好的建设氛围。

(三)扎实稳步推进,确保工作进度。为扎实开展我县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我县17个乡镇党委、政府对此引起高度重视,成立了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召开动员培训会议,各乡镇分别组成若干工作队按照我县的实施方案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现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进入第三步,完成了规模确定、初选对象和第二次公告公示,报县政府审定后进行公告并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完成了初选对象和第一次公示公告,目前报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现以批文下达到我县。我县已于8月22日召开培训会,安排了贫困村表、贫困户表、扶贫手册的填写,拟定扶贫计划等工作。印刷了3000册《扶贫手册》、贫困户登记表2744套、贫困村登记表64套。总之,这一阶段工作是为下一阶段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为以后几个阶段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目前我县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扶贫开发建档立卡工作。

二、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凝聚工作合力。为切实加强对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扶贫协作工作,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的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细化任务分工,与项目责任单位、具体实施乡镇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将扶贫协作推进和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确保工作措施、帮扶目标等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同时,建立了扶贫协作工作推进联席会商制度,确保工作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形成了扶贫协作工作“联动发力、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厘清工作思路,坚持规划指导。结合县情实际,及时抽调人员,组织力量,会同专业机构,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完成了《浙江2014—2020年东西扶贫协作规划》,厘清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思路,明确了各阶段工作任务,围绕“生态蔬菜、藏香猪,早实核桃、凤尾鸡,道地药材、蜂”六大主导产业,着力助农增收致富;围绕水、电、路、桥等公共基础设施,着力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围绕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建设,着力转变群众观念,提高群众综合素质。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扶贫协作。

(三)建立健全机制,强化监督管理。在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建设过程中,我们认真做好三个着力,强化监管,确保质量,努力把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建设成为德政工程、惠民工程、富民工程。一是着力健全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联动机制。以加强宣传引导为抓手,抽调了县乡工作人员为主的宣传队,深入到项目实施村,大力宣传国家扶贫政策、民族政策,扎实开展感恩教育活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特别是海宁人民对人民的无私关爱,使项目实施村群众观念发生极大的转变,实现了“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思想突破,群众积极投工投劳,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形成了“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二是着力健全项目监管机制。建立了项目民主决策制度、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项目资金审核拨付制度,抓好项目全程监管;实现了项目建设内容、项目实施方式、质量责任追究等内容的公开,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确保了项目建设管理规范、监督有力、高效推进。三是着力健全资源整合机制。为充分发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专项资金效益,我县积极整合国家涉农专项资金、国家扶贫专项资金及县级财政支农资金等各类资源,并发动群众自筹资金、投工投劳,为协作项目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资金支持,推动实施村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一年多来,在浙江海宁的倾情帮扶下,项目实施村——格依村呈现出民生条件显著改善、干部群众感恩奋进的良好局面。一是贫困人口大量减少。对口扶贫项目实施后,受益人数达187户821人,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07人,进一步增强了群众感恩奋进、艰苦创业、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二是基础设施有力提升。投资100万元,完成四改两建187户、安装太阳能路灯47盏、维修村民活动中心200?;投资140万元,新建联户路3500米。项目实施村水、电、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公共服务水平有效提升。三是农牧民群众持续增收。投资140万元,养殖牦牛200头、种植大蒜和中药材各200亩;投资50万元,培育旅游产业大户10户。特色产业初见成效,发展后劲不断增强,该村2013年群众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010元,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与发达村的发展差距逐步缩小。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高半山基础设施条件还很薄弱。我县的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高半山,生产生活条件差,农牧民群众对农业的投入有限;农业项目较少且争取难度大,高半山农村交通不便,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加之,农业又属中长期项目,季节性强,回报率低,难以激发社会各界的投资热情,造成项目推进困难。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事业落后,“行路难”、“吃水难”、“住房难”、“就医难”、“上学难”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影响了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进度。

(二)群众生产生活成本非常高。由于牧区地广人稀、山大沟深,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常年居住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半山,居住分散,条件十分艰苦,生活环境恶劣,且距离城镇较远,交通十分不便,造成生产生活资料运输成本高,修路、普及水电难度大,农牧民看病难、读书难,生产资料、生活资料采购难,产品销售难,导致农牧民生活成本居高不下,实际收入存量偏低,是长期制约贫困乡村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农牧民生活质量。

(三)贫困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弱。由于不少地方农牧民专合组织化程度不高,生产经营服务体系不健全,规模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还在起步探索阶段,农牧民单打独斗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直接影响到家庭经营收入水平。加之自然灾害频繁,农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农牧户收益流失的问题比较突出。

(四)农牧民收入不稳定问题突出。我县大部分地区生产条件十分脆弱,生活环境恶劣,仅靠扶贫开发单项投入和一般性投入很难形成脱贫减困的整体和持续效应。虽然大部分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由于群众的实际收入低且不稳定,一旦遭遇天灾、病患等重大变故极易返贫,边脱贫边返贫的现象仍然存在。

(五)农牧民知识技能水平有待提高。我县绝大多数农牧民贫困家庭劳动力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水平单一,收入渠道不宽,加之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不高、附加值低、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不够等因素的制约,造成贫困家庭增收渠道狭窄,致富脱贫乏力。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夯实经济社会发展根基。县作为岷江上游的生态县,改善生态是治贫的根本,也是发展的根基。我县是贫困山区,也是地震灾区,这种特点决定了我县在扶贫攻坚的过程中不可能采用大规模的、自然资源开发型的扶贫形式,而且从长远的国家战略利益来看,应该建设成为国家的生态安全屏障。必须以解决生态区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为根本,把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策略,通过积极向省州争取,落实水资源补偿费,加大生态转移支付力度等,为其基本生产和生活提供保障,实现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双赢”,着力建设美丽。

(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基础设施滞后是制约民族地区扶贫攻坚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农牧民生产生活质量的根本所在。要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充分利用叠加政策机遇争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完善贫困片带的发展条件。着力提升农村公路等级,畅通农畜产品运输和农牧民出行通道。认真组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小型农田水利、农牧村安全饮水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完善水利设施,提高抗灾能力。实施农牧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延伸输电范围,提升供电保障能力。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切实解决好贫困乡村的行路、饮水、用电、通信、就医、就学等困难,着力改善农牧村发展条件。

篇3

1.基本情况

定兴共有16个乡(镇)、1个城区、274个行政村,总人口58.3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6.32万人,总耕地面积74万亩,是典型的平原大县。境内河流众多,大小不一,交错纵横,有南拒马河、中易水和北易水3条主要行洪河道,有兰沟河和周家庄小河、萍河3条主要排沥河道,但河道都无水断流,有河皆干,生产生活及生态环境用水均靠打深水井开采地下水供给。2005年初定兴县进行了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定兴县饮水不安全问题是饮用水水质超标,归纳包括高氟水、污染水两种情况,全县农村不安全人口达13.92万人,饮水不安全村庄共计9个乡(镇)、91个行政村。2009年饮水不安全人口规划最终调整为13.22万人,录入全国饮水安全基础数据库。2005年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会议在广安召开,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自此拉开了序幕。自2005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实施后,定兴县借国家政策东风,抢抓机遇,借势发展,积极对接项目,努力争取资金,加快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步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驶入了快车道。定兴县水利局依据《定兴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定兴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办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在省、市上级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和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直接领导和关怀下,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按部就班地认真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和加强工程管理。

2.工作举措

2.1健全组织,加强领导为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行政首长负责制,保障项目工程的顺利实施,县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县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发改、水利、财政和卫生、环保、审计等部门组成,明确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负责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大力支持和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和工程管理。

2.2立足实际,着眼长远,科学制定规划根据《定兴县农村饮水安全总体规划》和农村饮水现状,县水利局立足当前县情实际,着眼长远和未来,在充分调查和科学论证的前提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的原则,深谋远虑,科学合理制定《定兴县“十一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和《定兴县“十二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描绘未来发展和建设蓝图,为规划和指导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2.3及时追加规划人口,积极争取项目“群众利益无小事”,2014年定兴县完成了原规划内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建设任务。但近年来,随着城镇扩张建设、经济高速发展和工业企业未达标排污及民众环保意识差等原因,部分农村饮用水水源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全县新增饮水不安全人口2.1万人。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县水利局努力向上级申请追加规划人口,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落地,最终顺利搭上了末班车。

2.4优化项目设计,科学编制方案项目投资计划下达后,精心组织有资质的专业设计单位和水利局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项目村一线,充分征求村两委及村民代表意见,逐村走街串巷,现场勘察,实地测量,开展项目科学规划和方案设计工作。

2.5项目程序规范,前期准备工作积极饮水项目往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量大。县水利局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建设程序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按时间节点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建设程序衔接紧密,工作步骤环环相扣。根据投资计划要求按时上报实施方案,批复后抓紧通过财政评审和环评,及时办理招标核准(备案),委托招标公司网上公开招标。优选有资质、信誉度高、实力强的施工和监理单位,依法签订施工合同和监理合同,严格按合同办事和管理。

2.6加强协调调度,足额落实自筹资金定兴县水利局领导站在政治大局和为民务实办实事的高度,对饮水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将饮水安全工作作为首要工作任务,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时常到施工现场检查指导工作,多次到项目所在乡(镇)、村庄,与乡(镇)领导、村干部沟通协调,与村民面对面交谈,发放明白纸并张贴公示,使群众理解、支持和配合工程建设,保证了自筹资金在施工前落实到位。

2.7严格资金管理,财务支付依法合规规划内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由中央、地方和受益群众共同负担。县水利局认真落实和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发改农经〔2013〕2673号)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办法》(财建〔2007〕917号)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财政配套资金全部纳入财政专户管理,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开工坚持先利用群众自筹资金,资金按照批准的项目建设内容、规模和范围使用,专款专用。资金拨付依据县政府建设项目资金拨付规定,工程完工后拨付全部工程款的70%,项目审计完成后除质保金外拨付剩余工程项目资金。

2.8狠抓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项目建设过程中,县水利局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始终坚持以“质量、安全和效益”为核心,贯彻落实《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和《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水利工程法规和规程,建立健全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狠抓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施工中,项目建设各方严格按合同办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施工单位按合同和技术规程施工操作;监理单位按合同和监理规则监理检查;建设单位适时巡查监督管理,加强进场材料、设备及中间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同时,聘请村民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现场监督施工。

2.9及时移交,建章立制“三分建,七分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试运行后,按照国家五部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和《定兴县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县水利局及时办理交接手续,明晰工程产权,明确主体和运行管理方式,落实管护责任和经费,移交项目村或乡(镇)政府管理。水利局作为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出台了《定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指导办法》,并指导项目村制定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用水、节水、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供水工程良性运行,保障村民的正常供水,确保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和长受益。目前,结合小水改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所有权证和使用权证发放已完成。

2.10定期检测水质,确保供水安全“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建成后的农村饮水工程,在全部划定了供水水源保护区和供水工程管护范围和制定了保护办法的基础上,县水利局定期组织抽样检测水源井、出厂水、管网末梢水质,委托有资质的水质检测单位进行水质化验,保持水质卫生达标,保证供水安全,让人民群众喝上了干净水、放心水。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正在筹建中,待建成后将独立承担检测任务,为农村饮水工程水质达标提供技术支撑和饮水安全保驾护航。

2.11加强建后监管,确保工程发挥效益水利局作为水利行业的主管部门,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重建又重管,县水利局成立专门管理机构,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定期与不定期到水厂和联村、单村供水工程村巡查,督促其制定饮水安保措施和应急供水方案,定期保养设备、检修管道,保证24小时不间断供水,加强饮水安全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确保工程正常运行、持续发展,确保工程长久发挥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

3.取得成绩

定兴县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完成规划内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项目总投资7425万元(中央预算内投资4318万元、省配套1592万元、群众自筹1515万元),共建饮水工程43处(水厂4处、联村7处、单村32处),解决完成了15.54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在全力完成规划内建设任务的同时,积极响应、紧密配合河北省委、省政府为新农村建设开展的基层建设年帮扶村和农村面貌改造提升活动,“十二五”期间完成规划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项目总投资1828万元(省投资731万元、市配套366万元、县配套365万元、群众自筹366万元),共建饮水工程16处,解决完成了3.66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十一五”和“十二五”十年间,定兴县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规划内和规划外)共建集中供水工程59处,其中水厂供水工程4处、联村供水工程7处、单村供水工程48处;完成项目总投资925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4318万元、省(配套)资金2323万元、市配套资金366万元、县配套资金365万元、群众自筹1881万元;惠泽17个乡(镇)108个村庄和1个中学,解决完成了19.2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了城里人才享有的足不出户、集中供水的自来水,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之本、发展之要”。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是河北省委、省政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建设美丽河北,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的现代农村。水利建设一头连着基本民生,一头连着未来发展,饮水工程既是水利工程又是民生工程,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喝上了方便、稳定和安全的饮用水,农村饮水安全状况得到显著改善和根本好转,改善了农村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及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社会效益显著,经济效益可观,推动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进程,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农村面貌旧貌换新颜,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了定兴一道靓丽的景观和一大闪光的亮点。农村变了,乡村像城镇,农民笑了,安居乐业!“吃水不忘挖井人”,农民对惠民水利工程无不拍手称快,对党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无不交口称赞,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音乐响起来,广场舞跳起来,人民群众用自己特有的表达方式赞美幸福生活。

篇4

某村脱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三河村隶属泸水市鲁掌镇,位于鲁掌镇西北部,东至登埂河边村,南至登埂坡洛山村,西至片马镇,北至浪坝寨村辖X个自然村X个村民小组,有农户X户XX人,农村党员XX人,其中女党员有XX人。全村国土面积 XX平方公里,平均海拔XX米,年平均气温 16.7℃,年降水量1342毫米,适合种植各类农作物、经济林木和中药材。三河村秉持“资源在山、希望在山,出路在林、致富靠林”的发展理念,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念好“山”字经,做活“林”字文,走“生态致富”的路子。

二、工作情况  

一、脱贫指标落实情况

收入保障情况:按照2019年3750元标准,还有6户21人收入不达标;住房保障情况: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安全稳固住房未达标1户,已报名易地搬迁工程,认真开展农村危房改造“百日清”行动工作,倒排工期逐户开展“四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普查,精准锁定“四类”重点对象,按照“应纳尽纳、应改尽改、不漏一户、全面入住”原则,全面开展房屋安全等级认定工作和房屋安全等级贴挂牌工作。根据鲁掌镇《2016-2019年4类、非4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销号管理进度表》三河村涉及危房改造对象98户,已销号98户。2019年新增的有4户,其中竣工入住2户;加固改造2户,目前正在实施;教育保障情况:根据《泸水市坚决打赢“控辍保学攻坚战”行动方案》的要求,协助各乡(镇)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聚焦适龄、精准核实”的原则,在秋季新生开学这个关键节点上扎实开展拉网式排查,三河村无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适龄儿童、少年。医疗保障情况:全村建有一个卫生室,已完成所有建档立卡户签约家庭医生,全村村民均缴纳医疗保险。饮水保障情况:目前8个自然村正在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已对历年来各级政府部门实施的饮水工程作全面排查,并已将问题汇总上报镇政府,全村无水质监测报告。电力保障情况:全村生产用电已达标,已对全村农户用电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对存在用电不规范、电压不稳、无电表等问题的农户已登记造册,并将问题保镇政府,目前正在进行整改。其他道路硬化到村、通广播电视、通网络宽带、公共活动场所等指标均已达标。

二、产业发展情况

三河村的生态产业以“三棵树两棵草一只鸟”为主,三棵树:核桃树、花椒树、刺龙苞树;两棵草:草果、重楼;一只鸟:打造“怒江·百鸟谷”。目前种植泡核桃13500亩、草果12175亩、花椒500亩、重楼200亩、刺笼包1000亩。已建成观鸟产业鸟塘15个,扶贫车间带动解决当地就业4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9人)。一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三河村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75万元,以“党支部+合作社+扶贫户”的方式入股怒江长柱重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65万元、怒江三河源林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100万元、泸水古炭河农产品加工厂100万元、滴水河罗华清农家乐10万元),2018年村集体以按股分红的方式收入17万元。二是加快推进民宿发展,充分发挥民宿经济的带动效应,将民宿产业发展成为三河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了《三河村民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通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美丽乡村打造,精准扶持,加大引导,尽快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发展亮点。2020年底完成床位200余个,目前有意向建设的有7户,床位约90个。不断完善民宿项目的建设和提升工程,打造一批以“田园”“生态”“乡愁”“民族特色”等为主题的特色民宿,提高其知名度、吸引力和接纳能力,为三河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制定《三河村滴水河温泉旅游项目建设实施方案》,按照休闲疗养中心为发展思路,结合三河村实际,将三河村温泉打造成集休闲、度假、旅游、疗养等功能的休闲疗养中心,以温泉疗养吸引游客带动三河村吃、住、行第三产业和农产品销售为主要经营手段,增加三河村村民就业、增收,真正做到让农户稳得住、能致富的宗旨。四是实施以高端观鸟游,带动三河村产业发展的“怒江百鸟谷”计划,依据扶贫车间项目,投资50万元,建成鸟塘15个,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运营3个月以来,三河村鸟塘已接待国内外拍鸟游客500余人次,总计收入7万余元。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为全面发挥在那生态旅游,三河村紧盯项目落实情况,坚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一是形成“一条干线五条支线”的农村公路网络,8个自然村都已经开通入组公路,公路总长44公里,其中主干线14公里,支线30公里,目前正在实施砣砣寨、古炭寨公路硬化项目,极大改善了村容村貌。二是紧盯人居环境提升项目落实,建成公共厕所12座,安装太阳能路灯135盏,墙体亮化工程已完成90余户。三是积极配合落实花谷建设项目,目前古炭河组、管事寨组已完成花卉、树苗种植,砣砣寨、弯转河、腊思地、滴水河组正在实施。

四、数据比对情况

一是严格执行扶贫标准、扶贫对象识别程序,对国办系统档案、纸质档案和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工作做到“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应剔尽剔”, 确保实现无漏评、无错评、无错退,并对错误信息、错误数据进行修改、完善560余条,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二是建立“双包保”工作机制: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大学生村官分片(组)包户制度,帮扶责任人包保建档立卡户机制。按《泸水市脱贫攻坚工作制度》要求,组织挂联单位帮扶责任人于5月内开展了2 次入户开展扶贫对象精准自查核实整改工作和精准核查“回头看”工作,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帮扶措施落实情况等,共梳理出9户12人存在人员变动情况,并收集了相关佐证材料,计划在2019年动态管理工作中对人员变动情况进行系统操作。三是通过调研、入户走访等方式,认真梳理、排查三河村扶贫领域存在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户籍3个方面46个问题。四是根据市级各行业部门提供的数据,三河村组织帮扶责任人入户核查,认真填写《建档立卡“回头看”核查入户表》。通过分析、统计发现如下问题:1. 住房不达标1户5人,砣砣寨组肯波才家,人均住房面子不到13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不达标。2.经入户核查,三河村8月动态管理数据为自然减少14人,自然增加11人,无清退、补录、脱贫回退、新识别及返贫人员。

五、强化基层党建情况

积极协助村党支部把脱贫攻坚工作和基层党建“双推进”工作作为强化基础党建的重要突破口。一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上级党委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上级党委关于基层党建的决议、决定和指示,并研究本村基层党建工作,制定落实措施,强化组织实施;二是每月按时完成、5+1党员主题日活动、开展两学一做、开展党员政治生日活动、严格党群活动室的管理和使用、发挥农民讲习所的作用、支部进教堂宣讲党的政策以及开展“火塘夜话”活动4次,与教牧人员座谈3次;三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和镇党委、政府关于行政村届中补选的工作安排,积极投入第六届村民委员会届中补选的相关工作。严格按照届中补选工作程序,成功选举产生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主任1名、副主任1名,同时,按照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的要求,配备村党支部副书记1名,村武装干事1名;四是根据《云组通〔2019〕33关于印发12类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标准的通知》要求,结合三河村实际,制定《三河村党员活动室标准化建设方案》,并积极向挂联单位汇报,争取业务指导和资金帮助。目前基本完成三河村党员活动室和村民小组党群活动室的规范化建设,挂联单位共投入资金3万元。五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实际,以“在云南,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为指导思想和“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工作理念,以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生态产业促脱贫,做到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与脱贫攻坚双融合、双推进、双达标,全村呈现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

六、政策宣传情况

一是镇挂钩领导、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员划片区分工,分别深入各组以党小组会议、“文明讲坛”、观看警示教育片、悬挂宣传标语等形式开展宣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40场次,营造人人参与扫黑除恶的浓厚气氛,充分调动村民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得知晓度和参与度,切实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深入人心,并发动群众积极提供问题线索,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认识,群众关心、支持、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深入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面对面为群众讲解“控辍保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处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家长应尽怎样的义务等知识,达到家喻户晓的宣传效果,对3名间歇性离校学生,开展了6次劝返工作。同时开展辍学失学儿童核实统计工作,对正常就学儿童、无适龄儿童家庭、农村女性早婚早育人员、辍学失学儿童进行入户登记。

七、人居提升环境情况

一是宣传引导,示范先行。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多次利用到村民小组召开会议、党员主题活动日等契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相关政策,引导村民爱护环境卫生,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利用入户走访农户的有利时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及家居卫生提升相关工作要求,引导村民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对家居卫生达不到干净、整洁要求的农户提出整改意见建议;二是形成制度保障。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规定每月5、15、25日为环境卫生整治日,组织全体村民打扫卫生,重点清理环境卫生整治死角,各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和家务实行三包;三是常态巡查,监督制约。村三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组成日常巡查组,重点巡查对生活垃圾乱丢乱扔、森林乱砍乱伐、生活污水畜禽粪便乱排乱放的行为发现一起教育一起、纠正一起、整改一起。充分发挥三河村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的作用,认真开展公共区域环境卫生和农户内务整理情况的监督检查,并进行评比打分,将结果纳入公益扶贫“兑兑换”评分内容。

三、存在的问题

(一)饮水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8个自然村正在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对水源点、取水设施、净水设备、管线等进行全面排查,发现水源点取水不规范、管线不稳固、无沉砂池、无水质检测报告等28个问题,已将问题汇总上报镇政府。

(二)用电方面存在的问题,经排查发现,三河村目前存在部分农户无电表;有电表,主要住房未通电;用电不规范;电压不稳定4个问题。

(三)收入方面存在的问题,目前三河村人均收入达7699元,但是部分老弱病残建档立卡贫困户无法发展产业或外出务工,收入以政策性收入为主,存在收入不稳定的问题。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宣传力度。利用入户走访的有利时机,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及家居卫生提升相关工作要求,引导村民树立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意识,倡导村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和废物利用,减少垃圾数量。

篇5

(一)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是提高西区的首位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

“十二五”时期,西区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出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设文化强区的战略目标。要建设文化强区,必须拥有发达的城市经济、完善的城市功能和健康的城市体系。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具有消费业和生产业的双重属性,是西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转型、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有效手段。西区作为中山城区经济体的组成部分,需要充分挖掘自身价值,承担起支撑和服务社会城市建设的功能。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挥生态涵养价值、人文传承价值、休闲服务价值,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山实现战略目标做出重要贡献的必由之路。

(二)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是实现西区区域功能定位的基本前提

按照西区定位要求,能否迅速实现产业转型、有效形成旅游产业竞争力,是西区在未来中山发展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实现功能定位的基本前提。作为中山中心城区重要组成区域的西区,面对周边区域竞相发展的竞争环境,西区需要重新思考区域发展定位,与其他区域错位发展,制定适合区情的产业发展战略,使西区成为引领中山区域加快发展的重要力量。

(三)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是西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西区全区上下对推动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形成了更为广泛的共识,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深入开展城市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建设,城乡面貌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加快推动跨越式发展步伐,我们需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发展思路,进一步深入挖掘释放发展潜力,特别是要进一步明确发展途径和突破口。就西区区实际情况而言,西区拥有中山市加快推动旅游发展的重要机遇,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拥有全区上下大力推动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在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上具有独特优势。因此,必须坚持用产业发展来推动跨越式发展的方向,通过细致规划、精心组织、引进重大项目来加快打造旅游休闲文化产业,为西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产业动力,带动西区区域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西区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具备优越基础条件

(一)政治生态、经济生态、文化生态的和谐性与优越性

西区自1984年建区、1999年与原沙朗镇合并以来,在历届党委的领导下,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综合竞争力不断增强,经济实力连年攀升,位于全市前列,被授予广东省教育强区、中山市文明镇区、经济强区。近来来,西区围绕“稳增长、调结构、筑平台、强服务、惠民生”十五字工作方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西区新一轮大发展,2012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6亿元,增长11.1%,第三产业增加值49.06亿元,增长14.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88亿元,增长15.1%,出口总值6.1亿元,增长11%,实际利用外资4850万美元,增长18%,国地两税收入22.06亿元,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35.56亿元,增长3.3%,可支配财政收入6.27亿元,增长16.8%。农民纯收入16553元,增长10%。是具有良好的政治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的和美之地。

(二)商贸高度发达的高端性及前瞻性

西区是中山传统的物流集散中心,专业市场密度高、总量大,拥有汽车销售、小商品贸易、IT电脑、果菜食品、服装百货、客货运输和二手交易等7大类15个专业市场。其中,有珠三角地区发展最早的小商品市场、全市最大的果菜批发市场、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电脑专业市场之一的西苑电脑城、正在开发的普洛斯(中山)物流中心、北大荒(中山)农产品仓储物流基地,全市规模最大、占全市一半以上份额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市场―西区汽车街,2012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山市(西区)汽车博览会,有效提高西区汽车竞争力和影响力。

西区注重产业转型升级,以新能源动力、LED新光源技术、生物医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发展道路,拥有工业企业200多家,年产值超亿元企业13家,拥有好来化工、大洋电机等企业。

现代服务业发达,商业气息浓厚,服务业占比重超60%,是中山乃至珠三角著名的商业贸易和休闲观光区,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中山尖沙嘴”美称,现拥有五星级国际酒店-喜来登酒店,四星级的富华酒店等品牌酒店30多家,天悦城、利高广场、雅居乐剑桥郡等多个具有商业地标建筑的大型综合体项目正在建设中,高端写字楼、高尚商住区云集,拥有世界五百强企业“麦德龙中山商场”,全球体育运动用品超市“迪卡侬” 进驻,一系列大型商业建设项目,助推西区现代服务业改革试验区发展。

(三)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西区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有全国最大的单体中医院―中山市中医院,有全市最大的综合运动健身基地―中羽俱乐部,有荣获第22届世界城市滨水杰出设计“最高荣誉”的岐江公园。

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黄氏大宗祠,140年历史的烟洲书院,中山党史教育基地黄健故居和长洲战时服务团旧址等有特色古建筑30多处,还有被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醉龙舞”。

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岐江夜游”,全长约6公里,以香山历史为铺垫,推出了“一河两岸三个灯光秀四个码头五个市民广场六座大桥九支火树银花十个主题公园”的绝美景观。岐江游展示着“幸福和美中山”的新景象,承载了中山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昭示着中山美轮美奂的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

(四)交通路网设施的便利性

中山西区位于风光旖旎的岐江河西岸,是中心城区的西大门,面积25.21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0万人。广珠轻轨、105国道、广珠公路、江中公路、北外环、博爱路、富华道、中山路以及正在建设的新岐江公路、太澳高速、小榄快线等道路纵横穿越,是中山重要的交通枢纽。

(五)空间的共享性

交通的便利性、功能的互补性为西区与中山其他区域实现资源共享、资源整合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雨污分流工程竣工和岐江河的整治成功,打通了市区与西区的“隔离”,使西区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西区与中山中心城区共同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西区逐步成为中山市市民休闲旅游、户外运动的首选目的地,为城区百姓共享西区自然风光、独特魅力提供了最佳选择。同时,也为西区在全市范围内整合高端资源要素,推动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西区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面临机遇与挑战

(一)生态涵养效果明显,但资源整合需要进一步加强

西区应该以“商贸立区、文化兴区、休闲旅游旺区”的方针为发展战略。但是,目前生态旅游资源仍处于分散发展状态,缺乏系统、有效整合,未形成合力,更不能转化为旅游产业强势;更未有与其他镇区联动,优化整合资源等。

(二)产业转型取得突破,但旅游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

西区始终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基本退出了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资源型产业;科学规划沙朗片与城区片的综合布局;确定了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市型现代农业等多点支撑的生态友好型产业体系。作为未来主导产业的旅游业能否迅速提升产业能级、形成产业竞争力,将决定西区能否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决定西区在未来城市发展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功能定位。因此,要推动旅游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保障旅游发展的各项体系。

(三)文化发展形成合力,但遗产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

近年来,西区发挥文化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深入挖掘区域文化资源,加强了醉龙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发展,培育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加大了文物修缮保护工作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些文化资源的价值还有待进一步挖掘,尤其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西区沙朗片的乡村形态逐渐消失,长期积淀下来的生活观念、民俗传统、宗教信仰、场景资源迅速消失,并且很难再恢复。因此,应该尽快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整理,形成文化开发利用和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

(四)环境面貌焕然一新,但品牌形象需要进一步提升

近年来,西区狠抓城市环境建设,大力实施城市夜景亮丽和主要大街景观改造工程,旧城旧村改造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碧水蓝天、美丽岐江形象初步显现。围绕西区景区化目标,推进优美乡村建设,农村环境建设不断加强。但是,整体来看,人们对西区沙朗片区的印象依然没有根本改变,西区旅游强区的品牌依然没有树立,还没有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五)发展基础显著增强,但承载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西区引进了新能源动力、LED新源技术、生物医药等重大项目,使我区经济投资拉动效应明显增强,同时也积聚了巨大的发展能量。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原则,实行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系和长效管理机制,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和运行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但是,由于西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承载力较低、区域发展不均衡、旅游自然资源尤其是旅游的吸引力比较薄弱,仍然难以满足加快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要求。

四、西区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总体思路

西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为西区旅游文化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为此西区应当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依托中山、面向全国,全区统筹、多业融合,全力构建25平方公里的全域景区,进而联动周边镇区,辐射全市。

(一)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战略定位

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应进一步优化配置西区自然与文化多元要素资源,通过多元文化体验,为复兴中国文化贡献力量;通过文化传播创新,建设中国文化高地;通过文化体验与传播,形成文化吸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和影响力的旅游度假目的地。因此,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为:通过优化配置自然与文化要素资源,建成中山旅游文化度假区,打造最具特色的多元体验与传播中山文化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中医院片区要积极开发传统文化体验、中医养生等文化旅游项目,建设文化度假绿色养生的新天地。西区辖下的9个社区应科学合理布局其中:长洲要依托历史文化资源,重点发展文化博览、文化创意等产业,着力打造古村落文化体验小片区。后山要在融入西区新城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影视文化、休闲度假等文化旅游项目,打造文化创意休闲宜居片区。西苑、彩虹、沙朗要重点发展养老、健康、生态产业,打造健康养生小片区。广丰、隆昌、隆平要围绕自然风光核心旅游资源,积极打造民俗风情等一批观赏田园风光和体验民俗风情的高端项目,形成旅游产业价值链,实现西区旅游大发展。

(二)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形象定位

根据西区的发展基础与优势,将西区域形象定位为“美食之城、养生家园”,使之成为提升区域吸引功能的原动力,并且围绕这一形象定位,构建西区主题鲜明的产业体系。

“美食之城”是指重振具现代风情意义的首条食街。于今,中山人的记忆之中,不少人仍在怀念这样一种风情:夜幕降临,原先车水马龙的街道人流车流逐渐开始减少。不经意间,路边停下了一些不同款式的手推车,几个身扎腰包的人动作麻利地从平板小轮车上卸下折台折凳。转眼间,人行道及路边就排起一串台凳。柜式的手推车上响起了“呼呼”的风机声,汽油炉头的火点着了。阵阵徐来的晚风吹散了白天遗留的暑气,空气中随之亦飘起了些油烟味,跟着是一些广东人炒菜特有的镬气味。劳碌了一天的人们此时正肠肚打鼓,在那诱人的气味中,食欲陡增。干炒牛河、椒丝腐乳炒通莱、紫苏炒田螺、蚬肉粥……一连串特色小食即时浮现在脑海。镬铲声、鼓风机声、叫卖声,此起彼落,替代了白天的人声车声,在临时支撑的灯光下,构成了城市夜色的一幕。

这就是许多人记忆中的食街风情。这种食街在中山的出现,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前期,位于岐江桥西岸今天富华酒店前的富华道。由此可见,重振岐江食城,对于推动中山的文化产业及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产生不可低估的正能量。

“养生家园”即是指:充分发挥中医养生保健、中医康复治疗、中医文化传播的作用,使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受惠其中,从而达到造福社会的目的。中医药文化在中山有着深厚土壤,中医院中医养生文化旅游基地,依托新中医院中医药文化馆、药用植物园以及中医文化广场展开。该院的中医药博物馆和香山药用植物园,是集中医药教育、科普与旅游观赏于一体的场所。博物馆包括中国中医药史、中山中医药史、中医院史、中山名医录、中医典故轶事、香山药用植物园等几个展区。作为科普教育基地,还可以针对大中小学生和普通市民开展中药教学和实践活动。此外,基地还可组织多类表演节目,包括表演和教授八段锦、太极拳和五禽戏等养生操,进行艾灸、拔火罐表演,传授简易保健穴位方法等。

游客在参团过程中,还可根据自身需求预订医院内各专门科室,完成体检、看病、体质辨识调理等内容。不仅可以养生,还可以轻松学到中药保健养生知识,深入了解中医文化。

(三)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总体目标

近期目标:以建设醉龙特色是文化街、彩虹汽车文化城、休闲文化养生城、中医养生绿色家园为四大重点项目,推动创建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2014―2019年,西区将积极推动以旅游产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配套改革试点建设,做好产业发展所需政策配套调研工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先行先试,以旅游产业为主导,关联产业综合配套改革为引导,带动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完成旅游产业发展建设的总体策划和重点项目实施方案,抓好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旅游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进一步推动西区区略转型。在建设中山市以旅游产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配套改革试点的基础上,争取成为“广东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中远期目标:成为广东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2020―2029年为西区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的战略升级期,西区将对接广东发展核心战略和国际发展前沿,实现区域发展的大跨越,建设成为广东旅游综合改革示范区。

四、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涵养保护优先原则。

以修复生态、保护环境、提供生态产品为首要原则,严格控制开发强度,在不损害生态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以旅游文化休闲产业为核心的环境友好的产业经济格局。

(二)坚持文化引领高端定位原则。

植根历史和现实,用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务实开放现实激发西区转型发展的潜力;紧跟时代,用丰富的人文资源提升西区转型发展的内涵,对标西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在标准、品牌、价值等方面实现高端定位,提升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水平。

(三)坚持差异竞争特色发展原则。

依托特殊的区位、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西区应与其他区域错位发展。应对区内的旅游城镇进行统一规划,针对不同社区的资源特色,赋予其不同的文化主题并植入新的产业与文化符号,把各城镇和社区的特色文化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有效整合,形成以城区主题文化为形态和载体的旅游城区发展模式,在差异化竞争中打造品牌,在特色化发展中提升水平。

(四)坚持区域统筹综合开发原则。

准确把握西区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客观规律,坚持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区域统筹发展,实现资源利用和项目建设综合开发。

五、为旅游文化休闲产业顺利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