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0: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资产管理监管机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资产管理监管机制

篇1

一、完善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的改革目标和发展方向

1.从实物形态管理向价值形态管理转变。这是解决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基本要求。优化国有资产的管理,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使所有权与管理权相分离。业务部门着重实物管理,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具体负责国有资产的登记管理,财务部门则从价值形态上加强资产运用情况的考核。

2.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对国有资产的监管应该实现由实物监管向价值监管的转变,推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在动态中实现国有资产的合理使用。在确保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的前提下,应放宽对国有资产的处置限制,突出资产的可调剂性。也就是要盘活存量资产,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减少损失浪费。

3.从事务性管理向政策性管理转变。财务部门是资产管理规定的制定者,而业务部门是规定的执行者。财务部门对资产的管理方式应从微观向宏观转变,不仅仅拘泥于一事一物的增减,而应着眼全局,关注国有资产的制度建设、配置结构、使用效率等方面,实现从事务性管理向政策性管理转变。

4.从事前申批向事后监督管理转变。长期以来只重视前期的资金审批管理,而忽视对资金是否按照规定合理使用进行跟踪监督。在这种制度下,各部门争取到资金后购置资产,就认为这部分资产是自己的,可以自行支配使用,资产效益最大化的意识比较淡薄。为此,应该对国有资产进行信息化管理,随时随地反映资金的拨付,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分布等具体情况,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对国有资产的监管职能,做到既能发挥服务作用,又能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通过建立资产的全程监管制度体系,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5.从分散化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国有资产,名义上是国家所有,实际上是各单位各部门行使着资产的所有权。鉴于这种状况,应对国有资产实行专业化管理。专业化管理一是有利于防止资产的重复购置和闲置;二是专业部门、专业人员对专门设施和设备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需要注意的是,专业化管理并不是把单位所有资产简单集中起来进行管理,而是对同类的、大宗的资产进行统筹管理,提高效率。在推进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中,应当尽量利用现有部门和机构承担专业管理的职能。

二、完善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的关键环节

1.统一资产配置标准。科学合理地制定单位资产配置标准是实施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的基础和条件。制定标准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考虑灵活性,充分根据本单位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保标准的人性化和可执行性,使得在确定的标准下既不导致资产的闲置和浪费,又能保证公共管理需要,实现高效运转。制定标准要考虑人均标准、单位标准和结构标准三大因素,与此同时要抓住重点。要特别对办公用房、交通工具和现代办公设备等重要固定资产制定具体细致的标准。在制定科学合理标准的基础上,还要建立固定资产调剂制度。对各部门需要新构建的资产,首先从现有资产中调剂,现有资产不足的,才可准予购建。

2.推行集中采购。要加大力度规范集中采购行为,实现货币与实物、支出指标与资金分离。集中采购工作与支出管理、财务工作都有密切联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个事业部门要根据部门需要编制采购计划,报财务部门审批,审批后即具有约束力。坚持先有计划后有支出,保证采购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3.规范资产处置。资产处置是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的最后环节,为防止产权变动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必须规范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应实行资产处置申报和公开制度,各单位在资产处置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权限进行,对处置权限以上的资产,不得随意处置,处置前需向具备处置权限的上级管理部门履行报批手续,经过批准并评估后,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公开处置,杜绝资产处理“暗箱操作”等不规范行为,严把国有资产流出关口。

三、完善国有资产安全管理监督机制的制度建设

1.有效管控制度。要实现国有资产的有效管理,首先必须有切实可行的管理规定,有制度保证,因此必须制定操作性强的、健全的、更加符合国有资产管理现状的资产管理办法,明确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监督权及使用权的归属,并就资产的购置、配置、处置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以此推动、规范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实现优化配置和最大效益。

篇2

关键词:部属高校 国有资产职能 管见

高校国有资产是指高等学校占有和使用的、在法律上确认为国家所有,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的总称,包括国家划拨的资产,高校按照国家规定运用国有资产组织收入形成的资产,以及接受捐赠和其他经法律确认为国家所有的资产。现实中其表现形式主要有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加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是高校行政管理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质上是对产权属于高校的一切财权和债权经济活动的各个运转环节,进行组织、指挥、协调、监督和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若干部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情况,旨在分析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而提出相应对策,为实务管理者贡献一条参考路径。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的理论依据

多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也与时俱增,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扩张势头,尤其是全国各地高校的校区规模以及学生总数的不断扩增。另一方面,高校中国有资产的数量质量呈几何级数倍增,特别是国外科技高端设备的引进量不断增加,非经营性资产向经营性资产的转变也越来越多。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教育部审时度势,出台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特别强调高校国有资产实行“国家统一所有,财政部综合管理,教育部监督管理,高校具体管理”的管理体制,同时规定“高校应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履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职责”。高校抓紧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势在必行。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的现实情况

本文选取了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四地共12所高校作为调研对象,详见下页四地12所部属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基本情况表。

从网站公布的信息看,设置资产管理处或国有资产管理处的高校6所,设置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的2所,设置资产管理与实验室处的1所,设置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的1所,设置资产与实验室设备管理处的1所,设置资产与后勤管理处的1所。细作比较容易发现,没有使用规范资产管理处名称的高校,其机构名称出入并不是很大,有几所高校在设备与实验室上“绕口令”,存在先后摆放次序不同,实质上职能相近或近似,只是将实验室管理或后勤管理职责融入资产管理处的帽檐下。

从科室设置看,绝大多数高校设置综合管理科或处办公室;绝大多数高校还设置了设备管理科;有半数以上高校设置了公房与土地管理科;也有一半以上高校设置了实验室管理科或实验室安全环保科。

从职责内容看,绝大多数高校对固定资产实行了全周期管理;有的高校还加注了设备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公房维修等职责。但较少高校关注共享平台建设、无形资产管理、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管理等内容。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完善的几点管见

(一)重视共享平台建设。有数据显示,我国高校仪器设备有20%以上处于闲置状态,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利用率最高不过15%,存在着设备的占有率高但使用率低的问题。高校应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和调配机制,以最大限度地消除闲置现象。

(二)加强无形资产管理。现实生活中,无形资产被无偿使用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甚而发生严重的侵权行为。而很多高校对此认识不足,认为加强房地产、实验室及设备、科研仪器等实物资产管理就足矣,鲜见设置无形资产管理科。高校应梳理无形资产使用管理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明确职能,规范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的无形资产管理体制。

(三)强化经营性资产管理。高校为增加经费,改善办学条件,将部分富余的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这是“因校制宜”。但在高校“非转经”的过程中,出现了未按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未进行产权界定,未办理资产转移手续,未明确双方权利与义务。造成校企产权关系模糊,产权归属不清,部分国有资产隐性流失。高校应按照规定的程序界定并明确产权关系,加强对“非转经”资产的评估和管理,明确各方权利与义务。

(四)建立绩效考核机制。高校应改变“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加快建立国有资产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建立适当的奖惩机制,对管理不善、处理不当、损坏和盲目购进造成严重浪费的责任人,施行部分或全部的经济赔偿,对在管理中有突出成绩或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适当奖励,以保证国有资产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激情,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甘海忠,黄柑童.基于法律c经济双重视域下高校国有资产之研究[J].商业会计,2016,(17).

篇3

摘要:本文通过国际上对资产减值核算的观点,明确国际惯例与我国制度对资产减值核算的差异分析,进而提出完善我国资产减值核算的建议。

关键词:资产减值,国际比较,研究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受历史遗留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的企业界普遍存在着高估资产价值的现象。因此,企业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将长期积累的不良资产泡沫予以消化,提高资产的质量,便资产能够真实地反映企业未来获取经济利益的能力,同时,通过确认资产减值,还可使企业减少当期应纳税额,增加自身积累,提高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另外,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中通过确认资产减值,可使利益相关者相信企业资产已得到优化,对企业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更具信心。有必要对资产减值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资产减值核算的国际比较

(一)我国目前对资产减值核算的有关规定。

1998年开始执行的《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及财政部文件规定,公司应计提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四项准备金)。2000年底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对所有符合资产定义的不实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规定企业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1.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计量。我国确认资产减值时采用备抵法。在“资产负债表”中,各项资产减值作为其资产的减项列示。关于资产减值的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分别就存货、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八项资产项目作了具体的规定。

2.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企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在期末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应在“资产减值准备明细表”中单独披露。披露内容包括:各减值准备的年初金额、本期增减变动金额及年末金额。

(二)国际上对资产减值核算的观点。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第121号准则公告《长期资产减值和待处置的长期资产的会计处理》规定,在评估长期资产和某些可辨认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的可收回性时,如果使用该项资产以及最终处置可产生的预期的未来现金流量的总和低于其账面值,就应当确认减值损失。减值损失的计量应建立在公允价值的基础上。在评估可收回价值时,FASB采用的是未折现的预期现金流量,而在确认资产减值时则以公允价值为基础。国际会计准则IAS25《投资会计》规定,长期投资的账面金额因非暂时性的下跌而发生的减少数,应计入损益表,除非它们能与以前的重估价相抵销。当投资的价值升高或跌价的理由不复存在时,已经减少的账面金额可以转回。1998年的IAS36《资产减值》准则规范了企业确保其资产以不超过可收回金额进行计量的程序,要求企业确认资产减值损失。与此同时,IAS39中也对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判断、确认作了具体规定。

国际上规定,企业对资产减值准备的披露至少应当包括以下信息:导致资产减值发生的具体原因及其对资产服务能力的影响,估计可收回价值的方法,资产的可收回价值,确认的减值损失及其列示,资产减值冲回的原因及金额和在报表中的列示。

(三)国际惯例与我国制度对资产减值核算的差异分析。

1.资产减值的确认。

(1)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目前主要有三种:即永久性标准、可能性标准和经济性标准。不同国家对于确认标准的选择有所不同。美国等一些国家使用可能性标准,其主要特点是,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不一致,确认时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未贴现值,计量时使用公允价值,这样可能会导致资产价值的高估;英国等一些国家采用永久性标准,它强调只有在预计的未来期间内不可能恢复时,才对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确认;IAS36等广泛采用经济性标准,只要发生减值就予以确认,确认和计量采用相同的基础。从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来看,我国资产减值的确认标准基本倾向于经济性标准。

(2)关于资产减值的恢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应在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范围内转回。这一点,与国际会计准则、英国会计准则已形成了共识。然而FASB121不允许资产减值的冲回。

2.资产减值的计量。

(1)资产减值的计量属性。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应采用资产的净售价与在用价值孰高确定可收回金额进行计量。美国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使用和持有的资产应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允许确认未实现损失或利得。英国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应采用可变现净值与在用价值孰高为基础进行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则按照不同的资产对其计量属性作了具体的规定,仅允许确认未实现损失。由此可见,我国的会计处理更为充分地体现了稳健原则。

(2)可收回价值的确定。对于可收回价值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美国FASB采用的是未折现的现金流量。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将其规定为资产的销售净价与使用价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IAS36中也有类似规定,但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资产的使用价值或其销售净价。虽然各国在表述上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谨慎性原则,而且都有着国际化趋势,进一步提高了各国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在测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我国通常以单项资产或资产类别为基础测定,这在操作中有局限性。IAS36中规定,如果不可能估计单个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企业应确定资产所属的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而“现金产出单元”评估的方法正好弥补了我国测定中的不足。

3.资产减值的披露。国际上要求对资产减值披露的内容更为详实,不仅包括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要求披露的内容,而且还包括导致确认或转回减值损失的事件和环境等内容,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进一步杜绝人为操作利润的可能。

二、进一步完善和利用我国资产减值核算信息的建议。

(一)将资产减值核算的评价纳入商业银行的信贷监督范围。

现实生活中,一些企业存在大量银行信贷资产,这些资产大都转化成了物化的资产。当企业陷入瘫痪或半瘫痪状态时,转化后的物化资产也逐渐被消耗掉,成为空壳,银行损失将无法计算。那么怎样才能让银行损失减少甚至不发生?笔者认为,对银行贷款资产组合中的不良资产计提减值损失,让银行记录贷款的经济减值。鉴于考虑信贷资产转化为物化资产后,企业可能会出于粉饰报表业绩的动机,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增加当期盈余,或者改变资产减值准备计提、转回、核销的时间,调高当期的利润。这样给银行制造假象,误认为企业仍有还贷能力,不能觉察到贷款中存在的潜在风险。要杜绝企业虚报资产、操纵利润的现象,笔者认为,让企业会计人员与银行委派人员共同组成一个专门小组,定期或至少每年年末对企业中的信贷资产转化后的物化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预计并对这些资产可能发生的经济减值进行记录,及时采取措施。需要指出的是,文中的信贷资产主要指专项贷款。

(二)进一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引用“现金产出单元”的估计。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在估计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时,往往以单项资产或资产类别为基础进行确定。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某些局限性。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认定某一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都是许多资产共同作用产生现金流入。笔者认为,不妨引入“现金产出单元”进行评估。现金产出单元是不依赖于别的资产组合就能为企业产生现金流量的最小的可辨认的资产组合,可以是某一单项资产,也可以是若干资产的组合体。它的提出,为分析资产的可收回价值奠定了基础。通过对企业资产使用方式、作用和特点的分析,就可以将众多资产进行组合。在其组合过程中,应当考虑的因素有产品线、营业特征、地点、地区或地域及管理当局的有关政策等。如果单项资产的可收回金额难以确定,管理层应据此辨别该资产所属现金产出单元,估计该单元整体的可收回金额,并通过现金产出单元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的比较,来判断是否发生减值损失,以此确定发生减值损失的金额。然后,在单元的资产间分摊减值损失。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加权分摊法,根据单元中各资产的账面价值,与以各资产剩余使用寿命的比重为权数加权后的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进行分摊;同时考虑在更新换代较快的资产和价格较稳定的资产之间进行平衡。

三、结论

针对我国现有有关资产减值会计规范的不足,我们认为应借鉴美国和国际会计准则有关资产减值准则的内容及时制定我国资产减值准则。先对其内容进行讨论、宣传促成共识,然后公告实施。制定实施资产减值准则其意义在于:(1)对现有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规定进行补充协调,形成独立的会计准则。有利于企业进行资产减值会计核算。(2)有助于规范企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3)资产减值准则实施有利于解决企业高估资产、操纵利润等会计信息失真问题。(4)对资产减值信息的披露要求更严格、更详尽。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4年6月,经济科学出版社。

篇4

关键词:资产减值;盈余管理;动机;*ST大地

一、引言

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其中新资产减值准则备受关注。新准则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有了更加明确的规定,其内容较之以前减值制度有了很大改善,有关判断依据规定得比较详细,更系统地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并且明确提出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不可转回,这项规定促使企业客观地判断资产的真实价值,减少其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

然而,新准则未对金融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做转回的限制性规定,仍给上市公司提供了盈余操纵的空间。新的资产减值政策的确在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方面遏制了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上市公司却更多转向通过流动资产的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来进行盈余管理(冯昀、郭洪涛,2008;谭燕,2008;赵素洁,2009;孙光国、莫冬燕,2010)。

在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资产减值政策赋予了企业更多的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选择的权利,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操纵空间。因此我国一些上市公司习惯运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进行盈余管理。这些公司在盈利较多的年份就大幅度地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以平滑当年利润,待下一年度盈利下降时,再运用转回的手段以增加利润。

由此本文从现实经济中大量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现状出发,以绿大地为典型案例,结合2006年出台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资产减值的相关规定,针对会计法规准则中的灵活性、不完善性,指出其纵的可能性,探讨上市公司是否确实存在利用资产减值进行了盈余管理?背后的动机又是什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案例简介

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大地)(*ST大地,002200)始建于1996年,2001年3月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于2007年12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时股票简称绿大地),总股本8393.728万股,成为国内绿化苗木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云南省首家民营上市企业。自2007年12月21日上市后,绿大地除了在2009年进行过一次无疾而终的增发之外,未经配股,也没有发行过可转债。从上市初始至现在,绿大地的大股东和经营层就在以不规范行为不断“考验”着监管部门。

从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公司对2009年三季报及年报的业绩预告及业绩快报进行了多次修正,从预报盈利6000多万,到实报巨亏1.5亿。证监会在2010年3月份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规而对其进行立案调查,在证监会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之前,深交所7月9日对公司业绩频繁变脸和信息披露问题作出了公开处分。公司2009年年报也被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带保留意见的年度审计报告。2010年12月20日绿大地董事长何学葵所持有4325.7985万股限售流通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8.63%)被公安机关依法冻结。绿大地继公司董事长被捕,财务总监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又因2010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11年5月4日起被深交所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变为“*ST大地”。种种不合常理的行为不断引发市场的质疑,尤其是2009年的巨额苗木损失更是备受质疑。首先我们看一下绿大地上市以来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情况:

表1: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明细情况(单位:元)

项目 2007 2008 2009 2010

一、坏账准备 1811623.42 2344003.88 10445146.33 0

其中:应收账款 期初数 2505038.52 3796345.21 6220968.15 8385890.61

期末数 3796345.21 6220968.15 15051123.11 4840461.01

计提数 1291306.69 2462081.64 8830154.96 -3545429.6

其他应收款 期初数 380737.38 451054.11 332976.35 1672064.05

期末数 451054.11 332976.35 1672064.05 3223977.54

计提数 520316.73 -118077.76 1339087.7 1551913.49

转回数: 0 0 350.00 1933568.81

转销数: 450000.00 37458.70[4] 275903.67 59947.30

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0 0 0

三、存货跌价准备 0 0 0 20887748.01

四、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0 0 0 149490.79

五、无形资产 0 0 58300500.00[5] 0

合计 1811623.42 2344003.88 68745646.33 21037238.80

表2:资产减值准备明细项目占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总额的比例(%)

项目 2007 2008 2009 2010

坏账准备 100 100 15.19 0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0 0 0 0

存货跌价准备 0 0 0 99.29

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 0 0 0 0.71

无形资产 0 0 84.81 0

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绿大地在亏损年度之前均只计提了坏账准备,尽管在亏损当年的坏账准备计提额接近2008年度的4.5倍,但由于2009年计提了大额的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减值准备,资产减值准备基数相对前两年要大得多,这才出现了计提额多但比例偏小的情况。对于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计提在年报中的说明无论是计提依据还是计提金额等都非常模糊,而最让人困惑的是对于当年确认的苗木损失居然未计提任何跌价准备。

我们不禁要问:这些减值损失是如何计提的?在报表中是否对估计基础和依据进行详细披露?大额计提减值准备的时机是否与经营环境变化基本一致?有无推迟或提前计提的现象?是否存在盈余操纵的可能?若存在,又有哪些动机?

三、案例分析

(一)通过少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来配合增发需要

通过公司公布的公告我们知道,绿大地的增发方案于2009年8月份获得临时股东大会通过,拟定向增发不超过2500万股,按照不低于18.64元/股的价格发行,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广南苗木基地的建设。增发方案当年11月份曾被证监会要求进行修改,当时仍预计增发方案会在12月份获得通过,而这恰恰是云南旱情加重时期。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5 号——生物资产》的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上述生物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对于绿大地2009年损失较为严重的消耗性生物资产而言,如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苗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就应按照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消耗性生物资产(苗木)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消耗性生物资产跌价准备”科目。由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增加当期费用,减少资产,减少当期利润。如果少计或不计资产减值准备就会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从而虚增当期营业利润。我认为这也正是绿大地为什么在2009年7月进入旱季到2010年1月30日近半年的时间从未提及旱灾对公司业绩可能会造成的影响的原因。

云南省林业厅种苗站一名负责人表示,重大旱情开始后,一般十余天就能观察到其对苗木的影响,在7月份至12月份旱情持续的时间里,肯定能大致预计苗木的受灾程度。绿大地不仅未能及时披露相关情况,更为离谱的是居然还在2010年2月27日公告 [6],公告中提到:公司基地没有因旱灾出现进一步恶化的情形,苗木生产经营正常,未继续出现大面积苗木受灾的情形;面对目前持续干旱天气,公司已经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保主要基地在目前天气状况下的供水能力能够满足到2010年5 月的用水。我们可以发现,在2010年1月~2010年4月前后三个月时间对于苗木损失的说法差异相差甚大,存在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这不得不让人产生质疑。这些不合常理的现象也足以说明绿大地对资产减值的计提未能及时披露,且计提时点与经营环境变化存在极大的不一致性,而这与证监会对绿大地处理决定 [7]中的违规类型是一致的。

(二)通过亏损年度大额计提减值准备为下年的扭亏做

准备

根据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相关证券法的规定,如果上市公司发生亏损,连续两年出现净利润为负,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或财务状况异常,其股票就要被进行特别处理(即ST);如果上市公司连续三年净利润为负,公司股票就将被暂停上市交易(即摘牌)。但法规只是规定了上市公司亏损,对于亏损的程度并没有做出限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一般亏损和巨额亏损没有区别,并没有给其带来任何附加的成本。在定向增发撤回的前提下,绿大地索性一次性把全部损失都归为2009年的资产减值损失,并且2009年大部分利润较低的外购苗木提前销售,也意味着目前基地利润较高的自培苗木会留在2010年销售,这也是为来年的扭亏做准备。下表为绿大地上市以来的资产减值计提和转回情况:

表3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与转回情况

2007 2008 2009 2010

净利润 64414729.25 86767925.49 -151233832.05 14477858.05

计提额占净利润的比例(%) 1811623.42 2.81 2344,003.88 2.7 68745646.33 -68.75 21037238.80 145.3

转回额 占净利润的比例(%) 0

0 0

0 350.0

0 1933568.81 13.36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绿大地在亏损当年计提的资产产减值准备额远远大于转回额,即存在“巨额冲销 [10]”的行为,在扭亏年度再将其部分转回,这其实也证明了绿大地存在利用现行资产减值会计政策可以转回这一空间进行盈余管理。此外,证监会在对绿大地的行政调查发现:公司涉嫌虚增资产、虚增收入、虚增利润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 [11],绿大地巨额冲销的另外一个目的很有可能是借此冲掉以前年度存在的不实资产。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本文通过对绿大地的资产减值准备,尤其是存货减值准备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巨额亏损的公司在亏损当年倾向于采取计提巨额资产减值准备、少转回或不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手法,目的是一次清空不良资产,为以后年度扭亏为盈做准备;而在扭亏年度通过少计提和多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手法来实现当年的账面扭亏。

另外,新会计准则禁止转回的主要是长期资产减值准备,如: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的减值准备等。存货、应收账款、金融资产、消耗性生物资产、委托贷款等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在资产价值得以恢复的情况下可以转回,企业偏向于利用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短期投资跌价准备等)进行盈余管理,从绿大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计提对象主要是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

准备。

(二)启示

资产减值政策是把一把双刃剑,为的是企业能够够真实的反应企业的资产情况,应用得当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反之则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误导会计报表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判断。理论界一致认为对企业利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冲回操纵利润的行为能起到一定的遏制作用。但是,新准则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企业仍有可能从中找到盈余管理操作的方式。为了使资产减值政策能够更好的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进一步完善资产减值准则,减少随意计提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弹性过大,使计提不仅缺乏衡量标准,而且缺乏制约手段。尽管新准则更系统地规范了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和披露,并且明确提出部分长期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不可转回,促使企业客观地判断资产的真实价值,减少其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因此,应该对资产减值政策进一步具体细化,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尽可能减少人为的不可确定性。

2.强化外部监督及法律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利用会计政策较为隐蔽地进行盈余管理是各企业为达到各自目的的惯用伎俩。资本市场上这种现象屡禁不止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监管力量和手段不足,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不够,上市公司违规的成本较低。因此,对于发现的违规操作行为,国家应加大处罚力度,绝不应仅仅集中在经济方面的惩罚这一低成本的处理方式上,而应加大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及会计人员的刑事处罚力度,提高其违规操作的成本。同时,要想约束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主要还应依靠外界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及中介机构的社会审计职能,公正、认真地查处企业是否有利用资产减值会计进行盈余管理操作行为。

3.严格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

尽管资产减值准则详细阐述了需要披露的具体的资产减值信息,但实际中利用资产减值准则进行盈余管理的企业往往会避重就轻,几乎所有上市公司对大额计提或大额转回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均未作详细披露。因此,监管部门必须严格要求上市公司详细披露资产减值准备转回的项目、金额、原因、相关证据及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对企业利润所产生的影响等信息,以使监管部门及其他利害关系人清楚的了解到企业真实的资产情况。

4.加强会计人员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

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中,无论是资产组的认定、减值迹象的判断,还是可收回金额的确定等都都赋予了会计人员过多的职业判断和会计选择的权力,需要会计人员有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这就使会计人员必须不断学习,补充知识,在不断提高职业判断力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从道德角度来约束会计人员滥用资产减值会计政策的行为,以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并能使资产减值政策在企业中恰当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谭燕:资产减值准备与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管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 2008.11.

[2]于李胜:盈余管理动机、信息质量与政府监管* [J],会计研究,2007.9.

[3]步丹璐:资产减值的经济后果检验:基于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的视角[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12.

[4]沈烈、张西萍: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J],会计研究,2007.2.

[5]罗进辉、李超::新会计准则颁布前后资产减值准备与盈余质量研究——来自2001~200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0.7.

[6]赵春光: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论《资产减值》准则的政策涵义[J],会计研究,2006.3 .

注:

[1]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2]绿大地的坏账准备计提采用账龄分析法

[3]10年的年初数与09年末数不相等,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公司以前年度在未取得工程项目结算前,按完工进度确认了应收账款,不符合建造合同准则规定,多计2009年末合并及母公司应收账款117,937,587.74元,多计2009年度合并及母公司资产减值损失5,929,626.40元。

[4]原因为历年累计的结算尾差不再收取。

[5]至2009 年12 月31 日,公司依据中联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联评报字(2010)第274 号评估报告对马龙县月望基地土地使用权(4285.24)和文山广南林地使用权(1544.81)计提了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8,300,500.00 元。

[6]《云南绿大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度业绩快报》

[7]2010年7月9日,证监会了关于绿大地违规处理的公告文件,其中文件中违规类型为“推迟披露”和“虚假陈述”。

[8]趋近于零

[9]转回对象为坏账准备转回

[10]巨额冲销就是通过操纵可自由控制的应计项目,把以前年度应该确认而没有确认的损失或有可能在以后期间发生的损失集中在一个会计期间确认,使利润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转移,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篇5

为加强太仓市属国有公司监事会建设,经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监事2名,有关要求如下:

一、招聘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录用。

二、资格条件

1、具有履行职责所需要的思想品德、职业道德,有胜任本职位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

2、具有岗位所必需的职称、执业资格和其他任职资格条件。

3、身体健康。

4、曾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曾被开除公职、开除学籍的,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以及法律法规规定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其他人员不能应聘。

三、招聘条件及人数

1、大专及以上学历,财会、审计相关专业,具有会计或审计中级及以上职称;

2、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

3、具有5年以上财会、审计相关工作经验,注册会计师或近3年有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经验的优先。

四、报名

1、报名时间:2018年1月3日至2018年1月15日

2、报名方式:报名入口(开放时间2018年1月3日9:00至2018年1月15日16:00)

五、考试

1、开考比例:招聘岗位与通过资格预审的人数按不低于1:3的比例开考,不满比例的岗位相应减少岗位招聘人数或取消该岗位。

2、考核方式:综合考核。若岗位招聘人数与通过资格预审人数比例多于1:5的,则采用人岗相适度评价+综合考核测评。

3、人岗相适度评价:对照招聘条件和岗位要求,根据报名者信息资料逐个评价,以不高于1:5的比例,按分数从高到低来确定进入下一轮考核的人员。

4、资格复审:在面试前对进入面试人选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时,报名者应提供所有网上报名时所上传的证件资料原件及复印件和1寸免冠近照一张。经复审,不具备报考资格、材料不全或材料信息不实影响资格复审结果的,取消其面试资格。因放弃或复审不合格造成缺额时,在报考同一职位的人岗相适度合格人员中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面试人选。

5、综合考核测评以面试为主,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体检和考察

1、根据综合考核成绩,按照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参照相应标准进行体检。因体检不合格等出现缺额时,可在报考同一职位的应聘者中,按考核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递补。

2、组成考察组,对体检合格者进行考察。

七、公示和录用

1、根据考察结果确定拟录取人员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天。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办理聘用手续。

2、新录用的工作人员,经试用期考核合格的,予以录用;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3、录用的工作人员为企业编制,实行合同管理,与太仓铭证投资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八、其他

本次招聘具体详情、通知、公告请注意浏览太仓市人才网(tcrc.com.cn)官方网站,不再进行书面通知。

本次招聘工作由太仓市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联系电话:0512-53123587,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30)。由市国资办负责监督(监督电话:0512-53890316)。

本简章未尽事宜由太仓市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释。

篇6

关键词:监狱会计管理;国有资产;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制度

会计是经济活动中的一种语言,给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一种信息产品,会计信息质量将影响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提供真实的,公平的,客观的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的基本操守。而监狱会计是具有双重身份的特殊团体,为监狱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可以加强监狱财务管理,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是监狱会计人的基本操守和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体现。

下面,笔者就加强监狱会计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 大力推进监狱系统会计电算化进程

全国监狱管理体系逐步向“监企分开”的模式运行,监狱生产将面向市场。监狱的会计核算模式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传统的手工会计核算已远不能适应监狱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会计电算化是监狱财会工作的发展趋势。会计电算化不仅能使广大监狱系统财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减轻劳动强度,更重要的是提高会计信息搜索、处理、反馈的灵敏度和正确度,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和领导决策水平提供有效的途径,最终为提高监狱的经济效益服务。同时,在监狱会计系统电算化中,引入现代化管理的理念。现代化管理理念可以规范审计频率和操作权限,监督数据,减少黑帐的产生,杜绝电算化漏洞的风险,加强监狱会计系统的安全性工作,从源头上为监狱会计系统电算化做到预防和治理相结合。总之电算化进行可以为监狱会计系统带来新的活力和优势,减少腐败现象和不法现象在会计工作中出现的概率,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监狱会计预算编报的有效性和准确度。我省监狱系统通过十几年的努力,会计电算化工作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应以此为契机,加大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力度。

二、 逐步完善现代监狱财务会计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

足,从而推进监狱事业的发展。

(一) 按监狱实际,同时比照企业管理固定资产的相关规

定,制定完善的监狱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加强固定资产管理,防止固定资产流失。现代监狱财务会计制度没有界定固定资产单位价值(金额)标准和固定资产报废条件,年限标准,导致监狱单位的会计报告不能完全反映监狱资产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二) 允许使用权责发生制在现行收付实现制基础上,引

入权责发生制,使监狱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更好体现监狱单位的财务状况和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

(三) 在会计报告中增加“监狱固定资产明细表”和“监

狱完全结余明细表”,以更好的反映监狱单位的固定资产总额和结余资金的明细情况。

(四) 我国现行监狱财务会计制度明确规定:行政拨入经

费收支预算包括经常性经费预算和专项经费预算。

1、 经常性经费预算是监狱维持正常运转和完成日常工

作任务所需要的经费计划。监狱的经常性经费预算实行“定员定额”的管理办法。

2、 专项经费预算是监狱为完成专项或特定的工作任务

所需的经费计划。监狱的专项经费预算实行“专拨专用、单独核算、追踪间效”的管理办法。但在实际工作中,经费支出界线却相当不好确定。监狱工作经费支出涉及面广,政策性强,项目多,专项经费和经常性经费支出的界线,专项经费和经常性经费内部各项费用之间的界线不可能十分明了,在执行过程中美、,难以把握,这样就会影响监狱各项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同时也给财会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这也是现代监狱会计制度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 建立监狱会计诚信内控机制,强化监狱内部的会计诚

信管理建设。

监狱内部加强会计诚信管理,是提高我国监狱信用程度的必要前提和重要基础,监狱在开展业务活动、进行重大决策时,需要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完善的会计诚信内控机制能为管理者改善监狱经营管理、评价监狱财务状况、进行投资决策提供重要的信用依据。通过制定严格的监狱内部会计诚信控制制度,对会计统计和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作出较为合理的规定,防止会计造假和舞弊,提高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产品产量等重要信息资料的可靠性,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建立会计诚信的内控机制,强化监狱内部的会计诚信管理建设,不仅可以大幅度的减少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还可以对失信监狱形成约束机制。

四、 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职能,充分发挥政府对监狱会计

的监管责任

篇7

关键词:资产减值准则;企业盈余;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01

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的相关制度建设也在不断弥补和完善,并且不断建立和维护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但是,企业在竞争和管理中,为了获得更多的自我利润,利用各种手段对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改变,以来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操纵资产减值来控制企业的利润的方式,也是很多企业愿意采取的方法。

一、资产减值和盈余管理内涵及关系

资产减值准则是一项会计准则,是对企业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其他资产的一种规范。而在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准则起步较晚,发展至今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规范和制度。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及其利益相关者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并在会计准则的规范下,对会计盈余进行政策选择和相关管理。盈余管理手段包括会计方法的运用、会计估计的变动,对交易事项发生的时点控制等。资产减值准则一方面是对盈余管理的一种规范和管理,对盈余管理起到制约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盈余管理提供了实现的准则和可能性。

二、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在以往资产减值准则上,提出了新的资产减值的准则,对我国的现行企业通过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控制。它对于我国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资产减值准则在范围上更加规范合理,减少企业可利用的漏洞

新提出的资产减值准则在界定企业的盈余管理上明确了相关的准则,使得对企业盈余的管理有了系统的计量、确定、处理和披露的范围。资产减值方面的范围更加广泛和明确,有效地控制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空间操纵利润和资产虚增的现象,更加规范了企业的经营活动。

2.资产减值准则在时间上更加明确,减少了计提减值的范围

新的资产减值准则规定:企业对外进行报送会计报表,就应确定是否要采取计提减值。这项原则减少了以往企业提出计提减值的随意性和实践空间,减少了企业中期报告不计提减准备的现象,提高了会计的信息的质量性和可比性。明确了资产减值的确认时间,减少了企业利用资产减值确认时间对盈余管理进行控制。

3.资产减值准则在迹象判断上更加明确减少管理的空间

在迹象判断上,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企业在计提减值时,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等等规则,明确了资产减值的认定的标准。增强了对企业计提减值的控制性,减少了企业对盈余管理的空间。

4.资产减值准则有效控制了虚假利润的空间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是对企业盈余管理的主要措施。新的资产减值准则明确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定,在以后的期间不得转回。这样的规定,使得资产减值准备在进行盈余管理时,大大降低了发挥的效用,并且在利用资产减值准备操纵利润的空间越来越小,有效地控制了虚假利润的空间。

5.资产减值原则在计提基础做出规定,解决了难减值准备的问题

新的资产减值对计提基础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将计提基础引入到资产组,规定了相应的计提基础。特别对于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等的计提基础,只有当资产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时,才能进行资产减值。这些规定,明确对企业利用计提基础操控利润的这一情况进行控制。

6.明确可收回金额,减少盈余管理空间

资产减值准则,确定了可回收金额和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标准。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计算,在资产减值中,都给与了严格的规范,并对其计算属性运用的前提条件,增加了可操作性,提高了对计算数值的可靠性。这样就为资产减值准备提供可以作为减值的重要依据,有效减少了会计人员对资金未来流量的判断失误和盈余的空间。

三、对企业不正当盈余的管理和对策

1.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具体的条款

在资产减值准则条款中,应当尽量减少不确切的用词和模糊性规定,要加强条款的具体性,从谨慎性原则上,采取适当限制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此外,还要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素质的培训,明确资产减值的原则和规范,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选择余地,加强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管理。

2.制定原则规范,完善会计准则体系

完善会计准则体系,有利于在对企业盈余管理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管理。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提供更多的依据。此外,还应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压缩企业对盈余管理控制的空间。会计的准则应当根据实际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

3.企业应当加强内外部监管,监控企业利润调控现象

企业过于追逐利益,从而导致相关的会计审计部门会将一些非经常性盈利等方式进行盈余管理。在制定内部和外部的标准时,应当全面考虑和分析,采用一些符合实际的标准,来避免企业利用会计的相关政策进行利润操控。相关国家部门,必须严格把握和监管,充分发挥资产减值准则的作用。

4.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会计人员在对企业的资产减值时,往往起到很大作用。会计人员专业素质优劣将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必须对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综合进行提高,明确他们对资产减值准则的认识,保障信息的质量,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5.建立合理的企业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

企业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综合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把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统一起来,并将相关的考核标准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员工的绩效,给与每一个员工一个合理的、公平的评价体系。这样才能在根本上减少企业盈余管理与利润操纵的问题,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四、结束语

合理的盈余管理是企业在资产减值准则的允许范围下,获取企业利润的重要方式;而相对于利润操纵则超出了资产减值准则的范畴,是不合法,应当予以取缔的。它严重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质量,也不利于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综合的管理。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和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盈余管理的控制,加强对企业内外部会计人员和相关的绩效和激励制度进行规范,控制企业盈余管理的空间。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篇8

【关键词】 高校国有资产;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35.1;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16-0115-04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及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国有资产数量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出现了国有资产产权主体不明、资产流失严重、使用效率低下、激励约束机制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缺乏健全的、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价体系。1999年《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规则》和《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操作细则》的出台,表明了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长期以来,由于管理观念落后、体制不健全,加上高校资源从投入到产出效益衡量难度大等原因,高校国有资产出现重购置、轻管理,重投入、轻考核的现象。2012年11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明确指出要在利用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告、资产专项报告、财务会计报告、资产统计信息、资产管理信息化数据库等资料的基础上,科学考核和评价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益,并要求高校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分析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内容、原则的基础上,从资产质量、资产效益、资产效果、体制和机制建设、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构建高校资产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体系,以期为高校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提供参考,加强国有资产的科学管理,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主体和内容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主体既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债权人等在内的外部评价主体,也包括高校资产管理部门、营运部门等内部评价主体,不同的评价主体所关注和考核的内容不同。

政府部门作为高校资源的最大投资者,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主要评价者。长期以来,高校国有资产利用效率低,这无疑是对国家资源的隐形浪费。

面对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政府部门在适当加大教育投资的同时,会更注重高校的投资效益,这就需要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绩效评价,评价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效益和效果。企业作为教育资源最直接和最大的受益者,是高校未来发展的主要潜在投资者,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项目的开展,企业会加大对高校的投资,加强与高校的合作,高校无形资产尤其是技术创新与企业利益紧密相关。以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高校债权人也是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的主体之一,当政府教育投资与高校扩张步伐相脱节时,为了满足规模扩大的需要,高校不得不向外界举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尤其是财务绩效成为债权人关注的重点。此外,社会媒体、机构、公民等也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成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社会评价主体。

内部评价者主要是指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和营运部门对本校或本部门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的评价。国有资产专门管理机构或主管部门,如国有资产管理处负责对全校存量国有资产和新增国有资产的管理进行评价,宏观掌握本校资产配置、使用、处置情况;各资产使用部门和院系负责本部门、本院系国有资产效率、效益的评价,并向上级管理部门汇报。

二、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是以具体的定性和定量指标来综合评价国有资产在投入使用后的效率、效益和效果,为了使构建的指标体系能真实反映和代表高校国有资产绩效水平,高校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第一,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选择应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减少评价人员的主观性,应广泛征求专家意见,选取概念明确、能科学计量的指标,真实、客观反映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

第二,系统性原则。指标数量与结构必须能全面、系统地反映评价目标,既要避免指标过少而忽略了绩效评价的重要方面,又要杜绝指标过于复杂使评价难以实施。除了数量上的优化,指标结构必须合理,系统性原则要求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应实现整体上的最优组合。

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能反映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评价指标既要求有能反映资产效率、财务管理等的定量指标,也要求有能反映体制机制建设、预算管理等的定性指标,以弥补单纯定量分析的不足和缺陷。在评价中,高校必须将定性指标标准化、规范化,将其转化成具体的、可测量的指标。

第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原则。高校国有资产既有经营性的,也有非经营性的。经营性国有资产要求高校在管理和使用的时候,以保值增值为目标,追求资产的经济效益。但高校作为培养和教育人才的场所,具有社会服务职能,高校资产经投入使用后生产的产品不同于企业,产品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离不开社会效益的衡量。

第五,可操作性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绩效指标必须具备明确含义,对于高校来说评价体系的构建应具有可操作性。一方面,指标可衡量;另一方面,评价可操作。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与确定

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不仅包括评价资产管理的效率、效益、效果,评价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及管理水平的高低,还应评价与资产管理紧密相关的财务绩效与预算绩效。为了综合反映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状况,本文从资产管理的效率、效益、效果,资产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方面,全面构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由一级目标层、二级准则层和三级指标层共同构成这一综合绩效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

(一)资产效率

为了评价高校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综合反映资源潜力的发挥程度,高校应从资产规模、资产结构、资产保全及资产使用情况等准则层来构建二级指标。资产规模通过总资产规模和净资产规模来衡量;用或有债务率、不良资产率、无形资产率来评价国有资产结构水平;通过房屋建筑物保全率、仪器和设备完好率、图书和文物完好率等反映高校资产的保全情况;用固定资产年增长率、仪器和设备利用率、资产创收率衡量国有资产利用效率。通过对现有资产质量和使用效率的评价综合衡量高校国有资产的效率水平。

(二)资产效益

国有资产经过投入使用后,会产生效益。有效率地使用资产能产生正效益,反之则效益低下甚至为负。高校不同于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社会性,追求社会效益是资产投入使用的主要目标。高校应从教学科研成就和人才培养两方面综合考核资产带来的效益。在具体指标层面,用教师人均科研经费、科研收入年增长率、专利及技术转让等反映教学科研成就,以学生人均培养成本、毕业生就业率衡量人才培养的投入产出情况。

(三)资产效果

高校的社会属性决定了高校国有资产管理不仅追求内部的效益,还应考虑对外界产生的效果,即对外界的影响力及与外界交流程度。对外界影响力包括社会满意度、同行认同度、外界吸引力、学术声誉等。此外,高校对外开放程度高,与外界学术交流越频繁,说明资产投入产生的效果越大。反映高校对外影响力和与外界交流度的指标均为定性指标,难以通过相应的比率直接、间接衡量。因此,高校在评价时,要避免主观臆断,而应采用德尔菲法,通过专家打分形式确定社会和同行对本校国有资产管理的满意度和认可度,确定本校对外部人才的吸引度及利用资产与外界进行学术交流度。

(四)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健全、良好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是高校国有资产良性发展的前提和保证,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设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规范性和水平。国有资产管理是否具备一支组织结构合理、管理者发挥领导作用、管理观念先进的管理队伍,是否具备一套包括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运行机制、配置机制在内的健全的管理机制,是否建立管理制度、具备规范化和信息化的管理水平,关系着资产管理能否取得较高的绩效水平。绩效评价专家小组应深入高校,通过实地考察、等级评分,对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相关的体制、机制进行专业评价。

(五)财务管理

教育部印发的《暂行办法》要求高校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一方面,资产管理绩效可通过财务管理来反映;另一方面,财务管理水平影响着资产的管理绩效。高校选取资产偿债能力、后勤资产盈利能力、校办产业效益三大准则层财务绩效指标,能侧面反映资产管理水平。资产偿债能力通过资产负债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率来量化;后勤资产盈利能力用后勤资产服务比率、后勤资产收入成本比率来考量;校办产业效益由校办产业收益率(校办产业投资收益与校办产业平均投资额之比)、校办产业资本利润率(校办产业年末净利润与校办产业平均资本额之比)、校办产业资本保值增值率(校办产业年末所有者权益与校办产业年初所有者权益之比)三大指标综合反映。

(六)预算管理

《暂行办法》除了要求高校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外,还要求高校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结合。预算管理作为降低资产运行费用、提高资产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对高校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对于预算资金的来源使用情况,高校应组织专家进行打分,评价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和调整;通过收入预算完成率、支出预算完成率反映收支预算完成情况,从而通过预算绩效评价高校资产的运行成本和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于已经选取和确定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指标,采用适合高校绩效考核的层次分析法对指标进行赋权,运用判断矩阵将每一层级的各个指标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某一指标相对于另一指标越重要则权重越大,次重要则权重越小,通过一致性检验测量权重的可信赖度。在信赖度水平较高时,组织专家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指标按照评语集(很好、好、一般、差、很差)进行打分赋值,然后利用重心法可求得每个指标的赋值重心,从而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为避免各专家意见不一致,可以对专家的考核结果求均值来得到绩效评价值。结合层次分析法中各指标的权重和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由专家给出的模糊评判矩阵,可以计算出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最后的综合评价值。

总之,高校在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绩效考核制度和考核体系时,应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灵活采用和调整指标体系,将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坚持分类考核与综合考核、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指标体系,采用科学合理、客观公正、规范可行的方法和程序,真实地反映和评价本校国有资产管理绩效,在评价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完善制度,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陈红丽.我国高校资产管理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22-27.

[2] 姜艳丽.对高校资产使用进行绩效评价可行性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11).

[3] 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S].2012.

篇9

【关键词】水利事业单位 国有资 产外部监督 监督机制

一、引言

水利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主要通过上级财政拨款来配置,在这些资产的使用过程中,机器设备的损毁、折旧情况严重,这也导致水利事业单位每年均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新资产的购置,而大部分国有资产的使用周期远没达到其应有的寿命,这就导致大量国有资产在无形中被浪费。并且水利事业单位由于性质的特殊性,其他单位或者个人难以真正明确单位的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性质,因此对国有资产的监督很难有效。本文主要从外部监督机制来分析如何实现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透明化和科学化的管理。

二、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

水利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一般是指采购的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或者专用设备的价值在800元以上,并且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属性不变。部分资产虽然单位价值未达到固定的要求,但是如果资产的使用周期较长也应该归入国有资产的范畴。水利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一般分为房屋建筑;一般设备;专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和其他固定资产六大类。各个水利事业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具体制定国有资产的详细目录,但是水利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管理中产期存在重采购轻保养得问题,使得重复采购,乱采购现象严重。

水利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与国家财政拨款,在国有资产采购中通过财务报销的方式争取上级的拨款,并且在我国财政拨款机制中存在“可见不可增”的情况,因此,每个单位在报预算的时候尽可能多罗列项目,并且大力凸显出这些设备的重要性,从而争取更多的财政支持。水利事业单位在国有资产的采购,特别是专用设备的采购方面,“积极”向上级报账,采购大批资产,而对原有尚未废弃的资产做废弃处置,这就导致资产使用效率底下。

三、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存在的问题

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浪费严重、使用效率低下、重复采购和乱采购现象突出主要是由于监管不到位。水利事业单位与上级部门或者同级别其他部门在信息共享方面渠道不畅通,相互之间并不能准确了解对方的工作任务和性质,这也使得上次在财政划拨过程中并不能认真考核水利事业单位真正的国有资产支持,真正需要更换采购的资产数目。总体而言,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的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外部监督,具体表现在信息不对称、资产使用效率低下、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三个方面。

(一)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管成本高

水利事业单位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资产设备采购和使用方面,与其他教育、医疗等事业单位存在很大的差异,与普通群众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因而导致普通群体对水利事业单位存在一定的模糊感,这也为水利事业单位隐藏个人真实需求提供理由。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倾向于尽肯能隐藏个人信息,水利事业单位既有隐藏个人信息的动机,又具有隐藏个人信息的外部条件,使得社会水利事业单位的情况并不能充分掌握,因而也就较难实现监督。

(二)资产使用效率低下

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使用效率低下是存在的通病,从单位内部而言缺乏提高使用效率的内部激励机制,从外部监督而言,对资产使用效率也缺乏正确客观的了解,因此水利事业单位固有的使用效率,往往成为社会对其评价的一个标准,这也导致对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缺乏真正客观可行的依据,导致监管乏力。水利事业单位通过重复采购新的资产设备,争取更多的财政拨款,也能保证其单位能够更好地运行,从社会层面是降低了总体的效益,但就水利事业单位个体而言,收益较大。

(三)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水利事业单位的考核体系和管理办法各自成文,很少有统一的规定,这位各个地方进行自由裁量给予大量的空间,导致个人权利凌驾于组织需要之上。部分单位的资产内部管理过程混乱,处置不规范。财务部门越其他部门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和合作,一般财务部门仅仅进行彩盒核算和日常财务支出和收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停留于账面上的往来,缺乏深层次的核算制度。各个单位配置固定资产之后,很少对这些资产进行管理,对其的报废、闲置处置随意性大,没有严格的程序和相关的手续要求。一些水利事业单位的收支处于两条线上,部分部门或者领导存在对资产的节流现象,并且未能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导致各个部门或者个人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内部监管的随意性也使得各种管理较为混乱,内部未能顺畅,外部监督更为困难。

四、水利事业单位建立国有资产管理外部监督机制的建议

(一)加强对国有资产的定期盘查,并进行信息公开

开产资产核查,明确水利事业单位所拥有的国有资产的数量以及这些资产所处于的“健康状况”,为后续的报废及重够提供依据。并且通过国有资产的固定盘点,明确相关责任人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固定资产的首长负责制度。定期对国有资产进行盘点,及时向单位内部和社会公布资产情况。对水利事业单位所拥有的房屋建筑、图书、一般设备、专用设备等进行分门别类,并将这些资产管理纳入正规的财务会计之中,建立资产管理的科学化。

(二)构建国有资产管理信息化平台

加强水利事业单位的外部监督的另一重要因素是由于监督的成本较高,传统的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统计依靠手工,所形成的报表不能为社会及时了解。通过构建国有资产的信息化平台,能够让更多的群体参与到水利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监管中来,通过社会的力量建立起对全范围的监管网络,迫使水利事业单位提高工作效率

篇10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会计处理

2006年国家颁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随后具体准则和相关的准则解释也陆续并实施。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要求对短期投资、应收款项、存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和委托贷款等八项资产项目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即所谓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主要规范了企业非流动资产的减值会计问题,具体包括以下资产的减值:(1)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2)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3)固定资产;(4)生产性生物资产;(5)无形资产;(6)商誉;(7)探明石油天然气矿区权益和井及相关设施(即油气资产)等。同时,资产减值准备中还引入了“资产组”的概念。距离新准则的颁布和实施已有5年多的时间,它对会计业务的各项处理和认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新准则在总体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于一致,体现了中国走向国际化的必然趋势。

我们发现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新会计准则对有关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原则发生了一些变化,积极地引进了国际会计准则的公允价值的理念,在相当一部分资产如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等资产中推行了公允价值。但是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方法并没有被完全放弃,为了协调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之间的差异以及满足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对于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仍采取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的做法,即企业定期或者在每年年度终了,对资产进行减值测试并计算资产可收回金额。《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15条规定,如果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则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旧准则对八项资产减值计提规定的基础上,新准则单独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写为CAS 8)。与旧准则中八项资产减值规定的分散、过于原则和实际操作困难相比,新准则建立了一套更加核心、详细和系统的资产减值会计准则,可操作性大大增强。

一、新旧准则下资产减值准备处理的差异对比

(一)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础有所改变

旧准则中对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均以单项资产为基础计提,但实务中许多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难以单独产生现金流量,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新准则引入了“资产组”这一概念,并明确规定:对于不能独立产生现金流量的资产,应当按其所属的资产组为基础进行减值测试,计算确认减值损失。

(二)资产减值准备判断迹象和计量方法有所不同

旧制度在资产减值迹象判断上只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规定了资产减值的判断标准,其他未涉及。新准则的要求更加全面和明确:一是明确了“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二是明确了“因企业合并所形成的商誉和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无论是否存在发生减值迹象,每年都应当进行减值测试;三是具体规定了资产减值发生的七种内部迹象和外部迹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此同时,新准则还增加了利用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对资产减值迹象做出判断的规定。

(三)资产减值准备损失转回的规定不同

旧准则第62条规定:企业可以计提、补提或冲回多提的减值准备,并且还可以转回原已转销的减值准备。这种规定会诱使企业随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利用资产减值操纵利润,使得会计信息质量下降。新准则对资产减值的转回作了较严格的规定:“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这样既可以与历史成本原则保持一致,保证真实性和可比性,又减少了利润操纵的空间,更符合高质量会计准则的要求。

(四)资产减值准备披露内容有所不同

会计信息的充分披露有助于信息用户进行正确的决策。原制度对企业在对外提供的会计报告中只有两处反映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信息,让报表信息用户产生很多疑问。新准则信息的披露内容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范:一是要求在附注中披露的一般内容;二是发生重大减值损失的,除了披露原因和当期确认的损失金额,还要求披露提取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累计金额;三是重大资产减值,在附注中披露资产或资产组的基本情况,以及可回收金额的确定方法,包括计算过程中涉及到的估计基础、折现率等;四是对商誉减值的披露。这些规定不仅保证资产减值准备信息的充分性,而且增强了报表信息的可靠性。

二、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制度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规定,企业应当在会计期末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资产存在减值迹象的,应当估计其可收回金额。当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计算当期利润总额时扣除,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根据是否可以转回计提的资产减值把资产分成了两类:第一类,在规定范围内,可以转回资产减值的资产;第二类是减值准备一旦计提,不得转回的资产。在规定范围内,可以转回资产减值的资产主要是指已计提减值准备的资产的价值回升时,企业可以在已计提的范围内转回减值准备的资产,一般是一些不提取折旧或摊销的资产。新会计准则1号、5号、15号、18号、21号、22号都有着类似的规定,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资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资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而不得转回减值的资产主要是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长期股权投资》中规定的股权投资、商誉以及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准则第十七条规定的资产。这些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三、主要的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一)存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果存货出现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价值等状况时,存货的成本不能全部收回,应对存货成本不可收回的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当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价值得以恢复的,按恢复增加的金额,作相反的会计分录,即借记存货跌价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恢复增加的金额以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为限;发出存货时应结转相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