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的趋势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产业发展的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
农业生产由于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扶持政策,将会继续保持今年以来恢复性增长态势。第三产业将加快发展,增速和占GDP比重将逐步提高。三次产业发展将呈现第一产业平稳增长、第二产业比重稳中有降,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的趋势特征。
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加快发展
一是随着国家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促进消费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实施,居民消费水平逐步提高,轻工业发展加快,轻重工业比例关系将得到改善。二是与当前供给瓶颈行业投资相关联的制造业领域,如与电力投资相关的锅炉及原动力设备制造业、电力设备制造业,与运输能力扩容相关联的船舶制造业、专业港口建设、铁路建设用材料和设备制造等,增长速度将会加快。三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与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格局。
能源、资源的瓶颈制约状况短期内难以根本缓解
近年来,投资拉动重化工业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对能源和原材料行业的巨大需求,这一需求拉动力将进一步传递到铁矿石、焦炭、煤炭、原油等上游基础能源和原材料领域,使得原材料和石油与电力等能源出现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由于煤电油运建设周期相对较长,难以在短期内大量增加新的供给能力,上游原材料行业的生产能力也难以在短期内明显提高,因此,近期我国能源及原材料行业供不应求的形势将依然十分严峻。
篇2
[关键词]文化产业 重要性 体制改革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2-0124-01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所体现的重要性
文化产业主要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通过创作、营销不同意识形态的文化产品而产生的一种行业。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明的象征。在当今全球化经济的大环境下,文化产业的推动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也愈发凸显其重要地位。其次,随着我国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传统的文化体制已明显不再适应当今新形势下的发展,对文化体制进行改革显得十分必要,而文化的产业化发展就是我国体制改革下的必然要求。自加入WTO以来,进一步加快了我国走向国际化舞台的步伐,为我国的文化发展走向世界带来了机遇。但在抓住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在日益开放且复杂的国际形势下,面对外来文化带来的冲击的同时,如何保护我国民族文化的安全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因此,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也是我国加入WTO之后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相应文化体制与政策的不完善,所以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我国优秀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经过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为我们积累了很多优秀的文化资源,但我们自身却缺乏对优秀文化的挖掘与创新,从而没有使其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就拿《功夫熊猫》这部影片来说,熊猫与功夫本都是我们中国自己的文化资源,却被美国人巧妙地结合起来以动画片的形式成功搬上大荧幕,这不得不引起我们中国人的深思。第二,我国文化产业资源过于分散。我国的文化产业是在计划经济下逐步发展起来的,长期处于一种被分割的状态,产业发展的各种必要要素被分散在各个领域,致使产业文化的规模效应以及文化的品牌优势难以得到发挥。第三,我国还没有建立形成一个较为规范、统一且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文化产业是一个较为特殊的行业,既具备一般行业的基本特点,又明显具备其自身行业所独有的特色。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较为规范的文化市场体系,一些企业企图利用其特殊性,实行垄断以达到他们操纵市场并从中谋取暴利的目的,从而违背了市场的自然规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文化产品的正常流通,限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
三、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思考与建议
(一)促进文化改革体制创新,规范文化市场体系
政府应建立适合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体制,并规范、健全相应的文化市场体系,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坚决反对所有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垄断现象,保证我国文化产品的合理流动,使文化产业可以按照自然的市场规律正常进行,最大可能地发挥市场作用,从而实现文化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同时,在竞争激烈的文化产业市场,我国的文化产业整体上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所以我国必须加快文化体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竞争水平。
(二)建立集中性产业文化基地,形成规模效应的产业布局
在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文化产业呈现出产业资源过于分散的状态,其已不再适应当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在新的经济体制形势下,我国应加强集中产业文化基地的建立,形成具有规模效应优势的文化企业以及产业布局。我国应该逐步建立一些像北京、上海等地区的集中文化产业基地,并充分发挥它们的规模效应优势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我国文化产业整体上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形成足够鲜明的特色文化,从而削弱市场竞争力。所以,我国应加强对企业特色文化的培养,使企业具有明显的特色文化优势,进而打造属于企业自身的品牌文化,提升其市场的文化竞争力。
(三)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加大对外文化的交流力度
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正向国际化舞台一步步靠近,明显会加大中国与国际上的交流。在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学习并借鉴一切国外的优秀文化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相关经验灵活地运用到我国产业发展中来。同时,我们也要努力地展现自身的优秀文化,努力把中华优秀文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向全世界人民展示我们中国文化的精髓与独特魅力,致力于让中华民族文化大胆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从而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高尔夫是一项健康与休闲的体育运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人们对休闲生活方式多样化提升,高尔夫运动逐步步入大众的生活。奥运会是享誉全球的超大型体育盛会,借助奥运的平台,高尔夫运动应该是极大的激发人们对这项运动的关注和支持。从2016年巴西里约奥运会高尔夫运动项目、尤其是我国高尔夫运动员冯珊珊夺得高尔夫球项目女子铜牌引发的影响力来看,业界一片赞誉,普通民众知之甚少。尽管业界人士认为,高尔夫与奥运的搭台,极大显示出该项运动本质与魅力,然而国人对高尔夫的理解与接受仍有较长之路要走。本文从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低谷期原因的分析,来探讨未来我国高尔夫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地方发展高尔夫产业提供思路。
二、我国高尔夫产业现状分析
从整个国内产业发展的形势来看,高尔夫产业依旧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旅游省市,从产业发展情况来看,当前高尔夫产业仍处于低谷时期,发展较为平缓。
从1984年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的建立开始到2016年,高尔夫球场建设呈现波浪式发展,20世纪80年代到90年展缓慢,球场数量不足百家;2003年至2013年是高速发展的十年,十年期间高尔夫球场数量增加了上百个,朝向数据显示,2009初至2013年底的四年期间,球场增长率达到49.7%,年均增长10.6%。2014年是发展的转折年,据中信朝向白皮书统计资料发现:2014年我国的高尔夫打球轮次首次出现了负增长;2015年打球轮次持续下滑,全年产生总打球轮次从2014年的1190万下降至1002万轮次,降幅达15.8%;平均18洞打球轮次则从18949下降到17610轮次,降幅为7.1%;高尔夫核心人口从2015年的41万下降至39万,降幅为4.9%;2015年全国有球场设施总数为438家共9753个球洞,折合约542个18洞,有108家高尔夫设施全年未营业,其中11家高尔夫设施自2014年以来已经连续两年停业。2015年营业中的高尔夫设施的总量较2014年净减少了100家,折合净减少114个18洞球场,下降幅度分别达到18.6%和17.4%。
三、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平缓的原因分析
(一)环境因素
我国高尔夫产业2014年开始发展平缓,分析其中原因,国际经济大环境的衰退是宏观因素,但受到直接冲击的则是国家政策。中央政府2004年后多次联合发文整顿高尔夫球场,直到“八项规定”的严厉反腐执行,多项政策才落到实处,也直接给高尔夫球场带来巨大冲击,球场经营效益不足原来一半。
在国家政策因素影响下,国内高尔夫行业去浮躁化,高尔夫运动参与人消费理性化、运动规则科学化、高尔夫球运动品质化导致高尔夫人口总量不大且增长缓慢,同时沿海地区如山东、江苏、浙江、福建、海南等地的国外客流量大幅减少也是其中的重要因素。
从朝向白皮书数据中发现2014年和2015年全国打球轮次与2013年相当,可以说高尔夫人口的自然增长抵消了部分打球轮次的减少。其次,很多球场在地区激烈竞争中,调整打球价格和服务策略,降低消费价格,也刺激了对价格比较敏感的高尔夫人口,增加了打球频率,而这部分对价格敏感的群体,多为非核心人口。
(二)产业发展因素
高尔夫作为舶来品进入中国,从一开始的发展就与运动无关。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高尔夫球场作为改善招商引资环境引入中国;进入2000年后,高尔夫球场数量的快速增加,其中一个因素是外资经济状况的促动,据我国高尔夫产业调查报告统计,我国内地各省市的GDP的多少和实际利用外资情况与当地高尔夫球洞数目高度相关。从省份上来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尔夫球洞数与其GDP的相关程度为55%,与实际利用外资的相关程度高达89%。从拥有高尔夫球场的城市来讲,与其GDP的相关程度为64%,与实际利用外资的相关程度也高达75%。
其次,从我国房地产项目的开发阶段来看,房地产项目与高尔夫球场结合,跟提升地产高附加值之间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说,我国高尔夫球场数量的快速增长另外一个因素来自高尔夫地产项目的开发。王庆《浅析高尔夫综合资源对高尔夫房地产的影响―――以深圳观澜湖高尔夫球会为例》一文中指出,广东多个高尔夫球场当中有房地产项目大约有40个。熊晓露《高尔夫球场对其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基于Hedonic模型的北京市高尔夫住宅价格特征分析》一文通过数据分析,指出高尔夫球场和房地产业结合产物即高尔夫地产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即经济效益驱动也是高尔夫球场数量增长的原因。
再次,从高尔夫运动来看,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精神生活上对休闲、运动的一种消费形式,其社会属性明显。同时,吴亚初在《试析高尔夫文化的历史演变与社会发展特征》一文中提到,高尔夫运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表现特点,即高尔夫运动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尽管我国高尔夫打球人口破百万,核心打球人口也有39万,然而从社会文化层面上来看,我国高尔夫运动仍处在高尔夫运动与中国运动文化的相融阶段,该运动需要的运动文化土壤仍不够厚实,造成了我国高尔夫运动的普及化程度不高。当受到政策动荡影响时,浮在高尔夫产业上畸形发展的行业内功利性因素褪去,留下的则是运动产业本身,而高尔夫运动及赛事的发展在我国一直都在稳步增长,
可以说,从国家层面上看清理整顿,其目的正是将高尔夫产业的畸形发展因素剔除,留存健康、有序化的市场,沉淀期的高尔夫产业暂时出现低谷现象,是产业的稳定蓄发期,并不影响高尔夫整个行业稳步向前发展。
四、后奥运时代我国高尔夫产业发展的趋势
高尔夫产业是一个融合了体育、旅游、地产、赛事、会展、娱乐休闲等多个产业的集合,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高尔夫回归运动本质化,我国高尔夫产业也将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从当前形势来看,消费者对参与高尔夫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者纯粹的商业社交往来的观念已经发生改变,健康的运动观念已经随着经济的发展、竞技体育与休闲体育的发展和高尔夫产业的政策整顿日渐趋向于合理化,这也将引来高尔夫运动产业的新一轮发展。
(一)高尔夫赛事持续增长、赛事影响力在扩大
高尔夫产业基石是以运动为核心的系列产业集合,尤其是高尔夫运动作为奥运会及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后,我国的高尔夫系列赛事依旧保持较稳定的增长势头。经笔者调研,纳入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简称中高协)赛事体系的各级各类赛事活动由2006年30起发展到2016年129场,期中2009年到2014年期间赛事总数每年以10%的数目稳定增加。许沛冬等在《中国高尔夫赛事发展现状及趋势》一文研究指出未来我国高尔夫赛事总数应该以平稳增长为主,年增长率在5%左右,2020年预计在175场左右。陈盛炽、、赵全斌、郑青等学者对海南、江苏、沈阳、湖南等地区的分析中,发现职业赛事和业余赛事的赛事规模在增长,其赛事的受关注度也在提高。
(二)旅游业的持续增长,刺激高尔夫旅游业持续发展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联动力增强,国家层面推动休闲旅游业发展的举措,如2008年下半年,国务院批准机构改革方案中赋予国家旅游局引导休闲度假指南的任务,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了休闲工作真正的归属。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把旅游提到了重要的战略地位,明确部署治理国民旅游休闲纲要。除此之外,海南、广东、北京、江苏等地方政府也陆续推出各具各色的旅游休闲促进计划。据WTTC、中国国家旅游数据中心测算数据(2015)显示,2015年旅游业占全球GDP10%,占就业总量9.5%,而中国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人数和国内旅游消费、境外旅游消费位列世界第一。乐观的数据也给高尔夫旅游市场带来良好的发展时机。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重要而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从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调整的典型体现,在上述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高尔夫产业也将获得难得的发展空间。
(三)高尔夫球具制造自主品牌涌现和“互联网+高尔夫”新趋势
2015年是高尔夫行业触底的一年,也是总理提出深化产业供给端改革的一年。随着高尔夫运动回归运动、趋于大众化,职业赛事和商业赛事等各类赛事的蓬勃发展,互联网+高尔夫APP的新趋势,以及中国涌现出了一批国内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的高尔夫球杆,出现了国人主导的先进单位。2015年for-mostvolvik球开始受欢迎,喜力科斯高尔夫球包红火大卖,number品牌占有率稳中有升,朝向、观澜湖等集团化公司开始介入教学和高尔夫、旅游度假领域投资。恒泰信的模拟器自主研发销量良好,同时,球具工坊也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
五、结语
篇4
关键词:电动汽车 快速充电 智能化 发展趋势 设计机遇
中国分类号:U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12-0074-002
在能源危机与环境不断恶化的大背景下,电动汽车顺应低碳交通不断成为主流话题。2011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 2011-2020)》将新能源汽车列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将引领和推动一场传统汽车工业的低碳革命。电动汽车产业充电难一直是限制该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由江南大学设计学院DESIS国际联合实验室与江苏公爵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组成的产学院合作组织,正在解决电动汽车快速充电难题方面不懈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一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在能源危机、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们逐渐倡导可持续生活方式和幸福观,首先它不能建立在高密度的能源和资源消耗以及环境代价的基础上;其次,可持续生活方式不应以降低生活质量为代价。近年来,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与汽车消费国,汽车及其相关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地位日趋重要,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作为低碳环保的纯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未来汽车行业的主流竞争产品。
目前各大企业都竞相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崭露头角。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12年国内纯电动汽车的销售量达到了11375辆,同比增幅达到了103.9%,纯电动汽车的生产量同比增幅达到了98.8%,纯电动汽车推广工作已有明显成效。但是在热潮之后却出现了很少人购买的尴尬局面,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二 我国电动汽车发展瓶颈
分析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因素,从三个方面入手:产业发展背景、电动汽车技术与成本、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设施。(见图1)
1)产业发展背景方面。电动汽车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发展具有不确定性,需要从国家层面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引导其发展。从全国发展态势来看,目前的电动汽车销售量与2020年纯电动汽车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市场保有量超500万辆还有很大差距。在政府方面,运行模式不完善、商业模式单一、推广策略针对性不强等限制发展的因素。在市场方面,目前的产业体系不健全,运营模式与技术研发相对落后,在加上市场发展自身的惯性影响,限制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2)电动汽车技术与成本方面。发展电动汽车必须解决四个方面关键技术:电池及管理技术、电机及控制技术、整车控制技术以及整车轻量化技术。各方面技术都尚待突破,其中电池问题最为突出。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低、充电时间长以及制作与使用成本高等问题。
3)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设施方面。对于电动汽车,消费者一直存在“里程焦虑”的问题,同时电动汽车充电难又是消费者的共识,出现电动汽车充电难与充电站闲置现象并存,导致电动汽车市场进展缓慢,继而引发充电服务设施的不完善、充电标准不统一等问题。
在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不断加速的背景下,产业链发展中电池效率的提高与充电设施的普及问题仍需尽快解决。电动汽车自身充电时间的长短,对充电设施的发展模式有直接的影响。在充电基础设施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只要快速充电问题被解决,先前的电池更换、混合动力、抽屉式更换等复杂的服务模式必将会被取代,从而引领电动车充电服务模式走向另一个发展方向,实现电动汽车的真正普及。因此,快速充电技术将是未来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最有力的影响。
三 快速充电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
1 电动车快速充电发展现状
电动汽车加能(充电)是电动汽车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电动汽车加能方式主要有更换电池与整车充电两种模式。
在近年各大汽车厂商推出电动汽车产品中,都普遍设计了可以实现快充的电池系统。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也在逐渐缩短。通过对2009年――2014年间上市后销售量始终领先的纯电动汽车车型与此领域最新技术成果的调查,对它们的电池系统充满电所需要的时间进行统计。(见表1)在电池系统被充满所需的时间中,2009年上市的三菱i电动汽车,需要7小时;2010年上市的宝马Active E需要8h;2011年上市的比亚迪E6需要6h;2012年上市的特斯拉Model S需要1.25h;2013年上市的DENZA腾势充满只需要1h。通过图表也可以看出,充电时间在大趋势上呈不断缩短态势,因此快充必将是电动汽车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快充技术解决后,必然引发全新快速充电标准的建立。逐步放弃现有基于慢充衍生的充电服务,革新电动汽车行业体系及其标准。未来必须攻克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使电动汽车的购买成本大大降低,增加电池容量,延长续行里程。
2 快速充电技术对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
从内燃机汽车发明之日起,汽车就成了,人们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更促使私家车数量的上升。人们对于交通的需求,也是促使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可快速充电的电动汽车,一旦得到普及,必将为该产业界注入新的设计机遇。
1)电动汽车设计个性化
电动汽车在内部结构与使用情境上与汽油车有一定的区别,因此基于电动汽车自身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产品性能与产品传达语义的不同,根据现代设计的理念“形式服从于功能”理念,电动汽车会出产有全新的车型、内饰、使用特殊的材料等。
电动汽车与内燃机汽车相比,最主要区别在于动力来源不同,电动汽车动力源为电池系统。早期的电动汽车是把内燃机更换为电动机,驱动模式没变。随着电动汽车产业的不断进步,目前主要有四种内部布置结构:传统驱动模式;电动机.驱动桥组合式驱动系统;电动机一驱动桥整体式驱动系统;轮毂电动机分散驱动系统。
电动汽车技术的不断突破,包括无人驾驶技术等让汽车的驾驶门槛越来越低。根据电动汽车特性,多用于城市短距离交通,因此更加小巧、节能的两座或单座车需求量不断上升。
2)充电服务系统灵活化
目前电动汽车的加能充电业务包括整车充电、电池更换、电池租赁三类子业务,这是电动汽车用电市场生存发展的基础业务。这些都是基于慢充衍生的服务模式,快速充电与慢速充电首先在充电时间上有本质的区别,快充只需要10-30min之间,与传统汽车加油时间相当。充电时间的缩短间接影响了电动汽车的交通密度,促使快充基础设施在自身建设与整体规划上都区别于现有的充电基础设计。
充电设施与加油设施不同,充电设施的建设更具灵活性。可以在公路旁修建专门的充电站,也可以将充电设施修建城市中各处,如医院、商场、校园等车辆经常停靠的位置,这样可以满足电动汽车快速、随时充电的需求。电动汽车使用的场景会更加多样化,从而需要开发多元的功能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出行需求。
3)使用方式人性化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电动汽车车载平台与用户个人终端相互连接,成为用户个人智能终端的拓展,使汽车使用更具智能性。对电动汽车进行个性化设置,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苹果公司与BMW公司合作,用Iwtch可以监测BMWi3和i8的电池电量细节,可以定位车辆位置。BMW公司发言人DaveBuchko还表示BMW将会开发集成到AppleWatch中的应用,不但能够监测电量,还可以实现控制汽车里的暖气和空调,远程解锁汽车等。这不仅优化了驾驶体验,也增强了驾驶时的安全性。
面对居民出行的各种需求,利用平台化思路,可以拓展各种应用,整合与个人出行或生活相关的种种服务与场景。在整合多方资源的条件下,可以催生一系列新的合作模式或者消费场景。例如2014年9月份,特斯拉电动汽车已与高德地图合作,建立了首个电动汽车充电站地图服务系统,帮助用户更加高效地找到充电设施。利用电动汽车自身平台,将产业链一体化,增强服务的连贯性、全面性。苹果公司在2013年宣布的iOS in the Car计划,也将促使智能车载服务系统走向平台化服务。
顺应低碳交通理念,在电动汽车智能系统中,基于出行需求的租赁、拼车、共享汽车等服务将更加安全、易用。对于可以单纯满足出行需求,同时相比公共交通又更具个性化的电动汽车租赁服务会得到很多消费者的追捧。电动汽车租赁服务是城市自行车租赁服务的拓展,在更加智能化的前提下,满足了集体低碳出行的需求,是公共交通的一种延伸。通过虚拟的交通网络,消费者可以自发组成各种团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衍生出多样的社会。
结论
篇5
【关键字】现状;发展趋势
一.全球光伏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数据显示,1994年到2009年短短15年间,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增长了44倍,年均增长维持在28.8%。
欧洲、日本和美国一直是光伏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尤其是德国、西班牙和日本集中了很多知名的光伏电池生产商,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光伏产品终端消费市场。2007年之前,欧洲和日本占据了光伏电池生产的70%左右的市场份额。2007年,中国光伏产品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26.6%,一跃成为全球太阳能电池第一生产大国。
国际能源署(IEA)预测:2020年世界光伏发电量将占总发电量的2%,2040年将占总发电量的20%―28%。欧盟联合研究中心(JRC)预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占到3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204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5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20%以上;到21世纪末,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将占到80%以上,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60%以上。
二.国内光伏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于1970年代,1990年代进入稳步增长期,2005年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之后的几年,中国光伏产业平均年增长率维持在40%以上,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生产国,已经占据了全球约50%的市场份额。
虽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但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产业发展的弱势日益突出。由于整体技术水平落后及科技成果转化困难,中国光伏产业在国际终端市场缺乏话语权,尽管出口量大,却不掌握定价权,往往需要靠价格战进行低端竞争,短期内可能抢占市场,长期必将危及行业发展。目前为止,我国光伏产业尚未建立全面的研发创新体系,同时缺乏高新制造产业支撑,很多精密设备、高纯度硅料依赖进口,大大提高了我国光伏电池的生产成本。
辩证地看待国内光伏产业的现状,市场低迷期往往也是产业调整期,在哀鸿遍野的产业危机中,也正悄然孕育着整个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当经历洗牌和换血之后,市场重归正常秩序,那些走过“寒冬”的企业,必将成为未来产业的主导者与引领者。
三.国内光伏产业发展方向
篇6
【关键词】景德镇陶瓷,发展,现状,趋势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繁荣文化产业。陶瓷作为景德镇文化产业大发展的主体,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对陶瓷在景德镇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有了清晰的思路。景德镇陶瓷产业2011年全年完成总产值达到192.6亿元,同比增长20.22%,陶瓷上缴税收达3亿元,一个以高技术陶瓷为核心竞争力,陶瓷文化创意为特色,高档日用陶瓷和陈设艺术陶瓷为主题,建筑卫生陶瓷为补充的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一、日用陶瓷行业品质提升,品牌林立。
日用陶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市场巨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非常惊人。2011年,景德镇日用陶瓷完成工业产值54.12亿元,占陶瓷总产值的28.1%。为了获得更高效益,过去都是通过扩大规模、提高产量,以获取最大市场份额。然而,随着地球资源的日益匮乏,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以产量和规模取胜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已经很难适应不断发展的是市场需求。景德镇日用陶瓷应该向功能化、系列化、节能环保发展,提高产品的实用性,并且需要向高端、艺术化发展,真正让日用陶瓷艺术化,在实用的同时兼具工艺艺术精神层面的享受。
景德镇日用陶瓷产业要发展,就要创新,创新就是如何让日用瓷艺术化。这已经得到行业的普遍认同。并且已在产品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生动的体现。现在景德镇已经形成数家颇有名望的日用瓷艺术化路线的企业和陶瓷品牌。目前景德镇共有200个陶瓷注册商标,2011年新增80个;共有16个陶瓷市知名商标,2011年新增13个;共有23个陶瓷省著名商标,2011年新增10个。其中,绝大部分为日用陶瓷行业品牌。这些企业大多数走高档日用瓷路线,将工艺、文化与实用结合,形成自身特色,走出差异化路线。
随着景德镇的发展和对陶瓷产业的重新定位,将千年传承的艺术优势与日用陶瓷的更多渗透,强化日用陶瓷文化与艺术的技艺融合,加快日用陶瓷产业向文化创意产业的转移,大力提升日用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景德镇日用瓷的发展一定会在日用陶瓷行业再占鳌头。一旦日用陶瓷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定会给景德镇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景德镇的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贡献。“瓷都”的金字招牌也将具有更加实在的份量。
二、艺术陶瓷行业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近年来,随着国家繁荣和发展文化战略的实施,景德镇政府加大了以陶瓷艺术为主的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艺术陶瓷更是如鱼得水。2011年,景德镇陶瓷产业中的陈设艺术瓷完成工业产值63.75亿元,占陶瓷总产值的33.1%。
景德镇陶瓷艺术大师队伍恢宏,据《陶瓷博览》统计的景德镇当代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3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7人、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73人,数十人被认定为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还有数以千计的具有高级职称的陶瓷艺术专业人才,以及数万名陶瓷艺术专业工作者。
同时,景德镇的陶瓷艺术研究力量也是全国首屈一指的,分别设有部级、省级、市级的陶瓷研究所,大型的画院、研究院也有数家,民间的非盈利性陶瓷研究机构遍布全市,其中还有大量形式各异的大师工作室,整个景德镇形成了具有极强活力的陶瓷艺术研究和创作的优良资源和环境。
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应该调整生产模式与产业结构。进一步提升艺术陶瓷的发展水平,强化陶瓷文化与工艺的技艺融合,加快艺术陶瓷向日用性转移,大力提升陶瓷产品的附加值。景德镇可以凭借独有的地域品牌、巨大人才资源和的研究力量等诸多优势吸引资金与先进的市场运作理念,加速艺术瓷的产业化发展,逐步改变作坊式生产模式和不协调的产业结构。凭借产业发展的优势吸引并留住大批优秀的工艺人才与美术人才,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效应,而不仅仅是发挥名家们的作用,从而拉动景德镇艺术陶瓷人才体系的发展壮大以及景德镇艺术陶瓷产业整体繁荣。
三、高新特陶瓷异军突起,建筑卫生陶瓷重振雄风
高科技陶瓷作为现代陶瓷已经渗入了国防、电力、农业、工业等行业,是景德镇陶瓷产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004年以来,景德镇通过区域优势和政府的优惠政策和能源优势、人才优势,围绕“一个平台、四个基地”加快推进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建设。据统计,仅2010年景德镇高技术陶瓷企业户数同比增长9.52%,高技术陶瓷产值同比增长48.07%。很多高科技陶瓷企业研制和生产的高技术陶瓷以陶瓷新材料为主导、包括传统陶瓷创新,已经扩展到纳米陶瓷、陶瓷粉体、防弹陶瓷、功能陶瓷、电子陶瓷、远红外陶瓷,高科技陶瓷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景德镇通过几年的努力一跃成为全国陶瓷行业创新基地和江西省重要的科技创新基地,景德镇建筑陶瓷曾经一度是国内陶瓷行业翘楚。景德镇建筑瓷厂的“三角牌”等建筑陶瓷在80年代前后曾独占鳌头,是全国建筑陶瓷品牌的领头羊。但90年代因体制弊端及企业经营不善而退出了建筑陶瓷市场。初具规模的瓷都洁具厂也因产品问题在90年代退出卫生陶瓷市场。
篇7
关键词:蔬菜产业;现状;优势;趋势
自2002年以来,蔬菜作为调整种植结构的优势项目,在宝鸡市发展速度很快,许多区县将发展蔬菜生产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了做大做强蔬菜产业,根据宝鸡市目前蔬菜生产现状和区域地理优势,浅述了未来蔬菜生产发展的趋势。
1?蔬菜生产现状
1.1?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示范园区初具规模
2009年宝鸡市蔬菜种植面积3.1万hm2,总产量达93.37万t,总产值5.6亿元。其中西甜瓜种植面积1 200 hm2,产量7.2万t,总产值4 320万元;设施蔬菜种植面积8 000 hm2,产量60万t,总产值3.6亿元,蔬菜示范园区初具规模。如太白县高山无公害蔬菜示范园种植蔬菜3 500 hm2,凤翔县设施蔬菜示范园面积500 hm2,千阳县中棚蔬菜示范园面积650 hm2,岐山县大棚西甜瓜面积800 hm2,陈仓区太公庙蔬菜示范园面积500 hm2。全市由种植蔬菜(包括西甜瓜)带来的人均收入达到402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15%。
1.2?种植模式多样,栽培水平提高
自2006年以来,各区县推广了万元田种植模式,即菜—粮—菜(亩产万斤菜千斤粮收入一万元),瓜—菜—菜等多种栽培模式,越冬黄瓜—秋延架豆王豆角、越冬黄瓜—礼品西瓜(甜瓜)、番茄—再生茬番茄等高效日光温室栽培模式,且面积逐年扩大,无公害栽培、地膜覆盖、中棚大棚、日光温室、遮阳网、防虫网等栽培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各种设施蔬菜面积逐年增加。
1.3?销售网络初步形成,销售区域扩大
2006年蔬菜被列为宝鸡市农业五大主导产业之一,并成立了市果业蔬菜局,同时农民自发组织的各种产销协会也应运而生。一些中介服务组织、销售大户常年活跃在产销一线,全市从事外销个体户达到500多人,2010年宝鸡市销往外地蔬菜近50万t。
2?发展蔬菜产业优势分析
2.1?区域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
宝鸡市地处陕、甘、川、宁交界处,交通便捷,是连接西南、西北和中原的咽喉要冲,是陇海、宝成、宝中铁路的交汇点,西宝高速公路和西宝南北中三线把宝鸡和全省连为一体,铁路交通可直达连云港、伊犁口岸,农产品贸易非常活跃,蔬菜流通十分方便。近年来,大量优质蔬菜产品已远销日本、马来西亚、港澳以及西北五省等地,这就解除了菜农的后顾之忧。宝鸡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土质肥沃。总的特点是降水较多,雨热同季,光照充足。特别是秦岭山地太白县,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宜种植无公害蔬菜。
2.2?自然条件良好
宝鸡地区有山、川、塬多种地形,有渭河、千河及多条山脉支流,土地与水资源较丰富,比较适合各种常规蔬菜和反季节超时令蔬菜的生产种植。
2.3?种植经验丰富,地方优良传统品种较多
宝鸡市蔬菜种植历史悠久,菜农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如太白县紫甘蓝、西兰花、秋豆角,千阳红萝卜、岐山县蔡家坡的紫皮大蒜、“透心红”胡萝卜、扶风县洋葱、凤翔火星水萝卜、陈村黑葱等品种销量逐年增加。另外,许多特优品种还亟待开发和进一步推广。
3? 蔬菜产业发展趋势
3.1?发挥区域优势,向专业化、品牌化、产业化发展
充分发挥宝鸡市的区域和品种资源优势,调整蔬菜产业结构,以“稳定基地、壮大规模、科学种菜、提高效益、多创品牌、拓宽市场”为目标,发展蔬菜产业。根据宝鸡市蔬菜生产现状和地理条件,制定蔬菜区域发展规划,拟分为南山(太白、凤县)无公害花椰菜示范生产区、川道(陇海铁路沿线四县区)果、根、茎、叶菜示范生产区,塬区(凤翔、岐山、扶风)设施瓜、茄果菜示范生产区,北山(陇县、千阳、麟游)特优菜示范生产区。通过合理布局,进一步提高蔬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3.2 ?发展出口创汇蔬菜,扩建蔬菜保鲜加工企业
近几年,重点发展太白紫甘蓝、西兰花、象牙萝卜、扶风洋葱、岐山大蒜和“透心红”胡萝卜、凤翔黑葱、凤翔温室黄瓜、番茄等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优质产品占领国内外市场。另一方面,由于面积不断扩大,更需要加强采后保鲜加工技术措施,发展加工保鲜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增加产品附加值,解决好旺季蔬菜上市集中问题,降低菜农市场风险。
篇8
关键词:城市新区;产业园区;互动发展
城市新区是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良好结合点,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与健康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近年来,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已成为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重要载体。但是,各地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城市新区发展缓慢,产业园区独立于城市建成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不够完善等现象,产业园区未能充分发挥推动城市新区发展,拉动人口聚集的作用。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加快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的互动发展,对于提升城市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园区的竞争力,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 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
1.1产业园区城市化是城市新区建设的根本动力
近年来,全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拉大城市框架,扩建新区的目标,但是部分新区由于缺乏产业支撑,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大多城市产业结构仍然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仍在培育阶段,这表明了我国城市发展仍然是以工业为主要发展动力,在城市建设中,仅靠第三产业无法支撑城市框架的拓展。因此城市新区建设应该以产业园区为依托,通过产业园区带来人口和资源的聚集,逐步向多功能复合方向转化,完成城市化转型。
1.2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是自身发展完善的需要
目前,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产业园区内往往缺乏商业、教育、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一方面导致产业园区的产业功能拓展难以继续,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城市功能的缺失,职工不愿意住在产业园区内,宁愿早晚往返于产业园区和城市生活区,这样既加大城市通勤交通压力,又使产业园区缺乏人气,反过来制约了城市功能的开发。因此,应将单独的产业发展模式转变为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同步进行,通过完善产业园区生活配套,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形成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城市新区。
1.3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是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的关键
加快产业园区城市化转变重点在于改变现有产业园区建设中重产业发展,轻生活配套的思想,要按照产业园区化、园区城市化的发展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促进产业园区向城市新区转变。
1.3.1调整完善规划,促进产业园区合理布局
对于现有生活服务配套不全和不足的产业园区,要尽快做好总体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的调整,根据产业园区发展规模,安排足够的生活配套用地。产业园区配套生活区要根据产业发展类型,在保证不影响生活环境的前提下,就近、集中设置。配套生活区内要根据服务半径和服务人口,合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及市政设施。
1.3.2优先考虑在产业园区的配套生活区建设城市保障性住房
要加大城市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规模,在建设保障性住房时应确保有一定比例指标安排在产业园区的配套生活区,保障性住房申请也要优先考虑产业园区内工作的中低收入的产业工人,促使产业工人就近集中居住,带动产业园区的人气聚集和第三产业发展。
1.3.3提高土地利用率,合理分配土地指标
严格实施《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土地指标分配时要根据产业发展规模,保证每年有一定比例的用地用于生活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引导产业园区的生活服务设施集中建设,带动生活配套区的建设完善。
2 科学定位城市新区,培育适宜产业
城市新区往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和配套设施,具备培育和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平台。要充分发挥城市新区在招商引资中的骨干作用,必须对城市新区进行科学定位,并正确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方向。
2.1科学定位城市新区
城市经济条件和城市化程度不一,产业结构也不尽相同,发展的重点和模式也应有所区别。城市新区的开发首先应做好新区功能的科学定位,结合自身特点,科学制定发展战略,集中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城区的特色优势、比较优势,使资源配置得到有效利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切实提升城市新区的综合竞争力。
2.2完善城市新区规划,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正确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新区规划在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等方面要突出整体性和科学合理性,要明确城市新区的产业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确定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类型。通过规划和发展战略的引导,加大城市新区对支柱产业和重点项目的推进和扶持力度。
2.3选择适宜自身发展的产业园区
城市新区应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产业支撑。经济发达城市以行政办公、生活居住功能为主的新区,应积极发展商贸、金融、文化等第三产业,并就近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发展基础良好,发展趋势较好的城市新区可以同时考虑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集群。
2.4加快城市新区产业升级
城市新区的产业发展要逐步由传统型工业向都市型工业转变,大力发展与城市功能、生态、文化、居住、环境等相协调的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都市工业。另外,要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现代信息业、现代会展业,现代咨询业、现代管理业、现代物流业等现代服务业。
3 体制创新是加快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互动发展的保障
推进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创新,加强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资金配套,是加快城市新区科学建设,培育产业发展平台,促进产业园区设施完善、功能齐全,进一步带动城市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3.1推进产业园区改革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
研究产业园区改革管理模式和建设模式的可行性,推进国家级产业园区托管城区乡镇,实施统一开发建设管理,综合协调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加快形成综合性城市组团。支持省级产业园区与县区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引导城镇功能布局完善。
3.2统筹城市新区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统筹发展、集约增长、适度超前”的思路,把产业园区的要素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新区整体统筹考虑。建立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城市新区与周边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机制,实现共建共享。
3.3建立产学研体系和社会服务体系,优化产业园区服务环境
城市新区要建立优化服务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机制,充分发挥城市院校、科研机构的优势,增强产业园区的自主创新和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产业发展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形成配套产业园区的社会服务体系。
篇9
关键词:产业集群;沈阳经济区;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F2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2-0165-0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建设也在不断推进中。尤其在2010年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为沈阳经济区的一体化建设更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产业集群与一体化密切相关,对于目前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因为通过产业集群之间的联动效应,就可以形成最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因此确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将成为解决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过程中存在的矛盾与问题的关键。
一、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作用
产业集群是指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由相同、相近或相关产业的企业聚集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地方,释放集聚效应,进而吸引为其服务的相关机构进驻该地,从而共同构成一个群体[1]。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升其综合竞争力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产业集群将促进交易成本的降低。任何经济体之间的交易都存在交易成本,而交易成本的降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最基本的动力。产业集群的空间集聚特征与社会文化特征恰好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首先,集群企业的空间接近性可以降低企业间每一次交换的交易成本,继而在连续的交易过程中大大减少总的交易成本。而且产业集群使得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变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各个环节的生产与经营都根据效率与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与合作,这样产品的交易成本也大大降低。其次,集群企业的经济活动根植于地方社会网络之中,企业与企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一致的价值观念。在这种“互识社会”与“人文网络”环境中,区内成员经过长期的交往与交易积累起较高的社会资本存量,为各经济主体间的市场交易奠定良好的信任与承诺基础。在此信任和承诺基础上,单个企业的失信与违约成本相当高,因为这意味着他得面对整个集群全体企业的惩罚,严重威胁企业未来发展。另外,有限区域范围内聚集了足够数量的同类企业,使企业可以较为容易地在当地获得替代的、同质的交易合作伙伴,从而减少和克服因资产专用性而可能产生的机会主义行为[2]。
2.产业集群将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所追求的目标来看,无论是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一体化,其目的都是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经济效率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只不过是范围大小的不同而已。而产业集群就可以促进规模经济的形成,因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来源于集群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及其资源整合能力。集群企业庞大的联合需求与联合供给形成了可观的市场规模,一方面为区内企业创造垄断优势,提高市场地位,在采购与销售方面增强了企业对集群外部企业的议价能力,从而节约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又可以为专门满足市场缝隙与边缘需求的新企业的诞生开辟市场空间,促进产业内部分工的深化并进一步扩大集群规模。随着集群不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其规模效应是逐渐形成和被放大的。但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用存在一个极值点,当集群规模超越极值点时集群效应将迅速递减,这个极值点是集群规模对集群效应的约束。因为产业集群规模过大,可能会造成集群内部恶性竞争,或者超过环境与经济承载力及市场负荷,则集聚效应反而会减少[3]。因此,为了更好的实现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经济,需要处理规模化与市场容量及资源的关系。
3.产业集群将提高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区域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互补性和竞争性会引发经济体之间的贸易量加大,加快区域内生产要素的流动,进而促成和加深区域经济一体化。产业集群可以打破传统企业之间和行业之间的界限,特别是地区之间的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实现业务重组,发展新的业务,这将会加速区域之间资源的流动和重组,产生贸易效应和竞争效应。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区域之间生产要素和产品贸易量增加。首先,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积聚,进而产生区域之间的贸易效应。生产要素的积聚与扩散,进一步发挥了要素的规模效益,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的提高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了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集聚;其次,产业集群产生区域之间的竞争效应。如果区域之间的产品是替代性竞争产品,产业融合初期,可能是相似产品的大量流通。由于市场的竞争结果,很快优质廉价的商品将会取代劣质昂贵的产品,由此更进一步加强资源的重组和流动[4]。
二、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方面存在的问题
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是政府及研究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从政策层面上看,沈阳经济区通过政府间的协调机制,在交通运输管理和区域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实质性推进,也有效地促进了区域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但是目前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的规模过小,产业链条较短,还未形成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产业集群政策法规不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给改革深入带来障碍。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是实现沈阳经济区经济一体化的保障,是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改革碰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问题,已形成的政策法规由于出台的应急性,且未能随着改革的深入而动态地修正,从而出现政策法规滞后于实践发展需要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缺乏经济区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法规。目前针对项目的政策法规多,针对产业集群的政策法规仍属空白。非连续的、同构化的产业政策以及项目导向的政策割裂了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关联,阻碍了区域核心竞争力的形成。第二,产业集群结构优化与配套布局的保障机制不明确。虽然在1984年就已经有了一个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合作组织,但是区域协作机制仍然没有建立。这是由于城市之间法制建设滞后,联合协作各方的合作权益法律保障很薄弱,从而影响了城市间的合作的积极性。第三,各市政策法规不配套、不完善、制定实施不均衡。目前各地区为了实现本地利益最大化,依然制定一些旨在保护本地区发展的法规和政策,限制资源在市场经济调节下的有效配置,部门本位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仍旧很重。
2.产业链条不完善,区域经济缺乏核心辐射源。产业链是否完善是关系到产业集群发展效率的重要因素。沈阳经济区的八个城市中,沈阳、营口属于以生产制造业产品为主的城市,鞍山、抚顺、本溪、铁岭属于以原材料为主的资源型城市,但是这些加工型工业城市和原材料工业城市之间的连接度非常较小。而且从产业发展角度看,经济区各城市之间的产业还远没有形成产业链条,各个城市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但大多数产业集中度不高,没有形成纵深的合理加工层次,前向关联产业发展滞后,产业联系相对较少,未能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接网络体系,结果导致整个区域资源使用浪费和发展水平落后。从产业结构看,沈阳的产业链比较短,经济区内一些主要产业产品在沈阳缺乏具有较强辐射力的大市场作为集散地,除少数产业产品与沈阳关联度较强外,周边地区许多产业、企业的经营活动基本与沈阳无关,比如沈阳工业主要生产机床、汽车等最终产品,相对周边城市也没有构成产业链,对周边城市产业没有形成拉动效应。周边地区在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的需求难以从中心城市中得到满足,中心城市服务于区域经济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营销中心、研发中心、人才中心的功能更是远未形成。
3.产业结构趋同,造成区域内恶性竞争。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的,使各市政府成为日益活跃的经济利益主体。这一方面极大地调动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地区间的经济封锁、利益冲突和结构趋同。各地区经济在自我封闭的情况下形成“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生产相互独立,都以生产最终产品为主,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严重,企业之间条块分割,形式上看一个区域内集中着大批企业,但专业化的分工程度很低,产业规模相对较小。这种形态只能说是一种企业集中区,与产业集群有着实质性的区别。而且,一些跨行政区域的企业依旧受到诸如行政收费等方面的制约,位于区域交界地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仍处在互相分割的状态。另外,各地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时缺少协调,竞争大于合作。这种趋同的产业结构在以地方GDP的指挥棒下,必然导致彼此竞争,企业间的关联与协作难以开展,区域整体优势无法形成。这既恶化了各城市的经济关系,使区内整体优势功能因内耗而降低,也扭曲了城市职能,加剧了本地区的资源供给紧张和环境负荷过重的局面。
4.技术装备水平低,高端服务业滞后。截至2009年底,在沈阳经济区内的68个产业集群中,新兴产业集群只有18个,占集群个数的26.5%,销售收入1 327.6亿元,占总销售收入的24.5%。可见沈阳经济区内的产业集群科技含量高、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竞争力不强。另外,据统计,沈阳经济区中20世纪60年代以前的企业技术装备设备占该地区企业设备总量的25%左右,总体上讲,技术装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以该地区的支柱产业机械行业为例,其技术装备达到国际水平的设备只占10%左右,属于国内一般水平的则占到50%以上。由于设备、技术、工艺老化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与国内其他工业基地和新兴工业省份相比,竞争力非常薄弱。而且,代表现代产业竞争优势的高端服务业发展仍然滞后。现代生产型服务供给不足,支撑产业大规模集群的现代生产型服务在产业聚集区域内供给更加不足,造成产业集群发展受到制约。如在中介服务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部门准入限制,使产业集群内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不足,导致企业融资困难,产权交易市场发育不足,造成资源配置效率低下;中间商缺乏,集群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受到制约。又如目前还有许多产业集群没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公共质量监督体系,无法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影响产业集群的质量信誉,使集群面临的风险加大。
三、促进沈阳经济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为了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进程,政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既要确立企业发展的主体地位,又要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进行引导、规划和扶持,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这样就有必要针对沈阳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1.完善政策法规体系,营造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环境。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需要在经济区域内共同建立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政策环境,制定统一的政策法规,尽力打破地区分割和行业垄断行为。首先,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立法,坚持法治优先、依法协调。通过沈阳经济区共同立法,引领、规范、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同时建立各市立法信息交流平台,避免各市地方性法规的相互抵触。清理现行经济政策及相关法规,取消各地对人才、资本、资源流动的限制和歧视性政策。其次,要建立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加强对产业集群的规划与引导。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不仅要放手让产业发展,更要加以引导、扶持和促进。切实发挥政府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是保证产业集群顺利发展的关键。现在沈阳经济区已经成为全国第八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各级政府都要在这种政策的引导下,制定出更为合理有效的规划,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增强招商引资的吸引力,使产业集群的发展集中于生态建设。因此政府要针对各地开发区和产业集群存在的区内企业互不关联和缺乏联系的状况,切实作出战略规划,根据沈阳经济区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各地的产业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政策措施。
2.突出沈阳优势,发挥中心城市在经济区中的龙头作用。城市群、大都市圈综合竞争力的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在于中心城市或核心城市的作为。只有全力打造增长核心,才能够强化辐射带动作用,这样沈阳经济区开发的着眼点在于核心城市――沈阳。沈阳作为一个具有区域认同感的中心城市应从两方面强化其在经济区的龙头作用:一是从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的角度把自身做强做大,提高自己在沈阳经济区中的能级差,真正成为具有强大竞争力和区域认同感的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沈阳需要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和国内经济发展趋势,立足现有的产业优势,着力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化工医药和农产品加工等“五大产业”,积极推进全国装备制造中心建设,使沈阳站在产业发展的制高点上,成为带动辽宁乃至东北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在城市布局方面,沈阳市城市空间发展形态在分析城市内部的潜力及发展需求的同时,应超越在市域范围内考虑问题的传统思路,树立“大沈阳”的观念,按照国际上大都市发展的空间规律将其放在区域的宏观层面上,综合考虑其于沈阳经济区、辽中南大都市带、环渤海经济圈、整个东北地区城市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的空间形态与布局结构。与此同时,必须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城市、先进文化城市、模范生态城市、法制诚信城市等四位一体城市建设,把沈阳建成全国装备中心、东北地区商贸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唯有如此,沈阳才能以富有魅力的城市环境增强中心城市的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进而在推进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中更加充分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二是沈阳应增强对整个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强化商品生产中心对沈阳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强化商贸中心城市对沈阳经济区的服务功能;强化区域性金融中心、信息中心和旅游中心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强化交通枢纽对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服务功能。另外,还要强化沈阳中心城市对沈阳经济区的基础。
3.完善产业链,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区间专业分工。国内外先进城市群的发展经验表明,城市群的实质应该是经济一体化,关键是产业分工,形成区域分工明确、配套紧密的产业链架构,使生产要素按最优配置的方向流动。为了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需要建立统一的产业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机制。逐步消除各城市的产业雷同、产品重复、规模过小和过度竞争等倾向,形成相互配套、联合协作、布局合理的经济新格局。首先,完善产业链。政府要从要素供给、需求条件和关联产业的互补等各方面入手,推动产业集群的产业链不断完善。即政府可以从采购和销售两个环节着手引导专业化分工,进而通过专业化分工的利益机制与理念传导促使企业逐步向专业化分工的方向调整自身经营。这些政策有时比直接投资更有效,能减少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有利于培育市场需求。政府还可借助政策优惠鼓励成立专门的采购机构,它们能够依靠大规模采购的成本优势向各企业低价供货,利益机制将促使生产企业将采购外包。同时,专业的销售与包装公司同样可以依赖专业化与规模优势促使各生产企业将销售功能从企业剥离。政府对关键专业技术进行扶持、促进中间品市场的形成等对引导专业化分工也具有明显的作用。其次,优化各城市产业布局。从产业合理布局的角度看,沈阳经济区作为具有主导产业特征和完整工业化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的板块,应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塑沈阳经济区主导产业的新优势,并建立新型的相对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及国民经济体系,加快向新经济的转型。在城市圈内推动产业的集聚与整合,必须根据各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要素禀赋优势,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突出特色,实现错位发展,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实现城市圈各地区的错位发展,形成合理的多层次的产业体系,在不同城市之间延伸产业价值链。
4.推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有效升级。对一个区域来说,产业的有效升级一般有两条路径:第一,沿着产业层次的不断提升,即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的演进。一般来说,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投入和园区建设,是保持经济高速发展的源泉。这就需要全面落实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增强税收等制度对自主创新的引导和激励作用,企业所得税从原来的区域优惠向产业优惠转变,发挥“黄金政策”的“黄金作用”。需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执法队伍和网络,切实保护企业和科技人员的自主创新成果。还要积极引导、培育和发展各类风险投资机构,适当扩大政府风险投资引导资金规模,建立和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民营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大力推进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建设,吸引更多的民间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入驻[5]。第二,沿着全球分工体系中的价值链提升,即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基于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模式。这是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增强产业竞争优势的保证。积极引导扶持龙头企业加快发展,对处于产业链高端的龙头企业实施倾斜政策,加大对建立研发中心、创建国内名牌的大型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力度,使其带动和促进产业链条做长做强。同时,作为中心城市的沈阳,应该在适当时期进行一定程度的产业升级,将初级加工类产业向周边七城市扩散,使其向总部经济功能发展,真正成为研发中心、总部经济集结地。
参考文献:
[1]周靖.产业集群: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4-38.
[2]郑胜利,周丽群,朱有国.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J].当代经济研究,2004,(3):32-36.
[3]李煜华,胡运权,孙凯.产业集群规模与集群效应的关联性分析[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2):63-70.
[4]徐全勇.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作用[J].经济前沿,2004,(10):39-41.
[5]王晓霞,张轶慧.产业集群升级:基于网络结构的视角[J].求实,2010,(12):46-49.
Strategy of Industry Cluster is Critical in the Unification of Shenyang Economic Zone
ZHANG Yan
(Liaoning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Shenyang 110031,China)
篇10
关键词:食用菌;新兴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利润点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07-0071-03
Abstract:Edible fungus is a consumption of large fungi which available for human,which is rich in variety of biological active substances,which has important value to maintain human health.Edible fungi,with its unique flavor and taste,has always been popular with people.In the arrangement of agricultural output value,edible fungus is sixth,just under grain,vegetables,oil,cotton and fruit.Mushroom industry become a new rise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Emerging in the mushroom industry has the following five profit points:The idle loop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forestry resources;Rare and precious edible fungus cultivated technology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industrialization;The huge market of organic edible fungus industry;Late edible fungus products deep processing industry;Green industry building:the edible mushroom residue system of biological organic fertilizer.
Key words:Edible fungi;Emerging mushroom industry;The development trend;Profit point
食用菌是一N大型真菌可供人们食用[1],含有很多种类的具有生物活性的营养物质,在维持人体的健康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同时食用菌因为具有独特的风味备受人们青睐[2]。现在科学家指出,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已经达到了“植食性食品的顶点”。食用菌富含蛋白质,一般占干重的20%~40%,享有“植物肉”之美称。此外,其氨基酸组成全面并且利用率高,一般包含17到18种,几乎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都可以提供,尤其是在谷物中普遍缺乏的赖氨酸、蛋氨酸以及苏氨酸在食用菌体内均富含。同时食用菌菇体内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形成了鲜美的风味[3-5]。同时食用菌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护肝、抗氧化、抗衰老、保护神经系统等功效,关注度越来越高[6-8],这导致了新兴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
1 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近况
中国各类农产品的产值排名中食用菌排第六位,仅次于粮食、蔬菜、油、棉花、水果,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提高农业产值的一个新兴产业[9]。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人工栽培食用菌的类型也越来越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食用菌行业一直蓬勃发展,食用菌产量从1978年的7%,2009年产出增长超过80%[10]。中国食用菌生产在世界上占有绝对优势[11]。自1986年至今,中国食用菌产业一直居世界第一。根据我国食用菌商务网市场部对全国食用菌生产产业发展调查来看,食用菌产业规模巨大:目前食用菌生产县(包括县级市、区)已经达到634个,生产加工企业近3 000家,工厂生产企业已达到300家[12]。
中国有着许多种类的食用菌,其中可人工栽培的已经超过60种,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达30种。包括常见菇类:香菇、平菇、杏鲍菇、草菇、鸡腿菇、海鲜菇、茶树菇、长根菇、金针菇、滑菇、银耳、黑木耳、毛木耳等大宗品种;珍稀食用菌滑菇、猴头菇、白灵菇、灰树花、竹荪、姬松茸、凤尾菇、银丝草菇、皱环球盖菇等;此外,还开发了以灵芝、天麻、冬虫夏草、茯苓等为代表的药用菌产业和以红菇、松茸、牛肝菌、块菌、羊肚菌等为代表的野生食用菌产业[12]。
近年来,中国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食用菌生产和出口的第一大国,食用菌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出口农产品的重要品种。特别是自2002年以来,食用菌的出口快速增长势头迅猛,出口从2002年的326 654t增加到2010年的491 173t,增长量达50.36%。出口的金额从2001年的46.12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175.249亿美元,增长279.94%[13]。整体而言,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食用菌出口不管是数量还是创汇金额都显著增加,但在此间,出现了三次大波动,一是在2001年,二是2006年,三是2009年,前两次波动是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进口国,而第三波动主要是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与出口总额相比,出口数量的波动很小,这表明我国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增加,和工业抗风险能力是逐渐增加的[14]。
2 新兴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
2.1 食用菌从零散化向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是一种具有现代化农业特点的工业生产模式。工业技术的使用,在一个相对可控的环境设施条件下实行高效的机械化、自动化操作,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智能化、标准化、集约化、周年化生产[14]。食用菌生产没有明显的地域和时间限制,但行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农业和林业的废弃料。目前,大多数当地食用菌产业在中国的工业化程度低,市场经营不完善,产品质量不均一等问题突出,严重限制了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调整食用菌产业布局,促进食用菌产业的优化。从建立生态经济的概念出发,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以及气候与环境条件,依照科学发展的原则,优化食用菌产业的布局,提高生产基础O施和设备水平,促进生产的优势区域率先实现现代化,提高食用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2.2 提高加工技术层次,发展精深加工业 目前,食用菌加工企业正在从早期的加工产品向深加工转型升级。食用菌加工业,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农业和农民增加生产,增加出口创汇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食用菌深加工是将已经预处理的食用菌产品,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菌类产品,如食用菌健康产品、食用菌休闲食品以及食用菌饮品等产品。到目前为止,中国通过提取食用菌的功效成分,直接加工健康产品,美容产品,生产的银真菌牛奶等食用菌饮品,潜在的市场需求是巨大的。然而,由于我国食用菌产业还相对年轻,食用菌深加工产品、技术研发储备还有待加强。
2.3 调整食用菌生产结构,扩大草腐食用菌生产规模 以木材为原料的木腐真菌需要消耗大量的阔叶林和其他森林资源,所以食用菌行业的原材料在使用木材的同时,也要拓展草腐菌品种的产业化,减少对森林资源的依赖。例如,农业秸秆资源如稻草、小麦秸秆、甘蔗渣、玉米秸秆、豆茎、豆壳、花生藤、红薯藤、茅草石油茶壳等。以此可发展草菇、鸡腿菇、姬松茸、蘑菇。以其他秸秆为主要原料发展杏鲍菇、茶树菇、秀珍菇等[14]。这不仅会增加农民收入,也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3 新兴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利润点浅析
3.1 农林业资源的循环综合利用 食用菌栽培可以作物秸秆、棉籽壳、树枝、木屑和其他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发展新兴食用菌产业,可以提高农村资源的综合循环利用,生态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保护农村的生态环境。同时,可以带动就业,增加整体农村的收入。中国农业生产大国,年生产的大米、小麦、玉米和其他秸秆,还有大量的园林废弃料、锯末等,这是一个巨大的可再生生物资源。例如水稻每1hm2生产7 500kg的稻谷,大约有等量的稻草可以培养蘑菇,可收获1 125kg的新鲜蘑菇。据南京农业部门统计,2003年,350万m2的蘑菇生产,能够带动超过40 000农村劳动力就业;蘑菇生产收入超过70亿。因此,食用菌产业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投资少、经济效益高等优势,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的产业。
3.2 珍稀食用菌人工栽培技术的开发 新开发以及引进新的珍稀食用菌,如红菇、羊肚菇、姬松茸、真姬菇、白灵菇、竹荪、大球盖菇等。红菇,又名美丽红菇、鳞盖红菇,是珍稀的野生食用菌,具有很高的食用及药用价值,在广州、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很受欢迎。红菇属于偏高温型真菌,野生红菇多发生在夏天。菌丝生长20~25℃是合适的,出菇期约23~28℃。目前,红菇的人工栽培仍在人工繁殖试验阶段。当地蘑菇目前不能人工栽培,通过技术研发实现工业化的蘑菇栽培,以获取巨大的利润。
3.3 食用菌产品后期深加工产业 根据食用菌深加工测算,每生产1kg蘑菇,产值可以增加2到3倍,深加工可以增加10到20倍。当前,中国食用菌产业以初加工为主,辅以深度处理。初加工包括简单的细切、除尘以及除杂,包装后直接进入市场;辅助的处理指在初加工完成的基础上,简单的处理(糖浸出、盐浸、膨化等)生产低糖蘑菇,食用菌罐头食品、休闲食品以及即时食品等等。食用菌深加工是将已经预处理的食用菌产品,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生产菌类产品的高新技术产业,如食用菌健康产品、食用菌休闲食品以及食用菌饮品等产品。到目前,提取食用菌的功效成分,直接加工健康产品、美容产品,生产的银真菌牛奶等食用菌饮品,潜在的需求是巨大的。
3.4 绿色产业打造:利用食用菌菌渣制生物有机肥 栽培过食用菌的菌渣中残留着大量的菌丝体,这些菌丝体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以及微量元素,而且食用真菌降解木质素生产可利用的营养物质,因此以菌渣为原料可以加工成高品质的生物有机肥料。制成的生物有机肥可以做到有效改善土壤缺乏营养物质(如C,N,P,S),贫瘠的土壤结构和土壤表面的结构不稳定等问题。利用食用菌渣生产生物有机肥料,形成从农林业闲置资源(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食用菌栽培基质食用菌菌渣生物有机肥,闭合的农林业资源循环生产链,实现清洁生产,有效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食用菌栽培是一种古老的园艺,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对食用菌青睐程度不断增加,食用菌产业正蓬勃发展。中国食用菌生产在过去的20年中,快速发展,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产业结构继续优化,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园林废弃物以及其他可再生资源生产营养丰富的食用菌,不仅丰富了市场,而且实现农民创收,出口创汇,引起地方各级政府的广泛关注,并进一步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金霞.中国食用菌产业与发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张树庭.中国蕈菌产业的发展[J].浙江食用菌,2010,18(3):1-3.
[3]Chang S T,Wasser S P.The role of culinary-medicinal mushroomon human welfare with a pyramid model for human healt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inal Mushrooms,2012,14(2):95-134.
[4]Gao P,Hirano T,Chen Z Qet al.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of C-19 fatty acids with anti-tumor activity from the spores ofGanoderma lucidum(reish mushroom)[J].Fitoterapia,2011,83(3):490-499.
[5]吴家琛,陆辉.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及相关举措[J].西部林业科学,2006,35(2):154-158.
[6]Gao Y,Deng X G,Sun Q Net al.Ganoderma spore lipid inhibits N-methyl-N-nitrosourea-induced retinal photoreceptor apoptosis in vivo[J].Experimental Eye Research,2010,90(3):397-404.
[7]Wang J H,Zhou Y J,Zhang Met al.Active lipids of Ganodermalucidum spores-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leukemiaTHP-1 cells via MAPK and P13k pathways[J].Journal ofEthnopharmacolohy.2011,139(2):582-589.
[8]张树庭,马海萍,林懿宁,等.食用菌产业发展趋势及其对人类健康的作用[J].中国食用菌,2007,26(6):3-8.
[9]吴素蕊,赵春艳,侯波等.近5 年我国食用菌生产区域布局情况分析[J].中国食用菌.2013,32(1):51-53.
[10]张金霞,陈强,黄晨阳等.食用菌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趋势[J].菌物学报,2015,34(4):524C40.
[11]李玉.中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态势[J].食药用菌,2011,19(1):1-5.
[12]中国食用菌商务网.2009年度全国食用菌产业基本概况[J].中国食用菌,2010(4):11.
[13]中国农业出版社.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2001-2011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