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防治预案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0:0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职业病防治预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职业病防治预案

篇1

对人体的损害

丙烯酰胺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在污水处理、石油开采、造纸、纺织、印染、丙烯酰胺合成、酰卤(胺)合成、丙烯腈聚合等某些作业环节可接触丙烯酰胺单体。人体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途径吸收丙烯酰胺,工业生产中以皮肤接触和呼吸道接触为主,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装卸过程中如防护不当会造成慢性中毒,如短时间大量接触会导致急性中毒。丙烯酰胺属中等毒性物质,主要损害神经系统,其损害特点取决于接触丙烯酰胺的剂量、浓度。丙烯酰胺中毒主要分为慢性中毒、亚急性或急性中毒。丙烯酰胺中毒有一定潜伏期,因此停止接触后病情可能会有进展。促进中毒者的神经系统修复是治疗的关键。

生产性丙烯酰胺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以周围神经系统障碍为主,一般在接触本品数月或数年后逐渐发病,起病缓慢。发病初期,患者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无力、嗜睡、食欲不振、消瘦等。随病程进展,可出现周围神经病。患者诉四肢远端麻木、刺痛、肢端感觉迟钝,不知水温冷热。手指无力、持物不牢、易掉落、精细动作困难。下肢乏力、走路腿软、上楼困难、下坡时易屈膝摔倒、双腓肠肌疼痛痉挛。体征显示四肢远端音叉振动觉、痛觉、触觉减退或消失,多呈手套、袜样分布,其中振动觉障碍最为常见,出现早、恢复慢。皮肤直接接触丙烯酰胺溶液者,可发生接触性皮炎。常见手掌及足底皮肤潮红、多汗、湿冷,肢端皮肤温度降低、脱皮及红斑。

亚急性或急性中毒以精神症状及小脑障碍为主,继脑症状恢复后可出现周围神经病表现。短期接触大量丙烯酰胺者,接触局部皮肤多汗、湿冷、红斑、脱皮、四肢麻木。中枢神经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可发生中毒性脑病,表现为不同程度意识障碍、精神症状及小脑共济失调。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模糊、嗜睡、昏迷。精神症状可有幻觉、妄想、兴奋、攻击行为。共济失调主要表现为说话迟缓、动作笨拙、持物不稳、精细动作难以完成,走路不稳、有时摔倒。检查可见眼球水平性震颤、构音障碍、四肢肌张力低,轮替动作笨拙、指鼻试验辨距不良伴震颤,睁眼站立不稳、闭目加重,步态蹒跚呈酒醉状等小脑损害表现。

中毒的预防

作业场所及储存、运输预防措施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丙烯酰胺溶液的容器、管道应密闭并有足够强度,并经常检查维修,防止工艺过程的“跑、冒、滴、漏”发生。操作人员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接触丙烯酰胺粉尘的作业应进行充分的局部排风,避免粉尘无组织逸散。工作场所应远离火种、热源,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不得随意处置。作业场所必须与生活场所分开

丙烯酰胺生产场所应设冲洗设施;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材料,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冲洗清扫;可能产生积液的地面应做防渗透处理,并采用坡向排水系统,其废水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配备现场急救用品,设置冲洗喷淋设备和必要的泄险区。泄险区应低位设置且有防透水层,泄漏物质和冲洗水应集中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丙烯酰胺应密闭包装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避免受热和光照;应与强氧化剂、酸类、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应配备相应品种消防器材,丙烯酰胺溶液贮罐区周围应设置泄险沟(堰)。

丙烯酰胺运输应用专用车辆并配备泄漏应急处置设备,运输人员要有危化品运输资格并不少于2人,严格按危化品运输管理规定进行;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碱类、氧化剂、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暴晒、雨淋,防高温,按规定路线行驶,不许在人口稠密地停留。装卸应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

个人防护措施

建议操作人员穿皮衣或皮围裙,戴橡胶手套,穿高筒橡胶靴。接触丙烯酰胺粉尘的作业需佩戴防尘口罩,进入高浓度粉尘场所应佩戴隔离式空气呼吸器。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进食、饮水,工作完毕应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工作完毕应彻底清洗被毒物污染的衣服,并单独存放。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时,应佩戴过滤式防尘口罩。防护用品须在使用前及日常定期检查其性能,以保持其防护有效性。

职业安全管理措施

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及时发现职业禁忌证(慢性肝病)和疑似职业病,并妥善安置。应加强丙烯酰胺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的职业卫生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建立职业病防护和应急救援设施,应有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维护、检修记录。应定期检测作业场所丙烯酰胺浓度,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安全管理人员和工人均应正确理解丙烯酰胺安全技术说明书,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主管领导和主管人员应参加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并考试合格;工人三级安全教育应培训职业病防治知识,要求了解丙烯酰胺特性,掌握丙烯酰胺泄漏紧急处置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掌握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保养方法,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方法。

应急救援措施

成立应急救援组织,制定丙烯酰胺中毒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定期组织救援演练和总结,确保事故应急救援及时有效。

泄漏应急处理

如发生丙烯酰胺泄漏,应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并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如小量泄漏应避免扬尘,将泄漏物用洁净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用大量水冲洗稀释后放入废水处理系统。如大量泄漏,应将泄漏物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中毒人员紧急处置

皮肤接触者:立即使其远离事故现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脱去污染衣物,并用大量清水冲洗污染皮肤至少15 min;送医院观察治疗。

眼睛接触者:立即提起其眼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清洗患处15 min,送医院观察治疗。

吸入者:迅速将其带离危害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使其安静、保暖、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送医院治疗。

篇2

一、对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档案实行分级管理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档案的划分范围,应本着总体性、综合性、分析性及学术性的原则,将那些反映主要业务工作总体水平的资料以及基础监督监测且有一定学术价值,保管时限长的资料确定为中心级档案,以确保中心业务档案能反映和概括本机构业务活动及工作水平。包括:(1)将疾病预防控制业务档案纳入中心档案管理体系,由中心办公室统一领导、档案室组织实施。(2)将业务档案分为中心、科两级。对业务活动中形成的大量疾病防治、监测资料,可分为中心级档案和科级档案两个层次。中心档案:凡划归中心管理的业务档案,由各科负责立卷,定期交中心档案室归档,统一保管和提供利用。科室档案:凡划归科级管理档案,由各科室收集整理立卷,指定专人负责保管,提供利用。

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档案范围的确定

1.中心档案范围:(1)业务工作法规、标准及技术方法的研究档案,如有关证书、研究报告等。(2)年度或跨年度的法定传染病、地方病及中小学生常见病等疾病防治方案、流行病学分析、疫情流行趋势预测、不明原因疾病的调查分析等。(3)年度或跨年度疾病监测总结分析。(4)重大事故、重大疫情、暴发疫情、中毒调查处理的有关资料,包括调查报告及现场调查分析总结。(5)专题调查:包括调查设计、调查报告或总结、统计汇总资料。(6)各项业务工作的统计月报、年报。(7)中、省、市级刊物上发表的业务论文。

2.科级档案范围:对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所提供的报表、总结等资料。因疾病流行规律,防治措施来自于长期、大量的日常性监测工作的积累,不仅对当年的疫情分析有用,更可能是若干年发现或分析疫情流行规律,不少资料需要逐年加以补充。这些资料的保管周期不易确定,可随需而定。因此,这些一般性、经常性业务活动形成的资料应作为科级档案保管。科级业务档案可有以下几方面:(1)疾病监测报告,包括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调查方案;(2)基层常规报表,包括月报、季报、年报等;(3)重大暴发疫情的处理资料;(4)疾病监测原始记录、督导检查记录及总结。

三、加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业务档案的管理途径

业务档案不仅反映本单位业务工作全貌和工作水平,为疾疾预防控制工作的正确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同时由于业务档案范围明确,要求各科业务人员不能滞留在一般性工作小结,而是要在大量的监督监测资料上做进一步加工,形成分析报告,促进提高业务工作水平。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连续性很强。在开展疫情的分析、预测预报,制定公共卫生实施监督监测的过程中,都需要掌握对比前年度的监督监测数据,预防医学研究更需要比较长年度的相关数据作为依据,做出针对性的统计分析。因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行业务档案分级管理有助于业务工作的开展。

1.建立管理网络是通过中心、科室的管理而实现的。由主管中心主任牵头、各科长参加的全中心档案管理委员会,负责业务档案工作的领导、规划的总体要求,制定业务档案的各项管理制度,除管理中心业务档案外,还要指导科级业务档案管理,以保证业务档案的完整性,提高信息利用价值。

篇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244-02

我国的卫生防病与监督体制改革在二十一世纪的第一个春天正式拉开序幕,各级卫生防疫站被分步骤的撤消和重组,组建了自上而下统一的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即卫生监督所,成立了预防保健服务科研机构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由此,卫生防疫站面临着从职能、机构到人员的大调整。而建立在原有职能、机构、人员基础上的档案工作也无疑面临着改革和挑战。档案工作人员应从哪些工作入手,积极配合和支持改革,是一个急需研讨和解决的问题。

随着档案工作的升级发展,如何提高档案编研工作,深入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已成为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我中心在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时,在突出疾病控制专业特色上做文章,使编研材料有很强的专业性、实用性,受到业务人员的欢迎和好评。在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要开发有疾病控制特色的档案编研材料,主要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1编研工作的主要对象为中心的业务档案

卫生防疫站卫生监督执法职能划转到卫生监督所,组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不是职能的萎缩,而是职能的拓展。由原卫生监督带动卫生监测转向以卫生防病为主,其职责也由原承担全县主要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拓展到预防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职业病和对突发疫情的调查处理。疾控中心还将以科研为先导,以技术服务为手段,重点加强卫生监测、检验技术服务、健康教育、预防医学科研和教学等工作。单位职能的变化和拓展必然导致与单位职能息息相关的档案和档案工作发生相应的转变和调整,都必将随着疾控中心新业务新技术的出现而产生新的内容,如业务档案的收集范围势必要扩大,档案的分类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由于疾控中心将以检验技术服务作为主要收入手段,检验检测质量控制就成为关乎疾控中心生存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为配合此项工作,就要求档案人员更经常地深入科室第一线,加强相关的技术材料如卫生检验检测技术报告、检验设备管理等技术材料的立卷指导。

疾控中心在以开展卫生防病为中心的各项工作中,形成了大量的文书、业务技术、科研、基建、设备、会计、教学、声像、实物等档案材料。但由于疾病预防控制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而记录此项工作的主要载体――业务档案,也就具有了极强的专业性。此外,疾病预防控制在业务上又具有连续性的特点,对病情流行规律的认识以及在开展卫生监测的过程中,都必须以业务档案为依据。因此,在开展档案编研工作时,应首先从业务档案入手,编研材料才可能有专业特色,才能更有效地为中心开展卫生防病、卫生监测工作服务。

2围绕业务上的主要任务进行选题

档案工作人员应关注卫生防病事业的改革进程,档案工作要有前瞻性的安排。应主动关心和了解有关信息,对档案工作可能因改革而做哪些调整,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目前防病保健体制的改革并不是一步到位,还需一个渐进的过程,正处在不断探索、实践、逐步完善之中,我们更要随着改革的进展,新的机构的出现、并入和人员的分流,积极思考由此引发的档案全宗的设置、分类大纲和编号方案的调整等方面一系列的改变,同时还要着手进行档案相关工作制度的修改和档案兼职人员队伍的重建等项工作。

疾控中心的档案编研材料要把好选题关,要有疾控专业特色。选题应围绕和反映单位的中心工作和主要业务活动。脱离业务工作的选题,就谈不上编研材料的专业性。为此,档案人员应做到两个心中有数。

2.1要对单位的中心工作心中有数。在开展全年的档案编研工作之前,先要摸清单位档案利用需求的趋向,以此来确定编研选题,从而确保编研材料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单位实际工作的需要。档案的利用往往都围绕着单位的中心工作。因此,只有了解和掌握单位的中心工作,才能对当年的编研工作的开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确保编研选题在大的方向上与单位的中心工作保持一致,不偏离利用需求,更好地服务于中心工作。如我中心近年来的中心工作是为申报省市级二级站评审做准备工作,而等级站评审标准要求出具近年的监督检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对此,档案室及早做出反应,在制定编研计划时,就安排编制反映这一内容的编研材料,为及时满足全中心的利用需求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2对单位各项业务的工作内容心中有数。疾控中心的主要业务是开展传染病、地方病的预防和管理以及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劳动卫生的卫生检测工作。档案人员在具体做各专业对口的编研计划时,应针对以上各业务工作的特点和内容来确定编研材料的题目和适合的类型。因此,档案人员应经常深入科室,广泛地与业务人员交流,了解各科工作职责和范围,熟悉各科业务工作的流程和具体内容,从中掌握各科业务人员的档案利用需求。此外,还可通过在借阅中开展利用登记、发放利用意见表和分析利用效果等形式,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业务人员的利用需求。这是确保编研选题具有专业性并能符合业务需求的重要环节。

3大力开发深层次的档案编研材料

档案部门在分析利用需求的基础上,针对室藏档案的内容和特点,可以开展多种层次的编研加工。如各疾控中心的档案中有历年来国务院、卫生部及本省、市政府颁发的关于传染病管理及四大卫生的法规、条例、程序及业务技术规范,而疾控中心在履行其职责时必须依据有关的法规条例进行。档案部门如能编制相关的业务依据性文件汇编,就会十分有效地满足业务工作的需要。

卫生防病业务是一项连续性很强的工作,在开展疫情的分析预测,制定防治策略以及卫生监测的过程中,常常需要掌握和对比上一年度的监测数据,特别是在开展预防医学科学研究时,需要以较长年度的相关数据做参考依据。因此,档案部门如将分散在各年档案中的监测数据集中起来,做出有针对性的统计和分析,就可以使档案的利用变得更系统、更直观,就可以极大地节省业务人员的时间。这就要求档案人员对档案信息除进行上述初次加工外,还应将编研工作的重点放在能系统地提供高度浓缩的档案信息的二、三次加工产品上。从实践中看,根据各专业口的需要,开专题性的统计分析更为适宜。如我中心所编制的“2006-2008年通榆县公共场所卫生监测结果分析”,这类编研材料经常地被业务人员应用于科研、专题调查等实际工作中,显示了很强的实用性。

档案人员在编制专题性统计分析材料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3.1要积极争取业务部门的配合:档案部门根据所选题目,以中心藏档案为依据,在完成对各年度相关数据统计后,可交予业务科室,由专业人员做出分析性报告。这样的编研材料既内行,又有一定的深度。

3.2统计分析时间跨度要大:统计分析材料的时间跨度越大,越能揭示出规律性、本质性的信息,越能有助于业务人员认识和总结疾病流行规律及公共卫生发展趋势。如果所跨年度过短,就没有多少实用的价值,不能为凑编研材料的数量而忽视编研材料的实用性。

3.3统计数据应真实、准确、完整:编研不是杜撰,它必须以档案材料为依据,是在分析档案原件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选题对数据进行取舍。因此,如实地采用档案数据,是决定编研质量及可靠程度的前提。有时,某个编研题目所需数据不能从档案上直接得来,就需要档案人员认真研究档案材料,找到相关的数据进行计算而得出,不能图省事而主观杜撰。另外,数据必须要准确完整,不能随意遗漏,要保证所采用的数据能系统全面地揭示编研材料的主题。要根据数据间的有关联系进行分类,同类项目才能进行有关的计算。计算要正确,并要经过复核。

3.4形式应新颖生动:编制专题性统计分析,往往以表格、数字、文字为主,形式比较单一刻板。我们可采用计算机丰富的图表处理软件和打印技术,使编研材料做到图文并茂,色彩鲜艳,生动直观,新颖好看。

4档案人员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

篇4

【关键词】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

1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现状

1.1用人单位对职业病防治不重视

我国一些用人单位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落实不到位,忽视了对产生危害的生产设备设置防护设施;没有意识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忽视了对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检查;防治监管不够到位,危害了劳动者的健康利益。虽然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防治工作至今没有受到社会广泛人民的关注,相关的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导致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

1.2防治部门监管不到位

虽然我国已建立职业病防治法,但是职业病防治相关的监督部门职责不明确,目前国内很多省份职业病监督还是卫生部门负责,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缺乏统一的协调性,职能交接进展较慢,职业病防治工作机制至今仍未完善,导致我国对职业病的预防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职业病防治的进程。

1.3生产设备落后

目前我国同外国相比生产设备较落后,这也是导致职业病频发的重要原因。国外生产大多数为机械化、自动化,工作接触危害机会小,而国内大多数行业为人工操作,生产设备自动化程度低,故接触危害因素机会大大增加,从而职业病发生机率增加。

1.4劳动者本身的问题

职业健康监护的权利主体是劳动者,其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①健康检查意识差,甚至不知道健康检查是其应该享有的权利,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不主动参与职业健康检查;②很多劳动者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寻求法律救济措施,使属于其的权利得不到保障;③职业卫生检查时过于被动,不积极主动争取,调换工作单位或解聘后劳动者不主动向用人单位索取健康监护档案,这给日后的职业病诊断鉴定带来一系列问题和困难。

1.5忽视急性中毒情况

国内很多企业忽略生产过程中急性中毒情况,例如家具行业,有调漆、喷漆过程中,如溶剂中含有苯等有毒化学物质,在通风不良或大量泄漏工人没佩戴防护用品等情况下,工人吸入大量有毒化学物质而发生急性中毒,情况严重会导致死亡等现象。

2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对策

2.1完善立法,严格执行

在一些发达国家,如日本、韩国、法国,职业病发病数量明显低于我国。因此,监督管理部门应该依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订严密的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并严格执行,明确各自职责分工,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

2.2完善防护及应急设施

一是,革新工艺,落实防护设施设置。希望国家大力发展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并能给予企业一定资金支持,革新工艺、革新设备,从源头控制职业病因素产生,落实职业病控制三级预防;针对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设备必须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并保证其正常运行。二是,加强应急演练培训,完善应急设施设置。针对生产过程有可能发生的急性事件,制定对应的应急预案,实施演练,并能根据演练过程中问题进行完善。如使用有机溶剂企业,应设置应急冲淋洗眼装置、有毒化学物质报警装置等相关应急设施。

2.3加强宣教,提高职业人群的认识

职业病防治知识缺乏是造成职业病多发的主要因素,因此,对劳动者进行必需的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杜绝职业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各级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应重视职业病防治宣教工作,经常开展宣传咨询、组织专家答疑,用人企业要以宣传栏的形式宣传职业病防治的相关知识,要明确职业病防治过程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负责职业病防治培训,增强劳动者的防治观念,提高其对职业病防治的认识,了解职业病防治的重要性,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

2.4严格落实职业病危害评价制度

职业病危害要以预防为主,治疗要从源头抓起,职业卫生审批程度对此起到关键作用。新、改、扩建、技改项目要切实贯彻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入使用即”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确保投入生产后的建设项目符合使用规定,《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作场所,每一年委托有职业卫生资质服务机构进行至少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对部分漠视法律、法规的职业病高发病率的企业,要依法查处,各级政府要大力支持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责,优化执法环境,帮助解决执法过程中的困难。

2.5加强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1)严格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加强职业健康检查管理工作,严格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严禁职业禁忌证人员上岗作业;严格按《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相关要求处理在岗期间职业健康问题。(2)加强个人使用防护用品。佩戴管理严格管理工人在检修印刷机、表处机、变配电设施时防护用品的佩戴,防护效果差时应及时更换。严格管理使用气枪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佩戴护耳器,其他人员在进入噪声工作场所的人员均需佩戴护耳器。(3)警示标识及告知。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及中文警示说明应张贴在醒目位置,若标识褪色掉落应及时更换。告知宣传栏须完善告知内容,如工作场所可能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危害后果、意外接触后的应急处理、提供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的穿戴规范、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等。(4)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应纳入公司年度预算之内,由专人管理,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擅自挪为他用。专项经费应包含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维护费用、个人防护用品管理费用、应急救援设施维护费用、职业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费用、职业病危害检测费用、职业卫生宣传和培训费用等。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档案要求完善职业卫生档案。

篇5

现在,我向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14次会议报告我县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政府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情况,请予以审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颁布实施6年多了。在县委领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监督支持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指导下,我县职业病防治工作依法有序开展。去年8月份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我县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情况。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县政府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我县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加强领导,广泛深入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活动

我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围绕县委“建设新型工业县”的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职业病防治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县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 13个部门领导组成成员的“**县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各成员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要求各部门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共同推进职业病防治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各乡镇人民政府也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辖区内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职业卫生法制意识。一是强化领导干部职业病防治意识,在全县领导干部儿童血铅防治知识讲座上,特邀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缪剑影,为全县正科级以上领导干部宣讲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了领导干部的职业病防治意识。二是强化业主职业病防治意识,在全县涉矿企业整治动员大会上,*县长就职业病防治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极大增强了业主的职业病防治意识,有效推动职业病防治工作。在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乡镇**镇,县卫生局专门召开了**镇涉矿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动员会,会上为业主进一步宣传职业病防治知识,明确了职业病防治措施。三是强化劳动者职业病防治意识,在4月份开展了“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为企业免费发放《职业病防治法》挂图200多张和宣传单20xx余份,让劳动者熟悉《职业病防治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二)、摸清底子,为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经摸底调查统计,目前,我县有职业病危害企业423家,在职员工2万多人,其中职业危害较大的企业有164家,接触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达4000多人,职业危害因素有粉尘、噪声、铅、有机溶剂等,涉及的行业有采选矿、石粉、蓄电池、化工、木制品、纺织、水泥、水电、皮革制品、家具和石材等生产加工业,主要分布在城关、**、**、**、**等乡镇。

(三)、强化部门协调,落实职业卫生“三同时”,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发生

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环节。我县按照县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去年我县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取得突破,完成1家企业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今年5月份对总投资达1.5亿元铅冶炼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进行了检测评价,并将组织专家组进行竣工验收,同时将对拟新上的锌冶炼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进行审查;年底前完成对**公司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检测评价。

(四)、加强监督管理,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

根据省卫生厅《**省20xx年职业卫生、放射卫生重点监督检查计划》,结合我县职业病危害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对辖区内非煤矿山、化工、冶金、矿产、木制品加工、皮革、放射等重点行业进行监督抽查,使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

1、强化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为做好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及时了解掌握职业病危害情况,更好地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县政府办公室专门印发《关于做好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的通知》(*政办[20xx]128号)文件,把职业病危害申报的部门工作,提高到政府行为的高度来抓,强化各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职责,明确要求各乡镇应在20xx年底前完成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冶金、矿产、木制品加工、皮革等重点危害行业的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其他行业的应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目前,我县已申报职业病危害企业有151家,其中放射装置26家、涉及粉尘、毒物、放射性同位素125家,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工人共2280人,存在严重职业危害因素是:铅及其化合物、粉尘、噪声、“三苯”、一氧化碳、甲醛、硫化氢等。

2、加强对用人单位健康监护的监督管理。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的规定,县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涉矿企业职工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的通知》(*政办[20xx]157号 ),加强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职业性健康检查的监督管理工作,积极开展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健康检查工作。去年全县完成职业性体检1285人次,其中上岗前490人,在岗795人次。比20xx年的职业性体检510人增加了775人。今年已完成体检165人,已有6个企业预约体检。我县岗前体检工作在一些企业得到较好贯彻,说明了这些企业职业病防治意识已得到较大提高。

3、开展专项整治,落实职业病防治措施。县卫生局开展对全县涉矿企业(含石粉厂)职业卫生专项整治活动,督促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做好以下几个方面职业卫生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健全职业卫生档案。二是督促健全职业卫生管理组织机构,设置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三是落实工作场所职业危害警示、告知制度,配备有关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并保证其正常使用。四是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制度和职业卫生档案等。对不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企业提出监督整改意见。在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乡镇——**镇,还专门召开了**镇涉矿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动员大会。去年11—12月份,由卫生监督人员12人分成三组,出动车辆3辆,对全县各乡镇的涉矿企业职业卫生专项整治。在梅仙、坂面、联合等6个乡镇,完成监督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86家,制作现场监督检查笔录86份,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86份。

今年4—5月份,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组织4名卫生监督员,出动车辆1辆, 到5个乡镇对去年县人大执法检查的26家企业再次发出了职业卫生整改意见。现已有6家企业的110名员工参加了职业健康检查,有4 家企业已预约安排7月份体检。部分企业已组织员工开展了职业卫生培训,并为职工发放了防尘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4、开展石粉厂专项整治。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11个职能部门组成的整治领导小组。第一批高速公路沿线22家石粉厂整治,其中6家被责令停产关闭,16家于去年12月份完成安装除尘设施改造; 第二批36家石粉厂于今年3月份完成改造,整治后车间的粉尘浓度全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五)、理顺体制,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水平和监管水平

20xx年12月6日,**县委机构编制委员会下文成立了**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人员编制21人,设置专门科室负责职业卫生监督工作,从事职业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有4名。已有2名卫生监督员参加了省职业病与化学中毒预防控制中心举办的为期5天全省职业卫生监督专业培训班,提高了卫生监督人员的执法水平。

去年9月份,原县卫生防疫站(现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健康检查资质顺利通过市卫生局组织的专家组现场考核,11月获得省卫生厅批准,已取得职业健康检查资质。

二、存在问题

1、业主职业卫生法制意识较薄弱,部分业主认为该企业职业危害较小,不会造成职工患职业病,少数业主甚至还认为不存在职业危害,不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2、部分业主认为对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增加企业经济负担,不愿组织职工进行体检。

3、目前,我县只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取得职业健康检查的资质,大部分乡镇企业的职工体检无法在当地乡镇卫生院进行,因此也加大企业的成本。

4、劳动者的个人防护用品及职业危害警示标识还很不完善。

5、作业场所的卫生监测与评价要由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单位进行,目前我县尚无有资质的单位,只能协助企业邀请市级疾控中心来开展,这项工作面广而且难度较大。

三、今后工作打算

1、继续加大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的良好氛围。拟在7月份召开全县企业业主职业病防治会议,提高业主职业病防治的责任意识;利用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小读本等多种形式,开展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以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为重点,以建立职工健康档案为突破,以作业场所卫生检测评价和职业病危害申报为辅助,继续按照“职业卫生整改计划”重点加强对职业危害大的企业进行执法检查。坚持“教罚结合”的原则,对拒绝履行职业病防治法定义务的企业将依法给予处罚。

篇6

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控制源头、综合治理”原则,最终达到控制职业病危害、减少职业病发生的目标。

二、职责分工

(一)卫生部门职责

1、对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职业病危害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2、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进行卫生学职业病审核、评价;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审查和竣工验收。

3、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建立的各项规章制度和职业卫生档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对用人单位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查处违法行为。

5、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二)劳动保障部门职责

1、监督检查企业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执行期间,对工作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合同中标明。

2、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观念和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三)社会保险经办部门职责

加强对劳动者工伤保险的监督管理,确保劳动者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四)公安部门职责

配合有关部门,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其他涉嫌违法犯罪行为的,要依法严肃处理,并积极向企业宣传《职业病防治法》。

(五)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职责

1、监督检查用人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对职业危害事故进行调查,对有关违法违规行为予以处罚。

2、组织指导、监督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开展职业卫生安全培训工作。

3、组织查处职业病危害事故和有关违法违规的行为。

4、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工作场所进行检测。

(六)环保部门职责

1、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排放污物、污水、污气等污染环境行为进行查处和整治。

2、加强《职业病防治法》宣传教育,增强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观念。

(七)工商部门职责

1、对已经取得营业执照但违反《职业病防治法》的企业,由卫生行政部门建议工商部门视情节采取吊销、注销等措施,停止其经营行为。

2、积极向用人单位宣传《职业病防治法》,增强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意识。

(八)发改委和经委职责

1、会同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对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预评价报告未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不得批准该项目建设。

2、向建设单位宣传《职业病防治法》。

(九)税务部门职责

1、对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缴税和发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2、积极宣传《职业病防治法》。

(十)总工会职责

1、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情况进行群众性监督检查。

2、对用人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

3、开展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

(十一)各镇区职责

1、未经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对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新建项目不予申报。

2、对辖区内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进行摸底调查,统计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

3、督促用人单位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督促用人单位妥善安置疑似职业病人员和职业病患者。

4、对辖区内用人单位进行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

(十二)用人单位职责

1、设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并成立相应组织,配合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建立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5、建立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制度。

6、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企业法人目标管理责任制。

7、确保职业病防治管理所需经费的投入。

8、及时申报职业病危害项目。

9、建设项目预评价必须经过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批准。

10、建设项目竣工后必须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

11、不生产、不经营、不进口和不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12、不得隐瞒使用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

13、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明显标识和警示。

14、放射工作场所必须配置报警装置。

15、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要有中文说明。

16、不得接受不具备职业病危害防护条件的作业工程。

17、有毒物质的包装有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8、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浓度要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19、生产布局合理,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

20、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21、由专人负责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按照规定定期对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将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向所在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

22、在醒目位置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危害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措施。

23、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标明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后果和防护措施、待遇。

24、职业病防护设施齐全有效,制定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施。

25、按标准配备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及时维护、定期检测职业病防护设备及应急救援设施,制定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演练。

26、按照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禁止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从事其禁忌的作业,调离并妥善安置有职业健康损害的劳动者。

27、禁止使用童工。

28、对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29、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管理人员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对上岗前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定期对在岗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

30、及时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报告职业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积极安排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鉴定,如实提供职业病诊断、鉴定所需要的资料。

(十三)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1、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职业病防护用品。

2、积极参加职业卫生教育、培训。

3、要求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4、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防护措施。

5、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防护设施和改善工作条件。个人必须按规定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

6、对违反《职业病防治》等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命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用。

三、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内容

职业病防治工作以全市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工矿企业为主。如矿石开采和加工、金属冶炼和加工、箱包及鞋业制造、家具制造、镁制品行业等。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用人单位存在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项目的,应当及时、如实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申报,申报时应提交《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表》及有关材料。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职业病危害项目管理档案(本方案所称职业病危害项目是指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按照卫生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确定)。

(二)建设项目

建设项目是指(新建、扩建、改建)厂区车间、设备改造、土木建筑、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安装调试的项目工程。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应该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向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决定,书面通知建设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可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监督检查,建设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督检查并接受合理建议。建设项目竣工后,由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价,建设项目验收审查合格的发给建设项目审批意见书。

(三)职业健康监护

篇7

[关键词]铸造;职业危害;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340-01

0 绪论

自2002年以来,随着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公司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增加,职业健康管理不断加强,但由于铸造生产场所的特殊性,职业危害防治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近两年有职业病高发趋势,还需要不断重视和认真加以解决。本文就铸造车间职业危害的防治作简要分析。

1 近年来职业危害防治工作

1.1 职业危害防治主体责任进一步得到落实

(1)成立管理机构,确定了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成立了职业病防治机构,配备有专职职业病防治人员,加强领导,明确了职责分工和职业危害防治日常管理。

(2)建立和逐步完善了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档案:制订了《职业安全健康教育管理办法》、《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管理制度》、《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办法》、《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等,并严格执行制度。

(3)基本完善了职业危害防治设施:保证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也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如新建的有箱车间对熔炼、浇注、砂处理等工序均设置了除尘设备,增设通风设施保证其通风效果。

1.2 加强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体检工作

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现场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13年-15年进行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其中设检测点128个,检测项目包括苯酚、甲醛、镉、铅尘、电焊烟尘、煤尘、矽尘、噪声、高温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检测率100%。每年组织接触职危害因素的人员进行电测听、肺功能等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1.3 加强职业危害宣传培训工作

加强职业危害防治宣传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新员工入职前进行职业病危害告知,并在职业危害告知书上签字;每年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均告知本人;现场张贴各类职业危害警示牌;开展《职业病防治法》 “宣传周”活动等。通过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普及职业健康知识,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 提升了从业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防护技能。

2 职业危害防治存在问题及防治建议

2.1 职业危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尽管职业危害防治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铸造行业的特殊性,工人流动性大等特点,在职业危害防治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认识不够:目前铸造车间还存在这样的思想认识,觉得职业危害是长期的,缓慢的,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对职业危害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2)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管理不到位、制度落实有差距:目前职业危害防治还存在专业技术人才不足、管理水平还不够高、制度执行还不到位等;建立的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与公司实际联系不够紧密,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3)老的铸造车间历史欠账太多:个别熔炼炉、射芯机等产生粉尘没有安装除尘设施,防尘洒水设施安装数量不够;部分除尘设备老化,年久失修,防护效果不好等

(4)职工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部分职工对职业危害认识不够,对职业危害造成的后果、职业病防护手段缺乏足够的了解,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淡漠,存在违章作业现象;一些员工觉得麻烦,没养成使用防降尘设施的习惯,在生产过程中不佩戴防尘口罩,不佩戴耳塞等。

(5)劳务派遣人员的职业卫生管理存在疏漏:《职业病防治法》第八十六条第二款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目前存在有的劳务派遣单位没有对其人员进行入职前的职业健康体检、无专人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没有为劳务派遗人员配备必要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耳塞等现象,可能出现劳务派遣人员在本公司从业过程中诊断为职业病却无法撇清责任的事件。

2.2 职业危害因素防治工作的建议

做好铸造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要坚持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落实

(1)提高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及专业管理人员,都要切实加强对职业危害防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积极宣传国家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关于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促进铸造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范化。

(2)不断落实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责任:各级领导干部及专业管理人员制定企业职业危害防治规划,健全防护设施、配置检测设备、落实检测制度;加强对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预防知识教育,定期进行职业病健康检查,发现劳动者存在健康损害的,立即进行相关治疗和工作调动;督促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实记载并监护好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状况;

(3)切实保障职业危害投入:认真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规章、标准、规程,保障投入,确保作业环境和防护达标;提供专门的防护设备和个体防护用品;定期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评价,健全和完善职业病防治设施。

(4)进一步加强职工自我保护意识:针对一些职工对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还不甚熟悉、还不能熟练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辨识方法等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职业危害教育,使职工充分认识到职业危害防治的重要性和防治方法,自觉做好自我保护工作。

(5)加强职业危害的统一管理:一是必须将劳务派遣人员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履行职业卫生监管保障责任;二是在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协议时,必须明确双方的安全生产包括职业卫生方面的责任,以便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够明确界定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责任。三是被派遣劳动者被派遣到公司之前可能到多个用工单位从事过有毒有害作业,因此必须要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发现职业禁忌人员不允许从事所禁忌的作业,避免出现在本公司从业过程中诊断为职业病却无法撇清责任的事件。

3 结语

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保护广大职工身体健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关键是要不断增强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健全和完善防范机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强化措施、 严格落实,扎实做好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确保铸造职工健康地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A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16年9月1日实施).

[2] 《铸造防尘技术规则(GB8959-2007)》.

篇8

职业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为职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保障职工获得相应的职业卫生保护,依法为职工交纳工伤社会保险。积极推广、应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限制使用或淘汰职业病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材料,公司安全管理科设专人负责各在建工程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情况监督,加强对职工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在各在建工程普及职业病防治的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对防治职业病成绩显著的科室和人员给予奖励。

各在建工程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加强职工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设置安全管理科为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职工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在各在建工程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情况。在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警示标志,在施工现场配置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对职业病防护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进行经常性的维护、检修,定期检测其性能和效果,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使用期间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一旦发现职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时,立即采取相应治理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经治理后,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方可重新作业。对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向施工人员提供相关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信息。与职工订立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隐瞒或欺骗。按“三级教育”的原则对职工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职工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职工,公司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位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一、接触各种粉尘,引起的尘肺病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水泥等易扬尘的材料的存放处、使用处的扬尘防护,任何人不得随意拆除,在易扬尘部位设置警示标志。

2、个人防护措施:落实相关岗位的持证上岗,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扬尘防护口罩,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工人作业场所的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检查个人扬尘防护措施的落实,每月不少于一次,并指导施工作业人员减少扬尘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二、电焊工尘肺、眼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为电焊工提供通风良好的操作空间。2、个人防护措施:电焊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佩戴有害

气体防护口罩、眼睛防护罩,杜绝违章作业,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项目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工人作业场所的通风情况,个人防护用品的佩戴,8小时工作制,及时制止违章作业。

三、直接操作振动机械引起的手臂振动病 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2、个人防护措施:机械操作工要持证上岗,提供振动机械

防护手套,采取延长换班休息时间,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警示标志的悬挂,工人持证上岗,防震手套佩戴,工作时间不超时等情况。

四、油漆工、粉刷工接触有机材料散发不良气体引起的中毒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加强作业区的通风排气措施。

2、个人防护措施:相关工种持证上岗,给作业人员提供防护口罩,采取轮流作业,杜绝作业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良好通风,工人持证上岗,佩戴口罩,工作时间不超时,并指导提高中毒事故中职工救人与自救的能力。

五、接触噪声引起的职业性耳聋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作业区设置防职业病警示标志,对噪音大的机械加强日常保养和维护,减少噪音污染。

2、个人防护措施: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劳动防护耳塞,采取轮流作业,杜绝施工操作人员的超时工作。

3、检查措施:在检查工程安全的同时,检查落实作业场所的降噪音措施,工人佩戴防护耳塞,工作时间不超时。

六、长期超时、超强度地工作,精神长期过度紧张造成相应职业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提高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为职工提供良好的生活、休息、娱乐场所,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2、个人防护措施:不盲目抢工期,即使抢工期也必须安排充足的人员能够按时换班作业,采取8小时作业换班制度,及时发放工人工资,稳定工人情绪。

3、检查措施:工人劳动强度适宜,文明施工,工作时间不超时,工人工资发放情况。

七、高温中暑的预防控制措施:

1、作业场所防护措施:在高温期间,为职工备足饮用水或绿豆水、防中暑药品、器材。

篇9

【关键词】危机 调查;职业病;医院;因素

随着社会人群乙肝的高发和结核病、艾滋病、梅毒等发病率的快速上升,医务人员正面临着极大的危险性,职业病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和关注,要健全职业病防治体系,要加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每个县都要有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机构。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申请职业健康检查资质。

1 医院职业病的危机因素

目前,很多综合医院在开展职业健康监护工作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工作难点及问题:

1.1 对职业病的重视不够

由于医院竞争环境危机,在医疗服务中,关键在于政府通过制度保持医疗服务的公平和效率,改变 职业病 防治工 医疗服务需求。政策有法不依,执法 不力,对原始资料进行认真检查,存在资质准入不严格等 问题,技术标准缺乏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不清

不同的医院可能存在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同一岗位也可能同时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综合性医院以病人为主要服务对象,临床各专科医生对职业病危害因素不了解,在缺乏工作场所的情况下,无法及时准确地判断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致使职业健康检查的目的无法达到。

1.3 职业健康检查技术水平不高

医院普通体检医师一般从相应各专科医师轮流参加。对职业健康检查缺乏后续健康教育,职业健康检查与普通体检设施相同,体检医师在工作中更容易使用不合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体检,造成职业职业健康检查质量下降。

1.4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不到位

职业健康监护通常对受检企业情况缺乏把握,没有对检查结果做出客观的群体评价和个体评价的能力,职业健康检查后职业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不到位。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不能达到保护劳动者群体健康的目的。

二导致发生职业病的因素。 在职业病中按导致发生职业病的危险因素分可分为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空气污染、其它相关因素。基层医院不同人员发生职业病最多的分别是护士、医生医护人员发生率高,是由于侵入性操作及接触利器的机会较多,医院工作人员最危险因素是利器损伤、皮肤黏膜暴露、手污染。其深层的原因是因为基层医院工作人员缺乏职业防护知识意识,没有严格落实标准防护措施。

2 防护措施

(1)加强职检医务人员培训,专业技术要优化人才结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服务质量。因此对所有体检工作人员均应进行上岗前培训,加强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防护意识,为了减少职业的发生除了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外,更重要的是加强防护培训。护理人员标准预防知识缺乏,对那些体液有传染性知晓率低,防护意识淡薄。让体检工作人员掌握各种作业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禁忌证。对所有参与检查的医师明确个人职责和服务细节。

(2)建立职业健康监护系统,系统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连续性地监测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分析医务人员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涵盖了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要加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建立要有具有职业病诊断能力的机构,每个医院都要有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机构。建立安全防护组织机构。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制定全面的监测计划 ,每年标定一次全面的应急预案防护管理及工作人员的管理。

3 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体系

(1)重视设备管理和实验室质量控制,将职业健康检查的体检质量控制纳入医院质量控制部门的正常工作。按照要求要求企业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并针对其异常情况与企业协商拟定合适的职业健康教育方案加以干预,实施后续职业健康服务。

(2)强化职业病医院的职能,加强组织模拟演练,验危机处理能策、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财政投入,分明确其公益性,培养高素质的医院危机管理人才队伍,建立符合职业病医院的科学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将职业健康监护费列入社保范围,有效规避和化解危机,建立科学、有序的医院经营管理办法,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是规避风 险与危机的有力措施。

4 保证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让职 业卫生管理形成多元合力共治 ,持续改进机制, 防患于未然 。加快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监管“ 和“ 脱节 ” 真空” 摒弃地方保护主义,创造法规提高各类医务人员的危机反应能力,创建良好的职业病防治秩序和环境 。

参考文献

[1]李小英.王绿环.护理人员员标准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调查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53:50.

[2]张彦.对“标准预防”的认识和体会[J].护理杂志20032(08):72.

篇10

职业病防治应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本刊讯 近日,卫生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贯彻落实《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2009年~2015年)》。通知提出,职业病防治应纳入当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关指标和主要任务应列入政府绩效考核体系。

通知要求,各地应加快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网络建设。每个省(区、市)都要有省级职业病防治机构,每个地市都要有具有职业病诊断能力的机构,每个县(区)都要有具有职业健康检查能力的机构。要加强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地市级以上卫生监督机构要成立专门的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科室,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要有适当比例的监督人员专门负责职业卫生、放射卫生监督工作。要不断改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现场快速检测、执法取证以及通讯、交通设备和工具,保障其工作经费,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主动与财政、劳动、安全监管、工会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和协调,形成多部门职业病防治长效机制。

卫生部叫停皮下埋植纳曲酮戒毒

本刊讯 近日,卫生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停止开展皮下埋植盐酸纳曲酮治疗吸毒成瘾术。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盐酸纳曲酮的使用剂型为口服,皮下埋植盐酸纳曲酮改变了药物的给药途径,但未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临床。

通知要求,各地戒毒医疗机构(含设立戒毒治疗科室的医疗机构)立即停止开展皮下埋植盐酸纳曲酮治疗吸毒成瘾术,不得继续收取与之相关的治疗费用。各地各类戒毒医疗机构不得与戒毒治疗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治疗方法的广告。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立即组织对辖区内戒毒医疗机构违规开展皮下埋植盐酸纳曲酮治疗吸毒成瘾术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清理整顿工作,并将有关情况于2009年8月15日前书面送报卫生部医政司。

广东:加强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管理

本刊讯 近日,广东省卫生主管部门出台相关规定,要求加强对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要求广东省内所有从事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本实验活动的一、二级实验室,均需实行备案管理。现已建成并开展实验活动的一、二级实验室,必须在规定施行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备案工作。该管理规定将于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

该规定要求,一、二级实验室需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明确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分工与责任,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建立生物危害评估制度。同时要求,对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标本及菌(毒)种的运输、接收、登记、保存,实验操作,废弃物的处理,实验室感染应急处置预案,安全保卫,生物安全柜和高压蒸汽灭菌器等生物安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等,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技术规范。

此外,还要求建立相关档案,记录实验室活动情况和生物安全监督情况,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20年;建立工作人员上岗考核制度和严格的实验室人员及项目准入制度。

北京佑安医院建甲流电子病历 方便异地随访会诊

本刊讯 日前,北京佑安医院率先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电子病历系统,此举使病历内容更充分,检索更方便,并且有利于远程会诊。

与传统病历相比,佑安医院的甲型H1N1流感电子病历系统内容更全面,不仅能记录病史、病程、诊疗情况等,还可以记录CT、核磁、超声等影像图片和声像动态,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地了解病人病情,还可以迅速检索查询。

此外,医务人员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远程存取病人病历,并能实现异地远程会诊、异地随访,展开网上疑难病例讨论等,提供了快速、便捷、准确的病人资料。在急诊时,电子病历中的资料可以及时显示在医生面前,为抢救生命赢得了宝贵时间。

医学前沿

生物医学界破解日本血吸虫基因之谜

本刊讯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全文发表了由上海科学家领衔的“日本血吸虫基因组和功能分析协作组”的最新成果。该协作组经过5年奋战,终于完成了日本血吸虫基因组测序和基因功能分析工作。这是国际生物医学界首次破解多细胞人体寄生虫的基因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