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范文
时间:2023-06-05 18:0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的科研素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数学建模;科学研究素养;数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O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10303
引导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当今高等教育公认的改革和发展方向之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发展导向。提倡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就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科研问题,使其在本科阶段就感受到前沿科学研究的氛围。
作为大学生竞赛之一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经走过了它的第20个春秋,成为全国高校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20年来,数学建模竞赛坚持“创新意识、团队精神、重在参与、公平竞争”的宗旨,按照“扩大受益面,保证公平性,推动教育改革”的工作思路,影响力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重大品牌竞赛项目[1]。本文笔者拟在十余年参与指导数学建模竞赛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就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谈几点感想。
一、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内涵
2005年7月29日,钱学森老先生曾向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指的就是培养学生具备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的能力,最终目的达到能培养进行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人才。
根据相关学者关于科学研究素养的评述[2],同时结合自身从事科研的经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即科学研究素养,至少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资料检索的能力;第二,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另外,从事科学研究,还需要具有坚持的毅力、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等不可缺少的精神气质。
二、数学建模培训形成科学研究素
养的初步基础
大学数学学习主要是学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现代数学基础,缺少直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途径。而数学建模正是架设实际问题与数学之间的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它不同于传统的求解数学题,而是针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计算机编程计算,回答问题;对参与的学生在数学知识、计算机编程等方面要求甚高,一般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参与数学建模竞赛。
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包括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和实际案例应用分析,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各高校在数学建模培训方面开设的课程不尽相同,但都包括如下几个专题模型:优化模型、统计模型、微分方程模型、离散模型(层次分析法、图论等)、随机模型、其它模型(模糊数学、灰色系统等)[3]。
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培训,学生学习常见的应用数学方法,进行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形成对于实际问题初步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知识和方法储备,完成科学研究素养培养的第一步。
三、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全面提升科
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本身就是一项科学研究活动。举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4]。数学建模竞赛以下几方面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
(一)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来自于生产实际,由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生活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简化加工而成,非常具有实用性和挑战性,而且事先没有设定标准答案,留有充分余地供参赛者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2010年的“储油罐的变位识别与罐容表标定”、“输油管的布置”;2009年的“制动器试验台的控制方法分析”、“卫星和飞船的跟踪测控”;2008年的“数码相机定位”、“地面搜索、――每一道题都紧扣当前社会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既具有时代意义,又是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一次正面考察,更是一次难得的提升机会。
(二)参与数学建模竞赛的过程就是科学研究的过程
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竞赛,在确定选题以后,就需要完成相关文献检索、问题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结果检验、论文撰写等工作,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从事科学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需要解决问题的难度符合从事科学研究的要求
一般的数学建模题目,不同于大学基础数学中的计算或者证明一道数学题,只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加上一定的推理就能完成。很多问题都是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都是很复杂的。并且,从求解方法上来看,常规方法、经验模型往往都不能很好的解决回答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缘于经验模型,但高于经验模型”,所以对于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四)数学建模竞赛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意志的锻炼正是科学研究所需要考验的
数学建模竞赛的3天时间比一般考试时间都长,而且工作任务重,需要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最大可能的完成问题的解答。因此,对于学生个人的意志,特别是毅力的考察极为重要,只有坚持到最后的同学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这一点,跟从事科学研究也是所必须的。
四、吸收学生参与数学建模相关科
研项目检验和完善科学研究素养 数学建模竞赛只是大学生学习中的一个驿站,不是终点。参加过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在个人建模、编程及论文写作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能力提高。进一步引导参加过竞赛的学生通过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或者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应用数学建摸的方法从事科研项目研究,实现对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检验和完善[5]。
以我校为例,我校在地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对于参加过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同学,不少老师积极主动的吸引其中优秀学生加入科研项目,完成地学数据相关的数学建模工作,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我校2005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谢滨同学跟随指导老师进行地球物理反演相关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在中国科学院主管的中文核心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上发表了题为“利用加速差分进化算法反演非均匀介质电磁成像”(2010,V25(6))的论文。另外还有学生从事三维地质建模中的模型和算法研究、遥感图像的解译等科学研究,都受到了指导教师的好评。
吸收本科生直接参与科研项目,运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培养起来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科学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这样的体验和经历对本科学生来讲是非常难得的锻炼和成长机会。
图1 数学建模竞赛对大学生科学研究素养的培养作用数学建模是联系数学与应用的重要桥梁,是数学走向应用的必经之路。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建模培训具备了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模拟从事科学研究,参加数学建模相关科研项目检查和完善其科学研究素养。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竞赛促进了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为后续真正从事科学研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20周年庆典暨2011年颁奖仪式上的致辞[EB/OL].http:///,2011-12-22
[2]姚本先.论大学生科学研究活动[J].中国高教研究.2003,(10):85-86.
[3]王茂芝,徐文皙,郭科.数学建模培训课程体系设计探讨[J].数学教育学报,2005,14(1):79-81.
篇2
关键词: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综合素质;策略
中图分类号:G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189-02
近几年来,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总体上说,企业、高校、社会及大学生本人都存在一定的原因,必须从国家政策、教育体制改革、大学生实习创业扶持、大学生择业思路转变、自身综合素质提高、全社会共同关注等方面加以调整和改变,才能根本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其中,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就业质量。因此,本文将根据多科性大学的特点、部分企业人才需求调研和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访谈,并结合作者的工作实际,重点论述如何有效利用多科性大学丰富的档案馆馆藏资源,来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实施策略。
一、多科性大学的特征
多科性大学是相对于单科性院校而言的,是指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为主,以若干相关学科为支撑而形成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是介于单科性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之间的一种大学形态。创办多科性及综合性大学既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出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导致的单科院校林立办学格局的需要,也是适应未来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自2000年以来,一些高校通过自我扩张的方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朝多科性、综合性大学方向发展,也有一些高校通过合并办学的方式走向多科化或综合化,如前几年出现的一大批地方性院校,大部分属于多科性大学。
多科性大学一般具有如下特征:(1)多科性,学科一般不少于五个;(2)层次性,以某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为核心学科形成有梯度的学科群;(3)互补性,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4)渗透性,学科之间相互渗透;(5)发展性,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学科本身的发展,学科梯度可以发生变化,非核心学科可能发展为核心学科,核心学科也可能成为非核心学科。
多科性大学的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大学实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超越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素质、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主要阵地。但由于建校时间短、经费投入不足、办学经验缺乏、高层次人才缺失等原因,同一些综合性大学相比,多科性大学在人才培养的理念、指导思想、培养模式、专业特色、课程设置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普遍存在着学科专业壁垒尚未完全打破、学科专业本位主义较严重、学生思想消极、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够、实践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差等问题,只有充分挖掘校内外的各种优质资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基础知识宽厚、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二、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藏资源优势
高等学校档案馆是国家档案馆网络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类综合性档案馆。国家教委早在1989年的6号文件中明确规定:“高校档案馆,它既是档案工作职能管理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多年来,通过高校广大档案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各高校档案馆的馆藏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高教事业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也带动了高校档案馆各项工作的开展。各高校档案馆也普遍扩大了档案接受范围,馆藏档案数量得以迅速增加,馆藏内容得以丰富。基于多科性大学的构成特点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互补的特性,其档案馆的馆藏资源也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1.以优势学科为主体的教学、科研档案体系的建立。在多科性大学中,至少有一至两门的优势学科,多年来积累的教学、科研、教材、毕业设计、学位论文等成果不但凝聚了其广大师生的高智慧劳动结晶,而且还是其他非优势学科师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甚至在全国也是领先者和缔造者。这部分馆藏资源是多科性大学的命脉,代表着整个学校的文化学术积淀,有着很高开发利用价值,是学校乃至国家极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深度优势。
2.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档案体系的建立。目前的多科性大学,其涵盖的学科门类基本在十个以上,这些学科在教学组织、科研和行政管理方面可能保持相对独立,但其形成的成果积累和其他历史性资料却都归属到档案馆管理,对这些档案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开发利用,形成以多学科交叉融合为特性的综合性档案服务体系,对促进不同学科之间优势互补、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复合型人才培养和创新性科研成果的形成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广度优势。
3.以校内校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为基础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的建立。不管是地方性院校还是部属院校,高等院校一般都位于一个地区的核心城市,有些地区甚至建有专门的大学城,从地域上为多科性大学与其他高校或地方档案馆的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可以形成以校内馆藏资源为主、校内外馆藏资源交流互补的立体化档案服务体系。如开放高校校史馆、引入地方名胜古迹档案、共享历史名人和校友档案等,不但能服务于高校教育,而且还有益于地方文化建设。这是多科性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地域优势。另外,多科性大学的档案馆馆藏资源还有门类丰富、档案保管期长、从业人员素质高、信息网络环境优越等优势。
三、利用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归纳起来,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应当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结构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社会责任心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本文将依托多科性大学档案馆资源的现状及优势,重点从精神修养、知识素养、能力素质、生活态度等四大方面来阐述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策略。
1.精神修养的培养。主要包括集体主义与团队合作精神、团队荣誉感、爱岗敬业精神、奉献精神与社会责任心、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等。可以采取以下的实施策略:(1)建立健全校史馆资料,以学校光辉的历史和学校名人的艰难奋斗历程来教育感化学生;(2)联合地方政府和地方档案馆,挖掘地方历史名人的光辉事迹和奋斗历程,定期对高校学生开放展示;(3)搜集整理成功校友的典型案例和事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做成多媒体教育范本,对全体学生开放;(4)代表性科研成果和科技竞赛获奖展示,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与创新意识。
2.知识素养的培养。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视、学科前沿的准确把握和知识结构的丰富。可采取的主要策略有:(1)搜集以优势学科为代表的专业类名人讲堂和学术报告成果,并整理制作成对全校开放开设的知识素养教育类公开课;(2)利用多科性大学自身的学科交叉优势,对文、理、工、艺体等学科的代表性成果进行整理与;(3)联合各教学单位,基于以上资料的搜集整理,利用校园网开设网络课堂、视频课等。
3.能力素质的培养。主要是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策略包括:(1)利用文科类资源优势,配合校团委、学生会举办各种演讲、写作类竞赛;(2)联合图书馆、实验室和各教学院系,举办学习类、实践类竞赛;(3)将教师讲课比赛和学生演讲比赛的相关资源进行汇总、整理与公开;(4)往届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成果展示,激发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4.生活态度的培养。主要是对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诚信意识的培养。主要策略有:(1)应往届毕业生的光荣事迹的展示,作为正面案例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引导;(2)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的违规违纪记录的展示(采取匿名方式),作为反面案例给学生以警示作用;(3)通过网络和展览的形式对大学生实施艺术欣赏的教育,不但可以陶冶其情操,还能促进大学生建立起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良好心态;(4)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大学生诚信评价体系,可以促进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对构建诚信社会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另外,在所有以上策略的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对所形成的成果及时进行归档和积累,便于重复利用。同时加强档案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建立档案资源库群、档案信息资源处理中心、档案用户群等数字档案馆群体,实现数字化档案资源在网上的和传递,以利于优质档案资源的检索和共享。
总之,高校是人才、知识和科技高度密集的地方,高校档案馆是为学校中心工作服务的重要部门,承担着教学、科研和管理资料的收集、归档和整理工作,以及为校内外师生员工提供查档的服务等,同时由于其馆藏资源具有历史性、真实性、价值性和丰富性等特点,也义不容辞地肩负着辅助人才培养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刘华东,张庆荣,刘兆军.多科性大学的特色化发展及政策研究[J].石油教育,2006,(1):76-84.
[2]王琴,谢光荣.高校档案馆创建素质教育基地的思考[J].兰台世界,2008,(11):34-35.
[3]关压梅.开发高校档案馆的潜在功能:教育功能[J].黑龙江档案,2009,(3):59.
[4]曹立波.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几点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8-49.
[5]张慕,胡显章,李树勤.坚持科学与人文相融合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9,(24):19-21.
Policy Study for th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mprovement Usingthe Multiversity Archives Resources
WANG Xia
(Archives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Zibo 255049,China)
篇3
收稿日期:2013-1
>> 大众传播对女性农民工的影响 大众传播时代媒介素养的提升 大众媒介的科技传播与公众科学素养 论农民工法律素养的提升 人际传播路径下的大众传播新模式 大众传媒与农民工的关系研究 谈大众传播理论的发展――新媒介素养 论大众传播背景下的编辑素养 基于GERT网络模型的农民工市民化程度演进路径研究 大众传播的偏向 提升农民工就业能力研究 利用大众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形势下廊坊市农民科学素养提升研究 基于科学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研究 基于PISA框架下的科学素养试题研究 基于企业理论的“农民工”权益保护研究 基于农民工市民化的金融服务研究 基于社会网络的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 基于劳务派遣的农民工就业模式研究 基于财政角度的农民工市民化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白南生,李靖.城市化与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8):2-10.
[3]周大平.培训农民工:职业教育服务空间的新拓展[J]. 教育,2006(1):40-43.
[4]陈兴荣.缓解“用工荒”教育培训是根本[J]. 新农村,2011(2):51-53.
[5]方学军.互联网对于农民工精神文化家园的影响调查研究[J]. 南方论刊,2011(4):54-56.
[6]王兰柱.中国电视收视年鉴 2010[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7]李国新.让农民工享受文化发展成果[N]. 人民日报, 2011-10-20(24).
[8]江苏省农民工文化生活状况调研报告[EB/OL]. ( 2011-02-11) [2012-02-25]..
[9]张雅利.农民工媒介接触状况及评议――以兰州地区为调查分析单位[J]. 东南传播,2008(4):114-116.
[10]来英.提升农民工科学素养的大众传播对策研究――以电视媒体为例[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11]夏耘海.北京建筑业农民工的媒介使用[D].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0.
[12]曾永青.报纸不会消失,但再造时代已经来临[N]. 中华读书报,2013-6-12(6).
Improving migrant workers’ scientific literacy by using mass communication
YANG Qin1, LIU Bing1,2
(1. 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P. R.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P. R. China)
篇4
关键词:计算机课堂教学;信息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2-0000-02
Computer Course Effective Teaching to Enhanc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Study
Zhang Huaqiang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Leshan Normal University,Leshan614000,China)
Abstract:The students' information literacy is "skilled use of computer technology,through information collection,processing,Handli-
ng,express and exchange to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for the core literacy.Access to informa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the use of information,development information,training and puter teaching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to change the teaching model,emphasizing its integration of teaching and discipline,using a variety of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optimization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the classroom to improve students'information literacy.
Keywords:Computer classroom teaching;Information literacy
提高学习者的信息素养应该培养以下几种能力,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信息道德观念,信息协作能力。计算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信息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培养学习者信息处理的能力和学习者积极主动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意识。
一、激发兴趣
好奇心和求知欲既是激发创造活动的诱发剂,又是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等于激发了他无限的求知欲望,他才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如何才能完成这件事情,才会主动地去面对在完成这件事情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才会主动去获取与解决这些问题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我们应当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之前。教师在钻研教材过程中,尽量挖掘选取一些能体现现实生活的操作性强的内容。要注重对教材的分析,研究学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的艺术等方面入手,正确地引导学生,使其对计算机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重视第一节课的教学安排。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机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的学习欲望。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利用教材上或师生共同收集的一些富有趣味性的信息处理内容,由教师巧妙设置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去,让学生在实际上机操作中去学习新知识,感受新方法,形成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搞活课堂气氛,鼓励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改变教学模式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的特点就是由教师通过讲授、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或者叫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接受老师灌输的被动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不能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的体现出来。计算机教育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计算机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认知理论”的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构建在老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建构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灌输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教学媒体不再是充当灌输的工具,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讨论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的工具。主要有任务驱动式、主题式、研究学习式、探索式、分组协作式等多种形式。其中任务驱动式是正在蓬勃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总之,教师只有实转换自己的角色,充当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评价者、学习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信息意识,形成主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利用、判断、处理和创造信息能力。
(二)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不是硬性的掌握课本上的所有内容。教师要从整体上了解教材的特点、把握书本的体系结构,分析大纲,通过钻研教学大纲,掌握教材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统观全局,抓住主线,并且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倾向和认知特点,因材施教,合理调整教学顺序。考虑到现在整个社会信息产业的现状,支持并引导学生关注信息产业的发展,适时地介绍一些国际、国内信息技术的最新动态,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信息意识,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很好的发挥。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校硬件设施情况分配教师教学时间和学生练习时间,把教师教学和让学生进行分组自主讨论学习、学生巩固练习相结合。同时,我们要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和校园网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学习使他们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强调学科整合
个人信息素养的高低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他能否应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各学科教师创设条件,积极倡导学生应用计算机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计算机学习,进而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学习。这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途径。积极引导学生把计算机技术的学习与其它学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计算机技术工具为其它学科学习服务。计算机教师应经常与其它学科教师联系,交流教育教学情况,商讨合作教育事宜。计算机技术作为学习的工具,一旦学生掌握了便可为其在学习其它知识时发挥作用。例如,WORD的学习,如果单纯从计算机教材出发,学生掌握了相关的WORD知识,知道怎样打字、排版和打印后,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得到了发展,教学任务也可以算完成了。如果从信息素养的角度出发上述做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学生还没有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转化为一种素质,还没有学会自觉运用计算机工具去学习新的知识,只有在计算机学用结合的环境下,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稳定地提高。所以,WORD单元教学可以有机整合语文内容。学习“画图”软件的使用时,可以与美术知识整合。互联网使用增多,并非每个站点都是好的资源,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网站的技术、目的、内容、拥有者(发起者)、实用功能、设计(美学)等方面去评价一个网站的精确性、权威性、可靠性,看该站点是否提供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信息。Internet网络的教学可以与政治,品德教育内容相融合,培养学生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篇5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逐渐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校中进行音乐教育,不但丰富了教育的内容,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素质和品味,因此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得以不断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研究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关键词:
文化素养;大学生;音乐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在大学生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处事的态度。通过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在德行、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达到理想的标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处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社会理性,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养成文明和高尚的品格。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不断创造、提供审美体验的教育活动,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受,触动内心的效果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唤起大学生不同的个人情感,再通过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维和激发的情感相结合,就会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兴趣的重要课程就是音乐教育,同时音乐教育的核心也是审美教育。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潜移默化的升华大学生的情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从而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提供审美能力。
二、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育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现有的音乐教育考核制度还有待完善,而且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兴趣较低。同时音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也缺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讨论、欣赏的动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不利[2]。
(二)有待加强音乐教师队伍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角色就是音乐教师,但是在高校中音乐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而且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极为缺乏,即使在高校中设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中心、音乐教研室等,但是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充足的教师数量,而且还存在音乐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致使对音乐教育没有过多的深入研究,难以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效果,因此急需加强音乐教育的教师队伍。
(三)音乐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将其设置为专业课程,其他的专业大多将其设为选修课程,而且课程设置的时间较短,课时较少,通常音乐教育课程的学分2分。从而造成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而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较少,音乐学习的连续性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难发挥作用。
三、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活动
目前音乐教师关于教学科研的活动设置的较少,开发有价值的科研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的深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而音乐科研活动的选择也要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为音乐教学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服务作用。不断加强本校音乐教师和其他院校音乐教师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音乐教学视野,及时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在音乐教育科研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音乐教师应当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3]。
(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针对高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问题,在组建音乐教师队伍的时候应当积极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对音乐教师的实际需求情况,改善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已有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进修学习、向优秀院校参观学习等形式,使音乐教师的自身能力的提高推动整体队伍的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
在设计音乐教育教材内容的时候,应当选择大学生普遍喜爱和熟识,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曲目,使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材内容可以选择的范围有:选择具有较强民族性、普遍性的音乐作品,将色彩各异、不用风格和区域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入教材中,可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或者选择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作品,突出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4]。
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全面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朱亚楠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晓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2:218+228.
[2]陆钰娟,兰海涛.提升高职院校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思考[J].音乐大观,2012,03:81.
篇6
【关键词】科学素养;现状;影响因素;途径
“科学素养”也称为科学素质,是人在处理与自然、社会的关系中应该具备的知识、精神要素(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即人具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逐渐加快,对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新时期大学生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掌握专业的科学知识、具备相关的科学能力、精通一定的科学方法、形成自身的科学精神和养成高尚的科学品质。
一、新时期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
大学生是国家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是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水平的不可替代的领军人物,所以,他们的科学素养水平对我国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发现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及综合素质不容乐观,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素养水平普遍低于发达国家
2003 年第五次中国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 1.98%,比 1996 年的 0.2%和 2001 年的 1.4%有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的差距,美国 2000 年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为 17%,欧盟 1992 年为 5%,加拿大 1989 年为 4%,日本 1991 年为 3%。从整体来看,我国公众对于科学观点的理解程度普遍低于其他国家。根据调查显示,中国中学以下公众的科学素养与美国仅相差1个百分点;中学相差11个百分点;大学相差 36 个百分点,比美国的一半还少。
(二)个体狭隘的功利性需求取代了科学价值取向
科学精神和态度是衡量大学生科学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有学者曾做过调查,在理性上,有43%的学生是盲目的怀疑,或者是盲从专家和他人的观点,对事物较少有自己的看法;在探索求知精神上,“科学功利主义” 对学生的影响最大,使得学生视野狭窄,目光短浅;在实证精神上,有62%的学生缺乏实验实证精神,偏重抽象思维,缺乏科学实验的精神和价值眼光。在对科学的追求与关注上,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出现了偏差。大学生把学习目的畸形地建立在了个体狭隘的功利性需要之上,急功近利的偏狭意识取代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单纯的求知目的。
(三)高校忽视了对大学生科学技能的培养和锻炼
高校缺乏针对大学生的专门科研活动,大学生缺少科学技能培养与锻炼的途径。高校的科学研究,似乎是教师和研究生的“专利”,大学生很少涉及,并且多数高校缺少针对大学生科研活动作出指导和安排的专门机构。对于普通大学生,既缺乏场所,又缺乏途径,更缺乏经费开展科研活动。这种体制上的欠缺使得大学缺乏浓郁的科学素养氛围,学生较难形成一定的科学技能,由此科学实践能力也较差。
二、大学生科学素养培育的途径
(一)创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必须要进行教育创新,变应试教育为真正的素质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探究,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获取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科学的素养。所谓创新,就是从教材编写到教学方法,从学校设置到师资配备,从课程安排到考题出法,从升学到就业,从衡量人才标准到实际用人判断等一系列方面都应形成与应试教育模式下有本质区别的新体制、新观念、新行为,从而为学生素质的培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能力。
(二)营造良好的科学素养教育氛围,完善科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优良的校园科技文化氛围,对大学生上好科学素养教育活动课起着不可或缺的激励作用,生动活泼、勤奋学习、崇尚科学、学术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是良好科学教育环境的体现。优良的学风和校风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科学热情,也有助于树立他们崇尚科学的信念和信心。此外,教育工作者在改革科学教育“重知”的同时,要创新科学教育手段,大力推行“问题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科学教育充满活力,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活化。科学教育应做到既授学生以“器”,又授之以“道”。
(三)广泛利用大众媒体,提升大学生科学素养认识水平
当前在高校中,大学生利用的主要媒体是互联网、手机新媒体等,大学相关部门可以设立专职的科普老师,结合互联网、手机新媒体展开大学生的科技素养教育。科普教师可以发动学校的相关科普社团利用好这两种媒体平台,多展开落地活动、开设科普微博等,运用多种方式提升同学们的科普热情。大学生也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科学素养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有意识地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要注重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努力、主动地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关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并不断提高用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邢金龙,张静.重视与加强大学生科学素养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7(10):86-87.
[2] 孙海滨,刘婷婷.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培养对策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5(3):40-42.
[3] 郭清芬.当代大学生科学素养现状及培养对策[J].文化学刊,2009(10):36-38.
[4] 岳喜腾.通过活动课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的思考[J].临沂大学学报,2012(3):61-64.
[5] 张玲玲,袁佩芬.利用大众媒介提升大学生的科学素养[J].科技传播,2011(12):14-15.
篇7
关键词:高师院校;信息素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4-0255-02
在迈向信息时代的当今时代,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称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信息化生存已成为新的生活方式,一个人的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将极大地影响其生活的质量。一个不具备捕捉、鉴别、处理信息并解决相关问题的“信息文盲”,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就有被淘汰的可能。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培养高师院校学生的信息素养,对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有重要意义。
一、信息素养的概念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1974年提出的。最初是从图书馆检索技能发展和演变过来的[1]。随着时展,信息素养的内涵在不断的发展。通常说来,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人的生存技能,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也就是说,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就是一个具有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的,从而能够较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生存和发展的人[2]。其中,信息意识是前提,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方向。一般说来信息素养包含两个层面意思,一是在技术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在学习过程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技能;二是在人文层面上,信息素养反映了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建立在技术层面上,涉及独立学习、协同工作、个人和社会责任各个方面的内容[3]。
二、现代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养成途径
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对“读写算”这一传统教育的三大基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阅读方法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多媒体和高效检索阅读,使写作从单纯的文本和手工写作转变为多媒体写作和各种自动化输入方式,使计算机纯数学计算扩展为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在高校教学必须跟上教育形势发展,从各个方面进行改革,才能从思想、行动上跟上教学改革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师生的信息化意识。主要从以下高校、社会环境、学生个人三个方面来加以培养。
(一)利用学校必(选)修课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
从高师院校学校教育的形式看,主要包括平时课堂教学、图书馆教育和课外个别指导三个方面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信息检索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1984年,国家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开设文献检索课。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文献检索课的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计算机、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Internet的出现与普及,信息资源日益多样化,检索手段日益智能化,诸如光盘检索、联机检索、网上数据库检索已成为人们在信息时代获取信息的主要手段。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人才培养的需要,文献检索课逐渐发展成“信息检索与利用”课,课程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侧重于手工检索转为计算机检索,注重通过大量的检索实例对学生进行训练,计算机网络技术普遍应用于教学中。在信息检索课程教学中务必使学生知道五个“W”一个“H”(借助珍妮特・沃斯(Jeannette Voss)和戈登・德莱顿(Garden Dryden)在《学习的革命》一书中画脑图的办法,信息检索可以表达为五个“W”一个“H”:“What”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检索,“Why”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检索,“Who”在进行信息搜集利用的过程中,谁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Where”何处才是信息资源的富矿,“When”什么时候需要进行信息的搜集以及何时可以获得帮助,“How”怎样进行信息检索)。
2.通过其他必(选)修课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目前,大学生所获得的大部分知识都是在课堂教学中获得的。为此,各个高校在所开设的必(选)修课程,应该要求各个教师结合自身特点,在平常课堂教学中能够把信息检索工具、信息资源位置及所授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逐渐渗透信息技术的内容,扩展学生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那么大学生信息素养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得到逐渐的提升。使得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成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而相互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通过图书馆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办学的三大支柱(师资、图书资料、实验设备)之一,高校的图书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浓厚的学习气氛,有丰富的文献资源,有较多的检索工具,有现代化的电脑设备,有热心辅导的图书馆服务工作者,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接受专业教育的第二课堂和通识教育的第一课堂。是否具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能力成为一个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具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能力水平充分体现了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高低。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可以通过组织新生入馆教育和指导,并进行工具书和参考工具书介绍等方式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动力;通过组织信息检索、专题讲座和培训班来提高大学生利用图书情报资源的技能。
4.通过大学生科研、毕业论文等提升使用信息的能力。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在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通过科研,除了培养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他们科学的信息检索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另外,可以深化知识学习,扩大知识面,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目前,高等学校对于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视的。毕业论文的撰写,是大学生集中进行科学研究训练的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比如有查阅文献资料,制定研究方案,设计科学试验,处理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写出论文等环节。完成毕业论文,一方面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在查阅文献,设计实验,处理数据,写出论文等各个环节中,全面反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和综合应用信息的能力。
(二)利用大学生自身特点完成信息素养培养
网络化的信息海洋把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都连在一起,它既然不属于任何国家、机构或个人,它就能容纳所有国家、机构或个人的观点,所以,在这个海洋中既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也有许多不利于稳定、国家安全和个体的信息。因此,信息时代的信息素养必须强调对学习者的责任心、自尊心、社会责任感、自我管理、诚实等品质的培养。
1.培养自我学习信念,提高自控力。在信息快速流动的时代,学校正式教育所传授的部分知识很快就会过时,要保持竞争力,就需要不断学习,将学习当做终身的挑战。学生在网络上进行自我学习的时候,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随地开展学习,学生的学习时间也有很大的灵活度,开始会觉得这种方式很新鲜、有趣,有很大的热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因厌倦而迷恋沉湎于网络游戏、网络小说或聊天等。所以,要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力,培养良好的自控能力,强化自控学习信念,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使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习惯。
2.培养信息敏感程度,提高抗干扰力。网络信息是庞杂的,鱼龙混杂,作为学生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筛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二次吸收和创新,取决与大学生本身持有的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我们在享受互联网庞大信息的同时,也承受着大量垃圾信息的干扰。很多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且信息资源更新缓慢。这就需要自我学习者具有很强的信息辨别能力,排除信息过载现象的干扰,能够从大量的信息中,准确把握信息的内核,防止和解决信息迷航和信息过载现象,快速鉴别出信息是否具有价值,是否准确,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使学生在主观上要减少对教师的依赖,逐步提高自身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减少被无关信息干扰,学会合理分配自身有效的注意力资源,明晰自身需要哪些信息,调整学习步调,合理思考与消化信息,做信息的主动鉴别者、吸收者,提高学习效率。
(三)利用社会环境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更强调人精神意识层面上的文化底蕴、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能促进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因此,要从全社会考虑,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提高全体公民的信息素养,为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社会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处于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环境中,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范围、信息环境、硬件设施上都会有优越的条件,自然容易形成较高的信息素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提高社会信息化程度,创造良好的外界环境。反过来,只有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选择机会,更好地推动社会的信息化程度。互联网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接受信息教育的平台。网络文化、网络技术、网络普及程度和发达程度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会起到重要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建立完善的公众网络,使大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
如何更好地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是我们面对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将努力探索适合提高其信息素养的方法和途径。
参考文献:
[1]毕景刚,赵梦笔.从教师视角看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定位[J].教育探索,2009,(3):29-30.
篇8
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的动机可归纳为维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与获得自我满足两个层面。
1.1维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大学生参与媒介活动的首要动机是获得信息。通过参与媒介活动,大学生获取与自身相关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信息的筛选甄别,大学生群体开始自我调整,满足同学、老师、家长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是另一个动机。人是社会动物,离开了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和交往,就很难实现自我生存和发展,因此人需要与社会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大学生群体也是如此,他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进行沟通,从而获得行为的动力。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是大学生媒介参与的又一个动机。“镜中我”理论认为,人的自我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大学生群体更是如此,拿一项课题来说,如果科研成果能够得到导师的认可,学生就愿意深入研究下去,如果导师不认可,那么,有些大学生就不愿再继续这项课题。
1.2满足生活的特定需求
传播学家E•卡兹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1]的过程。依据“使用与满足”理论,大学生基于某种目的来选择媒介,选择适当的媒介后,他们开始进行媒介接触和使用,如果这种媒介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和愿望,他们将强化对特定媒介的印象,下次遇到特定情况可能会继续使用此类媒介,相反,如果媒介不能满足愿望,大学生则可能转变思维、尝试其他媒介。以精神需要的满足为例,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人心情愉快,在大学生活中,为了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使自己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就需要大学生不断参与媒介互动。通过这类媒介互动,往往能够消解大学生活中的孤独感和烦恼,从而使自身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获得调节和满足。
2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
2.1网络成为大学生应用的最主要媒介
根据中国计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的调查,截止到2008年,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来源,占到60%,紧随其后的是手机媒介,占到33.8%。事实上,大学生通过简单的手机短信获取信息的情况少之又少,而通过手机接入3G、4G、WIFI网络成为手机的最主要用途。因此,手机媒介可以归入网络媒介的范畴。故而,大学媒介素养教育需要考虑到大学生对网络媒介的依赖和使用,考虑到在虚拟网络社会中加强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的意义。
2.2网络媒介使用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
从网络媒介使用的目的来看,当下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以休闲娱乐为主要目的。利用网络媒介参与“放松自我”和“娱乐”学生共占到90.6%,其次是“了解社会”和“学习知识”,分别占到55.25%和54.75%。因此,大学生参与网络媒介的主要目的是休闲和娱乐,在进行网络素养教育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大学生网络媒介接触的目的,分析他们休闲和娱乐中的细节。
2.3网络道德素养低下,媒介批判能力弱
从网络道德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比较活跃,逆反心理比较强,当现实生活不能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泄渠道时,网络就成为其表达观点的重要场所。但是,言论自由的环境同时也意味着社会约束力的弱化。在网络环境中,许多循规蹈矩的大学生往往会做出越轨行为。这是因为在匿名状态下,社会约束力的丧失会使大学生丧失社会责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另一方面,当下大学生的媒介接触中,对于信息的质疑和批判能力存在较大漏洞,网络认知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网络中黄色信息、虚假信息的泛滥使大学生在网络媒体接触中深受其害。因此,在网络素养教育中,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批判素养,在纷扰的网络信息洪流中保持冷静十分必要。
3大学媒介素养教育路径探讨
考虑到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现状,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大学生网络媒介使用方式教育、网络道德素养提高、网络信息批判甄别三个方面。
3.1关注大学生网络使用教育
大学媒介素养应该更加侧重网络层面,利用网络媒介开展多渠道、多角度的教育,满足大学生建立社会关系和多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可以在大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中增加网络媒介素养教育课对大学生网络使用进行指导;完善网络数据库,增强大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的能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活动,使得大学生网络使用的优良品质得到内化。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网络知识竞赛等。另一方面,从“使用与满足”的角度来说,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应该注重对大学生精神需求的满足。在这个层面上,开展网络达人竞选、网站设计大赛成为可行之道。通过各种激励机制的鼓励,学生使用网络的积极性得到提高,网络媒介使用的基本素养也随即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
3.2重视媒介道德素养教育和媒介批判教育
在大学教育中,应先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德育,再进行媒介道德素养教育。其一,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教育。从学生入学开始,学校就应该从道德方面给每个学生做出客观评价,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二,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同时,注意防范群体传播中的匿名性现象。另外,在网络媒介流行的今天,高度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应该注重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甄别能力。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对于媒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梳理,同时拨出一定经费支持学生的网络信息分析研究,这样,学生就可以在学术科研活动中不知不觉的德高自己的信息质疑、甄辨和批判能力。
4结语
篇9
关键词:职业技能竞赛;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22-02
一、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的基本特征
1.职业技能竞赛更强调辅导员潜能的发掘和提升。传统的辅导员更加强调对学生的辅导工作,而忽视了对辅导员本身素质、技能的培养和开发。传统型辅导员往往注重消除大学生的障碍和处理危机方面的能力和潜力。职业技能竞赛在矫治和发掘辅导员潜能性辅导工作的基础上,挖掘和整合各种素养,增进大学辅导员相应的实际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化了辅导员的职业性和竟争性,从而开发高校辅导员潜能,挖掘辅导员的职业潜质,帮助大学生发展自己的生涯规划和职业前程。
2.职业技能竞赛更强调辅导员人格素养的完善与丰富。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不是过多地集中在开发潜能、培养技术、增强竞赛等方面的能力,而是在这种职业技能竞赛氛围中感受到作为一个高校辅导员的重要性,即对大学生的心理辅导的必要性,使得其更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状态,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和以教师职业性为辅的一般性规律,开展促进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心理适应能力的常规的职业辅导活动。丰富多彩的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使辅导员提高自尊心、自信心,而且可以为辅导员人格素养的提升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进一步发展社交能力,完善和丰富辅导员人格,从而促进学生人格更加完善。
3.职业技能竞赛更强调辅导员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其任务十分艰巨,其认知能力和工作水平影响大学生整体素养水平。职业技能竞赛不仅仅反应出当前辅导员的状况,而且能反映出学生心理品质是否能得到发展,心理潜能是否得到有效开发。在职业化和专业化背景下辅导员必须提升其自身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水平,既能够满足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又能够更好地促进辅导员可持续发展,这是对高校辅导员提出的更为严格的要求。
二、职业技能竞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1.职业技能竞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升,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的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要注重学生的管理、学生的思想,学校应在学生行为的管理上下工夫。职业技能竞赛迎合了高校辅导员的这一工作具体内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生的学业辅导。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和主导活动,学生通过主观努力和客观帮助来实现学习知识的目的,辅导员在这方面的工作就是开发、整合自身的职业技能,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学习服务,提高其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二是大学生的人格辅导。它的主要宗旨在于帮助和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成长与健全发展。三是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辅导。大学生的职业生涯以其事业发展为核心,贯穿了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辅导员应根据个人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学生各自的情况、特点及需求有针对性地对其职业发展前景进行设计、规划,不断培养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增强职业适应性。
2.职业技能竞赛视角下对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出的基本要求。职业技能竞赛不仅给高校辅导员提升个人素质提供平台,而且对其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在:一是要求辅导员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不断更新。职业技能竞赛对辅导员来说既是一次挑战,又可以成为一次机遇,在竞赛中能看到自己的优势,也能看到差距和不足,促使自己不断转变思维方式和教育观念。二是要求对辅导员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重新认识清楚辅导员的角色。辅导员是高校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三是要求辅导员重构知识结构,掌握新理论、新方法。当前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氛围中的大学生辅导员,对于自身的知识结构要做到合理和多元,各个方面都需涉及到一些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因此,要胜任辅导员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绩,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不断增强自身实力,学习相关专业知识,重构自身知识体系。
三、职业技能竞赛视角下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的培养途径
1.积极搭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和展示辅导员个人魅力的舞台。培训对一个高校辅导员来说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增强辅导员的技能技巧,而且为辅导员提供提升自身素养的锻炼平台。要创建立体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面对高校林林总总的技能比赛,就需要设置专门的针对辅导员的培训教材和培训内容。要制定多元化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方案。制定培训方案犹如船舶有了航海的指南,朝着既定的方向航行,不迷失方向,有明确的标准和目标。要建立健全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的辅导员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2.要建立健全合理化的职业技能保障机制和进一步丰富辅导员职业技能的激励制度。辅导员职业技能保障机制,对大学辅导员职业技术能力竞赛十分必要,有利于增强高校辅导员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一方面,要设立培训机构,建立健全合理的职业技能培训机制与制度,诸如一些考核制度、奖罚制度、激励制度、惩处机制等办法,另一方面,要建立培训档案管理,设立培训专项经费用来鼓励积极工作的人员,增强辅导员职业技能的各项保障能力和协助机制,使得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在提升素质和增强能力中,获得更大的进步,其工作职能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制度化、科学化和有效化。
3.搭建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竞赛的科研平台,提升辅导员的科学研究能力和水平。科研水平是衡量辅导员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应积极引导高校辅导员开展科研训练和研究能力,努力搭建职业技能竞赛科研平台,培养大批科研能力强、专业技术过硬的专职辅导员,发表高水平的关于辅导员职业技能方面的科研论文,提高科研水平。其一,要不断设立辅导员职业技能省级、课题、校级科研课题,提供专项资金申报各级科研项目,鼓励辅导员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辅导员对职业技能科研的兴趣,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和水平。其二,要定期召开职业技能经验交流会。经验交流对辅导员来说尤其重要,开展总结经验会不仅能够增强辅导员自身的技能水平,而且能够给辅导员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同时还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汇编成册,或出版科研论文集,以供全校辅导员学习借鉴、讨论、推广和宣传,转化为科研成果,甚至还可以成为精品辅导员课程。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余仰涛.思想政治工作学研究方法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4]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5]刘文霞.个性教育论[M].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
[6]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7]王树荫.论高校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J].思想教育研究,2007,(4).
[8]继春.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3).
篇10
关键词:导师制;创新能力;大学生
科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培养国家优秀科研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力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培养新模式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好大学”是河南师范大学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着力思考和解决的两个根本问题。
我校物理学专业是河南省重点学科,河南省本科一批招生,优质生源充分保证了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2008年,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正式启动在本科生培养过程中全面实行导师制的计划,学院副教授以上教师和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担任学院各专业本科生导师,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在大一和大二阶段,导师制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习能力,在大三和大四阶段,导师制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研究指导和项目指导为主,学生可以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导师,因此在大三阶段可能会出现双导师指导的情况。
2008年,我校被评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实施单位”,成为全国获此资格的两所地方师范院校之一,也是河南省获此项目的两所高校之一。同年,我校加大力度推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依托学校的实验室、科研平台、科研团队等让更多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和工作中来,并在《河南师范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管理办法(试行)》中提出:“进一步深化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在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框架内,职称和学历较高的教师有机会担任导师制导师和创新实验项目导师,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学生,而学生也可以通过该框架和导师建立密切的联系,师生之间通过不断的交流形成教学互动共同体。但是,在大学生创新实验进行中,经常发生项目无疾而终、不了了之的情况,使得项目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项目的成功与否除了受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外,导师管理也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执行中,通过分析大学生进行创新实验的特点,改进了培养的过程,不断提高学生参与研究的兴趣,使项目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得到了应有的收获。
一、背景
无论是利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还是利用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一个重要和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学生有兴趣进行研究,并且真正地参与进来并保持较高的兴趣和动力,构筑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合理指导的教学相长的互动共同体。
兴趣是最大的驱动力。大学生创新项目指导思想提出,参与计划的学生“要对科学研究或发明创造有浓厚兴趣。在兴趣驱动、导师指导下完成实验过程”。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参与科研工作的神秘感和新奇性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大学生创新实验申报期间,大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申报,但除少数学生外,大部分学生对将要做的工作知之甚少,因而在项目执行中,容易因为掌握不好方法或对困难估计不足而丧失兴趣,最终导致项目不了了之。这样,不仅没能发挥项目应有的提高学生科研能力的积极作用,反而会使学生对创新和探索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如何不断保持和提高学生参与创新实验的兴趣,激发其工作动力,是导师制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面临的共同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导师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二、 创新实验和导师制结合的关键问题分析
大学生具有活跃的思维、积极的探索精神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是大学生强烈求知欲和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需要。因此,以兴趣为驱动,以课题为载体,提高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具有很高的可行性。但与研究生的科研工作相比,本科生的创新实验具有更大的自主性和选择性。在知识基础和工作方法方面,本科生和研究生也有较大的不同,本科生的专业知识较为薄弱,也缺少相应的工作方法的培训,因此需要导师的指导(而导师制和创新实验的目的正在于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但导师一般都同时指导研究生和本科生开展工作,往往容易忽略这一点。同时,研究生的全部精力都在研究工作上,而本科生则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新实验工作。本科生创新实验工作如果选题过大,或需要的工具烦琐、难度过大,将极大削弱他们参与的兴趣和动力。
在指导方式上,导师要根据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不同区别对待,制定合理的指导方案。根据参加的实验项目、参与人的不同,因项目而异,因人而异,保证让学生参与进来,由易入难,从简至繁,理解意义,总结成果,不断提高个体的研究能力。
三、创新实验与导师制相结合所存在的关键问题的解决
我们在解决丰中子核对称能问题的过程中,吸收了4名大三学生参加课题。丰中子核的对称能是当前国际核物理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它的解决对核物理研究、天体物理和核天体物理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学生特点,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兴趣。
1.抓住兴趣点,开展初步学习和研究,进行科学道德教育
在吸收学生参与工作之初即告知其工作的意义,在学生认识科研神秘性的过程中做一定程度的解释。学生认识到即将开展工作的意义,可以使其在工作中除了保持兴趣,还持有一定的责任感。经过简单的方法讲解并让学生熟悉分析软件之后,导师引导学生从简单的任务做起,逐步增加分析量和研究问题的难度。在该过程中,导师需要教会学生做好科研笔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讨论分析,同时,对学生加强科学道德和科研规范素质的培养。例如:处理数据时,不随意丢弃数据,不按照意义修改数据等,保证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此过程中,导师应把握好学生初步学习知识的相关性、难度和广泛性,避免学生学习的理论过深过难,避免对相关度不高的细节知识的学习,让他们做到对相关知识了解、够用,能开始工作就可以了。导师在此过程中主要起基础知识讲解、研究方法和工具使用等培训和指导工作作用。同时,导师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工作状态和精神状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兴趣水平。科学道德教育也是该阶段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
2.深入研究,保持、提高学生兴趣与激励学生并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参与研究,学生需要总结研究的结果,对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在此阶段,对与研究的问题相关的理论和实验,导师可以进行稍微详细的讲解,但不过分展开,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学量新知识,但鼓励学生积极调研相关知识。随着研究内容的深入和问题的逐步解决,学生将体验到探索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的各种情感,如取得初步进展的喜悦、遇到问题的苦闷、找到解决办法时的惊喜、初步解决问题时的兴奋等。此阶段会有学生因为感觉不适合该项目而退出。对坚持下来的学生,导师应制订更进一步的研究计划。
在这个阶段,导师鼓励学生总结科研工作方法、流程和科研经验,并撰写较为详细的总结报告。其中的精华,学生可以撰写成科研论文,争取发表。取得正式的、得到承认的科研成果,对提高学生兴趣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科学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提高
学生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研究,不但增强了对项目研究意义的理解,也更明确了研究目的,了解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改进方法,同时,学生也有了较丰富的科研工作经历和经验。此时,学生会感到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的不足,有较强烈的愿望进一步学习和调研相关方面的知识和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此时,导师可引导学生在深入原课题进行更深层次研究之外,还可以拓展研究课题。此阶段,导师应指导学生选择研究方向,调研相关基础知识和文献,总结前沿领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即进入类似研究生开始课题研究时的基础调研阶段。但此阶段的学生和没有参加过大学生创新项目研究的新入学研究生相比,他们已经较多地掌握了科研方法和科研流程,在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具备了科研的基础能力,因而能更快地进入课题研究。
作为学生导师和科研导师,教师在此过程中应始终关注学生的工作状态和积极性,在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多进行鼓励和激励,并教会他们正确的科研方法,始终把保持和提高学生的科研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增加研究内容和难度,达到由简入繁、由易入难、逐步提高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分析大学生参加科研创新实验学习和研究的特点,我们把不断保持和提高学生兴趣作为重点,制定符合大学生特点的项目执行方案,由简入繁,由易入难,不断地鼓励和激励学生进入研究的较深层次,达到提高大学生科研素养和研究、创新能力的目的。大学生导师制与创新实验项目的有机结合,在大学生素质培养和能力提高方面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艳秀.对清华大学本科生实行导师制的实证研究[J].江苏教育,2006,(3).
[2]谭士元.发挥导师制在本科生培养中的作用[J].高校理论战线,2005,(2).
[3]杜智萍.今日牛津大学本科导师制的特点及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06,(6).
[4]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成功素质教育研究所.创建素质导师制创新高校育人机制――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素质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6,(1).
[5]孟宪军.关于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之理论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