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范文
时间:2023-06-05 17:59:0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网络舆情监管,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 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中的某些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规模以及明确倾向型的观点或者言论的情况。在这二十一世纪当中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互联网交流技能,当今的大学生更是这一个群体当中的使用者。大学生对网络的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据调查,高校学生网上关注的主要问题中, 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占25.4%,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占27.2%,学校焦点问题占29.1%,其他问题占18.3%。由这些数据看出,高校学生网络关注的问题比较广泛,思想活跃。大学生对网络谣言与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较弱, 网络舆论趋于情绪化。据调查, 有6.3%的高校学生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34.4%的高校学生有过, 但不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59.3%的高校学生没有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近年来,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处理的并不够及时,在反应与处理方面都显得比较滞后,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已经对舆情信息的处理产生了不信任心理。现如今的高校大学生是利用网络较多的一个群体,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正因为这一点高校也将会成为舆情事件发生最为集中的一个地点。
2 高校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
本研究的宗旨是探索网络舆情感知、汇集、分类与整理,Ω咝M络舆情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分析,辅助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有:
(1)根据行动个体对集体行动议题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设计高校网络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感知潜在的虚拟或现实集体行动,为大学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辅助监管部门制定决策及协商方案,提高的能力。
(2)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实际应用领域,建成一个运用智能挖掘、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感知、判别及辅助决策制定平台,为学者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2.1 高校网络舆情特征测度指标与关键因子模型的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计量统计方法确定高校网络舆情附载的相关事件及事件信息特性,对大学生集体行动网络舆情的测度指标进行定量研究,挖掘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导向的主要因素,并确定跟踪事件,进行文本挖掘,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协商机制模型确定了影响因子。
2.2 高校网络舆情数据资源采集与过滤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中大量存在的诈骗信息,因此进行本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从哪儿来、数据怎样采集以及数据是否需要精加工的问题,即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式与数据过滤的研究。
2.3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抽取的研究
对现有的基于Web2.0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基于小世界与无标度复杂网络特征的计算机算法程序实现有效信息的提取分类,判断复杂高校网络舆情倾向,判别具有影响力的中心节点,在海量信息中发现敏感点,预警热点事件并掌控爆发点,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大学管理层提供高校网络舆情辅助决策制定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2.4 面向高校的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
以网络博弈模型等模型为研究工具,对高校相关的集体行动事件相关报道与相关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判断、预测,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反应机制框架及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监控平台,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与控制,提供公众参与的渠道端口,进行网络创新交互模式的管理,为监管部门做出各项决策提供参考建议与帮助。在理论研究的支持基础上,按可扩展软件组件模式标准开发实现各个模块功能,然后利用软件耦合技术将各组件拼装整个系统,将系统部署公共网络上,提供给普通用户使用,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与完善系统功能。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取得的相应成果,不仅对相关学科的融合可以创造一定的理论与应用积累,而且能够尽快跟踪到国际学术前沿,拓宽研究视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课题组与国内公安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能够为课题研究获取数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应用。本研究成果将部署用于管理部门,制定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决策,为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以及预警辅助决策支持,提高管理部门预防与监管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能力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杰,锁志海.基于统计分析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46-50.
[3]张丽红.网络舆情中的伦理问题[J].理论界,2007(06):6-7.
[4]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08):187-191.
[5]于淼,李远.网络舆情的关键技术与系统构架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1(01): 21-22,45.
篇2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媒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度融合,新媒体工具已经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新背景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工作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大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接受新兴事物,且群体所处的时间和地点相对集中,因而是利用网络或手机等平台关注舆论热点最多的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均来自不同的地域,生活环境、成长背景的不同导致其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但都具有对舆论高度敏感、具有较高的主动性等特点。在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下,新时期做好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工作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心理的健康发展、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甚至关系到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内涵和特点
王兴国教授指出“高校网络舆情是以高校大学生为主要群体,通过网络空间对校园管理、生活现象以及所关注的其他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所表达的意见、情绪和态度的总和,它集中反映在校大学生思想动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1]高校网络舆情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互联网围绕特定事件所引发的高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对特定事件的看法和态度,是高校舆情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高校网络舆情在传播内容和方式上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包括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方式多样化、传播舆论负面化、传播速度快和影响范围广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舆情内容多元化、负面化。大学生作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不仅关心关系到自身利益的学校管理、学生生活等学校范围内的舆情信息,同时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国内外事件以及国际政治热点也颇为关切,逐步呈现出多元化态势。但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更多关注高校的负面新闻,部分高校被类似抄袭、舞弊、乱收费、就业难等负面舆论所困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传播方式多样化、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大。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在高校的普及,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方式出现多样化的特点。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于2014年3月5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3年大学生仍是中国网民的最大群体,占比达25.5%。[2]微博、微信、论坛、贴吧等即时通讯方式已经是大学生的主要活跃领域,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舆情信息的主要方式。虽然以上即时通讯方式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点,但由于网络具有分散性、匿名性和可控性差等缺点,使得大学生获取的舆情信息的可信度有所降低,再加上感性因素的干扰导致部分舆论事件被放大,导致事态的进一步恶化。
校园的舆论环境不仅对高校的管理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监督作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高校网络舆情的监控和引导工作成为了高校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
二、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工作的现状分析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的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且具有较强的突发性,因而目前的监控和引导工作仍存在一定的难度。首先,高校由于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不能及时、准确地收集网络舆情信息,导致舆情监控不到位的情况。现有的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多集中在事后处理,而没有相应的预测和控制的措施;其次,高校对于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不够重视,对于负面的网络舆情所产生的破坏性认识不足。当网络舆情产生时,高校未予以实时关注和积极引导,导致网络舆情的扩散和失控;再次,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未纳入高校的长效管理机制,导致舆情监控及引导工作的任务分工不明确,从而影响了舆情的处理效率,给负面网络舆情传播创造了机会。
三、新时期高校网络舆情监控及引导措施
高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高校在注重对正面的舆情信息的支持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对负面舆情信息的监控和引导,才能避免不良舆论对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才能维持高校的正常科研教学工作。
首先,要加大信息资源基础设施的投入,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预警机制。舆情预警即在负面网络舆情出现、传播过程中,及时作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和化解可能出现的危机,避免事态的继续恶化[3]。高校网络舆情预警一般使用校园的信息资源基础设施,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通过对多种网络平台的舆情进行全面收集。再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和分析,对是否会产生危机进行提前判断。并将分析结果传达至相关职能部门,以便提前进行准备和预防工作,以免群体性、非理性事件的发生。
其次,将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纳入学校管理的长效机制中。通过各种网络平台建立信息机制,对突发的网络舆情信息要作出快速反应,及时辟谣,保证高校信息渠道的公开和畅通。加强舆情的监控和引导专职队伍的建设,将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的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团学干部以及网络管理人员等纳入到高校网络舆情监管队伍中。
最后,高校要正视负面舆论,及时作出反应的同时要注重舆论引导的方式方法。在负面网络舆情引导的过程中,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反思,尽快提出解决方案。同时,要注重在舆论的引导过程中遵循平等沟通、提升亲和力,重视换位思考和学生的自身感受,从而使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具有更强的可信度、真实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兴国.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6):202-205.
[2]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4年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4-03-05]. http://.cn/hlwfzyj/hlwxzbg /hlwtjbg/201403/P020140305346502014030.pdf.
[3]张潇潇,陈静.新形势下高校舆情特点及应对策略[J].高校教育管理.2011 (04):21-25.
篇3
【关键词】自媒体;高校网络舆情;多中心治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8-197-02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网络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承载言论与思想的网络载体层出不穷,尤其是近年来“自媒体”(We Media)不断更新,出现了如人人、网络博客、播客、微博等各种新型媒体。作为网络的主力军,大学生群体从传统的“论坛”逐渐转移到各种新型网络媒体中来,从而进一步成为自媒体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自媒体”逐渐发展并成为高校主流传播网络媒体的趋势下,大学生利用“自媒体”网络发表言论、表达意愿的情况日益增多,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遇到了巨大挑战。
一、相关名词的界定
(一)高校自媒体
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最早对自媒体(We Media)作了权威的定义:“We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自媒体的本质就是为普通大众提供一个对信息的自主提供与个性分享的网络平台,其以数字科技为支撑、主体去中心化(平民化、个性化),因此传播方式交互性强、传播迅速。
高校自媒体,即在高校中广泛应用的自媒体网络平台,在中国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校可以直接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如BBS、校园贴吧、论坛等;另一类是学校需要借助第三方力量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如微博、人人等。
(二)高校网络舆情
曾润喜(2009)将网络舆情定义为由于各种事件的刺激而产生的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人们对于该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文章认为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师生由于互联网传播的各种事件的刺激而对该事件产生的言论、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
二、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对校园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基本上实行“谁建网站谁管理、谁负责”。高校网络管理者对新闻及言论信息通过筛选和“过滤”进行取舍,把握和引导校园网络舆情的发展方向和传播内容,但对正面导向型信息的和传播工作尚有欠缺,而且停留在“把关人”层次。通过分析与总结,文章认为目前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角色转变不成功,存在管理鸿沟
我国的高校舆情管理者出于某些原因将自身定位在“引导者”及“服务者”的角色上,但是缺乏相应的实践活动支撑,因而这种角色定位在广大学生群体中发挥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此外,由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缺乏积极的沟通与意见分享,高校舆情管理部门与师生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管理鸿沟”,使得管理者更有可能被看作成一种“控制者”与“把关者”,导致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工作陷入了困境之中。
(二)舆情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联动机制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并未建立起完善的网络监控、引导、预警、反馈及联动应急机制,在网络舆情的控制和疏导方面存在很大漏洞,使得学校在出现网络舆情紧急情况时会应对不及时、采取措施不恰当。此外,我国的高校舆情管理主体较为单一,主要单纯地依靠校方部门进行管理,与校外其他相关网络管理部门缺乏协调。并且,由于国家在立法方面的缺失以及相关网络文件内容模糊性较强、缺乏执行力,基层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时没有明确的依据和标准,自由裁量权相对较大。
(三)舆情管理手段单一,方式落后
校园新媒体的出现吸引了众多师生,网络言论随之增多,校园网络的安全问题随之也凸显出来。但是,网络舆情的安全管理手段却远远滞后于其恶化的速度。其中,机械地屏蔽敏感词汇导致了管理方式过于僵化,人为删帖与操作控制也参杂着过重的主观色彩,严重影响了舆情管理的公平公正性。而近几年校园网络暴力事件、紧急突发案件频发,管理方式与技术手段的单一与落后性势必给网络舆情的安全管理与危机管理造成很大阻碍,更新先进的技术设备、开发新的技术手段、培养专业的网络管理人员成为学校改善舆情管理现状的迫切要求。
三、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的多中心治理模式
多中心治理理论由奥斯特罗姆。提出,其核心是,在私有化和国有化两个极端之间,存在其他多种可能的治理方式,并且能有效率的运行。这意味着政府、市场的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的应用,要求政府转变自身的角色与任务。
借鉴多中心治理理论,文章认为,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构建起一个以高校管理为核心、国家立法为保障、受众参与为基础、第三方支持为辅助的多中心管理模式(如图1-1)。通过这一模式的有效运行,最终建成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特别是“学习型”网络文化,引导舆论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使广大师生在自媒体这一平台上,交流观点、共享信息,提高自身素质。
(一)国家层面
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中,政府应当重视大学生的合理要求,但是,相对地,也要对其进行必要的限制。政府应该且有能力做到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完善国家立法,对需要网络立法且尚未立法的方面及时立法,对不合理或者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或删除,对于法律中模糊的规定进行明确地定义或规范,使网络舆情管理有法可依。
第二,执法部门(如公安局等)、监管部门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运用行政命令、行政强制等手段,一方面,对违反法律法规的当事人进行行政处罚,另一方面,对相关的运营商进行处罚或警告,双管齐下,切实维护好网络秩序。
(二)学校层面
进行角色转变,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实现向“引导者”和“服务者”角色的转变。高校应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要发挥引导和服务的作用,同时更应该从行动上为师生提供更多的校园网络平台和参与管理的机会。
第一,高校大学生在日益追求网络民利,各高校在进行网络管理时,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重要作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开发适合本校的网络参与方式,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管理和表达意见的途径,如建立“学生参议制”、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参政议政等,转变管理角色,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对话,了解学生的需求,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将其作为学校进行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从而实现学校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第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体制,建立多方联动机制。各高校应当建立一套信息监测、分析、判断、上报、反应机制以及应急联动机制。成立专门的网络舆情管理小组,对网络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和信息判断,及时处理网络上出现的不良信息,并且定期进行统计,形成汇总文件进行上报。应急联动机制在出现紧急事件时,迅速启动,将危害降到最低。按照分工,各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轮流值班,对特殊网络舆情实行重点监控,并且由学校网络管理者在校园重要媒体上及时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积极应对危机事件,通过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有效防止谣言的传播。
第三,开设网络教育课程。各高校应该在新生入学之初,对其进行一个学时的网络教育,介绍网络法律和法规、网络道德规范、网络使用规范及保密的重要性等知识,让学生对网络有正确的理解,树立责任意识,维护校园网络安全,使校园网络健康有序运行。
(三)第三方层面
由于各高校科研资金有限且研究时间较长,难以在短时期内研究出适合本校网络舆情管理的硬件与软件设施,因此,各高校与社会第三方组织的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软件公司向各高校出售自媒体软件,其中包括用于网络舆情管理的技术软件,因此,在纯技术手段方面,软件设计公司要做到合理设计自媒体版块,向学生提供便利服务与参与管理的渠道。
第二,尽管自媒体公司(如腾讯公司等)的受众是广大网民,但是高校大学生仍是其中的“主力军”。因此,这些公司要参与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中来。一方面,通过敏感词过滤,公司发现不当言论后可以屏蔽或删除;另一方面,正面信息,公司可以对广大网民特别是高校学生的思想与言论进行引导。
(四)受众层面
篇4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辅导员;网络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3.4%,首次超越传统PC整体80.9%的使用率,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更加巩固。92.4%的大学生主要是通过网络获得外界的信息;很多学生喜欢网络文学,在休闲时间第一选择是QQ、微信,对网络交友十分感兴趣……网络已经植入大学生活,成为大学生的第三课堂。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各个方面,比如说生活、思想和价值观等。目前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交流的集散地,因此高校的辅导员正面临着网络舆情管理各种挑战,如何利用虚拟网络搭建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平台,提高在虚拟世界的“话语权”和“干预力”,进而了解学生需求,满足学生需求,为学生做好服务工作;高效应对网络舆情,有效引导大学生主流思想,使网络与实际大学生德育工作有机融合,互动中协调发展。
一、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及其影响
高校网络舆情的理论研究主要为跟踪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而现实的校园网络已经成为了一个自由的互动空间,在这里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进行交流辩论。学生对某一社会热点问题的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逐渐形成了新的网络舆情关注点。80、90后在校大学生借助网络空间对某一问题发表的议论和意见的比例已经达到100%,从而,在网络舆论的量度和强度上可直接了解到学生诉诸意志的坚定程度和坚持某一意见态度明朗的指向。而高校辅导员是日常学习生活中与大学生群体接触最多的人群,据调查发现,辅导员至少有两种网络交流工作,62.7%的辅导员拥有四种或四种以上与学生群体相接轨的网络交流工具或平台(如QQ、人人网、博客、飞信、微信),对于网络舆情的了解方面,82.6%的辅导员在关注的同时曾发表过意见,有91%辅导员认为掌握学生网络舆情“非常重要”,92%的辅导员了解2010年以来高校在网络上引发的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形成迅速,对社会影响巨大。随着因特网在全球范围内的飞速发展,网络媒体已被公认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有:新闻评论、BBS、博客、聚合新闻(RSS)。网络舆情表达快捷、信息多元,方式互动,具备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当代高校辅导员工作网络化的现状,以及大学生网络应用的基本情况,对加强高校网络阵地建设、监督和监管高校学生网络舆情状况、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网民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主要有:敏感性、关联性、趋同性、辐射面广、多元化与贴近学生生活等,以及分析当代高校辅导员参网络化平台运用行为的动因及影响因素。
二、高校辅导员社会网络舆情对策
(一)辅导员在网络中做好主动融入
在我国高等教育分工细化的过程中,辅导员职责得到了不断完善,定位也逐渐从现实的德育教育延伸至网络思想教育,这也意味着网络思政工作的大幕正式开启,而现实中,当今的大学学习方式相对来说要更为自由和宽松,所以辅导员与学生见面并不频繁。但随着辅导员队伍逐渐被社会认同,辅导员如何应对新媒体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困惑与机遇成为了高等教育关注的主要问题;为了保证自身获得信息的渠道时刻畅通,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因此辅导员需要积极把自身融入到网络当中,开阔自身的思路。除了原先的班会、班级代表的汇报之外,辅导员还需要紧随时代的步伐,通过网络技术,建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机制,将会避免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局限在现实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视角。
(二)构建学生自主网络队伍与可控的网络平台
构建可控网络沟通的平台已成为辅导员队伍提升工作效果的客观要求。辅导员要做好学生工作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在传统交流中,除了电话、短信、EMAIL、校友录班级、QQ群等进行沟通;但这些都存在一对一或者一对部分的学生交流,并不能抵御社会化网络环境带来的思想碰撞,也更减弱了辅导员思政工作的效果;通过这些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联络渠道,以及大学生网络的主流追求,构建学生自主网络队伍与可控的网络平台,不仅平台快捷,而且还能够实现多方位的覆盖,这样就保证了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时刻通畅,促使辅导员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状况,促使开展思想工作的时候就能够更加快速和有目的。
(三)运行网络舆情转化疏导机制
1.大学生校外媒体交流向校内媒体交流转化
舆论往往最先通过网络显露和传播,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重视或延误解决,就可能形成校外网上炒作,个体情绪传染到群体,演变为群体的不满情绪,使网络成为舆论的放大器。学生反映的问题,如学习、住宿、餐饮等,往往涉及到学校的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学校统一建立校内的媒体交流平台,各相关部门协调处理,防止问题和矛盾堆积和延误,错过最佳的解决时间。通过引导,形成校内网络舆论阵地,实现校内舆论交流效能化。
2.学校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化
学校应健全舆情汇集分析机制,增强预见性;将以往的被动应对向主动出击转化,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个别学生反映的问题,那么这种情况就会变成群体学生的事情;辅导员对网络上的舆论信息进行认真处理的时候,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对待,分轻重缓急进行处理,这样就能够预测一段时间里面学生的思想状况。辅导员对网络上面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这样就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大众的思想状况,并对发展的趋势进行准确预测,这就大大使得思想工作更加针对和主动,而且还能够避免发生。
3.个体发声向主体发声转化
建立学校网络学生队伍,及时解决学生在网络上面提出的问题,如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及时反馈,这就使得思想工作更加有实效性。及时反馈网络上的舆论信息,这样就能够有效缓解负面影响,解决学生关注的问题,这样就能够避免负面的消息变成了谣言。及时反馈网络上的舆论,这就能够防止网络舆论被一些人利用,大大净化了网络环境。还有就是,及时反馈网络上的信息,这能够使得学生很有成就感,主要是自我提出的意见被听取和采纳,思想工作的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四)构建网络舆情应对的四个主体联动体系
1.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联动
新媒体和老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加速度的呈现。新媒体有它的非常明显的优势。联动和融合才能够真正去建构一个舆论的新的环境。新媒体的舆论多样而且是自发的,但是也比较容易出现情绪。以前的媒体具有很强的引导作用,而且显得较为传统,因此我们需要考虑这两种媒体的结合,如何在新的环境下面发挥出两种媒体的作用。就是参与性和对话性带来的互动优势。如果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真正意义上面结合到一起,不仅需要在制度上面实现融合,而且还需要专业技术上面实现融合,这种意义上的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这样才能够造就出一种新的舆论环境。
2.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的联动
提高虚拟校园管理水平,必须在网络与现实的互动性、开放性上下功夫,使网络空间成为崭新的社会形态,使得网络既能辅助工作开展,简化工作程序等。既给学生提供了创新创造的广阔自由,又能够建立合理的工作秩序,这样不仅能够学生通过网络发表建议,而且还能够使得网络信息传播更加有秩序。加快形成主流、便捷、自律相结合的校园网络管理体系。极大的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3.辅导员个人文化与学生个体文化的联动
辅导员利用网络(如博客等)形成工作体系、角色定位,即是高校对辅导员工作任务和内容的具体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班级管理和辅导咨询服务三大块内容与学生个人的网络平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辅导员不仅能够完成自己的职责,认真完成辅导员的工作,发挥网络的思想教育作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从侧面来说,这也大大地提高了网络的应用,这也能够使得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更为全面具体。
4.网络学习与课堂学习的联动
辅导员属于德育教师,任课教师属于智育教师,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智育教育和德育教育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在教育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成才,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对国家、社会有用的人。因而,任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需要彼此协助、相互补位,而网络就是一个不受局限的大教室、大课堂。在网络中,辅导员与任课教师可以通过全方位、立体式的方式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融会贯穿到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思维能力培养等各项工作之中。
(五)实现网络舆情应对工作的多维共赢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新兴模式,可以通过网络媒介来体现民众对社会问题的“喜怒哀乐”,借助网络虚拟空间进行快速、无疆域的传播,信息采集可以通过网络制度和网络技术方式获取,效率较高,保真度较强;而辅导员舆络舆情应对具有个性差异,应根据各高校网络舆情的不同特点,比较高校辅导员与其它社会群体在网络舆情应对中所呈现出的个性差异,来论证出高校辅导员特有的网络舆情应对对策、措施和保障政策与条件,建立基于新媒体时代建立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应对行为引导机制。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的图式建构;结合当前高校辅导员实际工作与大学生互联网使用现状的实际成为大学生教育引导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高校辅导员应对新时期网络舆情的主要做法和科学划分,取得相应的实践资料并进行合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提练出网络舆情应对能力提升的图式建构。
辅导员在网络舆论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的定位,通过现实与虚拟统筹协调,牢牢把握网络主阵地的最大引导权,进行舆情信息收集,及时掌握苗头性、预警性信息,准确把握舆情态势,最大限度增加了和谐因素,形不成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虚拟社会管理工作将会落到实处。最终实现现实生活与虚拟网络的共赢;学生成长与辅导员提升的共赢;网络思政繁荣与校园安全稳定的共赢;高校育人与社会发展的共赢;个人理想与中国梦想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郭红明,王永灿.基于思想政治工作视域的高校网络舆情探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06)
[2]段卓夫.论高校公关危机与危机公关[J].中国成人教育.2011(07)
[3]李昌祖,周杰,郑苏法.高校网络舆情及其研判的若干思考[J].江苏高教.2010(05)
[4]刘燕,刘颖.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及管理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9(04)[5]黄河,陈先刚.试论高校的危机公关与管理[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6)
篇5
当今,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高职院校学生网民的生活方式。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特征,提出要从“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亲和力”、“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和“引导大学生遵守网络道德礼仪”等方面开展网络舆情引导工作。
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引导策略
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为48.8%,网民规模达6.68亿。对于高职院校学生而言,网络是获取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他们把社区论坛、QQ群、微信朋友圈作为发表言论、获取信息、交流情感的最主要阵地。当前,网络以其独特的方式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方式,网络舆情对其人生观、价值观有着深刻的影响,营造高职院校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日益重要。
高职院校学生网络舆情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对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社会焦点难点问题、时政问题以及有关校园社会和校园管理等与自己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的集合[1]。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需从高职校园网络舆情特征出发,思考舆情引导策略。
一、高职院校网络舆情主体特征
因高职院校学生自身基础及学校培养目的特点,高职学生作为校园网络舆情主体,有着与普通本科院校学生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高职学生更关注与自身发展密切相关的舆论内容
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的技术人才,教育过程强调技术学习的实用性,因此,大部分高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均持务实的态度,对政治、社会、文化等意识形态问题敏感度较低,而对与个人的生活 、就业等切身相关的问题保持较高敏感度。
2.对信息分析和判断能力较弱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型的阶段,各方面认识尚不稳定,可塑性强。加之学生缺乏生活阅历、综合认知能力不够,面对网络带来的海量信息,容易出现大众心理,人云亦云,无从辨认信息真实性和可靠性。今年6月份发生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安全”网络舆情事件就是一个典型实例。女生宿舍一女生弄丢钥匙,钥匙拾得者根据钥匙标签到该宿舍盗走一部千元手机及80元现金。失主报警,警车来调查案件。因时值晚上,又是发生在女生宿舍,学生听到警笛声后认为是发生事件,并在百度贴吧和QQ空间撒播信息。消息迅速传播,最终演绎成了学校教学楼被偷了几十台电脑,女生被人,学生在校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有人在年级群里凭借想象描绘了一个女生被的场景,并强调事件的真实性。事件发生后,学校网络舆情工作部联合学生处、保卫处及区公安局立即展开调查。经查,学生所传播的网络言论非事实。此事件影响十分恶劣,学校对造谣的三名学生进行了教育和留校察看的处分,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网络信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提高学生对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教育学生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
二、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具备普通网络舆情的特征
1.表达意愿直接
学生可以通过论坛、QQ群、微博、微信朋友圈直接发表意见,民意表达畅通无阻,并且有无限次即时快速传播的可能。这一特征使得高校网络舆情监管工作面临极大挑战。
2.媒介平台多样
学生可以通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种工具链接网络,获取各类信息,随时随地发表个人想法。原来学生热衷于借助各大新闻网站的新闻评论、mail、社区论坛、QQ等来表达自己意愿,而随着各种新媒体的出现,微博、微信朋友圈正成为影响力更大、更受高校生欢迎的舆论平台,言论媒介平台趋多样化。
3.舆论内容显多元化和随意性
因“网络社会”具有虚拟性、匿名性、无边界即时交互等特点,网上舆情在价值传递、利益诉求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在自由的自媒体时代,网民在网络世界里隐匿身份,却缺乏网络信息“把关人”,学生可以自由地纵谈各事,关注与之密切相关的学校管理制度,嘻怒笑骂,随意发表或积极健康或庸俗灰色的舆论。
4.网络舆情事件突发性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上网极其方便,现实中突发的重大事件会第一时间在网络曝光,成为焦点的同时也会迅速成为舆论热点并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这种突发性的特点极大地挑战高职院校网络舆情工作相关部门的信息捕获能力和事件处理能力。
5.容易产生非理
高校舆情的主体是在校学生。由于其自身阅历不够,遇事时对客观事实认识不全面、易紧张冲动,还夹带着一丝迷茫和不满情绪。他们的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通过网络媒介, 以原生态形式展现,容易做出非理。
三、高职院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代表师生相对一致的态度与观点,对高校具有监督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当前形势下,面对舆论环境的挑战,学校必须积极应对,采取切实措施对舆论进行调控和引导,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环境。
1.关注学生的利益诉求,将网络舆论引导目的性与学生切身利益相结合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性与学生的实际利益相结合,同时将网络舆论引导的目的性与大学生的现实性相结合[2]。只有关注学生实际利益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才能加深他们价值观的认同感,使其个人追求等价值倾向与社会倡导相一致,进而网络空间能够自觉坚守信仰阵地,并通过舆论场扩大正能量影响力。
2.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亲和力
网络虽是有虚拟世界,却渗透着人的主体意识,网络舆情引导应立足平等,倾注情感,提升亲和力 ,从而使舆论引导更具有效性。
(1)平等交流沟通。 平等的协商式沟通互动最容易产生亲和力。尊重和平等是在舆论引导中争取信任的基本前提。网络舆论引导中应使符合学生特点的网络语言,并尽量说得生活化、平民化,忌讳以官腔打压学生诉求。
(2)注重心理交融。以人本理念指导高校网络舆情的开展,尊重学生实际需要,重视学生心理感受,实现心理交融。使用真诚的话语,能使交流和沟通变得更加亲切,效果更加显著。
3.提升大学生网络信息辨别能力
学生很少会用时间和精力去对每一个网民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每一条信息进行辨别,容易被错误信息误导;不少大学生网民不求甚解,一旦阅读到某信息与自己的部分已有认知相符,容易片面地得出该信息全部正确的结论。因此,高职院校要重视培养学生独立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建立判断信息正误和价值大小的知识结构 ,提高自身对是非、美丑的思辨能力,形成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屏障”,使其脱离信息认知的混沌状态。
4.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礼仪
个人网络礼仪是网络文明礼貌的基本体现,良好的网络礼仪能使网络舆情更加和谐有序。引导学生遵守网络道德礼仪,需要从提升大学生网民主体性出发,培养其在虚拟世界中人与人、人与物之间信息、能量的有序传递与沟通能力,做一个知荣辱、懂道德的理性网民。使其在虚拟世界相互礼尚往来、关照沟通,同时保持良好的网络信息传递秩序,不随便传递不知名的电子邮件和信息,对不良信息不跟帖、回帖、转帖,不编造谣言、不相信谣言、不传播谣言。
[参考文献]
[1]桑华.高校舆情研究探析 [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 (4 )
篇6
>>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策略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舆情与政府危机管理 面向大数据的网络舆情多平台交互机理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 大数据语境下网络舆情的价值转化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分析方法探讨 大数据影响下网络承载问题研究 网络大数据助推网络舆情研究与政府管理实践 基于大数据的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舆情管理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IM交互设计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特征及趋势探析 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网络舆情分析与应对 政治稳定背景下网络舆情的应对 大数据下的网络舆情应对 大数据环境下网络稳定性测试模型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我国网络借贷监管对策研究 大数据背景下政府数据管理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网络视频的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相丽玲,王晴.信息公开背景下网络舆情危机演化特征及治理机制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4):26-31.
[3] 王芳,王晴.微博舆情的演化机理、价值特征与治理机制[J].情报杂志,2014,33(1):120-124.
[4] 杜建华.风险传播视域下舆论安全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7):143-149.
[5] 蒋明敏.自媒体时代网络舆论风险的特点、成因及其治理[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173-177.
[6] .公共危机事件的网络传播与舆情治理[J].东岳论丛,2012,33(9):140-143.
[7] 张健华,李娜.智慧城市理念下的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理论与现代化,2014(6):79-84.
[8] 张勤.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与政府信任重塑[J].中国行政管理,2014(4):40-41.
[9] 梅松.基于电子政务的网络舆情危机治理[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4):41-46.
[10] 谢金林.网络舆论生态系统内在机理及其治理研究[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4):90-101.
[11] 李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决策:过程与机制[J].青海社会科学,2014(2):94-99.
[12] 张小明.论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综合治理:体制建设与制度保障[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3,14(5):81-87.
[13] 马荔.新媒体视域下网络舆情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关系及治理路径[J].江淮论坛,2015(3):106-109.
[14] 李阳.危机管理模式下新媒体网络舆情治理路径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5(4):49-54.
[15] 韩舒立,张晨.网络舆情治理中的政府逻辑:困境与重塑[J].电子政务,2013(5):15-22.
[16] 舒刚.风险社会视域下高校网络舆情的治理机制创新[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9):33-39.
[17] 常锐.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18] 张杰,张文胜.食品安全智库参与食品安全网络舆情治理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36(15):143-147.
[19] 王向文,图登克珠.舆论场+:一种探索性思考――兼谈对涉藏舆情治理的启示[J].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3):28-32.
[20] 刘泾.网络舆论生态视域中的谣言治理研究[J].情报科学,2014,32(5):42-46.
[21] 张佳慧.中国政府网络舆情治理政策研究:态势与走向[J].情报杂志,2015,34(5):123-129.
[22] 盛明科,邵梦洁,徐厌平.国内网络舆情治理研究:主题、范式及展望――基于CSSCI数据库2005-2013年的数据分析[J].情报杂志,2014,33(8):190-195.
[23] 维基百科:大数据[EB/OL].[2014-08-28].http:///ch-cn/%E5%A4%A7%E6%95%B8%E6%93%9A.
[24] 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53.
[25] 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28(11):52-54.
[26] 兰月新,曾润喜.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与预警阶段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5):16-19.
[27] 蒋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3-245.
[28]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监管分散在四类政府部门[EB/OL].[2016-04-01].http:///shendu/xxsb/detail_2013_0
7/22/27739989_0.shtml?_from_ral-ted.
篇7
关键词:网络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校园网络文化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其已成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其既能够从教育层面上帮助教师实施教育,也会因为错误的互联网信息,导致学生出现价值观趋向的偏差。现代社会发展中,学生只有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够在社会、经济、教育等诸多背景下谋求发展。因此,本文就大学生价值观问题,提出思想政治的全新教育思路。即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中借助文化传导能力,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思想政治影响。
一、网络育人及其实践路径
网络教育无疑是较为高效、简洁的一种手段。然而,引用互联网机制,必然会触及网络社会的阴暗面,如不对此有所规避或加以引导,将会对学生教育成果造成冲击。因此,笔者对网络育人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如下实践路径:1.网络育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年轻群体开辟了全新的“生活”空间。这也导致当代大学生更多以网络生活为主体,借助虚拟化信息形式,开拓一切精神需求层面的满足途径。所以,大学生群体对网络的沉迷不言而喻。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改善大学生网络使用功能,为其提供健康的信息指导,无疑是高等教育所必须进行的工作。网络发展为信息交流渠道带来了便利性,多媒体资源也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因此,借助网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以及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疑将具有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2.依托网络进行思想引导网络对教育的客观意义,必须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信息技术特性来看,网络教育具备以下优势:第一,不受空间限制。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地点展开交流。第二,不受时间限制。教育者可以将内容提前放于互联网,以便学生随时学习相关知识。第三,多媒体资源的支持。多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所具有的效率,无疑在于接受者是否能够有效理解传播内容。所以,在多媒体工具的引入下,学生将能更有效地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此可以发现,网络在教育层面上有着较大的促进意义。不过,教育过程中仍会受到一些限制,迫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发生转变。其原因在于网络传播的特性完全有别于课堂教育模式。同时,原有的课堂教育已被学生排斥。因此,必须转变教育手段,实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有效引导,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3.依托校园文化建设从上文可以发现,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够再使用课堂教育形式,所以,应当适当转变手段。而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无疑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形式较为容易实现效果的最大化。因此,本文认为应采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校园文化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以促进学生建立健康“三观”,提升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意识为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在功能上却与之完全契合。因此,可借助对校园文化内容的传播,在校园网络体系的建设中,全方位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无时无刻不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宣导。同时,借助互联网资源优势,借助各类活动手段,提升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从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促进学生的发展,进而构建完善的、生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育人作用阐释
1.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明确底线边界促进了交流所谓的明确底线,是指校园文化建设中,在话题上所达成的共识底线。这也意味着任何个体不能够逾越底线来实现交流。此前对于网络教育模式的担忧,便是因为可能存在的阴暗性话题,即价值溃败和道德虚无,对学生思想意识造成的影响。而校园内的文化建设却能够对此话题有所抑制。这可以简单理解为,网络校园文化多需要依托几种形式,分别为BBS、百度贴吧等社区,虽然一些学校主张以官网形式构建文化,但是高校的官网在新闻性和信息主导上难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借助社区类网络渠道,可以有效控制内容,并对无底线交流及时制止。同时,社区的权限机制,也能够对话题进行引导,进而构建明确底线且健康的交流环境。2.校园网络文化建设通过营造环境氛围实现对学生的教育校园网络文化平台是人与人所构建的交流环境。而人所依据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会对话题和交流深度产生影响。因此,应当在试图构建网络文化时,充分考虑环境的主导因素。而在构建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它对学生产生的客观作用。具体为:第一,环境的塑造在于实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应充分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求和实现方法,并在效率和深度层面上作出考量,让大学生得以有效接受思想政治内容。第二,考虑到大学生现有思想政治基础,环境必须与学生基础认知相契合。即在学生不具备认知的情况下,不能够盲目提升思想政治的思想高度,以免造成学生无法理解所传播内容。第三,结合社会化因素,从网络文化层面为学生构建第二课堂。可以理解为,在构建环境的同时,应当引入社会信息宣导,由此帮助学生提前以社会认知反馈价值观建立,进而更加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
三、推进高校网络育人工作的具体措施
1.夯实一个基础阵地网络虽然是虚拟化社会,但仍旧有着社会性基础。所以,在建立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对网络社会有所轻视,必须充分考量各类客观因素,从而建立适合大学生学习的思想政治教育性平台。对此,笔者认为应对平台采取统一化,且平台必须在学生的可控范围之内。例如,以固定BBS对学生思想政治进行引导。不过,其可能发生无法实现引导的问题。即平台对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不愿在平台中展开交流,故此难以实现文化引导。学校可就此问题,以多层面引导的方式消除不良影响。例如,将成绩和学生的学习知识注入平台,使学生不得不关注BBS,并在其中展开交流。2.稳妥处理两重关系第一,处理育人环境的关系。不同教育环境的教学手段有所差异。课堂教学主要在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深刻理解并记忆知识,再结合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具备知识的应用能力。而网络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则坚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在毫无察觉的情况下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发现,在实现教育的过程中,一旦两者发生混淆,便会在网络文化中产生课堂教育手段,而学生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反感,将直接导致教育的失败。第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环境下所实现内容的关系。根据教学环境的差异,可以发现不同环境的手段必然有所不同,对于教育内容而言同样如此。事实上,无论采用何种教育环境或手段,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无疑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过网络教育的特性在于引导,而并非课堂教育的传导。所以在知识的选择以及传播方式对知识进行内容层面的转化方面,必然会产生不同之处。所以,不同内容的关系处理,将是分别实现各自效率的关键。3.尽力避免三点误区第一,避免形式教条。网络育人虽然可同样产出教育成果,但是,其本质在于实现影响。可以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于长年累月的不断宣导,而教育的结果,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反馈。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时,应当基于教育方法而做出客观考量。第二,避免缺乏互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建立需要大量话题作为引导。一些院校在实践过程中,采取相对简单的互动形式,即希望以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可是,由于实践者能力不足以及对互联网交流方式的不理解,往往使得教育功能难以达成。同时,缺乏有效的互动,管理者难以接受学生的信息反馈,其下一步工作将无依据可言。对此,可采用现行提出问题的方式,在形成互动后再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第三,避免粗暴监管舆情。一些话题相对阴暗的舆情,无疑会对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将舆情一味抹杀。在管理时,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以更新颖的话题促使学生转换视野,并对过往舆情有效规避。同时,平台建立之初便需要实现规则化,先行告知学生平台的管理规则,并以相对灵活和友善的方式对舆情进行监管,进而避免学生情绪的强烈反弹。4.积极探索四条途径第一,内容管理。积极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升教育工作的影响深度。在具体执行上,可寻求青年群体的交流特性,借助适合的题材对其引导。以正面的内容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第二,综合服务。平台必须体现服务功能,这也是学生进入平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因此,应为学生开通服务通路,让其可以及时提出问题,并将问题反馈到相关责任人,由此构建良性发展的校园服务平台。第三,文化环境。建立内容客观、正面、积极的文化传播体系,对学生的思维方式、社会认知构成积极影响。并在积极文化促进下,树立健康的校园风气,提升学生文明上网的意识。第四,舆情引导。网络中必然会出现负面的信息传播,学生对此类信息也有一定的兴趣。但是,扩大化传播此类信息内容,无疑将会降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所以,应当在信息内容上对学生有所引导,并避免负面信息在平台中出现。若负面信息在平台中不断传播,可采取推进方式,加速信息消亡,并在此后对学生加以引导。
四、结束语
本文所研究的高校网络文化建设,旨在通过网络对学生的影响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结果关系到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立,教育者必须对其有客观的认识,并以适当的方式进行引导。本文所提的方法,仅是实现教育的手段之一,希望能对实践者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田树学.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宣传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30).
篇8
关键词:新媒体;社会;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97-02
“新媒体”在当今社会早已不是一个新名词,新媒体以其鲜明的时代气息和快捷的传播速度得到人们的广泛应用,更是得到爱“尝鲜”的高校学生的青睐,融入他们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改变。而对于高校学生工作来说,新媒体更像一把双刃剑,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高校学生工作应该从新媒体与学生联系最紧密的方面入手,争取先机,从容应对挑战。
一、“新媒体”的定义及特征
对于“新媒体”的定义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本文对“新媒体”的界定采用匡文波在《“新媒体”的概念辨析》一文中所提到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提出的概念,但也并不是指时兴的媒体,严谨地说,应是“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数字化”和“互动性”是它的基本特征。那么,它又有哪些特征吸引了广大高校学生对它“爱不释手”呢?
1.多样性。现今的“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形态众多,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能够满足高校学生不一样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2.便携性。新媒体更多地以应用程序的形式存在于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中。广大高校学生接触新媒体的能力强、速度快,又渴望了解国内外新鲜事物、参与其中讨论交流,随着电脑、手机等便携终端的普及,他们能随时随地在学习和生活中利用新媒体。
3.平等性。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这个虚拟环境,不同于大学校园里的面对面的生活环境,在新媒体环境里,每个学生不论姓名、年龄和专业都可以自由平等地交流和展示自我,交流双方从形式和心态上都能达到某种平等和互信,也能弥补一些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的不平等感。
4.即时互动性。网络的飞速发展、4G时代的来临都让交流变成了动一动手指、几秒钟就能完成的事情,这给渴望展现自我、热衷新鲜事物的高校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吸引力。
二、新媒体给高校学生群体带来的变化
新媒体的多样性、便携性、平等性和即时互动性决定了它能够渗透进高校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等各方面带来一些变化。
1.新媒体让高校学生和教师“平起平坐”。改变高校学生和教师的交流方式是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带来的最重要的变化。新媒体出现之前,教师似乎“高高在上”,难以触碰,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也主要发生在课堂上和教师的办公室里,以面对面交流为主。而现在,新媒体的平等性和即时互动性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面对面交流成为了他们交流中很小的一部分,通过网络运用新媒体工具来互动成为了主要的形式。学生可以随意在教师的微博、微信信息下评论和分享,教师可以通过QQ和微信向学生各类信息,了解学生动态。
2.新媒体让高校学生“足不出户”。新媒体出现之后,高校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变得多种多样起来,内容也丰富多彩。原本需要走出去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足不出户也可以完成了。吃饭可以网上订外卖,交友可以用微信、QQ,想父母了可以用网络视频通话,购物有淘宝等各类网购网站供选择,了解新闻时事有各类新闻网站和客户端。另一方面,新媒体无形中增大了学生与外界的距离,学生沉迷于应用各种新媒体工具中,整日足不出户,原本丰富的课余生活变成终日窝在寝室与手机和电脑为伴,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逐日丧失。
3.新媒体让高校学生“自我陶醉”。各种新媒体工具让高校学生参加社会讨论、表达个人看法变得十分容易了,高校学生在网络上自由地发表言论,如微博评论、贴吧跟帖、文章评论转载、QQ个性签名、微信朋友圈等,他们也通过这种方式行使着一个社会人的权利。然而,过于宽松的言论自由导致他们的自我意识不断膨胀,他们自我陶醉,经不起商量,听不进劝告;另一方面,网络鱼龙混杂,这些“键盘侠”们很容易被误导,迷失方向。
三、新媒体给高校学生工作带来的影响
1.工作平台的扩展,对学生工作者的专业素质要求提高。新媒体让学生工作者的工作平台得到扩展,学生工作者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更多了,对学生工作者的要求也成比例的提高。首先,要求学生工作者能有时间和精力应对新媒体平台中各种与学生相关的信息,如学生的交流申请、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等。其次,要求学生工作者能够熟练应用多种新媒体工具,合时宜地利用它们进行学生工作,QQ、微信、微博等都要玩得转。另外,还要求学生工作者能够进行舆情分析,发现舆论导向。信息时代下,学生工作者运用新媒体的能力已然成为专业素质中的一种,对这种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强。
2.工作外延的扩大给学生工作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学生活动的范围从现实生活中延伸到网络虚拟环境中,而且呈现出更多地偏向网络虚拟环境“一边倒”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环境不能自拔。学生工作的内容也因此被拓宽,除了利用新媒体与学生沟通交流,督促学生合理使用新媒体工具,号召学生走出网络,提升面对面的交际能力也成为了当下学生工作的一部分。
3.工作环境的改变使学生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增大。新媒体大环境下,学生的言论自由权得到了充分尊重,尤其是“90后”,一出生就生活在漫无边际的网络环境里,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感十分强烈,学生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已经很大,学生工作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受到挑战;加之新媒体环境下各种资讯如海洋般汹涌而来,学生们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一次又一次被颠覆,使他们的价值观难以聚焦形成,在无形中增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四、高校学生工作的应对策略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意识到了新媒体对学生工作带来的影响,也开始在利用新媒体构建信息网络和信息平台,但出现了“重形式、轻内容”的现象,部分学生工作者不在新媒体内容上下功夫,无法吸引学生关注,不能引起学生共鸣,利用了新媒体工具却达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可从工作技巧、工作方法和监管机制三方面入手,推进新媒体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应用。
1.提升新媒体工作技巧,开拓学生工作新阵地。新媒体时代下,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要,提升新媒体工作技巧势在必行。提升新媒体工作技巧的第一步是要了解和熟悉时下学生中流行的新媒体工具,明晰每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技巧,如哪种工具更适合事务性通知、哪种工具更适合征求意见、哪种工具更适合快速分享等。在每次前进行信息分类,对号入座。其次是要掌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技巧,可以借助哪几种新媒体工具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怎样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最后,学生工作者需要学习传播理论方面的专业知识,要掌握对新媒体进行舆论引导的技巧,收放自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工作的开展。
2.创新新媒体工作方法,实现学生工作O2O新路径。创新新媒体工作方法是在新媒体平台自我定位明晰的基础上,利用学生对新媒体工具“爱不释手”这一特点,在内容、话语和团队构建上进行创新,以实现对学生“线上引导、线下教育”(O2O―Online to Offline),以号召更多的青年学生走下网路、走出宿舍、走向操场。
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强调重视受众的地位,受众决定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因此,在高校新媒体平台的内容设计方面,要从学生的新媒体使用和接收习惯出发,设计合理的内容时机、频率、数量、内容等。在话语策略方面,要在把牢政治和法律底线的基础上,用鲜活、生动、赋有青春特色的语言赢取学生的青睐。
新媒体团队构建上,必须从“学校―学院―班级”三个层面组成专业的、分工明确的、数量稳定的、责任心强的工作团队,三个层面互为支撑,注重对团队的思想理论教育和传播理论培训,以做好“把关人”、说好“两面理”。
3.健全舆情监管机制,优化学生工作舆情环境。在“学校―学院―班级”三个层面的新媒体团队中,须有专人负责新媒体舆情监管,加强社会公德和相关法律的宣传,做好舆情引导;定时对各类新媒体工具中围绕学校学院热点问题的学生动态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处理;对于突发事件早作舆情处理预案,尽量做到公开透明;完善校内舆情奖惩机制,让更多的学生学会理性发声。只有加强舆情监管,才能让学生处于一个正面的、正能量的舆论环境中,才能让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才能真正的做到让学生利用新媒体工具增加知识、增长才干,才能让新媒体成为学生工作的新阵地、新平台。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8,(6):66-69.
[2]黄理漓.网络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教育管理,2015,(2):206.
[3]张蕾.论新媒体的特点及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作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264-265.
[4]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探索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1,(5):47-50.
[5]翟屿潼.新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工作[J].新闻战线,2015,(7):118-119.
篇9
关键词:校属组织;新媒体平台;三级分类;管理
高校新媒体文化以其社会性、包容性、自觉性的文化特质,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当代青年大学生的价值理念、政治倾向、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和个性心理。
1.立体化的三级平台体系建设
(1)着力发挥一级平台的主流引导功能。宣传部门,学工部门,教学研究机构,工、青、妇等组织作为高校本级直接管理和指导的组织,由其所设立的新媒体平台也具有进行主流价值观引导的天然优势。从内容上,它更便于把握高校及相关上级组织的工作重点,传递主流思想;从技术上,它更容易争取优势资源,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做到更为先进;从组织上,它更便于管控和引导,容易把握正确的方向。
(2)切实发挥二级平台的同频共振作用。高校校属组织新媒体二级平台数量众多,内容上更贴近于大学师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受众面广,关注量大,对师生的影响也更为具体,可被视为高校新媒体平台体系中的主体力量。“同频”就是要使二级平台与一级平台保持传播主流价值的同一频率,“共振”就是要使二级平台与一级平台遥相呼应,协同发声,加强信息的“二轮传导”,扩大信息传播的影响力。
(3)努力促进三级平台的规范繁荣发展。高校校属组织三级新媒体平台数量庞大,是高校网络新媒体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其单个平台的受众相对较少,影响力相对较弱,呈现出受众细分明确的基本特征。对于三级平台的管理和引导既要本着鼓励其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其交流工作功能和宣传主流价值的原则,趋利避害,加强正面引导和舆论监管,确保其保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2.科学的组织设置及队伍建设
(1)运作顺畅的管理机构体系设置。在政府层面,建议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宣传部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门、新闻媒体、高校等多方参与联动的宣传和管理运作机制。高校校级层面,设置由宣传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参与的校属新媒体平台管理机构。针对校属组织新媒体平台的三级体系分布和师生参与的侧重点不同,建议还应设置体现管理层级和师生侧重点的管理机构。
(2)强大可靠的骨干管理队伍建设。数量众多的校属组织新媒体平台需要一大批政治上可靠、能力上强大的师生骨干管理队伍。根据校属组织新媒体平台的管理机构体系的设置,分别选配教师管理队伍和学生管理队伍充实相关机构所涉及部门和单位。
(3)各尽其能的网络宣传队伍建设。根据现有的工作基础,总体上可以建设以发挥网络舆论引导功能为重点的“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以加强网上正面舆论传播战斗力为目标的“网络宣传员”队伍;建设以扩大网络正能量群众基础的“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和以增强网络正能量支撑力为目标的“好网民”的大学师生网络宣传队伍。
3.相互协同的管理运作机制建设
(1)明确管理指导主体责任。第一,要本着“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各级各类校属组织对其所属的新媒体平台的运作管理责任,把组织的负责人作为该新媒体平台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第二,要落实学校各单位和归口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管责任,加强其对新媒体平台的日常管理和引导,建立登记备案和舆情事故责任追究机制。
(2)建立舆情分析反馈机制。高校要定期对校属组织新媒体平台的舆情状况进行分析和反馈,对于正面信息要积极鼓励,对于中性信息要加强引导,对于负面信息和虚假信息既要进行线上的正面交锋、正面引导和正言澄清,又要进行线下的根源查找和处置。
(3)健全考核激励保障机制。在政府层面上,要将高校对校属组织新媒体管理的相关工作纳入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信息安全工作及其他相关工作的考核体系。在高校层面,要建立针对各校属组织、管理队伍和宣传队伍的考核激励保障机制。把校属组织新媒体平台的管理运行情况纳入校属组织年度考核或注册审查体系,把新媒体平台的师生管理队伍和宣传队伍的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党政管理工作考核,学生干部考核、培养、选拔或志愿者管理考核等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5―126.
篇10
关键词:微信 大学生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加上智能手机的普及,以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为主的新媒体技术得以快速崛起,如今手机网络已成为人们特别是大学生主要的通讯网络。微信因其强大的互动性、便捷性而深受大家喜爱,成为当下最流行、最热门的社交工具。随着其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微信正在引发一场有关人们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大学生作为最容易接受新生事物的群体,是微信最主要的使用人群之一。作为新载体,微信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载体的不足,微信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一、基本概况
(一)微信的概念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微信 (WeChat) 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快速发送免费(需消耗少量网络流量)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同时,也可以使用通过共享流媒体内容的资料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圈”、”公众平台“、”语音记事本“等服务插件。
推出至今,微信已走过六年的发展历程,从社交通讯工具,成长为平台,连接着人与人、人与服务、人与商业。有资料显示,截止到2016年2月,微信已经覆盖中国90%以上的智能手机,月活跃用户达到6.5 亿,用户覆盖 200 多国家、超过 20 种语言。超过九成微信用户每天都会使用微信,半数用户每天使用微信超过1小时。
(二)微信的主要功能
微信作为新媒体时代最重要的及时通讯工具,有着非常强大的功能。
1.沟通交流类功能。传统手机通讯中的文字发送功能不仅得到更好的沿袭,微信还可以发送语音、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信息,此外还开辟了语音消息发送的新模式,支持创建多人群聊,并推出实时对讲,使手机成为对讲机。多元化的交流模式改变了文字交流没有情感的缺陷,使人们在利用手机软件沟通时,实现图文声三者的完美结合,使得微信作为即时通讯工具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微信推出的小视频功能,使得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眼前的世界。此外,微信支持用户在朋友圈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信息,并进行转发、收藏和评论。
2.生活服务类功能。除了在沟通交流类的创新突破外,微信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着便捷的服务。微信中钱包支付、第三方服务、邮箱提醒、实时位置分享功能、群发助手等功能,在不同层面中提供便捷服务,增强了微信的实用性。
3.休闲娱乐类功能。微信推出的诸如“摇一摇”、“漂流瓶”等基于位置的服务插件和游戏功能,使得用户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以放松。
4.公众平台功能。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是微信独有的特色功能,面向公众开放,任何人(包括企业)都可以打造属于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并向特定群体推送各类内容,实现和关注者间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微信公众账号分为服务号、订阅号和企业号三种类型:服务号一个月能发送四条信息,这些信息会显示在订阅用户的聊天列表中;订阅号每天可以向订阅用户推送一条信息,这些信息会在用户的“订阅号”文件中显示,点击即可查看;企业号是微信为企业、政府机关、学校等组织提供的移动应用入口,目的是建立与员工、合作伙伴及企业应用间的连接,从而有效地提高信息的沟通效率。
(三)微信的特点
作为一种更快速的即时通讯工具,微信具有零资费、跨平台沟通、显示实时输入状态等优势,比传统的短信沟通方式更便捷、灵活、智能。概括来说,微信有以下特点:使用成本低廉、沟通方式多元、信息与索取方便快捷、信息传播时效性强等。
(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目前,对于什么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的界定较多,总的来说: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根据传播学原理和思想宣传的理论,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网上双向互动的虚拟实践活动。
(五)大学生使用微信的现状
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日新月异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大学生作为互联网的重度依赖者,同时也是移动互联发展的关键人群。调查显示, 90后大学生中通过手机上网的占86%,其次是笔记本电脑(79%)和台式机电脑(40%)。作为走在时尚前沿的“弄潮儿”,思维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是微信接受和使用的群体中最活跃的一个,通过微信开展自己的社交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失的部分。综合对大学生使用微信的调查情况来看,微信在大学生中普及范围广,使用频率高,超过90%的大学生使用微信,有超过7成的同学对微信很满意并将继续使用下去。更有研究表明,在使用微信的大学生中,每天上线在5 小时以上的人数占据84%。
二、微信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社会的发展变化深刻的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也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变革。微信作为新兴的即时通讯工具,快速深入地走进大学生生活,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一)微信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1.微信成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新载体
小载体、大能量,微信作为沟通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的开放网络平台,承载着种类繁多、数量惊人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一种轻松活泼的方式借助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形式呈现在大学生面前,有利的推动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借助微信这一新载体可以挖掘大量的教育资源,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向大学生传导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政策法规等教育信息,从而对大学生进行间接而正面的引导。如今,许多大学包括其下属的部门、院系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新医”为例,例如,在微信-添加朋友中搜索“新医”,可以检索到超过110个相关公众号,和学校有直接关系的公共号超过20个,涵盖学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众多职能部门以及几乎所有院系。
2.微信促进了网络思政教育生活化
随着微信对生活日渐深入的影响,对当代大学生来说,微信不仅是他们与外界交流的媒介,更是他们向外界展示自我的平台。如今,微信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利用微信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政教育,使网络思政教育走进大学生生活成为了一种可能。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是其思想的来源,而思想折射出他们各自的需求,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唯有深入走进大学生们的生活中,才能对其思想和价值观进行积极的引导。运用微信平台上的各种沟通交流方式,与学生经常性的进行一些社会热点或者关系到学生切身情况的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用立场、观点和方法等观察事情、看待问题、解决困难,坚定理想信念。借助微信平台,一方面可以积极主动地传播正确的思想、言论,经常性地在“朋友圈”一些图文并茂具有正确思想导向的资料,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媒体场所与环境的限制性。另一方面,可以透过“朋友圈”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其个性,从而有针对性的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微信这一平等的双向互动传播交流方式不仅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也提高了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效率。
3.微信增强了网络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随着微信产品的不断升级,微信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从第一个公众平台的建立到现在,微信公众平台的种类已非常全面。面对海量的公平台和推送信息,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关注不同的公众平台。目前,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消息。依附于微信庞大的使用人群,加上其操作的便捷性、人际交流的高时效性、内容推送的丰富性、消息推送的精准性等特点,校园微信公众平台对学生群体有很强的吸引力,不仅可以实现一对多的信息传播,也迎合了大学生喜爱追求新鲜事物的猎奇心理。微信公众平台特别是校园微信公众平台拥有自己特定的信息受众群,通过公众平台与订阅用户群进行信息交流互动,使推送的信息更具有针对性。微信公众平台或微信群因其用户群的特定性,可以将“正确的信息”推送给“需要的人”。例如,新乡医学院医学检验学院的“新医检验之家”公众平台(如图1所示)。其目标用户群体主要是检验学院的每一位师生,检验学院微信公众平台自2015年11月开通以来,关注用户超过1200人,经常性地向学院学生推送院系动态、考研、实习、“两学一做”、迎新等方面的内容,帮助学生掌握第一资讯,使网络思政教育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
(二)微信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作为信息科技时代的产物,微信在给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1.增强了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来说,传统的校园网几乎没有什么吸引力,大学生更愿意并热衷于关注微信等新传媒,通过微信等载体进行意见表达和人际交往。在此环境下,高校运用新媒体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的任务更加凸显。微信平台上的信息以病毒式的方式传播,由点及面,呈几何倍数增长。开放的微信平台,人人都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者、传播者,无疑加大了高校网络舆情监控的难度。
2.容易引发大学生的认知偏差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高速发展而带来的大变革时期,信息经过新媒体平台爆炸式的发展披上各种外衣,对于三观处于关键形成期的大学生来说,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社会认知。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在微信世界里,人人都是“媒体人”。加上缺乏科学有效的引导,导致微信上的资讯和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甚至有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微信传播低俗甚至违法乱纪的内容。大学生由于思想稚嫩,好奇心强,往往缺乏对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不能很好的区分接收到的信息真实性,易被信息的负面阴暗所腐蚀,这导致大学生的认知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发偏差。
3.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予以冲击
微信的开放性扩大了大学生的信息交流量,缩短了虚拟世界中人际交往的距离,但在渗透大学生生活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大学生渐渐忽视了现实中的人际网络。如今,“低头族”的身影随处可见,每日去“朋友圈”逛逛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常态。这种对微信的过度投入和依赖,势必会大大减少面对面的交流,容易引发大学生性情冷漠、导致与父母、朋友、老师间交流障碍、导致人际关系萎缩,进而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另外,基于位置信息开发的微信“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社交功能,增加了大学生交友的随机性,同时也给他们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微信作为一款新兴的即时通讯工具,极大的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通过微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教育者来说,是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只有深入分析微信对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才能充分利用微信这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开展工作,推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迈向新高度。
参考文献:
[1]全永丽.以微信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王森.微信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D].太原理工大学,2015.
[3]王铮,徐志远.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4]倪洪章.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研究述评[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5]李华琼.微信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3).
[6]赵昕.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