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贸易情况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4: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全球贸易情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前言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最近几年的全球贸易增速的百分点都明显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甚至在2015年,全球贸易增速呈现负增长,这一奇怪的现象是对以往年份全球贸易增速都要高于经济增速有利的打击,而目前整个的趋势是全球贸易增速要被经济增速远远的甩在身后。其实,全球贸易增速过低的问题最初出现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当时一些经济学家就预言贸易增速将开始出现降低并达到一个低谷时期,可没想到的是整个低谷时期,而这个降低的力度也比当时预言的大很多,也会持续了如此长的时间,其后果甚至不能被一些企业所接受。同时这个幅度也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担心,逐渐的引起了相关人士的思考。
二、关于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思考讨论
(一)主张需求不足论
持有主张需求不足论的专家和学者认为之所以出现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现象,原因主要是因为2008年的金融危机影响而导致的全球经济呈现疲软的态势,一时间商品的价格暴跌,整个第三产业受到严重的冲击,同时就造成了商品的需求不足的现象,进而影响了全球贸易增速。但是这种主张需求不足的观点却有着一个很大的问题,即为何在全球贸易增速降低的情况下,经济增速却依然能保持一个很好的发展势头,并且连续数年都要高于同期的贸易增速,这一点是需求论不能都解释的。而同样的,论影响的对象来说,包括金融危机的影响都会具有一定的相互关联性,况且贸易和经济增速本身就是一个属性的事物,所以怎么可能会只影响贸易发展,而对经济发展毫发未损,这一点是值得所有专业人士所思考的。
(二)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
目前出现整个贸易发展增速过低的现象,一部分是因为经济的短时性不稳定造成的暂时性疲软,比如在20世纪的30年生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就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处于周期性的繁荣阶段,而当经济转为疲软阶段,就会自然的出现贸易增速下降的情况,而这完全是因为短时的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当然,这一观点也受到了现在一些学者的质疑,他们认为目前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这种原因或许只是表象的,是为了迷惑大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也急需要相关专家去认真思考。
(三)长期性的结构变化
当然,一些分析者认为,既然20世纪的30年生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那么也就自然有长期性的结构变化所导致的贸易问题,而这个原因的出现也是短时的因素长期积累的效果,因为周期性的疲软造成的经济结构变化已经成为了一些学者所持有的观点。支持他们的一个主要论点就是目前的全球贸易增速已经连续数年都低于同期的经济增速,这难道还不是因为经济结构已经变化所导致的吗?如果还按照以前的想法进行贸易保护和制约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做好产业的结构转型,从而进行创新性发展。
(四)贸易保护角度
在我国贸易保护发展进程中,由相关的数据和经验显示,每一次金融危机过后或者相应的经济疲弱过去,一些有意识的国家和地区都会采取相应的贸易保护行为,以动用一定的多样化和多区域的手段对贸易的发展进行相应的隔离,以降低其贸易的损失情况。但这种做法和措施也有一些弊端,比如隔离或者封闭某个地区的贸易往来,总会对当地的经济和贸易发展有一些消极的影响,突出表现在整个贸易自由化受到严重的打击。而最好的做法是在采用协同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危机进行应对,并通过适度的贸易保护进行相应的风险规避,不仅可以降低因保护过度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可以尽可能的提高全球贸易增速。
(五)贸易主体国家变迁说
对于贸易主体国家来说,持有贸易主体国家比较优势变迁说的经济学家认为此举主要阐述的是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所具有的关键性地位,换句话来货,中国的贸易发展对于全球的贸易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近些年来,中增速的发展也带动了全球贸易的进步。然而也并不是完全利好的,比如中国的出口假如在整个贸易发展中占有较大的市场,就会同时使得我国外贸发展的空间不断缩减,主要表现在整个创新的力度会明显的下降,而自身的优势产业也会逐渐的受到相应的损失。所以,一些学者也预测如果按照这个想法发展的话,中国未来的贸易发展很可能会出现产业发展困难和相应的真空期阶段,同时也面临着相当大的转型断层风险。
三、结束语
总体来讲,本文依据新时期下这一特殊大环境,以全球贸易增速和经济增速的对比作为为突破口,以当前的新时期下的几点实际情况为基准,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现状进行了具体的研究,对关于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主张需求不足论、周期性的经济疲软现象、长期性的结构变化、贸易保护角度、贸易主体国家变迁说五点思考进行讨论,建议性的提出针对的解决方法,以解决相关的全球贸易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戴翔, 教授.如何看待全球贸易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现象[J]. 国际贸易, 2016,(10).
[2]成相亭.对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几点思考――减税比降息更直接[J].中国总会计师, 2012,(7).
[3]王素. 世界经济增长预期:声调是否改弦更张[J].进出口经理人, 2016,(7).
篇2
【关键词】服务经济;全球化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
一、前言
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质量的提升需求。重视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需要清晰地认识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关注到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希望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实现对经济发展和服务类型的全面升级。
二、经济全球化深入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
1.经济全球化发展时代的变更
我国从1970年到1990年经历了3个实际的经济变化时期,1970年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货物贸易阶段。从1970年末到1980年末期,将近20年的阶段全球经济以制造业作为主体。到1990年,世界经济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开始趋向于服务经济发展的模式。
2.服务经济全球化时代划分的评价依据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主要的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我国的对外投资开始倾向于服务行业,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的拓展,成为并购的工作重心内容。服务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壮大,服务贸易也在不断的调整和进步,呈现出未来良好的发展倾向。
3.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是服务经济社会
通过服务经济的社会状态能够评价社会的整体经济情况,具有良好的产品品质,能够符合自我调整的平面化经济结构,实现对国家经济的全面支持,就能够被评价为经济发展的强国。因此,具有服务经济的社会经济发展类型,具备了经济强国的评价标准需求。
4.服务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指导价值
针对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局势进行分析,能够发现时代背景对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情况具有重要的战略指导价值,根据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满足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是国家经济进步的重要价值体现。
三、强化发展服务贸易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空间和重心的转变
1.提升我国商品价值
通过强化的发展服务贸易的模式,能够成功地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的需求,并且能够将传统的经济发展重心转变到先进的领域当中去。开展强化的服务贸易模式,能够充分地提升我国商品的价值,促进我国整体的市场经济收益效果,实现对我国市场经济收益的高效需求。
2.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在具体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社会需要认识到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背景,根据实际的发展需求进行市场经济工作重心的调整,在实际的经济运作环境下进行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保证基础市场经济发展结构符合服务贸易的发展整体需求,并且能够关注到自身产品生产的质量。
3.促进社会生产组织方式革新
针对我国社会生产效率进行调整,还需要进行社会生产组织方式的革新运作,保证将第二产业作为主导经济发展的动力,将第一和第二类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向第三产业靠拢,并为第三产业充分服务,实现对经济发展的充分支持。三种社会生产组织的高效率合作,是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重要转型实践。
四、加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路径
1.战略开展的步骤
针对我国实际的市场经济发展情况提出科学的战略设计和部署,需要观察到战略开展的阶段和步骤性特征。从2010年开始,我国重视对服务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发展的经济夯实基础。再到2015年,开始实施全面的发展战略应用,促进社会生产效率的全面提升。到2020年,计划实施全面的发展进步措施,希望能够获得更加合理的发展战略。
2.战略空间的布局
针对我国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观察,开展战略空间的布局,实施科学的城市发展战略内容,通过城市作为服务贸易的中心,采取港口和交通枢纽共同协作的模式,进行良好的经济拓展性发展战略运营,满足实际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满足我国从周边到中心,从浅出到深入的发展目标。
3.战略开展的措施
针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挥进行科学的观察,通过实现战略措施得到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进展,需要从战略和计划部署的细节合作中得以实现。针对我国经济发展的目标进行科学的规划,采取战役的方式进行任务的逐一计划和达成,满足未来服务型贸易发展的具体需求,保证市场经济的良好运作。
五、结论
综合上述研究内容进行切实有效的分析、探讨和总结能够发现,针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提出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计划和部署,能够实现对我国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并且不断地拓展和提升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实现对我国经济的全面推动作用,体现经济发展的重要价值。在服务经济全球化的基础背景下,为提升我国社会经济奠定良好的辅助基础。
参考文献:
[1]李俊.“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战略思考[J].国际贸易,2012,06:54-57+66.
篇3
个发展中国家,我们应当也必须对国内一些产业进行适度保护,以逐步增强国际竞争力。
一、贸易保护理论的演变、发展及其特点
(一)重商主义的贸易保护学说。出现在欧洲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即15~17世纪的重商主义把货币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认为开展对外贸易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金银货币财富,在对外贸易中,一方之所得必然是另一方之所失。重商主义者根据自己对财富和贸易的理解提出一系列外贸政策,必然是一心追求贸易顺差的以“奖出限入”为特征的贸易保护政策。
(二)汉密尔顿以关税为主的贸易保护政策。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代表当时工业资产阶级的愿望与要求,于1791年12月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主张,以使新建立起来的幼稚产业得以生存、发展和壮大,以增强同英、法等国的廉价商品进行自由竞争的能力。汉密尔顿的保护贸易思想和政策主张,反映的是经济不发达国家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工业的正当要求和愿望。
(三)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李斯特在他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学说,建立了一套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保护关税制度为核心、为后进国家服务的保护贸易理论。他认为自由贸易理论只适用于像英国这样工业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不适合经济落后的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推进自由贸易,对落后国家无疑是场灾难。因此,经济落后国家应当实行保护贸易制度,使本国的经济赶上或超过先进国家,这样才能使自由贸易成为可能,并从中获得利益。他还提出了著名的生产力理论来论证后进国家保护幼稚工业的合理性。根据生产力理论,李斯特对保护对象的确定、保护关税手段的运用等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主张。
(四)新贸易理论中的战略性贸易政策。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以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新”理论发展过程中,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困境
从上述对保护贸易理论的简要回顾中,我们可以看出,从重商主义开始,到后来的幼稚产业保护论,直至新贸易理论的所谓战略性贸易政策,具有一些共同点,即其前提条件都是生产要素的国际间不可流动性、产品具有明显的国家和民族界限、贸易保护对象具有确定性、贸易保护手段具有可操作性且以关税为主。但在经济全球化、资本可以跨国流动的条件下,传统贸易保护的前提条件已不复存在,从而也使传统贸易保护理论陷入困境。
(一)贸易保护对象确立的困难
1、以民族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已不可能。经济发展落后的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目标是发展民族产业,实行经济自立。这在国际投资还没有充分发展、各国经济联系还不是很强的情况下是可行的,因为那时企业和产品的民族界限非常明晰,保护对象的确定比较容易。但在当代,传统意义上的“民族产业”界限已经比较模糊。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分工不断深化带来生产的全球化,形成了以跨国公司为主导的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国际分工由产业间分工为主导逐步转变为产业内分工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内部的企业内分工发展迅速。由于国际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跨国并购此起彼伏,各国产业、企业的相互渗透更加深入,企业、产品的“国籍”日益模糊了。
2、以幼稚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其效果具有不确定性。在传统贸易保护理论中,保护幼稚产业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的一个有力论据。虽然经济学家们对幼稚产业作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和界定,但可操作性不强,保护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在于:(1)幼稚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预见性。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同样的产业在别国的保护下可以成长起来,在本国则不一定达到同样的效果。(2)幼稚产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国际产业结构的升级非常迅速,今天的幼稚产业经过一定时期的保护后,很可能还没有成长起来就变成夕阳产业了,保护只能给以后的结构调整增加困难。(3)即使有些“幼稚产业”经过保护以后成长起来了,但这些产业很可能是假幼稚产业。
3、以战略性产业为界限实施保护愈发困难。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一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影响甚至决定一国的国际分工地位。高科技产业因具有较强的外溢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而被称作战略性产业。为了提高国际分工地位,获取更多的贸易利益,对战略性产业加以保护也就成为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理由。但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这正变得愈发困难。原因在于:(1)对发达国家而言,虽然其财力雄厚,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往往涉及许多科学门类、需要高额的投入,有的单靠一个国家、一个企业难以完成。(2)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其科学技术发展本身就相对落后,有的高科技产业是一片空白,保护无从谈起,保护只会造成封闭和更加落后。(3)对战略性产业的保护能否奏效需要一系列严格的限制条件,一旦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保护的初衷也就难以达到。
(二)贸易保护利益的流失和贸易保护的成本加大、收益减少。根据自由贸易理论,无论是关税或非关税的贸易保护都将会使整个社会福利水平下降,而使政府税收和国内生产者剩余增加。当生产者成为东道国国内企业时,政府会通过财政转移等政策实现国内的社会收入分配的公平,并且会通过贸易补贴政策促使本国产品增加出口形成贸易顺差,扩大本国外贸收益。但当一个产业或行业存在外资投入时,东道国的贸易保护会使外资企业受益,政府虽然有一定的关税和许可证拍卖等收入,但整个社会的福利下降,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没有达到帕累托最优。同时,由于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WTO所推行的以自由贸易为宗旨的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得到进一步加强,关税保护已大大弱化,非关税保护虽然在特殊条件仍有存在的空间,但其保护代价增大,收益减少。
(三)贸易保护会使东道国成为投资国落后生产管理技术的输出地。自由贸易理论认为,贸易保护的结果是使生产要素没有按效率配置并且使落后的生产管理技术得以继续延续。当一国的企业全部为国内投资者时,政府的贸易保护目标往往是针对幼稚产业和衰退产业,有较大的民族情结、国家情结的因素,因此对贸易保护的负作用容易得到国内公民的理解和同情。但当一个产业或行业有外资投入时,政府的贸易保护政策会使外资的落后生产管理技术大量涌入,赚取最后的收益。
三、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实施贸易保护政策的新方向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传统的以保护民族产业为出发点的贸易保护政策已难行其道。但出于各种深层次的原因,贸易保护又不可完全取消。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贸易保护政策包括以下几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一)贸易保护政策应由单纯注重商品流动转向兼顾商品和要素流动。传统贸易保护政策的实质是奖出限入,其隐含的假设是在要素流动有限的情况下,一国在某个产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只能通过本国的努力来创造。当外来商品威胁到这种努力的时候,就要对进口商品采取限制措施。但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一国的要素已不再成为其独有的“专利”,也可以被其他国家通过投资所利用。同样,一国发展经济手段除了依靠国内要素外,也可借助国外要素。因此,国际贸易分工中比较优势地位下降,竞争优势地位上升。由于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加上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升级、比较优势转移非常迅速,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想再依靠贸易保护来发挥静态比较优势已很困难,一国贸易政策的重点应由依靠贸易保护以发挥比较优势,向鼓励要素流入以弥补比较劣势、创造竞争优势转变。
(二)保护政策的手段应是投资政策与贸易政策的综合,两者需交叉使用。在贸易投资一体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际贸易、投资的主体是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对东道国选择投资还是出口,取决于一系列条件。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表明,当跨国公司具备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可以利用的东道国区位优势时,它们往往选择投资;当缺少可供利用的区位优势时,往往选择商品出口;当只具备所有权优势时,选择技术转让。很显然,第一种方式最有利于弥补相对落后国家的资金和技术缺口,因此,具备一定的市场条件、基础设施、要素条件的国家,应积极完善投资政策,通过提供稳定的政治法律环境、公平的竞争环境吸引跨国公司前来投资。而国外的一些中小企业到东道国投资则往往是因为本国投资机会较少,东道国有可利用的丰富而廉价的要素。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引进国外要素一方面可以帮助东道国发展新的产业,壮大已有产业的生产规模,提高东道国的国际分工地位;另一方面通过引进要素开展加工贸易,可以解决东道国的劳动力就业问题。
篇4
一、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与发展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及开放度的提高,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出口呈现迅猛增长态势,资金和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贸易迅速发展,在国际服务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显示,2005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1582亿美元,增长18%。其中,出口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9%;进口838亿美元,增长16%;由于旅游项目顺差扩大,服务贸易逆差自1999年以来首次下降到94亿美元,下降3%。据世贸组织《贸易发展报告》统计,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世界排名由1982年的第28位上升到2005的第8位,进口世界排名由第40位上升到第7位。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呈现以下特点:
(一)出口增速高于全球服务贸易出口平均增速
过去二十多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年均增长15.9%,其中2001-2005年,年均增速为19.8%,约为同期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
(二)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提高
1982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24.8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0.7%;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744亿美元,占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1%。二十三年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增长近29倍,在全球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提高了2.4个百分点。
(三)传统服务贸易出口保持增长势头
过去二十五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中传统运输类服务贸易比重明显下降,旅游类比重保持稳定,而其他商业类服务持续上升。与全球服务贸易结构发展趋势相反,近年来,由于货物贸易快速发展,中国运输服务出口占比呈逐步上升势头,旅游服务出口比重略有下降。2005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服务占比上升到20.7%,比1997年增加了8.3个百分点;旅游服务出口占比为39.4%,比1997年下降了9.7个百分点;其他商业服务出口占比为39.9%,与1997年基本持平。
(四)部分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出口增速超过发达国家
1997-2005年,随着全球新兴服务产业的蓬勃发展,我国计算机与信息服务、咨询、电影和音像等新兴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速加快,超过了其他部门,也超过了OECD国家相应部门的增长速度。其中我国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从8400万美元提高到18.4亿美元,增长了21倍,在全国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1997年的0.3%增长到2.5%。
(五)中国对主要市场服务贸易出口增长迅速
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市场多元化分布,进口主要集中在香港、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2005年对美国服务出口99.6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3.4%;对欧盟出口74.32亿美元,增长45.3%;对香港特区出口84.5亿美元(不含金融服务)。
(六)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面临的问题
我国服务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与发达国家差距明显,2005年美国服务贸易出口3533亿美元, 英国为1834亿美元,德国1429亿美元,分别是中国的4.7倍、2.5倍和2倍。其次,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货物贸易出口的比例较低,仅占约10%,全球的平均水平为 25%,而英国和美国分别占48.5%和39%。第三,自1994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长期存在巨额逆差,且差额呈现增大趋势,2005年比上年有所减少,但依然逆差94亿美元,而美国2005年顺差646亿美元。
二、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产业竞争力
当今国际服务贸易中,旅游和运输服务继续保持了最大部门的地位,但由于增速减缓,所占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计算机与信息服务、金融服务、文化娱乐服务以及专利许可等现代服务部门尽管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但增长速度惊人,在全部服务贸易中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产业政策对本国乃至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导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构成总体上与全球服务贸易存在共性:旅游、运输和建筑服务等传统产业出口占据主导地位,份额高于全球水平;在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上与全球服务贸易相比存在差异性,特许和专利权使用占比比全球低6个百分点;金融服务出口低于全球占比5.1个百分点,且现代服务贸易部门的增长速度低于世界水平。
(一) 按RCA指数衡量的部门竞争力
国际学术界通常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分析一国某产品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RCA指一国总出口中某类产品所占份额相对于该产品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其公式为:
RCA=Xe/X/We/W
其中, Xe为一国某类产品的出口额;X为一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We为该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为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一般认为,若RCA≥2.5,则具有强的竞争力;若1.25≤RCA
用RCA衡量我国服务贸易总出口中各部门相对于世界服务贸易的部门竞争力,结果显示,建筑、旅游和其他商务服务有较强竞争力;运输服务有一般竞争力;其余部门竞争力较弱(见表1)。
(二) 按增长速度排序的部门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部门主要是计算机信息、咨询、影视、金融、运输、公告和建筑服务,年均增长率超过20%,其中前三各部门超过35%。
(三)用波士顿矩阵分析的部门增长潜力
以1997-2005年间年均增长率近似等于15%(全部服务的年均增长率为14.8%)、以2005年出口规模20亿美元为基准,用波士顿矩阵(由于缺少全球行业统计,我们用出口绝对数替代了市场份额)表示的中国服务贸易各部门增长潜力情况是:处于第一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大、增长速度快的部门,需要重点支持其发展,这样的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现实的和预期的贡献率都大;处于第二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小、但增长速度较快的部门,这样的部门在促进政策得力的情况下,会有超高速增长,对整个服务贸易出口的贡献比较大;处于第三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小、增长速度缓慢的部门,近期内促进意义不大;处于第四象限的属于基础规模较大、但增长速度较低的部门,这些部门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贡献大,需要长期持续的支持。
用波士顿矩阵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规模大、增长快、有很大发展潜力的部门:运输、咨询、建筑和计算机信息服务;
――规模小、增长快、有发展潜力的部门:金融、保险、广告和音像服务;
――规模大、增长慢、需继续维持的部门:旅游和其他服务;
――规模小、增长慢、近期内发展潜力较小的部门:通讯、特许和专利权使用。
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行业选择来说,有无发展潜力,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基础,而顺应全球服务贸易行业发展趋势则只是说明部门发展有更大的市场空间,但需要中国具备一定的竞争实力,否则不可以成为近期实现的目标。
综合全球服务贸易的产业发展趋势、国际市场需求前景、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发展潜力以及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等多种因素,我们认为,近期内我国政府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部门选择应该按照“深度挖掘”和“重点培育”和“特别关注”三个层次进行。“深度挖掘” 类的部门包括运输、旅游和建筑服务,这些部门的出口基数大,在现有基础上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增长率,对出口总额的扩大就会产生巨大影响,在当前和今后都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骨干部门。“重点培育”类的部门包括计算机和信息、金融保险和特许专利使用,这些部门属于增长潜力大、发展速度快的部门,只要政策得当,会对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产生重大影响。“特别关注”类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分销和咨询服务等,是我国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56个民族的文化荟萃更增添了中华文明的吸引力。应该借鉴美国的做法,把拥有我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体育(如武术等)、营养保健、中医、教育、哲学、戏剧、影视等分支部门全方位地推向国际市场,进一步扩大中华文明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总之,选择重点服务行业部门进行出口促进,是中国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调整的需要,是适应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格局、抓住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的需要,意义重大而深远。
三、扩大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措施
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扩大服务贸易出口,不断提高服务贸易在全国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兼顾服务贸易总量增长与收支平衡。为力争实现进出口平衡,服务贸易出口要实现超常增长。到2010年,服务贸易额(国际收支口径)达到4000亿美元,年均增长20%。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建立起完善的促进服务贸易出口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网络,要发挥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后发优势,就应当抓紧出台相关政策,积极推进服务贸易出口。
(一) 推进重点部门的发展。
积极推进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保险等新兴的资金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出口与继续扩大旅游、运输等传统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相结合,改善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促进中国服务贸易的健康发展。
稳妥扩大中国服务业开放与积极开拓国际服务业市场相结合,对内以开放促竞争,以开放促发展,增强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大力实施服务业“走出去”战略,促进中国企业在外分支机构在当地提供商业服务,提高其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
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与优势区域和企业的重点突破相结合,积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优先支持中国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增长潜力的企业出口。
(二)完善服务贸易出口的管理。
成立由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共同组成的“服务贸易发展协调小组”,全面协调,发挥合力。同时进一步明确商务部在服务贸易管理中的职能,加大商务部对服务贸易进出口政策的协调、出口促进、多双边谈判的力度。
(三)加大发展服务贸易的资金投入。
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出口信贷条件和额度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在国家出口信用保险政策范围内,积极为服务贸易出口项目提供保险支持。放松服务企业境外投资的用汇限制,简化其境外投资外汇审核程序,适当提高用汇额度。根据不同服务贸易部门的具体情况,对服务贸易出口业务和企业予以税收优惠。例如,对服务型企业的人员工资在税前列支,避免两次纳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对服务出口所得减免营业税。
设立服务贸易发展资金。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作用越来越大,需要从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划出部分资金专门用于促进服务贸易发展。资金主要用于:资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出国参加展览、研讨会、境内外推介活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国际/重点国家资质认证、重大出口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等),支持建设服务贸易示范区和服务业外包基地。
(四)尽快建立中国服务贸易统计制度。
制定服务贸易统计法规,以跨境贸易和附属机构两条主线采集我国服务贸易统计数据,并逐步开展自然人流动统计。一方面要对现有的跨境服务收支数据进行完善。在现有BOP统计数据基础上,通过调查等方式完善运保费、旅游等项目数据,同时逐步采集扩展的国际收支分类(EBOPS)数据。另一方面,建立内向和外向FATS统计。在数据采集方法上要立足中国国情,保证“方向正确且操作可行”。在此基础上,加强对服务贸易进出口的运行分析,实时掌握进出口的产业动态和国别市场格局。
(五)稳步推进对外开放。
在新一轮的WTO谈判中,根据中国国内市场的承受能力和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实力,争取在自然人流动和海运领域的自由化方面取得成果,在其他领域采取审慎渐进的态度;积极推动服务贸易“紧急保障措施”谈判,为中国尚未发育成熟的服务业提供保障机制;积极参与“国内规章”谈判,通过谈判减少或消除海外贸易壁垒。
在区域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中,积极发挥中国拥有的比较优势,在具有较强国内市场承受能力的服务贸易领域,协商推动互相放开市场准入限制。
(六)培育服务贸易出口主体。
根据中国不同地区服务贸易的特点和行业优势,建设国家级服务贸易示范区,为示范区企业提供政策支持。以服务贸易示范区为主,在服务贸易重点部门确定一批重点企业或企业集团,予以重点支持。根据国际服务贸易发展趋势和中国的比较优势与增长潜力,对重点企业(集团)实行动态调整。力争到2010年,重点企业(集团)达到500家。
(七)加强培养服务贸易人才。
在现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由商务部牵头组织协调高校、服务贸易示范区、服务贸易发达地区开展服务贸易人才培训。培训内容既包括服务贸易的国际国内总体情况和发展趋势,又包括软件、技术等中国具有发展潜力的领域。
(八)建立中介组织,加强对发展服务贸易的宣传和协调促进工作。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服务贸易行业协会,整合企业力量,树立统一形象,加强对外宣传,提高企业声誉,培育企业信誉,积极为中国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市场行为,充当中国政府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企业参与国际合作的纽带。
充分发挥驻外经商机构的优势,积极对驻在国(地区、国际组织)服务贸易的管理机制、政策法规、商业机会的调研工作,帮助中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建立服务贸易预警应急机制,做好有可能出现的各种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
(九)搭建服务贸易出口促进平台。
建立全国服务贸易公共信息网站,介绍世界服务贸易总体情况,以及中国和其他主要国家服务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关主管部门、中介机构、行业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情况,方便企业获取国内外信息。
举办国际服务贸易论坛,支持在国内外举办若干服务贸易相关的会议、论坛、培训和展览,为企业创造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十)放宽对服务贸易企业人员的出入境管理。
篇5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篇6
一、加工贸易对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积极贡献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应链管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应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管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管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管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管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管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成熟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著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掌握参与和管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应链管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管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管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管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管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篇7
但如今不同的是国际贸易已经成了政治辩论的核心话题。美国总统候选人伯尼・桑德斯和唐纳德・特朗普同时将反对贸易协定作为自身竞选活动的一个重要支柱。而从其他候选人的宣传口径看来,在当前的政治气候下鼓吹全球化简直就是选举自杀。
关于贸易的民粹主义言论可能相当出格,但也没什么人能否认底层民众确实受了委屈。全球化并没有让所有人的生活得到改善。许多工薪家庭都在其他国家的低成本进口商品的冲击下一蹶不振。而大赢家一直是金融家以及那些因市场不断扩大而得益的专业人才。虽然全球化从来都不是推动发达经济体内部不平等的唯一(或是最重要)力量,却一直在为此助力。
而令贸易在政治上显得尤为突兀的原因是它往往会以一种与其他的主要推动因素―比如科学技术―不同的方式激发人们对不平等现象的观感。当一个人因为竞争对手实现创新并引进更好的产品而失去工作,这没什么好抱怨的。但人们会这么想:如果对手通过将工作外包给一些国外企业,放任他们做一些在本国触犯法律的事―比如禁止工人组织起来集体谈判―而导致我失业,那我可能就有话要说了。
桑德斯大力呼吁重新修订各项贸易条约以便更好地维护美国劳动人民的利益。但这样的论点立即激起了一片反对之声,因为贸易协定的任何停滞或逆转都将损害世界上最贫穷的人群,因为这些人失去了利用出口导向型增长来摆脱贫困的希望。正如较受欢迎且一贯理智的新闻网头条所言:“对于其他国家的穷人来说,没有什么比伯尼・桑德斯的言论更可怕了”。
但发达国家中对社会和公平问题更敏感的贸易规则其实并非天然就会与贫穷国家的经济增长发生冲突。全球化的鼓吹者们把这个议题套进了一个死框架,仿佛人们只能在现有贸易安排和全球贫困现象的持续存在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并最终对全球化议程产生了反作用。这些进步主义者们多此一举地强迫自己做出一个不愿接受的抉择。
首先,关于贸易如何惠及发展中经济体的标准叙事忽略了过往经验中的一个关键点。即那些设法利用全球化达成增长的国家(如越南等)会采用一些混合策略,一方面鼓励出口,另一方面又实施各类违反现行贸易规则的政策。像补贴、国内制造比例,投资管制以及经常设置的进口壁垒等政策,对于其国内新的更高附加值工业的建立是相当关键的。而那些只能依靠自由贸易的国家(立刻浮现在脑海的是墨西哥)已经陷入了困境。
这就是为什么收紧规则的贸易协定,实际上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其实是有好处的―比如对其国内工业的发展。如果中国在1980年代~1990年代期间受到WTO式规则限制的话就无法实现其非常成功的工业化战略。而在TPP框架下,越南得到了关于持续进入美国市场(美方现有障碍已然相当低)的一些保证,而作为回报,该国必须服从针对补贴,专利规则和投资规则的限制条件。
其次,没有什么历史记录表明,贫穷国家只有在先进经济体采取极低或者无壁垒的情况下才能从全球化中受益。事实上,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出口导向型增长经验―来自日本,韩国,中国台湾―都是在美国和欧洲设置的进口关税处于中等水平时发生的,而且那时的关税比现在要高。
因此对于那些既担心富国不平等又忧虑世界其他地区贫穷的进步主义者来说,好消息是全球化确实是有可能兼顾这两个方面的。但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用某些较为剧烈的方式来改变达成贸易协定的手段。
世界贸易体系目前由一种特别重商主义的逻辑所驱动:你降低壁垒,然后我也降低壁垒来作为回报。这种方式在促进贸易增长方面已经取得显著的成功,但它几乎没有经济上的正当性。现在世界经济已经非常开放,“市场准入交换”导致的问题可比它解决的要多。
因此是时候拥抱不同的逻辑,引入“政策空间交换”,即穷国和富国都需要开拓出更大的空间以追求各自的目标。前者需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新兴产业,而后者必须解决在国内的不平等和分配正义问题。这需要对高速运转的全球化车轮设置一点阻碍。
对此重新构建体制运作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写多边规则。例如WTO的“保障”条款可能会被扩大,以允许在进口产品与国内社会规范爆发明确冲突的情况下实施贸易限制(但必须遵从相关程序原则)―具体细节会在我的《全球化悖论》一书中陈述。同样,贸易协定可以被纳入“发展盒子(development box)”中并提供给贫穷国家,让它们获得追求经济多元化的自主性。
篇8
关键词 全球治理;贸易摩擦;协调合作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7)01-0052-06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日益凸显,贸易伴随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壮大。经济全球化浪潮高涨,世界各国联系紧密、交织渗透,形成了既相互合作又激烈竞争的格局,而贸易摩擦成为国际分工和利益分配格局变化中的必然。近年来,全球贸易摩擦数量持续上升,涉及领域不断拓宽,影响范围日益广阔,对世界经济增长造成了严重阻碍。
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资源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自由流动,也助推了经济、生态、安全等全球性问题的显现,国际社会对全球治理的诉求日趋强烈,协调合作成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共识。将贸易摩擦放在全球治理的时代背景中考察,有助于缔造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准确把握国际贸易发展新态势,深入推进全球贸易可持续发展;应用全球治理机制处理国际贸易摩擦问题,将合理解决贸易争端与贸易纠纷,有效遏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有利于重塑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一、全球治理面临变革转型
全球化纵深发展,国家之间协作应对紧迫性公共问题的需要日益增长,全球治理成为国际重要议题。全球治理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事务进行协同管理的理论,事关各国长远利益,为了顺应历史发展的内在要求,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更替演进。
(一)全球治理新形势
1992年创建的全球治理委员会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的《天涯成比邻》(Our Global Neighborhood)报告中[1],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价值以及全球治理同国际安全、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世界法治的关系,报告强调形成具有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实践中,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全球安全体系、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为支撑的全球经济货币体系,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保障的全球贸易体系,及以世界卫生组织、劳工组织等为基础的全球社会体系,为世界和平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虽然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全球治理体系使世界发生巨大变革,但也导致发展失衡加剧,全球可持续发展紧迫性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侧重基础设施、治理标准、气候变化等基本发展目标,实现难度加大,发达国家望而却步,但新兴大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近期,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构想,还牵头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使世界格局和力量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紧跟历史前进的步伐,顺应世界发展格局的多元化发展趋势,全球治理体系和机制亟需变革。
(二)全球治理新架构
全球治理属于动态复杂系统工程,处于不断调整完善过程中。在全球治理架构中,治理主体属于关键性要素。现时期,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对全球治理的议程和目标表现出更多关注,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非国家行为体也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全球治理的各项议程,全球治理开始迈入多层次、宽领域、跨国性的全面合作时代。联合国作为多边舞台始终是国际体系中心,不容置疑地成为全球治理重要主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与世界贸易组织则是全球经济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实体;以G20为代表的政府间国际组织作为全球治理基点,建立了处理国际问题的新秩序,形成保障全球治理成效的多边或双边规则和制度安排[2]。在新的治理框架下,虽然国家是全球治理不可替代的主导力量,但非政府组织、公民社会作为有益补充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3]。众多治理主体趋于平衡的协同关系是国际社会面临庞杂全球问题进行的改革创新,治理主体间逐步形成了相互依存、交叉合作的非等级结构,共同努力应对来自于不同领域的全球威胁,将全球治理议题从包括金融、贸易在内的经济治理,向日益突出的能源、环境、人权等非传统安全治理转变,以促进国际社会共同发展、增进人类共同福祉。
(三)全球治理新机制
随着全球治理理论和实践的推进,全球治理内容不断丰富,范围逐渐扩展,其中最为关键的治理机制也在应对纷繁复杂的全球问题中悄然转变,显现出独特的发展态势。全球治理机制的合法性取决于代表性、决策效率和实施效果[4]。联合国处于国际体系中心代表性高,但由于立场各异决策效率较低;作为历史国际核心机构,G8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高效率作用,但仅由发达国家构成的G8代表性较低,没有充分反映当今世界格局变化,仅凭借其在金融、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等领域占据的绝对优势,力图强化由其主导的现存国际体系阻碍了全球治理的真正实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G20集团地位发生了急速转变,G20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半,旨在促进全球平衡和国际合作,为全球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机制保障。自G20成立以来,其组织运行机制不断完善,议题内容逐渐调整扩大,影响作用明显提高,已从全球治理的边缘走向中心,成为全球治理的有效机构和主要平台,特别是新兴大国在G20为标志的全球治理新机制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从全球治理参与者向推动者的升迁[5]。在全球治理重要转型时期,G20与联合国将并存互补各自发挥作用,弥补治理效果的有限性问题,使全球性紧迫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二、全球治理中的贸易摩擦内涵
在国际贸易领域,“贸易摩擦”一词长期处于笼统指代状态,与贸易争端、贸易救济、贸易壁垒等概念之间的界限较为模糊,时常出现混同使用的现象,为此,有必要对全球治理视角下的贸易摩擦理论内涵进行分解与剖析。
(一)贸易争端
经典贸易理论认为,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自由化能够最大限度地增加全世界与出口国家自身福利,然而全球化浪潮缩小了各国间的比较优势,促使国际市场竞争加剧。相比较而言,“贸易争端”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术语,主要用于描述成员国之间出现的贸易纠纷,通常是指贸易双方中的一方在另一方采取关税、非关税壁垒措施来阻止其产品出口时,提出反对意见并要求对方予以纠正,终止其贸易措施甚至予以补偿的行为及其过程。WTO贸易争端解决结构(DSU)负责监督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顺利运行,是多边贸易机制的主要支柱。自1995年WTO正式运行以来,截止2015年,DSU接受贸易争端案件共计503起(见图1)。从总体来看,贸易争端案件大致呈下降趋势,但这并不说明国际贸易摩擦在减少,这是因为WTO规则中,仅当对进口国制裁措施不予接受时,出口国才会诉诸WTO争端解决结构,因此大量贸易摩擦通过双边途径予以解决,WTO处理的贸易争端只是国际贸易摩擦的一部分。
(二)贸易救济
传统关税保护力度日益减弱,“贸易救济”措施开始成为重要贸易政策工具。为了维护公平公正的竞争秩序,WTO允许成员方在进口产品倾销、补贴和过激增长等给其国内产业造成损害或实质损害威胁的情况下,使用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以维护国内产业安全。中国加入WTO以后,其他成员方在特定过渡期内针对中国产品进口,则可以单方面采取特别保障措施以维护国内产业利益。自1995年至2015年,WTO成员方共计发起反倾销调查4 990起,反补贴调查413起,保障措施调查312起(见图2)。虽然贸易救济措施立案调查数呈不稳定波动状态,但在周期性经济危机后有较为明显的增加。经济危机导致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各国家及地区积极采取各种手段维护自身产业安全。从贸易救济实践可知,反倾销措施和反补贴措施主要针对价格歧视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保障措施则针对进口产品激增的情况,在实际操作执行中,由于各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的裁量空间,贸易救济措施的自由决策行为常令被调查方处于不利地位,从而使贸易救济措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实施贸易保护的合法利器。
(三)贸易壁垒
贸易壁垒是国际经济、社会、科技不断发展的产物,日益滋生的新贸易壁垒现已成为部分国家及地区实行贸易保护的高级形式。“贸易壁垒”也被称为贸易障碍,主要指一国对国外商品或劳务进口所设置执行的各种限制措施。实施贸易壁垒的目的在于各国政府为保护该国经济不受外来产品或劳务的侵犯,为此具有一定倾向性,凡是正常贸易受到阻碍,市场竞争机制作用受到干扰的各种人为措施均归属贸易壁垒范畴。从表现形式来看,贸易壁垒包含违反承诺的关税措施,缺乏规则依据的进口管理限制,缺乏科学依据的技术法规、产品标准、合格评定程序(TBT)、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SPS),不合理的贸易救济措施,服务贸易准入经营限制,不合理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措施,以及其它贸易壁垒等。以目前备受关注的TBT与SPS为例,自1995年至2015年,WTO共计发出TBT通报24 831件,SPS通报14 502件,与贸易争端和贸易救济总体趋势不同,TBT和SPS通报数持续性上升,见图3。多数贸易壁垒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隐蔽、涉及内容广泛且操作简便,成为各国家及地区越来越频繁使用的贸易保护工具。
(四)贸易摩擦
贸易摩擦是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常态,全球视野下对贸易摩擦的概念界定相对更为包容与宽泛,借鉴前期研究成果[6],在现有世界分工格局下,“贸易摩擦”是指存在国际经贸关系的两个或多个国家及地区中,为维护、提升本国及地区相关利益、排除对自身利益的威胁或以占据国际市场为目的,采取或意图采取某些贸易保护或限制措施,导致他国及地区利益受损,从而引发相互间的冲突或纠纷。
从以上定义得知,贸易壁垒是贸易摩擦的直接诱发因素,两者具有相似表现形式;贸易救济是贸易摩擦的间接产生原因,两者具有部分交叉,而贸易争端则是贸易摩擦最强烈的表达方式。对于贸易摩擦的界定包括以下含义:从涉及对象来看,贸易摩擦逐渐打破了单边或双边界限,致使摩擦主体及其影响作用辐射至区域或多边更广阔范围;从行为过程来看,贸易摩擦防御性与攻击性兼容,其既可以维护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利益,也可以为拓展广阔的国际市场空间而预先采取或应对实施各种形式的争议性贸易保护或限制措施;从产生结果来看,贸易摩擦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并存,由此导致的国家利益损害将使摩擦方在经济、生态、社会等国际关注重点领域发生冲突或纠纷,最终造成对国际自由贸易的障碍。
三、全球治理中的贸易摩擦特性
国际贸易摩擦是国家及地区间利益冲突与碰撞的独特表现形式,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贸易措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和特殊手段,使国际贸易摩擦呈现出新的特点。在贸易实践中,应以倡导自由贸易为宗旨,避免隐蔽性贸易保护和贸易限制对世界经济造成不利影响。
(一)自由性与过度性
多边贸易制度是全球治理框架建立的基础,偏离制度约束的过度性与自由性则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显著特性。随着国际贸易的长久发展,贸易制度呈现出系统内多层次化的趋势:WTO是处理国家间贸易规则的重要国际性组织,全球大多数国家,包括世界上几乎所有主要贸易国都是WTO多边体制成员,WTO开创了全球贸易治理的全新时代[7],形成了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反倾销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协议》、《服务贸易总协定》、《农业协定》、《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等为主的正式、多边的国际规则和制度安排;而旨在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自由贸易区等区域贸易协定是对WTO多边贸易制度的进一步充实完善,涉及内容更加具有针对性;国际层面的制度政策可以扩散影响国内决策,各国家在WTO框架下纷纷建立了国家贸易制度规则,对于贸易救济措施而言,WTO虽已明确了执行要素,但调查操作存在充分自由裁量空间,导致各国家衡量视角相异裁定易出现冲突结果;对于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等相关内容而言,WTO制度仅仅提供了实施方向但缺乏指导细则,致使部分国家积极制定大量具有偏见性的国内贸易法律规则,在具有合法意义的制度支持下,对国家经济、贸易利益造成过度保护,加剧了世界贸易不平衡结果。
(二)交融性与复杂性
依据贸易摩擦内涵,国际贸易摩擦多以微观企业为触发焦点,但逐层延伸会对国家宏观发展造成阻碍和影响。金融危机爆发期间,发达国家经济下滑,财政赤字恶化,失业率显著升高,迫于国内利益团体政治压力,不得不频繁使用贸易保护措施作为解决危机的重要手段,却为未来国家体制层面和战略层面的贸易摩擦埋下了隐患。贸易摩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力的较量,使得其实施形式错综复杂交融变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联动实施、保障措施与反倾销措施等轮番出击、技术性贸易壁垒与知识产权保护交替并用等逐渐成为贸易摩擦的常态化表现。联合措施大大提高了贸易保护的有效性,保障了案件裁决结果向着有利于进口国国内利益的方向发展。在国际贸易制度保障下,贸易措施从最初的工业产品层面逐渐延伸到农林牧渔产业,并迅速扩展至劳动服务贸易领域,呈现出无所不包且仍有增加的态势。近年,全球对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贸易政策渐渐进入公众视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在大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发展重点放在新兴能源产业、节能减排技术等领域。WTO规则已为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开辟了有限额外空间,这在《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以及《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中均有所体现,各国家在制定节能减排政策时同样可以参考使用贸易措施,新型贸易保护形式“碳壁垒”隐约可见。
(三)倾向性与争议性
在国际贸易制度和WTO贸易规则约束下,当国家利益受到侵害时适当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具有一定的合理和合法性。随着传统关税、进口配额、许可证等贸易措施逐渐被取消或受到限制,诸如技术性贸易措施、知识产权保护措施等非关税类贸易工具影响力日渐扩大。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对资源密集型产业实施具有倾向性的贸易限制措施,其目的在于否认出口国资源禀赋优势,同出口国展开世界资源争夺,并将资源密集产业生产由国外转移到本国,从而够保障国内产业产能的提升和国内剩余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此外,发达国家及地区凭借自身占据的比较优势,规避歧视性争议,在科技型产业频繁采取不公平的救济方式和保护措施,严重阻碍了全球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是包括发展中国家需要坚决予以抵制的。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为取得经济快速发展所制定的产业转型政策也较易与发达国家的贸易制度规则发生冲突,由于调查机关处理方式不同,国家间发生贸易摩擦时争议焦点较多且相互难以协调,如果分歧继续升级将诉诸WTO贸易争端解决,根据WTO贸易争端统计数据,自1995年至2014年上半年DSU接受的482起案件中,双方同意已解决的案件共计94起,仅占案件提起总数的19.5%,仍在磋商中的案件149起,其他案件则以各种形式待以解决,争端双方所需时间更长、耗费资源更多,对于各自利益皆有影响。
四、全球贸易摩擦协调治理思路
贸易属于全球治理的重要范畴,全球贸易治理基本目标在于构建公平自由的贸易环境,提供缓解贸易摩擦的有效平台,形成更具活力、更持久的多边贸易体系。国际贸易摩擦最直接体现在国家间实施倾向性贸易保护措施,新贸易保护主义蔓延对全球贸易体系造成了强烈冲击,也由此成为全球贸易重点治理的领域。全球治理不仅要促进发展也要兼顾公平,进一步加强区域间、国际组织机构间的合作成为深化全球贸易治理改革的重要保障,依赖于良好、高效的经济体系和国际贸易制度,才能够有效化解国家间频发的贸易摩擦。世界范围内各国家只有立足于全球视野,主动承担起全球贸易治理责任,深化地区合作[8],沿着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管理的思路,积极探索多层次、多样化的内外兼治型治理模式(见表1),才能有效维持多边贸易体制平衡,推动全球治理向着正确方向发展。
(一)完善贸易摩擦监测预警机制
目前,WTO与独立贸易监督服务机构“全球贸易预警组织”(GTA)不定期向全球贸易保护措施数据和研究报告,各个国家也纷纷建立了国内产业安全预警系统,以便在早期阶段对可能发生的贸易摩擦事件做出应变预案。建立健全贸易摩擦监测预警机制是化解贸易摩擦的重要环节,在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家应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数据交流与信息共享,保障传输渠道畅通;在贸易摩擦即将发生以前,应与贸易摩擦直接或间接所涉及国家进行沟通和协调,针对重大分歧积极磋商,努力变对抗为合作谋求共赢;国家应逐步建立全产业体系贸易数据监测,随时观察、及时发现贸易安全隐患,从而预防、减少甚至化解贸易摩擦。
(二)提升贸易摩擦妥善应对效率
WTO争端解决机制在多边贸易体系中具有权威性约束力,能够有效减少肆意而为的大国单边行动,当出口国家面临侵害国家利益的非法行为和不公正的贸易裁决时,可以寻求主动提请WTO争端解决机制,运用正当法律武器捍卫自身权益;贸易摩擦产生本因是国家间的利益损害,为此开展协商和谈判并达成一致共识是涉事双方解决贸易摩擦最直接的渠道,掌握一定谈判策略和方法能为化解贸易摩擦带来良好效果;当贸易摩擦无可避免时,出口国应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为核心,以行业商会、律师团队、涉案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线,迅速开展贸易摩擦多元协同应对工作,维护国家经贸安全。
(三)促进全球贸易可持续性发展
WTO既是多边贸易体制的法律基础,也是全球贸易治理的主要平台。在全球治理变革时期,WTO亟需重塑自身结构,平衡各方利益诉求,进一步规范国际贸易规则,遏制贸易保护主义,协调各成员共同推进多边贸易体制的完善;在新的世界分工格局下,贸易摩擦双方应善于借助地缘性或经济性区域贸易组织搭建双边会晤平台,保障双边、区域和多边贸易协定互有联系、互为补充;同时,出口国遭遇贸易摩擦后也应反躬自省,一方面积极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出口产品技术质量,提升对外贸易竞争力,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成功实践经验,利用对外直接投资缓解贸易不平衡状态,从而化解贸易摩擦。
在全球治理体系中,G20集团涵盖面广,代表性更强,是促进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开展富有建设性和开放性对话的有效机制,能够为有关世界性紧迫问题的讨论和协商奠定广泛基础。以我国为代表的新兴大国借助G20机制逐渐走向全球贸易治理前台,而政治、经济和贸易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我国与WTO成员国间存在诸多利益重叠,这在客观上赋予了我国在多边贸易体制内充当起协调者与建设者的角色,促使我国有责任在国际规则的制订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在自身身份认同与国际压力之间实现一种巧妙的平衡,控制好平衡的程度和节奏,以平等互利、认真负责的态度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区域合作及全球贸易治理。
[参考文献]
[1]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Our Global Neighborhood: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Global Governan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2] Ngaire W..The G20 Leaders and Global Governance[M].Seoul: Toward the Consolidation of G20 Summits: From Crisis Committee to Global Steering Committee,2010.
[3] 蔡拓.全球治理的反思与展望[J].天津社会科学,2015(1):108-113.
[4] Colin I.B., Johannes F.L..Reform of Global Governance: Priorities for Action[J].Brookings Policy Brief Series,2007,19(10): 163-186.
[5] 薛澜,俞晗之.新兴经济体发展与全球治理[J].经济体制改革,2015(1):21-23.
[6] 马跃.大国崛起过程中的国际贸易摩擦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3.
篇9
改革开放25年来,尤其是1998年以来,我国加工贸易取得长足进步,对改善国际收支状况、扩大就业、推动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都起到重要的作用。1981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25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5.7%;其中出口11亿美元,占比5%;进口14亿美元,占比6.4%;加工贸易增值率-21.4%。到2003年,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达4048亿美元,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47.6%;其中出口2418亿美元,占比55.2%,进口1629亿美元,占比39.5%;加工贸易增值率47%;当年创造贸易顺差789亿美元。多年来,加工贸易累计创造3000万个就业岗位,累计贸易顺差3942亿美元。
在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由于国内外相对增长率差异、外商直接投资存量增长以及相对价格差距等综合因素的作用,我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外商投资企业的进料加工贸易以及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都取得快速增长。2
003年,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占总加工贸易的80%;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达77.5%,高于来料加工出口27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出口的比重分别为90.2%、6.6%、3.2%,增速分别达到43.5%、16%和53.8%。同时,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也达到76%,高于来料加工进口26.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国企和其他企业在进料加工进口的比重分别为93.4%、4.1%、2.4%,增速分别为41.9%、9.2%和64.4%。是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227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1.9%,其中加工贸易占到75%左右;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102亿美元,加工贸易占到90%左右。
从加工贸易的发展过程看,我们经历了从“三来一补”到进料加工、从“两头在外”的作坊到外商投资企业为主体、从简单技术加工装配到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为主的结构转换,这代表着我国加工贸易不断转型升级的轨迹。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带来国际产业分工的新格局,世界各国的跨国公司开始把不同的生产环节、分销网络、供给链治理以及研发、运营中心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这无疑为我国加工贸易未来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机遇。
二、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面对的新机遇
首先,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加工贸易的影响,使中国成为世界加工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当前,一般制造业已成为全球供给普遍过剩、边际收益严重递减的成熟技术行业,国际相对价格的剪刀差已从工农业产品之间转化为知识产品与工业产品之间,发达经济的优势已转型升级到虚拟经济、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阶段。我国不是新技术的策源地,而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接受地;不是全球加工制造的控制和运营中心,而是中低端技术和产品加工制造环节的供给地。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低生产成本优势,在全球占有明显有利的地位,“中国制造”成为中国的国际竞争优
势,是现阶段不可逆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通过新形式的加工贸易来提升我国的加工制造能力,为世界大跨国公司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以及治理的配套体系,是加快我国企业“干中学”过程,积累全球化大生产经验的最有利捷径。
其次,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产品内部的工序或工艺细分化为特征的全球分工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一个趋势是随着跨国公司在空间上把不同的生产环节或工序分配到具有不同比较优势的地区,建立研发、生产和分销系统的全球体系,使国内分工转化为国际分工;另一个趋势是充分的市场竞争带来产业的集聚,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本、技术、治理以及加工制造的空间和范围集聚所带来的外部性规模效应。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公司不仅由于“成本驱动”而把采购、加工制造、组装配送环节转移到中国,同时由于“市场驱动”而把技术、治理和资金带进中国。而且,由于中国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跨国公司不得不主动把区域研发中心、运营治理总部、地区物流中心逐步转移到中国。可见,国内市场的充分竞争,是获得国外先进技术、治理和资金资源的重要手段。中国低生产成本优势与跨国公司生产以及综合物流运作能力相结合,就可能形成为跨国公司全球网络提供从采购、加工制造、仓储运输一直到分销和售后服务的合作。从发展前景看,全球化不仅可以带来使中国加工制造能力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的机遇,而且能够创造把加工贸易升级为综合优势的机会,使加工贸易的发展开始新的转型。
再次,我国目前的整体竞争优势仍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中低技术产品或工序上,即主体技术和加工制造档次仍处于低端。我国与印度相比,虽然后者对外开放比我们晚12年,近年来实际使用的外商直接投资只接近我们的十分之一,整体经济实力有明显差距,但印度近年来通过吸收新技术、海外分包合作以及委托加工制造,不仅在闻名的软件、信息技术咨询、呼叫中
心、芯片设计以及未来的金融服务、工业工程、风险和行为分析以及药品研发等服务领域为跨国公司提供海外分包业务,从而大大压低了世界服务业成本;而且在汽车、制药、化学制品以及资本货物等领域正形成国际竞争优势,并吸引世界大跨国公司寻求规模化进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应当尽快把我国加工制造技术整体升级到中等档次,而且应加快形成生产和研发、品牌优势。为此,要研究制定加工贸易发展的新战略,促进其转型升级。
三、加工贸易未来转型升级的方向
l、扩大加工贸易活动的领域,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作为涉及外资、外贸和国内产业的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要重点考虑加工贸易的发展对国内产业、企业、产品以及产品内部工序的带动、辐射和扩散作用。在吸引外资和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的同时,要考核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鼓励和扶持内资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为国外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加工配套的情况,鼓励包括民营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积极参与跨国公司的加工贸易体系和全球采购体系。在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同时,应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切实解决国内中小企业缺少融资能力、缺少国际市场资讯和人才、缺少关键零部件生产技术、缺少技术和产品更新能力等具体困难,使更多国内企业在为跨国公司提供配套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走出去”搞加工贸易。
2、不断提升“世界加工制造业重要基地”的功能,通过与跨国公司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升外资的技术、治理和资金档次。要鼓励国内有竞争力的企业为跨国公司提供更高层次的合作配套,不断加快“干中学”和毕业的速度,使加工贸易环节由简单技术和工序的组装,提升到辅件、一般零部件、主要零部件、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以至升级到高级复杂的知识技术密集型组装环节,真正把握参与和治理全球化企业的经验和窍门。在这方面,政府提供公平竞争的准入平台,创造更规范的投资和竞争环境,比优惠政策
竞争更重要。
3、加工贸易的主体要由外商投资企业为主逐步向国内企业、尤其民营企业为主转变。目前,加工贸易中外商投资企业占80%,民营企业仅占5%;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基本是外商投资企业。这反映了国内企业目前参与全球化的能力仍很薄弱。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这样的大国来说,主动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可以充分发挥我国在资源配置、供给链治理以及市场控制等方面的优势。因此,下一阶段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重点,应是培育、鼓励、扶持国内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研究制定有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通过国际合作以及政产学研联合,有效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搞进料加工出口。由于多数国内企业缺少全球化人才和国际资讯网络,应考虑建立开放共享互利的公共服务平台和合作机制。
4、对加工贸易要从严密监管向风险治理、贸易投资便利与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管方式转型。对此,一是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和随机检查监督制度相结合。对加工贸易的监管,最大的难度是遍地开花,监管执行的成本太高。因此,首先应建立企业守法自律机制,包括合同、票据、凭证以及财务帐目等原始资料。数据的完备性,企业诚信状况的评级及违法记录,企业法人代表和当事人的责任和义务等明确的规定;建立监管部门与企业的良好伙伴关系,把责任重点转移到企业自身而不是监管部门。监管部门在确保加工贸易企业贸易便利和诚信的前提下,实施随机的检查监督,一旦发现有违法行为,则严惩不贷。作为企业守法自律机制的保证,对企业诚信状况要有一套相对完备的评价体系。这套体系应与企业其他诚信认证系统相兼容,以全面获得企业是否讲求诚信的资料和数据。只有处理好企业自律和高效执法之间的关系,才能够真正提高监管效能。
二是建立和完善加工贸易的现代监管制度。这套制度首先是规则化治理,不能随意改变或任意解释;其次是有明确的执
行程序,公开透明,依法行政;再次是有合理的组织架构,这种架构应是由海关、边检、工商、税务、口岸治理等纵向一体化组织分别治理向扁平化的综合协调监管的组织架构过渡;最后,监管应当是简明有效。虽然加工贸易星罗棋布、遍地开花是中国特色,但监管体系建设仍应逐步向国际规则接轨。在这方面,政府职能要真正实现转换,明确监管部门的第一要义是提供“服务”,然后才是有效“监管”。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求加快监管体制的改革,包括调整监管职能,提高监管人员素质,建立人才激励机制,使监管有利于加工贸易的发展而不是增加发展的障碍。
三是大力发展电子化监管体系。在简化程序的同时又要保证有效监管,就应加强监管手段和工具的现代化,包括监管的电子和网络化改造。目前存在着一种倾向,即技术和网络投资过度,投入了巨额资金改造技术和设备,使监管的技术基础设施达到了国际水准,但这些技术设备的应用效能很低,出现了硬件过度发展,软件严重滞后,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改变这种情况的一个办法,就是从监管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电子基础设施的软硬件投资和改造,并提高监管部门的应用水平和能力,从而形成有形和无形监管相结合的新监管体系。
四是对不同监管机构的职能进行横向整合。目前从加工贸易的发展来看,一是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从装配到简单技术零部件生产,再到较复杂零部件的生产等;二是从加工制造环节向下游延伸,如发展出采购、分销、配送网络;三是向上游延伸,如进入到新产品开发和新技术研发。在这种情况下,按条块职能分工的监管组织形式很难适应发展的要求。因此,应建立各种职能交叉的复合人才汇集的监管组织,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调整和重组。在这种情况下,监管机构往往需要跨部门、跨地区、跨职能作业,这就需要更大范围内的监管体制和组织的改革。
篇10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小企业;营销管理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开始进入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中小企业为了更快地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不仅需要对营销方式做出改变,更要牢牢抓住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和营销管理的发展趋势,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1.自由化的经济贸易
自由化的经济贸易是经济全球化的第一个特征,随着全球经济贸易速度的逐渐加快,经济全球化也开始对世界多边贸易形式产生影响,间接地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自由化,并且也能够利用国际准则来约束经济贸易行为,虽然不同国家的贸易活动大不相同,但有了经济全球化之后,使得国家突破了国家贸易限制,将世界经济贸易整合成一个大的集体。
2.国际化的市场体系
经济全球化不仅仅只是指全球范围的经济贸易,更是指各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将不再受到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企业的所有资源供应都可以直接考虑到全球市场,企业的竞争也可以直接考虑到全球竞争,不再只局限于国内竞争。另外,全球生产市场的慢慢建立,也为构建完整的世界贸易体系作出了贡献,无论物流、知识流都能够流向全世界经济市场。
3.全球化的市场营销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将全世界的产品和服务都推向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可以通过不同渠道来购买世界各地的产品,不仅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帮助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4.网络化的科技信息
伴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高科技网络信息会被应用在经济全球化市场建设之中,这样才能够为企业营销管理做出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趋势
1.关注顾客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企业应该将顾客作为营销核心部分,从顾客身上来分析顾客的产品需求和购买意识,为顾客提供最真诚的服务,让顾客信任企业的产品,与顾客建立长期的、互相信任的关系,这样就能通过顾客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并且顾客还能够为企业提供自己宝贵的消费意见,这样一来,企业就能够根据顾客提出的意见来对企业产品进行调整。
2.STP策划
每个中小企业应该都明白,自己企业的产品是不可能满足每一位顾客的消费需求的,那么企业就需要对市场进行分化,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目标消费者,这样就能进行正确的市场定位,为每位消费者进行最好的市场消费。
3.成本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过程中,企业可以以全球化的视野来对营销成本进行分析,通过全球化的营销信息来制定相应的营销产品、价格和销售渠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思考,就能够实现企业经济全球化的目标。
4.营销传播
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的营销传播,主要可以依靠广告、宣传等方式来进行传播,让每一位顾客都能够从不同的宣传渠道获得企业产品的最新消息,这样才能够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5.合作关系
为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下站稳脚跟,中小企业应该及时与政府、机构等方面建立合作关系,尤其是需要中间商才能完成营销的企业,更需要将中间商作为企业发展的合伙人,并与之一起向顾客传递更多企业产品信息,这样才能使双方同时获利。
三、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小企业营销管理的转型途径
1.营销哲学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小企业营销哲学的转型,主要是从传统的营销观念转变成了现代营销观念,每一位顾客都会因为一些客观因素而对产品产生不同的想法,一些顾客认为产品实惠才是好产品,一些顾客认为产品质量好才是好产品,因此才会出现每位顾客消费心理不同的情况。为了进一步完成营销哲学转型,企业需要尽快树立社会营销观念,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更要协调好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让消费者对企业产品产生信赖,这样就能很好地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营销组织
中小企业的营销组织转型主要是由产品为单位转变成为了客户为单位的组织形式,以往的营销组织会将产品作为营销重点,而经济全球化时代下企业将客户作为营销重点。同时,中小企业若想得到长远发展的机会,那么就必须借助网络技术,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来将分布全球各地的顾客作为营销对象,并根据不同营销对象的产品需求来进行设计,这样就能有效的提高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
3.营销人员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全球市场中,中小企业通常只会将几种类型的产品作为全球营销对象,这些产品都具有企业的特点和营销趋势,因此是不可能招聘多个营销人员来进行销售管理的。由此可见,中小企业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分配方式来对企业员工进行分配,尤其是要选择能够迎合顾客消费心理的营销人员,这样才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消费需求。
4.营销服务
通常情况下,中小企业的全球化营销是在不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而开展的,因此企业需要及时根据经济全球化作出改变,借助网络技术来完成整个营销过程,整个营销过程是指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无论是哪一个服务过程,营销人员都需要以良好的服务态度来进行服务,这样才能够满足顾客的消费需求,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经济全球化的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转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得知营销管理作为企业发展和生产的重要环节,往往能够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企业需要根据经济全球化的特点,抓住企业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从多个营销方面来进行转型,这样才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建民.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小企业营销管理转型研究[J].中国商贸,2010,26:32-34.
- 上一篇:对房地产的建议和意见
- 下一篇:企业经济责任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