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4: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财务规划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国有公司;财务规划;资本结构管理

一、前言

对于国有公司而言,在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规划与资本结构管理是关系到国有公司经营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基于这一认识,国有公司应认识到财务规划与资本结构管理的重要性,并结合国有公司经营管理实际,制定具体的财务规划与资本结构管理措施,保证国有公司的经营管理获得有力支持,为国有公司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手段。为此,国有公司应从明确财务规划目标、保证财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合理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入手,确保国有企业财务规划与资本结构管理取得实效。

二、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应制定明确的目标

通过对国有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了解后可知,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工作要想提高实效性,就要制定明确的目标,保证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工作有可靠的依据。为此,应明确以下目标:

(1)企业利润最大化。在一定的时期内使企业所获得的利润最高便是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在财务规划目标中,保证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实际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具体体现。因此,利润最大化,应确定为国有公司财务规划的重要目标。

(2)股东财富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则是在保障企业高效运行的前提下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最直接反映股东财富的便是企业股票的价格。对于股份制企业,如何保障股东的利益,使股东的利益最大化,成为关系到企业财务管理实效性的重要因素。因此,股东财富最大化应成为国有企业财务规划的主要目标。

(3)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则重在考虑企业的发展前景,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企业价值是对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效果的全面认识,基于这一分析,保证并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成为企业财务规划的重要目标。

三、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应保证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操作性

在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工作中,考虑到财务规划工作的重要性,只有保证财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才能提高财务规划工作的有效性,满足国有公司的发展需要。为此,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应保证其科学性。在国有公司财务规划过程中,所谓科学性主要是指财务规划必须要遵守财务管理原则,使财务规划能够符合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实际,并在法律和财务制度允许的框架内进行,确保国有公司财务规划能够在法律层面和制度层面符合要求。

(2)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应保证其合理性。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工作并不是随意开展的,而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国有公司的现实需要以及与国有公司的现行财务管理流程相适应。所以,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应保证其合理性,确保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工作取得实效,满足国有公司经营管理需求。

(3)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应保证其可操作性。考虑到国有公司财务规划的重要性,要想提高财务规划质量,就要根据国有公司的经营管理实际,制定具体的财务规划措施,使财务规划能够便于操作和执行,降低财务规划措施的执行难度,便于国有公司财务规划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四、国有公司资本结构管理应合理举债,降低经济周期风险

在国有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资本结构是关系到国有公司经营管理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考虑到国有公司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经济周期风险,只有构建合理的资本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经营管理效果满足实际要求。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取合理举债的方式,优化企业资本结构。采取负债经营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经营者的积极性,使企业的经营者在负债中提高其外界压力,积极寻找更加优秀的发展方式。虽然在企业的发展中采取负债经营的方式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若负债程度超过企业的承受限度则会极大地提高企业运营的风险。因此,在举债过程中,应对举债的方式和债务规模进行有效控制。

(2)合理控制企业举债比例,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国有公司举债之后,会带来一定的债务负担,为了降低企业的债务负担,提高资本结构优化的合理性,应对企业举债的比例进行有效控制,有效降低企业债务负担。

(3)发挥资本结构优势,有效抵御经济周期风险。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何抵御经济周期风险,是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主要目标。为此,在资本结构优化过程中,应根据国有公司的现实需求,制定具体的资本结构优化措施,在合理举债的基础上,做好资本结构优化工作,有效抵御经济周期风险。

五、国有公司资本结构管理应改革资本管理体制,稳定市场结构

只有稳定的市场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不稳定的市场结构会导致企业管理者难以决策。为此,国有公司资本结构管理应认识到改革资本管理体制的必要性,从企业自身管理实际入手,积极推动资本管理体制改革,达到稳定市场结构的作用,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应规范我国资本管理体制,这需要中央及地方政府建立相应的资本管理机构,从而保证市场结构的稳定;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资本结构和资本管理体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这一认识,在规划资本管理体制中,国有企业应做好试点工作,达到稳定市场结构的目的。

(2)国家职能部门应采取合格的资本代表入驻相应的企业,保证国有资本对于企业的约束力。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和资本结构管理中必须得到上级管理部门的认可和支持,基于这一认识国有企业在资本结构管理过程中,必须经过国家职能部门的批准和监督。

(3)国有企业对资本结构进行规划和重组,有效推进资本管理改革。考虑到资本结构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影响,只有对资本结构进行规划和重组,才能保证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合理性。所以,对资本结构进行规划和重组,并有效推进资本管理改革,是国有公司资本结构管理的重要内容。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国有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规划与资本结构管理是关系到国有公司经营管理实效性的重要因素。要想做好财务规划和资本结构管理工作,就要从明确财务规划目标、保证财务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合理优化资本结构等方面入手,确保国有企业财务规划与资本结构管理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朱艳丽.浅议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J].企业导报,2012(04).

[2] 李帅红.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结合分析[J].时代金融,2013(07).

[3] 杨琴.基于多目标规划的资本结构优化模型理论研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4] 樊钰.北京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2(20).

篇2

关键词:集团企业;整体上市;财务问题

财务规划对公司的整体上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很多公司在财务规划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在公司整体上市前这些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公司在上市后受到来自财务方面的制约,阻碍了企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愈发严重的企业兼并潮流,企业整体上市已经成为公司产业升级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将着眼点放在公司现今存在的财务规划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长期规划,希望能为企业构建一条尝试行路线。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竞争愈发激烈,经济市场不断改革,企业的兼并重组现象越来越多,上市企业成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过现在有很多的上市企业对于财务方面的管理都不是很完善,导致企业的财务受到影响。因此,必须要尽快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机制。

一、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实质和意义

1.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实质

企业整体上市的实质就是以整体上市为目标,大力改善企业的产权多元化状态,让企业能够达到上市的基本要求,实行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从而从源头整治企业的整体形象以及管理模式和组织架构,提升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2.集团企业整体上市的意义

企业整体上市的意义主要包括:第一,可以增强企业对于市场的配置能力,也可以使企业的资金筹集项目扩大规模,在这两点的基础上可以让企业的经济能力得到很好的控制,从而更快的向集团化发展;第二,可以使企业的发展更加强大,加大国外的市场竞争力;第三,能够加快改革企业的股份制,并为证券市场增添活力和生机;第四,可以完善企业的资金状况,在控制资金的基础上预防企业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风险。

二、当前上市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就现在的经济市场状况而言,上市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还有很多矛盾有待解决,财务管理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必须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财务管理改革。

1.缺乏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机制

我国很多企业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管制度,所以在这一方面还做的很不到位。例如,股权的机构设置不合适,对于那些股东们根本就发挥不了他们本身的能力和权利,大部分企业在都是由一些资历比较深的股东们全权治理,董事会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监事会也没有制定出比较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就现在的这些整体上市企业而言,他们对于财务的管理水平都不是很到位,甚至于在外界看来这根本就是一种迷惑人的假象,他们之间根本就没有互相监督的机制;最后一点,由于上市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他们之间的利益是不相同的,董事们考虑得更多的是自身的利益,股东们主要关注投资,所以他们追求更多的是自身的财富能否增值。

2.缺乏有力的内部财务控制机制

现在很多企业对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制度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实施内控管理的过程中,更是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缺乏强烈的管理意识和专业的管理知识;还有一些上市企业使用的财务管理手段不能与时俱进,仍然是传统的甚至是落后的管理方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完全制约了企业资金的有效运用,限制了生产运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3.缺乏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

整体上市企业的管理模式按照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应该是要形成资产委托人、出资人和经营者这三者之间相互监督关系,但是就现在的整体上市公司的状况来看,很多企业没有按照这种模式去执行,他们的管理办法一般情况下还是大股东做主,企业的总经理和董事长由同一人担任,所以在法人治理结构这一方面很不平衡,没有很好地形成新型的现代企业的治理结构。

三、完善上市企业财务管理的措施

1.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监控主要包括费用控制、融资控制、盈利规模控制、资金和分配比例的控制以及资金的投资控制等内容。因为公司整体上市后不仅会使信息更加透明、公开,还会让证券监督会加大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完善与否的审核力度。因此,公司在整体上市后应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实行内部控制规划,如集团公司内部可以通过公司的治理机制、预算控制、业务控制和职业控权控制等方面实现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会计管理办法要符合企业要求和特征,要与企业相关财务经营策略相匹配,合理地在制度允许的范围进行运行。企业在制定会计管理办法的时候应该根据相关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如在确定企业的投资产值计算方法、企业确认方法、投资收益方法等方面的选择时,要与企业特征和财务经营战略相匹配。

2.合理进行企业盈利规划

对于广大股民和投资者来说,购买企业股份的最主要目的是盈利,所以企业上市之后能持续保持盈利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通过使用会计手段规划策略和会计政策的合理选择和应用是企业获得盈利的基础,包括销售方式的合理安排与确定、收益费用入账期间的合理选择、战略同盟的合理交易安排等方面。当然除此之外,在盈利规划的战略制定时管理层要注意到行业规范和法律风险。为了让企业的正常运行能够更加规范、有效,减少重复建设上市公司以及过多的关联交易现象,就必须要重新整治企业的所有业务。要想使企业的经营范围扩大,打造一个专注的核心业务,首先就要让公司业务变得多元化,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上市公司的质量,这样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水平以及整体形象。不但这些方面需要重新组合,企业的其他业务以及非核心资产也应充分重视,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健康、长久发展。

3.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

企业内部的资金管理是企业活力的保证,而且我国目前的整体上市企业大多是产业兼并重组的结果,所以资金环境极为复杂,面对这种情况企业的资金管理方面应该更慎重对待。要能够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公司的资金流动状况,所以要求企业内部要有一套完整的资金控制体系。因为企业的单位承载力有限,所以一定要确保企业资金的流动速度能够跟得上资金的周转速度并始终控制在企业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资金的落实是最需要管理者做到实时跟踪管理的项目,一定要尽可能地杜绝资金被挪用的情况,力保专款专用。

4.实现企业财务管理的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整体上市公司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通信技术,创建一个专门的管理应用平台以及公司的内部管理网络,从而让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状况能够全自动化。通过提升财务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重新创建集团内各个部门的财务管理办法,实现各部门财务管理模式的统一化、一体化,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上市企业的内部财务管理问题。

四、结语

为了促进整体上市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进一步优化和改革,我们不仅要借鉴其他一些成功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经验和实践成果,而且要积极主动地对实现整体上市过程中企业的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切合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财务管理才能成为实现企业整体上市的真正的最有利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张小平.企业整体上市的财务规划与效应分析[J].中国总会计师,2009(5).

[2]孟令杰.论整体上市的财务效应[J].会计之友,2007(10).

[3]李子白,王宇.整体上市模式对公司治理影响的比较[J].福建金融,2011(l).

篇3

关键词:房地产;财务管理;成本控制管理

高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减缓了步伐,更加注重于长久平稳的发展。然而,过于平静的发展速度也使得企业在前期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得以暴露。传统的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要求,不仅不能为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帮助,在一定程度上更是阻碍了我国房地产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为满足时展要求,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均需得到进一步的革新发展。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作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房地产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建设具有关键性意义。然而由于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过于迅速,大量房地产企业急于涌入市场,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了管理方面的缺口。为此,房地产企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快自身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的完善,以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例如,企业在完善自身成本管理体系时,可以充分利用工程性选择系统,通过科学的精确计算出企业运行将会产生的成本消耗,以保障企业实际运行的顺利。与此同时,积极推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的协同管理建设,更加有利于综合企业资源,调动企业发展因素,推动企业的综合性发展。

二、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前期工作重视不足

大部分房地产企业之所以会在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上出现问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忽视了做好企业前期工作的重要性。目前,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将重心都放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上,反而忽视了前期成本预算以及财务计划的制定。因此,这种不成熟的财务管理模式很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公司财务管理的崩溃。前期工作准备不充分主要表现在成本预算控制上没有从实际出发,过分压低费用预算,从而降低了企业管理者的危机感。而在实际的工程运行过程中,这种模式很可能会导致成本出现过度膨胀现象。因此,我国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应该引起对前期准备工作的重视,从实际出发,降低工程实施风险。

(二)控制机制尚待完善

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因此很多控制系统建设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年轻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仍然缺乏长久发展的经验与经历,并且市场规章制度的完善速度跟不上与发展迅速的房地产企业相反,更多的市场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及时的健全。例如,在前期企业招标环节,由于我国房地产市场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及制度,因此对市场的有序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整个中国房地产事业而言,也是一块巨大的绊脚石。因此,中国房地产事业想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必然要完善市场控制机制,加强相关部门的职能建设,保障房地产市场的有序性。

(三)成本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在房地产工程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国企业在成本控制管理方面仍然缺乏健全的管理机制保障。房地产开发包含了征地、开发、施工、交付等一系列漫长的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以及足够的时间保障,因此,为保障整个房地产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就必须要保障成本得到科学的计算与控制。而成本控制不仅仅是初期工程预算与最终交付时得出的一个数字,而是贯穿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线索。传统的房地产企业管理者仅仅将成本控制定义为人工控制,并没有对房地产市场产品进行深刻的探究,导致了成本控制工作出现盲目性。而这种不科学的成本控制管理形式很有可能造成企业与市场的脱节,无法保障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工程成本控制做出科学系统性的管理。从而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出现无序的状态,阻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革新与进步。

三、加强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策略

(一)加强对前期财务工作的重视

第一:做好企业日常基础财务管理工作,为财务管理打下坚实基础。当前,大部分中国房地产企业对财务管理方面重视度不够,因此,相关管理功能也不够健全。因此,为做好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就需要企业从观念与制度两方面进行努力。首先企业应提高自身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关注度,认识到前期财务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其次,相关财务管理层需要对企业日常基础财务具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对企业财务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此类具备了实际情况考量与科学专业性于一体的财务规划,不仅能够使企业财务管理与发展前景更加明朗化,更能够协助企业决策层根据企业实际财务状况做出合理、科学的工程实施决策。第二: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财务管理能力。房地产企业的员工构成不仅仅应该以房地产专业人员为主,更重要的还应具备专业性的财务管理团队,为房地产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后援。首先在员工的招聘时期就应该对应聘人员提出硬性的专业要求,保障招聘人员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其次,相关房地产企业也应该推出相应的专业培训计划,聘请专业财务管理规划老师对新老员工进行统一培训,推动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具有一致的专业水平。第三:优化企业资本结构管理,提升企业资本使用率。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合理的资产负债能够有效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率。企业财务管理者可以在对工程做出实际财务考察之后,结合企业现实财务状况对财务规划做出适当的调整。这就需要财务管理者自身增加对企业总体财务状况的全面了解,及时把握市场融资发展方向,根据市场环境调整企业财务规划,加强资金利用灵活度,从而推动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升。

(二)建立健全企业的建设机制

健全的企业建设机制是保障企业顺利发展的脊梁。全面的企业建设机制包括科学合理的招标制度、工程设计机制以及工程监管部门。首先,相关应该主动完善招标制度,严禁不公平不合理招标形式破坏我国房地产市场秩序。同时,企业应该加强对工程设计的要求,全面提高自身工程设计质量,打造良好的企业口碑。最后,更重要的是要使工程监管部门规范化,有效保证工程后期监管工作的到位。三位合一的企业建设机制有利于规范化中国房地产市场,为更多房地产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三)做好协同管理规划

积极做好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的同一管理规划,有利于房地产企业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双赢效果。房地产企业管理层应该主动推进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的统一,积极促进部门间的合作,合理分配资源,使企业资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具体而言,管理层应该根据公司实际财务情况,统一出台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方案,综合财务管理部门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多方面意见,保证企业财务管理方案具有高度可行性。

四、结语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房地产市场的活跃是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实现飞跃的重要条件之一。而传统的房地产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模式已经开始对房地产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我们需要积极转变目前中国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形式,积极推动传统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从而为中国经济的建设做出努力。

作者:赵花 单位:兰州瑞新世纪房地产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美萍.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5):269-352.

[2]张华.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的研究[J].财会学习,2016(01):19-20.

[3]储芸.解析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J].时代金融,2015(33):169-172.

篇4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良好发展趋势,持续增长的国民收入孕育出日益壮大的中高端消费者人群,他们拥有20万以上的家庭年收入,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能力和相应的消费能力,并且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

据专业网站数据显示,这些被誉为“有钱无闲”的中高端消费者,其目前资产组合都相对比较简单,主要为房产、股票和储蓄,只有31.3%的人拥有投资保险组合。另一些调查数据也揭示了该人群对理财服务的巨大需求:约78%的被受访者需要理财服务;50%以上的人愿意为理财服务支付费用;未来10年里,我国个人理财市场将以年均30%的速度高速增长,可谓潜力无限。

因此,作为财务保障与财富规划专家,金盛保险将目标客户锁定为对理财服务需求最强烈的中高端收入人群。并通过其法国股东安盛集团于近期在亚洲开展的《安盛生活信心指数调查》来深入了解这类人群的理财需求。此调查涵盖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以及泰国8个主要亚洲市场,通过深入研究亚洲中高端消费者对生活现状的满意度以及未来5年生活的乐观度,预测了中高端消费者对未来财富规划的需求,以及他们在事业、家庭、健康、退休4个领域的生活态度,这些数据为业内相关研究提供了颇具意义的参考价值。由调查结果,我们发现:

家庭是自信生活的主要源泉

近年来,即便受到强烈的外来文化冲击,中国人“以家庭为重”的传统观念却始终未曾改变,这点在《调查》中便有所体现,当大多数受访市场认为“事业”是影响生活信心指数的主要因素时,中国内地以及中国香港的受访者却将“家庭”摆在了首位。

20世纪70年代颁布的独生子女政策则将这一传统观念的焦点聚集在孩子身上,4-2-1的家庭模式使孩子成为家庭的众望所归,父母愿意不惜一切代价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以使他们在激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中脱颖而出。因此出现了《调查》中这一有趣现象,多数中国内地受访者愿意牺牲现今生活水平以使子女获取更好的教育,虽然半数以上受访者认为教育不是孩子通往成功的惟一途径。来自印度、泰国以及菲律宾的家长们表现出比中国内地家长更无私的自我奉献精神,70%以上的受访者愿意牺牲生活水平,也相当赞同教育是子女胜人一筹的不二法则。

想提早退休却不愿牺牲现有生活水平

追求生活品质的中高端消费者同样看重退休后的无暇时光,他们渴望抛开工作束缚早日享受退休生活的海阔天空。多数受访市场的平均理想退休年龄都比实际退休年龄要来得小,新加坡的这两项数据分别为57岁与62岁,是理想与实际相差最悬殊的市场。中国内地与中国香港的理想退休年龄皆为56岁,只是中国内地的实际退休年龄为57岁,而中国香港的则为59岁。惟一理想退休年龄比实际退休年龄大的市场是印度尼西亚,究竟是印尼人民热爱工作还是受经济所迫不得不延长工作年限,其中原因就不得而知了。

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绝大多数亚洲中高端消费者不愿以牺牲现有生活水平为代价来换取提早退休的福利。仅有21%的中国内地受访者愿意作出牺牲,是所有市场中比例最低的。随着中高端消费者人群的剧增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可以预见,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得不通过推迟退休年限的方式,来平衡现今阶段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以及退休后为维持一定生活水准的开支所需。

自信十足却准备不足

《调查》中的多项数据显示,中国内地中高端消费者对生活自信十足。虽然中国内地受访者对现今生活满意度不是所有市场中最高的,但他们却是未来5年生活乐观度最高的市场之一,同样高居榜首的还有印度和菲律宾。

然而,生活信心指数高未必是件值得庆幸的事情,也难以为未来生活许下幸福的承诺。高度乐观往往会导致人们对未来生活产生高度安全感的假象,从而降低对未来财务规划的意识。调查数据显示,乐观度越高的地区,对未来财务规划的准备越少,开始计划筹备的年龄也越晚。在子女教育的问题上,68%的中国内地受访者表示,未来5年有信心为子女提供最好的教育。可惜令人遗憾的是,极少部分人群开始未雨绸缪,仅有23%的中国内地受访者开始为教育金计划做准备。相对准备最充足的地区是马来西亚,35%的数据也差强人意。更有甚者如印度,仅区区1%的人群开始意识到教育金筹备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开始教育金筹备的受访者多以储蓄方式为主,这对通货膨胀日益加剧的经济市场来说实非上上之策。

在退休计划调查中,满意度最高的印度市场中有69%的受访者表示对自己的退休规划胸有成竹,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项数据显示,只有18%的印度受访者开始为退休计划做准备,创下最低记录。这种现象在中国内地市场中也有所体现,中国内地受访者中仅有31%的人开始着手准备退休规划,平均起始年龄为37岁。相反,相对较低的乐观度会促使人们及早为未来做准备,调查显示比较发达的市场表现出的乐观度相对较低,例如中国香港的受访者中已有47%的人开始为退休生活做准备,平均起始年龄为35岁。金盛保险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哲明表示:“通过《安盛生活信心指数调查》,金盛保险发现,虽然中国中高端消费者对未来生活充满自信,却缺乏相应的准备;他们既想充分享受未来生活,又不愿以降低现今的生活水平为代价;不同市场对财富规划的需求也大相径庭,须根据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理财服务。”

“金盛保险的远景目标是2012年成为行业内的“首选公司”,而成为客户心目中的“首选公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作为财务保障与财富规划专家,金盛保险秉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理念,长期致力于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开发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产品与服务。”

为此,金盛保险开展以及参与包括《安盛生活信心指数调查》在内的一系列专业客户调研,并借鉴安盛集团全球经验,综合本土客户需求,针对目标客户分类,推出创新型市场策略――“财务规划四大生命元素”,将产品划分为“退休计划”、“子女教育”、“健康保障”以及“财富规划”四个大类,满足市场对理财产品最核心的需求,以体现其差异化产品及服务的先进理念。

据悉,金盛保险公司正在酝酿推出一款教育金产品,该产品是基于目前中国需求巨大的儿童教育金市场。金盛保险于2007年开展了对于教育金市场的深度研究发现父母最希望教育金理财产品拥有3大功能:1.风险适中,到期后能够支持高额大学或留学费用;2.尽量少影响现在的生活质量;3.能够为父母和子女提供一定的保障。

篇5

企业财产安全保险保障的对象比较广泛,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商品、代保管财产,以及特约的金银、古玩、艺术品等。财产安全保险不仅可以为企业的财产安全提供一种保障,也可以为企业经营生产免除一定的后顾之忧,提高企业工作的效益。从社会发展的整个趋势而言,财产安全保险是企业经营的重要部分,作为企业风险管理和财务规划的重要因素,需要重点关注。

二、企业财产安全保险现存的问题

(1)企业投保意识不高。在我国,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对保险需求普遍比较被动,一方面源于国内保险业发展较晚,部分制度和管理结构还未完善;另一方面则因为个人或企业的保守意识,不愿意参与投保。如果个人或企业投保意识加强,很大程度上会促进保险业的发展和保险产品的完善。因此,企业投保意识不高,是现阶段企业财产安全保险的一个重要问题。部分企业规避风险的方式主要依靠自我防范,不仅增加了风险成本,而且在风险发生时也面临着沉重的负担;部分企业在保险公司的宣传下被动选择了财产安全保险,投保积极性不高,容易造成胡乱投保,并且不能做到持续投保,从而不能真正实现财产安全保障。

(2)财产安全保险制度不完善。企业财产安全保险不是一个零散的、随机的工作内容,而应当是一个有规划的工作重点。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在财产安全保险的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上都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状况。部分企业只是在财务部门下设一个简单的单元,来负责保险事宜,而这些负责人员往往并非保险专业员工。公司的基本业务章程也很少对财产安全保险单独强调,并做出具体的规划。现阶段,随着市场越来越开放,企业生产规模越来越扩大,企业对财产安全保险的管理制度如果还只停留在原有的单一制度上,那么可能会造成企业成本和风险的增加。

(3)保险购买量不足。据相关统计,2011年全国企业财产保险保费收入只有329.6亿元,投保率不足7%。企业财产安全保险购买量不足,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单一险种购买量不足;二是结构性险种购买量不足。大多数企业一般会根据往年事故发生的概率,购买较为单一的险种。保险具有先支付保费后可能赔付的特性,容易使企业当前期望值下降,由此造成企业选择尽可能少支付的购买量和自认为必要的险种,在再三减少保险支出的情况下,使单一险种购买量不足,且购买的险种种类偏少。保险购买量不足,导致企业得不到充分的财产安全保障,一旦风险发生,将会对企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

(4)保险专业知识薄弱。财产安全保险保障的范围较广,因此相关人员对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非常必要。企业缺乏专业保险知识,在购买保险时以及风险发生后的保险理赔等各环节都比较被动,而且可能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和纠纷。大部分企业在购买财产安全保险时,往往是盲目的,即以前购买了什么保险,后面继续购买;保险公司建议的保险,如在财务规划内,就完全加以采纳。而在风险发生之后,大部分企业也是非常被动或者不及时地进行申报理赔,又或者在理赔环节中不清楚具体流程,与保险公司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从而导致理赔不及时、理赔不能达到应有预期等诸多问题。

三、企业加强财产安全保险的对策

(1)提高财产险投保意识。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财产安全保险的重要性。首先,企业应当转变风险管理的观念。自我防范、自我规避、自我弥补长期以来是大部分企业选择的风险处理方式。现阶段,在企业风险更加广泛且复杂,以及保险行业迅速发展和保险险种更加合理化的背景下,企业应该转变风险管理观念,充分利用保险这一力量来规避风险。部分企业认为购买保险还不如自己用于风险管理,其实不然。从长期发展来看,保险的购买相对而言是低成本的。如果发生风险,购买了财产安全保险的企业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且可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企业应该重视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在日常规划中将保险作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2)加强保险相关制度。企业关于财安全的保险制度应该进行更加系统化、更加合理化的设置。一方面,企业应该重视机构的设置。在有规划的能力范围内,企业应当设置相关的专门负责保险的部门,对企业财产安全保险做出针对性的年度策划,并对相关人员赋予一定的权限。另一方面在人员的设置上,保险公司应当配备足够的专业人才,并给予一定的尊重和重视。除此之外,如激励制度、追责制度、监督制度等各项制度都可以适当运用于财产安全保险上面,从而能使企业财产安全保险得到更制度化的发展和完善。

(3)增加保险购买量。从整体而言,我国企业财产安全保险购买量是不足的,企业应该一定程度上增加财产安全保险的购买量。首先,企业应该在单一险种上增加购买量。如本来一个单位的财产需要购买100万元的保险金额,而企业选择购买80万元的保险金额,这属于购买不足。因此企业应该参考保险公司的建议,根据财产价值的正确配比,选择足值的保险购买量;其次,企业应该综合考虑企业风险情况,尽可能地保障企业财产安全。大多数情况下,产生的风险并不能刚好与企业购买的某一个保险险种所对应。企业只有全面考虑自己可能面临的风险,在合理财务范围内,购买较为多样的保险险种,才可能将所有风险的损失降为最小。

(4)强化保险专业知识。企业要想在财产安全保险方面转被动为主动,必须强化自身关于保险的专业知识。在购买保险以前,企业应该积极研究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对财务进行合理的规划,计算出能够接受的最大支出;在购买保险时,企业要加强与保险公司等相关机构的交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有针对性地购买需要的保险险种;在风险发生后,企业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及时与保险公司进行洽谈,获得应有的理赔金额,用于损失弥补和恢复再生产。在强化保险专业知识方面,企业首先应当引进专业性人才。在引进之后,企业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并对其他相关人员进行有组织的培训,增强整个企业风险防范意识。

四、结论

篇6

许多领导并没有认识到绿色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甚至有的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是由其他人员兼任的,财务管理混乱,财务管理效果没有体现出来。那么,具体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呢?

(一)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所期望实现的结果。目前,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目标制定中存在着财务管理缺乏科学发展观、财务管理规划无序、财务内控混乱等问题。这些因素都会导致企业内控能力不足、资源过度浪费以及战略规划偏差,从而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绿色发展理念薄弱

企业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通常只是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不顾资源、环境和个人健康代价,一般只考虑短期经济效益,不考虑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限制等条件,企业的规划与发展对于自然环境保护以及资源浪费并无客观正确认识,只对与自身收益相关的各项因素有所评估和计划,从而导致了绿色财务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

(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目前,我国企业管理模式是所有权与经营权一致,并占绝对领导地位,企业的投资者就是企业的经营者,这样的管理模式必然会造成财务管理的混乱无序,扩大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企业缺乏引进高素质的、专业性强、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的财务人员,无法形成现代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无法真正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与优势。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财务管理策略

(一)创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

引入社会责任风险和环境风险的风险价值观念。树立现代绿色的财务管理观念,提高经营管理者的思想认识,创新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和方法,才能保证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正确方向。传统的风险价值观念表明:市场经济是风险经济,投资者冒风险进行投资,预期的投资收益率应包括无风险投资收益率与风险投资收益率两部分内容。成功的投资者应该在风险与收益的相互协调中进行权衡,以期获得满意的收益。传统财务管理中的风险包含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大类,其中的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方面的原因给企业盈利带来的不确定性,如供应商方面的风险、产品销售方面的风险以及税率调整、通货膨胀、宏观政策变化等方面的风险。财务风险是指由于筹资举债而给企业财务成果带来的不确定性。而绿色财务管理要求重视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绿色财务管理的风险价值观应进一步引入环境风险和社会责任风险。社会责任风险应该是由于企业不履行社会责任而带来的企业价值或无形资产价值贬值的可能性。企业的发展必须不断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加强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增强企业的后劲与再生力。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劳务必须以环境效益为前提,拒绝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提倡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

(二)科学合理利用企业资源及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合理确定企业的现金持有量。强化库存管理,保障资金结构的合理;建立应收账体系,规范产品购销操作流程,能够有效缓解企业资金紧缺的问题;其次,企业要有投资管理。在面向市场进行投资的时候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制定正确的投资决策;对内要加强人力资源投资,企业的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综合技术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再次,要规范企业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财务管理人员要对投资项目启动后的各个环节进行监管,降低企业投资的风险。最后,合理地对经济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进行核算与估计,保证企业的经营和投资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可控、可恢复的。始终保持绿色理念贯彻到企业财务规划和实施的过程当中。

(三)完善企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增强责任意识。鉴于企业发展存在的资金紧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等问题,国家应该加大对企业的资金、技术、政策方面的扶持力度。例如,建立企业信用担保管理体系,降低企业融资难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环保意识方面的引导工作,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引导企业财务管理、投资规划朝着规范化、法律化、科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提供环境保护意识培训和技改方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提高财务人员素质,构建绿色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在长久的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理念,绿色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是追求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价值观念。全社会应进行广泛的环保宣传和风险意识宣传,尤其应加强对财务和管理人员的宣传、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对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对树立企业社会形象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绿色理念和绿色管理意识,树立全方位、全过程的绿色管理新思想,在企业产、供、销过程中,从资源筹措、投放、耗费到资金的收回及分配诸过程都要将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风险、环保风险等理念贯穿始终,最终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五)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体系

随着科技的发展,财务管理工作要提高其效率及建立风险控制体系,必须学会使用先进的相关管理软件。构建完善的信息系统与风险评估体系,可以保证企业内信息的顺畅流通,内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估,促进财务人员及时获取各方面信息,配合各部门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和风险评估体系还可以有效减少财务管理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可持续性。例如,当出现环境污染风险事件、产品质量下降、存货积压或者应收账款成本上升等现象时,就可根据具体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小危害。

三、总结

篇7

9月25日,戴相龙在“发展平台经济与促进区域合作”高峰论坛上坦承养老金确有缺口,并建议通过完善养老制度,以达到收支平衡。戴相龙在会上指出:“把个人账户和统筹账户加在一起搞支付,这叫现收现付,这个没有缺口,15年以后都没有缺口。但个人账户在退休时,这些钱都是他的,这时候缺口就非常大了,那时的政府就没法平衡,那是后患无穷的。”戴相龙的讲话,一时间再一次引起了大众尤其中年人对于父母及自己未来养老的恐慌。

人生本无定律而言,尤其是对这代的中年人,过多的变化让很多人变成了诸多的鸡头凤尾。但总要记得:中年是另一辈子的开始。因为面临的压力最大,上有小,下有老。

中年人是社会和家庭的中坚力量,在人的生命周期曲线中,人到中年时收入也一般达到顶峰。但是自此,财富增长和事业发展机会都会遇到瓶颈,其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更何况这一代中年人所经历的中国经济周期虽然趋势向上,但财富没有普惠到众人,而未来将面临经济放缓、生活成本加大的局面。

“我们将来的养老要比现在的老人难得多,因为现在老年人差不多有两个以上的子女。但是像我们,只有一个儿子,我的儿子和儿媳妇将来要赡养4个老人——我们夫妇俩还有儿子的岳父岳母。”张慧芳女士忧虑重重:将来该怎么办?“不管是跟我们住、他们自己住,还是送到养老院,现在经济上都有压力。”40多岁的张先生现也是在“上有老,下有小”,又没有兄弟姐妹,经济实力上显得捉襟见肘。

人到中年,承载着对上赡养老人、对下抚养子女的责任,在这种“夹层人生”的中年阶段压力最大,他们想挣大钱,但会受到资金、自身能力等的种种限制。中年人再谈财务规划确实有点迟。但面对十年、二十年后即将退休的现实,投资理财的重要性就愈发突显。

大多数中年人在职业发展上都会遇到上升通道狭窄的问题后,转而将富余的薪金进行投资,以获得更多的被动性收入以弥补生活成本的增加、并为养老做准备,这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中年人不像年轻人能承受得起重大的失败,所以在投资上要稳健一些,稳健不是保守,不是只买债券或货币市场基金,而是更加注重纪律,以成熟的心态做投资,坚决止损,不能让投资伤害到财务安全。中年人有丰富的阅历,进行投资理财应该更得心应手,只要保持一种认真的态度。

篇8

关键词:电网企业 预算管控

一、背景及重要性

十二五期间,面对国民经济发展对智能、坚强电网的迫切需求,电网企业不断加大对电网新建、改建和扩建工程项目的投入,为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各级电网企业通过完善项目储备和规划,加强动态跟踪和分析评价,有效促进了预算安排与预算执行有序衔接。伴随国家电网公司财务集约化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得到全面深化发展,已建立起“目标有预控,项目有储备,支出有标准,过程能控制,结果严考核”的全面预算闭环管理体系,预算管理工作正逐步向精益化、项目化、过程化演进。以项目跟踪为手段,以统计分析为工具,以支出控制和项目进度为落脚点,大力深化对项目预算的全过程管控,成为当前优化和提升财务集约化管理的重要目标。

二、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工程项目具有资金投入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施工环境多变,受外力影响大等特点。电力工程的财务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管理的整个过程,工程管理过程也是相应的资产、资金管理的过程,是资金不断投入和资产逐步形成及更新的过程。工程项目财务管理不同于一般企业的财务核算,近些年,虽然工程成本费用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完善,系统运用及跨系统间融合功能逐渐成熟,但内外部监督检查发现,还存在不少问题和难题,比如电网基建工程成本费用精益化管理程度还不够,工程其他费用管理欠规范,内部各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还不够顺畅等。

(一)财务参与度不高,工程管理流程不够顺畅

财务部门没有充分发挥辅助公司决策与服务电网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电网规划的财务分析和项目财务前评价、后评估,容易产生公司系统无效投资增加、盈利能力降低的情况;二是对投标单位财务状况和财务风险关注不足,对供应商信用的会计判断基本缺失;三是概算审查和结算审查中的财务监督还不到位,未能够将各种检查、审计中暴露出的关键风险点消除于萌芽状态;四是对合同中的资金支付节点等财务条款被动接受,在降低资金集中运作主动性的同时,增大了合同风险。工程建设中间阶段精益化管理水平还有待提升,工程其他费用管理不尽规范、竣工决算编报时效和质量不高等。

(二)往来账款及物资管理存在风险

随着系统内考核评比的力度不断加大,电网企业普遍存在为了达到考核要求,片面追求工程账面进度,提前虚拟收发货及确认工程安装进度款,因不具备结算条件,账面形成大额应付暂估款项,以及进而引发的物资管理问题,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增加外部审计风险。

(三)工程其他费用欠规范

工程其他费用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管理存在较大难度,容易出现部分费用性质与生产成本存在相似交叉之处,在日常财务管理工作中经常出现费用列支不规范、入账依据不充分等财务管理问题。具体包括一是费用拼盘、虚列和串项实用。二是生产成本向工程成本转移。工程其他费用管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影响了工程成本和资产价值的真实性、准确性。尽管金额不大,但易引发单项费用超概算、虚列夹带工程支出、套取挪用建设资金等较为严重的问题并进而引发经营风险和审计风险。

三、解决措施

(一)源头管控,加强项目经济性、合规性评审

财务部门通过开展项目可研经济性与财务合规性审查,健全储备项目审查机制,结合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机制,推动工程成本管理关口全面前移,从源头上保证项目投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储备项目质量,财务部门可以根据公司财务状况和投资能力,对电网发展规划进行测算。结合中远期财务规划评估电网建设规划对未来财务状况的影响,提出相关建议。以利润、资产负债率、现金净流量等目标作为辩解约束,确保公司投资能力与电网发展相适应,推动项目预算闭环管控。同时,以投资预算管理为核心,以电网投资能力管理和竣工决算管理为重点,优化信息系统功能和投资预算编报方式,加强电网工程投资预算执行偏差管控。借助财务管控与ERP系统双重控制,实现工程项目的总预算和年度预算控制,进一步深化项目全链条管控,强化未完、跨期工程状态跟踪,拓宽项目预算监控范围,持续推进业财融合。

(二)定期清理应付暂估款项,适时启动财务审核物资收货模式

通过深入调查了解,加强沟通协调,组织调研并专题讨论等众多措施,清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也并没能从源头发挥管控作用,容易出现前清后乱。应付暂估款项的居高不下,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审计风险,为彻底解决这一顽疾,公司将适时启动物资收货环节增加财务审核环节,从源头堵塞应付暂估款项的形成。

篇9

当婚姻来到人生的十字路口,女性勇于选择方向,决定中途放弃婚姻,一肩负起家庭重担的比率愈来愈多,这些勇敢又坚强的女性除了得扮演好妈妈善理家务的角色,也必须扛起家庭的经济。

这个时候,单亲妈妈在理财上更需下功夫,选择省时省事又省力的投资工具,可望事半功倍,不让失婚变成自己与孩子的人生绊脚石。

在规划之前,应先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重要性优于紧迫性原则。在你的规划中一定分清次序,首先为最重要的事情提前早做安排,比如为你和孩子做好保障计划。二是长期目标优于短期目标原则。可能你现在房子不够大,想尽早改善一下居住条件,也可能你想近期买一辆汽车方便接送孩子,但在这些生活目标实现之前,一定要保证你的退养计划和孩子的教育基金已经建立。本着这两项原则,你的理财规划不妨从3个大方面入手:保障、退养、教育。

1.保障

单亲妈妈理财的第一步要从风险规避开始。很多单亲妈妈常咨询给孩子买什么保险,其实对于单身妈妈来说第一顺序应考虑自己。

有了孩子之后,妈妈一切的考虑,都会以孩子为基本出发点。但这种朴素的想法未必正确。单亲妈妈是这个小家庭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未成年子女的一切物质基础主要靠身旁的母亲给予。因此,保住自己,才是对孩子的最大关爱和保障。

如果财力较殷实,有节余后再考虑孩子的健康险。通常你可以选择成熟的保险产品,在这里要说明的是,你一定首先考虑保险的保障功能,比如意外险和大病险。选择定期寿险可单纯地规避风险,在这基础上如果你的财力足够再适当考虑兼具投资保值功能的万能险附加大病险。假如妈妈出现了风险,能以较低的成本给孩子留下一定的保障,当孩子长大时可调低保额,加大用于投资的部分。单身妈妈压力较大,突发重大疾病对整个家庭都是灾难性的,附加大病保障能够分散健康风险,比单独购买大病险会较省钱。不建议保费较高,年保费通常不要超过你收入的20%。

小贴士:

购买保险时无论销售人员为你憧憬的蓝图多么美好,你也一定要充分了解产品,首先满足第一需求,量力而行。

理财最重要的就是按部就班,理财要守纪律。有了孩子的单亲族群,更要坚守这个原则,否则孩子就可能因父母不当的财务规划而受苦。而且,单亲父母应该努力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观念和理财习惯,学会体贴父母的辛劳。

2.退养

篇10

【关键词】成本控制 国企二级单位 财务管理

一、引言

国企所属二级单位是我国国企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相关数据表明,我国国企所属二级单位中有大约30%的企业经营处于亏损状态,表明其经营状况并不乐观。国企二级单位与大型国企进行比较,结构相对简单,生产规模相对偏小,因此优秀的成本控制工作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现代市场经济竞争。

二、成本控制在国企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在正常的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最终的目标都是为社会创造价值和为股东创造利润,因此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要严格服从于企业的最终目标。本文主要针对企业的利润进行谈论,一般企业利润是企业 收入减去企业所耗费用剩下的部分,而企业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成本,因此加强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工作是其获得更多利润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因为融资相对困难、经营规模较小、控制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造成其内部控制能力较差,其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也就会相对较大,因此加强成本控制对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国企二级单位成本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隐性成本的控制

企业成本管理和控制的重点和难点在于对企业中隐性成本的管理,隐性成本一般游离于财务审计监督之外,并且隐藏在经济组织总成本之中,是成本的将来时态和转嫁的成本形态的总和,比如企业管理者决策的失误为公司带来的损失或信息传递失真,使企业经营效率下降,从而间接增加了企业的成本等。但是在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中,一般难以在财务账本上发现隐性成本,其控制的方法也比较复杂,造成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在成本控制范围上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容易忽视全过程的成本控制,而只注重某一环节的管理。

(二)忽略显性成本控制中的一些重要环节

企业显性成本是企业支付给本企业以外的个人或组织的货币额,其主要体现的是企业在实际应用的成本,并且可以直接进行计算。 但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在实际运营中,对显性成本控制的往往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采购成本不能有效降低;存货储量不合理,资金占用量过大;存货管理不规范导致账实不符和信息失真。因此国企所属二级单位要切实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控制并降低这些显性成本,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

四、提升国企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能力的措施

(一)引进财务管理理念,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引进和学习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要从战略上引起足够的重视,对于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职责要严格落实,并规范成本会计基础工作。要建立财务成本管理体系和内控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财务预算和财务规划工作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做好企业发展各阶段的财务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要对企业各职能部门的业务活动进行组织,定期进行绩效考核,采取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最终提高国企二级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对隐性成本的控制

1. 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发展,隐性成本在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不断提高, 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企业要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成本控制的范围就必须包括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内容,不能只局限于生产制造领域,要对企业整个产品寿命周期内产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包括研发、采购、生产制造和销售以及售后服务过程。

2. 实现目标成本管理

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成本的制定和目标成本的分解。目标制定过程应以市场为依托,包括市场信息、行情以及对市场上各类产品的比价、需求趋势,再结合自身企业的资源状况、产品的使用价值、产品销售市场的调查,最终测算出企业本期销售目标的收入,制定出量化的产品销售利润目标,然后将制定的目标利润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执行部门,进行科学地控制和考核,使企业效益得到最大化。

3. 采取全过程控制

全过程控制主要是企业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的控制,一般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事前控制是需要对未来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将其同计划要求进行对比,找到对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方法或预案,必要时对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以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事中控制的重点是对正在实施运行的计划实施过程控制,这是控制工作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包括物料采购成本控制、物料库存成本控制以及生产过程控制等方面。事后控制主要是对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并与之前制定的控制目标进行比较,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未来可能造成的影响,从而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加强对企业显性成本的控制

加强对企业显性成本的全面控制是降低企业经营成本有效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国企所属二级单位极易忽视的而且比较重要的存货成本控制提出相应的对策。

1.与大型国企联合采购

当国企所属二级单位与大型国企实现联合采购后,首先在采购方面上,依靠大型国企的实力,就增强了自身谈判价格的实力,能够获得像大企业一样的采购规模优势;其次在管理方面上,当实行联合采购后,可以在联合的同时,学习和吸收大型国企对于产品的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并且企业可以将对于同类产品的管理工作统一实施,再由相关企业一起平摊费用,这样既有效避免了低水平的重复工作,也为企业节约了不少的成本;在运输方面,可以与大型国企合并批量货物的运输,减少单位产品负担的运输成本, 从而降低了存货成本。

2. 加强存货数量信息追踪分析,提高存货控制管理能力

要掌握更多的存货数量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存货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一般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经营管理水平有限,其对市场信息的判断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导致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的库存经常会出现不足或过多的情况,这就要求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经营的特点加强存货管理,包括对相关存货硬件、软件的投资和管理。

五、结束语

成本控制是所有现代企业都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要管理课题,对于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尤其如此,笔者建议国企所属二级单位在激烈的竞争中要注重隐形成本和显性成本中存货成本的控制,并不断拓展成本控制的范围和过程管理,从而为我国国企所属二级单位的不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兴利.成本控制在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性[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