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4: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时代的教育,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时代的教育

篇1

鲁伯特・默多克演讲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当今科技发展是如此迅速。如果有一个50年前的人从沉睡中醒来,他将完全不能相信今天他身边发生的事情。例如:在医学领域,以前用着听诊器的医生绝对想不到今天的同行们正在使用CT 扫描和核磁共振;在金融领域,股票经纪曾经靠发放纸制的股票本票进行交易,这在今天都已经被网上交易所取代;在出版界,曾经只靠纸质报纸出版的编辑们,也会对读者用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话来接受新闻信息。”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的兴起,已经培养出了“低头一族”,即使在亲友相聚时也忙着发短信刷微博。以至天津一家餐馆为让食客“好好吃饭”,推出每周一吃饭不玩手机,帐单即打对折的举措。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态调查报告(2013年)显示:六成以上未成年人在10岁前开始接触网络,其中23.8%的未成年人在6岁前开始接触网络。而2012年的数据显示:在6岁前开始接触网络的为17.5%。

数字化已经改变了各行各业,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方式,但是教育成了这个时代的例外。同时令鲁伯特・默多克感到遗憾的是,教育界至今还是这一时代的例外。“我们的学校是这场科技革命风暴没能席卷的最后一个角落。” 他特别强调:“50 年前沉睡然后醒来的那个人,他将看到今天的教室和50 年前维多利亚时代的仍然一模一样: 一位教师站在一群孩子面前, 拿着一本书和一支粉笔,背对着一块黑板。”

二、当代教育的问题

(1)教育的时间是一个常量,但是对概念理解程度及知识的把握却是一个变量,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两个量颠倒过来呢?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教育的差异性、选择性。

(2)我们能把孩子一直抱在怀里么?众所周知中国的家长是非常重视孩子的教育的,家长从小就把孩子抱在怀里呵护,以致许多孩子走进大学仍然不能摆脱对家长的依赖。而教师则是家长们在学校的人,了家长对学生的呵护和搀扶的功能。但是本质上每个人的发展不论是身体还是心理都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过程,其他人不能代替。

(3)我们能满足永远把综合的世界分割地加以研究?我们现在把世界分成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加以研究,但是世界是一个综合的世界,所以我们需要回到一个综合的层面去考虑问题、分析问题。

(4)高效率与个性化能否得到统一?回顾人类的教育史,以往的教育是混杂的,不分年龄的。到了十五世纪,最初在意大利出现了班级授课,班级授课大大地提升了教育的质量,前后经过150年,终于使之成为了一种教育制度。班级授课有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印刷术。如果没有印刷术,书不能普及,教育也不能普及。在这里讨论慕课它也凭借着一个新的技术就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科目。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现在在互联网上的慕课教育是第二场教育的革命,是自班级授课影响最大的一场教育革命。班级授课的一个特点是一位教师面对几十个甚至几百名学生,教育效率大大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它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是没有办法加以充分考虑的。所以想把高效率和个性化完美地统一起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今天的慕课我们提出了一个理念:让百分之一百的学生可以百分之一百地掌握应该掌握的基本概念及原理。我们现在已经有足够的技术支持,我们有好的学习方式和学情分析系统,这就是为什么在这个时代要有慕课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参考。

三、C20的应答

基础教育的优势在于人多,在这样的形势下,为了适应中小学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变革的需要,2013年7月9日,我国高校C9联盟即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等共同宣布,携手打造“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建立中国一流的网络在线课程。2013年8月12日和9月5日,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牵头,分别成立了基础教育的C20慕课联盟(高中/初中/小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等20余所重点高中,北京三十五中初中部、杭州育才中学等20余所知名初中,上海市一师附小、华东师范大学附小、成都市泡桐路小学等20余所知名小学加入该联盟。2014年6月,鉴于更多的学校有志于从事慕课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实践,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局、广州市教育局与苏州市教育局与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协商,联合发起成立C20慕课联盟(地市教育局)。该联盟旨在共同探讨慕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我国基础教育从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化,推动教育公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全面提升我国基础教育质量。到今天为止,已经有24家地市教育局加盟其中,涵盖学生人数1800万。我们希望可以为这1800万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推动教育的公平,促进学生更主动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使我们农村地区、西部边疆地区的教育质量得到更好提高,享受到发达地区高水平教师的资源。中小学的慕课和高等学校不完全一样,它主要是微视频的形式,按照知识点。我们算了下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大概涵盖两万个知识点,我们也逐渐收集齐这些知识点。加盟我们联盟的学校已经基本涵盖了中国大陆,我们也希望和香港、台湾地区及华人地区较多国家的学校有较多的合作,通过这样的合作,可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播出去,取得更好的效果。

C20的功能定位是“伴随学生发展的名师,实现教师价值的舞台。”因此在慕课的界面上有名师名栏,使得一大批名师为全社会所享有,同时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当中实现这些名师的价值,在这个意义上C20平台是教师实现自身价值的一个舞台。

C20价值追求首先让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的教师要从学生成长的搀扶者变成学生成长的伴随者;优质教育资源的全民共享;从知识本位走向综合素质本位的转变。

四、C20的年度工作与成效

这一年来,我们C20吸引了数以百计的中小学,我们也希望今后可以为智障儿童创建更多的学习机会,改变这些孩子,改变他们的家庭;我们举行了19场翻转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近6000名校长与教师参与;开发了逾4000件教学微视频;吸引了有关媒体的关注,《中国教育报》、《文汇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未来教育家》等报刊杂志发表了大量的报道,产生了重要影响。上海教育台、江苏教育台、东方台也对我校慕课工作进行了采访与报道。

五、C20的未来发展

篇2

关键词: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继续教育

一、数字时代的图书馆及图书馆员

(一)数字时代图书馆的新发展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可以依托的网络信息环境,在这个信息环境中,传统图书馆向着数字图书馆转变,图书馆的内部组织及业务流程也进行着再造。图书馆成了社会信息资源的重要集散地,图书馆在终身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字时代,图书馆将呈现出如下特点: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向信息资源建设转变;图书馆服务由文献传递服务向信息导航服务转变;图书馆的组织管理向适应数字图书馆的方向转变。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新角色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工作的承担者和实现者,由于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工作内容发生了重大变革,图书馆的管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图书馆员的知识结构和信息素质相应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外普遍认为,在图书馆的作用中,5%来自图书馆建筑,20%来自信息资源,75%来自图书馆员素质。由此可见图书馆员对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由于数字时代图书馆员面临着新的信息环境和读者需求,图书馆的核心业务发生了根本变化,这就使得图书馆员的角色必然发生重大转变。有人将当今的图书馆员称作赛伯馆员(Cybrarian,即Cyberspace和Librarian构成的合成词),意思是计算机控制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充分显示了数字时代图书馆员工作环境的高技术性。美国有专家认为,数字时代图书馆员角色要求的内涵为:知识提供(Knowledge Provider),知识中介(Knowledge Gate-way),知识教员(Knowledge Teacher),知识组织(Knowledge Organiz-er),知识创建(Knowledge Creator and Publisher),知识交流与推动者。

二、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一)图书馆员个人信息构建

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是为解决信息时代信息过载问题,由美国人沃尔曼创造的一个新词汇,目的是从大量处于复杂状态的数据或信息中抽取本质内容,帮助人们理解信息、找到知识路径。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有助于图书馆员适应数字时代竞争的需要,是数字时代图书馆员提高用户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图书馆员个人信息构建是图书馆员个体管理信息资源的基础,目的是使图书馆员在数字化环境中更好地设计信息结构以发现和管理信息,有效解决图书馆员个人的信息需求,最终帮助用户创造性地、有效地管理和利用信息。图书馆员的个人信息构建包括个人信息意识与个人信息素养的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是数字时代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心理素质,它由三个构成要素:对信息具有特殊的、敏锐的感受力,对信息具有持久的注意力,以及对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和洞察力。个人信息素养是一个含义广泛的概念,它不仅包括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拥有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并将之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能力。具体来说它包括三个方面的能力:发现信息与收集信息的能力;评价信息与综合信息的能力;迁移信息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应用

数字图书馆是数字时代图书馆的主要形态,也是信息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数字图书馆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为依托,构筑了一个有利于人们高效存取知识的技术平台,因而具有明显的技术特征,技术是数字图书馆发展的支撑,图书馆新的服务方式,如远程文献传递、虚拟参考咨询、个性化服务、信息自动获取与推送服务等,都是由新技术带动的,正是由于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图书馆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阶段。因此,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的技术培训显得非常重要,图书馆员应该顺应潮流,通过学习培训掌握这些技术。图书馆员技术培训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代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图书馆员使用信息技术工具的技能,包括信息技术基本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文字处理、因特网利用、网页制作等等内容。二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培训,如虚拟参考咨询技术、数字资源建设与开发技术及工具、数字资源的检索技术、数字资源的管理技术、web2.0和lib2.0技术等。三是用户服务技术的培训,包括各种交流软件,如SMS(短信服务)和网络日志(web logs)的使用、同步浏览技术(co-browsing)、资源和服务定制与推送技术、跨平台资源与服务整合技术、个性化服务技术等。四是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向,重点关注代表信息技术发展方向的新技术。如: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新兴的信息处理技术,在信息的利用和提取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在优化资源、智能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信息自动化处理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博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它的应用能更好地满足复杂知识环境下用户的需求,更好地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效率;内容管理是数据管理新的发展方向,是数据管理下一个发展阶段,是企业门户的核心技术之一,对数字图书馆在基本功能与服务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大的影响,既是有效地收集、管理和信息,使用户需求得以满足,同时也是人、过程与技术的集成;数据库是数字时代最重要的信息管理工具,随着计算机及网络在图书馆的普及,数据库技术在图书馆将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现代图书馆最重要的信息管理工具。

三、数字时代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方式

(一)自主学习

随着社会的发展,自主学习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此也带来了教育形式的变化,知识的学习不再仅靠教师的传授,更多的则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自主学习,是近20年来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体现了工作就是学习,学习也是工作的理念。因为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不只是单纯的学历补偿教育,更是综合素质的提高教育;不仅是一次性的在职培训,更是持续不断的终身教育;不仅是图书馆员接受被动培训,更应该体现馆员个人的自我学习,因此,自主学习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

(二)团队学习

学习型组织理论是当前最前沿的管理理论之一,被称为21世纪的管理圣经,它是由美国学者彼得•圣洁在其“第五项修炼”一书中提出的著名理论。该理论包括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共同愿景、系统思考和团队学习等五个要点。团队学习作为该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书馆员的团队学习指的是图书馆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组织馆员成立学习团队,运用整体的力量,对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这不仅是为了保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更是为了实现馆员个人与工作的真正融合。通过团队学习,馆员相互间融洽地工作,重新创造自我、突破自己,从而促进馆员素质的全面提高。由此可知,团队学习是图书馆员适应时展的全新教育模式,其目的是通过改善图书馆自身,挖掘出馆员个人的隐性知识和图书馆的潜在能力,实现图书馆员个人知识和技能的共建、共知、共享,实现高效率的知识服务,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数字时代的信息服务功能。

(三)多种培训

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组织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介绍国内外图书馆先进的管理经验,使图书馆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状况;加强学术性培训和研究性培训,培养提高图书馆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参加跨组织的项目(如合作参考);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会;做访问学者;同事知识交流(实体和虚拟);阅读专业文献;进行岗位轮换等。通过这些培训和活动,使图书馆员进一步增强信息意识,全面掌握获取信息资源的方法和手段,从而成为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的多面手和知识导航员。

参考文献:

[1]董焱,邢素丽.数字时代的图书馆与图书馆员[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94-109.

[2]周晓蓉.构建数字时代图书馆参考馆员个人知识管理系统[J].现代情报,2007,(1)113-115.

[3]王海辉.新形势下图书馆员的职业素养与继续教育[J].职业时空,2007,(11)14-15.

[4]张忠凤.学习型组织理念对图书馆员继续教育的启示[J].职业时空,2007,(6)9-10.

篇3

据了解,参与制作优秀高清节目的摄影师大都是电影摄影师,或者是参加了SONY公司或是其它高清摄像机公司培训的优秀摄影师。目前,高清节目摄制人员缺口仍然很大。虽然说高清摄像机在外表体积上与传统标清摄像机差不多,但是很多制作单位尤其是电视剧制作部门还是会选择拍过电影的摄影师来拍摄高清节目。为什么会这样呢?作为传媒院校培养的影视摄影人才为何不能直接进入到高清节目的创作一线当中去呢?这当中是否有被我们忽视的问题呢?下面我以我院为例,谈谈数字高清时代对影视摄影艺术教育的影响。

我院是广电艺术类本科院校,比较有名气的是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影视艺术学院等,其中影视艺术学院的电视摄影专业从1992年至今已经开办了15年,为各级电视台及社会制作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应该说在标清时代,影视艺术学院的摄影专业的办学经验以及科研成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标清和高清的转型时期,尤其为了适应将来的高清电视节目时代,我们应该怎样教育我们的学生?首先,我认为是制作观念的问题。高清摄像机制造厂商制造高清摄像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拍摄数字电影,而后才是为电视节目服务的,所以它很多的操作方式是以电影制作方式为主的。以高清摄像机SONYF-900为例,这款摄像机其实是SONY公司和好莱坞一起共同研制的,未来有可能取代摄影机的摄像机,它的画面质量比较倾向于电影。高清画面的像素在220万以上,与传统标清40-50万像素的表现力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在前期拍摄过程中,对画面的构图、色彩、光影等有更高的要求。我院的电视摄影专业是1992年开办的,摄影教育方式一直以电视新闻专题片的要求来教育学生,对画面的要求自然没有电影画面要求那么高。在高清时代,由于清晰度大大超过标清,原来在标清拍摄过程中的一些可以忽略的细节如:日景拍摄中白平衡的细微变化,同一场景不同机位使用不同曝光量的差距,服装的仿真程度,人物化妆的细节等等。还有很重要的景深问题,由于标清的清晰度没有高清高,所以拍虚了,观众也看不太出来,很多拍惯标清的摄影师一拍高清全都拍虚了,因为按照他们拍摄标清的经验,这个不会虚的。所以在高清时代就一定要求学生仔细聚焦,对焦点、景深概念要非常清楚。其实我觉得应该将电影的制作观念和手法教给学生,说到底应该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方式,不可以马大哈,不管高清还是标清,我都能拍好。所以说教学生这样一个观念:你出去以后可能面对这样或那样的拍摄工具,只要是你的拍摄工具,你都要了解,要知道它的特性,这个拍摄工具有它的特长,有它的弱势,弱势不一定是不好的,你可以利用它的弱势,来达到你的视觉效果。这和我们过去的观念有很大差距。高清时代电影的制作观念和手段以及细致严谨的工作方式对影视教育者来说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其次,随着高清时代的到来,影视摄影的课程体系也应发生变动。原来标清时代的摄影课比较多的强调前期的创作,而对于后期对画面的再创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严重的是前后期课程脱节严重,教前后期的教师没有配合,各自为政,这样的状况已经不符合高清电视制作人才的培养了。高清电视节目制作是个完整的体系,摄影师要理解自己在这个创作当中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发挥多大的作用。摄影师不仅要关心前期的创作,还要关注后期有多大的处理空间。在前期课程设置上,原来与理工科关系较大的摄像机原理与使用方面菜单的调整使用并没有得到加强,如果动摄像机的菜单,一般需要录像工程师配合,并且一般的制作单位领导不喜欢摄影师动摄像机里的菜单,因为摄像机不固定使用,他怕调乱了,影响其他节目摄制。但是在高清时代,我们面临的摄影工具已经改变了,以前标清是相对固定的(实际上也是可调的),现在高清CCD的光电特性不仅任意可调,而且变化非常明显和令人心动。传媒院校培养摄影师就要加强对于菜单的调整与学习,并且与后期调色相互配合,什么效果是现场可以做的,什么效果后期做方便而且效果更好,做到相互配合。所以课程设置上前后期不能孤立,要相互联系。这样培养出的学生不仅具有构图拍摄的能力,又有录像工程师的水平,是个复合型人才。我想这应该是未来培养摄影师的发展趋势。曾经SONY公司给青岛拍了个宣传片,在现场就把摄像机当成傻瓜机一样用,菜单从来没有打开过,拍完了之后发现灰了。SONY公司为了自己做宣传,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调整,调了一个月,也就5分钟的片子。把后期的人累死,又花了很多的钱。所以传媒院校培养的摄影师应该是能够学会合理调配前期和后期工作,找到一个非常好的契机点。因此在教育方面上,必须改革,必须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摸索出适合高清摄影师培养课程的规律出来。

然后,对于学习摄影来说,实践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电视摄影当中是尤其重要的。就传媒学院来说,在标清时代,学生的实验设备应该能够满足日常的试验和学生的毕业作品拍摄。为了迎接高清时代的到来,学生应该大量加强高清摄影实践的练习,当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标清到高清设备转型并不是一步到位的,所以在高清练习中,学生可以用HDV小高清进行创作练习。每次练习的目的性要很强,对于标清时代要求不是很高的曝光问题,焦点问题,构图问题(16:9),照明问题,在高清试验当中,要精心对待,认真解决。

篇4

关键词:新时代 网络数字媒体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数字媒体是一种信息载体,主要以二进制数形式进行记录、处理、传播和获取信息,这些信息当中,往往包括数字化的图象、视频影像等。自1995年后,中国的数字媒体便开始随着互联网的出现逐渐兴起,它率先影响了中国的80后、90后年轻人群。在网络技术发达的现如今来说,数字媒体发展深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特别是中国青少年人群,而将数字媒体引入各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助手段,既有利又有弊。本文将从数字媒体对于当前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进而提出了一些新时代数字媒体条件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二、数字媒体的解析

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主导的数字媒体是新时代下的一种应用范围广泛的新兴学科,其管理上涉及的方面非常之多,有计算机软件硬件、电子、通信以及广播等。数字媒体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图像、音频、文字等。它是一种依附现代计算机网络来进行传播的数字化作品。在继语言、文字、及电子技术后,数字媒体成为了最新的一种信息载体。数字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产物,它的传播方式较以往传统的媒体不一样,它不是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点对面”广播式传播,它实现的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

三、数字媒体对于青少年的影响

1.积极影响。处于思想正在渐渐成熟的渐进阶段的青少年,思维较为活跃,生活充满热情。在这个信息化的新时代下,数字媒体能够为青少年带来了广泛的兴趣爱好。由于互联网上各种信息应有尽有,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所有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及事物。这种不用出门也可以获知世界各地人文习俗的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开阔视野,跟上时展的步伐。

2.消极影响。网络上,青少年通过数字媒体获得大量的信息的同时,也会有一些黄色、暴力的信息侵入他们的眼球,由于自制力差,且思想未够成熟,故对于这种不健康的信息缺乏抵制能力,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发展。此外,有些学生过度沉迷于数字媒体的新功能,利用数字媒体进行各种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网页,久而久之,身体得不到锻炼,视力下降,意志逐渐堕落,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四、数字媒体条件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1.正确引导青少年使用数字媒体。现如今,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方式已经成为了各学校讨论的重点问题。在借助网络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合理利用,为学生营造一种良好的网络数字媒体学习环境。由于数字媒体所具有的各种新特点符合当代青少年的个性需求,如各种文字、图像、音乐视频等的传播赢得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爱和追捧。但为了避免学生过度依赖这种新型网络媒体,学校要正确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以免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会对他们造成思想歪曲、意志堕落等恶劣影响。

2.发挥数字媒体作用,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媒体的发展,既给学校对于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思政教育无疑成为教师手中的难点工作。如何借助数字媒体宣传爱国主义,发扬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是现阶段教师遇到的重点问题。因为如果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们容易忘记自己肩负为国家效力的责任,对自己不负责,对社会不负责。故教师可以经常性开展座谈会,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为主题,倡导学生要爱国,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将内容转换为图片和音频的形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微博等潮流媒体进行参与互动。

总之,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当代青少年带来利弊影响的同时,也给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带来一些机遇和挑战。但在数字媒体自身特点越发多样化的同时,学生也要加强自身的约束力,避免自己沉迷于虚拟网络中,避免自己过分依赖这种新型媒体而忽略了日常正常生活;同时,学校在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加大管理和制约的力度,在新科技、新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正确引导学生在新时代中的思想政治走向。

参考文献

[1]薛葵 网络时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05),4-5+9。

[2]史锴鹏 论网络时代下我国面临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186-190。

篇5

关键词 数字电视;远程教育;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77-0219-01

数字电视的产生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高质量、多功能、个性化的视频节目服务,不仅实现了高清晰图像、高质量音响,更重要的是能够支持交互式视频教育功能。近年来,数字电视技术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 数字电视及其特点

所谓数字电视就是指从演播室到发射、传输、接收的所有环节都是使用数字电视信号或对该系统所有的信号传播都是通过由0、1数字串所构成的二进制数字流来传播的电视类型。它利用抽样量化的方法将传统模拟信号用一定的编码方式转换为二进制的数字化信号,再依据不同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制作、备份、记录,除了使用专用的数字视频设备,也可以用计算机进行处理、监测和控制。

数字电视技术与模拟电视技术相比,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压缩后的数字信号经数字调制后,可进行开路广播.数字电视因为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编辑和传播方便以及可双向交互的优点,使其在现代远程教育事业中发挥出极大的作用。

2 数字电视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的优势

首先,数字电视在教育信息资源传播上具有领先优势;其次,数字电视技术使远程教学信息由单向传播向双向交互方向发展,在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远程教育系统带来了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变化。我们可以在服务器端完成数字形式的多路教学课程的制作.这样就极大程度地调动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能,使学习者更加积极主动;第三,数字电视在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方面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目前数字电视在城镇家庭中已有一定的普及性和使用率;第四,数字电视在各类技能培训学校得到广泛应用。由于数字电视具有双向交互的特点,数字电视技术在各类远程教学(尤其是社会性普及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中的应用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各种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的需要。

3 数字电视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数字电视网络是一种可以把各类信息直接传送给亿万受众群体的数据通道。在国家大力发展“三网融合”(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的背景下,数字电视网络已演变成为一个巨大的交互式多媒体平台,成为信息传播和普及的重要渠道,在现代远程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主动学习

在以往的远程教育中,讲授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时间、教学形式以及教学进度都由讲授者安排决定,学习者只能被动的去听。而在数字电视远程教学活动中,讲授者与学习者的位置己发生变换,学习者变得更加主动积极,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实际需求自主的选择学习内容,灵活地安排学习时间,合理地把握学习进度,主动的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使自己的学习兴趣不断增长,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习过程更加快乐。

3.2 互动学习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数字电视逐步实现了互联网的部分功能,成为一种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收者之间具有充分互动性的媒体,在数字电视远程教学模式下,可以充分实现讲授者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即时、便捷的互动交流。

3.3 个性化学习

随着互动学习功能的逐步完善,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也逐渐提升。在数字电视远程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可以通过电视向远程教学的服务器发出信号,服务器就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要求以特定的方式提供特定的内容。这样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能力、兴趣等进行个别化学习,即使对于同样的知识,由于每个学习者对内容选择、组合的方式不同,可以获得完全不同的个性化体验,每个学习者都可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学习。

3.4 学习效果反馈

在以往的远程教育中,讲授者与学习者之间基本没有直接交流,对于学习者,遇到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答,而对于讲授者,也无法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现在通过数字电视,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矛盾,同时教师还可以收作业并将作业批改情况反馈给学生。

目前各远程教育机构在建设数字电视教育资源上还存在急于求成、建设方向不明确所导致的质量参差不齐、实用性不足等诸多现象。今后,在建设数字电视教育资源时,应该首先逐步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能力,然后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自身的教育特色,面向自身的受众群体,建设出独具特色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王文培.数字电视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J].管理工程师,2012-08-26.

[2]郭春才.数字电视传播特征及其远程教育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3-25.

[3]查继红.全媒体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2-07-30.

[4]谢莉.数字电视在高校推广的探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25.

[5]何瑾,吴晓宁,刘玲.移动数字电视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0-05-23.

篇6

论文摘 要:在经济欣欣向荣、文化推陈出新、科技日新月异的数字时代,新媒体作为一个重要元素也随之迅速兴起,并朝着更为广阔的方向蓬勃发展。新媒体的应用涉及甚广,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新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使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样,教学环境更为灵活生动,教学效果更为积极有效。

一、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对于媒体这一概念,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传统的媒体,如报刊、户外、广播和电视,早已融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其作用和意义也不言而喻。但是对于新媒体,社会各界却有不同的理解。从贴近人们生活的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电子杂志、触摸媒体等可以看出,新媒体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在科技的迅速发展下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出现的媒体形态,被称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传播状态发展为多点对多点,并能消解传统媒体的传播边界,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跨时空性。对新媒体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进一步探究它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今后发展的格局和走向。

二、新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刚刚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

1.优化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外语的学习,听、说、读、写缺一不可,传统外语教学因为受到客观因素的制约,不能有效地满足这几方面统一协调的发展,更不能实现语言最终的使用价值。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就无从说起。数字时代的到来,给外语教学注入了新动力——新媒体。新媒体的介入,为学生的外语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施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的展示进行课堂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能丰富教学形式,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外通过网络能获取大量有助于学习的信息,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使用网络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浏览英语学习网站,欣赏外文影片,阅读外文小说,在线领略国外教师上课风采等。这些都使外语学习的环境得到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2.提高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化率

在哲学上经常提到实现量变与质变,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外在因素的作用是重要的一方面。运用到外语教学上,将知识信息有效地让学生内化为自身的一部分,运用新媒体手段必不可少。语言的教学,不能单单依靠“语言传播”这一种形式。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会话、听觉、视觉和感知的能力非常重要。学生依靠单方面的“听”来获取有效信息远远比不上“视”来得多。如果将这几方面有效地结合起来,那么产生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在外语教学中利用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就能达到较好的效果。通过丰富的图片、影像、视频等,在视觉和听觉上进行信息的传播,学生通过“听”和“看”更直观地进行感知,运用自己的理解去内化信息,能大大增进学生的记忆力。所以说,“耳濡目染”不乏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3.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应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自主学习,探索研究,发挥创造。学生的这些更深层次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的帮助和促进,需要其他有利的外部资源的影响和作用。新媒体作为数字时代运用到教学中的教学手段,势必承担重任。教师通过有效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交际环境,创造师生互动空间,丰富教学形式,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让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形象地被学生所接受,达到切合学生需求的实际。丰富的学习材料和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积极思考,敢于尝试,努力发挥自身潜能,展开探索研究。以学生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能在教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新媒体在外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1.经济方面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力量的支撑,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新媒体,必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更新设备设施,创设良好的硬件环境。但是传统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还没有达到完全普及的程度,尤其是在一些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教育水平相对低下的地区,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此外,外语教师和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学软件的开发,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在客观条件的制约下,新媒体的完全普及应用还需经历较为漫长的等待。

2.师资方面

新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对教师的能力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管外部条件如何变化,教师担当教学中的引导者和实施者的地位是不会改变的,而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辅助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作用。这就需要外语教师除了掌握专业知识外,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其他相关设备,利用网络开发英语教学资源,将外语知识通过新媒体的辅助有效地传递给学生。此外,学校还需要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新媒体使用中产生的问题,协同外语教师一起开发外语教学软件。数字时代,网络千变万化,信息技术每天都在推陈出新,这就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更重要的一点是,需要外语教师与计算机专业教师的相互配合,相互学习,才能开发出满足学生需求,切合外语教学的软件。因此,大多数学校还需给教师创造条件,激励教师不断学习,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3.学生方面

新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挑战。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后的学习,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有效地利用网络探索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实自我。但是网络世界纷繁复杂,学生很容易迷失其中。这时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学习上带来的优势。此外,因为新媒体的冲击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而影响学生对外语学习的热情,降低学习效率,这也需要教师做出适时的鼓励,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力。

凡事都有两面性,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数字时代,新媒体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个状态。它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时代产物。因此,我们要做的是充分挖掘它的潜在优势,肯定它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积极面对它所带来的问题,让它更好地为外语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胡合元,曹亚光.新媒体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OL].xyjy.cn/Article/.

篇7

【关键词】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管理;继续教育;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变迁,当代社会的网络化及信息化程度日益提升,信息系统学科既要迎接机遇,也要做好应对挑战的准备,而新时代的高校图书馆必将成为网络大背景下高校信息化服务中心,担当向全体教职工及学子提供终身教育与学习场所的重担,亦为培养高素质及创新人才的阵地[1],以上均说明高校图书馆对于全体教职工及学子的重要性。高校图书资料管理员担负着向高校全体提供书籍资料咨询服务及输送资料的重责,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升,高校图书管理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这也预示着高校图书管理人员必须不断提升自己,使自身胜任知识综合管理者的身份,在网络时代下与时俱进,为高校的发展、建设、教育科研提供高质高标的服务,因此,如何打造一批业务素质精良、知识广泛、道德品质高尚的高校教材与图书资料建设管理队伍则为目前高校内涵建设及管理工作的重点。

1.目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现状分析

高校图书管理首先是围绕全校日常教育与科研活动而展开服务的,其为高校自身精神文化氛围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也是高校长期发展的衍生物。图书管理工作人员作为高校图书管理的执行者,其不但要为全体教职工及学生提供获取知识与智慧的资源,又要为教学提供最前沿的信息来源,为学校科研与教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然纵观我国现阶段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配伍现状却不容乐观,鉴于目前行业管理体系的局限性及外界对于该专业的误解,致使高校图书管理岗位的门槛较低,高校图书管理人员队伍整体呈现出学历偏低、专业结构配比不合理、年龄差距较大、业务技能良莠不齐的特征。大多数在岗人员未接受系统的专业技能教育与培训,缺乏基本的管理理念与知识,职业定位与理解不透,认为自身工作仅仅为简单的借书还书管理,不擅长使用现代管理手段进行图书资料管理,整体素质已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图书管理业的发展,管理者自身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2]。

2.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策略

如前文所述,信息化背景下,图书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为现实之需,而开展继续教育需要制定科学而系统的培训计划。故要想保证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首要之务为制定一个计划明确的发展纲要,对受训人员进行科学的安排,此外,继续教育非短期内可促成的,需要一定时期的积累,更要保持连续性。此外,继续教育还应考虑到各个学院间的实际情况及专业差异,综合各方因素来确定培训内容。

2.1 强化基础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高校图书馆每日需应对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间科研与教育的复杂需求,因而对图书管理工作者的基础知识与技能需求更加多元化。为了保证效果,制定培训计划时应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不同读者、不同个人的需求及图书管理要求,首先要使图书管理工作者具备图书管理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管理技能,如计算机操作,以提升工作效率及适应网络时代的需求。如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管理人员配伍不足的问题,适时举办短期在职教育为有效举措之一,同时,为了适应不同专业对于管理人员的需求,可聘请校外专家针对先进文献信息及计算机技能新知识、新办法进行讲座培训[3],该类短期培训可尽最大限度降低继续教育对于正常工作的影响,以相对便捷的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水平。此外,还可自管理队伍中挑选热爱本职工作、业务技能相对较强的骨干进行成人教育,成人教育适应于各个年龄阶段的管理人员,受教育方式灵活,有自考、函授、电大等方式,该方式不影响正常工作,受教育人员可根据职业特征灵活选择上课形式,既能使工作人员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又不影响工作质量。

2.2 开展学术交流

随着高校图书馆管理学科的建设与成立,与此相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也日渐活跃起来,学术交流同样为图书管理继续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为一门探究性相对较高的继续教育形式。笔者认为,各大高校应为校园间的学术交流牵线搭桥,依托中国图书馆学会这一国家级学会,组织各类学术会议促进图书馆学的学术交流,通过组织开展学科发展研究,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加强与其他拥有先进管理经验高校间学术科研机构的联系,提升图书管理者对于业内前瞻性知识的了解,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的发展[4]。

2.3 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培训

在网络时代下,互联网诸多应用深刻地改变着学习与生活习惯,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的应用,大大提升校园管理效率和信息化水平的同时,对于激发教学创新热情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高校图书管理者来说,他们需不断提升自身计算机操作技能以增强自身服务水平,所以,图书管理者宜参与继续教育培训来提升计算机操作技能,如通过关键字进行文献检索、信息的、信息资源的交互、创建并管理网页等[5]。现阶段,多数高校已开通校园网,各个资料室均设有网络终端,借助计算机来与图书馆的数据库相连,可对报刊书籍分门别类及书籍的借阅实行计算机管理,即图书管理者可在各个资料室内通过计算机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书目查询、文献借阅等传统服务项目的同时,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开展了数据光盘检索、专业数据库网上检索、网上信息资源导航,文献传递、信息检索等信息服务。笔者预计,今后高校图书管理者的工作着力点将逐步过渡至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研究,故图书管理人员应踊跃参与计算机操作技能培训,为图书馆文献资源传递提供所需的动力。

3.结语

相对于公共图书馆多而全的特点,高校图书资源则更加具有专业性,因此,高校图书馆被不少科研人员和大学生们视为“宝藏”[6]。现代社会下,信息化产业的扩张逐步渗透至电子图书界,数字化图书馆使得弥足珍贵的先进文献资料摆脱文字形式的束缚,而得以长久保存,甚至突破了时间空间的局限,使得高校间的资源共享成为可能。应用信息化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对高校图书馆实施管理对于完善图书馆服务质量大有裨益,其中图书管理工作者则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图书馆的稳定发展与高质运转均离不开富有责任感及创新理念的工作人员,各类文献资料的妥善保存同样有赖于图书管理人员的细心呵护。笔者认为,作为一名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不但要致力于馆藏资料的维护,还应对馆藏内的资源进行熟悉与研究,积极探索融媒时代下图书馆管理新模式,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管理建设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立杰,李爽.浅析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的素质建设[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2(26):265-266.

[2]师敏.浅谈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困境与重新定位[J].价值工程,2011,45(26):127-128.

[3]刘分明.网络时代图书馆员的职业理念[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57(24):89-90.

[4]张彩花,魏志玲.关于网络时代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作用的思考[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1,32(16):310.

篇8

21世纪在各个院校之间开始实施素质教育,着重培养能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是因为21世纪发展面临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双重冲击,社会发展在面临资源和市场竞争的同时还面临人才的竞争。高校课程教育是实现高素质教育,完善人才竞争的重要阵地,而实现高素质教育需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构建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自主互动教育模式。自主互动教育模式主要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支持下形成的一种自主、互动、创新为主要的新型主体化教学发展模式,从而能够培养学生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为此,本文对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建构自主互动教学模式进行了策略分析。

一、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应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教育过程实现对教育资源的开发,从而实现对教学理论的优化和实践。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构建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在本质上是认知学习理论新发展的一种重要体现,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

(一)学习含义内容

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是指拥有知识的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包括和他人的沟通、协作、交流等,通过这些意义的建构来获得某种新的知识。学习理想的环境支持包括情境、协作、交流和意义交流几个方面。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解下,学习主要是指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和自身所获得的学习经验及建构知识的意义有关,而和学习者自身记忆能力以及教师的单方面传授无关。

(二)学习的方法

建筑主义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以学习者自身为中心的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学生本身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一种外部刺激下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自主互动教学模式构建主要遵循的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原则

自主互动教学发展的关键目标是一切教育发展要能够为学生服务。学生是信息的加工和接受主体,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为此,在高职教学中需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旁边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组织引导。

(二)多方互动原则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注重互动的过程,基于每名学生自身认知能力、认知结构以及工作经验不同,通过学习中的合作交流能够补充学生学习中的不足,在交流的同时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自身优势的原则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信息的呈现更加多样化。第二,教学信息的组织形式超脱了文本的形式。第三,教学过程具有交互性的特点。第四,能够存储大量的教学信息。第五,教学信息能够进行网络化传输。第六,教学信息的智能化处理。

三、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比较

第一,教学目标上。传统教学模式强调对知识技能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和熟记;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强调对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第二,教学内容上。传统教学模式以教材为基本中心;自主互动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发展为基本中心。第三,教学资源上。传统教学模式材料主要来自于课本和手册;自主互动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来源范围较为广泛,包括书本、生活和社交网络等。第四,信息技术的应用上。传统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在知识的传播方法和手段方面。自主互动教学模式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则是更多体现在情境的创设、协作学习的形成和对话交流工具使用。

四、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课堂互动自主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教学实验的设计

(1)实验对象的确定。经过实地调查研究分析,选择实验学校,在当地教育局和校组织领导的响应下,选择具有职业经验、责任心强、工作热情高、具备一定科研能力的高职院校教师作为实验教师,并将其所教授的班级作为实验班。

(2)实验方法的选择。实验研究在常态下进行等组对比试验,选择的学生学习水平相近,由同一个教师教授,将这些学生平均分成实验班和对比班。其中,对比班应用的原有的教学方式,实验班应用的是自主教学模式。在实验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综合应用文献法、调查法、访谈法等,最后应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的方法,对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分析,根据结果论证实验可行性。

(3)实验的假设。在实验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的作用,结合高职院校自身资源和环境优势,保证在实验教学中保持良好的互动状态,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实验的实施

(1)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是了解被调查班级的现状和所在高职院校的教学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尽的教学方案。实验前期准备工作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查的方式了解各个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资源环境条件和所拥有的学生情况。第二,通过访谈法对高职院校的校长、教职人员进行访谈。第三,在高职院校成立实验小组。

(2)教师的培训。第一,理论专题讲座的开展。开展专题讲座能够帮助教师尽快地了解现代教育理论的知识技能。比如可以聘请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实验专题讲座,让教师彼此通过交流共同探讨一种适合高职院校的现代教育应用形式。第二,组织实践活动,让教师之间交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经验。在实验教学的开展中,可以应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在课堂上进行教学录像,之后让学校的领导和教职人员通过观看录像及时发现现阶段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应用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实现现代教育系统的自学。高职院校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些必要的理?书籍和杂质报刊,让教师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的自学。

(三)教学实验的实施

教师实验实施需要通过实验指导方案分四步来完成工作。第一,转变自身的教育观念。实验教师需要应用现代教育理论的知识理念作为自己教学基本理念。第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院校教学的应用主要是在说课的基础上,帮助教学进行教学设计,采用课堂听课记录观察、课后评价指导、教师交流感受三步来完成。第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互动教学。

1.教学实验实施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现代教育技术媒体应用和实际教学内容不对接。很多教师习惯传统的黑板授课方式,对电子媒体授课存在一些不适应,由此使得整个教学过程较为混乱。导致这种问题存在的原因是教师平时对多媒体的应用不够以及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把握不充分。

(2)媒体操作不熟练,对于故障难以及时处理。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实验的初期,很多教师因为对电脑了解不够,在具体的实验教学中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出现机器卡机故障之后,教师很难做出及时的处理。

(3)媒体应用取舍不当导致无法获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多媒体组合应用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为直观的信息,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用多媒体呈现同一种教学内容的时候,对同一种媒体的应用,呈现出了一种差异,由此给学生带来了视觉差的感受,影响了教学效果。

(4)应用媒体进行教学互动的形式单一。教师应用多媒体进行互动教学设计、组织讨论过程中显得过于生硬、呆板,没有打造一种学习积极愉悦的课堂活动氛围。一些教师为了克服自己满堂灌的教学习惯,应用满堂问的形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以为提问就是在启发学生的学习,这种方式的实际探讨性不高,无法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导致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另外,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相提问、互相评价的机会较少,没有进一步挖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很多教??不能有效调控课堂的互动局面。课堂互动教学处于一种试验阶段,很多教师无法对课堂互动局面进行充分地调动,对课堂教学互动的形式、时间和内容等不能进行适当地把握。在课堂教学设计出现情况时候无法进行灵活处理,无法实现课堂教学的理想效果。

2.教学实验实施的实施完善策略

(1)自主互动教学中需要把握的原则。第一,主体性的原则。主体性原则要求在高职教学中要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方式,通过创设条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第二,开放性原则。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为此,在课堂互动教学中需要融入一些直接经验和灵活性的成分。

(3)充分发挥出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第一,要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扩大自主互动学习模式范围,让每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多元化的情境。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下师生形成一种深层次的认知和良好的情感互动。第二,提升师生教与学的互动。在课前,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思维导图以量化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第三,师生之间互动学习程度加深。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范围和主题,拓展知识信息量,更好地启发学生进行学习。第四,实现师生互动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一般局限在问答、浅层次的讨论,而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自主互动教学能够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种更为积极的环境和学习氛围。

(4)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为目标,实现教育的创新。传统的教育注重应试教育的分数,教师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更好地践行了素质教育观念,明确了培养创新素质人才的理念。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教师交给学生的是一种会学的能力和方法而不是机械化地学习。

(5)找准师生教与学的互动点,优化师生之间学习互动方式。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在明确教育内容和教学目标的同时确定教学互动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互动组合形式,在尊重学生学习个体差异的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互动中了解学习的意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可以完善传统师生情景问答互动,应用启发式教育问答 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意识。另外,现代教育技术还能为情景协商式教学提供可能,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兴趣,在收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点拨。

篇9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西方范式;中国社会

中图分类号:040-05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2)04-0103-04

一、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及其演进

在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范式在不同时期经历了4次转向。

1 免疫范式

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社会,印刷术的进步不仅使书籍能够为普通民众所接触,而且大众报纸也较前一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加上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交通的日趋便利、普通大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大众受众。与此同时,在英国,大众报业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然而伴随这一社会现象出现的则是通俗报纸的媚俗化倾向,它们所传播的内容和价值观念与传统文化以及学校正规教育之间开始出现分歧。《文化和环境:培养批判意识》一书的作者利维斯和汤普森敏锐地看到了大众文化的消极影响,“那些在学校刚刚接受文化品味教育的年轻人,在校外却陷入赚取最廉价感情的竞争中,电影、报纸以及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和追求商业利润的媒介故事,所有这些都只是迎合低级趣味,灌输这样一种观念:用最少的精力,获取最直接的。”[1]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形成一种非同寻常的批判意识——文化素养。”[2]这是“媒介素养”思想诞生的标志。1944年,站在精英学者的立场,法兰克福学派提出了文化工业理论,对大众文化的商业化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他们认为文化工业的显著特性之一就是迎合消费者的需要来获取最大可能的商业利润,因此文化工业常常把人限制在片面的感官欲望和刺激当中。在这些理论和学说中,精英学者们普遍将受众视为一群在低俗媒体所传播的“病毒”面前毫无抗体的人,要保护本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必须培养受众(尤其是青少年受众)对大众文化负面效用的抵御能力。这一时期受众研究——“枪弹论”的内容与此基本统一,受众同样被视为对媒介传播的信息没有辨别力与抗拒力的人,就像“枪靶”一样在信息传播中“应声倒地”。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被称为“免疫范式”。

2 甄别范式

二战结束后,人们的生活日趋安定,电视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20世纪50年代电视在文化工业中占据突出位置,以电影电视为代表的电子媒体逐渐同文化工业形成合谋,他们不但全力支持着文化工业的肆虐,同时也成为文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电子媒体对人们生活影响的加剧,大众文化在商业逻辑下继续吞噬人们自主性的同时,也显示出了积极的一面。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不满于法兰克福学派完全的精英主义的立场,在批判继承法兰克福学派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更倾向于把大众文化看作是大众底层生长出来的文化,强调文化生产的力量和受众的自主创造力。雷蒙德-威廉斯开始关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他认为,文化应该是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因此需要重新认定大众文化的价值,随后他提出了“文化共同体”的概念。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不再强化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对立和区别,而着眼于利用学生对媒介的日常文化体验来进行教育,不是让学生片面地拒绝媒介传播的内容,而是把重点放在教导他们对优质文化和劣质文化加以区分的基础上进行自主选择。这与使用一满足的受众研究理论不谋而合。这一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源头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以卡茨为代表的学术思想)得以正式确立,该理论从受众利用媒介的动机和目的是否满足了受众的某种需求的角度来衡量媒介效果。这一阶段的媒介素养教育范式被称之为“甄别”范式。

3 批判范式

法兰克福学派从批判社会的视角对意识形态有了更多的关注。在阿多诺看来,以大众媒体为代表的文化工业以一种人们不易察觉的方式执行着意识形态的功能,从而使整个资本主义社会能够平稳运作。英国的文化研究也由此开始从原来的审美批判转向政治批判。20世纪60年代,霍尔从符号学以及葛兰西的意识形态理论中汲取了营养,将文化的概念从威廉斯的“整体的生活方式”改造成“各种意识形态的斗争领域”,提出了对后来相关研究影响深远的编码一解码理论。“意义和信息不是简单被传递,而是被生产出来的”[3],大众文化的解码、接受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既包含意识形态对大众传媒的意义编码,也包含受众在解码过程中对意识形态结构的抵制、消解和重构。约翰·菲斯克在霍尔的基础上把受众对符号的对立性解读上升到政治学的层面,在他那里,电视受众不仅被视为对信息进行主动解读的人,而且还被升格为可以自行从电视文本中建构意义的创造性主体,通过建构意义来实现对主导意识形态符号上的反抗,并从中获得愉悦感。文化研究学派对大众文化中受众对文化的接受、表达与意识形态结构以及社会层面的关联进行了透彻的分析。这一时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主旨在于解析媒介信息背后的机制,培养大众对信息符号的分析、思辨和批判的能力,让大众意识到媒介内容并非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媒介的“真实”是通过符号建构出来的,是多重因素相互碰撞、渗透和作用之后的呈现。当然这其中肯定有媒介通过编码操纵受众以达到商业或政治目的的可能。由此,“屏幕教育”理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莱恩·马斯特曼摒弃了列维斯的价值评判模式,转而重点研究以电视和电影为代表的电子媒体中的意识形态对内容呈现的方式问题。批判范式的媒介素养教育教导学生在理解媒介信息的时候不能孤立地进行,必须要结合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因为在编码和解码的过程中所采用的规则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篇10

当然,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只是抗战时期的桂林其中一所艺术类学校,除此之外还有私立桂林榕门美术专科学校、初阳美术学院等一系列专业的美术教育和培训机构。在美术教育方面,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并没有在这样的环境中完全遵照其他学校和机构的教育方针,而具有自身鲜明的教育特点:1,坚持师范美术教育的宗旨,以培养中小学艺术师资力量为目标;2,非常重视写生的教学体系,并十分重视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建设与探讨;3,在教育思想方面,既重视学校美术教育,也重视社会美术教育,既重视美术的实用功能,又重视美术的审美功能。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是现当代广西美术教育事业的重要铺路者,它的美术教育和教学应当对当代高等美术教育产生可资借鉴的影响。

一、在教育宗旨指导下进行美术教育和教学

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始终以培养中小学美术教育师资力量为最重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这从课程的设置,学生的招考和实习、就业,开展的社会活动,经常进行的教育教学教材等方面理论的探讨,对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的关注,等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也就是说,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所展开的大部分的美术教育活动都是和这个宗旨相联系的,都是围绕这个宗旨的。也是这种对宗旨的强调,使得其所开展的美术教育活动和美术教学方式明显不同于其他学校和机构,而具有专门性、专业性的特质。这对当代高等美术院校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一所学校首先要根据社会需求,明确要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然后根据这个宗旨去选择合适的教材、对口专业的教师、恰当的方法去展开教学,这样才能突出多培养人才的专业优势,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发展,满足社会的专业需求。而目前不少学校在师资力量配备不齐备、教学设施配置不完善、培养目标不明确的情况下,就开设某种美术类专业,在教学中很难确立一个明确的宗旨。是培养艺术家还是培养商业美术师?是培养美术教师还是培养美术科研工作者?宗旨的不明确,十分不利于学生的个人发展。

二、重视写生的同时要重视理论的建设

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非常重视写生的训练,将写生作为训练学生艺术技巧和艺术敏感性的重要手段,要进行“自然的写生”,从“自然”中取法。对于当代专业的美术院校来说,大部分的专业都把技法课程作为重中之重。在引入西方的教学体系之后,一定程度上又忽视了中国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比如对写生的态度。对学生加强写生练习,可以促使学生较快地掌握造型技巧。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描绘,用不同的手段和材质进行尝试和表现,都有利于学生造型意识的培养。但是需要谨记和明确的是,中国传统绘画所谓的“写生”和西方的“写生”有着一定的不同,尤其在其内涵方面。西方的“写生”更多的作为一种造型训练手段,能够提高绘画者手、眼、心的协调和一致的能力,所以西方静物写生题材中有肉类、死的动物和标本这样的题材。而中国传统绘画的“写生”更多地强调物象的“生气”、“生机”、“生意”,甚至“生趣”,它是一种趣味,是一种境界,或者说,它所要表现的是物象的终极情态。清邹一桂有言:“昔人写生……皆一气呵成,绝无做作”,“画有两字诀,日‘活’日‘脱’。活者,生动也。用笔、用意、用色一一生动,方可谓之写生……脱者,笔笔醒透,则画与纸绢离……观者但见花鸟树石,而不见纸绢,斯真脱矣,斯真画矣。”(清邹一桂《小山画谱》)金城说:“夫所谓自然着,开合起伏,阐明至理,有矜有式,有体有用,断续隐现,绵互疏密。既无拘束失势之弊,又见精神毕露之真切。天然凑泊,淋漓尽致,东呼西应,参透笔墨造化之理。”(民国金城《画学讲义》)即是说,写生要表现出“物理”、“物态”的同时,还要表现出“物神”,并且要契合大自然的生机。因此,对教学来讲,要把“造型”和“生机”这两个原则结合起来,不能厚此薄彼,既要重视作为造型手段的“写生”,又要重视作为传神手段的“写生”。

另外,广西艺术师资训练班也非常重视对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知识的探讨,还经常邀请留桂美术家开办讲座或举行座谈会等,并于1940年1月创办了学术性较强的杂志《音乐与美术》月刊,刊发史论探讨的成果,全国发行。当前,很多美术类院校在强调美术基础技法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都忽略了美术史和美术理论的建设,这对于学校的学科发展和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美术史和美术理论不仅本身就是一种专业性的学科,对美术技法类的学生也有着强烈的指导意义。

三、鼓励美术教育思想的兼收并蓄和讨论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