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的应用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4: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观察法的应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观察法的应用

篇1

【关键词】教育观察法

一、教育观察法的特点

教育观察法之所以会受到广泛的使用是因为其具有如下特点:

(一)目的明确。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个问题而主动进行的。目的在于获得直接的经验事实素材。

(二)真实自然。观察是指观察对象不加干预控制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从而使研究者能够考究被观察者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自然的、真实的、典型的和一般的心理与行为表现。

(三)直接翔实。观察者和对象共处一体,研究者能够直接地、准确地了解到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及应采取某措施而发生的现象,获得真实、生动而翔实的资料。

二、下面我们就教育观察法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做一下分析

(一)通过教育观察法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相比较小学生都比较顽皮,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他们需要在学习中成长,两者是相互呼应交叠的,教师们就可以通过其进一步探寻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规律,进一步深入研究教育现象、教育规律,以便能够改进教育工作。

(二)教育观察法不仅是对学生,也可以进一步了解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帮助我们系统地观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情况,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能够做到及时的调整和改进,最终目的是能够通过教育观察法探讨与教师教学活动有关的规律。

(三)教育观察法是双向的,它的应用可以进一步了解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研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了解学生与教师的群体氛围,揭示各项教育因素的作用,使教育过程得到更好的调控,从而产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五)教师需要通过观察了解其他教育因素对学生影响的作用,我们经常熟知的有内外环境对学生的刺激影响、学校中教师们的教学手段、学校采用的教材这三个方面对学生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影响程度。

三、在运用教育观察法的时候我们应注意的事项

(一)选择最佳观察位置,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对于观察的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选择位置时,要注意两个因素:方位和距离。合适的方位是指观察者要面对被观察者,如果背对或侧对,就难以观察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表情。在观察的过程中,观察者要适当调节自己的观察位置,保持合适的观察距离。总之,在观察时,观察者一方面要力争处在观察的最佳视野,另一方面要保证不影响被观察者的常态。

(二)善于抓住观察对象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要全面正确地了解问题,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不是无足轻重的,它对于研究问题的动向更具启示意义。因此,在观察过程中,对于被观察者的偶然的或特殊的反应,观察者不要忽视,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三)注意观察与分析相结合,科学的观察不仅仅是被动地搜集事实,更重要的是对事实进行分析研究,找出各种教育现象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在观察过程中,一定要与分析研究相结合,通俗地说,即要求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在作记录时,研究者可以把自己头脑中闪现的意见、推论等记录下来,但是要用一些特殊符号将它们同严格的观察记录区分开。因为这样的意见对于以后分析资料可能会有一些帮助。

篇2

【关键词】 普伐他汀;高脂血症;应用;疗效

高脂血症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一种或几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的降低可促使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控制血脂水平,可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我们选择普伐他汀治疗90例高脂血症取得了满意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为2006年2月至2010年2月我院住院的9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其中男62例,女28例;年龄58~85岁。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按照1997年中国《血脂防治建议》标准;TC>5.72 mmol/,TG>1.7 mmol/,LDL-C>3.64 mmol/L。其中1项或3项均增高者入选。排除标准:排外家族性高脂血症、内分泌代谢失调及慢性肝、肾疾病,半年内有严重创伤者、授乳及有妊娠可能者,对该药物过敏者,正在或近2周采用其他降脂措施者,酗酒或有药物滥用史、甲状腺机能低下等患者不入选。

1.3 用药方法 患者自愿入选完成全疗程,采用直接观察法,普伐他汀剂量为20 mg每晚服用1次,连用8周。维持平常生活和饮食习惯,维持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继续服用不影响脂质代谢的药物和相关原发病的药物。合并高血压病、冠心病的患者维持原治疗,继续服用某些不干扰血脂代谢的药物。

1.4 观察项目 于治疗开始前及治疗期间第4周、第8周随访2次,测定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5 疗效标准 根据卫生部1988年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规定。显效:达以下任一项者,TC下降≥20%或HDL-C上升≥0.26 mmol/L;有效:TC下降≥10%,且0.104 mmol/L。显效加有效为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处理 本组病例采用患者的自身对照血脂水平变化用t检验,参数以均值±标准差(x±s) 表示。

2 结果

2.1 本组患者治疗前后指标对照 见表1。

2.2 疗效结果 本组90例,其中显效7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0例中有4例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未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病例。

3 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高脂血症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血管内皮损伤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因此,降血脂治疗和保护血管内皮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中有重要的意义。普伐他汀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竞争性抑制剂,其通过可逆性抑制HMG-CoA还原酶活性使细胞内胆固醇的量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导致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的增加,从而加强了由受体介导的LDL-C的分解代谢和血液中LDL-C的清除;还可以通过抑制LDL-C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在肝脏中的合成从而抑制LDL-C的生成。普伐他汀的药理研究证明,有明显降低实验动物血清TC、TG水平,并可抑制家兔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和脂质在肝脏沉积的作用。在普伐他汀作用下细胞内胆固醇的浓度降低,反馈刺激了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使受体合成增加,加速LDL进入细胞内降解、清除,使循环中的LDL水平降低。普伐他汀为水溶性,在外周组织分布较少,而有选择性的被肝细胞所摄取,因而在肝细胞内发挥最强的抑制HMGCoA还原酶的作用。本组90例治疗后,其中显效7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90例中有4例患者出现谷丙转氨酶轻度增高,未因严重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的病例。总之,普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临床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血脂防治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7,25:169.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828.

[3] 薛铸,郑仕富.调脂片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江苏中医,2001,8:43.

篇3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观察探究,观察,小组合作学习

    观察探究是探究性学习的一种形式,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观察图片、实物、影像、实验等直观事物,解决问题或发现问题的一种探究学习方式。它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观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从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观察探究学习。

    1、组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观察探究的主要组织形式,是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在进行观察探究学习前,教师要帮助学生组建人数合理( 5-6人)、优化组合(组内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工明确(组内有不同角色)的合作学习小组。

    2、创设情景,激发探究欲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都有好奇、好胜、好动的心理,在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探究活动时,充分利用这些心理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兴趣成为学生参与学习探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动力。创设情景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图片、新闻、事例、影象、实验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加以选择。例如在学习《节肢动物 ----昆虫类》一节时,教师播放一段《昆虫世界》的影片剪辑,展示形形的昆虫,把学生带入美妙的昆虫世界,激发他们想进一步了解昆虫的学习探究欲望。

    3、呈现对象,明确探究问题

    科学家波普说过:“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现知识,去实验,去观察。”所以可以说,探究始于问题,并以进一步的问题为转折。问题为探究提供了不竭的原动力,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和为摆脱问题困扰的心理愿望,才使探究得以不断地向前推进。当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后,教师应及时、准确地向学生呈现观察对象,明确要探究的问题。观察的对象主要是图片、实物(标本)、影像、实验等直观事物。例如在学习《节肢动物 ----昆虫类》一节时,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一组昆虫标本:天牛、蝴蝶、螳螂、蝗虫、蝇、蚂蚁等,同时提出了要观察探究的内容(如表)及思考的问题:它们有哪些共同特征?表中的项目清晰的表明了学生要观察探究的内容及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项目

    昆虫

    触角(对)

    复眼(对)

    翅(对)

    足(对)

    个体

    有(无)

    数量

    有(无)

    数量

    有(无)

    数量

    有(无)

    数量

    大小

    身体

    分部

    天牛

    蝴蝶

    螳螂

    蝗虫

    蝇

    蚂蚁

    4、指导观察,引导协作探究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比较持久的感知活动。只有正确的指导,才能够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出较强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观察探究分两步:①学生动手观察前,教师要向学生传授观察的一般方法、步骤、工具的使用,以及注意事项。但具体的技能则必须在实践中掌握。例如上面提到的观察昆虫,由于昆虫标本有的是浸制的(如蝗虫)、有的不卫生(如蝇),因此要提醒学生观察时要用工具(镊子)、不要直接用手拿昆虫、观察完成后应洗手等常识。②学生动手观察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指导和纠正观察探究中的差错,使学生在观察中有重点、有比较、有分析、有推理,逐步形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提高观察能力,促进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同时辅导学生实事求是地做好观察记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观察探究提倡的是合作学习,因此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各探究小组的成员相互协作:观察、讨论、记录等,共同完成探究问题。

    5、组织交流,激励学生质疑

    交流是探究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学生观察探究效果的重要手段。经过学生的认真观察、积极探究,学生获得观察探究结果后,他们会有一种成功感和成就感,会有一种表现和展示的欲望。在交流中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发现各组之间的差异和存在的不足;同时在讨论交流中会诱发学生发现新的问题,为进一步探究提供了课题。例如《节肢动物 ----昆虫类》一节中,通过观察探究,学生发现这些昆虫在触角、复眼、足的数量和身体的分部上是相同的。而身体大小各不一样;同时学生还发现蝇的翅只有一对,蚂蚁没有翅,而其他昆虫都有两对。这样学生在探究中又发现了新的问题,为学生进一步探究提供了课题。通过进一步观察探究讨论和老师的解释,学生终于明白了蝇一对翅、蚂蚁没翅的原因。然后通过思考、讨论,学生就能比较准确的归纳出昆虫类动物的主要特征。

    6、合理评价,激励探究学习

    合理的评价是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一种肯定和赞赏,更是对学生的鼓励。合理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更积极的投入到探究性学习中去。对学生观察探究学习的评价可以是学生评价,也可以是教师评价。但我认为应以教师评价为主,在学生心里,他们在乎同学的认同,更在乎教师的认可,因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权威。因此当学生通过努力得到结果后,教师应对学生的辛勤劳动给予一定的评价。教师要实事求是地对每一位或每一组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给一个参考性的评价,以鼓励为主,从而激励他们再次积极参与探究性学习。

    [参考文献]:

    1、《探究性学习》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智力开发研究所/陆璟《惟存教育》2002-05-21

篇4

一、从式子进行观察

【例1】 解方程:xx11=11.

解:显然x>0.方程两端各11次乘方,得(x11)x11=1111.

可见x11=11,即x=1111为原方程的解.

反之,若x>1111,则由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单调性可知

x11>(1111)11=11,xx11>x11>=11;

若1

x11

若00,必有xx11≤1.

综上所述,只要x≠1111,就有xx11≠11.故原方程之根为x=1111.

【例2】 证明恒等式(x-b)(x-c)/(a-b)(a-c)

+(x-c)(x-a)/(b-c)(b-a)

+(x-a)(x-b)/(c-a)(c-b)=1.

证:将等式看作x的二次方程,显然,x=a、x=b、x=c为该方程之根,又原式有意义时,a、b、c互不相等,则关于x的二次方程有三个相异根,矛盾,故原等式必为恒等式.

二、借助于图形观察

【例3】 求使方程组

x2-y2=a2,

x2+y2-2x=0

恰有三组解的a之值.

解:若a≠0,则双曲线x2-y2=a2与圆x2+y2-2x=0,即(x-1)2+y2=1最多只有两个公共点,方程组不能有三组解.当a=0时,方程组恰有三组解.

x1=0,y1=0;

x2=1,y2=1;

x3=1,y3=-1.

故当且仅当a=0时,方程组恰有三组解.

三、取特殊值观察

【例4】 设θ∈[0,π2],解方程sinθ(sinθ-1)=cosθ.

解:注意到θ∈(0,π2)时方程左边为正,右边为负,

方程在θ∈(0,π2)上无解.

故原方程在θ∈[0,π2]上只有解θ=π2.

利用观察法,常可使一些问题的求解方法化难为易,求解过程去繁从简.如上例4,若用公式sinθ=2t/(1+t2),cosθ=(1-t2)/(1+t2),

则原方程化为2t1+t2·(2t1+t2-1)=1-t21+t2.

其中t=tan12θ.化简得t4-2t3+4t2-2t-1=0

.(*)

用综合法知方程(*)有解t=1,即tan12θ=1.又12θ∈[0,12π],12θ=π4,可知θ=π2为原方程之解.再令f(t)=t3-t2+3t+1,

则f′(x)=3t2-2t+3.

Δ=(-2)2-4×3×30,f(t)为增函数.

又θ∈[0,12π],

则t∈[0,1],故f(t)≥f(0)=1>0.

f(t)=0无实数解,因此原方程除θ=12π外别无他解.

显然,这种解法较之前面的解法麻烦得多.由此可见,观察法是一种可靠的科学方法.但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对观察法重视不够,致使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观察法的要领,学生常常叙述得不够完整而使解题过程显得不合逻辑.还是上面所举的例子,学生往往将原方程化为(*)以后,观察出方程有根t=1而求得θ=π2,没有证明f(t)=f3-t2+3t+1在[0,π2

]无实根,便说原方程的解是1=π2,这就缺乏说服力了.但这不是观察法本身的问题,而是由于没有掌握观察法的要领而出现的问题.

篇5

关键词:煤矿安全 “3+1”线路 全覆盖 无盲点

1.“3+1”线路的目的意义

为提高矿井跟(带、值)班的安全责任落实,加强跟(带、值)班人员的安全职责履职效果,按照“走岗式、全覆盖、无盲点”的检查要求对跟(带)班人员制定井下3条检查行走路线,对地面值班人员制定1条巡检路线。通过井下3条路线和地面1条路线的安全检查,锁定全矿全区域安全隐患及安全管理,及时对井下和地面的安全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为矿井安全生产及矿井长治久安提供保障。

2.“3+1”检查线路制定和执行办法

2.1依据每月调度室安排的矿领导及科室带(值、跟)班表,安监科将井下所有应检查区域划分为三条行走检查路线:A线、B线、C线,对地面值班检查拟定一条地面巡检路线,即D线。实行“3+1”四条线覆盖全矿井检查。四条线路确定随矿井现场生产实际情况每月进行修定后随调度室带(值、跟)班表一并下发。

2.2检查线路确定

2.2.1井下3条线的确定

A线:检点为安全隐患和安全行为。具体行走路线:回风暗斜井21203回风顺槽21203运输顺槽21203运输顺槽-81车场21112联巷21112运输顺槽21112回风巷-150联络巷猴车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B线:检点为文明施工和质量标准化。具体行走路线:猴车道21104皮带巷上仓皮带头-140回风石门-150联络巷猴车巷21112联巷21112底抽巷猴车巷二号车场猴车巷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C线:检点为两个规范(指职工操作规范和干部管理规范)。具体行走路线:二级绞车房-150车场-150泵房变电所猴车巷+13行人绕巷21110回风顺槽21110综采工作面21110运输顺槽-23泵房变电所-23永久避难硐室-23石门139平台四西大巷960上山井底车场副斜井地面。

2.2.2地面1条巡检线路的确定

D线:锅炉房地面绞车房地面变电所南风井等

2.3井下3条线检查的具体分工和实施办法

在矿领导和科室管理人员带(跟)班时,依据事先制定的带(跟)班路线分配表,每一个单班由矿领导、科室副科级人员及科员分别负责一条线路进行检查并汇总信息。三条线路实行三班(24小时值班制)轮换,对接循环,即每一天的安全检查,矿级领导对全矿井检查一遍,科室管理人员对全矿井检查两遍。

2.4地面1条线的巡检办法

由当天平地值班矿领导按照D线布置的地点不定时进行查岗,并在查岗记录上签字,对查到的问题和指导性建议进行现场整改,由调度室每月对矿领导查岗记录进行落实总结。

3.其它相关要求

3.1各路线人员在进入回风暗斜井及辅助回风暗斜井前后与通风调度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进入。

3.2对于井下三条路线中需要从主、副暗斜井通过的,要利用主、副暗斜井交接班停运时间通过,行走前分别和主暗斜皮带司机及副暗斜井平台把钩人员联系,行走期间,严禁皮带运行或轨道运输。检查人员安全通过后必须再次与主暗斜皮带司机及副暗斜井平台把钩人员联系,确认已通过后方可正常运行或运输。

篇6

【关键词】 管道护理;高举平台;固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本科室200例手术后胸腹部留置管道的患者,按床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11~74岁,平均(44.25±12.18)岁;置管时间2~22 d,平均(525±4.11)d;管道类型:胸腔引流管9条,胃造瘘管5条、T管24条、腹腔、盆腔引流管85条。观察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16~71岁,平均(41.14±866)岁;置管时间2~31 d,平均(698±4.59)d;管道类型:胸腔引流管17条、胃造瘘管2条、空肠造瘘管2条,T管19条,腹腔、盆腔引流管96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置管时间、管道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管道固定方法:除医生用缝线固定于皮肤外[2],术后用宽约1~2 cm胶布将管道固定于胸腹壁。②观察组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管道:根据管道的粗细选择3 m公司的宽2.5~4 cm医用无纺布胶布,剪出一长约8~9 cm胶布。在距离导管口3~5 cm处将导管置于胶布表面中央,将胶布对粘约05 cm后[3],并以此中点向周围逐渐抹平固定于皮肤上。

1.3 评价指标 ①固定效果:记录累计固定的次数,因引流液渗漏导致胶布渗湿除外。②管道脱出:由于计划外的各种原因,如患者打喷嚏、咳嗽、翻身或下床活动等造成管道脱出。③管道压疮:按美国国家压疮协会的压疮评估准则[4]Ⅰ度:局部皮肤有红斑但皮肤完整;Ⅱ度:损害涉及皮肤表皮或真皮层,可见皮肤损伤,可看到擦伤、水疱、浅的火山口状伤口;Ⅲ度:伤口侵入皮下组织,可见较深创面,但尚未侵犯筋膜;Ⅳ度:损害涉及肌肉层、骨骼或结缔组织。④舒适度评价[5]:采用VAS视觉模拟尺,根据患者自我感受分为舒适、中度舒适、不舒适,1~3 表示不舒适,4~7表示中度舒适,8~10表示舒适。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输入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管道固定效果、管道脱出率比较见表1、表2

2.2 两组患者管道压疮率比较 见表3

2.3 两组患者舒适度比较 见表4。

3 讨论

3.1 高举平台固定法与传统固定法固定效果比较分析 传统固定管道方法是用胶布将管道直接粘贴皮肤,由于胶布与皮肤存在空隙,胶布不能紧贴皮肤,特别是一些粗硬的管道,胶布容易翘起松脱,当患者打喷嚏、咳嗽、翻身或下床活动管道容易脱出。传统固定方法采用的胶布较窄,固定面积小,受患者皮肤出汗、皮脂腺分泌影响,胶布粘性降低时[6]常需频繁增加或更换胶布维持固定效果。而高举平台法是将管道紧密固定在胶布上,未直接接触皮肤,且固定在皮肤上的胶布面积大,平面黏贴,固定牢固,不易脱落。观察组中有1例发生脱管,分析其中的原因是因为患者躁动,奋力将固定的胶布扯断,从而将管道拔出,而对照组7例脱管,2例人为因素,5例因为固定不牢导致脱管。表1、表2显示,观察组固定的次数,管道脱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2 高举平台固定法与传统固定法管道压疮比较分析 患者出现压疮主要是4种因素的作用,包括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并与持续时间有关[7]。留置管道可对皮肤产生持久的压力,特别是管道的接口、卡子等较硬部分对皮肤的摩擦压迫,加上手术后局部皮肤营养状况差,皮肤的感觉性差,易损性增加等因素增加了管道对局部皮肤的损伤,易发生管道所致压疮,虽然管道压疮发生Ⅱ度以上压疮的概率较小,但是Ⅰ度压疮出现后未引起重视就会发生严重的压疮,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产生医患纠纷。本研究在管道的接口、卡子等较硬部分垫上海绵、纱块后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管道,避免了管道直接压迫皮肤,减少了管道与患者皮肤的摩擦,特别对长期留置管道的患者效果明显,使压疮从11例下降到1例,有效减少了管道压疮的发生。

3.3 高举平台固定法与传统固定法舒适度比较分析 传统管道固定方法需粘贴较多胶布固定,当粘性降低时,反复更换胶布会给患者带来不适甚至疼痛,特别对汗毛长的患者更为明显。但高举平台法固定后,再次固定的次数明显减少,且胶布黏贴美观,不会出现黏贴多条胶布的现象。传统固定方法管道未固定死,患者活动时容易牵拉管道,引起伤口疼痛,而高举平台法固定后,管道紧紧固定在胶布上,胶布紧紧固定在皮肤上,减少了患者因活动导致的导管移动对伤口的刺激,使患者更加舒适。对一些有接口、卡子的管道,在接口、卡子处的皮肤上先垫上纱块,再按照高举平台法进行固定,可减轻皮肤的异物感和疼痛。表4显示观察组的舒适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

4 小结

高举平台法固定管道美观、牢固,避免了管道牵拉,克服了管道直接压迫皮肤的缺点,大大减少了管道脱出及管道压疮的发生率,保证了管道的固定通畅,而且增加了患者舒适度,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得到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的肯定和好评,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唐红娟,唐笑青NICU管道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护士进修杂志,2110,25(2):181182.

[2] 丁彩儿引流管两种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08,5(43):413414.

[3] 叶向红,彭南海,倪元红,等介绍三种肠内营养管固定的方法.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3(16):127128.

[4] Arling G, Lewis T, Kane R L, et al Improving quality Assessment through Multilevel Modeling: the Case of Nursing Home Compare. Health Serv Res,2007,42(3):11771199.

[5] Watanabe S,Koyamx K Visual analogue pain scale with the convenient digitizer. Anesthesiology,1989,71(3):481.

篇7

关键词:序贯平差 秩亏自由网平差 GPS网

中图分类号:P2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1)12-0113-02

Abstract:The model of the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sequential adjustment is introduced based on the two models of sequential adjustment and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adjustment, and which is used in the GPS net adjustment, and the test demonstrates that this model not only get the same results as the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adjustment but also decompose the large matrix in the error equations to a sequential small matrixes which is very effective to slove the error equations, and very suitable for large net adjustment.

Key words:sequential adjustment rank defect free network adjustment GPS Net

1、引言

近年来,GPS定位技术迅速普及,已成为现代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手段,许多国家应用GPS技术建立了全国性的GPS大地控制网,如我国先后建立了GPS一、二级网,GPS A、B级网等。这些高精度大范围GPS网的数据处理一般分两步进行[1]:首先求解高精度的基线向量,然后对基线向量网进行平差处理,前者可通过GAMIT等基线解算软件进行,而后者则需要自己编写软件。本文使用抗差秩亏自由网平差模型,有效地解决了基线解算中出现的粗差问题和无起始点问题,并将此模型融入新编写的GPS基线向量网平差软件中。

2、GPS网平差模型

在GPS定位中,在任意两个观测站上用GPS卫星的同步观测成果,可得到两点之间的基线向量观测值,它是在WGS84(World Geodetic System)空间坐标系下的三维坐标差。为了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和可靠性,通常需将不同时段观测的基线向量联结成网,进行整体平差。用基线向量构成的网称为GPS网[2~5]。

设GPS网中各待定点的空间直角坐标平差值为参数,参数纯量形式记为:

若GPS基线向量观测值为(ΔXij,ΔYij,ΔZij),则三维坐标差,即基线向量观测值的平差值为:

基线向量的误差方程为:

当网中由m个待定点,n条基线向量时,则GPS网的误差方程为:

3、抗差秩亏自由网平差

3.1 序贯平差

将观测值L分为两组,记为Lk-1和Lk,它们的权阵分别记为Pk-1和Pk,设这两组观测值不相关,即有

而n=nk-1+nk,nk-1>t,t为必要观测数。

当参数之间布存在约束条件是,其误差方程为

由序贯平差原理可得递推公式,即

3.2 秩亏自由网平差

设个坐标参数的平差值为,观测向量为,函数模型为

按最小二乘原理,在下,由(10)式可组成法方程为

由于,布存在,方程(11)不具有唯一解,这是因为参数必须在一定的坐标基准下才能唯一确定。坐标基准个数即为秩亏数。设有个坐标基准条件,其形式为

其中,m为GPS网中点的个数。

3.3 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序贯解法

秩亏自由网平差的序贯解法中,最关键的为第一步中如何解算Qx,由自由网的误差方程V1=B1x-L1(权阵为P1),按秩亏自由网伪观测值法平差,可得

4、实例分析

本文采用某CORS网联测的数据,在此GPS网中,共观测了12个点,其中6个控制点观测两个时段,每个时段3小时,另外6个点观测一个时段,形成72条基线,见图1所示。在如果直接使用秩亏自由网平差,则需要列立的误差方程B矩阵为72×3=216行,12×3=36列的系数矩阵,而权矩阵则为216行×216列的方阵。对于大型矩阵的运算,需要非常大的运算量,所以效率非常低,当对更大的GPS网进行平差时,可能造成系统的崩溃。本文使用的序贯秩亏自由网平差首先选择GPS网中的必要观测基线(独立基线)N-1条,其中N为观测点的个数,作为序贯平差的第一步的观测数据,在此网中,选择能将12点连接在一起的11条基线作为起算数据,则B1为11×3=33行,12×3=36列的矩阵,P1为33行,33列的方阵,此后,每次做序贯平差计算,选择一条基线,则B2为1×3=3行,12×3=36列的矩阵,而P2则为3行,3列的方阵,由此可以看出,整体结算中的大矩阵运算化简为一系列小矩阵的计算,由此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即使在个人电脑上也能实现大型GPS网的平差计算。

5、结语

本文在研究秩亏自由网平差、序贯平差的基础上提出的序贯秩亏自由网平差,该方法能集合自由网平差无控制点约束的特点,和序贯平差处理大数据量的高效率特点,对于大型GPS网平差特别有效,并且该方法还可以适用于水准网等经典测量的数据处理。

参考文献

[1]赵庆海,田庆新.高精度GPS基线向量网平差[J].测绘学院学报,2002,(3):168~173.

[2]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徐绍铨,张华海,杨志强等.GPS测量原理及应用[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4]刘大杰,施一民,过静.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数据处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5]余学祥,徐绍铨,吕伟才.GPS变形监测数据处理自动化-似单差法的理论与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6]陶本藻.自由网平差与变性分析[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

[7]张书毕,单世坤,王坚.秩亏自由网逐次平差及应用[J].测绘通报,2001.(8):26~28.

篇8

关键词:损伤控制技术;腹部损伤;多发伤;疗效

随着建筑业、工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行业的发达以及多元化,各种突发事故特别是交通事故所致的多发创伤快速增长,尤其是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选择有效方法提高生存率、加快创伤康复是临床的研究重点。损伤控制技术强调在治疗期间减少炎症反应和生理紊乱这一块效果非常好 [1]。本文主要探讨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腹部损伤多发伤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5月12日~2015年6月20日,我科诊治腹部损伤合并多发伤者66例,男性45例、女性21例,两者的比例为2.14:1。患者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为(33.81±13.76)。致伤原因:高空跌落22例,交通事故29例,刀刺伤9例,其他6例。损伤的部位:腹内损伤主要为肝脏(挫伤或破裂)15例次,脾脏28例次,膈肌5例次,小肠12例次,胃8例次,胰腺12例次,腹膜后血肿15例次,结直肠破裂23例次,肠系膜血管18例次,膀胱损伤8例次,肾脏损伤10例次;腹外损伤有颅脑损伤22例次,胸部44例次,骨盆骨折16例次,脊柱损伤8例次。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的不同,对患者进行了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损伤情况等临床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于两组中因脑外伤、胸部外伤等腹外损伤按各自病情决定是否行急诊手术治疗。针对于腹部损伤,两组均已行剖腹探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手术方式,①进行全面的手术,抗休克和手术同时进行,手术后密切关注患者,纠正低体温,凝血障碍,酸中毒,抗感染治疗。观察组采用损伤控制手术。DCS的原则是首先简化手术,急救处理,采取简短剖腹探查手术,主要控制出血和感染,控制腹部出血最有效的措施是实施腹腔填塞,建议腹腔填塞按“右上象限-左上象限-左下象限-右下象限[2],用温盐水大纱条填塞止血效果明显。对合并内脏损伤患者止血、清创、缝合,以减少外出血,与此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复苏。对不能缝扎止血采用间接止血方法(填塞止血、血管介入栓塞等)。对小肠或大肠破裂患者行造瘘术。用最简单、有效且快速的手术式控制损伤;②在ICU进行损伤控制技术理念指导下的损伤控制复苏,加强监护,重点纠正低体温、凝血障碍等,对呼吸不畅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解除通气障碍并进行呼吸支持;③ICU复苏,待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体温稳定、凝血障碍改善后进行确定性手术,手术时将初次手术时腹腔填塞的纱条取出,进行创面的继续治疗,恢复胃肠道生理结构,根据创伤选择正确的手术方法,最后永久关闭腹腔。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手术后48h的APACHEⅡ评分、pH值、凝血酶原时间(PT)、体温(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并对比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测。

2结果

两组手术后48h,观察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体温(T)、凝血酶原时间(PT)、激活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患者,ph值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8%、4.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率15.9%和死亡率8.3%,见表1,2。

3讨论

创伤已成为当今人类死亡主要原因之一[2],仅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列第4位,而在36岁以下人群中死因中居第1位。早期全面治疗对以腹部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并没有达到理想的结果,由于患者在入院时的病情都比较严重,通常都处于生理功能衰竭,表现出凝血机制紊乱、低体温及代谢性酸中毒的状态,因此有些患者即使手术成功也没有逃脱死亡的厄运。研究表明,在严重多发伤患者,生理潜能往往已濒临耗尽,若再施行创伤性大的复杂手术,即使技术上能够完成,伤员也终会因生理潜能完全耗尽而死亡。因此而产生了DCS理念,DCS理念的形成和发展来源于1983年Stone等[3]及1993年Rotondo 等[4]提出了损伤控制概念,即①初始阶段尽快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源,快速关闭腹腔;②转入ICU进行复苏,包括纠正凝血障碍、酸中毒及低体温;③当患者生理条件允许时再手术,对受伤脏器进行确定性手术。损伤控制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救治方法,对促进患者的恢复及拯救危重患者有重要作用[5]。但需注意以下几点。

3.1适应症的选择很重要,对于以腹部损伤为主的多发伤,以下几点应作为重要的评测:①体温不升,中心体温(T)60s),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19s),出血时间(BT)延长,凝血因子V、Ⅷ减少,纤维蛋白原裂解产物增加;③代谢性酸中毒pH

3.2止血是DCS的第一任务。

3.3控制污染,防止腹腔污染,对十二指肠损伤进行引流;胃和小肠破裂单层进行修补。暂时关闭腹腔进行全层减张缝合。

3.4ICU治疗阶段的重要目标是积极处理“致死三联”。纠正由多发伤导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纠正凝血病,保护胃黏膜功能,使患者的生理学状态恢复至正常。

综上所述,损伤控制技术在能够改善腹部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的治疗结果,显著改善预后,疗效显著,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辉,沈伟峰,马岳峰,等.创伤严重程度评分对不同等级医院创伤患者死亡率的预测价值[J].中华创伤杂志,2012,11(5):102-103.

[2]刘中民.普及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提重创伤救治水平[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4(13):221-222.

[3]Stone HH,Strom PR,Mullins RJ.Managementof the major coagulopathy with onset during laparotomy [J].Ann Surg,1983,197(5):532.

篇9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消化科需进行食管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079岁,平均年龄(46.3士8.1)岁,排除消化道狭窄、梗阻、憩室者,吞咽困难者,除颤者,装有心脏起搏器者及孕妇。进行检查前的1周使患者避免服用影响食管运动功能的药物。将进入研究的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检查项目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 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1. 2. 1术前准备进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在进行检查前至少禁食8h,在吞服胶囊之前的4h进行检查的肠道准备。依据标准程序对仪器进行装备和调试,并及时向患者说明检查的注意事项。

1.2.2两组检查的进行方法对照组采取右侧卧位的检查法,观察组采取改进的检查法。进行检查前先对两组患者的不同胶囊服用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摆好及训练饮水,在确认患者已掌握胶囊的吞服方法后正式进行检查。右侧卧位的检查法:使患者取站立位饮100ml水,后在检查床上取右侧卧位,在其头部垫一个平枕,将胶囊内镜置入患者的口中,借助15ml水进行胶囊吞服,后每30秒饮水15 ml,检查期间始终取右侧卧位,进行7min后站立位饮15ml水,自行走动15 m in之后再次饮100ml水,此检查进行中禁忌讲话。改进的检查法:将120 mg西甲硅油加入 500 ml水中,充分将其搅匀,取其中150ml令患者在站立位时进行充分的漱口,使剩余的350 ml由患者饮入,后令患者在检查床上取右侧卧位,在头部垫一个平枕,置胶囊内镜于患者的口中,在水的协助将胶囊吞服后每2分钟饮水15 ml,在此期间始终处于右侧卧位,进行8 min后站立位饮100ml水,在此检查进行的过程中告知患者禁止讲话,尽量避免咳嗽及吞咽动作。若患者在取右侧卧位时吞服胶囊无法顺利进行,则进行半仰卧位再次尝试吞服。在胶囊吞服成功之后则立即恢复原来的随机分组继续进行检查。

1. 3计价标准在应用RAPID 6软件进行两组思者检查的图像分析后,对比两组患者胶囊内镜食管通过的时间,齿状线和食管的清晰度、可视范围及食管检查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等。

1. 4统计学方法文中所用资料数据应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两组食管中位通过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食管中位通过的时间202s,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63s,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两组齿状线和食管的观察效果对比观察组患者的齿状线和食管的可视范围评分为1.69,分均高于对照组1.53,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P(0.05 ),但两组患者齿状线和食管的清晰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

2. 3两组检查的完成及不适情况比较进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能够顺利完成此次检查过程,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1例患者在调整为半仰卧位后吞服胶囊成功。对照组患者在检查中有3例出现一过性呛咳,观察组则无此情况出现。

篇10

[关键词] 赖氨匹林;小儿高热;退热;急诊

[中图分类号] R7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8(a)-061-02

Application observation of aspisol in the treatment of febrile disease in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Siergeling, Asiya Pa-taer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Children′s Hospital of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s, Urumqi 830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ntipyretic effect of aspisol on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Methods: 200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spisol and Alidine were intramuscularly injected for each group.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were observ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changes of temperature for both groups were observed 30 minutes and 1 hour after dosing, the effective rate of Aspisol group and Alidine group were 84.7%, 98.0% and 40.0%, 86.0% respectively. The cooling effect of Aspis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Alidine group, and no adverse effect was occurred during the observation period. Conclusion: Aspisol has a rapid onset and positive effect, no adverse effect, which make it an effective drug in the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Key words] Aspisol; Children with high fever; Antipyretic; Emergency treatment

高热是急诊儿科最常见的症状,也是多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小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有限。持续的高热能引起机体调节功能紊乱外,极易引起高热惊厥,将给患儿身体带来一定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对发热的患儿除了及时查找原因、病因治疗外,更应积极给予快速有效、安全持久的退热处理。本院急诊儿科于2010年1~3月应用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并与安痛定作为对照观察其体温变化、退热时间、疗效加以比较,观察期间无一例不良反应发生。现将取得的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本院急诊儿科高热患儿,共200例,年龄5个月~12岁,体温波动在38.5~41.0℃,其中,男105例,女95例。病种上呼吸道感染103例,下呼吸道感染88例,感染性腹泻9例。将200例患儿随机分两组,赖氨匹林肌注组150例,安痛定肌注组50例。

1.2 用药剂量与方法

赖氨匹林系海南皇隆制药厂生产,规格0.25 g/支,剂量15~20 mg/(kg・次),肌注用NS配制成2 ml。安痛定肌注组用量,6个月~1岁0.50~0.75 ml/次,2~3岁0.80~1.25 ml/次,4~7岁1.3~1.5 ml/次,8~12岁1.50~1.75 ml/次,>12岁2 ml/次。两组分别用药后30 min、1 h测量体温。

1.3 疗效判断标准

完全有效:T≤37℃,有效37.1~38.0℃,轻度有效38.1~38.4℃,无效T≥38.5℃。

2 结果

2.1 用药30 min后两组测量体温结果

见表1。

2.3 不良反应

观察期间,无一例发生恶心呕吐腹泻、皮疹、心悸、胸闷、气促、出汗过多、体温过低、虚脱及过敏性休克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高热是儿科常见症状,需要紧急退热处理。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高热惊厥,将给患儿身体带来一定损害。临床退热药物品种多,成分有单一制剂,也有复方制剂,但主要有效成分却是相同或相似的。因此,临床上尽量选择一种退热药物来进行退热。退热药物的作用是暂时抑制体温调节中枢的病理性兴奋,使皮肤血管扩张和出汗,散热增加,以使体温得到暂时下降,从而达到退热目的。

在小儿发热时,绝大部分家长心情紧张、焦急,要求医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退热而以此达到家长们的心愿。部分患儿有烦躁、哭闹、服药困难及不配合服药等特点,因此,本文选择了200例患儿应用赖氨匹林和安痛定肌注退热作为比较来观察其疗效,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解热镇痛作用强而迅速,同时,还具有抗感染,抗风湿,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但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甚至可引起胃溃疡和胃出血,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儿童应用可引起瑞氏综合征。因其药理作用弊多于利,世界卫生组织主张小儿不应使用阿司匹林,目前临床基本废弃应用其退热。

赖氨匹林是阿司匹林与赖氨酸结合的产物,毒性低,无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刺激作用及其他诸多不良反应,短时间内缓解了患儿的症状,极大地满足及安抚了患儿家长,不同程度地减轻及分担了家长的担忧,也解除了患儿的痛苦。又因其退热效果好、见效快,从而达到了治疗的目的。该药既可肌内注射也可静脉注射给药。注射给药起效快,疗效显著而肯定,作用强大而持久,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医患矛盾及医疗纠纷的发生。笔者在临床观察中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可谓理想的、安全的、可靠的退热药物,值得作为首选退热药物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金梅,周沈融.赖氨匹林治疗小儿高热疗效观察[J].小儿急救医学,2004,11(2):104.

[2]陈爱欢,陈慧中,陈志敏,等.儿童呼吸安全用药专家共识:感冒和退热用药[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24(6):442-445.

[3]飞豹.赖氨匹林在儿童发热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学,2009,4(17):143-144.

[4]刘霄.布洛芬、赖氨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治疗小儿发热的疗效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4):33-34.

[5]赵祥文.儿科急诊医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77-83.

[6]朱春根.赖氨匹林、安乃近与安基比林退热效果比较[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23):3728-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