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方案设计的优化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视频安防监控摄像机数字硬盘录像机设计原则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为了提高视频监控系统的能力,并使视频资源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需采用先进、成熟及实用的技术,能实现集中统一管理,为实现现代化的智能建筑管理提供方便,具有开放性、可扩充性、兼容性和灵活性;系统设计和设备选型应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必须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容错性以及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方案设计
2.1系统设计标准
依据国家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及公安部公共安全行业标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充分考虑安防系统工程的特殊性,结合项目的实际结构情况和安全防范等级,考察当前世界最先进的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技术和设备进行总体的方案设计。
2.2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组成
以电视监控为主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主要包括前端摄像机、数字硬盘录像设备、中央矩阵切换/控制主机、控制键盘、监视器墙及智能化安防管理平台等组成部分;在进行其方案设计时尤其要重视电源的配置,还必须对前端摄像机的辅助照明加以考虑。
2.3前端装置设计
前端装置应包括各种类型的摄像机、定焦或变焦变倍镜头,以及实现摄像机上下左右运动及旋转扫描的云台、解码器,保护摄像机与镜头的防护罩支架、摄像机补光照明灯等。对于有声音复核要求的场所,比如容易引起纠纷的办事窗口、调解室等,还需要安装拾音器,与相关联的摄像机匹配连接,实现音视频同步录音录像。安装在室外露天场所的摄像机,还应考虑防雷措施。
2.4传输部分的设计
传输部分是连接前端摄像机与后端数字硬盘录像机及控制部分的关键环节。常用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同轴电缆、光缆、网络线、双绞线等有线通道,以及较少采用的由发射机、接收机组成的无线传输通道。
同轴电缆是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的传输方式,但由于抗干扰能力较差,衰减较多,仅适用于500米以内的中短距离传输。
有源、无源双绞线传输也是目前采用的一种传输方式,它使用双绞线视频传输器能节省传输材料成本,简化施工布线,延长传输距离,增强抗干扰能力。
光缆传输是今后一段时间将普遍推广的传输方式,特别是数字视频光端机的不断成熟,批量生产,都使成本较以前大幅降低。由于光纤传输的低损耗、高容量及抗串扰优势,使其已经广泛应用于厂矿企业、道路交通等长距离、防电磁干扰要求的场所。
2.5控制切换系统的设计
控制部分是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大中型系统一般都配置视频中央控制矩阵,用于接收传输来的多路视频图像并按需要将其切换到指定的各个监视器上供重点观看、监控,对云台运动进行控制,对镜头进行变光圈、调焦和变倍调节控制,监视器画面花样扫描、分组切换等;与入侵报警系统、门禁系统等联动切换操作。
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数字硬盘录像机
目前以模拟系统为主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建议选用嵌入式或工控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具体的选择应对所采集图像清晰度的不同要求为依据,可选择图像压缩格式有CIF(分辨率为352×288)和D1(分辨率为704×576)两种。而今后视频安防监控的发展方向是数字智能高清系统和远程网络视频系统,选用NVR等网络存储设备将不断发展,以及将来可能采用云技术的互联网存储。
3.2系统电源设计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般都采用实时图像监控和储存的工作方式,所以应为其配置具有一定容量的UPS不间断电源供电系统——一般情况下应能够提供至少8小时,即一个日班工作时长的断电工作容量,以保证基本供电系统正常维修工作的完成。在使用方投资成本控制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DVR等录像存储设备的后备电,则后备时间可相应缩短至30分钟以内。因系统的设计成本提高,一般的系统集成公司不会主动进行这项设计。
另外,整个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包括前端的摄像机等建议均由中心机房同一个稳压电源或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以便整个系统的设备电源同步及共地,能够保证系统工作电源的独立性和可靠性,避免由于远端摄像机现场断电造成摄像机不能正常工作,无法监视现场和记录视频图像。同时,中央控制矩阵切换操作不会引起滚屏、画面跳动等现象。
3.3电视墙的设计
监控中心监视器的配置一般可按≥前端摄像机总数1/16的比例配置,结合电视墙布局进行设计。对其中重点图像(例如出入口)进行固定监视或切换监视。操作员与电视墙之间的距离一般为监视器尺寸的3~6倍。
3.4前端摄像机的选用
前端摄像机宜选择540线以上、1/3英寸或1/2英寸镜头的CCD摄像机,监控区域为出入口、通道的应选用固定焦距摄像机,在同一系统(室内监控区域)内,所有对外出入口摄像机方向一致朝内,可避免逆光,又不会造成盲区。
室内通道尽量选用半球形吸顶一体摄像机,特别是安装位置较低的情况下,可避免被破坏或人为改变监控方向。
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4.1数字硬盘录像机及其选用与设置
(1)PC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特点。既具有PC机的开放式Windows或Linux多任务处理操作系统,又有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实时图像监控和图像数据储存功能。应用PC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可以在不中断图像数据记录的情况下查阅和提取历史图像数据,但是这种开放式多任务平台容易遭受病毒感染,且经常作人员安装娱乐游戏软件,都会造成系统不稳定,客户端或组件被误删等问题。
PC式数字硬盘录像机一般均采用4U工控机箱,这样有利于内部散热及大容量多硬盘存储扩展,但也很占用机柜资源,不适合大型安防系统的应用。
(2)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的特点。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集系统的应用软件与硬件融于一体,具有软件代码小、高度自动化、集成化等特点,此类产品没有PC式数字硬盘录像机那么多的模块和多余的软件功能。但这种整个系统完全建立在一体化的硬件结构上,视音频的压缩、显示、网络等功能全部通过一块单板来实现的形式也使得嵌入式DVR系统硬件的可靠性、稳定性以及可扩展性较差。
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一般采用1U标准机箱,适合于大中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应用。
(3)在使用数字硬盘录像机时要注意对各菜单相关功能内容的设置,避免出现只监控图像未保存图像数据的问题。对于人流量较少或画面变化不大的场所可采用移动侦测录像的功能(动态录像),以节省有限的硬盘空间。
4.2前端摄像机的布局、安装与维护
摄像机是摄取视频图像的元件,一般宜调整至监控有效画面≥显示画面的1/60。视频监控图像根据应用场所不同,有效画面可大致分为三种级别:
(1)能看清楚被监控人员的面部特征或机动车牌号,比如室内外出入口、重要通道。
(2)能看清楚被监控人员的体貌特征或机动车的外形情况,比如内部主要通道、厅堂等位置。
(3)能看清楚被监控人员的行为特征或机动车的行驶情况,比如停车场、广场等位置。
摄像机应采用稳定牢固的安装支架,安装位置应不易受外界干扰、损伤,且应不影响现场设备运行和人员正常活动。固定摄像机的安装指向与监控目标形成的垂直夹角宜≤30°,水平夹角宜≤45°。
带有云台、变焦镜头控制的摄像机,在停止云台、变焦操作2分钟左右后,应设置自动恢复至预置状态。
摄像机工作时,监控范围内的平均照度(环境有效照度,非最低照度)应≥50Lx,必要时应设置辅助照明光源。需要注意的是,辅助照明光源应与摄像机指向一致,且使摄像机位于光源前方,处于照明范围内,以避免逆光。
5、结语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视频监控发展的趋势,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也将会采用一些新技术、新设备。但无论如何发展,基本的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及实时监看的结构不会改变,各个环节的设计思路不会改变。
参考文献
[1]吕优,张九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研究[J].安防科技,2009(10).
[2]周永红.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及应用[J].中国安防,2011(03).
篇2
关键词:建筑方案 存在问题 审查要点 技巧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in-depth research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the analysis of difficult problems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scheme und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put forward in the planning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process, some of the principles of construction plan review needs to grasp, and to explore the useful skills, in order to perfect the planning approval mechanism, establish and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o achieve new breakthroughs in practice.
Keywords: construction scheme has skills review points
TU2
一、建筑方案及其在规划审批流程中的地位
建筑方案设计是依据设计任务书而编制的文件。它由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投资估算、透视图等四部分组成,一些大型或重要的建筑,根据工程的需要可加做建筑模型。同时,建筑方案设计时必须要贯彻国家及地方有关工程建设的政策和法规,服从国家政策导控与相关硬性的规定,还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建筑工程建设标准、设计规范和制图标准以及确定投资的有关指标、定额和费用标准规定。
为进一步提高行政审批效率,改善投资软环境,切实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效率,各地制定了相应的建设项目报批流程,洞头也本着按照“合法、高效、便捷、规范”的原则,结合本县实际,于2011年印发了优化民间投资建设项目和优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流程的实施办法(试行)。虽然各地的情况不尽相同使得报批流程有一些差异,但是建设项目在实施阶段的基本程序却大同小异,一般可分为选址意见书(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筑方案、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及竣工验收等阶段。而作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与施工图设计的依据,建筑方案在整个规划行政审批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着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额,直接体现了城市建设的形象。
二、新形势对建筑方案设计的影响及其存在的问题
在如今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建筑的创新设计必须具有适当的超前性和科学性。设计不仅仅是对建筑外观形象的表述,更要体现在建筑的实用性、合理性、美观性、独特性和艺术性。建筑设计应从空间到平面、从整体到细部,达到建筑造型内容和形式的和谐统一,以求表现出当今建筑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科技不断的发展,设计技术的不断创新使得建筑方案的设计成果的生产效率和标准化程度都有所提升,同时也使得设计过程中的修改显得极为方便。而规范、制度的日趋完善,也使得建筑方案设计的难度越来越大,考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正因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尤其近几年土地价格的飙升,大多数民用建筑在方案设计时更多地考虑成本和收益,较少关注建筑形态、细部、景观以及周边关系等因素。而科技的发展使得设计人员产生依赖性、创作欲望降低,尤其是网络信息的传播,相似的作品四处可见。效率得到提高后,少数设计人员不再像以往那样进行严谨思考,时有发生因疏忽大意而造成的错误。此外,设计单位为了争取业务,往往一味的迁就业主的想法,设计人员也不再坚持自己的原则和技术底线,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建筑方案审查的难度。
三、建筑方案审查的要点
建筑方案审查的要点主要是资料齐全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定的要求。程序合法、内容合法是依法行政的关键,所以建筑方案送审时应确保审批的前置条件已经具备(如用地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立项批复、环评批复文件等),并根据要求提供相关图纸。另外,方案设计应符合《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还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及其他技术规范的规定,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因此,建筑方案设计阶段所涉及的技术规范较多,在建筑方案审查过程中,我们应熟悉掌握各个规范的要点并进一步核对相关规范,以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四、建筑方案审查的技巧
虽然建筑方案设计涉及的问题较多,审查的难度也较大,但还是有章可循的。总结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我们在建筑方案审查时可以掌握以下技巧:
第一,把握原则,紧抓要点。住建部门从事建筑方案审查的工作人员应当熟悉建筑方案设计的相关技术规范,对技术规范规定的内容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能够举一反三,对关键性的问题能坚持原则。在审查建筑方案时,能及时发现主要问题,紧抓重点,提出的反馈意见应有据可依。面对复杂纷呈的技术规范,洞头县于2005年出台了《洞头县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洞头住建局于2008年印发了《关于明确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要求的通知》洞规建[2008]45号文件,又于2013年印发了《关于规范建设工程设计方案规划要求的通知》洞住建[2013]24号文件,这些规范及规定均融合了建筑方案审批的基本要求并从本县实际出发。建议在核对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的基础上,如遇到具体问题再查阅相关国家标准,这是建筑方案审查的技巧之一。
第二,技术性审查与政策性审查相结合。在熟悉技术规范的同时,审查人员还应及时掌握政策动态。技术层面上,建筑方案应符合技术规范及规划的控制要求。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中的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建筑高度等应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总平面布置时建筑间应满足日照、采光、消防和防火间距的要求。政策层面上,建筑方案应服从国家政策导控与相关硬性规定。如2006年,“国六条”对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所占总居住面积的比重要求达到70%以上;2007年温州市规划局印发了《温州市工业各行业企业建设规划经济技术控制指标》,对工业企业内非生产性用房的比例提出了限制要求。这些政策都对建筑方案设计提出了具体要求,也是我们必须贯彻落实的。
第三,充分发挥协调能力。建筑方案审查时,我们还应认真听取并采纳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如发改局、环保局、土地局等部门的意见对我们也非常重要。另外,我们面临的建设单位往往专业知识和法律意识都不是很强,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桥梁,这也有助于我们自身的提高和进步。通过积极有效的沟通,既能掌握建设单位的心理和意图,同时也可以强化设计单位的责任意识。在与建设单位或设计单位沟通时,可以灵活运用各种技巧,但是对于违反技术规范强制性规定的内容,应严格把关并耐心做好解释工作。
篇3
一、合同分类原则
根据公司现阶段主营业务划分,合同主要分为工程设计合同、工程咨询服务合同、工程监理合同以及工程总承包合同、工程设备承包合同五类。
附表1:各类合同适用业务表
合同类别
适用范围
工程设计合同
各类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施工图预算等。
技术合同
技术咨询
工程技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论证及评估;小区或行业发展规划;民用建筑方案或投标竞选;工艺文件的编制;技术预测或专题技术调查;技术项目的分析评价报告;施工图审查等。
技术服务
引进设备测绘工艺流程、编制工艺流程改进、试制工艺技术指导;计算机技术应用服务;新型或复杂生产线和非标准设备的调试;技术市场认可的技术服务标的等。
技术开发
非标准专用设备设计开发;工装及专用工模具、量具设计开发;有技术进步特征及技术创新内容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
技术转让
专利权转让;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实施许可、技术秘密转让。
设备设计合同
非标设备设计。
设备承包、
成套合同
设备成套、承包和设备的分承包业务。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合同
工程的总承包和分包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监理)业务。
附表2:各类工程常用合同表
序号
合 同 名 称
1
建设工程设计合同(专业建设工程、房屋建设工程)
2
建设工程咨询服务合同(全过程咨询、单项咨询)
3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服务合同
4
建设工程监理合同(限华兴监理公司)
5
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合同(工程承包、管理承包、设备承包)
6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作为总包牵头单位)
7
劳务合同(作为总包牵头单位)
二、合同签订基本要求
(一)合同中必须明确注明项目各项指标参数:
1.工业项目(适用于专业建筑工程)应明确所属行业,项目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投资额、生产纲领、厂房层数(单层或多层)、最大单体厂房建筑面积、最大跨度、最大行车吨位等,以备公司业绩核查。
2.民用项目(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应明确建筑类型,项目建设规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等)、投资额、建筑层数、最大单体建筑面积等,以备公司业绩核查。
(二)委托人、项目负责人:
委托人和项目负责人应明确,并签字或盖章,同时写明日期,以备项目负责人业绩核查。
(三)项目参与人员:
合同中明确要求写明项目参与人员的,由主师和所在事业部科室负责人予以核准,确保其具有参与该项目的基本技术要求(注册、专业、学历、职称、从业年限、是否离退休),以备项目参与人员业绩核查。
三、合同财务要求
(一)合同具体内容
根据新收入准则,合同签订时应分项列出合同履约的各阶段内容及金额,合理规划各阶段收入分配比例,尽量避免出现数额大、周期长的单一时间节点,在保证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灵活处理。
1.工程设计合同
方案阶段可划分为:概念性规划、修建性规划、概念性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工艺方案设计、装修方案设计、结构方案设计、工艺方案设计、智能化方案设计等各子项。
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可参照上述方法,按照规模(一期、二期、三期)或者各分部分项工程做相应调整,细化收费节点。
2.工程咨询合同
工程咨询可划分为:项目建议书、选址建议书、项目策划、资金申请报告、工艺可研、建设可研等各子项。
3.设备承包合同
设备承包可按产线或者各分系统划分:如焊接线、涂装线、搬运线、上下料线等;单机工作站、MES系统、ERP系统、安灯系统、看板系统等。
4.工程总承包合同
工程总承包合同应按合同内容分别明确,工程设计、工程管理税率为6%;工程施工安装税率9%;工程中的设备采购税率13%。
(二)付款事项
应明确付款方式: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原则上不接收商业承兑汇票;明确付款节点及付款时间;明确发票开具时间;并注明双方委托银行代收相关费用,发票不作为双方收付款依据,以银行所开凭证为准(与甲方签订的合同)。
(三)合同验收
工程承包合同中设备采购部分可以约定分次进行项目验收。
四、风险控制:
(一)合同签订前,应对服务内容做风险评判和报价会商,避免因各方对合同约定服务内容产生较大理解偏差,造成合同执行不到位以及其他的潜在风险。
(二)合同保密条款应仔细核对,详细界定保密与非保密信息,明确甲乙双方的责权利,同时也要保护我方的知识产权。
篇4
关键词:地铁线路 地铁设计 线路问题
中图分类号:U2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5(a)-0236-01
1 地铁线路设计常见的问题分析
地铁线路在设计过程中,常见的设计问题为渡线问题、曲线线间距问题、线路道岔选型问题三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1)渡线问题。地铁渡线设计时,正线和辅助线渡线的最小线间距,以及渡线的缩短和渡线路方向设置,均为设计的难点,设计期间由于忽视了道岔间短轨的长短因素,以及缩短渡线的道岔角度、道岔前端至岔心距离不够精确,从而影响了渡线减少的有效长度,并导致渡线设置方向偏颇。
(2)曲线线间距问题。在设计时,无法获取包括车辆弹簧永久下沉量和动挠度等设计参数,因此曲线地段的矩形建筑限界,无法进行加宽。而曲线区段外侧加宽的条件,必须根据车辆定距、车辆轴距、车辆长度、圆曲线半径、轨道超高角度、内外轨中心距离等轨道参数,以此确定曲线线间距的安全富余量,而这恰恰是曲线线间距确定时的薄弱环节。
(3)道岔选型问题。根据《地下铁道设计规范》要求,铁路的正线和辅助线,钢轨的规格为50 kg/m,但就目前地铁的道岔选型情况,笔者发现钢轨的强度存在低于线路标准的情况,譬如某地铁的钢轨力学性能指标在正线钢轨标准之下,与道岔钢轨的匹配程度不足,需要采取措施补救,否则会影响地铁线路运行的安全。
2 地铁线路设计的问题解决措施
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地铁线路设计问题,在此将提出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具体的设计建议如下。
2.1 渡线
首先是确定正线和辅助线渡线的最小线间距,根据道岔间夹短轨的长度,将轨缝宽度控制在6 mm左右,另外直线尖轨道岔和曲线尖轨道岔的最小线间距分别为4.165 m和4.240 m。其次是渡线的缩短,为合理缩短地铁行车的路程,可在站前设置一条缩短的渡线,其中需要根据道岔角度和道岔前端至岔心距离,减少渡线的长度。再次是渡线设置方向的控制,结合渡线路有无折返用途的需求,在临时终点站设置一条站后折返线,供地铁车辆从进站后折返,为车辆制动失控时提供有利的存车或停车环境。
2.2 曲线线间距
首先是站台在圆曲线线路外侧的间距控制,根据站台的建筑限界、站台高度位置几何加宽、车辆限界横移量、曲线轨道参数、设备限界横移量、车体倾斜外侧加宽、站台高度位置车辆限界坐标等,计算出线路中心线距离;其次是站台在曲线线路内侧时,根据站台高度位置曲线内侧几何加宽、站台高度位置车体倾斜内侧加宽等,计算出线路中心线距离;再次是站台在缓和曲线外直线段的外侧,需要根据缓和曲线外侧几何加宽、断面至加宽起点距离、缓和曲线长度等,进行线路中心线距离的计算。除此之外,站台在缓和曲线外直线内侧、站台在缓和曲线外侧、站台在缓和曲线内侧等,都需要按照合适的设计参数,明确各自的曲线线间距,具体设计方法,要求结合实际地铁工程的线路设计条件和情况而定。
2.3 道岔选型
目前地铁线路道岔的类型有几种标准,如果选型不准确,在列车的冲击作用力下,容易产生各种病害。对于道岔选型的改进,笔者认为需要兼顾三个要点:首先是在道岔位置的连接部位,不适宜设置绝缘接头,并以长轨代替短轨;其次是连接部位侧向曲股的钢轨,需设置至少两个绝缘接头,以取代直向通过的接头,并以长轨代替短轨;最后是连接部位侧向直向钢轨设置绝缘接头,但如果地铁车辆通过的侧向速度不大,则没必要取代侧向的接头,但这种情况比较少遇到。
3 地铁线路设计的其他优化建议
在解决以上地铁线路设计问题的同时,鉴于地铁设计属于一项面广、复杂的综合性工程,还要求通过以下措施,对线路设计的方案予以进一步优化。
总体规划建议。在设计前,需要结合整体地铁线路的规划方向,做好设计区域线路的功能定位,秉着效益性的原则,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逐站逐段综合研究,制定统一规划的车辆段选址位置,以及出入段与站位的匹配方案。
线路方案设计的组织。由于地铁线路设计涉及到各种专业性的知识和技术,在线路方案设计组织方面,应该全面掌握整个城市地铁轨道交通的走向、换乘关系、功能定位和站点分布等,找出线位的控制点,以及提出线位优化的方法。
线路设计质量的把关。在设计各个阶段,进行方案的比选,并与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把关好设计的质量。期间需要重视收集和分析资料,同时提高对全线配线布置的重视程度和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协调等。
4 结语
综上所述,地铁线路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存在各种各样的设计问题,尤其是渡线设计、曲线线间距控制、道岔选型几个方面,问题最为突出。本文通过研究,基本明确了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并提出了一系列设计的优化建议,旨在提高地铁线路设计的水平,对于其他地铁工程的线路设计,可供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篇5
1 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设计理念及设计意向 1.1.1 整体定位 住宅:**—城市后花园,国际化高尚傣泰皇家风情主题生活特区
商业:社区配套型商业
案名建议:**·芭提亚·花园国际(国际公馆)
1.1.2 项目形象定位 ² 卓尔不凡的产品,与众不同的生活居住体验!
² 在**,打造一种被向往的傣泰皇家风情人文主题居住生活!
² 房子不仅买的是物理属性,还有文化含量和未来生活愿景。因此规划设计要充分表现项目的文化属性,做足文化含量,让项目成为**【文化地产品牌的代表作!】
² 形象关键词:格调、品味、人文、傣泰皇家风情
² 品质感 价值感——营造品质感>品质、价值感>价值
1.1.3 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原则 Ø 产品多元化、复合化,扩大客群层面,降低开发风险
Ø 不同产品承担不同的功能,合理配比
Ø 以11+1小高层景观花园洋房为主流产品,迎合主流客户群需求
产品功能划分 Ø 价值标杆产品 产品形式:错层或跃层景观豪宅
承担功能:项目价值标杆,提升项目品质,形成自身价格比较机制
产品点:创新户型设计,注重享受感和身份标签
Ø 主力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小高层景观花园洋房(110-130㎡)
承担功能:走量,争取更多盈利空间
产品点:适当的户型创新,强调产品适应性
Ø 跟随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主力户型微调
承担功能:适应市场趋势,面向更广的客户群,降总价
产品点:主力户型微调小10-20㎡
Ø 补缺户型产品 产品形式:酒店式公寓、小户型
承担功能:填补区域内市场空缺,增加投资性产品,强化产品覆盖面
产品点:30-55㎡,精装修、户型优化,宜居、宜办公
Ø 商业及社区配套 商业配套:经济型酒店、社区型超市(3000㎡)、临街底商等
社区配套:会所、游泳池、儿童游乐场、物业管理用房、网球场、篮球场、健身广场等
1.2 规划设计要求 整体规划必须充分考虑项目的统一性和高识别性,以打造傣泰皇家人文风情主题生活特区的规划理念贯穿于项目的整体设计。建筑布局脱离兵营式的建筑排布,采用更为灵活,富有变化和层次感的规划,形成组团式、错落有致的规划格局,力求突出项目的独特风格,形成项目自身鲜明的区域特点,增强心理认同感与归属感,体现人文主题生活的社区精神。
1、提炼项目的核心竞争力 2、满足整体定位要求 Ø 最**提升住宅的景观可视度
Ø 充分挖掘项目周边五星级酒店、勐泐大佛寺等的景观价值,最大限度提升项目附加值
Ø 各空间组团布置绿化隔离带,保证住户圈层的纯洁性
Ø 保证地块内部的私密性和地块之间的开放性,并能便利享受周边的资源
Ø 设置不同层次的开放空间,形成良好空间层次过渡
3、规划空间强调整体结构的层次性 Ø 开放空间:公众可以到达,随意走动,(商业街区、会所、配套设施)
Ø 半开放空间:由私密空间开放空间过渡,组团之间的过渡地带
Ø 私密空间:组团内部空间
4、住宅设计的朝向要求 住宅产品保证户型通透,增加采光面;尽量增加主景观面正南、东南朝向产品。
1.3 项目总体布局 项目东、北、西外围面采取临街2层底商+小户型公寓,最高5层,局部3或4层,南面临菩提大道设置商业广场,项目内部采用中庭与院落 +道路+空间组团+功能与视觉轴廊+景观体系的模式,注意规划节点、交通节点的合理布局,小区主入口的标志性:广场、标志物(雕塑、**、喷水池、会所)
1.3.1 商业布局和规模 商业布局采用环地块四周围合式底商布局,其中,地块东、北面底商进深不超过10米,最高四层,1、2层底商,底商面积控制约70㎡/户,东面临界面过长,应考虑出入口;西面最高6层,局部5层、4层。地块南面临菩提大道,规划为社区型商业广场。
1.3.2 商业设施设计建议 Ø 符合项目高尚住宅总体定位
Ø 通过充满艺术气息的商业,积聚人气和提高影响力,强化项目的昭示性
Ø 以临街商业创造价值和制造亮点,尤其是临菩提大道面,应表现有城市风景
线的特质
Ø 部分商业可进行功能转换
Ø 底商经营业态——以满足社区居民度假生活所需的快速消费品零售及服务为主,如洗衣店、西点店、超市、特色餐饮、药店、日用五金、家居饰物、美容理发店等
1.4 建筑风格建议 建筑——第一眼的价值感 1.4.1 建筑风格设计基本原则 Ø 建筑的色彩搭配协调统一,形式相异;
Ø 建筑元素符号与版纳民族风情相关;
Ø 建筑风格整体体现休闲氛围;
Ø 建立强势区域形象
1.4.2 建筑风格设计建议 Ø 融合版纳傣族建筑文化特色的、东南亚风情园林的现代建筑风格,表现傣泰
皇家人文风情主题
Ø 建筑外立面整体要呈现均衡、和谐的美感。通过冷暖色调的搭配、屋顶、屋
檐的变化,版纳民族文化符号的提炼(如孔雀、大象)后的现代手法表达,形成高低错落、丰富变化、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立面风格。
Ø 暖色调、几何感、挺拔的立面
Ø 建筑细节体现民族风格元素,充分领会民族特色内涵,提炼民族元素,同时
注意写意和写实的手法相结合
Ø 建筑主题一定要通过建筑形象明确传达,给消费者以直观的感受
Ø 建筑风格通过外观色彩、线条、造型传达
Ø 建筑细节上体现楼盘高品质
1.5 园林风格建议 1.5.1 园林风格设计建议 Ø 要求:体现东南亚风情、傣泰皇家人文主题的格调及品味
Ø 整体设计采用主题鲜明、风格清晰、风情引入打造强势园林主题情景风格
Ø 园林构成—主要通过热带植物的配种、灌木、花卉的搭配、植物物种的多样
化,形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色彩明快、主题鲜明的“东南亚”皇家风情园林体系
Ø 园林空间—空间布局方面建议结合景观小品、形成有收有放的园林景观空
间。形成“主题园林-组团园林-入户园林”三个层次的园林体系,各组团之
间采用不同的小主题,主题要与产品在项目中的级次相匹配。
Ø
Ø 加强品质感,注重细节处理,以细节体现品质
1.5.2 道路设计建议 设计原则:
Ø 人车分流
Ø 人行道路避免过多使用直路
人行道路铺设
-道路功能便利通达性好,避免过于复杂,注重与景观的结合
-步行道宜曲不宜直不宜大,突出蜿蜒形态;
-要体现人工雕琢的价值感,配合高尚社区形象
1.5.3 驻留空间建议 驻留空间设置原则:
Ø 把控驻留空间尺度,小体量多数量的驻留点散布于社区
Ø 注意与景观的结合和步行便利性
2 设计成果要求 提交规划设计方案包括以下文件:
2.1 设计成果 2.1.1 彩色规划平面图 2.1.2 规划方案设计文本,规格为A3幅面,内容至少包括: ü 设计说明,表达规划设计构想,设计意向;
ü 规划总平面图;
ü 日照分析图;
ü 交通分析图;
ü 建筑布局分析图;
ü 配套设施布置分析图;
ü 景观分析图;
ü 表现部分:总体鸟瞰图(含夜景)、组团效果图、沿街立面、单体透视(商
业、住宅)、主景观体系、单体与景观协调示意图等;
ü 项目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表(要求尽量细化)
2.1.3 所有内容的电子文件 3 设计时间计划 本方案提交截止日期:2011年1月16日,设计方请于:2011年1月16日前提交初设计方案,过期视为弃权
4 说明 4.1 本次方案设计,是在多家设计单位中,通过前期沟通,特邀请三家符合项目要求的设计公司参于本项目方案设计.
4.2 设计单位需提供企业简介、设计资质、代表案例及地区特色案例。
4.3 设计单位在提交方案时,需书面提供对本项目的设计费报价及付款方式,需提供对本项目后期服务团队成员介绍以及服务方式。
4.4 凡投标本项目的三家设计单位,最终未获得本项目合同两家设计单位可分别获得设计补偿款5万元。
本设计任务书未提及或不详部分可与开发商直接联系。
篇6
[关键词]住宅小区;项目景观设计;优化
1住宅小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
对住宅小区景观设计来讲,其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1.1概念设计启动阶段管理控制要点
对设计总图进行规划,对项目价值不断进行挖掘并促成价值的最大化。最大程度地开发那些可利用、保留、改造的资源,将设计同景观进行密切搭配。
1.2概念设计管理控制要点
概念设计管理控制要点包括设计项目同设计意向的耦合程度、设计方案同市场营销的结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交通的便捷性、小区功能空间的合理性以及关键环节的设计意向等。
1.3方案设计管理控制要点
方案设计管理控制要点包括设计方案与景观概念的延续性、景观空间布局的合理性、纸面上的设计方案与实际可行性的耦合度、关键环节的呈现效果及相互关联以及景观技术经济指标的可行性等。
1.4扩充设计管理控制要点
扩充设计管理控制要点包括景观系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美观度和经济性;方案设计内涵性和技术经济指标。
1.5施工图合图管理控制要点
施工图合图管理控制要点是将景观与建筑、室内、综合管网编织成一套完整的系统。预先考虑到可能发生的矛盾冲突,并设计出合理的方案。
1.6施工图设计管理控制要点
在不影响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压缩成本;对软景、硬景、水电及管网之间的冲突再次进行审核,并审核不同材料收边、收口的细节。
2当前住宅小区项目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小区项目的景观设计是小区建设过程中的重点工作,关系到小区的居住舒适度。当前,我国在住宅小区项目景观设计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2.1景观构造缺乏层次感
对小区景观设计来说,首先必须要充分把握小区景观的整体感,有明确的宏观设计理念,还必须充分考虑到项目地域、场地和人文特征等要素,只有这样设计出的小区景观方案才能具有层次感和易于识别性。然而,目前一些小区的景观设计忽视了这一点,导致建造出的小区显得杂乱无章,行人和居民不知怎样识别小区内的标志,给他们进出小区带来了很大不便。
2.2配套设施不完善
2.2.1道路交通设施不完善一些小区没能在交通上,将人与车进行道路分流,导致了人和车使用相同的通道,不仅使人和车的通行极为不便,还影响了小区交通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导致居住环境变得较为嘈杂。2.2.2公共活动场地面积不足公共活动场地是小区居民互相进行交往的途径,也是满足不同人群进行活动的场所。同时,宽阔的公共活动场地面积,会让居民感到心情舒坦。目前,一些小区盲目进行开发,楼栋与楼栋之间安排过于紧密,导致公共活动场地面积不足。这不仅不利于小区居民互相进行交往、不同人群进行活动,也让居民感到居住环境压抑。2.2.3公共活动器材不足小区内应规划一些公共活动器材,如健身器材以及供小孩子玩乐用的滑梯等,丰富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目前,一些小区内的公共活动器材种类不足,导致小区内缺乏生活情趣。2.2.4人文环境规划不合理人文环境是人文情怀的体现,它能够给小区带来美感和情调。目前,一些小区的人文环境规划不合理,比如在颜色和景物上搭配不协调等,导致小区看上去没有美感。
3对小区景观设计进行优化的措施
3.1注意景观构造的层次感
在进行设计时,一定要从小区的整体感出发,把握和考虑到项目地域、场地和人文特征等要素。尤其要在小区内设置醒目的标志牌,让行人和居民便捷地出入小区。
3.2设置完善的配套设施
3.2.1做到人车分道在设计小区交通设施时,一定要做到人车分道,确保小区交通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不可令人与车混道进出。3.2.2预留充足的公共活动场地在进行景观设计时,一定要预留出充足的公共活动场地,切不可盲目追求房屋建造数量,使公共活动场地狭小,导致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3.2.3设置多样化的公共活动器材要有意识地针对不同的人群,设置多样化的公共活动器材,满足其在文体活动上的需求。3.2.4合理规划人文环境相关人员可以将多样化的设计风格,如中国古典设计风格同现代化的设计风格进行有机搭配,让居民有舒心和愉悦的感觉,不可让人看上去没有美感和层次感。
4结语
篇7
【关键词】设计交底;造价控制
【Abstract】Design Details is the process of recording and design units and construction projects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exchange, but also a continuation of the project design process, the author tests, design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cost control staff on how to play its due role, how to design the tests,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analysis and make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Design Details;Cost Control
1. 前言
(1)作为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参与者,我们常常会谈及全过程造价控制,而在全过程造价控制的各个阶段中,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但事实上,造价控制人员却很难参与到设计环节中,况且设计人员往往要依据各项指标、业主要求、设计成果的安全性及其它方方面面的因素综合考量而定,经济性的兼顾度难以周全。故而笔者认为,设计交底是造价控制的良好切入点之一。
(2)设计交底是工程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由设计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参与的一项技术活动,通常泛指开工前建设项目各个参与方针对施工图会审后,形成的技术交底资料。实际上根据项目建设中不同的阶段及不同的参与人员大致可分为三种技术交底的类型(见附表);针对每种设计交底类型所对应的特点,我们项目管理(造价控制)人员应因地制宜,积极参与其中,尽最大努力优化成本,并同时满足其他各项要求(见表1)。
2. 项目方案设计阶段
(1)项目方案设计是设计方提供给建设方概念性、方向性的设计成果,建设方与设计方交流设计理念、设计思想的过程即为该该阶段的技术交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项目造价全过程控制人员,提供各可行方案的经济性比选尤为重要,例如:在容积率、绿化率指标符合规定前提下,住宅项目高层与小高层的经济指标比较;在满足使用功能及业主要求的前提下,单层厂房的跨度设置,多层厂房的层高、檐高设定等,都直接会影响到项目经济性。笔者曾在结算审计过程中,碰到这样的实例,一个厂区多幢轻工业多层厂房因檐高为18.1m刚好达到二类工程标准,使工程类别上升一类,而业主对该厂房的层高、檐高并无特定要求,檐高降低0.2m对使用功能毫无影响,但却可以降低建安造价1.2%。可见方案比选比较的不仅仅是项目方案的可行性、建筑效果以及实用性等,还要兼顾到其经济性。
(2)方案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项目的整体效果。许多城市的地标性建筑不仅是外观上面有很高的“颜值”要求,更是一座城市的名片。设计者往往要根据建筑自身定位、业主要求及资金状况、以及当地的地域区域文化、人文历史等综合考量。例如笔者所在城市的地铁站台就以江南水乡文化融入设计,以古运河、水弄堂为基调,既有文化底蕴和内涵,又兼顾项目经济性。每个站台的方案设计建设方与设计方都多次交底,并在网上公示,征求社会意见,与广大市民“交底”,形成良性互动交流。
3. 图纸设计阶段的交底
无论是扩初设计,还是施工图设计,都是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扩初设计形成的造价成果是扩初概算,施工图设计形成的造价成果是施工图预算,建设方往往会根据扩初概算对施工图设计进行修正。这个阶段设计交底,我们造价控制人员应积极参与,由于这个阶段尚未确定施工单位,所以不会有施工单位提出增加造价的设计建议,我们应对设计的各项指标、参数进行分析、评判,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比选建议(见附表)。交底之交即为交流,设计人员交流设计理念思想;建设方交流项目建设要求;造价人员交流如何兼顾项目经济性。例如,蠡湖之畔的无锡大剧院演奏大厅的内墙装饰材料对吸音有较高的要求,国内音乐厅装饰的吸音材料有许多,在扩初设计交底中,设计方与项目管理方沟通,主观演厅在墙、地面大量采用有江南特色的竹子,“以竹代木”既低碳环保、防腐防蛀,又有很好的吸声、反声功能。无锡宜兴盛产竹子,建设成本明显降低,无锡又地处江南,吴地遗韵的丝竹之情在设计元素中得以展现,可谓一举两得(见表2)。
4. 施工(开工)阶段的设计交底
(1)这个阶段的交底参与人员发生了变化,施工方在认真参研了施工图后,会针对设计图纸在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建筑图与结构图设计节点的矛盾以及设计细节不明确之处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跟踪审计单位交底、洽商,并形成相应的设计交底记录。图纸设计交底记录是设计文件的一部分,是对设计细节可行性的解释,更是以后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故此在此环节对设计交底细节的把握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对于施工单位提出的只利于施工方便而大幅度提高造价的设计修改,跟踪审计人员要以专业视角予以建议。例如,有些施工方会提出二次结构采用植筋工艺,原设计施工图及钢筋施工规范并无强制要求,若设计交底同意此方案会大大提高施工成本,二次结构加固筋是预埋还是植筋完全是施工单位自行定夺的施工措施,不应业主买单。又例如,有些项目今后会有精装修或二次装修的计划,就可在设计交底中提出建筑做法中涉及装修部分土建施工单位暂时不做,等二次装修再由装饰施工单位根据装饰要求施工,可避免重复投资。
(2)目前,大多数公开招标的建设项目采用的是固定单价模式,在施工图设计交底前,造价控制人员应先充分研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合同条款等,对于不平衡报价的子目在交底中予以关注,避免交底时增加这些子目的工程量。例如,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根据计价表(定额)投标报价一般比实际发生成本高,施工单位为施工便利及增加利润,交底时会建议?12以上纵向钢筋均采用电渣压力焊,而图纸或钢筋规范一般无此要求,电渣压力焊接头数量的增加直接导致最终结算造价增加,这就要求参与交底的各方对交底中施工要求变更及解释加以商榷,严格控制项目成本。
篇8
一、充分论证使用需求
房屋建筑建成的最终目的是投入使用,若未经过对功能需求的反复论证就直接展开设计,有可能造成工程投入使用后无法满足使用需求,造成投资的巨大浪费。
应站在单位近期和远期发展的高度对使用需求进行论证。每个单位通常都有自己的近期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作为单位的基建部门,应请拟建工程的使用者根据单位发展规划提出使用需求,然后再结合相关的面积指标编制设计任务书。
二、根据单位土地资源现状做好用地规划
对一个单位来讲,土地资源通常是有限的。普通建筑的使用寿命是50年,一旦建成后一般不会再随意拆除。因此,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每个单位都有一个建设的整体规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单位都不同程度对原有规划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特别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甚至于部队单位,领导的调整是较频繁的,这就有可能造成了“一届班子,一个想法”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做规划的时候能真正将眼光放长远,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规划。一旦确定了规划方案,就要将其作为单位持续发展的蓝图,若无充分依据并经过集体的讨论和法定的程序,任何领导不得随意更改。工程的选址应尽量在规划的红线范围内,这样才能使本单位的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切实加强方案论证
在工程设计中,方案设计是形成建筑“雏形”的重要阶段,若方案设计有问题,则施工图质量再高,也会对以后的使用造成不利的影响。
目前大多数单位都是通过设计招标来征集方案的,这也为开阔思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建议在确定中标方案后,再组织使用单位并请相关专家参与进一步的论证,目的是尽可能的优化设计方案。特别是某些特殊的工程,例如有特殊要求的实验楼,建筑设计人员对实验流程并不是十分了解,这就需要使用单位提出相关的要求,有时这样的要求在设计任务书中不能全面的反映,需要在确定设计方案和设计中标单位后,设计单位能和使用单位面对面进行沟通,甚至通过多次的修改才能达到目的。
若工程已经进行到一定程度再发现某些方案设计时就应发现的问题,如功能分区不合理、交通流线不合理、房间尺寸无法满足特定家具、设备的使用要求等,通常会造成返工损失,还会延误工期。所以一定要将可能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普通工程不涉及,而建设单位有特殊要求的功能需求在方案设计阶段解决。
另外,在方案论证时要重视“专家”的作用。这里的专家可以包括两方面的专家,即建筑专业的专家和使用单位从事特定行业的专家。例如新建医科大学的实验动物大楼,除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暖通等通用设计行业的专家要参与论证外,还可邀请全国或各地区实验动物协会的专家参与论证。因为实验动物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净化要求高的实验区,没有实验动物学科专家的参与,有可能造成方案设计的重大失败。
篇9
关键词:地铁车站建筑;城市空间利用;方案优化
0引言
地铁是城市中快速准确、安全舒适、班次频密、大众运输、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一种新型交通方式,而地铁的建设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是不可逆转的,地铁线路一旦建设,难于恢复原状,并势必影响邻近地块儿的利用。地铁建设中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通常为100年,结合城市规划及地块周边实际情况,如何减小地铁车站对周边地块的冲击是每个建筑设计人员应当思考的问题之一。
1地铁的诞生
19世纪50年代末,为解决英国伦敦街道的交通拥挤问题,一位名叫查尔斯.皮尔逊的律师提出地下铁路的设想,伦敦市政当局采用该建议进行地下铁路的修建,第一条由蒸汽机车牵引的地下铁路与1863年顺利通车,该地铁长约6km,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条快速、大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
2地铁的发展
2.1国外地铁的发展
自1863年,第一条以蒸汽机车牵引的地下铁路诞生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伴随电力驱动机车的成功研制,地下铁路运在环境、服务等方便得到空前改善。世界各国的大都市相继投入地铁建设,地铁的发展经历着探索、低潮、复苏、蓬勃发展、成熟稳固几个阶段,目前已有100多座城市具有地铁运输工具,线路总长超过了7000多公里。
2.2国内地铁的发展
1969年10月,我国第一条地铁线在北京建成通车;1984年12月,第二条地铁线在天津建成通车;1979年,香港地铁开通,成为中国第三个拥有地铁的城市。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上海、广州、深圳相继投入地铁建设。21世纪以来,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急增,我国地铁建设进入阶段,国内各省会城市及繁华的大城市均投入地铁的火热建设中。
3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土地资源愈加紧缺,人类逐渐开始对城市展开立体开发,我国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处于探索阶段。我国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主要包括地下铁路运输、地下停车场、楼盘的地下室、市政公共设施等。城市地铁往往是城市的大动脉,贯穿与整个城市中,对整个城市的长期规划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地铁车站建筑不仅仅占用地下空间资源,往往延伸至地面,并影响到周边地块儿的利用。地铁车站建筑设计时,如何降低对周边地块的影响成为设计师应当考虑的问题之一。
4 车站建筑形式分析
4.1工程背景
本文以某市地铁城际线兴梅站为例,介绍地铁车站的建筑设计方案,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并提出几点关于减小地铁车站建筑对周边地块影响的建议,希望对地铁建筑设计尽量减小对地块儿的影响有所启发。
综合分析车站站间距、客流吸引情况、对既有建筑的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后,本站站位设置于纵六路与兴梅路交叉口,沿兴梅路方向设置。其中,兴梅路为28m,纵六路为30m,纵六路尚处于规划阶段。
4.2站位环境介绍
兴梅站站址处,东北象限是经济适用房小区,尚在建设当中;东南象限为拆迁堆填区,规划为混合用地;西南象限为居民小区;西北象限除混凝土厂房外均为拆迁空地,规划为混合用地。由于该处道路路网尚未形成,仅有极少数车辆、少数居民通行。由于兴梅站至汪家村站区间去下穿涵洞,该涵洞制约车站轨面标高,该站按覆土3.5m设计,满足市政管线的敷设。
4.3车站方案分析
该站站址环境简单,东南象限及西北象限基本为拆迁空地,而西南象限和东北象限的小区楼房均距道路红线较近,综合考虑兴梅站周边环境、既有建筑、及线路走向等方面后,提供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车站采用地下两层岛式站台形式,车站设备用房主要集中与车站右端,车站右端设备区采用局部单层外挂形式,变电所、环控机房等设备用房布置与外挂区域,车站外挂设备用房与车站主体设备用房见走道布置与变形缝处,更加充分利用车站内部建筑面积。
图1 方案一总平面图 图2 方案一站厅分层平面图
方案二:车站采用地下两层岛式站台标准站形式,车站采用顺长布置,设备用房集中于车站右端。
图3 方案二总平面图
4.4 车站方案对比分析
方案一与方案二共同点:车站建筑总面积基本相同,风亭均设置与西北象限及东南象限的拆迁空地上。
方案一,车站西北象限出入口与车站主体的围合区域充分利用,该处附属外挂部分按单层设置,在外挂部分与主体之间的变形缝处设置走道,充分利用车站内有效的建筑面积;西北象限内的出入口与车站主体共用结构侧墙。风亭集中布置与地块中,将对地块的影响尽量降低。
方案二,车站采用常见的岛式站台标准站形式,出入口与车站主体的围合区域影响至地面空间,围合区域有所浪费,风亭等附属对周边的混合用地地块影响较方案一大。
地铁车站建筑方案的比选中,我们通常综合考虑经济性、安全性、适用性等多方面因素而选择最为合理的车站建筑形式。整个车站所占用的地下空间一旦形成,影响将是100年或更久,对后续地块的使用、管线的敷设、管廊的设置都有很大的影响。地铁车站方案设计时,在考虑经济、安全、适用的基础上,建筑设计师是否应多加考虑下降低对地块、管线、管廊的影响,尽量更为合理的使用我们人类共同的地下空间。
5结语
我国对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依旧处于探索阶段,地铁车站建筑使用期限长、规模巨大,对城市地下空间的规划和使用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车站建筑设计中,我们在考虑了安全可靠、功能合理、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基础上,是否更应当结合站位周边的环境,优化车站方案,减小出入口及风亭的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小附属建筑与主体建筑围合区域的浪费,使得车站建筑对周边环境、周边地块等的影响尽量降低。
参考文献:
[1]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S].
[2]孙敏.中国地铁在崛起[J].NATIVE VOICE,1998(2):91-93.
[3]雷风行.中国地铁建设的概况及发展思路[J].世界隧道,1996(1):1-6
[4]耿永常,赵晓红编著.城市地下空间建筑[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
篇10
但是,在加快电力建设的同时,也存在着电力工程建设质量下降,安全事故增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或间接引发电力设备投运后,运行不稳定和可靠性差等安全隐患。为此,国家颁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一系列有关提高工程质量的强制性条文,在由设计到施工等各个环节中,从技术和材料上严把质量关。在整个变电站的设计工作中,土建设计和工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变电站建设的整体质量,土建设计是整个变电站设计的领军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笔者主要结合实践经验,对变电站的土建设计三个阶段的设计要点加以总结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对变电站土建的优化策略提出了几点意见,以期为变电站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供电网络的不断优化,对变电站建设的要求也逐步由传统型向多元化、智能型方向转化,土建设计作为变电站设计的先遣军,更以其合理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最优化组合,向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下文主要从设计要点及优化措施等方面对变电站土建设计进行探析,以实践经验和标准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变电站、人、环境的相互和谐。
一、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分析
变电站的土建设计主要包括: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下面对这三个阶段的设计内容及要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1.变电站土建设计前期准备工作要点分析
(1)选址:①变电站地址的选取首先要满足功能性要求即靠近负荷中心;进出线方便;交通便利,满足大件运输条件;②了解站址范围内规划、土地、环保等部门的相关要求;③该站址处地势如何,是否满足50年一遇或100年一遇的洪水位和内涝水位要求;④站址应严禁选在四类场地建设(如断层、滑坡、坍塌区或山区风口地带)等,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建设;⑤详细了解站址周围环境情况(如是否有军事设施,采矿区),污染级别,如位于污染较严重的地区,应设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侧,确保污染影响的最小化。总之,站址宜选在进出线开阔的走廊地带,便于埋设电线和进出线的架空。
(2)选址可行性分析
对进行变电站可行性进行研究分析,并对批复站址的建设进行详细的方案论述,解决可行性为主要目标。与选址相比,批复站址的可行性研究必需重在论证隐蔽设施及地基处理,占地大小,经济作物、拆迁赔偿或林业赔偿等方面。①隐蔽设施及地基处理:评价站址的稳定性,分析站址附近有无溶洞、滑坡、不良地质情况等,并对存在的威胁提粗防范方案。②占地大小:按照我国变电站的标准化设计方案进行平面设计,再依据我国土地资源有限、紧缺的实际情况,根据具体优化设计方案,有助于规范设计及运营后的维护管理。③经济作物、拆迁赔偿或林业赔偿:对建设变电站所需的经济作物、林业、拆迁赔偿等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并在后续的工作中计算费用。
2.土建初步设计要点
(1)总平面设计
按照国家设计标准以及电力系统规程,少占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系数,并将道路的运输、进出线位置、道路引接、安全距离等作为设计重点。
(2)建筑结构设计要点
依据规范规定,平立面布置:在满足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平面规整,体型简单的结构方式布置,建筑物高度 以3.6m为界,小于3.6m 可采用砖混结构,大于3.6m 则必须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提高抗震及承载力指数。
(3)竖向设计要点
平坡式和阶梯式是竖向布置的主要模式。这两种布置设计均应对填挖方量进行平衡,尽量减少平整填挖方量。
(4)地基处理要点
综合考虑施工难度和经济效益,选择最优的地基处理方式。
3.施工图设计要点
初步设计完成后就是施工图设计阶段。这个阶段是指实际应用已经审查批准,根据国家标准和初步设计审查通过的设计进行设计的阶段。为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和施工效率,可通过以下几点达到目标:①设计前认真核实相关的资料和尺寸等 ②以标准化设计为参考进行设计;③各专业间衔接资料互提,避免沟通不畅出现问题;④建立施工反馈机制,以便及时解决问题。
二、变电站土建设计优化策略分析
1.择优选择变电站站址方案
一般站址的选择方案不止一个,对比多个站址方案择优选择。并由相关专家对选择的站址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重视专家的相关建议,选择最优的的施工图设计方案,并选出备用方案。
2.构建方案的设计优化
在变电站的建构方案设计中包括有结构方案设计、暖通风和水工设计方案、平立面设计方案、地基处理等方面。为减少占地面积,对变电站构建设计采取联合布置方式。①结构方案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主,在支架和构架上采用钢结构,并综合考虑抗震防裂程度;②暖通风和水工设计方案:主要满足消防和设备的运行需求;③平立面方案设计:主要达到各功能房间空间充足和立面美观大方的要求;④地基处理方案设计:若所需填土较厚则采用强夯法;地址好则可采用天然地基处理技术;淤泥较厚的情况则可采用灌注桩管桩法、水泥土搅拌桩和预压法。
3.站区消防和排水系统设计优化策略
详细分析站址周边的公共设施情况,消防给水和生活给排水尽可能利用市政供排水管网,满足供排水需求。变电站的消防系统设计,可根据建筑物间的距离,衡量是否满足消防规定标准间距要求,若未达标,则设置防火窗或防火墙。对于变电站的排水系统也可采取分流排放的方式。
4.屋外构支架的设计优化策略
根据电气主接线方式选择屋外构支架结构类型以及布置方法。采用联合构架方法减少占地面积和纵向尺寸,对于一些间隔还可设置两个间隔为一跨,在构架纵向的中段可设置单端支撑。对于屋外的构支架材料,如钢管杆和水泥杆,使用 LCC全寿命比较分析法进行分析。选用与变电站使用周期相一致的材料,能有效降低成本。
5.电缆沟、围墙、暖通系统的设计优化策略
电缆沟尽量采用现场装配的方法,并结合数字化变电站工程施工的特点,使用预制电缆沟与预制电缆槽盒相结合、电缆埋管等方式,直接取消或者减少地下电缆沟的数目。对于围墙的设计则实施现场装配方式,可提高施工效率。对于变电站暖通系统设计,则可设置为节能变频空调或者节能型排风机。能够有效降低总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6.暖通系统设计的优化策略
在土建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通常在建设变电站内的卫生间时,采用智能环保的卫生间。因此,技术人员在设计暖通系统时,通常都会设置节能型的变频空调以及排风机,以便降低整个变电站全年的能源总消耗量。
7.绿色电网设计的优化策略
现在国家提倡建设绿色电网建设的口号,设计人员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采用节能环保的建筑材料,同时要考虑它经济实惠政策在不超出初步设计批复投资的情况下,尽量用国家允许采用的节能环保材料,努力建设安全、可靠、绿色节能的变电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结语
变电站的土建设计在实际进行中,会受多种条件制约,因此,在设计中有着很大差别。变电站土建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灵活变动。做好土建设计三个阶段的工作,并优化设计方案,合计出科学合理的变电站土建工程设计方案,为建立高质量的变电站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勇.关于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的分析[J]. 广东科技,2011(24):132+134.
[2]史继宁.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及优化策略研究 .[J]. 科学之友,201(209).
[3]许永安.浅谈变电站土建设计中的几个问题[J]. 山西建筑,2011(07) :7-9.
[4]郭琳容.变电站土建设计要点及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