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网络教学的建议,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网络教学的建议

篇1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笔者认为,语文教师有必要为学生创设写作的良好氛围和优良平台。目前来看,学生家中基本已有电脑可以及时上网,再加上学校也有较为先进的网络系统,有专门的网络教室,班级还配备了多媒体,可以随时联网,在这种背景下,笔者尝试在班级建构“网络文学社”。所谓班级“网络文学社”,是指在所教班级内部开展的学生语文社团活动。语文教师引导全班学生适时参与,进行分工合作,依托互联网,在师生共同约定的虚拟平台,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素养,进行一系列的写作训练和交流展示。形式不拘一格,可以展示学生作品,可以师生同题竞赛,也可以开设一些专栏(名作欣赏,美文品读,文化名人研读,文坛轶事等栏目),主旨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师生教与学的双赢,感受写作的愉悦。

一、重视班级“网络文学社”设计的民主性

研究内容确定后,笔者尝试对网络文学社的框架进行设计。首先对全班进行问卷调查,设计两个选择题,四个问答题。

选择题

1.班级网络文学社建在哪个网上较为合理?( )

a 雅虎网 b搜狐网 c中华语文网 d新浪网

2.网络文学社上传的作品一般可以是( )

a平时随笔 b考场优秀作文 c片断作文

问答题

1.请为文学社拟一个名称,并说明理由;

2.请推荐文学社的社长和通讯员,人员在班级里选定;

3.你认为构建文学社可以对你写作方面有哪些帮助;

4.请你为文学社的构建提点建议

全班27人,有效问卷27份,笔者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汇总分析。

关于网络文学社的地址,学生大多认为建在“中华语文网”上,他们阅读会更加方便,因为小学时候,老师们经常推荐他们阅读这个网站。

关于上传的作品,学生认为可以是平时随笔,也可以是考试优秀作文等,一些非常好的非原创文章,如果可供借鉴,也可以上传。关于名称,写“梦想季节”的学生有8个。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笔者和学生进行了讨论,综合了学生的意见,社长暂时由两位同学担任,通讯员为班级每一个人,制定了人人参与,人人都是小主人的一系列要求。

二、注重班级“网络文学社”运行的有序性

班级“网络文学社”的框架设计充分发挥了民主积极性,学生兴趣颇为浓厚,在文学社的运行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建议,其中,文学社运行要有序的建议显得尤其重要。

首先,审核文章,无论是原创文章,还是转载文章,都要经过社团骨干成员的审核,没有错别字或文意没有错误才可以上传。

其次,文章分类。文学社里的文章种类很多,要对应设置一些栏目。例如:班级叙事、考场作文、优秀转载等。审核通过的文章要上传到相应的栏目内,这样才能让读者一目了然。

再次,评点文章。上传到网络的文章,需要班级学生去点评,去学习,并要留下点评文字,最好作者能有互动交流,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写作的水平。当然,也可以请家长参与评点。

一名学生的文章《校园里的桂花树》上传到网络后,即刻被管理员加精评为优秀,班级同学看了以后,都非常认真地在后面留言评点,有的表示选材很新颖,有的表示语言表达很美,有的表示结构精巧。在这些点评的感召下,小作者的积极性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激发,同时,班级学生也会由此激发出写作的热情。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这样的形式,就唤起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冲动,使学生都能够乐于“倾吐”,即“触及学生情绪、意志领域”来主动地“倾吐”,还能延续、发展这种写作的冲动。

篇2

关键词: 电子商务;网上开店;电子商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我国电子商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其中C2C电子商务无疑是其中发展最快的模式之一。C2C是消费者之间通过网上交易平台所进行的实物和现金的交易,既减少了实体店面的资金投入,也能接触到更为广泛的客户群,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商务活动的高效开展。与此相应,我国网上C2C交易量逐年递增,2003年为19.2亿元,2004年增至33.7亿元,到2005年达到了137亿元,而2006年更是达到了231亿元。我国的C2C已经整体进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发展阶段。

一、大学生网上开店现状

由于C2C开店方式简单,也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因而越来越多的人在受益的同时,也敏锐洞察到其中的商机,并积极投身于网上开店的浪潮。大学生作为勇于创新和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人群,当仁不让的成了网上开店的主力军。 淘宝、易趣等网站个人店铺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所有的“个人店铺”中,40%由在校大学生所开,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中;此外,大学生开店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一些大学生一人拥有好几家店铺,并且经营着不同类型的商品。目前大学生网上开店呈现出如下状况:

(1)大多数大学生将网上开店看成是一种新的生活体验,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此外,网上开店也能带来一定的收入,是一种比做家教等更好的勤工俭学的方式。也有一些学生认为这是一个接触社会、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通过熟悉商务交易的各个环节,也能促进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2)受资金因素的制约,大学生网上开店主要选择资金占用小、自身比较熟悉的产品,如书籍、服装、鞋类、学生生活用品、二手物品、音像制品、首饰、地方特产等。

(3)一些大学生借助校园内独特的资源优势,在学校BBS上各种商品以及二手物品信息,将校园BBS变成了赚钱阵地。通过BBS既可以送夜宵、洗衣服、卖鲜花,也可以交流剩余物资,还可以进一步升级成为某些产品的校园。

二、大学生网上开店的好处

大学生网上开店主要有两种出发点――获得收入和积累经验。具体来说,网上开店能给大学生带来以下好处:

(1)解决经济问题。大学生中有经济困难的不在少数,传统的方式是通过勤工助学、家教、兼职等作为辅助的经济来源。与前者相比较,开一家网店或设立一家C2C网站,既不需要很多的资金,也可以尝试自己当老板,这是相当诱人且可行的。

(2)丰富大学生活。一些大学生在体会到在线购物的乐趣后,自然想到从买主变成卖主,有的甚至愿意少赚钱来经营自己的店铺,仅为体会自己当老板的乐趣、培养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这给原本时间充裕的大学生活注入了新鲜、活力和价值认同感。此外,开网店、办网站也让这些大学生结交了很多好朋友,不管是在“生意”上,还是生活中,都让他们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

(3)就业纽带与创业捷径。大学生网上开店使其在技能、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解决了书本知识和实际操作的衔接问题。在现阶段很多企业招聘时强调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就业纽带。开网店更是一条创业的捷径,它成本低,无需办理工商、税务等证照,加之淘宝网的继续免费政策,使得网店的成本更低。低成本、低市场准入门槛、高灵活的时间安排都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方便。

(4)熟悉并推动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在开店、办网站之前,对于涉足哪个行业,在什么载体上运行,大学生需要对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有深刻和专业的认识。此外,在网店日常运营过程中,店主必须对整个电子商务流程了如指掌、娴熟操作,如采购、定价、营销、物流、支付、售后和相应的管理,这也是很需要功力的。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毕业后将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或为电子商务经营者,或为电子商务消费者,不管是哪一类,都将为中国电子商务注入充沛的活力元素,进而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大学生网上开店的不足

在现阶段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网上开店既具有以上的好处,也表现出以下不足:

(1)时间与资金有限。经营一家网店需要很多时间和精力,容易和学习产生时间冲突,使得大学生在经营电子商务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外,多数大学生是靠自己的零花钱、生活费甚至奖学金来支撑自己的网店的,这显然较难支撑一个完整的商业行动,最为明显的是流动资金周转吃力,使得仅有的少量资金捆绑于库存中不得流转将大大束缚大学生的手脚。

(2)缺乏规范化管理模式。大学生开网店大多采取个体经营制,基本不雇佣员工,劳动量大,限制了店面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即使有一定数量的雇员,也往往因为分工粗糙造成谁有时间谁做和执行度不高的局面。缺乏专业化的分工与合作使得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电子商务优势很难体现,较多学生网店不能盈利的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3)受制于中国的电子商务环境。一方面,国人还普遍缺乏网络消费意识,电子商务没有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和接受;另一方面,信誉表示与证明困难,使得电子商务的交易双方彼此心存芥蒂,影响了交易效率的提高。此外,在行业选择上的个人偏好、载体选择上的不确定性、经营管理上的不科学性都影响着大学生网店的规范化水平,再加之货源的不稳定性、流动资金的缺乏、物流的低灵活度等操作性问题,大学生网店尚未步入规范化轨道。

四、大学生网上开店对电子商务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大学生网上开店的行为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以及电子商务教育、特别是其实验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作为一个横跨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型专业,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需要博览群书,对各个领域内的知识都要有所了解,形成自身广博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作为一个操作性强、新型模式层出不穷、应用为王的社会领域,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必须勇于实践和创新,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提高实际操作水平。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果不能灵活运用于实践,不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纵有满腹经纶也只能屈才度日。而网上开店的电子商务过程,大学生通过建设网站熟悉了技术平台构建,通过联络供应商掌握了谈判和合同签订流程,通过商品选择和定价领悟了营销原理,通过销售数据分析熟悉了网站推广的策略,促进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的融会贯通。从这个层面来讲,理论知识的学习是成功的奠基石,而实践能力的培养则是成功的助推器。

其次,应突出电子商务实验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实验教育时一方面要洞察需求,以市场需求和学生需求为目标制定实验教学计划。电子商务的市场格局每两三年便有较大的变动,市场需求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高,因此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案特别是其实验教学的计划设置应机动灵活,根据学生需求和市场需求制定一系列相应的策略和方案,并辅以相应的课程和师资调整策略。另一方面,应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内部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并着力推行市场化运行方案。应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学校与区域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商业、技术开发等合作;学校与学校之间加快试验平台和实习基地等信息的共享;学校内部各学院间进行不同行业和不同学科的优势资源互补,这对于电子商务这一综合性学科的发展将不无裨益。

最后,对于宏观电子商务教育来说,应重视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的实施。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仍处于偏重理论教育阶段,试验、实践、创新力度不够。不同于学术型人才和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电子商务专业应更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电子商务的很多理论、方法还不够健全和成熟,让学生投入实验实践、提出创新性创造性想法有助于专业的良性发展。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戴建明.现代商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4-6.

篇3

[关键词]网络课程;教学质量;问题;对策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人类的交流方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再局限于面对面的同步交流,通过网络媒介,人与人的交流实现了跨空间、跨时间的自由交流方式。这种利用网络来达到人与人交流的方式,为教育领域带来了一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即网络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日趋成熟,网络得到普及使用的背景下,随着我国“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实施,一种基于Web的现代远程开放式网络教育成为现今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几年随着自主研发的网络课程的不断应用,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网络课程教学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东北石油大学于2004年正式将网络课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其他高校网络课程开展情况的调研,发现现行的网络课程在教学质量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问题如下:

(一)网络课程建设方面的问题

虽然该校自2004年购入网络课程并开始开展网络教学,但是直到2006年购入网络教学平台开始,自建网络课程才开始发展。该校目前的网络课程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网络课程的建设多是因为政策驱动,所以大量网络课程的建设只重视页面的设计,忽略了网络课程本身是为教育存在的目的。该校自2006年到现在申报建设的网络课程已经超过百门,但通过验收合格的网络课程仅有32门,需要整改23门,只有12门真正可以用于教学,4门用于辅助教学。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如下:

1.开发者把网络课程的建设作为目的。为了响应国家“新世纪网络课程建设工程”的号召,各高校出台很多驱动政策来促进网络教学的发展。这些政策让一部分开发者认为网络课程是学校建设的需要,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课程信息化的需要。所以这部分开发者把网络课程当成政策性任务完成,没有把网络课程当成一种教育手段,这类课程虽然在技术上很成功,但教学效果不好,没有起到网络课程作为教学使用的基本作用。

2.开发者设计观念的误区。基于网络存在的网络课程应该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确定了网络课程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网络课程的内容应该为学提供信息上、技术上的支持。但是部分网络课程的开发者没有认识到网络教育这种新的教育模式特性,只是将传统教学的内容照搬到网上,这样的网络课程通常是PPT讲稿、讲课录像、教案这几部分简单组合并以Web为平台呈现出来。这样的网络课程没有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指导和组织,没有实现学生和老师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无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网络课程的教学效果的问题

自2004年该校将网络课程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后,于2006年出现停开课一年的现象。主要因为在这两年的教学实践中,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并不理想,网络课程几乎成为学生取得学分的工具。这种情况引发我们对如何保证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的思考。经过调研、走访、反思,于2006年该校购入了网络教学发展所必备的基础硬件以及教育平台Web CT系统,并在网络课程的管理方面,相继制订并出台了《东北石油大学多媒体授课及网络辅助教学管理办法》、《网络课程设计规范》、《网络课程管理办法》、《网络选修课工作流程》四项规定来规范网络课程。新设备、新技术、新规定的出台对网络教学的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仍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三)网络课程没有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

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方面欠缺相关标准,现行的质量评价标准都是基于实体教学制定的,不适合网络课程的评价。没有评定标准,就没有办法认定一门网络课程的优劣。网络课程拥有开放性、交互性、公平性的课程性质决定了生源的质量参差不起,学生背景、学习环境差异较大,成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弊端。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没有严格的质量监控措施和有效的质量评价体系,网络课程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前途难以保证。构建网络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己经成为当前网络课程所面临的迫切任务。

二、提高网络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

(一)建设方面的解决对策

1.改变观念,提高对网络教学的认识。网络课程是网络教学的具体实现,作为网络课程的制作者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要认识到网络课程不是一项政策性工程,而是一种教育手段。教育就是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更好、更快得到知识才是网络课程的目的。应该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学习网络教育的先进理念,与网络教育发展优秀的院校交流网络教育经验。转变观念,提高对网络教学的认识,使网络课程变得有针对性、目的性。

2.开发者设计观念的转变。要强化网络课程开发者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组织学习与网络课程相关的规章制度、设计规范。聘请有经验的网络课程开发者传授制作网络课程的经验、理念。

3.重新定位教师角色。转变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把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角地位让给学生,实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理念。把原来单向灌输、填鸭教学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合作交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教学效果的解决对策

网络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除了教师在网络课程开发上的问题,还有部分原因是对学生学习的监管不力,导致一部分学生以得到学分为目的而学习网络课程的错误概念,针对该问题有以下建议:

1.建议增加一些基本模块。除现有的基础学习模块外,建议增加包括与网络课程学习直接有关的练习题、答疑系统、课程学习讨论系统、作业提交与管理系统和在线考试系统。网络课程应有丰富、完整的题库内容,用于学后练习、自测和评价。同时增加用户浏览日志,方便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

2.建议对教师和学生做一些必要的约束,具体如下:

(1)教师在上课之前,需要编写或修订网络课程教学大纲,公布教学安排和授课计划,并做好其他开课前准备工作。这为学生学习做一个方向性的指导,让刚刚接触这门课程的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有一个方向性的认识。

(2)网络课程第一次开课时安排师生见面会。在见面会上教师向学生介绍课程简要内容、网络平台使用办法、学生上机安排等注意事项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网络课程可能遇到的技术性困难。

(3)教师应及时对学生网上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4)教师应在每周固定时间内,在互动交流的系统上对学生进行实时答疑。答疑时间要相对固定,时间如有变化应提前三天向学生公布,保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5)教师定期在网上布置作业,作业应有适当的难度,并适合网上提交。

(6)教师在课程结束前,应提前在网上通知在线考试时间,以在线考核成绩作为学生的学习成绩。

(7)学生以上网自学为主,时间自定,但每周上机课时应不少于一定学时。

(8)学生可在“答疑系统”中对老师提出问题,在学习期间,累计提出问题不应少于一定次数。

(9)于每周固定时间,与任课教师在互动交流的系统上进行实时答疑。

(10)学生应完成规定作业量及规定实验量,完成自测和测验题;同时保证一定的正确率,从而获得考试资格。

(11)学生最终成绩评定应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日常测试及最终考试成绩,不能单一以最终考试成绩为评价方法。

(三)网络课程质量评价标准问题的对策

我国网络课程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没有详尽的网络课程评价标准。在国外有三个比较有价值的评价标准《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在线学习的认证标准),《A Framework for Pedagogical Evaluation of Virtual Learning Environments》(虚拟学习环境的教育评价框架),《Quality On The Line》(在线学习质量)。

通过借鉴国外的标准并结合国内网络课程实际情况,制定适应网络教育的评价标准。新标准要注重网络课程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分析、设计教学活动时注意情境创设,强调“情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强调“协作学习”,要注重协作学习环境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应尽量加入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在疑难的知识点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展现其内涵,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网络课程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革命带来的新生事物,通过网络媒介做到教师与学生间的对话。这种利用网络来完成教学过程的新的教育方式,其根本目的仍在于提高教学质量。只有不断提高网络课程的教学质量,网络课程这种新兴的教育手段才会发展,才会展现出它在教育中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岗,吴杉. 从计算机网络课程开发谈

教学体会[J].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8,4(3):7-9.

[2]王炜奇.关于高校网络课程建设现状与

问题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9,25 (16):

154-155.

[3]向岚,钟彩.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研究[J].

计算机应用教学研究,2009:123-124.

[4]郭文占. 网络课程中的学生学习质量

监控策略的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09,(19):161-162.

[5]崔德友,刘杰. 当前网络课程建设存在

的问题及建议[J]. 职大学报,2009,(3):

136,129.

篇4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问题;建议

前言

目前,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文章尽管数量很多,但以远程教育教学模式整体为研究对象的不多,所以难免带有一定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基于“问题意识”,试图提出一定改进和完善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对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一、质量保证体系和质量保证标准

1.1问题

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试点的启动和奥鹏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成效也十分显著。然而关于试点过程中的教学质量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质疑”,远程教育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作为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试点的68所高校,在进行远程远程教育教学的初期,对自己网络学院的定位就不明确,各高校在校外设立的学习中心,条件也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各不相同,致使远程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

1.2建议

(1)课程设置:①发展电子学习课程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发要与院校的整体战略目标和质量提升相统一;②电子学习课程要对课程学习对象有明确的了解和界定,必须考虑学习群体的特征;③要培养称职的设计、管理、运行、评估人员,包括课程管理者、教材编辑、导学教师、技术指导者和质量管理人;④要为学习者预先提供有关学习电子学习课程的相关信息,要他们了解电子学习的特点,为进入电子学习的学习状态做准备。

(2)教学方法:①电子学习课程目标符合相关的专业教学方法的目标;②电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应体现在课程中;③课程结构应容纳多样化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方式;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电子学习课程的主要特征,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促进;⑤电子学习课程内容与课程大纲和测评体系相统一;⑥对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使用第三者内容等方面设定基本原则,要明确最低标准;⑦对教材定期审定,以确保它们能够始终符合课程目标和标准要求;⑧对学生作业要及时反馈,对学生问题要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⑨学习目标、学生作业和学生测评的关系应遵循一种连贯性,形成统一的框架结构;⑩测评的依据是相应的专业标准,要对实现目标有效力。

(3)基金筹划:①在发展电子学习的过程中,院校提供的资源(包括资金、软件与硬件)应符合课程设计的目标;②课程的运作、发展与资金应把握一种平衡,特别是对课程中包含的电子学习比率要做到合情合理。

(4)技术设施:①选择技术应注重技术对教学法的实用性,要从学习者和教学人员两个方面考虑;②设计电子学习应有信息技术策略,对近期使用的技术要加以描述,同时对维修和未来技术发展要有所考虑;③对技术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要给予控制,要有文字记录。软硬件服务防议要到位,从而保证运行的可靠度;④电子学习传输要采纳从最佳实践中总结的建议,充分重视科学性和可用性;⑤采用的技术应保证对内容和未来的再利用,要支持内容与信息的可持续研发。

(5)组织结构:①院校能够通过现有运行的必要基础设施支持课程提供;②院校能够对参与设计和管理课程人员的能力进行开发,并发展相应人员进修策略,特别是要重视那些参与电子学习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培养;③院校制定的有关实施电子学习课程的工作程序要非常明确,以便使所有参与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一目了然;④院校要对一门课程进行连续的质量评估,以便使课程得到改进;⑤院校要重视学员的投诉,特别是对学员提出的有关电子学习课程中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

二、教学过程监控

2.1问题

目前,远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学员们关心最多的往往是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而对学习过程质量如何并不在意。笔者认为,对成人在职教育,终结性考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因为远程学习者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质量控制上不能简单采用传统教育中以终端结果为准的办法,应当把过程质量和课程终考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向过程质量倾刹。

2.2建议

(1)入学测试: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虽然属于开放教育范畴,但它却不同于自学考试等形式,入学测试是必要的。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高校为了广揽生源,从中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以“开放”为由,放松了入学测试环节,使入学测试完全流于形式。远程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它的最大优势是学习过程中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从现在参加成人远程教育教学的学习者看,很大一部分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并不理解,始终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也比较缺乏,对远程教育教学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适应。因此,加强学前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前教育和培训,让有意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对象明确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基本学习程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有关网络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然后进行相应内容的考试。考试过程严格把关,不放松要求,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网络学院学习。

(2)改进、完善在线作业系统: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国网络课程的大部分在线作业系统还是停留多为基于某门课程的形式,实现的功能大多是单项选择题的在线作答与提交。现有的可以跨学科的在线作业系统并不成熟,使用功能也十分有限。

(3)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作业评价应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主体得到尊重,使学生更多地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WebAssign中,学生的一份作业可以多次提交。教师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反馈意见;学生也能从教师的反馈中,感受到教师的激励和希望,这有益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心自身的学业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

(4)提高形成性考核分值比例: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学过程至关重要。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建议形成性考核成绩作如下调整:平时作业20%,参加课程学习讨论5%,学习笔记5%,实践活动10%(包括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应用课程理论解决问题方案,小论文等),这样形成性考试成绩在终结性成绩中可以占到40%,以后可以逐步提高到50%。

三、网上学习效率

3.1问题

(1)学习时间利用率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学员上网条件一般都能保证,但学习者在上网的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能够做到有效学习?!他们经常是一边观看网络课程一边聊天,网络课程的讲授有时成了他们聊天、看小说或打游戏的背景声音,娱乐成了主题,学习却成了“见缝插针”或“走马观花”的事。

(2)学习资源利用率低:在远程远程教育教学中,学习资源主要指网络学院(或其它机构)提供的网络课程(课件)、教学服务信息、课程练习、教学大纲、学习进度指导、BBS,E-mail信息、其他Internet资源等。看似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魅力”似乎没有发挥作用,学习者对这些资源并不感兴趣,所以许多资源还是被白白地浪费。

(3)学习成效低:许多学员只为能够轻松拿到文凭才参加远程学历教育,学习目标低、缺乏学习动力。他们不会主动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关心的只是网上的期末考试复习题或模拟试题。

(4)自我评价低参加远程教育的在职学员,一般对自己的学习评价都不高。他们对自己目前学习的方式、所处环境和学习现状并不满意,认为这种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从来就没有高要求。

3.2建议

(1)学习者方面:①从学习者来源即生源方面严格把关。远程远程教育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求学者的教育形式。学习基础较低,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习者,仍然需要采用以传统面授为主,辅之以网络学习的形式;②强化学习动机,确立科学学习观。心理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是引导学生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前提。在心理准备阶段,让学员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在思想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撰写学习心得,转变学习观念;在技术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测试,要求人人过关;③多方引导、全员指导、全程督导。多方引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引导,引导的内容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着重从远程教育教学的优势进行引导;全员指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主要包括技术指导和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全程督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督导;④培养学习者学习策略。远程教育教学机构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习者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学习者自身也要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2)学习环境方面:①设计探索性学习环境,基于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观念,它强调“把学习过程放置于有典型意义、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理解和掌握内含在问题中的知识点,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②建立答疑辅导与防作学习环境,现代网络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缺乏学生之间的防作气氛,致使教师不能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也不能获得调整教学方案的信息反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BBS系统进行非实时交互;通过聊天室的文字、语言实现在线实时交互;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求助专题解答,进行异步交互。

四、校企结合,开展职业教育和实训教育

4.1问题

去年引发学者争论的“成人教育偏离本义面临转型之痛”,在远程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在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启动时就明确提出:“在试点阶段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同时举办少量的成人本、专课的学历教育,以及研究生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然而,现在我们的远程教育教学,绝大多数网络学院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始终存在着一种过于注重学历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培训的现象,与企业合作越来越少。

4.2建议

在远程教育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中,校企合作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实际的一种办学模式。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模式有:①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情况,向远程教育学院提出订单,并与学院签订培养防议。学院根据培养防议从社会上组织生源进行培养。学员学成后,主要协议单位就业;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一起指导和培养学生。这种校企合作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有针对性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③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防议,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把整个培养过程分为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流程。培养完成后,学生最终还是进入防议企业或同类企业工作;④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降低了远程教育的教学成本,又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使学校、学生、企业以及政府都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东.开放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G].外国教育资料,2005,(2).

篇5

    中药学教学改革设想与建议

    当今教育的先进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特别在高等教育中,尤其应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5]。针对目前中药学教学所存在的普遍问题,建议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入实践教学、案例教学和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尝试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可利用中药标本陈列室、教学实验中心及中药种植园等与中药学密切相关的教学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如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陈列室含有中药材标本展厅、传统精制中药饮片及名特优新中成药展厅,还有液体浸制中药鲜活标本立柱长廊,以及历年野外采集的安徽、云南、江浙沪等地区常见中药蜡叶标本;校博物馆的中药方剂馆展有各种出土药物、方书、盛药器皿及其相关的文物;校园内的“百草园”是上海地区最大的药用植物园,占地上万平方米,种植各类中草药植物300余种;教学实验中心具有指导学生开展中药标本制作的实验条件和能力。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可安排一定的课时,带领学生在这些基地展开实践教学。引入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可挑选学生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常见病证,例如感冒、喘证、便秘、腹泻、失眠、疼痛、水肿、积聚、消渴、虚劳等,由教师建立这些病证的案例库,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临床案例,检索、归纳、选择、交流最佳药物,组织学生开展这些病证临证选药的资料检索、小组讨论、知识总结。案例教学可分别安排在开学、期中、期末。开学的案例教学主要是为了引发学生学习中药学的兴趣,并让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模式;期中的案例教学是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期末的案例教学是为了对中药学的知识作一系统总结。提倡自学和网络教学自学与网络教学是“实地现场教学”模式强有力的补充。可将课程中较为次要和简单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学或参与网络教学,教师布置自学要求和思考题,同时依托课程中心和网络课件引导学生自学。我院目前已逐步完善了中药学网络课件,并将网络课件与大学课程中心平台整合,不仅设置了师生互动BBS平台、每章复习自测题、病案分析题等板块,还上传了教学课件和习题等教学资源。每位学生在每章学习之后可利用网络课件进行选择题和问答题的自测;学习主动、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尝试网络课件中的病案分析模块。对于安排学生自学的内容,教师定期登录网络课件BBS与学生开展交流答疑,并鼓励学生在BBS上与他人分享自习所得的中药病案或中药知识。这一方式可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已初步取得一定的成效。优化教学设计根据中药学学科特点及教学课时的实际情况,可从整体上将教学分为讲授教学、实践教学、案例教学、自学和网络教学。将总学时的60%用于讲授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挑选重点章节的重点药物在课堂上进行精讲,其余药物作一般讲解;10%用于实践教学,安排参观中药标本室、博物馆、种植园等;20%用于案例教学,以学生讨论探索为主;10%用于自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情况在课外参加中药学网络教学。实行多元评价建议将学生总成绩评定改为期末笔试成绩占70%,案例教学评分占30%。案例教学评价方法: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每组8人左右,由学生自行选出组长、副组长各1人,组织全体组员在课外进行小组讨论活动;讨论每个病案的病因病机、用药及用量、用药理由,每组推举1人在全班交流汇报;评分由组内评分和教师评分各占50%组成,组内评分由组长和副组长对组员进行评分,教师评分由教师对每组整体汇报情况进行打分。评分标准的组成为:检索资料25%、表达能力25%、分析能力25%、团队精神25%。

    信息反馈及展望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通过对2010级中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收回的114份问卷后发现:学生中77.2%认为有选择性地挑选典型药物精讲是最佳授课方式;89.5%认为观摩博物馆中药标本及百草园植物对于中药学学习有帮助;71.9%赞同课外以网络教学作为教学辅助;75.4%认为网络课件上的复习自测题对学习中药学有帮助;88.6%认为多元评价适合中药学的成绩评定;93.0%认为案例讨论适合中药学教学,且对于中药学知识的记忆理解有帮助;95.6%认为案例讨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具有复习作用,案例讨论不仅有助于今后方剂学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中医思维能力。可见,上述教学改革设想与建议得到了绝大多学生的认可。尽管中药学的主体内容相对稳定,仍然以传统药学知识为主,但中药学的教学方法却需要与时俱进。经过调研及初步的教学尝试,证明这样的改革可改变中药学往常重考点、轻能力的单一评价方式,营造师生互动的授课气氛;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开发学生的中医思辨能力。随着时代的进步,将来一定会有更多的新生教学思想与方法可被中药学教学所利用,只要教师能秉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更新教学知识,积极探索教学改革,中药学的教学效果必将越来越好。

篇6

1.1问题

普通高校网络远程教育试点的启动和奥鹏中心的成立,推动了我国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突飞猛进,成效也十分显著。然而关于试点过程中的教学质量问题,从一开始就受到社会方方面面的“质疑”,远程教育在教学质量上存在着严重问题。作为开展远程教育教学试点的68所高校,在进行远程远程教育教学的初期,对自己网络学院的定位就不明确,各高校在校外设立的学习中心,条件也参差不齐,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质量保证体系各不相同,致使远程教育教学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证。

1.2建议

(1)课程设置:①发展电子学习课程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课程开发要与院校的整体战略目标和质量提升相统一;②电子学习课程要对课程学习对象有明确的了解和界定,必须考虑学习群体的特征;③要培养称职的设计、管理、运行、评估人员,包括课程管理者、教材编辑、导学教师、技术指导者和质量管理人;④要为学习者预先提供有关学习电子学习课程的相关信息,要他们了解电子学习的特点,为进入电子学习的学习状态做准备。

(2)教学方法:①电子学习课程目标符合相关的专业教学方法的目标;②电子学习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应体现在课程中;③课程结构应容纳多样化学习方法和多种教学方式;④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电子学习课程的主要特征,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加以促进;⑤电子学习课程内容与课程大纲和测评体系相统一;⑥对课程开发与设计以及使用第三者内容等方面设定基本原则,要明确最低标准;⑦对教材定期审定,以确保它们能够始终符合课程目标和标准要求;⑧对学生作业要及时反馈,对学生问题要及时提出建设性意见;⑨学习目标、学生作业和学生测评的关系应遵循一种连贯性,形成统一的框架结构;⑩测评的依据是相应的专业标准,要对实现目标有效力。

(3)基金筹划:①在发展电子学习的过程中,院校提供的资源(包括资金、软件与硬件)应符合课程设计的目标;②课程的运作、发展与资金应把握一种平衡,特别是对课程中包含的电子学习比率要做到合情合理。

(4)技术设施:①选择技术应注重技术对教学法的实用性,要从学习者和教学人员两个方面考虑;②设计电子学习应有信息技术策略,对近期使用的技术要加以描述,同时对维修和未来技术发展要有所考虑;③对技术传输系统的可靠性要给予控制,要有文字记录。软硬件服务防议要到位,从而保证运行的可靠度;④电子学习传输要采纳从最佳实践中总结的建议,充分重视科学性和可用性;⑤采用的技术应保证对内容和未来的再利用,要支持内容与信息的可持续研发。

(5)组织结构:①院校能够通过现有运行的必要基础设施支持课程提供;②院校能够对参与设计和管理课程人员的能力进行开发,并发展相应人员进修策略,特别是要重视那些参与电子学习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培养;③院校制定的有关实施电子学习课程的工作程序要非常明确,以便使所有参与者对自己的工作职责一目了然;④院校要对一门课程进行连续的质量评估,以便使课程得到改进;⑤院校要重视学员的投诉,特别是对学员提出的有关电子学习课程中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

2教学过程监控

2.1问题

目前,远程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是学员们关心最多的往往是课程的终结性考试,而对学习过程质量如何并不在意。笔者认为,对成人在职教育,终结性考试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教学过程。因为远程学习者与普通高校学生有着很大差异,因而在质量控制上不能简单采用传统教育中以终端结果为准的办法,应当把过程质量和课程终考结合起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向过程质量倾刹。

2.2建议

(1)入学测试:成人远程教育教学虽然属于开放教育范畴,但它却不同于自学考试等形式,入学测试是必要的。可能由于利益的驱使,部分高校为了广揽生源,从中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以“开放”为由,放松了入学测试环节,使入学测试完全流于形式。远程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相比,它的最大优势是学习过程中有计算机网络技术支持。从现在参加成人远程教育教学的学习者看,很大一部分对远程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并不理解,始终摆脱不了传统教育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法;计算机操作技能和网络知识也比较缺乏,对远程教育教学很长一段时间并不适应。因此,加强学前教育和培训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前教育和培训,让有意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对象明确远程教育教学的特点、优势和基本学习程序,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有关网络知识以及学习方法,然后进行相应内容的考试。考试过程严格把关,不放松要求,只有成绩合格者,才能进入网络学院学习。

(2)改进、完善在线作业系统:通过作业,教师可以检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我国网络课程的大部分在线作业系统还是停留多为基于某门课程的形式,实现的功能大多是单项选择题的在线作答与提交。现有的可以跨学科的在线作业系统并不成熟,使用功能也十分有限。

(3)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作业评价应体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让学生主体得到尊重,使学生更多地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在WebAssign中,学生的一份作业可以多次提交。教师从这一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一定的反馈意见;学生也能从教师的反馈中,感受到教师的激励和希望,这有益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通过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关心自身的学业提高、进一步发展自己的潜能。

(4)提高形成性考核分值比例:远程教育教学质量如何,教学过程至关重要。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建议形成性考核成绩作如下调整:平时作业20%,参加课程学习讨论5%,学习笔记5%,实践活动10%(包括调查报告,心得体会,应用课程理论解决问题方案,小论文等),这样形成性考试成绩在终结性成绩中可以占到40%,以后可以逐步提高到50%。

3网上学习效率

3.1问题

(1)学习时间利用率低: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网络学员上网条件一般都能保证,但学习者在上网的这段时间里又有多少能够做到有效学习?!他们经常是一边观看网络课程一边聊天,网络课程的讲授有时成了他们聊天、看小说或打游戏的背景声音,娱乐成了主题,学习却成了“见缝插针”或“走马观花”的事。

(2)学习资源利用率低:在远程远程教育教学中,学习资源主要指网络学院(或其它机构)提供的网络课程(课件)、教学服务信息、课程练习、教学大纲、学习进度指导、BBS,E-mail信息、其他Internet资源等。看似内容非常丰富、形式多种多样,但它们的“魅力”似乎没有发挥作用,学习者对这些资源并不感兴趣,所以许多资源还是被白白地浪费。

(3)学习成效低:许多学员只为能够轻松拿到文凭才参加远程学历教育,学习目标低、缺乏学习动力。他们不会主动地充分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去认真系统地学习,关心的只是网上的期末考试复习题或模拟试题。

(4)自我评价低参加远程教育的在职学员,一般对自己的学习评价都不高。他们对自己目前学习的方式、所处环境和学习现状并不满意,认为这种选择是不得已而为之;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质量从来就没有高要求。

3.2建议

(1)学习者方面:①从学习者来源即生源方面严格把关。远程远程教育教学并不是适合所有求学者的教育形式。学习基础较低,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学能力较差的学习者,仍然需要采用以传统面授为主,辅之以网络学习的形式;②强化学习动机,确立科学学习观。心理准备、思想准备、技术准备,是引导学生参加远程教育教学的前提。在心理准备阶段,让学员了解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在思想准备阶段,要求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撰写学习心得,转变学习观念;在技术准备阶段,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网络技术培训,在培训的基础上测试,要求人人过关;③多方引导、全员指导、全程督导。多方引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引导,引导的内容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着重从远程教育教学的优势进行引导;全员指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主要包括技术指导和学习指导两个方面;全程督导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对学生上网学习进行督导;④培养学习者学习策略。远程教育教学机构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习者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学习者自身也要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我监控和自我管理能力,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

(2)学习环境方面:①设计探索性学习环境,基于问题的探索性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观念,它强调“把学习过程放置于有典型意义、综合运用知识的情景中”。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理解和掌握内含在问题中的知识点,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形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种学习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②建立答疑辅导与防作学习环境,现代网络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信息反馈,缺乏学生之间的防作气氛,致使教师不能对学习过程、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监控,也不能获得调整教学方案的信息反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BBS系统进行非实时交互;通过聊天室的文字、语言实现在线实时交互;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求助专题解答,进行异步交互。

4校企结合,开展职业教育和实训教育

4.1问题

去年引发学者争论的“成人教育偏离本义面临转型之痛”,在远程教育领域引起强烈反响。教育部在普通高校现代远程教育启动时就明确提出:“在试点阶段以非学历教育为主,同时举办少量的成人本、专课的学历教育,以及研究生专业学位的非学历教育”。然而,现在我们的远程教育教学,绝大多数网络学院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始终存在着一种过于注重学历教育而忽视职业技能培训的现象,与企业合作越来越少。

4.2建议

在远程教育多元化的办学模式中,校企合作应该是最主要也是最实际的一种办学模式。继续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合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方面的一线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形式。校企合作办学的具体模式有:①订单式培养模式,是指用人单位根据企业自身需求情况,向远程教育学院提出订单,并与学院签订培养防议。学院根据培养防议从社会上组织生源进行培养。学员学成后,主要协议单位就业;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制订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一起指导和培养学生。这种校企合作培养方式有利于培养有针对性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技术和管理人才;③工学交替式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签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防议,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把整个培养过程分为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以便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熟悉和掌握不同岗位的技能和流程。培养完成后,学生最终还是进入防议企业或同类企业工作;④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既降低了远程教育的教学成本,又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使学校、学生、企业以及政府都满意。

参考文献

[1]陈东.开放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文.建构主义学习的评价[G].外国教育资料,2005,(2).

[3]贺丹丹、丁兴富.美国远程教育指导原则及对我国网院的适用性分析[J].远程教育,2005,(5).

[4]杨清珍.美国远程教育及其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3).

[5]李嘉岭.远程教育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J].现代远程教育,2006,(2).

摘要:近年来,由于规模的迅速膨胀和经验的相对不足,致使现代远程教育问题林立、质量难保、社会信誉下降。面对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作为教育工作,只有敢于正视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认真全面地分析这些问题,找出原因、研究对策并提出合理化建议,才会使现代远程教育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当前远程教育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结合目前社会上的需求、远程教育教学机构的实际,提出一定的改进措施和进一步完善的建议。

篇7

[关键词]网络课程; 分层抽样; 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因子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51.217

1 引 言

大学生是网络课程的主要使用者,在当今“用技术支持学习”的潮流趋势下,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迅速发展,教育生态也在向开放性转型。很多高校都投入大量财力、人力用于网络教学建设,争相打造优秀网络课程。然而真正有效利用率如何还未知,且大量涌出的网络课程质量也参差不齐,网络课程建设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目前也有很多研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中所说的无序化管理和重复性建设等,中指出网络课程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大部分仍沿用传统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中提出的学习资源匮乏、个体化差异等。但对于课程的满意度和如何提高网络课程教学缺少具体意见。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网络课程使用效果,我们从其使用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两个方面展开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以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本文以武汉市高校调查数据为基础。学校的选取运用分层抽样法,按“985”“211”和普通高校分类进行1∶3∶4的比例抽取了8所高校,然后制作带有校名的球随机抽取具体学校,共发放800份问卷,回收780份,其中有效问卷732份。

2 调查分析

2.1 网络课程的使用现状分析

网络课程宣传和使用情况分布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不同学校学生对网络课程的了解、使用情况不同。经常使用网络课程的人占极少数,大多数人都是知晓却并没有使用,所以网络教育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2.2 不同专业网络课程使用满意度分析

不同专业对网络课程的满意度也体现了网络课程在该专业设置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对专业及打分的数据进行了交叉分析,卡方检验p值小于0.001,说明不同专业满意度有显著差异。

从具体打分情况来看,文史类中,51.8%使用网络课程的学生得分在80分以上,说明目前网络课程在文史类较为优质,除此之外,经济类、法学类得分为80分以上的比例为42.7%和41.7%。相比较而言,数理类得分为优秀的仅为23.7%,而工学类为27.8%。总地来看,文科得分普遍比理科高。

2.3 影响网络课程使用因素分析

为更好了解大学生对于网络平台使用时会考虑的影响因素,我们搜集并拟定了多条网络课程建议以供打分,其中赞同度由1~4依次递增。

利用SPSS 19.0软件对网络课程建设数据进行KMO和BARTLATTz验,其中KMO值为0.926>0.9,从Bartlett检验来看其p值显著小于0.001,说明适合做因子分析。

(1)因子的提取

解释总方差如表1所示,由特征值大于0.8可以从9个变量里提出三个潜在因子。

(2)潜在因子解释

第一个因子在交流答疑上载荷为0.578,课件下载为0.624,增加离线为0.649,以及纳入教学体系为0.701,主要是反映课下可以学习的建议,故可以看成是离线学习因子。

第二个因子主要在延伸读物及课程推荐上载荷较高,分别为0.641及0.703,反映除了自己目前所学,也很愿意接受其他好的课程进行深度研究,因此可以看成是延伸学习因子。

第三个因子在奖惩措施、个人在线笔记和承认学分上载荷都很高,均超过了0.5,这部分均是采取某种措施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反映学生的学习热情可能不高,需要措施来监督,故可以看为监督学习因子。见表2。

3 结论与建议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网络课程在学生中的使用率极低,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网络课程自身的缺陷,课程质量各有差异,如文科类课程较为优质,但理科类打分普遍较低,亟须改进。另外,70%以上的同学觉得在碰到不懂的地方时不能及时反馈并得到解决;其二,各高校对于网络课程的宣传力度不够,甚至很多老师都没有使用过网络课程。由此提出如下建议。

(1)加大网络课程宣传力度。鉴于很多大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兴趣和需求,但缺少引导,学校应该加大对网络课程的宣传并给予学生一些选课指导,为学生提供一些好的课程建议。

(2)文科类课程因其本身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而满意度较高,理科类因其本身的难度较高而有较大争议,因此理科课程应该在丰富网上资源的同时,优化资源,提高课程的精度,并注重反馈。

(3)可以设立“离线学习、延伸学习、监督学习”三个模块供学生自主选择。针对学习效率较低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缺乏自制力,可设计一些监督机制,如打卡和计时等;并针对反馈不及时和不能因材施教的弊端,建议增加交流直播间,提供“面对面式”的交流教学。

作为新型的教学方式,想要获得一定的市场,需要具有自己的特色,以更好地达到学校的需求,真正对学生的学习有帮助作用。

篇8

关键词:辅助教学;网络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技术在教育改革中发挥的作用愈加重要,如何利用现有的校园网络环境,研究、开发与课堂教学相匹配、互为补充的网络辅助教学,构建“传统课堂+网络辅助教学”的新型教学模式被提上日程,同时也不失为一种适应任职教育发展需要的有益尝试。

网络辅助强调网络仅仅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工具,对教学主体起辅助作用,并非以网络为主,这区别于通过互联网运行以网络为主体教学方式的远程教育。网络辅助教学模式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集合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贴合现阶段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以传统课堂教学为主导,依靠网络技术和资源辅助教学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一、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应用现状

军队院校以“军队院校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为基本建设平台,先后开发了多门网络课程,但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并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从对教员和学员的调查反馈信息中,归纳出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网络辅助教学还未真正走入课堂

目前课堂教学仍是以传统课堂讲授为主,网络辅助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还未真正融入课堂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多数教员热情不高,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

(二)自主学习意识不足

网络课程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让学员结合传统课堂教学来参与课程学习,以期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从使用的情况来看,许多学员根本不知道有这样的平台存在,使得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学员学习热情不高

目前大部分的网络课程都以静态方式展现,其组织方式也是线性的,缺乏对不同课程,不同学习群体,不同知识层次学员的针对性,缺少和部队任职的相关案例,这种现状使学员在解决案例的过程中,无法完成知识的再次建构,影响了学员自主学习的兴趣。

二、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改革

在制作及使用《计算机实用技术》网络课程过程中,根据计算机课程的学科特点采用了新的手段和工具,并结合了有效的课程组织与教学管理,融合了网络教学、课堂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从多角度优化了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式,从而提高了学员的学习效果。针对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我们从课堂内和课堂外两方面的应用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从课堂内授课来说,主要措施如下:

(一)传统教学为主,网络课程为辅

《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安排的全部学时依然通过传统的面对面授课方式完成,而课程内容等相关资料,包括课程简介、教学方法、教学目的等,同时还有讲授教材、电子教案、交互练习等模块通过网络进行扩展和补充。在设计本门网络课程中采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课堂教学同步实施,每个知识单元教员均从提出“任务”开始,针对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操作和结果,学员在完成课堂规定的教学任务后,可以利用网络课程中可视的、生动的课程资源,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自主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对知识点进行处理和消化。

(二)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设计理念,自主开发与学习齐头并进

我们采取在授课过程中让学员使用网络课程的相关模块,通过这种辅助教学模式让学员来体验、评定各个模块的使用效果,并形成进一步完善修改的建议,让学员介入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流程,很好地克服网络课程建设中存在的学习者缺失问题,从而使网络课程的建设过程既是一个设计、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辅助教学的过程。

(三)课堂有针对性的交互演练增强了人—机互动的效果

教学过程没有交互,就失去了灵魂,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同样如此。考虑到传统课堂中学员除完成本堂课完成的任务练习后,需要通过相关的任务操作来加强知识点的学习和记忆,我们在制作《计算机实用技术》网络课程中选用Captivate软件来设计交互演练及操作示范模块,学员在完成本堂课要求的任务后,通过这两个模块能对知识点进行练习、实践等交互操作,使学员从被动的接受新知识,转换为主动的构建知识体系,这种人—机互动模式很受学员欢迎,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传统课堂教学外,使用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还主要体现在学员的课堂外自主学习方面,考虑到学员的自律性等原因,教员在论坛讨论、作业提交及测试方面积极参与其中,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1.有教员参与的互动与交流

通过网络课程辅助教学平台,学员可以随时在相关网络课程中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利用“自主讨论”、“助学资料”、“操作示范”等交互模块实时或者非实时地与教员及学员进行交流、讨论、解决问题,教员根据教学进程,适时讨论主题,将学员的优秀帖子设为“精华帖”予以肯定,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凡是有教员参与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讨论主题,学员跟帖的热情都很高,教学效果显著。

2.教员适度的引导和控制,保证网络辅助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

调查显示,超过6成的学员认为教员对网络教学过程的引导和控制非常重要,他们希望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始终感觉到教员的存在。我们在《计算机实用技术》课程中引入网络课程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时,每一名学员都以“实名制”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测试,教员通过作业提交情况及学员累计在线时间,来监督学员学习情况,达到教员在网络平台的管、教、学的统一。在结合网络课程完成教学任务时,每一阶段都确定该阶段的学习目标,并利用教学公告及时提醒学员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对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员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对未能按时完成任务的学员及时督促,决不放任自流。

3.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网络课程使用效率的提高离不开完善的开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目前我校已经形成支撑和保障网络课程建设及应用有序发展的制度环境,集中表现为:有良好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明确;具有科学、合理、有效的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所有这些都为网络课程辅助教学模式的推广及应用提供了相应的保障。

三、改进和建议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分别从学校、教员和学员几个方面提出建议:

(一)加强宣传、培训,不断完善网络课程辅助教学的机制体制

首先从学校层面要高度认识网络课程辅助式教学的重要性,这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倡导所有教员必须思考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同时针对教员在网络课程制作方面的误区加强培训力度。

(二)引导教员开发内容表现形式丰富、交互性强的网络课程

教员设计、制作网络课程时要充分考虑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科内容的重点、难点采用有关动画、视频及交互操作等生动形象的表现形式,教员要充分了解新的信息技术,开发出高质量的课程。

(三)引导学员科学、高效地使用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学习对学员的自主性和自律性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这就需要相关课程的教员在日常教学、网站设置方面,加强对学员的引导和监督,引导学员科学、高效地使用网络课程。

参考文献

[1]周红春.高校现代化教学资源建设及应用的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0,(6).

[2]霍晓婷.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的尝试[J]. 现代教育,2012,(5).

篇9

【关键词】网络 学习方式 体育舞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76-02

体育课程改革中提出了“三维健康观”和“五个学习领域”目标,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即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全面发展,非常契合素质教育的课程理念。当前学生体质持续下降,“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遇到难落实的问题,深化体育课程改革,狠抓落实,是改革的突破口,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至关重要。

体育舞蹈融音乐、体育、艺术于一体,具有健身、健心和社会适应的锻炼价值,还具有陶冶情操、超越极限、发挥创意、观赏演技、促进交往的特殊功能,是大学生们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每周一次,对于风格各异,音乐特点突出,动作多变复杂的体育舞蹈项目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在不能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怎样能把体育舞蹈课程上得更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充分把网络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尝试新型教学模式,探索教学新方法。本文阐述利用课外时间构建网络平台,设计合理的网络教学课程,进行网络交流,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提高上课质量,建立新型的多样性的体育舞蹈课程。

一、建构师生网络平台

(一)了解学生学习动机

首先当前大学的公共体育课程采用自愿选课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学校提供的课程进行初步的了解,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这样的形式使得选进课程的学生是热爱本项运动的,是带着求知的目的。学习的动机往往会决定学习态度,认真求实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一定的学习成果。

(二)建立师生网络平台

当前社会是个信息时代,网络几乎覆盖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WIFI已经成了许多场所必备“福利”,通过它我们接受了很多知识,也减少了很多弯路,随时查询信息。所以要充分利用这样一个信息知识传输纽带,使得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现在最为通用和流行的联络交流手段就是QQ群和微信群,在选课的初期就与学生建立起方便的联络方式,并说明用途,使学生在上课初期就养成关注班级群信息的习惯,为以后传达知识和交流问题做好铺垫。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与网络教学相结合

(一)课前“预热”

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背景”,包括学习方法、领悟能力、音乐感觉等,甚至一个班级中会出现有基础和没基础两级分化严重的情况,课前的“预热”既是给学生建立起初步的学习表象,对上课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又是为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的课前辅导。比如体育舞蹈中基本胯部练习,有“8”字胯、左右转胯、提胯等基本动作,单单通过课堂的短时间的教学是不能把它学透的,课前的小视频、小图解以及文字的讲解都能帮助学生对上课内容初步认知,对课上教学起到辅助作用。

(二)课后查缺补漏

课后的学习其实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通过课堂学习中发现的普遍问题,可以制作相关教学录像,再次进行慢动作讲解,重点突出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动作,让学生清晰动作要领,认真自我省察是否犯有同样的错误动作,这样也避免了教师直面指出学生错误动作而造成伤学生自尊心的尴尬局面。

(三)传播体育舞蹈知识信息

体育舞蹈的种类多,音乐特点也是丰富多彩,很多学生在上课中很难听出音乐节奏,特别是拉丁舞的伦巴和恰恰音乐都是第二拍起跳,初学者是很难掌握的。通过网络,可以把上课的体育舞蹈音乐上传到“群”中,这样乐感不好的同学平时可以多听多练。

现在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标准是每周一次课,而体育舞蹈这个项目包括拉丁舞和摩登舞十个小舞种,单单靠上课是学习介绍不完的,有了网络平台,教师可以上传其它没学的舞种视频资料给学生观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是为有能力的同学再提升的方法之一。

(四)布置网络作业

教师可以分组布置网络作业,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包括理论知识和技术动作,按小组每周一题,查阅资料后上传,之后是相互学习。比如理论知识题第一组:体育舞蹈的概念?第二组:体育舞蹈的分类?第三组:体育舞蹈的锻炼价值?然后第二、三小组学习第(下转第187页)(上接第176页)一小组的题目,依次交换分享学习,共同进步。

三、利用网络建立评价与交流平台

(一)师生间的评价交流

网络中,师生间可以成为朋友,没有课堂上的拘谨严肃,可以在“群”中畅所欲言。教师可以征求学生的意见,了解课堂上的进度是否能接受,了解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学生是否适应教学方法等,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主观的判断和观察对学生提出建议,比如上课态度、课堂上的小组自主学习情况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直接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这样的评价交流是课堂上达不到的,既促进了师生间的感情,又提出了意见和得到反馈意见,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

(二)学生间的评价交流

网络群把不同班级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学生联系在一起,处在共同的年龄段又有着共同的爱好,必定有许多共同的话语,探讨学习经验、音乐节奏、上课动作、创编想法,探讨某个同学的动作优美,哪个同学记动作快等,除此之外,还会探讨班级生活、学校生活,甚至是购物逛街、打工兼职等。“群”生活带给同学们很多乐趣,增加了同学间的交流评价。

四、利用网络进行体育舞蹈教学的意义

(一)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网络的知识信息传递,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学生们从网络游戏、八卦新闻等不健康的视野中转移,每天点滴生活中都会有新知识进入,并且这样的网络形式传播知识,会让学生认为大家都在学习,自己不学就会落下,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是有帮助的。

(二)增强学生学习效果,保证课堂质量

网络上传递视频知识信息,课前的“预热”和课后的“消化”“吸收”,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和深刻,传递其他相关体育舞蹈知识和网络作业的布置,使学生更清晰的认识体育舞蹈这项运动,这些对上课效果的增强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相关知识的讲解介绍能有效的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三)增进师生间、同学间感情

在信息群中师生间、同学间能和谐的交流课堂知识、课外信息,能相互分享教学心得、学习心得,能以朋友的身份相互提出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建议等,在这些行为中渗透着师生情和同学情。

【参考文献】

[1]李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篇10

关键词:网络环境 高校 信息技术课程 教学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国家对于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方向愈加重视,因此对于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分析研究,通过与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比较,总结归纳出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于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以及其界限的区分理解,研究发现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建议对策,达到高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实现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促进高校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以及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学习方法。

一、较传统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是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普及效果,也符合当前对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具有的特点有:教学的环境更加独立自由、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多彩以及教学的方式更加的多样化。

1.网络环境下教学的环境更加独立自由

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相对于传统的课堂学习会更加的独立和自由,高校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独立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时间以及学习的地点,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兴趣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另外一个方面在网络环境下可以通过多种的交流方式来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以及询问,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课堂上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上的交流避免了影响其他学生学习的环境,另一个方面是在传统课堂教学的学生由于自身的性格特点而不敢提问的发生,在网络上的交流可以更加的轻松以及开放,使得提高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和学生与老师间拥有更多的沟通学习,拉近彼此之间的学习,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相互提高,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感情的促进。网络环境下的独立与自由更能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

2.网络环境下教学的资源更加丰富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在教室课堂的学习资源主要依赖于手中的教学材料以及教师课程内容的讲解,具有目的性较强的特点,但是也存在着局限性。网络环境下教学上能够学习到的内容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与补充,其资源特点在于方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以及更新速度快的特点,因此高校教师可以整理出更多的教学内容,运用多种教学的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更高效率与质量的教学。另一个方面是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能够及时的为不同W习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而学生也可通过丰富的计算机网咯教学资源,选择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进行辅助学习,提高学习的选择能力与独立能力。

3.教学的方式更加多样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的内容、收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展示学习的成果以及提出学习的建议等,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的内容,相对传统的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不仅在教学的方法上有了很大突破,而且教学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有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构建教学交流平台,不仅能够实现自主学习,而且能够为合作学习以及探索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另一个方面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工具以及学习方法,例如教学资源的及时传输、通过教学工具实现多方式教学以及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方式等,大大改进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加的生动丰富,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可不断的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方向的选择也更加的开阔,更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多方面的提高。

二、高校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意义以及其界定区分理解

1. 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高校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有效性意义在于课程教与学的影响大小,一方面是教师在课程上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在教学的内容上是否具有理论与现实的意义、教学的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性以及教学的方法是否能够在其他课程教学上得到效益的应用,另一个方面是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判断学习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后的记忆情况和分数高低,而是要求学生在课程教学后,掌握学习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拥有终身受益的能力,比如知识的实际灵活应用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的处理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自我修养的能力。

2.高校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界定区分理解

高校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的有效性界定区分主要是通过教师教学的活动客观规律,通过最优的教学速度、效益以及效率督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掌握以及运营的过程,另外教学的责任态度以及教学内容价值的体现等三个方面的目标,实现教学目的以及满足社会以及个人的教育价值。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影响有效性的问题

1.教师教学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不管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还是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不可或缺并且在这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因此对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影响有效的因素中就包括教师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首先是教师的专业技能的掌握情况是对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根据有关调查,在我国的教育程度较高的地区,还存在大部分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不了解甚至是更本不知道,而据北京学院以及教育部门的教育管理的信息中心联合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调查结果》所显示,还存在多数的高校教师在信息技术上的应用能力低于学生的应用能力,其原因在于对于高校信息技术的系统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并且没能够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不断更新下而持续学习,对自身知识系统进行更新。另外在实际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中未得到现实中的操作经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会出现各种知识教学上的漏洞或者是教学内容不够全面具体,另外一个方面是高校的教师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态度不够重视,对于教学的内容敷衍了事,更谈不上在信息技术上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上的结合讲解。

2.学生的学习能力特点

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是学习思考能力、学习的应用能力以及学习的主动能力会影响网络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虽然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对于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会产生一定的热情与兴趣,但是长时间的教学过程后,学生大多在网络环境下各自的查找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对于高校信息技术课程的选择少之又少,甚至有些学生利用网络观看与学习内容无关的内容或者是玩游戏,这都是导致课程教学有效性降低的影响因素。

3.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方式还是脱离不了传统教学

在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方式还是脱离不了传统教学的模式,主要是在教学方式上没有创新意识以及保留着传统教学观念,这无异于传统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内容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了网络环境下对高校信息技术的学习动力以及学习到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在传统课堂教材教学没有多大的区别。

4.n程教学资源较少且效果较差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资源通常限制与学校对于网络教学的设备投入以及教师的应用频率,居于当前的网络教学资源投入,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是相对较少的,而且由于学校投入的资金有限,做出来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不仅画质不够清晰而且在播放功能上也有局限性。

四、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建议对策

1.提高高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

提高高校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以及职业素养,首先要对教师进行重新对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学习,并且通过考核模式了解教师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直至过关才能投入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上。另一个方面是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主要是教学责任心以及教学态度上的更正,对学生教学应富有责任心和责任意识,全心全意将所学的知识内容、方法以及理念教授给学生,并抱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教导学生,将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

2.培养学生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在网络环境下,对于学生在高校信息技术课程上的学习,要以正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去学习,首先是对在网络学习信息技术的学生进行网络监控,对于不专心于信息技术知识内容学习的学生进行纠正,其次是在网络教学下应提倡多方式教学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最后是培养学生在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主要有知识实际灵活应用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问题的处理能力、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思想品德自我修养的能力。

3.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创新

转变教学观念主要的是能够改掉一些不良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能够在信息技术不断进步提高的同时对自身教学知识系统的学习与更新能力,并以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呈现于学生。

总结

综上所述,学校应当加大对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投入,包括对网络设备的购买、网络数据的收集与应用以及教学环境的布置,改善网络环境,提高教学视屏的画质以及采用多种播放模式,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晓如,诸峰,张再跃.网络环境下高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探讨[J].科技视界.2015.

[2]张菲菲.基于智慧教室的高校教师教学技能提高及有效性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