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06-04 10:03: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数字金融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数字金融的意义

篇1

关键词:营运资金;含义;特征;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2.21 文献标识码:A

一、营运资金的含义

从会计角度看,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差额。它反映企业短期债务的偿还能力。从财务管理角度看,则营运资金反映的是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是对企业所有短期性财务活动的统称,并且它与诸多财务指标密切相关,是整体财务结构的组成部分

营运资金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营运资金是指某时点内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这个概念一般在财务会计中使用的比较多,大多数营运资金比例都是按照此概念来计算的。这一概念是一个时点性的概念,是将企业一定时期的短期支付的要求和其实际的资金能力相比较,能够有效地反映企业当时的短期偿债能力,对于衡量一个企业短期内的财务风险、评估企业资金的流动性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义的营运资金又称总营运资本,是指一个企业投放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具体包括现金、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存货等占用的资金。这个概念一般在财务管理学中使用的比较多,它是从企业全部流动资金出发来研究分析计算的。这一概念是一个时期性的概念,是把企业的营运资金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一个环节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才能把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把理财与经营管理有效合理的结合、统一起来。也只有在使用这个概念时才能清晰的认识到企业一个时期阶段营运资金的具体管理对象,而如果运用净营运资金差量的概念,就无法切实可靠准确的掌握不同具体营运资金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二、营运资金的特征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如下特点:

(1)营运资金的来源具有灵活多样性。与筹集长期资金的方式相比,企业筹集营运资金的方式较为灵活多样,通常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券、商业信用、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预收货款、票据贴现等多种在内外部融资方式。

(2)营运资金的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的数量会随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时高时低,波动很大。季节性企业如此,非季节性企业也如此。随着流动资产数量的变动,流动负债的数量也会相应发生变动。

(3)营运资金的周转具有短期性。企业占用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通常会在1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收回。根据这一特点,营运资金可以用商业信用、银行短期借款等短期筹资方式来加以解决。

(4)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具有变动性和易变现性。企业营运资金的实物形态是经常变化的,一般按照现金、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应收账款、现金的顺序转化。为此,在进行流动资产管理时,必须在各项流动资产上合理配置资金数额,做到结构合理,以促进资金周转顺利进行。此外,短期投资、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一般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如果遇到意外情况,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现金短缺时,便可迅速变卖这些资产,以获取现金。这对财务上应付临时性资金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三、营运资金结构管理

营运资金结构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流动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结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匹配关系、流动资产内部项目的结构与流动负债内部项目的结构。

(1)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结构。对于一般企业来讲,流动资产通常占总资产的60%左右,即1.5倍的流动资产能带动1倍的长期资产来经营。但这只是一般状况,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与长期资产的比例关系,会因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而不同。

(2)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比例结构。我们建立了流动比率这一财务指标,并将它作为衡量偿债能力的指标,确定其经验值为2。如果企业流动比率大于2,就认为企业的偿债能力较强;相反则认为企业存在潜在的财务危机。但事实上由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公司实际的流动比率值普遍低于这一公认标准。这一点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但是我们可以纵向对比几年内企业流动比率的变化情况确定其生产经营和短期偿债能力的状况。

四、营运资金管理原则

(1)规避风险。规避营运资金管理的风险,可以从流动资产管理和流动负债管理两个方面来认识。

1、从流动资产管理角度看。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保持一定绝对量和一定相对量的流动资产,这样不仅降低企业短时期内的财务风险,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而且为确保企业未来具有相应举债能力提供了根本保障。如:企业应测定最低的现金持有量,才能最直接地保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要定期确定企业合理的应收账款占有规模和适度的坏账准备提取比率,确保应收账款的质量,保持良好的收款能力;同时,由于营运资金的流动性较强,对其实行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要根据外界环境及企业自身内部环境变化而变化,决不能照搬某一模式,要在制定基本风险防范措施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2、从流动负债角度看。企业破产的风险大都直接来自于企业的到期负债。如果说长期负债是企业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而短期负债则是企业目前就要面临的财务风险。因此,对流动负债的风险管理原则为:企业在任何时候都应该确定一个流动负债绝对量和相对量的最高限额,使企业流动负债的规模和比例都保持在一个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范围内。

3、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因此,规避营运资金管理中的风险,应该将流动资产管理与流动负债管理两方面结合起来,任何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风险,忽略另一方面的风险都是错误的。如: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资产绝对量的上升并不一定就说明企业偿债风险的能力增强;同样,如果企业一定时期流动负债绝对量的上升也并不一定说明企业财务风险的增加所以必须在风险理念的指导下,对企业的营运资金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和管理

(2)尽量维持较高盈利能力。虽然营运资金过多能够保证企业有充足的偿债能力,降低财务风险,但是会导致盈利能力下降。流动资产的特点是流动性强,但盈利性差,较多的营运资金有助于控制财务风险但是不利于企业增加利润,相反较少的营运资金会提高其他长期资产的盈利能力但会增加财务风险。可见,企业的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是此消彼长的,因此营运资金的管理不能只考虑偿债能力,要灵活安排营运资金的规模与结构,降低非盈利性流动资产的资金占用量,综合实现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的均衡。此外,结合企业经营业绩目标合理安排营运资金的规模和结构也可以降低资金成本与机会成本,有助于提高经营业绩。

篇2

近年来,国际金融、国内金融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我国早期的金融学教科书所教授的内容是从国内金融向国际金融延伸;而在国外的金融学教材中,每一个国家的国内金融是整个国际金融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来看,后一种理解可能更为合理——将世界看成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不同国家承担的角色以及不同国家之间所产生的联系是不容忽视的。

在这个大的视角之下,需要对传统国际金融研究的主要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研究领域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但研究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例如,过去国际金融重点研究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货币制度等,但发展到今天,研究侧重点可能应做出调整。

二、国际金融重点问题研究的新方向

目前应当抛弃在短期内会产生超主权货币的想法,仍应以世界多元货币体系为研究对象。多元货币体系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同时也存在各国货币政策应如何协调配合等问题。

第一,应关注近年来数字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其对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产生的冲击。在数字货币1.0时期,创造单一国际货币的设想迅速遭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抵制,例如,美国、英国、欧盟等。原因在于创造超主权货币对其他国际货币会形成挑战。货币代表着权力,而且代表了国家主权。在2021年举办的博鳌论坛上,有专家对中国数字货币的发展提出了两个非常重要的看法,一是发展数字货币不应冲击货币主权,二是数字货币使用领域应限定为消费和零售。这是符合货币本质的。

数字货币2.0版本则基于不同的主权货币创造了一个稳定币。在此基础上,又创造了类似SDR的一个货币篮子,基本维持了现有的货币格局,只是运用了新的货币载体,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支持。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沿着这个思路研究下去,对研判国际货币的未来以及人民币今后的发展都将非常有价值。虽然短时间内无法创造出一个超主权货币,但是当主要储备货币以一个篮子的形式组合起来,在实际运行时,就出现了一定的超主权货币的特征。这些货币都是可自由兑换的,例如,在欧洲使用美元是非常方便的。这就意味着数字化的美元在欧洲也可以使用,在一定意义上具有超主权货币的特征。

由于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因此存在被孤立的可能性。我国应加快人民币可兑换改革和国际化步伐,否则在疫情结束、数字货币普遍使用之后,人民币可能处于不利地位。这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第二,应关注国际收支与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的联系。过去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探讨,例如,不可能三角理论等。但实际经济运行不像理论描述的那么简单。在这种新的情况下,对国际收支变化和国内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需要深入研究。特别对于中国来说,很多因素会对我国产生很大影响。过去对于国际收支和国内经济关系的研究,较多是从实体经济的角度出发。在这个大架构下,资金的流动承载着实体经济因素的流动。而根据IMF的研究,在本世纪以来的二十年中,各国之间的贸易差额在逐渐缩小,但国际投资头寸在增加,其原因是需要研究的。如果这一趋势确实存在且正在发展,那么国际收支和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关系需要重新探讨。

第三,应关注国际金融的治理体系问题。世界在不断变化,二战后形成的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WTO、世界银行为主要支柱的国际金融架构已不再有效并需要改变。改变的方向可从近年来各国倡导的提议中看出一些端倪,例如,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在推出时是一种新的国际治理机制,是基于价值观相同、互相认同的原则组织起来的,即成员经济体对人权、竞争中性等问题看法相同。而这一特征在传统的治理体系中并不突出。

类似的协定层出不穷,例如,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我国已表态参与,美国也表态参与,这代表着一套新的体系,与二战后形成的体系不同——从美国主导转变为由多个国家和多项因素共同决定。虽然美国在其中依然占据重要地位,但之前近乎一家独大的格局已不复存在。在全球多元化的格局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在国际上推广了代表中国心目中“良治”的全球治理体系,其具体内容仍需不断充实和丰富。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理念要能够被全世界所接受,要与现有的理念和制度安排相协调。目前,我国所做的阐述还不够,未来仍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

篇3

数字营销通常还被称为“线上营销”,或“网络营销”。最早使用数字营销的企业是上世纪80年代的SoftAd集团(现在的ChannelNet)。SoftAd集团早在1986年,就开始为宝马、通用和福特汽车举办数字营销活动:利用杂志中的读者回函卡片,换取包含多媒体内容的各种汽车促销软盘(floppy disks),并提供免费汽车试驾。

随着“网络营销”的流行,数字营销被视为与消费者具有更深层互动关联的一种更成熟的有效形式。根据2012―2013年的数据资料显示,数字营销的发展呈向上增长趋势。2010年,数字媒体每年约有4.5万亿美元的在线广告,每年的增长率约为48%以上,“线上营销”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普遍接受。

然而,近来欧美市场营销的管理高层,只要一听“数字营销”这个曾经的流行词,他们的反应已从之前的热情拥抱,到如今显现晕眩疲乏。对他们来说数字营销不再是闪亮的专业用语,而是一个分心的沉重负担,诸如互动广告、公共策略、网络热点……

事实上,用“数字营销”作为区别于其他种类的营销想法,从来就没有太大的意义,那是90年代经济困难时期的产物,以及20世纪横空出世的广告过激行为。只是当年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而已,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营销方式。

实际上,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最响呼声的,往往是最不被市场关注的消费者。而市场发出的可测性信号,并非总是体现有效市场的。其实数字营销和市场本身一样,可以说始终有着不完善和不可预测性。

当下,我们正从系统记录(System of Record)向系统体验(System of Experiences)的过程转换――而企业需要解析所有记录下来的数据,使之成为有意义的相关的客户体验:比如从一个单一核心企业向其他方向发展时,企业高层必须在客户体验的层面做出决定。而且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也无论是潜在的千疮百孔的公司,还是如日中天的公司,都必须随时朝着“嗅觉灵敏”的方向转变。

如果说,有谁会对一个行业的生存产生威胁,那么人为地制造“数字化”和“非数字化”营销的区别,绝对只是一种忽悠而已。如今“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方式,只是令消费者着迷于一种幻觉,以为他们完全可以选择退出“被销售”的局面。

近几年,美国出现了“同理营销”(Empathetic Marketing),即提供一个更深入了解客户核心情感的需求,并把这一理念融入其业务,以优化客户互动。比如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环球影城、妮维雅和谷歌等品牌,都利用深层心理分析,深入解析客户的情绪反应,来优化营销其品牌产品。

篇4

数值比例尺是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因为现实经济生活中人们习惯用10来计算中长期时间,所以提供一套专门适用于积累期限为10年或10年的整倍数的终值、现值和复合利率的近似计算方法就具有特别意义,尽管目前还不能给出数学证明,尤其是计算中要用到的数字五点二,暂时只能称之为神奇数字五点二,暂时称下的运算系统为“五点二法则”,但是在积累期间为10年的实际金融计算中此种方法显得格外快捷、便利和准确。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关键词:计算机 字符识别 手写数字识别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07-01

一、字符识别概述

字符识别是图像识别领域中的一个非常活跃的分支,一方面是由于问题本身的难度使之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另一方面,是因为字符识别不是一门孤立的应用技术,其中包含了模式识别领域的其它分支都会遇到的一些基本的、共性的问题。也正是由于字符识别技术的飞速发展,才促使模式识别和图像分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科学领域。

一般地,字符识别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类:从采用的输入设备来分,字符识别可以分为联机识别和脱机识别;从待识别字符的字体来分,脱机字符识别又分为印刷体和手写体字符识别;从识别对象来分,又可以分成手写数字(阿拉伯数字)识别,手写字母识别,手写汉字以及其它各国文字识别等等;其中对于文字识别而言,根据文字类的多少,又分为限制性或非限制性识别。

在联机手写字符识别中,计算机能够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手写输入设备获得输入字符笔划的顺序、笔划的方向以及字符的形状,所以相对脱机识别来说它具有更多的可用信息,从而识别相对容易一些。但是,联机识别有一个重要的不足就是要求输入者必须在指定的设备上书写,然而人们在生活中大部分的书写情况是不满足这一要求的,比如人们填写各种表格资料,开具支票等。如果需要计算机去认识这些己经成为文字的东西,就属于脱机识别技术了。比起联机识别而言,脱机识别对书写者没有输入设备的限制,它使用的输入设备可以是任何一种图像采集设备,如扫描仪、数字相机等。通过使用这类采集设备,脱机识别系统将书写者已经写好的文字采集成图像输入到机器中,然后进行自动识别。根据识别的对象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识别系统,一般对于阿拉伯数字0到9就是需要把目标分成10类进行识别;而英文字母识别就要分成26类。另外由于汉字的多样性,针对具体应用有所不同。例如,大写金额汉字就只需要识别十几类汉字(壹、贰、……、拾、圆、角、分、整)即可。

二、手写数字识别的应用前景

脱机情况下手写数字识别不但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首先,由于经济的发展,金融市场化进程的日益加快,票据业务发展很快,票据数量也与日俱增。其中个人凭证,支票,发票,进账单等等票据均需要处理大量的信息。而目前,票据录入仍然依赖人工处理方式,因而使得票据管理工作也相对落后。如果能通过手写体字符识别技术来实现信息的自动录入,无疑会大大有利于解决传统人工处理方式中存在的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时效性差等问题。因此,手写数字的识别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一旦研究成功并投入应用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其次,由于数字是全世界通用的符号,识别种类较小,有助于作深入分析及验证一些新的理论。由于手写数字识别的方法很容易推广到其它一些相关问题上,例如英文字母、汉语拼音等文字的识别,所以它逐步成为模式识别的一个热点的研究领域。从50年代开始,许多的研究者就在这一研究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探索并为模式识别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以说,手写数字识别的研究将有助于模式识别、机器理解、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目前手写数字识别主要的应用领域有:(1)手写数字识别被应用在大规模数据统计中。例如,人口普查、成绩单录入、行业年检、财务报表录入等应用中,需要输入大量的数据,以前完全靠手工输入,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若使用手写字符识别技术将大大提高这方面的工作效率。(2)手写数字识别被应用在财务、税务、金融领域应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天会有大量的财务、税务、支票等需要处理。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化处理,无疑会节省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当然,该领域对识别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对预处理和识别的算法要求就很高。(3)手写数字识别被应用到邮件分拣系统中。传统的邮件分拣主要是由人工来实现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私人和商务信件会越来越多,一些大城市每天处理的邮件高达几百万件。因此邮件的自动分拣成为大势所趋。

三、手写数字识别的难点

一般情况下,当涉及到数字识别时,人们往往要求识别系统有很高的识别精度(又称可靠性),特别是有关金额的数字识别时,如支票中填写的金额部分,更是如此。因此针对这类问题,就要求手写数字识别系统具有高可靠性和高识别率,因此其难点主要在于以下几方面:

1.阿拉伯数字的字形信息量很小,不同数字写法字形相差又不大,使得准确区分某些数字相当困难。

2.数字虽然只有10种,而且笔划简单,但书写上带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同一数字写法千差万别,不同地域的人写法也不相同,所以很难做到兼顾各种写法的极高识别率的通用性数字识别系统。

3.在实际应用中,对数字的单字识别正确率的要求要比文字要苛刻得多。这是因为,文字组合一般都存在上下文关系,但数字组合存在极少的或没有上下文关系,所以每个孤立数字的识别都至关重要。而且数字识别经常涉及的财会、金融领域,其严格性更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对手写数字识别系统的要求不仅仅是单纯的高正确率,更重要的是极低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以下的误识率。

4.由于脱机手写数字的输入只是简单的一副图像,它不像联机输入那样可以从物理输入设备上获得字符笔划的顺序信息,因此脱机手写数字识别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高鹏. 基于神经网络方法的手写体数字识别.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 1997(1).

篇6

【关键词】证券电子商务 余额宝 货币基金 证券电商化

一、证券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意义

电子商务对我国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鲜名词,我国电子商务虽然出现很晚,但发展却十分迅速。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4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3.4万亿元,同比增长31.4%,占2014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2万亿元的50%以上,2013年更是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市场。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证券业当然也不例外,越来越多的证券公司已经或正在开展证券电子商务,但是我国的证券电子商务水平与发达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探究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发展新方向既促进了证券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我国在电子商务领域保持领先。

二、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与支付宝

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和支付宝的合作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深深地影响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格局,通过分析此种互联网金融产品产生、实质及特点,都将有利于增进人们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以便更好地探索证券电子商务发展的新方向。

(一)余额宝的运作模式

余额宝的基本模式是与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合作,利用支付宝成熟的营销模式和庞大的客户群体,同时吸引社会上闲散资金投资于收益率高、安全性好的金融产品来获取收益,同时返还基金购买方大部分收益,使得个人用户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内的余额得以增值。余额宝之所以能够获得收益,实质上是将基金公司的基金直销系统内置到支付宝网站中,用户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就相当于购买了天弘基金管理公司提供的基金产品,取出就相当于赎回基金,转入余额宝的资金会在第二个工作日由基金公司进行份额确认,对已确认的份额会开始计算收益。同时余额宝内资金可以随时进行消费支付和转出,不收取额外的费用。余额宝之所以能获得如此高的收益主要在于与其他货币基金一样,它们身后都有一整套专业的基金管理班子和完善的管理体制。而余额宝巨大的客户规模和现金流量也是许多贷款机构趋之若鹜的原因。余额宝主要的收益来源是中国银行间市场,利用天弘基金管理规模大、现金充足等优点,通过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进行短期融资、银行同业隔夜拆借等赚取安全性好的高收益。此外,余额宝也与普通货币基金一样,将资金投入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的国债及其他有价证券,只须留有部分现金供用户可能的提现,并且基金没有类似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说,只要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就可以灵活地投资各类金融产品。

(二)余额宝的成就与意义

余额宝的最大贡献不是在于给它的用户带来了多大的收益,而是它给中国停滞不前的金融创新提供了新鲜血液,开阔了我国金融从业者的思维,并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这之后,各种新型的互联网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互联网金融打破了原来固化的金融市场,使得传统的金融市场与新兴的理财产品的边界日益模糊,更使得从前那些躺着挣钱的金融大佬们第一次感到来自互联网金融的强大压力,迫使他们改变经营模式、改进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才是这次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旋风的意义所在。

三、证券电子商务的优势和发展方向

(一)优势

证券的电商化为证券公司带来的优势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大幅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办事效率。相对于传统券商商以营业部为主导的业务开展模式,证券的电商化有着无可比拟的优点。首先,大幅降低了设立营业部所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投入。其次,证券的发行、销售、交易、交割都可以通过网络化、程序化完成,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失误。

第二,更好的客户体验,更为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基于互联网的证券电子商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选择,更全面的服务信息,更便捷的客户沟通渠道,可以随时随地完成对金融产品的选择、交易、交割,使客户碎片化的时间和空间得到更充分完整的使用,这些都无疑会给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有利于吸引和发展新的客户,以较低的成本开发有效客户并获取较强的用户黏性。

第三,充分的创新空间和高效的创新转化。在电子商务模式下,证券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证券的推陈出新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某种金融产品的出现会很快被其他竞争对手模仿并完善,而这种更快速更直接的竞争,将有利于市场中金融产品的创新和质量的提升。证券公司通过电子商务的平台可以很快将自己的产品投放到市场,促进了创新的转化,激励更多创新的产生。此外,证券电子商务对物流系统的依赖较低,这些比传统行业的运营和创新都更为机动和灵活。

(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构建开放式的金融产品销售平台,构建合作关系,实现销售的最大化,是未来电子商务创新的主要方向,其创新方面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证券发行数字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软硬件设施的优化升级以及数字产权时代的到来,未来的证券发行将借助网络实现数字化发行,即证券的发行和申购都将只在网络上进行,证券产权的变更也只是个人账户上代码和数字的变化,统一的平台将出现,人们不用再到柜台办理各种业务,而只需在电脑或其他互联设备上进行。

篇7

1.1 数字视频监控现状

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日益成熟,视频监控必然走向智能化、网络化。多层级、多用户的应用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因此,在金融机构监控系统加入数字视频监控技术不存在技术障碍。根据部分城市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本地条件,整合本地网络资源,本着技术先进、综合开发的原则,在现有金融机构监控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发展数字视频监控是可行的。

这是一套面向企业变电站的微机监控系统。

主机和前置机采用CPU586,主机采用一机双屏显示。RTU 采用CPU8098 单片机,交流同步采样技术,RTU 与前置机采用有线通信。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WINDOWS98 及WINDOWS NT 窗口管理平台。系统软件提供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简单易用,几乎所有的功能只需使用鼠标移动或单击即可完成。系统信息量大,主机采用一机双屏方式。系统配置灵活。作为分散型控制系能统的性,该系统是开放式的,可以实现在线编辑。在不退出实时系统的情况下,用户可编辑,修改,建立各种实时数据,图表报表,并可随时打印或实时观察所修改的内容。遥信各开关的状态,事故信号,电能脉冲的计量的等。可对任意一条线路的负荷进行控制和分析。系统设有事件浏览和系统日志功能,主要将整点数据存盘记录,对系统内发生的故障事件进行分类存档,对各项操作记录在案。画面管理功能由专人进行对模拟图、报表、操作票,数据显示的定义和生成。全厂的供电系统图,平面图以及各种操作票,管理图表均可在系统内生成并随时打印输出。该系统可对关键设备的负荷情况进行监控以便对设备运行情况和工艺执行进行分析。

1.2 数字视频监控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平安工程的大力推进,国内许多城市已经建成了跨公安、交通、文化等行业领域,信息共享的数字视频技术监控网。在城市治安防控和社会管理实践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预期,随着视频监控系统的日益成熟,城市监控体系逐渐向智能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

设计一个利用CDMA 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模块组,利用CC1101 等无线通讯芯片,实现数据之间的相互传递,要求完成无线转发功能,即该模块能够利用一个串口接收数据,然后从另一个端口用无线的方式将数据发送出去,达到传输过程中有线传输到无线传输的转换。该模式的运用实际上已经为进一步实现物联网概念的应用进行了很好的铺垫。

由于电力线路的分布范围极其广泛,且都处在野外环境中,受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非常大,因此,对于监控设备而言,它必须解决供电、防护 防水、防尘、防强电磁干扰、防盗等 、远程可维护等问题,同时,设备要非常稳定可靠。 基于上海英硕公司的CDMA 视频终端组建而成的电力线路视频监控系统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在本系统中,综合应用了视频压缩处理、CDMA 无线通信及VPN 组网、节电控制、设备防护等多种先进的技术及工程设计,

1.3 我国金融机构监控系统

根据部分城市的成功经验,充分考虑本地条件,整合本地网络资源,本着技术先进、综合开发的原则,在现有金融机构监控系统平台的基础上,发展数字视频监控是可行的。将重点保护单位(如医院、幼儿园、老人院、加油站、人员密集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控制中心直接与消防安全远程监控中心联网,并由城市监控中心负责管理网络和处置报警,远程视频监控可以为消防安全部队快速直观核警,科学调度指挥提供较为翔实的现场视频信息,从而提高扑灭初起火灾成功率。远程视频监控可以实现实际意义上的远程监督。并联系报警单位人员和消防安全指挥中心。

目前,国内应用的大部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一般为采用现场报警、集散控制方式的区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控制中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我国城市级别的消防安全监控技术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得到重视。依托公安部门开展的天网工程整合或者新建视频监控终端。将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重点部位、城市消防安全重点区域监控接入系统,扩大监控的覆盖面。三是要在市支队、区大队、中队建设三个级别的监控或指挥平台。依据《金融机构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金融机构监控系统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城市远程监控中心,联网用户及用户传输装置,报警传输网络,报警受理系统,信息查询系统和用户服务管理系统等。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人防、物防与技防有机结合水平,进而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仅是消防安全工作本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城市远程监控中心由第三方单位做中介运营单位,配有专职技术管理人员进行24 小时值班,对报警受理系统进行及时的管理。用户传输装置安装在社会重要的防火单位(联网用户)与单位内的消防安全报警主机相连,接受报警和故障信息。视频监控的金融机构监控系统不仅能够监控消防安全系统的运行状态,形象、客观的提供消防安全设施的完好率、故障率、故障原因,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能够视频监控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比如控制室、水泵房、疏散楼梯等)和监督值班人员的工作情况。该系统主要强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消防安全处警。没有充分发挥数字视频技术的作用,应用上还有所局限。

2.数字视频监控的应用

2.1 动态监控,进行实时跟踪

在我们平时申请、使用的时候必然会提供我们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各个数据库之间的关联得到共享,这样就使得工作人员在侦办监控时能有能有充足的数字信息进行比对分析。金融企业在实施金融监控的过程也必然会使用种种数字信息数据,一旦这些数据有不寻常的活动,就可以引起我们的数据系统和工作人员的警觉,为及时追踪到金融企业,提供便利。

2.2 缩小范围,明确方向

新时期视频手段通过关联技术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信息共享,打破了不同地区和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束缚和壁垒。金融监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异地金融监控、远程金融监控,新时期视频手段可以避免繁琐的协调关系和手续,直接追踪锁定金融企业的行踪,将金融企业的及时抓捕归案。

2.3 固定图像,锁定金融企业

金融监控的金融企业绝大多数是高素质和高学历人才,他们熟知各种使用和网络监管中的漏洞,有着较高的知识阅历,甚至具备一定的反能力。这样就给我们工作人员以及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说我们的手段和工作人员的素质不能随着金融企业的金融监控手法和个人素质增长的话,那么将金融企业绳之以法就将成为一个笑话。新时期视频手段可以说是凝聚了当代最前沿的技术手段和精英人才的手段,应对金融监控这种高科技金融监控,实在是合适不过。

2.4 串并监控,扩大监控率

在金融监控中,金融企业一般不会实地实施金融监控行为,而是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远距离实施金融监控。这样的话金融监控现场就不会留下金融企业的蛛丝马迹。而金融企业通过网络等方式实施金融监控行为后,虽然可以消失的无影无踪,但是依然会留下一定的数字痕迹,比如说网络聊天记录、网站登录记录、通讯记录等等。这些数字痕迹是无形的痕迹,传统手段显然不足以提取这些痕迹加以分析。而新时期视频手段可以通过这些数字痕迹对金融企业的行动进行追踪,比如说可以通过金融企业的IP 地址锁定金融企业的所在区域,通过金融企业的其他账号确认其真实身份等等。有时候这些数字痕迹就足以将金融企业及时绳之以法了。

2.5 辅助管理,增强管理色彩

金融监控的金融企业不是在金融监控结果发生地实施金融监控行为,这样的话确定金融企业的活动区域就尤为重要。就当前发行而言,发卡银行的审核尚存在不小的缺陷,实际金融监控中应用的并不是以金融企业的真实身份申请的,而且前文也曾提到,金融监控团伙中有可能这些金融企业之间互相都不了解对方的真实身份,这就给我们的人员带来了不小的麻烦。确定作案人员,就成了监控的关键。对于公安机关来说监控时机有可能就是稍纵即逝,金融企业亦可能就在某个特定的时候露出那么一点儿破绽。这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技术素养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也给监控的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新时期视频手段获取线索的过程中,要加强数字化痕迹的收集和追踪的工作,对于金融企业可能使用的网络账号、IP 地址以及用户密码等信息都要尽快的加以掌控,及时将这些数字化的痕迹通过技术性手段转变为线索,为追捕金融企业提供指引和方向。公安机关还应当多方获取信息,建立畅通、快捷的信息情报网络,有利于有的放矢打击金融监控,及时将金融企业抓捕归案。

2.6 提供服务

金融监控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因此数字信息的畅通与否往往决定对金融监控打击的及时性,而对此种金融监控的打击,需要公安系统的数据信息能和银行系统的数字信息进行共享,以便及时发现金融监控的金融企业以及金融监控线索。银行管理部门及时收集和发现各类金融监控的苗头和线索,并及时向公安部门反映相关异动情况。公安部门根据银行反映情况,及时将面收集、研究涉嫌金融监控的情报信息、线索,并将这些信息加以分析汇总,及时相关预警信息,将金融监控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对用户的损失尽可能减小。例如,德清县成立了由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公安厅经侦局、德清县银监局、工商局、德清县银联及德清县地区各商业银行组成的德清县联合整治银行卡违法金融监控领导小组,领导和协调德清县地区银行卡的安全管理,预防和打击银行卡金融监控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3 提高视频技术服务现实斗争能力的途径

3.1 规范视频手段在金融监控中的应用

视频手段的确给我们侦办人员的工作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但是视频手段不能成为信用卡金融监控过程中的万能药,对于持卡人信息的使用要做到严格程序、规范流程,在将监控及时高效侦破的前提下尽可能少的窥探持卡人的交易信息和身份信息,保护好公民的隐私。

3.2 完善视频手段运用过程中的相关法律法规

前文提到视频手段在信用卡金融监控过程中对于公民身份信息和交易信息的使用时没有法律依据的,这就无形的造成了公安机关在使用不合法的手段获取监控服务并最终定案,这样的做法违背了非法服务不为服务的基本原则;而且就电子服务的服务地位而言我国目前也缺少法律支撑。因此,完善视频手段运用过程中的法律依据是很有必要的,这能使视频手段在法律的授权下开展工作,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便利。3.3 强视频手段的基础理论研究视频手段作为一种新兴的手法,目前而言在我国还没有形成专业的研究体系和基础理论,为实务更好的服务。所以应积极开展对视频手段的理论研究,为视频手段在监控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实务问题,提供基本的理论依据。

篇8

前,支付体系创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新的支付手段(移动支付)、支付场景和支付中介,移动支付居于核心地位。这些创新的直接结果是,从不同层次替代央行发行的现金支付和商业银行活期存款支付。例如手机近场支付(支付宝、微信等扫码支付),在短短两年之内,已经覆盖了国内大部分商业交易活动。借助不断升级发展的支付体系创新,有支付优势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发展迅速,来势凶猛。应当思考的是,支付体系创新到底从哪些方面改变了现代金融体系?货币当局应如何审视并改变当前的货币管理体制?

支付创新催生新的商业模式

移动支付首先改变了现代商业模式,直接冲击了传统商业企业,也因此诞生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出现了新的金融中介。

在各类创新技术涌现的时代,商业模式对于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盈利非常重要。所谓商业模式,就是公司能为客户提供的价值以及公司的内部结构、合作伙伴网络和关系资本等用以实现(创造、营销和交付)这一价值并产生可持续、可赢利性收入的要素。作为商业模式的要素之一,支付已经成为第三方支付等互联网公司创新的重要切入口,自移动支付投入应用之后,这一趋势尤为明显。在激烈竞争的移动支付市场里,企业若没有好的商业模式将无法长期生存。移动支付之所以能带来商业模式创新,源于其拥有巨大的目标消费群体。有调查数据表明,移动支付受到了不同收入群体的关注和使用。其中,接受程度最高、使用移动支付越多的人收入越高,他们也越倾向于接受并使用移动支付方式,而高收入和稳定现金流的客户将带来持续增长的消费。

在支付体系创新的基础上,商业模式开启了更富有想像力的转换,这些转换以新型支付手段为基础,却逐渐脱离支付体系,进入更加复杂的商业模式转换,直接冲击传统商业企业的生存,这的确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近年起开始兴起的各种“××到家”便利购物渠道为例,不同于以往电商的运营模式,这种模式是电商与传统超市直接合作,利用GPS定位技术,为客户就近提供附近超市和其他商家的所有服务(各种商品、医药、家电维修等服务),其主导机构可能是电商龙头如京东,也可能是独立第三方机构。这种购物和服务体验已经覆盖了个人生活圈内大部分的实物商品和部分服务,将可检验的购物经验与网络完美结合,能切切实实节约交易成本(主要是交通成本和搜寻成本),也因此在短期内能深刻改变个人消费行为,实现了一种真正的网络生活。

这种创新是否能改变大众消费行为,从而改变社会群体的消费函数?从理论上而言,改变短期消费,对长期消费水平(引致性消费)和总消费水平影响微弱,后者取决于个人可支配收入。也就是说,如果收入没有同步增长的话,理论上支付创新不能改变长期消费水平。从实践角度来看,支付创新形成的商业模式必须不可逆,才有可能固化人们的消费行为模式。而不可逆的商业形态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支付偏好、传统商业企业对互联网的接纳程度和对自身经营的改变程度。在消费者普遍接受使用新型支付方式的情况下,如果传统商业企业也尽力改变传统经营模式,不断致力于降低消费者交易成本,那么这种创新带来的消费变化结果就会比较长久,就具备了不可逆的可能性。因此,支付创新能否改变社会消费函数,取决于其创新带来的消费行为改变是否可逆,进而取决于消费者个人主观消费偏好和支付偏好、传统商业企业经营行为、支付创新安全等多重因素。

支付创新改变金融中介体系

诚然,支付创新产生了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中介,增加金融体系“新物种”,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结构。新旧金融中介更新换代并不新奇,是否产生了鲶鱼效应,推动整个金融行业的发展,才是关键。新型互联网金融中介能撼动什么,不能改变什么?

支付创新首先是改变了传统金融中介结构,催生了大批新型互联网金融中介,如第三方支付、P2P、众筹等。作为新型非银行金融中介,其主要特征是依托互联网电商平台,旨在提高互联网消费者的金融服务开放度和公平性。例如,各种商家针对互联网购物和交易提供的无门槛信用服务。消费者在特定网络平台上购物时可以“打白条”,被商家或金融中介低条件“垫付”,实质就是信用贷款,而这一个人信用产生的基础主要是消费者的网络交易记录,如支付方式和支付速度,购物频次和内容等等,这些大数据被电商记录整理直接作为个人信用等级依据。与商业银行发行信用卡不同,所有这些构成个人信用水平的因素与消费者收入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这些因素或许只是个人收入水平的外在体现。这种差异化充分体现了由支付创新引致的互联网金融中介的特性。如此便利,且以往交易记录支撑的信用等级,又大大降低了消费者信用风险,这种基于消费的金融服务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信用卡服务模式,定位直接、准确,服务更具开放性和公平性,减少了各种证明个人信用的繁琐手续(现场专人办理、单位、职业、收入证明、工作证等等)。这种创新具有双向优化功能,既节约了金融中介的服务成本,也提高了消费者享受的金融服务水平,迎合了互联网时代的购物特征,同时也降低了信用违约风险。缺陷是个人消费数据并没有进行整合,各电商只能掌握与之关联的有限数据,从而造成信用的自然“割裂”,各个商家都没有掌握消费者所有的消费数据,从而不能把握其总体信用水平,造成偏差。

依托支付体系创新,互联网金融中介确实能提供比传统金融中介更加开放、更具社会公平性的金融服务。但是,无论多么高效快捷的信用贷款服务,其本质依然是信用贷款,没有突破传统金融服务的范围和基本特征。从这个视角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创新能力有限,其只是在利用互联网平台复制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的服务。

类似于上述各类信用贷款的优质服务需要非常稳健的后台服务来支撑,这种后台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其未来能走多远。这就产生了一个不得不直视的问题,高昂的后台服务成本或许并没有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如信用贷款利率可能高于商业银行。这是当前互联网金融中介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通过创新彻底降低整体服务成本,从而在高效便捷的基础上提供更优惠的服务价格,只是让消费者花更高价钱买更优质的服务。这种创新注定不会长久,因为其服务模式只会被一部分有能力支付优质服务的消费者接受,受众群体不够广泛。

问题的关键是,新型互联网金融中介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互联网金融中介提供信用贷款服务的资金运营模式与传统商业银行有不同之处(如大多依靠自有资金和信托理财产品资金),且不能直接吸收存款的硬性约束降低了其竞争能力。余下的主要是一个金融中介运营的基本支撑――后台服务(人力、技术、制度等)。后台服务如果没有降低融资成本和服务成本,就不能产生核心竞争力。很明显,新生的互联网金融中介短期内大多不能形成与商业银行匹敌的后台服务能力,即便是赶上传统金融中介的后台服务水平也尚需时日。这也是当前传统金融行业从业人员离职潮、下海潮的基本背景。支付创新引发的这种金融中介结构改变最初或许势微,但其产生的宏观经济效应不可忽视,尤其是对货币当局和金融监管当局产生了深刻的挑战。

支付创新加快推进人类进入无现金社会

电子支付直接强化了无现金交易行为,推动人类朝着无现金社会更进一步。早在20世纪80年代,新货币经济学家们就预言电子货币将在全球获得大发展。这一进程并没有如预言中快速、顺利进展。电子货币和其相关创新商品最终大多成为普通的金融投机品。在现实世界中,直到2015年,瑞典才主动宣称其将在五年之内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无现金社会,这将是数字化货币曲折发展史中的成功首例,意义重大。

新货币经济学认为,金融创新将不断降低交易成本和公共监管,最终,现金货币将消失,任何一种金融资产将作为交易中介,如共同基金份额。但无论如何演变,货币史已经表明,人们对最终清偿手段的接纳取决于其背后的发行主体信用。发行纸币的中央银行具有政府信用,发行活期存款账户的商业银行具有银行信用和最后贷款人等金融安全网支撑。如果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程度足够高而让人们接受,其发行的债务工具也能被认可为最终清偿手段。现代第三方支付机构庞大的经营网络和资金实力,都在提高其自身的信用水平。因此,现代支付工具创新的直接动力在于,金融机构希望其发行的支付工具、债务工具被广泛接受,并尽可能地成为最终清偿手段(可称之为最终清偿手段的衍生品)而获取利润。货币当局放任市场对支付服务进行创新,给予了现代支付工具创新的间接动力。这种动力的内涵包括:提高支付效率,降低支付成本,提高流通速度,增加社会福利。然而,无现金社会直接冲击和挑战传统现金社会的货币发行机构和管理机构,尤其是弱化现金发行主体――中央银行的作用。

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加速金融脱媒。大量非银行支付机构已经开始拓展支付之外的各种金融附加服务,如基金投资、购买保险等。在国内第三方托管制度下,金融脱媒并没有直接减少银行存款,客户的第三方支付账户与银行账户分离,二者之间存在一个直接支付协议,相当于在银行和终端机构之间嵌入一个第三方支付机构。但这些附加服务的出现,也大大增加了资金在非银行支付机构留存的数量、延长了其滞留的时间。即所谓金融脱媒。

数字化货币、无现金社会需要基础条件:基于消费偏好的现金使用率自然下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普通零售支付中现金比例不断下降,流通中的现金存量占GDP比例越来越低。以M0/GDP为例,号称进入无现金社会的瑞典是3.5%,中国目前是10%。有研究认为,现金支付逐步让位于非现金支付工具,体现在M0与M1、GDP的比率,与一国经济发达程度成反比。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M0与M1的比率有可能相对稳定,因为若统计口径不变,二者都可能下降,而不是二者比率下降。也就是说,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的在支付体系中的地位同时下降,被第三方支付机构替代,而不是二者相互替代了。

迫使商业银行转变传统盈利模式。商业银行的基本业务包括存款、贷款和支付。而今,在支付创新的推动下,支付不再是商业银行的垄断性业务。如果无现金社会到来,存款业务也将大大弱化。试想,如果消费者长期依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提供的支付工具,银行卡中的活期存款也将只是个人资产的短暂驿站(各类收入尤其是工资发放模式依然是银行卡的情况下),这些收入可能会长期脱媒并沉淀在第三方支付账户。

没有存款,会大大弱化商业银行的贷款能力。当然,商业银行也可以直接在金融市场发行短期票据和金融债券进行融资,如同各国的政策性银行。但总体而言,储户存款是商业银行最廉价的资金来源。因此,商业银行传统的盈利根基和模式都会被改变,如果不转变盈利模式,或许会随着存款和支付市场份额的下降而降低竞争力。

但第三方支付C构只是平行的竞争者,其在各国法律制度限制下其从事的业务领域有所不同,但都不能直接发放贷款。这种情形下,就意味着以吸收存款、发放贷款为核心业务的传统银行业已经没落,贷款市场总体份额受到挤压。会出现两个后果:一是迫使需要贷款的个人和企业转而投向其他融资方式,如企业可以转向债券等金融市场融资方式,二是如果贷款市场有利可图,非银行金融中介会想方设法规避法律约束,进入贷款市场,如中国的影子银行体系。

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降低现金使用率和管理成本。现代支付体系创新直接降低了现金使用率,从而直接降低货币供给函数中的现金漏损率;且随着支付中介主动地扩张发展,现金使用率对于部分消费者甚至可能为零,各国被动逼近无现金社会的速度加快,有可能削减铸币税。这也许是推动各国央行主动发行各种加密技术支撑的数字化货币的最大动力。

诚然,现金管理产生了诸多费用和风险,对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个人而言均如此,如存储费用、偷盗风险、管理费用等。现金使用量减少可以降低中央银行的发行、监测成本等,以及商业银行的管理成本。做一个极端假设,几乎所有人都不使用现金,此时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现金相关管理费用降为零,现金货币转为数字化货币,讨论发行现金的最优频率和库存数量就没有意义了。洗钱这类主要依靠现金的犯罪活动会不会消失?数字化货币没有实物货币各类费用,但有黑客袭击等新的风险及其管理费用。以目前的发展情形来看,各国准数字化货币的发展,并未大幅度降低中央银行发行纸币的成本,也因此没有大幅降低其现金管理成本,尤其是部分固定成本。

央行或者财政部的现金管理主要目的是,服务于支付体系,满足经济体系对现金支付的需求。现金消失,数字化货币代替原现金货币。现金与一般电子货币的最大区别在于其匿名性,但如果其发行的数字化货币如同现金一样,是匿名的,除了铸币税,其对地下经济等就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有助于央行推行零利率、负利率政策。无论基础货币是现金还是数字化货币,都不会改变其作为中央银行负债的性质,在数字加密技术完善的情况下,其依然是初始货币的唯一来源,不会改变其派生货币的功能。

但是,货币派生的前提之一是居民或企业能把现金存入商业银行,变成活期存款或定期存款。假如所有的货币一开始就是依托在某一类金融中介的数字货币(比如工资等收入全部是某银行账户活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无异,那么商业银行更加容易派生货币。因此,在不改变储蓄习惯(在商业银行存款)的情况下,数字化货币有利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派生货币。

再深入设想一下,如果没有现金,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更加有利于推行零利率和负利率和政策,因为钱会一直停留在账户里,没有存取现金这个环节了。但是,如当前可以随意提取现金,零利率和负利率政策就不容易推行。居民或企业可以直接取出现金自己保管或存入其他实行正利率的金融中介,选择更加直接、容易,也可以说多了一种财富管理的途径。此时,中央银行为抑制通缩而实行负利率,就要掂量一下其政策的得失。

结 论

移动支付是支付体系创新的焦点、核心,以此为轴心,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新的金融中介和新的宏观金融管理方式。移动支付发展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数字化货币,进而是无现金社会。

对于全世界的央行来说,无现金社会并不可怕,凭借其背后的国家信用,其可以发行比纸质货币更廉价的数字化货币。而且如果数字化货币依然是匿名的,数字化货币管理无异于纸质货币太多,技术上的改变并不难。最可怕的事情或许是没有货币的社会。当商业模式无限发展,彻底改变全球商品和服务交易,用各种信用支撑的支付手段(如时间)来代替个人财富水平时,各种信用中介强势取代弱财政支撑的国家信用时,现代中央银行或将面临真正的生存挑战。当然,无货币社会到来的可能性比较小,即使有这种可能性,其到来的速度也远远低于无现金社会到来的速度。除非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经济制度被重新改写,比如彻底进入乌托邦社会。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宏^经济月度资讯

资管产品缴纳增值税时点延后 仍有很多细节需明确

1月1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资管产品增值税政策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明确规定:2017年7月1日以后,资管产品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增值税应税行为,以资管产品管理人为增值税纳税人,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国税总局:配合财政部研究新减税措施

1月12日,国家税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军在全国税务工作会议期间说,国家税务总局将积极配合财政部研究新的减税措施。同时,将加强政策效应分析评估,及时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建议;进一步改进办理税收优惠的手续。

国资委:2017年央企兼并重组划定两条主线

1月13日,国资委主任肖亚庆表示,过期将加快深度调整步伐,一方面推动企业集团层面兼并重组,另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实施专业化重组。

外汇占款持续减少 再贷款成基础货币供应调节主闸门

1月16日,央行更新的资产负债表显示,2016年中国外汇占款累计减少超过2.9万亿元,央行将继续通过再贷款等操作来补充基础货币。

国家发改委:多领域改革向纵深推进

1月19日,国家发改委举行专题新闻会,改革司司长徐善长表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为重点。

放宽金融服务准入 外资或引发鲶鱼效应

1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重点放宽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保险机构、保险中介机构外资准入限制。

2017年财政部将重点保障基本民生支出

1月21日,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7年基本民生支出保障工作的通知,要求做好基本民生支出保障的重点工作,通知列出11项重点工作。

篇9

网络银行在给中国的银行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对传统银行理论带来一定的冲击,如网络银行条件下的网络货币就将打破传统的货币理论。

(一)货币的演变及其意义

在商品经济中,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是不变的,但货币的形式却随着生产和交换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翻开货币发展的历史,我们会看到:1.实物货币。是人类最早的货币形态。各种商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在不同时期内扮演过货币的角色。2.金属货币。其形态有一个从称量货币到铸币的过程,在质地上有一个从贱金属到贵金属的转变过程。铸币的产生,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打上官方烙印的金属才能成为货币,贵金属垄断了货币的地位。3.代用货币。是在贵金属货币流通的制度下,代替金属货币流通的货币符号——纸币,是货币形式的飞跃。4.信用货币。即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信用凭证。如商业票据、现钞和支票完全依靠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而流通。5.网络货币的出现。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电子商务的出现,电子支付手段应运而生。借助于电子信息网络技术而产生的电子货币、数字货币统称为网络货币。网络货币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发展及其在金融业和商品交换过程中的广泛应用而不断发展,尤其是在网络银行出现后,网络货币将成为一种重要的货币形式而发挥其在商品经济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未来的网络时代中,网络银行将使货币变为一串我们永远不可以见到实物的数字。在货币的演变过程中,货币越来越轻,越来越虚化。

随着货币形式的进一步演变及网络货币的出现,货币的本质也越来越清楚地呈现出来。货币的本质纯价值体是在社会交换过程和流通过程中被提炼、净化出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流通成了巨大的社会蒸馏器,一切东西抛到里面去,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马克思正确地意识到货币的本质是价值体,但是他还没有能够把它从金币的物质价值体中进一步提炼出来。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所致。经过第二次和第三次技术革命,“社会蒸馏器”借助于电力推动和印刷技术的进步,终于将货币价值体从币材的物质价值体中分离出来,提炼到纸币的形式。就纸币来说,尽管它还有币材价值体,但人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这两个完全可以成为分离之物了。用最新信息技术装备起来的现代化“社会蒸馏器”,进一步蒸发提炼得到几乎完全透明的纯价值体——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现在人们终于可以清楚地看到了货币的本质就是从一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

(二)网络银行条件下,网络货币对传统货币理论提出了挑战

伴随着货币发生的根本变化,一些与货币有关的诸如货币理论、货币政策以及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一是数字货币、电子货币使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受到了冲击。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将货币等同于商品或实物资产,所以货币应该有价格。其实,货币本身不能像其他商品那样具有惟一的价格,它的价格表现为与无穷种类的商品以及不同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此传统理论认为货币金融体制严格受法律限制和政府管理,货币是法律的产物,但在网络货币时代,电子货币、数字货币不再具有商品或实物形态,不过它本身作为一种纯价值体,可和其他商品相交换,它的价格是它与无穷类商品之间的兑换比例,这因此又回到了物质直接交换时期,但这不是历史的单纯复归,而是货币的一种更高形态,而且或许是终结形态。另外,由于网络货币——电子货币、数字货币是一种纯价值体,它发挥的作用是完全自发的,而不像现行的纸币制度,货币的发行流通必须依靠国家强制力。

二是网络货币将促使货币结构和货币内涵有所改变。在金融电子化的推动下,货币出现了新的形态,如信用卡、电子货币等,这些都是新货币形态产生的前奏,这是一种依托全球和网络银行产生的虚拟的无货币实体的数字符号。网络货币是货币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形式。网络货币随着网络银行产生而产生,随着网络银行的发展而发展。将对传统的货币结构和货币内涵产生深远影响,甚至某种意义上改变其意义。其一,网络货币将部分替代流通中货币的作用使得传统的货币定义特别是基础货币的定义受到了挑战,基础货币通常是指创造存款货币作用的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与流通在银行体系之外的通货这两者的总和。而网络货币的出现,使货币实物形态虚拟化,商业银行自己实现了部分货币发行,在实质上部分弱化了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货币的特权;其二,网络货币对流通中部分通货的替代作用,使得传统意义的基础货币的作用受到影响,商业银行作为直接货币供给,其进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存贷活动,提供货币供给的数量,都建立在基础货币上,基础货币及其增减变化直接决定着商业银行准备金的增减,从而决定着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数量。而网络货币对流通中通货的替代作用使得这种能量减弱,再加上网络货币是商业银行自发地创造的,且具有快速的瞬息万变的特点和颇具信用风险,也使得网络货币创造货币能力与传统的存款货币能力不同。

三是网络货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产生重大影响。网络货币部分替代流通中的通货,部分通货以数字化、虚拟化形式出现,而中央银行发行的用于流通的通货是整个货币供给的一部分,因此对流通中通货的影响会直接影响到货币供给。影响最大的是狭义货币M1.M1=流通中的通货活期存款。流通中的通货在M1中占比重较大,所以网络货币虚拟和替代部分通货,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狭义货币M1,其主要表现是:其一由于货币数字化、虚拟化,流通中的通货数量会减少而影响M1;其二是由于虚拟化、数字化、电子化的网络货币存在形式的不稳定性,对商业银行的存款也会带来不稳定性,从而会改变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数量,影响M1;其三是通过货币乘数对M1产生影响。作为货币供给之源的基础货币,可以引出数倍于自身的货币供给量把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相比,其比值就是乘数。网络货币既影响基础货币也影响货币供给量,自然其比值关系也要受到影响,从而影响M1.

篇10

关键词:电子签名;数字签名;PKI

一、电子签名的含义

凡是能在电子通讯中,起到证明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当事人对文件内容的认可的电子技术手段,都可被称为电子签名,电子签名即现代认证技术的一般性概念,它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电子签名与手写签名或印章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目前,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电子签名,在确认了签署者的确切身份后,电子签名承认人们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法签署一份电子记录。

二、电子签名与数字签名的关系

数字签名在ISO7498-2标准中定义为:“附加在数据单元上的一些数据,或是对数据单元所作的密码变换,这种数据和变换允许数据单元的接收者用以确认数据单元来源和数据单元的完整性,并保护数据,防止被人(例如接收者)进行伪造”。美国电子签名标准(DSS,FIPS186-2)对数字签名作了如下解释:“利用一套规则和一个参数对数据计算所得的结果,用此结果能够确认签名者的身份和数据的完整性”。按上述定义,PKI可以提供数据单元的密码变换,并能使接收者判断数据来源及对数据进行验证。基于PKI的电子签名被称作“数字签名”。有人称“电子签名”就是“数字签名”是错误的。数字签名只是电子签名的一种特定形式。因为电子签名虽然获得了技术中立性,但也带来使用的不便,法律上又对电子签名作了进一步规定,如《电子签名法》中就规定了“可靠电子签名”和“高级电子签名”。实际上就是规定了数字签名的功能,这种规定使数字签名获得了更好的应用安全性和可操作性。目前,具有实际意义的电子签名只有公钥密码理论。所以,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技术成熟的、可实际使用的还是基于PKI的数字签名技术。作为公钥基础设施PKI可提供多种网上安全服务,如认证、数据保密性、数据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其中都用到了数字签名技术。

三、PKI技术的含义

1.什么是PKI?

PKI是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的首字母缩写,翻译过来就是公钥基础设施;PKI是一种遵循标准的利用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的开展提供一套安全基础平台的技术和规范。PKI的基础技术包括加密、数字签名、数据完整性机制、数字信封、双重数字签名等。

工程学家对PKI是这样定义的:“PKI是一个用公钥概念与技术来实施和提供安全服务的普遍适用的安全基础设施。换句话说,PKI是一个利用非对称密码算法(即公开密钥算法)原理和技术实现的并提供网络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它遵循标准的公钥加密技术,为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网上银行和网上证券业,提供一整套安全保证的基础平台。用户利用PKI基础平台所提供的安全服务,能在网上实现安全地通信。PKI这种遵循标准的密钥管理平台,能够为所有网上应用,透明地提供加解密和数字签名等安全服务所需要的密钥和证书管理。PKI是创建、颁发、管理和撤消公钥证书所涉及到的所有软件、硬件系统,以及所涉及到的整个过程安全策略规范、法律法规以及人员的集合。安全地、正确地运营这些系统和规范就能提供一整套的网上安全服务。PKI的核心执行机构是认证机构CA(Certificate Authority),其核心元素是数字证书。公钥证书和私钥是用加密文件存放在证书介质中,证书是由认证服务机构CA所签发的权威电子文档,CA与数字证书等是公钥基础设施PKI的主要组成机构和元素。CA认证机构在《电子签名法》中被称作“电子认证服务提供者”。

2.数字证书。

数字证书简称证书,是PKI的核心元素,由认证机构服务者签发,它是数字签名的技术基础保障;符合X.509标准,是网上实体身份的证明,证明某一实体的身份以及其公钥的合法性,及该实体与公钥二者之间的匹配关系,证书是公钥的载体,证书上的公钥唯一与实体身份相绑定。现行的PKI机制一般为双证书机制,即一个实体应具有两个证书,两个密钥对,一个是加密证书,一个是签名证书,加密证书原则上是不能用于签名的。

证书在公钥体制中是密钥管理的媒介,不同的实体可通过证书来互相传递公钥,证书由权威性、可信任性和公正性的第三方机构CA签发。是权威性电子文档。证书的主要内容,按X.509标准规定其逻辑表达式为:

CA《A》=CAxV,SN,AI,CA,UCA,A,UA,Ap,Tay

其中:CA《A》---认证机构CA为用户A颁发的证书

CAx, , ,y---认证机构CA对花括弧内证书内容进行的数字签名

V---证书版本号

SN---证书序列号

AI---用于对证书进行签名的算法标识

CA---签发证书的CA机构的名字

UCA---签发证书的CA的惟一标识符

A---用户A的名字 UA---用户A的惟一标识

Ap---用户A的公钥 Ta---证书的有效期

从V到Ta是证书在标准域中的主要内容。

证书的这些内容主要用于身份认证、签名的验证和有效期的检查。CA签发证书时,要对上述内容进行签名,以示对所签发证书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负责并证明该证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将网上身份与证书绑定。

CA颁发的上述证书与对应的私钥存放在一个保密文件里,最好的办法是存放在IC卡和USBKey介质中,可以保证私钥不出卡,证书不能被拷贝、安全性高、携带方便、便于管理。这就是《电子签名法》中所说的“电子签名生成数据,属于电子签名人所有并由电子签名人控制。”的具体作法。

四、PKI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PKI的应用涉及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事物等诸多领域,PKI具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1.对我国电子商务有很大的促进和有力发展的作用。《电子签名法》制定的宗旨就是为了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维护有关各方的合法利益,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制定本法。有了《电子签名法》就可以解决电子商务参与方的不可否认性,提高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可以实现网上自动在线支付,解决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

2.对金融界的应用,金融行业是PKI技术应用最活跃、最广泛的领域。银行审核网银用户身份的真实性,用户的身份必须是真实可靠的,签名才有实际意义,这是使用数字签名的基础。交易额大、安全性要求高的交易必须使用数字签名。由于数字签名是一种相对复杂的计算方式,签名的过程要耗费一定的系统资源,一般是在交易金额大、安全性要求高的网银业务中使用数字签名。作为金融行业统一的第三方安全认证机构,在保障网上交易安全,提供公正、可信的认证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上面是电子签名在网银中的应用特点;从应用的范围和广度讲,目前国内的网上银行业务中基本上都采用了数字签名技术。

3.对《票据法》的改革,有了《电子签名法》作母法,我国的票据法要以《电子签名法》作依据,制定和完善整套的银行新法规。这样银行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纸张印刷,减少费用,提高效益。还有网上证券的交易、网上税务等等一方面是缺乏好的的安全支付协议,更主要就是没有数字签名的法律保障;技术是基础,法律是保证,这些都是“电子签名”应用更大的领域。

4.对《合同法》的修改,合同也可以以电子文件形式出现。有了PKI技术作保证,网上招标、网上采购都可以根据电子合同作为依据。为了适应传统业务经营需要,还可以将电子签名与传统的手工签名或印章做成“电子签名”可视化,即在验证了电子签名真伪的同时,可调用打印经图形化处理过的手书签名或图章,这样即可适应传统习惯认证方法,又将签名向先进电子技术领域推进一步。

自21世纪以来,PKI技术作为信息安全的关键技术逐步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的广泛重视,PKI技术理论研究进入到了商业化应用阶段,如今PKI技术发展已经日趋成熟,许多新技术还在不断涌现,CA之间的信任模型,使用的加密算法、密钥管理方案也在不断的变化中。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信息化技术不断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改进了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随着《电子签名法》的修正,电子签名技术将给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工作和生活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樊迎光,冯俊丽,王永. 电子商务安全中的数字签名技术. 福建电脑.2009第2期.

[2] 祝洪杰,邹玉妮,侯瑞莲 陶洋.数字签名技术在电子商务系统中的应用.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